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假说

2024-10-08

沃尔夫假说(精选4篇)

沃尔夫假说 篇1

一、Introduction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is perhaps the most hotly debated topic in academic speculations on thinking.In the 1920s and 1930s,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has caused controversy and spawned research in a variety of disciplines including linguistics,psychology,philosophy,anthropology,and education.Un til today it has not been completely disputed or defended or proved,the hypothesis has continued to intrigue researchers around the world.

二、Review on Sapir-Whorf Hypothesis

1. Review on the Strong Version—Linguistic Determinism.Linguistic determinism claims that 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and has been strongly opposed.

We have seen four major doctrines of the Sapir-Whorf Hypothesis found in the critical literature.They are accused of the following:a)espousing causal determination;b)espousing that language shapes color perception;c)espousing absolute nontranslatability between different language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lexical items;and d)presenting only linguistic data,which leads to circularity of evidence(Alford 1980).However,until now,there exist experiments to support the strong version.Let us look at Peterson and Siegal's study involving deaf children.Their study revealed two naturally occurring groups-deaf children of hearing parents and deaf children of deaf parents——which allow for a within culture test of linguistic relativity and their results offer direct evidence that language molds thought.

2. Review on the Weak Version—Linguistic Relativity.Many now accept a“weak”version,more moderate relativity hypothesis,namely that the ways in which we see the world may be influenced by the kind of language we use.

Despite all these controversies facing the linguistic determinism,there have been several studies performed that support at least the weak linguistic relativity hypothesis.In 1954,Brown and Lenneberg tested for color codability,or how speakers of one language categorize the color spectrum and how it affects their recognition of those colors.Their finding is clearly in support of the limiting influence of linguistic categories on cognition”(Penn 1972:16).However,there are two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linguistic relativity.Firstly,to what extent does language shape our thought and culture?Secondly,which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first cause,language patterns or cultural norms(刘润清、封宗信,2002:164)?

三、Conclusion

Here,I simply give my comments as follows:

1. partly due to the different emphasis on the language struc-ture,easterners and westerners have different thinking modes.

Easterners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oncrete,comprehensive,and subjective and inductive thinking;while westerners prefer thinking abstractly,analytically,objectively and inversely and deductively.On some extent,our languages determine our thinking.

2. the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life is that before baby can speak any language,he can think.

If the baby is hungry and asking milk to drink,at this time,if you give him a toy,the baby would cry to refuse the toy.We can say that,without language,baby is able to think.The case can also be applied on the dumb person.

3. we must admit that language is one of the principal ways in which we experience and interact with the world.

Thus,we can say language does influence our thinking modes.

4. if 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people who speak different language will at least distort the objective facts about the nature.

Then we live in a confusing world,perhaps in a world filled with war,because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world would never reach a consensus about the dispute.

5.

if we still want to know whether language influence thoughtor to some extent,maybe it requires a measurement of human thought.For the time being,some researchers are testing human brain with some special kind of machines,but no definitely results produced.Perhaps,we may dissect human brain to study the brain organization and how it functions,so as to further understand how the brain woks.However,this is inhuman.

6.

maybe the last choice,we maybe resort to God,thanks toGod’s perfect and mystery creation to settle this unending research.

参考文献

[1]Birk-Seligson,Susan,1990.The Bilingual Courtroom:Court Interpreters in the Judicial Proces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DanMoonhawkAlford,1980.TheGreatWhorfHypothesisHoax:Sin,sufferingandRedemptioninAcademe.California:PhoenixAssociates.

[3]David G.Mandelbaum,1958.Sapir,Edward:Selected Writings of Edward Sapir in Language,Culture and Personality.Berkeley:Universityof California Press.

[4]John B.Carroll,1956.Whorf,Benjamin Lee.Language,Mind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Massachusetts:M.I.T.Press.

[5]窦卫霖.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交往的影响[J].上海大学学报,2004,(4).

[6]梁海英.从语言与思维的角度再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2).

[7]林新华.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再认识[J].外语教学,1998,(4).

