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防治

2024-10-13

质量问题防治(共12篇)

质量问题防治 篇1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给业主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它不仅影响房屋的外观质量、使用功能和耐久性, 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结构的安全。重点分析了房屋存在的质量问题, 对房屋质量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治,质量问题

前言

建筑业一直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也是广大市民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 对于具有普遍建筑“质量通病”具有不同的危害性, 有的影响结构安全, 有的影响使用功能或美观。在房屋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绝不容忽视。

1 存在的质量问题

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 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 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 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此类问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诸多不便和不安全因素。目前砌块建筑已经全面推广, 但是还存在着一些质量通病, 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砌体存在的裂缝、渗漏、保温隔热不良、抗震效果不佳等, 这些问题不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而且有损房屋的外观形象。

2 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2.1 墙体开裂

2.1.1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1) 温度变化。室内外温差在墙体内产生的弯曲应力, 使高温侧受压, 低温侧受拉。在门或窗洞口上下, 由于砌体的约束较少, 上下间墙的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度应力, 当超过砌体能承受的拉应力时, 则产生竖向裂缝或斜裂缝。由于梁内外温差所产生的外拱或内凹变形使梁底面与墙体产生水平缝。

(2) 于湿度变化。砌体在由潮湿至于燥的过程中, 产生收缩变形, 在墙体内产生收缩拉应力。砌块从上墙到建筑物的竣工使用, 是一个逐渐失水的过程, 其体积对其自身含水量的变化尤为敏感, 干燥的砌块在堆放和砌筑过程中, 如果受潮, 还会导致第二次收缩。

(3) 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砌体体积较大, 搭接长度相对较小, 机械咬合力较小;砌块空心率高, 壁薄, 水平灰缝的接触面积小, 且砌块高度大, 竖缝较长, 灰缝砂浆不易饱满, 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因此, 混凝土小型砌体的弯曲抗拉、抗剪强度值较低, 在温度、干温变化等的作用下, 墙体易出现裂缝。

2.1.2 防治措施。

(1) 设置构造柱和水平加强带。在纵横墙体交叉部位、墙体转角处、框架平面外的填充墙与柱的连接部位可设置C15混凝土构造柱。每道填充墙至少设置一道C15混凝土水平加强带 (钢筋两端伸入构造柱或与框架柱预埋铁件焊接) , 墙高超过4m时宜设置两道。无门窗或洞口时, 可设置在1/2墙高部位;层高3m左右时, 宜设置在窗台部位;墙体较高时, 可设置在门或窗过梁部位。水电管线在砌墙前埋设, 并沿管线设置细石混凝土加强带。

(2) 增加配筋。顶层两端端部开间及相邻开间外墙的门窗洞口两侧增加两孔配筋芯柱;适当增强顶层钢筋混凝土圈梁;窗台下设2Φ6通长构造拉筋, 亦可设现浇混凝土通长的窗台板或钢筋混凝土带。

(3) 控制砌块上墙时的相对含水率。按其地区年平均湿度值, 小砌块上墙前的相对含水率应不大于百分之多少。堆放场地干燥, 有防雨、排水措施, 砌筑时小砌块不宜浇水 (天气炎热干燥时可适当洒水润湿) , 雨天不施工并对砌体进行防护等。

(4) 选用适当的砌筑砂浆。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当多层住宅楼上下层砂浆强度等级不同时, 顶层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宜降低。应采用和易性、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好的石灰水泥混合砂浆。砌筑砂浆掺入适量的粉煤灰, 不仅节省水泥, 且能改善砂浆的和易性。

(5) 墙体组砌做到排块合理。尽量采用主规格并注意主辅规格砌块的配合和窗间墙及墙垛等节点处的处理, 砌筑前应先试排块。墙体应整体砌筑, 保证施工质量。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缝不得低于80%且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6) 改善屋面防水保温层的做法。适当增加屋面保温隔热效果, 力求减少屋面顶层因温差胀缩对层面板的影响。

2.2 渗漏

2.2.1 渗漏原因。

墙体开裂可直接造成墙面渗漏, 部分砌块几何尺寸不准确, 在砌筑时不挂线的一侧平整度差, 造成抹灰砂浆厚度一次大于25cm, 形成白坠裂缝, 造成漏水隐患。灰缝 (特别是竖缝) 砂浆不饱满。外粉刷施工质量差、空鼓开裂, 镶贴块材的墙面粘结砂浆、勾缝砂浆不饱满。外墙抹灰时两部脚手接槎处处理不当, 尤其是脚手眼堵塞不佳, 形成渗漏隐患。

2.2.2 防治措施。

(1) 加强进场原材料检验, 严把砌块质量关。排砖组砌前精心选砖, 对几何尺寸超差较大的砌块必须予以剔除。

(2) 确保墙体砂浆饱满度。凡砂浆饱满度达80%以上 (尤其立缝砂浆) , 其渗透几率仅为5%~8%。砌筑时采用级配良好的防水砂浆能够提高砌体抗渗能力, 砂浆用砂不应过细, 有机质含量符合JGJ52-92标准, 含泥量宜不大于3%。同时应及时对砌体进行补缝和勾缝, 勾缝用水泥砂浆, 应先勾水平缝再勾竖缝, 勾缝时间应掌握在以砌筑后灰缝砂浆能用手指压出清晰指纹面又不粘手时进行。

(3) 粉刷时间。粉刷应在墙面干缩基本完成后进行 (一般在墙体砌筑半月后) , 施工中应注意工期进度安排。

(4) 堵好脚手眼。据资料分析, 外墙渗漏脚手跟处约占45%~65%。具体防治办法是:堵眼应在墙体抹灰前2h进行, 先将浸透水的棉丝塞满孔内, 待30min后取出棉丝, 孔底铺满砂浆, 再将水浸泡的砌块砌入孔内, 两侧立缝均用勾缝溜子填满砂浆, 直至密实为止。

