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革命分析

2024-10-09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共11篇)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 篇1

8日上午9点整,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在重庆人民大礼堂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大会主席韩启德出席并为大会开幕式致辞。韩启德在致辞中分析了未来一个时期科技革命的大趋势、大方向,并对新技术革命的突破点做出了预判,号召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努力抢占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每一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往往伴随着剧烈的生产方式变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往往蕴育着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韩启德认为,过去的工业化模式,是少数国家集聚了世界多数资源,破坏性地使用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这样的发展,当然是不可持续的。人类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和发展途径,创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开发新的资源。这样的需求和矛盾,强烈呼唤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而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世界经济、产业格局的大变化,很可能会加快新科技革命的到来。

韩启德表示,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重大的机遇。我国如能抓好用好当前的机遇,一定能崛起为世界科技中心之一。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准确预判新技术革命将在哪一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韩启德列举了可能引领新科技革命的领域:新能源和低碳技术被普遍看好;信息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大空间;生物技术革命将改革生物体,在高效农业和新能源方面有着巨大的前景;材料技术的突破,则会从根本上改变资源使用格局以及推动先进制造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

韩启德指出,目前美国人似乎已经选定绿色能源技术作为突破点,欧盟、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有紧跟之势。对此,我国正面临很大压力。一旦发达国家在绿色能源技术上率先取得重大突破,我们与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差距就有可能从代内差距扩大为代际差距,我国现有的技术装备就面临着很快过时淘汰的危险,巨额投资可能变成沉没成本。韩启德表示,在当下,我国应该在能源和低碳技术发展领域积极参与个,加强合作,适应规则,有所作为,互利共赢。他建议中国的科技工作者应该有信心也有勇气做出前瞻性的判断,协助政府作出战略决策,使我国在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取得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就是国运所系。”韩启德说。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 篇2

科技革命与认识效率

科学技术使生产效率得以极大提高,而科学技术并不是天然的生产力要素,人的认识活动才是科学技术及其转化的活化因素;不论是科学技术的产生,还是科学技术社会性功能的实现,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人能动性、创造性的.认识活动,都离不开对认识效率的研究。认识效率与科学技术有着本质的同一性,都反映着认识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经济性,而科学技术与认识效串的不平衡恰恰从反面说明了二者在本质上的一致性。要提高生产效率,不仅要发展科学技术,同时更要注意人的创造性认识活动,注意提高认识效率。

作 者:王卓民 作者单位:运城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山西,运城,044000刊 名: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TEACHER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7(2)分类号:B023.2关键词:科学技术 认识活动 认识效率 认识方法 创造性

新农业革命 篇3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石油价格飙升和粮食短缺,这些困扰世界的种种危机中,最后一项尤其令人不安。受此洗劫和冲击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和脆弱的中产阶级,事实证明,这已经在不少国家引发骚乱和暴动。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现代社会在自食其长期对农业忽视所产生的恶果。相对于其他工业和服务业部门而言,农业往往难以产生爆炸性增长,因此,在资本面前,农业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这也是发达国家农业高补贴的根本原因——政府在努力弥补市场失灵。

人类已经有30多年没有感受到粮食短缺引发的紧张。1960年代,肇始于印度的“第一次绿色革命”通过大规模应用农业新技术初次让全球大部分人口摆脱了饥饿的威胁,但时至今日,就连印度总理辛格也在重新呼吁进行第二次绿色革命,“将粮食短缺的幽灵再次从地平线上赶走”。

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这或许正是复兴农业的绝好的历史良机。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快速工业化而导致全球农业长达数十年的低投资局面,现在是时候进行改变了。资本市场迅速寻机而动。在次贷危机和石油涨价让金融、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变得无利可图吋,农业类股票则成为基金经理们的新宠。不仅像孟山都(MonsantoCo.)这样历史悠久的农业公司股价随食品价格上涨而飙升,一些此前不太为人熟知的种子公司如KWSsaat和HemisphereGPSInc,也成为受益者。

中国的情形与之类似,在2006年以前,农林牧渔行业因为市值小、上市公司基本面质量差而受到机构投资者的摒弃。但在A股市场从去年10月的最高点暴跌至今约一半之时,隆平高科和登海种业这类的农业龙头股却逆势大涨。

在中国这个食品消费和出口大国,农业巨头正掀起农业革命的新潮流,将原本极其分散的农田重新集中整合。但它们并不是将之集合为效率低下的生产公社,而是以科技和规模经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积极扮演重塑产业价值链的角色。30年前,中国解散了计划经济色彩浓重的农业体制,实施包产到户,这一举措在极大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的同时,却使土地被过度细分化到耕作者手中。而现代农业的高科技与生物技术只有在实现一体化、融合化的大型农业企业中,才有条件进行“大规模精细农业”的技术开发,产生对技术革命的迫切需求,推动人类这一古老经济形态重新焕发创新生机。

就中国现实而言,目前尚不存在粮食危机,中国夏粮生产在今年实现连续第五年增产,总产量有可能超过1.2亿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农业没有危机,正如中国“杂交玉米之父”李登海所言:“中国农业最大的危机是农民不愿种粮的危机。”

根源在于种粮食不挣钱。正如摩根大通(JPMorgan)中国证券市场部董事总经理李晶所说:“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是通过频繁的政策干预以及不断加大的补贴负担(以阻上更多农民转向经济作物)来实现的。”

农业产业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这意味着,一味依靠财政补贴和新技术应用来提高粮食生产的传统思维需要革新了。年初,中国通过了新的<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提出九大举措以实现粮食自给率95%以上的目标,这些措施包括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理顺粮食价格等。

应该重视和充分利用公司的力量。全球最大的玉米种业公司——先锋种业在6年前通过合资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它不仅带来了亩产可达1000多斤的高产可能,更重要的是,其引入的“精准农业”的概念几乎正在改变中国传统的耕作方式,而且也正在对农业机械、饲料生产和养殖业等相关产业链发生影响。这种由一个公司牵动整个产业链向上跃迁的变革的理想结果是,农民最终成为大规模协作中的“熟练技工”,并实现增收。

科技集成推动生物农业革命 篇4

中国30年改革开放首先从农村、农业开始, 创造了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22%人口的奇迹, 不仅解决了西方断定中国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 而且还能够出口粮食。积累了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农业改革发展的成功经验, 创造了以“两个飞跃”为主线的崭新理论。现在我国又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创造人类历史上新的农业模式, 为化解粮食风险的长远大计需要进行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农业革命。事情的动因是这样的巧合,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农村一直“领跑”着中国的变革:从民主革命时期的农村包围城市, 到30年前的农村率先改革, 再到即将发生的“生物经济”时代的农业新产业革命。这是中国变革的一个鲜明特色。

农业的基本矛盾催生自身革命

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难点往往成为前进的新起点。由于农业基本矛盾在世界范围内正趋激化, 客观需要也有条件进行这样一场更加深刻的变革。

农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3就是产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的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产业的弱质性。产业的基础性是指它是人们生存的必需, 是一个不可替代的巨大生态系统。产业的弱质性, 是指它受自然的制约较大, 土地资源短缺而又经常遭受自然灾害, 周期长而又效益低, 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处于竞争的弱势地位, 价格远远低于它的价值。就我国而言, 虽然粮食自给率达到95%, 但加上70%的大豆依赖进口, 那就是10%的缺口, 等于每年第一粮食大省河南全年的产量 (1000多亿斤) ;我国人口每年净增700多万, 比青海省还多200万;土地递减, 近十几年减少土地1.5亿亩, 等于丢一个海南省。还有国际粮荒和粮价的影响, 目前, 国际四大粮食垄断组织已经进入我国, 他们首先控制大豆的进出口, 然后企图控制大部分粮食, 从长远看, 粮食缺口仍然会扩大, 粮食安全、粮食主权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威胁。

不止于此, 农业特别是粮食问题还会牵动全局, 加剧我国经济社会矛盾。由于农民种地的比较效益降低, 大批农民不愿种地, 精壮劳动力超量无序地流入城市, 不仅拉大了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 而且大大增加了城市就业压力, 每年总有上千万劳动者失业, 现已波及大学生、研究生。就其影响面来讲, 还不利于提高农民工和城市职工的工资, 并会分离出无职业游民, 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国家的社会成本与日俱增。再说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着力点之一是扩大内需, 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但恰恰因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收入低缩小了农村消费需求。

