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论文

2024-09-21

深度挖掘论文(通用11篇)

深度挖掘论文 篇1

美术作品与我们日常生活极为密切。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的提高, 精神文化世界的进一步丰富已是国人的普遍追求。“文盲”扫除了并不代表“美盲”也消失了。欣赏美术作品, 并且进一步的分析、体会、评价美术作品的深层内涵, 是正确、深刻欣赏美术作品所必须的。

著名雕塑家罗丹说:“我所雕刻的作品都依附着我的魂灵, 这种魂灵, 凡人是不知道的, 只有智者才能得到。”这句话充分地向大家说明: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 其中的精华绝不仅仅是一些表面的视觉形象, 更多的则是作者思想的意象化, 而这种作者思想的流露就是作品中所表现的美的“深度”。

一、怎样欣赏美术作品的“深度美”

1. 让欣赏者成为欣赏主体。

在美术欣赏“深度美”的感悟上, 对于作品的审美往往用传统的观念来分析美术内涵, 诸如“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表达了作者崇高的理想”“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蕴含了道教、佛家的某一个玄机”等等, 一点都没有自己真实的情感想象, 彻头彻尾的被动欣赏, 程式化地叙述着艺术情感。这样的审美只能是肤浅的表面的审美体验, 是体会“深度美”的大忌。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而不是将书本的知识简单地装入欣赏者头脑的过程”。欣赏者一定要扮演一个“理性”的旁观者, 及时转变观念, 扭转“一言堂”的模式, 主动感知艺术形象和体验艺术情感, 让欣赏者成为美术欣赏的主体。同时, 欣赏者要独立思考, 去挖掘艺术作品中的“深度美”。

2. 体验作品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

美术欣赏的内容中, 往往都是历史中留存下来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的产生年代和社会背景离今天实在太远了, 欣赏者又缺乏相关的经验, 无法进行情感通融。鉴于此, 欣赏者要将作者的的实际生活环境、生活经历, 以及作者当时具体的情绪、情感变化结合起来, 才能进行合理详尽的体会作品的美感。

同时, 欣赏者是一个鲜活的个体, 生活在现实社会中, 并且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同一件艺术作品, 一个欣赏者以前、现在、将来的欣赏结果是变化着的, 即使一个偶然的生活经历也会改变其对同一件作品的情感想象, 这就导致我们不能正确分析作品本身的情感, 这些都是要注意到的。

二、“表象美”与“深度美”的关系

“表象美”, 顾名思义就是作品表面形象的美。美术作品首先应该是可以被人们看到或触摸到的一种艺术存在形式, 这种能够看到或者触摸到的艺术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表象”例如:点、线、面、色等基本语言元素, 以及明暗、空间、透视、构图、笔墨、皴法等基本理论知识。

“深度美”是通过其物质媒介向人们展现的是一个相对静止状态的、相对理想的客观的精神世界, 向欣赏者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情绪。这种能拨动欣赏者心弦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度”。

“表象”是具体的可见的。“深度”蕴含在前者之中, 是存在于画面内部的“画魂”;“表象”是艺术形式和手段, “深度”是表达结果和目的;“表象”是“深度”的艺术载体, “深度”是“表象”的艺术内涵。

三、“深度美”的特点

1. 开放性

创作同一美术形象, 不同的作者受各自学术修养水平的高低、学术修养的方向、绘画风格的差异的影响, 会创作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同一幅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也不一定趋于统一, 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征会使欣赏者产生多元的解读。不同人会对同一作品做出不同的分析和判断。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发觉作品的深度所需要的。随着对作品“深度美”的研究和认识, 它将促进我们对美术作品的内涵的理解。

蔡元培先生说:“多岐为贵, 不取苟同。”对于一个问题, 有不同的看法是可贵的, 但我们不能盲目的支持。也就是说同一幅美术作品, 不同人会有不同的感受,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 有争议是对的。

2. 拓展性

艺术家对基本特征先构成一个观念, 然后按照脑海中的观念, 理想化的想象加工事物, 经过加工后的事物就“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 但是经过艺术家的艺术创作之后的形象, 要比实物表现得更具体生动, 就是说成为“理想”的艺术形象了。

美术形象是艺术家在美术作品中实现某种理想的终端形态。尽管它也属于客观存在, 但与我们生活中的客观现实又有许多的不同。所谓“艺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也就是说, 艺术的“深度”是灌输在作品中的“超然于物外”的精神追求。“笔有尽而意无穷”, “无穷”的就是“深度”。

作为艺术欣赏者, 要透彻的分析、评价一幅美术作品, 就是要透过有限的艺术形象, 看到作者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艺术理想和审美理念。现代雕塑家叶毓山的《歌乐山烈士纪念碑》组雕, 其艺术形象的监狱背景是虚的, 敌人的野蛮残酷是虚的, 唯一具体的是一种精神力量。

总之, 美术形象进行特定的艺术加工, 最终使作品的形象与艺术家的观念相符合, 而这种符合又是对现实事物的高度概括或提炼产生的, 既不同于现实, 又比现实事物更有精神力, 这种精神力就是一种深层次的“深度美”。

3. 哲学性

中国绘画分为“神、妙、能、逸”四个层次, 这都是受中国传统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的审美观念。在欣赏美术作品时, 受作者审美水平的高低和学术修养的方向的限制, 不一定每一幅作品都有很深的哲理性。但是, 中国绘画所说的“逸品”绘画, 是一定要用哲学思想来解读的。元代四大家之一的倪瓒的山水画, 必须要用道教的思想来解读;近代著名的画家李叔同先生晚年的作品, 必须要用佛家的理论来分析。否则只能置身事外, 雾里看花。

弗洛伊德曾经说:“艺术的最高形式是具象的消亡而哲学出现”。也就是说, 高层次的绘画作品一定有哲学思想贯穿始终。话句话说, 高层次的绘画作品必须有高境界的精神追求作为支撑, 才能站住脚跟。

研究美术欣赏中的“深度美”, 有利于我们拓展美术的视野, 使我们对美术的审美认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研究美术的“深度”, 让美术欣赏真正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在美术作品欣赏过程中, “意”源于艺术家的内心, 并借助自己塑造的“象”来表达。“象”是意的寄托物。欣赏者在欣赏感知“象”的同时, 根据艺术作品中的特定形象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 积极地调动感情因素, 还原或者认知艺术家的所见所感, 同时渗透自己的情感想象, 填补精神心灵上美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丹论艺术》

[2]《西方美术史》

[3]《中国现代雕塑欣赏》

深度挖掘论文 篇2

杨翔

在申论应试中,概括给定资料是考试的第一个而且非常重要的答题环节。这一环节把

握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答卷的成绩。因为考生所概括出来的点,不仅仅是对给定资料阅读的整体的把握,而且更是下面作答分析题和提出对策、建议的所指向的针对点,更是最后对大

作文进行论证的基础之点。所以我们说,概括是承上启下的枢纽,是申论答题的关键步骤。

那么,什么是概括呢?这里的概,是梗概、大概等意思;这里的括,是浓缩、总括、囊

括等等。所谓概括,就是找到材料中的某类事件,进行“括”归纳、总结,然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件的“概”表述出来

在申论应试中,概括是决定整篇考试基调的起评点。同时,为了做一名合格的国家公务

员,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和不断地提高这种对资料的概括

能力。

一、考查概括的起因

1、概括是申论应试的第一道测试题,而其一直贯穿着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决定着考生

整体得分情况。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概括能力、提出对策能力、进行论证能力的排序

上,综合概括能力是测试的第一项也是最重要。

2、概括是公务员必备的一种能力。在我国党政机关中,公务员每天的实际工作中,他们

都要处理大量的各类文件、资料和信息,这就需要公务员去整理,去归纳,去提炼,将有意

义的、有价值的东西筛选出来,并将重要的文件、资料和信息用最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上

