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环境(共10篇)
理想环境 篇1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存在种种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一些教师没有把合作学习环境的创设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任务,对合作小组的组建、合作活动的方式以及合作任务的规定等事先没有周密的思考和安排, 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安排显得很随意,合作学习活动的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随意合作,问题缺少讨论价值。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发挥集体智慧,通过深层次的交流和碰撞,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提升学习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要提出具有挑战性、有合作价值的问题供学生讨论。而实际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浅显,根本无须用小组合作活动的方式来解决。如语文教学中对课文内容的初步感知,组织合作学习,就不能把学生引入与课文的深层对话。拿一些没有思维含量,甚至是一目了然的问题,让学生去合作讨论,只能使合作流于形式。这种动不动就组织小组讨论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很普遍,这反映了部分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环境时,不愿意花功夫,也反映了许多教师在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时,存在“绝对化”倾向。我们应该明白,采用何种学习方式,应该因学习任务而异,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但有些学习任务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却未必有效。
2.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教学片段:
师:下面我们来品味作品语言,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描绘青海湖梦幻般的美的。我们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请同学们在课文里找一找你觉得写得最优美的句子,读一读,好好体会一下,说一说它们美在什么地方。
(全班学生立即分小组开展活动。教室里基本上听不到读书声。每小组基本上是一位学生讲,其他学生听。 )
(4分钟后。 )
师:刚才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下面请各小组把合作学习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中“让语言美丽起来的地方”。
应该说,该教师在引领学生品味作品语言时,设计安排了合作学习的环节,是很有必要的,其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合作的环境,以互相启发、共同探讨。但是该教师设计的这个环节,没有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首先,没有给合作前的个人独立学习和思考充足的时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是摆在首位的,只有在个人拥有对阅读文本的独特体验、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才能够达到互为补充、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效果。个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案例中的这位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时间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品读、获得体验时,就让学生小组讨论,小组里一人讲、其他人听的现象就在所难免。其次,没有给小组的合作活动留有足够的时间。案例中,学生要在短短的四五分钟时间里完成教师布置的“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的任务是很难做到的。缺少了学习时间保障的合作活动只能是走过场。合作活动前,给学生个人学习多少时间?给个人学习规定什么任务?合作活动要完成哪些任务?需要多少时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仔细思考。
3.合作小组的组织过于随意 ,缺乏明确的合作分工。
目前,大部分合作小组的组建都是采用前后桌学生随意组成小组的方式。应该说这种组建方式有一定优势,如组织起来比较省力,用不着教师煞费苦心地思考小组成员如何搭配;活动起来也比较方便,想放便放,想收就收。但这样的组建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起点、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以这种方式开展的合作活动,很难起到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等效果。有些学习任务,采用这样的合作方式,就很难取得实际效果。同时,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成员也往往没有明确的角色分工,活动中一般都是一个人讲,其他人仅仅是旁听,闲谈、闲听、闲坐的“三闲”现象并不少见。
如何为学生创设有效合作学习环境呢?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我们向教师提出如下一些建议:
1.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以座位前后四人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有其长处,应该是选择之一,但不应是唯一的固定不变的方式。教师应当根据学习任务和本班学生的情况,科学合理地、灵活地组建各种合作学习小组。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片段:
(1)梳理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 《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 , 请学生讲一讲,通过读课文,从中发现了哪些美点。
(3)师生共同归纳课文美点 :景物美、人情美、语言美。请学生选择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 细细地读一读、品一品。
(4)将选择相同美点的学生组织成一个话题讨论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并做好读书笔记。教师巡视点拨。
(5)全班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对文本的不同阅读体验,将学生分成三个合作组(为方便讨论,每一大组又分成两个小组),一起探究学习,让学生在拥有自己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和同学交流探讨,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由于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关注点,有共同的话题,各自又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讨论时都十分投入,这样的组织方式无疑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合作氛围。这位教师采用的是“兴趣分组”,其好处是让各组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接受和支持。
采用同组异质的形式,更利于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组织能力、个性等方面的特点分组,以保证组内成员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和组间竞争的公平性。
合作学习与松散组合的小组讨论的不同还在于,合作学习不仅要求有专门化的任务,还要有支持有序完成任务的专门化角色。因此,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还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搭配和分工,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有事干,让他们感觉到在合作学习中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
2.设计合理的合作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学习的主题师生事先已经知道;二是学习的主题在课堂上随机生成。我们所进行的合作学习主要属于前一种。从学习任务的角度说, 这种合作学习环境的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围绕已经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问题;设计能将合作活动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问题的提出要注意两点:一是小角度大容量,这样的问题有“四两拨千斤”之效,一个问题的讨论能牵动整篇文章;二是大价值小难度,要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代替学生思维,直接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
《口技》教学设计片段:
(1)师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请学生自读课文 ,找一找 ,口技者“善”在哪里,怎样写“善”。做好笔记,并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交流 ,学生完成课堂智能训练 ,巩固字词。
教师抓住课文中“京中有善口技者”这句话中的“善”字提出问题,看上去似乎很小,但一字立骨,能引发学生对整篇课文从内容到写作技巧的全方位的思考讨论,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这个问题提得新、提得巧,能够激发学生合作讨论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3.创设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都要认真设计。能否把握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在最应该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上,在最需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时候,适时地组织合作学习,往往能够创设出合作学习的最理想氛围。在课堂教学中,在合作学习的时机出现时,要能够及时把握,这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在时机尚未出现时,要创设时机。
许多教师的实践和研究表明,时机的创设关键是要围绕合作的问题作充分的铺垫。首先是合作技巧和习惯的铺垫,要让学生增强合作学习意识,养成合作学习习惯,掌握合作学习技巧,这主要靠平时;其次是文本的铺垫,在合作学习之前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了解文本; 再次是相关知识的铺垫,对合作学习中涉及的而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教师要心中有数,要采取相应的举措,或者布置学生提前预习准备、搜集整理,或者由教师提供;最后是合作心理的铺垫,要有意识地强调合作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引起学生注意,要让学生明白,该问题必须通过合作学习才能解决。
4.适时评价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每位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直接关系到良好的合作氛围的形成,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调控好合作学习的情绪,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与信任),学会交流(理解与沟通), 学会合作(互助与竞争),学会分享(体验与反思)。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的适时评价十分重要。在合作活动中,教师要以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良好表现及时肯定表扬,对有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消极态度,及时指出和纠正,对学生合作学习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必须强调的是,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哪些方面要进行评价,采用何种形式、如何进行评价,不是课堂上的随意行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思考和谋划。
理想环境 篇2
——以武汉地区为例
李帅杰刘宁雪
摘要:
理想是教育中永恒而古老的主题。理想是一个人发展的精神源泉,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但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的深入,各种思潮不断涌入中国,加之就业形势严峻,拜金主义盛行,新生一代缺乏先辈的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当代大学生对待理想信念呈现出了薄弱,易动摇,功利,模糊,矛盾的消极特点。环境造人,人之生存必受环境影响,同样,周围环境对于学生个体影响理想信念的强烈影响不言而喻。因此从环境的角度入手进行研究不仅角度科学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我们从外界环境的影响切入,探究自然环境,地域环境,家庭环境,生活环境的角度分别切入,以湖北50所高校为调查对象,以2000份调查问卷为数据基础,探究其消极特点的成因。根据其成因提出重视思想教育,增加思想教育方式;加强竞争氛围,增加大学间交流互访活动;发挥学生组织在塑造理想信念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等几点相关建议。
关键词:理想 信念 环境 教育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的分析:
1.1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多样化,在相信与困惑中不断改变自己的理想信念。“万紫千红总是春”,社会意识多样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尤其在大学中人们的思想观念更是新潮时尚,标新立异,对于理想信念的看法也呈现乱花渐欲迷人眼。各类看法中,“实现个人价值”、“平稳度过一生”、“广积财富”、“组成美满家庭”选项深得人心。由于本问题多选的特性,也表现出62.6%的人会在这四个选项中勾去两个或以上,同时也有56.3%的人勾取“对于社会与国家承担责任”,“对于学问追求进取另辟新章”等着眼他人、社会的理想。与此同时,大学期间对理想存在过困惑的占有72.9%,在大学期间曾经不止一次纠正过自己理想的竟占有64.3%,大学期间理想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的仅仅占有6.5%。数据证明,各种思想与见解充斥大学校园,大学生思想丰富同时也略微混乱,常常对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产生困惑,体现出容易相信也容易怀疑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正是其易受环境影响的重要因素。
从现实生活看,多样化的社会精神生活存在着极为复杂的情况,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其中正确与错误、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相互杂陈,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学生难以坚信或者说很难具有坚信某种信念的理由。所谓的理想信念更如同水中浮萍,随波逐流。尤其在于大学生还未完全接触社会,对于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未完全确立,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很难保持一种理念不动摇。
1.2理想信念受实用主义影响,容易趋向功利而改变理想。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人们对于财富,地位,名望的渴求也日益增强。物质变成了最为直观的诱惑,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同时,社会也趋向功利化,“什么最赚钱,什么就是最好的”这种思潮充斥人们的神经,也成为选择的第一要义。大学