(5) 做好外墙抹灰及外墙饰面层。外墙抹灰分两层进行, 底层宜用1:3水泥砂浆打底 (加10%108胶) , 面层可采用1:1:4混合砂浆, 涂刷优质防水涂料 (如有机硅或丙烯酸外墙涂料等) 或在面层砂浆中掺入适当的防水剂。外墙抹灰到一步脚手架甩槎时, 应在槎端抹实压平, 定浆后可切成反槎。当下层接槎抹灰前, 反槎处充分洒水浸润, 刷素水泥浆一道, 待浆液吸入墙体后再抹灰。镶贴块前需检查基层抹灰质量 (找平层完成后隔天喷水养护7d) , 发现空鼓裂缝要返工重抹, 若基层砂浆已干燥, 应浇水湿润后再进行饰面施工。

(6) 卫生问隔墙砌块进行防水处理。墙体与楼、地面交接处的墙脚加强处理, 可在楼面上预先浇筑一道与墙体同宽的150mm高的素混凝土墙, 再在其上砌筑墙体;砌筑砂浆应选用水泥砂浆, 强度不低于M5, 穿墙管孔周边要用于硬性砂浆分层堵实;卫生间隔墙体尽可能不留设脚手眼。

2.3 保温隔热不良

当前广泛使用的是宽度为190mm的普通混凝土小砌块, 无论是单排孔还是双排孔, 均达不到一砖墙的保温隔热效果。在施工中, 可在砌块墙体贴砌保温隔热材料。一般有外贴、内贴两种做法, 外贴能解决周边热桥问题, 效果较好, 但外饰面对材性及装饰效果要求较高, 施工较复杂;内贴施工方便, 但周边热桥影响较大。

2.4 抗震效果不佳

混凝土空心砌块能减轻建筑物白重, 对抗震有利, 但抗剪强度较低, 抗震性能不好, 在施工中, 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增强其抗震能力。芯柱与构造柱的施工质量对保证小砌块建筑的抗震能力有重要作用。配筋芯柱, 由于孔洞小, 插筋处理、混凝土浇灌都有一定难度, 为了有利于共同作用, 芯柱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应与砌体相近, 一般可采用C15或C20的细石混凝土, 不应过低或偏高, 混凝土要求流动性大而收缩小, 坍落度宜大于100mm, 为此可掺入适量的外加剂, 如微膨胀剂等。芯柱混凝土浇灌可采用连续浇灌, 分层300~500mm人工捣实的方法。

结语

参与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严格依法依规自觉规范自身的质量行为,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监管, 社会各界有效监督, 全社会齐抓共管, 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最大限度抑制质量问题, 为社会创造高品质的建筑工程。

责任编辑:胡明月

质量问题防治 篇2

⑴桩身断裂防治措施

A.桩身弯曲超过规定(L/1000且≤20mm)或桩尖不在纵轴线上的不宜使用;

B.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桩压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架方法来校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C.桩在堆放、吊运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不得使用。

⑵桩顶掉角防治措施

A.桩制作时,要振捣密实,桩顶的加密箍筋要保证位置准确;桩成型后要严格加强养护;

B.压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检查,检查桩顶有无凹凸现象,桩顶面是否垂直于轴线,桩尖有否偏斜,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桩不宜使用,或经过修补等处理后才能使用;

C.检查桩帽与桩的接触面处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才能施工;

D.压桩时稳压要垂直,桩顶要有衬垫,如衬垫失效或不符合要求时要更换,

⑶桩顶位移防治措施

A.由于桩尖遇障碍物,会被挤向一侧,故施工前应对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必要时对每个桩用钎探了解。对桩构件要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使用;

B.在稳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应严格按照操作要求执行;

C.必要时可采用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D.压桩期间不得开挖基坑,需要压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情况、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水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实,一般宜两周左右。

⑷接桩处开裂防治措施

A.接桩前,对连接部位上杂质、油污、水分等必须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B.检查连接部件是否牢固、平整和符合设计要求,如有问题,必须进行修正才能使用;

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 篇3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建筑电气的安装是房屋用电安全的保证,建筑电气的安装如果不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施工,建筑电气的安全就是一个严重的隐患。反之就可以避免建筑电气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对建筑电气安装的项目和建设,要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要求,也能满足建筑的舒适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所以,电气安装及施工质量问题是不可小视的,各施工单位应在土建施工和电气安装的质量问题同等对待,这样才会保证电气安装的整体质量及水平。

一、建筑电气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设计图纸问题

在一些建筑工程中由于整个建筑的结构都十分的简单,而且建筑总体的工程量也不是很大,所以也就使得很多工程的设计人员对设计的质量和合理性都不是十分的重视,在一些设计图中,很多应该重点表明的一些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都没有非常详细的阐述,但是这种情况的存在也使得建筑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为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施工质量很难保证,所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一些安全隐患。

2、 设备和材料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电气安装中,在设备和材料方面通常会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设备和材料没有合格证书和生产许可证书也没有技术说明书和质量检验报告,所以其质量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导线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热量,这是因为导线本身的电阻率非常高,而且导线的熔点又非常低,这也严重影响到了设备的机械性能,还存在着导线的截面和标出的数值不相符的情况,而且在很多配件上都不能达到标准的几何尺寸,这也使得很多电气工程在设备和材料上就出现了很多质量上的缺陷,而且绝缘层的密封性较差,对施工的安全也构成了非常大的威胁,这会给整个电气安装工程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3、 电线管敷设问题

在对电线进行敷设施工的过程中很多施工人员对工程的施工要领都不能很好的熟练的掌握,工作时态度也不是十分的严谨,为了自己在施工时可以少費力气,不能严格按照施工的相关规范严格的执行,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导线弯折、电线的长短不是非常一致等现象,在管线敷设的过程中,管口不是十分的严密,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到施工的质量。

4、 防雷接地问题

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好防雷装置,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设备受到雷击事故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都不能对彩钢板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予以熟练的掌握,再加上施工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相对较差,在焊接技术上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对国家的相关要求和规定也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也就使得防雷接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缺陷。