报给有关领导或进行存档。

二、概括试题的标准要求

概括资料,说到底是要抓住资料的实质。

1、概括的资料必须理顺逻辑。要对资料进行概括,首先要把给定的资料搞清楚。申论的给定资料都是稍做加工的“半成品”,而且段与段之间看似并不一定有必然的联系,但考

生们要能够将该提炼的提炼,使文章重新成为一个成品,从而理清资料的层次、段落,突出

资料的内容、要点。

2、概括的角度必须符合材料主题。对于一个申论资料来说,其考查问题的角度绝不止

一个,考生也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但是,申论的主题只会有一个,考生们在提炼

改口的主题时候,都要先找到主题,在主题的框框内,进行概括,才能够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3、概括的方法必须多元化。一般来说,对资料进行概括,有很多方法。比如,直接

提取原文语句对资料内容进行概括的“提取要点法”;又比如通过主体的不同,用“主体区

分法”合并同类项。但是,考生们要清楚,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是万能的,关键看它是否符合材料的特殊性。

4、概括的内容必须全面。由于申论试卷给定资料的杂乱无章法,考生们很容易有

无从下手的感觉。那么,这就非常容易造成丢掉得分点。这就要求考生们,要充分利用上课

中所学的,将段落分层次。利用关联词,甚至重要的标点符号,将意思滤清。

5、概括的文字必须简明、准确。文字表达也是考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基本功。概括

题通常要求的字数并不多,但是却要求考生回答全面。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多材料中带有明显

感情色彩的词语进行适当的转化,同时对一些名词进行适当的解释,对繁荣的内容进行浓缩。

挖掘课程潜能 打造深度课堂 篇3

【关键词】课程;潜能;深度课堂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视野不再局限于载体本身,而转向更多地关注过程,双基也逐步转向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方法。于是课堂预设中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高参与度,在教学时间上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占据了主要地位。然而我们还关注到,大多数教师缺乏对学科本质的深层理解和对课程整体性结构的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似乎只关注于当前、探究只停留在表层、学生的情感体验十分被动,对于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不大,“解决了当前的问题就好”似乎也成为了部分教师心中真实的想法。

一、充分挖掘学科本质和知识内核

众所周知,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的品性和教学价值:语文学科需要学生理解文本的意义,同时还有审美的特性,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感染美、体验美、表述美;数学学科则具有严密的推演,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是一种逻辑理解;科学则大都基于实验的归纳。不同学科的课堂应根据学科的本质属性,深入到知识的逻辑依据、思维方法和教学意义,从而将教学深入到知识的内核。也就是说,课堂深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学科品性和教学知识内核的理解深度。

深度课堂的本身就是着眼于长远目标与隐性目标的发展,因此更注重突破教材本身的表层内容以及知识的符号形式,引导到学科的本质和知识内核的深层学习中去。如果教师将教学定位为符号形式的传授,目标就过于简单化了。每一个知识都包含了情感与价值观(核心)、方法与思想(中层)和问题与现象(表层)三层结构,上述教学流程仅仅维持了其中(问题)外层的阶段。教材编写通过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涵盖了三角形按角分类的全部类型,蕴含了完全归纳推理的思维模式。因而,教学设计在关注公式推导的结果(外显层面)之外,更要关注公式推导的过程(方法与思维),并渗透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其他同类学习中去(价值观),实现“符号、逻辑、意义”三个方面的完整。也正因为课堂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教师更不能忽视概念、原理背后所蕴含的基本经验、基本思想和基本价值等,因为实现转识成智才是知识教学的深层次目标。“教师即课程”。面对同样的教学素材,不同的教学设计者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构想,其根本的区别还是对课堂深度的理解。如何挖掘教材所涵盖的思想方法,并创生课程,是深度课堂的追求所在。

二、促进学生真正自主发现和完整建构

当前的课堂中,教师大多预设了大量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实现主动学习。然而学生的发现是真的“主动”的吗?学生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了多少思想方法,并完整自身的学科知识结构?无数次的“精彩课堂”告诉我们,学生的“精彩发现”往往是在教师的“精彩预设”中实现的,甚至有的老师还会设计“曲折的探究道路”,学生一步一步被引入老师设计的“圈套”,最终还是按部就班地实现“主动发现”。有位老师在评课中写道:“学生的探究就像孙猴子的筋斗云,怎么都越不过老师设置的五指山。”探究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它将伴随学生的进一步学习与工作,甚至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同时,探究还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学习意志。课堂中教师应提供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与素材,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失败经历。有些失败甚至是非学科性的,但这些都是正常的,更是真实的。因此,在“看似平坦的探究道路中实则暗礁汹涌”和“看似曲折实则步履坚实”的选择中,体现了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深度理解。

三、追求课堂教学情感的深度契合

雅思亚贝斯在《什么是教育》里指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真正的教育不过是“人对人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课堂教学的主客体都是具有独立思想、具有情感体验的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吹动另一朵云,一个梦想影响另一个梦想”。每一个学科的课程标准里都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领域,都需要教师借助对学科内容的深度理解,挖掘出并充分利用好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情感培养的教学素材。但由于这部分目标相对隐性,难以即时评价,因此在课前预设和课堂实施中,这一目标往往被忽视甚至抛弃。每一个有经验的教师都有深刻体会,如果没有学生主观的学习需求,没有师生间教学情感的深度契合,再周全的教学设计、再先进的教学媒体都无法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没有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学生(学习主体)依然被当做容器,教学仅仅停留在“功利”、“技艺”层面。学生的学习始终是浅层次的,是无意义的,课堂也无深度可言。

学科内容蕴含的魅力油然而生。通过唤起学生情感共鸣,以情感依托为手段,充分发挥课程的潜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课堂教学应更多地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根本层面下功夫,唤醒学生的主观学习需要,不断将学生的情感引向教学深处,走进学生心灵,实现主体学习的深度唤醒。首先,实现“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都有自身相对独立的情感体验和生命力,具备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的求知欲望和探索能力,每一堂课其实都是不断重复的师生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需要让学生产生不断追求的情感波澜的动力;其次,需要“挖掘”。学生的学习情感需要有时候并不是外显的,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之体会到学习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从而更积极地投入到进一步学习中去,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深度的。

【参考文献】

[1]江山野主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1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0.2.3

[3]《王雷英教育随笔》.浙江科技出版社,2011.12

重视语文课程的深度挖掘 篇4

拓展延伸, 自然要延伸至课外。但是, 在有限的45分钟内, 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 就不能不考虑到一定的限制。江苏省特级教师蔡明设计了一次“看标识学语文”的学习活动, 把看各种标识与学思考学表达结合起来, 养成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表达生活的习惯, 取得了很大成功。有人建议:应该借此再做下去, 让学生每人搞一个创意, 甚至再试着用示意图什么的表现出来, 那样, 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更好地培养。蔡老师说:“感谢同仁的提醒, 但我不想继续做下去, 因为在我看来, 那已经不是在学语文, 不是在学习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 而是在学习标识的创意制作了。”确实, 我们不必一概反对把语文课上到马路上、小河边、森林里, 也不必一概反对语文课堂上有歌有舞有表演, 关键是要看是不是在学语文, 是不是最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可以这样说, 最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拓展延伸就是语文教学的拓展延伸, 否则, 顶多算个挂羊头卖狗肉而已。为了拓展, 将语文课上成绘画课, 上成课外活动课等等, 却没了原则和规矩;为了创新, 囫囵吞枣学习课内知识, 忙于拓展中的“表演”和“作秀”, 却多了几分浮躁。因此, “课堂作为主阵地”非但没有过时, 反而应该获得重视。重视语文课程的深度挖掘, 是让现有资源充分合理的优化和配置, 从而保证课内课外资源的和谐开发与利用。