[8]马壮寰.对语言与思维关系的几点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1).

[9]刘润清,封宗信.语言学理论与流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沃尔夫假说 篇2

1 语言和思维关系的新阶段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无论是在哲学界还是在语言学界一直都饱受关注,已经历了几千年的讨论。洪堡特学派可以说是语言和思维关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语言独立于思维,是思维的表达工具这一观点一直占霸权地位。而之后的洪堡特、博厄斯、萨丕尔沃尔夫等人的观点实际上是一脉相承的,具有统一性,无疑为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创建了一个新台阶。直至“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提出已经彻底撼动了语言独立于思维的主流观。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包含两个方面:强式说和弱式说。强式说是语言对思维有直接和决定作用,是思维的制造者。弱式说认为思维相对于语言而存在,思维和语言之间的差异是无限度的,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维方式,但不能决定思维。语言决定论太过极端而受到不少国内学者的批评。[6]而后者语言影响思维的观点虽然未被证实但已经为语言学界广泛讨论和接受,该文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

在讨论语言和思维关系之前,必须将思维、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进行区分。思维是人类大脑中的一种天生机制,类似于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习得机制,若无病理性原因,每个人天生就具有思维机制。而思维的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它因人而异,更多的是由人的智力、教育等因素决定的。思维方式也成为习惯性思维,是思维能力的一种实现方式,倾向于一种固定的模式,它常由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环境影响而成。“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所说的语言影响思维主要是指思维方式而非其他。假说主要讨论的是语言差异性多思维模式的影响,它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的多样性是否会引发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沃尔夫曾用自己生活经历中的一次“空油桶”事件来作为自己的论据。一个工人将烟头丢进了一个被称之为“空油桶”的桶中而引发了一场火灾。沃尔夫认为这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人们对“空油桶”这个词理解有误。一般说到“油桶”人们立刻会产生危险意识,而“空油桶”并是不人们一般认为的那种什么都没有的桶而是充满气体的油桶。这就是语言理解不同导致思维差异的实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是人们观念的背景知识,是一张过滤网,它将人们所要认识的信息、概念乃至世界进行限定和划分,因此持不同语言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不同。说不同语言的民族持不同的世界图景,相反,持相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在《论语言、思维和现实》中提到“世界上不存在抽象的普遍的人类思维,将不同语言的人所看到的宇宙不同,对他的评价也不同,这种差异有时狭小,有时大。”

人类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是劳动和语言,虽然语言以何种方式在何种层面上对对人类思维方式进行塑造和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被证实,但毫无疑问,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符号和工具,它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助动器。如果没有语言,思维就没有寄身的场所。当然,影响思维模式的除了语言还有其他因素如政治、宗教、个人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以及人的生理机能等。杨永林教授对中大学生英汉色彩语码认知模式进行了调查研究,证明影响人的认知系统发展的还有性别和个人成长环境。连沃尔夫本人也并没有否定影响思维方式的还有其他因素,只是那不是他研究的重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是影响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无疑为我们的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假说认为不同的语言系统反映了不同的世界图景。因此,我们要学好或者教好外语必须从母语图景转入目标语图景,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目标语的内涵学好目标语。

2“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到目前为止虽然仍为假说,未得证实,但对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讨论而引发的关于语言、思维和文化关系的思考对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启示。很显然一个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人相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日常招呼语、做事风格、时间观念、交际方式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的矛盾,我们通常将这些称之为文化冲突。而文化冲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思维模式的冲突,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反映到行动上就是说话做事的方式的不同。虽然这种差异在同种语言民族中也会存在,但对于不同的语言民族来说这样差异更为明显。操不同语言的民族的思维模式是有差别的,这其实就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力证据。语言和思维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语言总是表达一定的思想观点,而以何种语言表达方式是要以一定的思维模式为前提的,因此思维模式的培养对外语学习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的语思维模式的培养因该贯穿于外语教学的始终。

