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社会(通用8篇)
湘西社会 篇1
一、湘西山区高速公路社会效益分析
1. 壮大了区域的经济实力。
湘西高速公路的发展促进了其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使其经济布局与结构不断优化, 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 经济实力持续稳定高速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由2004年的485.92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496.76亿元, 2004-2011年,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8%。
高速公路建设显著改善了沿线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 提升了区位优势, 吸引了区域产业在沿线地区良性集聚, 带动了区域产业发展空间的扩展和产业布局模式的优化、升级, 在促进生产要素加速流通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基础上, 使区域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融入到了市场竞争中去, 推动了区域产业层次的提高, 使产业结构逐步向合理化、高度化方向发展。其中, 湘西州2004-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62.76亿元, 增长了26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了30.89亿元, 增长了121%, 第二产业增加了110.48亿元, 增长了292%, 第三产业增加了121.39亿元, 增长了345%;张家界2004-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01.95亿元, 增长了21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了22.32亿元, 增长了129%, 第二产业增加了50.34亿元, 增长了194%, 第三产业增加了129.29亿元, 增长了245%;怀化地区2004-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546.13亿元, 增长了18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了57.66亿元, 增长了88%, 第二产业增加了288.69亿元, 增长了333%, 第三产业增加了199.78亿元, 增长了144%。湘西山区高速公路的修建促进了区域宏观经济的发展, 促使其产业结构优化, 从而壮大了区域的经济实力。
2. 加速了城镇化发展。
高速公路可以明显的改变城镇间的时空距离, 扩大中心城市对周边城镇的经济辐射域, 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从表中1可以看出, 整个湘西地区的城市化率2004-2011年呈上升趋势, 湘西州地区由2004年的27.8%增加到了2011年的36.1%, 增长了29.86%;张家界地区由2004年的30.63%增加到了2011年的39.15%, 增长了27.82%;怀化地区由2004年的27.02%增加到了2011年的37.7%, 增长了39.53%, 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3. 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的出现使汽车运输的经济运距大幅度增加, 充分发挥灵活、机动, “门到门”的运输优势, 为体积小、附加值高、时间性强的货物提供安全、快速、直达的运输服务。
从表2中可以看出, 高速公路的修建使得湘西地区的货运流量和客运流量大大增加, 2004-2011年湘西州的货物周转量增加了36.51亿吨/公里, 增长了280.85%, 旅客周转量增加了14.04亿吨/公里, 增长了87.2%;张家界地区的货物周转量增加了21.08亿吨/公里, 增长了293.59%, 旅客周转量增加了25.72亿吨/公里, 增长了221.92%;怀化地区的货物周转量增加了27.6亿吨/公里, 增长了98.19%, 旅客周转量增加了34.16亿吨/公里, 增长了137.46%。近几年张家界地区的货运周转量和客运周转量增长速度最快, 其优越旅游资源加上交通的便利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也带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从而客运量大增的同时也使得其货运量大增。
4. 开发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高速公路提供便捷的运输条件会加快其沿线地区潜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特别是为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景区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带动了沿线地区旅游业的繁荣。其中, 湘西州和张家界是全国有名的旅游景区,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 湘西旅游业发展迅速, 接待游客人数不断增加, 由2004年的431.2万人增加到了2011年的1486.26万人, 增加了1055.06万人, 增长了245%。旅游收入也持续快速增长, 2004-2011年旅游收入增加了70.68亿元, 增长了1140%;张家界的旅游业发展更为迅速, 从2004年到2011年张家界地区接待游客数量从1269万增加到了3041万, 增加了1772万, 增长了114%;旅游收入增加了121.1亿元, 增长了203%。发展到2011年, 全市国家等级旅游区 (点) 数15个, 其中4A级及以上11个, 比上年增加1个。全年景点接待旅游人数3041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26.5%。其中, 境外游客182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22.5%;过夜旅游者1332万人次, 比上年增长46.8%。实现旅游总收入167.31亿元, 比上年增长29.5%。其中, 门票收入16.4亿元, 比上年增长29.6%;外汇收入34653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5.1%。2011年, 天门山晋升国家5A级景区, 黄龙洞注册“中国驰名商标”, 翼装飞行穿越天门洞被评为近两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营销事件, 武陵源区跃居全省旅游强县之首。
二、对未来的展望
1. 实行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利用主效益和附带效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政府通过有效的措施和适度的控制力度, 再结合市场的自主性、创新性, 使高速公路建设及建设后所产生的主效益和附带效益最大限度的成为社会经济的推动力。主效益主要是指直接经济效益, 即高速公路建设及建设后对区域内经济效益的贡献, 具体表现在第一、二、三产业中;还包括周边自然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业的发展。附带效益主要是指间接效益、长远效益及潜在效益。具体而言:一是以高速公路途经的市、区、县为辐射点, 建立经济开发区, 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产业企业链, 带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二是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 加强对外交流, 以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吸引外资, 实现与外地资本、技术、管理体制等优势完美契合, 来推动当地国民经济的增长;三是以高速公路网络系统为载体, 开发湘西旅游经济系列, 打造一条聚餐饮、旅馆、娱乐、商业、旅游副产品等配套发展的生态旅游产业链, 提高居民收入。
2. 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着手, 提高社会人文综合效益。
社会人文效益是高速公路体系综合效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湘西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及与其相关的社会活动对沿线区域带社会人文的影响表现为“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硬实力”主要体现在周边区域城镇化进程及交通运输承载能力上;而“软实力”主要从社会思想观念、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教文卫体事业发展这三个视角来呈现。一是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实现城镇群规模化。湘西地区高速公路的发展对区域带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契机, 它缩短了地区间的时空距离, 吸引企业和偏远地区人群朝交汇点积聚, 形成较为繁华的局域中心点。利用高速公路方便、快捷、安全的特点, 将其局域城镇点相互串连, 形成以“点带线, 线带面, 面带区域”的新型城镇群, 实现规模效益, 促进整个湘西地区共同发展。二是把高速公路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效结合起来, 提高运输体系承载力。湘西地区对外进行实体交流不能单方面依靠高速公路的运输能力, 应与其它交通渠道紧密结合,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运输网;对于区域内部应完善普通公路的运输环境, 改变路网结构, 加强与高速公路的对接工程, 最终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体, 其它交通形式搭配的运输体系。这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高速公路的客运能力, 增加区域带货物吞吐量及周转速率, 从整体上提高运输体系的承载力。三是多渠道提高居民收入, 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交通运输体系的确立, 极大改善了湘西经济落后状况, 原有的生产模式已不适合经济发展。这就要求原先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第三产业滞后的产业结构要逐步转变为夯实农业基础、以工业为主、服务业迅速发展的新型产业结构, 拓宽就业渠道, 从而提高居民收入。此外, 还必须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提高人们对社会的安全感, 才能真正从物质和精神上改善居民生活水平。
摘要:湘西高速公路的修建壮大了湘西区域经济实力, 也促进了城镇化及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展望湘西未来的发展, 各地应坚持政府与市场相结合原则, 进一步加强开发湘西高速公路的主副效益, 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着手, 提高社会人文综合效益。