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进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呢?首先, 要适时, 就是拓展延伸要控制好时间, 不要喧宾夺主。这并不是说课外的东西不重要, 而是要考虑到一节课的效率问题。在内容上有所选择。比如, 教鲁迅先生的文章时, 自然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 但是, 如果不加控制地将大学中文系的鲁迅研究的内容拿到课堂上, 不要说一节课, 一个学期, 一个学年也讲不完。一位教师在教朱自清先生的《春》时, 前12分钟朗读, 接着10分钟内容归纳, 再5分钟是主题讨论, 剩下的时间就是一系列的拓展延伸。拓展有与“春”相关的鲁迅、巴金, 中国、外国, 古诗、散文、小说, 还有电影电视、流行歌曲、舞蹈, 甚至最后还来了段春天里的民间风俗。当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 而是要考虑在课堂上的选择问题。

语文学习, 尤其在阅读教学中, 要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读书, 亲近文本, 深度解读文本才有可能, 否则, 对文本尚且只是浮光掠影, 粗知皮毛, 有时甚至连皮毛也算不上, 就硬拉着学生去拓展延伸, 这样的解读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毕竟,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 所有的老师都知道, 要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效益的最大化, 因而, 在主次上就要有所定夺。如果一定要在某些方面给学生拓展延伸, 那么, 我们可以专门开辟出语文活动课时间来进行专项实践, 而不必在一节课上把大多数时间用来拓展, 影响了一节课的整体效果。

所谓适时, 还指时机掌握要适宜。孔子说,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在鲜活的语文教学实践中, 要善于抓住课本拓展的契机, 把握课本拓展的火候, 用好课本拓展这根“魔棒”。在教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时, 我和学生一起品味月色皎洁, 提出了一个问题: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为什么单单去找张怀明而不是其他人来欣赏呢?作者描写冰清玉洁的月夜有什么用意?学生对第一个问题可以轻易地回答, 但是对第二、三个问题却显得有些无能为力。于是, 我适时地补充了作者写作的背景。出示了这一背景资料后, 学生很自然地就理解了。

其次, 要适度。于漪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 语文课就会打水漂。”语文课堂里的延伸必须适度, 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上, 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设计一些拓展活动, 在最值得拓展延伸的时机、地方去拓展延伸;切不可不着边际, 伤害到语文教学的本体。我教安徒生的童话《皇帝的新装》时, 在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文中仅仅是皇帝上当受骗吗?文中仅仅是两个骗子在骗人吗?全文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作者讽刺了当时社会上一种什么不良风气?学生很快理解了文章内容。紧接着, 我再追问:当时那个孩子为什么会说真话?那么20年后, 他还会说吗?说说理由。你也可以发挥想象, 创作一下:20年后, 那个孩子会做些什么?学生非常高兴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 效果非常好, 甚至有两名学生因此而展开了辩论。你能说这节课没有拓展延伸吗?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积极性, 从而丰富语文课程的内涵。”拓展延伸并不一定非要横向拓展, 纵向延伸似乎更“以本为本”, 容易上出语文课程的内涵来。尤其是在当下快餐文化、娱乐文化此消彼长的情形下, 很多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内容已经随时代而潮起潮落, 语文教师更有责任引领学生耐下心来, 把多少人历经无数次遴选的经典文本读厚, 读深, 读透。只要用心, 即使在常人看来简单的浅显的文本, 依然有着咀嚼再三的滋味。食而不化, 浅尝辄止, 不仅戕害了文本, 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摘要:语文教学应该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但是, 语文的拓展延伸不能只重视课外, 更应该重视课内, 重视语文课程本身的的深度挖掘, 拓展延伸要适时、适度。

关键词:拓展延伸,深度挖掘,适时,适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J].2005, (7) (8) .

[2]中学语文教学[J].2005, (7) .

问题引领,挖掘学生思维深度 篇5

发散性思维的不断发展同样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有这方面的经验体会和积累。

【例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68页最后一题)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这样的分数吗?

我注意借助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同时以多元表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能找多少个这样的分数?

学生认为,可以将题目中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变成写出一个比0.2大又比0.25小的分数。

其实转化的方法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得非常多。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小数乘除法转化成整数的乘除法……

学生很轻松地解答题目后,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这时,我推出了第二个问题。

2.你能用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解答吗?

有的学生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相互交流起来,还有的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意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

■=■=■=■=■=■……

这样的分数有■、■、■、■、■……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这个分数,而且还发现这样的分数有无数个。

3.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道题目吗?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但一定要留有空间让学生思考。

■=■=■=■=■=■……

■=■=■=■=■=■……

这样的分数有■、■、■、■、■……

在找这个分数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巩固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你能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 ■○■ ■○■ ■○■

通过上述题目的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僵化,还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能力,这对于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巧用变式,异中求同

发散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例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08页思考题)图1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讲解这道题后,我巧用变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训练,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1.图2中,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一时无从下手,教师将它和前面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顿时从中受到启发: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正方形。

2.如图3,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题难度加大,但通过和例题进行对比,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来解决这道题目。

3.图4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经过上两题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知道先求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行了。

4.小明家的方桌的边长是80厘米,把它的四边撑开,就成了一张圆桌(如图5),求这个圆桌的面积。

这道题综合性更强,需要学生先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添加辅助线。当然,通过前面几题,学生的思维早已被打开,难度和深度已拦不住他们了。

通过这四题的练习,不仅打通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用联系的、整体的思维来看问题。同时在面对新问题时如果找不到方法来解决,学生也可以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然,这就更需要教师长期进行这方面的变式训练。

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源,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对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或数学问题,要善于重新构建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责编 金 铃)endprint

一、树立典型,一题多解

发散性思维的不断发展同样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有这方面的经验体会和积累。

【例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68页最后一题)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这样的分数吗?

我注意借助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同时以多元表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能找多少个这样的分数?

学生认为,可以将题目中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变成写出一个比0.2大又比0.25小的分数。

其实转化的方法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得非常多。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小数乘除法转化成整数的乘除法……

学生很轻松地解答题目后,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这时,我推出了第二个问题。

2.你能用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解答吗?

有的学生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相互交流起来,还有的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意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

■=■=■=■=■=■……

这样的分数有■、■、■、■、■……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这个分数,而且还发现这样的分数有无数个。

3.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道题目吗?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但一定要留有空间让学生思考。

■=■=■=■=■=■……

■=■=■=■=■=■……

这样的分数有■、■、■、■、■……

在找这个分数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巩固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你能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 ■○■ ■○■ ■○■

通过上述题目的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僵化,还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能力,这对于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巧用变式,异中求同

发散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例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08页思考题)图1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讲解这道题后,我巧用变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训练,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1.图2中,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一时无从下手,教师将它和前面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顿时从中受到启发: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正方形。

2.如图3,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题难度加大,但通过和例题进行对比,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来解决这道题目。

3.图4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经过上两题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知道先求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行了。

4.小明家的方桌的边长是80厘米,把它的四边撑开,就成了一张圆桌(如图5),求这个圆桌的面积。

这道题综合性更强,需要学生先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添加辅助线。当然,通过前面几题,学生的思维早已被打开,难度和深度已拦不住他们了。

通过这四题的练习,不仅打通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用联系的、整体的思维来看问题。同时在面对新问题时如果找不到方法来解决,学生也可以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然,这就更需要教师长期进行这方面的变式训练。

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源,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对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或数学问题,要善于重新构建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责编 金 铃)endprint

一、树立典型,一题多解

发散性思维的不断发展同样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有这方面的经验体会和积累。

【例1】(苏教版五年级下册68页最后一题)写出一个比■大又比■小的分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个分数的。还能再找到这样的分数吗?

我注意借助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领,同时以多元表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1.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吗?能找多少个这样的分数?

