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2024-10-25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精选12篇)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1

本文就“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夹角问题”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的做法与体会.

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习题2. 4中15题( P89) : 设a = ( x, 3) ,b = ( 2,- 1) ,若a和b的夹角为钝角,求x的取值范围.笔者在批改作业时,学生们的解法都是. 到底这种解法对吗? 课堂上在处理习题时,我又引导学生思考另一道题: 已知a = ( x,3) ,b = ( - 2,- 1) ,若a和b的夹角为钝角,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教师: 同学们同意吗? 请回忆非零向量夹角的定义.

教师: 钝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学生3:(π/2, π) .

学生5: 对的,若x = 6,a = ( 6,3) ,b = ( - 2,- 1) ,此时a和b的夹角为 π,不是钝角.

教师: 很好,现在x的取值范围是正确的. 请同学们继续思考,是否一定要解上面的那组不等式呢?

学生6: 老师,我觉得不要解上面的不等式组,可以这样做: 先求a·b < 0时的x的取值范围,再求a,b夹角为 π 的x的值,然后从之前x的取值范围中去掉a,b夹角为 π 的x的值就可以了.

教师: 这名同学的想法很好. 大家可以再看看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习题2. 4中第15题.

学生7: 老师,我们的解法有问题,应该这样: a·b < 0且a,b不能共线. 所以2x - 3 < 0且 - x - 6≠0,所以x <3/2且x≠ - 6.

教师: 太好了,请大家将该题补充完整吧.

笔者认为学生的错解应该得到教师的重视,学生是怎样错解的? 为什么是错的? 错在哪里? 能改进得到正解吗? 只有弄清错解的根源并真正排除,才能使得学生达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教师简单暂时教会学生解特定一道题. 当然,如果能以学生的错解开展探究活动,从而固本清源则是最佳的. 总之,学生的错解之中必定有“合理” 的成分,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

一节数学课,要让学生“动”,在“做”中学会,师生互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和条件给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将教与学融为一体.

本节课紧紧围绕课本,但又不死扣课本,对教学内容作了一些改动和补充,在例题的选择上,由易到难,层层推进,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不足: ( 1) 在板书设计上不够理想; ( 2) 整堂课在调动学生参与性上还不够,学生比较拘束,讨论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3) 最后学生小结时比较仓促,没有让学生尽情地讲出自己的体会.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2

一改变自我——做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并不意味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下降了,相反老师课下做的工作更多了,对教师能力的要求也更高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培养,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和巧妙的导演下完成的,教师只有改变自我,才能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形成。自我的改变首先要从教育观念入手,树立新的教育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育思想,其次,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是教学的创造者,通过对教材的相应裁剪,依据学生学校家乡的实际情况拓展课堂的内容,使课堂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再次,教师要不断加强专业修养,自觉学习新知识,努力完成知识更新,并通过自身的求知来影响学生。带动学生走上探求知识之路,还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信息量大。参与性强的优点,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总之,教师要完善自我,勇于创新,做好导演做好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引路人。

 

二改变学生——提高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已习惯被动学习,不懂怎样自主去学,甚至懒得主动学。怎样消除学生的依赖心理,推动他们。帮助他们去学?教师要使学生从意识到实际行动进行再创造。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书本和间接经验的学习中发现问题同时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真实且独立的见解,在对问题的认知和探究中学习知识,养问题意识。主体意识,使学生觉得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其次, 由于问题的未知性,复杂性,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共享知识,共同处理问题,需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使学生在学会独立竞争的同时,具有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学会共同承担责任共同分享成果。再次加强学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应用到自己独立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满足探究的需要

 

三改变环境——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间

 

教师要充分营造主合作探究的氛围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首先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鼓励每个学生,使每个学生感到温暖,消除压抑,敢于展现自我,要尊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过程中迈出的每一步,鼓励他们的成功,使他们产生成功的愉悦,允许他们犯错误,引导他们纠正错误,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平等的对待学生使学生敞开心扉,大胆质疑,挖掘自身潜力,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其次把时间和空间归还给学生为其提供开放的空间,利用活动课,将课本知识生活化立体化,创设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性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思考团结合作探究知识展示才能的空间,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舞台,学生精彩的言论,会心的笑声,鼓励的掌声,使知识能力情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改变知识——激发自主合作探究的欲望

 

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在与“自主”。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首先要在知识本身下功夫,我们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创新,精选素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时政热点和科技发展相联系,通过内容的补充.扩展,组合,赋静态的知识以新鲜的时代气息,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并在欲望和兴趣的引导下,走进思维的殿堂。其次要注意知识的呈现方式,呈现的方式对于知识好比包装商品,精美的包装会引起消费者对商品的兴趣,同样,恰当的呈现方式会激发学生的探索欲,要运用富于变化有声有色的教学语言,引起学生的兴趣,根据所要完成的教学内容,创设故事情境.新闻情境..漫画情境..问题情境..寓意情境..成语情境.等,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教学设计从框架到细节,力求新颖,变平面为立体,静态为动态,黑白为多彩,充满趣味和美感,使学生感到新奇,因而激发学生探讨的热情,合作的需要,求知的欲望,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讲究问题提问的方式,不仅要考虑问什么,更要考虑怎么问,增强问题的吸引力,学生会在兴趣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总之,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他们自主学习,互相配合,主动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主人。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3

复习是对学生阶段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和检阅,是教师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完成复习,便成了考试成功与否的关键。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兴趣

全面了解学生,是教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一步。常与班主任、其他科任老师和家长沟通,尤其是常与学生本人对话,倾听学生诉说,师生共同分析原因、商讨对策,可使学生觉得被人关注而劲头大增,也便于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工作。

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第二步是采取激励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在激励状态下发挥的潜力是平时的3至4倍,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肯定的眼神,胜过无数次枯燥的说教,聪明的老师甚至在学生错误的答案中也能发现小小的创意而加以鼓励。