关键词:湘西山区,高速公路,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袁丁.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研究[J].现代商业, 2011
[2]张焕彬.高速公路的经济社会效益浅析[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7
湘西社会 篇2
六、大端午、七月 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礼仪与禁忌: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 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 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 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节日不能
歌》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祖先、骂媒人等,多是诉说离别之情。有一人独哭,有母亲、姐妹同哭。丧葬:行土葬。节日有赶年、四月八、六月
六、大端午、七月十五等。赶年,比汉族提前一天过年,月大过二十九,月小过二十八。
礼仪与禁忌:土家族人有团结互助、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一家有事,大家帮忙。逢年过节到土家族人家里作客,热情的主人便会拿出几个雪白的糍粑去烤,烤得两面金黄开花的时候,几吹几拍,往里面灌白糖或蜂蜜,双手捧给客人。但在一些偏僻的山区,主人将烤好的糍粑送到客人手中后,客人不得吹拍火灰,要接过糍粑就咬,这时主人就会重新抢回去,吹打拍净,蘸上糖给客人吃,尔后接二连三地烤好、拍净、蘸糖,递给客人。如果不懂规矩,接过来就只管吹拍,那你吃完一个没糖的就别想再吃了,主人还认为你对土家族人不尊重。
节日不能说不吉利的话;不能扛锄、穿蓑衣、担空水桶进屋;不能用脚踏火坑及三脚架;在室内不能吹口哨;客人不能和少妇坐在一条长凳上。
湘西高等教育
国家及湖南省重点建设高校:
吉首大学(亦称湖南民族大学、湘西大学)
专科层次: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湘西师范大学 筹)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湘西广播电视大学
民办高校:
湖南西部职业技术专修学院
湖南猛洞河专修学院 编辑本段名人:
·中华三祖之一---蚩尤
·土司王朝始祖——彭士愁
· 抗倭英雄——彭荩臣、彭翼南
·湘西苗王----陈蕖珍
·开国元帅---贺龙
·共和国大将----粟裕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
·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
·抗英名将----郑国鸿
·贵州提督----田兴恕
·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罗盛教
·文坛巨匠---沈从文
·画坛怪杰------黄永玉
·民族歌唱家——宋祖英
湘西网络兼职QQ群:27452489
·著名学者.作家——彭学明
·世界冠军——杨霞
·世界冠军——龙清泉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VS大湘西
所谓湘西,狭义上是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族和苗族占了全州总人口的73%。游憩中国网指出:
若放大些从广义来说,大湘西的概念还可扩展到同为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自治县的湖北的恩施,重庆的秀山、酉阳、彭水,贵州铜仁的沿河、印江,湖南怀化的麻阳等。倘若再宽泛一点,还可把怀化的北部和张家界的西部也算在内,因为古时这一带在清雍正六年(1728年)“改土归流”前都算土司们的辖地。这些州县人文根基基本类同,风俗习性亦大多相似。怀化和张家界都是解放后从湘西分出去的。
湘西社会 篇3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为了保障老、弱、病、残、孕, 以及遇到失业、死亡、灾害或其它风险的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的方式制定一些经济福利制度, 以在经济、物质方面保障这些公民最低的生活需求[1]。每个社会公民有权享有社会保障, 国家也对每个公民负有实施保障的义务。通常我们所说的社会保障一般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这3个方面, 其中社会保险包含我们通常所说的“五险” (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 可以说其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保障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展现社会文明等作用。
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贫困地区, 乡村人口又占到了总人口的84.44%, 因此完善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推进湘西州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基于此, 湘西州政府和人民必须把完善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提到战略性的高度。
1 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本文只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救助这3个方面做简单分析, 其它方面暂不考虑。
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2年10月1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 该文件中明确提出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湘西州于2003年5月开始进行新农合试点工作, 经过5年的推广, 于2008年1月实现了新农合在全州的全面覆盖。据统计, 2011年湘西州农业人口参合人数为215.5万人, 参合率达到95.18%。根据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 新农合的筹资标准和财政补贴也由2003年的每人每年30元 (中央财政补助10元, 地方财政补助10元, 农民个人缴纳10元) 增长到2010年每人每年140元 (中央财政补助60元, 地方财政补助60元, 农民个人缴费20元) 。除此之外, 州内一级、二级、三级和省级医院住院费用补偿比例也由2004年的50%、40%、30%、20%, 调整为2010年的80%、65%、55%、50%[2]。从以上的统计数据中, 我们不难看出, 湘西州的新农合制度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无论从广度 (参合率) , 还是深度 (筹资标准和财政补贴) 来看, 都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广大农民得到了基本的医疗保障。
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2002年l1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3], 这里提到的“有条件的地方”主要指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并未进行相应的探索研究。湘西州虽然地处于湖南省这样一个中部省份, 但其也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一部分, 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在湘西州还未真正建立。学者李琼曾在湘西州少数民族集聚的农村地区做过调查统计, 在湘西州农村, 85%以上的老年人靠子女赡养, 10%的老年人靠退休收入, 5%的老年人靠社区或政府赡养[4]。在湘西州, 农民主要依靠家庭养老, 养老负担集中在家庭, 但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再加上湘西州农村教育较之落后, 家庭劳动力的质量降低, 随之家庭收入也相对减少, 弱化了家庭保障功能;随着城市化的加剧, 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在湘西州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的留守妇女、儿童和老人, 这样就使得老年人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1.3 农村社会救助
农村社会救助最主要的内容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2006年年11月, 《湘西自治州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 (试行) 》出台, 标志着湘西州农村低保制度的建立。2007年末, 全州共有农村低保对象65.5万人, 发放低保金1328.4万元。到2011年末, 全州共有农村低保对象14.5万人, 发放低保金1.5亿元。基本实现了对没有劳动力的家庭、有劳动力但全部丧失劳动能力或半丧失劳动力的家庭及生存条件特别恶劣的家庭等三类农村绝对贫困家庭的“应保尽保”目标, 全州农村低保保障率4.5%[4]。除此之外, 目前救济的主要方式还有政府资助、村民互助、社会募捐等。政府资助比较正式稳定。目前, 湘西州政府的资助对象有五保户、贫困户等。湘西州是少数民族聚集地, 受到自身民族文化的影响, 村民朴实善良, 面对生活极其困难的人, 大都会伸出援助之手。社会募捐、官方组织和社会民间组织的募捐也是社会救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社会民间组织常常自发组织看望农村困难居民、敬老院、福利院等。
2 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经济因素