学生认为,可以将题目中的分数转化成小数,变成写出一个比0.2大又比0.25小的分数。

其实转化的方法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得非常多。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小数乘除法转化成整数的乘除法……

学生很轻松地解答题目后,思维变得活跃起来。这时,我推出了第二个问题。

2.你能用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解答吗?

有的学生陷入了沉思,有的学生相互交流起来,还有的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急于说出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观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意识,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

■=■=■=■=■=■……

这样的分数有■、■、■、■、■……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不仅找到了这个分数,而且还发现这样的分数有无数个。

3.还有其他方法解决这道题目吗?

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但一定要留有空间让学生思考。

■=■=■=■=■=■……

■=■=■=■=■=■……

这样的分数有■、■、■、■、■……

在找这个分数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而且巩固了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你能用刚刚所学的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

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

■○■ ■○■ ■○■ ■○■

通过上述题目的练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避免思维僵化,还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提高能力,这对于挖掘学生思维的深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巧用变式,异中求同

发散性思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从新的角度、新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利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例2】(苏教版五年级下册108页思考题)图1中正方形的面积是8平方厘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讲解这道题后,我巧用变式,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训练,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1.图2中,长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一时无从下手,教师将它和前面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学生顿时从中受到启发:将这个长方形分成两个小正方形。

2.如图3,三角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那么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这道题难度加大,但通过和例题进行对比,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来解决这道题目。

3.图4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经过上两题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知道先求出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就行了。

4.小明家的方桌的边长是80厘米,把它的四边撑开,就成了一张圆桌(如图5),求这个圆桌的面积。

这道题综合性更强,需要学生先求出正方形的面积,然后再添加辅助线。当然,通过前面几题,学生的思维早已被打开,难度和深度已拦不住他们了。

通过这四题的练习,不仅打通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充分理解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用联系的、整体的思维来看问题。同时在面对新问题时如果找不到方法来解决,学生也可以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当然,这就更需要教师长期进行这方面的变式训练。

数学问题是数学思维的动力源,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对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或数学问题,要善于重新构建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特别是发散性思维训练,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思维深度。

深度挖掘论文 篇6

一、“绿茶文化”——促成教师专业互助

把“绿茶文化”引入校本研修,就是给教师提供更有效的思考、交流平台,旨在深化校本研究的内涵,营造教师专业互助的良好局面。我们发现目前采用较多的听课反馈式、个人反思式、骨干辐射式、城乡联动式等校本研修模式,存在着教师参与面比较有限、信息传递单向、忽视教师学科知识结构的完善和专业理论知识的充实以及精神层面的引领等缺陷。为构建校本研修新模式,扩大研修活动的受益面,丰富研修活动的受益点,从2010年开始,我们把“沙龙”和“笔会”创造性地纳入到了校本研修这一领域中,有效促成了教师专业互助,通过同伴激励,激发教师自我提高专业成长的夙求。

1. 教学沙龙:营造教育智慧的交流场

教学沙龙一般每学期举行两次活动,起初由各学科组结合各自学科需要上报沙龙主题,经教科室统筹安排,制定相应计划,落实活动时间。在经历了从一开始的“结构粗放、无序发散”到“主题细化、生成有限”再到现在的“多向激发、有序聚焦”三个阶段后,“主题式教学沙龙”这一特色研修品牌也逐渐走向了成熟。一次有效的教学沙龙要做到以下三点:

(1)精心确定主题。

很多老师之所以对研修活动兴趣不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研修活动的主题太过空泛,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要让老师们有效参与,精心确定主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从2010年至今,该校已经成功举行了九次教学沙龙活动,在主题的选定上有的直面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的指向教学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的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有的研讨学生的学习成长。主题的精心选择,有效地突破了传统研修模式“受益点单一”的瓶颈。

(2)认真进行前期准备。

为提高沙龙的实效性,要求参与的老师能针对主题回顾整理各自的认识,广泛搜集学习相关素材,从而做到发言观点明确,事例丰富。同时沙龙活动主持人还需精心策划预设,准备好交流提纲,以保证在主持过程中收放自如,促进参与者生成即时观点,形成良好的“沙龙场”。

(3)及时做好总结反思。

每次教学沙龙活动后,该校都会将现场录音整理成沙龙实录,并上传到校园研修平台上。及时总结沙龙活动,既是对整个沙龙活动的回顾,清晰老师们在沙龙活动中的所得,以指导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同时,又能激起老师们对沙龙主题的后续思考,使交流从结束又走向开始。

2. 渲意笔会:激荡教育灵感的碰撞场

在对很多名师的研究中,我们发现笔耕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但当下有不少老师由于日常教学任务比较繁重,在论文写作上又缺乏引领和指导,出现了“重实干,轻笔耕”的现象。为了唤醒老师们勤于思考、善于笔耕的热情,引领老师自觉地把教学实践所得转化成教学思想,学校创立了“渲意笔会”,这一“在休闲中实现专业发展”的研修模式成为了教师碰撞教育智慧、激扬写作灵感、倾泻教育理念的又一平台。

渲意笔会一般一学年安排一次,利用一两天的休息时间,赴相对安静的地方外出研讨。参加笔会的成员包括论文写作的教师和各学科骨干。为使笔会更加有效,在举行笔会前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各教研组根据研究主题组织教师自愿报名;然后,报名教师独立选择论文写作点,组织论文结构;接着,各教研组集中研讨写作论文的论点及素材的合理性,进行第一次修改;最后,参与教师各自修改提纲,准备相关素材,制作简易幻灯片,准备交流材料。渲意笔会的具体交流活动分为个体发言、专家点评和集体会诊三个步骤。个体发言时,教师逐个用PPT为大家呈现自己论文的框架结构,并作相关的说明;接着由校内骨干教师组成的各组专家对每位教师的提纲从论文写作素材的实效性、论文结构的合理性、标题论点的贴切性等方面进行当场点评;最后分语文、数学和综合三大组进行小组深入细致的会诊式交流,要求每位参与教师完善自己的写作提纲,完成初稿。为切实提高论文质量,回校一周后,教师对各自的论文进行细腻撰写和精心修改,各教研组的负责教师继续进行跟踪服务。论文初稿出来后,组织组内教师对这些论文进行再度讨论交流,集思广益,通过交流实现“自助助人,享受成长”的研修目的。

二、“红酒文化”——引领教师科研提升

教师的教科研就如同红酒一般,初入时都觉得困难重重无从下手,但坚持以后就会逐渐体会到教育处处可研究,教育事事是研究。为打破学校科研的瓶颈,激发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激情,促成教师“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学生行为的监管者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家”,该校成立了“草根研学堂”,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后备保障。

以“草根”来命名,是基于扎根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草根研学堂是该校组建的一支教师科研骨干队伍,由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教师组成。研学堂以校教科室为组织机构,外聘市内外科研专家为该校科研导师,与各课题组教师进行一对一结对辅导,从而达成对课题的动态化田野式管理,切实提高教师的科研成效。草根研学堂一般每月开展一次课题例会,包括课题指导、专家讲座、科研心得交流等形式。该校定期邀请外聘的专家进行课题指导和科研方法辅导,使教师掌握一定的科研工作方法,以便更好地开展小课题研究工作。为加强课题的动态管理,该校在校园博客中创建了“草根研学堂”博客群组,各课题组成员可上传研究材料,以达到过程跟踪和及时指导的目的。

为扩大课题研究的参与面,研学堂对教师的课题研究提出了“以校总课题为龙头,以教研组课题为研究重点,以教师小课题研究为落脚点”的上伸、下延、平铺式的立体型研究机制,打造了“科研先导,研训联动”的校本研修机制,努力提升校本研修的科研含量。目前,各教研组根据本组特色,申报了不同等级的立项课题,组内的研训活动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思考和实践,自觉地为日常研修注入科学性和研究性,做到研修科研化、问题课题化、实践理论化。

