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及其注射液

2024-09-26

中药及其注射液(精选10篇)

中药及其注射液 篇1

中药作为天然药物, 因其不良反应小、疗效好、使用安全而受到人们的青睐, 并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但因中药在栽培、加工、贮存和生产炮制等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而影响其安全性。中药中重金属残留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的关注[1,2]。而中药注射液与普通制剂相比, 从临床应用的角度来看, 为高风险品种, 中药注射液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但有关中药注射液中重金属残留的检测鲜有报道[3]。目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 针对当前药品安全风险现状, 对注射剂等高危、高风险品种进一步采取措施严格监管, 开展了中药注射剂质量标准提高工作。国内外将铅 (Pb) 、镉 (Cd) 、铜 (Cu) 、砷 (As) 和汞 (Hg) 作为重金属的监控指标。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现将中药及其注射液中重金属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 污染因素

主要污染因素为种植环境。土壤、水、大气是构成药材产地种植环境的重要条件。工农业的发展, 大量的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排入河流, 沉积于土壤, 加上植物系统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作用, 以及种植过程中含重金属农药的使用等, 已成为药材重金属超标的重要因素。在药材质量标准研究中, 越来越多的学者考虑到种植环境中重金属对药材质量的影响。冯光泉等[4]通过对砷、汞、铅、镉等4种重金属元素在三七植物体各部位中的残留量分析及与其栽培土壤中相应的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比较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 (1) 4种重金属元素在三七植物体各部位中残留量除镉在中柱内分布较高外, 其余呈现为在茎叶、毛根、表皮中较高, 剪口次之, 皮层、中柱内较少; (2) 三七对镉还表现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次为炮制加工中带入的污染。顾兴平等[5]对川附子炮制前后重金属的含量和浓度的变化研究发现, 炮制品中Cu、As等含量的增加与炮制用水有关, 甚至炮制容器中的重金属也可造成药材的重金属污染。

2 检测标准

2001年7月1日国家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出台和实施的《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限量指标为:重金属总量应≤20.0mg/kg, 铅 (Pb) ≤5.0mg/kg, 镉 (Cd) ≤0.3mg/kg, 汞 (Hg) ≤0.2mg/kg, 铜 (Cu) ≤20.0mg/kg, 砷 (As) ≤2.0mg/kg。《中国药典》 (2005年版) 一部[6]对金银花、甘草等5种中药材中Pb、Cd、Cu、As、Hg的残留量规定了检测方法和限度要求, 大部分药材和成方制剂均未能订出重金属、砷盐的限量标准。

3 检测方法

3.1 比色法

《中国药典》规定的限量检测法适用于常规的有效控制, 其缺点是精确度略差, 但设备简单, 操作方便, 容易推广, 可用于普查重金属污染的程度。

3.2 紫外分光光度法

金仁达等[7]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甘草、川贝母、天竺黄3种植物药以及蜈蚣、僵蚕2种动物药中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重金属含量方法可靠、稳定性、重现性好, 可用于监测中药中重金属含量。

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董黎等[8]采用HPLC法, 利用金属离子与二硫腙体系反应后的色谱行为, 建立了在同一波长下测定独活中Hg、Cu、Pb的分析方法, 提高了重金属检测的灵敏性与选择性。

3.4 原子吸收光谱法及其他方法

原子吸收法能精确定量, 与国际惯例接近。近年来, 原子吸收法已在新药研究、标准修订、中药产品出口等日常重金属、砷盐的检测工作中大量应用, 并不断摸索改进, 取得可喜进步。王坤等[9]采用原子吸收法检测宁夏栽培与野生甘草的铅、镉、铜、砷、汞的含量, 结果表明9批甘草中重金属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 (2005年版) 一部规定的限度。其他方法主要有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质谱联用法 (ICP-MS) 、原子荧光法 (AFS) 等。温慧敏等[10]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ICP-Ms) 法测定4种中药材中砷、汞、铅、镉含量。结果显示:本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的优点, 可用于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中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测定。林华庆等[11]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龙胆泻肝片中重金属砷的含量, 研究表明该方法简便快捷, 适用于中药重金属的含量检测。而中药注射液中铅、镉、砷、汞、铜的含量相对较低且存在的基体为植物性基质, 较其他注射液复杂, 要求仪器的灵敏度较高, 其测定方法多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质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姜卫东等[12]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铅、镉, 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砷、汞, 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 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快速, 可用于中药注射液中铅、镉、砷、汞、铜残留量的测定。

4 结语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是影响中药质量、制约中药及其制剂成品走出国门的一个瓶颈问题, 我们必须对其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中药材种植是中药生产的源头, 中药材的质量是中药产品的保证, 因此应按照国家制定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选定栽种基地, 并合理运用相关生物技术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难题, 使中药材真正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 从而自源头上把握好中药质量。在中药注射液陷入疗效信任危机之时, 当务之急是规范提高中药注射液的生产水平, 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提高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

摘要:中药及其注射液中重金属污染的因素主要包括种植环境与炮制加工。其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等。重金属污染是影响中药质量, 制约中药及其制剂成品走出国门的一个瓶颈问题, 我们必须对其高度重视, 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解决重金属污染的难题, 加强中成药中重金属限量标准的科学研究, 制定重金属限量标准, 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发展。

关键词:中药及其注射液,重金属,研究

浅谈中药注射液临床安全用药 篇2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合理用药;安全用药

用药差错涉及医生处方、护士操作、药师调配发药、患者用药依从性等多方面因素。在此,我们希望结合常见的用药差错(Medication Error,ME),从医院的角度出发,谈谈减少中药注射液ME,促使中药注射液安全合理使用的必要措施。

1.中药注射液在临床使用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临床辨证,盲目医嘱用药

临床不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用药,而是将中药功能主治生搬硬套在西医的疾病诊断和症状表现上,造成不合理用药。例如补益类中药参附注射液的主要成分是人参、附子提取物。该组方在中药方剂学中归属于温里剂范畴,用于回阳救逆,脉绝暴脱之亡阳症。该方药性辛热,虚寒患者不宜使用。

1.2稀释剂选择不当

在静脉用注射剂与输液的配伍过程中,由于中草药成份复杂,制备工艺不同,在提取、精制过程中,一些成份如色素、鞣质、淀粉、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配伍后发生氧化、聚合。也可能有一些生物碱、皂苷在配伍后由于pH值改变而析出,从而导致沉淀、变色、不溶性微粒的出现。

1.3使用剂量与疗程不合理

可能觉得中药注射液比较安全,有些医师不区分患者年龄、心肾功能等差异一律高剂量起始用药是引起用药错误的又一因素。查看相关中药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大部分按说明书最高剂量使用,有的甚至超最高剂量使用。

1.4临床操作不规范

有些中药粉针如双黄连、穿琥宁、丹参等静脉滴注时,应先以适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用稀释剂稀释,但临床上常常发现直接用稀释剂溶解,导致溶解不充分而使微粒数增加,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2.1临床应用应加强法律意识