生也不例外。选择相对于先辈,当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个人实现,而将于国于民之抱负略显淡然。更加注重让自己过得更好,而缺乏燃烧自己,照亮祖国,照亮他人的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在有效问卷中,64.6%的同学希望成为像比尔盖茨一样的世界首富,18.1%的同学渴望成为政治家或公务员,而只有6.3%的同学愿意成为雷锋,郭明义等奉献自己的英模,9.3%的学生渴望成为爱因斯坦一样的大科学家,1.7%的人渴望成为尼采一样的哲学家。对于物质与权利的追求赤裸裸的体现在我们面前,直观的表显出当代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将在精神上超越人类或在某一领域苦心孤诣的追求弃之脑后,理想与信念莫种程度上演化为私欲的躯壳。
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大学生选择专业或转专业的原因,其中“专业对口,容易就业”占到77.2%,“有更多发展机遇”占74%,“毕业后收入状况乐观”占到67.7%。这一现象在价值观多元,生活方式多样的社会本无可厚非,然而当决定自身理想信念的因素主要取决于功利与实用主义时,理想也会不断趋向功利而改变。理想信念将不具有坚定与崇高的特质,反而被市场经济原则所取代,从而更容易使大学生失去自我,失去人生方向。
1.3当代大学生缺乏坚韧不拔精神,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易委曲求全。
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80、90后被称为在摇篮里长大的一代,又因为独生子女政策,80后90后从小都是一个家庭的核心,大多数生活富足。从小备受关怀,使他们少有在逆境中的生活经验,从而形成了承受能力差,缺乏坚定与坚持的精神,容易退缩,容易改变的群体特征。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大学期间曾经不止一次纠正过自己理想的竟占有64.3%,大学期间理想信念从来没有改变过的仅仅占有6.5%。对于这样一个结果,我们针对不止一次纠正自己的理想的同学进行随机的深入访谈。访谈过程中,大约80%的受访者提到一个因素就是“觉得当初的理想不容易实现,想选择一个更实际的理想”,而不止一次改变理想的同学也提到“随着对于社会的认识的加深,觉得自己的理想很幼稚,人总要适应社会”。对于这样的观点我们本无可厚非,但同时也为青年对于社会现况的恐惧与屈服感到扼腕叹息。殊不知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其下,无所得矣。正因为缺乏坚韧不拔精神,受到环境影响时才容易委曲求全。
1.4理想信念易受周围人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体现矛盾特征,树立理想信念标新立异充满个性的同时有饱含从众特征,缺乏主见,跟随潮流,受周围人的影响,在意他人的看法,与此同时,却不愿意承认这一点。
承认自己理想信念受周围人影响的人只占13%,而对于自己专业的选择尤其是双学位的选择则呈现一个宿舍选修同一门双学位,室友在室友的劝说下修双学位的现象。在转专业考试的参加者更是体现这一特征,在对于转专业的班级我们的调查表明,自己入校就决定转专业的占15.8%,而“拿不定主意,在父母和他人的劝说下转专业”的占有71.5%。这样矛盾的结果正体现出从实质上讲,当代大学生在理想信念的树立上仍旧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其实质在于对自己的选择没有充分的认识,容易怀疑且容易相信的矛盾特质。
就这样的心理状态我们采访了湖北经济学院社会与科学系心理学讲师时兰英老师,时兰英老师认为:当代大学生缺乏主见且追求个性的心理在于想要表现出成年人的特质而本身并不具备成年人的特质。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易受影响是大部分大学生的通病,而这一通病也势必决定了其受环境影响。
1.5缺少生存压力的舒适生活使理想淡化并脆弱。
众所周知,大学校园是学生时代的天堂,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与更少的压力,更多的娱
乐与更少的管束,更多的欢乐与更少的竞争,更多的舒适感,更少的危机感。调查表明,对于理想没有清楚认识的,占有17.0%,对于理想不知道具体实现途径的占有25.8%,对于理想信念没有采取有效行动的占有28.4%,这样的数字可谓触目惊心。我们对平顶山市“教育下一代主任”,革命家97岁的钟飞老将军提出了我们的疑问。钟老表示:“舒适的生活让当代大学生忘却了先辈开国之艰难,忘却了自己肩负建设国家之使命,不懂生于忧患,不懂居安思危,缺乏先烈对于信仰的坚定,缺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韧。”
二、环境对理想信念影响细析:
2.1生活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校园较小,绿化和基础设施较不完善的大学,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明确程度和坚韧程度较强,通常目标明确,有危机意识,例如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通过随机调查我们发现其在校学生,即使没有舒适的生活环境,绿化程度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在“你目前是否有明确的理想并有实现理想的计划”这一问中,武汉工程大学生选择“有”的占74.6%,而“基本有”的占到19.8%。
而校园较大,绿化和基础设施完善,自然环境优异的大学,学生却在理想信念的明确程度和危机感却略有欠缺,反而容易贪图安逸享乐,不去过多考虑未来。在对湖北经济学院的调查中,数据表明,在“你目前是否有明确的理想并有实现理想的计划”一问中,其在校学生选择“基本有”的占有67.4%,选择“有”的占有21.2%。
由于两校教育水平旗鼓相当,所录取学生的分数线也十分接近,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环境因素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对比两校调查问卷,可知舒适的环境与广阔的校园对理想信念的明确与秉持有着负面的效用,而艰苦的环境的狭小的校园对于理想信念的明确与秉持起到了有利效果。
2.2地域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地域环境指的是学校周围状况。我们把大学分为“大学城中大学”,“远离市区大学”,“地处商业区的大学”。为剥离其他因素影响,我们决定不以问卷调查方式而采取对大学生和其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进行访谈。我们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大学城中大学”典型,把湖北经济学院作为“远离市区”的大学典型,把武汉大学作为“地处商业区大学”典型。
访谈中我们得出结论,大学城中的大学生由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其他学校的交流,接触各各学校的学生多,而更加具有危机意识,在理想信念上体现出了更加的坚韧与开阔。而由于城市交通的便利,大学距离商业区的远近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上的影响,区别显得并不突出。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大学之间的交流与互访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确立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大学生开阔的视野的形成充满的积极意义。高校间,无论是名师在授课交流,抑或学生之间对于学习和见解的交流,都有助于培养危机意识,坚定理想信念。
2.3教育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教育环境指的是大学中的文化教育氛围与学风。大学生生活在大学校园,行止作息势必一定程度上受整个校园氛围的影响,而影响教育氛围和学风的正大学里的大学生,因此也就包含了周围学生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因此我们以文化教育氛围与学风的差异为变量,选取理工科三所大学为调研目标。分别选择“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调查得知华中科技大
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学生对于理想信念的明确程度略逊与武汉理工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学生。在回答这一问题中,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勾选“有”只占到47.4%,而武汉理工大学达到67.1%,武汉工程大学为61.2%。
对于这一和预先设想不符的数据,我们访谈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同学。得到反馈是“大多数同学徘徊于考研,出国或就业,无法明确自己将来的路该怎么走。由于现在考研成风,有就业想法的同学也跟风复习考研,有太多不确定性因素。”
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更多元的教育与更广阔的平台在激发上进的同时也会由于选择种类的增加而干扰理想信念的确立。
2.4家庭环境对理想信念的影响。
家庭环境影响主要指父母受教育程度和职业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影响。家庭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父母受教育程度,对于子女在前路上的指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设计调查问卷中,我们将父母受教育程度分为“大学以上”,“大学”,“高中”,“初中及一下”。
数据显示,父母受教育程度在“大学以上”的受调查人群中,83.5%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理想信念有着明确的认识,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学的为73.2%,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的为71.1%,父母受教育为“初中及以下”的为67.3%。由此明显反映出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于子女理想信念确立的积极影响越大。当父母受教育程度达到大学以上时,对子女理想信念的影响则尤其明显。
同时我们在对于子女专业选择和父母职业的相关性进行探究,数据表明子女专业选择受父母职业相似或属于同一大类,或者说子女理想信念受到父母职业影响的机率为76.4%。由以上调研结果表明,父母对于子女理想信念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三、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建议
根据以上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和环境对理想信念影响的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3.1重视思想教育,增加思想教育方式
针对大学生理想信念受环境的不同程度影响,决定了很难通过改变环境来趋利避害。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最为直接的方式。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呈现模糊,矛盾,功利,扭曲,薄弱,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的消极特点,状况令人堪忧。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意义重大。重视思想教育,不仅仅指学校和老师重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重视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白教育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我们也应改进思想教育的方式,才用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理解,更符合学生兴趣所在的方式,如看英模记录片,讲述分享心中的伟人等。这样让学生耳濡目染,而不是填鸭式管束,往往能够更好的达到更好的效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3.2加强竞争氛围,增加大学间交流互访活动
由地域环境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的调查研究可知,大学间的学术交流和学生互访对大学生危机意识和坚定理想信念,或者更广阔视野有着不可替代作用。因此尽可能的增进大
学间的交流,例如学术讲座,学生论坛等等。并且交流应不仅仅局限于正式交流,非正式,社团组织学生组织间的交流也意义非凡。同时学校应支持非正式的交流互访活动,不同学校同学与同学间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见识,能够有利于找到更多与自己有着相似理想信念的人,更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
3.3发挥学生组织在塑造理想信念过程中的辅助作用并发挥党员带头作用。校方应支持“自强会”“自律会”等学生组织的发展,通过学生间开展的优秀活动,提升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竞争力,让学生们体会到理想信念的引导作用。并在相互鼓励相互提醒中促使促使对于理想信念的坚守与不懈的奋斗。
同时严格学生党员遴选制度,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周围同学树立正确的坚定的理想信念。
3.4积极投身广泛的社会实践。
软实力才能营造理想创业环境 篇3
黄:一个好的创业城市,应该是经济发达并且迅猛发展的城市,最好交通便利,腹地广阔,要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成熟的商业文化、快速的办事效率、良好的治安环境。一个优良的投资载体也应该是一个好的创业城市所具备的,政府应该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来抓,比如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还有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器等等。这些载体,将会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科技创业》:您认为一个城市的创业文化在创业环境中占什么样的位置?
黄:我认为要占很重要的位置。曾在一篇报道上看到原武汉市副市长辜胜阻在谈到创业文化对城市的推动作用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辜胜阻认为,中部崛起的过程,既是中部地区经济能力、科技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更是中部地区文化生产力水平提高的过程。前者是“硬实力”,后者则体现为“软实力”。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区域经济文化特别是创业文化的活跃。“软实力”才能真正营造理想的创业环境。
《科技创业》:您当初为什么选择武汉这个城市来创业?
黄:因为我的家就在武汉,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我曾在外地多年,现在已经不想到处跑了,更想多和家人在一起。当然,本来去上海、北京等城市也可以,但还有个人脉关系的问题。人脉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而绝非当下可以快速累积的资源。不是有句话说“人脉就是财富,关系就是能力”?一个创业者如果没有好的人脉关系,那他的创业就会很艰难,现在这个年代,没有人就不好办事。不管是在起步初期还是在后期的正常营运期,拥有足够的人脉关系非常重要。所以我选择在武汉创业,也是因为相对于别的地方,我在武汉有更充足的人脉。
《科技创业》::您对目前所处的创业大城市的创业环境有何建议?
黄:我最近向高新区提出了个建议,希望他们能多拿些资金去扶持中小企业。当然,投资加强一些硬件也是应该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再加大一些资金方面的扶持力度。
巴渝传统聚居理想环境观探析 篇4
一、山地观的形成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 人们很早就对山地产生了感情。在人类出现的早期, 人类的生存能力和生产能力较低, 对于“山地”这一雄伟的地理现象既崇拜又畏惧, 常常把它神化。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发展, 逐渐加深了对山地的了解,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山地观念。
(一) 山地观形成的思想根源
巴渝古镇选址建设中山地观的形成, 在初期意识形态方面应该说主要受三方面的影响:
1. 首先是受根深蒂固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思想体系中崇尚“天道”观念的影响。
“天道”观念诞生于启蒙时期的人类思想, 并一直贯穿于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 被各种东方宗教所吸收, 从根本上奠定了东方文化的思想观。在这里, “天道”代表着生生不息的宇宙万物, 是神秘莫测的自然造化。人生存于天地之间, 应该听从“天命”, 不得稍有逾越。
2. 其次, 巴渝古镇山地观的形成还受到佛教的影响。
大到佛教寺庙, 小到菩萨神龛, 巴渝古镇中一般都有佛教设施, 也可以从巴渝古镇居民的一些生活习俗中看出居民对菩萨神佛的尊重一直延续至今。佛教讲求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万物和宇宙的存在是根本之道, 人们不应该与之相抗衡。同时, 佛教中“众生平等”的观念也深深地影响着东方人的思维, 人们渐渐地由爱护自然界的所有生灵进而扩大到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形成尊重自然、尊重环境的风尚。