最后,教师还可用往届学生学习地理的典型进步事例进行大肆宣扬,因为事实总是甚于雄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二、帮助学生制定复习计划

复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竞争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为了确保该目标的实现,教师应首先让学生了解复习的安排和计划。并帮助学生根据教师相应的要求制定出最符合学生实际,最有利于学生成绩提高的具体的复习计划。该计划内容尽可能详尽,目标要具体。

教师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总结考题,通过考题知己知彼、查漏补缺。

三、指导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教师可在本次考试之前,通过对近年来考点、热点以及在往年高考试卷中所占分值的分析、新旧考纲对比来把握重点。其次,指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堂理解、讨论归纳,自己找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会逐渐发现:教材中粗体字的标题多为各课时的重点;一节课当中教师费时最多,音量最高,举例最多之处也多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对于地理时事和热点问题,教师在复习时适当的补充。培养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收集地理时事与信息的习惯,引导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时事,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而兴趣大增,也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起到强化作用。

四、指導学生掌握复习方法和答题技能

比如,指导学生运用记忆法复习地理概念、地名、地理分布、地理数据,甚至地理原理,并根据地理学科特点引导学生采用图文结合记忆、教具辅助记忆、理解记忆、联想记忆、对比记忆等。而在单元或章节知识小结时指导学生运用知识网络法,根据重难点知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因果关系整理出科学实用的知识网络,形成头脑中清晰的知识脉络。

地理的大多数知识都能转换成图表,所以图文对照法及图文转换法应该贯穿整个复习过程中。

不仅复习有方法,答题应考的技巧也大有讲究。

做题之前先审题,具体做法是:用最平常的心态看懂题意、看清图示是最基本的一步,然后寻找关键词语、限制性词语、问题所涉及的时间、地点、地理背景等,审题要慢,下笔要快,才能做到不走题、偏题、漏题。具体到各类题型又有不同的方法:

读图题:要扣准图名和图例,不放过图中任何信息(如经纬度、箭头、注记等)。坐标图注意纵坐标、横坐标、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交叉点,并通过描点来理解其地理含义,多轴坐标图准确寻找与变化曲线相对应的横、纵轴;等值线图从形态、疏密、弯曲方向、极值等方面入手;区域图、地形剖面图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参照物、比例尺等判断地理位置;无图考图题,先将文字转换成图形等等。

计算题:不放过题目中任何一个已知数据,注意各数据地理含义的区别,注意总值、平均值、比值、增长率的区别。

材料题:仔细阅读材料,提取科学准确的信息,切忌答题想当然,材料形同虚设。但答案也不是材料内容简单的照抄和堆砌,而是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

最后下笔还要三思。如选择题有三种答案不能轻易作答:一看就对的答案、绝对化的答案、完全陌生的答案。客观题应看清题目的设问,并按要求分类回答,使答案具有条理性,通常把最有把握、最重要的答案放在最前面,词句要科学化、专业化。答题的繁简程度、所用时间一般与题目所占分值成正比;对于无从下手的题目,从材料、图(图名、图例、图上其他信息)、题目(关键词、限制词),甚至同一大题中的其他小题当中去获取提示信息,总之一句话:“太易的题可能有陷阱,太难的题也会有提示”。

在整个复习过程中,若老师能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则学生不仅在地理考试乃至整个考试中受益,而且能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终身受益。

切实地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篇4

在这个案例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片段。这里的学生发展指的是全体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个别或部分学生的发展。当殷老师发现小A在课上看漫画时,她面临着一个矛盾:是对小A的行为进行及时批评教育,还是继续帮助其他学生操练和巩固知识。殷老师找到了两全的办法,她利用小A聚精会神地看漫画书的真实情境,推断出书的内容能够吸引人,可以引发其他学生的好奇,鼓励他们利用特殊疑问句向小A发问,既让大家操练了句型,又让小A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这个案例中,反映出殷老师注重的是学生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发展。如果殷老师没收小A的漫画书再批评他一顿,小A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定会觉得很没面子,对教师的感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很可能会受到影响。而通过合理的处理,虽然小A同样成为了大家注意的焦点,但是他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语言得到了展示和操练,学习英语的兴趣没有受到负面影响。同时,我想他一定也会理解教师的苦心,改正自己的错误。

殷老师用她的教学经验和机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理解学生的体验,保护学生的自尊,关注学生的兴趣,将课堂上的一件小事变得很有意义,发人深省。