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禁忌问题是比较特殊的。由于中药成分复杂,中药针剂的研制及应用时间相对较短,与许多药物的配伍都缺乏系统、长期的研究与观察,尚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与权威性的结论,至今中药注射液与其它药物的配伍尚属科研项目,虽然取得一些结果,也出版了一些中藥配伍禁忌图书与表格,但涉及到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及与其它配伍药品的情况等,还远不能适应临床需要,特别是成为法律认可的东西也尚需时日。因此,配伍应严格遵守药品说书。

2.2掌握合理的使用方法

中药注射液静脉制剂都有深浅不同的颜色,在检查药液质量时,要掌握其每种药物的正常颜色以便比较,认真对光观察药液有无浑浊、沉淀、絮状物、漏气等。加药时,将药液抽入注射器内,再沿瓶壁缓慢注入液体瓶内,避免快速注入而产生大量气体和泡沫。如果操作不慎出现大量气泡,应将注射器和针头脱开放气片刻(注意针尖不能超过瓶内液平面),再迅速拔出针头。加完药后应稍停片刻,再观察瓶内颜色、沉淀、絮状物等,一切正常方可给患者使用。

2.3预防颗粒污染

中药制剂每次静脉输入应用制量多为20 ml~60 ml,有时病情需要时可达80 ml甚至更多,而临床20 ml注射器应用较为广泛,为了避免反复穿刺瓶塞,应选择50 ml注射器加药。同时注意刺入瓶塞时注意瓶体倾斜针头斜面朝上,选好进针点快速刺入,以免瓶塞碎屑掉进入液体内造成颗粒污染和致热原。

中药注射剂虽在制备时已经过滤,但因其成分复杂,且在存储过程中常因温度等条件改变而产生大量的微粒。在临床用于静脉滴注时,虽都使用了带终端滤器的一次性输液器,但因各厂家的过滤装置各有不同,因此过滤效果也不同。据报道,各厂家的一次性输液器质量差异较大,有的几乎不起过滤作用。另外,大部分厂家的输液器过滤装置对粒径≥2μm、≥5μm 的微粒的滤除率较低。种种原因使得注射时大量的微粒被带入人体内。

2.4谨慎联合用药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其应对 篇3

1目前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过敏性反应:可以出现皮疹、剥脱性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肺炎、高热、过敏性休克等症状。

对消化系统的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对呼吸系统的损害:可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急性喉头水肿、支气管哮喘、肺水肿等症状。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可出现头痛、头晕、烦躁、惊厥、幻觉、谵妄、肌肉痉挛、末梢神经炎等。

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可出现心动过速、诱发心绞痛致血压异常等。

对血液系统的损害:可出现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减少症状, 还可出现腰痛、排尿困难、血尿等。

另外, 还有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损害、视觉损害以及用药局部的损害等等。

2出现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素

2.1注射剂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如处方药味复杂, 药材所含的有效成分不明确;原料或辅料来源较多, 不同厂家的产品, 药材来源也有所不同, 而常用的辅料在生产应用过程中没有注射用标准是造成热原及致敏物质的因素;生产工艺多数比较粗糙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较少, 有些工艺不合理, 少数是提取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中药注射液质量标准偏低, 有些品种无含量测定, 多数只测一个指标成分, 结果是不同厂家的同一品种实际质量不同, 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质量也不同;中西药标准或联合用药研究基础薄弱。

2.2临床用药不当或不合理用药也可产生药物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超出其适应证, 使用剂量超量, 疗程过长都会造成不良反应。而临床上常利用联合用药治疗疾病, 多种药物之间的相互药理作用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大大增加, 并且同时增加了不良反应的预知难度。其次, 中药注射剂都有其特定的pH值, 在输液过程中, 由于溶液的稀释使pH值有所改变而降低了其稳定性, 从而产生不溶性的微粒, 造成不可预知的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另外, 其他的人为因素如滴速控制不当也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2.3患者个人体质的差异所造成的不良反应, 如:老年人组织器官功能逐渐衰弱、老化, 生理功能逐渐减弱, 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下降, 同时老年人一般病种较多, 需要联合用药的机会也较多, 所以, 老年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儿童由于肝肾功能和酶系统的发育不成熟, 使药物对这些器官的损伤比较大, 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比较高, 也容易引起不良反应。

3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应对

3.1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3.1.1中药注射剂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及精确的工艺提取而生产的, 而中医药理论之精髓在于辨证论治, 不能简单地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经辨证使用, 盲目用药。

3.1.2用量应以药物的性质、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分析而定, 适当控制中药注射剂的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不了解药物的成分尤其是含有毒性或不良反应较大的成分, 随意增加剂量, 易引起蓄积中毒, 不但无法达到治疗目的, 反而可能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 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批次的产品, 以免产品的不稳定性造成不良反应。

3.1.3中西医联合用药, 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联用不当, 则可出现相互削弱药物性能乃至损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后果。联用时一定要慎重, 在不了解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下不能盲目合用, 如中药蟾酥结构与地高辛相似, 具有洋地黄样强心作用, 地高辛与含蟾酥的中药合用时就应当十分谨慎。所以中药注射剂应尽量单独使用, 并尽量避免静脉给药。

3.2从生产工艺过程中严格控制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首先必须选择适合制成中药注射剂的药物, 并且有效成分基本清楚, 药物有效成分之间应无配伍变化, 安全、无毒、无刺激性;处方所用药材要固定品种、固定产地、固定采收季节和炮制方法;辅料的选择应为有注射用标准的辅料;制备过程应尽量采取在线控制前处理工艺, 应尽量采用先进的制药新技术, 尽量除尽热原、内毒素以及其他一些无效成分;尽量以中间体形式投料和制定中间体质量标准, 目前普遍认为指纹图谱技术是控制中药注射剂质量的较好方法。

中药及其注射液 篇4

“这个药就像噩梦,我不愿再回忆,请你理解。”有媒体记者多次联系凌昊(化名),几乎都遭拒绝。

虽然已经过去许久,但茵栀黄、黄疸、溶血、死亡等词在凌昊面前仍需尽量避免。2016年1月,凌昊的儿子小楠(化名)在服用茵栀黄颗粒剂后发生溶血,因病情发展太快,抢救无效,最终离开了人世。2016年9月7日,他刚刚以原告的身份参加完庭审,身心俱疲。不过,法院并没有当庭宣判结果。

就在此前一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食药监总局”)正式发布了修改茵栀黄注射液说明书的公告。公告要求所有茵栀黄注射液生产企业增加“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等警示语,并对“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进行修订。值得注意的是,在禁忌症部分,第一次明确了“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虽然仅涉及注射液一种剂型,但凌昊相信,“这个迟来的公告,是用命换来的。”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简单讲就是将祖传下来的中药药方熬制成的汤汁进行提纯的过程(新华社王定昶摄)

实际上,茵栀黄的尴尬遭遇折射的正是中药安全性的“信任危机”。频发的不良反应,让中药注射剂成了“话题剂型”。

2016年7月,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下称“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9798例次。2015年中药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剂占比为51.3%。

中药注射剂是指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供注射入人体内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30多年来,中药注射剂一度被认为是中药现代化发展史上的标志。

然而,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因中药注射剂引发的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业内对中药注射剂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中药注射剂以野蛮的方式被注入人体,而我们却不知道它潜在的成分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风险。”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如此表述。

早在2006年,轰动全国的鱼腥草注射液事件导致北京、武汉两地6人死亡。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当年6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接到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548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258例,死亡44人。