3. 另外, 起源于四川的道教在历来被视为与巴蜀同一地理单元的巴渝地区也有广大的群众基础, 道教对巴渝古镇山地观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
道教认为“道”是万事万物共同的本原。它先于天地万物而生, 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自然、社会、人的本质。人们要想保持阴阳调和的最高境界, 只能“依道而行”。从道教所强调的“四时依序”、“五行定位”等主张中不难看出, 道教学说宣扬人们应向虚无混饨、自然澹泊的境界靠拢, 而这实质上流露出人应该向自然环境妥协的主张, 希望人不要去有意改变什么, 保持“无为”才能做到对“道”的遵循。
可见, 在这三种思维里, “自然”是一种极其神秘的东西, 它高高在上, 不得不令人产生敬畏的感情。人在自然中所处的地位是从属的、次要的, 所能做的只是尽量去理解自然、接近自然。于是, 在对待“山地”的问题上, 巴渝先民乃至整个东方人的出发点皆是对自然环境的充分尊重, 表现较多的是对山地的因借、利用, 不主张过多采取人为改变的手段。
(二) 巴渝地域特征对山地观的影响
山地观念在山地城市、城镇、乡村的建设过程中是以具体形态表现出来的, 巴渝古镇选址布局注重对山地的顺应和对山地环境的保护, 建筑讲求与山地自然环境的结合, 是中国传统的崇尚自然山地观的生动体现。许多巴渝古镇有着千年的历史, 而其山地聚居的历史更是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山地文化是巴渝古镇聚居文化中的重要组成内容, 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 巴渝古镇的山地聚居面貌有着鲜明的特色, 其主要特征表现在:
首先, 由于巴渝山地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多种多样, 使分布各地的山地聚居面貌带有很强的地域特征。由于山地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 对自然的改造和利用方式、程度都与平原地区大相径庭, 因此山地聚居的面貌与平原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
其次, 巴渝地区历史上受到过其他民族及民系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文化条件, 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文明历程。受此影响的山地聚居功能和形态, 也呈现出独有的文化特质。
第三, 巴渝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山地农耕文化, 它是巴渝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主流。围绕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的传统技术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 并有别于其他文明的科学技术发展道路, 对山地聚居环境的特征塑造, 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
二、风水与山地观
(一) 风水学说与中国古代哲学观念
中国人理想的居住环境、空间观念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和补充, 发展成风水理论的合理内核。文人学士山居和田园居住的理想和实践也以典型的风水面目出现, 最后形成风水构成模式。李约瑟指出“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 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的宇宙哲学”, “建筑师Werner Dlaser也认识到:“阴阳作为一个符号的关联系统, 构成了说明 (中国) 文化秩序的尺度”。我国宇宙观的特色集中表现在有机整体上, 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与人是平等的, 而且认为天地运动往往直接与人有关, 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中国哲学的两个主要流派儒家和道家都把怎样使自己的生命和宇宙融为一体作为最重要的问题加以研究。道家从静入, 认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 “顺其自然”就可以达到极乐世界;儒家从动入, 强调自然界和人的生命融为一体, 孔子所说“生生之谓易”即强调生活就是宇宙, 宇宙就是生活, 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处, 也就领略了生命的意义。
这种“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 造成了民族崇尚自然的风尚。阴阳风水观念便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它的原型与构成, 亦是对中国人理想环境观的总结和发展。
(二) 从风水学说看巴渝传统聚居的山地观
在中国传统的风水学说中, 处处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理解和利用之意。风水理论大致分为两个流派:一是形势派, 主要着眼于山川形势和建筑外部自然环境的选择;二是理气派, 主要注重于建筑本身的方位朝向和布局。而不管是什么流派的风水术, 其根本出发点都讲究考察山水、踏勘地形, 把对山形、地势的考察、选择放在首位。
风水家们追寻“来龙去脉”, 表现出人们对山川形势的关注。因为, 山脉在风水中通常被称为“龙脉”, 人们只有通过观察山体的走向、起伏、围合, 才能找到理想的“风水宝地”。经历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四个步骤后功德圆满, 就完成了对山地环境的考察和理解。接着, 人们关心的是对山地的因借和利用。在对巴渝古镇的调查过程中发现, 众多巴渝古镇在选址、布局及单栋建筑选点建设方面都受到风水观念的影响。如位于嘉陵江畔的瓷器口古镇, 《巴县志》有云:“由歌乐山东衍为龙隐山……又东为石壁山, 一名金壁, 石壁崇峻, 横斜江边。龙隐、石壁二山之间为龙隐镇, 水路交会, 相便舟车, 为镇西重镇, 陶器甲全县, 故里人称曰瓷器口”。这段描述道出了瓷器口古镇的总体山水格局。从风水的角度来看, 瓷器口古镇背依歌乐山, 气势磅礴、雄浑绵远, 具龙脉之相, 龙隐山圆润丰富, 是典型的朝案取形, 左青龙 (凤凰山) , 右白虎 (金碧山) 对集镇形成环抱之势, 再加上与嘉陵江的环绕, 共同构成了瓷器口古镇面山背水, 山环水抱的理想风水格局。
虽然风水理论搀杂了许多玄学和迷信的色彩, 但它实质上具有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诸方面丰富的内涵, 以现代的眼光看, 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剥开风水神秘的说法, 客观地分析其各种做法, 无外乎是在各种相异的时代背景、地理气候环境、人群集落方式中寻找各种理想的环境设计方法和设计作为的努力及结果而已。传统的风水在巴渝古镇选址、规划、设计、营造中几乎无处不在。风水通过对地质、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评价和取舍, 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 风水的科学内核为古镇创造了适宜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 也为古镇营造出美好的山水格局 (见图1) 。
三、巴渝传统聚居的理想环境观
自然至上的山地观和风水理论的发展, 对人们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而也使得中国的审美观总体体现出浪漫、崇尚自然的特点。中国古典诗词以表现浪漫自然山水情怀为主题的不在少数, 历史上许多绘画作品也都表现出聚落周围的环境特征:前临水面, 周围有山林围合。可见, 居住文化与山水的结合成为我国山水诗和山水画的源头, 同时又反过来促进着居住环境观的发展。《诗经·小雅》中所说的王宫所处环境:“秩秩斯干, 幽幽南山”, 便描述出了靠近润水、面对青山的建筑配置, 显示了古代匠师在选址时对水源和景观方面的注重。“卷帘唯白水, 隐几亦青山”更是表现出网罗大地、饮吸山川的宇宙意识和胸怀。这种审美观包含着古代文人学士对环境的追求和理想, 在中国传统场镇的布局和建设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巴渝地区丘陵众多、水系发达, 自古以来, 城镇的布局和建设都极其注重山水环境关系。可以说是山地地理环境与聚落形态共同作用构成了典型的中国式的理想居住环境。史料记载, 明清时期重庆城:“盖渝州乃在一磐石上, 地形如龟, 右嘉陵而左大江”。可见重庆位于四面陡绝、两江交汇的平坦之地, 布局临水依山, 空间开敞。从清朝时期涪州 (今涪陵) 城的文献插图和涪陵市1930年建城图中也可反映出这种山水环境布局 (见图2) 。巴渝古镇的选址通常都位于山水交汇之处, 受地形条件的限制, 场镇布局和建筑布局更是不可避免地要与附近的自然环境直接关联。巴渝先人在不断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也巧妙地结合自然创造出理想的居住环境。
资料来源: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
资料来源:赵万民《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
(一) 大山水格局
巴渝先人在城镇建设上十分重视对山水环境的利用, 善于在现实环境里寻找城镇之美的自然源泉。
在现存的地方志中包含着丰富的城市建设史方面的内容, 地方志中大多记述有城镇乃至村镇的选址依据、周边的山水环境特点等:
《夔州府志》描述大昌古镇:“诸山萦绕峭壁如画”。
《酉阳直隶州总志》描述龙潭古镇:“州东九十里, 酉水绕其东下”……
从文献内容看, 以介绍城镇外围的山水环境和人文景点为主或是内部构成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综合。另外, 还有一些文人诗词也描绘了城镇的山水景观, 如清人沈增在宁场古镇时赋诗云:
烟云惯作画图铺, 遥衬峰头寨影孤。
古嶂千寻山势陡, 寨江一派水声粗……
巴渝古镇是在独特的山水环境和社会文化中孕育出来的, 其构成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盘曲自由的河流构成了整个巴渝地区地形地貌, 使得这里很少有平整且具规模的用地, 因此大多数古镇的用地条件都十分不利, 有相当部分布局在山水相夹的带状阶地上。从人类聚居的角度看, 理想的聚居环境应该有一定面积的用地, 便于城镇建设, 而这正是巴渝古镇山地聚居环境最缺乏的。为了尽可能适应山地地形地貌特点, 古镇在选址布局上不得不作出妥协和调整。从古镇自然环境来看, 也正因为巴渝古镇顺应自然地势“相地而建”, 同时充分利用了自然山水条件, 将自然元素融入到城镇的建设中, 才使得自然与人工环境相互渗透、和谐共生, 体现出“山——水——城”辩证的统一 (见图3、图4、图5) 。
资料来源:《忠县建设志》
(二) 居住环境
我国人民对居住环境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要求, 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成为一个重要特征。在文学和绘画作品中, 保留下许多对理想环境的描述。如《后汉书》载仲长统的一段话:“欲卜居清旷, 以乐其志。论之曰:使居有良田广宅, 背山临流、沟池环匝, 竹木周布, 场圃筑前, 果园树后” (见图6) 。描述出古人对居家选址的环境选择。“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诗) , 这种“与自然相结合的思想创造了优美的文学传统, 也塑造出‘文人’生活方式, 而这种‘文人’生活方式逐渐成为我们典型的生活方式, 恬淡抒情产生了另一种生活意境。在居住形态上, 表现为住宅与庭园的融合;在屋宇选址时, 多喜欢与山水林木相接近, 所谓‘居山水间者为上, 村居次之, 郊居又次之’ (文震亨) ”。
这些文学和绘画作品里面尽管有一定的臆想成分, 但它们必然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加工而成。当这些理想变为一种观念后, 又会对选择实际的居住环境产生影响, 可以说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资料来源:宁厂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组
资料来源:《重庆古镇》.何智亚
资料来源:《中国古镇游》,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巴渝地区地形条件复杂多变, 自然环境尤其是山地环境对于古镇民居的限制作用较其他地区显得更加突出, 因而古镇民居的建设与环境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巴渝先民在长期的建设活动中的不断累积, 使得古镇建筑美与自然美统筹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美。古镇建筑紧密衔接、比邻相生, 建筑、院落与街巷组成整体, 共同构成古镇内部实体环境。
1. 簇群环境
巴渝地区复杂的地形对城镇发展造成了明显的限制作用, 建筑往往根据地形的变化灵活构筑, 尽可能集约性的发展, 形成相对紧凑的结构形态。同时, 又受到山地地形条件的制约, 最后形成了成组成群的簇群形态。簇群状的外部空间表现在组群中形成的院落, 能够为相邻建筑共用, 这种共用关系也强化了和谐的邻里关系。另外, 山地地形的三维性与复杂性以及古人建设中尊重环境、顺应环境、追求理想栖息地的环境理念, 使得一些古镇建筑顺应等高线层层布置, 因山就势, 由低到高, 层层叠叠, 聚簇而立, 形成了屋宇层叠、高低错落的独特“多维簇群”的空间形态 (见图7) 。这种建筑簇群空间常常因境而成, 随曲合方, 所反映的空间层次和环境景观层次远比平地丰富。
巴渝古镇建筑的簇群形态一方面是受到地形条件的约束被动的产生, 另一方面簇群连聚错落, 互相因借, 外围多竹木环绕, 其环境景观效果让人尤觉乡居景物的优美, 也体现了古人在城镇建设中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美好居住环境的追求。
2. 院落环境
巴渝古镇院落具有多种形式, 但其原型仍是传统的天井式合院。基本构成方式通常都是以天井来进行组织院落的“间”。天井有着通风、采光、排水的功能。从风水说的角度来理解, 天井是一个气场, 有藏风聚气, 沟通天地之功。《八宅明镜》记载:“天井乃一宅之要, 财禄攸关, 须端方平道, 不可深陷落槽, 不可潮湿污秽, 大厅两边有弄二, 墙门常闭, 以养气也。凡富贵天井自然均齐方正, 其次小康之家, 亦有藏蓄之意, 大门在生气, 天井在旺方, 自然明阳凑节, 不必一直贯进, 两边必有辅弼。诀曰:不高不陷, 不长不偏, 堆金积玉, 财缘绵绵……”。这种说法自有其迷信的成分, 但天井对形成居民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态所起的深层次的作用可见一斑。
天井是院落最重要的构成元素, 也是与居民日常生活和交往活动最密切相关的空间。古镇居民平时烧水、进餐、休息、娱乐等生活起居都在天井, 待客也是如此, 大家都热闹地围坐饮茶、休息, 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特色, 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情趣。
巴渝地区场镇院落是传统聚居文化中取势、纳气的精神与本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相结合的产物。将院落建筑本身融入自然环境, 组成和谐、健康的聚居环境, 是古镇院落布局与建设的重要特征。古镇院落充分利用自然的景观要素, 随山势高低起伏, 将建筑与一瀑一石、一草一木结合, 与自然融合为一体。“略成小筑, 足征大观”, 以此尽得自然之美。
3. 街巷空间
巴渝古镇的街巷多为坡道或梯道, 其特点表现为断面狭窄、结合地形、自由灵活、富于变化, 这是与山地城镇的特点相适应的。古镇街巷除满足基本的物理需求外, 也是重要的交流场所。古镇的公共性场地不多, 日常生活中居民往往悠坐在自家门前, 各自忙着手中的活计, 同时与左邻右舍或路人相互攀谈, 呈现出一幅亲情和睦的画面。
古镇街巷随地形变化高低起伏、曲折回转, 不一味求直, 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串联成为有机的整体, 使得城镇呈现出多层次、富于变化的形态。而古镇建筑平面的错落又会使街巷平面出现不规则的外形, 从而产生变化的空间序列和步移景异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 巴渝古镇街道通常夹于建筑之间, 却往往在一定距离后忽然开敞, 形成半边街的形式, 其原因一般是因为一侧建筑已经损毁无存, 或者限于用地只能一侧建设。这种形式的产生固然有其无奈的客观原因,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也是古镇居民有意识地将自然环境景观引入, 在一开一合之间, 足见古镇人对营造美好居住环境的良苦用心。
四、结语
巴渝古镇人对理想居住环境的塑造可谓独具匠心, 大到场镇选址布局, 小到居家院落, 乃至对一草一木的精心利用, 无一不精雕细刻却又浑然天成, 处处营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古镇建城兴场充分利用自然山水, 顺其自然, 不拘形式, 格由自出。建筑院落的布局上更是处处与自然融为一体, 同时又受到文人生活方式的影响, 充满着钟毓灵秀的气氛。体现出古镇居民对理想居住环境的不懈追求。对自然美的充分尊重与利用, 加之地形造就了处处青山绿水的佳境, 使得巴渝古镇“犹如丹青长卷, 无处不具诗情, 处处皆可入画”, “樵夫与耕者, 出入画屏” (庄裕光) 。古镇理想环境的塑造既受到传统理念尤其是风水理论的指导, 又反过来促成了环境观的发展与成熟。
同时, 也应该看到, 古镇居民历经岁月营造的理想居住环境正经受着考验。大量新建建筑不再顾及对理想环境的追求, 肆意的破坏着自然山体, 也破坏着城镇原有的和谐。古镇房屋大多建于明清经济繁荣时期, 多为木构, 年代已久, 破烂不堪。房屋的破坏使房屋实际可使用面积大大减少, 又由于房屋多进深大, 采光通风不好, 阴暗潮湿, 居民多在房屋中加隔墙, 在天井中搭简易房, 使环境条件更为恶劣。古镇基础设施陈旧落后, 污水直接排放污染了河流水体等。这些现实问题使得古镇的居住环境日益恶化却又无力维护, 与现代高舒适性的居住环境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亟待解决。