湘西州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下属有7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1年, 湘西州GDP仅占湖南省GDP的1.84%, 农民纯收入3675元, 而“环长株潭城市群” (包括湖南省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湖南东中部的部分地区) 农民纯收入8115元, 湘南地区农民纯收入7092元。目前, 湘西州的农村社会保障方式以社会统筹为主, 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以新农合制度为例, 湘西州实行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从筹资渠道来看, 财政转移支付更是占到了新农合基金的86%, 其中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各负担86%的一半, 因此湘西州的农村社会保障对财政的依赖很大。再者, 由于湘西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影响着农民的收入水平。在有限的收入下, 即使保费不高, 农民也会望而却步, 认为自己身体好, 不会生病, 从而不交保费。落后的经济水平是制约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传统文化因素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来自社会环境中各个因素 (信仰、习俗、制度和法律等) 的影响。湘西州地处湖南省最西北部, 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 不便的交通情况, 直到现在湘西州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还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湘西州的农村, 农民把遗产留给儿子的现象和养儿防老的观念并不少见。在这种思想观念引导下, 在湘西州的农村形成了以家庭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赡养老人成为子女们的义务, 子女为老人提供物质上的帮助、生活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慰藉, 成为理所应当、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在这种根深蒂固观念的影响下, 湘西州的农民也认为我有子女的赡养, 不需要参保, 从而严重加大了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政策推广的难度。但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家庭规模越来越小, 其保障能力也相对减弱, 只能作为一种补充保障形式, 并不能完全取代政府在农村构建和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而且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性的增大, 家庭保障的功能也将越来越减弱。
2.3 土地政策因素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是我国现行土地政策的基本构成, 就农村土地政策而言, 我国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 农民拥有30年的承包使用权。虽然农民不是土地的所有者, 但是其长期拥有着土地的使用权, 几乎终身享受土地保障, 所以我国农民要求享受社会保障权力的意识也比较弱。再者, 在人们看来农民长期拥有土地的使用权, 所以农民不存在失业的问题, 其生活能得到基本的保障, 而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 城镇居民可能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下岗失业, 造成无法保障基本的生活需要, 所以国家集中力量构建的是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一直处于停留或者忽视的阶段。就湘西州而言, 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财政收入有限, 政府集中财力和精力解决的是日益突出的城市问题, 而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只是以国家救济和社区互助的方式为主, 这样一种偏斜性的政策制度导致了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而言还处于一种低层次的水平上。
2.4 政府行为因素
我国多数地区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城市, 而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基本处于忽视阶段, 湘西州亦是如此。2011年湘西州共发放低保资金3.4亿元, 其中1.9亿元用于城镇低保的发放, 1.5亿元用于农村低保的发放。虽然城乡之间发放总额相差不大, 但是2011年低保对象共21.5万人, 其中农村低保对象14.5万人, 占据了总人数的2/3。关于政府行为因素对社会保障体系构造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以下2点做简单分析: (1) 下级政府的工作重心随着上级政府的检查重点的改变而转移。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福利性和公共性, 政府局限于财政收入的有限性, 出于对自己政绩的考虑, 从而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明显不足。 (2) 在财政收入不高而且有限的情况下, 政府会对各项开支谨慎而行, 能减就减, 能省就省。由于农民拥有土地长期使用权的保障, 所以政府一直忽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减少了对其财政投入[5]。
3 对策和建议
3.1 发展湘西州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是社会保障的基础,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制约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因此湘西州政府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快发展湘西州经济, 只有增加了湘西州农民的纯收入才能更有效地发展和完善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 湘西州的农业发展水平并不是很强大, 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还处于不断发展改善的阶段, 湘西州以山地和草原为主的地理地貌, 决定了其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烟草、中药材为主, 其中烤烟是目前湘西州农业经济的支柱。以山地为主的地理环境造成湘西州交通运输十分不便, 严重束缚了湘西州的工业发展, 整个湘西州的工业产品主要以花垣县的锰矿为主。不过湘西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如小溪原始森林) , 丰厚的文化遗产 (如凤凰古城、芙蓉镇) 以及多样的民族习俗, 可以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发展第三产业, 从而带动整个湘西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造奠定经济基础[6]。
3.2 推进农村社会互助保障形式
农村社会互助的行为主体是农民, 组织建立原则是自主性, 目标是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它是基于国家、集体保障的延迟性和不足性建立起来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湘西州, 这种保障形式充分填补着政府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空白。例如, 在面对一些突发性的困难和灾害时, 这种保障形式的及时性、有效性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农村社会互助的保障方式主要有一对一的帮扶、多对一的帮扶、社会捐款和慈善捐款等[7]。在湘西州, 各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互助保障形式, 如土家族的家族文化, 其中的团结思想和家族思想对家族成员的生活还是有着一定的保障效力。互帮互助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发扬这种互帮互助精神, 有利于构建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3.3 深度宣传, 改变观念
湘西州地区有一部分农民还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一直保留着儿子继承遗产、养儿防老的习俗, 对国家的社会保障政策不理解, 不支持。基于这样的现实因素, 湘西州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过程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体系本身的建设, 而更应在推广宣传过程中集中力量介绍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 培养树立农民的风险意识, 对那些不参加的农民进行耐心的解释, 使得宣传有力度、有深度, 从而提高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认同度, 使他们自愿的积极参与其中[8]。
3.4 加快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治建设
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政府只有政策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强制性约束, 最后可以由于政府行为的失范, 造成当地社保制度、资金管理的随意性。目前, 在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 政府占据主导地位, 对政府的监管工作还不是很完善, 这就要求湘西州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强调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加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而且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 社会保障制度的地方立法缺位必然会阻碍经济的转轨, 这就要求湘西州在加快地方立法工作时, 要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操作, 并吸取国际社会和东部地区带有共性的经验, 因地制宜, 通过大胆改革和稳步推进制度创新, 尽快建立起与湘西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6]。
3.5 充分发挥第三部门在农村社会保障中的作用
本文的第三部门是指除政府、农民之外的团体或个人的统称, 包括民间组织、慈善机构、社会成功人士等。实现第三部门对农民援助的主要途径是城乡互助。城乡互助活动有利于增强城乡交流、增强农民自我保障意识。湘西州政府应积极鼓励民间组织、慈善机构以及高收入群体为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由官方组织, 或者自发组织, 慈善机构、民间组织、高收入群体直接面对保障对象, 对需要救助的农民给予物资帮助。在救助的过程中要避免管理的混乱和低效率, 以至于农民得不到救助, 也打击了第三部门的积极性[5]。
摘要:分析湖南省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以及制约其发展的相关因素, 提出了完善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湘西州,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1]费梅苹.社会保障概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2]李琼.西部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成效、问题及对策——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切入点[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1, (9) :99-102.