2008年10月,云南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6名患者在输注完达山制药厂生产的刺五加注射液后,先后不同程度出现了周身不适、恶心、胸闷、胸痛,随之出现血压下降等症状。医院立即停用注射液并实施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3人,其余患者经救治脱离危险,但出现了后遗症。据云南省卫生厅的调查,截至2008年10月13日,云南省报告完达山刺五加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达32例。

2008年10月,4名新生儿在使用了山西太行药业的茵栀黄注射液后,其中1名出生仅9天的婴儿死亡。原卫生部紧急召开电话会议,要求各地立即停用该批号的注射液。虽然事后查明,这是一起因基层医生超剂量使用而酿成的悲剧,但食药监总局药品评价中心曾统计和分析了938例茵栀黄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表,其中过敏性休克8例,呼吸系统损害13例,出现发热和腹泻症状的新生儿分别高达12.9%和35.48%。

在这一系列医疗安全事件中,中药注射剂均扮演了主角。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大约有4亿人次使用中药注射剂。

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药品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2015年,中药注射剂严重报告主要涉及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等,包括过敏样反应、过敏性休克、寒战、发热、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瘙痒、皮疹、恶心、呕吐等表现。

此外,监测报告还称,以上数据提示单独或联合其他药品使用中药注射剂均可出现不良事件,合并用药可能加大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风险。

频频引发安全事故的中药注射剂出现于混乱的抗战年代。

1940年左右,由于抗战艰苦,药品匮乏,柴胡熬成汤剂(用于治疗流行感冒、疟疾)被进一步以煎煮蒸馏方式制成针剂用于治疗。

至此,世界上第一种中药注射剂诞生,即“柴胡注射液”。

20年后,由于中国农村和边远地区霍乱、疟疾等疾病肆虐横行,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搞中草药群众运动,中药注射剂成为当时发展的重点。

公开资料显示,至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现了大量的中药注射剂品种,有资料报道的就达700多种。此后,中药注射剂继续升温,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研发高峰。

“现在很多在用的中药注射剂都是那时研发出来的。” 北京鼎臣医药咨询负责人史立臣介绍,到目前为止,市场上生产中药注射剂的药企大大小小加起来已有几千家。

据统计,近5年来,中药注射剂市场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2%,高于中成药15.78%和整个药品市场18.23%的增长速度。

目前,我国有303个企业具有134个中药注射剂品种1255个不同剂型规格的生产批文,其中常用品种50多个,中药注射剂市场规模超过320亿元。

“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剂比例最高。”史立臣说。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基层医疗机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费用占用药总费用的比例最高,约占15%,二级医院约占7%,三级医院只占3%至4%。

“现在北京等一些大城市的医生已经很少倾向于使用中药注射剂,主要也是出问题怕担责任。”史立臣表示,“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反应多发生在县级以下医院的主要原因是基层医务人员受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合理用药的现象远比大医院多。”

“患者在无意识中或许就被注射过中药注射剂。”史立臣表示,“这完全取决于医生的用药选择。”

中药注射剂安全事故频发,根源到底何在?

首当其冲的是中药注射剂本身存在瑕疵。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其实不复杂,简单讲就是将祖传下来的中药药方熬制成的汤汁进行提纯的过程。”史立臣解释,“但在这个过程中,提纯技术是关键。”

史立臣介绍,现实的提纯技术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当下的中药注射剂中都存在很多不可知的成分。”

“虽然中药注射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广泛兴起,并发展为一个巨大的药用市场,但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技术却一直没有改善。”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市场专业委员会主任周雷坦言。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很多中药药方本身就与西医疗法存在很大差异,比如有些药方中汞、硫磺可入药。”史立臣说,“但含有这些物质的中药注射剂如果采取直接注入静脉的方式,那肯定有风险。”

在史立臣看来,从中药里提取的多种成分由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且是未知数,如果通过静脉注射,绕过了肠胃屏障直接进入血液,必然存在安全隐患。

“本来通过口服的中药药方经过熬制提纯后,在搞不清杂质是否对身体有害的情况下就注入人体血液内,本身就是一件很野蛮的事。”史立臣如是说。

伴随着中药注射剂成分存在不确定风险的同时,各大药企生产的中药注射剂产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2015年2月17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润三九”)被曝出“舒血宁事件”。

舒血宁主要成分为银杏叶,辅料为葡萄糖、乙醇,是中药注射剂的一种。

北京食药监局发布的文件称,在市场监督检查过程中,华润三九旗下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下称“华润高科”)生产的舒血宁注射液存在安全风险。

华润三九的公告显示,出现问题的舒血宁涉及两个批次的不合格产品,并已销入市场。

介于药品存在安全风险,北京食药监局要求华润高科对存在安全风险的同批提取生产的舒血宁,按照《药品召回管理办法》实施召回。召回期间,华润高科不得再继续舒血宁的生产和销售。

华润三九的“舒血宁事件”仅是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

周雷表示,目前药厂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一起生产就会产生问题。“医生无法把控注射剂的质量,因为他们只是依照说明书对症用药。”

“事实上,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在原材料采购上就已存在问题。”周雷说,“原材料存在问题,其提取物就更有问题。”

周雷介绍,中药材这样的农产品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很高,而且由于国家没有相关的采购标准,在市场交易时存在质量等级模糊等问题。

“在市场经济下,没有统一采购标准,真假伪劣实在难以辨别。不符合标准的原材料一旦进入生产线形成成品销售,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风险。”周雷说。

有业内人士称,国家针对中药注射剂的现有标准亦存在缺陷。

目前中药注射剂的标准实际上是在套用西药标准,但也并未完全遵循。“西药研发的标准是经过动物实验,而且药品成分清楚,是国际认可的。”周雷说,“但中药的成分十分复杂,而且在临床实验阶段则是直接给人使用,没有动物实验环节。现在也被提出来,要先做动物实验,再给人使用。”

“相对而言,中药注射剂的成分太复杂,按理说应该采取比西药研发更加严格的标准才对。”史立臣说。

“当前中药注射剂不可测因素较多,应该确保药品质量,详细研究成分,关注临床用药情况,不断评估后再投入市场。”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说。

事实上,国家针对中药注射剂存在的问题也采取了一些监管措施。

2009年7月,原国家药监局启动了全国“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的专项行动,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中药注射剂,对不能保证用药安全、不能控制风险或处方不合理的品种,予以淘汰或撤销其批准证明文件。

“这是‘补课式甚至‘还债式的研究。” 中国中药协会药物研究评价中心办公室主任李磊说,事实上,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并不比化学药品注射剂严重,但基础研究的匮乏,让公众心生恐惧。他建议国家在两三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要求企业将“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药禁忌”等尚不明确的内容,用大量的数据表述清楚,“中药不该只讲究辨证用药,更应该是精准用药。”

自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后,不少中药大品种的上市后再评价也相继铺开。

根据中国中药协会的不完全统计,中药单品单家过亿元的品种有近两百个,但多数没有按新药标准开展系统的药学基础、安全性研究,也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多数中成药文献的证据级别集中在“论点及评论”“病例报告”级别,相当数量是以用药经验、验方、病例集形式呈现,存在设计不严谨等问题。