2.1 思维模式的转变

思维模式差异导致语言表达差异,因此我们在外语教学中不过不妨采用明示教学法,向学生们灌输目的语思维模式和母语与目的语思维模式的差异。拿到招呼来举例子,中国人见面常用“你吃了吗?你到哪里去?”等话题来打招呼,而西方人常用“Hello!How are you doing?”等话题问好。这方面其实与中国封建社会中“民以食为天”以及亲属性社会关系网相关,在许多西方人看来属于隐私的话题我们习以为常。事实上我们问“你吃了吗?你到哪里去?”并不是想知道知道对方的真实信息,这只是一种问好方式。但在同西方人打招呼时或者交流时,我们要避免与其讨论上述问题以及婚姻、工资等涉及隐私的话题。再比如说,中国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价值观,我们以老为尊。而在美国,从他们传统的个人奋斗的美国精神来讲,“老”意味着“useless”,所以如果我们夸一个美国人“一大把年纪还生龙活虎”是不礼貌的。这些都是中西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的差异导致的交际失败,属于语用失误。从现代外语教学的角度来讲,外语学习就是培养语用失误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能力就是为学好外语打好基础,当然这个前提是教师本人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目的语的思维能力。

2.2 从语言角度促进思维发展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影响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思维。我们在学习一门新语言的同时就在学习和接触这种语言所对应的思维模式。一种新语言的词汇、概念、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都融合着该语言民族的价值观、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我们在长时间的语言学习中不断接触这些语言因素,久而久之,随着对这门语言的深入掌握,语言所附带的思维模式也会植入我们的潜意识里,甚至由无形化为有形,使得我们可以该语言思维模式与母语思维模式区分开来。因此说,学会一门习语言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们的思维模式。原始思维模式的载体和窗口,掌握一门新语言就为我们打开了看待新世界的窗户,一门新语言会让我们学会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都要对学生加强训练,熟练的掌握语言有助于培养新的思维模式,而新思维模式得形成又会加速语言的学习,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过程。在外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迁移,特别是语言方面。例如汉语拼音和英语音标中都有/p/,/b/,t/,d/,k/,g/.r/,m/,n/等发音类似的音标,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及教学经验认为在英语音标教授过程中既要注重英汉英标中的相似之处,又要强调其不同之处如发音要领的不同之处。尽量促成语言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只有这样才能使外语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词汇方面,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别,语言表达也会不同。同样的词汇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有着不同的内涵和外延。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不同,”ambition”在美国人看来多为褒义的“抱负,雄心壮志”,而在中国人看来更偏重于贬义词“野心”。在中国这个关系型社会中有“表兄弟,表姐妹,堂兄弟,堂姐妹,舅舅舅妈,姨妈姨夫,姑妈姑父”这些词,而在英语中”cousin,uncle,aunt”就可以包含所有上述关系,这对外国人来讲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因此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学习不同国家的思维观念,熟练掌握民族语言是十分必要的。

2.3 注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虽然讨论的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实际上包含了语言、思维和文化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语言承载着文化,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而文化与思维之间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思维和文化互相包含,甚至有人把思维等同与文化。实际上,文化是思维的固化形式,思维是文化这条河中流动的水。教授外语不仅仅是要学习语言内容,还得使学生了解和把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克服文化不适应的心理状态。把握深厚的文化底蕴会反作用于语言内容的学习,达到有效教学。

传统的外语教学主要集中在语言知识上,这种忽略文化的教学结果是许多精通语言的学习者在交际中屡屡失败。近年来文化背景的教授已经引起了外语教学的重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跨文化的培养在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真正实施起来。除了开设跨文化课的科目之外,其他学科英文教师也应该具备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的传授给学生。比如关于“狗”的文化理解,在汉语中与狗相关的词语“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官、和狗屁”等以贬义词居多。而在英语中”luck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live a dog’s life,love me love my dog”等多数词并非贬义。还有“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可用”spend money like water”,这跟中国人的土地情节和西方的水文化相关。如果学生们能很好的把握这类的文化差异,学习其语言来就会相对容易些。

3 结束语

在全球化时代下,各国之间的联系高度密切化,并且日趋平民化。外语的作用也逐渐凸现出来,外语成为一个合格人才的必备技能之一。外语教育在我国已经普遍化,而基于目前外语教育费时低效的局面,近些年来关于如何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更是如火如荼。“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为语言教学研究打开一个新渠道,很有借鉴之处。假说的本质还有待实证,但其引发的关于语言、思维和文化关系的思考对于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启示,值得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Whorf B.Science and Linguistics[C]//Carroll J.1956:207-219.