以学生发展为本 走德育创新之路 篇5

以学生发展为本 走德育创新之路

以施洋烈士命名的市级革命传统教育示范学校??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近几年来,紧紧抓住德育这条鲜活的“生命线”,走出了一条“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以人为本办学之路,充分挖掘利用人文资源,做到四个结合,拓展德育工作新思路,续写德育新 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挖掘人文资源,构建德育网络 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原名“宝丰小学”,创办于1935年,为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充分挖掘利用人文资源,不断丰富德育教育的新内容,拓宽德育发展空间,我校于秋筹资17万元,兴建“施洋烈士纪念馆”,夏施洋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正式挂牌,学校也正式更名为“施洋小学”。现更名为宝丰镇(施洋)中心学校。馆前立施洋铜像一尊,馆内施洋“聚脂复活”半身像一尊,收藏施洋烈士生前办公用三人坐滕椅一把,“湖北省工团联合会”会旗一面,京汉铁路各站分布图一幅。施洋烈士事迹历史图片分“家世、求学时代、律师生活、救国运动、凛然捐躯、身殉名存”六个部分,共有图片133幅,仿烈士《狱中七日记》诗一首和毛泽东、朱德题词各一幅,整理收集德育教育活动影集30本、图片1800余幅,德育教育书籍1500余册。 光荣的革命传统滋润着我校的教育事业,在挖掘人文资源的同时,我校着力构建了德育网络,建立了一支以党支部为核心,政教处为龙头,年级组为基本单位,班主任为骨干,少先队 、学生密切配合的德育工作队伍,聘请了县、镇人大代表、优秀学生家长为德育工作评议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并制作家长信息反馈表,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共同探讨德育教育问题。同时,学校还和校园周边的一些单位及个体户签订了德育责任协议书。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网络,学校不再是“孤军奋战”,避免了德育工作的单一性,拓宽了德育工作的途径,为开展丰富的德育教育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学校的德育教育基地建成之后,每年都要举办德育教育报告会6次、法制教育讲座4次、清明扫墓1次、烈士墓前宣誓1次、“烈士在我心中”等专题演出4次。截止目前已累计接待各类人士参观人次达10万人次,原副省长王少阶、省教育厅长路钢等领导先后8次深入我校视察工作,对我校充分利用人文教育资源对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作法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二、利用人文资源,抓好“四个”结合 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单靠热情和干劲是做不好的。对学生的教育,要研究方式方法。于是我们组织教师在总结、交流德育工作先进经验的同时,把好的工作方法付诸实践,把“如何开展德育实践创新”,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子课题进行研讨。课题组成员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文资源,具体做到了“四个”结合 : 一是将德育创新与公民道德建设的学习相结合。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面对新形式下道德建设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有利条件,从娃娃抓起,让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道德,在下一代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针对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独生子女普通存在在家依赖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王子生活,在集体中更多表现出来的是自私性……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社会经济发展秩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坚持贯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规的同时,在内容上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为阵地,渗透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学习与实践;在形式上,以施洋烈士纪念馆为阵地,宣讲烈士的崇高道德思想和正义精神;在方法上,我们通过讲**故事、组织观看革命故事影片、自编自演小节目、亲自参与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把学会合作、乐于助人的思想贯穿于各种具体的道德规范之中,积极引导他们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充满爱心,与他人相容,善于合作,团结友爱。12月,该镇水田小学校长汤建设突发重病,急需手术治疗,因手术费用太高,汤校长只能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呻吟,学校师生知道这一情况后,少先大队部立即倡导开展捐赠活动。中心学校校长刘自然带头捐款200元,教师和学生共捐款12215.2元。全体师生还为特困生捐衣426件,为扶贫联系点捐化肥2吨、捐现金1328元。学校还将园林路作为德育教育一条街,组织师生清扫路面,为两旁的150棵香樟树挂牌养护,学生在愉快的劳动中不仅体验到劳动的艰辛,更享受到为人民服务的快乐,还磨炼了意志,陶冶了情操,真正让学生在一次次活动中学会了做人。 二是将德育创新与文明校园创建相结合。针对儿童特点,竹山县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在3??18岁的少年儿童中开展了“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主阵地就在校园。我们一手抓德育创新实践活动,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将德育创新与文明校园的创建紧密结合。学校每学期都 要开展“十佳教师”、“十星级班集体”、“十星级学生”的评选活动, 每月都 要开展一次丰富多采、内容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每周都要举办一次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科学人生观、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队活动,每日以值周教师、班主任、学生干部为主地检查一次学生的仪表、行为规范,促使学生追求自我完善,获得整体全面发展,培养其人文气质和科学精神。分层次、分步骤地引导学生由低向高、脚踏实地地从基本道德规范向较高的道德追求迈进。学校师生自编50多首德育创新教育“三字经”、儿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题为“争做环保小标兵”的常规儿歌是: 小学生,要记清,从小就要讲卫生。 清早起,出房门,对着镜子看全身: 内外衣服理得体,头梳整齐脸洗净。 刷牙天天要坚持,口气清新无牙病。 出门之前再留步,千万莫忘戴领巾。平日里,要四勤:勤洗头、勤洗澡, 勤剪指甲衣洗净,每月理发显精神。 走进教室先开窗,通风换气身体棒。 再看地面和桌凳,洒水扫净摆齐整。 讲台门窗天花板,收拾干净爽人眼。 室内干净精神爽,学习活动才顺当。 清洁区,要狠抓,每天三扫三检查。 切记垃圾不乱扔,美好环境靠大家! 靠大家!! 这些师生自编的“三字经”和儿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教育性强。同时,在文明校园的创建过程中,学校以年级为单位,低年级侧重常规纪律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侧重基础礼仪的训练,高年级侧重思想和道德素质的训练。学生用**为榜样来激励自己,以争当“十星级学生”为目标来约束自己,养成了做文明小公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学校从小事入手,从点滴入手,把有效的教育活动具体抓、时时抓、事事抓。革命传统教育与文明校园的建设的紧密结合,推动了当地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一个“当学生爱戴的老师、做百姓尊敬的校长、办社会满意的教育”的文明校园氛围日趋浓厚。 三是将德育创新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相结合。我校在德育教育活动中,紧紧抓住施洋烈士这个鲜活的人文教育资源,组织师生收集、学习施洋大律师的英雄事迹,身临纪念馆翻阅馆内收藏的老区教育书籍,收看电视剧中的历史片,编小故事,举办“烈士在我心中”的专题演出,发放革命传统教育宣传资料,举办革命传统教育报告会,开展法制教育,清明节为烈士家属扫墓,少先队员在烈士墓前宣誓、重温誓词,接待参观施洋纪念馆的各类人士……从中积极挖掘革命传统教材中的教育因素,结合各学科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编地方教材,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巧妙地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形成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树立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五年级的一位学生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读了《施洋大律师》这本厚重的故事书后,掩卷沉思,他不仅被施洋烈士拯救贫弱的爱民心、救灾恤邻的菩萨心、力仗人间正义的爱国心深深打动,而且对反动军阀的残忍更是恨之入骨,他在一次“献爱心”活动中说:“比起革命**,我们为国家、为社会多奉献一点,算得了什么?” 四是将德育创新与现代国防教育相结合。根据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增无减的现状,加上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学校将德育创新与国防教育紧密结合,在地方课中增设国防教育,定期请司法干警来校上法萄Хㄑ芯肯冉?ノ弧薄“??舴⑹浇萄а芯肯冉?ノ弧薄“?笔“踩?拿餍T啊薄“?呤薪逃?萄Ч芾硎痉堆?!薄?女娲山下,棵棵幼苗,茁壮成长;施洋故里,德育花朵,处处飘香。该校将继续大力弘扬施洋烈士精神,努力探索新时期开展德育创新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用爱心谱写德育工作新 篇章 .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6

