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金融

2024-10-05

农业科技金融(精选12篇)

农业科技金融 篇1

1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的涵义

1.1 农业科技金融

目前“科技金融”一词在实践中已开始广泛使用, 但“科技金融”概念在理论上仍未被严格界定, 更没有形成独立的科学内涵。1993年, “科技金融”被深圳市科技局首次使用, 只是科技与金融的缩写而已。目前, 随着研究的深入, 赵昌文教授等人在其《科技金融》的书中, 给出的定义比较具有代表性, 认为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 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 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 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归纳国际、国内研究成果, 梳理国际、国内相应实践之后, 房汉廷 (2011) 认为, 一个比较完整的科技金融内涵, 可能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 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 即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 (2) 科技金融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 科技与金融结合起来就是新经济模式的动力所在, 技术革命是新经济模式的引擎, 金融是新经济模式的燃料; (3) 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 科技金融是一种科学技术资本化过程; (4) 科技金融是一种金融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即同质化的金融资本通过科学技术异质化的配置, 获取高附加回报的过程。

1.2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是从科技金融、科技中介的实践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兴产业, 中介组织无疑是一个广义上的集合概念,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包括信息咨询服务型、科技成果转移型、投资融资型、人才服务型、法律监督型、企业孵化型等等, 在公司实体上, 有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农业技术 (农业产权) 交易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农业科技创业投资担保公司、农业科技人才市场、农业科技培训机构、农业技术评估中心、农业科技孵化器等等, 各种类型的中介机构随着市场需求而出现。随着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的形式多样, 数量增多, 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对于引导其健康发展、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迫切性日渐显现出来。所以, 本文关注的不仅仅是实体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 更关注其中介作用的有效发挥。

构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这个“平台”, 目的是促进科技金融和农业科技的有机结合, 推动农业发展, 破解“三农”问题。本文构建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是以政府的角度, 即政府“搭台”, 参与主体“唱戏”, 是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也是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按照市场运作, 政府宏观调控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研究, 认为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是以农业科技和科技金融的迅速发展为基础, 由政府支持和引导组建的, 参与主体包括有供需需求的个人、农业科技企业、高校等科研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担保公司、行业协会以及专业融资中介组成的集合体, 旨在提供创业资本、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科技保险和上市辅导等各类金融服务的多层次、多元化、高效率的制度化平台。

2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构建研究

2.1 平台构建的原则

2.1.1 政府主导, 多方共建。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是一个公共性的组合服务平台, 其公共物品的属性使得政府必须加以政策引导和宏观监控。平台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大工程, 只有政府搭台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充分调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面的积极性, 参与资源整合与建设。

2.1.2 综合集成, 优化资源。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是一个各方信息汇集的平台, 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 激活现有的农业科技资源, 有效调控增加资源, 最大程度上发挥现有科技资源的潜能。重点整合、重组有基础的、有突破带动作用的优势、特色农业科技资源, 重点支持原创性研究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 形成局部突破、整体提高的发展态势, 从而构建资源丰富、层次合理、功能完善、体系健全的信息数据库系统, 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各方利益的基础上, 打破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提高信息透明度, 按照市场规则运作, 使得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市场的优胜略汰。

2.1.3 共享服务, 制度优先。

共享服务, 是指建立以共享为核心、符合农业科技发展、开放互动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平台突出共享服务、共享信息。但是, 共享服务需要制度的先行建设, 政府加大改革力度, 积极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清理、修改、制定有关法规和标准, 为资源共享提供法律保证和制度条件。发挥政府政策的导向作用, 以资源共享机制引导科技资源的整合和汇集, 弥补市场的失效, 促进资源的合理流动, 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劳动时间和成本。

2.1.4 统筹规划, 分步实施。

根据目前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的发育程度, 政府的平台建设要进行前期规划, 规划要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 结合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的特点, 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性结合, 强化统一规划, 把握重点, 突出特色, 采取试点、示范的方式, 分步骤、分阶段积极稳妥地推进中介平台建设。

2.2 平台构建的功能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以建设农业科技信息发布咨询服务、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和专业性的技术产权综合服务为主要服务内容, 政府搭台, 实现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服务, 平台发展成为服务专业化、发展规模化、运行规范化的特色中介服务平台, 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农业科技特色的企业、行会组织和投融资机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聚集资源、连接供需、服务社会与要素整合上, 是集信息、技术、市场、人才、知识、政策法规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服务平台。

2.2.1整合功能。

整合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机构投资等等信息流, 使之在一个平台上流动。建立分工协作、功能互补、资源共享, 服务整合的运行机制, 加快形成一个与科技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中介服务平台。

2.2.2 引导功能。

引导社会上的各种资源, 投入到农业科技金融的建设上来, 推动科技金融和农业产业化发展。通过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平台的运转, 引导金融投资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小额贷款机构投资于农业科技部门和企业, 使其充分运用自身资金的同时, 通过参股、贷款、担保等方式支持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农业科技企业种子期, 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 平台引导“天使投资”、科技企业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资本参与投资, 通过科技金融投资的放大和拉动效应, 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进入农业科技金融领域。

2.2.3 服务功能。

重点突出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投融资服务、技术产权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 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经济和科技的紧密结合, 提高中介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推进中介服务的产业化。

2.3 平台的框架

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建成后, 是由农业科技企业、高校等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等构成的综合服务平台, 它为科技资源自发的寻找“买家”和“卖家”, 为平台参与方提供农业科技、技术人才、农业资金和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与服务。该平台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透明、效益共赢的发展目标, 有效促进科技资源的流动, 提供更加专业化、细致化、个性化的便捷、高效服务。

农业科金融中介组织平台由科技资源信息汇集平台、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平台和技术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构成, 具体框架如图1。

2.3.1 科技资源信息汇集平台。

科技资源信息汇集平台, 是农业科技信息的采集、提交、发布与检索为一体的平台。包括农业科技信息服务, 农业科技供需信息服务和农业科技人才信息服务。

2.3.2 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平台。

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平台, 即是投融资平台, 包括发放科技贷款的银行机构、天使投资的风险投资机构 (PE) 、多层次融资的资本市场和政府对科技项目投资等等。资本与市场对接服务平台, 重点解决个人、科技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

2.3.3 技术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技术产权综合服务平台旨在为农业科技金融交易双方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平台, 技术产权综合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三种服务:第一种是经纪人服务, 提供农业技术合同的登记、公正、仲裁及法律咨询服务以及无形资产评估和市场调研服务、农业科技风险投资与保险等咨询服务;第二种是交易管理规则服务, 根据有关法规和技术交易管理规定, 维护平台市场的交易秩序, 使之规范化。其中还包括中介组织协会等自律组织, 组织会员开展各种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动, 从而推动中介组织的发展;第三种是政府公开的政策文件、优惠政策等信息。专门发布与农业技术服务、农业技术评估、农业技术技术转让等领域相关的科技政策、法规和文件, 为中介服务平台的规范化运行提供政策保障。

3 结论与展望

发展农业科技, 使金融服务业更好的支持农业科技、农业发展, 涉及到农业科技的资源配置、金融支持机制等诸多环节。研究农业科技金融中介组织平台的构建, 正是要搭建一个平台, 使得服务双方得到更好的服务, 平台的构建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丁革化.科技金融携手合作扶持高新技术企业[J].特区经济, 1992 (4) :40-41.

[2]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房汉廷.科技金融是什么[J].华东科技, 2011 (06) :34.

