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策略

2024-08-21

行为策略(精选12篇)

行为策略 篇1

幼儿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尤为最旺盛, 可塑性很大, 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五岁成习, 六十亦然”, 意思是说习惯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 一旦形成以后就终身很难改变了。因此一个人从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了他一生永恒的财富。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抓好幼儿良好行为养成教育呢?笔者结合十多年幼儿教育教学实践, 浅谈以下几点。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等方面由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 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觉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制约着学习成绩的高低与优劣。实践证明:学习成绩优异的人, 学习习惯大都很好;有多少人很聪明, 但学习成绩不理想, 其学习习惯都不好。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大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育幼儿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专心, 力求工整清楚;作业要认认真真的完成;上课集中精力听讲, 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培养幼儿勤学好问、勇于质疑的精神, 激发和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 热爱科学的好品质。要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 培养他们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不畏困难、坚忍不拔、乐观进取的心理品质。当然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 生动活泼、易于幼儿接受, 切忌简单说教。要寓教育于游戏中, 寓教育于故事中。如我在教学中选用一些带有幻想性的故事和有韵律的歌谣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 像《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狼来了》、《小红帽》等, 很容易吸引孩子并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并告诉孩子, 这些美好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读来的, 识字以后就可以自己读这些故事了, 让孩子从小就对读书有一种美好地向往与兴趣, 从而培养其热爱学习的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霍姆林斯基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关键是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 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爱劳动不但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 同时也可磨练人意志, 陶冶人的情操。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 家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十分溺爱, 是家中的小太阳, 过着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生活, 久之便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任性的不良习性。培养劳动习惯非常必要。当然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 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 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自己学会洗手、洗脸、吃饭、穿脱衣服、系鞋带、学着叠被子等, 另外帮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如: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比如我每天都要求早到的幼儿为大家摆放好桌椅, 帮助擦桌上的灰尘, 拣教室和校园内的纸屑果皮, 让值日生每天整理图书角, 带幼儿一同到种植园除草, 管理种植区等, 以此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和劳动兴趣, 持之以恒, 反复强化, 使他们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 也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更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外在表现。卫生习惯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 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定时吃饭, 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 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玩脏的东西等。针对班上幼儿挑食、偏食的突出的问题, 我举行主题班会, 向幼儿宣讲各种食物的好处, 编成歌谣教孩子唱, 给他们讲偏食的害处, 号召大家样样食物都要吃, 样样吃才能身体棒。为了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 我为孩子立下一系列规矩, 如:餐前便后必须洗手, 进餐时不准将饭菜弄撒得满桌满地, 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看电视, 饭后要擦嘴巴、漱口, 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不准在校园教室扔纸屑果皮。又比如睡觉前要养成小便习惯, 必须洗脚, 学会自己脱衣服, 同时要养成叠好不乱放衣服的好习惯, 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中华民族历来是富于文明礼貌的民族, 文明礼貌的传统源远流长。文明礼貌看起来是外在行为的表现, 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 也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明礼貌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要求幼儿上学、放学要向爸爸妈妈和老师问好、做“再见”;在街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 叫“老师好”。其次要注意训练孩子举止文明, 站有站相, 坐有坐姿, 养成不打人、骂人, 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放学自觉排队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尊敬老师, 尊重长辈, 尊重他人。另外还要让孩子和更多的人接触, 认识各种各样人际关系, 懂得如何礼貌的称呼叫人, 知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人与人之间怎样交往。如家里来了客人, 要有礼貌地问候, 别人问话要认真倾听, 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 客人走了要送别。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 不要乱翻东西, 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

五、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 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 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常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接送幼儿的时候, 向家长介绍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 让家长知道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讲讲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目标与要求, 特别强调注意家园配合, 形成合力。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有良好的习惯, 回到家里就变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 有良好的激励机制;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 对幼儿要求不严, 或要求不一致, 时严时松, 或对子女溺爱、娇宠。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 便前功尽弃, 良好的习惯也难以形成了。再者告诉家长, 由于孩子的可塑性、模仿性强, 父母的言行举止, 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因此, 家长要发挥表率作用, 注意言传身教, 以身作则。另外, 还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 要注意循序渐进。如孩子学穿衣服扣错了纽扣, 吃饭把米粒弄到了地上, 做事时不小心损坏了东西, 家长不能一味地斥责孩子, 要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 加以方法的指导, 对孩子要多用赏识教育。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总之,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比学习知识重要。它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 措施得力, 严格要求;只要我们坚持不懈, 耐心抓、反复抓、抓反复, 最终能促进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 从而为孩子以后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行为策略 篇2

如何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进行干预是幼儿园教师比较困惑的问题.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看,在正常教育生态下,教师可以从建立融洽的.师幼关系、运用可操作的心理治疗技术、将幼儿从游戏情景引入真实生活以及进行弹性的行为塑造等方面进行教育干预,从而矫治幼儿的行为问题.

作 者:叶平枝 冯晓霞 Ye Pingzhi Feng Xiaoxia 作者单位:叶平枝,Ye Pingzhi(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广州,510006)

冯晓霞,Feng Xiaoxia(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篇3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各种知识、掌握各种技能等方面由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并变成需要的一种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科学训练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而形成的自觉行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制约着学习成绩的高低与优劣。实践证明:学习成绩优异的人,学习习惯大都很好;有多少人很聪明,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其学习习惯都不好。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大力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教育幼儿要有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要专心,力求工整清楚;作业要认认真真的完成;上课集中精力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要培养幼儿勤学好问、勇于质疑的精神,激发和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热爱科学的好品质。要让幼儿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培养他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畏困难、坚忍不拔、乐观进取的心理品质。当然方式方法应该多样化,生动活泼、易于幼儿接受,切忌简单说教。要寓教育于游戏中,寓教育于故事中。如我在教学中选用一些带有幻想性的故事和有韵律的歌谣不厌其烦地给孩子讲,像《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狼来了》、《小红帽》等,很容易吸引孩子并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并告诉孩子,这些美好的故事都是从书上读来的,识字以后就可以自己读这些故事了,让孩子从小就对读书有一种美好地向往与兴趣,从而培养其热爱学习的习惯。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

霍姆林斯基说:“儿童高尚的心灵是在劳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关键是使儿童从小就参加劳动,使劳动成为人的天性和习惯”。爱劳动不但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美德,同时也可磨练人意志,陶冶人的情操。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家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十分溺爱,是家中的小太阳,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久之便养成了懒惰、自私、依赖、任性的不良习性。培养劳动习惯非常必要。当然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学会洗手、洗脸、吃饭、穿脱衣服、系鞋带、学着叠被子等,另外帮家长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比如我每天都要求早到的幼儿为大家摆放好桌椅,帮助擦桌上的灰尘,拣教室和校园内的纸屑果皮,让值日生每天整理图书角,带幼儿一同到种植园除草,管理种植区等,以此培养幼儿的服务意识和劳动兴趣,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使他们养成了爱劳动的习惯。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也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更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外在表现。卫生习惯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定时吃饭,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不玩脏的东西等。针对班上幼儿挑食、偏食的突出的问题,我举行主题班会,向幼儿宣讲各种食物的好处,编成歌谣教孩子唱,给他们讲偏食的害处,号召大家样样食物都要吃,样样吃才能身体棒。为了培养孩子讲卫生的习惯,我为孩子立下一系列规矩,如:餐前便后必须洗手,进餐时不准将饭菜弄撒得满桌满地,吃饭时不玩玩具、不看书、不看电视,饭后要擦嘴巴、漱口,要吃完最后一口饭才能离开座位、不准在校园教室扔纸屑果皮。又比如睡觉前要养成小便习惯,必须洗脚,学会自己脱衣服,同时要养成叠好不乱放衣服的好习惯,逐渐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好习惯。