二、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1、加强图纸审核管理

首先,举办图纸会审,对照规范进行审核,发现图纸中常见的问题,尽量把施工图中出现的差错、遗漏问题尽量消灭在图纸阶段。把不能施工或难以施工的问题提出,要求设计部门修改图纸。并要注重与土建、给排水等专业协调、沟通,把问题发现在前面,便于保证施工质量。其次,认真审查承包商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审查有无可靠的组织与技术措施,有无完整的质保体系,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是否切实可行,重点岗位的技术工人有无上岗证明。

2、建筑电气安装材料防治措施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各种配件等要具有产品的合格证,要满足产品的质量标准;要保证所有的材料、设备都来自于正规的厂家,在订货之前,要对厂家的材料进行实地的检验,确保其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以及安全性能;进入施工场地的材料、设备要严格执行报验手续,对其各项证书进行检查,现场对材料的质量、规格进行检查,保证与合同所约定的材料质量相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一律返回,不得随意使用,尤其是以下产品的使用严格进行控制:配电箱、电缆、线管、PVC 管、防雷接地材料、插座等电气附件。对于较为隐蔽的电路工程要做好监督验收,确保建筑电气安装的材料以及施工符合安全性能的要求。

3、加强线管敷设管理

第一,严格按设计和规范下料配管,监理专业工程师严格把关,管材不符合要求不准施工。

第二,镀锌管和薄壁钢管内径小于等于25mm 的可选用不同规格的手动弯管器,内径大于等于32mm的钢管用液压弯管器,PVC 管子根据内径选用不同规格的弹簧弯管,内径大于等于32mm 的管子煨弯。如大量加工时,可用专制弯管的烘箱加热,做到管子弯曲后管皮不皱不裂、不变质。PVC对接时,建议采用整料套管对接法,并粘接牢固。

第三,配管加工时要掌握:明配管只有一个90度弯时,弯曲半径应≥管外径的4倍:两个或三个90度弯时,弯曲半径应≥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的弯曲半径≥管外径的6倍;埋人地下和混凝土内管子弯曲半径≥管外径的10倍。第四,直径大于等于40mm的厚壁管对接时采用焊接方式,不允许管口直接对焊,直径小于等于32mm 管子应套丝连接或用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要熔焊连接,连接处和中间放接线盒采用专用接地卡跨接。

4、 建筑电气配电箱箱体防治措施

在对建筑电气配电箱进行开孔时要保证其空洞的大小符合要求,使用专门的开孔器进行开孔,并对开孔部位进行密封处理;要对线管进行排列后才能进入箱体,使用锁母组合线路,保证箱体内线路的整齐度;配电箱的箱体要使用具有防腐性能的材料,对箱体的内外进行涂刷,增加箱体的防腐性能,严格控制使用的铁皮厚度,最佳的防腐材料为镀锌铁皮;对于暗装的配电箱距地高度应大于1.4m,在配电箱的内部增设支撑,保证箱体的稳定性。配电箱的内部应分别设置出中性线以及PE 线的汇流排。

5、建筑电气防雷接地防治措施

建筑电气安装防雷设备的质量必须要符合规定,防雷接地的材料若使用的钢材,必须要进行热镀锌进行处理;与钢筋连接所使用的材料为镀锌扁钢以及镀锌圆钢时,要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涂刷,做好防腐处理;金属钢管的电气管道,在与接地干线进行连接时一定要保证其可靠性;在进行管道焊接时有由专业的焊工进行焊接,焊接的长度要严格符合规定标准,严格杜绝漏接、焊接不饱满等现象出现。

6、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结束后,就是工程质量的验收。这时候,相关部门就会来检查工程的质量是否合理、是否达标等,有的建筑企业为了蒙混过关,便事先收买了检查人员,最后带来的却是客户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质量验收标准验收工程质量,这是工作人员为客户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新时期人们对于建筑电气安装企业的最基本的要求。

总之,建筑电气施工过程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以技术的手段及时防范和处理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问题,与其他工程一道共同创建优质的建筑工程,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获取更佳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景虹.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质量控制[J]. 河南建材. 2011(03)

[2] 彭玉. 论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控制及常见问题[J]. 科技资讯. 2011(08)

[3] 梁意良.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探讨[J]. 价值工程. 2010(06)

几类常见基础质量问题防治 篇4

基础是建筑物的根基所在, 一旦出现题, 可能导致一些重大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 因此对基础施工必须严把质量关, 下面就几类常见的基础质量问题成因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要阐述。

1 工程局部处理的地基表面不符合要求

突出的表征为:局部地基处理层的厚度不足, 顶面标高误差过大, 表面不平整;局部地基处理的面层未形成水平面或台阶形。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未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施工或局部地基处理用的材料每层虚铺厚度不足, 夯压程度不均匀而造成的。防治方法可采取: (1) 认真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分层铺设和夯压密实。 (2) 局部地基处理面积较大时, 应在处理完成后及时用水准仪检查顶面标高,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平整度。

2 碎砖三合土垫层材料不良

主要表现为碎砖、石灰和砂质量低劣, 三合土配合比不当, 拌合不均匀等。主要是碎砖未经专门破碎加工;未按规定的质量要求采购材料。生石灰未经充分熟化等原因造成的。为保证不发生此类问题的发生, 首先对碎砖三合土的原材料进行有利控制。石灰:用未粉化的块灰, 临时加水化开或淋成石灰膏使用;砂:砂或泥砂中不得有草根、贝壳等有机杂物;碎砖:用废旧断砖加工成粒径为20~60mm的碎砖, 不得夹有杂物。其次, 碎砖三合土的配合比 (体积比) , 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采用1:2:4或1:3:6 (消石灰:砂或泥砂:碎砖) 。

