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精选12篇)
科技金融 篇1
摘要:目前, 科技金融市场交易方之间信息不对称, 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 使得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建议以“财政兜底”的方式, 促使科技与金融相结, 促进科技企业发展。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金融,融资
目前, 科技金融市场交易方之间信息不对称, 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的现象。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 使得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我国的中小型科技企业, 不少都处在种子期、创立期或成长期, 呈现资金实力弱、融资风险大的特点。但科技企业大都只有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无形资产, 而市场上对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缺乏有效的评估市场, 其价值很难准确估量, 金融企业往往不愿意贷款给中小科技企业。
而大多数商业银行, 在具体执行科技企业的信贷时, 往往以普通中小企业的标准来统一对待, 并无特殊优惠的融资措施。这就使得不少科技企业在遭遇资金缺口时, 或是束手无策, 或只能向民间借贷。这些都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制约。这就迫切需要各级政府积极推进科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我们建议推动以下方案进行实施。
1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
科技金融, 主要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结合。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 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高科技企业通常是高风险的产业, 同时融资需求比较大, 因此, 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结合更多的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
1.1 搭建银行、企业、政府的沟通平台, 进行“一站式服务”
(1) 成立专职的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推进“一站式服务”。
为了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 各地要成立科技金融服务机构, 规划建设科技金融服务大厅。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不仅要为银企之间牵线搭桥, 也要从政策执行、推广宣传、招商引资、场地租赁、证照办理、人才代理、物业托管等各方面为银行和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2) 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 构建信用评审平台。
专家评审委员会由科技专家、金融机构人员等组成, 专家委员会对相关科技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评估。对中小科技企业的各项指标进行论证评估, 并出具专家咨询意见。
同时要构建科技企业信用体系, 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 提供信用评级服务。建立科技企业“黑名单”和“白名单”制度, 培养他们的契约意识和企业家精神, 为企业增加诚信动力, 为银行提供信息支持。
(3) 建立科技金融信息库, 实现信息共享。
要建立统一的的科技金融信息库, 开展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充分利用信息库来共享银行的金融政策, 为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服务;也要利用信息库来推介企业的最新科研成果和科研需求, 为银行提供信息资源。
(4) 建立完善科技交易市场, 助推产权交易。
建立健全科技交易市场。完善产权交易中心, 依法开展企业产权和股权交易、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转让、相关抵质押物流转和处置, 促进专利发明转化为生产力。
1.2 解决金融企业的风险担忧, 对科技金融风险实行“财政兜底”
科技金融的结合, 关键是要找准科技企业的需求和解决金融企业的担心。显然, 科技企业的最根本的需求, 就是资金需求, 金融企业的担心, 就信贷风险的担心。解决此项问题的核心就是降低金融企业的信贷风险, 就是用政府的信用的“财政兜底”功能来为金融企业分担风险。
(1) 要加大对担保公司向科技企业担保的政策倾斜。
要引导和支持担保公司积极研究开发科技担保产品、创新科技担保服务, 为新产品研发、试生产和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保证。财政资金可以对担保公司的科技担保风险进行风险共担, 从而鼓励担保公司的科技担保积极性。同时, 可由政府承担一部分担保费用, 政府对科技担保公司的保费可以进行补贴。
(2) 政府、企业和银行合作设立科技企业信贷“风险池”。
政府可寻求与科技企业、银行签订科技信贷“风险池”合作协议, 由三方出资, 共建信贷风险补偿准备金池。
科技企业信贷“风险池”, 用于科技型中小科技企业在无法提供银行认可的其他有效担保措施的情况下, 由科技企业信贷“风险池”进行信用保障, 向银行申请贷款。
具体可根据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 政府、银行和科技企业各按一定比例共建一个“风险池”账户, 银行可按“风险池”账户余额的5~10倍放大授信, 无抵押或者抵押物有瑕疵的企业, 只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达到一定的信贷条件, 均可评估作价进行担保贷款。
同时要划定不良贷款率的承担比例。政府部门和合作银行要建立信息沟通和管理协调机制, 共同做好信贷“风险池”的管理工作。科技部门要定期对信贷“风险池”运作进行监督, 推荐支持企业名录, 合作银行要定期向科技部门通报信贷资金投放和管理情况、信贷“风险池”的代偿情况。
(3) 安排中小科技企业发展“风险兜底”资金。
中小科技企业发展“风险兜底”资金是由地方财政设立, 用于支持中小科技企业的风险准备金。
“风险兜底”资金的用途是, 一是用来补偿科技信贷的利息差, 即金融企业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 科技企业承担基准利率的利息, “风险兜底”资金承担超出部分的利息。二是用来补偿因科技担保、信贷“风险池”等产生的应由财政承担的坏账损失。
“风险兜底”不是财政对所有的风险都要“兜底”。对承担科技信贷的利息差部分, “风险兜底”资金可只承担不超过基准利率20%的利息, 并应控制利息总额。对承担科技担保、信贷“风险池”产生的坏账损失, 事前要详细划分风险承担比例, 事中要跟踪检查信贷单位运作情况, 事后要积极帮助银行和企业进行善后, 尽量减少损失。
2 推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配套措施
科技和金融相结合, 并不仅仅是推动科技金融产业的独立个案, 而是整合社会资源的系统工程, 需要跟进以下相关的配套措施。
2.1 完善科技金融环境建设
应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加强对科技金融的监管, 如加强对科技银行贷款流向的监管、对科技资本市场的监管等, 保障各类主体的平等竞争和合法收益。
应服务企业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提高企业发展的透明性,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2.2 建立和落实科技金融免责制度
为了鼓励科技金融创新, 凡授信审核审批程序合规、实行事前公示, 并且资金用途符合要求的科技项目, 如由于不可预测原因和项目本身未知性特点而出现违约等风险, 应免于追究或酌情减轻相关金融机构和人员的责任。
总之, 我们要把握科技金融创新的客观规律, 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良性互动, 大力推进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融资体系, 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集聚, 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
科技金融 篇2
科技与金融结合情况简介
兰州高科创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0月,注册资本为8335.91万元,由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开发集团公司和兰州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公司作为兰州高新区投融资平台的主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项目创业投资和中小科技型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解决兰州高新区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目的在于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凝聚和发展。
公司作为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和担保机构,始终立足于服务高新技术企业和其他中小企业,通过提供信用担保服务,实际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公司自2003年以来,通过担保业务创新,已经为兰州高新区180户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贷款440笔,累计担保贷款总保额15.4亿元,其中在担保余额5.1亿元。同时,创业投资业务经过成功的尝试之后,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并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引导基金的支持,是甘肃省唯一被科技部认定的高新创业投资企业。2009年、2011年分别被联合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评为A级信用企业。
科技金融 篇3
中关村是我国创新资源集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中关村管委会和园区各界的不懈努力,中关村不仅成为我国“双创”的中心,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成为金融体系最完善,金融资源最集中,体制机制最领先的科技金融中心。“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个渠道”的中关村投融资模式,为各类金融机构搭建了良好的专业平台。中关村管委会领导实施的瞪羚计划贷款、信用贷款、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政策发挥了突出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这一点上,经常有各类金融机构到中关村来调研,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关村园区在金融体制建设走在了中国的前列,实际也是为广大科技金融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环境。
受益于中关村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公共设施,北京银行通过积极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打造了鲜明的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绿色金融的特色平台,成为示范区建设和科技小微创业的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
六个方面的探索
在多年服务“双创”过程中,北京银行以中关村示范区为主阵地和试验田,主要有6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创新战略合作模式。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中关村管委会的要求,北京银行董事会、总行和中关村分行高度地重视,并持续地落实,将助力“双创”、服务中关村实体经济纳入了全行和分行中长期的发展战略,特别是2014年,与中关村管委会签订了新一轮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三年给予800亿授信支持,其中服务“双创”是作为首要的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关于扶持“双创”的政策要求,北京银行积极参与了中关村管委会承办的“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和海淀区举办的“双创季”活动。
二是创新业务组织架构。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北京银行在2000年率先成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部,2010年率先探索了小微企业的信贷工厂模式。2011年率先成立了中关村分行,2015年率先在中关村创业大街设立了小微支行。同年5月7号,李克强总理亲临视察,听取了北京银行科技金融和服务双创工作的汇报后,称赞“北京银行是区域银行中做得最好的一家”。
三是创新金融产品体系,在中关村管委会的领导下,北京银行在中关村地区率先落地实践了留学人员创业、瞪羚计划、信用贷款等,从最初的资产抵押到知识产权质押,从担保到信用,从结算、贷款到投贷联动,逐步形成了覆盖小微企业创业成长、成熟、腾飞阶段的50个品种体系。北京银行与车库咖啡合作,对初创期间的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了创业贷和创业卡服务,共发放创业贷款232笔,7175万元,累计为示范区1.1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600亿元。加强与中关村科技担保公司的合作,业务占比保持在60%以上。累计支持中关村60%以上的中小板、创业板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
四是创新风险审批流程。根据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北京银行积极地探索和试点强化风险嵌入,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操作的效率。在分行内部建立了“双创”企业业务报审绿色通道、三级审批,对信贷工厂、专营机构采取了分级授权,信贷工厂实现了风险嵌入,双线签批,500万以下采用“打分卡”准入技术,目前“双创”企业的贷款审批时间从过去的一周缩短至两天,对部分企业急需的可以分支行联动审批当天放款。
