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产采购

2024-08-22

企业资产采购(精选7篇)

企业资产采购 篇1

从过去不少地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来看, 因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编制得不够科学合理而带来的问题和弊端很多, 不仅给财政部门自己增添了调整预算等工作, 还影响了采购人日常工作的开展, 也在不同程度上扰乱了政府采购工作秩序。对此, 正值各地编制2008年政府采购预算之时, 笔者希望对待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 务必要在客观公正、顺应市场行情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分析确定。

一、实际工作中常见的不规范的“预算金额”确定方法

(1) 以某一具体品牌的市场价作为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由于采购项目究竟要花费多少采购资金, 只有明确到具体的品牌后才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参考”依据。这样, 有些地方的采购预算编制人员, 在具体确定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时, 就直接以当时该项目某些品牌的市场价格作为参考价, 并以此为依据作为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

(2) 以采购项目过去的实际采购价格作为新年度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很多采购项目在过去都做过, 都有现成的采购价格资料。由于采购预算编制人员只是普通的财务人员, 没有市场价格分析能力, 因而, 要快捷、简便地编制出新年度的政府采购预算, 最好的办法就是参考过去采购预算的执行情况, 并以过去的实际采购价格作为下一财政年度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

(3) 以“整数据”的形式预估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这种确定采购项目预算金额的方式在实际工作中还比较普遍, 其实质就是采购预算编制人员在确定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时, 先简单地预估一下采购项目所需的资金数额, 然后再以“整数据”的形式作为该项目的预算金额进行下达。例如, 某预算单位经批准可以采购1台笔记本电脑, 预算编制人员估计笔记本电脑的市场价在1万元以上, 于是他们就给这个预算单位编制2万元的笔记本电脑采购预算。这就是这种预算编制方式的缺点——以“预估”为基础, 以“整数据”编制指标数据。

(4) 参照外地有关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 并直接将其作为本地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由于相邻地区之间的商品市场价大体相同, 再加之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期大多数都在同一时期进行, 因而, 不少的地区在编制本地区以前没有的采购项目预算时, 就采取与外地财政部门相互交流、共同参考的办法进行商量编制, 而没有对该采购项目在本地区的市场营销情况进行调查。

(5) 将采购单位申请的采购金额计划, 简单地打一折扣后就作为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采购预算编制的第一道程序就是采购单位首先要提出一个采购项目的申请, 其中包括申请采购项目所使用的采购资金数额。该申请计划上报财政部门审核时, 有些编制审核人员就简单地将采购人申请使用的财政资金按一定的百分比打一折扣后, 就将其作为该项目的采购预算数。

二、不规范的预算金额确定方法带来的弊端

(1) 有的预算金额因在编制时就参考了某一品牌的市场价, 从而导致在具体采购时只能采购相应的品牌。实际工作中, 我们发现有些地方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 基本都是直接参照该项目的市场价下达的预算, 这就导致该采购预算在具体执行中, 只能采购到相应的品牌, 而无法采购到其他品牌, 从而只能变相地实施指定品牌采购。如, 购置汽车项目, 当财政部门是对照某品牌汽车的市场价值下达45万元的采购预算时, 那么, 在具体采购时, 也只能采购这原来参与过的45万元价格的品牌汽车, 如果采购更高档的资金不够, 采购低档的采购资金又用不完, 从而只能采购“那个”具体的品牌。

(2) 有的采购预算因编制太紧, 采购不到所需的项目, 不仅影响了采购人的使用, 也给财政部门自己增添了调整预算的工作量。地方财政资金有限, 而政府各部门和单位的采购需求又必不可少。对此, 这些地方的财政部门在其安排采购预算时, 就按照从严节约的原则来编制采购预算, 再加之一些预算编制人员没有进行必要的市场调研, 从而导致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严重偏低。有些项目根本就无法采购到位, 影响了采购人的使用需求和他们的正常工作。而为了保障这些采购人的行政或事业职能的正常行使, 财政部门又不得不为其继续追加或调整预算, 这又严重地丧失了预算编制的价值, 降低了财政工作运行效率。

(3) 有的采购预算过于宽松, 导致实施操作时的采购节约额太大, 既浪费财政资金, 又影响对采购代理机构的实绩考核。有些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 起初都是采购人出于“争取”财政资金等目的而编报的, 其金额有时远远高于相应采购项目的市场价格, 而预算编制审核人员却又坐在办公室内“闭门造车”编制预算, 从而导致采购项目最终的预算金额高于市场价格。这种采购预算在将来付诸实施之时, 自然就会出现相当大的采购节约额。很明显, 这种采购节约效果不是采购代理机构的“功劳”, 会影响到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采购代理机构的实绩考核。同时, 由于下达的采购预算明显高于项目的市场参考价, 也易造成财政预算资金严重浪费的现象, 降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确定资产项目“预算金额”的科学方法