农业科技金融 篇2

科技金融含义

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主要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在金融的助推下,科技产业呈现出新的面貌,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无线技术的发展都是在金融的支持下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科技与金融本属于不同的产业,在融合的过程中必然面临很多困境。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推动科技金融的发展,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相对较迟,因此需要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摸索。由于高科技企业通常是高风险的产业,同时融资需求比较大,因此,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的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

农业科技金融 篇3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表示,金融科技重塑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在享受金融科技带来的好处时,应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安全性,抓好金融科技风险治理,这一过程涉及体制改革、立法完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且需要跨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交流合作与学术研讨。

蚂蚁金服首席战略官陈龙先生对蚂蚁金服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建树进行了介绍。陈龙先生认为,构成互联网金融的三大主要因素是技术驱动、场景依托和金融合规。其中,金融合规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加上良好的技术驱动,构成了金融科技的1.0版本。然而,如果没有将互联网金融成功切入到生活场景中,则将难以得到真正的推广。

农业科技金融 篇4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简介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成立背景

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1991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成都高新区规划总面积已达130km2,逐渐形成了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集群。在新时代下,成都高新区为了聚集更多的金融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与投融资环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根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对应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率先提出“梯形融资模式”[1],构建了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见图1。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概况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以下简称盈创动力)是由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作的一个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的平台,位于成都高新区金融总部商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69000 m2,总投资约20000万元,为5A级的智能型办公楼宇,2008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

盈创动力取得的成果。

盈创动力自2008年投入运营以来,已形成了以天使基金、风险投资、政府产业投资、债权融资、上市融资、融资顾问、上市辅导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投融资服务格局,能够满足科技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成长阶段所对应的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融资需求。

盈创动力一期和二期总面积约14000m2,共入驻ARC基金、凯雷投资、VIVO基金、韩国KTB基金、银科基金、深创投、德同基金等机构,聚集投资资金市场规模超过150亿元。平台累计帮助上千家中小企业获得债权融资50亿元,帮助近50家企业获得总额超过20亿元的风险投资,成功助推10余家高新区企业改制、融资。2010年成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担保近1亿元,并与彭州、郫县、蒲江、双流等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展开战略合作。

盈创动力定位和目标。

盈创动力作为专业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其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的内容包括自种子期到成熟期全程投融资及金融服务需求、各种金融资源利用投资模式和服务模式的整合以及全面投融资服务其资金投向偏重于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其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盈创动力运行模式和运营服务架构。

平台通过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再造,对入驻机构进行资源整合,使其能够根据企业需求提供专业服务,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具体运行模式见图2。

平台以融资中介服务为核心,打造“一平台、两体系、三支撑”的运营服务架构[2]。“一平台”是指信息化平台,目前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搭建了综合门户网站、投融资金融服务平台、企业发展咨询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共性技术支撑服务平台、企业信息资源数据库,积累近2万家企业信息。“两体系”是指债权融资服务体系和股权融资服务体系,其中债券融资包括统借统还平台贷款、担保贷款、小额贷款等;股权融资体系包括盈创动力创业投资基金、创业加速器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天使基金。“三支撑”是指同业公会、创业投资研究所、财富俱乐部。

金融增值服务体系。

平台除了为入驻企业提供常规的投融资服务,还提供金融增值服务,包括西部(四川)路演平台、“云资本”西部企业路演平台、创业风险投资同业公会及财富沙龙、新三板及拟上市企业改制服务和重点科技创新项目监理等,见表1。

盈创动力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经验

综合性服务平台的建立。

盈创动力是一个综合性服务平台,它聚集了各种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程投融资及金融配套服务的资源要素,包括创业投资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中介机构、咨询机构、担保机构、小贷公司、信息服务机构等。各专业机构以现场办公、在线服务、网络咨询等方式组成盈创动力的服务体系。此外,盈创动力还建立了强大的动态数据库,各企业的资金需求、行业动态、企业基本面信息以及企业信用记录等都将入库。当一家需要资金帮助的企业找到盈创动力后,工作人员会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分类,然后把企业需求传递给相应的投融资机构和中介机构(当然企业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有选择地获取专业服务),在投融资机构、专业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与企业之间搭建资金供需信息的桥梁,减少信息不对称,实现供求信息的高效对接。

统借统还平台的建立。

针对科技成果要成功进行产业化需要大量资金以及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盈创动力以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下属的成都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为平台,筛选、组织一批有资金需求的中小企业,打包后向银行融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通过统借统还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必须通过平台公司、担保公司和银行的三道专业评审,在企业的贷后监管中,各专业机构充分发挥各自的组织资源和专业优势,让同批次的企业形成联动与联保,调动科技型企业相互监督与评价,确保信贷资金安全。2011年,该平台为高新区内,213户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7.9亿元,累计帮助460家中小企业获得贷款11.8亿元。

共同承担风险机制的建立。

为了拓展高新区内企业债权融资的渠道,解决区内企业贷款风险,高新区管委会、银行、担保公司建立了共同承担风险的机制,成都高新投资集团专门成立了融资担保公司。对于贷款风险,担保公司承担70%、高投创业承担12%、银行承担18%。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高新区还对贷款企业给予基准利率40%的贴息补贴和40%的担保费补贴。除此之外,高新区管委会还建立了年末按担保余额给予担保企业奖励的制度等。截至2011年底,该平台已帮助500多家企业获得高新区贷款贴息和担保费补贴资金4 600余万元;帮助100多家企业获得成都市贴息资金2156万元,极大地降低了企业信贷融资成本。

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的构建。

经过多年培育,成都高新区的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已从初创期进入成长期、扩张期,债权融资已不能满足它们的融资需求,股权融资和上市融资成为当务之急。为此,盈创动力除了把有限的政府资金设立为引导基金,还将投融资的重点主要放在吸引民间风险投资上。通过出台税收减免、购房补贴(对入住盈创动力的机构给予1000元/m2优惠,租房给予20元/m2补贴)、入住投资机构和投资管理人员缴纳所得税给予奖励等优惠政策,吸引深创投、银科基金、上海天意投资、红土投资、亚商新兴等机构入驻盈创动力,多方筹措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的创业风险投资资金。与此同时,高新区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推动企业上市融资,对申请改制上市的企业,分别在改制阶段、辅导阶段、发行上市阶段给予总额达300万元的奖励。

促进科技金融结合的政策建议

完善金融服务平台建设。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和金融机构对融资供给需求的无缝对接,提高融资效率,减少融资的中介环节,各高新区应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且分布散的特点,把科技型企业金融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引入到高新区,建立高新区金融信息资源平台,使区内各企业、金融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的信息都能进入平台。当企业需要资金时,能在该平台上找到合适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满足其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投融资服务需求。为了克服物理平台不可无限扩大这个制约因素,平台还针对不同区域的需求提供类似于“移动套餐式”的金融服务,通过少量专业人士的指导,使其服务模式在异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而创建自身的金融服务品牌。

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难题,信息不对称是重要原因。要想从根本上消除企业和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问题,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政府(主要是高新区)、银行和企业三方共赢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并配套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为此,各高新区要把区内中小企业的基本信息尤其是信贷信息、财务信息、纳税信息以及环保信息等进行采集、整合,并进行评估和分类,建立完整的信用信息体系,对企业的各次信贷进行记录和“储蓄”,并将信用记录作为企业以后投融资的重要凭证。当多个企业需要资金支持时,高新区可以根据各企业的信用信息记录打包处理,通过区内统借统还平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则可以通过信用信息系统查询企业的基本资料和信用记录,省略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审,最终实现“由零售改为批发”的目的。

加强科技金融结合力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史也是一个融资史。为更好地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需要创新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科技金融结合力度。对于初创型企业,高新区一方面要利用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对企业进行扶持,另一方面要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帮助企业进行贷款融资。对于成长和扩张期的企业,要借助统借统还平台贷款等设立政府扶持资金、政府引导资金、科技银行等,引进商业基金进行融资。对于成熟期的企业,鼓励企业打包发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债券或创造条件鼓励企业在海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进行融资。

建立风险共担机制。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和银行现行的体制机制,为了消除银行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带来的顾虑,政府应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政府、银行和企业的风险共担机制。首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按照一比例对贷款基本利率给予补贴,并对给企业贷款额度达到一定程度的银行给予奖励。其次,建立科技担保公司,与银行和企业进行一定比例分担贷款的风险。再次,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科技保险投保,各地区应根据自身情况,拿出一部分资金,按保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

打破“玻璃门”和“弹簧门”。

创新科技和金融体制机制,吸引大量闲置的民间资本投入到科技领域,使民间资本阳光化,打破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和“弹簧门”。首先在民间资本大量闲置的地区,鼓励建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科技担保公司。其次,建立民间资本与科技项目的对接会,通过路演等方式吸纳民间资本对科技项目进行投资,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汤继强.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实务运作与案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

[2]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 篇5

金融科技风险是指金融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实现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时,由于计算机本身(和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而导致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给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金融科技风险。据统计,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仅计算机犯罪给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就达数百亿美元。我国近年来由各类金融科技风险造成的损失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金融科技风险已成为一项紧迫、艰巨、复杂和长期的任务。

一、金融科技风险分析从我国的现行情况来看,金融科技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银行计算机管理工作薄弱。以商业银行为例,大多数县支行只配备了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有的至今还没有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其次表现为内控制度执行不严,为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计算机犯罪提供了可能。

2、环境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运行环境中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其次是计算机实体的物理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仍以银行为例,目前省市地行计算机机房设置标准较好,物理环境的安全威胁不突出,而基层行各营业网点的计算机设备安装环境较差,安全威胁较大。

3、由于应用软件在研制过程中考虑不周或在编制程序时不够严密,出现应用系统在超级用户下运行、文件权限设置不正确、业务数据以明码形式存放、容错能力差等现象,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账务错乱,数据信息被破坏,系统崩溃。