参考文献
[1].卢济威 王海松, 山地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尚廓, 中国风水格局的构成、生态环境与境观,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
[3].赵万民, 三峡工程与人居环境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4].梁雪, 传统村镇实体环境设计.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理想环境 篇5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学者认为,大学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着重视物质利益,淡化理想信念,重视个人理想,忽视社会责任,重视生活理想,忽视道德理想,以及社会政治理想模糊等问题。有学者通过调查发现,在部分大学生中存在的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政治理想上,政治淡化倾向明显,主张以自我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政治问题,对政治理论课教育普遍持冷漠态度,不同程度地存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对共产党的信任危机。生活理想上,一味讲究吃穿,追求物质享受,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在择偶理想上,标准世俗化。道德理想上,从注重奉献的理想主义转向注重实惠、实用和物质享受,提倡合理的利己主义,诚信意识淡薄。职业理想上,更偏重经济价值和权利价值,认为社会只是作为个人发展的现实条件存在的,社会责任感缺乏、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等。有学者形象地把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概括为“怀疑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播对象个性突出,主体意识强
1、独立性和批判性强,但辨别能力薄弱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但重个体,轻社会;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易于接受,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容易沉迷;在认知上容易接受正确的、主流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但在实际行动中往往与认知相偏离。大学生本身具有的特点,再加上其与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体朝夕相处,致使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2、接受新事物的适应力强,可塑性比较高
大学教育要“以人为本”,而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就是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成才。虽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会受到各类情况的干扰,但是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很强,只要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把握育人这个主线,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和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处事。
(二)传播方式快速便捷,打破传统理念
1、传统的授课传播模式削弱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不少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为,自己只要将书本知识教给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在教学中,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学术底蕴作支撑,对马克思主义一知半解,上课时在学生面前讲不出马克思主义的“气势”。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时,除了按照教材作简单地讲解以外,常处于“失语”状态。再加上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
2、新媒体快速传播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传统舆论环境提出挑战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递过程在结构上发生很大的变化,导致我国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在信息传递方面权威保障的失落,在传统媒体中,如在报纸、电视、广播中信息的传播是单向的,听众一直扮演着“受众”的角色。因此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始终处于“统治者”的地位,信息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始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在新媒体当中信息的传播是双向互动的,打破了过去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人为设置的壁垒,扩大了人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海量信息所承载的.鱼龙混杂的“资讯轰炸”,快速地进入大学生的视野,虽然监管部门也采取各种手段加以制止,但碎片化的有害信息仍旧大行其道。这些不良网络信息对大学生极具诱惑力,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充当起“传声筒”和“扩音器”,对不良信息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高校和教育工作者自身改革的速度却远远落后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再加上传统教育制度的落后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造成了诸多大学生对理想信念的质疑,这也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参见石磊:<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参见刘静:<论述我国新媒体的特征及社会影响力>,载<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理想环境 篇6
一、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和谐课堂
理想课堂应该是和谐的课堂。在争创和谐社会的同时,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应当也要充满着和谐。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是很高的。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
构筑和谐课堂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学方式,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学。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当距离缩小了,师生才和谐,课堂才和谐,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具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调作用,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营造出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对枯燥的公式不再感觉乏味,无趣的图形不再那么令人讨厌。在学习利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时候,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了几幅NBA篮球比赛的图片,并且播放了精彩进球的一段视频,这是很多同学都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很快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出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易建联得到至今为止职业生涯最高的29分,其中2分球和3分球总共命中12个,你能算出他2分球和3分球各命中几个吗?同学们兴致很高,跃跃欲试,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同学也拿起笔算起来,而且也能准确地算出答案,因此笔者也能很顺利地引出如何列二元一次方程来解应用题。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合作课堂
在数学课堂上构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合作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已经逐渐得到师生的肯定和欢迎。那么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构筑合作课堂,成为新时期教育面对的新问题。
1.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收集合作学习的材料
信息技术环境下,使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变得更方便、更快捷。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收集数据,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统计表,绘制各种统计图以及进行概率实验。如教学《估计概率》这一课时,通过频率来估计概率,学生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合作学习,才会体验到科学统计的过程,而这种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他们终生受用的。如果通过做实验,达不到一定次数是得不出实验结果的。做,必然会浪费时间。不做,又不能使学生对结果认可。因此,笔者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将全班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做50次实验。 (2) 教师利用计算机制作成表格,小组代表将实验报上来,输入表格,设置成单元格的格式,使之能自动计算出频率。 (3) 将每一组的数据累加,得到100次,200次直至500次的实验数据,计算相应的频率。 (4) 利用数据计算机自动绘制折线统计图。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频率的走势,从而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2.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
使用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堂的资源和合作学习的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如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展示小组成员的作业,便于小组间的合作升华;或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更广泛的交流合作拓展等;也可因地制宜地将小组成员作业利用多媒体展台展出交流等形式,有效促进合作学习的全面开展。
3. 利用信息技术对合作学习进行科学的评价
合作学习的评价要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所追求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探究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利用计算机给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库,对于不同的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分工不同给出合理的评价,包括参与度,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等。评价的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借以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三、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实践课堂
理想课堂应该是实践的课堂。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如果脱离生活现实谈数学,数学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的、抽象的。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一般都是前人在实践中长期积累的间接经验,它不再是感性的,在教学过程中,解决这种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实际与理论间的矛盾,利用信息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能使学生获得极为丰富的、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
1.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活课堂
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所以,教师应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数学,学生才不会有陌生感。怎样把数学的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呢?教学中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就能变许多的“不可能”为现实,让课堂透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如在教学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时,为了让学生对“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能有个更加深刻地理解,以现在生活中的钢丝桥为例,从桥柱上的不同点向两边引出两条钢绳,由对称性可知它们是相等的,再结合多媒体的动态演示更加形象地揭示这个规律。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印象也比较深刻。
2.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动手实践课堂
“一切真知都源于实践”“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不易记下,只有动手做才能学会”,如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这一课时的例3,有一张长40cm,宽25cm的长方形纸片,裁去角上4个小正方形之后,折成一个无盖的纸盒,若纸盒的体积是450c m2,求纸盒的高?多数学生对应用题都很苦恼,这道题是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转化,更是让不少同学无所适从。在教学中,笔者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张长方形的白纸,按照要求在角上剪去4个正方形,折成一个无盖的纸盒,比较这两种图形,在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展示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的生成过程,学生很容易找出纸盒的高就是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设高为x,这样就可以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纸盒的底面长和宽,列出方程也就很容易了。