关键词:学生发展;引导;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207-01

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知识是第一位的,也即,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课堂上学生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生命主体。而新基础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学生生命的发展需要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互动生成来实现。基于以上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诚心诚意地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努力创造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善于创设“学”的空间,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

一、诱发兴趣,让学生有参与的动力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内因的最好激发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即主要是来自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动机,这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惊奇、疑问、新鲜、亲近等情绪,使学习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高年级语文《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学习课文前,我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播放一段地球在宇宙中运行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地球的美丽及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再播放一段《地球在哭泣》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地球承受压力沉重,带着问题与思考,以全球观念和环保意识去学习课文,为他们主动感知、理解、记忆创设条件。

二、把准目标,让学生有学习的方向

明确目标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任何有效的教学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课前出示目标,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依据,使学生有章可循,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再见了,亲人》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开朝鲜时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体会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根据学习目标,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我针对课文感情真挚强烈的特点,放手让学生反复自读课文的有关部分,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理解,入情入境,受到感染和教育。

三、引导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参与

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还能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意识。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生难点精心设计讨论题等讨论材料,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发表不同意见,例如《马踏飞燕》一课的教学时,学生提出如下问题:“作者匠心独运,让马的后蹄踏在一只飞燕上。”这句话没有说明是左右哪只后蹄;第二自然段描写铜马外形的顺序混乱;重点段——第三、四自然段都采用设问的形式构段,方法单调。我积极地给予肯定,并热情地鼓励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案去修改课文。这时,一位同学将“马的后蹄”改成了“马的左后蹄”,还有一位同学把第四自然段改成了总分的形式……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多种途径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空前活跃,创新意识得到极大的保护和培养。

四、创设条件,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索

新基础教育的观点认为课堂中师生活动在时态上是“双边共时”的,本质上是“双向沟通”、“多项沟通”的。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中,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条件,可以使学生树立小组合作的理念,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在学生讨论时,教师不是充当旁观者,而是与小组同学融为一体,教给组织讨论方法;当学生碰到疑难问题或有争议时,教师应随机给予点拨,激励,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小组同学互相补充、直至问题解决。例如教学《西门豹》一课时,西门豹到了邺县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他就向老大爷问了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我分别让四个小组讨论,找出关键词,抓住课后思考题3中的三个重点句子,比一比哪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最后通过引导点拨,集体讨论,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五、优化情境,让学生在参与中创新

教学中问题的出现,能促使学生产生疑问,而发生认识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产生思维的欲望。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创新的开端,也是创新的动力。例如,我在教《曹冲称象》一课时,我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创新的热情。一个学生说:“拿几个大瓢把水从船外舀入船内……”另一个学生说:“我不用石头,用泥土,因为用石头比较麻烦,而岸边就有泥土,取土方便。”又一个学生说:“我既不用石头、泥土,也不用水,我要用人,因为人听指挥,叫上就上,叫下就下。”可见,学生的回答,都闪烁着创新的火花。又如,我在教完《司马光砸缸》一课后,我提出问题:“你们有没有其它办法可救出缸里的孩子?”问题提出后我并不急着让学生回答,我紧接着问:“这个问题有一点难度,谁能试一试?”这样,使学生沉浸在思维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設一种生动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把学生看作一座座智慧的火山,开放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引爆在传统教学中压抑多年的学生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 叶 澜.“新基础教育”研究史,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重能力培养, 以学生发展为本 篇7

初中学生个性活泼, 好胜心强, 喜欢独立思考。为使学生想学、会学, 首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了它的重要性, 才会产生学习的欲望。

1. 预习法。要求学生做到“三动”, 即动眼、动手、动脑, 及时地把那些基本概念、原理, 重要的句、段勾画出来并标上醒目的符号, 容易记的快速记住。对于一些新知识和自己认识含糊的知识要点应慢读细读, 仔细揣摩, 前后联想, 确实解决不了的, 等待教师的精讲点拨。

2. 思考提纲法。在学生自读课文前, 教师给学生拟提纲, 为学生学习本框知识做向导。所谓思考提纲, 就是要依据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设问或点拨的形式, 紧扣重点、难点, 提纲、目录明确, 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启发。

二、师生融洽是保障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始终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只有教师可亲可敬, 才能强有力地吸引学生并积极有效影响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 老师上课要精神饱满, 面带微笑, 亲切自然。其次, 老师要关心学生, 随时观察把握学生的接受能力及反应情况, 为学生释疑解难。教师的语言神情要对学生充满希望、鼓励。学生如果回答问题不正确, 教师要循循善诱, 耐心帮助他们把问题弄通、弄懂,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让学生有话敢说, 有疑敢问, 做到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鼓励学生和教师讨论问题。第三, 力求创造课堂教学气氛民主、和谐, 充满情趣。只有民主、平等、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才能取得双方之间心灵的沟通, 才能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也只有在教学中建立师生之间完全平等、充满生气的课堂气氛, 学生才敢大胆质疑, 才乐于与教师展开讨论, 才不会局限于书本和教师,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让学生“问”是手段

学会“问”, 才会增长智慧。作为学生应善于思考、善于提问。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 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

学会“问”, 才能有所创新。如何能让学生提出问题、发出质疑呢? 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是改变教学观念, 让学生常带问题看书, 寻找答案, 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研究者。二是改进教学方法, 创造以民主和谐为核心的教学氛围, 把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促进正确改进教学方法。