五是创新特色考核机制。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双创”,针对信贷工厂和专营机构,我们实施了差异化的激励机制政策,对小微业务执行差异化FTP利润,指标权重向小微金融、小微户数、科技占比倾斜,提高不良容忍度,并制订专门的绩效考核和专项奖励,来全面地调动基层单位和客户经理服务“双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是创新培育创客的模式。围绕国家和北京市提出的“双创”政策,面对中关村“双创”发展的新态势,北京银行积极地探索从提供金融服务到培育创客方向转型,率先在示范区成立了中国银行业首家创客中心——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和海淀区政府也分别授予我们“创新型孵化器”和“新兴产业孵化器”的牌子,目前创客中心已发展会员6200家,时代集团、展讯科技、广联达、神州租车、91金融公司的创始人成为创客导师,进行了培训辅导,孵化器基地免费入驻的7个创业团队,1027家会员获得了贷款91.8亿元,成功培育了91金融、掌游科技等新一代创新企业。掌游科技公司成立三年估值已超过亿元,天峋创新公司在全国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总冠军,首笔投贷联动顺利地落地广厦网络公司。
与中关村共发展
在服务中关村、支持科技企业、培育创客过程中,北京银行自身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到2015年末,总资产将近达到了2万亿。按一级资本排名排在全球千家大银行第87位,全行小微贷款余额2351亿元,增幅19%,完成了监管机构“三个不低于”的监管指标。中关村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在360亿元,同比增长18.5%,其中科技领域的贷款余额达到了220亿,存量小微贷款数目也达到2586户。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伟大时代,北京银行将在中关村管委会的指导下,积极地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科技金融创新,重点我们在未来也要做好以下几个措施:
一是设立“双创”专项基金,我们将联合中关村发展集团等建设主体,来推动设立中关村科技创新创业基金200亿元,专项支持“双创”。
二是要做实创客中心培育创客职能。未来三年内要培育会员达到2万家,投放表内外融资1000亿元,带动投资2000亿元。
三是要推动投贷联动试点。中关村已经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区域,北京银行已经作为首批的试点银行,我们将紧紧地抓住这一政策的机遇,做好试点来培育更多的创业企业快速地发展,打造中国中关村投贷联动的硅谷银行。
北京银行愿意与示范区各界齐心协力,积极地探索,勇于实践,共同把中关村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金融 篇4
2012年10月, 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协同创新的决定》, 将推进协同创新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摆在了全省优先发展位置。围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力图以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为抓手, 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 有效集成科技金融等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 着力构建一批“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体, 使之成为引领全省创新升级、发展升级的脊梁。经过两年的努力, 全省科技协同创新体以科技金融为牵引, 在培育组建、技术突破等方面均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方式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作出了积极贡献。
1 江西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现状
科技协同创新体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省内龙头企业为主体, 优势关联企业参与, 集聚境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优势科技资源, 以攻克产业关键、核心及共性技术为重点任务, 按市场机制运行的独立研发机构。随着科技协同创新体组建布局的步伐不断加快, 体制机制日益健全, 政策保障措施更加完善, 全省科技协同创新体已逐步成长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
一是组建科技协同创新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为主体, 以利益为纽带, 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方式, 按照市场导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原则组建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体。其中, 2013年在节能环保、锂电及动力汽车、生物和新医药等产业组建了江西联融新光源、福能动力电池、科维等5家协同创新有限公司;2014年在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组建了晶科科技、井圣塑料光纤、华昊水稻、井巷机械等13家协同创新有限公司。
二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以加速产业规模化发展为目标, 选择具有引领带动作用, 并能够实现突破的重点方向, 依托优势企业, 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市场应用等环节, 推动要素整合和技术集成, 努力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2013年组建的5家科技协同创新体聚集境内外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31家, 已取得新型高清晰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国家第一类首仿药拉科酰胺、KD发动机等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26项, 形成新产品27个, 获得专利59项, 创造自主品牌6个, 预期经济效益将达70.6亿元。
三是构建协同创新机制。科技协同创新体要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积极探索形式多样、多主体合作、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协同创新模式。利益共享方面, 创新收益由协同创新体以契约形式分配, 人才和技术可以期权方式入股分红。风险共担方面, 由龙头企业承担风险改为各参与方共同承担, 实现了风险分散化。政府部门也根据技术创新的实际, 承担一定风险, 切实减轻企业创新成本。
四是建立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体是江西省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任务, 必须大力推进政策创新, 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为协同创新提供动力和条件。出台了《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体研发扶持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在申报与认定、资金投入、资金返还、各方职责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为促进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科技协同创新体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2 科技金融助推协同创新体发展的重要举措
建立科技协同创新体, 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通过财政直接投入、贷款贴息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 增强财政资金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尤其是金融资源配置的能力, 引导企业和全社会的科技投入, 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
一是创新科技资金投入机制。研发扶持资金由原来的无偿投入改为有偿使用、溢价返还的方式, 以科技协同创新体龙头企业的股权进行质押的方式投入。研发扶持资金实行返回退出制度, 期满后, 协同创新体应按借款合同一次性将扶持资金返还省财政投资管理中心, 收回资金继续用于科技协同创新体的研发扶持引导。鼓励科技协同创新体上市, 研发扶持资金应按相关上市规定清算退出。
二是创新社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竞争规律的社会化科技投入机制, 努力放大财政投入效果。2013—2014年省科技厅安排资金1.8亿元, 以“溢价返还”和“贷款贴息”两种方式扶持组建了18个科技协同创新体。引导91家境内外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投入研发资金21.36亿元, 引导比为1∶11.8, 投入研发用地67.23万平方米, 建设研发大楼17栋, 引入研发人员1116人。
三是创新金融扶持科技机制。建立支持协同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和途径, 引导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投资、担保等机构广泛开展适应协同创新需求的金融创新。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 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协同创新体的信贷支持。加大风险投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民间资本的支持力度, 规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行, 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渠道, 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协同创新。据统计, 2014年新组建的13家协同创新体共撬动金融资本投入1.8亿元, 引导比为1∶6。
四是创新政策协调实施机制。建立科技、财政和金融监管部门参加的科技金融服务协同创新工作协调机制。健全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沟通和分工负责机制, 加强科技、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协调, 形成推进金融助推协同创新的政策合力。目前, 省科技厅已与省交通银行建立了合作机制, 与8家金融机构达成了扶持科技协同创新体的协议。
3 科技金融助推协同创新体快速发展的思考
加快培育和发展科技协同创新体, 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常规发展, 必须进一步健全财税金融政策支持体系, 加大扶持力度, 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
一是加强科技与金融耦合对接。探索金融资本与科技协同创新项目结合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建立科技创新项目贷款的推荐机制, 支持协同创新项目的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 引导和支持金融资本及民间投资参与协同创新;指导地方科技部门建立中小微科技企业特别是协同创新体融资需求数据库, 与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需求对接;开展面向中小微科技企业的科技金融培训, 培育科技金融复合型人才。
二是培育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科技资源集聚地区通过新设或改造部分分行作为从事中小科技企业金融服务的专业分行或特色分行, 为科技协同创新提供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大力推动金融租赁公司等规范发展, 为科技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协同创新提供大型设备、精密器材等的租赁服务。以“科技入园”为抓手, 指导和推动地方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中介机构为协同创新体等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定制化投融资解决方案。
三是推进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 创新交叉性金融产品, 建立和完善金融支持协同创新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风险共控合作机制。通过借助科技专家咨询服务平台, 利用信息科学技术提升科技贷款评审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功能, 支持协同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推进专利保险工作, 加强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托管、流转服务能力建设, 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四是畅通多元化协同创新融资渠道。积极支持福斯特新能源集团等具备条件的协同创新龙头企业上市。支持科技上市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支持科技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中小企业私募债等产品进行融资。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 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协同创新领域。根据科技领域需求和保险资金特点, 支持保险资金以股权、基金、债权、资产支持创新项目等形式, 为科技协同创新体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4 结束语
实施科技协同创新计划, 以科技金融助推科技协同创新体加快培育和组建, 提高了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升级的保障能力。我们相信, 只要切实加大工作力度, 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 围绕创新链嵌入金融链, 不断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协同创新体, 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发展, 就能显著提升全省协同创新能力和水平, 为加快“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819/c64094-25490969.html
[2]李克强.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科技奖励, 2014, (02) :8-9.
[3]刘延东.以改革释放创新活力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J].中国科技产业, 2014, (08) :8-10.
[4]万钢.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J].中国科技产业, 2014, (08) :11-13.
[5]强卫.在中共江西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srly.gov.cn/shownews.aspx?id=8733.