上述复杂问题搅和在一起, 就要寻找矛盾发生的总根源及其解决的出路。诸多矛盾链条上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农业。

迎接“生物经济”时代的农业产业革命

邓小平在论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明确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

总体上说,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发展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线的科技密集型农业, 就是发展以科技为支撑、高度集约化与适度规模化相结合的多元生态循环农业, 实现工农、城乡协调互动的现代化。如果说当年的工业产业革命发生在西方, 那么21世纪的农业产业革命便有可能发生在东方社会主义中国。

人类的发展史, 经历过多次生产力的技术形态变更, 继“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网络经济”之后, 第五个形态很可能是“生物经济”, 也就是以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 (BT) 为主导的技术革命支撑的新的产业革命。一个生物基因的破译和重新组合利用, 就可能创造一个新的产业。有不少科学家预言:生物技术即将取代信息技术 (IT) , 成为社会最重要并改变工业和经济格局的主导技术。而农业是以生物技术为平台的最大基础性产业, 迫切要求新的突破, 而且在实践中已经出现突破。

改革开放30年, 以袁隆平先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为代表, 解决了近5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近年来超级稻的研究又进入分子生物水平, 研究成功了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 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挺进。河南小麦的优良品种已经实现了8次更新换代, 今年创造了亩产1733斤的最新纪录。近几年商丘的农民曹长义从事“远缘诱变育种法”, 即在红薯、土豆上嫁接小麦、玉米、大豆、绿豆等, 培育出400多个新品种系列, 其中小麦亩产达1650斤, 突破了原有的植物学原理, 开创了9000年来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的先河。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在不同作物上利用根瘤菌有重大突破, 利用蚕豆与小麦间作, 解决了小麦吸取氮肥的“氮阻遏”难题, 将改变土壤和肥料结构, 探索出消除化肥污染的新路子。这些创新事例也只是冰山的一角, 今后的奇迹将更加层出不穷。

现在需要更新一个传统观念, 那就是把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等同于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这是相当褊狭的。只能说, 农业机械化仅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 而“化学化”则把以生态为本性的农业推向“石化农业”的死胡同。农业的根本要求应是利用综合技术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包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大视野考察, “大农业”是人与自然交换最紧密的产业, 是太阳能转化的最直接最大量的领域, 是最大的生态调节器, 覆盖80%以上的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潜力无穷。农业新产业革命不仅能够解决粮食问题, 而且可化解一系列人类面临的难题, 包括部分新能源、土地荒漠化及其他吃穿用等, 甚至将来的沙漠改造都可能靠科技武装的大农业。

以能源而论, 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的标志是能源载体的含碳量不断下降, 如今兴起了“低碳经济”。发现、利用新能源的路子、手段多种多样, 然而其中生物燃料是绕不过去的坎, 这也是与大农业分不开的。有的专家提出, 发展生物燃料不仅是替代石油的唯一选择,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 使农民脱贫致富和缓解粮食问题的一把钥匙。如果说此次危机是穷国的粮价危机, 根子在“穷”字上, 那么, 生物燃料将是发展中国家改善穷国境遇和应对粮食危机的一种“经济武器”。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小麦年产是美国的1倍, 水稻是21倍, 猪存栏是8倍, 农业“副产品”和废弃物当然比美国要多得多;中国北纬30°以南的广大南亚热带及热带地域也是美国所没有的。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 就是农业的生态功能。从当代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视角考察, “大农业” (农、林、牧、渔等) 本身是地球上生态系统最大的组成部分, 不仅具有包括林业在内的调节生态平衡的功能, 而且大片的农作物扮演着吸炭释氧、参与水循环调节气候的重要角色。长期以来, 社会对这一重大贡献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农业是永恒的产业, 与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息息相关。我国作为一个人口最多的农产品大国, 已经有条件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进行农业的产业革命, 使得这一最古老的传统产业变为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

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系统配套

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事关全局, 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面配套。这里的核心还在于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第一, 全面统筹协调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这里强调“全面”, 就是不要偏废一方。固然城市化是主线, 是目标, 但不能不顾及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利益。现在有不少地方讲的是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 实际上只注重扩张城市、不注重提高农业和农民的收益, 以致出现了大批失地又失业的农民。世界经济200多年来一直是“城市重心论”, 农民成为牺牲品, 如今有些地方领导也往往厌弃农业。这里需要明确, 城市化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 有它自身的规律, 不是越快越好, 也不是越大越好, 必须防止过快过大造成失调综合症。目前的弱势恰恰是农村、农业、农民, 如果这个基础不牢, 产业发展跟不上, 城市化无异于空中楼阁。

第二, 运用好“两只手”支持农民增收。事实证明, 单靠市场化是解决不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问题的, 因为农业是弱势产业, 农民是弱势群体, 无法与资本拥有者平等竞争。而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 解决农业问题尤其要用“两只手”匹配。现在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价格严重背离价值, 农民种地收益太低乃至亏本, 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我们建议实施“九高”工程, 化解六大矛盾:“高位收购” (提高1~2倍) 、“高额补困” (补贴城市2亿多低收入人口) 、“高价销售”、“高储平抑” (以高储备系统平抑物价) 、“高资专供” (高级的农业生产资料专卖专供) 、“高压控地” (更严地控制耕地) 、“高酬引才” (用较高的待遇吸引人才下乡) , “高科集约” (高科技密集的农业现代化) 、“高惠生能” (以最优惠的政策支持生物质能源迅速发展) , 用以解决粮食增产难、农民收入低、城乡和区域收入差距大、城市就业难、农村消费增长慢和生物能源比重小等诸多矛盾。

第三, 以科技为龙头把农民组织起来, 与大市场对接。现在看来, 单靠微型规模的小农业是无法构建科技密集的现代农业的。应当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大力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 尤其是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技术服务体系作用把农民组织起来, 包括以土地入股为特征的村级合作社, 实现科技种田的规模化、标准化、基地化、配套化。这里的关键是人才和技术, 条件是政府在人、财、物上大力支持。其中对于最大的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进行改革, 使之成为真正为农民, 为农业服务的全国性体系。

一场科技的革命 篇5

习近平在讲话中8次提到“科技革命”一词。他说:“推动科技发展,必须准确判断科技突破方向。判断准了就能抓住先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历史经验表明,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走向现代化的国家,都是科学基础雄厚的国家;那些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成为世界强国的国家,都是在重要科技领域处于领先行列的国家。”

科技革命是16世纪以来的一个历史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迄今为止,关于科技革命没有统一定义,但是部分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和现代化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大致有三个判断标准。其一,科学范式或技术范式的转变。其二,显著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或生产方式。其三,社会影响人口覆盖率超过50%(估计数)。

在过去500年里,世界上先后大约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包括两次科学革命和三次技术革命。两次科学革命分别是16~17世纪的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一次科学革命)、20世纪初的相对论和量子论革命。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是18~19世纪初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19~20世纪初的电力和运输革命、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电子和信息革命。而现在,有科学家研判正是第六次科技革命阶段。

在2011年9月21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在题为《新科技革命的拂晓》的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拂晓”,挑战与机遇并存,中国科技工作者应将目光投向黎明,勇做第六次科技革命“领头羊”。

白春礼称中国错失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遇。第五次科技革命中,中国也只是一个跟踪者,而且是一个没有取得优良成绩的跟踪者,即将到来的第六次新科技革命涉及科学和技术的深刻变革,为中国科技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再不能与其失之交臂,中国必须要抢抓机遇,前瞻布局,以期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赢得主动。

2011年8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发表了一份名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战略机遇》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认为,科技革命有规律,科技创新有机遇。

报告梳理出在过去500年里,16和17世纪200年发生了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和19世纪各发生了一次科技革命,20世纪100年发生了两次科技革命。它推测21世纪有可能发生两次新科技革命,而且两次革命都发生在交叉科学领域,都是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其中,2020年到2050年的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生物学和再生革命,将主要发生在生命科技、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的交叉结合部;2050年到2100年的第七次科技革命有可能是一次新物理学和时空革命,主要发生在物质科学、空间科技和能源科技的交叉结合部。

今年春节期间,“引力波”这个全新的科技名词曾火爆新闻圈。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LIGO宣布成功探测到引力波,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100周年之际证实了引力理论的最后一项预言。它的发现被称为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开启了观测宇宙的一个新窗口。