四、师生切磋是途径

师生相互切磋的主要途径就是讨论法。针对学生在预习时出现模糊或不理解的问题, 让学生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仍不能得到解决或解决不够透彻的则由教师进行讲解启发。

总而言之, 历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历史课教学的突出位置, 让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增长才干, 真正做到想学、乐学、会学。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8

一、唤醒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 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唤醒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的意识。

1. 倡导预习, 引发学生自觉求知的欲望。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这里的“预”就是“课前预习”, 它不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 使学生的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 我倡导学生自主预习。在预习中, 我们着重强调“问题”这个核心。首先要求学生自主解决能理解的问题,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倡导学生主动提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供课堂上集体解决。在预习提供的自学空间里, 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动脑、自己动手、自己理解教学知识点, 把握教学重难点。预习后, 学生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有一种想学、想问、想练的积极情感, 唤醒了他们自主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引领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境界。

2.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也是学生获取知识, 拓宽视野, 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感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 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的全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常常通过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设置悬念、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等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引发学生惊奇、疑惑、新鲜、亲近等情感, 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进而产生了自主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例如, 在“能被2、5整除的数”的教学中, 我请学生任意说一个数, 我能快速判断出它能否被2整除。随着学生列举数的增多, 我依然准确、快速地判断出结果。“秘密何在呢?”学生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 学习热情很高涨, 他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 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在这种理念指导下, 我着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与空间, 努力给学生提供亲自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 培养自主探索习惯,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动手实践, 亲身感知。

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由此可见,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多么重要。

在我的数学课堂中, “动”字是体现动手实践的关键所在, 主要表现为下大工夫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的良好习惯。针对不同的课型, 我尽力设计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取新知的教案, 力求通过学生自身的操作实践来感知、理解新知。如教学《三角形边的关系》时, 引导学生任选三根小棒摆三角形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从“不是任意的三根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的自主意识出发, 积极探究围成的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 促进了新知的内化, 发展了空间观念, 也推动了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发展。正如皮亚杰所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教学中, 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 我都尽量取消自己的操作演示, 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剪一剪、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 使他们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 以“动”促思, 动中释疑, 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2. 自主探索, 独立思考。

自主探索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 是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的重要前提。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 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鉴于以上认识, 本着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观察、思考, 获取自己对新知体验的想法, 每节新课, 我都努力为学生留足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 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思、去悟、去探索和理解有关内容。特别是注重“课堂留白”,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处理上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 留给他们知识、心理的暂时性“空白”, 让他们在个性思维的空间里, 自由驰骋, 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

3. 合作交流, 协同探究。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它注重学生间的交流、协作, 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及与他人交往的意识;同时, 在小组成员的探讨交流中, 优势互补, 弥补了教师一人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我特别注意在建立概念、理解算理、突破重难点的环节, 在学生自主思考后仍迷茫、不知所措的时刻, 在重复讲解仍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时, 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 解疑释惑,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 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组建小组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构成应好、中、差有机搭配。 (2) 限制规模:小组讨论人数过多会造成有的同学参与不进去或讨论时间过长, 教学任务完不成;人数过少则难以形成讨论气氛, 同时也达不到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因此, 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 (3) 就近组合:小组成员在教室里的座位要相对集中, 不要过于分散。 (4) 设置竞争:设计各个小组之间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 以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效率。

4. 敢说会说, 优化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意大利著名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的概念、方法,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他的语言能力。”可见语言和思维发展密切相关, 我们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表现为不同步性, 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 却就是表达不出来, 再加上数学学科特有的抽象性、逻辑性, 更使学生感到无从说起。针对这种情况, 首先, 要不断地鼓励学生, 帮助学生树立“说”的信心, 使他们敢说、爱说, 怎样想就怎样说, 说错了再重说, 慢慢培养学生学会说话。其次, 课堂中还应充分利用讲题的机会, 锻炼学生去说, 真正通过“说”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讲解习题时, 教师可根据习题的难易程度, 挑选班中能解答的同学充当教师, 站在讲台上把自己对问题的思考过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不明白之处教师再作指导, 并要求学生使用规范、简洁、严谨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对数学的思考。长期坚持下来, 我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在不断地提高, 数学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优化。

三、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当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被激发, 自主学习习惯慢慢形成的时候,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把自己放到学习的主体中来。这时, 我们要紧紧抓住学生想做、想为的时机, 让他们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作用, 为班集体的数学学习导航加油。

1. 每日一练我来出。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加深对当天所学知识的理解, 班中学生每天都会根据当天所学内容自出5道题, 板书到黑板上让全班学生都来做。刚开始时, 是我指定一位同学出题, 一出一星期。渐渐地, 班中好多同学都想出题给大家做, 鉴于此, 我征询了大家的意见, 改指定人出题为班中学生轮流出题, 一人出一天。通过轮流出题活动,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加高涨, 不仅上课认真听讲, 更把学好数学当成自己的责任, 期盼自己出题的那天早些到来。在这个活动中,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孩子们是多么需要一个自主的空间啊!在这里, 他们自己做主, 自己负责, 自己和同学商讨该出哪道题, 由衷地感受到自己“当家作主”的酣畅与快乐, 学习自主性的提高、责任心的培养、综合协调能力的发展就更不在话下了。

2. 自主作业我来评。

每日一练的题大家做完后, 总要有一个评价、知正误的过程, 为此, 我们商讨了学生自己评价、自己批改的方法。具体做法是:下午预备铃声打响后, 由当天出题的同学引领大家一起来对答案。这时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 说出自己的答案, 让全班同学判断正误。对了, 自豪感油然而生, 自信心一次次倍增;错了, 也不气馁, 大家都有错的时候, 明天还有机会嘛。同时, 那些当天出题的同学, 不仅生成了为大家服务的意识, 组织协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渐渐得到提高与发展。当学生一天天自主处理完每日一练时, 我深深地感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 只要给他们机会, 给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 孩子就会展示出你意想不到的风采。