[3]郑伟.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困境反思[J].保险研究, 2007, (11) :39-42.
[4]李琼.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区农村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07, (4) :135-138.
[5]李俊, 李执勇.浅议当前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以昌江黎族自治县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12) :164-166.
[6]郭海琰, 韩旭峰.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 (2) :109-112.
[7]岳天明, 毛桂芸.城市化进程中我国民族地区社会保障现状及其改善[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4) :46.
湘西社会 篇4
(一) 童谣中的世俗情
纵观漫长的历史, 中国女性经历了从母系氏族 (女权社会) ——父系氏族 (男权社会) ——现代社会 (男女平等社会) 这一系列发展阶段。但湘西苗族女性却很幸运地逃脱了男权社会这一阶段而直接进入男女平等社会。土家女性虽经历了比较复杂的社会体系, 但由于湘西土家、苗、汉居住混杂, 在互相同化互相影响的作用下, 较之湘西外界的女性来说, 她们所受封建制度的迫害要少很多。比如, 湘西地区旧时女子裹小脚的就较少。除了大户人家的女儿少数为之, 百姓人家的女儿都不会勉强。从横向来看, 女性经由小姑娘 (孩童) 时期—少女时期—妇女时期—老年时期等心历路程。孩童时期, 妈妈会哼唱一些童谣启迪孩子认识事物, 熟识生活常识:
虫虫飞, 飞呀飞, 飞到家家 (gaga外婆) 屋里去,
家家不到屋, 坐到那门前哭。
家家不杀鸡, 虫虫不回去,
家家不打蛋, 虫虫不吃饭。
虫虫, 即小宝宝的自称。这是哄孩子时, 教孩子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的亲人外婆, 并把孩子天真烂漫、憨态可掬地向人撒娇耍赖的样子描写出来:外婆不给我杀鸡煮, 不打蛋吃, 我就不走, 赖在这儿了。
(如同) 情歌中的女性形象
情歌, 是湘西民歌中最为动人、美妙的一种艺术形式, 以咏颂男女爱情为主题, 是湘西民间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通过不同语言、不同曲调、不同风格的吟唱, 感受青年男女那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似一幅幅色彩绚丽,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画卷徐徐展开, 充分展示了湘西少数民族的审美观、婚恋观、道德伦理观、人生价值观。这是一首苗族东部方言情歌, 且看恋爱中的苗族女子是如何痴迷她的意中人的:
阿哥若呆在家中, 睡在帐中好从容.
为我才坐野草间, 因妹才钻茅草丛.
六月夏夜蚊虫错, 牛蚊沙蚊成群涌.
死蚊莫咬男儿身, 男儿受苦蚊莫拢.
要咬多咬姐两口, 咬死不喊一声痛。
这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奇女子!当她好不容易碰上赶秋之类的节日, 可与心上人约会时, 却由于深山老林里气候潮湿, 蚊虫纷飞, 使坐在茅草丛中亲密的人儿不得安身。阿哥不停挥手赶蚊子, 阿妹却心疼她的阿哥被该死的蚊子咬, 心里只希望牛蚊沙蚊只咬自己, 千万别咬情郎, 因为情郎阿哥白天要干农活很是辛苦, 晚上再被蚊虫叮咬, 就更苦不堪言。她只想到阿哥是因为她才放弃了舒适的蚊帐不睡, 所以自己应该多替阿哥挨蚊子咬几口, 心里才安稳。一个活脱脱的痴得犯傻的苗家少女形象跃然而出。当约会结束, 又到了分别的时候。在湘西苗寨, 巫蛊的神秘力量是男女老少无人不晓的。传说有这样一种迷魂药, 被会巫术的人随意撒在水里饭里甚至床底下, 中了这种迷魂蛊的人, 会把原来喜欢的人忘得一干二净, 甚至面对面都不再相识。如果这样, 相爱的人儿怎不痛断肝肠?因此, 姑娘赶紧一再提醒阿哥, 千万小心别中了这种蛊而忘了她。由此可见, 姑娘对阿哥的情意有多深、多重!她是宁死也不愿忘了阿哥呀!在众多情歌里, 多是女子唱给心上人的。
二、湘西民歌中对女性形象描述的象征意义
(一) 爱与歌唱
1. 情歌
流传于土家苗寨的情歌多如牛毛, 不胜枚举。甚至有专门将情歌分为初会讨物歌、赞美歌、思念歌、幽会盘歌、分散离别歌、相思怨情歌及叙事长歌等。这些情歌有的直白大胆, 有的欲言又止, 有的含蓄隐晦, 有的夸张惊人。在平日的生产生活中, 湘西女性最能吃苦耐劳, 她们同男子一样常出现在田间坡头:插秧打谷、劈柴担水、车水打夯, 无所不能。而她们最拿手的, 是在农闲时与姐妹们描龙绣凤, 挑花织朵, 为心上人编织荷包彩带、编扎草鞋……细心的女子会在编织过程中偷偷把自己的发丝也巧妙地织进鞋里垫里, 让自己的发丝永远贴着、缠着情哥哥, 让他永远也甩不脱、忘不了, 这是一种多么执着的深情!
那个因思念情哥而落泪, 却怕父母盘问反怪辣子洒到眼角的女子;那个想等情郎过来说句话, 却又怕人看到而故意假装勾腰去扎裹脚的女子;那个把自己的头发连同痴心都一起织进了送给情哥的草鞋中的女子, 哪个不是善良多情、痴心不改的曼妙女子?那细细的发丝, 正是湘西女性爱的象征!难怪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小小年纪竟也有着这般细密的心思, 只是因为湘西民歌中会将所有的女性心境都唱遍、唱够、唱透, 在千千万万爱的咏叹声中, 才能有这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敢爱敢恨、敢作敢为的湘西女性, 也才能造就湘西这块土地上辉煌灿烂的历史。
2. 母爱
自古以来, 世界上无论哪个民族都对给予自己生命的母亲充满无尽爱戴和神秘膜拜, 湘西民歌也不例外:从远古时候的《妹榜妹留》到《奶夔奶苟》;从《十月怀胎》歌到《催眠歌》;从《巴列咚》到《娘娘脚》甚至《哭嫁歌》, 无不彰显着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而每当歌郎在与歌娘对歌过程中想利用性别差异来攻击对方取得胜利时, 常常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吃不到羊肉反惹一身骚”。歌郎张明孝想讥笑对手是一女流, 笑骂人家“牛婆当面耸“峰胞” (指乳房) ”, 却被歌娘张三姐当儿子一样骂得他暗吃哑巴亏做声不得, 只得灰溜溜作罢——只因为他暗讽的“峰胞”却正是伟大母亲的象征!