“很多中成药说明书的‘功能主治宽泛,无法根据病种‘对号入座,或将导致以后无法进行医保报销。”广东一家中药企业负责人直言担忧,但他亦承认,如今花大力气进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只是部分品牌企业。

“小企业、小品种,尤其是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往往进展缓慢甚至毫无进展。”他说,上市后再评价需要投入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资金,还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科研实力。

在李磊看来,再评价研究如果仅仅是重复验证中药是否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到什么程度,并无太大意义。他更期待企业重新审视产品临床精准定位,聚焦中医优势病种,解决临床急危重问题,谨防临床不辨证、多药并用、超说明书使用所带来的安全事件对中药注射剂产业的误伤。

中药及其注射液 篇5

1.1

由于人工种植和平异地引种, 使中药的内在质量与道地药材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 而大多数道地药材保留了野生药材的特性。野生改家种虽然扩大了药源, 保证了用药需求, 但药材的质量也有差异。古人云:“离其本土, 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 乃物是而实非。”有些药材异地而植, 不仅疗效相差甚远, 甚至还会加重它的不良作用。因此, 中药的应用要讲究其道地性, 要用其正确的药用部位, 并且要适时采收, 正确加工。

1.2 制剂工艺不规范

1.2.1 生产方面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等而加入稳定剂、助溶剂等添加剂, 这些物质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原因之一。如中药注射剂产生药物热的主要原因有: (1) 提取纯度不够, 含有其他致敏成分; (2) 高温加热灭菌或贮藏过程中发生氧化、聚合、水解产生致敏物, 由于灭菌不严格, 达不到注射剂的灭菌要求, 细菌会产生新的代谢产物, 其中包括内毒素等有害物质; (3) 加入助溶剂、增溶剂等添加剂, 这些都是产生热源物质和致敏物质的重要因素。此外, 中药剂成分中含有蛋白质、淀粉等分子化合物, 它们有些是重要的热源配比, 由于多成分的混合与作用, 特别是中西药配比, 这些在分子物质聚合成更大的分子或多分子团粒, 形成热源物质。

1.2.2 质量标准不完善

标准要求过低使得难以保证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如卫生部药品标准中的中药注射剂脉络宁注射剂含金银花、玄参、牛膝3味中药, 却只以滨蒿内酯作为含量标准;清开灵注射所含药效成分复杂, 但只要求做总氮和总酮含量测定以及黄芩苷含量计算, 对于其它成分则未做要求。《中国药典》对小针剂不溶性微粒检查未做要求。有人比较中药与西药注射剂的不溶性微粒, 据报道中药注射中大于2~5μm不溶性微粒较西药注射剂多。

2 中药注射剂常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2.1 变态反应

陈秋潮对中药注射剂相关药物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发现, 可能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达51种, 累计2600例, 其中约2/3为变态反应, 表现形式多样, 可发生于任何系统和器官, 多为典型的速发型变态反应。宫涛等报道的310例双黄连注射液药物不良反应, 81%发生在首次用药中, 50%发生于首次用药后5~30min钟内。邹莉报道的136例清开灵注射液所致药物不良反应中, 78%在第一次用药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其中50%发生在用药半小时内, 22%在输液结束后发生。邢玉琪报道103例刺五加注射液所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多出现于用药过程中, 且初次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3.50%, 79.61%在用药后60min内发生。

2.2 发热反应

以中度及高热为主, 部分患者伴心慌、心悸、烦躁不安等, 无明显皮肤过敏现象。中药注射剂产生药物热的主要原因有: (1) 提取纯度不够, 含有致敏成分; (2) 高温加热灭菌或贮藏过程中发生氧化、聚合、水解, 产生致敏物; (3) 助溶剂、增溶剂等都是产生热源和致敏物质的重要因素。

2.3 其他系统损害

除主要的变态反应和发热反应外,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血液系统损害可有溶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血管系统损害以心律失常常见, 亦可见心绞痛发作、循环功能衰竭;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可有头痛、眩晕、兴奋、烦躁、四肢不自主颤动或抽搐等;运动系统反应包括腰背剧痛、关节肿胀疼痛、四肢疼痛麻木等。

3 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的对策

3.1 规范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

制定国家统一的中药注射剂生产规范, 制定中药注射剂生产工艺标准, 使中药注射剂的生产有标可循。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要制定与西药注射剂相当的中药注射剂生产规范与工艺标准。应用先进的分析手段确定制剂中的有效成分, 优化有效成分分离纯化工艺, 应用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和设备, 减少制剂中的非有效成分含量, 使制剂达到较高的纯度, 有利于制剂的稳定。

3.2 减少多药联用

无论是粉针、水针还是冻干制剂都是一个理化相对稳定系统, 而且是经过一系列的优化、筛选后得到的性质相对稳定的成品。如果在临床应用时加入其他的药物联合使用, 会破坏中药针剂的系统平衡, 出现沉淀、成分析出、浑浊、变色等现象, 甚至产生新的成分, 这些反应和现象的出现, 轻则降低药效, 更严重的情况是引起过敏反应、中毒性反应等。原则上, 中药注射剂不能在同一溶剂系统中关合使用, 应该单独分开使用, 特别不能与西药注射剂混合使用, 这也是减少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的最有效措施之一。

3.3 重视患者个体差异

对老年人、小儿和机体抵抗力较差者用药要谨慎。中药注射剂的药物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居多, 故用药前须了解患者药物过敏史, 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或不用中药反应, 特别是静脉滴注用药30min内, 避免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3.4 合理选择给药途径

静脉用药可增加临床用药不安全因素, 目前WHO已将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作为评定合理用药的重要标准之一, 倡导口服给药, 控制注射用药。

综上所述, 要提高对中药注射剂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警惕性, 须加强中药质量监控和用药安全监控,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从多环节入手, 切实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

参考文献

[1]侯玉玲.2005年全国ADR报告总数再创新高[N].中国医药报, 2006, 9 (1) .

中药及其注射液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来自2001年6月至2011年5月期间20例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 其中男12例, 女8例;年龄在18~67岁不等, 平均 (44.3±6.1) 岁;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在30s~4d不等, 平均 (78±6) min;病例来源于临床和门诊各个科室。全部患者均采取静脉滴注治疗, 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法、滴速、剂量等。

1.2 分析方法

对2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监测报告进行整理、分析和总结。按照使用中药注射液的品种进行分类。

2 结果

20例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液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临床不良反应症状, 主要表现为高热、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皮疹等症状, 严重的患者出现休克, 甚至死亡。其中清开灵注射液和双黄连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占40%, 见表1。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1) 药材质地和成分不统一。中药种类繁多, 成分复杂, 中药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也就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中药所含蛋白质、淀粉等大分子有机化合物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 这类化合物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也可产生抗体致敏T淋巴细胞, 发生过敏反应, 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等不良反应的症状。本研究中无法确定是否因药材的质地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 临床医生中医基础知识能力不足。中医需辨证施治, 有“热则寒之, 寒则热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泄之”的治疗原则。本研究中清开灵注射剂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效, 临床用于热病等证候者, 急性热病即实证效果较好, 对脾胃虚弱即虚证效果就差。有2例患者因脾胃虚弱用清开灵注射液后出现胃肠反应、腹痛症状。本研究有些是临床医生按照病毒感染用鱼腥草注射液、发热用清开灵注射液、心脑血管阻塞用复方丹参、生脉注射液等机械用药, 就违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本组患者中有3例与临床辩证不符而引起不良反应。