(1) 结合采购人单位的职能特点, 有针对性地下达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不同的部门或单位, 有着各自不同的职能或业务特点, 这就决定了即使相同的采购项目, 但由于采购项目的用途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其配置、参数、质量档次等方面的要求也不一样, 因而, 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也应该不一样, 该配高档的就安排高额预算, 该配置普通型的就少安排些财政资金。而如果强行地搞所谓“一刀切”, 统一以相同的预算金额来编制采购预算就不切实际, 会贻误相关部门或单位的正常工作, 或浪费财政资金。

(2) 要结合当地的财政收入状况, 分析确定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一般来说, 对地方财政而言, 编制财政预算应当坚持以收定支、不打赤字为原则, 要体现出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预算编制要求。这样, 对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的确定, 就有了一个方向性的约束, 在具体的预算编制过程中, 就应该从严把握、控制采购项目的支出标准。如果地方财政收入丰裕, 则项目采购金额可多些, 采购一些高档项目, 以进一步改善采购人的工作环境、提高商品的使用功能等。如果当地的财政收入属于“吃饭”型的财政, 那么, 给采购人安排采购项目时, 最好还是选择低档适用型的, 而不能追求过高的质量档次。

(3) 要结合产品价格的市场行情, 比较靠实地研究确定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对采购人及其采购代理机构来说, 无论预算编制人员如何编制采购预算, 他们所考虑和关心的是要能用这笔财政资金从市场上“买”到自己工作所需的采购项目。因此, 预算金额的确定不能不考虑项目的市场价格情况, 既不能高于也不低于市场价太多。严重背离市场价的采购预算, 就会丧失预算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缺乏实用价值。

(4) 要结合上一年度的采购实绩资料, 并通过对物价等因素分析后, 再确定新年度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一般来说, 一个地区的政府采购项目在前后几个财政年度之间是不会有多大变化的, 下一个财政年度的采购项目几乎以前都采购过, 这样, 在具体确定下一财政年度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时, 就可以参照上一年度的实际采购价格情况, 但必须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量的分析调整, 从而确定具体的采购预算金额标准。

(5) 要结合周边地区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确定方法, 分析制定本地区的预算金额。对一些本地区以前没有采购过的新项目而言, 预算编制部门还可以借鉴外地采购该项目的经验做法, 以使采购工作能有一个基本的参照方案和依据, 而不至于“无中生有”地乱编预算。同时, 将本地的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与外地进行必要的交流与结合, 也能使自己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能够节省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少走弯路,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能够进一步提高财政工作效率。

企业资产采购 篇2

构建一个控制政府采购过程及资产管理的操作系统,界面清晰,容易操作,以采购过程监督为主线的,基于局大院的可以推广全区使用的系统平台。

系统建设的目的:

一、规范政府采购活动

1、预算控制

做到由采购预算控制采购计划,由采购计划控制实际采购活动,实现无预算不得采购和采购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计划超过上报的政府采购预算,系统自动显示超预算预警信息,并不能录入采购计划。

2、采购过程控制

实现组织采购过程和实施采购各司其职,组织采购与实施采购岗位相互分离,实现不相容职务分离,达到组织和实施采购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目的。

3、货物验收控制

由采购单位、采购实施部门、采购组织部门按照合同要求的各种要素共同验收货物(服务、工程),实现货物验收与组织采购、实施采购相互牵制,保证采购质量的目的。

二、采购过程管理控制

1、采购申请管理控制

采购单位按照事业发展或业务需要,提出货物(服务、工程)性能、规格、型号、数量等采购申请,要求采购组织部门组织相应政府采购。

2、采购组织部门的管理控制

政府采购组织部门按照单位提出的采购申请,组织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或产品销售商与采购实施部门、采购单位以及采购实施单位随机抽取的专家商定具体采购价格、服务等要素,在达成一致后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三、实物控制

单位通过政府采购购置的各类资产或服务,按照系统设计要求都将记录在使用科室或使用者个人名下;购置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单位将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相衔接,使用单位统一的固定资产条形码进行实物控制管理。

四、财务管理控制

1、单位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将手续齐全并审核签字的报销凭证及附件(包括政府采购合同、验收单、发票等)提交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审核确认后付款。

2、财务部门将审核通过并付款的政府采购进行记录,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进行固定资产明细核算,定期与单位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相符。控制措施

1、预算控制采购计划

通过计划财务处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控制政府采购计划(基本支出采购计划和项目支出采购计划)总额,真正落实无预算不得采购的政策规定。

2、采购计划控制实际采购

单位根据政府采购预算和本单位业务开展情况,制定季度政府采购计划,通过采购计划控制实际采购货物(服务、工程)范围和采购额等采购行为,避免采购的随意性。

3、采购组织实施控制采购过程

通过组织采购部门(人员)与实施采购部门(人员)相互分离的措施,控制采购主要环节,为优质采购创造条件。

通过采购实施部门(人员)的多元化组合(采购组织部门、采购执行部门、采购单位、专家共同组成),为采购执行过程公开、公平、公正提供合理保障。

4、付款监督采购

通过财务部门对报销单据审核,大额资金备案、大额资金三级稽核,监督单位政府采购资金支付的合规性,通过支付货款与开具发票单位名称的一致性控制,监督采购活动的合法性。

5、资产记录与实际采购相互牵制

采购单位在货物验收后,对采购活动形成的资产要按照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进行记录(入库登记),通过资产的记录控制,明确资产由哪个部门领用、哪个职工使用,为细化资产管理提供基础保障。