培养学生数学的自主学习能力, 并非一日之功、即时见效, 但只要我们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思想出发, 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想法, 坚持不懈地努力, 就一定能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 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有效转化, 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的最佳境界。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 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 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

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 篇9

一、校本课程——学生需要的新空间

很多人认为校本课程即由本校教师开发的课程, 实际上校本课程开发不应当也不可能只局限于教师本位。教师本位的课程往往是个别教师根据自己有限经验编写的科目教材或资料, 其结果往往过于封闭、缺乏交流, 使得校内课程不均衡不连续。“校本”强调课程开发活动是学校发起, 并在学校中实施, 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 特别是与校外专家交流与合作。因此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 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在整个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 有关校本课程的决策应当由所有参与教育实践的人特别是包括学生共同决定。

相对于国家课程来说, 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 是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需要的新空间, 如能合理利用将会发生巨大的作用。从比较理想的模式来考虑, 校本课程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开发就好比是一套七彩画笔, 学生可以借助它根据自己的风格喜好在原本单调统一的黑白风景画上绘制出色彩斑斓、风格迥异的另一番画面。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 校本课程也陆续在各地生根发芽, 但结出的果实却未如人愿。

二、当前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

1.只从教师角度开发校本课程

在开发中, 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由同一批教师负责承担, 便很容易造成教师的话语霸权, 具体体现为课程的编制仅以教师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实施仅由教师指挥操作, 评价仅为保持教师权威。课程中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 无法培养主人翁意识, 无法促进学生发展。

2.只从社会角度开发校本课程

部分学校在开发中过多强调社会性而忽视了个体性。这种狭隘的社会观表现为课程的编制仅以当前社会需要为基础, 实施由教师代表社会来完成, 评价仅以当前社会发展的部分需要为标准。这使学生过于整齐划一, 缺少个性, 从而阻断了学生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为校本课程而开发校本课程

有些学校根本不懂什么是校本课程, 更不懂如何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赶时髦、装门面、应付检查便随意拼凑校本课程, 这样的校本课程无法体现学校特色, 更无法促进学生发展。

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发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始终以学生发展为本, 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灵魂和宗旨, 在课程编制中以关注学生生活为原则, 在课程实施中让学生唱主角, 在课程评价中让学生体验成功。

1.以学生生活为本的校本课程编制

校本课程的编制要重建学生生活, 关注学生基本的生活形式和生活空间。校本课程开发如果离开学生的生活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编制中, 首先, 应做到课程源于并高于学生生活, 最终走入并服务于学生生活。这样才能拉近学生与课程的距离, 增加对课程的兴趣。其次, 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重建学生的精神生活。当前中小学课堂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 而缺乏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关照, 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对学生来说, 认识、体验和感悟是同等重要的, 只有认识而忽视体验和感悟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体验现实、感悟真谛, 关照学生的精神生活是校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最后, 因人而异、因地制宜。校本课程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性与多样性, 不同地方、不同学校应根据自身优势与潜力开发最具有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应在校本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2.让学生唱主角的校本课程实施

校本课程就好比一个大舞台, 学生应该是主角。让学生唱主角的校本课程实施具体策略如下。

(1) 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将课程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创造。“学什么”这个历来由教师、社会权威决定的问题现在下放给学生, 当然学生的能力和经验是有限的, 为避免学生选择的盲目性, 可以让教师、家长从旁协助学生选择课程内容, 让学生做主人选择学习内容, 选择自己需要的和喜爱的“营养”。

(2) 自主掌握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选择好了, 由学生提出问题、查找资料、拟定调查提纲、联系社会实践场所、安排出行路线等。学生可以标新立异, 可以超越常规, 让各种潜能的创造欲望尽情发挥, 让各种独具的才能充分展示, 让他们在自己的发现中明白什么才是最好的。在自助式学习中教师只为学生创设施展多种才能的有利环境, 而活动的设计则由学生自己决定。

(3) 学会与他人合作。

学会合作是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校本课程中应提倡一种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共同的参与中找到新的认同, 形成新的共识, 从中取得新的收获。学生的个人能力有限, 所以提倡合作学习, 强调学生共同收集、整理信息, 共同讨论分析, 充分体现出开放性的教学特点, 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学会学习和做人。

3.使学生体验成功的校本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评价不是为评价而评价, 更不是为了批评和指责一部分学生而评价, 评价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成功, 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让学生有明确的方向, 有更有效的方法, 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

(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科学的全程评价。

传统教育是以一个分数分优劣, 一次考试论成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要提倡全程跟踪、全程评价。教师可就学生课堂发言、质疑、参与课堂活动、作业完成情况、课外阅读、阅读笔记、参加学科课外活动等做详细记载进行评价, 这样就不会抹杀学生的优点, 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循序渐进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 全貌显示评价结果。

校本课程应遵循全貌显示的原则:一方面将跟踪记录归纳折算, 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汇总;另一方面改以往“成绩通知单”为教师以亲切、激励的语言充分肯定学生在知、情、意、能各方面的优点、特长、发展状况, 并提出今后努力方向。这样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 两者结合。

(3) 师评、自评、家庭评价结合, 全方位参与评价。

传统教育中评价主体单一, 学生只是评价客体。教师以裁判的角色出现, 给学生裁定高分与低分。现在我们要把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不再由教师独揽, 而由师生全员参与, 再加上家庭参与, 不仅使评价更公平、公正, 而且使学生学会评价, 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别人。

总之, 我们应充分认识、利用和开发校本课程这一新空间, 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灵魂和宗旨并贯穿于校本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始终, 使校本课程开发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焕发出与众不同的魅力, 让学生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寻找到耳目一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斌华.校本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2]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10

关键词:学生发展,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教育在各行各业广泛地进行,培养新世纪的新型人才,信息技术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做好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不仅仅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具有帮助,还能对社会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因此,如何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之下搞好信息技术教学,成为值得所有信息技术教师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