(3) 临床使用不当。中药成分复杂, 比西药更加容易导致不良反应, 使用前要应严格审查药品, 仔细询问病史和过敏史, 注意有效期及药物性状, 禁止与西药配伍使用, 更不能加在一起滴注。本组中有2例患者运用清开灵注射液时, 与丁胺那霉素及维生素配伍会有沉淀产生, 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经对症治疗后痊愈。首次用药宜严密观察, 注意剂量和滴注速度[2]。本组中有10例患者是因滴注速度过快引起发热、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有3例患者以前有此类药物过敏史, 医生没有仔细询问, 输液时出现高热、寒颤, 其中1例还出现了休克, 经抢救治疗而脱险。

3.2 预防措施

(1) 规范制作工艺、保障药材质地。大力提倡并强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 , 规范管理中药材源头、生产环节、制备工艺等, 用现代化分析中药成分和杂质的含量, 保证规模化种植的质地, 保障中药有效活性成分不受到损害, 以保障产品疗效和安全性。

(2) 注意个体差异。用药前要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 过敏史和身体状况, 首次用药滴速宜慢, 并密切观察有无瘙痒、皮疹、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一旦出现异常, 立即停药, 并采取有效救治措施。

(3) 加强中医中药理论。加强临床医生的中医基础知识培训, 注意异病同症或同病异症等情况, 只有对症施治, 才能确保中药注射液的合理应用和疗效。

(4) 建立相关信息平台、加强不良反应监督。生产企业要完善中药说明书的内容, 临床医生要认真阅读说明书和查阅相关的临床资料, 国家要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体系, 使中药的研制逐步走上规范、科学、标准化的管理轨道, 使临床更加科学、合理用药[3]。

综上所述, 中药注射剂的特点决定了其不良反应不可避免, 临床医护人员要加强中医知识学习, 规范临床用药安全, 注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就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应用中药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方法 调查分析20例患者的相关资料, 总结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症状、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结果 中药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大都与药物质地、用药方法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重视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 加强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 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吴红卫.107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3, 19 (1) :46~47.

[2]谢国芬.常用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16 (10) :790~791.

中药注射液安全性问题简述 篇7

1 引发安全性问题的原因

1.1 机体因素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生理状态等有关。女性对药物敏感度及耐受性较男性差,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ADR) 发生率较高。老年人的ADR发生率较高, 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 靶器官对某些药物的敏感度增高, 另外, 老年人一般病种较多, 合并用药也多, 因此ADR的发生率也较高[2]。

1.2 药物因素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 多数含有酶、皂苷 (一般为有效成分) 、鞣质、角质蛋白等大分子物质, 静滴给药后, 这些大分子物质作为抗原, 与蛋白结合物有高度致敏活性, 导致变态反应[3];多种药物并用, 药物间相互作用可使ADR发生增加, 而中药注射剂常由多种成分组成, 与其他药物配伍易发生ADR;中药注射剂生产厂家不同, 药物提纯不过关、稀释剂选择不当或浓度过高均可导致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多, 引起静脉炎、过敏反应等, 严重的导致过敏性休克或死亡。

1.3 操作因素

中药输液的配制顺序、加药方法及放置时间等均影响其稳定性, 尤其是粉针剂应注意药物充分溶解后再加入输液中, 并控制滴注速度。

1.4 对中药注射液静滴认识的局限

经查阅许多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后发现:

(1) 众多说明书很少提及可能发生的ADR, 更多的是用“偶见”或“偶有”来表述;对中药注射剂中各成分的吸收、分布、代谢、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很清楚。

(2) 中药注射剂的理化性质、pH值、配伍禁忌大部分不能明确提示。

(3) 药物的相互作用不是十分清楚, 对一些禁忌证未予明确说明。这些都是药物生产厂家和临床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应重视的问题。

2 防范措施

2.1 询问过敏史

王晓瑜等[4]在对4 1 3例中药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报告统计后得出结论:既往有ADR或家族ADR史3 7例, 占9%, 说明这部分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更易发生ADR。对于此类患者, 在用药前应详细了解其本人和家族的ADR史, 除避免应用曾引起过ADR的药物外, 还应在用药过程中加强ADR的观察。刘慧等[5]报道有2名男性患者, 均系过敏体质, 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应用1 0%葡萄糖2 0 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 0 ml静滴, 输液约1 0 min后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全身皮肤瘙痒, 可见红色斑丘疹, 予抗过敏治疗, 次日皮疹消退。经皮肤过敏试验, 葡萄糖皮试阴性, 复方丹参试验阳性。提示对该类过敏体质患者用药时应谨慎。

2.2 慎选输液溶媒

大输液在临床上多被作为载体, 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配伍一种或多种药物。刺五加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与大输液配伍后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多[6]。这就要求临床医生要使用说明书推荐的输液品种或选择产生不溶性微粒数相对较少的输液作为溶媒。张丽艳等[7]报道, 将10 ml清开灵和10 ml黄芪注射液分别加到100 ml 10%葡萄糖溶液和10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 与空白组对照后, 微粒数增加, 增加幅度并非为两者微粒数的和, ≥10μm, ≥5μm, >2μm的微粒均显著增加, 这可能是混合后由于溶剂变化使某些药物成分析出或药物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产生了不溶性微粒;就清开灵而言, 溶于0.9%氯化钠溶液比溶于10%葡萄糖溶液中微粒数明显少, 希望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2.3 掌握用药剂量及稀释浓度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剂量及配伍后输液的浓度, 都有其安全范围, 临床医生有时因患者病情危重或主观地认为中药制剂ADR少, 随意加大剂量而造成不良后果。蔡皓东[8]对158例双黄连粉针ADR报告分析结果表明, 超剂量使用双黄连及超药物稀释浓度, 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ADR, 其中两例出现了严重ADR。笔者在查阅资料, 学习总结中体会到:对每种新到的中药注射剂, 药师必须先认真阅读说明书, 注意其规定的安全剂量范围及药液浓度等, 并做好笔记、牢记于心, 处方一定要由两位药师审核签字后发出, 这能防范很大一部分由于医生盲目开处方、药师不严格把关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2.4 两种或多种药物合并使用宜慎重或避免

两种中西药注射液混合使用, 尤其有文献报道可能引起严重ADR的配伍应禁用, 如右旋糖酐+复方丹参混合静滴, 常引起患者头痛、头昏、呕吐等, 并有引起严重ADR因抢救不及时而死亡的报道。张晓红[9]报道:中药注射剂与抗生素合用更易发生过敏反应, 如氨苄青霉素+双黄连, 青霉素+板兰根、当归、穿心莲、鱼腥草等, 故临床上中西药配伍宜慎重。两种中药或多种中西药注射剂混合使用, 更令人担忧。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 各厂家生产工艺又不同, 使有效成分和杂质含量也有较大差异, 如丹参+生脉, 黄芪+丹参, 生脉+血塞通, 茵栀黄+甘利欣, 鱼腥草+头孢类抗生素, 鱼腥草+克林霉素, 清开灵+葛根素+甘油果糖, 黄芪+维生素C+门冬酸钾镁等都有引起ADR的报道, 这是由于其中某些成分易受pH变化的影响, 出现溶解度下降或产生聚合物出现沉淀, 大量的不溶性微粒必然要蓄积于人体各种器官的毛细血管中, 引起局部毛细血管堵塞或供血不足、组织缺氧,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芽肿等[10], 并可诱发热原样反应和过敏反应。