四、培养幼儿文明有礼貌的习惯

中华民族历来是富于文明礼貌的民族,文明礼貌的传统源远流长。文明礼貌看起来是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也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明礼貌教育首先要让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要求幼儿上学、放学要向爸爸妈妈和老师问好、做“再见”;在街上遇见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叫“老师好”。其次要注意训练孩子举止文明,站有站相,坐有坐姿,养成不打人、骂人,不说脏话怪话、不争抢玩具、放学自觉排队的习惯;要让孩子懂得如何尊敬老师,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另外还要让孩子和更多的人接触,认识各种各样人际关系,懂得如何礼貌的称呼叫人,知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人与人之间怎样交往。如家里来了客人,要有礼貌地问候,别人问话要认真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在父母和客人讲话时不要随意打扰,客人走了要送别。到别人家里做客要先问候,不要乱翻东西,得到允许后才能玩人家的玩具。

五、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一个好习惯的形成肯定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新《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我常利用家长会和家长接送幼儿的时候,向家长介绍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让家长知道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讲讲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培养的目标与要求,特别强调注意家园配合,形成合力。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有良好的习惯,回到家里就变了。主要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对幼儿要求不严,或要求不一致,时严时松,或对子女溺爱、娇宠。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也难以形成了。再者告诉家长,由于孩子的可塑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个老师。因此,家长要发挥表率作用,注意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另外,还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要注意循序渐进。如孩子学穿衣服扣错了纽扣,吃饭把米粒弄到了地上,做事时不小心损坏了东西,家长不能一味地斥责孩子,要用赞赏的目光去肯定他们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加以方法的指导,对孩子要多用赏识教育。不仅要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总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比学习知识重要。它需要社会、家庭、幼儿园等方面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严格要求;只要我们坚持不懈,耐心抓、反复抓、抓反复,最终能促进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从而为孩子以后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堂问题行为的防范策略 篇4

一、课前教学设计充分是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前提

课堂教学是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统一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统一的教学任务, 同时, 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 教师还要辨别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 相应地调整教学使其个别化。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根据不同的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否则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出现许多问题行为。请看一则案例:

老师:“请同学们做练习17的第2题, 看谁做得既快又准确。”学生迅速做题, 不一会儿, 有位学生做完后举起了手。几秒钟之后, 另一学生做完后大声喊了起来:“我做完了, 老师, 我第一个做完的。”刚才举手的那位同学急了, 也站起来喊道:“你算老几, 我早就做完了。”又有几个学生加入进来, 他们在班里大吵起来, 教室里一片混乱。其他没有完成的同学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完成任务。教师只得用严肃的口气说:“好了, 别争了, 现在找同学说答案。”

在这一案例中, 造成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教师课前设计不充分造成的。“儿童不是空空的容器, 他们来到学校不只是让教师通过特别的方法给他们灌输课程内容。而且来上学的儿童必定来自某个地方。教师需要了解孩子们带来了些什么, 他们目前的理解程度、心境、情绪状况如何, 他们是否已准备好了应付学科学习和学校世界”。 (1) 实际的课堂教学情景就是这样, 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 他们在学习新知识之前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起点是不同的。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忽视了这一点, 不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 不把教学设计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 在课堂教学中搞“一刀切”, 那么, 优秀学生就会在课上“吃不饱”, 就可能会制造麻烦, 违反课堂纪律。

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准备, 首先, 要充分了解学生, 了解不同学生家庭教育的背景, 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来确定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设计教学过程。其次, 备好教材, 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确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 作业和练习题的设计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 体现出层次性, 这样可以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进而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另外, 教师应预测学生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二、引发、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是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关键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照本宣科, 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思维混乱, 学生就不可能专心听讲, 就可能产生叛逆心理, 进而导致课堂纪律混乱。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越集中, 课堂问题行为就越少。因此, 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激发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第一, 上课从安静开始。教师不能在学生还没有完全安静下来时就开始讲课。在一开始上课时就要向学生发出信息:“我们现在开始上课了。”在发出信息后教师要有一个停顿, 以观察发出的信息是否产生效果, 如果还有学生没有反应的话, 教师应该迅速做出反应, 如果学生正看着教师, 教师可以用手势和表情示意他们应该保持安静了, 如果还解决不了问题, 教师要点出他们的名字, 一般来说, 这样做就会奏效。

第二, 保持适当的上课进度, 尽量使教学的节奏紧凑。学生往往在一开始上课时注意力容易集中, 但老师花太多的时间在小问题上或者当学生已经理解得比较清楚的东西被毫无必要地重复讲解或训练时, 学生就无所事事或心不在焉, 就可能会制造麻烦。因此, 教师要保证教学的流畅性, 使每个教学环节自然衔接, 让学生总是处于连续的教学情景之中和连续不断的教学活动之中, 从而避免由于学生注意力分散而引发的课堂行为。

第三, 善用语言技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的语言单调乏味, 平铺直叙, 缺乏激情, 学生就会顿生困意, 就会心不在焉。教师运用语言最基本的要求是声音洪亮, 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听清楚, 同时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调、语音的高低和语速的快慢来打破单一的语气, 做到抑扬顿挫;努力做到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采用丰富的肢体语言、会心的微笑、夸张的面部表情等;灵活地运用声音的突然停顿, 制造暂时的宁静, 也可以把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来。

第四, 通过提问, 学生能保持适当的紧张度和责任感。但提问不能固定化、程式化, 即要做到不可预料性。教师可以向全班学生提问, 并在点名回答之前给全班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 对前面已经提问过的学生偶尔再叫起来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会知道不论前面发生了什么, 他们随时都有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可能, 就会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先叫学生后提问题, 那样班上其他学生就会明白反正自己不会被叫到了, 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地方去。

三、定时监控课堂是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保障

有经验的教师会时时监控全班, 对班上所有学生的课堂行为有敏锐的洞察力, 能在学生发生问题行为之前给予提醒, 而这一点对新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教育理论研究表明, 新教师此时正处于关注教学内容是否完成的时期, 还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 因此,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往往关注的重点是书本而不是学生, 如果教师只埋头于课本和教案之中, 两眼只盯着黑板和回答问题的学生, 那么他就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有些顽皮好动的学生总是趁老师不注意制造麻烦, 如趁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时做恶作剧引发课堂骚乱等。因此, 在整节课上,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 教师总是能了解课堂里学生的一举一动。即使当老师在教室的走廊里巡回检查学生课堂练习或在单独指导学生时, 也要用眼睛的余光扫视全班。与学生的眼光接触对定时巡视课堂的教师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学生知道教师在不断巡视课堂, 当他们要捣乱时就会先看看老师。这样, 教师就能有效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采取行动, 从而很容易打消学生捣乱的企图, 或使大部分已经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而不使问题进一步扩大。而没有注意到课堂里正在发生什么的教师, 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直到问题变得不可收拾或扩展到其他同学时才注意到并进行干预;或者武断地训斥最后被卷入争端的学生而不是训斥引发事端的学生, 这样不但不利于课堂纪律的维持, 相反, 会引起更大的问题行为。如, 在课堂上, 一名学生趁老师不注意把一个纸团投向了另一名同学, 被打的学生捡起纸团进行了还击, 这一行为被老师看到。教师:“你干什么?知不知道这是在上课?”学生委屈地顶嘴说;“是他先用纸团打我的。”教师:“还狡辩, 站着听讲。”这名学生大声地与教师顶起嘴来。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是防范课堂问题行为的环境支持