四、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开放课堂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法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 开放性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条重要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构筑开放课堂已成为新课程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1. 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
课堂是学生探究获取知识的地方,理想的课堂应该是快乐的,而不是呆板的,也不是死气沉沉的犹如一潭死水。学生只有在快乐的情景中才能实现知识与思维的碰撞。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轻音乐,伴随着美妙的乐声的学习,使学生的智慧得到启迪,情感得到升华。
2.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探索和发现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内化的知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开放性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自主学习,大胆创新,做学习的主人,体现主人翁意识,有利于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网络教学引导学生在网上学习知识、在网上做作业、在网上与教师交流、在网上与同学合作,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如教学《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教师制作可操作型的课件,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在电脑上画出三角形,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观察三角形是否全等,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比较。当他们自己得出全等的结论时,自然地感受到数学的惊讶,表现出极大的创造热情,为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 利用信息技术将开放性问题带进数学课堂
开放性问题变化无穷、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教学中由于数学开放问题的教学费时太多,课堂教学又授课时的制约,但信息技术却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如果截去的几何体有4个面,请回答下列问题:(1)截面一定是什么图形?(2)剩下的几何体可能有几个顶点?如果教师口述,很难讲清这个问题,学生对本题的理解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但借助多媒体展示就很容易得出。
理想课堂的构建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长远目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效整合为我们构筑理想课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教学手段的辅助还无法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为构建理想课堂探索出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辽宁:沈阳出版社, 2004
理想环境 篇7
关键词:山水,山水格局,人居环境
人类自产生之日起, 就不断探索居住环境, 经过千百年的曲折探索与实践, 形成了对自然和人类聚居的有利模式, 在自然的基础上建立宜居的家园。居住地域环境不再是单纯为了生存、生活、避难、防御为目的的环境, 更是一个地区精神文化的载体, 是人文和自然的多重反应。但当今资源紧缺, 环境污染严重, 自然环境大量被毁害, 自然的自我修复调控能力已接近零, 环境已是岌岌可危。自然景观和城市景观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使得现代研究学者一直在反思:环境以及人与环境如何相处?作为景观的从业人员探究理想的人居环境应放在首位。
1 现状问题
在城市进程和工业生产大张旗鼓的建设下, 中国传统“山水城市”已经淡然离去, “如果将建设‘山水城市’理解为匆忙地在这些地区搞开发, 实际上背离了‘山水城市’的方向, ‘山水城市’也就名存实亡”[1]。现阶段, 人居环境的问题主要有:①自然破坏急需恢复、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发、森林草地退化严重。②城市无限制扩张发展, 人类的生活垃圾、工业废气、资源需求已超过自然净化和生产能力, 自然已在超负荷运作。③传统与地方性景观文化的空间构成格局丧失, 文化内涵表面化。
2 山水画中理想山水格局根源
2.1 生理上的庇护
人为了生存需要取食、繁衍后代, 所以, 靠安全的栖息地以及防御庇护的手段获取生存有利的资源。长此以往, 人的生存发展对人居环境的选择做出优劣评价, 并创造出适宜人居住的良好环境。选择可庇护、捍卫的领地, 安全、稳定的生产条件是建造聚居环境考虑的原则。原因有4个方面:①可庇护环境的气候、水位、风向、日照相对稳定, 人类可依照经验辨析和利用环境优势进行生活。②由于人的视域有限, 看不见的背后必须是可靠的、安全的, 并能有效逃避危险, 正如早期的山顶洞人, 背靠山崖、悬壁开洞来躲避防御。③人类为寻求食物可在山林采摘和狩猎, 山地动植物较为丰富, 可为人类生存提供果实和猎物以及生火的木柴。④可排除潜在危险, 在临近大山而又相对独立的小丘上, 高度和面积都是有限的, 其人类活动的空间具有确定性和整地感。在人居环境建造时有明显边界和围和, 或是山川、水域的阻隔, 或是城墙的护卫。在人聚居环境中总能出现, 以强化人的安全感, 使人们对区域领域产生生存依赖, 促进人类聚居的捍卫意识。
2.2 心理上的可游可居
中国传统宇宙观、自然观、山水观、环境观、审美观与中国山水画不谋而合、相辅相成、互为体系, 将自然生态环境、人为环境以及景观的视觉环境等做了统一考虑。王希孟 (宋) 的千里江山图在山水组合间充分展现了“道游于艺, 艺合乎于道”[2] (见图1) , “居———游”在构图中的画中视线、“线性的画面结构”;“高远”、“平远”、“深远”的空间;“以大观小”的山水法则;以亭台、楼阁、茅屋和人意象化的符号 (如塔、庙等) 。“可游可居”思想境界意味着人居景观环境的建构是人与物生存空间、人与人生活空间、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在山水画中的体现。人在环境中可走、可看、可望, 方为“游”, 乐享起中。所谓“居”是人在地域环境下的长期生活感受, 以使“万物与我为一”的和谐, 而达到“乘物以游心”强力的内心感受。郭熙、郭思在《林泉高致》中所言:“大山堂堂为众山之主, 所以分布以次冈阜林壑为远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当阳而百辟奔走朝会, 无偃蹇背却之势也”[3]。由此也决定中国山水画中可居可游的思想和构图是将理想人居环境集大成。
2.3 精神上的隐逸
隐逸山野别业的高士多为中国古代山水画者, 与画者对山水自然景观的“可游可居”、“天人合一”的意境思想密切结合的关系。在文人诗句中, 对景观环境精神依赖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山野情趣;有《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秋霞水景;有《竹里馆》中的“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的空灵、幽美意境, 显示出闲情偶寄自成高格的情怀。同时勾画出景观的时间 (秋天日路、夜晚) ———空间 (水岸边、深林) ———人活动 (赏景、弹琴) 。而文人高士心中隐逸的“桃花源”在千百年人们心中都挥之不去,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构建的乌托邦式的景观模式:“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 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从中可以看出, 文人对“仕”与“隐”相互结合的理想环境之地, 其环境特点有:①有山有水的环境庇护, 阡陌纵横的山林。②隐秘的出入口, 入洞蛇行、先狭后宽、夹岸桃花、水尽山出, 其上一洞仿若有光, 豁然开朗。③“缘溪行”出入口与内外链接需要经过走廊、曲径、通道。④聚居在开阔平坦的土地, 出洞后开阔的盆地 (见表1) 。
3 理想山水格局基本结构特征
3.1 连绵的山峰环抱
在长卷中画的每部分都有主次之别, 以高山、主峰为基址背景和衬托在画中开卷首段。以山景为主, 树木茂盛, 沿山路九曲盘旋直通山间古寺, 期间瀑布倾泻, 流水入江;亭台楼阁错落置于平坡山间处时隐时现;远山清丽的色彩被云雾环绕, 云雾弥漫的山谷, 远处山峰耸立, 山体直插云腰之间, 形成无限深远的效果。在画中感受到群山的深远和高远“气脉相通”;山势上遥相呼应, 如右岸山势向左倾斜, 左岸山势向右倾斜, 形成群山环抱的基址[4];近处山体山中多奇珍异草、异树、果树、树林在其穿插溪桥、水榭, 形成植被隔离保护带, 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 调节气温, 营造小气候, 形成风景如画的自然风景;在道教中的仙山、佛家的“物我和一”、士大夫的隐逸, 在山川中形神合一。
3.2 大江河流的前景
大江、河流为基址前景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水源, 便于灌溉农田, 并为人类提供水产品。在《千里江山图》中, 开阔平远的空间将视线引向水天之际, 近景处水浪轻微起伏, 江面辽阔无垠有商船和渔船往来, 岸边绿水扬波、临江水阁、亭榭和水面渔舟、画舫上均有活动人群。[5]人类最早出现地临近水源, 提供给人们饮用和生活, 水流在流动和冲蚀下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 洪泛区给河流和缓冲区带来肥沃的土壤, 岸边是水陆交错带地带, 也是生物种类最为繁多的地带, 所以, 在文人心中水是“不死之水”, 并在画中重点描绘。
3.3 中间开阔的平原
在近岸平坦地势中有小道通行和散落树丛遮挡村落, 在画中是聚集的人家、平坦的农田。人物在画中有的是挑柴夫、商人等在其间小道上穿行;有的是桥上行人和舟船忙碌;有的是家中人们的交谈。均在四面围合中间平坦开阔的地势展开人们的生活和活动空间。山间盆地环境给人以生产发展的肥沃土地, 人们可以在其中自给自足, 形成古人戏文中所说的“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与文人心中远离喧嚣纷争的室外桃源。
3.4 与外界联系的豁口
人与外界常以道路和豁口作为联系方式, 物质与外界物质交换常以河流和谷地延伸的方式, 其人居环境出入口常为洞口、水口、门口在画中往往出现木栈桥和蜿蜒的河谷小道联系和沟通各相邻近的闭合空间。在千里江山图中, 进入道路唯一且狭窄, 时隐时现, 曲径通幽给人以探索神秘, 以一座长桥横跨江面链接岛上渔民和人居的村庄, 形成一片繁华景象。一方面利用狭小的豁口和走廊有效地阻止入侵者。[6]另一方面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内外交流通道, 是物种空间运动的必经之地, 具有最高的资源密度、最丰富的种类, 豁口是动物的迁徙通廊, 因而是猎采最佳场所。[7]在旱季, 河流廊道可能成为水源供应区和大量植物生长的地方, 也是物质、能量和物质流动的高密集场所。
4 人居环境的现实表达
古人对与山水间人居聚居环在《阳宅十书》有“人之居处, 宜以大地山河为主”的定论, 其中泰安在人类山林聚居环境的选址上可谓代表。原有泰安古城地理位置的选则与周边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泰安古城的形成是围绕自然山水环境的庇护发展而来, 从起初人类早期栖息的大汶口到岱岳镇, 直到后来东移形成乾封县形成泰安雏形, 泰山周围因适宜稳定的环境聚落越来越多, 并带动城市庙宇发展形成泰安山水格局的一部分。
泰安处在岱岳山水地形、轮廓的形胜中, 城市发展得益于“山”、“水”, 形成了背山面水的形态格局, 其地势呈现东北高、西南低逐步倾斜趋势, 中部平坦地势受洪积冲蚀形成丘陵河谷平原。泰安北部以泰山为主山形成天然屏障;南部的徂徕山为案山形成视线呼应;西北部的金牛山为岗阜, 将西南屏障环抱, 3座山在山水格局中成三足鼎立之势 (见图2) 。泰山山脉在地域广阔的平原之上绵延余公里, 盘卧平方千米, 依次为中天门海拔860m, 南天门海拔1460m,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m, 与泰城丘陵平原地势形成强烈反差, 在山体节奏上有“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泰安城市是将泰山为背景, 衬托和保卫人们聚居的环境;在空间上产生山外有山、重峦叠嶂的视觉感受;在城市天际线上, 形成多层次的立体天际轮廓线, 增加泰安城市风景的深度感。山脉众多水系环在视野中形成清晰的山体轮廓线, 成为天然的参照系统, 给人方向感、安全感、归属感。
山脉众多水系环绕, 在山脉中产生“溪”、“河”、“泉”、“池”、“井”、流入山下城市汇集成泰山西溪的奈河、泰山中溪的梳洗河、泰山西麓桃花峪北部山谷的伴河。水路交织环抱与泰山并与之对望 (见图3) , 并以河流水系为主的生态廊道口是生态体系中自然生态过程的集中体现, 在大尺度山水格局中比例较小, 但与外界联系十分紧密。城市河流作为山水城市最主要的自然廊道, 起到了泄洪、调节气候、生物通道等生态功能。以水口山为障景、屏挡, 使基址内外有所隔离, 形成空间对比, 使入基址后有豁然开朗出入口常为洞口、水口、门口[8], 利用廊道的延伸性, 将廊道沿线性空间深入到城市核心。以河流、水池为选址基地的前景;以开阔平原与冲积扇为选址基地中部;以高山环抱为选址基地的背景, 从而形成理想山水格局特征。可见, 泰安营建布局占据地利优势, 是利于农业发展和建设的居住场所。
人聚居的城市是以泰山玉皇顶为轴线连接岱庙 (见图4) , 在街道布局上方正, 城内16条街。泰安城外城厢共13地方散落其中, 个自有不同功用, 有粟、蔬、果、鱼、薪炭、器物;有百货杂陈;有园圃;更有每日客人云集, 夜半灯火通明, 一派人居生活气象。在山间和水系周围植被茂盛环绕多植花果树, 植被覆盖率达80%, (现有种子植物144科, 989种) 山麓垂直植被分布明显, 从低到高依次为:落叶林、阔叶针叶混交林、针叶林、高山灌木草丛, 因此, 景观差异度高、植被种类丰富, 形成多处水源。植被包裹山体、环绕水系起到了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其在气候上, 减轻西北寒风, 调节区域小气候;在土壤上, 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气象上, 山体的垂直绿化将新鲜空气补充进城市中。丰富的植被从中可以调节人居环境气候, 游走于山涧和城市中, 可感受画中所言的“可居可游”, 泰安古城在“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哲学指导下规划设计。
5 对现代人居环境的反思
5.1 保障基本生活质量
栖居环境可给人们提供水源、食物、生活场所, 营造宜人的环境, 保证人们身心健康环境建设的最低标准。创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和安全环境, 促进人与人交往和与自然接触的空间。宜人的环境能缓解紧张压力、放松心情, 使人们拥有新鲜空气和静谧的环境。
5.2 在空间格局上的合理划分
在安全感和舒适感上, 人们通过自然山林吸引人群创造积极的活动空间。在生态发展上, 人们更多考虑到土壤涵养空间、水源空间、生物栖息地空间, 合理优化布局人的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满足为城乡和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强化景观空间布局, 优化景观空间结构规划,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5.3 循环可持续的环境发展
一个健康的人居环境同样需要关注生态的可循环持续发展, 同时也是满足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要求尊重自然物质循环与自然界的良性互动, 使自然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可利用生态手段促进恢复, 利用规划方法划分生态安全区域, 利用政策手段加强管理, 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再造景观空间秀美环境。
5.4 景观文化与地区文化为依托, 拒绝千城一面的人居环境
长期生活的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可体现出人文文化和人居环境的偏好, 环境的偏好反应出审美感官的不同, 强化和凸显地域文化情节和文化凝聚力, 充分利用其环境营造适宜人类聚居的空间环境以及心灵福地。形成具有人文文化的地域人居景观环境, 使地域的精神依托真正融入自然环境。
6 总结
人类理想的人居环境是天人混沌一体的共存关系, 它已存在于中国人内心深处和传承积淀文化深处, 并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呈现出, 也决定了我们选择人居环境的导向。古人也早已给出“天人合一”的答案, “道法自然”的人与自然和谐关系, 追求优美、赏心悦目的自然和人为环境的思想始终包含在山水画的思想中。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人们已经错失了原有的人居环境, 现在景观工作者不断反思人与自然、人文与自然、人与人文、自然与地域发展的关系, 希望重拾山水格局进行合理规划, 在满足人类基本发展需求的同时恢复自然环境, 创建人文人居环境, 使人居环境处于山水画格局, 彰显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 (10)
[2] 卓莎.从“可游可居”的审美理想看中国山水画的构图特点[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8)
[3][宋]郭熙, 郭思.林泉高致集[M].山东画报出版社
[4] 郑瑞利.构图千里江山——《千里江山图》解析[J].美术教育研究, 2012 (12)
[5] 陈丽.美术鉴赏课——《千里江山图》赏析[J].美术界.2013 (11)
[6] 百度文库《从选择满意景观到设计整体人类生态系统》http://wenku.baidu.com/view/d70c917c27284b73f24250...