3 碎砖三台土垫层松散不密实, 表面不平整

通常为垫层松软不密实和垫层表面未作专门处理, 又不平整两种情况。其产生的原因是:拌合不均匀或浆水离析;垫层未分层铺筑, 夯压不密实;垫层完成不久, 即遭受雨水冲淋;垫层表面未按照施工规范的规定, 再次整平夯实。所以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应加以预防。 (1) 铺设前先行验槽, 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 并夯压两遍。 (2) 铺设前应在基槽 (坑) 壁分层标出样桩, 并预拌好灰浆。碎砖应与灰浆拌合均匀目再铺设, 分层厚度, 第一层为220mm, 其余各层为200mm, 每层应分别夯实至150mm。垫层厚度≤300mm时, 可一次铺设并夯实。 (3) 夯打应密实, 表面平整, 如发现三合土太干, 应补浇灰浆, 并随浇随打。 (4) 垫层至设计标高的最后一遍夯打时, 宜浇浓灰浆。待表面灰浆略为晾干后, 上铺一层薄砂土或炉渣再整平夯实。表面平整度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20mm。 (5) 夯打完成的碎砖三合土, 如因雨水冲淋或积水破坏表层灰浆时, 可在排除积水后, 重新浇浆夯打坚实。

4 基础位置、尺寸偏差大

一是基础轴线或中心线偏离设计位置。二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等平面尺寸误差过大。通常是由测量放线错误, 常见的是看错图或读错尺, 这类原因造成的基础位置的偏差值往往较大;控制基础尺寸和标高的标志板出现移动变形;砖砌基础等大放脚进行收分 (退台) 砌筑时, 其收分量控制不准, 造成基础顶面轴线偏位;横墙基础的轴线不是由标志板或控制桩测定, 而是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因为基础的一般施工顺序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 待砌横墙基础时, 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 无法吊线找中。若采取隔墙吊中, 轴线容易产生更大的偏差;毛石基础选用石料不当, 砌筑尺寸控制不准, 混凝土基础模板尺寸偏差过大等原因, 均可造成基础轴线或平面尺寸偏差过大。比较有效的预防措施为: (1) 基础施工前, 应先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 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2) 选用尺寸合适的毛石砌筑基础的各步台阶, 尤其是最底下的一层毛石, 以确保基础尺寸准确。混凝土基础应在检查模板尺寸、位置无误后, 方可浇筑。轴线偏差过大, 可能导致地基或桩基偏心受力, 留下隐患。因此发现基础位置偏差太大时, 必须请设计等有关方面协商处理。基础尺寸减小后, 造成地基应力提高, 地基变形加大, 由此造成上部建筑开裂等问题屡见不鲜。当基础尺寸严重偏小时, 应约请有关方面研究采取加固补强措施。

5 基础标高偏差过大

基础顶面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 其偏差明显超过施工规范的规定, 这将影响上层墙体标高。此类通病在砖、石基础中较常见。原因是毛石基础选用了尺寸不合适的石块, 又末作加工, 毛料石基础的石块上下面未经必要的打凿、找平, 砌基础不设皮数杆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必要的控制。 (1) 基础施工前应校核标志板 (龙门板) 标高, 发现偏差应及时修正。 (2) 砌体施工应设置皮数杆, 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块材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3) 基础垫层 (基层) 施工时, 应准确控制其顶面标高, 宜在允许的负偏差范围内。 (4) 砌筑基础前, 应对基层标高普查一遍, 局部凹洼处, 可用细石混凝土垫平。基础顶面标高偏差过大时, 应用细石混凝土找平后再砌墙, 并以找平后的顶面标高为难设置皮数杆。

6 毛石基础根部不实

在施工过程中, 发生毛石基础第一层毛石未坐实、挤紧的现象。是由不按规定验槽, 或对局部不良地基处理不当、未铺砂浆即将毛石浮格在地基上、毛石尺寸过小, 未将大面朝下, 致使个别尖棱短边挤入士中等原因造成的。可通过适当的措施进行预防。 (1) 基础砌筑前应认真验槽。若发现地基不良, 应会同有关部门处理, 并办理隐检记录。 (2) 第一皮砌体应选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砌前应坐浆, 并将石块大面向下。 (3) 砌筑时毛石应平铺卧砌, 毛石长面与基础长度方向垂直 (即顶砌) , 互相交插紧密排好。接着灌入五分之二较稀的砂浆, 然后用小石块将毛石之间的缝隙填实, 用手锤敲打密实, 再将其余空隙灌满砂浆。

7 石砌基础组砌形式不良

表现为毛石基础不分皮砌筑, 同皮内的石块内外不搭砌, 上下皮石块不错缝, 台阶形基础错台处不搭砌。成因为:毛石规格不符合要求, 尺寸偏小或未大小搭配, 造成砌筑时错缝搭砌困难;砌筑方法错误, 如竖向不分层, 或在同一层内。先将两边纵向排成两行, 中间再用碎石填塞的砌法等;施工中不按规范和规程要求严格检查, 防止工人不按规定操作。最好的解决办法是: (1) 毛石基础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 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大面朝下, 放平放稳。 (2) 毛石基础应分皮卧砌, 各皮石块间应利用自然形状经敲打修整使能与先砌石块基本吻合, 搭砌紧密;应上下错缝, 内外搭砌, 不得采用外面侧立石块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 (3) 毛石基础各皮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 相互错开, 其一般间距为2m左右。 (4) 阶梯形毛石基础, 上级阶梯的石块应至少压砌下级阶梯的1/2, 相邻阶梯的毛石应相互错缝搭砌。 (5) 毛石与毛石之间不得直接接触, 应留20~35mm的灰缝, 灰缝较小 (≤30mm) 时, 可用砂浆填满;灰缝较大 (>30mm) 时, 应选用小石块加砂浆填塞密实, 不准使用成堆的碎石填塞。

8 混凝土基础外观缺陷

质量问题防治 篇5

楼地面面层空鼓、裂缝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1设计

1.1混凝土楼地面面层应优先采用细石混凝土面层,细石混凝土面层的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不应低于C25,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