为了避免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教师一般是用纪律和惩罚严格控制学生, 这样教师以权威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 总是对学生发号施令, 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课堂气氛死气沉沉, 学生的服从是权衡利弊后迫于权威的“被动服从”, 学生也极易产生敌对情绪, 而没有心理上的信任与接受。实践证明, 和谐的课堂氛围更有利于防范学生的问题行为。在特级教师的公开课上, 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气氛中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教师没有刻意地维持课堂纪律, 课堂秩序仍然井然有序, 这显然不是靠强硬的纪律约束所能达到的, 而是由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所决定的。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使教师成为学生尊重和喜欢的人而不只是必须服从的人, “实际上, 课堂纪律的维持并非只是课堂纪律功能的表现, 教师的教学艺术的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等, 都可以达到维持纪律的目的”。 (2) 总之, 防范课堂问题行为并不完全依赖于规则和惩罚, 而更多的来自师生的信任、尊重和关爱, 以及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营造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 教师对待学生不仅要严格要求, 还要关心爱护, 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以情感人, 以理服人。其次, 对待学生要公正, 不能厚此薄彼, 尤其是对于课堂表现欠佳的学生, 教师更要有一颗宽容心, 不能把他们看成是擅长闹事的“刺头”, 动辄就对其大声呵斥, 甚至体罚。相反, 教师应对他们多一份鼓励、关怀和尊重, 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再次, 多用肯定的语言提示受人欢迎的行为, 如“学习时要保持安静”“行动要迅速一点”, 而不说“不要制造噪音”“不要磨磨蹭蹭”。这样可以防止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有利于形成基于教师人格魅力的感召权威, 增强人格感召力。在这种氛围中, 一名学生违纪, 将会受到其他学生的一致谴责, 而不是站在违纪学生一边与教师对抗。

参考文献

行为策略 篇5

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体现。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使用已近六年,然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仍旧是教学效率低、教学效果不尽人意。作为新课标的执教者,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备课、突出教学重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整体认识、把握教材

在理解《标准》基本理念的前提下读懂教材。通过反复阅读教材,研究全册教材的所有知识点在各单元的分布情况,还要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熟练地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逻辑结构和编排意图。把握教材,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实际,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细化、挖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要点进行整理。整理知识、理解要点时,还要重视那些对学生在理解应用中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确定出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如:教学“估一估、猜一猜”时,主要是加深对“100以内数的大小的体会”,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的运用教学。我认真分析教材,把握其在整个单元乃至以后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来分析安排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习惯和合作意识。

二、以人为本,精心设计

当我们整体认识,把握教材之后,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而备课的质量也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在参考教参的前提下,凭借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对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具有高价值的把握,认真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然后,再广泛参考相关资料;最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反思性完善。

如:教学“估一估、猜一猜”内容时,针对学生的年龄以及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还不熟练这些特点,备课时我精心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说悄悄话传数字”的游戏,还制作了一套学生感兴趣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在全体参与游戏的活动中学会了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出100以内数字之间的关系。

三、化难为易,突出重点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将该内容在教学活动中突显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到该内容上,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于教材中相对次要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适应教学的需要,提高教学效率。如:我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摆一摆、想一想”时,教材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位及位值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本知识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以及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根据这一重难点,教学中我注重让每个孩子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并作好学习记录,当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出圆片所摆出的数的特点时,我适时引导孩子们讨论。整个教学活动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能力,还能通过找规律发展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当然,突出重点不是只抓住重点而舍弃非重点,教学中把教材重点孤立起来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四、活用教材,丰富内涵

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策略 篇6

【关键词】学困生 语言行为 兴趣 素质教育 策略

一、英语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特点

(1)重语言表达的多样性与技巧性。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是为有效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师使用的言语行为,按照其功能,可分为传授知识技能的言语行为,组织和管理课堂的言语行为,课堂结构、提问、回答、反应的言语行为;根据言语本身的特点,奥斯丁与塞尔言语行为划分为直接言语行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与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三种。教师指令性言语行为通常采用清晰明了无歧义的直接言语,规劝、责备性言语行为多采用间接的言语行为。这些多变的、含蓄委婉的言语行为使英语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显得更加幽默有趣、丰富多彩。

(2)重师生交流课堂互动。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更多是习得的。在我国,英语是作为外语来进行教学的,没有一个可供学生习得英语的自然条件。为此,英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与和谐的氛围,鼓励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在人为的“英语环境”中积极互动,习得语言。

二、英语教师的言语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1)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生是教学合作的伙伴。因此,教师的言语行为应充分尊重学生,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是学会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要教会学困生学习策略,包括知识认知策略与学习方法的认知策略。这对于学困生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那种努力了但没有进步的学困生就更为重要。学生是学会做人的焦点。教师要将做人的道理穿插在课堂言语行为中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以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转变,以幽默与多样的语言帮助学生的转变。学生是学会做事的重点。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课堂上的言语行为应激励后进学生参与到任务中来,促进其学习态度的转变,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2)民主和谐的言语行为,能培养学生树立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应向大家都讲的“众言堂”课堂转变。因为在“众言堂”的课堂里,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体现出的尊重、热爱、肯定、接纳的态度,尤其有助于培养心理有障碍的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课堂上多给他们开口的机会,提高他们说英语的勇气。对因心理障碍造成口语表达较差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从简单的英语说起,由易到难。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应及时肯定和表扬,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产生上进的动力。

(3)正面激励与情感交流,有利于促进后进生的发展。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习得新的行为的方式,即习得刺激与反应的新的结合方式。作为外发性强化而被采用的“赏”具有持续该行为的含义,对学习行为的持续有促进作用;“罚”具有停止错误的行为方式的学习这一功能。因此,要促进预期行为的学习,不仅要用罚,还必须持续地进行所期望的行为方式的示范与表演,所以,单靠罚是不会主动习得所预期的行为的,罚的动机作用功能比赏更局限。而处在叛逆期的中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巧妙地以赏代罚,适当地维护其面子,采用有技巧的提问,这种激励性的、正面的及情感交流的言语行为更有利于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三、英语教师言语行为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言语行为的相关理论,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言语行为策略。

1.礼貌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礼貌原则,师生间就可以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有助于缓和课堂气氛,减少与学生之间的摩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笔者认为,其中的三个准则—策略准则、赞扬准则和同情准则的遵循尤为重要。

(1)遵循“策略准则”。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用得最多的便是策略准则,其外在表现形式为疑问或协商式的言语行为;(2)遵循“赞扬准则”。恰当的恭维、赞赏能使学生得到某些心理上的满足,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拉近与学生关系的可行方法之一。学困生也有自尊,也希望获得教师承认。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这种赞扬准则策略外化为欣赏、鼓励与称赞的言语行为;(3)遵循“同情准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碰到后进学生反复出现的不良行为,教师应该尽量体谅学生的难处,避免对学生进行粗暴的批评,应该给学生以悔改的机会。

2.面子保全策略

师生会话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的课堂言语行为要保证课堂环境下的师生对话成功,以便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师生会话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老师问学生答,它是一种技巧。老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尤其是面子需要,规范自己的语言,少给学生压力,避免伤害他们的面孔由于言谈中的威胁面子的行為(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总在威胁着交际双方的面子。于是为了保住双方的面子,使交际顺利进行,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礼貌策略。尽量使交际双方在正、负两方面的面子都得以保留。

3.互动策略

教师的提问行为在课堂中是师生互动的主要方式。提问行为是指导学习的关键,教师的每一个课堂提问行为都要具有公平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但在实际的课堂中并非如此。有研究表明,男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于女生,优秀的、反应快的学生回答问题多于后进的、反应慢的学生。为培养后进学生的集体感,促进他们积极地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可使用以下策略:

(1)合理的问题结构的策略。针对学困生提问的目的是为了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与培养学习兴趣,那么,一些符合后进生知识水平、智力类别的问题就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出,如基础知识性的问题,这种问题是记忆型或追忆型的,学生可以只须要记忆先前所存储的信息就可以给出正确的答案。

(2)适当的等待时间(wait time)的策略。这种放缓进程(slowing down)又叫做等候时间。教师在呈现问题后给予学生更多的等候时间,学生回答问题的数量与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等待时间的增加,不仅更多的学生能回答问题,还会激发学生自发提问,深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对于沉闷、内向、后进的学生,如果教师给予他们更多的等待时间,他们会觉得被关注和重视,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堂的距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融人到课堂中来。

(3)教师的评价策略。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给予明晰的评价,评价问题是正确还是错误,或者需要改进。教师的这些评价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告诉学生还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认识他们的学习,正视他们的错误。