[7] 李淼.城市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根源探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8] 乔家君.村庄选址区位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
理想环境 篇8
一、平民生活·适应选择
中国先哲在建筑住宅及环境选择,核心取向即“天人”关系,这与中国千年文明的宇宙观和审美观基本保持一致。在建筑环境布局中早就运用了整体系统论,在对建筑住宅及环境选择中,可以看出人是这个系统中核心的部分,在这个整体系统下自然环境、人、建筑三个子系统之间是以依存、制约、对立、转化的方式存在的。从宏观地把握各子系统的关系,寻求到最佳的组合关系,是中国先民追求的建筑生活环境的终极目标。
房舍·如服
中国的先哲在建筑环境布局中,是以人为中心,这在山水画、界画画面中人物布置可得到印证。《黄帝宅经》有这样论述,“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2]房舍如服,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也有同样的论述:“人之不能无屋,犹体之不能无衣。衣贵夏凉冬燠,房舍亦然。”
“宅,择也;宅择吉处而营之也。”《黄帝宅经》强调:“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凡人所居,无不在宅……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则门族衰微。”对屋宅建筑地点选择、构造布局提出了适应性选择。择地而居,选择适宜人类栖息的地方,这是具有明确目的性的适应性选择。确定了自然的生活方式,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身的自然生活方式,房舍如服,建筑如服。把居室如同人的衣服,那么就要与人相匹配,相合适,相适应。李渔在《闲情偶寄·居室部》有这样一个总结:“夫房舍与人,欲其相称。”如明代仇英《人物故事图》 (图1)
1. 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图册之三贵妃晓妆图片引自 360doc 个人图书馆 - www.360doc.com - 2015-1-29
观形·察势
在建筑选址落实到具体之处,观形·察势则成为具体要求。清代书籍《阳宅十书》提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考工记》中也有论述:“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弟。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体的山峰。认势难,观形易。形的具体要求是厚实、积聚、藏气。
2. 唐 王维《辋川图》图片引自 360doc 个人图书馆 - www.360doc.com - 2014-4-22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得知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建筑环境选择是对自然现象的认知,顺天道,得山川,受日月之精华。那么我们在山水、界画图式中这种大势与小形的关系,甚至成为造画成画的一种创作手法。现实的建筑生活理想在绘画图式中再一次得到印证。
建筑·山水
中国是个务实的农耕国家,因地制宜可见一斑。《周易大壮卦》就提到:“适形而止”。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为第一要则,而自然是以山水作为表象和表征的。依山傍水是典型的外显的方法,而这种建筑布局方式,在山水画、界画图式中随处可见,建筑在依山傍水之处,山体是骨骼,水域是万物之源。依山而建的住宅其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环山,一面开敞,中间地势平坦,房屋隐于树林中。依山而建的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群的房屋覆盖着山坡 ,从山脚开始覆盖到山腰。
适中·居中
适中是古老中国的生活哲学也是建筑布局的圭臬。《论语》提倡的中庸,合乎社会正统。在建筑中则以外显的图式的方式展示出来。建筑要选择适宜的地点,采用适当的材料、型制和规模,具适当的位置。建筑的布局在现实生活中演绎为生活礼仪规范图解。《吕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尊崇的就是适中。适中,就是恰到好处,尽可能接近至善至美之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屋大小和居住人数,房屋和房门大小的也要有适当的辩证关系。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若东盈西缩,定损丁财。”要符合社会规范。
居中也是生活,《太平御览》中就有这样记载:“王者受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在典型的建筑群中,标准中轴线,起到的就是居中的强调和参考作用。在轴线的掌控下中心明确,附加建筑布局整齐,围绕轴线纵深展开,严格符合社会生活规范,而这种布局方式在界画中表现的更是严格而具体的。
二、畅神悟道·文人隐逸
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文人画的审美价值观长期占据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深层次原因是中国文化的山水自然观以及古代山水画家人格的社会特质。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作为社会文化的创造者和时代心理的引领者,文人的思想与主张远比其他领域的人更有影响力,具文人身份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家更是如此。山水不仅是自然宇宙中的形象表征,更是蕴涵着一切生命现象的运化哲学,通过自然而能够体悟到生命的机理和生命的精神,古代文人通过自然山水环境感悟到存在自然山水中的生命之道,进而探索人生意义与归途的哲理。自古以来,善于以山水入画的,多是文人。中国古代文人画家创作山水画,本来就是一种以“畅神”“悟道”为目地的精神娱乐活动,山水画所追求的“意趣”与中国文化传统的山水价值观和生命精神观一脉相承,它不仅是艺术,也是哲学。以“林泉高致”之心的文人山水画也就渐渐成了山水画主流。文人画的开先是王维,《宣和画谱》卷十对王维更是肯定与推崇 , 谓“至其卜筑辋川 , 亦在图画中 , 是其胸次所存 , 无适而不潇洒。移志之于画 , 过人宜矣……”[3]《辋川图》(图二)是王维晚年隐居辋川时所作。画面群山环抱,亭台楼榭以环绕圆融姿态布置。别墅外,水云舟楫,呈现出悠然的意境。在王维的山水画中,这幅《辋川图》所创造的淡泊超尘的意境,是文人精神上的审美愉悦的典范之作。元代汤后士在其《画鉴》中赞道:“其画《辋川图》,世之最著也。”[4]从另外的山水画家刘松年的山水图卷《四景山水》,我们可以得到更为直观的具文人气息的建筑环境文本图式。在对建筑及环境的描绘图式当中,作品中建筑物通常放到低视角的平远的景域中来表现,屋宇楼阁近人亲切,形象刻画具体,画面呈现出宁静隐逸的气息,体现的是古代文人所追求的生活理想。
文人山水画创作中其隐逸的核心部分主要来自老庄思想,画面图式中会表现出文人的隐逸生活场景。“花间隐榭,水际安亭”,计成在其《园冶·亭榭基》对此有过评论:“惟榭祗隐花间?亭胡拘水际?通泉竹里,按景山巅,或翠筠茂密之阿,苍松蟠郁之麓;或借濠濮之上,入想观鱼;倘支沧浪之水,非歌濯足。亭安有式,基立无凭。”通过对亭榭在绘画图式中的建筑物质符号表现,体现的是一种悠然林下的审美理想。在古代文人心里层面中物质化的建筑,本身就附着了文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况且中国山水画和古典建筑园林的创作皆出自同一阶层即古代文人之手,是古代文人情思的反映和现实载体。
结论 :
理想环境 篇9
所谓拟态环境, 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 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 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1) 媒介内部的选择、加工过程, 受众难以察觉, 甚至一无所知, 以为拟态环境就是客观环境。《非你莫属》这档求职节目, 将现实社会中的应聘场景搬入演播室, 塑造了一个依据现实建构的符号化环境,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求职面试的认识和理解。
本文抽取《非你莫属》2011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及2012年的1月、3月、5月、7月、9月播出的节目为样本, 其中2011年这六个月份共播出34期节目, 2012年这五个月份共播出43期节目, 总计77期节目, 共有299位求职者 (除20120125春节特别节目之外, 因这期节目主要鉴定并派发给民间发明家红包) , 其中68.5%的求职者获得了职位 (包括实习岗位在内) , 16.7%的求职者选择了放弃职位, 14.7%的求职者被拒绝提供工作。节目较高的求职成功率与现实社会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形成对比。
二、过于理想化的拟态呈现
近年来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现实社会中的就业歧视现象屡屡出现, 突出表现在性别歧视、学历歧视、健康歧视、年龄歧视、户籍歧视、相貌歧视等几个方面。而在《非你莫属》节目中, 似乎这些歧视都被颠覆, 让求职这个艰难的过程变得异常理想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 女性求职成功率高于男性
1. 节目中求职者的境遇
本文中抽取的《非你莫属》的样本总计77期节目, 共有299位求职者, 有68.5%的求职者获得了职位包括实习岗位。性别方面, 女性求职者占总数的49.8%, 男性求职者占50.2%, 总体男女性求职者人数各占一半, 男性偏多。女性求职者的求职成功率高达78.5%, 而占将近一半人数的男性求职者成功率只达58.6%, 这说明在节目中, 女性比男性在求职方面更具优势, 这与女性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自我展现能力密不可分。
2. 现实中求职者的境遇
现实中的性别歧视, 是招聘方依据性别因素对女性求职者的不同待遇, 或在其具备完成工作的条件下设置就业门槛。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 女性这个弱势群体遭遇性别歧视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 这样的局面, 一方面受到社会传统角色定位的影响, 认为女性难以胜任职位, 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排斥女性本身生理特点, 再加上有时女性的心理承受力远远弱于男性, 造成企业更倾向于招收男性。
在一项《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调查报告》中, 对天津地区的在校女大学生和已就业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 将近95%的女大学生意识到了就业前景的黯淡, 约占65.45%的女大学生认为她们比男性就业面窄、就业机会少, 近47.34%的女大学生持有“有些工作只有男性才能胜任”的观点。 (2) 女性在求职过程中经常遇到用人单位“仅限男生”、“工作强度大, 建议男生”、“女性要求25岁以下或已婚已生育”等要求, 这样苛刻的录用条件尤其令女性硕士和博士的竞争力急剧下降, 由于年龄和婚育的原因, 即便她们拥有高学历和优秀的工作能力, 也没有机会获得职位。目前, 女性遭遇的性别歧视已造成了其就业面窄、门槛高、不公平等现象。
(二) 对求职者能力的要求高于学历
1. 节目中求职者的境遇
在所选取的299名求职者中, 拥有专科以下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学历的求职者占总人数的9.6%, 其中求职成功率达42.3%;拥有专科包括中专和大专学历的求职者占22.9%, 其中成功率达71%;拥有本科学历的求职者占38%, 成功率达61.2%;拥有硕士学历的求职者占12.2%, 成功率达66.7%;持有海外学历包括大专、本科和硕士的求职者占13.3%, 成功率达69.4%;拥有博士学历的求职者只占1.4%, 但成功率达100%;拥有其他学历, 包括无学历显示、肄业等的求职者占到2.6%。综上发现, 在所有求职者中, 本科学历者, 最高的求职成功率远不及专科学历求职者, 而专科以下学历的求职者虽然不到26人, 但求职成功人数接近一半, 而四名博士全部获得职位外, 硕士学历和海外学历求职者, 成功率均过半。
节目中倡导, 这是一个不看重学历只看重能力的平台。在《非你莫属》百期特别节目“北大百年讲堂专场”中,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的五位学生在节目现场寻求到了一份实习工作, 其中来自北大的龚永谋以完美的英语发音博得全场掌声。在第一轮灭灯环节中, 只有当当网老板李国庆灭灯, 当主持人问及原因时, 李回答, 因为该学生的本科非“211”, 引发全场唏嘘, 主持人当即表示“我希望告诉求职者, 这个平台有许多本科学历非‘211’的学生遭到老板哄抢, 因为自身能力强大”。紧接着, 下一位同样本科非“211”的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唐俊逸, 因能力强大且举止大方得体引发老板们留灯抢人, 这时引发李国庆现场表态:“我得回去和人力资源商量下, 本科‘非211’给撤了, 太震撼了。”但台下究竟撤没撤就不得而知了, 至少在全国观众面前, 他的表态给了学历歧视以重重一击。
2. 现实中求职者的境遇
现实中的学历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上, 一方面表现在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过分推崇, 要求求职者具有硕士、博士等高学位, 原本简单的任务本科生可以解决, 但企业一定要招研究生, 研究生可以胜任的职位又贪婪得要求博士生等更高的学历, 造成人才资源的滥用和浪费。据零点公司公布的调查显示, 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2402名18~26岁常住居民进行入户访谈, 学历歧视是最司空见惯的现象, 在遭遇过就业歧视的受访者中, 74.4%的人表示遇到过文凭歧视。 (3)
