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危机

2024-10-09

消费危机(精选12篇)

消费危机 篇1

一、后危机时代我国消费模式的选择

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消费模式曾经是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但在经济危机爆发后也使得美国家庭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加之在这种消费模式的基础上, 美国的金融机构不断创造出名目繁多的与借贷消费有关的金融产品牟利, 以及美国政府监管不力, 最终演化成金融危机, 证明了美国消费模式存在着致命缺陷。而我国传统的“高储蓄—谨慎”消费模式减缓了金融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发展。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 一个国家在发展初期主要靠高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 经济增长的动力将由供给转向需求、由投资拉动转向消费驱动。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两高一低” (投资高、出口高、消费低) 现象格外明显。长期以来, 我国消费率长期徘徊在60%上下, 最低年份的2004年仅为53.6%, 大大低于70%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目前, 我国的“高储蓄—谨慎”消费模式并不适于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消费金融的高调提出正是吻合了我国“十二五”期间要求拉动内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需求。

二、我国消费金融发展前景

我国消费金融需求从长期来看潜力巨大。随着2009年中国人均GDP突破3600美元, 我国居民消费模式从生存型向基本需求型转变, 居民对家电、家具等耐用消费品以及对汽车、住房等大额消费品的需求明显上升, 带动消费信贷需求迅速扩大。在这样一个内需不断扩大的过程中, 消费金融业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但是强大的消费潜力却不能在短期内释放:

(1) 受我国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

中国长期以来处在短缺经济状态下, 节俭实用的思想与勤俭的生活方式一直是中国社会消费文化的主流, 消费需要与欲望长期处于压抑状态, 节俭持家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而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转变说易行难, 绝大部分居民坚持“量入为出”、“先挣后花”, 只有年轻人和年收入较多的家庭在学习西方家庭的消费模式。但要强调的是我国提倡的消费金融并不等同于西方的超前过量消费, 这种消费往往会产生泡沫经济。我国提倡的消费金融是建立在未来收入稳定的基础上, 提前购买适用的生活生产用品。信用消费是一种进步, 适度的负债消费可以帮助个人提前购买到需要的物品, 改善生活状况, 使生产与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2) 高房价的挤出作用

近年来, 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双双增势强劲, 房屋售价飞涨, 不少城市的房价大大偏离了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加上中国人传统的“买房置地情结”, 居民在住房方面的花费与日俱增, 高房价也已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项巨大支出。尤其对一部分年轻家庭来说, 在沉重的还贷压力下, 这部分家庭买房后而处于长期节衣缩食的状况, 甚至有些家庭花费两代、三代人的积蓄来买房, 透支了家庭的未来收入, 抑制了后续消费能力, 甚至削弱几代人的即期消费能力;同时, 对于持币代购的消费者来说, 高房价大大增强了支出预期, 增加了预防性储蓄, 减少了即期消费。

(3) 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的安全网与稳定器, 目前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 存在覆盖范围窄、保障水平低、法律不够健全等一系列问题, “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导致这一问题的解决变得越来越紧迫。自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福利性保障”格局被打破, 现阶段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又难以满足居民的保障需要, 就更加强化了居民“家庭保障”行为, 即许多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水平的居民为应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现实或潜在风险, 不得不紧缩常规性消费开支, 尽可能地增加预防性储蓄, 导致居民的正常即期消费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4) 我国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与中产阶层短期内无法壮大的事实

我国基尼系数2010年越过0.5, 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 财富分配非常不均:总人口中20%的最低收入人口占收入的份额仅为4.7%, 而总人口中20%的最高收入人口占总收入的份额高达50%。另外, 有研究表明, 我国高收入阶层占15%左右, 中间阶层占到10%左右, 而低收入阶层超过70%, 而中产阶层却是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人群。按照国际惯例, 一个健康的社会结构是纺锤型的 (绝对富裕和绝对贫困都占很小比例, 中等收入人群占压倒优势) 。在我国, 中产阶层早就出现, 并快速成长, 但在短期还无法形成一个庞大而稳定的消费群体, 加之教育、医疗、住房等刚性支出还在不断增加, 使得这些中产阶层还无法“放心”做到“提前消费”。

(5) 消费金融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不健全

从消费金融业得以健康发展的环境来看, 外部信用环境与法律环境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个人征信系统尚处于起步阶段, 个人信用记录分散在人民银行、电信、税务、公安、交通管理、水电燃气公共事业单位等各个部门中, 且非常不完整, 信息的及时性也差。同时金融消费不同于一般有形物品的生活消费, 是一种高级消费, 为了确保整个消费金融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必须做到法律先行, 而目前我国在消费金融法律建设方面几乎一片空白, 缺乏法律约束力, 这对整个消费金融行业发展不利。

参考文献

[1]龙游洋.我国消费信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8) .

[2]张学江, 荆林波.我国消费金融服务业发展现状及政策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 2010, (11) .

[3]李学明, 陈粟裕.后金融危机时代和谐消费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 2010, (4) .

消费危机 篇2

相对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危机时期不但会对消费者造成诸如收入减少、失业等直接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消费者的预期:比如收入会继续下降,就业机会将更少,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偏好,导致消费者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消费策略以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

1.消费者的产品偏好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的产品偏好主要有三个特征:第一,消费者会注重节约,减少奢侈品的消费数量。据统计,亚洲金融危机时期,80 %的消费者减少了他们在休闲、购买衣服和请客的花费。在泰国,58 %的泰国人不再购买时装,45 %和46 %的人不再购买whisky 和杂志。除了有形的奢侈品的消费数量下降以外,消费者还会减少在诸如旅游、休闲等无形服务的花费。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在某些奢侈品消费可能并不是消失,而是转移到次等的奢侈品上。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奔驰、宝马这些豪华车的销量会遭到严重冲击,而那些二线的产品比如现代、丰田等的销量反而会上升。或者,人们会从一些别的奢侈品中去寻找安慰,比如高档香烟和啤酒等。

相对于奢侈品而言,实用油、盐等必需品的消费并不会减少,甚至有可能因为产品的替代性,某些必需品的需求还会上升。另外,由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东亚和东南亚国家的父母比较注重家庭和对孩子的培养,即使牺牲自己的一些需求也愿意去满足孩子的愿望。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 需要的一些消费品,即使是奢侈品对父母来说也是必需品。同样,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在泰国进行过一次品牌忠诚度的调查发现,营养品和牛奶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分别为89 %和97 %,而这两者都是儿童食品。这也就是说,即使在经济危机时期父母给孩子提供的食品也没有改变和降低。

第二,消费者会转换产品品牌。这有两种可能。(1)从外国品牌转向本土品牌。一方面,大部分消费者都会认为本土品牌比起国外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而价格却便宜很多;另一方面,经济危机会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消费者认为购买本国产品会挽救本国的经济,因而会倾向于购买本国的产品。(2)从相对高档的品牌转向普通品牌。这个过程一般会有两个阶段,首先转向竞争对手的品

牌,然后才是购买相对低档的品牌。当然,对于某些产品转换品牌并不那么容易。比如,对于那些具有关键作用的产品,如果出现失误则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那么转换品牌的可能性就不会很大。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的包装大小会有偏好。在 1990~1991 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消费者都喜欢买大容积和大批量的产品,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比较省钱。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国家。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影响仅限于那些经济受影响不大的家庭,而那些受经济危机影响比较深的家庭却比较偏好小型包装的产品。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解析:一方面,消费者只买得起那些小型包装的产品,而大容积的产品对他们来说太贵了;另一方面,从心理学上来讲,人们认为买小型包装的产品能减少使用时的浪费。

2.消费者的价格偏好

一般来讲,金融危机时期消费者会变得更加理性和冷静,对产品的价格(包括购买价格和使用过程中可能需要的维护费用)会更加敏感。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8.6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关注产品价格(Shama,1978).他们在做出消费决策前,会进行特别仔细的调查和比较,而在购买过程中还会有特别激烈和反复的讨价还价行为。同时,也会重点考虑到产品的功效、耐用性等,即产品的性价比。具体来说就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产品会比单一功能的产品好卖。而那些耐用而且比较容易维修的产品更会受欢迎。比如,美国经济危机时期,有厂商推出一种新式口红,这种口红两头都可以用,可以涂两种不同颜色,结果很受欢迎。消费者对产品的性能和价格的感知和判断受经济危机影响程度的不同而不同。如果经济危机不是特别严重,消费者会比较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并且受自身的偏好影响比较大;如果经济危机特别严重,比如俄罗斯经济危机以后,人们极度贫困,因而消费者对产品的惟一判断标准就是价格,对于耐用性、功能可能根本不会去考虑,因而很多购买行为都是考虑性价比以后才实现的。