[2]Stern 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3:204.

[3]Foley W A.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An Introduction[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7:195.

[4]Sapir E.Language[M].New York:Harcourt,Brace.1929.

[5]Whorf B.L.Language,Thought,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C].Massachusetts:M.I.T Press.1956.

沃尔夫假说 篇3

1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理论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 因为早在19世纪他就开始特别关注语言, 并发现语言会对思维产生影响, 甚至直接指出语言对思维有决定性作用。在洪堡特研究的基础上, 萨丕尔和沃尔夫这两位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提出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即他们认为思维结构与语言结构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该假说分为“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其中, “语言决定论”认为语言决定思维, “语言相对论”认为思维模式会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的。后来, 该假说又被分为强式和弱式。强式说强调语言对思维方式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仅如此, 语言还能决定人类的世界观。弱式说是对强势说的修正, 认为语言会影响人类的思维、信念和态度等, 影响认知和记忆方式, 而这些影响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从宏观上看, 语言决定思维这一观点很难为人所接受, 因为它太绝对;从微观上看, 语言自身的一些特点对人们的认知还是有着一定影响的。总起来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 从而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理解和运用。

2“空穴来风”的误用以及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

成语“空穴来风”很常用, 特别是报道明星八卦新闻的娱乐版, 当一提到与子虚乌有有关的事情时, 或者一说到毫无根据的事时, “空穴来风”便随之出现。但是, 这些报道对“空穴来风”的运用是十有九错, 因为报道者们常将此词与无事实根据、无确凿凭证、编造臆测之语相等同, 而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大都把意思用反了。

空穴来风, “穴:洞, 孔;来:招致”, 这个成语出自战国时期楚国人宋玉的《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 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 则风气殊焉。”, 这句话是他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 大意是枳树因为枝丫弯曲, 能够招引鸟儿来筑巢;山中由于存在孔洞, 所以引起空气流动形成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有诗云:“朽株难免蠹, 空穴易来风。”意思是腐朽的树桩难免招来虫蛀, 有孔的洞穴容易形成风。由此可见, “空穴”和“来风”是互为因果的, 如果要把它用作比喻的话, 应该比喻成说法有事实根据、有可明来由, 也就是事出有因。那么“空穴来风”为什么总是被误用为说法毫无根据呢?这与语言形式有关吗?通过沃尔夫假说能说明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吗?关于此, 笔者从语言与思维和文化的关系上分析, 有了以下发现和解释:

(1) 语言决定论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受语言决定的, 语言对人们世界观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语言和思维是有关系的, 语言影响人的感知能力和感知内容。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空穴来风”常常被误用为说法毫无根据了。因为“空穴来风”中的“空”让人感知的是“没有”之意而非“有”之意, 所以人们一想到或听到“空穴来风”这个词最容易联想到的内容便是说法没有来源没有根据。正如沃尔夫在保险公司调查失火原因时观察到的, 当人们看到标有“空汽油桶”的桶时不会像看到标有“满汽油桶”的桶时表现得那么小心谨慎, 以免稍有不慎引起爆炸, 而是表现得相当随意, 认为用不着注意。因为“空汽油桶”中的“空”这个语言形式包含有两种意义, 一种是真正物质意义上的空, 即桶内没有任何东西;另一种则仅仅是“空”的代名词, 即桶内虽然没有实物, 但是却有易燃气体的存在。所见者最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层意思, 认为汽油桶里没有任何东西, 所以觉得处境安全无危险, 因此非常大意, 甚至在旁边抽烟。“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误用与“空汽油桶”引起火险这一现象非常类似, 因为人们都只关注了语言这一形式, 却没有关注到语言形式背后的实质。可见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是影响着我们的思维, 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感知, 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从而导致人们误用成语。