学历歧视表现还在学校的分量上, 也就是学校拥有的头衔。前些年, 许多高考生在选择高校时倾向于一本类院校, 而现在判断一所高校的地位, 非“985工程”、“211工程”莫属。近年来, 很多求职者遇到招聘简章中要求本科必须是“211”或“985”重点院校毕业, 更有甚者要求本科与研究生均毕业于“211”或“985”院校, 这与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息息相关, 用人单位开始用“211”和“985”作为门槛, 让很多求职者因不符合条件望而却步。用学校的名气给求职者分等级, 侵犯了他们的平等择业权。
在学制方面, 大部分用人单位对全学制有要求, 认为自考生的素质不如全日制学生。不可否认, 很多非全日制学生通过考试获得国家承认的学位和证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多数用人单位看不到他们奋斗后取得的成就, 仍然对其出身不予承认。在公务员考试中, 类似不公现象频出, 23岁的钱益通过自考拿到了本科毕业证书并参加陕西省公务员招录考试, 以第二名的成绩先后通过笔试、面试和政审并拿到录取通知书, 最终却因“自考生不允许参加考试”失去了公务员就业机会, 一纸文凭却挡住了他的公务员梦。 (4)
(三) 对健康歧视的刻意规避
1. 节目中求职者的境遇
在所选《非你莫属》节目中, 共有五位身体有缺陷的残疾人和一位乙肝病毒携带者, 除一名眼睛有残疾的数学教育专业硕士廖家斌没有获得职位之外, 其余五位均在节目中顺利找到了工作。廖家斌之所以没有找到工作并非能力不足, 而是节目中没有合适的职位提供给热爱数学的他。来自辽宁的赵世玉在节目中公开承认自己是乙肝小三阳, 这样的勇气让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钦佩, 其销售能力也获得老板的青睐, 最终他选择福能集团, 成为一名销售人员。
2. 现实中求职者的境遇
在现实社会中, 有很多病毒携带者不敢且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体缺陷, 不光因为难以找到工作, 更担心周围的目光会让自己更窘迫。对残疾求职者的歧视或对携带某种病毒人群的歧视, 是健康歧视的表现。近年来, 尤其是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就业歧视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众多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强烈反应。我国《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规定:“乙肝病毒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及从事直接入口的食品和保育员工作外, 可以照常工作。” (5) 但社会上对乙肝携带者的歧视现象屡出不止, 部分用人单位基于此病将求职者拒之门外。按理说, 有健康缺陷的求职者更应该获得国家政策的保护, 但在现实中他们往往是最先被社会抛弃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 在《非你莫属》中男女求职者人数基本持平时, 女性求职者的成功率远大于男性求职者, 这与现实社会中的就业性别歧视相矛盾。在学历方面, 节目中本科学历人数最高的求职成功率远不及专科学历求职者, 而现实中的学历歧视, 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求职者具有硬性条件的保障, 尤其是对全日制有书面的要求。现实求职中, 残疾人和携带某种病毒的求职者最容易受到用人单位员工的歧视, 雇主因为考虑到本单位员工的情绪, 对于携带某种病毒的求职者异常小心。其实, 真实的求职路并非台上短短的几分钟, 大多数招聘都要经过网申、笔试、面试、体检等一系列环节, 快则十天半月, 慢则经过几个月的等待, 这是对求职者的筛选, 也是对招聘职位的负责。
《非你莫属》旨在打造靠谱的求职平台, 它塑造的求职拟态环境, 看似真实而靠谱, 实则与客观现实相差甚远。阿伯克龙比在《电视与社会》中提出, “不管写实性的感染力有多大, 电视并非百分百保真, 它只可以看做了解世界的窗口, 主要展示的是世界的一种框架、现实的一种翻版。”在传播活动中, 媒介的真实永远不能等同于客观现实, 但随着人们不断地提高认知世界以及运用传播技术的能力, 相信媒介真实能够不断地接近客观现实, 这也是传媒不断努力的方向。
摘要:本文以《非你莫属》为例, 分别抽取其2011年、2012年共十一个月份的节目进行文本分析, 展现出节目运用理想化拟态方式打造的与现实不同的求职环境。分析发现, 其理想化的拟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女性求职的成功率要远远高于男性;二是节目中对求职者的能力要求高于学历要求;三是对求职过程中易产生健康歧视的刻意规避。
关键词:拟态环境,求职节目,就业歧视
注释
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127.
22张彤, 郭蒙, 李懿淇, 刘祎萌, 李贤, 陈雪莹.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调查报告[J].东方企业文化, 2011 (09) :271-273.
33周凯.学历歧视比例接近80%成为最常见的就业歧视[EB/OL]. (2008-03-01) .http://news.qq.com.
44华图教育.“年龄歧视”“地域歧视”“学历歧视”算你狠[EB/OL]. (2010-10-10) .http://www.htexam.com.
理想环境 篇10
目前关于传媒公共性的概念界定中,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潘忠党的定义“传媒公共性一般指的是传媒应扮演社会公器角色, 向公众开放, 为公共利益服务”。[2]不同的学者对其定义也各不相同, 总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向大众公开, 每个人都能参与;涉及公共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或重大问题, 与每个人相关;为公共利益服务, 为公众思考。[3]
本文将从新媒体的传媒公共性的应然和实然状态两个方面出发, 既描绘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想状态, 又要从实际出发, 深入分析当前的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传媒公共性的困境所在。新媒体事件作为一种具有特定代表性的社会历史事件, 可以更快、更直接地反映出我们所处的社会, 因此成为本文考察我国新媒体的传媒公共性现状的合适研究对象。
一、从“媒介事件”到“新媒体事件”
美国传播学者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将“媒介事件”的概念定为“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4]它强调的是直播过程中, 由机构所主导的某一具有历史性影响力的事件引起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特殊传播过程。[5]
值得注意的是, 在戴扬和卡茨的《媒介事件》一书中, 他们始终把电视看作一种“新媒体”。在其整体研究框架中, “媒介事件”的定位是从媒介如何改造了公众事件的传播, 并被这些事件的组织者及传播机构所重构, 从而对社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时至今日, “新媒体”又有了更新的技术、组织与文化内涵。从技术的角度来看,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的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新媒体事件”的传播形态, 不再局限于卫星电视;从组织的角度来看, 电视台不再是制造重大历史事件的惟一社会组织, 而出现了更加多样、规模更小的网络机构, 就连独立的个体也可以向公众发布信息。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戴扬和卡茨也对其“媒介事件”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和发展。2008年, 戴扬将电视媒体时代的“挑战 (contest) ”、“征服 (conquest) ”和“加冕 (coronation) ”的媒介事件类型发展成为“幻想破灭 (Disenchantment) ”“脱轨 (Derailment) ”和“冲突 (Disruption) ”。将冲突、幻想破灭和脱轨放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语境中, 其实就是对底层民众的“传播赋权”。
总之, “新媒体事件”绝不仅是技术形态上的转变, 它在传播内容、话语权、媒体系统内部互动等方面都反映出社会变迁的新趋势, [6]因此成为我们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传媒公共性问题的极佳分析对象。
二、新媒体事件中的传媒公共性
在新媒体事件的建构和发展过程中, 比过去的媒介事件更难预测和控制, 多种力量的复杂博弈决定传媒公共性的发挥, 因此, 新媒体事件的出现可以被视为网络媒介实践公共性的重要契机。接下来, 本文将从新媒体事件的主体构成、传播内容、社会效果三个方面, 来分析新媒体事件所反映的互联网的传媒公共性。
(一) 主体变化引起话语权的变迁
1. 新媒体事件绝对主体的缺失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造就了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 公共话语空间门槛的降低赋予了普通的个体参与公共事件的讨论的机会。因此, 与传统的媒介事件相比, 新媒体事件所涉及的传播主体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更加复杂多样。直接介入者包括使用新媒体的草根民众、公民记者、意见领袖、商业机构、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与此同时, 传统的大众媒体对事件的发展也起着推动或阻碍作用。此外, 看不见的权力和资本的力量也会对事件的进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或个人能够主导大众事件的发展, 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 都在新媒体事件中处于主动和被动相互转换的地位, 可能在某个时刻成为某个话题的追随者, 又会在下一个时刻成为某个话题的制造者而受到众人追随, 大家追随的目标是由追随者合力促成的热点话题。因此, 从媒介事件的角度来看, 新媒体事件更像是一个缺失绝对主体的公众事件。
2. 话语权关系向“底层赋权”转变
在新媒体事件的主体变化中, 话语权力关系“由传统精英垄断转变为底层赋权”的趋势十分明显。在大众媒体时代, 话语权由主流媒体控制, 掌握在精英阶层手中, 然而, 网络平台是大众所共享的媒介空间, 每个参与者都以自由、平等的方式进行交流, 大众自由地建立话语关系, 打破了传统中心化的言说方式, 并形成了一种“大众自我传播 (mass selfcommunication) ”[7]的新传播模式。
正如香港学者邱林川所说, “中国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已由90年代精英垄断的局面进入到更广社会内信息中下阶层和中低端信息传播技术紧密结合的新阶段”。[8]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社会中下阶层在制度性缺失与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巨大张力之中, 将具开放性、互动性、聚合性的新媒体技术平台作为抗争的武器, 他们为争取平等的话语权, 不断在文化的自我解构中抵抗着权威性话语的价值禁忌, 实现赋权的终极目标“社会正义和减少社会不平等”。[9]
以2007年的山西黑砖窑事件为例。该事件的导火索是2007年6月6日晚在大河网以跟帖的形式贴出的帖子《谁来救救我们的孩子?———400位父亲的泣血呼救》, 帖子揭露出山西黑砖窑涉及拐卖儿童在砖窑做童工, 而地方政府和公安面对寻子的父母却非常冷漠。此后, 网络民意的汹涌直接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跟进报道, 国家高层领导也作出批示, 当地政府及时回应, 引发了一场空前轰动的黑砖窑打击风暴。
其实, 早在当年4月, 黑砖窑的事情就已经在河南电视台的都市频道播出, 但解救孩子的工作并没有进展。然而, 在这场新媒体事件中, 在网民、媒体、政府机构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下, 形成新的舆论空间。现实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的400位父亲通过新媒体平台的社会互动, 实现了底层赋权, “创造了一个守望相助的社群”。[10]
(二) 传播内容形成议题的公共性
查尔斯·泰勒 (Charles Taylor) 把依靠共同理解维系并得到不断扩展的公共领域称为“元议题性公共空间” (meta-top ical common space) , [11]这种公共领域模式被认为是对现代媒介条件的适应和拓展。它并不是真正的物理空间, 而是由议题所串联而成的虚拟空间。
与此类似, 传媒公共性同样强调传播内容与公共利益的相关性。新媒体平台作为一个向大众开放的公共空间, 其中充斥着大量公共性的议题, 新媒体事件则是这些议题的主要来源和载体, 事件的发展对现实社会产生影响, 公共性由此实现。
1. 新媒体事件的内容种类
根据“新媒体事件年表 (1994—2009) ”[12]可以看出, 新媒体事件涉及的范围大、地域广、阶层多、异质性强, 为了探究这些事件的议题公共性是否存在, 本文参考他们的相关研究, 把列表中的新媒体事件按照关键性内容进行划分, 主要有以下几个种类:
(1) 权益抗争事件
这种类型的事件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争取和捍卫权益的过程, 他们在制度性缺失与基本的生存需求的巨大张力之中, 以悲情的情感动员方式去博取网民和媒体的关注, 从而实现对自我权益的保护。有时, 事件的发起者并非当事人本人, 而传统的媒体记者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孙志刚事件 (2003) 、重庆钉子户事件 (2007) 等为弱势群体的权益而抗争、甚至影响国家政策的事件都属于该类型。
(2) 民族主义事件