加强金融科技风险防范 篇5
金融科技风险是指金融业在进行技术创新和实现金融电子化过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时,由于计算机本身(和安全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完善性而导致的风险。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给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带来了过去难以想象的金融科技风险。据统计,美国、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每年仅计算机犯罪给金融业造成的损失就达数百亿美元。我国近年来由各类金融科技风险造成的损失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加强计算机安全,防范金融科技风险已成为一项紧迫、艰巨、复杂和长期的任务。
一、金融科技风险分析从我国的现行情况来看,金融科技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银行计算机管理工作薄弱。以商业银行为例,大多数县支行只配备了一名计算机专业人员,有的至今还没有配备计算机专业人员。其次表现为内控制度执行不严,为一些不法分子实施计算机犯罪提供了可能。
2、环境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运行环境中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其次是计算机实体的物理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仍以银行为例,目前省市地行计算机机房设置标准较好,物理环境的安全威胁不突出,而基层行各营业网点的计算机设备安装环境较差,安全威胁较大。
3、由于应用软件在研制过程中考虑不周或在编制程序时不够严密,出现应用系统在超级用户下运行、文件权限设置不正确、业务数据以明码形式存放、容错能力差等现象,导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账务错乱,数据信息被破坏,系统崩溃。
4、某些“黑客”利用高科技手段,通过窃取银行用户密码,以合法身份联人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破坏活动。由于网络系统分散在各地,侵害行为的发生极不容易察觉,所以造成的危害将更加严重。
5、部分业务人员素质跟不上高速发展的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步伐,银行科技支援服务部门对网点服务响应不及时。
二、金融科技风险防范金融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防范金融科技风险:
1、增强安全意识。加大计算机安全宣传力度,提高银行各级员工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认识。
2、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银行自身开发的软件要注意采取可靠的加密技术,比如采取比较先进的三级密钥管理体制(密钥、主密钥、交易密钥),确保计算机网络间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在柜台应用系统中,设计五级用户权限(操作员口令、复核员口令、业务主管口令、部门负责人口令、系统管理员口令),重要交易和操作实行分段分人控制,并且由系统硬性要求用户密码定期更换。
金融科技火了? 篇6
2016年过半,这是互联网金融被写入“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被称为监管元年。随着监管不断收紧,一个新兴概念“Fintech(金融科技)”正在不断受到市场的追捧。近日,包括宜信、积木盒子等在内的多家P2P网贷平台先后宣布转型为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一时间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热词。
7月17日至18日,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峰会朗迪峰会(LendIt)在上海举行,这也是该峰会首次落户中国。美国第二大P2P平台Prosper,英国排名前列的网贷平台Zopa,世界普惠金融之父尤努斯创立的格莱珉银行,智能投顾先锋公司Betterment,国内P2P行业巨头宜信、诺远控股、点融网等众多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科技、普惠金融行业代表性企业均派出创始人或重要决策者与会,共同探讨中国金融科技的探索机遇与发展前景。
分析“金融科技”日渐受互联网金融公司追捧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杨东认为主要源于两方面:首先,科技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公司受监管的模式不同,互联网金融公司要受到银监会等监管机构的管制,而科技公司则不需要。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比科技公司更加严格,从互联网金融公司转型到科技公司是规避监管的一种方式。
再者,科技公司与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营运模式不一样。互联网金融公司主要依靠放贷和借贷人之间的利差盈利,而科技公司是通过向客户提供技术、平台和服务来赚取服务费。近年来,国内多次降息,互联网金融公司也受到挑战,被迫转型。
压力还源于抢食市场的互联网巨头们。目前,阿里、京东、百度、网易、腾讯等互联网公司都成立了自己的金融服务集团或事业部,凭借互联网公司流量、平台、技术等优势,开始布局金融科技生态链,成为市场颇具竞争力的角逐者。
阿里:国际化和农村路线并进
蚂蚁金服在今年4月份引入45亿美元的B轮融资,估值达到600亿美元,这不仅是蚂蚁金服今年最重磅的消息,也成为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当然,除了进军资本市场,2016年上半年,蚂蚁金服重在国际化和进农村两大布局。
在国际方面,蚂蚁金服曾对外宣称,未来10年60%的用户将来自海外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蚂蚁金服在国际化道路上开始“买买买”,投入丝毫不手软。继去年9月花巨资投资印度最大移动支付和商务平台Paytm之后,今年6月,蚂蚁金服亚洲再落子,将收购泰国在线支付服务提供商Ascend Money 20%的股份。
另一方面,蚂蚁金服进军农村的步骤始于今年1月。2016年1月,成立农村金融事业部,据说农村已成为蚂蚁金服的三大战略之一。2016年3月,在支付宝已占据国内在线支付领域半壁江山之后,蚂蚁金服推出了“千县万亿”计划,将支付宝服务下沉,希望在3到5年时间里在全国1000个县进行合作,使支付宝成为县级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平台。
可以说,2016上半年,蚂蚁金服将国际化和进农村定位为两大重要战略,以支付宝为依托,全面加速互联网金融全生态的布局。
京东金融:重在消费金融和科技金融
一直强调对标蚂蚁金服的京东金融,2016上半年的侧重点与蚂蚁金服则有一定差异,将战略重点仍然放在了消费金融和科技金融两大方面。
依托京东电商平台,“白条”一度成为京东金融战略级明星产品。今年以来,“白条”进一步从线上延伸到线下,开始拓展到线上线下的各类消费场景,包括旅游、在线教育、租房、装修等。另外,继白条之后,京东金融又推出现金借贷产品“金条”,直接对垒蚂蚁金服“借呗”,开始向个人信贷业务进一步拓展。
京东金融一直强调其科技金融的定位,在去年投资美国的大数据公司Zest Finance后,又在近期宣布,将与Zest Finance成立的合资公司。今年1月,投资国内大数据服务公司数库,数库将为京东金融旗下的京东钱包APP、京东金融APP等产品提供资讯和数据支持。
从目前来看,由于京东的电商业务一直难以扭转其亏损的局面,正逐步将战略发展重点转移到京东金融。无论是对标蚂蚁金服打造金融产品矩阵,还是逐渐加速对外投资布局,京东都希望打造建立一个新金融生态,依托金融业务实现未来发展。
网易:围绕金融科技布局
网易作为一家老牌的互联网公司,一直以低调赚钱的姿态存在。近期,股价大涨市值破250亿美金的消息使这家公司再次受到关注。众人这才惊觉,除了门户网站、邮箱、游戏、音乐、在线教育等,网易的触角已经延伸到电商、互联网金融等领域。2016年,网易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同样可圈可点。
自从去年5月份成立网易金融事业部后,主要在金融科技领域频频发力。在今年3月份,网易金融在行业内首先成立了大数据实验室。目前,网易金融正在围绕大数据实验室进行核心技术能力打造,未来将实现金融标准化的技术能力输出,创造一种独特的网易系金融生态。
另外,网易金融实行“走出去”战略,开始与顶尖科研力量和国内领先金融机构的展开合作。6月,网易金融与国内顶尖学府清华大学达成了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智能金融和大数据领域展开合作,希望能为国内的金融科技之路带来一个更为规范和体系化的产业路径。
2016年是网易金融重点发力的一年,提出定位——专注于服务2亿新中产人群的金融科技公司,从而围绕金融科技进行全方面的布局,旨在打造独特的网易系金融生态。
有业内人士表示,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从简单进行渠道对接的“1.0时代“,进入到以后端核心金融科技为代表的”2.0时代“,金融科技将是未来互联网金融等创新型金融服务持续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性驱动力。
诺远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韩学渊接受采访时表示,金融科技在金融创新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已日益显现,但其概念本身更多偏向于强调科技这个手段。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竞相拥抱金融科技的同时,应该清楚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风险管理依旧是需要关注的核心问题,不能因为过分强调科技而忽视了金融的本来面目,从而引发风险。
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日前明确指出,应划清互联网金融和金融科技的界限。金融科技不直接从事金融业务,主要与持牌机构合作。对此应抛开表面属性,从业务模式出发进行“穿透式”监管。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吴晓灵则强调,在互联网金融监管过程中,应区分金融活动与“为金融服务的活动”,实行不同的监管原则。如果是金融活动,对于资金中介、信用中介必须进行有牌照管理,但围绕着金融活动也有很多金融服务,这两类金融活动应有不同的监管规则。
科技金融 篇7
创新建设“信用张江”。为提升科技企业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张江创新建设了“信用张江”平台,平台自2013年投入使用以来,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形成有效对接,企业响应积极,截至目前已有近2000家园区企业提交自评报告,出具企业信用他评报告逾200份,信用他评数据得到金融机构广泛认可。同时,基于“信用张江”体系不断促进金融产品创新,如针对信用资质优良,经营状况较好或发展前景良好,但资金趋紧的企业推出科技银行卡,截至2015年上半年,该卡已发行近200张。
“种子资金”直投优秀企业。从2013年起,园区设立了种子资金,在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2亿元资金用于园区初创期、种子期项目的直接投资。截至目前已对园区近300家企业进行了跟踪研究,已完成投资和现处投资过程中的企业36家,单个项目平均投资规模约500万。2015年上半年度累计完成了6个项目的对外投资工作。至2015年5月底公同累计对外投资总金额13273万元,并带动了超过6个亿(其中1亿正在落实)的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
“引导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从2013年起,张江园区管委会每年在张江专项资金中安排1-2亿元,用于引导和集聚国内外创业资本投资园区项目。一是参股各类天使投资基金。根据产业与行业积极与晟唐投资中心、金睛投资、医谷孵化器、晨汇创投、英诺投资、思科资本等机构设立专门针对孵化企业与苗圃企业的天使基金。二是引导设立张江主导产的风险基金。联合上海市数字视频基地设立数字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面为数字视频领域,基金总规模2亿元,联合沪江网、上海文化产业基金设立户桂投资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互联网在线教育领域,基金总规模1亿元。三是参股有关产业基金。参股武岳峰集成电路信息产业基金,主要投资方向为集成电路产业领域,该基金首期拟募资30亿元;联合软银中国设立上海软银张江半导体产业基金,主要致力于半导体行业的投资,该基金首期拟募资3.5亿元。
政策扶持体系不断健全。针对园区企业场外市场挂牌和公开上市发行,园区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对于在新三板、股交中心挂牌企业,在股改完成、挂牌阶段分别给予60万,100万补助;对公开上市企业,根据股改结束、材料报会和成功发行等三个阶段分别给予60、120、120万元补助。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截至目前园区在新三板挂牌企业32家、股交中心E板挂牌38家,公开上市发行30家,补贴额总计约1.424亿元。
体制机制创新突破。为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创新张江专项资金使用方式,张江园区从机制体制上进行创新,成立“上海张江火炬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负责‘种子投资”、“引导资金”的管理运维,成立“上海张江园区企业信用促进中心”,负责信用张江体系的建设和推进。
体系化的科技金融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譬如在种子资金投资方面:于2014年11月对上海米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500万人民币的投资,并吸引了创业接力的跟投资金。根据创业接力原先的投资计划,对于米度的投资节点在2015年,投资金额设定为200万元,但在种子资金引导作用之下,创业接力将投资金额上调至500万元,并在2014年11月完成了所有的交割手续。同时,在火炬创投的推荐及种子资金带动下,企业也获得多家银行的授信额度,其中招商银行支持力度近1000万授信额度。在多方资金支持的基础上,公司迎来了20天中标12个的销售高潮,其中包括亚洲最大的平底库包头钢铁集团尾矿库的中标(中标金额累计327万元),具有战略意义的北斗数传在高铁项目上的应用案例(川藏铁路线风速传感试点)。同时米度参与的总装与贵州省北斗专项国土部分幵始正式执行,该项目总金额2300万元。此项目为国内第一个北斗专项,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米度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接任该项目也奠定了公司在该细分市场的领头地位。在“引导资金”方面:张江园区对盛大黑骥马基金进行参股,该基金于2014年设立,已通过私募的形式募集资金人民币2.45亿元,由5家机构及4位自然人组成,其中机构分别为张江火炬创投、盛大网络、汉得信息及有成投资(管理公司)、张江科投。张江火炬认缴出资4500万元。该基金专注对中国境内的TMT (电信、媒体和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早期与成长期阶段项目进行投资,目前已完成8个项目,投资约2500万元,其中有2个落户张江,投资金额为816.67万元,包括“安师傅代驾”、“美味不用等”、“七侠网络”等在互联网投资领域耳熟能详的项目。
科技金融工作模式研究 篇8
新技术革命以来, 社会财富创造规律已经体现为:生产力=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科学技术, 这充分说明科学技术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因素, 是财富创造的决定因素, 是第一生产力。而金融简单的讲就是资金融通, 它是各项经济活动的血液, 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与“第一推动力”的结合, 其目标就是推进自主创新, 实现国家和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历次产业革命的实践都充分证明,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紧密结合是人类社会变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引擎。每一次大的科技革命都伴随着重要的产业革命。当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高度融合时, 往往会呈现出经济的高度繁荣和社会财富的高速增长。