3.消费者的促销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由于严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消费者对于厂商的一些促销方法的反应会变得跟以前不一样。比如,对于广告,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非常努力、非常紧张地收集购买方面的信息,因而会更加看重

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用途、耐用性和方便性等等,而对于那些仅仅是为了提升产品形象方面的广告,消费者会认为那是一种浪费,进而怀疑其产品的性价比,甚至会由此激发一种逆反心理:认为企业缺乏对消费者的一种必要的同情,使得其产品形象大打折扣。

而对于企业的一些具体的促销措施消费者的偏好也会发生变化。此时的消费者特别理性,在购买某个产品的时候,总是会仔细地计算厂商可能从他那里获得的利益,如果厂商不能够让消费者很有信服地感受到产品的价值时,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比如,此时的消费者可能会宁愿用较低的价格买某个产品而不用较高的价格买一些能够获得赠品的产品(MarkPlus International,1998).在金融危机下的印尼消费者的这个比例是92 %.而对于一些抽奖机会,消费者可能兴趣也会减弱,因为他们不喜欢这样的不确定性。

4.消费者的渠道偏好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的渠道策略有两个明显改变。(1)消费者购物的频率明显增加。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83 %的消费者承认自己比以前更经常地购物(Shama,1978).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消费者为了获得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另一方面,购物本身也是一种相对比较便宜的娱乐活动。(2)消费者购物的渠道发生了变化。因为此时的消费者相对偏好一些低价格的品牌,因而购物的地点一般来说也会由以前相对高档的商店转向比较大众化的商店,比如,大型超市、折扣店和直销店等。1973 年美国石油危机期间,79.7 %的消费者去批发商和折扣店购物的次数明显增加(Shama,1978),而那些位于市中心的高档购物中心就不会太受欢迎,即使有人去逛,但真正购物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少。

二、经济危机时期的企业的营销策略

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产品的销量和利润都会迅速下降,竞争也会进一步加剧,因而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行为偏好的变化,转换营销策略,以适应经济环境,使企业能够继续生存并获得发展。

1.企业的产品策略经济危机时期市场疲软,产品(尤其是奢侈品)的需求量下降,大部分企业会出现利润下降,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那么这部分企业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产品策略。(1)从薄弱的市场退出,缩减产品线的宽度,巩固和加强企业已有的强势市场。企业的强势市场指企业的产品拥有领先或强力挑战者地位的市场,对该市场来说,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最好的品质和最低的价格等。一般说来,企业的强势市场获得的利润占了企业经营利润的大部分,而且相对稳定。经济危机时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会凸现,因而更加容易增加市场占有率,这对于企业渡过难关是相当重要的。因而此时企业应该从自己的弱势市场退出,把自身有限的资源(人力资源、资金和营销渠道等)集中用到维护和加强自己强势产品的推广上。而实际上1973 年的石油危机使得76 %的美国企业缩减了其产品线(Shama,1978).(2)管理好并保护好企业的核心品牌,适时地根据环境改变产品的定位,但必须要立于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Zipoc 将其生产的食品袋的定位由经济危机前的“密封袋”转变为“保存剩余食物的密封袋”;Volvo 在经济危机时期将其生产的汽车的定位由“安全”转变为“将你的资产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些都是很成功的例子。(3)经济危机时期的消费者会逐渐转向比较便宜的品牌,因而企业会陷入提高市场份额和保持品牌形象的两难境地。解决办法就是企业推出一些跟一线品牌具有相当的质量,但价格要相对便宜的二线品牌,这样既保护了原有品牌的形象,又有助于打击一些边缘品牌,保持和增加市场份额,一举两得。1990 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期间,24 %的企业推出了替代产品(Shama,1992).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偏好将产品的包装改小,这样也可以降低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更容易接受。1998~1999 年俄罗斯经济危机期间,吉列公司为了适应消费者收入减少的实际,减少了每个包装袋的刀片数量。

经济危机给部分实力比较强大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扩大领先地位的机遇。一方面,经济危机时期市场上很多公司难以为继,由于严重贬值,此时企业可以用比较低的价格进行兼并和收购,以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扩大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可以根据企业的长远规划,继续推广新的产品。当然,企业需要给顾客提供更多的保证,以使顾客相信此时购买产品是划算的。比如,1998 年新加坡的民众普遍认为地产价格将继续大幅度降价,而李嘉诚设在新加

坡的地产发展集团因为给顾客许诺其地产在五年以后起码升值 10 %而提高了销量。

2.企业的价格策略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对价格相对更加敏感,更加注重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企业必须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的产品是最划算的。此时,企业一般有三种价格策略可以选用。(1)以相同的价格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比如提高耐用性,增加一些顾客需要的功能。这样做的结果是企业保留了那部分忠诚度和购买力都比较高的顾客,而另一部分顾客很可能会转向竞争对手或者低价格的品牌,因而短期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都会下降。但是由于企业的产品保持了一种高质量的品牌形象,当危机结束,企业很容易通过扩展产品线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2)以较低的价格提供相同的产品,这种策略意味着企业的利润率会大幅下降,但同时却有可能使企业保持甚至增加市场份额,这种策略比较适合那些很难增加市场份额的行业。比如,某些工业产品,市场份额对于它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由于竞争非常激烈,企业一旦失去了其市场份额,想要重新占领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企业往往不惜牺牲其利润,也要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当经济复苏的时候企业却很难再提高产品的价格。因此,企业可以考虑以价格折扣、低利息贷款、免费维修等这些隐性降价策略代替纯粹的降价。(3)以较低的价格提供质量较差的产品。经济危机一般会导致了一个巨大的大众产品市场,这种策略在危机时期容易使企业获得成功:增加市场份额和利润。但是这种策略会给消费者造成一种次品的形象,长远看来,当经济复苏即使企业重新提高产品质量,也可能无法改变消费者已经形成的这种印象,因而对一些产品来说可能是灾难性的。

3.企业的促销策略广告是企业广泛应用的一种促销工具。经济危机时期人们的购买力下降,企业需要正确地调整其广告策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首先会想到的就是降低广告预算,因为在他们看来广告是一种 成本而非投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缺乏远见的。根据美国的一项商业调查显示:那些在危机时期没有降低广告预算的企业在经济复苏以后,平均销售额翻倍,利润增加75 %.相比之下,那些降低了广告预算的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要少30 %~ 44 %.可见,经济危机时期持续进行广告宣传,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因为一方面危机时期广告价位会比以前更低,而艰难度日的媒体为了保住自己的客户,往往会给企业提

供较以前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危机时期竞争对手的广告量减少,而且顾客也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获取信息,因而会更加容易被顾客注意和接受。企业此时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应该注意适时地改变广告诉求的核心和方式,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能方面的信息,那么企业的广告应该更加侧重于产品利益的传递和诉求上。而且因为此时的消费者关注的信息较以前不一样,企业必须找准其目标消费者所关注的内容、节目,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广告媒体,使广告效果最大化。比如,危机时期很多人关注工作方面的形势,因而适当地加大这类版面的广告投放会取得较好效果的。

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会问销售人员更多的关于产品的信息。因此企业应该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使他们能够详细地回答顾客询问,并且善于分析和比较产品的性能,以鼓励消费者购买。因而企业应该授权销售人员使得他们有更多的决策权去完成交易。1973 年石油危机期间,64.5 %的美国企业扩大了销售人员的自主权(Shama,1987),而1990 年南斯拉夫经济危机时期,这个比例是80 %(Shama,1992).经济危机时期,消费者更加注重的是促销活动带给他们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应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促销活动,如赠送优惠券、现金奖励或价格折扣等,使得消费者能够感觉到价格实惠,以刺激其购买欲望。日本的连锁零售商Ito2Yokado 和 Daiei 曾进行过一次促销活动,他们给顾客提供5 % 的价格折扣,而这正好是顾客需要支付的税收。这项促销活动后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然,企业不但要积极地给顾客提供经济刺激,也应该加大对经销商的鼓励,比如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现金返还,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时期仍然保持积极性。总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一些其他促销策略的调整,尽可能地趋利避害,降低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冲击。

4.企业的渠道策略经济危机时期,大部分消费者的购物渠道会转向那些低价格的商店。企业必须根据消费者的行为特点,对营销渠道做相应的调整。(1)转换营销渠道。将更多的产品通过仓储式超市、折扣店、直销商店销售以降低价格。但是必须处理好新的销售渠道与原有的销售渠道之间的关系。(2)寻找新的市场机会,扩展营销渠道的覆盖范围。一方面,企业应该从本国去寻找新的市场