4、某些“黑客”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窃取银行用户密码,以合法身份联人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破坏活动。由于网络系统分散在各地,侵害行为的发生极不容易察觉,所以造成的危害将更加严重。

5、部分业务人员素质跟不上高速发展的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步伐,银行科技支援服务部门对网点服务响应不及时。

二、金融科技风险防范金融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防范金融科技风险:

1、增强安全意识。加大计算机安全宣传力度,提高银行各级员工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认识。

2、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银行自身开发的软件要注意采取可靠的加密技术,比如采取比较先进的三级密钥管理体制(密钥、主密钥、交易密钥),确保计算机网络间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在柜台应用系统中,设计五级用户权限(操作员口令、复核员口令、业务主管口令、部门负责人口令、系统管理员口令),重要交易和操作实行分段分人控制,并且由系统硬性要求用户密码定期更换。

农业科技金融 篇6

发挥科技管理部门的技术优势,创新融资项目评估和贷款担保机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特别是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主要难点,一是对科技项目和科技产品缺乏评估能力;二是对企业偿付能力不放心,强调要有足够担保。解决的便利途径,就是科技管理部门与银行部门结合起来,共同合作,对科技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评估,增加银行贷款的信心;同时,探索更符合科技企业融资需要的贷款担保方式,以减轻银行贷款的风险压力。天津、上海、西安、厦门、深圳等地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应用。

建立科技和金融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金融部门掌握着大量资金找不准融资对象,科技部门掌握着大量科技资源找不到资金,问题就在于彼此信息不对称。天津市政府把产、研、学、政府和金融部门组织起来,共同进行科技融资研讨与信息交流,济南、南京等地开展融资项目招商洽谈会,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科技与融资的距离,增强了互信,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创造了融资条件。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多层次的、稳定的、持久的信息交流平台,将会降低融资等待和撮合成本,提高融资效率。

充分开发政府投资功能,建立风险投资担保基金制度。1999年,财政部和国家科委联合下发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贷款贴息管理试行办法》,各地以这个办法为依据也联合颁布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对于支持科技项目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按照国家适当扶植、企业自主创新、市场竞争选择的方式,在“十一五”时期内,向国家争取更多一些的预算资金投入,增加资金实力;同时,改变直接拨款的方式,把资金中的一部或大部用于银行贷款贴息和风险投资补偿,更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的资金来支持科技开发和应用。

增强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的科技开发功能,在条件成熟时争取建立科技开发银行。世界各国为了保证其科技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均建立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扶植机制和风险投资服务体系。我国科技型企业基本有三类:一是外资为主导的科技企业;二是国资为主导的大型科技企业;三是中小型的民营科技企业。对于二、三两类科技型企业需要有政策性金融服务体系提供稳定的融资服务,完全依靠商业银行和市场融资是不现实的。在继续发挥国有大银行作用的同时,国家开发银行可在多年为中小企业融资的经验的基础上,扩大开发银行的服务功能,可能很快收到效果。

大力发展信托投资市场。目前的信托投资公司功能狭小、业务单一,过分向证券交易和个人理财倾斜。我国社会上有多种多样的科技资源,受传统体制的限制,大部分资源不能流动,许多有重大价值的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不产生新的价值,甚至价值不断自然损耗。在科技资源市场上,信托公司有着广阔的创业空间。如:科技成果的委托、科技收益权的代理、科技设施的租赁、科技产品的市场开发、科技投融资管理等等,可以发挥信托的特有功能,加快科技与金融的融合。

农业科技金融 篇7

2012年10月, 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 将推进协同创新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摆在了全省优先发展位置。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图以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为抓手, 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 有效集成科技金融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 着力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 使之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升级、发展升级的脊梁。经过两年的努力, 全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以科技金融为牵引, 在培育组建、技术突破等方面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

1 江西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现状

科技协同创新体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省内龙头企业为主体, 优势关联企业参与, 集聚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优势科技资源, 以攻克产业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为重点任务, 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独立研发机构。随着科技协同创新体组建布局的步伐不断加快, 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政策保障措施更加完善, 全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已逐步成长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

一是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 以利益为纽带, 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方式, 按照市场导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组建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体。其中, 2013年在节能环保、锂电及动力汽车、生物和新医药等产业组建了江西联融新光源、福能动力电池、科维等5家协同创新有限公司;2014年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组建了晶科科技、井圣塑料光纤、华昊水稻、井巷机械等13家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二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 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 依托优势企业, 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 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 努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2013年组建的5家科技协同创新体聚集境内外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31家, 已取得新型高清晰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国家第一类首仿药拉科酰胺、KD发动机等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26项, 形成新产品27个, 获得专利59项, 创造自主品牌6个, 预期经济效益将达70.6亿元。

三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科技协同创新体要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多主体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模式。利益共享方面, 创新收益由协同创新体以契约形式分配, 人才和技术可以期权方式入股分红。风险共担方面, 由龙头企业承担风险改为各参与方共同承担, 实现了风险分散化。政府部门也根据技术创新的实际, 承担一定风险, 切实减轻企业创新成本。

四是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体是江西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任务, 必须大力推进政策创新,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为协同创新提供动力和条件。出台了《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研发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在申报与认定、资金投入、资金返还、各方职责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为促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科技协同创新体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2 科技金融助推协同创新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建立科技协同创新体, 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贷款贴息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 增强财政资金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力, 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一是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研发扶持资金由原来的无偿投入改为有偿使用、溢价返还的方式, 以科技协同创新体龙头企业的股权进行质押的方式投入。研发扶持资金实行返回退出制度, 期满后, 协同创新体应按借款合同一次性将扶持资金返还省财政投资管理中心, 收回资金继续用于科技协同创新体的研发扶持引导。鼓励科技协同创新体上市, 研发扶持资金应按相关上市规定清算退出。

二是创新社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 努力放大财政投入效果。2013—2014年省科技厅安排资金1.8亿元, 以“溢价返还”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扶持组建了18个科技协同创新体。引导91家境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投入研发资金21.36亿元, 引导比为1∶11.8, 投入研发用地67.23万平方米, 建设研发大楼17栋, 引入研发人员1116人。

三是创新金融扶持科技机制。建立支持协同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 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担保等机构广泛开展适应协同创新需求的金融创新。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 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协同创新体的信贷支持。加大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民间资本的支持力度, 规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 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协同创新。据统计, 2014年新组建的13家协同创新体共撬动金融资本投入1.8亿元, 引导比为1∶6。

四是创新政策协调实施机制。建立科技、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参加的科技金融服务协同创新工作协调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沟通和分工负责机制, 加强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协调, 形成推进金融助推协同创新的政策合力。目前, 省科技厅已与省交通银行建立了合作机制, 与8家金融机构达成了扶持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协议。

3 科技金融助推协同创新体快速发展的思考

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体,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 必须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加大扶持力度,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一是加强科技与金融耦合对接。探索金融资本与科技协同创新项目结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建立科技创新项目贷款的推荐机制, 支持协同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 引导和支持金融资本及民间投资参与协同创新;指导地方科技部门建立中小微科技企业特别是协同创新体融资需求数据库, 与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需求对接;开展面向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培训, 培育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二是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通过新设或改造部分分行作为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行或特色分行, 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大力推动金融租赁公司等规范发展, 为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协同创新提供大型设备、精密器材等的租赁服务。以“科技入园”为抓手, 指导和推动地方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机构为协同创新体等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投融资解决方案。

三是推进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 创新交叉性金融产品, 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协同创新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控合作机制。通过借助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科技贷款评审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 支持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推进专利保险工作, 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能力建设, 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四是畅通多元化协同创新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福斯特新能源集团等具备条件的协同创新龙头企业上市。支持科技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支持科技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产品进行融资。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 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协同创新领域。根据科技领域需求和保险资金特点, 支持保险资金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创新项目等形式, 为科技协同创新体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4 结束语

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 以科技金融助推科技协同创新体加快培育和组建, 提高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升级的保障能力。我们相信, 只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嵌入金融链, 不断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体, 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 就能显著提升全省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加快“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64094-25490969.html

[2]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奖励, 2014, (02) :8-9.

[3]刘延东.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 2014, (08) :8-10.

[4]万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中国科技产业, 2014, (08) :11-13.

[5]强卫.在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rly.gov.cn/shownews.aspx?id=8733.