三、“咖啡文化”——丰富教师精神生活

咖啡,需要慢慢品,细细尝,人们可以边品咖啡边读书看报,也可以高谈阔论。把“咖啡文化”引入到校本研修中,扩展了校本研修的范畴,使校本研修向教师的业余生活拓展。为使教师更好地利用闲暇时间,陶冶教师情操,2010年初,该校成立了“红树林读书会”,看书、谈书、思书,成了教师业余最重要的精神生活。

红树林读书会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为目标,以“完善自我,发展学校;享受职业,美丽人生”为口号,由喜爱读书的二十多位教师自愿组成。读书会每月向读友推荐一本书,涵盖励志类、文学类、教学类等多种书籍,如《启动心的力量》《论语心得》《窗边的小豆豆》等,至今已阅读了约十余本书。读书会在学期初,由会员推荐阅读书目,在删选的基础上确定阅读书目,制定本学期的阅读计划。根据计划按月下发一本阅读书目,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自由阅读,可根据阅读体会撰写读书心得。读书会每月举行一次集体交流活动,形式有沙龙交流、外出采风、专家讲座、小组研讨等,让读书会成员在轻松休闲的氛围中,享受读书乐趣,修炼心性。

读书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读友的业余生活,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一位读友在回眸读书会活动时写道:“读书会的活动,丰富了我们单一的业余生活。灯火阑珊的夜晚,我们相聚在一起,几盏灯光,几盘水果,简单而又质朴。我们聊着深藏心底的小秘密,借着大家的理解和鼓励疗好了内心多年的伤痛,重启心灵力量;我们聊着古代圣贤的名言,体味着人生的立身之道,在浮躁功利的当今社会中寻找一泓清净高雅的心灵鸡汤。夜晚,因为我们的相聚变得温柔无比!借着读书会,我们猜字谜、踩气球、比拼盘,玩起这些带有浓浓童真趣味的小游戏,我们发现原来快乐竟是这么简单!”读书会活动激发了教师的读书热情,开阔了教师的教育视野,陶冶了教师的情操,也促动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需,为校本研修活动从被动走向主动搭建了和谐的桥梁。

校本研修文化内涵的重新塑造,一方面彰显着强大的导向功能,引领着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学习;另一方面它还呈现出卓著的凝聚功能,使教师原有的个别的、无序的、自发的个体研究转变为群体的、有序的、自觉的团队研究,使教师对这个团体产生了强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再者,它更蕴涵着“润物细无声”的熏陶功能,在特色研修文化所营造的浓浓的研修氛围中,教师的信仰、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自然受到熏陶,科研的意识被不断强化,研修活动从被动卷入到主动参与,不少教师由此开始走上了一条自我发展的研究之路。我们坚信:文化塑造,是校本研修的必然走向,以团队文化的建设为切入口,应该是有效提升校本研修实效的可行路径,它必将引领教师走上专业成长的持续的、健康的发展之路。

摘要:校本研修的开展不能仅仅依靠外部管理、规范制度、检查评比,而需要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具有传承性的文化,充分调动教师的内驱力,才能真正促进每位教师的发展。近年来,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以团队文化引领为切入口,充分挖掘校本研修的文化内涵,营造出“绿茶文化”“红酒文化”“咖啡文化”等一系列特色研修方式,走出了一条“制度保驾护航,文化引发内需”的研修之路,营造出芳香四溢的“自助助人,享受成长”的校本研修文化。

关键词:校本研修,文化引领,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洁,顾泠沅.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如何从常规报道中挖掘深度新闻 篇7

一、创新工作理念, 突出新闻思想

新闻报道的过程主要是对事件的报道, 是对新闻个体的一种客观性报道。要在常规报道中将新闻的深度挖掘出来, 就要学会基于新闻个体的角度, 对新闻群体进行洞察。深度报道, 往往要有着相对成功的采访, 并有着个性化的突出思想, 进而对深度报道的灵魂加以构建, 采访过程中, 要有着相对扎实的采访和相对丰厚的信息内容, 并实现相对独特的灵魂认识, 进而保证深度报道有着一定的灵活性。基于新闻个体中对新闻群体含义挖掘的新闻报道, 更要不断进行总结, 本着一双深邃的眼光, 及时发现新闻之间的联系, 实现新闻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报道。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闻报道逐渐成为观点的一种报道, 在对事件本身以及事件发生现场情况了解的过程中, 做好社会各界在某种程度上对该事件的思考和反应, 并结合社会各界人们的反响, 做好思想以及社会舆论的引导。当前的深度报道, 就是要帮助人们及时地对观点进行梳理, 记者要保证有着独特的思想角度, 将自己相对独特的一种观点全面亮出, 对事物某种程度上运行的一种客观规律全面揭示和引导, 进而点透事情的主要本质, 将更多的内涵全面反映出来, 使读者从理性层次上认识到新闻事实背后的深层意义。

从新闻个体中对新闻群体进行发掘的同时, 还要始终保持犀利的眼光, 对深层次的新闻主题进行选择, 并从个体新闻中不断对新闻背后的群体进行洞察, 保证新闻有着深度的报道, 提升新闻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保证新闻媒体有着更好的市场效应。

二、讲究写作技巧, 发现新闻的价值

常规新闻报道中, 更要对新闻的价值及时地发现, 本着敏感的态度, 善于总结新闻数字, 对数字进行总结诶分析。常规新闻的报道, 就要对写作的技巧进行讲究和总结, 将新闻的价值充分地发现。通过借助于资料进而做好资料的深刻分析, 并将媒体的双重声音全面发出。当前深度报道的过程中, 更要帮助读者对更多的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 使得细节的描写中不仅仅存在一定的形象性,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可感性, 将主题的真正意义点明, 在文章的开头报道中, 就要实现画面的转移, 细节描述中, 借助于转折点的语句和评语, 提升写作技巧, 结合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念和实际的意识形态, 进而做好常规新闻的深度报道。

新闻报道同样也是语言以及文学的一种提升, 而记者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 更要结合事件报道的实际情况, 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独特的写作和总结, 将新闻中的潜在价值发掘出来, 在吸引人们眼球的同时, 更加注重正能量文化的一种提倡, 在某种程度上推动我国新闻产业的蓬勃发展。同时, 在常规新闻的深度报道中, 要使记者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总结技能, 不断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 进而更好地投入到新闻事业中, 带来更加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因此, 要在常规报道中对新闻深度进行挖掘, 就要善于及时总结, 并本着执着的态度, 实现对枯燥数字的常规化处理, 善于发现新闻的价值, 进而实现新闻的深度报道。

三、创新报道角度, 注重报道的时效性

当前, 在常规新闻报道过程中, 仅仅注重当时事件的基础发展方向, 而在实际的深层次报道中, 缺乏对动态新闻报道的规范化总结。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要结合人们价值观念和实际的精神状态, 保证常规的新闻报道有着一定的趣味性, 避免新闻报道中有着冗长枯燥的言语, 这将难以从根本上吸引人们的眼球。常规新闻的深度报道, 更要做好报道的创新角度规划工作, 对报道的时效性提高重视程度。在常规新闻的报道中, 通过对独特角度加以选择, 进而做好写作方式的基础创新, 保证新闻不仅仅存在一定的正面性, 同时也要保证新闻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不仅仅要借助于讲故事的方法将选题中读者关注的事件找出, 还要结合新闻的实质实现新闻总结性报道转换成为一种经验性的报道, 这一举措, 不仅避免了新闻报道的呆板, 同时通过借助于讲故事的方法, 进而保证新闻报道更强的吸引力, 通过创新性的角度和报道思路, 并在某种程度上吸引更多受众的眼球。