(2) 萨丕尔强调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力量, 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地运用自己所处社会的背景知识, 而语言就充当着中间媒介将这些背景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关系范畴化, 并促成这些关系形成一种重要的文化环境,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人们的心理。“空穴来风”中的“空”为什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没有之意呢?因为语言使人们对周围的事物范畴化, 这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听到“空口无凭”、“空头支票”、“空空如也”、“万人空巷”、“空前绝后”、“空中楼阁”等成语, 这些成语中的“空”都是没有的意思, 于是渐渐地人们就将“空”归入“没有”这一范畴, 凡是听到“空”就是“没有”的意思, 连有那么一点的意思都没有, 更别说与它南辕北辙之意的“有”这一意义了。在这些成语的影响下, 久而久之人们就将“空穴来风”中的“空”也归类进“没有”这一范畴, 从而引起种种误用。

(3) 语言相对论指出语言帮助人们认识世界, 在这一认识和学习过程中, 语言也帮助人们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思维模式, 即人们在通过语言认识世界和习得各种民族文化系统的同时, 久而久之, 也会习得该民族文化中的思维模式。“空穴来风”之所以被误用源于人们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对“空”这一概念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 一看到或听到就想到“没有”这个意思, 将它与“无中生有”联系起来, 因而常常导致误用。

“空穴来风”可以说是无意中的误用, 而现实生活中有不少有意识的成语误用, 最明显的则是出现在商家店名上的误用, 比如一家服装店的店名为“衣衣不舍”, 这是对成语“依依不舍”的误用, 这个店名好就好在它利用了语言形式来激起了不少顾客的猎奇心理, 与此类似的店名还有窗帘行的“一帘幽梦”;眼镜店的“目明而来”;钟表店的“分秒必争”;灯具店的“灯火辉煌”等等。

3 对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新认识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一些观点虽仍颇具争议, 但是它为我们理解和解释文化中的一些语言问题构筑了一架桥梁, 打开了一扇窗。

通过利用这一假说, 笔者对“空穴来风”这一成语的误用进行了一些解析, 发现语言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态度和信念。同时在解析这一成语误用中也得出两种新的认识即:一方面, 语言在影响思维和文化的同时, 一个民族的文化也能反作用于语言, 从而影响人们对语言的运用;另一方面, 我们应该把这一假设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 利用语言形式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服务。

4 小结

本文通过利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中的原理对“空穴来风”的误用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语言将背景知识关系范畴化;语言促成人们形成特定的文化思维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解析, 旨在探索类似常用成语误用现象背后隐藏的深层语言问题, 从而对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得出新的认识, 以让人们在实际的生活中从深层的思维层次上正确地使用语言和巧用语言。

摘要: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20世纪以来语言学界关于语言与思维和文化关系的理论假说。本文旨在运用该假说解释“空穴来风”被误用的原因, 进而对该假说产生新的认识。

关键词: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空穴来风”,语言,思维,文化

参考文献

[1]Carroll, J.B. (ed.) .Language, Thought and Reality:Selected Writings of Benjamin Lee Whorf[M].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6.

[2]Sapir, E.The Status of Linguistics As a Science Language[J].1929.

[3]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50) .

[4]胡明扬.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57) .

[5]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138) .