1.2混凝土面层中宜配置Φ4@200双向钢筋网片或成品焊接钢筋网片,钢筋网片应偏中上部布置。

1.3 当采用水泥砂浆面层时,水泥砂浆应采用1:2水泥砂浆,厚度控制为20㎜,当大于20㎜厚时,应采取分层施工,并应在面层内铺设钢丝网作为加强措施。

1.4楼地面面层应设置间距不大于6m的分格缝。

2材料

2.1宜采用早强型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2.2选用中、粗砂,含泥量≤3%。

2.3面层为细石混凝土时,细石粒径不大于15mm,且不大于面层厚度的2/3;石子含泥量应≤1%。

3施工

3.1严格控制基层平整度,以保证面层厚度均匀一致,防止厚薄悬殊过大,造成凝结硬化时收缩不均而产生裂缝、空鼓。

3.2浇筑面层混凝土或铺设水泥砂浆前,应采取打磨或凿毛措施清理基层,基层表面应粗糙、洁净、湿润并不得有积水,面层与基层间宜涂刷水泥基界面结合剂。

3.3严格控制水灰比,用于面层的水泥砂浆稠度应不大于35㎜;用于铺设地面的混凝土坍落度宜小于50mm。

3.4混凝土面层浇筑时,应采用平板振捣器或辊子滚压,保证面层强度和密实,同时应留设混凝土标养试块。

3.5掌握和控制压光时间,终凝前应抹平压光不少于2次。3.6地面面层施工24h后,应采取覆盖保湿养护的措施,连续湿润养

—1—

护时间不应少于7d;抗压强度应达到5MPa后方准上人行走,抗压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正常使用。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防冻施工措施。

4检查与验收

4.1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浇筑前,对基层的处理进行检查记录。

4.2混凝土面层、水泥砂浆面层内配置的钢筋网片或钢丝网在面层施工前应进行隐蔽验收,并形成验收记录。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篇6

【关键词】屋面防水;渗漏;材料;施工质量

屋面工程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保证工程结构不受浸蚀的一项专门技术措施。建筑工程中的“渗漏”现象既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又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不便,并且耗费了大量的防水材料、人工及维修费用。多年来,人们为其采取了许多方法及措施,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屋面的渗漏问题仍较突出,已经是建筑行业较为公认的一大质量通病。屋面防水由于受大气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天长日久防水层会局部损坏造成漏水。

但造成渗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在施工中选用的防水材料不恰当;不按规范要求选料;排口、墙角、特殊部位等细部处理不当,因为,对屋面渗漏的整治,必须从其防水工程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链加以严格控制,才能治本。

1.选用高质量屋面防水材料

1.1柔性防水材料

柔性防水材料常用的有改性沥青类油毡、涂膜防水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和超高分子等品种。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在原有的沥青卷材的基础上加以技术处理,以形成经济、实用的新型防水材料。主要有SBS弹性体改性沥青和APP改性沥青防水材料两种。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是以聚脂毡或玻纤毡为胎基,SBS热塑性弹性体作改性剂,两面覆以隔离材料或表面粘连塑料薄膜而制成的建筑防水材料(简称SBS卷材)。具有防水性能好,延伸率高、耐低温、使用寿命长、施工方便等特点。APP的构造与使用性能与SBS卷材基本相同,只是表面是用APP改性沥青浸涂而形成的,也是目前使用较多的防水卷材之一。

1.2刚性防水材料

细石混凝土虽具有憎水性和密实性,但不足以防水。由于水中多余水的蒸发形成了许多空隙和毛细管网造成渗漏,细石混凝土只有通过增加防水剂、采用微膨胀和严格控制水灰比、加强振捣以提高密实性才能作为屋面的刚性防水层。为适应刚性防水层变形,需要配制钢筋网片。刚性防水层的主要优点是施工方便、节约材料、造价经济和维修方便。但由于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以及较多的节点,这些都构成了渗漏的隐患。

2.提高屋面防水施工设计

2.1防水层设计

应保证在一定使用年限内不能渗漏,方案选择应充分考虑材料、施工的可靠性及使用时易出现的问题,应满足社会功能要求。设计时认真贯彻执行强制性标准,根据不同等级要求,选择不同等级的可靠性指标来进行没防。同时应有合理的使用年限、合理的造价,除此以外还应考虑到地区条件、材料资源以及找平层、保温层、保护层共同作用的效果。设计屋面防水应满足以下要求:(1)屋面应形成连续的完全封闭的防水层;(2)防水层不会因基层的开裂和接缝的移动而使防水层损坏破裂;(3)防水层能承受因气候条件等外部因素,如光、热、水汽,臭氧、紫外线等有害物质作用引超老化,能长期地保持防水性能。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应将屋面防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从设计、施工、维护等多个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2设计防水层应考虑到基础、结构、屋面基层

结构的变形会导致防水层的开裂,当地基沉降在允许范围内时,屋面防水层的整体性受沉降变形与温差变形叠加的控制,总变形超过防水层的延伸极限就会造成开裂而漏水,因此不同的地基、基础形式应采用不同的设防,结构刚度的弱强对防水层影响也大,如装配式结构单层工业厂房,假设板缝处理不严,板面无配筋,则板缝就会有明显的裂縫,固此应增强结构的整体刚度:在施工时,基层找平层质量也尤为重要。如果其强度不足,表面未养护,将直接拉裂肪水层,加上温差影响,会导致其破坏。因此,找平层砂浆的强度须严格要求。

2.3堵导结合防渗漏

按照建筑的防水功能来讲,利用屋面材料形成一个封闭的防水覆盖层以达到防水的目的,这仅是从堵的角度来解决屋面渗漏。现在的防水不仅要堵而且还要疏导,即通过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排水方式,使得屋面的雨水迅速地排离屋面,这也是解决屋面渗漏的关键。对平屋面来说,一般采用以堵为主、以导为辅的方式予以处理,两者相辅相成,效果比较好。