系统构架达到的要求

系统平台构架总体要求是能够达到由上级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控制政府采购计划(正常和追加计划);由政府采购计划管理控制政府采购申请;通过采购单位提出采购申请、填制详细采购货物性能(服务)等标准提交采购组织部门;采购实施部门实施的采购方式及说明;采购单位(包括专家组)货物验收情况报告;支付货款情况;资产记录情况报告(单位固定资产条形码);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报告;政府采购总结等。

专家库建设

专家库的建设要立足于气象部门事业发展,对各类产品(服务、工程)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政府采购实施部门的组成

政府采购实施部门由政府采购组织部门人员、政府采购实施部门人员、随机抽取的专家和采购单位组成。

涉及的部门

上级主管部门(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中心政府 采购部(政府采购组织部门)、采购单位、专家、财务核算中心。

统计分析功能

采购系统的统计功能按照以下要素进行统计查询,按照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功能可以按照单位名称、采购预算、采购计划、实际采购金额、资金性质(中央资金、地方资金、自有资金)、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形式(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分散采购)等进行统计,同时按照货物、服务、工程等要素产生统计数据。

固定资产统计按照单位名称、资产类别、购入时间、使用年限、处置或报废等要素产生统计数据;也可以按照固定资产类别(房屋建筑物、一般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其他设备等)进行。

未形成资产(低值易耗品)的统计按照服务类别(办公用品的类别)产生统计数据。未形成资产(服务)的统计按照服务类别(汽车保险、汽车加油、会议等)产生统计数据。未形成资产统计根据管理工作需要,可以延伸指标进行统计。资产采购控制管理平台流程图

资产采购控制管理操作系统说明

一、预算控制

(一)上报政府采购预算

单位根据事业发展规划或工作任务,计划在内购置的在政府采购品目内或虽然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但超过限额标准的各类货物、工程、服务的总量填报政府采购预算,并上报计划财务处审批。

(二)采购预算审批

计划财务处根据单位上报的政府采购预算,按照单位业务发展、预算经费总体情况等进行审核并批复。

(三)特殊采购业务处理

对业务急需或临时需要又未上报计划的采购,要在预算总额内,首先上报计划财务处采购申请,在计划财务处审批后,按照采购程序进行采购;同时采购单位在要求的时间内上报“政府采购追加计划”;计划财务处未审核批准或超过预算的,不得采购。

(四)采购预算编制要求

政府采购预算要有适当考虑不可预见情况,保证在单位有特殊需要时能够实现采购。

二、政府采购计划控制 单位根据计划财务处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在政府采购预算限额内,按照支出性质制定分季度 “基本支出政府采购计划”和“项目支出政府采购计划”,并上报计划财务处;计划财务处根据单位上报的采购预算,对单位上报的季度采购计划进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计划采购数量、计划采购金额、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询价)、组织形式(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单位自行采购)、委托的采购机构(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等。

计划财务处审核中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计划退回或要求改正:

1、超过预算的采购计划予以退回;

2、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等)采购而采用其他不恰当方式采购的计划;

3、应当采用集中采购方式而采用分散采购的计划;

4、应当采用部门集中采购而采用分散采购方式采购计划;

5、其他不符合规定的采购计划。

三、实施采购控制

(一)采购申请

采购单位按照政府采购计划,提出货物、服务、工程的采购申请,报请政府采购组织部门。申请的主要内容包括: 政府采购货物、工程、服务的名称、采购数量、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交货时间、售后服务及其他与货物、工程、服务有直接关系的要求等。

(二)组织供应商

1、政府采购组织部门在接到采购单位的“采购申请”后,根据采购货物、服务、工程的各项综合因素决定采用相应的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

(1)、根据采购货物、服务、工程的性质等决定采用“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或单位自行采购”组织形式;

(2)、根据采购货物、服务、工程的采购金额等决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或询价”采购方式。

2、确定采购方式后,采购组织部门组织有资质的供应商并将其提供给采购实施部门。

(三)实施采购

1、成立政府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成立由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组织部门和专业负责政府采购实施人员(部门)共同组成的采购实施小组(部门)。采购实施小组(部门)独立与政府采购组织部门。

2、采购实施小组(部门)依据采购货物、服务、工程的性质、采购组织部门决定或计划财务处审核批准方式,采用中央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组织形式,并采用相应协议 供货、定点采购、询价、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

3、公开招标 3.1 制作招标文件

依据计划财务处审核批准的公开招标方式,采购单位编制公开招标文件(重大或专业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委托政府采购中介或有资质的机构编制招标文件),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3.2 采购组织部门公布招标公告、发售标书

采购实施小组(部门)在指定媒体公布招标公告(委托政府采购中介机构招标的,由采购中介机构公布招标公告);

3.3 组成评标委员会

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技术专家、采购单位、随机在采购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专家库抽取评审专家由监察审计处监督。

3.4 开标并公布开标结果

采购实施小组(部门)组织评标委员会开标,并将开标结果公布在指定媒体。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结果签署意见并签字。