沃尔夫假说 篇4

他的《语言论》, 是一部标志着美国语言学研究崛起的力作。《论语言》基本上代表了萨丕尔的语言观。全书240多页, 分为二十一章, 详细论述了语言的定义, 语言成分, 语法过程, 结构分类, 历史演变, 以及语言与文学和思维的关系等。在其引论部分, 萨丕尔为语言下了一个定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非本能的交际方法, 是表达思想、感情和愿望等主观意志的符号系统。”关于语言成分, 萨丕尔有独特的分析方法。他所说的语言成分不是指词类, 而是指有意义的成分。有意义的成分可以是词、词的一部分或词的结合。词中有词根成分和语法成分或词缀成分。萨丕尔还注意到一个概念可能有多种表达方式, 这正是语言力量和丰富之所在。但是, 语言总的趋势是倾向于简洁, 否则也就没有语法研究。所谓语法, 只不过是一种经过概括的感觉:类似的概念和关系可用类似的形式表达出来。没有任何语言百分之百地合乎规律;一切语法都有“漏洞”。

萨丕尔对语音的研究有自己的特点。他熟悉许多不同类型的语言, 并认真比较了各种语音系统。他最感兴趣的不是这些语音系统的差别, 而是各类语言的语音模式。有的语音差别有区分功能, 有的则没有。如英语中的bat和bad中的元音差别就没有区分功能。语音单位可用发音部分和发音方式来描写, 而音位则不能用发音部位和方式来区别。音位是“有功能意义的单位, 在某语言的语音结构中形成严格的模式”。萨丕尔认为音位系统是语言的“理想系统”, 属于说话人的“直感”知识。萨丕尔十分注意研究语言形式。在他看来, 研究语言形式必须注意两点:语言的表达的基本概念和表达这些概念的形式手段。萨丕尔在《论语言》中提出六种最常见的语法过程。第一是词序;第二是组合——把两个或多个词根结合为一个词 (如typewriter) ;第三是加词缀。第四是词根内部变化 (如英语的sing, sang, sung) ;第五是词根的全部重复或部分重复 (如goody-goody, pooh-pooh) ;第六是重音区别, 包括词词重音, 词的语调。

关于语言结构的分类, 萨丕尔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孤立语、语和屈折语是不科学的, 因为很难决定某种语言应该属于哪一类;一种语言可能具有两类或三类的特点, 单称它为粘着语或屈折语只是相对而言。萨丕尔说, 如果以语言的形式为出发点, 也可以把语言分成孤立语、前缀语、后缀语、象征语等, 或分成分析语、综合语和多式综合语 (polysynthetic) , 但这都不能令人满意, 同样只是相对而言。因此, 萨丕尔建议按照语言使用的概念来分类。他首先把概念分为四种: (1) 基本概念; (2) 派生概念; (3) 混合关系概念; (4) 关系概念。然后, 把语言分为四大类。第一类表达第一种和第四种概念, 即保持句法关系十分纯洁, 不用词缀或内部变化来改变词根意义。这类语言称为简单纯关系语言。第二类表达第一、二、四种概念, 即保持句法关系纯洁, 同时也可以使用词缀或内部变化来改变词根的意义。这叫复杂纯关系语言。第三类只表达第一、三种概念, 就是说, 表达句法关系时必须使用另外一些概念, 这些概念本身意义很少, 而且不能用词缀或内部变化来改编词根的意义。这叫做简单混合关系语言。第四类表达第一、二、三种概念, 就是说, 句法关系用混合形式表达 (如第三类) , 同时又可以使用词缀或内部变化来改变词根的意义。这叫复杂混合关系语言。萨丕尔指出了历史主义类型学的缺点, 详细分析了词根变化类型, 发现了关系概念和使用对区分语言类型的作用。关于语言的变化规律, 萨丕尔也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指出,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语言来自各个说话人的言语变体。严格来说, 每个人的话都与另一个人的有所不同。个人变体是随意的, 而语言变化有一定的方向。有些个人变体很快灭亡, 有的变化留在语言之中, 成了标准语。变化的趋势是语言使用者对个人变体的不自觉的选择。符合趋势的被接受了, 不符合趋势的就被抛弃了。因此即使把所有人的变体都加以描写也无法预料语言的变化趋势。