机会。经济危机时期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因而农村可能比城市蕴涵着更大的市场机会。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将眼光投到国际市场。一般说来经济危机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但这恰恰提高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而是企业扩大出口,消化过剩生产力的一个很好的时机。当然,企业在寻找新的市场机会的时候,应该牢记的一个前提就是:企业在这个市场机会会拥有核心竞争力。切忌不顾实际盲目扩张。

三、结论

消费危机 篇3

关键词:金融危机 最终消费市场

从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极大的改善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但从2009年1月分部门的信贷数据来看,居民贷款增长l2l4亿元;非金融公司及其它部门贷款增长1.5万亿元,居民贷款增量仅占总信贷增量的7.5%,由此可见,政府的投入目标依然聚焦于刺激投资,而针对消费者的政策和资金投入都很有限。但笔者认为,现如今中国最终消费市场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消费端,只有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生产端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一、金融危机对最终消费市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对最终消费市场的影响表现在对市场中的买卖双方的影响,即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影响。对生产者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能力的影响,二是对生产信心的影响;对消费者的影响同样分两个方面:一是对消费能力的影响,二是对消费信心的影响。

(一)金融危机对生产者的影响

(1)流动性不足,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危机导致流动性不足,狭义货币供应量(M1)月末同比增速自2008年年初起不断下降,从最高的20.7%降到最低的6.7%,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更是持续在10%以下,而A股发行筹资额从2008年1月的771.1亿元下降到了9月的15.81亿元,下降幅度达到了97.95%,这与实体经济的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量上是不相匹配的,会严重影响到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动,甚至导致资金链的断裂,实体经济体的解体。

(2)进出口规模下降,国外市场面临萎缩。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模式,出口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大关键因素。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产品的出口订单数量下滑严重,从2008年11月起进出口额当月同比减少9%,之后一路下滑,最低同比降低了29%,导致中国产品的国外最终消费市场萎缩严重,中国企业规模严重缩水。

(3)未来市场前景不明朗,投资者信心不足。由于现金流不足、融资困难、市场萎缩等困难,中国企业景气指数从2007年9月的144.7降到了2009年3月的105.6,降幅达到27%。同时,由于市场的未来走势不明朗,中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从2007年9月的143下降到了2008年12月的94.6,降幅达到34%。这表明长时间的企业困境使得企业家的投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金融危机对消费者的影响

(1)消费者收入不稳定,消费力不足。2009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比2008年增长8.8%,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由于消费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了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足。而市场的不景气,造成了人们工作的不稳定、收入的减少,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消费力。

(2)经济不景气,打击了居民消费信心。经济的不景气,使得消费者预期指数从2008年1月的98.6下滑到2009年3月的85.9,降幅达到13%,同时,消费者信心指数也从95.6下降到86,降幅为10%。这是因为经济的不景气,由于自然人的理性思维,大多数居民很自然的产生了一种“打柴过冬”的心理,因此降低了当期消费。

二、从消费端寻求对策的原因

以上的分析,表面上看来金融危机对最终消费市场的影响最大的是生产端。其实不然,笔者认为生产端的问题都会随着消费端的问题的解决而迎刃而解。要想加快市场的复苏,化解金融危机对最终消费市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首先要从居民对经济的未来预期上着手,即从恢复信心上入手,然后解决消费能力问题,只有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生产端才能够获得足够的信心和能力进一步扩大生产,这样反过来给居民提供了足够的工作机会,解决了消费端的消费能力问题,从而形成一个“生产-消费–生产”的良性循环。

(一)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就解决了生产者消费市场的问题。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导致金融危机下,国外市场迅速萎缩,造成了中国企业产品积压。如果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提高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就能够在中国开拓出一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二)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就解决了生产者再生产资金的问题。由于市场的萎缩、流动性问题,使得生产者流动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资金运转。如果解决了消费端得问题,就能够通过国内市场的消费使企业迅速回收资金,用于再生产。

(三)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就解决了生产者投资信心的问题。投资者的信心就是对消费市场的信心,只要解决了消费端的问题,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就能够给投资者强大的投资信心和意愿。

三、解决消费端问题的对策

(一)加速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还未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体系。这反映在中国居民的储蓄率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也是普通百姓对于未来的谨慎心理的自然反应。金融危机冲击,加剧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心,特别是失业和疾病的困扰,消费不得不变得更加小心。

(二)大幅度减税。为了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减税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无论是增值税的转型、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的提高或是其他税费的减少,都能够大幅度的减轻居民负担,从而使人们能够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来进行消费。

(三)增进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由于消费信贷的“先消费后付款”消费模式,能使人们在当前收入不足的情况下,实现远期消费,通过拉动消费进一步拉动社会总需求。同时,消费者必然会将本来要进行的储蓄资金用来支付首期付款和自付款和未来还款,这样在增加消费的同时减少了储蓄。

参考文献:

[1](美)塔克著,李明志等译.今日宏观经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伍正南.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与对策思路[J].前进论坛,2009-02.

有趣的后危机时代消费趋势 篇4

第一, 消费者全面参与。今天的消费者不管消费不消费一个产品也要评头论足, 他们不再甘于被动, 希望能随时与企业对话, 并且不相信权威, 更相信直觉和口碑。这预示着产销合一的时代已经到来。

第二, 新健康消费。受到三聚氰胺、H1N1等等事件的影响, 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度急剧提高, 对于天然、环保概念的产品较为偏爱, 企业树立健康环保的品牌形象将会给产品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第三, 平民化新奢华主义。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 不一定认为豪华汽车、别墅才能显示自己的奢侈生活, 而稍微努力就可以得到的奢侈品也可以表现自己不俗的情调, 比如一个LV的包。一个新的平民化的奢侈品市场正在生成, 即产品可以满足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心理, 同时又符合他们的中等购买能力的市场。奢侈品将在高低两端展开竞争, 为满足“全民奢侈”的大潮, 世界顶级品牌必须调整相应的市场策略, 推出满足下一阶梯消费市场的产品。

第四, “速活”与速度消费。所谓“速活”, 是指消费者追求效率和速度、缺乏足够耐性的新社会现象。因此速食食品、快餐店、便利店、网络购物、信用卡、购物卡等消费认同度越来越高。

第五, 男性美丽新风尚。男性化妆品市场近几年得到快速成长, 男性时尚从过去的汽车、IT等力量型的市场转向男性外表和美丽时尚。

第六, 新感官主义与新品牌体验。消费者对时尚的关注已经不再停留在翻翻时尚杂志就能解渴的初级阶段了, 如今, 走进品牌的体验店、参与企业的时尚活动成为消费者了解时尚的重要举措。同时, 消费场所中小资场所逐渐让位于休闲场馆, 对耐用消费品的大屏幕、大容量、全自动的追求越加突出, 卖场终端的体验型设计对于品牌的意义也越来越突出。

第七, 品牌的差异化、意义和附加值。消费者喜欢一个品牌看起来似乎没有太多深刻的理由,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消费者对品牌有着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品牌带来的差异化、品牌故事、品牌内涵对于打动消费者显得非常重要, 营销者需要确保自己的品牌确实表达着消费者心中看重的某些东西。

第八, 产品信息透明披露。消费者学习能力增加, 产品说明书、从成分到出处的透明信息从来没有如此重要, 真实性营销、透明化营销是未来市场之上策。

第九, 新自然主义。渴望自然并积极亲近大自然, 回归自然成为消费者的新诉求, 外出旅游接触自然成为越来越多富裕阶层的消费行为, 大自然给商家开辟了一个新的消费市场, 因为它越来越成为旅游、冒险、探索、运动的理想场所。

第十, 全民娱乐时代。娱乐形态高度多元化。中国人的娱乐形态越来越多元化, 自娱自乐成为典型的娱乐特征, 创建娱乐平台将消费者卷入娱乐活动中成为企业新的营销策略。

面对未来的消费者趋势变化, 企业要关注四条路径。第一是关注正在不断崛起的城市新富市场。按照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预测, 截至2009年中国城市新富家庭突破2100万;到2015年中国城市新富家庭预计将突破2700万, 这将带来一个亿万级的消费市场。第二是从现有的一二三线市场大众消费中寻找产品升级换代的机会, 比如住房、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升级消费。第三是向下走, 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报告显示, 中国庞大的县域和农村市场中, 新产品品类存在巨大空白, 一些在城市中流行的产品在这些市场普及率还比较低, 县域和农村将是下一个亿万级的消费市场。第四是市场深度细分, 在新生代的中国新富市场与媒体研究数据库中, 将中国新富细分为政府高级官员、政府中层及一般公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企业主、个体户、金领、精英白领、普通白领、销售先锋等9大群体, 这9大群体在消费心理、消费欲望、消费偏好上都是有差异的, 可以成为值得企业关注的细分市场。85后和90后的大学生市场也可以作为细分市场, 这一市场每年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人民币。

消费危机 篇5

2007-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给中国的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为了解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大学生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变化,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希望您能根据您的实际情况认真作答,非常感谢您的配合!