早在2008年,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了空间引力波探测论证组,开始规划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在未来数十年内的发展路线图,目前已形成空间太极计划工作组。

中科院曾向外界透露,如果太极计划进展顺利,其引力波探测卫星组将于2035年前后发射,届时中国与欧洲空间局卫星将同时在空间独立进行引力波探测,互相补充和检验测量结果。

历史经验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发展存在一段“时间差”,对科技革命响应的“时间差”就更大。在新科技革命即将来临的时候,发达国家的态度会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判断。一旦新科技革命启动,发达国家必然牢牢把握机遇,发展中国家则在犹豫彷徨中错失机遇,最后只好走跟踪模仿的道路。

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我国科技大师荟萃之地,要发挥好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功能,组织广大院士围绕事关科技创新发展全局和长远问题,善于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研判世界科技革命新方向,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要发挥好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引领作用,把握好世界科技发展大势,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

6月1日,中科院院长、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白春礼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上称要“进一步充实、调整学部“十三五”的发展思路,紧扣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目标,以建设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为重点”。而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在于同期举行的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经过10至15年左右的发展,中国工程院要建成对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周济同时明确了国家工程科技思想库建设的时间表:到2020年,建成国内工程科技领域权威战略研究和咨询服务机构;到2030年,建成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知名工程科技思想库。

农业科技革命分析 篇6

工农业和城乡协调发展, 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一条重要经验和“中国模式”的重要特点, 应当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观点认真总结与升华。我们初步概括, 形成了农业“两个飞跃”、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三大理念。特别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需要深入探索。邓小平在论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专门讲道:“将来农业的出路, 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 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我国和世界的农业发展历史和现实证明, 邓小平关于依靠科技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战略性, 我们应当用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交互关系视野认识农业的特性与实现飞跃的出路。

以自然规律的大视角重新认识农业地位

农业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依托,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然而, 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深化, 农业越来越被边缘化, 凸显并加剧了它的基本矛盾。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农业基本矛盾是其基础性和弱质性的矛盾, 而弱质性已经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人类面临着农业危机, 我国也要应对粮食为主的农业风险。

为掌握和解决这一矛盾, 首先要从根本规律上深化对农业基础性的认识。这里有三条不可抗拒的“铁的规律”。

一是以太阳能为能源的生物链规律。地球上生物圈作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 它的存在、运行和发展循从于一个不可逾越的基本规律, 即一切生命都要依靠以绿色植物为主的“自养”生物利用太阳能 (极少数其他化学能) 合成的“生命物质”, 取得生命可使用的“生命能源” (以碳水化合物为代表作为“燃料”) 和“生命质源” (以蛋白质为代表作为机体构建材料) 。据专家计算, 作为“生物生产力”的“初级生产者”全球的绿色植物 (包括部分菌藻类) 利用太阳能每年的“净生物物质”生产量 (折合为碳水化合物) 约为1700亿吨, 其中陆地生产1150亿吨, 海洋生产550亿吨, 这些生物生产过程及其产物是整个生物系统生存的基础。

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营养形成基础。在这个生物特殊自然系统中, 又有一个有着更特殊的需求的特殊子系统———人类, 它在循从上述规律中还遵从着一个更特殊的规律:只能利用α-葡萄糖及其衍生物 (而不能利用β-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纤维素) 作为生命能源, 有限制性要求地利用生命质源 (很多生命物质人体不能制造) , 而这些必需能源和质源的终极来源是特定的一些植物。溯已知原本、眺长远将来 (可预期的时限) , 人类不能逾越上述两条“铁律”。这就决定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产业是农业。为取得生命能源和生命质源, 人类在发展历程中经过长期的探索, 终于从觅食、狩猎、采集方式找到并走向以种植为基础的农业, 从而使自身生活由被动、不稳定、充满危险的状态转到一个相对主动、稳定、安全的“生存平台”上。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 正是农业的发展到能够养活更多的人的程度, 才保证了人类有可能发展其他各项事业 (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农业的进步) 。这是人们必须正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民以食为天”, 是中国古代对农业地位的朴素概括。

三是人类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的环境基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依赖利用大自然生存, 并在不断改造大自然中发展, 但其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以适应自然本身的运行规律为前提, 利用和改造都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不能过度索取和破坏自然循环。这就要在利用、改造中维系与优化生态平衡。当然不是消极的平衡 (原封不动地保持原始状态) , 而是在利用、改造中赢得更高层次的平衡, 可谓顺应大自然规律的积极平衡。农业特别是大农业,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它不只是为人类提供必需的生存、享受、发展资料, 而且提供生态环境。所以, 农业的基础性之一, 还在于它的生态性, 是人与自然沟通、和谐的最大通道。农业的这个重要基础性功能往往被忽视, 对农业的改良、改造、改革同样不能违背这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可持续发展规律。整个生态系统是保证人类生存的“无名英雄”, 农业是生态系统的重要部分, 破坏了它或离开了它, 人类就成了“污水之鱼”或“无水之鱼”!

农业有着极其广阔的纵深。广义农业 (所谓“大农业”) 包括种植业、养殖业、培养业 (部分微生物) 乃至大量的生物物种保护和生态改善, 按大行业可分为农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淡水和海洋) 、养蜂业、养蚕业、菌类产业、种药产业等等;狭义农业主要则指农作物种植业。可以说农业覆盖之广阔、内容之复杂、寿命之长久在地球上属第一, 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产业”。

这里还可以对农业的巨大作用再做一些具体分析:第一, 至少在可预见的长远时期内主要农产品对人类生存是不可缺少和不可取代的, 对人类生活水平的提升农业的发展也承担着很大的分量;第二, “大农业”另一巨大功能是生态功能, 它是最大的碳素转化系统和制氧系统 (按碳水化合物计算生产1吨干物质就可吸收1.466吨二氧化碳、放出1.066吨氧气) 、重要元素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气候调节系统、防治沙漠化系统 (农业生态功能是“开放”的, 难以用市场机制来衡量也难以自动获得补偿) ;第三, 农副产品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部分, 农业是最大的太阳能转换系统和储能系统, 不仅提供生命能源, 而且可提供相当分量的生活生产能源, 其潜力空间很大;第四, 农业可提供大量多种工业原料, 有可能成为有机化工的替代资源;第五, 城市人口的规模取决于农业的承载能力, 不仅提供必需的生存资料, 而且补给绿色的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第六, 农业是安排就业的重要领域, 中国和重要发展中国家没有条件也不应该照搬西方模式, 而应当根据自身国情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借鉴世界发展的经验和教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探索和设计新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 中国将来也要考虑安排20%上下的人口从事农业及其相关生产。

市场经济放大的农业的弱质性

现在, 我们再来认识农业的弱质性。它充分表现为在近代的经济发展中农业被边缘化。全面地看, 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的活力, 它把人类的经济水平、科技进步、文明程度推进到空前的高度, 并为人类的后续发展打下雄厚的物质基础, 也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它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具有巨大活力。但是, 随着历史的发展, 它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许多严重缺陷。且不说社会层面, 单就“纯经济”层面而言, 严重问题之一就是:在它造就了一个工业生产力“彪形大汉”和现代“阔人”生活的同时, 带来两种积痼、一种畸形:“暴食症” (过量消耗资源) 、“泄污症” (污染环境、破坏生态) 和“肢体畸形” (工业“腿”粗长、农业“腿”细短) 。这些都是世界继续发展必须解决又日趋严重的难题。

在近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农业基本矛盾日益激化。其基础性规定:农业系民生产业 (生存产业) 、生态产业、初级原料产业;弱质性则表现为:价格与价值严重倒挂、风险度高、可增量性幅度小、速度低, 以“钱”为本的市场边缘化。 (3) 因农业更依赖自然条件, 其增量空间和速度严重受限制, 不可能像工业那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到狭小的空间大批量生产产品。 (4) 其生产周期和过程决定于相关生物的生理周期及特点, 因而可控性低、生产周期较长, 不可“拔苗助长”。 (5) 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极大, 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破坏, 诸如气象灾害、病虫害、污染毒害、药害等等, 因而生产不稳定、风险大, 而我国又是一个多灾的国家。 (6) 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 (目标生物的生理过程) 各自相对独立, 生产过程基本上在不超越生物生理要求条件下进行 (不像多数工业生产那样需要高压、高温、强力、严格精度等条件和特殊设施) , 劳动操作相对简单, 且大量观察伺作性劳动 (或“监护性”劳动) 被忽略, 所以农业劳动被长期视为“技术含量”低的“低值”劳动, 农产品的价格难以靠“纯市场机制”提上去。 (7) 分布面域广, 产值/面积密度低, 且受土地质量、水利条件影响大 (形成经济学上级差地租Ⅰ) 。 (8) 几个先发展的西方大国土地较为宽裕, 如美国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的2.7倍、为中国人均6.7倍, 它们粮食等农产品达到自给很容易 (美国甚至防止粮食过剩给休耕以特别补贴) , 后起的发达国家 (如日本) 也可以高价的工业品换得低价的农产品, 对它们来说大力发展农业“不划算”。