(二) 恨与歌唱
生长在大山里的湘西女性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特色, 她们对人对物常常赋予浓厚的感情色彩:非爱即恨。爱到深处她们会深情款款地歌唱;恨到极致, 她们也会咬牙跺脚地恨声骂唱。对于在生产生活中所碰到的难事、对于人生中所遇到的负心汉子、对于禁锢她们思想、破坏她们婚姻生活的封建礼教、对于常年过分压在头上的夫权、强势的种种不满, 她们都会编成歌儿唱着骂, 只图个心里畅快, 一唱 (骂) 解千愁!在她们嘴里, 那些可恶的人和事会变成极其丑陋的东西任人唾骂, 让听者心里直发凉发毛, 旁观者却听得有滋有味。尽管这些山歌很有些精神胜利法的意味, 但它却是山里人习惯的一种表达方式:那些象征着黑暗势力的丑恶事物一经唱出, 马上如乌云秽水般遭人嫌弃, 而在对比之中, 象征着一切美好事物的自我形象也不断得到提升。它使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的女性心理得到了宣泄, 也给湘西民歌增添了另一份野趣。
千百年来, 湘西儿女共同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过着男耕女种的生活, 共同创造神秘湘西的一个个奇迹。劳作之余, 在田野、在溪畔、在草滩、在高山, 她们歌着, 她们唱着, 尽情享受美好生活带给她们的快乐。那悠扬婉转的山歌, 那扣人心弦的对唱, 无不昭示着湘西女性的聪颖智慧, 它荡涤着心中的烦闷, 洗净心灵的尘埃, 它将湘西女性的风采传遍五湖四海, 让四面八方慕名来访的贵客, 踏歌而来!
摘要:湘西民歌丰富多彩, 其中对女性形象的各种描述更是精彩动人, 本文列举部分经典唱词, 展现出不同时期、不同场合的女性形象, 使人们了解湘西女性在古往今来的生产生活中所处的地位, 从而更深刻地认识湘西地区人文背景及文化内涵, 深切感受到湘西民歌的魅力。
湘西社会 篇5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对“三农”还相对落后的湘西来说, 是否能很好利用高等教育来解决“三农”问题, 成为了湘西能否摆脱相对落后的农村现状, 跟上时代步伐, 在社会经济上有飞跃性发展的关键点。
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
高等教育几经发展, 特别是通过英国、德国、美国等大学的不断转型, 形成了现有的三项职能: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高等教育是一个民族的未来, 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海克曼教授于2000年对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分析, 提出中国教育投资的真实经济回报率可能高达30%—40%。早年的舒尔茨、丹尼森、斯特鲁米林、科马洛夫、科斯塔年等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计算的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约为35%。如曲桢森以“总课时作为劳动简化尺度”计算出1952—1978年中国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20.7%;王玉昆以“劳动生产率法”计算出1952—1978年教育每年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4%;韩宗礼以“教育年限作为确定劳动简化率的依据”, 计算出1964—1982年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60.8%。尽管运用的方法不同, 测算结果也有较大差异, 但至少可以说明教育对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叶茂林、郑晓齐、王斌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出1981—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1.17%, 其中研究生程度的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1.38%, 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22.88%。崔玉平采用丹尼森和麦迪逊的算法, 计算了中国1982—1990年间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 这期间教育对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的贡献率为8.84%, 其中高等教育的贡献率为0.48%。[1]
从以上这些数据可以看出, 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
二、高等教育与“三农”问题的解决
高等教育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国高等教育就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典型范例。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近代美国农业发展的黄金时代。从1860年到1890年, 美国农产品的产量增加一倍。到1910年农产品产量又翻一倍, 农业总产值高达90亿美元,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2]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高等教育对其“三农”的贡献。
美国独立战争之后, 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尤其是随着“西进运动”的推进, 耕种面积的扩大, 需要大量懂得农业技术的专业人才, 而美国当时主要效法欧洲大学的高等教育模式, 这已经满足不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
1862年, 旨在促进美国农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莫里尔法案》 (全称是《对设立学院以促进农业和机械工艺的各州和准州赠予共有土地的法案》) 的颁布促使美国出现了很多的赠地学院, 这些学院的课程设置主要是为工农业的发展培养所需的专门人才, 主要讲授有关农业和机械技艺方面的知识。各州根据实际情况对接受的赠地处理方式很不相同, 有15个州在原有州立大学的内部增设农工学院并把赠地直接交给它们, 有28个州以所获土地为基础另起炉灶独立设置新农工学院, 有的州把卖地款项交给一所或者几所学校, 以便它们加授农工课程, 还有的州甚至将赠地和私人捐款结合起来, 从而建立了新的大学 (比如康奈尔大学) 。到1922年, 美国共建立了69所赠地学院, 这为美国工农业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智慧支持。
康奈尔大学是最能体现《莫里尔法案》精神的, 它从开办之日起, 就提出了“一切宗旨”的课程思想, 并开出了众多的学科课程。所谓“一切宗旨”的课程, 意思就是开课灵活多样, 以适应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随后, 其他的赠地学院都纷纷效仿康奈尔大学。它们目标明确, 针对建设农业和工业的急需, 造就水平高的专业人才。[3]
1887年, 国会通过了《哈奇法案》, 规定:在规定的年限内, 联邦政府每年向各州拨款1.5万美元, 作为各州“赠地学院”建立农业实验站的活动经费。实验站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 向农民传授知识和技术, 通过非正规高等教育的方法, 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作为“政府赠地学院”之一的威斯康星大学, 在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里, 取得了出色的为农业服务的成绩, 形成了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 其主要内容是大学向农民传播农业科学知识, 派专家到农村服务。这些科教兴农、优先发展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都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的飞速发展。
1848年建校的威斯康星大学也是一个典型的促进农业发展的成功范例。查尔斯·范海斯于1904—1918年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校长, 他有一句名言:“鞋子上沾满牛粪的教授是最好的教授。”在任期间他指出:“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一所州立大学, 它必须考虑到每一项社会职能的实际价值。换句话说, 它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考虑到州的实际需要。大学为社会, 州立大学为州的经济发展服务。”这就是他提出的“威斯康星思想”———大学为社区服务, 这是美国本土的大学教育理念。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超越了英国和德国古典大学的人文主义的传统, 辅以实用主义的思想, 使大学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这一新的大学理念也使美国的高等教育超出英、德等其他西方国家, 跃居世界领先地位。[4]这种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大学理念, 把大学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密切地联合在了一起, 使得大学很好地成为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是人民生活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的社会机构。
三、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有利于湘西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经济是指, 要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 以节约资源和减少废物。可持续生态是指, 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要与自然承载能力相协调, 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和改善地球生态环境, 保证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自然资源与环境成本, 使人类的发展控制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社会是指, 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质量,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创造一个保障人们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和免受危害的社会环境。它强调社会公平是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和目标。[6]