I 个人基本信息

Q1.您的性别是:

Q2.您的年龄是:Q3.您的家乡所在城市是:Q4.您的学校所在城市是:

II 基本问题(未特殊注明则为单选)

Q1.您是从身边哪些方面了解到金融危机的(ABCD)【可多选】

A、朋友提及B、父母提及C、电视报道D、学校教育E、没有了解

Q2.您生活费的主要来源(A)【可多选】

A、父母供给B、奖/助学金或贷款C、勤工俭学D、投资(股票、基金)

Q3.您持哪种消费观、理财观(A)

A、节约为主B、月光族C、用了再说,不够再要 D、要用了再跟父母拿

Q4.金融危机爆发前(2008年以前)您每月平均生活费大约为(A)

A、600以下B、600~800C、800~1000D、1000~1200 E、1200以上

Q5.金融危机爆发后(2008年以后)您每月平均生活费大约为(B)

A、600以下B、600~800C、800~1000D、1000~1200 E、1200以上

Q6.您认为造成您支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B)

A、个人需求增多(减少)B、个人消费观念变化

C、物价上涨D、其他

Q7.金融危机爆发后,你每月的一般消费状态如何(B)

A、基本够花

B、不够花C、有一定余额 C、拿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Q8.金融危机爆发前,您生活费有结余时你会(B)A、当作下个月的生活费D、进行投资B、存起来以备后用 E、其他Q9.金融危机爆发后,您每个月的结余会(A)

A、存起来,毕竟金融危机时期要有所节俭B、花光,金融危机对我影响不大

C、和之前比没有太大变化D、其他 Q10.您一般消费的付款方式为(AB)【可多选】

A、现金B、银行卡

A、大型百货商场

C、信用卡D、其他 C、私人淘货店 D、网上购物 Q11.您一般消费的场所是(ABD)【可多选】 B、街边专卖店

Q12.您一般消费的习惯是(AC)【可多选】

A、买性价比最好的商品B、喜欢,需要就买,价格因素少考虑

C、只要价格超过承受能力或不合理就不会考虑

D、喜欢但不急需的,价格不贵也不买

E、遇到喜欢的商品会等到有折扣时再去购买

F、其他

Q13.金融危机爆发后,您经常消费的场所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变化(C)

A、变好了 B、变差了 C、差不多 D、没感觉

Q14.金融危机爆发后,您消费习惯的变化(A)

A、和以前一样,没什么变化B、更注意商品是否有折扣

C、尽量节约D、其他

III总结问题

Q1.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否令您催生理财(合理消费)观念(A)

A、月均消费额较低不至于要理财B、一贯坚持合理消费

C、未产生过此类想法D、开始考虑学习理财

E、月均消费额丰裕不至于要理财

Q2.金融危机的发生是否令您催生储蓄观念(A)

A、月均消费无结余,没有可储蓄B、一贯坚持储蓄

C、未产生过此类想法D、开始考虑储蓄

E、不认为储蓄对自己有什么好处

Q3.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您是否考虑开办信用卡或申请更大信用额度(E)

A、试图申请更大信用额度/信用卡B、原本一直持有/使用信用卡

C、未产生过此类想法D、开始考虑开办信用卡

E、不主张开办/使用信用卡

Q4.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您是否比从前更留意广告、促销活动、优惠券、现金折扣等(A、一贯留意促销推广活动B、开始留意促销推广

C、未感觉有明显变化D、开始忽略促销推广

E、一贯抵触促销推广活动

Q5.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是否觉得个人消费能力(个人购买力)发生了变化(A

A、消费能力明显降低B、消费能力小幅降低

C、未感觉有明显变化D、消费能力小幅升高

E、消费能力明显升高

您已回答完所有问题,再次感谢您的热心参与!

消费时代文学的生产与危机 篇6

关键词:消费时代文学;生产;危机

目前,中国的文学主要呈现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本相鼎立的状态,主要概括 为在市场经济下当代文学的存在形式,在消费市场中不断开拓的方式等。如何坚守文学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感官欲望、翻奇求新以及坠入时尚的消费时代,应该始终坚持文学理论的引导,在实践活动中采用积极灵活的方式较好的维护文学的自主性。

一、在传统媒体时代下文学的存在形式

(一)审美的创造

文学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是指文学既是对现实的模仿,又是对现实的回应,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作家对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的记录和反映,更是作者对目前社会生活中人们对现实的态度,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是经过作者的创作,思想家的认可,思想家的反映,形成具有功利性的审美创造,最终使人们对文学的本质能够较好的理解。

(二)意识形态

在中国文论史上,没有一位思想家较为明确的提出过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提出,使得文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不断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影响下,将这种文学的意识形态具体的应用到了实践当中,在中国历史上,文革的开展,导致文学的意识形态被简单化、片面化,造成巨大的文学损失,在新媒体时代下,淡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文学的本质受到了现实的拷问[1]。

(三)道德的象征

作为道德的象征文学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逻辑演变的过程,中西方古代文论史中,解释文学是道德的象征,是世界本源的反映。随着文学进一步的发展,美逐渐转化为伦理象征。

二、文学和消费的关系

(一)文学倾向于享乐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得文学趋向于享乐主义,市场成为社会的杠杆,是文学发展成为享乐主义的主要原因。文学和市场具有较为不同的价值取向,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对立性,文学的主要目的在于意“雅”的体现,主要归结于精英意识,消费的现象是“俗”的体现,主要立足于大众文化。目前,文学主要倾向于享乐主义一方面是因为市场机制的产生,另一方面是受到了消费主义生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通过新时期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观察到,文学自律性观念不够强,文学的道德功能如果出现简单的情绪化拒绝,就会逐渐偏向享乐主义,导致消费市场中的经济逻辑和大众媚俗占据较为重要的席地[2]。

(二)文学倾向于享乐主义和自律性的关系

新时期的文学发展,符合实际的逻辑主要表现在自律性诉求不受到限制,按照人们的情绪化进行发展,使得文学以自律为名,同时与消费时代的通俗化价值取向相互吻合,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促进了文学享乐主义的进程,文学和市场是否对立,文学的自律性,是否代表着文学需要离开市场经济,通过文学和美学发展得出,文学和市场的对立是相互转化的,目前,文学观念和体制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文学自律观念角度上,可观察到文学和市场的对立关系不是恒定的,艺术的高雅和自律性法则的确立,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市场的产物,因此,市场和消费维度阐释文学享乐主义不符合文学发展的事实,根据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找到一定的依据,进一步的分析理解了文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三)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市场和文学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文学和市场之间的对立关系不是恒定的,马克思之前提出,要分析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关系,不能将物质生产当作范畴进行考察,要以历史的形式进行考察,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物质均以所处阶段的具体形态进行表达,精神生产是指主要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意识存在形态,在处于具体阶段的物质生产中,精神生产同样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将具体落实到文学领域当中,可成为精神生产的重要组成,同时受到历史阶段物质生产的制约,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在市场经济的主导下,文学会表现多重特质,除了自身具有一般文学的艺术性外,同时也具有时代性,在市场经济中文学是双重组成产物,即为艺术和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的结合,是文学历史性的重要体现。

三、结语

在新时期的形式下,在消费主导的市场环境中,要积极的、深入的了解文学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充分的认识到文学的双重性,使得文学和消费在符合历史的规律下能够共生,在消费式的生产方式中赋予了全新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旭光.消费时代明星形象的媒体建构与现实批判[J].电影文学,2015,(7):15-18.