防范高考作弊行为的策略研究 篇7

一、制定国家《考试法》, 加大对高考作弊行为的惩处力度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高考大国, 但考试法律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多年来, 惩处高考作弊的依据, 一般是行政命令以及教育部规章、规定和通知等。目前主要依照2004年5月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处理高考作弊行为,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 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作为部门规章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自2004年5月发布以来, 在规范高考等国家教育考试、保障高考等顺利进行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其效力低于国家法律, 其内容涵盖面窄, 加之考试作弊行为已经渗透到当前高考等国家考试的一些重要环节, 因此, 在现有条件下, 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统一的考试法很有必要。考试法要严格规范考试组织核心环节和程序, 并把严重的作弊行为作为重点打击对象, 加大对作弊行为的刑事或行政处罚力度。比如, 在追究责任时, 对在校大学生当枪手的, 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对公职人员作弊的, 给予开除公职处分;对在职教师参与或组织作弊的, 撤消其教师资格, 开除其公职, 终身不得从事教师职业。涉嫌犯罪的, 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只有人们谈弊色变, 才可能从源头上遏制高考等考试作弊行为, 确保高考等考试的公信力。

二、加强诚信教育, 净化社会环境

在我国,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 人们对高考作弊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过去的一致谴责到后来的有人羡慕, 乃至当今的积极效仿。一些地方把高考作弊成功作为有能耐的体现。当人们对高考作弊日渐麻木时, 道德失范、诚信危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2004年起, 我国连续六年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开展了诚信高考主题教育活动, 组织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 这一主题活动对推动新时期高考考风考纪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2007年开始, 我国决定逐步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国家教育考试诚信电子档案, 高考中严重作弊的记录将跟随考生一生, 为进一步打造诚信高考, 对广大考生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 对个别作弊者起到了震慑惩戒作用。尽管我国在诚信教育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但诚信高考的社会环境依然不尽人意。高考中的不诚信现象是整个社会信用状况的一个反映。面对不诚信现象, 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今后不仅要在学校坚持不懈地对师生实施诚信教育, 而且要狠抓整个社会的诚信建设, 在道德层面倡导诚实信用的同时, 在制度层面建立统一的公民信用档案, 并为公民就业或参与其他社会活动提供查询服务。只有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小环境得到改善后, 高考这个特殊环境才能更趋公平、更趋公正。

三、部门联手, 组建高考作弊防控责任网

当前, 我国高考作弊团伙化、普遍化、高科技化越演越烈, 防范和打击高考作弊不仅仅是教育领域的事情, 而且是我国多个部门的责任, 需要教育与公安、信息管理、宣传等社会各个部门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多年的实践表明, 对于高考作弊, 必须一手抓防范、一手抓打击, 以防范为主, 且两手都要硬。只要预防工作做细、做深、做到位, 大部分作弊行为就能被消灭在萌芽状态, 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有关部门要各尽其责。学校等教育部门要对中小学师生进行经常性的诚信教育, 并对学校考试中的作弊行为予以一定的批评、惩戒, 让他们远离作弊, 确立“诚信考试光荣、违纪作弊可耻”的信念, 逐步形成诚实考试的习惯。公安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要完善监测设备, 创新防范技术, 提高移动监测能力和信号干扰能力, 重点防范和打击团伙作弊、非法制售作弊器材、散布虚假信息从事诈骗、雇人代考或替人考试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人民法院要依法审理关涉高考舞弊的案件, 充分发挥判例对公民的教育作用。宣传部门要及时传播党和国家的考试政策、考试法律, 教育人们自觉维护我国高考制度的权威。教育、公安等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 还需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密切配合, 形成防范打击高考作弊的责任网。只有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才能使不法分子无隙可乘。

四、全面采用现代化技术防范高科技作弊

首先, 对所有高考 (包括体育、艺术类专业考试) 考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 实时全程监控考生及监考人员在考场内的活动情况, 并在考试过程中或考试结束后由教育部派出的巡视组抽查监控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 着力维护良好的高考秩序。

其次, 对所有高考考生实行安全检查, 对所有高考考场安装电子屏蔽仪。高科技作弊是近年来高考作弊的主要手段之一, 其社会危害也比较严重。针对这种现象, 在考生进入考场前, 人人接受安全检查, 能有效地减少高科技作弊的发生。并在所有考场安装电子屏蔽仪, 即便有人侥幸地把手机等通讯设备带入考场, 其作弊也难以得逞。

再次, 采用指纹识别系统锁定高考考生身份。采用指纹识别软件锁定高考考生身份是指利用考生指纹的唯一性, 通过录入的计算机指纹、IC卡指纹和考生指纹三方验证, 将考生牢牢锁定。指纹识别系统不仅要运用于高考 (包括体育、艺术类专业考试) 过程中, 最好再把它延伸到高校新生入学报到中, 这样既能有效遏制高考中的替考现象, 又能在大学新生入学报到时起到鉴别真伪的作用。

五、为留学生设定国籍年限, 防范“假留学生”再度出现

在高考作弊方式上, 有的人把注意力从国内转移到国外, 钻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政策的空子, 以外国留学生的身份混入国内高校。针对这种行为, 2000年教育部发布施行的《高等学校接受外国学生留学规定》并没有明确的规范。要有效防范“假留学生”事件, 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提高招收留学生的门槛, 增加作弊行为的风险和难度, 使行为人望而却步。

据教育部近期的有关文件规定, 自2010年起, 来华留学申请人必须持有效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 (含) 以上, 且最近4年 (截至入学年度4月30日前) 之内有在国外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其中, 一年中实际在国外居住满9个月可按一年计算, 以入境和出境签章为准。有了国籍年限这一限制性规定, 必将会拒假外国留学生于我国高等学校门外。

六、减少高考加分项目, 为考生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多年来, 我国在高考中实行特长生等加分政策, 目的是为了弥补高考制度的一些缺陷。对拥有体育、科技创新等方面专长参加高考的学生, 经过专业部门的测试, 专长达到一定水平, 在高考录取中给予一定的加分。这一政策对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 由于加分制度设计不够严密, 加之不少暗箱操作, 致使高考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严重异化。如有的人为了拿到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证书, 找“枪手”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 严重玷污了体育精神,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了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 防范和打击高考作弊行为, 我们应当重新审视现行的高考加分政策。高校招生必须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成绩即人们常说的“裸考”成绩为最主要的依据, 把加分的项目控制在最小范围。对必须保留的加分项目, 通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强化全程有效监督、严惩一切违规行为等措施, 进一步完善高考加分政策。

参考文献

[1]2008年全国高考违规2645人首次降到万分之三.教育部, 2008-06-18.http://gaokao.eol.cn/08gkbdkun_6569/20080618/t20080618_303260.shtml

[2]教育部2009高考违规率持续下降考试秩序良好.教育部, 2009-07-07.http://gaokao.eol.cn/ge_di_gao_kao_2931/20090707_389428.shtml

课堂教学的组织行为策略 篇8

一、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课堂教学组织行为策略的前提

教育理念决定着教育行为, 要改变教学行为, 必须从学习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入手。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这一理念决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观必须改变。教育观念要朝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人文情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的方向转变, 这些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关键。

教育观念不改变, 教学改革就无从谈起。因此, 每一个学校都必须把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中, 这将是摆在新课程实施者面前的一个突出课题。在这个问题上, 校长身上肩负着尤为重要的责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个学校, 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我们看到, 在学校教育思想的更新上, 校长身上肩负着多么神圣的责任。从学校的长足发展来看, 我们不难想象, 一个缺失新的教育思想的学校, 它的生存能力能有多少。因此, 我们必须加强对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学习和渗透, 把它当作一个关乎学校生存的大任务来抓。

但是, 转变教育观念, 绝非易事, 它将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 同样遵循认识发展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转变教育观念, 任重而道远。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深刻的变革, 是一项教育创新的事业, 因此, 我们不应也不必希望通过一两次培训活动或某种宣传攻势来统一认识, 而应该让广大校长和教师习惯于在认识不一致与矛盾冲突中, 在积极的尝试与可能的变形中实践改革, 并在碰撞与冲突中激发改革的动力, 寻找教育改革以及观念转变的机会。一般地说, 实践、学习、反思是人们形成和转变教育观念的三个重要环节, 坚持把反思的精神与方法贯穿在实践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断通过反思去提升实践与学习活动的自觉程度与质量水准, 是在教育改革中转变教育观念的有效方法。