农业科技金融 篇8

创新建设“信用张江”。为提升科技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张江创新建设了“信用张江”平台,平台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形成有效对接,企业响应积极,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家园区企业提交自评报告,出具企业信用他评报告逾200份,信用他评数据得到金融机构广泛认可。同时,基于“信用张江”体系不断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如针对信用资质优良,经营状况较好或发展前景良好,但资金趋紧的企业推出科技银行卡,截至2015年上半年,该卡已发行近200张。

“种子资金”直投优秀企业。从2013年起,园区设立了种子资金,在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2亿元资金用于园区初创期、种子期项目的直接投资。截至目前已对园区近300家企业进行了跟踪研究,已完成投资和现处投资过程中的企业36家,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约500万。2015年上半年度累计完成了6个项目的对外投资工作。至2015年5月底公同累计对外投资总金额13273万元,并带动了超过6个亿(其中1亿正在落实)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

“引导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从2013年起,张江园区管委会每年在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2亿元,用于引导和集聚国内外创业资本投资园区项目。一是参股各类天使投资基金。根据产业与行业积极与晟唐投资中心、金睛投资、医谷孵化器、晨汇创投、英诺投资、思科资本等机构设立专门针对孵化企业与苗圃企业的天使基金。二是引导设立张江主导产的风险基金。联合上海市数字视频基地设立数字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面为数字视频领域,基金总规模2亿元,联合沪江网、上海文化产业基金设立户桂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互联网在线教育领域,基金总规模1亿元。三是参股有关产业基金。参股武岳峰集成电路信息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集成电路产业领域,该基金首期拟募资30亿元;联合软银中国设立上海软银张江半导体产业基金,主要致力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该基金首期拟募资3.5亿元。

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健全。针对园区企业场外市场挂牌和公开上市发行,园区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于在新三板、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在股改完成、挂牌阶段分别给予60万,100万补助;对公开上市企业,根据股改结束、材料报会和成功发行等三个阶段分别给予60、120、120万元补助。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截至目前园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股交中心E板挂牌38家,公开上市发行30家,补贴额总计约1.424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张江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张江园区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成立“上海张江火炬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种子投资”、“引导资金”的管理运维,成立“上海张江园区企业信用促进中心”,负责信用张江体系的建设和推进。

体系化的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譬如在种子资金投资方面:于2014年11月对上海米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500万人民币的投资,并吸引了创业接力的跟投资金。根据创业接力原先的投资计划,对于米度的投资节点在2015年,投资金额设定为200万元,但在种子资金引导作用之下,创业接力将投资金额上调至500万元,并在2014年11月完成了所有的交割手续。同时,在火炬创投的推荐及种子资金带动下,企业也获得多家银行的授信额度,其中招商银行支持力度近1000万授信额度。在多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公司迎来了20天中标12个的销售高潮,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平底库包头钢铁集团尾矿库的中标(中标金额累计327万元),具有战略意义的北斗数传在高铁项目上的应用案例(川藏铁路线风速传感试点)。同时米度参与的总装与贵州省北斗专项国土部分幵始正式执行,该项目总金额2300万元。此项目为国内第一个北斗专项,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米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接任该项目也奠定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领头地位。在“引导资金”方面:张江园区对盛大黑骥马基金进行参股,该基金于2014年设立,已通过私募的形式募集资金人民币2.45亿元,由5家机构及4位自然人组成,其中机构分别为张江火炬创投、盛大网络、汉得信息及有成投资(管理公司)、张江科投。张江火炬认缴出资4500万元。该基金专注对中国境内的TMT (电信、媒体和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早期与成长期阶段项目进行投资,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投资约2500万元,其中有2个落户张江,投资金额为816.67万元,包括“安师傅代驾”、“美味不用等”、“七侠网络”等在互联网投资领域耳熟能详的项目。

科技金融工作模式研究 篇9

新技术革命以来, 社会财富创造规律已经体现为: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科学技术, 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因素, 是财富创造的决定因素, 是第一生产力。而金融简单的讲就是资金融通, 它是各项经济活动的血液, 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推动力”的结合, 其目标就是推进自主创新, 实现国家和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都充分证明,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人类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伴随着重要的产业革命。当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高度融合时, 往往会呈现出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

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重创了一些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和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资源环境、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双重压力下, 纷纷摒弃过度依赖虚拟经济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 提出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实体经济的新战略。比如美国出台了《复兴法案》和《创新战略》, 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和投资为支柱;欧盟出台了2020战略, 要把研究和创新资金占GDP的比例, 从目前的1.9%提高到3%;日本出台了《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 着力开发环保和节能减排技术, 并引导银行系统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发达国家的新战略, 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二是通过金融财税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新一轮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结合正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兴起, 而金融创新重回正途, 必将大大加快新产业革命的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又着力于未来可持续发展, 对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位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最近也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科技金融结合现状及成因

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实行赶超战略, 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 无论金融业本身的发展, 还是在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实践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 相关的体制与机制还有待健全, 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还有待完善, 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还有待创新。从这方面看, 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道路, 就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目前, 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过程中二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结合, 即使出现了金融资本相对过剩, 依然缺乏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 在满足科技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能兼顾金融资本的盈利目标。主要原因在于: (1) 科技本身存在多重目标, 其中有许多目标与金融资本目标相冲突, 如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等, 只有那些可以为金融资本带来预期利润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金融资本孵化的对象, 如应用技术中可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 (2) 金融资本本身是一个集合, 包括商业银行资本、信托资本、风险投资资本等多种性质的资本, 它们对承受风险和资本回报要求存在较大差别。 (3) 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不同性质资本之间存在着不对称, 直接导致风险和回报之间的不对称, 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变得非常困难和缺乏动力基础。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者本身并不矛盾, 它们在增进社会财富增长这一层面是完全统一的。能否真正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渠道, 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是当前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关键点

1. 科技金融工作定位。

从科技资产财富化目标来看, 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的深化。 (1) 对已经形成的可以财富化的科技资产进行孵化, 使之具有财富化载体。国内、国际经验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引导金融资本投入的方式支持创新、创业活动, 加快科技资产的商业化进程。如孵化器、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 (2) 对初具形态的科技财富载体提供规模化融资安排, 使财富创造过程加速化, 如创业投资、担保融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 (3) 对处于高成长期的科技财富载体提供放大化融资安排, 使财富创造获得规模化效应, 如科技信贷、企业IPO等。从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来看, 科技金融是为金融资本释放风险, 创造与之期望匹配的“收益回报服务模式”的过程, 具有财政属性和金融属性。1) 政府科技投入早期介入, 可以释放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2) 政府投入借助科技金融平台可以和金融资本合成“同质化”资产, 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3) 通过金融工具创新, 可以为金融资本创造新的财富回报模式。由上可知, 科技金融的事权是科技创新工作, 财权是政府投入对金融资本的引导, 科技金融工作的主旨还是科技工作。

2. 科技金融模式选择。

根据运行机制的不同, 科技金融模式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社会主导型。 (1) 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市场配置科技金融资源的模式。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下, 金融市场 (包括银行等金融中介) 在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占主导地位, 其又可细分为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和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1) 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认为, 相对于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 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它具有如下优点:a, 属于权益融资, 虽然成本高, 但风险小, 适合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资本市场提供权益融资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b.相对于银行债权融资, 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收益模式具有优越性。c.资本市场拥有风险识别、风险分散功能。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也具有不少缺陷。具体为: (1) 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需要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市场, 要有较高的证券化率。这使该模式的运用受到较大限制。 (2) 资本市场具有较大波动性, 其筹资的连续性不如银行贷款。 (3) 高新技术企业股票在资本市场流动, 股权在市场上转让, 有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2) 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认为, 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机制不是证券市场, 而是银行机构。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间接融资占据企业融资主体地位;银行可以持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 银企关系密切。与资本市场主导型模式相比, 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存在不少缺陷。a.银行债权融资收益模式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相宜性。b.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有积聚银行风险, 不利于金融稳定的风险。 (2) 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政府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科技金融模式, 它存在主要原因: (1) 市场失灵, 主要是因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完善情况下的信息不对称, 科技开发活动的公共物品属性及正外部性以及某些科技金融服务领域的高风险和风险收益不配比。因此, 政府有必要提供科技金融支持, 以弥补市场空缺, 治理市场失灵。 (2) 科技金融的正外部性, 由于多数国家或地区将科技作为竞争战略, 且科技投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当然, 从根本上讲, 政府的资金主要是发挥“杠杆作用”和“倍数效应”, 放大社会资本。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对科技活动、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支持主要体现在: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直接提供融资等方面。 (3)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社会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科技金融模式, 主要采取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方式。它的优点在于:a.速度快, 节省时间;b.可以对市场主导型融资和政府主导型融资提供有效补充。存在的缺陷是: (1)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适用范围较窄; (2) 其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机制不利于创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3) 融资规模小, 不足以支撑一个大的经济体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科技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科技金融环境影响着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 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信用体系。科技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交易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 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 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的落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备, 使得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突出, 已经成为影响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2) 中介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金融需求方和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机构, 主要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包括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 它们在减少科技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科技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非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包括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国有独资公司和科技金融行业协会, 它们主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对接、资本对接,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3) 法律体系及政府政策环境。法律体系和政府政策环境是政府作用于科技金融的重要体现, 是科技金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能对其他环境要素产生较大影响。