2.5 注意不同配方和功效中药注射液的差别

据蔡庆群等[11]对865例中药静滴ADR分析, 复方制剂的ADR多于单方制剂, 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药的ADR多于扶正补益药;仅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3种注射液的ADR有684例, 占总例数的79.08%, 双黄连注射液单个品种10年累计数就达325例, 占总例数的37.57%;而生脉、参麦和黄芪注射液仅79例, 占总例数的9.13%。上述比例提示临床在使用清热解毒和活血化瘀的中药注射液时应给予密切观察,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尤其是加强对双黄连、清开灵、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临床观察。

2.6 注意加药顺序及放置时间

加药方法不当也可造成药物之间发生反应, 产生混浊。在实际中, 10%氯化钾10 ml与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混合后, 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500ml中, 即刻产生混浊;经药师指出, 把氯化钾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加入到10%葡萄糖溶液中, 避免了混浊的产生。在临床上, 有中、西药混合静滴的配伍时, 应要求护士把中、西药注射剂分别加入到输液中, 并且每次均使用新的注射器加液。药液配制好以后, 应观察输液颜色及透明度, 现配现用, 不应长时间放置。

2.7 注意观察, 防范严重ADR的发生

对首次静滴中药注射液的患者, 医生、护士要做到密切观察, 特别是输液开始后30 min内, 防止严重ADR发生。邵晓慧等[12]对5种中药注射液199例ADR分析报道:首次用药发生ADR者占71.86%, 静滴30 min内发生ADR者占60.80%, 提示在首次用药30 min以内应注意ADR的发生。在这199例中, 出现变态反应171例, 占85.93%, 出现药物热者占1.16%, 这两种症状是较易出现的ADR。在出现变态反应的病例中, 以出现皮肤过敏居多, 并以速发型为主;出现过敏性休克37例, 占21.64%, 其中死亡6例, 提示应注意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一般在严重过敏反应之前, 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皮疹、胸闷等轻度过敏症状, 及时发现并停药, 给予脱敏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3 结论

中药注射液静滴发生安全性问题的原因很多, 可能是一种, 也可能是数种。在此需强调无论药品生产还是临床使用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科学组方, 改进工艺, 提高质量监控水平;临床合理用药, 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严密观察等, 以确保患者安全用药。

中药注射剂是我国的特色, 它的诞生给患者带来了福音, 为医疗事业作出了一定贡献, 尽管有一定的缺点和局限, 但只要我们把握好生产质量和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中药注射液是值得接受和信赖的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振中, 刘涛, 凌娅.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J].中国药物警戒, 2006, 3 (4) :22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3]康鲁平.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分析[J].医药导报, 2004, 23 (12) :974.

[4]王晓瑜, 王宏敏, 杜文民, 等.中药静脉滴注引发不良反应的探析及防范[J].中国临床医学, 2005, 12 (4) :732.

[5]刘慧, 杜秀玲, 张艳, 等.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过敏反应2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20 (3) :216.

[6]吴洪文, 吴敏.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11 (5) :450.

[7]张丽艳, 王朝营, 王彦军.清开灵及黄芪注射液在两种输液中的微粒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1, 21 (5) :315.

[8]蔡皓东.双黄连粉针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1999, 1 (1) :36~40.

[9]张晓红.中药与抗生素的配伍应用[J].安徽医药, 2006, 10 (5) :380.

[10]王晶珠.药物微粒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J].中国医学论坛报, 1998, 25 (4) :2.

[11]蔡庆群, 席萍, 丁群彬, 等.临床常用9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分析[J].广东药学, 2003, 13 (2) :47.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62例分析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来源于2007年8月~2009年12月收集到的可疑的中药ADR报告, 共62例。

1.2 方法

采用Excel对62例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

62例ADR报告中, 男32例, 女30例, 除2例年龄不详外, 年龄最小5岁, 最大75岁。不同年龄阶段使用中药注射剂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的发生, 其中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最高, >60岁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占30.64%, 其次是儿童, 占24.19%, 见表1。

2.2 不良反应表现

本组ADR报告种类达13种, 其中皮疹最为常见, 占总例数的29.03%, 其次为发热、寒战, 62例患者ADR的严重程度:重度2例, 占3.23%;中度45例, 占72.58%;轻度15例, 占24.19%, 中药引起的ADR及例次见表2。

2.3 常引起ADR的药物

62例ADR报告中共涉及中药注射剂15种, 以双黄连注射剂出现的例次数为最多, 占总数的20.96%, 其次为血塞通注射剂、清开灵注射剂, 见表3;引起ADR前5位中药及其主要表现见表4。

3 讨论

由表1可知, 不同年龄段发生ADR的比率不同, 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占30.64%, 其次为儿童, 占24.19%。老年患者由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多脏器疾病,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基数较大[1], 并可因其各系统生理功能活动衰退及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降低导致不良反应增多。儿童则因各器官尚未发育完全, 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与成人有一定的差别。因此, 对老年人和儿童用药须谨慎, 严密观察。

由表2可知, 本组62例ADR中, 以皮疹、发热、寒战等最为常见, 由此说明, 中药并非人们所认为的“安全无毒”, 它也能引起ADR, 甚至是严重的ADR,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具有多发性和普遍性的特点[2]。因此, 临床医师应对中药的ADR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表4可知, 居于前5位的中药注射剂引起的ADR绝大多数为变态反应, 经过分析, 发生ADR的主要原因: (1)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极为复杂, 且大多数为复方制剂。 (2) 中药注射剂中含有蛋白、淀粉、鞣质、色素、树脂、黏液、挥发油等致敏成分, 一旦入血,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当再次接触该抗原即发生过敏反应[3,4]。 (3) 中药注射剂内在质量不稳定, 中药材质量受产地、采收季节、土质、气候等条件的影响, 不同基源的同一药材成分差别极大。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性, 不同厂家及不同生产工艺制成的中药注射剂, 其纯度不同, 有的中药材中杂质 (如丹参中的鞣质) 与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特性极为相似, 生产过程中不易分离[5]。 (4) 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仍不完善, 只能对所含成分进行定性定量, 基本上无“杂质”项目, 中药注射剂中的不溶性微粒、制备和提纯过程中杂质的控制不达标也是中药注射剂ADR发生的原因之一。这些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后阻塞微血管, 造成水肿、静脉炎, 并诱发热原反应和过敏反应, 甚至对患者的心、肝、肺、肾等器官造成损害。 (5) 中药注射剂的生产工艺欠成熟。 (6) 另外, 制剂中的添加剂、增溶剂、稳定剂等和在进行化学合成中产生的杂质以及因药物本身的氧化、还原、分解、聚合等所形成的杂质均能成为过敏原物质而致机体过敏。 (7) 中药注射剂使用不规范:如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滴注速度过快、超大剂量使用等。 (8) 患者的个体差异:有过敏性疾病和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9) 中药是良好的培养基。