3.加强屋面防水施工质量的防治措施

3.1分隔缝的设置及做法

分隔缝应设置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突出屋面的交接处,并应与屋面板缝对齐,使防水层因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干缩结构变形等因素造成的防水层裂缝集中到分隔缝处,以免板面开裂,分隔缝的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当大于6m时,应在中部设一“V”型分隔缝,分隔缝深度宜贯穿整个防水层厚度,当分隔缝兼作排气道时。缝可适当加宽,并设排气孔出气,当屋面采用石油沥青、油毡作防水层时,分隔缝处应加200~30mm宽的油毡,用沥青胶单边点贴,分隔缝内嵌填满油膏。

3.2屋面找平层做法

屋面采用建筑找坡的做法,先按3%的结构找坡后,再在结构层上用l:6水泥膨胀混凝土找坡,再做25mm厚1:2.5水泥矽浆找平层,建筑找坡时,一定要找准泛水坡度、流水方向,将最高点与泄水口之间用铅线拉直,打点,池水口处厚度不得低于30mm,浇筑时,一定要用滚筒和尺方滚压赶,使其密实。另外,要认识屋面隔离层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霜雨较重、湿度大、腐蚀性较强的地区,施工单位要在找平层上刷冷底子油。

3.3钢筋网片及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的做法

在混凝土防水层中,应配双向冷拔钢筋网片,并在分隔缝处断开,以增强防水层刚度和板块的整体性,钢筋网片在防水层中的布置应在尽量偏上的部位,因为防水层表面受温差变化影响大而易产生裂缝,同时考虑表面碳化对钢筋的影响,因此,钢筋网片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10mm。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5,且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混凝土的水灰比应大于0.55,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如过薄,混凝土失水很快,水泥不能充分水化,从而降低温凝土的抗渗性能。防水层的表面处理要重视,面板要求厚薄一致,排水坡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混凝土收水后进行二次压光,以切断和封闭混凝土中的毛细管,提高抗渗性。抹压面层时,严禁在表面洒水、加水泥浆或散撒干水泥,以防龟裂脱皮、降低防水效果。防水泥凝土浇筑12~24h即可进行养护,覆盖时间不小于14h。养护初期不得上人,混凝土的养护是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前期重要的一道工序。养护不好会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不但降低混凝土的强度,而且会由于干缩引起混凝土内部裂缝表面起砂,使抗渗性能大幅度降低。

防治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措施 篇7

由于建设工程具有的产品固有性、生产流动性、产品多样性、结构类型复杂性等, 在施工作业中稍有疏忽, 极其容易引起质量问题及事故。特别是混凝土施工中, 问题更为突出。为此,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预防及控制。

一、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

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脆性材料。在硬化成型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 使得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特征。微裂缝是无害裂缝, 对混凝土承重、防渗不产生危害。但是当受到荷载、温差、徐变等作用后, 就会不断扩展和连通形成通缝。混凝土通常都是带缝工作, 但由于裂缝的存在和发展会使钢筋等材料产生腐蚀, 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承载力、耐久性和抗渗能力, 影响结构的整体性和刚度, 加速混凝土的碳化, 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 主要由变形引起, 如温度变化、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养护部当和化学作用等, 正确判断和分析裂缝的形成才是更有效控制和减少裂缝产生的有效途径。

1. 设计原因

(1) 设计结构中的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构件裂缝。

(2) 设计中对构件预应力不当, 造成偏心, 应力过大等。

(3) 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

(4) 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构件的收缩变形。

(5) 设计中采用混凝土等级过高, 造成水泥用量过大, 对收缩不利而产生裂缝。

2. 材料原因

(1) 砂石含泥量过大。 (2) 颗粒级配不良没连续级配。 (3) 骨料粒径越细、针、片含量过大, 混凝土水灰比增大, 收缩增大。 (4) 水泥品种、水泥等级及混凝土等级原因。水泥等级越高, 细度越细, 早期强度越高对混凝土开裂影响很大。混凝土设计强度越高, 其脆性越大, 越容易开裂。 (5) 碱骨粒反应, 即骨料中含有的泥性硅化物与碱性物质相遇。水、硅反应会产生膨胀状裂缝, 潮湿地方较为多见。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因

(1) 设计中水泥等级或品种选用不当。 (2) 配合比中水灰比过大。水泥用量越大, 用水量越高, 水泥浆体积越大塌落度越大, 收缩也就越大。 (3) 配合比设计中砂率, 水灰比选择不当, 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 导致混凝土离淅、泌水、保水性不良, 增加收缩值。

4. 施工及现场养护原因

(1) 现场浇筑捣固时振捣或插入不当、漏振、过振或振动棒抽拔过快均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 导致裂缝产生。 (2) 大体积混凝土浇灌, 对现场混凝土降温及保温工作不到位, 引起混凝土内温度过高或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温度裂缝。 (3) 混凝土现场养护不到位, 早期脱水, 引起收缩裂缝。 (4) 现场拆模过早, 强度不足, 使得构件在自重或施工荷载作用下产生裂缝。 (5) 在板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艺不当, 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 钢筋保护层过大, 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 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

5. 使用原因 (外界因素)

(1) 建筑物基础部均匀沉降产生沉降裂缝。 (2) 使用荷载超负, 随意拆除承重墙或凿洞引起裂缝。 (3) 周围环境影响, 如酸、碱等对房屋的侵蚀引起裂缝。

二、混凝土常见质量缺陷的防治

1. 蜂窝

(1) 产生原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搅拌时间不够, 未拌均匀, 和易性差, 振捣不密实, 混凝土分层离析, 模板缝隙未堵严, 水泥浆流失, 钢筋较密, 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塌落度过小。

(2) 防治措施

认真设计, 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计量准确, 拌合均匀, 塌落度适当, 分层振捣, 防止漏浆。

(3) 治理措施

洗刷干净混凝土蜂窝处, 充分湿润后, 用1:2水泥浆抹平压实。

2. 麻面

(1)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砂浆等杂物未清理干净,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构件表面的水分被吸去, 是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振捣不实, 气泡未排除, 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面。