4. 科技投入不足, 方式单一。

科技创新, 是以科学新发现为源头的创新, 涉及产学研多个环节。从产生新思想到孵化出新技术再到生产商直接应用直至进入市场, 每个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创新投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投资回收期长, 投资周期越长, 期间还要进行不间断的投入。二是投资效益存在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来源于多个环节。新思想能否孵化成技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新技术新产品存在市场风险。技术创新投入的风险收益的结构分布规律是:技术创新的前端, 离市场越远, 信息越不完全, 风险越大。就投资的收益来说, 正好相反。同时, 创新投入的潜在收益也是结构性的。投资人和受益人不一定收敛。创新投资的阶段越是靠前, 技术外溢导致的社会收益越是明显, 也就是创新收益难以收敛到私人投资者。创造投资的阶段越是靠后, 创新成果的私人收益便越是明显。因此, 早期的技术创新风险大, 存在技术外部性, 商业性机构对于技术创新早期过程的支持比较薄弱。即便是创业风险投资也只是投资于技术比较明确的、处于成长期的新兴科技企业。政府负有科技投入的责任但是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创新科技金融的结合机制, 向技术创新前端移动。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风险分担作用, 调整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式, 建立放大机制, 撬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早期过程。

目前, 各地政府科技投入普遍存在投入资金少、方式单一等问题。以乌鲁木齐市近几年的科技投入情况为例: (1) 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10年自治区财政收入为500.5759亿元, 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9.21%, 财政支出为1 698.9126亿元, 其中科技投入8.725亿元左右, 占年度财政支出的0.51%。2010年乌鲁木齐市财政收入为197.6亿元, 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4.76%, 财政支出为208.2271亿元, 其中科技投入3 250万元, 只占年度财政支出的0.16%,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了以科技带动创新提升产业升级目标的完成。 (2) 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单一, 目前乌鲁木齐市财政科技投入主要以“项目资助经费“形式直接资助企业, 由于科技计划往往立项分散、项目平均资助强度偏低。过去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就资金量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3) 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功能未能充分发挥。2010年度, 乌鲁木齐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32项, 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 250万元;承担国家、自治区科技支疆、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兴新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15项, 获得专项科技经费13 069万元;而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 065.4亿元, 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11.5亿元。

四、今后科技金融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专业

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负责区域科技与金融资源的整合, 引入社会合作资源, 创新服务产品, 统一协调交易各方共同推进科技金融实施工作,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业务、全流程、多层次的综合性一站式量身定制的投融资服务。引导和支持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政策法律等全方位服务。

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夯实科技金融工作基础。

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依托区域企业信用征信系统, 统筹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 加强信用信息统计分析, 制定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衡量企业创新能力, 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 破解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优秀、守信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良好银企合作关系, 实现“政府征信、企业立信, 社会尊信”的良好局面。

3. 转变政府科技投入方式, 引导金融资本合理流动。

(1) 设立科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设立科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资金重点支持信用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其自有知识产权、股权、信用等创新要素向金融机构贷款。通过科技贷款贴息, 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引导企业有效运用金融资金, 加大科技投入,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建立科技贷款信用保障资金池, 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3) 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补贴资金。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补贴资金。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支出。 (4) 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 为高成长、轻资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商业性担保公司合作, 搭建区域统一的联保及再担保体系, 形成担保风险分担机制, 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业务。 (5) 发起设立科技投资基金。由财政资金牵头, 联合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科技投资基金, 基金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6) 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组建由财政资金出资引导, 民营资本参与的,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采取差别化监管和奖励政策, 鼓励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动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股权等质押贷款以及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发展, 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发端于科技创新, 而成就于金融创新。如今, 新一轮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正在加速融合, 以迅猛的力量推动新兴产业全面崛起。科技与金融结合这个概念, 已经写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能否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渠道, 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是当前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经贸委.新疆中小型工业企业统计年鉴[K].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3]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56-67.

农业科技金融 篇10

5月16日, “上海市科技金融专员聘任仪式暨工作动员大会”在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举行。会上, 科技金融专员的亮相成为上海建立全市性科技金融工作队伍的第一步。

科技金融专员队伍的建立对未来开展上海全市科技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与金融需求调研、新政策与新产品的推广、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等具体工作做好了准备。

有别于传统以培训为主的服务方式, 科技金融专员突出服务零距离。以企业需求为立足点, 在日常工作与企业的负责人保持良好的沟通, 将科技金融方面的信息直接传达给企业负责人, 极大提升了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同时科技中小企业创业者能在提出需求的第一时间找到相关负责人员, 而不用再盲目地急病乱投医, 通过科技金融专员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企业能够找到最合适的科技金融产品, 科技金融政策和产品的服务效率与公共价值将得到极大提高。同时, 科技金融专员的建设为科技金融人才培养探索了一个新的方式。

聚力科技金融 助推经济升级 篇11

地 点 :国家会议中心一楼多功能厅C厅

主办单位 :科学技术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国家知识产权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

指导单位 :中关村管委会

承办单位 :中关村发展集团

主 持 人 :许强(中关村发展集团总经理)

整 理 :本刊记者 程桔华

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发现,近些年经济发展面临着两个比较矛盾的现象:第一个矛盾现象是,一方面我们号称制造大国,很多工业产品的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很多高端产品又高度依赖进口,比如光纤制造设备差不多100%依赖进口,集成电路芯片装备85%依赖进口,乃至于发动机的一些核心部件都要依赖进口。这说明我们的产业亟待升级,整个经济亟待升级。

升级靠什么?靠科技。事实上中国有庞大的科技资源,我国的科研队伍人数在世界上排第一,近些年来的R&D投入在世界上也排在第三,专利数也在世界上排第三。有这么庞大的科技资源,为什么我们的高端产品还那么严重地依赖进口呢?那就是我们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太低,据统计只有25%。而真正产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更低,只有5%。大大落后于以色列,它的科技成果转化率高达80%左右。

科技成果转化是需要金融支持的,是不是我们没有金融资源呢?于是出现第二个矛盾现象。中国有足够的金融资源,最新的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储蓄已经达到43万亿元人民币,人均储蓄超过3万元,这在世界上是排第一的。为什么这么多的金融资源没有去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呢?这就好比一个地方有足够的水源,另一个地方有足够的田地,但是两者之间缺少一个渠道,缺一个像古代的都江堰、灵渠这样的灌溉渠道。所以我们一定要设立专门的科技金融来把我们已经有的金融之水引过去,灌溉科技成果转化的田地,然后助推产业升级。

中央赋予了中关村要建设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的使命,在履行这个新使命的过程中,中关村发展集团做出了不懈努力,近3年来,已经对260个企业投资了35亿元,推动了一些项目的成果转化。另外,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在努力构造“百千万”工程,用北京市政府提供的一百亿资金,带动社会各个层次的金融机构合作来建立基金系,放大到一千亿,然后投到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园区建设上,期望产生一万亿的效益。

在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科技金融分论坛上,各界嘉宾围绕“科技金融如何助推经济升级”发表了真知灼见。以下为嘉宾演讲内容集萃:

做强科技金融

助推科技成果转化

杨再平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

这些年来,我们出台了不少政策来做强科技金融。但是我们还是有必要对科技金融的特殊性进行梳理。第一,科技金融比其他金融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是因为,一项科技成果一旦转化成功,将对社会带来巨大的福利。第二,科技金融比其他金融要承担更多的风险。第三,科技金融比其他金融要更多的智慧。金融不是简单的资金运动,它背后更多的是智慧。

我总结为六方面的智慧:第一要有慧眼识珠的智慧。在一项科技的初试阶段,就要看到它未来的价值。比如苹果,当它还是第一代的时候,迈克·马库拉就看出它的价值。换句话说就是要识货。第二要有伯乐识马的智慧。科技成果转化,尤其是产业化,必须要有既懂科技又懂经营的科技企业家。科技金融家要善于发现这样的千里马。第三要有发现并且创造潜在质押品的智慧。科技成果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未来,要挖掘它的知识产权专利。第四要善于管控风险。第五要善于通过商业模式来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可持续性和金融支持科技成果的可持续性。做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给予资金支持,要帮助有科技成果的科技专家,通过某种商业模式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找到这种商业模式,转化就成功了。我记得有一个经济学家说过,只要有合理的价格,我们可以在高速公路上种庄稼。言外之意,只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我们可以在高速路上种庄稼。第六要善于破解跟科技金融相关的融资难题。做科技金融会遇到很多难题,有的完全是跨时空的交易,风险很高,这要有善于破解难题的智慧。