生产周期长。农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其主要原因在于: (1) 农业的生态效益难以以市场机制获得回报, 中国仅粮食作物每年约吸纳二氧化碳17.6亿吨 (如没有这种吸纳就等于工业二氧化碳量排放量增加60%) 、制氧12.8亿吨, 这是人人可以自然分享的公益, 不需要花钱去买, 农业在“白尽义务”。 (2) 农产品是人们不可替代的生活资料, 但是与工业多数主要原料相比, 要么能量密度低, 在科技没有突破之前不能充当工业和高消费式生活的主要能源, 要么加工成高性能产品的“潜质”含量低, 难以成为“赚大钱”的原材料, 而具有稍大得利空间的畜产品、纤维产品、木制品等, 其利润也被“加工业”拿走。这就是说, 农业对社会的“危机边际” (或“临界限”) 与市场“利润边际” (或“临界限”) 之间的空间极为狭窄, 在世界范围内大抵相当于工业的5%以下。农业就在这个狭小空间里挣扎、生存、缓慢发展, 因而农业容易被以“钱”为本的市场边缘化。 (3) 因农业更依赖自然条件, 其增量空间和速度严重受限制, 不可能像工业那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缩小到狭小的空间大批量生产产品。 (4) 其生产周期和过程决定于相关生物的生理周期及特点, 因而可控性低、生产周期较长, 不可“拔苗助长”。 (5) 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极大, 易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破坏, 诸如气象灾害、病虫害、污染毒害、药害等等, 因而生产不稳定、风险大, 而我国又是一个多灾的国家。 (6) 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劳动过程与生产过程 (目标生物的生理过程) 各自相对独立, 生产过程基本上在不超越生物生理要求条件下进行 (不像多数工业生产那样需要高压、高温、强力、严格精度等条件和特殊设施) , 劳动操作相对简单, 且大量观察伺作性劳动 (或“监护性”劳动) 被忽略, 所以农业劳动被长期视为“技术含量”低的“低值”劳动, 农产品的价格难以靠“纯市场机制”提上去。 (7) 分布面域广, 产值/面积密度低, 且受土地质量、水利条件影响大 (形成经济学上级差地租Ⅰ) 。 (8) 几个先发展的西方大国土地较为宽裕, 如美国人均耕地为世界人均的2.7倍、为中国人均6.7倍, 它们粮食等农产品达到自给很容易 (美国甚至防止粮食过剩给休耕以特别补贴) , 后起的发达国家 (如日本) 也可以高价的工业品换得低价的农产品, 对它们来说大力发展农业“不划算”。

(9) 粮食等农产品的流通过程容易受私人巨商操纵, 他们一头利用农业的基础性抬高价格, 一头利用农业的弱质性压低价格, 控制粮食市场, 两头获利, 大肆从事投机经营, 又加大了农业的弱质性。美国四大粮食巨头 (ABCD) 控制期货市场, 并以此为武器称霸于全世界。由于这些原因, 致使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价格长期处于很低的位置, 形成价格与价值倒挂, 全世界的农业发展都严重滞后。同时由于农民收入低、教育程度低, 常被一部分社会成员所歧视, 沦落为廉价劳动力的产业后备军。

农业的地位犹如江河大堤, 当洪水未达到威胁人们安全程度时, 仿佛无足轻重、视若虚景;当洪灾临头时方感到它对人类生死攸关。现在正在发生的世界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生态危机警示人们:要重新认识农业, 重新考虑发展农业, 而科技的重大进步也向人们展示大力发展农业的新前景。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矛盾到了该解决的时候了。

如果说农业问题是世界性问题, 全世界都应该努力从根本上予以解决的话, 那么中国更应该首先为之开凿先河。因为中国是第一人口大国, 人均耕地仅为世界人均的40%, 大部分人口在农村, 如“三农”问题不能正确解决, 粮食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矛盾和危机就会像魔影一样一直困扰和威胁我们。中国走的是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地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完全可以借鉴世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 立足于本国国情, 凭借社会主义优越性, 充分发挥科技作用, 解决好“三农”问题。

依靠科学技术加速农业产业革命

通过对世界经济发展进行全面深邃分析研究, 可以看出仅仅把农业当作一种“安全带” (所谓“粮食安全”) 是不够的, 必须将它打造成为一种巨大强劲现代化产业, 才是长远的根本大计。

综观人类的经济发展历程, 从大产业层面看, 大体上先是“农业经济”时代, 历时一万多年, 人们得以奠定生存的基础;然后进入“工业时代”, 人们发掘、利用能源和资源及加工制造能力产生质的飞跃;随之而来的是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长足发展, 进入所谓“后工业时代” (有人用此名称表示“知识经济时代”) 。后两个“经济时代”历时约300年。迄今也只有少数西方国家、约15%的人口发展达到高级化程度, 其余占人类多数的国家正在谋求发展, 仍处于不同程度的落后状态, 全世界经济水平呈“梨形”分布。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资料, 2004年一、二、三产业英、美、法、德、日的比重分别为1%、26%、73%;1%、22%、77%;2.5%、21.7%、75.8%;1%、26%、73%;1.4%、27.9%、70.7%。发达国家的农业人口已少于其总人口的5%, 如美国农业人口比例为2.4%, 加拿大为2.8%, 法国为3.2%, 英国为1.9%, 德国为2.8%, 日本为4.5%。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期, 对大自然展开了空前规模的征服运动, 实际上是以掠夺的方式 (“不等价交换”)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据有关统计资料, 整个20世纪, 人类消耗了约1420亿吨石油、2650亿吨煤、380亿吨铁、7.6亿吨铝、4.8亿吨铜;占世界人口15%的工业发达国家, 消费了世界56%的石油和60%以上的天然气、50%以上的重要矿产资源, 从而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第三产业”为此受累, 不可能再按西方的标准过度消费, 因为它们立身和运行基础仍然是现有的经济平台和自然条件限制。而今面对的严峻现实是:占世界85%人口的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及地区面对着剩下的不到40%的地球一次性资源, 又始终受着粮食和食品匮乏、生态危机的威胁, 要实现工业化, 如果沿袭西方发展模式, 剩余空间早已不允许, 地球早已再无力承担, 可以说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与发展危机。

出路何在?人类要继续发展就必须开辟新的途径。那就要在大力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 把开发可再生资源包括可再生能源作为重要的发展空间,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发展和提升大农业。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拓展也预示着农业革命性发展的可能性。

就我国来说, 打造强劲的现代化农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 包括经济层面的“价值回归”、基础投入、组织农业集约化经营模式, 社会层面的组织引导、公益性指导和中介组织的健全、严格土地控制政策, 科学技术层面的大力自主创新和推广转化等。为设计和实施这项巨大工程, 必须首先对相关的方方面面作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 然后做出整体计划和部署。这里仅从科技经济视角就有关问题作些讨论。

从生产力本身说,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打造强劲现代化农业的法宝, 它将给农业以新的生命。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使人类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发生了质的飞跃, 获得了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法宝。深空、深海、“深蓝” (即航天、海洋、信息技术) 、新材料、新能源、环保和生物科技, 向人们展示着新的前景。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 在扩展、深化、提升传统的“大体生物学”、生态学的同时, 细胞技术、酶技术、发酵技术、基因技术都有着突破性进步, 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合成生物学正向新的征程进军, 人类将进入生物技术、生物经济时代。生物科技的施展空间极为广阔, 而其中最大最主要的领域是大农业。在各项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下, 依靠生物科技, 农业必将有革命性发展和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生物经济时代”主要是“新农业经济时代”。