二、转变教学方式是实施课堂教学组织行为策略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 关键在教师, 最终看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在于转变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下, 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 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由传统教学观念向现代教学观念的转变, 主要是从关注“具体的教学教法的研究”转变为关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而进行的教学策略研究”。

在新课程理念下, 教与学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与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教, 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适应学生的心理特征, 教师必须研究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 既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心理和行为规律, 又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规律。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在实践中学习, 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面对新课程, 教师是否转变了教学方式, 关键要看教师是否实现了角色的转换。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换, 最根本在于如何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 由执行者变为决策者, 这是区分新旧课程观的分水岭, 也是研究课堂教学组织行为策略的关键。

面对新课程, 传统的、单一的课堂组织形式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只有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发展学生潜能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教师才能由讲授知识、控制课堂, 转变为组织、参与、引导课堂, 由机械执行教学任务变为适时决策、驾驭课堂, 从而才有可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可见, 没有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就不会有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 也就谈不上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

在平时听课中, 笔者发现一个共性的问题, 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不少教师有“放活”学生的意识, 但最终没能付诸实践, 原因是害怕放开了收不拢, 导致课堂教学任务完不成或者驾驭不了课堂局面。往往正是教师实现角色转换的机会, 却由于教师自身教学基本功素质的原因, 把握不住机会。实现教师角色的根本转变, 需要全方位、深层次地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教师应当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 快速的应变能力, 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等等。可见, 对教师的“一桶水”的要求早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现代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师应当成为一条“溪流”、一条“小河”, 终身学习, 终身进取。

三、开展校本研训是实施课堂教学组织行为策略的保证

对于学校来说, 要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必须深入研究新课程倡导的校本研训。校本研训是个大课题,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机制是使学校内化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 是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需要。面对新课程, 校本研训更深层次的思考应该是一种“内驱力”的激活, 是对教师思维方式的唤醒, 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学习活力与研究潜能,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校本研训的重点在哪里?能否有新的突破?如果校本研训还是像以往一样只停留在对教材知识的探讨上, 在“教”和“讲”字上做文章, 而忽视对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对教学方式的研究、对学生的研究、对师生互动的研究, 那么, 我们必然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新课程观越来越远。那么, 校本研训应突出做好哪些工作呢?

校本研训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 以“课堂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为突破, 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远景目标, 推动教师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教研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课堂问题行为的分层干预策略 篇9

教学实践中应用于课堂管理的模式和方法很多, 本文从学生行为入手, 探索由低级到高级的管理方法在课堂教学和学生行为养成上所起的作用。提出以评估当前课堂结构和全面提升课堂管理计划, 管理课堂问题行为为目的“反应干预法”, 运用三级管理的方法对个人 (或团队) 教师的班级层面的管理提出建议, 在应对课堂管理的问题上提供了关于行为矫正的建议。该建议对一线教师在选择管理实践, 达到管理目标和提高学生效率方面提供了指导。

一、三级管理模式中的课堂行为矫正

教师在使用分层模式干预学生的课堂行为之前, 首先应识别和评估出当前的课堂结构和存在的问题, 这个过程能够确定班级所在层次, 并提出相应行为依据。

(一) 第一层:预防性课堂管理

1. 教学实践

学生很少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多为学生提供机会, 使其作出反应, 创建高度互动的课堂。研究表明, 行为反应卡, 同声回应, 同侪教导等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些策略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而且能直接为教师提供学业反馈。视觉刺激也能达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目的, 通过设计图形、流程图和时间表 (如:第一步做什么, 然后做什么) 确定教学方向, 传递教师期望, 为了不偏离主题和目标, 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反复重申, 才能使学生明确教师对他们的期望。

为了确保教学任务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业水平, 许多教师会采用形成性评价, 如, 对学生的学业基础进行课程评估, 预备检测和定期评估其单元学习中的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跟踪评估能够有效检测出学生是否实现教学目标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 以及教学和学生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

2. 规则与流程

清楚明确的规则与流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行为效率。要识别学生行为的动机, 教师首先应当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既要关注积极行为, 又要关注矛盾行为和消极行为, 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加强积极的和所期望的行为上。

高质量课堂管理的核心是有序的课堂实践和常规程序, 如, 日常出勤应涉及以下几方面:到校时间;缺课次数;完成任务情况;课堂活动各环节之间的转换情况;迟到率;课堂活动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表现, 等等。班级守则的确立巩固需要教师在细节上引起重视, 不断强化而对学生的特定期望可以通过定期设计活动或实践课程巩固。

3. 整体课堂氛围

研究显示, 师生关系积极和谐的班级中, 学生违反纪律的情况要比班级少31%, 而学生对于有明确课堂指令的教师的喜爱程度远远高于放任自由的教师 (2) 。

教师通过规则和流程把期望传递给学生, 使其明确学习目标、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冷静、清晰的指令是教师与学生最强有力的沟通方式。大喊大叫, 频繁走动, 过于亢奋, 刻意压制学生行为等都表现了教师缺乏安全感、焦虑等教学情绪。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有快速的反应能力, 需要教师能够冷静自信地应对学生的需求和行为, 改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最佳途径恰恰是最简单的方法, 如, 微笑, 眼神对视等。

课堂管理核心行为的养成在预防不良行为和促进理想的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多鼓励多表扬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 第二层:一线干预措施

当学生出现问题行为时, 教师就需要采取策略加以矫正, 可以制订干预方案, 补充之前确立的课堂规则。如:正强化, 奖品刺激或照章惩罚。

1.个性化管理技巧。

个性化管理中的方法可以有效处理日常课堂中的轻微违纪行为和偶发事件, 这些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课堂之中, 具体方法需要在实际运用中做调整。笔者总结了一些优秀教师在课堂日常管理中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2.强化系统

强化系统能够为目标行为提供与预期一致的结果, 在处理课堂行为方面更具计划性, 侧重于教授和加强, 有奖品刺激, 合约行为和团队协作。

奖品刺激, 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努力, 从教师处赢得实物奖励 (如:小贴画, 硬币或积分表) 或活动奖励。一旦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色, 有进步或配合教师活动, 他就能赢得奖励, 当学生赢得或积攒够了足够的奖品后, 教师可以给予其更大的奖励或一个心仪的活动作为特别强化。如当学生赢得“头彩”后, 奖励其和教师共进午餐, 或自由选择活动小组等。

合约行为指出了课堂行为中偶发行为之间的联系, 如果学生在一个行为上付出努力, 那么, 另一个行为就会发生。如, 若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无不良行为, 那么他就能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在合约中应当确立最小期望值并追踪学生完成情况, 比如学生A每周应当完成4-5篇英语日记, 教师应帮助他记录每次完成情况, 若A在特定一段时期内可以完成, 就给予其特定奖励。合约行为想要取得预期效果, 须在以下几方面引起注意: (1) 学生和教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 (2) 建立行为追踪方法; (3) 把教师在日常管理中的责任转嫁给学生。“日常行为监督卡”能够识别学生为完成任务所表现出的行为, 并在其过程中建立起对学生的期望, 通过行为记录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习惯。

家校联系与日常行为监督卡有类似之处, 教师要注意收集学生的创新性行为和有进步的表现, 如果学生的行为符合或超过教师的期待, 就要及时告知家长学生, 而家长也会非常乐意收到孩子在学校的“好消息”。家校联系的项目有:学业成绩, 课堂纪律, 作业完成情况, 同伴之间的影响, 师生关系, 自我责任感, 等等。