要做强科技金融,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科技金融体系。首先从银行方面来说,我觉得应该有一些政策支持来把现有的科技支行做专做实。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试点一两家科技银行。比如上海浦东银行跟美国硅谷银行合作,专门做科技银行。

除了银行方面,做科技金融还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多样性的金融支持,不仅是信贷支持,还需要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的支持。在英国,早期是成立天使基金来对创始阶段的企业进行支持。最近又推出企业成长基金,对成长阶段的企业进行支持,它实际是一种股权投资。股权和债权的转化,银行贷款和股权的转化,科技成果的转化都需要一个多方位、多角度、多样性的金融体系的支持。

最后,还需要有专门的科技金融专家队伍。要做强科技金融,必须要在科技金融领域拥有一批懂科技、有经验、有知识的银行家和科技专家。

促进资本链、创新链

和产业链融合发展

于军

中关村发展集团董事长

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我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只有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才能真正实现创新的价值。历史的经验也表明,只有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才能爆发出新的产业革命。而我认为,科技与金融的结合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路径。

中关村在科技金融的一些领域,还不能充分满足创新创业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像深圳、上海、江苏等地都有一些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创新举措。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关村需要在更高层面上谋划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形成更加体系化、更加有效的资本链。

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几个重点要突破:

第一是设立科技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难,而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更是难上加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中关村有17家银行开办了特色支行甚至分行。这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需求还有很大的缺口。2011年,中关村示范区科技活动经费中的80%以上都是来自于企业自有资金。中关村企业有贷户比重仅为20%。另外,截止2012年,北京市金融机构贷存比才40%多,远远低于全国68%的平均水平。为进一步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国务院办公厅刚刚颁发的“金十条”也明确提出,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这为科技银行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政策机遇。

nlc202309040436

第二是发行科技载体的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中关村的土地和物业资源稀缺,科技型企业成长初期又需要有优惠的科技载体来支持。但是为了保证园区的持续创新活力,并且有效调控产业,需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园区产业载体。通过发行REITs能有效解决这个两难的问题。REITs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源支持产业发展,也有利于突破科技载体发展的瓶颈,更有利于创新创业,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

第三是建立面向产业化项目和科技载体建设的上规模、结构化的基金体系。目前中关村发展集团正在配合北京市政府筹备两支规模以上的基金,一个是指向集成电路产业群的投资基金,另一个是指向园区开发建设的园区发展基金,希望能够满足中关村示范区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和“641”工程产业聚集过程中的资金需求。

第四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信用环境。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给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过程中会发生不良贷款等行为,从政府支持的角度看,设立中关村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补偿,完善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我认为意义重大。

科技孵化器——以色列的经验

瑞娜·普利德

以色列施特拉公司高级顾问

以色列当年做科技孵化器的时候远没有中国现在这样好的条件,我们既没有资金也没有资源。以色列是个小国,只是地图上的一个小点。以色列政府已经意识到,如果不做科技孵化器,不发展以科技为基础的多样化的工业,经济是绝对生存不下来的。但凡能从别的国家买到的东西,消费者是不会从以色列购买的。所以我们必须进行以科技为主导的创新,别无他选。

幸运的是,早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色列政府就决定,将原有的传统工业改造成以科技为基础的工业。自那以后,以色列的经济就慢慢发生了改变。在二十世纪70年代,以色列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出口仅占GDP的1%,而在2000年之后,已经飙升到65%。

以色列做科技孵化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撑,不仅有资金上的,政府也分担风险。但是后来也遇到了瓶颈,一些工程师、科学家和社会学家有很好的创业点子,但是在创业的初期阶段,没有人相信他们可以赚钱,市场并不理解通过他们的技术能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根本不能获得投资。(今天我们才知道,其实他们的创业点子都是瑰宝,如果能得到一些资金的支持,就可以从无到有,变得非常有价值。)所以政府必须对他们进行帮助。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援助,是绝对不可能将那些创业点子发展起来的。

我们一开始学的是美国,使用商业孵化器的概念。在2年之内,我们就建立了28个科技孵化器,我们给创业者提供所有的服务,只要是他们想要的,包括场地、资金、物流以及管理等。两三年之后,一些孵化成功的企业就有能力吸引私人的基金,并且连续吸引两三年。刚开始我们的成功率就达到了50%,那时候美国的成功率也只有10%。从2000年开始,我们的成功率又提高了。

在以色列,孵化器最早都是由政府来建立的,但是现在属于私有。我们审核项目的标准是:立项者要向我们证明研发过程需要以科技为基础的孵化器,并且有市场潜力,以及它的风险性等等。通常情况下10个项目有5个是不合格的。比如一个项目的预算,两年时间大概是50万,而政府要出80%,如果成功了,需要用销售额的3%作为回馈。这些孵化器遍布于以色列全国,不同的地方情况不一样。我们在生命科学这一领域是非常强的,因为这方面的条件非常苛刻,很多投资者不愿意出钱,因为它整个周期非常长,风险也比较高。

我们认为以色列的科技孵化器很成功的一方面就是能够很好地筹集起私有投资。我们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必须靠实践去检验,要准备好接受失败。

斯坦福的创新机制

和硅谷的成功

张首晟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

每次讲起科技创新,有两个名词总是少不了,一个是硅谷,一个是斯坦福。现在要增加一个新名词——中关村。

科技金融的起源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院长费瑞德·特尔曼教授有很大关联。当时斯坦福是一所新兴的大学,要办好一所大学,最成功的典型就是把学生输送到哈佛大学或者麻省理工学院做教授。但是当时正值经济大萧条,学生毕业后根本找不到任何工作,费瑞德·特尔曼就从自己的腰包里掏出50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500万美元)给了他两个找不到任何工作的学生。正好碰到二战的机会,需要很多电子仪器,HP公司就抓住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费瑞德·特尔曼教授可能是风险投资最初成功的典型。

Jim Clark是斯坦福电子系的教授,他创办了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很多好莱坞电影都要用到他们公司的机器。互联网时代,他又创办了Netscape,也非常成功。在他整个创业的过程中,斯坦福给他提供了很多帮助,比如他可以以非常小的股份拿到斯坦福的专利。但是他创业成功后,非常怀念母校,给斯坦福捐了非常大的一笔款项。谷歌、雅虎的创始人也都是斯坦福的学生,他们给学校的捐款也非常多。去年斯坦福所有校友的捐款在美国所有大学中排第一位,超过了1亿美元。斯坦福用这些捐款给那些付不起学费的学生提供奖学金,这样就形成一个正循环链。

整个硅谷的技术,在过去五六十年,基本上是按照摩尔定律走的,每过18个月,三极管就加一倍。但是现在遇到瓶颈,三极管加一倍的时候,晶体管散发的热量始终没变,这主要是因为电子在芯片里的运动是杂乱无章的。最近我的科研小组就要研究出一种方法,使得电子在芯片里完全像在高速公路上跑一样,各行其道,互不干扰。这项研究已经得到非常大的关注。

硅谷最近非常注重的技术是Cloud Computing(云计算)。许多新办公司,原本要做非常大的投资才能跟谷歌这样的公司抗衡,但是由于有了云计算,很多公司一下子就起来了。还有大数据,使计算机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有可能实现。大数据领域肯定也会走出许多新公司。这是中关村的机会,也是投资领域的新机会。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on-line Learning。现在美国高校把自己最好的产品都已经搬到了网上,今天在中国的一个偏远小村庄同样可以听到哈佛大学的课。在线教育领域也会产生很多新的技术。

nlc202309040437

中关村有最好的学校,有清华、有北大,而且有那么多的好企业,中关村周围的环境的确和斯坦福、硅谷非常像,我们要把斯坦福这座桥梁跟中关村深深地结合起来,为科技金融做出新的贡献。

外贸电商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王树彤

敦煌网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PEC工商咨询理事会委员

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带来的变革和冲击,同样会沿袭到金融产业。但是要做好互联网金融产业需要有相当的积累。