一般而言, 在新闻深度报道过程中, 更要保证一定的时效性, 要加强及时性的报道和观察。而在非事件新闻报道过程中, 要合理地把握问题的角度, 结合当前时代发展的主要形式, 对新闻的时宜性加以保证, 通过对当前时代的发展形势进行准确的评估, 做好分寸的 (下转第57页) 合理把握, 一些相对复杂和敏感的题材, 在实际的选择中, 其调查研究过程更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合理地把握整体报道的概况, 正确科学地对事物进行全面的判断, 保证有鲜明的观点和结论, 结合历史发展的实践, 实现常规新闻的深度报道。

总而言之, 动态新闻报道要在日常的现象中对有规律性的新闻价值进行找寻, 善于利用总结性的新闻素材进行积累, 并借助于集中性的思维, 对日常的生活善于观察, 对新的问题进行找寻, 形成和加强新的认识, 进而保证新闻有着更加深层次的报道, 对社会的复杂变化进行全面的思考。

结语:

常规报道中, 对新闻深度进行挖掘, 需要记者有着深邃的眼光和洞察力, 及时地从新闻个体中对背后潜藏的新闻群体进行发掘, 并在日常的报道中, 及时发掘出新闻的价值, 对数字式的新闻报道进行及时的总结, 善于从动态新闻报道中对社会的变化进行总结, 全力打造出一支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提高媒体的竞争力, 推动媒体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百林.从常规报道中挖掘深度新闻——以《金华日报》深度报道为例[J].中国记者, 2014, (6) :63.

[2]吴辰.关于如何加强电视新闻报道深度的思考[J].魅力中国, 2014, (16) :285-285.

[3]赵良英.贴近深度观点——湖北日报时事新闻报道关键词[J].新闻前哨, 2012, (6) :57-58.

[4]虞晖.试论挖掘民族新闻报道的深度[J].新闻知识, 2011, (11) :109-110.

[5]薛国林, 彭雪蕾.深度报道为何没有深度——从新闻专业主义看当前深度报道的不良倾向[J].新闻与写作, 2013, (8) :23-25.

[6]孙文翰.关于民生新闻报道深度化的几点看法[J].西部广播电视, 2014, (13) :44.

浅谈如何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 篇8

深度报道是一种集中系统反映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揭示其实质并追踪、探索其发展趋向的报道。具体地说, 深度报道就是新闻媒体在恰当的时间段和版块中, 运用广视角、大容量、深层次、多手法的报道方式, 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问题进行的专题报道和问题研究报道。

深度报道的侧重点是事情的起因以及产生的社会影响力。深度报道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以重大突发新闻事件为引入点, 进而从内涵外延上挖掘和扩展相关内容, 将更深层次的事件聚点展示给读者;二是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报道, 然后找准切入点, 折射出更多的社会现象, 把广视角、全方面的报道展示给读者。

二、深度报道在报纸媒体中的作用

1. 深度报道能提高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有利于提升报纸的权威性。

由于社会关系错综复杂, 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利益之争, 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日趋增多, 社会需要对各种丑恶行为和不良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 借助媒体的报道综合把握新闻事件之间的联系, 并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 不失为一种便捷而有效的途径。深度报道能通过这种宣传报道增强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提升报纸的权威性。

2. 深度报道有利于塑造媒体品牌形象, 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深度报道能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 并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揭示事物深层次的内涵, 预测其发展趋向。深度报道的主体是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 是对事件的内涵和外延的全方面的综合报道, 因此, 深度报道有利于在公众中树立媒体品牌形象, 提高报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深度报道中关于人间情感类的新闻报道, 有利于树立报纸媒体的人性化的人文理念。

作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报纸媒体, 为社会上弱势群体寻求公正是其重要任务。记者深入群众, 掌握第一手资料, 对社会上一些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披露和揭示, 以公众的力量共同维护社会底层民众的根本利益, 全面深刻地剖析人物命运背后的根本原因所在, 能体现报纸媒体的人性化的人文理念。

三、挖掘报纸深度报道优势的方略

1. 精心确定报道的选题。

报道的选题要遵循重要性、时新性、可议性、广泛性的原则。

第一、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 一定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能产生重大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 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的问题。

第二、时新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 深度报道的选题一定要做到时间新、内容新, 符合新闻的基本特点。深度报道确定选题时, 要及时掌握人们时下议论的社会热点话题, 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

第三、可议性是所选的题材没有明确的结论和结果, 处于问题和现象在时间、空间和状态的结合点上。所选的社会现象和焦点问题本身需要议论和辨析, 题材的可议性强, 人们的关注度就强, 就会有很重要的新闻价值。

第四、广泛性是指报道选材为大多数社会民众所关心, 具有社会性普遍性的特点。深度报道所选题材对社会的影响面要广、影响度要大, 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是社会性、政策性、综合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聚焦能极大地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

2. 坚持具体、准确、科学的原则, 认真做好采访工作。

首先, 在确定采访对象后, 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采访时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记者要把采访对象定位在社会大环境下去全面考察, 多视角、多方面了解采访对象, 并结合社会上各种意见和见解, 掌握每个细节, 及时捕捉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这样采访报道才能详细彻底。

其次, 在采访时要科学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 突破传统的采访模式, 全面细心地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 依据一定的标准, 分析和社会相关类似现象的异同, 及时找出规律并制定一套合适的研究方法。采访前, 提前从历史文献、书刊、报纸中搜集相关资料, 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比对, 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3. 精心做好新闻策划, 提高报道的质量。

新闻策划是把利用各种途径掌握的最有价值的信息, 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全面展示, 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首先, 对于手中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 选出有价值的新闻资料, 这是新闻策划的前提。其次, 要设计独特新颖的策划形式, 报道的写作上可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 使事件变得更具有可读性;在报道的体裁选用上, 选用连载或者故事专栏等形式, 这样能牵动读者的心, 还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疲劳感;在报道角度上, 采取资源整合和创新, 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 在经过加工后的新闻资源中总结出更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闻, 推出产生实际效果的新概念和新观点。

4. 增强可读性和易读性, 吸引读者兴趣。

深度报道要增强趣味性, 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就需要选择和读者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 能折射出“民生”和“民声”。记者要多做服务于大众的、为人民谋福的报道, 切实以社会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关于新闻报道的语言, 要尽量通俗化和口语化, 使用社会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大众语言, 增强新闻的易读性。

四、结语

深度挖掘论文 篇9

通用能力及社区护士岗位对通用能力的要求

职业技能是从业者对工作的一种职业技术胜任能力与通用能力。职业技术胜任能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职业资质认证, 如专科本科学历等。二是职业资格认证, 它是对某种专业技能的一种资格认定, 如护士执业资格证。通用能力也指关键能力, 指个人的自我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等。通用能力是个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通用能力的高低, 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个人实际工作能力高低, 它与职业技术胜任能力互为补充, 形成实际工作能力。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主要体现在以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职业技术胜任能力和以提高学习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沟通能力等为基础的通用能力。

如今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由以医疗为主的服务转向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指导和基本医疗服务“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 它是社区卫生服务核心内容和基本特征。这决定了社区护士岗位的职业要求, 需具备五种核心能力, 即人际沟通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社区预防能力、卫生服务管理能力。从中可看出对社区护士涵盖的通用能力要求很高。

通用能力教育现状及《社区护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校教育素来重视学生职业技术胜任能力, 在其他学科如基础护理、内外科护理中有系统的学习, 而针对学生通用能力的培养在学校护理教育中还是空白, 甚至很多教育者还未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校培养的学生只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原因, 而作为关键能力的通用能力只有与职业技术胜任能力有机结合才能构成学生的职业技能。现在传统社区护理教学仍存在本科学院式教育的影子, 即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对实践重视不够, 对通用能力的培养缺失, 加上传统的教法陈旧, 课堂气氛沉闷, 技能训练无安排, 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开拓意识等都较差。《社区护理》课程要求学生的通用能力如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等未得到培养, 达不到社区护士的岗位要求。