3.5 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3.6 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按照合同 规定验收货物。

3.7 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

3.8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

3.9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3.10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采购单位应当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国资中心采购部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

4、邀请招标 4.1 编制招标文件

依据计划财务处审核批准的邀请招标方式,采购单位编制邀请招标文件及资格预审文件,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 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4.2 采购组织部门发出招标文件和招标邀请

采购组织部门在指定媒体公布招标公告和资格预审公告;

采购组织部门随机选取通过资格预审的不少于三家的供应商邀请其投标。

4.3 组成评标委员会

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技术专家、采购单位、随机在采购专家库中抽取评审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专家库抽取评审专家由监察审计处监督。

4.4 开标并公布开标结果

采购实施小组(部门)组织评标委员会开标,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布中标结果,并提交评标报告。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结果签署意见并签字。

4.5 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4.6 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按照合同规定验收货物。

4.7 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4.8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

4.9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4.10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采购单位应当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国资中心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

5、竞争性谈判 5.1.1 成立谈判小组

由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组织部门共同组成谈判小组。

5..12 制作谈判文件

采购单位编制谈判文件(重大或专业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委托政府采购中介或有资质的机构编制谈判文件),谈判文件要明确谈判程序、谈判内容、合同草案条款、评定成交标的等。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5.2 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

采购组织部门确定邀请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并将参加谈判的供应商名单提供给谈判小组。

5.3 实施采购——谈判和确定供应商

谈判小组成员集中与单一供应商分别进行谈判,并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最后报价。

5.4 实施采购——确定供应商

谈判小组成员在确定成交供应商报告上签署意见并签字。

5.5 实施采购——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与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5.6 实施采购——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按照合同规定验收货物。

5.7 实施采购——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

5.8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5.9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5.10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标准、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采购单位应当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国资中心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

6、询价采购 6.1 制作询价文件

采购单位编制询价文件(重大或专业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要有专家参与编制询价文件)。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6.2 成立询价小组

由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单位(部门)共同组成询价小组。

6.3 确定参加询价的供应商名单

采购组织部门通过资格预审,确定参加询价的供应商名单,并向其发出询价通知书,提供询价文件。

6.4 组织询价

询价小组组织询价。询价小组要求被询价供应商一次报出不得更改的价格,根据符合采购要求、质量和服务相等、报价最低确定成交供应商,并将结果通知所有未成交的供应商。询价小组成员在确定成交供应商报告上签署意见并签字。

6.5 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与成交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6.6 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按照合同规定验收货物。

6.7 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

6.8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

6.9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6.10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询价文件、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采购单位应当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国资中心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

7、单一来源采购 7.1 制作单一来源文件

采购单位编制单一来源采购文件(重大或专业技术性要求高的项目,要有专家参与编制采购文件)。计划财务处、监察审计处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

同时采购单位提供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及相关资料。7.2 成立单一来源采购小组

由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小组(部门)共同组成单一来源采购小组。

7.3 确定单一来源采购供应商

采购组织部门通过审核,确定单一来源供应商。7.4 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与单一来源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7.5 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技术专家、采购实施小组(部门)按照合同规定验收货物。

7.6 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

7.7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

7.8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7.9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询价文件、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采购单位应当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国资中心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

8、批量采购

8.1 填制批量采购表

采购单位根据季度政府采购计划,在月底前将下月计划采购的台式计算机、打印机、120万元以上网络设备填制批量采购表,并上报计划财务处。

8.2 审核并上报批量采购表

计划财务处根据采购预算和季度采购计划,审核单位上报的批量采购表;计划财务处将审核无误的批量采购表汇总并上报中国气象局。

8.3 签订合同 采购单位与中标供应商签订政府采购合同。8.4 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专家按照合同规定验收货物。8.5 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

8.6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

8.7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8.8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采购单位应当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国资中心将采购过程形成的相关文件整理并归档。

9、未上报采购计划的采购

单位因业务急需又未上报政府采购计划的采购。9.1 上报政府采购申请; 9.2 计划财务处审批: 9.3 组织采购

根据采购货物、服务、工程的性质决定采用“集中采购、部门集中采购或单位自行采购”组织形式;

9.4 实施采购

根据采购货物、服务、工程的采购金额决定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或询价”采购方式。

9.5 验收货物

采购单位、专家按照合同规定验收货物。9.6 付款

财务部门审核相关政府采购发票、合同、验收单等,根据审核无误的票据付款。

9.7 补报政府采购计划

季度末,采购单位应当填制政府采购追加(减)计划,并上报计划财务处。

9.8 记录资产

采购单位根据资产管理要求,记录各项资产(入库手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按照固定资产登记管理。

财务部门对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购置的资产,登记固定资产账。

9.9 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

采购单位在季度结束后,填报政府采购执行情况表。9.10 档案管理 采购档案包括:采购活动记录、采购预算、询价文件、评估报告、定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证明、质疑答复、投诉处理决定及其他有关文件、资料。