本组62例报告中, 静脉滴注联合用药的有11例, 其中8例为中药和西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由于中药注射剂本身多为复方制剂, 所含成分十分复杂, 且中药注射剂在不同的液体中微粒数量不等, 其微粒数量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或与其他中药注射剂配伍合用时不仅降低疗效, 而且更易发生ADR。

综上所述,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因此在尽快统一中药注射剂生产质量规范, 开展中药注射剂质量再评价的同时, 作为医疗机构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严格掌握适应证。 (2) 加强中药制剂的辨证施治, 避免多药联用。 (3) 严格按说明书规范使用, 选择适当溶媒;不可随意超量用药。 (4) 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尤其是中西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临床应用时须注意避免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或其他中药注射剂配伍, 建议采用间隔用药的方法以减少ADR的发生。 (5) 严格控制滴速, 特别是对首次用药者开始滴速宜慢, 并密切观察。 (6) 在患者就诊时, 应了解患者的个体情况, 包括身体情况、精神情况, 详细询问个体及家族过敏史, 对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孕产妇、儿童及老年患者应谨慎使用。 (7)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有快速反应也有迟发反应, 要严格进行全程监测, 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做好监测报告及应急处理。

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认识与重视, 加强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再评价, 促使中药注射剂不断改善生产工艺,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让“中药”这块瑰宝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人民。

摘要:目的:通过对收集的62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ADR) 进行分析,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07年8月~2009年12月在我市各大医院收集到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表予以整理并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62例中药不良反应中, 重度占3.23%, 中度占72.58%, 轻度占24.19%。结论:中药并非无毒, 应对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袁惠南, 王春仁.浅谈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因素[J].中国中药杂志, 1991, 19 (1) :52.

[2]韩丽萍, 张延军, 赵树进.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成因[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11) :705.

[3]马建丽, 周亮, 王世岭.中药及其制剂致过敏性休克131例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0, 2 (3) :166.

[4]高建, 张平.中药不良反应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 2000, 16 (5) :61.

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 篇9

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量的迅速增长,社会对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从近年来发生的中药注射剂严重不良事件来看,除了与药品生产企业质量事件,或因其成分复杂,发生不良反应事件外,多数情况为不合理用药所导致,由此种种引发了公众的信任危机。为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以下情况。

一、中药注射剂安全吗?

2011年,全国共接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85万份,比2010年的69万份增长23%。84%的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化学药,15%多是中药。注射剂在84%的化学药中占58%,在中药中占49%。总的来说,注射剂剂型比非注射剂型的风险要高。2011年,收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65000多份,增长了35%。其中严重报告增长34%,死亡报告基本持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不容乐观。

2012年,全国共接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20万份,与2011年的报告数量相比增长了40.8%。81.6%的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化学药,中药占17.1%。注射剂引起的不良事件在化学药中占57.3%,在中药中占49.1%。总的来说,注射剂剂型比非注射剂型的风险要高。2012年,收到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比例基本与2011年持平,中药注射剂安全性不容乐观。

中药注射剂在我国已经有70年的应用历史,在心脑血管、抗肿瘤等疾病领域疗效显著,被医院广泛使用。目前,我国中药注射剂共计140多个品种,400多家生产企业生产。2006年“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之后,国家对中药注射剂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9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关于做好中药注射剂安全再评价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生产及质量控制环节的风险排查,切实控制中药注射剂安全隐患。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整体的安全性水平得到了较大提升,没有发生特别严重的质量事故,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如何减少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引发不良反应发生。中药中所含的成分过于复杂,单味中药材中化学成分从几十种到几百种不等,难以分离、提纯,仅依靠目前所拥有的技术手段,还不能完全弄清其中的有效和有害成分。

中药注射剂是对几千年来中药剂型的突破性创新,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合理、完善及渐进的产业政策,使中药注射剂能够逐步淘汰落后的品种,提高市场准入标准,鼓励采用高新技术手段,消除安全隐患。

自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国家加快中药注射剂标准提高速度,到目前已公布了参麦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血塞通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生脉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等13个中药注射剂品种新标准。上述中药注射剂提高标准后,质量可控性和均一性得到较大水平的提高。实现中药现代化,发挥临床治疗优势,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三、临床使用应注意哪些问题?

中药注射剂含杂质较多,其引发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多样、轻重不一, 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消化道反应、输液反应等。有数据显示,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中,合并用药的占25%。

如何使用中药注射剂才能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呢?

过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80%甚至90%都是源于不合理使用。现在不合理使用大大减少,但是在基层医疗机构还有将好几个药品放在一起用的情况。众所周知,真正合理用药后,不良反应会大大降低。

实际上,说明书就是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一道重要的防火墙,既保护了企业,保护了医生,也保护老百姓。要加强中药注射剂风险控制,除了开展临床不良反应研究外,修改和完善药品说明书也是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后,要把所有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落在说明书上。药品生产企业应该经常修订说明书,发现新的问题,随时修订上来,提醒临床医生注意合理使用。

目前,国家药监局已经修改完善一些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如:香丹注射液、红花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等。在这些药品说明书中,均增加了警示语,如:“本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性休克,应在有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救治。”不良反应、禁忌症和注意事项等,描述更加详尽全面。

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对进一步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提高临床疗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了明确的规范。如果处方医生、护士、药师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用法用量,按照规定的浓度配液,不要随意加大剂量。注意中药注射剂不宜与西药同时使用,以免两者之间容易发生配伍禁忌,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加强用药监护和应急抢救准备。中药注射剂基本上是安全的,风险是可控的。

中药及其注射液 篇10

中药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提高了许多危重疑难杂病的治疗效果。但是, 在临床上也发现了不少的问题, 特别是中药注射液潜在的危险性、不合理的配伍及不良反应 (ADR) , 引起了临床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现就此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及本人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等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以寻求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为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ADR特点

中药注射液由于品种繁多、剂型各异, 临床上出现的ADR也可能会有多种情况, 但就众多的文献分析资料及我院情况来看, 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宫方武[1]分析了10年间44篇复方丹参注射液发生ADR的91例患者, 结果发现:在性别上ADR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 高龄大于低龄。在应用时间上, 首次用药后发生ADR者占57.14% (在给药时间2 h出现反应者62.86%, 静脉滴注毕24 h内发生ADR者占23.21%) , 表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的ADR以速发型为主;在ADR类型上, 变态反应者占76.42% (皮肤反应占37.4%, 药物热占16.26%, 过敏休克占14.63%) , 而其他的ADR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毕竟是少数, 表明变态反应占复方丹参注射液引起的ADR中的绝大多数。刘真等[2]分析了复方丹参注射液的68篇文献中的104例, 结果发现:这与该组人群各脏腑功能开始减退, 药物代谢的速度减慢, 容易引起ADR;在ADR出现的时间上, 首次用药者占90.38%, 这与复方丹参注射液的主要适应证有关;在器官损害上, 过敏性反应最高, 且ADR中以过敏性休克对机体的危害性最大 (其中5例死亡) , 其他损害还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及其他特殊性损害。