2008年,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 重创了一些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和人类共同面对的气候变化、资源环境、能源安全等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双重压力下, 纷纷摒弃过度依赖虚拟经济支撑经济发展的方式, 提出依靠科技创新再造实体经济的新战略。比如美国出台了《复兴法案》和《创新战略》, 明确提出要以创新和投资为支柱;欧盟出台了2020战略, 要把研究和创新资金占GDP的比例, 从目前的1.9%提高到3%;日本出台了《绿色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 着力开发环保和节能减排技术, 并引导银行系统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发达国家的新战略, 无一例外地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 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领域加大研发力度;二是通过金融财税政策引导金融资本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转移, 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培育新兴产业。新一轮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的结合正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兴起, 而金融创新重回正途, 必将大大加快新产业革命的进程。
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既着眼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又着力于未来可持续发展, 对加强自主创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定位于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最近也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科技金融结合现状及成因
长期以来, 中国一直实行赶超战略, 采用粗放型经济增长和发展模式, 无论金融业本身的发展, 还是在金融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实践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 相关的体制与机制还有待健全, 相关的法律和政策还有待完善, 相关的产品和服务还有待创新。从这方面看, 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道路, 就是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相结合的道路。
目前, 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过程中二者并没有得到有效结合, 即使出现了金融资本相对过剩, 依然缺乏一种有效的金融制度安排, 在满足科技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能兼顾金融资本的盈利目标。主要原因在于: (1) 科技本身存在多重目标, 其中有许多目标与金融资本目标相冲突, 如基础性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等, 只有那些可以为金融资本带来预期利润的科学技术才能成为金融资本孵化的对象, 如应用技术中可产业化、市场化的技术。 (2) 金融资本本身是一个集合, 包括商业银行资本、信托资本、风险投资资本等多种性质的资本, 它们对承受风险和资本回报要求存在较大差别。 (3) 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不同性质资本之间存在着不对称, 直接导致风险和回报之间的不对称, 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变得非常困难和缺乏动力基础。
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两者本身并不矛盾, 它们在增进社会财富增长这一层面是完全统一的。能否真正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渠道, 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是当前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关键点
1. 科技金融工作定位。
从科技资产财富化目标来看, 科技金融是科技工作的深化。 (1) 对已经形成的可以财富化的科技资产进行孵化, 使之具有财富化载体。国内、国际经验基本上都是通过政府投入和引导金融资本投入的方式支持创新、创业活动, 加快科技资产的商业化进程。如孵化器、天使基金、创业基金等。 (2) 对初具形态的科技财富载体提供规模化融资安排, 使财富创造过程加速化, 如创业投资、担保融资、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 (3) 对处于高成长期的科技财富载体提供放大化融资安排, 使财富创造获得规模化效应, 如科技信贷、企业IPO等。从金融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来看, 科技金融是为金融资本释放风险, 创造与之期望匹配的“收益回报服务模式”的过程, 具有财政属性和金融属性。1) 政府科技投入早期介入, 可以释放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风险。2) 政府投入借助科技金融平台可以和金融资本合成“同质化”资产, 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3) 通过金融工具创新, 可以为金融资本创造新的财富回报模式。由上可知, 科技金融的事权是科技创新工作, 财权是政府投入对金融资本的引导, 科技金融工作的主旨还是科技工作。
2. 科技金融模式选择。
根据运行机制的不同, 科技金融模式可分为:市场主导型、政府主导型和社会主导型。 (1) 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市场配置科技金融资源的模式。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下, 金融市场 (包括银行等金融中介) 在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融资中占主导地位, 其又可细分为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和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1) 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认为, 相对于银行提供的间接融资, 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它具有如下优点:a, 属于权益融资, 虽然成本高, 但风险小, 适合快速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通过资本市场提供权益融资可以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风险。b.相对于银行债权融资, 资本市场股权投资收益模式具有优越性。c.资本市场拥有风险识别、风险分散功能。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也具有不少缺陷。具体为: (1) 资本市场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需要流动性较强的证券市场, 要有较高的证券化率。这使该模式的运用受到较大限制。 (2) 资本市场具有较大波动性, 其筹资的连续性不如银行贷款。 (3) 高新技术企业股票在资本市场流动, 股权在市场上转让, 有时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运营。2) 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认为, 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机制不是证券市场, 而是银行机构。银行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 间接融资占据企业融资主体地位;银行可以持有企业一定比例的股份, 银企关系密切。与资本市场主导型模式相比, 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存在不少缺陷。a.银行债权融资收益模式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不相宜性。b.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有积聚银行风险, 不利于金融稳定的风险。 (2) 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政府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科技金融模式, 它存在主要原因: (1) 市场失灵, 主要是因为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不完善情况下的信息不对称, 科技开发活动的公共物品属性及正外部性以及某些科技金融服务领域的高风险和风险收益不配比。因此, 政府有必要提供科技金融支持, 以弥补市场空缺, 治理市场失灵。 (2) 科技金融的正外部性, 由于多数国家或地区将科技作为竞争战略, 且科技投入具有正的溢出效应。当然, 从根本上讲, 政府的资金主要是发挥“杠杆作用”和“倍数效应”, 放大社会资本。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对科技活动、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支持主要体现在: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直接提供融资等方面。 (3)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社会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的科技金融模式, 主要采取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方式。它的优点在于:a.速度快, 节省时间;b.可以对市场主导型融资和政府主导型融资提供有效补充。存在的缺陷是: (1)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适用范围较窄; (2) 其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机制不利于创造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3) 融资规模小, 不足以支撑一个大的经济体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3. 科技金融环境有待改善。
科技金融环境影响着科技金融的发展水平和运行效率, 是科技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信用体系。科技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完全、交易方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 使得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在中国, 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的落后、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不完备, 使得信息不完全和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突出, 已经成为影响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 (2) 中介服务体系。科技金融中介服务机构是连接科技金融需求方和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机构, 主要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包括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 它们在减少科技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提高科技金融市场运行效率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非营利性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包括政府下属事业单位、国有独资公司和科技金融行业协会, 它们主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项目对接、资本对接,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 (3) 法律体系及政府政策环境。法律体系和政府政策环境是政府作用于科技金融的重要体现, 是科技金融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且能对其他环境要素产生较大影响。
4. 科技投入不足, 方式单一。
科技创新, 是以科学新发现为源头的创新, 涉及产学研多个环节。从产生新思想到孵化出新技术再到生产商直接应用直至进入市场, 每个环节上都需要投入。创新投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投资回收期长, 投资周期越长, 期间还要进行不间断的投入。二是投资效益存在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来源于多个环节。新思想能否孵化成技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新技术新产品存在市场风险。技术创新投入的风险收益的结构分布规律是:技术创新的前端, 离市场越远, 信息越不完全, 风险越大。就投资的收益来说, 正好相反。同时, 创新投入的潜在收益也是结构性的。投资人和受益人不一定收敛。创新投资的阶段越是靠前, 技术外溢导致的社会收益越是明显, 也就是创新收益难以收敛到私人投资者。创造投资的阶段越是靠后, 创新成果的私人收益便越是明显。因此, 早期的技术创新风险大, 存在技术外部性, 商业性机构对于技术创新早期过程的支持比较薄弱。即便是创业风险投资也只是投资于技术比较明确的、处于成长期的新兴科技企业。政府负有科技投入的责任但是仅仅靠政府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创新科技金融的结合机制, 向技术创新前端移动。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风险分担作用, 调整政府科研经费的投入方式, 建立放大机制, 撬动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到技术创新的早期过程。
目前, 各地政府科技投入普遍存在投入资金少、方式单一等问题。以乌鲁木齐市近几年的科技投入情况为例: (1) 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10年自治区财政收入为500.5759亿元, 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9.21%, 财政支出为1 698.9126亿元, 其中科技投入8.725亿元左右, 占年度财政支出的0.51%。2010年乌鲁木齐市财政收入为197.6亿元, 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14.76%, 财政支出为208.2271亿元, 其中科技投入3 250万元, 只占年度财政支出的0.16%, 政府财政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制约了以科技带动创新提升产业升级目标的完成。 (2) 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单一, 目前乌鲁木齐市财政科技投入主要以“项目资助经费“形式直接资助企业, 由于科技计划往往立项分散、项目平均资助强度偏低。过去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财政资金来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就资金量而言只是”杯水车薪“远远不够。 (3) 财政资金的杠杆引导功能未能充分发挥。2010年度, 乌鲁木齐市本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132项, 安排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 250万元;承担国家、自治区科技支疆、火炬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科技兴新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15项, 获得专项科技经费13 069万元;而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 065.4亿元, 其中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11.5亿元。