作为中国在线外贸电子商务以交易为核心的全流程交易平台的开创者和领先者,敦煌网在过去9年时间里,积累了大量的实时交易数据。我们对接了全球224个国家和地区的3万个城市,我们能够非常清楚地知道国外的交易金额和频率,以及货物所在的地理位置。早在 2010年,我们和中国建设银行就预测这个领域会有一个崭新的机会,所以基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海量数据,我们合作开发了基于企业交易和诚信记录的金融产品。今天看来,我们当年的这个创新的确成为了大势所趋。

实际上,中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融资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特别是跨境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环节相当复杂,货运时间、资金质押时间都很长,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很难处理汇率等方面的问题。敦煌网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和接受订单的每一个环节,跟银行合作开发出了不同的金融产品。例如,企业一旦登录到我们的交易平台,它的信用就开始得到记录。企业上网的时间,回复客户询盘的时间,客户交易的记录,客户的反馈等记录都可以作为银行授信的基础。

2011年我们和建设银行开发的订单贷产品,在国内第一次打破了中小企业一定要跟银行面对面、要抵押、要质押、要担保的局面,企业完全可以基于在平台上的历史交易记录、订单情况拿到银行的实时贷款。而且企业的信用额度还可以重复使用,有些企业用10万人民币的信用额度,一年可以获得120万的贷款。到今天,通过订单贷这个金融产品,已经发放了2亿多人民币的贷款。

对于以交易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平台,对银行有三个方面的大价值:第一,电子商务平台汇聚了广大的中小企业,它起到一个汇聚销售渠道、销售通路的作用。第二,电子商务平台累积了大量的实时交易数据,包括风险体系、诚信安全、历史交易记录、采购商的反馈信息,这些对于银行进行风险定价、企业授信有非常大的价值。第三,电子商务平台采用全在线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申请金融服务的效率。

外贸电子商务已经迎来了它的大好发展机遇。最近几年,国家发改委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外贸电子商务的示范城市,最近李克强总理也特别对外贸有了国六条,帮忙扫清在线外贸里的融资、结汇、退税等一系列难题。包括国务院最近也发文推进外贸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领域的发展。

在美国经商和投资的

四个关键问题

希莫尔·杰伊·曼斯菲尔德

美国Foley&Mansfield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际商业法律事务部主席

从2009年到2011年,一共有67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募资82.6亿美元。从2012年到现在,只有2家中国公司在美国上市,总募资1.66亿美元。预期2014年情况会有所复苏。中国公司在美国经商和投资一定要注意以下四个关键问题:

第一,怎样在美国进行IPO。在美国进行IPO不仅能提高中国公司的知名度和声誉,并且可以募集到高额的资金。但是在美国IPO也有许多弊端,比如需要三年以上的财政状况的审查,还需要很多其他的文件,以及承受媒体、专业分析师的监督压力。大众投资对我们的回报率有一些期待,这也使得我们更加注重短期收益,从而影响在研发上的投资,甚至会改变公司的本质。

美国还有许多法律法规的限制,比如公司内部人员在收购中不能出售他们的股票。但有个备选方案,可以做私募配购。过去3年,通过私募配购募集到的资金大概是八九千亿美元。

第二,怎样规避美国的税种。在美国征税有许许多多的方式,比如工资税、财产税、不动产税,还有赠予税、销售税、消费税等。在美国最高的企业税率是35%,2012年减免之后的税率是12.1%,而中国最高的企业税率是25%,中国也会有15%的税率削减。

第三,怎样构建保护知识产权档案。知识产权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有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不需要注册的,但这对于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商业秘密被泄露,会对公司造成一系列损失。专利是知识产权中最重要的一个,也是最值得投资的一个。专利非常有价值,而且可以跨国移植,持久力非常强。构建保护知识产权档案的最好方法就是要有一个成长与管理的系统来让大家掌管好自己的知识产权。而且还要将这些知识产权商业化,以此来扩大收入。

第四,怎样收购美国公司或产业。在2012年,中国的大连万达集团收购了美国的AMC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最大的收购案,数额达到26亿美元。现在双汇正在收购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数额达到了47亿美元,正在进行当中,有90%以上的可能性。

为什么要收购美国的公司或产业呢?如果你想拓展美国市场并提升市场领导力,或者想接管比较先进的生产线、引进比较先进的技术,或者要把资产投资在海外,或者想要获得非常好的生产工具、生产系统,等等,都可以通过收购美国公司或产业来完成。最好是收购破产企业。因为这些破产企业有很多好的科技能够为你所用,收购破产企业还可以享受到免受债务等条件。还有可能会获得中国政府或者美国政府的支持和资助。

新三板市场

服务创新创业型企业

陈永民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什么时候像新浪、腾讯这类公司可以不到境外去上市,境内的资本市场也能够为这类公司提供服务?这类公司有什么特点呢?它们有新的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这类公司上市的时候,往往没有盈利。随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境内的资本市场也有条件为这类公司提供服务。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的定位,主要就是为创新创业型企业和新兴业态的企业服务的。

从新三板市场业务规则规定的挂牌条件来看,研发阶段的企业,包括亏损的企业都可以申请挂牌。新三板市场的法律环境、运行机制,以及投资者适当性有利于接纳这类公司。一方面,新三板市场没有强制要求企业挂牌的时候一定要进行面向公众的大比例的公开发行。另一方面,新三板市场有较高的投资者适当性,投资者需要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承受能力和定价能力。同时,新三板市场也将推行做市商制度,希望以此来提高市场的定价能力。

新三板市场的制度设计也试图做到真正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新三板市场的挂牌条件是很清晰明确的,没有以持续盈利能力作为条件,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但并不等于说不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因为投资人一定会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所以我们就会要求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一定要讲清楚影响公司业务发展和盈利能力的因素。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审查有充分的包容性,希望用这种包容性来换取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一个公开转让市场,是一个有连续交易的市场。从新三板市场的业务规则可以看到,最低的交易易手是1000股。下一步要推出做市商,做市商实际上就是一种比较连续的交易。我们不希望投资人在买股票之前再去做净值调查,这样做的成本太高,也不允许挂牌企业进行选择性的信息披露。信息披露一定要充分、公平。中介机构的净值调查要充分、规范。

新三板市场的会计信息披露也非常重要。今年公布的新制度实施以后,要求给企业审计的会计师必须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编制企业的财务信息要遵守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新三板市场允许亏损企业来挂牌,但是财务报表一定要是真实的。有业绩波动的企业也可以来挂牌,只要说清楚了是什么原因,但企业的业绩一定要是真实的。

在新三板市场,信息披露是法定义务,信息的真实性是法定要求。新三板市场是纳入中国证监会监管的市场,挂牌公司属于公众公司,也是纳入证监会关于公众公司的监管,所以如果信息披露方面有欺诈、不实、误导,企业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

农业科技金融 篇12

苏北地区是江苏的重要板块, 苏北五市 (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 农业人口接近总人口的80%, 农业增加值约占江苏全省农业增加值的一半, [1]是江苏农业主产区, 所以没有苏北农业现代化就没有苏北社会经济现代化, 更没有江苏全省现代化进程。加快苏北农业经济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是江苏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两个率先”的重要举措。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将产生深刻而全面的影响。农业是我国受到冲击一个行业, 农业经济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农村社会基础的稳定, 影响城市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因此不能仅从纯经济角度去看待农业问题, 而要从政治和社会全局角度出发, 认真地对待。江苏省苏北五市农业增加值约占全省农业增加值的一半左右, 农业仍是苏北重要的基础产业, 促进农业健康发展对实施省委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意义。[2]对于苏北农业如何应对金融风暴, 首先就必须引起苏北地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 尽快研究并采取切有效的措施, 未雨绸缪, 才能兴利除弊。

1 全球金融危机对苏北农业经济的影响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 对江苏省苏北地区农业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苏北由于人多地少、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以及农业技术落后等因素最终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很高、规模效益和产品品质上不去。因此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 苏北大多数农产品不是缺乏价格优势, 就是缺乏品质优势。该地区的主导农产品如小麦、水稻、油料市场价格均不同程度的高于国际市场平均价, 同时由于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 一些重点农产品关税下降, 并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 伴随着国外农产品大量进入, 争夺国内市场份额竞争加剧, 这些将可能使我国重点农业地区包括苏北地区的农产品卖难问题更加突出。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农产品供给由短缺期转为阶段性、地区性相对过剩, 农产品买方市场初步形成, 农业发展己经从追求产量最大化向追求效益最大化转变。虽然从表面上看苏北部分畜禽产品、蔬菜、水果、花卉等价格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 但很多经济作物的产品品质不高, 距离国际市场的环保标准有较大差距, 加之缺乏农业龙头产业加工企业, 产品的附加值率和商品率都很低。[3]此外, 农民多年形成的以粮棉油为主的种植模式和观念短期内很难改变, 所以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使用很低, 再加上农村信息与市场的不对称, 这些都将不利于苏北农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2 苏北农业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原因解析