在其他的中药注射液, 吕庆丽[3]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过敏反应中以双黄连注射液 (173例) 为最多, 其次为清开灵注射液 (38例) 和复方丹参注射液 (32例) ;而过敏休克则依次为双黄连注射液 (19例) 、清开灵注射液 (12例) 、复方丹参注射液 (11例) 。陈坚等[4]在分析了过敏反应中, 其中注射液占69.56%, 过敏性休克发生率为32.61%, 产生ADR的注射液有茵栀黄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羚羊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荨麻疹发生率为32.61%, 产生ADR的注射液有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银黄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红斑性皮疹发生率为20.09%, 产生ADR的注射液有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肝炎灵注射液。从我院中药注射液近10年间ADR所涉及的品种及乎包括了当前应用所有品种, 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 其次为过敏反应为最多, 曾发现有清开灵注射液过敏性休克而致死亡1例。

2 ADR原因

分析中药注射液的ADR以过敏反应为最明显和突出, 这与这些中药注射液的制剂质量是否有关, 引起了研究者们的重视。史亦丽等[5]对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药物过敏的原因进行了测试:依据药典标准对样品进行细菌内毒素和有关物质检查, 结果发现药物热反应的样品其细菌内毒素检查为阳性, 表明发生的ADR与注射液中所含的细菌内毒素有关, 提示中药注射液质量是引发ADR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就是中药制剂有多味药物组成, 每味药又含有多种成分, 而且本身多为大分子物质, 这些大分子物质, 如蛋白质、多肽、多糖等, 它们既具有免疫原性, 又具有免疫反应性, 更重要还有许多未知的成分, 配制剂时又常加入一些辅助剂, 它们之间有可能引起交叉过敏。以双黄连注射液为例, 双黄连注射液也是以过敏反应为主;其主要有金银花、黄芩、连翘三种精制而成, 具有抗菌消炎等作用;金银花中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 不仅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又具有致敏原的作用, 可引起变态反应[6]。

过敏反应属于B型反应, 是与剂量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 难以预测, 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但是, 众多的中药注射液说明书中, 均未或很少提及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这是应该在今后重视的问题。中药注射液ADR不仅发生例数多, 而且累积脏器系统。除一些注射液本身具有抗原成分外, 王玉芬等[3]总结还与下列五方面有关:①中药针剂中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血浆蛋白结合率等都不很清楚;②针剂的理化性质、pH值配伍禁忌大部分不能明确提示;③药物相互作用不清楚;④用法、用量、疗程不很详细;⑤对一些禁忌证未予阐明, 患者个体差异大, 且临床应用时常不是单一用某药, 而是多种药联合应用。

3 临床应用

临床对稀释液要合理:中药注射液在稀释液中稳定性, 对于保持中药注射液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朱春梅等[7]模拟临床用药一般浓度, 分别应用刺五加注射液4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40 ml、参附注射液40 ml、参麦注射液30 ml与500 ml生理盐水配伍、摇匀;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酸度计、注射液分析仪分别考察配伍后的外观、pH值、微粒及紫外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与生理盐水可在急救情况下配伍使用;刺五加注射液、丹参注射液与生理盐水最好不要配伍使用。研究提示:这四种中药针剂一般应用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较为合理安全。马一平等[8]模拟临床以清开灵40 ml分别混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葡萄糖氯化钠500 ml、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复方电解质MG3注射液500 ml、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之中, 考察清开灵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24 h的稳定性, 应用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观察24 h后8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以及吸收度值的变化。结果表明, 清开灵注射液不可与高糖维持输液和复方乳酸钠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配伍要合理:临床上静脉输液单用药物机遇率较低, 而复合用药则更能符合更为复杂的病情。因此, 中西药物混用的现象也十分普遍, 应用试验筛选手段进行配伍应用, 可给临床上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刘腊娥等[9]将葛根素注射液500 mg分别与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706代血浆各500 ml配伍中, 结果在0~5 h内的pH值及法定测量其含量 (%) , 其紫外吸收峰经自动扫描亦未见明显的改变;同时, 将葛根素注射液100 m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成溶液500 ml按临床用量分别加入间羟胺、多巴胺、酚妥拉明、硝酸甘油, 结果在0~5 h内pH值、含量 (%) 等变化均无显著性变化。因此, 临床上可按需要选用上述输液和升压药、血管扩张药配伍。

由于配伍试验未涉及上述药物配伍后的化学结构变化及药理性配伍方面, 因此在临床上应用中仍需密切观察上述药物配伍后的相互作用, 以保证临床上用药的安全有效。赵树藩等[10]研究了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临床上常用28种药物配伍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盐酸川芎嗪注射液与穿琥宁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不宜配伍, 与氨茶碱、青霉素、氨苄西林、乳糖酸红霉素应谨慎配伍, 其余的22种药物 (维生素C、辅酶A、胞二磷胆碱、西米替丁、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利巴韦林、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维生素B6、ATP、阿昔洛韦、双黄连、头孢唑啉钠、头孢拉啶、头孢塞肟钠、头孢曲松钠、头孢呋辛钠、甲硝唑、替硝唑、环丙沙星、氧氟沙星) 均可以配伍使用。

提倡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中药注射液虽然采用现代工艺制成的, 但是这些中药注射液仍然具备中医的一些基本特性和功能, 而中医讲究的是辨证论治, 离开了这个主题, 则不能称之为中药注射液。因此, 在临床应用上, 应当遵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应用。辨证论治的选择应用中药注射液, 不仅能减少其ADR的发生, 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注射液说明书应加强规范化:目前, 中药注射发生ADR除一些中药的毒理学研究还不够深入, 尤其是复方制剂配伍后毒理学、药效学、药动学、对肝药酶的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等尚未阐明外, 又与人们普遍错误地认为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大、无毒副作用观念密切相关。加之, 中药注射液的说明书上, 只标明了一些中医的基本治疗功能, 治疗内容, 其他与其相关的内容注明几乎没有, 更加剧了人们对中药注射液应用上的安全性麻痹思想。所以加强中药注射液的说明书规范化, 对于避免发生中药注射液ADR的发生, 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应该引起药物审批机构和研究开发者的重视。

关键词:中药注射液,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宫文武.复方丹参注射液不良反应91例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1, 3 (3) :156.

[2]刘真, 梁月冬.复方丹参注射液104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1, 3 (2) :89.

[3]吕庆丽, 方娟娟.近20年中药ADR个案报道调查.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1, 3 (1) :18.

[4]陈坚, 陈秋潮.中药所致过敏反应46例分析.中国药房, 1997, 8 (5) :225.

[5]史亦丽, 李美荣, 朱倩, 等.复方丹参注射液致药物热的原因探讨.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1, 3 (2) :87.

[6]蔡皓东.双黄连针剂不良反应病例分析.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1999, 1 (1) :36.

[7]朱春梅, 吴民, 陈爱荣, 等.4种中药注射液在生理盐水中稳定性.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3) :187.

[8]马一平, 陈庆明, 张兰香.清开灵注射液在8种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2, 22 (2) :119.

[9]刘腊梅, 陈立新, 刘凤琴, 等.葛根素注射液的配伍实验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2002, 37 (4) :286.

上一篇:田径训练下一篇:防护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