四、今后科技金融工作的几点建议
1. 建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专业
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负责区域科技与金融资源的整合, 引入社会合作资源, 创新服务产品, 统一协调交易各方共同推进科技金融实施工作,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全业务、全流程、多层次的综合性一站式量身定制的投融资服务。引导和支持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发展,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提供信息咨询、教育培训、管理咨询、科技创新、创业辅导、市场开拓、政策法律等全方位服务。
2.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夯实科技金融工作基础。
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 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依托区域企业信用征信系统, 统筹分散在各部门的科技型企业信用信息, 加强信用信息统计分析, 制定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衡量企业创新能力, 及时了解企业融资需求, 破解金融机构与科技型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优秀、守信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良好银企合作关系, 实现“政府征信、企业立信, 社会尊信”的良好局面。
3. 转变政府科技投入方式, 引导金融资本合理流动。
(1) 设立科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设立科技贷款贴息专项资金。资金重点支持信用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其自有知识产权、股权、信用等创新要素向金融机构贷款。通过科技贷款贴息, 降低科技企业融资成本, 引导企业有效运用金融资金, 加大科技投入,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 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资金主要用于建立科技贷款信用保障资金池, 形成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 (3) 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补贴资金。设立科技保险专项补贴资金。资金用于高新技术企业参加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支出。 (4) 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设立政策性担保公司, 为高成长、轻资产、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与商业性担保公司合作, 搭建区域统一的联保及再担保体系, 形成担保风险分担机制, 开展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业务。 (5) 发起设立科技投资基金。由财政资金牵头, 联合社会资本发起设立区域性科技投资基金, 基金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6) 组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组建由财政资金出资引导, 民营资本参与的,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采取差别化监管和奖励政策, 鼓励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发放动产、无形资产、应收账款、股权等质押贷款以及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贷款。
摘要:纵观人类历史发展, 每一次大的产业革命都发端于科技创新, 而成就于金融创新。如今, 新一轮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正在加速融合, 以迅猛的力量推动新兴产业全面崛起。科技与金融结合这个概念, 已经写入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能否打通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渠道, 真正实现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 是当前我们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科技金融,科技创新,金融创新,关键点
参考文献
[1]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2]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统计局,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经贸委.新疆中小型工业企业统计年鉴[K].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
[3]赵昌文.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56-67.
科技金融 篇9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科技与金融之间的相互应用程度不断提高。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促进了经济的再次腾飞。美国透过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2条途径为硅谷等企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并形成了一整套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英国透过商业银行对科技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据统计,商业银行贷款占到了科技企业外源性融资总额的60%以上;以色列为支持科技企业出台了Yozma计划。反观国内,目前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然而,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三板市场、股权交易市场以及企业债等金融创新业务即将推出,这对国内科技金融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1 科技金融的定义及其构成
科技金融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专业名词,目前,学术界与实务界对此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四川大学赵昌文撰写的《科技金融》一书中提到:科技金融是指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科技金融的这一定义,科技金融是由需求方、供给方、中介机构、政府等4方面参与主体所构成的。其中,科技金融的需求方主要是高新技术企业,当然还包括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等,供给方是指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以及其他小额贷款公司等,中介机构包括信用评级机构、会计事务所、各类交易中心等等,中介机构的存在在连接科技金融供给与需求双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府是科技金融体系中的特殊主体,属于市场的调控者与引导者。
2 国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介绍
目前,科技金融在国外发展得如火如荼。在网络、生物以及信息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国外金融产业与科技产业实现了有效的对接与结合,金融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帮助,而科技的巨大发展空间为金融产业的壮大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当前,呈现出欧美与日韩2种国外科技金融的发展模式,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2.1 欧美地区模式
欧美地区的科技金融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后,呈现出成熟的发展模式。目前,欧美地区的科技金融模式以初端、中端以及高端等3条路径为主。首先,欧美地区科技与金融的初端合作路径以对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对金融机构信息创新为主。一方面,在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上,欧美地区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一是国家财政支持,对科技创新企业设有财政性的金融拨款,透过国际资源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而这也是保证“硅谷”等科技园区繁荣发展的关键;二是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对科技企业融资的支持,包括企业债、垃圾债等债券市场和纽交所、纳斯达克等多层次股票市场使得科技企业拥有透明市场化的金融融资平台。另一方面,在科技企业享受金融机构融资服务的同时,其也透过自身的专业技术促进了金融机构效率的提高。其中,主要是科技企业为交易所、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处理技术、交易系统(包括软件和硬件)和网络商务技术,促进了金融创新。
其次,科技与金融的中端合作路径体现在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的集聚化发展。伴随着科技与金融初端合作模式的不断壮大,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试图寻找新的合作契机与切入点。在欧美地区,风险资本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科技企业的做大做强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科技企业具有高风险的特征,因此科技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商业银行的“冷落”,而风险投资却热衷于科技企业的投资。因此,在美国“128公路”的发展过程中,风险投资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逐渐被视为一种新的投资机制。风险投资不仅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联合,而且为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政策支持也是实现科技与金融中端合作的关键,在“政、企、银”三者的合作下,使得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呈现着集聚化的发展态势,这大大提升了欧美地区的金融和科技实力。
最后,欧美地区科技与金融的高端合作路径体现在集群化发展。目前,欧美地区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展现出集金融、科技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实现集群化发展,也叫做科技金融一体化。
2.2 日韩模式
与此同时,日本、韩国的科技与金融发展模式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首先从初端合作路径而言,由于当初日韩出于快速发展经济的目的,鼓励商业银行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各类贷款,甚至部分银行还参股、控股科技企业,这造成了金融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当然,伴随着日韩的金融体制改革,日韩科技金融从原先过度依赖金融的单一化结构过渡到目前的多元化发展结构。其次,在中端合作路径上,尽管日韩的风险资本与欧美地区相比,实力要稍逊不少,但日韩的风险资本在科技企业的融资和其他资源支持上给予了一定的帮助;而且政府部门也对风险资本进行了规范,并对风险资本投资科技企业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与支持。最后,从高端合作路径来看,尽管日韩科技与金融的集群化程度不如欧美地区,但已逐渐初现形态。
3 我国科技金融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科技金融呈现着快速的发展势头,科技金融的服务体系与服务平台也日益完善。目前,国内科技金融表现出以下3方面特征:
第一,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尽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久,但对科技企业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却日趋健全。从全国各城市的现状而言,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以及其他等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体系。与此同时,在该服务体系的支撑下,也初步建立了财政、贷款、资本市场、保险以及风险资本的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科技财政是指透过财政拨款而对科技金融进行资金支持;科技贷款是借助商业银行渠道向科技企业发放贷款;科技资本市场是利用直接融资渠道为科技企业进行上市筹资;科技保险是科技开发风险、科技企业风险和科技金融系统风险的风险管理工具;科技风险资本是由专业机构进行评估进行投资。然而,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市场缺乏诚信氛围,究其原因是由于科技金融诚信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这使得各市场主体无法做到有据可依。
第二,政府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在国内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政府对科技金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以北京市为例,当地政府对中关村的科技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支持,而且政府还专门为中关村的科技企业提供股权代办转让平台,试图透过该平台为科技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科技金融水平也不断提高,且政府在技术、资金以及政策上给予了极大的优惠,促使当地科技金融实力加强。当然不得不说,目前金融中介机构对科技企业的投融资服务力度还有待加强,这主要是因为科技企业的高风险特征所决定的。