最后, 在团队协作中, 学生不论是赢得还是失去奖励, 都基于其个体表现、组内表现或在整个班集体的表现。研究显示, 小组合作是减少学生破坏性行为的一个有效手段, 虽然有教师担心“叛逆”的学生会对其他成员产生消极影响, 但调查显示小组的支持会使组内每位成员获利 (3) 。分组竞争是以合作为基础, 通过组内影响减少对抗性或侵犯性行为的一种活动。每个班分4—5个组为最佳, 每组内要求男女性别均衡、学业基础相当、有共同的行为需求, 然后, 教师要向学生指明积极行为和不良行为分别是什么, 并在班级的公开积分表上记录每个组违反纪律的次数, 一段时期内持续领先的小组为胜, 每周或每月持续领先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品。

(三) 第三层:个性化干预措施

鉴别课堂管理的第三个层次, 一般是从学生的个体行为评估开始的, 目的是要聚焦在学生个体行为的需求上, 利用从班级或小组中搜集来的信息, 识别学生的问题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背后的需求。

个体行为评估主要回答两个问题:学生为什么这样做?如何解决学生的这些需求?第三层提出的策略倾向于把更多时间放在个性化建议上, 这里着重介绍两个有效替代策略。

1. 社交技巧指导

期望行为很难从一开始就对学生有所强化, 因为学生最初并不发生或频繁表现出问题行为。这些期望行为有基本的社交技能和同辈间的影响, 而这些特殊技能是可以通过教授或监督实现的, 如:转变攻击性行为, 控制自己的情绪, 处理压力, 发表意见, 与人谈判交流, 设定自我目标或决策规划的能力, 等等。

三条指导学生社交技巧的原则是:

(1) 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被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在学生中产生相互影响。

(2) 指导社交技巧时, 应当能够满足学生之间交流和内心的需求。

(3) 社交行为指导只有被期待行为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后才能被看做是成功的。

教师在选择合适的课程对学生施加影响时, 应考虑到流程、引导、强化、实践和监控几个方面。

2. 自我监控技巧

自我监控技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目标行为的识别。

(2) 从学生中征集有利于自我监控的意见。

(3) 确定监控方法, 收集学生行为产生的信息。

(4) 引导学生自我监控。

(5) 重视强化学生的自我监控系统。

(6) 淡化教师监督。

教师可以通过自我监控系统满足学生需求, 比如, 低年级学生以奖品刺激改变自己的行为;而高年级学生以图表形式督促自己进步。自我监控系统在被用来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行为方面是一个投入较低而收获较大的方法。

二、为什么分层教学法能够在课堂管理中发挥作用?

反应干预法为教师评估课堂实践和确定课堂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了参考标准, 有效的引导和明确的期望能在课堂上发挥广泛长远的影响, 但是教师不能忽视“预防”的重要性, 有些教师在未做好课堂评估的情况下直接采用第二层策略或第二层中的某一项, 就会造成课堂管理缺少规则、纪律和流程支持学生正确行为。如果课堂上缺少坚固的核心行为的支持, 学生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实践发展的技能。自制力较差的学生需要特别的学业指导和行为强化。分层管理模式可以确保问题学生无论是其个体还是在班级中的行为都得到适当水平的帮助, 也能够让教师清楚地与学校管理者、学生父母和同事沟通其在课堂管理中的成果与不足。

参考文献

[1]孙冬梅.复式教学新论[M].兰州大学出版社, 2011.5.

[2]方群.简明管理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2.

[3]闫祯.提高中小学教师课堂管理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2009.6.

[4]刘华锦, 穆晓睦.教学机智的内涵及其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09.5.

[5]赖新元, 魏茂盛.班主任应对班级偶发事件的技巧[M].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4.

[6]叶健红.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引导策略研究 篇10

组织的变革是组织运营两个时间点之间的转变,其结果可能是混乱而剧烈的。研究发现,约50%的组织变革没有实现原先计划的目标(Marks,2006;Paper和Chang,2005),且仅有低于30%的变革项目实现成功(Senge等,1999;Beer和Nohria,2000)。这引发管理者和学者的深入思考:什么因素影响组织变革的成功?组织如何进行变革管理才能实现最终的变革成功?

学者们研究发现,员工变革支持反应行为是影响组织变革成功的重要因素,对员工行为有效引导能够助推变革的成功。周鸿和毛文静(2015)在研究中指出组织变革的效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对组织变革的支持。同时,学者们也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角度深入剖析了组织变革成功的有效做法和引导策略,比如员工沟通和培训(Maheshwari S,2015)、员工参与(Stefanie Reissner,2013)、工作关系(Montani F等,2012)、程序公正(Naimatullah Shah,2010)以及许多其他的因素。在变革实践中,大量的组织采用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和方法,有效地度过了变革的动荡期,实现成功的转型。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强调的是组织对员工的信任和关心,使员工充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重视和支持。所以,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于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

基于此,本文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变革结合,探讨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支持性变革行为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员工支持行为引导对策,进而促进组织的成功变革。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变革支持行为

(一)员工变革支持行为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研究最早起源于Coyle-Shapiro(1999)的全面质量管理中提到的员工参与,指出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干预小组组织的活动中,能够帮助组织成功变革。Wanberg和Banas(2000)、Jansen(2004)、Peach等(2005)在研究中得出相似的结论,充分证实了员工支持在组织变革进程中的重要性。Holt等(2007)提出员工对变革的支持表现为对变革的接受态度和参与行为。Kim等(2011)正式提出变革支持行为,并将其定义为:员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计划组织的变革中,为变革做出贡献,推动变革走向成功。林静(2015)根据Bovey和Hede的行为矩阵,认为员工对组织变革中表现出发起、拥护、支持、参与、争先等行为都是变革支持行为。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变革支持行为是指员工对组织变革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并对组织做出大量贡献以推进组织的成功变革。

员工对变革的支持已经成为变革成功的重要因素。Goodman和Dean(1982)强调组织要想变革只有通过员工行为的改变才能进行下去。所以员工的变革支持对组织的变革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在组织变革中,员工能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及时处理变革带给自身的压力和不确定性。此外,支持变革的员工会尽最大的努力执行变革,他们通常会以变革为导向,承担更多的责任、提出更多的建言等组织公民行为。所以组织成功变革的关键是要培养、形成和提升员工对变革的支持意愿和支持行为,促使员工尽最大的努力支持组织变革。

(二)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Suppor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SHRP)是人力资源实践的一种结构划分,它是在人力资源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Eisenberger等(1986)的组织支持理论认为组织对员工贡献的重视和福利的关心程度以及员工对该重视和关心的实际感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态度和行为,该理论实际是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最早的雏形。Allen等(2003)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认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是指组织对员工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员工的胜任能力和激励的实践以及对员工贡献的认可,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支持和关心。该概念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认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最具有权威性的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概念。Allen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划分为公平奖惩、参与决策、成长机会3个维度,并且开发了较为成熟的量表,量表由18个题项组成,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认可。基于此本文将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构成划分为4个维度,即培训和成长、公平奖惩、参与决策与沟通。公平奖惩是指组织奖励员工所投入的努力,并且以绩效考核对员工进行行为约束。参与决策是指组织以多种渠道为员工提供参与决策的机会。培训和成长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与员工发展相匹配的知识、技能和晋升职位。沟通是指组织为员工提供信息,以改变情感迷惑。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机理

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的作用,影响到员工对变革的认知,从而引发变革支持行为。如图1所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对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作用共包括两部分。

首先,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影响员工变革支持行为。针对变革内容、变革流程、变革影响等内容的培训和成长将会使员工明白组织和自身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如何实现组织的目标,增强员工的变革承诺,促进组织有效的变革(Shweta Maheshwari,2015);公平的奖惩有助于员工对组织变革的认同,并激发员工的变革准备(Armenakis和Harris,2009);积极多渠道的决策参与能够增强员工对变革的满意度,提高对变革的评价,激发起更高的合作行为(张婕和樊耘,2013);有效的沟通可以弱化员工的认知偏差,强化其对变革的控制感,增强工作满意度和变革承诺(Yongmei Liu等,2005)。