企业资产采购 篇3

【关键词】高校 固定资产 采购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238-01

1、高校固定资产采购与管理结合的必要性

公共采购与高校固定的资产相互结合,对于促进国有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目前积极推进公共采购的目的之一就是使高校财政的合理配置,保证高校资金的充分使用。公共采购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进行结合也是完善公共采购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公共采购法》的颁布,是我国公共采购走向程度成熟的保障,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公共采购走向制度化。但是现实情况下,公共采购的实行还是有一定需要进行完善的方面,因而为协调各部门和高校的顺利化和规范程序性的运作,对于其实际执行方面,还是有一定探索的必要的。做好公共采购与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结合,能够有效的促进公共采购制度的完善,对其运行提出一定的建议和经验。在公共采购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其难度与规模都将随着增加,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任务将更为艰巨,其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也需要进行改良,促进其与公共采购工作及其部门的交替与配合,也可以有效地强化高校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

2、高校固定资产采购与管理措施

2.1 固定资产采购要点

2.1.1 使用部门采购项目的审批:采购项目不在已审批的采购计划之内或超出预算;未按规定选择采购方式;采用化整为零或其他方式规避公开招标。主要防控措施:资产管理部门对使用单位的采购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重点是否符合政府采购计划,采购成本是否在预算指标额度内,采购方式是否合规等;对采购进口产品、变更政府采购方式等事项加强审核和审批。责任主体为资产管理部门。

2.1.2 具体采购过程:未按已审核的采购方式执行采购流程。主要防控措施:将招标公告、中标公告等信息在政府采购指定媒体上依法公开;非政府采购项目按校内相关流程进行采购。责任主体为资产管理部门和申请部门。

2.1.3 质疑投诉处理:质疑投诉处理不及时,不规范。主要防控措施:规定质疑答复工作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答复中形成的各种文件由采购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和保管;质疑投诉问题要进行定期梳理报告,发现问题,改进工作。责任主体为资产管理部门。

2.1.4 采购项目验收:采购项目未按时到货或完工;供货或项目结果不符合合同要求。主要防控措施:规定验收工作的负责单位、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组织验收并出具验收证明。责任主体为资产管理部门和监察审计部门。

2.2 固定资产管理要点

22.1 加快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建设。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建设是提升固定資产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是实现固定资产的全程跟踪管理的必要手段。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以使资产管理部门实时掌握固定资产变动和使用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加以解决,极大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2.2.2 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为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应每年进行一次固定资产盘点,重点检查资产实有数与账面数是否一致,固定资产的使用、保管、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做到心中有数。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保证固定资产的完整和安全。

2.2.3 加强固定资产折旧管理和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高校根据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不同的固定资产,采取不同的折旧方法,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按照收入与其相应成本、费用的配比原则,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用加速折旧法,使投入的资金更快地收回,减少高校的隐形损失。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做好人才保障工作。

3、高校固定资产采购与管理相结合

高校在固定资产的采购方面借鉴公共采购的流程与方法,最终的目的就是科学有效的利用高校固有的财政资金,以达到最佳的购买效果,实现最佳的购买方案。对固定资产就进行管理,是对如何有效使用财政资金的延伸,检验购买的商品是否符合校方规定,并对买来的资产进行看护与养护。但是我国目前的社会状况是社会主义社会还未最终形成,各阶层人民各取所需的最终目标没有达成,对各种资源合理利用,科学合理的使用,对不必要的资源进行节约依旧是有必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公共采购的方法,对所需物资的品种、数量、质量和价位提出要求,公开招标,竞争上岗,即满足了高校方面对质量等硬性条件的要求,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资金。另一方面,就需要对固定资产实行行之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高校各部门的实际运转。高效的管理可以在高校的实际运行过程中防患于未然,对于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更为重要的是,在校方财力欠缺的同时,高校的管理可以保证在现有设备的情况下,更好的完成任务。而且对于一些不必要购买的设备和装置,能起到更好的抑制作用,避免盲目购买、反复购买等,为高校财政节省资金。这样设备闲置、流失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最终实现最有效的物尽其用。

总而言之,高校的财产物资是通过学校在运行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物化状态,以实际事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只有管理好学校的资产,使资产得到物尽其用,才能从物质上保障学校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完成,并且更能促进资金的合理化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矫志华.高校固定资产采购与管理应有机结合[J].济宁学院学报,2010,03:107-108

[2]闫亚梅.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刍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03:134-135

[3]张登军.刍议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固定资产管理[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465-466

六举措力促资产采购专项检查 篇4

一、用“下查一级”的抽查方式,增强督查工作力度

对资产采购活动的专项检查质量是受多方因素影响的,现实中有些地方对专项检查活动会采取一种封闭的形式检查或默认不彻底的检查,这就会影响专项检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掩盖采购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自查活动的资料和信息丧失客观性。因此,为保证专项检查活动自查阶段的质量,有效遏制各种主观认识不到位的问题,我们必须要采取“下查一级”的办法来提升检查工作的威慑力,以提高自查工作效果。所谓“下查一级”,就是由上级财政部门组织检查组对下级财政部门的专项检查活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和抽查。由于上级检查人员与当地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都不在同一行政区域内,相互之间又是不熟悉的人员,也不存在各种需要回避的问题,就能保证抽查的质量,也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下级政府的政府采购活动情况,同时充分揭示下级财政部门在自查工作中的存在问题。从而也能够督促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等更加认真、更加严格地开展其自查活动,自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才会有保障。