大农业科技的内容极为广阔, 诸如: (1) 基础研究, 各种农林植物、经济动物、经济水生物、农业微生物的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遗传变异机理、不同类型光合作用机理、固氮作用机理、生态学研究等等; (2) 育种、选育:培育乃至“创造”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旱、耐碱、抗虫、抗病、抗逆、适于复种套种等优良性能的农作物和生物质能品种, 优良性能的畜禽和水生生物品种, 适于不同环境特别是恶劣 (沙漠、盐碱、贫瘠等) 环境生长的树木草类品种, 特殊经济性能和药用动植物品种, 特殊经济性能微生物品种等; (3) 改变土壤结构和肥料结构及其施用技术, 提高耕地肥力; (4) 改良和优化外环境:节水、保温、改碱、固沙、生态构建、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疾病 (包括人畜共患病) 防治、旱涝防治 (包括人工影响气象) 、水资源开发利用 (包括海水利用和淡化) ; (5) 人工影响生物生理过程技术:例如栽培、饲养和培养技术; (6) 产品贮存、加工、提取、利用、安全保证技术; (7) 生物质农业技术、循环经济技术; (8) 先进适用和符合环保要求的农林牧渔及产品采集、加工机械, 为农业服务的遥感、传感和信息技术; (9) 现在的航天技术已经能使太空为农业服务, 改变生物性能; (10) 农业运筹学、精准技术和标准化技术等。

在改革开放30年中, 以袁隆平先生选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为代表, 解决了近5000万人口的吃饭问题, 近年来超级稻的研究又进入分子生物水平, 研究成功了亩产800公斤的二期超级稻, 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挺进。河南小麦的优良品种已经实现了8次更新换代, 今年创造了亩产1733斤的最新纪录。近几年商丘的农民曹长义从事“远缘诱变育种法”, 即在红薯、土豆上嫁接小麦、玉米、大豆、绿豆等, 培育出400多个新品种系列, 其中小麦亩产达1650斤, 突破了原有的植物学原理, 开创了9000年来人类栽培农作物历史上突破性先例。中国科学院院士、土壤微生物学家陈文新在不同作物上利用根瘤菌有重大突破, 利用蚕豆与小麦间作, 解决了小麦吸取氮肥的“氮阻遏”难题, 将改变土壤和肥料结构, 探索出消除化肥污染的新路子。这些创新事例, 也还只是冰山的一角, 今后的奇迹将更加层出不穷, 改变着人类的种植业。现在已初见端倪。

以能源而论, 人类利用源于太阳的能量大体经过了柴火、煤炭、石油、燃气四个阶段。能源技术不断进步的标志是能源载体的含碳量不断下降, 如今兴起了“低碳经济”。毫无疑问, 发现、利用新能源的路子、手段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其中生物燃料是绕不过去的坎, 唯有生物质能才是经植物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态能量最适宜的途径, 进而可转化为液态能源、燃气能源。这也是与大农业分不开的。诸如利用秸秆变油、利用劣质土地和山区种植能源作物 (甜高粱、木薯、黄连木、油桐等) , 可以生产柴油。有的专家提出, 发展生物燃料不仅是替代石油的重要选择, 也是促进农村经济, 使农民脱贫致富和缓解粮食问题的一把钥匙。

现在需要更新一个传统的观念, 那就是把农业机械化、化学化等同于农业现代化。实践证明这是相当褊狭的。只能说, 农业机械化仅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方面的要求, 而“化学化”则把以生态为本性的农业推向“石化农业”的死胡同。农业的根本要求应是利用综合技术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包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以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大视野考察, “大农业”是人与自然交换最紧密的产业, 是太阳能转化的最直接最大量的领域, 是最大的生态调节器, 覆盖80%以上的陆地和大面积海洋, 潜力无穷。农业新产业革命不仅能够解决粮食问题, 而且可化解一系列人类面临的难题, 包括一部分新能源, 土地荒漠化及其他吃穿用等, 甚至将来的沙漠改造都可能靠科技武装的大农业。它囊括狭义农业 (种植业或小农业) 和广义农业 (大农业) , 前者包括粮食 (谷物) 、经济作物、能源作物、饲料、医药 (药材) 、观光、生态农业等, 后者包括种植业、畜牧业 (包括牧区以及养蜂、养蚕、特产饲养等) 、林业、水产业 (海洋与淡水) 、微生物农业等。

农业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而且为一系列重要加工工业提供原料。在农业大发展的基础上, 还可利用科技大力发展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有机肥料、饲料加工、橡胶、有机化工 (如塑料) 以及旅游、各种服务业等, 将带动起一大批产业。所以, 农业现代化系统工程是大有希望的。如果能够在30年内从小农业挖掘出1倍的潜力、大农业再发挥出2~4倍的能量, 与发达的工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 那么中国就能成为屹立于世界前列的国家, 为发展中国家做出样板和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纵览全球, 放眼未来, 大自然为农业提供最为广阔的天地, 为人类发展奉献了可以同现代工业媲美的无限风光。关键在于把握大农业科技的重要特点:对象浩繁, 差异性大 (地域差异、季节差异和物种差异等) , 技术集成性和组合接续性要求高, 更新性强, 并要求把普及推广和现场指导放在突出位置, 还应有步骤地把深加工、产品提升和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方面的科技纳入其中。这就需要一个庞大而高效的为之服务体系。

我们认识了科技创新为大农业将开创的光辉前景, 就要重新回到产业结构的认识上来。我们有理由预言, 人类将把农业打造成为强劲的现代化产业, 达到一、二、三产业共强, 互促互补、协调发展、鼎足而立, 可能又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三强经济”时代, 或称“新绿经济”时代, 因为原始社会虽然是纯粹的“绿色经济”, 但是“经济”本身的水平极为低下, 我们的目标是科技-经济高度发达、全面协调、高水平的“绿色经济”, 故称新绿经济。中国更有其特殊性, 与西方的情况迥然不同。第一, 除日本外他们都是人少地多, 中国人均耕地只相当于美国的1/7;第二, 他们的经济发达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亿万人民忍饥挨饿的基础上;第三, 地少人多的工业国 (如日本) 大量可以靠进口粮食为生, 中国则不能;第四, 近年发生的粮荒、粮价上涨已经构成一大经济危机, 并且三大危机 (金融、石油、粮食) 互相交织。如果中国也像它们那样, 走产业畸形化之路, 必定拖入全球化的危机, 受制于人。我国农业加强了、农民富裕了, 第一产业的比重可能会提高, 但这是社会经济的整体需要, 符合我国国情。我们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模式。我们所要发展的不是西方现有的“现代农业”模式, 而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走在世界前面的“现代农业” (有人称为“后现代农业”或“永续农业”) 。事实上, 所谓产品结构优化, 归根到底是实现经济整体的良性循环, 并且是一种动态的, 各国情况应当有所不同。优化的标准是整体经济效益高、质量优, 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 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又能够规避国际风险。从科学发展趋势看, 大农业可能重新成为中国一个容量巨大的朝阳产业。这不是向后看, 而恰恰是世界的前茅, 叫做“否定之否定”。

科技革命导致消费模式的变迁 篇7

关键词:科技革命,消费模式,变迁

0 引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推动人类历史不断向前的革命性力量。20世纪的科技革命使当代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 使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反过来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使当代世界各国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1 科技革命的发展

20世纪伊始, 科技革命的浪潮便滚滚而来。人们首先在科学理论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相对论和量力学的出现使17世纪以来一直被奉为经典的古典物理学陷入了深刻的危机。基因学说的提出, 分子生物学的创立和遗传工业的诞生, 更是生物学重新焕发出活力。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三门新的学科共同构成的系统学把科学理论带入一个崭新的领域。电力技术的改进、通讯技术的发展、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和影视音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正在深入。

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战后迅猛发展。科技革命硕果累累。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无线电电子工业、最新式的机器制造业都跃居前列, 农业走上了现代化。航天工业的发展更异常迅猛, 从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航天飞机升空和人类登上月球, 短短十几年的时间, 人类征服太空的成就一个接着一个。电子工业从晶体管的发明和成套视听产品及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到集成电路的问世和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增强, 再到遥控装置的产生, 是人类信息高速公路时代。在各种新技术的刺激下, 一大批适应不同特殊需要的新材料相继问世。此外科技革命还扩展到各非生产领域, 渗透到商业、服务业、信贷金融业、管理机构以及现代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

科技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 舍弟改变了人类的生存和工作环境, 也由此促进消费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迁。