第三,区域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逐渐增加,成为我国科技金融的一种发展模式。目前,成都、杭州、苏州、深圳、武汉以及南京等地都纷纷成立了区域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为科技企业实现投融资功能、引导功能以及其他综合服务功能。其中,投融资功能是指透过服务平台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的对接,并利用杠杆效应,发挥金融工具的放大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区域性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还透过自身的聚集效应推动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综合化经营,为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综合化的金融服务。但是,目前全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还仅仅局限于一二线城市,范围相对较窄,这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4 政策建议与对策
相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金融,国内科技金融水平与他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政府、金融中介机构必须强化自身,提高我国科技金融的整体实力。
首先,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目前,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仅仅局限于成都、杭州、苏州、深圳、武汉以及南京等地,这与科技金融的发展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不遗余力地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其中,科技创业融资服务平台是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助于实现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沟通与资源对接,帮助科技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支持,而金融机构可以从服务平台获得科技企业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决策。
其次,加强金融中介机构的投融资服务能力。当前,科技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融资困境,金融机构的资金无法有效地补充到科技企业。因此,国内金融中介机构要完善对科技企业的服务类别,提升服务质量,有效促进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双赢局面,推动科技金融的全面发展。同时,金融中介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21世纪人才为王”的背景下,金融中介机构要推动人才培养计划,通过跨学科培养复合优秀的科技金融服务业人才。
科技金融 篇10
1 区域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调发展机制分析
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都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协调发展对区域科技创新绩效会产生重要影响。首先,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两类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一定区域范围内,既定的金融资源和科技资源之间存在理想的配置状态,即金融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张世晓 ( 2009) 对中国29个主要创新集聚城市的实证研究发现,区域创新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区域金融结构变化的支配而协同演进。在一定制度、技术和经济结构的影响下,通过科技与金融资源的动态调整可以逐步实现区域创新系统的理想配置,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其次,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可以调节两者的供求均衡关系,改善科技金融绩效。科技金融组织为区域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并发挥其对科技创新项目的筛选与事后监督管理作用,以保证资金配置与使用效果,满足区域科技创新的需求。而区域科技创新主体对科技金融会产生需求关联和正向激励效应,科技金融体制、科技金融回报率和创新能力是科技金融供给的决定因素。左志刚 ( 2012) 对32个国家10年期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两类权益性金融渠道的发展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产生了正向影响,而银行信贷扩张则表现为负向影响。可见,金融结构优化对区域科技创新结构改善产生重要影响,金融与科技供需结构匹配性的提高将减少科技金融在不同区域和不同产业领域的失衡,改善科技金融结构和绩效。再次,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需要良好的外部保障机制。区域金融体系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结合存在“市场失灵”的空间,法律制度、公共信息服务、政策性金融和引导政策、区域信用体系建设、改制上市等政策支持至关重要。周昌发 ( 2011)认为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还存在制度系统性差、层级较低、法律不完善等不足之处。如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相关法律体系建设是科技金融主体收益保障的重要前提。无形资产评估、信息披露、公共服务平台、金融招商等政策是建立科技金融主体间合作沟通的桥梁。肖泽磊 ( 2013) 根据苏州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从科技金融产品建设、科技金融信用建设、科技金融制度建设和科技金融市场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政府引导型区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最后,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面临的最大约束在于科技与金融结合的体制机制。地方科技投入体制正从地方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向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转变,而区域金融体制才开始从中央强制型制度变迁向地方政府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转变,两者在制度变迁中存在不同步。范祚军 ( 2012) 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中存在市场化制度演进与地方行政干预方式调整之间存在梯度差异导致区域金融发展的内生机制难以形成。科技与金融结合体制机制构建有赖于两者制度变迁的适应性和协调性。顶层的制度设计和基层的制度创新之间存在亟待解决的冲突,如国家关于科技支行混业经营的规定和地方性中小银行制度创新的矛盾。科技体制与金融体制之间存在发展和创新的不协调将导致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阻碍难以从根本上消除。
2 湖南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发展现状
2. 1 在科技创新方面,湖南综合科技创新能力和绩效逐年提高,有力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相比,湖南区位优势不明显,近年来社会研发投入力度也不强 ( 不足2% ) ,远低于北京的5. 88% 、深圳的3. 81% 和上海的3. 16% ,但创新投入力度增速较快,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迅速,科技创新聚集效应显著,创新投入产出效果较好。根据《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2》,湖南综合科技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10位、创新绩效排名全国第8位。2007年以来,湖南共取得4634项各类科技成果,115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五位,其中长株潭地区占全省70%以上,成为湖南最重要的创新极。长沙高新区企业累计授权专利8400多件,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综合创新能力分别名列全国高新区第2、第6位。目前湖南有5个国家高新区、1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居中部第一。从经济发展成效看,2008 2012年,湖南经济总量连续五年稳居全国前十,年均增长13%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升,科技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由此可见,湖南走出了一条内驱型本土创新发展之路,科技创新绩效和聚集效应明显。
2. 2在科技金融方面,湖南初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形成引导和凝聚社会力量支持区域科技创新的局面
自2011年长沙高新区成为国家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园区以来,湖南出台《关于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实施意见》、《湖南省科技保险工作试点方案》、《关于促进湖南省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从科技金融结合专项和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推进企业股份改制、开展科技保险试点等方面积极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创新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随着创新产出能力提升、科技财富和增值效应增强,不断拓展的科技金融需求空间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目前长沙高新区有金融以及相关中介机构300多家,其中投资机构超过100家,注册资金达300多亿元。初步形成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期货、租赁、保理、财务公司和服务外包等多元化科技金融组织体系。区内科技支行已对园区内160多家小微企业贷款3. 8亿元,其中贷款额100万元以下的企业达60家。区内有32家上市公司和20多家拟上市企业,以到场外市场挂牌为目标进行股份改制的企业有72家,完成内核21家,完成股改31家,数量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株洲高新区目前有18家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5家担保公司,是全市金融最密集地区。株洲制定的“4215”计划将在5年内重点培育40家拟上市企业,帮助其中20家完成股改,10家通过券商内核,5家挂牌上市。湘潭高新区有金融机构9家,金融中介机构8家。其中2家创投机构注册资金达1. 8亿元,3家担保公司注册资金5. 2亿元。现园区列入重点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企业达到11家,4家完成股改。由此可见,湖南科技金融体系已初步形成,金融聚集和扩散效应开始显现。
3 湖南科技与金融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3. 1 金融聚集滞后于区域创新聚集
近年来,湖南科技创新的聚集程度迅速提高,长株潭地区已经成为湖南科技创新聚集中心,但其科技金融的聚集程度还相对不足,科技金融需要的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聚集程度不足,如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会计和管理咨询机构、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等多明显不足。长沙科技金融资源对株洲和湘潭等其他地区的辐射效应不强,区域科技金融资源的整合和市场的联动不足。根据徐玉莲 ( 2011) 的研究,我国各省市整体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耦合协调程度较低,除少数富裕省份之外,科技金融发展滞后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且东中西部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差距较为明显,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金融资源的聚集与科技创新资源的聚集程度存在差距。
3. 2 金融结构与区域科技创新结构不相匹配
目前,湖南以银行主导的科技债权融资体系和股权投资偏弱的结构不适应湖南先进制造业、高性能金属材料等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水平稳步提升,风电装备、轨道交通、节能与环保、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和生物医药、资源环境、航空航天、高技术服务业等两型潜力产业科技创新迅速发展的趋势。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股权投资对新兴业态的两型产业支持乏力,滞后的科技金融结构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了一定不利影响。如长沙市现有的4支风投基金对扩展期和即将上市的企业关注过多,而对处于初创期、现金流不足、急需资金的小微科技型企业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长株潭地区内部科技金融资源聚集程度和科技金融生态环境存在非均衡发展不利于创新资源和知识的跨区域扩散。
3. 3 科技金融产品创新不适应特色产业和特色园区科技创新需要
目前,湖南特色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群发展较为迅速。如长沙高新区“留学人员创业园”、长沙县“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株洲高新区“动力之都”、湘潭“国家火炬创新创业园”、长沙先进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群、浏阳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株洲轨道交通产业群、湘潭矿山装备产业群等都成为区域特色创新极。但与特色科技创新相比,科技金融的特色创新尤显不足,与园区和产业结合的特色金融产品不多,政府引导基金的针对性有待加强。商业银行垂直管理体制和科技小贷公司不合理管制严重影响本土化金融产品创新。区域产权市场发育不成熟、估值定价机制不合理等都制约股权投资者的积极性。
3. 4 科技金融人才队伍远落后于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目前湖南科技金融领域专业化资本运作水平高的人才普遍短缺,特别是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复合型人才,科技金融人才团队建设远滞后于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导致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和绩效整体水平不高。据统计,近5年来,湖南共引进各类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3万余人,但金融类人才引进不足100人,难以满足科技金融发展需要。
4促进湖南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4. 1 实施科技金融聚集工程,走 “集约” 发展之路