萨丕尔在《论语言》和其他论文中, 深刻阐述了语言与民族和思维的关系, 成为他的语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叫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简单地说就是: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地看法;语言怎样描写世界, 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世界上的语言不同, 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萨丕尔继承了博厄斯地传统, 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调查。他在《语言论》中讲道, 语言与民族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平行关系;语言是形式, 文化是内容。文化与语言的联系主要反映在词汇上。后来, 萨丕尔改变了他的观点。1929年他写道:“人并不是独自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 也不是像平常理解的那样独自生活在社会之中, 而是受着已经成为社会交际工具的那种语言的支配。认为自己可以不使用语言就能适应现实情况, 认为语言是解决交际中具体问题或思考问题时偶然使用的工具, 那是非常错误的。事实上, 所谓的客观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筑在社团的语言习惯上。没有任何两种语言十分相似, 可以认为它们表达同样的社会现实。不同社会的人生活于不同的世界之中, 而且不仅仅是名称不同。”

沃尔夫进一步论证了萨丕尔的观点。沃尔夫 (1897-1941) 出生于美国麻萨诸塞州的一个英国移民家庭。他可以说是一位“业余”语言学家。他大学毕业后差不多毕生都供职于一家火险公司, 任防火检察官。这项工作使他语言对行为的影响。在分析火灾报告时他发现, 人们见到“满油桶”的东西就小心翼翼, 而看见“空油桶”时就满不在乎。事实上, 空油桶由于有爆炸性气体比满油桶更加危险。结果, 这个“空”字反而比“满”字引起更多的火灾。1931年, 他到耶鲁大学拜萨丕尔为师, 学习人类学, 并开始研究印第安的霍皮语。他发现, 由于霍皮语的语法与印欧语不同, 霍皮人对世界的分析也不同于欧洲人的观点。 (《西方语言学流派》p138) 沃尔夫认为人们都是按照母语所规定的框架与模式把握身外世界。从现象上看, 似乎是人的思维在操纵语言;而从实质上看, 却是语言在操纵人的思维。我们在现实里所分辨的名物、范畴和种类, 其实都是基于语言的结构。由于语言结构的不同, 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自然也就不同。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 而且更是塑造思想的模型。所以, 有什么样的语言, 就有什么样的世界模式。沃尔夫还说:“任何人都受着某种理解方式的制约, 即使他自己认为是自由的。在这方面接近自由的人是那些懂得许多截然不同语言的语言学家, 而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语言学家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面临一条新的相对论原则:世界上的观察者对于宇宙的同一外貌并不能得到相同的材料, 除非他们的语言背景相似或能用某种方法校正。”在这里沃尔夫不但发展了萨丕尔的观点, 而且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得更加绝对化。美国语言学家卡罗尔 (J.B.Carroll) 第一次把他们得观点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立刻引起哲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的注意。从此以后, 许多语言学家进行了调查、试验, 就语言与思维、文化、行为、及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等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到目前为止, 绝大多数语言学家认为,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过于绝对化。换句话说, 语言对思维、行动和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确实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但不能说, 人的思维和行动受着语言的“残酷”限制, 而不能冲破语言的束缚。尽管如此, 萨丕尔和沃尔夫的功绩还是得到了语言学界和社会学界的承认。他们的假说使人们更深地感觉到语言与思维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更加重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语言对思维的影响。这对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都有一定的意义。

摘要:继索绪尔之后, 出现了三派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的结构主义。这三个同时出现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三个学派分别侧重研究不同的领域, 提出了不同的理论, 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着重论述美国结构主义学派里的一家之言——萨丕尔的语言观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关键词:萨丕尔,语言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参考文献

[1]Sapir, Edward.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爱德华萨丕尔: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陆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5年2月第二版.

[3]蔡永良.重温“语言相对论”[A].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2004年第6期:73-76.

[4]刘润清编著.西方语言学流派[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第2版.

[5]马庆林.美国结构语言学的理论渊源[A].外语教学[J].2003年第4期:30-32.

[6]熊兵.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回顾与反思[A].外语与外语教学[J].2003年第8期:50-53.

上一篇:领导的特质下一篇:数字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