消费危机 篇7

我国水资源情况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 尽管2010年水资源总量达到30906亿立方米, 但人均水资源量才2310立方米,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012年全国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表示, 目前我国水资源问题较严重, 近2/3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有学者指出, 水资源将是继20世纪70年代发生石油危机之后最有可能发生危机的资源之一。

工业废水污染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 我国污水排放总量持续上升, 巨大的污水排放不但破坏了水环境, 也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有资料显示, 目前全国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仅为46%。

长期以来, 矿山水消费模式是“大量消费, 大量排放”, 是工业废水产生的来源之一。

矿山企业水资源消费的变迁

1. 直接消费阶段

上世纪90年代以前, 矿山企业的水消费基本是大量从地表取水用于生产, 特点是“大量消费, 大量排放”, 取水费用低, 污水排放标准较低, 排废监管也较松。

2.综合利用阶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本世纪初, 随着国家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逐渐深化, 开始限制企业不加节制的用水和排废, 矿山企业开始重视取水多样化, 并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水资源的影响。

3.水资源循环利用阶段

进入20世纪后, 由于环境污染事件的濒发, 国家开始重视保护水资源安全, 严厉处罚水资源污染企业, 提高取水成本, 升级污水排放标准, 对废水排放实行严格监管。至此阶段, 迫使矿山企业调整水消费策略, 重视废水排放, 开始投入资金进行废水循环利用研究。

有色矿山企业水消费现状

有色矿山企业是水消费大户。以某采选联合矿山企业为例, 年耗水超2000万吨, 年工业废水排放超过1700万吨 (含地表雨水汇流) , 废水排放达标率超过98%。多年以来, 该矿山企业主要用水库清水进行生产, 用水模式是“大量消费, 大量排放”, 主要原因是清水成本较低, 废水用于生产干扰生产指标。上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试验井下废水复用, 并从2005年开始研究选矿废水回收利用, 形成目前地表水库、井下废水复用、选矿废水回收利用三种格局。

1. 清水使用比例较高, 水消费结构有待改善

该矿山企业清水生产使用比例占76%, 井下废水及选矿废水复用分别占10%和14%。与年废水排放量相比, 井下废水及选矿废水还有相当大的利用空间, 这意味着生产清水的消费比例可以降低。

2. 采选主体生产是矿山企业主要的用水终端

由于矿山企业采矿方法要求, 需对采空区进行充填以形成新的作业平台, 同时地表不允许塌陷, 也要求对采空区进行充填, 而充填过程需耗用大量的水资源。

选矿生产是矿山用水量最大的环节, 除产品带走部分水分外, 在整个矿物分离和富集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参与矿石洗选、破碎、磨矿、浮选:一方面是防止在矿石破碎和磨矿过程中产生粉尘, 并给设备提供润滑和降温;另一方面在浮选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与矿物、选矿药剂混合产生泡沫从而实现矿物分离, 生产精矿产品。同时, 为输送尾矿到尾矿库, 也需要大量的水作为输送介质 (管道输送方式) , 这部分一般用废水完成。

3. 周边农村用水量惊人

矿山毗邻农村, 周边区域散落着八个大大小小的村庄, 虽然人口不多, 但却是当地重要的产粮区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 周边农村的供水由矿山无偿供应。一直以来, 农村用水量非常惊人, 2012年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占矿山总供水量30%左右。

4.企业社会职能部门的水消费占一定比例

由于矿山地处山区和历史原因, 矿区内自行建造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服务系统, 包括医院、学校、幼儿所、食堂、派出所等社会公益机构, 承担着企业办社会使命, 这部分社会职能部门每年消耗矿山水资源近4%。

5.矿山大量外排废水

矿山在大量消费清水资源的同时, 也大量外排废水。采矿环节为确保安全采出矿石而需要疏干井下涌水到地表, 但因混入矿粉及充填废水受到污染, 除部分直接给充填作业利用外, 剩余大部分需在地表长时间沉清符合排放标准后才能外排。

选矿环节由于在选矿过程中因加入选矿药剂而产生大量废水, 这部分废水不能直接返回生产流程, 否则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等重要指标将受到较大影响;同时由于选矿废水还要作为输送介质通过管道将尾砂输往尾矿库, 最终需在尾矿库进行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后外排。

矿山企业水消费面临的危机

1.取水成本越来越高

按国家现行取水政策, 企业用水除缴纳水费外, 还需缴纳水资源费。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 国家在逐步提高水费的同时, 也不断提高水资源费。如某矿山从2010年起缴纳的水资源费是之前年份的4倍, 增加近3倍。如果若干年后开征水资源税, 并实行阶梯式税制, 无疑将大幅增加矿山的用水成本。

2.水消费越来越受环保政策制约

根据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 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015年比2010年下降10%, 工业氨氮排放量2015年比2010年下降15%, 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2015年比2010年下降15%, 要实现这些目标, 意味着国家会不断升级环保政策, 一方面提高对污染的环保准入门槛, 另一方面升级企业三废排放标准, 并实行严格监管。废水排放政策的升级倒逼企业需对水资源消费的策略进行调整。

3.地方区域的发展给矿山水消费带来压力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 地方的生产生活用水量逐年上升, 矿山发展与地方的经济发展因取水的矛盾日益凸出, 水消费可能面临限制。

化解矿山企业水消费危机

国家不断升级的环保政策、对废水排放的严厉监管, 使矿山现有的“大量消费, 大量排放”生产模式已走到尽头。

要根本化解矿山企业水消费危机, 需积极调整水消费策略, 从单一使用地表清水转向井下疏干水复用、选矿废水循环利用、地表清水补充的多元化水消费, 减少对地表清水的依赖, 更重要的是以高技术提升水利用率、减少废水外排量。

1.加大井下疏干水的使用, 减少地表清水使用

对于地下开采的矿山而言, 可将为确保安全采出矿石而排到地表的井下疏干涌水进行有效利用, 这部分水量因无化学污染, 在地表沉泥库经过一定时间沉清后, 经简单处理后即可全部用于生产, 极大地减少地表清水使用量, 甚至实现井下废水“零”排放。

2.开展选矿废水循环利用研究

从排放废水的安全性来看, 大规模循环利用或复用选矿废水, 无疑是最佳选项, 但从生产实践看, 目前存在一定困难。主要障碍有三:一是大量使用废水使精矿品位和金属回收率等重要指标难以达标;二是需解决目前矿山使用的选矿药剂容易出现废水化学需氧量超标现象, 寻找使用更易自然降解的环保选矿药剂, 以降低废水处理难度和成本;三是能找到适合企业的废水处理工艺, 能在较短时间内处理达到符合工艺要求的水质标准, 并且处理费用比较经济。如能解决以上三大问题, 会大大提高企业大规模开展选矿废水复用的积极性, 将尾矿库的废水引回生产流程, 减少选矿废水外排, 从根本上解决选矿废水排放的安全性问题。

3. 地方政府应承担矿区生活供水, 使农村用水脱离对矿山的依赖

为限制农村浪费水资源现象, 矿山也尝试过加强农村用水管理, 但管理措施一紧便引来工农纠纷, 影响矿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因此, 要彻底解决农村用水问题, 可能有效的办法是由地方政府接手矿区的生活用水供应和管理, 并解决当地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 而矿山仅负责供应自身的生产用水。由于生产用水并不适合农田灌溉, 可以有效防止农村浪费企业水资源。至少农村的用水量不能计入企业的取水量中。

4. 落实政策, 尽早剥离矿山社会职能

长期以来, 企业办社会使矿山背负沉重的社会负担。为减轻企业负担, 省政府曾在2002年下文要求地方帮助矿山企业剥离附属的社会机构, 但由于地方财政所限, 一直未能完成尽早剥离矿山社会职能, 将矿山社会职能部分用水从矿山企业中分离出来, 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生产经营环境。

5. 国家应出台废水减排政策, 鼓励企业减排废水

金融危机形势下农村消费问题研究 篇8

一、农村消费现状

中国农村消费总体可概括为消费需求低迷、农民购买力严重不足, 有效消费规模较小, 但潜在消费需求旺盛。由于当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 农民收入来源渠道单一, 导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且不稳定, 制约了农民的消费能力。加上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普遍缺失, 巨大的潜在消费需求无法转化为有效的实际消费。据统计, 自2000—2006年, 中国居民消费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46.4%下降到36.2%, 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消费率远低于世界75%的平均水平。农村居民消费率则由15.3%下降到9.6%, 占居民消费支出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3%下降到2006年的26.4%, 占2/3人口的农村只消费了不到1/3的商品。同时, 农村市场商品供应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 农民急需的农机具、化肥、地膜等生产资料价格普遍偏高,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业科技供应较少, 电脑、汽车等高档消费品并不符合农村消费实际, 有效商品供应结构不合理。加上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但随着农民实际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社保体系的逐步健全和消费市场的不断完善, 农民的消费潜能将会得到有效释放, 消费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扩大内需的主战场在农村, 刺激国内消费市场的生力军是农民。

二、阻碍农村消费的主要原因

1. 农民收入较低, 购买力不足。

当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 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较低,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 但农产品相对价格则逐年下跌, 农产品销售不畅, 农民增产不增收, 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收入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消费水平的高低。统计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中国GDP增长了15倍、城镇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9倍, 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不足7倍。近年来, 中国农民人均纯收入总量占GDP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 由2000年的18.4%下降到2006年的12.5%, 6年间下降了5.9个百分点。加上金融危机影响, 农产品价格下降预期强烈, 大约2 000万农民工失业, 农民收入预期大幅降低, 消费倾向随之下降。