二、通过延伸检查的方式,对资产采购的各个经办环节进行全程式检查

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资产采购项目,其采购环节都有很多,并且分散在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以及财政部门等多个相关单位中。比如某采购人委托采购某个项目,当地的采购代理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欲将该项目逃避应实施的公开招标,而想通过询价等其他方式采购,采购代理机构为了掩盖其不法行为,不让舞弊问题暴露出去,就与委托的采购人协商,请采购人将整体采购项目分几个批次进行委托采购,即要求采购人将项目“化整为零”委托给采购代理机构,这样整个项目的采购就能达到规避应实施的公开招标的目的,从而为舞弊或其暗箱操作制造了可乘之机。对这例采购业务,如果不将双方联系起来检查,就很难发现其中通谋作弊的问题存在。我们先从采购人来看,他们的采购项目都是委托给采购人操作的,既没有擅自采购,也没有超预算采购,看不出有什么不法行为,至于多次委托采购问题,他们也可以用采购资金周转不过来或没有必要一次性采购那么多商品等理由来解释。再从采购代理机构来看,他们在接受了采购人的委托后,就依法实施采购,使用的采购方式得当,程序合法,也发现不了什么违法行为。因此,对一些采购金额重大、情形比较特殊或社会影响较大的采购项目,必须要将采购人及其采购代理机构双方联系起来,共同组织排查问题,共同承担自查责任,对采购项目的所有经办环节进行全程式的整体检查,防止遗漏采购环节,让违法乱纪行为无处可藏。

三、针对不同的检查环节对象,采取不同的检查措施

由于政府采购所涉及到的相关方面及相关因素非常广泛,不仅涉及到采购人、供应商等当事人的权益问题,还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利益的保障问题,同时还牵涉到相关采购政策的制定和执行问题等等,环节非常多,涉及面非常广,而每一个环节都很容易发生舞弊行为或其他腐败问题。因此,资产采购专项检查要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情形,采取各种有针对性的检查手段以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果。①延伸检查,即按照采购业务发生的顺序将检查对象延伸到相关单位。如,在检查采购人时,可将检查工作延伸到采购预算编制部门,或支付采购资金的财政部门等;在检查采购代理机构时,可将检查事项延伸到专家评委、投标人、标底编制人员等。②将书面资料检查同实物资产核对相结合。对有些采购项目的检查,单凭查阅采购档案和相关的数据资料是不能查清问题的,还必须要结合实际采购的实物资产才能核实清楚,如资产的配置、指标、参数等与采购需求是否一致,资产的实际使用效能是否达到预定的要求等。③现场检查必须要与外出走访调查相结合。对采购执行情况实施的专项检查必须多措并举,广泛收集材料和证据,特别是对采购程序方面的执行情况,必须要通过走访调查方式才能了解清楚。如,采购代理机构在开标现场是否让大家当众查看标书的密封情况等,这是一个细节性的小问题,但要核实清楚,就得走访或调查其他投标人。④移送调查,对于违法乱纪行为,一旦证据确凿,就必须立即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继续侦查,以增强检查力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责任状”贯穿专项检查活动的全过程

一是采购代理机构,特别是当地的集中采购机构要与采购监管部门签订自查责任状。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对照法定的采购操作程序以及相关的政策规定,认真排查其接受采购人委托的代理采购情况,严格做到自查情况真实、具体,如发生自查马虎了事、走过场,甚至还有意瞒报、隐匿实情等情况时,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必须要严肃惩处。

二是采购人要与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签订自查责任状。要严格遵守和认真执行《政府采购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保证认真进行自查自纠、总结分析,特别是要对其采购业务是否全部依法委托给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是否存在擅自采购行为;是否存在将整体采购项目化整为零逃避公开招标;是否存在超预算采购行为;是否存在指定品牌采购等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同时,对在委托采购活动中的廉政纪律情况也一并进行自查,是否接受供应商的不正当利益,是否存在以采购为名,要挟供应商,有没有吃、拿、卡、要等行为。

三是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要与采购人及采购代理机构签订自查责任状。作为采购监管部门,也必须要结合其自身职能对采购执行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如,在日常的采购监管活动中,是否存在越位行为,是否介入或干扰了具体的采购操作,是否变相指定品牌、变相推荐供应商、变相干扰采购评审工作等等。同时,采购监管部门对其应执行的监督管理职能是否履行到位,是否存在缺位行为等要一并自查,特别是是否依法整治采购市场秩序,是否对集中采购机构进行定期考核检查,是否依法及时对采购当事人的投诉或举报进行公开处置等等。另外,采购监管部门还应对地方采购政策的制定,特别是政府采购功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作出责任承诺,带头自查自纠,主动查报问题,主动承担责任。