(2) 防治措施

模板表面清理干净, 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浆等杂物, 模板浇水充分湿润, 模板严实不漏浆, 混凝土分层振捣密实。

(3) 处理措施

表面抹灰的, 可不处理。表面不抹灰的, 浇水湿润后, 用元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 将麻面抹平压光。

3. 空洞

(1) 产生原因

在钢筋混凝土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等处, 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下一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分层又未进行振捣;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振捣器振动不到位, 形成松散孔洞;混凝土内掉入杂物等。

(2) 预防措施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 用压力水冲洗。充分湿润后, 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 露筋

(1) 产生原因

浇灌混凝土时, 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位置放置不对, 致使钢筋紧贴模板而外露;结构构件截面面积小, 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 使水泥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造成露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 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钢筋位移等。

(2) 预防措施

浇筑混凝土时, 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较强检查, 钢筋密集时应选用适当料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防止浇筑时的分层离析, 保证钢筋的受力位置准确;模板应严实不漏浆并充分湿润。

(3) 处理措施

表面露筋, 刷洗干净后在表面抹上1:2~2.5水泥砂浆, 填满露筋处抹实;露筋较深的凿去薄弱混凝土和突出颗粒洗刷干净后, 用比原强度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

5. 混凝土强度不够, 均质性差

(1) 产生原因

水泥过期或不合格;砂石集料级配不好, 空隙大, 含泥量过大;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 计量不准确;施工中随意加水使水灰比增大, 混凝土拌合时加料顺序颠倒, 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2) 预防措施

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和复检报告, 砂石粒径、级配、强度、含泥量等技术指标应满足要求;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确保计量准确, 严禁任意加减水;混凝土应按顺序拌制, 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

(3) 处理措施

当混凝土强度偏低, 用无损检测方法 (如超声波回弹仪) 来测定混凝土实际强度。如仍不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 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性。研究处理方案, 采取相应的加固或补强措施。

三、结语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质量问题、质量缺陷的存在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一方面, 施工企业的质量意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 存在建筑市场行为的不规范性。质量缺陷防治是一个系统过程, 既不能希望有一个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 也不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难题。在质量问题的防治工作中, 主要是防而不是治。所以, 要从源头抓起, 采用人、机、料、法、环的动态循环控制。持续改进,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高。

摘要:本文总结了工程监督实践经验, 列举了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从管理、技术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处理措施。

住宅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篇8

1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分析

1.1 混凝土构件裂缝

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是一种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混凝土干缩裂缝。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快, 表面收缩变形, 出现拉应力, 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混凝土构件堆放时, 支承垫木不在一条垂直线上, 产生拉应力, 从而产生构件裂缝。

1.2 抗震构造柱断条或烂根

由于柱底部残留砂浆、碎砖等杂物没有彻底清除, 振捣不实或跑浆, 构造柱位置及节点处理不当, 而产生断条或烂根。这些将会带不定期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 构造柱应设置在墙体的内侧, 施工单位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1.3 屋面渗漏

渗漏部位一般在山墙、檐口、变形缝处。产生的原因一般为:泛水高度不够, 局部积水, 细部处理未按规范要求执行, 施工粗糙等。如温度的变化使防水层遭到破坏, 或由于水蒸气的压力, 使卷材起鼓、起泡, 破裂后造成渗漏。屋面防水工程应由专业防水队伍施工, 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及有关技术要求施工。

1.4 地面起砂、起壳

地面起砂、起壳常见的的原因是配合比不当, 水灰比过大;水泥标号低;基层表面未清理干净, 或有积水, 未按规定留设施工缝;水泥浆结合层粘结力差, 地面施工中受冻, 或洒水养护的时间过早或过迟等。在施工中, 必须注意以上各项, 严格按照设计进行施工, 避免出现这些现象, 从而影响地面工程的施工质量。

1.5 通气孔堵塞

因在施工中砌筑质量不好, 把关不严, 造成通气孔不畅或堵塞。施工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烟道必须进行逐个检查验收。

1.6 卫生间、厨房地面渗漏

常见原因:有水房间地面的防水层作法不正确, 施工质量不好, 管根、柱根防水处理不细。住户进户后改修, 防水层、防水构造受破坏。措施: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规定施工。保证有水房间地面标高低于其它室内地面标高20mm。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房间的地面应铺设防水层和细部附加层。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作蓄水检验 (深度为20~30mm) , 要做到24小时内无渗漏为合格。安装卫生器应预埋准确, 杜绝乱刨、乱砸, 以防破坏防水层。

1.7 铝合金门窗质量低劣

产生原因:盲目选用低质廉价的铝合金型材, 片面追求低造价, 偷工减料。设计图纸简单, 只注明铝合金窗, 无任何技术要求。施工单位素质低。措施:门窗必须采用经管理部门认证、推荐使用的合格产品。应让有安装资质的单位施工。铝合金门窗设计无要求时门窗框与洞口之间伸缩缝应采用矿棉条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塑料门窗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应采用苯板保温材料填塞, 内外侧均设密封胶缝。

1.8 墙体结露、涂料霉变

原因:施工期间墙内潮气未充分释放出来, 墙体未干透, 管理不善, 使用不当等。措施:严格按节点处理详图的规范要求施工, 保证墙体的砂浆饱满度, 工程完工后作好通风, 尽快晾干墙体。内墙应采用防霉变涂料, 涂料使用前须经反复检测, 确认质量合格方可使用。

2 防治措施

2.1 严把设计图纸关

设计图纸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实践证明, 很多质量问题的形成都和设计有关。由于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设计、施工重要部位缺少详细图纸、缺少实际经验等因素造成设计水平低下, 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因此, 完善设计图纸, 尽量改进, 是设计人员的职责所在。