2 革命导致消费模式的变迁

20世纪以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 新材料、新工艺、新能源不断涌现, 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而且使物品大大丰富起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 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电子商务、应用服务提供远程教育等新兴行业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消费方式。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的进程加快, 使得产品的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 产品的淘汰率大大提高了。市场销售竞争激烈商品的市场寿命缩短。改进型、多用型、全新型产品的开发, 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品。

在物质生活用品日益丰富的同时,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文化生活精彩纷呈。科技革命开拓了许多新兴文化娱乐工具。首先是电影。1895年是现代电影的开端, 此后电影技术不断发展, 1932年出现了有声电影, 电影从纯视觉技术变成了一种视听综合艺术, 大大增强了电影从纯视觉艺术变成了一种视听综合艺术, 大大增强了电影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能力和记录功能, 电影从此成为新的大众娱乐方式。到50年代后, 宽银屏电影和立体电影开始成为电影发展的主流。其次, 电视机和音响设备。1941年, 电视机在美国正式投入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电子技术、超短波和微波技术、雷达技术的发展, 电视的研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真正进入了大规模普及应用的阶段。电视的兴起深刻改变了人们的娱乐消费观念。人们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也在增长。目前, 美国人平均每天花4小时看电视, 欧洲人平均每天花2小时看电视。我国是一个电视人口大国, 截止2010年6月, 我国电视观众总数11.92亿人, 是世界上数量最大的电视收视群体。再次,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一项最伟大的成就, 是我们时代的主要标志。电子计算机自1945年底问世以来, 一直领导者技术革命的潮流。它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 发展速度在历史上还没有任何其他技术一颗与之匹敌。随着因特网的延伸, 全世界拥有个人电脑和网名人数呈爆炸式增长。据统计, 2009年底全球网民总数有12.78亿。目前, 电视广播数字化和家电产品数字化正在形成世界性潮流。

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支出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突出地表现在物质性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下降, 而非物质消费为主。如美国普通家庭在2002年到2008年间, 物质性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由58.5%下降到43%, 非物质性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比例, 相应地由41.2%上升到57%。消费支出结构向精神支出增加的方向变化, 旅游消费逐渐成为主要休闲消费方式。信息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家庭信息化是信息消费的重要方面。人们可以在家中实现网上购物, 更多的人还会在家中工作。多媒体终端结合了电话、电视、计算机和摄影机的多种功能, 构成一个“家庭信息中心”。人们可以通过这个中心获得各类信息。信息化的发展, 消费教育成为长期的消费热点。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不断增长以外, 成人的职业教育, 终身教育费用不断提高。

3 在科技革命的背景下面对消费方式变迁的对策

我们应该坚持适度的消费原则, 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同时, 我们也应避免盲目消费, 学会理性消费。消费要根据自己的需要, 而且要适合自己的需要;消费时要有主见, 不能人云亦云, 不随大流、追风头;消费要协调, 不能只重物质消费而忽略精神消费。

科技的进步对于消费方式改变具有深远的影响, 只有科技的不断发展消费方式改变的步伐才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加快。科技对居民消费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观念, 另一方面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不断引进的新技术与创新在改变着我们的小覅方式。这些新事物对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科技进步能够改变大众的消费方式, 节约型社会的建立需要我们尽可能少的消耗资源, 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 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 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 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农业贮藏的革命:农用贮物袋 篇8

传统的储存方式对于粮食和饲料的损耗率过高,辛苦的劳动成果往往由于储存方式不当使损耗占产量的一半以上。所以,大家都期望着一种快速、有效、省钱的储存方式出现,将粮食的损耗率降至最低。

根据普拉斯克公司的研究,将粮食和饲料存储在密闭的塑料袋中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这样可解决表面露水、热能的损耗及无限量的储存问题。普拉斯克上海公司生产的HITEC农用贮料袋就解决了这一问题,现在此类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非和东南亚等全球市场。

HITEC农用贮料袋是由高品质的原材料—聚乙烯树脂合成的三层共挤膜,具有优异强度和耐久性,外层为白色,用以反射外部的太阳光,防紫外线破坏;内层为黑色,具有完全的不透光性,使装入贮料袋的农作物处于阴凉及黑暗的环境中。HITEC农用贮料袋的使用寿命为24个月。

HITEC谷物袋

谷物袋是一种日益受到大家青睐的贮存谷类的袋子(小麦、大麦、高粱、玉米、稻米、燕麦、黑麦和豆类等)。可以直接从收割机或者卡车上填装谷物,并可妥善贮存谷物长达2年。

谷物一般在12%~45%湿度时收获,在1 2%~14%湿度时贮存。通常情况下谷物在筒式仓库贮藏,一般由泥土、水泥、石头及砖块等建成,分混凝土结构和钢混合结构,粮食贮藏量有限。另外,仓库建筑会出现冷作用,白天日光照射导致建筑物外部温度升高,但内部的低温导致湿度增加,影响粮食正常贮存,需要持续的通风翻动来消除局部的变质,造成维护费用增加。此外,仓库也是虫害休息、繁殖的地方,需要经常消毒,影响谷物贮藏质量。

而使用谷物袋贮存谷物有很多优势,谷物袋三层共挤气密性佳,无氧的密闭空间使储存的饲料可以充分的发酵;黑白两色一膜双效,反射外部太阳热能,防紫外线破坏,吸收内部饲料发酵产生的自身热量,保持内部环境稳定;投资少、见效快,综合效益高,可以采用地面水平储存,节省建窖费用、维修费和上窖劳力;在收割的同时装袋保存,减少养分、水分的流失;谷物储存在没有空气的谷物袋里面,所有的呼吸类害虫都无法生存,或者至少停止活动或停止繁殖,杀死害虫而获得高质量的粮食再也不必通过化学药物或熏蒸来实现;谷物袋外面白色反光可使谷物袋保持低温,里面黑色可防止谷物被老鼠和鸟类发现。

普拉斯克上海公司生产的HITEC谷物袋,一个袋可贮存100~300 t粮食,根据袋子的直径和长度决定粮食贮存量。普拉斯克过去30年的经验表明,谷物袋是目前最好的粮食贮存方式,能最大程度地保持粮食的养分,并大幅度降低贮藏成本。需要指出的是,使用谷物袋贮存粮食,除了HITEC谷物袋外,还需要灌装机、提取器和配套拖拉机动力,根据用户的核算能大幅降低单位粮食的贮藏成本。

来自加拿大的用户艾伦说,他经营了2 500 hm2地,产出粮食全部用HITEC谷物袋贮存,整体计算下来一年损失粮食仅为1 t。另外,算上灌装机和提取器的成本,贮存成本折合为25元/t,比常规贮存方式要少投资5%。

HITEC青贮袋

青贮袋是一种相对较新、低成本、高效、能用于贮存动物饲料的装置,利用氧气耗尽的原理创造出最佳发酵条件,使其更好地保存饲料的营养价值。

青饲料的最佳贮存湿度是60%~70%,在没有空气、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适当的乳酸菌环境下,能迅速发酵,大约经过3周时间pH值就能达到4.0,并稳定在可饲喂状态。在户外随意散堆,饲料损耗量高达65%,而且敞开空间产生的发酵热能破坏70%的饲草蛋白质;虽然青贮窖能部分解决散堆的问题,但是贮藏空间仍然会进入少量空气,损失依然在30%~40%。

使用青贮袋恰好能满足没有空气、适当的碳水化合物、适当的乳酸菌环境的要求,只需要根据收割时青贮作物的水分含量,选择将青贮作物切割的长一些或短一些,以便利用混入空气调节发酵过程。使用青贮袋还有如下好处,可在农场中灵活的运用,快速、高效率的填装和打包饲料,使饲料可被均匀的压实在袋内,不受拖拉机运作时的污染;另外,使用青贮袋使饲料和空气的接触面积较小,将饲料的损耗或变质的程度降到最低,还容易计算饲料量。

美国用户格林先生说,普拉斯克上海公司生产的HITEC青贮袋来青贮饲草损失在5%以下,发酵后的青饲料养分比青贮窖高6%,一个青贮袋能贮存1 000 t的青饲料,贮存时间在3~6个月。用青贮袋贮存青饲料需要割草机、草料收集车、送料斗、灌装机等设备,目前在国内大型养牛场已经有成功的应用案例。