(一) 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有利于湘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高等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 为区域培养出大批量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一名高素质的大学生在科技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这几个方面都应该相对较高。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 使湘西可以很好地利用当地高校资源, 针对湘西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 加强学科建设, 提高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同时, 从思想上鼓励大学生深入农村, 以服务基层为荣, 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为湘西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做实事、谋实利的人才, 用科学文化武装“三农”。
科技文化涌进农村, 就犹如为农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驻农村后, 将摒弃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观念, 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农业基础等因素, 利用科技开启致富之路, 带动农民的科技生产积极性, 提高农民素质, 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 树立长远的目光,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形成一条良好的循环产业链, 增加农业生产效益, 促进湘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 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有利于湘西生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 发展是前提、是基础, 持续性是关键,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因果。讲到生态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是必须提及的。“循环经济”一词, 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 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7]
长期以来, 湘西很多农村地区都是以发展传统农业为主, 它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消耗当地的自然资源来实现的, 容易形成“贫困—人口过度增长—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随着资源的逐渐衰竭和环境的下降, 农村的发展将陷入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 利用“科技兴农”取代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促进农业产业化。根据自然条件的优势来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把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很好地转化为产业优势, 形成集聚效应, 形成产业竞争力, 打造湘西农产品的品牌。这样不仅不会浪费资源, 而且使农产品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经过合理的加工配置, 有些资源往往还会变废为宝, 以可持续的方式让农业的生产效益更进一步提升。
(三) 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有利于湘西社会可持续发展
据调查显示, 湘西州在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为268.97亿元, 同比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4.34亿元, 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7.56亿元, 同比增长1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7.07亿元, 同比增长12.6%。在全州生产总值中,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1.9∶31.4∶36.7调整为2009年的16.5∶40.0∶43.5。从这一系列的数据可以看出, 湘西农业的经济贡献量在三大产业中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湘西州是一个农业州, 农业的地位不容动摇。农业的经济贡献量不断减小, 将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经济结构不合理, 剪刀差不断扩大, 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的大量涌现, 粮食生产下降, 等等, 这将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不利于湘西社会的稳定。
湘西高等教育服务“三农”, 有利于提高湘西农民的文化素质, 拉动内需, 进一步调整湘西的经济结构, 增大农业的经济贡献量, 使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化,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挑战, 促进“三农”的稳健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吸收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改善农民生存环境,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营造一个公正平等的社会氛围, 进一步缓解“三农”问题, 促进湘西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军, 李洪天.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机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 (06) .
[2]魏峰.试论农业院校在近代美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J].史学集刊, 1999, (3) :46-50.
[3]史红霞.美国高等教育史上的里程碑——《莫里尔法案》[J].高校社科信息, 2004, (1) :5-8.
[4]胡紫玲, 沈振锋.从《莫里尔法案》到《史密斯—利弗法案》[J].高等农业教育, 2007, (9) :86-88.
[5]张书学.大学理念的历史与现实发展[EB/OL]http://www.ceat.edu.cn/CKZL/CKZL_Browse.aspx?cote=%B8%DF%B5%C8%BD%CC%D3%FD%A1%FA%B8%DF%B5%C8%BD%CC%D3%FD%B5%C4%C0%FA%CA%B7%B7%A2%D5%B9&ArtId=5109, 2008-12-17.
[6]田少波.试析科学范型转变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3) :36-37.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探析 篇6
1 发展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价值
1 . 1 增进传播与交流, 丰富旅游文化市场
湘西地区是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其他少数民族杂居的地方,构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人群特点,正是这个神奇的地方,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丰富当地人民的业余生活外,也给外来游客增添了许多乐趣,让人流连忘返,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因此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广为人知。在思想上,这无疑促进了人们在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带动不同地域和不同地方的体育文化及旅游文化之间的传播和交流。如果有更多类似的体育活动能够整理投放旅游市场,将会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市场的发展。
1 . 2 有利于传承与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据了解,目前广泛 运用到旅 游中的湘 西体育项 目主要有:苗鼓、跳竹竿、踩高跷、荡秋千、舞龙舞狮、踢毽子等,还有一些民间体育或杂技在旅游景点的精彩演出,让游客们大呼喝彩,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但是好多这些类似的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失传或变异,所以如何更好的抢救和保护这些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成为当今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旅游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项目开发利用的另一平台,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 3 促进湘西体育事业的发展
湘西地区旅游发展迅速,与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关外,还与民族和地方的文化有特色相联系,显示出无穷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广大旅客的参观。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对其进行开发与利用,化生成为旅游产品,让游客对民族文 化渴望了 解的心理 需要得到 满足 ,“体育搭 台 ,旅游唱戏”,不但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以带动湘西体育事业的发展。