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理念包 含两个方 面的内涵,其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其二,以全面发展为本,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首先应该树立二十一世纪的质量观,即高品质、多规格以及小批量。学校的顾客有两种,一是用人单位,二是求学者,用人单位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出用人标准和要求。我国正处于知识化和工业化的现代化过程中,这也决定了用人单位对于人才要求的多样化;而求学者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不同,需求也各有差异,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使得求学者选择的机会增加,个人的要求会越来越凸现,生源对于学校来说越来越重要,求学者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基础,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规格的人才,形成自己的特色,增强竞争力。

其次,要树立二十一世纪的教育观,即尊重个性,让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当然,学校教育对于学生整体来说应该具有基本统一的要求和规格,但是统一的要求和规格在学 生的身上 应该个体 化,成为学生 的特色。受遗传、环境以及智力的影响,学生的水平 是不一致的,所以,教师应该 从学生的 个性差异 出发,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其思维训练和培养

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 培养。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师做到,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上应该体现学生的不同思维发展阶段。低年级学生思维的形式主要是形象思维,直观的动作思维占主要的部分,因此键盘的操作可以占主要部分;而中等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所以,文字录入等内容的教学比较适合在这一阶段进行;高年级的学生处于思维的转折期,即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在这一阶段进行Logo语言的教学效果更佳。

其次,在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中要 贯穿思维 训练。要尽量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主动实践和尝试,可以将教学的环节细分。第一,明确思维任务,使学生的 思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第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积累思维材料;第三,教师组织学生在实践之后进行讨论,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也就是对感性的材料加工使之成为理性的材料;第四,获取思维结果,并验证思维结果。这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研究

高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具 有重要意义,因此真正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效率,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很有必要。教师应该首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规划,要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此为依据确立教学的方向,使学生在结合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然后还应该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的能力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主 动性,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主动性。最后,教师应该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大胆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鼓励学生主动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去探索新的东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领域取得进步。

以学生发展为本 构建语文课堂 篇11

《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行动指南。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着力于、着重于学生的发展。下面,笔者将结合本次教学课例《苏珊的帽子》,谈谈自己是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语文课堂教学的。

一、尊重学生差异,各有所长,整体提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不同,对待同一事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理解方式,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例如,对于苏珊的不幸遭遇,有的学生站在苏珊的角度表示“伤心、难过”,或“痛苦”,有的则站在自己的角度表以同情。即使都是感到“伤心、难过”的学生,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是因为原先一头美丽的金发掉光,有的学生是因为害怕同学嘲笑挖苦;有的则是因为担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好好学习……由于学生有着不同的思考角度,产生了如此多的想法,这就是差异,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除上述的思维差异之外,还存在知识经验差异和能力差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尖子生”“后进生”“中等生”。“差异就是资源”,我们要尊重差异,面向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不要搞“一刀切”,要树立“不同的人在语文学习中有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观,首先,备课时尽可能地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创设开放型,多层次的教学环节、教学问题。比如笔者设计了“苏珊的帽子里藏着什么?”学生有说“光秃秃的脑袋”(即文章的内容,问题的表面),也有说“尊重”“关爱”等等(即文章的主题,问题的深层含义),笔者均一一肯定。其次,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方式,开放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感悟文本,表达其独特感受,如学生对苏珊的遭遇表示“同情”“痛苦”“伤心”,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也一一肯定,并鼓励他们通过朗读表达独有的感受。同时,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手段,争取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让“差生有进步,优生有发展,整体有提高”这正是一名语文教师的成功处。

二、落实“双基”训练,夯实知识,发展能力

所谓双基,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指语文知识:字、词、句、篇;语文能力:听、说、读、写。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课堂的内容丰富了、形式生动了、气氛活跃了。学生因此变得兴奋而充满活力,教师因此变得睿智而饱含激情。但是,我们在尽情收获累累硕果的同时,亦尝到了不该有的苦涩。推进新课程以来,“双基”似乎渐渐远去,语文课堂上冷落语言训练的现象可谓司空见惯,字词句的教学,表达方法的揣摩等等被抛至脑后。甚至有人把“双基”训练看作是旧课程与新课程的“分水岭”,是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试金石”,从而抛弃和否定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这其实是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实践出现了偏差。语文就是语文,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小学语文教学理应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学会基本的语文技能,懂得语言运用规律。因此,我觉得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双基”不可随意抛却,应该将之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执教《苏珊的帽子》一课时,我落实朗读、解词、背诵等方面的“双基”训练,如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担心”、“犹豫”体会苏珊的内心世界,并通过朗读表情达意,又鼓励学生“将独特的感受融入朗读中去”;设计“挑战记忆力”的填空题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并抓住“热情而郑重”、“各种各样”等词语体会老师的用心之良苦和方法之巧妙;在引导学生理解“五花八门”“自如”等词语的过程中,相机“提炼”各种解词法。在教学各环节中融入一系列“双基”训练,深入品悟文本,升华情感,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总之,“课改”与“双基”应和谐共生,教学中,我们既不能因追求“双基”而进行机械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也不能因实践新课程理念而热衷于花俏的形式,要扎实双基,追求双赢,实现形式与内容的珠联璧合。

三、创新教学设计,层层剥笋,激趣导学

推行素质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也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在教学《苏珊的帽子》一课时,我创新板书设计,制作一顶帽子,吸引学生的视眼,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并把帽子下的秘密(即光秃秃的头→担心、犹豫→尊重)藏于其中,紧紧围绕着“苏珊的帽子下藏着什么呢?”(即光秃秃的头→担心、犹豫→尊重)展开教学,在课文的学习、探究中,不断激起学生揭开苏珊帽子里的秘密的欲望,同时,我设计了明暗两线,以“帽子”为明线,“尊重”为暗线贯穿课堂始终,秘密又通过“层层剥笋法”揭开,这一“揭密”教学环节的设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并深化“尊重”这一思想主题。