其次,变革认知作为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和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中介作用。Macey和Schneider(2008)曾经在因果关系链中,提出员工的感知先于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在变革进程中,组织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能够使员工积极地感知到变革的效能和组织的支持,这种积极感知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Shweta Maheshwari,2015);公平奖惩积极的影响员工的个人利益感和组织支持感,进而转变员工对变革的态度和行为。DONALD的研究证明员工利益是讨论其他因素对员工反应影响的前提;参与决策使员工感受到组织变革的自主性、目的性和自身的责任感(张婕、樊耘,2013),促使其形成积极的变革适当性感知、组织支持感以及变革效能感,进而将很大可能表现出变革支持行为;信息沟通是成长与培训、公平奖惩、决策参与的前提,可使员工明白组织变革的进展、在组织中的角色和自身发展的期望,有助于员工形成积极的变革认知,最终支持组织变革(Morgan和Zeffane,2003)。

基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引导对策

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对组织的变革成功和绩效实现具有重要的影响,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提供了员工变革支持行为引导的工具和方法。本文从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4个维度提出员工变革支持行为的引导策略,以供变革实践中参考运用。

(一)强化信息沟通,增强员工变革控制感

信息沟通是一个影响组织变革实施过程中很重要的因素。在一个具有不确定性的组织中,若员工可以接收到有关组织变革的信息,这将会帮助员工较少焦虑和不确定,增强员工应对组织变革的控制感。在变革进程中,员工的认知和情感会经历4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反应阶段和行为阶段)。根据Yongmei Liu(2005)的研究证明,员工的情感会随着变革进程的变化而改变。在变革的第一阶段,员工的情感可以高度唤起,且具有较高的预测性,但具有低的行动倾向。在后面几个阶段,员工对变革的情感不易唤起且很难预测,但却具有更具体的行动倾向。这些信息对变革推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变革管理者可以明确何时以及采用何种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变革管理者可以通过指导式(公司宣告、网络视频、专家指导等)和聊天式(会议小组、公司聚会等)两种沟通形式,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员工进行沟通。变革初期,首先,管理者应以某种方式塑造变革这一事件,给员工描述积极的变革前景,从而使员工面对变革将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和兴奋而不是恐惧;其次,管理者应试着让员工保持冷静,通过交流给员工提供粗略的变革信息,而非具体的信息。在变革后期,员工已经接触到更详细且更确切的变革信息,且已形成某种意识(变革对他们个人的意义),此时,管理人应充分从员工个人角度进行信息交流(尤其关系他们个人的利益方面),帮助他们解决与需求相关的问题。所以应在变革期间持续不断的与员工交流,消除他们对变革的不确定性,增加其对变革的控制感。

(二)强化奖惩公平,激发员工变革准备

公平奖惩是支持性人力资源实践的重要内容,对组织变革的成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公平奖惩不仅包括物质上的奖惩公平(薪酬和奖金),也包括精神上的奖惩公平(福利)。不公平的奖惩直接影响员工对变革的反应,使员工失去工作的积极性并降低变革准备,最终导致变革失败。管理人员应当从薪酬、绩效管理各方面强化奖惩公平。

在员工为组织作出贡献、表现优秀时,要适当在公开的场合及时给予员工奖励,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进一步呼吁其他员工做出相似的行为。除了给员工公平的薪酬外,尤其要设计一套有竞争力且能满足员工需求的福利内容,提供给员工持续的关怀。这样可使员工发现变革不仅使他们的利益得到保障,而且可能提升他们的发展前景,从而增强员工对组织的情感承诺,进而实现变革的顺利实施。

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时,要通过公开的渠道来对员工进行公正的评价,因为透明的绩效评价能够增强员工的组织信任感,从而促进员工对变革的积极认知。同时在绩效管理中应授予支持变革员工高的绩效指标,刺激员工积极支持组织变革,最终实现成功变革。同时,管理人员在对员工进行进行绩效反馈时,要及时的与员工进行面谈,即管理人员要采取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将绩效考核结果传递给下属,首先指出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其次应间接指出员工的不足并强调支持变革将能够极大的提升他们的绩效成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员工的组织信任感和支持感,从而转变员工对变革的认知,实现员工的变革支持行为。

(三)加强员工培训,重建员工变革承诺

在分析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变革支持行为的影响时,首先必须要严格注重给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第一,通过培训转变变革观念。变革管理者通过课程讲授或现身说法的形式进行组织变革相关内容以及变革所需具备的技能的讲授,使员工转变原有观念,从而对变革有一个正确的理念。第二,通过培训增强员工价值观。在组织变革期间,管理者通过培训向员工传达和灌输变革的经营理念、变革经营文化,甚至是有关变革的经营哲学等,使员工认识到组织必须经过变革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员工自身也可以通过组织的变革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强化员工对变革的价值观。同时,管理者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组织变革成功的经验来加强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增强员工的变革承诺。第三,管理者应依据变革进展情况进行培训。员工在变革进程中进行的培训内容可从职前、基础性和发展性培训三方面进行。在职前培训时,管理者应给员工展现变革后的职位设置、上升路径及组织对个人的期望,使员工适应变革环境。基础性培训主要是给员工提供具体特定的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发展类培训是为组织发展做准备而对员工进行的培训。第四,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对其专业素质、管理变革能力以及与员工沟通能力的培训,使其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最终促进组织的成功变革。

(四)鼓励参与决策,提高员工满意度

参与决策可以降低组织变革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增加员工更多的建言机会,并增强员工的满意度,进而表现出更多的组织公民行为,促使变革成功。首先,会议参与。定期召开问题沟通会议,员工可以自由提出与变革进展相关的建议及解决问题,管理者通过认真总结,并给予员工答复,使员工感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增强其对组织的变革承诺,从而积极参与变革;第二,建立变革信箱或电子邮箱,采取不记名方式让员工对变革提出意见,并定期进行反馈,员工将对变革参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员工的变革沉默行为,而且组织可以明确了解员工对组织和自身的发展期望,降低员工的变革抵制行为;第三,充分授权。在变革期间,管理者可以在其工作范围内对员工授权,使员工充分感受到组织对他们的器重,激发其对变革的热情,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组织变革;第四,应在变革期间积极进行变革文化建设,构建一种彼此信任的环境,比如:程序和分配公平的环境、有效培训和提供发展机会的环境、鼓励双向沟通的环境等,激发员工参与变革。

参考文献

[1].Allen D G,Shore L M,Griffeth RW.The Role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Supportive Human Resource Practices in the Turnover Proc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1):99-118.

[2].Generating employee engagement in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cti vit-ies and employee experiences

[3].Liu Y,PerrewéP L.Another look at the role of emotion in the organizational change:A process model[J].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2005,15(4):263-280.

[4].Maheshwari S,Vohra V.Identifying critical HR practices impacting employee perception and commitment du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2015,28(5):872-894.

[5].Reissner S,Pagan V.Generating employee engagement in a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employee experienc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2013,24(24):2741-2759.

[6].Shah N.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sational justice and employee readiness for change[J].Journal of Enterpri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11,24(3):224-236(13).

[7].Shin J,Taylor M S,Seo M G.Resources for Change:the Relationships of Organizational Inducements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o Employees'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Organizational Chan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12,55(3):727-748.

[8].林静.变革压力氛围与员工变革行为立场的关系研究:心理授权的调节机制[D].浙江大学,2015.

[9].周鸿,毛文静.试论员工变革意愿[J].财经理论研究,2015(1):21-27.