五、加强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置参与

采购活动执行情况专项检查,除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自律性检查外,还要组织其他方面参与监督检查。如,动员社会上的各相关力量参与举报,动员采购当事人投诉,或找供应商交谈和了解检查情况等。一是要求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进行自查时,在单位内部将检查情况进行张贴告示,接受批评、监督、举报。二是利用新闻媒体,加强对外宣传力度。三是公示举报监督电话、信箱,设立投诉地点、联系人、接待站等。

六、制定严密周到、科学合理的专项检查计划

固定资产采购招标管理办法 篇5

为规范公司固定资产采购内部招标流程,加强采购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一、固定资产采购内部招标的条件

1、单件或批量价格在5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及大宗物品,应采取公开招标方式进行采购。

2、单件或批量价格在5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及大宗物品,单次采购的,可采用谈判、竞价、招标等方式进行购买。

3、单件或批量价格在50万元以下的固定资产及大宗物品,需连续采购的,下列情况可进行内部招标。

①、由于订单原因,组织生产需要紧急购置的固定资产及大宗物品项目,且后续订单不能完全确认的项目。

②、采购占用资金较多的,购置项目需分拆成小批量购置、避免集中付款的。

二、固定资产采购内部招标的申请

1、公司固定资产及大宗物品招标采购应由需求部门拟定需求申购单,经部门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报主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审核。

2、审核通过的内部招标申请,由相应采购部门进行组织,申请购买部门、相关辅助部门全程参与,以邀标等方式进行购买。

三、固定资产采购内部招标的实施

1、采购部门选出至少3家供应商,通过初次报价确定入围供应商。

2、采购部门组织招标会,成立专项评标小组,评标小组由申请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相关辅助部门组成,按照办法组织有关人员对入围供应商进行评审。

3、通过邀标、评标的方式确定中标供应商报公司审批,同时将排名第二的供应商作为备选供应商。

四、固定资产采购内部招标的过程监控

1、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招标采购的过程应有公司政工部、综合办公室法务人员共同监督进行。

2、监督人员依据公司规章制度、有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负责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招标采购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等行为进行独立监督和评价,目的是控制管理风险,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3、监督人员对公司固定资产内部招标采购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主要内容包括物品采购申请、合同、招标、供应商选择、采购数量、价格、质量、结算付款及采购后相关事宜等。

4、监督人员对在固定资产内部招标采购过程中出现违反公司有关制度、国家法律、法规等的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并上报公司有关领导。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 篇6

关键词:企业采购成本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在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采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同时采购更是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重中之重,控制企业的采购成本对于不断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来说具有高度的战略意义。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企业要想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做好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控制采购成本来规避潜在的经济风险,从而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 影响企业采购成本的相关因素

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收入与成本的差就是企业所追逐的最终利润,因此,成本因素直接影响着企业最终回收利润的高低。采购成本具有两大特征,分别是多样性和动态性,对企业采购成本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首先是物资采购的价格。采购价格是组成企业费用和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着采購成本的高低;第二是采购数量。采购数量首先必须要以批量生产物品核算定额与储备定额为基本前提,可以说采购的数量越大,那么单位成本的价格就会越低;第三是物流信息。物流信息简而言之就是物资性能、价格以及质量等综合信息;第四是物资的配送方式。采购物品的运输里程数越少那么耗费的时间就越短,相应的费用也就越少,因此采购成本就更低;第五是物品的储备方式。物品的储备方式主要体现在运费、人力以及资金的占用率方面;第六是采购的策略。采购策略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预见性,才会充分地降低成本的浪费,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成本;最后是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采购人员的素质是企业控制采购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态度也深刻地影响着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

二、加强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健全采购制度

要想提高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就必须首先建立完善、严格的采购制度。在相关制度中务必要清晰明确地规定采购计划的提出、审批、相关责任的落实、供应商准入以及采购方式等;其次,进一步完善供应商准入制度与档案管理。对于那些正式合作的供应商,企业必须要相应地建立档案与考核评价机制,采用动态调整模式,加强供应商的竞争,并从中取优;最后,建立价格评价体系和价格档案。从而为采购物资的报价与其归档的价格比较提供更好地服务,并根据价格的不同,分析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并定期收集好相关的供应价格信息,最后在全部准备工作做好后,对当前价格水平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评价。

(二)对物资商情要定期分析,时刻把握最佳采购时机

全面到来的信息时代,使得信息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掌握的最新的信息,谁就获得了把握商机的主动权。企业务必要充分地利用市场信息平台,积极建立采购资源的信息库,结合对外部市场的把握以及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充分地收集市场信息,侧重分析信息的特点,全面把握市场的价格走向,让采购工作时刻保持敏感态度,准确把握最佳的采购机会,从而最大程度地节约采购资金。

(三)坚持不懈地针对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进行系统的培训

企业在聘任采购人员时,要善于挑选那些精明能干、诚实守信,并且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采购经验的人员。一旦出现突发情况,采购人员能够从容应对,并能够对科学的采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可以说一旦在采购人员身上出了问题,那么企业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培训,要求采购人员必须要掌握较高的购销谈判知识,能够清楚地分辨出供应商提供信息的真伪,从而最大程度为企业的采购节约成本。