首先,大力发展长株潭科技金融聚集区。将长株潭打造成辐射湖南乃至中部地区的资源共享、功能齐全、良性互动、辐射和溢出效应显著的科技金融资源、服务和人才聚集区。其次,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科技银行、创业投资、私募基金、天使投资进入长株潭地区。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科技金融机构,建议设立麓谷科技银行,大力促进会计和管理咨询、知识产权咨询评估、信用评级等科技金融急需的相关专业服务机构聚集。最后,整合区域科技金融资源形成集约发展模式。充分发挥长株潭科技金融快速增长和特色创新资源聚集的优势,以长沙先进工程机械制造产业群、株洲“动力之都”建设和湘潭先进矿山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为重点,加强园区科技金融互动,使长株潭高新区连片发展,形成长株潭科技金融的集约发展模式。
4. 2 调整区域科技金融结构,走 “两型” 驱动之路
通过两型产品政府采购 ( 政府租赁南车时代的新能源汽车) 、两型产业优惠信贷、设立长株潭两型产业投资基金、两型科技创新园区基金等方式引导两型驱动的科技金融发展模式。一要根据湖南科技创新动态发展灵活调整区域科技金融结构。在发展初期,要稳步引导科技银行加大对两型产业和两型园区科技创新主体的授信规模。在快速发展期,要适当扩大两型科技金融市场规模,积极促进有利于引导长线投资和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中试和工业化阶段的创新活动进行支持的两型产业基金等多样化融资工具的发展 ( 如湖南文化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湘电集团风能设备融资租赁模式) 。二要加大对两型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从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面出台支持两型优惠信贷和两型股权投资政策。通过促进银行转型提高科技信贷对区域两型产业群科技创新的支持效率,强化金融产业链与两型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入合作,带动区域两型产业产学研金各环节开展更为紧密的衔接和合作。三要大力发展两型产权交易市场。依托湖南现代生态农业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产品期货交易市场,建立中部生态农产品交易中心。鼓励碳交易所、排污权交易市场等两型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4. 3 推进特色科技金融产品和组织体系建设,走特色 “创新”之路
一是设计和推出适应地方特色产业和园区科技创新需要的金融产品。通过政府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联合建立风险池基金、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商业银行推出“科技领军人才信用贷款”, “新兴产业知识产权战略联盟贷款”、“科技创新链在线融资产品”等创新产品。鼓励各类风险投资机构、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特色产业基金。如湖南湘江产业投资基金、湘潭两型社会产业投资基金等。二是建议省科技厅、发改委和财政厅联合制定鼓励“产学研金介”联盟创新模式的政策。优先支持创新联盟承担国家和省级重点科技项目以及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构建“产学研金介” 联盟创新网络平台,通过各种科技创新论坛、投资论坛和合作论坛增加创新主体和金融主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交叉学习。三是建立区域科技金融绩效考核和风险监控机制。建议由省科技厅牵头成立科技金融绩效评估办公室,通过构建与区域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的科技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相关部门的政绩考核机制。建立区域科技金融协调发展预警监控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
4. 4 夯实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的制度和人才基础,走“软实力”提升之路
首先,建立湖南科技金融统筹协调委员会,加强政策协调。由湖南省科技厅牵头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等有关政府主管部门,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强化制度保障。其次,打造“信用长株潭”品牌,逐步完善湖南科技金融信用管理体系。建议成立“长株潭信用建设委员会”,构建长株潭科技金融信用服务平台,提供科技金融信用咨询和信用监督服务,打造“信用长株潭”品牌。引入国家级信用征信评价机构和法律、财务、审计、认证等中介机构,同时建立科技企业的信用资源库,整合信用资源,实现长株潭地区科技金融信用资源共享。再次,加大科技金融人才培育和引进力度。依托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省内高校理工和经济管理等专业教育资源,加大对本土化科技金融创新和管理人才的培养。组织科技金融培训班,开展科技金融人才交流,加大科技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和政策支持。再次,提高科技金融公共服务效能。要建立学习机制,提高政策制定者的人力资本,加强科技金融理论与政策研究,引入科技金融专家咨询,民主协商机制,保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高效性。最后,加强区域创新文化培育。在长沙创业之都和智慧城市建设中,利用湖南文化产业优势,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借助中国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会,加大对区域科技金融创新的宣传和交流。
摘要:通过对湖南科技与金融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提出促进湖南科技与金融协同创新要走集约发展、两型驱动、特色创新和软实力提升之路,以期实现区域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 篇11
[关键词]科技金融;保障机制;发展
引言
科技金融最早出现在改革开放的时期。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就可以看出,深圳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沿之地,科技金融最早出现于此。从深层含义上讲,科技金融就是科技与金融的并称。科技金融对推动科学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在我国全面发展和科学技术规划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科技金融已经成为一个常规使用的词语,同时也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科技金融在国家层面上已经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理论研究方面还较为薄弱。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在立足一定的基础上,促进科技金融的发展,使得其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保障的机制。
1.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体制已经初步建设完成。与此同时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也在不断地深入。从目前科技金融结合的现状就可以看出,科技金融的发展状况主要呈现这么几项内容。
1.1系统性不健全。针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状就可以看出,银行业为适应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相关的经济状况进行了调整[1]。做好银行业的各项工作,同时促进银行业与金融的深度结合。并且我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文件加强这方面内容。无论是科技不出台的文章还是引进会发布的文件,其各项内容都有涉及科技债券、创业板市场、引导基金以及科技信托等。但是从这些形式和内容就不难看出,文件的形式基本以零散的模式存在,其相互之间并没有形成系统性。因而导致在科技金融整体发展上缺乏整体制度指引。整个行业的发展规划不清晰,规范性不强。同时在实现中容易出现断裂。这种现象的出现就引申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美好愿望不能实现,同时科技的发展的也逐渐与科技创新和金融资本的本质相脱离。于此同时整体制度性不够系统,科技金融管理部门责任不清。
1.2发展层级较低。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文件和法律法规的保障。就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状况就可以看出,关于科技金融的发展,我国主要以相应的提纲和简要的形式存在,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尤其是针对促进科技金融发展相应的权利部门、责任制度以及职权的制度,表现的更为缺失。但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快速发展与金融监管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已经制定出了诸多的可直接适用的文件。地方政府文件的出台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但是从文件的内容和形式上看,地方政府文件并不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由此可见,科技金融发展的层级相对较低,使得科技金融在发展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1.3担保机制不够完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科技金融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企业的发展。企业发展的依赖与金融机构的带框。但是从科技行业发展的状况就可以看出,科技企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性。金融行业自身的发展同样存在一定的风险性[2]。因而导致科技企业普遍存在贷款困难的现象。同时由于各种信用机制存在的问题。导致科技金融在发展中存在担保机制不完善的现象。金融科技的担保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担保机构少、担保不通畅以及信用评级不完善等。科技金融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2.制度保障对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性
从马克思主义思想源头来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是其血液,金融体系的建立能够为不确定的环境提供相应的空间支配和充足的时间资源。在科就有金融的联姻中,金融正常运营才能够把证科技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金融的正常运营需要相应的制度来保障。制度保障在科技金融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这么几点。
2.1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市场的每一主体都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信息[3]。但是,市场主体掌握的信息并不完全、不充分。在主体相互交易的过程中需要寻求交易机会才能获取更多的信息。这种现象就会造成大量时间和无知的成本。在科技金融领域中,处于高科技创新的企业主体,对技术产品未来的价值赋予了较高的期待,与不懂金融行业的机构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因而需要加大投资。在此过程中,加强制度保障就应当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平衡市场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促使市场主体之间能够享有公平的交易机会。
2.2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相比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科技转化率普遍较高,科技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我国的科技成果相对而言较少。因而,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从这种现象就可以看出,要像我国经济在国际社会处于领先水平就应当加强科技的发展。科技的发展需要在制度、机制等层面,进一步促进搞科技资源的发展与金融资源的有效融合,进而能够将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促使科技企业与金融机构能够有效整合,达到共赢的局面。由此可近,促进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整合,才能够促使科技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2.3推进科技企业的发展。科技金融的有效整合就应当从实际出发,用制度来保障科技金融的发展。制度保障能够推进科技企业发展。科技企业通常经营的时高科技产品[4]。正是基于此,科技企业研发的科技产品具有发展周期长、开发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在科技企业研发科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相应的设备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而这集中体现在资金方面。科技企业相较于其他的行业,融资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具有制度保障的前提下,推进科技企业的发展,对科技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科技金融保障机制的构想
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制度的保障能够进一步促进两者的发展。这对科技金融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两者更好的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构想。首先,出台相应的条例。条例的出台对科技金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本质上而言,条例的出台促使科技金融的发展更为规范和具体。出台条例不仅仅是从地方政府的角度上而言的。更应当是国家政策方面来加强。在政策和条例的出现后,才能够促进科技金融发展更为顺利。其次,完善法律法规[5]。法律法规的完善是从法律的角度上而言的。法律具有硬性的规定。从法律的角度上更能够保障科技金融的发展。法律能够保障科技金融的各项发展更具有保障性,促使金融行业的发展更具规范性与可操作性。最后,建立联动机制。联动机制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科技企业与金融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金融如何能够进入科技企业发展的更为壮大,在一定程度上在于联动机制的建立。联动机制的建立就能够保障各项发展制度深入的更为彻底。
4.结语
总而言之,在科技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制度保障能够促使两者发展的更为顺利。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能够加快科技的发展。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快我国各方面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定剑,刘丹.从政策社会到法治社会——兼论政策对法制建设的消极影响[J].中外法学,2013,11(05):51.