为适应新世纪建设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由于社区护士岗位对护士通用能力的要求较高, 这对现代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在提高职业技术胜任能力的基础上, 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与引导, 培养出既适合临床护理工作又适合社区护理工作的学生, 对此护理教育者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但是, 在课程设置中没有专门开设提高护生通用能力的课程, 因此, 教师应给学生补上通用能力培养这一课。

基于通用能力培养的《社区护理》教学实践

能力本位高职教育观是在高职教育中强调能力培养, 而不是以学术知识体系学习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在《社区护理》教学中, 基于培养学生通用能力, 开发出校院合作的实践模式, 多种培养途径相结合,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一) 校院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我们开发了距学校较近的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院) 及服务站作为校外社区护理实训基地。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 充分利用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 并贯穿在《社区护理》教学过程之中。在实训基地, 学生按要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实际工作, 从课程开始一直到课程结束, 分小组轮流去社区工作见习。

在校内外教师的带领下, 学生参与社区各种健康教育咨询活动, 参与社区惠民义诊。与教师一起进行体检、慢性病随访、预防保健。逢世界卫生日、无烟日等, 学生参与健康教育的大型宣传活动。学生与教师走进家庭, 进行家庭访视、家庭护理等, 涉及新生儿、产妇、问题家庭、慢性病、临终关怀等。建立健康档案, 参与档案的管理, 使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院校结合消除了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 让学生走出课堂,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在与病人、教师、同学的交流过程中提高了综合能力。

(二) 通用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

《社区护理》课程有较高的通用能力的要求, 如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团体合作能力。因此, 教学中打破常规, 除了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外, 课堂教学也进行了深入的改进, 具体措施如下。

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学过了各临床专业课的优势 (即职业技术胜任能力的内容) , 引导学生开展“讲台我做主”的活动, 利用《社区护理》课程这个平台开展健康教育。它既是通用能力培养的过程, 也是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学生像教师一样讲课, 同时巩固了学生所学的各临床医学护理知识, 并培养了学生将临床知识进行整合及宣讲的能力, 实现学以致用。活动中, 学生设计出大家喜闻乐见的教学风格, 或角色扮演式、或讲座式、或访谈式、或演讲式、或知识竞赛式等等, 既培养了学生健康教育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效果甚至超过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设计的“红丝带在行动”、“便秘的危害”、“走出亚健康的困扰”、“世界抗癌日敲响防癌警钟”等活动, 效果良好。

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 配合“讲台我做主”活动, 要求学生的健康讲座要用多媒体课件 (PPT、F拉手等不限) 进行。除此之外, 还培养学生获取资料及信息的能力, 讲课中需反映流行病学的最新资料。在资料收集过程中, 触类旁通, 扩大了知识量。

综合能力的培养 配合社区中心实习的实践教学, 进行了“在学习社区护理中成长”的活动, 运用项目驱动法, 倡议“我参与我快乐”, 内容是“八个一打造现代社区护理人才”:设计一份健康调查表, 制作一份健康教育卡, 书写一份家庭访视记录, 完成一户社区居民健康档案, 撰写一份社区服务中心 (医院) 考察报告, 感受一次作为专家进行健康教育的知识讲座, 策划一次健康教育的活动, 发表一篇关于社区护理的论文。学生跃跃欲试, 设计出优质的调查表并进行了现场发放的实际操作, 撰写出有价值的报告。学生设计的健康教育卡生动丰富, 通俗易懂, 颇有教育意义, 在社区展示及宣教时受到居民喜爱。学生为病人和家庭提供书面健康教育的能力得以提升, 同时还促进了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在校内为非医学专业的师生进行了大型的“健康知识伴你行”综合宣传活动, 如艾滋病防治知识、吸烟的危害等, 健康宣传受到师生一致的好评, 从策划到成功实施, 主体始终是学生。

可持续发展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进行了“先知先觉做人才”的活动, 这个活动富有挑战性, 采取自愿的方式进行, 内容体现了论文研究方向和职业演讲方向, 如“中国社区护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社区护士职业素质探析”、“从疾病谱、死因谱看社区护理的发展”、“从芬兰北加里里曙光看我国的社区护理发展”等, 学生大胆尝试, 开阔了眼界。

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进行了“超越书本社区护理拓展系列”活动, 如“摆脱失眠困扰”、“呵护你的肾———写在爱肾日”、“女性乳房自检”、“世界无烟日———拒绝慢性自杀”等拓展系列, 在每个与医学相关的特殊日以及学生进行“讲台我做主”的健康教育活动中, 倡导学生设计出与内容相关的一句经典主题, 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创新能力等全面提升。

创新能力及团体协作能力的培养 一系列的教学活动, 始终以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为主线, 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团体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活动以小组形式进行, 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另外, 倡导“人无我有, 人有我优”, 学生本身也存在不愿效仿别人的意愿, 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表现出不同的“讲台我做主”的讲课风格。健康教育卡片可谓丰富多彩, 没有雷同, 课件制作更是千姿百态。

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上述一系列的活动, 不仅巩固了医学护理知识和职业技术胜任能力的内容, 也适时引导了学生关注社会与社区护理。在活动中渗透的社会信息, 如艾滋病的发病率、糖尿病的发病率、吸烟的危害等, 使学生体会到了作为未来的医务人员预防疾病的社会责任。

(三) 改进考核方式

结业考核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理论考试, 另一种是将上述活动按完成的项目及等级纳入考核内容, 作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占总成绩80%, 理论考试占20%。写出有价值的论文、在学校或社区实施大型健康教育活动项目为加分内容。选择第一种考试方式的可不参加上述活动, 但学生无一例外地全部选择第二种考核方式, 参加了所有围绕通用能力培养的系列教学活动, 反映新的考核方式有动力、有希望, 新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能力。

课程结束后,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参与式教学所进行的“讲台我做主”活动持肯定的学生达96%, 对下社区进行实践教学持肯定的学生达100%, 对职业能力培养的满意度持肯定的学生达95%, 对社区护理教学中所开展的其他活动持肯定的学生达82%, 对学习社区护理提升了自己综合能力持肯定的学生达94%, 总体评价好于预期。实践充分证明, 高职人才培养要以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观为指导, 以产学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 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在着力培养学生职业技术胜任能力的同时, 应注重通用能力的培养, 强调学生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协调发展。

高职护理教育肩负着培养实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重任, 《社区护理》课程应顺应时代要求, 为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培养、输送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人才。《社区护理》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还需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以逐步完善, 不断发展。

摘要:职业技能包含职业技术胜任能力与通用能力, 通过对社区护士的岗位能力进行分析, 提出对其通用能力的要求, 进而分析传统教学对通用能力培养的缺失, 在高职教育观指导下对《社区护理》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旨在探索突出通用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社区护理,通用能力,职业技能,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张淑艳.社区护理专业教育分析与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24) :93-95.

[2]张翔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培养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 2010, (1) :42-44.

[3]徐凯, 郎艳燕, 等.成人高等教育是全科医学与社区护理继续教育的主渠道[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5) :25-26.

[4]周向阳, 方从镯.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改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 :34-35.

[5]陈光谊.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文秘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 2010, (2) :24-26.

[6]陈解放.“产学研结合”与“工学结合”解读[J].机械职业教育, 2007, (4) .