2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现状
2 . 1 湘西地区体育资源现状
湘西地区素以神奇和美丽闻名全国,凤凰古城、猛洞河、流沙瀑布等,当地美丽的山水风景、丰富的历史文化及浓郁的民族风情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有学者对湘西进行概括为:“湘西是在沈从文的书里,在黄永玉的画里,在宋祖英的歌里”。近几年,来湘西旅游的游客每年达1000多万,其中有很多是来自海外的游客。旅游业成为湘西地区的龙头产业,在湘西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风景如画,文化气息浓厚之外,湘西的体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民族传统体育这方面,项目资源丰富、特色浓、发展前景广,如果能够得到进一步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对湘西旅游业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使湘西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据调查了解到,湘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如苗鼓、荡秋千、踩高跷、舞龙舞狮、摆手舞、踢毽子等,还有在湘西民俗节日当中,比如三月三、六月六、赶秋节、等开展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有上刀梯、抢花炮、跳竹竿、跳猴儿鼓、苗鼓表演、跳摆手舞等。如果可以将这些丰富的体育项目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宣传,对体育旅游业及当地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 2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现状
2.2.1 平时客流量远远低于民族、民俗节庆期间
通过调查,到目前为止,在国家节庆日及湘西民俗节日期间,来湘西地区旅游的客流量大大高于平时,分析其原因,节假日人们的空余时间多,可以满足旅游出行。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这些节庆与民族集会里,具有大量的当地民俗活动,人们载歌载舞,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异常热闹,非常值得各方游客的参观与感受,所以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纷纷汇聚与此。
2.2.2 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湘西在地理位置上还属于偏远山区,在经济上较为落后,所以开发湘西旅游的资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性,所以难免在开发力度上受到限制。目前总的来说,湘西地区自然人文价值的旅游资源开发比重大于体育旅游资源,所以,当地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为了生计投身其他工作,使得类似的精彩活动在平时开展较少,开发的也不够充分。
2.2.3 游 客 对 当 地 体 育 旅 游 资 源 的 了 解 不 够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这些体育旅游项目大多数只在民俗风情较浓厚地带的表演区进行,通过展示各种原汁原味、原生态的湘西民族体育旅游的风采,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所以还有一部分地区在体育旅游这个方面开展的还不够充分,加之宣传力度不够,导游对当地体育旅游文化理解的不多,导致各地游客对湘西的一些旅游资源还不是很了解。
3 发展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几点建议
3 . 1 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在宣传力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通过媒体、报道、海报宣传等方式对外宣传,让更国内外更多人了解湘西的体育旅游,被当地的风土人情、趣味十足的体育项目吸引过来。另一方面是需要加强对当地广大群众的宣传力度,普及他们相关理论知识。比如借助体育协会组织、体育文化站对当地开展的民族、民俗体育场面录制成视频,对项目内容的典故、内涵及意义进行知识普及,尤其是对当地导游相关知识的培训,将当地民族体育文化宣传的更到位,促进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和谐良性发展。
3 . 2 政策扶持, 加大经济投入
湘西地区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这需要政府对湘西民族体育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引起重视跟关注。到目前为止,针对民族地区传统体育的保护法律还不够,最新的更是少之又少,在相关活动的开展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支撑。另一方面,在经济投入方面,需要一定资金支持。当地体育文化站,应该跟当地旅游服务部门进行协商与合作,在自然人文资源的投入与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两个方面的投入比重上合理调节,在经济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3 . 3 合理开发利用当地体育旅游资源
巫术与湘西苗族舞蹈 篇7
新中国建立以来, 尽管苗族均已迈进了社会主义的大门, 但由于苗族社会生活物态化之一的舞蹈, 至今仍有其部落将神话和社会习俗以及宗教信仰糅为一体, 有研究人员声称, 苗族的每一种舞蹈皆来源于宗教—巫术。虽然这种观点似乎太极端化。但是, 苗族真正存留下来的的世俗舞蹈确实比较少, 除去生活, 就只有巫术了, 因为巫术似乎包括了一切内容。舞蹈不可避免的成为具有最高宗教 (巫术) 意义的东西了。苗族人去跳舞同时是拜神, 又是在祁福。现在我们依然还可以从“鼓社祭”、“祭桥”、“跳丧”、“架桥”等活动中看到许多为所有生活中的重大行动提供宗教 (巫术) 服务的东西——求子嗣:求婚姻顺利、死后升天等等, 也有求天下太平, 为免自然灾害而祈祷的。这一切, 在苗族人的现实生活中都存在。为了生活中的种种大事, 春种秋收, 夏耘冬藏, 婚嫁葬礼, 谈情说爱以及战争和平等等内容, 都有适合的并相对应的舞蹈。我们经常会在节日的集会中看到求雨、求子、求神等等, 但他们都不是直接祈祷, 而是来跳相应的代表性的舞蹈来表现。
湘西苗族人在跳“跳香舞”时, 不管男女都穿着华丽的服装, 有的头顶“天王大帝”之像, 有的手拿着小黄旗, 在月高风黑之夜聚集于跳香殿前, 跳香殿供奉着称为天王大帝的神灵, 其木雕像巍巍然, 非常肃穆神圣。舞时, 由一个巫师吹牛角于前引导, 一个童子携灯随行, 参舞的男女也随即步履相蹑, 围绕殿堂前的蒲团三匝, 然后, 依照着八卦中的八种自然现象:天地山泽水风雷的八个部位循走。巫师左手擎绺旗, 右手持牛角, 边走边舞, 初缓, 后牛角声突起, 众人敲锣击鼓应之。于是, 随着乐器的节奏翩翩起舞, 围观的人也跟着欢笑起舞, 以乐诸神。这样看
行谋取利益的勾当。
(6) 可持续式
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人类对自身发展历程反思后的新发展观。就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言, 可持续性就是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期性和连续性, 坚定保护理念, 持之以恒地进行这项事业。只有坚持可持续性保护, 才能不断让非物质文化得到长远的发展和承传。
四、结论
文化遗产本来就弥足珍贵, 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已经实属罕见, 它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面对非物质文化的不断毁灭, 我们心痛不已, 我相信, 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们都会积极投身到保护工作中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必将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历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期盼, 全体民众都能树立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自觉, 来, 至少我们可以说, 苗族那些带有原始特征的巫术, 一直都处于某种节拍的跳跃当中。诚如光绪皇帝《黎平府志》描写苗族的“竹枝词”中所唱:“巫师载面舞蹉蹉, 岁宴乡风竟逐傩, 彻夜鼓钲村老唱, 斯神偏喜听山歌。”早在古时候, 一些精明的观察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如希腊哲学家琉善, 在他的一篇论文里指出:“你找不出任何一个古代神话没有谈到舞蹈的, 事实上, 大部分的人在谈到神话信徒们时, 都说他们跳过神化的舞蹈。”苗族自然也不例外。
湘西一带的《奶傩芭傩舞》, 由于追求提高自然表现力和模仿自然的过程, 从而把舞者带进了神圣的创造领域之中, 并且使他们神力 (想象力) 充分发挥。这种舞蹈因而成了 (始祖) 神剧的演出, 这是对神圣的民族历史故事充满活力的再度表演, 其中表演这充当了真实的信徒角色。
再看苗族的“椎牛”与“还傩愿”, 湘西苗族祭祀繁多, 素有“三十六神”, “七十二鬼”之说。其中以“椎牛”, “椎猪”, “接龙”, “还傩愿”, “跳香”为五大祭祀。“椎牛”是苗族规模最大, 历时最长, 耗费最多的一种古老的民族重大祀典。他与土家族“摆手”大体相当。“椎牛”, 苗民俗称“吃牛”, 主要是为了解除重病或者求子。“吃牛”的祭祀, 由苗老司主持, 全程议程为四天三夜。第一天, 主要是送黄牯和敬祖先;第二天, 为迎接舅舅等亲戚, 讲述“吃牛古根”;第三天, 则是舅舅椎牛;第四天, 敬牛头, 欢送舅辈亲。巫师做法事, 舅舅与主家相互祝愿。“还傩愿”, 苗语为“撬弄”。所祀之神傩公傩娘并无庙宇, 人们祭祀时往往在家中设神坛, 安神像, 时间多在秋冬季节, 其祭祀亦由巫师主持, 仪程由设农坛、发鼓、拜圣、清客上熟、送神等四部分组成。祭祀时, 在房屋中桌上设宝坛, 供奉傩公傩娘神位, 下面摆着香米、醴酒、鸡、鸭等祭品。巫师身穿红法衣, 头戴帕冠叉, 左手执帅旗, 右手执师刀, 请神下降, 献茶奠酒, 拜圣时, 巫师迎銮接驾, 抛傩劝酒唱《傩神起源歌》, 最后送神。
古老的苗族神话传说、歌舞艺术, 使神秘枯燥的宗教仪式变得奇骇、亲切而又活泼生动;苗族丰富的民间艺术, 文化遗产, 伴随着世代传承的宗教习俗而得以保存、流播和发扬。许多有关民族、历史、哲学、伦理、服饰、饮食、语言、宗教、文学、艺术的文化遗产, 往往同巫术宗教杂糅在一起, 形成苗巫文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杨鹓.苗族舞蹈与巫文化[M].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0.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湖南卷[M].中国舞蹈出版社, 1991.