2.1 苏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政策实施的非市场战略

我国现处于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国家, 非市场战略对企业的影响更加重要意义和具有特殊性。虽然如何适应市场环境, 建立企业的市场竞争战略同样也是江苏省苏北农业企业面临的重要任务, 但是, 政府对企业和市场的影响要大得多, 也特殊得多, 如何在市场化进程中建立符合市场规范的非市场竞争战略是一个具挑战性的任务。此外, 公众、政府、利益集团、新闻媒体等因素的社会影响也日益显, 苏北农业企业如何针对社会公众等力量建立非市场战略, 也是我国企业面临的新课题。再次, 当前我国许多企业正在进入海外投资的新发展阶段, 而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表明, 相对于一国市场而言, 非市场战略对企业国际竞争的影响要大得多, 如何建立适合于国外市场规范和国际竞争环境的非市场战略也是重要的挑战, 西方非市场战略的研究对我国农业企业有很大的借鉴和实践意义。

每个国家的企业都处于市场和非市场环境之中, 非市场战略概念的提出时相对于市场战略研究背景而提出的, 但鉴于各个企业发展的周期不一样, 所以并不一定要在市场环境完善之后才考虑非市场战略问题。同样苏北农业企业竞争必须面对现实, 但由于缺乏专门的非市场战略研究和准备, 苏北农业企业在进行非市场行为时很多都是被动的, 缺乏有效、规范和整体的政策体系, 在这方面, 西方成熟非市场战略的研究对苏北农业企业有很大的借鉴和实践意义。为此, 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如何针对苏北特有的市场情况和政治经济体制建立有系统的非市场战略, 指导苏北农业企业的战略决策, 帮助企业应对政府政策、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市场体系发育的程度都比江苏要高的多, 所以苏北农业龙头企业在制定非市场战略时, 更应抓住其实质有所选, 有所变。

2.2 苏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发挥后发优势

苏北农业科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决定了“跨越”发展的高度。农业生产力的变革与飞跃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苏北农业创新战略要牢固树立跨越观, 突破惯性思维, 打破定式,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以远大的战略眼光和超前的谋略意识, 参与竞争中赢得主动, 努力实现科技的跨越式、高水平发展。要牢固树立开放观, 大科技需要大开放, 大创新需要大合作, 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 积极利用各种交流平台, 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分工与协作, 进一步融入国内外科技创新体系, 在扩大开放中取长补短, 在加强合作中互利共赢, 在携手共进中增强实力。科技要发展具有先进的观念是前提。[3]围绕解决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两大重大瓶颈问题, 围绕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战略产业,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进行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攻关, 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 形成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生动局面。

3 科技创新战略是苏北农业应对金融危机挑战的必由之路

全球金融危机对苏北农业经济的影响, 使得我们认识到解决根本办法是加快实施农业创新战略, 通过创新全面改造苏北农业的生产方式、种植模式、基础设施、技术服务体系, 乃至创新农民的生产观念, 以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3.1 苏北创新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

要加快提升农业向二、三产创新农业产业的升级能力和农业产业化进程, 并选择优化好农业产业化运作模式。由于苏北人多地少的地域特点, 农户分散经营将是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苏北地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区域化布局、特色化生产、产业化经营, 壮大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外向型农业, 通过导入市场运行机制、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理念, 给传统农业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政府、集体和农户在该模式中应扮演不同的角色, 即形成市县、乡镇、村组和农民之间的合理分工。[3]通过生产营销大户组织引导农民生产, 村组集体通过互助合作组织抓初加工和储运, 乡镇通过整合生产要素形成规模基地, 市县根据连片基地集中财力大力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和专业市场, 培养和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积极发展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快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要创新建设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和农产品市场体系, 根据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发挥比较优势, 外向农业、特色农业, 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3.2 科技创新体系与创新人才建设

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对农业科技体制进行总体的“科学规划”、实施具体的“分类指导”, 进一步进行结构调整、优化重组、分流转岗,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构筑网络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此外, 科技创新人才、科技型企业家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力量。目前, 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社会环境、衡量标准、选拔方式等还不尽完善, 优秀的创新人才成为最稀缺的特殊资源。为此, 在科技体制改革、科技创新过程中应注重人才制度的创新。通过竞争等途径, 建立起有利于创新人才辈出、茁壮成长的机制, 建设好以优秀科技专家、科技型企业家为核心的, 团结、稳定、高效、富于改革与创新精神的科技机构和科技企业领导班子, 并从有关制度、政策等方面切实把他们定位到科技创新的核心位置上, 保证他们行之有效地开展工作。

3.3 创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对苏北地区来说,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载体, 建设先进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 将有助于实现优质、高产、高效、低污染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 一是要通过重点防洪排涝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建设以节水、净水为目的的配套排灌设施; 二是扩大建设温室农业设施, 从覆盖及骨架材料、作业机具、保温设施、管理软件等方面提高科技含量, 逐步创造条件向现代温室乃至植物工厂的方向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 金融危机以后, 我国政府将把用于农业生产的补贴增加, 主要用于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之已经实施的世行农业开发项目等国际、因内政策支持措施, 这些对农业地区而言, 无疑是十分有利的, 特别是淮河入海水道等国家重点水利工程的开工建设, 为苏北地区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4 科技创新农业市场营销体系建设

苏北农业市场营销体系的建设是农业经济效益得以最终实现的核心环节, 我们建议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要把兴办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放到突出位置, 把它作为建设农业市场体系的重点。因为大量的初级产品只有通过加工增值才能成功推向市场, 而这点恰恰是苏北目前农业经济市场化发展中的最大瓶颈。二是农业地区要根据本地特点和资源优势有重点的推出一批品牌农产品, 从改良品质、包装、宣传、促销等多方面入手, 使之成为本地农业的当家产品, 占领市场份额。[4]三是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队伍, 以农民经纪人为骨干鼓励农民成立以营销为中心的合作互助组织。四是在大中交通枢纽城市集中建设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并力争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网络。

3.5 创新优化农产品结构

为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 必须优化农产品品种质量。首先是要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措施, 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 要认识到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农产品今后无论在国际、国内市场都将无任何竞争力可言, 为此要尽快确立农产品农药化肥施用、畜禽圈卫生、饲料及添加剂配方、检疫防疫等方面与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 并采取有力措施强制实施, 建立严格的农产品上市质量检测制度。其次是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 向小品种、特色化方向发展。再次是要稳定部分粮食种植面积, 苏北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农民自给性消费占很大比重, 所以不宜一味地强调压粮扩经, 以避免金融危机以后影响农民的基本生活。此外, 在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生态林业和观光农业, 同时发展园艺、花圃、果林等观光农业园区, 使之成为城市居民节假日理想的休闲场所。[5]与“私人技术”, 农业“公共技术”大多是一种非垄断性、非盈利性、非商品性的、不能够物化、不易形成专利或不宜保密的非技术商品、社会公共产品。因此, 农业“公共技术”的提供, 最有效的机制是政府调控和推动, 无偿供给农户使用。农业科技要得到经济补偿, 必须通过社会、政府的经济循环给予补偿。农业“私人技术”, 有效的机制是市场机制, 但由于苏北农业科技产业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产业化程度低, 在经营方式、产品开发、市场开发方面存在许多不适应;资金短缺, 科技贷款难, 政策不到位、不配套等因素, 都影响苏北农业科技产业的发

展和经济功能的发挥, 必须大力改进和完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解决金融危机影响农业发展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除从农业创新体系本身入手外, 还要从相关产业链协调发展的角度全盘考虑, 如金融危机后建筑、纺织、旅游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业将会有较快发展,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加大苏北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力度, 以减轻农业经济的压力[6]。

对于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问题, 我们不仅仅是要分析其对苏北农业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要有充分的准备和科学的应对策略, 使我们面临的挑战尽可能转变成机遇。通过苏北农业科技创新战略, 实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装备农业, 以科学方法组织和管理农业的农业现代化, 从而获取既具有高度生产力水平和高效益的农业, 又能保持和提高环境质量的持续农业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范更生.实施苏北农业创新战略, 迎接“金融危机”挑战[J].江苏统计, 2004 (7) :6.

[2]曹艳.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政府的制度供给与纬度[J].经济问题探索, 2007 (2) :7-8.

[3]杨万江, 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3-13.

[4]韩士元.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评价标准[J].天津社会科学, 1999 (5) :69-70.

[5]李建强, 李娟.四川省农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9) :36.

上一篇:大断面矩形巷道下一篇:宝钢现金预算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