四、创设有效情境,读悟仿说,走进文本

情境教学伴着改革大潮进入课堂教学,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境中扩大,幻化成教材中的各种情境。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秉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一理念,为进一步促进主体感悟文本,深化文本,领悟主题,执教《苏珊的帽子》一课中,我多处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苏珊,顶着一个光秃秃的头去上学,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当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来到教室门口时,她在“担心什么、犹豫什么?”,“站在苏珊的角度,你能通过朗读把此时的心情表达出来吗?”,“你就是老师,用这种热情而又郑重的语气在班上宣布一遍。”……通过上述教学情境的创设,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体验其内心世界,让学生用心感受,与文本对话,站在主人公的角度“说话”,并通过朗读表达其独特的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的思维活跃,教师的思维更应开放,教师只有细心大胆挖掘,精心设计,为学生创设出精彩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自由广阔的舞台,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质量,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本 篇12

一、教师无私的爱是和谐课堂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充满阳光。”

有些教师深受学生喜欢, 教学效果突出, 但有些教师的表现就难如人意。究其根源, 最大的秘密就是他们是否拥有广博和深厚的“爱”。

“没有规矩, 无以成方圆。”良好的课堂组织纪律是取得高效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爱与严要紧密结合、有机统一起来, 才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真正的爱必然体现在严格之中, 爱而不严就会变成溺爱, 变成放任自流, 是出不了教学成效的。在教学中,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学生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 教师不能把情绪带进课堂, 而应把爱心、激情、微笑带进课堂。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提供活生生的教材, 使自己的言行成为学生的表率。细心了解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帮助、理解学生, 使他们感到教师和蔼可亲, 平易近人, 消除师生之间的代沟。切不可专横武断, 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引起厌学。一位教师说起一件事使我深有感触:在上课时, 一位叫杨华的同学在座位上坐立不安, 脸涨得通红, 利用学生思考问题的间隙, 我走近他身边, 悄声问其原因, 得知他想上厕所, 有意安排他去办公室取作业本。看似一件小事, 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保证了课堂的和谐延续, 也许学生因此感恩教师一辈子。此外, 对于有意破坏课堂纪律厌学的学生, 教师要摸清其思想, 适时、适地、耐心地去做疏导教育工作。对于后进生, 教师应关心帮助他们,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做好其思想转化工作, 要知道转变一个后进生有可能带动一批学生的进步, 对全班教学质量提升至关重要。

教师无私的爱可以影响课堂学习气氛和班级正确舆论导向,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让他们自主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可以说, 只有撒满爱的课堂教学才是最成功、最受学生欢迎的教育。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课堂的保障

课堂和谐与否是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的前提条件。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与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 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 尊敬老师是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 尊师爱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因此, 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生观, 转变传统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师生观, 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这种新型关系下, 和谐将成为新课堂的主题, 教师和学生可充分了解和发挥自我发展的潜能, 增强“教”与“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孙子兵法》云:“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在新型课堂中, 相互了解, 相互信任是成功课堂的有力保障。通过“双主体”意识的唤起, 确保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协作, 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保证条件。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学生发展为起点, 以学生发展为归宿。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学习过程的参与者, 问题讨论的合作者, 学生发展方向的指引者, 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平等、愉快、民主、积极的课堂气氛中, 得到主动有效的发展。

三、倡导合作学习是和谐课堂的有效尝试

当前, “杜郎口”模式为我们的教育树立了一面旗帜, 通过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效果显著。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 多数在家里处在“小皇帝”的地位, 娇生惯养、我行我素、优越感强, 缺少合作意识, 往往“合”而不“作”。“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 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沟通, 学会倾听, 学会理解和彼此鼓励支持, 学会在交流中分享成功的喜悦, 学会在集体中共同学习和提高。培养小组成员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让学生学会尊重, 帮助别人, 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 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设计切之有效的教案, 适时变换角色, 参与其中的学习、合作、交流, 做个平等的参与者, 耐心的引导者, 热情的帮助者, 积极的鼓励者, 调动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 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样, 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课堂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率与效率, 优势互补,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更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和谐课堂的精髓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时期教育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给予他们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促成学生主体意识觉醒的前提下, 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和目的并积极自觉、有主见地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 设计合理的“导学案”, 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好学心理, 让其体会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培养一种终身学习能力。

传统课堂中教师的“讲”占据了极大的空间,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听”的地位。新课堂要让学生多“讲”, 教师多“听”, 让主动权在学生手中, 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在一次全县地理教学公开课上, 一位教师在讲授《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节时, 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讲解—自己动手—自主探究—自己小结—自主反思, 整个课堂教师讲的时间不到15分钟, 大部分时间放在了学生“拼图游戏”和“学生竞猜比赛”上, 课堂气氛热烈和谐, 教学效果显著。和谐课堂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对学生学习质量和全面发展大有益处。可以说,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就是和谐课堂的精髓。

五、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 是和谐课堂的延续

教育就是育人, 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发展。纵观我国当代教育发展的轨迹, 有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就是长期以来对“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这一本体功能关注不够。在实际教学中, 许多老师习惯以“成绩论英雄”, 将时间、精力和爱心放在“尖子生”身上, 忽视其他学生, 造成了对后进生歧视, 使他们得不到适当教育, 这种不良影响也许会伴随学生一生。最近网络上报道的“教师责骂学生不完成作业而造成学生自杀”的事件不是给每一位教师敲响了警钟吗?每位教师不可单凭学生成绩论英雄, 而应更多地关注每位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主动实践、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获得知、情、意、行诸方面协调发展, 在培养适应社会要求所必需的各种基本素质的同时, 根据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培养出具有鲜活个性的多样化人才, 使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 特长充分展现, 真正做到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上一篇:简单就是力量下一篇:新型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