2.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失, 消费存在后顾之忧。

农村基本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是制约农民消费的关键因素, 农民消费存在较大后顾之忧。医疗、教育是农村家庭的主要开支, 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农民需要自己掏钱购买公共产品和服务, 而其在很大程度上已远远超出了农村家庭的承受能力, 必然导致农民注重储蓄而压缩消费, 社保支出大大压缩了农民的即期消费空间。看病是农民的最大顾虑, 一场大病可使普通家庭倾家荡产, 农村医疗卫生社保体制改革虽已启动, 但在三五年内是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目前一名在校本科生一年的费用约为1万元左右, 以农民人均纯收入3 700元计算, 一个三口之家四年不吃不喝才能拱出一个大学生。另外, 农民还存在住房、养老等经济压力, 在此情况下农民不得不增加储蓄, 尽量减少日常消费。

3. 传统思想根深蒂固, 消费观念落后。

受文化因素、民族传统和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崇尚节俭、提倡克制、反对奢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农民往往量入为出, 而不会盲目扩张消费。传统农业社会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大多农民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 除了个别特殊商品, 大部分消费品仍是自产自销, 且多为基本生产、生活所需, 服务性的消费品较少。同时, 由于农村城市化水平较低,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 制约了农民信贷消费、超前消费意识。

4. 消费市场不完善, 消费环境较差。

农村消费市场运作不够规范, 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 市场价格监测机制滞后, 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农民消费安全感较低。许多商家盯住城镇消费群体, 而对巨大的的消费农村市场研究不够, 产品生产脱离了农村的实际, 市场商品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农村交通不便, 商品信息宣传渠道不畅, 农民对新产品的了解不够, 消费较为谨慎。相关产品售后维修服务网点较少, “三包”承诺难以兑现, 农民的合法消费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影响了农民的消费积极性。

三、促进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

1. 加快农业体制改革, 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改变农村初次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资源配合不合理现状, 缩小城乡差距,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产要素市场, 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二是保护农民土地、乡镇集体财政等合法权益, 做好政府财政支付转移工作, 加快社会财产由政府向民众转移的步伐, 扭转“国富民穷”的局面, 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三是严格控制生产资料价格, 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格。农产品价格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命脉, 提高农产品保护价格是增加农民收入最有力、见效最快的政策杠杆。应当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机制, 扩大农产品保护价范围, 使保护价水平随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国际价格的波动以及居民整体收入的增加而相应提高, 遏制农产品价格与第二、三产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不断拉大的趋势, 保证农民增产又增收。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 增加财政补贴, 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四是稳健、持久地贯彻家庭联产承包、土地承包制度等既定农业政策, 提高政策稳定性, 增强农民政策预期, 为农民做出科学合理的生产规划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将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 坚决杜绝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的发生, 彻底减轻农民费税负担, 保障农业产出能够真正沉淀在农村, 为农村的长远发展积累物质资原。

2. 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增加农民的真实收入。

一是加快农业生产现代化步伐。积极探索和培育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模式,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提高土地、资金等生产资料配置效率,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推动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二是调整产业结构, 实施品牌战略。生产出优质、安全、适销对路的产品, 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 坚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均衡发展,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培育农产品市场。疏通农产品销售渠道, 培育重点产区和集散地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与大型连锁超市和农贸企业合作, 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 彻底化解农业“大生产、小市场”的矛盾, 使农产品真正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

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后顾之忧。

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 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求, 针对当前农村社保覆盖面小、保障水平差、体系不完善、法制不健全等问题, 扩大政府在农村社会公共产品领域的支出, 增强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和可支配资源的供给能力, 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在内的社会保障体制, 增强农民底线经济安全感, 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制引致消费的效应, 引导农民将以前用于购买社会公共产品的资金投向消费领域, 加大财政向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 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转移支付对拉动消费的乘数作用。

4. 完善农村消费市场, 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交通、电网、通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 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 积极培养金融、管理、信息、技术等市场要素, 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 推动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全面整顿农村消费市场秩序, 健全产品价格、质检和售后服务体制, 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 清理各领域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规定和收费, 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厂家将销售目光从城镇转向农村, 积极调整生产结构, 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生产出适合其消费需求的产品, 保证所供商品农民愿意买且买得起, 提高农民最终消费水平。做好家电、农机具、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 把惠农消费补贴资金用好、用足、用活, 使农民真正得到实惠。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 扩大文化、旅游、信息等服务性消费, 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

5. 转变消费观念, 释放潜在消费能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中国已由生产主导型社会向消费主导型社会转变, 广大农民应当转变过去勤俭持家、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等传统消费习惯和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 从单纯重物质消费向物质、精神消费并重转变, 从现金消费向现金、信贷双重消费转变, 增加服务性消费比重。据推算1元的信贷消费可以带动1.5元的商品消费, 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当为农民提供消费资金支持, 降低消费信贷资格审核和担保门槛, 增加消费信贷投放量, 鼓励农民超前消费。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引导农民正确消费, 将农村潜在消费需求释放出来, 推动农村消费繁荣。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中国对外贸易急剧萎缩, 经济发展由出口拉动型转为内需拉动型成为必然, 扩大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对当前农村消费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剖析, 并就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有效促进农村消费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扩大内需,农村消费

参考文献

[1]卢嘉瑞.消费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2]左敏.社会保障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5.

[3]卢嘉瑞.应着力提高农民消费率[J].当代金融研究, 2008, (4) .

[4]李北方.中国消费时代何时到来[J].南风窗, 2007, (2下) :56.

[5]周波.扩大内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J].中国财政, 2008, (24) .

消费危机 篇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已给全球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冲击,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还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率,但以外需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08年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增速明显减缓。据商务部综合司的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前3季度我国出口总额10740.6亿元, 增长22.2%, 比去年同期回落4.9个百分点, 尤其是对两大主要贸易伙伴欧盟和美国的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对欧盟出口增长25.6%,比去年同期放缓5.2个百分点;对美国出口增长11.2%,比去年同期放缓4.6个百分点。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2.2%, 增速较上月回落21.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国刺激经济复苏的政策催生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我国外需疲弱趋势难以一时逆转,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遇到了危机。在这种局势下,凸显了我国经济由外需主导向内需支撑转型的紧迫性。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保证经济平稳增长,成为学术界和政府面临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社会总需求包括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大体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没有消费需求,经济就难以增长。因此,要保证经济增长就必须启动消费市场。与城镇消费市场相比,我国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5%,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占居民总消费支出的24%,可见农村消费市场还有充足的空间去挖掘。因此,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启动农村消费需求不仅是对冲外需下降压力的选择,也是保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的动力。

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失衡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也在日益攀升。1978—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由116元增加到3223.85元,增长了27.8倍。更可喜的是,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从2004—2007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以年均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说明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正在逐步得到释放。但从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来看,农村严重落后于城镇,农村消费市场仍然是我国内需的一块“洼地”。在当前的金融危机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剖析农村居民消费的特征并判断今后发展的趋势,为成功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寻找突破口。

(一)消费项目结构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农村市场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1978—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由67.7%下降到43.1%,下降了24.6个百分点, 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大幅度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已经由贫困进入到小康生活的通道。但受经济条件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够合理。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大部分还是用于生活消费,而其中食品消费仍然占绝对高的比重。生活消费以外的支出如交通通信、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等其他商品与服务所占比重的绝对数虽然呈现上升趋势,但相对比重仍然微乎其微,需求明显不足。

(二)消费年龄结构断层化

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在不同年龄段上极不平衡。从少年、青年、中老年这几个不同的年龄段看,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呈橄榄型特征,中青年人群是消费的中坚力量。受经济水平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农村青年在嫁娶前后的消费支出很大。随着农村住房条件的普遍改善,建造楼房已经成为青年结婚的必备条件,因此有些农民父母为了孩子婚事往往倾其所有,甚至举债建房。有不少人是为争面子相互“攀比”,在结婚聘礼与嫁妆上面大做文章,结婚酒席大搞排场。而中老年人考虑到劳动能力的逐渐减弱,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覆盖面小和保障水平较低的现状下,会选择存钱养老而谨慎消费。这种消费年龄上的断层化,不免使针对中老年人消费的产品市场备受冷落,对产品的供需均衡带来一定影响。

(三)消费层次差异性明显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尤其东西差距较为明显,东部农村消费已进入小康水平,西部还处在温饱消费型水平。2007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消费总支出分别为4281元、2938元和2527元,消费比为1.69∶1.16∶1,区域消费差距明显,消费支出呈多层次性。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上的多层次性特征正是收入差异影响消费水平的反映。2007年,农村居民中,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中等收入户、中高收入户和高收入户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850.59元、2357.9元、2938.47元、3682.73元、5994.43元,消费比依次为1:1.63:2.04:2.54:3.24。而且在各项消费上,不同收入群体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在居住、家庭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以及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消费方面,高收入户的人均消费水平已经达到低收入户人均消费水平的4倍以上。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失衡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必须高度关注并设法解决的问题。