湘西文化之窗——乾州古城 篇8
一个冬日微暖的午后,迎着阳光能及的街道小巷,且听着柔和的风声,踱步于古城内,光,将人的影子拉得纤长,闲情、惬意便在这阳光、暖风中轻吟回旋。
乾州,古时在苗语中名为“吉后”,意思是听得到水响的地方。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苗族土家族自治区首府——吉首市的前身,始建于明代洪武时期。古时属于武溪蛮地,汉武帝时期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1700年,开设乾州厅,1797年,改为直隶厅,扩建古城,修炮台、设营盘、筑碉楼。乾州古城规模在此基础上不断扩大。
乾州古城的牌坊不大,古城狭长呈现梳子形的形状,“梳齿长边”的城墙沿万溶江岸而建,城墙外是一条绵延数里的河街,河街的一面是整齐建造在青岩壁上的苗家吊脚楼,河街内侧是城墙。城内的围墙逶迤回环约有两公里,到了明嘉靖时期,为了堵住苗族人民的起义反抗和外来种族的侵犯,城墙更是加长到了近两百公里。
乾州古城就像是一朵开在江畔的水芙蓉,高雅、洁净。开放时的热情奔放似火,关闭时的古城冷艳洁净似冰,我这个建筑的“门外汉”也忍不住细细端详她的容颜。
乾州古街、胡家塘民居楼、平台英雄杨岳斌故居、民族英雄罗荣光故居、城隍庙、观音阁、南方长城古遗址等景点就是这朵美丽水芙蓉深厚的内涵。像阳戏、辰河高腔、傩戏、苗剧等剧种;像四月八、赛龙舟、六月六、玩龙灯、耍武术、游“春”会、赶庙会、跳鬼、赶场等活动,不仅体现了古城原汁原味的淳朴民风,还为古城增添了神秘的文化色彩,更是让她美貌与内涵并存,将极高的文化价值展现得淋漓尽致。
民间有云:“乾州的城,凤凰的兵”,一句话道出了乾州古城与凤凰古城同样的地位。乾州古城十里盆地,二水环洲,三陆横城,状如乾卦,因此取城名“乾州”。城内有十里古街,城中有十里河道,城外有十里边墙,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商埠码头,是明清时期南长城防御线上的重要军事指挥中心。
乾州古城屹立在万溶江江畔,滔滔江水沿着古城奔流不息,雄伟壮观,古城亭亭玉立,极具观赏价值。全城有“向日门”、“鸿文门”、“宜化门”三个门,古城的南门是一座月城。月城就是指古代城池中依附于城门,与城墙连为一体的附属建筑,多呈半圆形,少数为方形或矩形。用通俗的话解释就是大城外的小城,主要是用来防御敌人的入侵。传统修筑月城的方法一般都是两栋楼两个门,并在外楼门前留有一定的道路。而乾州古城修筑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古城中的月城有三座城楼,开三道城门,中间一座主楼,两边各一耳楼。布局成“品”字形,主楼与耳楼高矮错落,间距搭配可以说是天衣无缝。
乾州古城内“三门开”位于南城墙的中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城内的三座城楼各有两扇铁门,是用坚硬的杂木做成,约有20公分厚度,在门的两面都包上了铁皮,并用圆尾铁钉铆加固,外形与古时城门一样。月城的三座城楼既是互为整体,又设有楼门相隔,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持城内人员的互通,又可以严防敌人的攻击。
月城主楼约有16米,为砖木结构。月城的第一层两侧各开有一个小门,这样是便于古时楼上巡视人员的出入。第二层也可以用于屯兵,城楼屋顶为歇山顶,脊顶上镶有彩色葫芦瓷瓶,脊角悬挂有铜铃,对内一面装有轩窗,其余三面是巨砖砌筑,开有两列瞭望眼,瞭望眼是卧升形状,内宽超过50公分,外为一条缝隙。城内的士兵可以通过这些瞭望眼观察到城外的动向,看是否有外敌入侵。
月城中耳城高约有10米,城墙是用青石条垒砌而成,墙体用糯米粉浆拌石灰粘合砌筑,接缝灰浆如线,坚如磐石。两座耳城间的傍外墙是一排营房,当时是为屯兵所用。当古城受到入侵时,关上耳城的两个城门,即可将河街截分为两部分。平时开启城门时,百姓就可以自由出入,到万溶江畔取水、洗涤,城外的商贩也可以自由出入城内,进行贩卖,整个河街连为一体,畅通无阻。据说,当时乾州古城多次遭遇到四川军队的袭击,敌人在城门外守了一个多月,甚至想到截断城内水源都未攻破城门。乾州古城也因此躲开多次劫难,是名副其实的“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