[2]康晓蓉,石兰英,赵越,等.科技金融:双核驱动进步——专访四川大学副校长赵昌文[J].西部广播电视,2013,7(33):46.
[3]卢金贵,陈振权.广东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7(02):45.
[4]叶翔凤,杨擘.以科技金融创新 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7(07):75.
[5]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4,8(13):23.
科技金融 篇12
一、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定位与建设内容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是一个集信息采集、处理、检索、远程传输、发布、数据库应用、信息分析预测、办公自动化于一体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工程。以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手段 , 整合连云港市科技金融资源, 面向科技中小企业 、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建设具备科技信息系统 、金融信息服务、融资产品、融资服务 、中介服务 、信用评价 、科技经费监管、咨询服务、政策资讯 、培训服务等多功能的科技金融信息综合服务平台。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功能包含科技金融服务网站、科技金融项目申报管理, 项目库, 成果库, 专家库等, 为项目申报单位、科技部门、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供综合业务服务。不同类型用户账号登录系统, 分权限查看并处理相关的业务信息。申报单位共享平台中的所有项目申报机会;科技部门通过平台可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核、公开及管理;金融单位通过平台查看项目, 项目贷款, 产品发布, 项目担保;该平台实现跨部门共建、各流程环节数据相互关联的, 信息资源共享服务。
二、科技金融服务信息平台开发原则
2.1 安全性。不同用户拥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 需正确输入才能登录系统, 密码采用MD5加密, 相应网页采用权限设置, 没有权限用户不能打开页面;服务器端使用防病毒防火墙防止黑客攻击;同时采用阿姆瑞特硬件防火墙, 有效防止病毒侵入。
2. 2 可维护性
2.2.1建立明确的软件质量目标和优先级。实际项目过程中, 需求分析阶段规范产品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跟踪矩阵。
2.2.2使用提高软件质量的技术和工具。产品模块化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提供软件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也是提高可维护性的有效的技术。它的优点是如果需要改变某个模块功能, 则只需要改变某个模块, 对其他模块影响很小, 如果需要增加程序的某些功能, 则仅需要完成这些功能的新的模块或模块层;程序的测试和重复测试比较容易, 程序错位易于定位和纠正。容易提高程序效率。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技术, 提高现有系统的可维护性。实际项目过程中, 软件设计和编码阶段规范软件设计、代码编码过程。
2.2.3进行明确的质量审查。质量保证审查对于维持软件质量, 是一个很有用的技术, 还可以用来检测在开发和维护阶段内发生的质量变化, 一旦检测出问题来, 就可以采取纠正措施, 以控制不断增长的软件维护成本, 延长软件系统的有效生命期, 为了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 可在检查点进行复审、验收检查、周期性维护检查、对软件包进行检查。
实际项目过程中, 系统测试和维护阶段, 规范测试用例、bug记录、测试报告。
2.3 可转移/转换性。该系统采用ASP.NET开发, 运行环境为MS Windows操作系统下。
三、平台系统设计
连云港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产品功能:金融服务网站, 金融科技项目实现标准业务流程管理, 涵盖项目申报、项目审核、项目公开, 银行贷款, 担保公司担保, 系统后台管理, 项目库, 企业库, 成果库, 专家库。系统功能框架图如下图所示:
3.1 用户群体分析。系统用户包括:申报单位用户、生产力促进局用户、科技成果处用户、金融机构用户、中介机构用户、系统管理员。
申报单位用户:可以注册后, 进行项目申报、技术需求填报, 浏览金融及中介机构, 查看成果库, 查看专家库等信息。
生产力促进局用户:承担科技金融网站的日常管理, 对注册用户、登记成果、技术需求等项目及常规栏目信息进行审核。
科技成果处用户:市科技局的金融管理机构, 对申请科技金融的项目进行管理。
金融机构用户:注册登记的银行、投资、担保等机构, 登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项目、企业库信息, 项目贷款, 项目投资, 项目担保等。
中介机构用户:注册登记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 登录后可以查看相应的项目、企业库信息。
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初始化设置, 维护系统各类基础信息、管理用户角色权限、系统日志管理、系统数据备份与恢复。
3.2 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功能如下图所示:
3.2.1系统权限设置。系统权限设置包含用户管理、部门管理、角色管理、功能管理。 (1) 用户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查看用户信息。用户类型包含管理员和一般用户。 (2) 部门管理, 添加增加科技局、税务部门用户。对于增加成功的科技局、税务部门、默认被激活, 系统管理员可以取消激活、修改科技局、税务部门信息, 删除市科技局、税务部门信息。提供基本查询功能, 比如按照用户名进行查询。 (3) 角色管理, 实现增加、修改、删除、查看角色信息。选择用户具有哪些角色。该系统角色包含申报单位管理员、市科技局管理员、市科技局一般人员、县区科技局管理员、县区科技局一般人员、市税务部门管理员、市税务部门一般人员、主管税务部门管理员、主管税务部门一般人员、系统管理员。 (4) 功能管理, 实现给角色赋予系统功能, 生成左侧功能菜单树, 按照系统角色划分系统功能。
3.2.2项目类别管理。添加、修改、删除项目类别, 对于删除功能有限制, 如果开发项目类别已经被使用, 不可以删除。
3.2.3申报期限设置申报单位每年度申报开发项目类别项目, 对于申报时间期限实现动态设置, 可以设置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时间期限内, 申报单位可以申报。超过时间期限, 申报类别无效。
3.2.4栏目管理
3.2.5信息发布。可以发布项目申报通知、申报时间限制、项目申报指南信息维护功能。
3.2.6日志审计。提供系统登录日志记录、查询功能。
3.2.7登录密码设置。提供可以修改系统管理员用户登录密码功能。
3.2.8数据备份。提供数据库备份功能。
四、平台开发采用技术及实现
4.1开发环境。主要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NET2005 。
4.2运行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2003 或更高版本。客户端采用IE5.0 或者更高版本浏览器。
4.3 数据库。本系统采用MS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 是一款强大而可靠的数据管理产品, 可以为嵌入式应用程序客户端、轻型web应用程序以及本地数据存储区提供丰富的功能, 有利于保护数据, 提高性能。
4.4 操作。系统采用B/S结构, 界面美观, 操作简便。在界面组合和功能设计时我们将一切从用户的角度出发, 方便用户操作, 符合用户使用的习惯。系统初始化过程中, 需要对项目开发类别, 部门, 人员、角色、功能进行初始化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