首先,消费结构正在逐步优化升级,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在生活消费项目中,食品支出虽然仍占绝对地位但比重不断下降,居住支出比重逐步上升。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启动,部分农村居民由自建住房向购买商品房过渡,因此住房费用将成为今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重点。住房条件的改善必将伴随着对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需求的提高,彩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已开始进入农民家中。非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正在逐年上升,由1990年的16.09%提高到2007年的33.12%,增长了17.03个百分点。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农民在城市打工的经历使他们认识到知识与技术的重要性,提高了对子女教育的投入,今后农民的教育费用支出将增加。

其次,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将激励中老年消费。根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人们会对自己一生的消费开支做出计划以便实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一个人在年轻时消费倾向高,到了中老年则储蓄倾向高,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则会对中老年消费产生激励。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广泛覆盖和新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行推广使广大农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减轻中老年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必将激励他们增加消费。

最后,各项国家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缩小地区差距。一直以来,东部地区在资源条件和要素禀赋上的优势,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为了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向中、西部倾斜的政策。西部12个省市区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已经向我们展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就,而东部向中西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加速,必将对中西部经济增长带来拉动效应。

三、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分析

(一)收入因素制约购买能力

1.与城镇居民相比收入低且增长缓慢。

根据消费需求经济理论,收入是消费的决定因素。从1978—2008年农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的对比可以发现,农民的消费需求基本符合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能力也大大提高,但与城镇居民相比,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落后。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强农惠农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各项支农补贴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可喜的增长。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4140.4元, 比上年增长了553.4元, 增长率15.4%。但从城乡对比来看,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从1978年的2.6:1扩大到2007年的3.3: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这必然影响农村居民的购买力。

2.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呈扩大之势。

近年来,全国农民收入平均水平不断提高,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2007年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平均线是4140.4元而达到收入平均线的农民只占44.32%,55.68%的农户人均收入在平均线以下。农村这种社会财富向高收入户集中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需求总水平的增长。少数高收入群体由于消费需求相对饱和而消费倾向偏低,而大部分低收入群体由于购买力不足而很难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即期消费。如果单纯依靠政策刺激,也只能挖掘小部分消费潜力,从长期来看,解决农村居民的收入问题是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所在。

3.支出预期强于收入预期。

根据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当前的收入(即期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持久收入(预期收入)决定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要受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受农产品价格上调空间的限制,依靠增产增收来提高农民收入的难度加大,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因受缺乏规模效益的制约而后劲不足, 外出务工人员的收入缺乏稳定性,因此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容乐观。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滞后,农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文化教育、赈灾救济等保险体系尚未建立完善,使得农民对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预期强化。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有一部分农民转化为市民后,住房费用支出的预期也将加强。总之,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农民的预期收入增长慢于预期支出增加,为了保证未来经济安全,农民的预防性储蓄会增加,挤压了消费空间,即期消费受到抑制。

(二)农村消费环境差使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受阻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跟不上需要。

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通信、水电等方面的落后限制了一些消费品在农村的普及。有些乡村不通公路或路况极差,对工业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造成困难;有些农村特别是山区的电视信号微弱, 甚至收不到电视节目, 影响农村电视机的购买和更新换代;农村地区存在着电网老化、电压不稳定、电价过高的问题,使不少农民对用电和购买家电顾虑重重, 既担心买回家无法使用, 又担心买得起用不起。

2.商业流通组织无法满足需求。

目前,农村消费市场庞大而分散,商业经营组织的形式多是“夫妻店”,规模小而分散,配套设施较差,售后服务无法保证,部分商品功能、价格定位不准和售后服务不到位, 令不少农民买不到称心如意的商品。由于农民的质量意识淡薄,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消费安全制约着农村消费市场的正常发展。

四、金融危机背景下拉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激发消费意愿

在制约人们现期消费的因素中, 社会经济预期和经济安全是第一位的。要想激发农民的消费意愿,必须改善农民的经济预期,增强农民消费的安全感,减轻农民在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负担。政府要致力于完善基础义务教育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失业救济制度等基本保障体系,提供较好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解百姓的后顾之忧,降低农民的预防性储蓄,增强其消费安全感,促进当期消费。

(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

收入是形成消费能力的核心基础,真正的、长期的消费增长动力还是来自于农民收入的提高。只有实际收入增加了,农民潜在的需求才可能变成现实的消费。随着农业税的取消、直接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民收入低的现状。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关键。因此, 农村政策的制定, 应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第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在保证现有惠农政策有效落实的情况下,继续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技术、资金支持,提高农民的农业经营效益;第二,在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农村土地的合法流转,发挥规模效应;鼓励企业与农户合作,连接农业生产的产销链条,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第三,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满足农村信贷的需要,如推出农民子女教育助学贷款、农业机电和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以提高农民消费能力;第四,扶持乡镇企业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对农业大省国家应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为农民组织教育培训活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外出务工收入。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保障消费通道

首先,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继续增加农村投资, 加强农村水、电、路、通信和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农民引进家用电器和其他高科技产品创造条件。

其次,完善农村市场建设。积极完善农村商品流通组织,鼓励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等诚信度高的经营模式。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加强商品质量监管, 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力度,在农民中树立维权意识,积极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介机构, 加大消费纠纷处理力度,为消费者创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2]金三林.立足城乡统筹扩大农村消费[OL].http://www.hbzyw.gov.cn/xwxx.asp.id=10001, 2009-9-15.

[3]农民为何不敢花钱.经济参考报[N].2002 (3) .

[4]刘建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户消费倾向偏低的原因分析[J].社会科学, 2002 (7) .

消费危机 篇10

4月27日,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主办的第一届五道口金融家大讲堂,迎来了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林毅夫表示,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仍将保持每年8%的经济增长率,且仍以投资为主,一旦舍弃投资转为消费,中国将很快陷入危机。当前,一些经济学家,尤其是国外的学者在谈到中国经济时,建议中国把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转向消费。林毅夫对此说法予以反对。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追赶发达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提到,生产力水平必须不断提高,必须要靠技术创新,必须要靠把资源从低附加价值的产业不断转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去,不管是在同一个产业里面技术创新,或是转型到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都必须以投资作为载体。如果是消费做引导的话,今天吃了明天有什么?如果以投资作为载体,投资了以后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工资水平可以提高、消费当然可以增加。

林毅夫驳斥:“倡导中国经济以消费为主的,都是公然地要求我国很快地陷入危机。我从没有看到一个投资过多造成危机的国家。”

金融危机不等于放弃奢侈品消费 篇11

在大部分人眼中,金融危机就是恐慌的代名词,意味着深不可测的黑暗,但精明的人往往能在不经意间拨开迷雾,接纳第一缕曙光,比如奢侈品消费、金融理财这两个看似在危机中所受影响最大的行业,只要操作得当,往往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W=《环球生活》

OY=欧阳坤

W: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否意味着世界奢侈品消费已经进入一个寒冬?

OY: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全球奢侈品消费整体都有不同大小的影响,尤其是欧美国家影响比较严重,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因受经济危机影响,整体奢侈品消费份额由去年的620亿欧元的市场份额下跌至465亿欧元,下降25%;经济危机对于那些经历过大萧条的奢侈品大集团来说,也许只是利润薄了一点,还谈不上寒冬。

W:按照WLA的最新统计,目前中国大约有多少人有能力购买奢侈品?有多少人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

OY:2008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截止到今年10月,中国奢侈品消费已经占据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总销售额的29%。根据我们对中国购买群体的调查数据,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实际上是中产阶级。家庭资产200万以上、年收入30万以上,月收入2万元到5万元的这部分人应该是比较典型的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中国活跃的奢侈品消费群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一类是年轻的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选购的产品主要包括手表、箱包、化妆品、时装以及珠宝等个人饰品。在这些人中,至少有30万人是私人财产超过千万元的富豪。

W:照这种分析,中西方的奢侈品消费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OY:的确如此,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主力是30-50岁的中青年人,而在西方发达国家,40-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另外,中国人的消费主要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在欧美国家,房屋、汽车、阖家旅游才是令人向往的奢侈品。这种差异可能将持续5-10年。

W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WLA有没有分析过中国大陆的奢侈品市场的变化?