浅谈幼儿分享行为的策略 篇11

关键词:分享;认知;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0-062-1

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幼儿园里常常能目睹这样的情景:两个孩子为了同一件玩具发生争吵甚至打斗;有的孩子宁愿自己拿着玩具不玩,也不愿把它让给别的小朋友玩。有些孩子往往毫不客气地拆掉伙伴搭建的积木,按自己的意愿设想搭建,无视别人的存在、别人的劳动成果。幼儿的这些行为都是自我中心的外在表现。《纲要》指出:教育孩子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等。为了能使幼儿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我们作为幼儿教师,应积极利用幼儿园的集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学会“与人分享”,消退自我中心心态,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通过学习分享可以使幼儿懂得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一、利用文学作品的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因为幼儿常常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这是他们共同的年龄特点。因此,文学作品中的适当的正面形象最有利于幼儿分享认知的培养。如童话故事《桃树下的小白兔》,他讲的是小白兔的桃花园开满了美丽的桃花,小白兔不仅自己感到快乐,还把桃花瓣寄给远方的朋友,让朋友们也感到快乐,最终朋友们一起送快乐给小白兔的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小白兔就是幼儿学习的好榜样、,它让孩子们明白了分享是一种快乐,而不是失去,只有与人分享快乐的人,才能得到更多快乐的道理,进而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形成。

二、利用日常情境对幼儿进行分享体验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常常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例如有一天在游戏中,笔者看到班中这样的一个情景:班里的小朋友带来了玩具,杨开新带来一辆遥控车,当刘芳娇想与他玩却遭到一次次拒绝时,刘芳娇就跟他说:“杨开新,你真小气,你不给我玩,那我以后也不跟你玩,我带来的玩具也不会给你玩的。”这时,杨开新马上感到如果不与刘芳娇分享玩具车,他就可能失去这位朋友,于是马上同意把玩具车给刘芳娇玩了。此时,笔者抓住这一教育时机问杨开新:“你们俩一起玩高兴吗?”并进一步强化:“有好东西应该和小朋友一起分享才对。”针对类似的情景发生,笔者都会注意及时强化,就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和行为。这样他们才能产生积极的分享行为,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接触到了两种角色,体验到了羡慕时地迫不及待、被人拒绝时的失望、与人分享时的满足感等多种内在的情感,从而摆脱了自我这一中心,提高了自我意识的水平,从而来培养幼儿合作、互助、分享等一系列亲社会行为。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

游戏是幼儿一日生活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其内容与形式多种多样,当中合作分享的机会是很多的。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游戏中,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幼儿喜爱的结构游戏、角色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中,幼儿都必须通过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以此分享共同游戏的快乐。如在玩“小书吧”的游戏时,有的孩子拿到了想要的图书,有的孩子没有拿到,笔者就问拿到书的孩子:“别的孩子也要看这本书怎么办呢?”让幼儿通过思考,自觉产生分享的语言和行为。有的幼儿说:“把这本书给他看吧!”有的说:“我们一起看吧!”并将书递给其他的孩子,对这些有分享言行的幼儿笔者进行了表扬,以激发其他幼儿产生分享行为。为了能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也有良好的分享行为,笔者还特意提出了一些分享要求。图书角:要求幼儿不争抢图书、爱护图书、愿意与同伴交谈书上看到的内容;建构角:不独占玩具,需要别人的玩具时,要和别人商量,经同意后才能拿,学着与同伴合作搭物体;音乐区:能与小伙伴互相配合,一起唱歌、跳舞、玩打击乐器;娃娃医院:能自由选择游戏伙伴,学会分配角色,互相配合,进行游戏;动手区:在扣钮扣,系鞋带,编辫子等操作活动中,能与小伙伴轮流玩。

探究纠正幼儿任性行为的策略 篇12

(一) 受到成人的错误教育

如果对孩子的任性进行仔细研究后不难看出, 很多幼儿的任性行为都是来源于成人的错误教育, 诸如父母长辈毫无节制地给予和溺爱;不管孩子需求合理与否的无底线让步;喜怒无常的相处方式等等。这样的教育方式虽然在很多家长看来是源于“爱”, 但久而久之却会让孩子养成叛逆、不思进取、幼稚以及共计性较强等一系列的任性行为。

(二) 生理与心理发育尚未完善

从幼儿的生理发育上来分析, 由于他们大脑皮层的抑制能力尚未发育成熟, 所以经常性地会表现出冲动、易怒以及自制力低下的情况。更加直白的一些解释, 幼儿的任性其实是一种十分合理的心理需求, 这个阶段中的孩子是非常敏感的, 在他们的世界中还没有遇到过挫败和反对, 所以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和待遇时就会不自主地表现出大哭大闹和发脾气。为此, 孩子的家长应当从科学的角度来了解和接受孩子的这个敏感阶段, 用正确的纠正和疏导方法来帮助他们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幼儿任性行为的纠正策略

(一) 善于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正确地分散幼儿的注意力是纠正其任性行为的一项有效方法。通常情况下, 孩子们的注意力总是会因新鲜事物的出现而被转移, 从而快速忘记之前所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例如, 家长在带领幼儿去逛商场时, 当他们看到一些自己喜欢的新玩具时总会要求家长买给自己, 而很多家长处于对孩子的溺爱以及对孩子“撒泼打诨”的逃避, 会不假思索地就买给孩子, 导致家中类似的玩具数量越来越多。为了能够有效纠正幼儿的任性行为, 家长可以和孩子说前面还有更加有趣好玩的玩具, 当孩子的注意力被成功转移后, 家长就可以在一边引导一边讲解的过程中来帮助幼儿忘记之前想要买玩具的愿望, 从根本上杜绝幼儿无理取闹行为的发生。

(二) 树立榜样, 鼓励幼儿

我们经常说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好的教育其实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瞬间当中。由于幼儿具有好奇心重且善于模仿的特点, 所以榜样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是无穷大的。家长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来帮助幼儿在模仿榜样的同时纠正自身的任性行为。例如,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所言:“儿童教儿童, 要比成人教儿童效果更大, 更能教学相长, 为儿童获得发展才能的机会。”由此可见, 对于这些正处于懵懂阶段中的孩子们来说, 来自于小伙伴的一个正确示范要比来自于家长的百句苛责都要更加有效。幼儿家长和教师可以将一些优秀宝宝的先进事例编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或小儿歌, 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学习情境的同时帮助他们养成正确模仿的好习惯, 从而在日后生活中遇到相似问题时能够在第一时间知道该如何应对和解决。

(三) 不要因为溺爱而纵容任性行为

在这里笔者要提到一种十分有效的纠正方法———消退法:“某种行为过去曾得到关注和强化, 那么在再次发生后不会再有相应的强化, 那么在下一次出现相同或是相似的情况时, 就会大大降低此种行为的发生频率。”例如, 当幼儿在向家长提出要求后, 因没有得到满足而大发脾气或是大哭打滚, 家长可以采用视而不见的态度, 让孩子明确感觉到自己处于一种无人理睬的状态, 不应当出现可怜或是心疼的情绪, 慢慢的, 孩子会觉得这种行为是非常无趣且不舒服的, 会自然而然地向家长妥协, 做出让步。而后, 家长可以在孩子冷静下来之后想起说明这件事没有满足他的原因, 并且对他们的妥协行为做出鼓励和奖赏。再例如, 当孩子在吃饭时间不好好吃饭而去吃零食时, 家长也可以采用消退法来进行处理, 任由孩子自己去演绎“独角戏”, 待他们哭闹停止后仍然不去安慰, 如此几次下来, 孩子就会觉得这种行为丝毫讨不到好处, 在潜移默化中改掉饭间吃零食的坏习惯。

(四) 及时疏导

当幼儿在生活中出现任性行为之后家长不应表现得过于紧张, 应当抓住这一时机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疏导教育。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家长不能够因个人的情绪而对孩子“忽冷忽热”, 对于那些错误的、不被允许的行为坚决不能做出让步, 避免让孩子出现一定的侥幸心理。另外, 家长在向孩子制定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行为能力和自尊心, 要让孩子在一种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由家长灌输给自己的是非观念, 并同时明确地感觉到爸爸妈妈的态度是非常坚决的。久而久之, 孩子那种“我最大”“我独占”“我做主”“听我的”这些错误的任性行为与不良心理都会逐渐地被纠正, 成为一个积极向上且健康快乐的好宝贝。

参考文献

[1]沈美芳.不跟陌生人走的测试和教育策略[J].时代教育, 2012 (14) .

[2]张苗芬.幼儿园中拒绝儿的关注及教育策略[J].快乐阅读, 2013 (6) .

上一篇:诉讼案件下一篇:漏水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