这种事件的源头往往与国际冲突及外交事务有关, 例如中国网民抗议印尼排华事件 (1998) 、抵制家乐福事件 (2008) 等都是由于对发生冲突的国家而发起的新媒体事件。网民在民族主义情绪的煽动下自发地进行线上讨论, 并通过这种讨论形成切实的集体行动, 其中黑客攻击、示威游行是最主要的行动方式。
(3) 道德和隐私事件
这类事件的主角大多是单独的个体, 以名人为主, 内容涉及色情、社会道德、八卦。有时是事件主角刻意为之的以出卖隐私实现的自我炒作, 例如木子美发表《遗情书》 (2003) 、芙蓉姐姐走红网络 (2005) 、陈冠希“艳照门” (2008) 。有的则是个人无意中成为社会道德讨论的主体, 例如彭宇案 (2007) 激起社会关于“扶老人”的道德讨论, 范跑跑事件 (2008) 、杨帆事件 (2008) 也激起了关于“师德”的社会讨论。
(4) 监督公权事件
这类事件主要是网友对公权力的腐败和滥用现象的监督和批评, 其中有些事件颇有成效, 但仍然有很多最后无法证实。这些事件真实地反映出当前社会民众对公权力的不信任, 也是当前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和社会阶层固化的结果。这种类型的事件比较典型的有湖北城管殴打魏文华致死案 (2008) 、周久耕天价烟 (2008) 。
2. 议题的公共性形成机制
事件议题的公共性既要求议题与公众相关, 受到公众关注;同时也应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在理想状态下, 这两层含义是重合的, 即与公众相关的议题同时也是关系到公众利益的, 但是在新媒体事件的某些阶段中, 这些事件并不总是实现了两个层面的重合, 它们的议题公共性的形成机制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民族主义事件 (如1996年网上保钓事件) 、群体性的权益抗争事件 (各地“PX项目”事件) 、公权监督事件 (如2006年上海中远两湾城社区论坛“群租房”事件) 起源就在于与公众利益的相关性, 因而在事件发生之初就具备了议题的公共性, 并由于与公众利益的相关性, 很快地就受到了更大范围的受众的关注。
有一些事件虽然只关系到个体利益相关, 却由于事件主角在当前中国社会语境中的代表性和敏感性, 如“农民工”、“官二代”、“富二代”、“拆迁”、“城管”等, 从而受到了社会公众的广泛关切, 并出于同情或愤怒的情感逻辑, 参与到事件的发展进程中, 从而成为了具备议题的公众性。这种公共性的形成机制在重庆钉子户事件 (2007年) 、邓玉娇事件 (2009年) 、杭州保时捷撞人案 (2009年) 等事件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大量的道德和隐私事件原本都与公众利益没有直接关联, 但由于事件的发生对全社会的道德准则的维系和冲击形成了挑战, 间接地影响到了公众的利益, 再加上由于其猎奇性、爆炸性带来的广泛关注, 从而具备了议题的公共性。在“范跑跑”事件中, 从对他个人博客内容的讨论上升到了全社会对“师德”的大讨论;“艳照门”事件虽与普通个体无直接利益相关, 却因为涉及到社会的道德准则而成为公共性的讨论议题。
(三) 事件效果和对社会权力结构的挑战
在新媒体环境下, 媒介事件由原来的强调融合和共识, 变成了分裂和异化。正如卡茨和利布斯对媒介事件“幻想破灭、脱轨和冲突”这三种类型的补充中提到的, 人们往往以怀疑、敌对的态度出现, 广泛的共识往往难以达成。戴扬也认为, “媒介事件”不再是调和主义的, 新的媒介事件类型不但鼓吹异见, 甚至“创造分化”, “新媒体的角色似乎站在公众一边”。[13]
新媒体事件多是富有争议性和冲突性的新闻事件, 并且对话语霸权形成了挑战这就使它们具备了解放性的能量, 对现存的社会秩序、制度框架与权力分配产生了冲击。新媒体技术所赋予的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广泛性, 新媒体事件在网民的共同参与下变成了公开、透明的公共性事件, 各方利益在其中相互博弈, 各种力量重新进行较量和组合, 促进了问题公正、公平的解决, 对现有的社会权力结构形成了挑战。
与话语权的变迁类似的是, 新媒体事件对现实社会的权力结构的挑战同样是通过新媒体空间的公众通过自我赋权来实现的。这种自我赋权的路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线上的讨论互动, 对相关机构或个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从而迫使他们对事件采取处理措施。另外一种就是从线上的讨论延伸到线下的行动, 促进事件的解决。正如胡泳[14]所说, “在适当的情势下人们愿意甚至渴望集合起来改变世界”, 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群体具备了方便的协调能力, 消除了集体行动的障碍。
“孙志刚”事件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影响、“躲猫猫”事件对监狱管理制度的改变, 都显示出新媒体事件对社会公共政策和社会权力结构变化的推动性力量。此外, 正如2003年“非典”事件推动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 新媒体事件还有重构传媒理念和体制的可能性。这也启发学者和从业者, 传媒公共性的实践对传媒理念和制度同样具有反作用。
三、新媒体事件中的传媒公共性困境
从对新媒体事件的分析来看,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开放性、参与性、平等性、自主性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具备实现传媒公共性的潜能。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 新媒体的公共性的实现虽然得益于其技术优势带来的公共性特征, 但真正的实现还受到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力量的限制。接下来, 本文仍然从新媒体事件的事件主体、传播内容、事件效果来分析新媒体的公共性建构中存在的一些现实性的困境, 从而对我国当前的新媒体的公共性有更全面的认识。
(一) 传播主体:话语权事实上的不平等
米歇尔·威尔逊在论述虚拟社区的平等性时指出, 互联网有可能超越现实社会中的等级和权力关系的束缚, “电控空间对具体身份的‘盲目性’允许人们平等交往。评估论辩的标准是看人们的主张是否有价值, 而不是看发帖人的社会地位。”[15]这样看来, 似乎与现实生活相比, 身份地位较低的人在新媒体空间中似乎有着更高的参与积极性和更大的发言影响力。
然而, 实际情况却常常并非如此, 网络空间并非完全虚拟的世界, “线上地位常常为线下身份的披露所直接强化……人们在网络空间中毫不迟疑地这样做。”[16]正如Dave Carter所说, 因特网虽然将权力赋予一般民众, 但同时也给予原本就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地位与能力者, 网络的来临造成“信息贵族”出现的机会远大于“计算机乌托邦”出现的机会。[17]
虽然新媒体技术“多数人向多数人传播”的模式赋予了大众看似平等的话语权, 然而, 用户的社会资本被带入网络, 将无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将现实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投射到网络上, 形式上的话语权的平等仍然无法消弭事实上的不平等。
除了现实生活的社会资本的不平等在新媒体空间的投射以外, 普通的个体在网络中所获取的资源的多少, 同样会影响到话语权的平等性的实现。以微博、论坛等媒体为例, 最早使用的一批人积累了更多的人气和注意力资源, 更有可能在新媒体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尽管在很多新媒体事件中, 话语权的变迁逐渐从精英主导向底层赋权转变, 但这种底层赋权的实现仍然离不开精英阶层的关注和推动。在大量的新媒体事件发展进程中, 少数意见领袖的关注成为巨大的推动力量, 而这种意见领袖的角色常常由现实社会中的精英阶层扮演。因此, 尽管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在形式上拥有了平等的话语权, 但事实上, 弱势阶层虽然享有在大众传媒时代所不具有的话语权, 但其影响力仍然有限, 话语权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 传播内容:议题讨论的非理性
在新媒体事件中, 传媒公共性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对公共议题的自由讨论建构起来的。表面上看, 新媒体技术的确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参与公共议题讨论的机会, 并且, 似乎对议题的讨论内容都具有推动事件进程的关键性作用。
但通过对近年来的新媒体事件的分析可以发现, 在对公共议题的讨论过程中, 由于转型社会中矛盾的激化、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现实社会中民意表达渠道的闭塞以及网民媒介素养等因素的影响, 讨论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盲目跟风、情绪化表达、造谣传谣等非理性的讨论行为, 对议题讨论的品质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首先, 新媒体事件的议题讨论过程中, “群体极化”的现象表现得非常明显, “团体成员一开始即由某种偏向, 在协商后, 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 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18]该理论的提出者桑斯坦还特别指出, “新科技, 包括网络, 让人们更容易听到志同道合的言论, 却也让自己更孤立听不到相反的意见。这就种下了极端化的因子。”[19]
同时, 新媒体技术使讨论者可以简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从而能够使用丰富的资料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严密的论述。然而, 许多发言者并没有努力提供实际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立场, 他们更多的是简单粗暴的观点表达甚至谩骂、攻击, 并固执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正确性, 当其他人对其观点产生质疑时, 他们往往从个人喜好出发实行攻击。因此, 新媒体事件中的议题讨论常常陷入非理性的、简单粗暴的观点表达, 难以刺激对话题的更深入的发展和讨论。
此外, 公众对公共议题的讨论常常陷入无意义的情绪宣泄之中。他们对于议题的讨论有时甚至与议题本身无关, 或根本不了解事件的具体过程, 只是借热门的新媒体事件的发生场域来进行情感的宣泄。这种“狂欢式”的表达常常变成了情绪的宣泄和从众的反抗, 并无益于议题的讨论。
2008年“抵制家乐福”事件中, 这种议题讨论的非理性就表现得非常明显。网民围绕“抵制家乐福”这一主题, 先后推出了四则谣言 (家乐福资助过达赖集团;为应对抵制, 家乐福将在五一进行促销活动;家乐福降半旗是对“藏独”分子表示同情;家乐福官网被黑, 并留下抵制诗歌) , [20]他们通过对海量信息的选择性搜索和分享来证实其抵制行动的合法性, 虽然有些内容很容易就能被证伪, 但却很少有网友对其进行核实。相反, 少量的辟谣信息却被刻意地忽略甚至被攻击。在这次事件中, 网民在新媒体上发布和接受信息时受到了更多个人和集体情绪的左右, 进行了一场意见表达的狂欢, 而公共讨论应有的理性和批判精神消失殆尽。
(三) 事件效果:权力结构变迁的不确定性
虽然新媒体技术赋予了人们对中国社会改革的极大想象, 然而, 新媒体事件到底是延续还是打破传统的权力结构, 很难有定论, 而是要看具体的环境下, 社会变革因素与现实因素之间的相互角逐的具体情形, 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方面, 虽然新媒体空间中对公共议题的讨论比在大众媒体的情境下更自由、开放, 却仍然会受到现有的政策和制度的束缚。尽管新媒体事件的走向难以预测, 但无法否认的是, 权力和资本的力量在对新媒体事件的控制和干预中仍然有着极其强大的操纵能力, 这些力量往往来源于既得利益阶层, 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将新媒体事件引回到巩固现有的社会秩序的路径上。在权力幕布和资本逻辑的控制之下, 还有一些新媒体事件被边缘化, 甚至被扼杀在摇篮里。
另一方面, 新媒体事件不再只是文化意义上已预先策划好的仪式, 而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仍在发酵中的事件 (邱林川&陈韬文, 2011) 。即使剥离资本和权力的控制, 不同的新媒体事件最后的社会效果依然各不相同。例如, 新媒体事件形成的公众是很分散的, 有很大的偶然性, 不同的个体的加入都有可能对事件的发展产生关键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 新媒体事件的周期往往比较短, 迅速出现并消逝, 与之相关的公众的出现和消散也就变得不可预测。地域、时间、人物、主题等多种多样的因素, 在新媒体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个节点上出现的改变都会对最终产生的社会效果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 新媒体事件的社会效果还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四、结语
与传统大众传媒不同, 新媒体的独立性、互动性及其多样化的功能使其表现出广泛的公共性, 这种公共性的潜能在大众传媒受制于权力中心的当前社会中表现得尤其珍贵, 被寄予了诸多改良社会的厚望;与此同时, 新媒体的公共性的实践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现实的困境, 使其公共性的实现充满了障碍, 呈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复杂博弈。
【理想环境】推荐阅读:
创设理想环境09-26
理想课堂心理环境09-22
理想生活环境10-10
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09-29
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07-06
理想理想英语作文范文07-22
用教育理想追求理想教育07-04
有理想但不理想化05-08
小小的理想小学作文-我的理想作文12-25
理想信念演讲稿 信念之光与理想演讲稿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