OY: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相对于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国应该还是比较稳定的,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仍然保持40亿欧元的份额,下降幅度仅为5-8%(这与中国内地消费者到香港集中购物有关,主要是中国内地游客的消费)。虽然这种情况下中国(包括港澳台)的奢侈品消费能力逆市上升,但大陆的销售额却未同步,在国内奢侈品消费者构成中,一部分为相对固定的人群,一部分为新增的消费人群,考虑到随着经济危机以及关税的因素,前一部分消费人群更倾向于在境外如香港甚至海外购买奢侈品牌,性价比更高。我个人认为这是经济危机引发国人消费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对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二级奢侈品市场影响较大,国外市场根据种类不同下幅为20—30%,国内市场根据种类不同下幅为10%,一线奢侈品因相对客户群针对性比较强,目前影响较小,下幅为3-8%,另有少部分一线奢侈品销售情况没有明显波动。

W:时下大的经济环境会不会对WLA在中国举行奢侈品展有所影响?

OY:世界奢侈品协会自2006年进驻中国以来,至今已经在北京、天津、广州、东莞、厦门、温州、西安、沈阳等八个城市举行了奢侈品巡展,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奢侈品展的最后一站已经在沈阳收工。从整体感觉上,人们的热情并没有减少,不过实际买卖成交者确实比以往奢侈品展览减少了,这也许就是经济危机对奢侈品最好的冲击体现。希望明年会有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将会在最近发布《世界奢侈品协会关于全球经济危机下的奢侈品战略研究报告》,可能对众多奢侈品牌会有启示的作用,也希望在全球共同经济灾难的面前,这些国际奢侈品牌能够在中国坚持走到最后。

W:能否预测一下明年的奢侈品市场会是种什么状况?

OY:总体来说,明年的奢侈品市场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但个别地区富豪人数不断上升、游客流量加大和职业女性消费增加等积极因素将促进该市场的长远发展。说得具体一点,欧洲消费者购买奢侈品的闲钱变少了,于是开始寻找更加廉价的奢侈品,所以二手店生意突然变好。而当冰岛货币贬值,奢侈品价格几近世界最低的时候,欧洲大陆的游客扎堆去冰岛购买。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亚洲,奢侈品依然在蓬勃发展。

W:在萧条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位奢侈品爱好者,如何来进行消费?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消费危机 篇12

农民增收不及城镇居民, 但从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增收在2.6%—7.5%。而农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从1989年的0.89, 降至到2006年的0.71。消费倾向是指在收入的增加量中用于增加消费支出的比重。以平均消费倾向的大幅下降为标志, 中国农村消费需求呈疲软趋势。农民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在1979年为15.9%, 2006年仅为5.942%。与农民消费的低迷状态相对应, 农民的储蓄率呈上升态势。1978年农民银行储蓄余额为55.7亿元, 到2006年末为18177.68亿元, 年均增长26.05%, 呈超常增长的特征。同期,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65%, 农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率是其2.06倍。制约农民消费的原因很多, 其中农民长期形成的消费习惯与理念落后于经济的发展, 成为他们的消费不足的原因, 要提高消费量, 对发展生产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先分析如下:

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

花钱求消费, 可分为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物质消费用钱购买实物以用来满足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精神消费“购满足”, 先用钱得到一些权利, 通过行使权利再得到心理的满足, 例如花钱买球票获得看球的权利, 通过行使看球的权利满足了对球赛的爱好、迷恋。在如今的农民当中, 多数人在收入增加的同时, 物质消费不断提高, 甚至趋于饱和但难上新台阶;而花钱“购满足”的精神消费虽在起步但步履维艰。据调查, 相当多的农民认为, 物质消费看得见, 摸得着, 实实在在, 值!而精神消费看不见, 摸不着, 太虚, 不值。有些没有自来水的农民, 宁愿花钱买个自动洗衣机放着, 也不肯用其三分之一的钱去游玩一趟。其实, 精神消费一样重要, 正是它的无形性决定了它享用的永恒性, 它是提高生活档次的重要标志。

重消费数量轻消费质量

改革开放后, 人们首先是补足消费, 进入了所谓“数量扩张”阶段。城市居民进入了大规模的耐用消费品普及时期, 农村居民出现住房建设热, 全国居民消费倾向非常之高, 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 平均消费倾向开始逐步下降, 下降趋势非常明显。很多农村居民认为, “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 要啥有啥”。但是在一项“你的消费品是大众用品还是名牌”的调查显示, 88%的人选择了大众消费品。生活水平的提高既反映人们的消费数量, 更重要的要反映人们的消费质量。消费质量从客观角度而言, 是指居民总体的全面发展程度;从微观角度看, 主要是指居民个人及其家庭生活需要的档次。当你有了多余的钱, 不妨由大众消费品过渡到名牌消费品, 由生存消费品过渡到享受消费品, 这才是生活质量的提高, 需求自然扩大。

重消费价格轻消费环保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文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起我们生存的环境, 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苏醒。72%的被调查对象能够认识到环保的意义和重要性。然而, 真正消费时, 做的和说的却大相径庭。究其原因, 主要是价格问题, “环保商品”、“绿色商品”的价格通常比普通商品高出二到三成, 就是这高出的二三成使许多消费者放弃了自己的消费原则。尤其是在农村的中老年人当中, 只求消费价格便宜, 不求商品的真假伪劣, 当他们用节约二三成的钱购买了一瓶劣质洗发液时, 还要指责青年人消费“环保商品”为奢侈。这就纵容了农村市场环保问题的严重性, 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进而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 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者的权益, 使得农民原本十分有限的购买力还要大打折扣, 影响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质量的提高。为此, 一方面有必要强化消费者的消费修养, 遵守社会消费公德, 增强“好货不便宜, 便宜往往没好货”的观念, 不给假冒伪劣产品留有余地。另一方面, 加大农村市场的管理与整顿, 实现市场的商品环保。

重明天消费轻今天消费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 信贷消费的方式正逐渐被国人所认可。但由于广大农民有着崇尚节俭的优良传统, 加之长期的短缺经济养成的惜旧、恋旧等俭朴的消费习惯, 虽然这一新型的消费方式在不长的时间内能够被一些消费者所接受, 而更多人明确表示:“钱, 是有一些, 但不敢花, 保不准明天会有什么事, 多存点钱, 心里会踏实些。”这种在消费动机上尚不敢大胆地去“花明天的钱, 圆今天的梦”, 坚持几十年一贯制的“积蓄——购物——积蓄”的传统消费模式, 不敢尝试“贷款——购物——攒钱还债”的新型消费方式, 势必削弱现实需求, 进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其实只有提前消费, 才能够提前享受, 提前过上好日子。例如像住房、买车此类需花巨款购置的商品, 完全靠“量入为出”的消费方式, 几十年也难以攒够买一套住房或一辆家庭轿车的资金。如果靠消费信贷和分期付款, 人们在提前享用的几年间即可基本还清所贷款额, 而且也圆了自己的住房或轿车梦, 何乐而不为呢。

重感性消费轻理性消费

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消费领域也不例外, 丰富的消费知识可以赋予消费者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然而在调查中近半数的农民消费者表示消费知识匮乏, 常常是消费跟着感觉走, 感觉跟着广告走, 促使许多企业不惜血本, 不遗余力地大做、特做广告, 其费用自然会间接地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需要特别一提的是46%的被调查对象在购买商品时并不完全了解商品的属性, 有的仅凭自我感觉和人云亦云来做决定, 极易踏入消费的陷阱, 在农村89%的家庭在过去两年中购买过假冒伪劣产品, 从而形成怕上当抑制消费的心理阴影。所以消费者应具备基本的消费常识, 增强理性购物, 这样不仅可以指导自己的消费活动, 更重要的是少花冤枉钱。

重产品消费轻服务消费

在农村一项“自行车坏了让谁修”的调查中, 86%的人回答自己修或找人帮忙, 所以农村没有专业修自行车的。像专业缝纫、专业理发都很少, 多是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这表明农民重产品消费轻服务消费。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都会有服务业的存在, 这将深刻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也为消费市场的发展增加了新内容, 提出了新要求。服务消费包括物业、教育、休闲、旅游、通信、计算机查询、金融、保险、卫生保健等等。服务消费又可细分为三类, 一类是必需的服务, 如教育, 这是自己做不了的事;另一类是有利的服务, 例如修自行车, 自己也能做, 但请人修可省出自己的时间做别的事, 最终还是有利;再一类是享受的服务, 如美容、按摩等。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 社会化服务的功能提高, 物质产品消费应当越来越减少, 从追求物质产品向同时追求服务消费转变成为消费者花钱的新渠道。因此, 消费者要树立新的消费理念, 保证必需的服务消费, 根据经济能力和时间双重因素选择有利的服务消费, 适当地增加享受的服务消费。这无疑是提高了消费的档次。在农村, 专业的服务行业也会兴起, 与服务消费形成相互促进的格局。

重储蓄轻支出

上一篇:社区犯罪下一篇:农业科技革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