浅析科技革命与物流产业的演进 篇9

一、科技革命的历程

科技是科学技术的简称。科学一词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为“学问”、“知识”的意思,在梵语中的意思是“特殊的智慧”。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科学的界定越来越细化。赵光太老师在其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原理》一书中,将科学的概念分成了狭义和广义两部分。“在广义上,科学是指人类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狭义上的科学主要是指自然科学。”[1]在一般意义上,科学是指关于客观世界的理论和原理,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技术一词来自于希腊文,原意是指“技能”、“技巧”和“艺术”等术语的总称。在当代,人们对“技术”概念的理解在不断深化和拓展,已从生产领域扩展到了社会领域,认为:“技术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与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划、方法的集合。”[2]简言之,技术是指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手段,是科学的物化。

在近二三百年中,人们不断用正在成长的科学技术传统取代旧的科学技术传统,形成了一次次的科技革命。一般地说,从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已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8世纪末,它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形成了以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劳动,使人类进入机器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推进了社会工业化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进入了电力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期,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标志。这时“信息的发展、分配,已经日益成为人类主要的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内容,信息革命正在迅速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思维方式。”[3]第三次科技革命将把人类推进信息时代。

分析三次科技革命的历程,不论是蒸汽机、电动机、还是电子计算机,无不对交通、商贸业等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使它们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实际上,这正好加速了物流业的诞生和发展。

二、物流产业的发展

物流产业的概念尽管诞生较晚,但物流活动却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客观存在的。被马克思誉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者”、美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早在17世纪中叶就指出发达的运输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的重要特征,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更好利用。18世纪70年代亚当·斯密正式出版了他的杰作《国富论》,书中论述了“交换能力引起劳动分工,而分工的范围必然受到交换能力的限制。”[4]由于良好的道路和可供航运的河流能减少运输费用,所以,为开拓更大的市场,以交通改良最为有效。19世纪80年代,恩格斯整理出版了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马克思在第二卷中,对“仓储”和“运输”两个物流的基本活动都给予了深刻分析。他认为:“在产品作为商品资本存在或停留在市场上时,也就是在产品处在它从中出来的生产过程和它进入的消费过程之间的间隔时间,产品形成商品储备。”“商品在空间上的流通,即实际的移动,就是商品的运输。”“运输工具的变化,在商品的流通时间,买和卖的机会等方面造成地点差别。”[5]以上可看出,从17世纪到19世纪,尽管物流产业的概念尚没被明晰,但经济学家确实已把物流活动作为了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5年,美国学者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最早使用了“物流”(physical distribution)一词,此时的物流主要指销售过程中的物流。在“二战”期间,美国军队围绕战争供应,创立了“后勤”(logistics)理论。后来“后勤”一词被企业界广泛应用,这时的“logistics”已包含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物流。因而,从“physical distribution”发展到“logistics”,物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已得到大幅度拓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发展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升级,经济结构在加速调整,出现了一种“以专门从事将物品(服务)由起始地到消费地高效率地发生实体位移,并对其进行高效益的流动、储存及增值服务为经营内容的营利性组织的集群”[6],这就是物流产业的含义。物流产业的形成和演进,是科技革命不断进步的结果。

三、科技革命对物流产业演进的推动作用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7]剖析每一次科技革命,无不对物流活动或物流产业产生巨大影响。事实上,动力方式的进步强化了运输地位,大机器社会化生产的运行催生了仓储职能,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助推了物流业的崛起。

1. 动力方式的进步强化了运输地位

“运输作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通过实现社会产品的流转表现出来的,即把生产和消费所处的不同空间联结起来,完成实物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移动。”[8]由于运输活动通过物品在价值链中的来回移动,发挥了时间资源、财务资源和环境资源效用,所以提高了物品的价值。这就是说,运输环节在社会再生产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回顾科技革命史,从蒸汽机到发电机再到电子计算机,从轮船、火车到汽车、飞机再到宇宙飞行器,一步步强化了运输的地位。它加快了运输的速度,提升了运输的质量,拓宽了运输的范围,缩短了运输的时间,使人类对运输的依存度越来越大。

2. 大机器社会化生产的运行催生了仓储职能

仓储是伴随着社会劳动率的提高,社会产品出现了剩余,从而需要保存以便日后再消费或进行交换而形成的产物。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使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这是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变革,同时也使生产要素的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制成品的数量变成大批量化,这就必然需要发挥仓储手段的作用。

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了发电机和电动机,使电力进入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就把社会的工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有时会造成生产领域与消费领域无法达到协调,社会出现生产相对过剩与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当矛盾在一个有限范围之内时,仓储可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来缓解矛盾的冲击。所以,大机器社会化生产的运行必然溯求仓储职能在社会各领域发挥作用。

3.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助推了物流业的崛起

20世纪上半叶,物流活动逐步从实践环节上升为理论层面,并使物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大幅度拓展。第三次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进入了人类社会,信息技术得以快速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使用、普及和推广,全球范围内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升级,经济结构在加速调整,作为一个将供应与生产、生产与销售密切连接起来的中间部门所起的作用欲来欲明显。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更需要物流业与之相配合。

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加速了经济全球化进程。面对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许多企业都需要集中精力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将一般业务进行外包。外包的过程为第三方物流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使物流产业得以快速崛起。

事实上,人类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生产的人工和材料成本在不断地降低,劳动生产率在逐步地提高,这两者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空间毕竟有一定的限度,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企业不得不把注意力转移到物流环节上来,以发挥这个“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这也是当前物流业得以迅速崛起的动力所在。

四、物流产业对科技革命的反作用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一方面: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产业的演进和升级;另一方面:物流产业通过其各项基本职能和内含要素对科技进程发生反作用。

1. 物流职能追求标准化

随着物流业的深入发展,物流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首先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供应链理论。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的统一运行,促进了国际物流的开展,使已在发达国家成为支柱产业的物流业迅速辐射到发展中国家。就物流过程而言,包装、货物运输、分拨配送、仓储保管、装卸、流通加工、报关、货运保险、领许可证,以及信息服务等环节,迫切追求物品以及运输、装卸工具和仓储设施的标准化,以提高流通过程的效率。物流职能对标准化的反应必然转移到科学技术系统的敏感神经上来,使科技人员的注意力加大对物流设施与物流过程的关注,从而不断形成新的科技创新。

2. 物流系统渴求信息化

物流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大环境中由物流对象、物流设施、物流人员及通讯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由于现代物流追求的是系统整体最优化、总成本最小化,所以物流系统必须使内外部的信息畅通。

物流系统化管理对信息质量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充足、准确和顺畅等方面。由于物流信息涉及多方面,而且绝对量多;信息发生的来源、处理场所、传达对象分布在很广的地区;在货主与物流业者以及有关企业之间物流信息相通时,各连接点的信息再输入情况较多,所以,如何使物流系统筛选并掌握正确的信息至关重要。

正确的信息必须有一流的信息系统相匹配。信息系统由信息硬件和信息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等部分构成。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运行、条形码技术以及POS系统(即销售时点资讯管理系统)的应用、E D I系统(即电子数据交换)的普及更加大了人们对信息化的期望值,渴望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信息革命为物流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这个过程必然形成对科技革命的反作用。

3. 物流管理溯求现代化

物流产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流向。因此,物流管理必然蕴涵现代化的管理意识、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现代物流管理具有快速响应的特征。快速响应(Quick response)物流“是利用基于时间的计划抢占先机,并且从完整供应链的角度来跟踪销售趋势。”[9]它是一个企业能否及时满足顾客服务需求的能力展示。因此,现代物流企业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如大型专用船舶、集装箱、自动化仓库和以Internet为代表的高速通讯网络以及其它先进的物流设备相继投入运营和使用,可以说现代物流已实现了装卸和搬运的机械化,仓库管理的自动化、信息传输和处理的计算机化。这样,物流产业的发展与前沿的科学技术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从而极大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4. 物流人员要求知识化

由于物流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集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物资供销业、国内外贸易业、仓储业等产业的部分职能于一身的新兴产业部门,它将上述部门的一些社会职能依照社会分工日趋专业化的演进规律进行重新组合,以现代科学尤其是网络信息技术的支撑为前提,浓缩而形成的一个崭新的致力于提高社会总体效率和效益的产业部门,因此,从事物流操作的人员逐步要求具有知识型素质。

物流人员的知识化促使其必然要在知识经济时代成为现代经济的弄潮儿。市场经济是竞争的经济,物流人员要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然要在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进行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积累将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演绎,这明显将推动科技革命的发展,形成科技进步的动力。

综上论述,科技革命与物流产业的演进既有相互促进的渊源,又有相互作用的发展趋势。科技革命加快了物流产业的诞生和升级,为物流产业的运营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同时,物流产业的发展又为科技革命提供了优越的实验平台,加快了科技革命前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赵光太等主编.自然辩证法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9.第276页

[2]赵光太等主编.自然辩证法原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9.第277页

[3]宋惠昌等著.政治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10.第362页

[4](美)斯密著,杨敬年译.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10.第22页

[5]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55、170、279页

[6]朱占峰.物流企业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第9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5页

[8]朱占峰.物流企业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第129页

新的科技革命带来的改变 篇10

在科学方面,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产生以下影响。

整合和创生生物学:16世纪以来,生物学发展的基本轨迹是整体——器官(系统)——细胞——分子,这条研究之路已快走到尽头。目前,我们正在揭开人体全部遗传信息。如果把这些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组装起来,能否“制造一个生命”?生物体与机器的多种组合,能否创造新的生命形式和新的物种?