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探讨 篇10

【关键词】报纸;深度报道;时效性

1深度报道的定义

有资料显示,在英国、法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上,深度报道已占到了50%以上的新闻版面。而美国的一些媒体,深度报道甚至占到了 70%以上的版面。我国的深度报道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尤其是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央和地方各大媒体的深度报道栏目和作品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那么什么是深度报道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甘惜分先生在《新闻大辞典》中对深度报道的解释是:“它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国外学者对深度报道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他们一般称之为释义性新闻或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

在笔者看来,深度报道就是通过对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的探讨和解释,挖掘新闻背景,剖析事理,说透问题,充分给予受众对社会问题的知情权。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上看,深度报道才具有一定的深刻性,才能对读者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2深度报道的必要性

报纸除了要面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竞争,当前,互联网,特别是博客、播客、微博等技术的出现,也深刻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格局,使报纸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数年前,都市类报纸还在强调“内容为王”,在有限的版面上以尽可能丰富的信息来争取读者。现在只要拥有一个终端,便可一网打尽天下信息。加之多年以来传统纸媒版權保护意识淡漠,商业类网站大都无偿使用着传统报纸投入巨大采编成本获得的信息。

互联网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和交互传播效果的同时,大量充斥网络的真假难辨的信息,又让其传播效果大打折扣一方面,受众需要在这片信息的汪洋中得到引导,以免迷失方向;另一方面,在这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知道发生了什么,还需要了解为什么会发生,意味着什么?这些正是报纸深度报道的核心功能,也是杂乱无序的网络世界难以替代的。

由于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报纸相继开辟了深度报道栏目,并创立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些深度报道版块中,比较知名的如《北京青年报》国内版组、广州日报》新闻蓝页等。

各媒体对深度报道的定位和认识不尽相同,如“深入成就深度”(《南方周末》),“像大海一样深邃,像天空一样湛蓝”(《广州日报》)。

很多时候,这些独到的深度报道成了读者选择阅读某种报纸的一个标竿。而长期成功的深度报道,也成功助力报纸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形成自己个性化风格和标志,从而确立了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3挖掘报纸深度报道优势的方略

3.1精心确定报道的选题。 报道的选题要遵循重要性、时新性、可议性、广泛性的原则。

3.1.1深度报道的题材选择,一定要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产生重大社会效果和经济效果,是人们比较关注的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影响深远的问题。

3.1.2时新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深度报道的选题一定要做到时间新、内容新,符合新闻的基本特点。深度报道确定选题时,要及时掌握人们时下议论的社会热点话题,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需求。

3.1.3可议性是所选的题材没有明确的结论和结果,处于问题和现象在时间、空间和状态的结合点上。所选的社会现象和焦点问题本身需要议论和辨析,题材的可议性强,人们的关注度就强,就会有很重要的新闻价值。

3.1.4广泛性是指报道选材为大多数社会民众所关心,具有社会性普遍性的特点。深度报道所选题材对社会的影响面要广、影响度要大,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社会性、政策性、综合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聚焦能极大地吸引广大读者的注意力。

3.2 坚持具体、准确、科学的原则,认真做好采访工作。

3.2.1在确定采访对象后,要结合相关的社会因素进行综合考察,采访时坚持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记者要把采访对象定位在社会大环境下去全面考察,多视角、多方面了解采访对象,并结合社会上各种意见和见解,掌握每个细节,及时捕捉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样采访报道才能详细彻底。

3.2.2在采访时要科学运用社会学的调查方法,突破传统的采访模式,全面细心地采集相关信息并进行综合,依据一定的标准,分析和社会相关类似现象的异同,及时找出规律并制定一套合适的研究方法。采访前,提前从历史文献、书刊、报纸中搜集相关资料,利用科学的方法分析、比对,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3.3精心做好新闻策划,提高报道的质量。 新闻策划是把利用各种途径掌握的最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全面展示,以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首先,对于手中的资料进行精心筛选,选出有价值的新闻资料,这是新闻策划的前提。其次,要设计独特新颖的策划形式,报道的写作上可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使事件变得更具有可读性; 在报道的体裁选用上,选用连载或者故事专栏等形式,这样能牵动读者的心,还可以降低读者的阅读疲劳感; 在报道角度上,采取资源整合和创新,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新闻背后的新闻,在经过加工后的新闻资源中总结出更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新闻,推出产生实际效果的新概念和新观点。

3.4增强可读性和易读性,吸引读者兴趣。 深度报道要增强趣味性,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就需要选择和读者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能折射出 “民生”和“民声”。记者要多做服务于大众的、为人民谋福的报道,切实以社会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关于新闻报道的语言,要尽量通俗化和口语化,使用社会民众能够普遍接受的大众语言,增强新闻的易读性。

4结语

深度挖掘论文 篇11

如何才能够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深度思维教学呢?我们的思维是有层次差异的, 学习者在学习中的思维是有阶梯的。但并不是说学习中必须要满足低级思维条件后, 才能开展高级思维, 往往高级思维和低级思维在统一教学情境中是并存的。要在信息技术情境课堂中进行高级思维学习, 必须要了解深度学习的特点。黎加厚教授在《深度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几点启示》一文中认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 学习者能够批判性地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 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能够在众多的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 作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那么, 我们需要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开展深度学习, 挖掘深度思维呢?

●教师对教材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合理挖掘

很多教师认为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增加容量, 分析得透彻、概括得全面, 学生会主动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踊跃地回答问题、开展实践, 这样的课堂就是高效的。实际上, 这是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思维价值和思维含量。可以想象, 课堂上的大容量, 学生匆忙应付知识内容, 扼杀了学生深度思维的空间。教师分析透彻, 概括全面, 学生做什么呢?学生就会造成一种惰性, 来不及深入地想什么, 也不需要深入地想什么。而这一切,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教材再加工过程中, 教师怎么样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一是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教育的价值, 确立正确的信息技术教育价值取向, 这对明确教育目标和确定教育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二是要有敏锐的教学眼光, 能够及时发现和捕捉有利于学生发展, 提升人生价值的教学内容。三是要有灵敏的教学思维能力, 能够快速有效地整合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

●用语言导向引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来激发深度思维

语言是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间交流最有效的桥梁之一。语言创设的情境能激发起学生有效的思考, 尤其是教师在通过语言向导引起学生新旧知识间联系的时候, 学生比较容易进入一种深度思维的学习情境状态。

例如, 在讲授Word格式刷操作时, 教师用语言引导学生:“与之前的‘复制’操作有类似之处, 我们可以用‘格式刷’, 将被选中对象的格式刷到目标对象上去。”教师在这里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 在新知识和学生的已有经验间建立了联系。学生在学习中, 首先会借鉴以往的经验——“复制”操作是怎样的, 然后通过操作发现“格式刷”和“复制”操作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学习:“‘格式刷’操作和‘复制’操作其实都有复制效果, 但它们各自复制的对象是什么呢?”

教师在运用语言导向时, 必须遵循指向性明确的原则, 也就是所有的语言描述都要直指教学目标, 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

●用思维工具来激发深度思维

1.概念图

概念图不仅是一种学习工具, 更是一种学习的策略。对学生来说, 概念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 建构知识网络, 浓缩知识结构, 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开展深度思维学习。

如上图, 在MiniQuest架构的《上网获取信息》教学内容的学习中, 学生学习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一方面, 该概念图对学生学习来说, 提供了脚手架支撑, 引导学生有序自主开展探究学习;另一方面, 该概念图对学生来说还是一种元认知策略, 对整个学习内容有了完整的认识,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形成一种深度思维的学习情境状态。

2.左手栏工具

左手栏使人们能够分析、反思, 更深入地发掘对话中的不同观点。其作用是可用于“看见”我们的心智模式在某种状况下怎样运作的, 是一种从小见大的工具, 如下表所示。

在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中, 学习者能够使用网络顺利地获取信息, 但是面对着众多信息, 不善于深入分析、加工。把左手栏工具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提供有效学习的“支架”, 有助于学生开展有效的深度思维学习。

上一篇:绿灯时间下一篇:实习学生德育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