(四)不断开发新的供货商,促进竞争的新局面

要动态的管理和开发供货商。最佳手段是刺激竞争,不断开发新的、更有竞争力的供货商,在供货商之间营造一种相互竞争的氛围,从而促进供货商服务的提升以及价格的合理性,给企业带来更好的供货环境。

(五)通过密切关系,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供需双方必须要相互信任,构建诚信合作的良好关系,才能实现采购过程中的双赢局面。如果这种互利互惠的诚信关系无法树立,势必会导致到企业成本的的居高不下。因此,必须要加强供应商的有效管理,改善供购交易关系,重新整合供应商群体,吸纳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供应商进入采购的目标范围中,加快供应商市场的开发和培育。

结论:综上所述,加强对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采购成本控制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立足当下,因地制宜地从企业与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对于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措施的深入研究,积极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管理经验,不断加强相关人员的岗位培训,灵活的采取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从而促进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马长昊.浅谈采购过程中的供应商管理[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1)

[2]王立平.对完善公司物资供应管理体系的思考[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6):51-53

[3]崔文新.浅谈企业的物资采购的成本管理[J].民营科技.2009.(01):120-121

(责任编辑:罗云凤)

加强企业采购管理探讨 篇7

关键词:企业采购;管理;措施探讨

一、强化采购管理的现实意义

市场竞争中价格的竞争,表面上看来是产品价格高低的竞争,实际上是成本高低的较量。降低成本有两个基本途径:一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二是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价格。然而,我国的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卖方竞争激烈,这种竞争会使产品的种类、规格、性能、包装等日趋多样化。这就为采购行为增加了难度,企业必须对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方式、信誉等多方面加以比较选择,这就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采购管理。所以,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卖方会利用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甚至是不规范的返利、回扣、提成等方法来推销产品,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和监督,就会极大的损害企业利益。

二、目前采购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人员综合素质低

采购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毕竟在中国很多行业还都是买房市场。而面对现在这种市场形势的变化万千,采购人员不能根据采购价格和供应数量的变动,而随时改变策略。或者是提前预知市场的变化。所以企业要提高自己的竞争筹码,必须各个环节都要最优化。

(二)采购人员缺乏缺乏战略采购意识

许多采购人员认为拿钱就可以买到东西,把采购仅仅看做是与供应商之间简单的买卖关系,只注重谈判、比价、压价,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和深层次的合作关系。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扶持以及通过采购建立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更是无从谈起。许多中小企业由于在供应商的选择、认定、考核和监督等方面缺乏科学有效的标准和程序,导致企业要么长期依赖于某一供应商,要么每次采购都重新选择供应商,增加了采购风险。

(三)采购工作缺少监督制衡机制

物资采购是直接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掌握着大量的资金使用权,必须有有效的监督措施。但目前有些企业的物资采购往往掌握在一个部门或者几个人甚至一个人的手里,由一人制定采购计划,又一人去采购物资,缺乏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机制。长此下去,在采购工作中还会出现不正之风,影响企业正常的物资采购工作。还有一些企业大多为家族企业,普遍认为采购就是花钱,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想,大多把采购任务安排自己人去做,给予充分权力,不再进行采购监控,出现采购监控盲点,以致采购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带来诸如回扣、效率低、采购过程不透明等诸多问题。

三、完善我国企业采购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采购人员管理,提高采购人员的整体素质

采购人员是物资采购整个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对物资成本的降低,质量的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要加强对采购人员在法律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对一些工作不称职,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应调离岗位其次,实行轮岗制,对可以轮岗的业务工作,每隔一定时期进行一次业务轮岗,这样既可以增加采购人员的采购知识和技能,又可避免一个人长期分管某种物资,造成人员之间过深的、不正常的个人感情,影响采购工作的透明度。

(二)明确采购目标,保持信息通畅

采购要有明确而合理的目标,目标是决策的起点,是一切活动的方向,提出的目标既要符合主观愿望的要求,又要有实现客观的可能性。正确运用目标性原则,有助于在采购过程中抓住中心,分清主次。采购决策的每一步骤和环节都离不开信息,采购信息是采购决策的基础。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健全信息管理组织,强化信息功能,逐步完善市场价格调查采集系统,准确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在内部建立起动态的价格监控体系。因此,企业应为采购部门、价格审计部门配备各种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建立广泛的信息网,保证采购管理工作得到及时的信息支持。

(三)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法制经济。规范企业物资采购环节的人的行为,不能只靠个人的觉悟,根本途徑是靠制度。在企业内部,搞好制度建设是实施采购管理的工作基础和重要保证。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严格、完善、可行的采购管理制度,来规范采购人员的采购行为,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等,以便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者必究,使企业的采购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四、结语

加强企业原燃料采购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环节’,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系统性和过程性,不可操之过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只有持之以恒、毫不松懈地进行,才能取得应有的绩效。通过制定和实施采购战略、抓好人本管理、规范采购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企业采购管理水平,有利于促进企降低成本,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豪.浅谈企业采购管理.企业导报[J].2010年第6期.

[2]刘敏.我国中小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146.

[3]刘敏.我国中小企业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10):146.

上一篇:营造语文课堂氛围下一篇:创新时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