思维和神经生物学:我们的知识都是思维的产物,但思维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有人记忆力好?为什么有人直觉思维强?为什么有人有艺术天赋?人脑是思维的载体,神经系统是思维的工厂,它们如何工作?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将改善人类的智慧,推进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在技术方面,主要涉及再生、信息和纳米工程等。

生命和再生工程:对生命的操纵有违人类的现行伦理道德,但人类将逐渐具备操纵生命的能力——操纵遗传物质,改变生物特性,制造新物种;操纵神经系统,改变生物行为特征;操纵生物节律,实施人工休眠和人工唤醒,改变生物的生命周期;操纵生物细胞,实现体细胞无性繁殖即克隆;操纵组织器官,进行组织器官的体外培养,随时随意替换生物体的任何组织或器官;操纵生物生殖,进行体外受孕怀胎,实现体外生殖;操纵生物性状,建立“生物工厂”,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操纵生命形式,实现生物和机器的组合。再生工程包括细胞、组织、器官、躯体、人体和物种的仿生、创生和再生等;人造组织和器官,如人造心脏、肺、胃、皮肤、骨头、血、血管和肢体等将实现产业化生产。

信息和仿生工程:人脑思维和动物信息处理的数字化模拟和仿真,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无阻碍获取、现有信息传播渠道的整合等。开发以新原理为基础的计算技术,大幅度提高计算速度。模拟人脑的认知和思维原理,并行处理和整合各种类型的信号,逐步建立非线性推理功能即直觉,具有部分人类情感。开发新的网络技术,大幅度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实现人脑与电脑之间的直接信息转换,人脑可以直接“知识充电”。“人格信息包”的发明,使人的“网络化生存”和网络虚拟人(网络人)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人的“网络化永生”。

纳米和仿生工程:纳米工程指在纳米尺度上进行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包括纳米结构、纳米加工和制造、纳米材料、纳米器件和系统、纳米机械、纳米电子元件和设备等。纳米工程、信息工程和仿生工程的结合,为人类开创一个新的工作平台。

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纳米科学、仿生工程和机器人学的结合,信息转换器、人格信息包、两性智能人、人体再生和互联网的结合,将使人类获得三种新的“生存形式”,即网络人、仿生人和再生人,实现某种意义的“人体永生”。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的科技革命将产生巨大的带动力。

生命科学的相关学科:如对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信息生物学、空间生物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生物医学、再生医学、农业科学和生态农业、生态学、仿生学和仿真学、生命和宇宙起源等。

材料科学和仿生材料:各种材料,如功能材料、智能材料、传感材料、超导材料、纳米材料、仿生材料、生物材料等,将丰富材料家族。

地球和环境科学:地球还能存在多久?地球上的资源还能开发多久?全球变化将走向哪里?自然灾害能否预防?沙漠化和荒漠化可以控制吗?物质资源是有限的,环境变化是无限的,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人类要在地球上长久生活下去,就必须认识地球,爱护地球,适应地球。

绿色超级制造:绿色超级制造是指利用超级电脑系统进行环境友好的智能制造。它可实现从市场调查、新产品开发、设计、进料、生产、包装、发货等全过程的自动化,彻底改变制造业的技术模式;并将与微加工和微制造技术结合,形成微器件、微设备、微工艺、微设计、微生产等自动化,从而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创新和享受将成为人类的主要活动。

绿色超级运输和新能源:人类必将突破现有物理概念,发现新的物理概念,运用新的物理原理,开发新的绿色运输工具,使人类能够“日行十万里”。新物理学革命将带来新能源和新运输工具,拉开第七次科技革命的序幕。

此外,空间科技、能源科技、海洋科技、国防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科技伦理学、复杂性科学和现代化科学等,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人类会进入“再生时代”?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模式,从学习、工作、家庭、性关系到寿命。例如,信息转换器的发明和普及,将使人类从没完没了的学习压力中解放出来,学习成为“知识充电”,学校成为“心理培训所”,人类的知识和信息鸿沟将消失或减小。

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也将发生变化,科技结构的本身变化是必然的。这样,人类文明将进入“再生时代”。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第五次浪潮。从科学角度看,它是一次新生物学革命;从技术角度看,它是一次“创生和再生革命”;从产业角度看,它是一次“仿生和再生革命”;从文明角度看,它是一次“再生和永生革命”。抓住科技机遇的国家,将获得巨大经济和社会利益。

金融危机正孕育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篇11

回顾历史,曾经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学说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这三大发现都是在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出现的,它们又引发了包括电气化、摩托化和现代医药等新兴科技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带动各国进入一个新的繁荣期。

历史经验表明,重大的经济危机时期,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而重大科技成果也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前后问世的科学发现,成为日后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中叶经济危机后,世界各地兴起了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电脑开始普及,世界开始真正进入了网络科技时代,也造就了世界经济新一轮繁荣。

对历史上三次产业革命分析可得出,正是技术革命带动了经济的起飞。德国经济学家格哈特·门施在《技术的僵局》一书中,利用现代统计方法对112项重要的技术创新分析后发现,重大基础性创新的高峰均接近与经济萧条期,技术创新的周期与经济繁荣周期成“逆相关”,因而认为经济萧条是激励创新高潮的重要推动力,技术创新又将是经济发展新高潮的基础。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和加深,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防止经济大幅度下滑,世界各国不约而同都想到了通过科技创新寻觅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政府提出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措施之一,就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特别是在微电子、新能源、航天航空、装备制造、通信技术、生物医药等16个重大专项取得突破,将为中国经济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在新能源开发方面,在江苏南通的洋口港建立了亚洲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到2009年底,洋口港风力发电场总装机容量将达11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0万千瓦时,占全国“十一五”期间风力发电总量的77%,将进入全球最大风电场行列。在航天航空方面,在中国西南部的喀斯特洼地有望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国际天文学界希望,这个500米口径的“天耳”建成后,能帮助地球人接收到更多来自“地外文明”的信号,并揭开宇宙起源之谜。在装备制造方面,中国造大飞机项目,到2009年底为第一步,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关键技术和概念设计;第二步在“十二五”期间(2010—2015年)开展型号设计试验和试制;第三步在“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取得型号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并投放市场。我国航空工业现已逐步形成涡扇支线客机、涡桨支线飞机、中型货运飞机、小型直升机、中型直升机、大型直升机、客货混装多用途飞机、农林专用飞机、小型通用飞机、教练机等十大自主产品系列,中国将成为世界少数几个能够生产系列航空产品的国家之一。在通信技术方面,2009年下半年,将迎来“3G”时代,到时直接用手机就可实现移动宽带,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中国将在这次金融危机后,技术创新方面将会取得重大突破,将会为科技革命的到来,作出大国应有的贡献。

美国总统奥巴马同样将科技创新看作振兴经济的重要“武器”,特别把新能源作为带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发动机”。根据奥巴马公布的能源政策,美国将逐步实现能源供给的战略转型,计划在未来10年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研究;促使政府和私营部门投资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等新能源技术。此外,美国还将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全面推进分布式能源管理。

欧盟、日本等也把加大科技研发作为应对危机的选择。除了新能源之外,目前国际科技领域中,新一代互联网、干细胞医疗、航天工程等也在迅猛发展,宛如腹中躁动的胎儿,有可能带动巨大的突破。

上一篇:消费危机下一篇:批注式阅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