2.2 严把材料关

“工程质量, 人命关天”。质检员必须高度重视原材料的质量, 狠抓材料的质量关。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达不到设计要求和产品的质量标准, 会给工程质量埋下巨大隐患。水泥、砂、石子性能指标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在材料的购买等方面, 必须严格把关, 不能把劣质、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上, 以免给工程带来隐患。总之, 一定要把好材料的质量关。

2.3 加强对建筑市场的管理

与工程相关的主管部门必须加强建筑市场的管理。绝不能让没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入建筑市场承接业务。同时施工单位必须正确处理好质量与价格的关系, 一定要在满足设计要求、达到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考虑资金的节约。

2.4 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全程管理, 严把质量关。若参与工程施工的管理项目员、技术员、操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会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在工程施工中, 应以“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为方针, 加强现场管理。在工序质量自检的基础上, 进行交接检查, 必须坚持上道工序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

2.5 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督职能

监理单位要协助施工单位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如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计划和应对困难的技术措施, 事先提出有关施工工艺方面的具体要求, 设立质量监控点。发现渗漏等隐患时, 应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整改、复查, 做好整改记录。坚持上道工序未经检查不准进行下道工序的原则。可先由施工单位自检, 合格后再由监理单位到现场会同施工单位检验。在施工过程中, 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工序和隐匿工程, 监理单位必须派人进行24小时的旁站监理。监理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做良心工程, 做放心工程。一定要向建设单位交一项满意的工程。

以上是我对住宅工程质量分析与防治措施的一些看法。有不当之处, 请大家批评指正。同时我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更多、更好的对施工有利的方法、措施, 为我国的施工技术出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房屋建筑质量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

探究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防治 篇9

一、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表现形式

房屋建筑工程中所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针对建筑材料的专门管理不足, 混凝土的配合不适合、计量存在着较大的偏差等, 致使混凝土强度容易不达标;施工建设过程中的各个工种分别管理, 各工中间的协调性及配合性较低, 施工组织因缺乏合理性、科学性, 极有可能造成各个工种之间的相互干扰、相互损坏, 房屋建筑工程总质量可能因此造成影响;水电类专业队伍与主施工队伍之间存在工程顺序上安排的不合理性, 使得水电专业类施工队伍在进场之后极有可能在承重墙、横梁、板柱上随意性较大的进行孔洞的开凿, 因破坏到建筑的主体结构而影响房屋建筑的质量及安全。以上安全问题所导致的后果常常是水泥地面出现开裂起皮, 房屋的屋面或外墙有严重的渗透现象, 下水道常常出现堵塞, 厕所或者是浴室的地面常常出现积水, 房屋内的门窗建成后的缝隙过大等;更为严重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有:房屋在没有交付之前就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非均匀沉降现象, 甚至个别少量的建筑发生局部或整体性坍塌等。

二、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

1. 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方面的因素

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与工程造价也存在较大的关系, 工程造价控制的过低会给施工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 致使管理上存在较多漏洞、施工材料的质量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对房屋建筑的投资造价要进行合理的控制, 在满足建筑工程质量及性能需求的基础上, 实现建设成本的有效节约, 有效规避盲目的压低工程造价所造成的低价低质现象而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材料的选用也是影响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例如防水工程中沥青的选用、预制楼板的灌缝施工中碎石的选用、木质门窗材料的选用等, 可能会因受到工程造价的影响而选用质量或品种档次较低的材料, 致使内墙装饰质量不合格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脱皮现色等质量问题。

2. 房屋建筑施工设计方面的因素

受到房屋建筑施工设计人员整体水平的限制, 加之就房屋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未做全面系统的考量, 从房屋建筑的设计阶段就可能为房屋建设工程埋藏下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由房屋建筑设计方面引发的质量问题可大体上划分为建筑具体设计引发的质量问题及建筑工程整体设计引发的质量问题。建筑整体设计引发的质量问题多为项目成本因前期的分析设计不够合理, 致使工程造价设计的偏低, 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受到限制。建筑具体设计容易引发的质量问题有:材料选择设计中存在不够合理、不够完善的地方, 致使墙体容易出现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排水及通风设施设计的不够完善, 造成积水、渗水腐蚀整体建筑结构, 室内通风系统正常运转受到影响;对于承重及温差等方面的设计考量不够完善, 建筑整体性能指标不符要求等。

3. 房屋建筑施工建设方面的因素

施工环节是影响到房屋建筑整体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 施工方面有可能引发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有, 施工建设过程缺乏健全可行的针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体系, 使得各个工序及工种之间的交叉配合缺少相应严格的交叉管理措施, 给后续的施工建设埋藏下质量或安全隐患;后续施工环节就发现的前道工序中的质量问题未做及时有效的处理, 不断的延后积累造成质量问题的扩大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施工人员针对施工技术的专业培训达不到实际需求、施工作业无法依据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某些施工企业中甚至存在的未经严格系统的技能培训便上岗施工的人员, 不法谋利者为降低工程造价, 启用无任何施工建设经验的农民工, 受到其技术水平、操作能力及专业培训的限制, 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较为困难。施工企业的管理存在不到位的情况, 针对施工建设中的半成品、成品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致使成品或半成品中存在的乱堆乱放的现象影响到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混凝土原材料的选用、混合搅拌及浇筑等施工环节, 因未严格的执行相关的施工规程及管理制度, 致使碎石粒径不达要求、水灰比过大、混凝土的强度不达标、后期养护管理不到位, 天棚及地面的水泥开裂类质量问题相对较多。

三、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防治措施

1. 强化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管理

就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现状而言, 质量通病的治理具有较大的难度, 短时间内的彻底消除并不现实, 这就要求施工建设单位要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性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综合控制, 就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施工工序及建设工种较多的质量问题, 进行必要的综合治理方案的研究定制, 并在具体的施工建设环节中严格的细化落实。完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监督管理, 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就施工建设及组织管理人员定期的开展考核, 采用竞岗竞聘及绩效考核制度, 就通病性的质量问题进行重点的考核。在施工建设材料的选用中严格的执行国家房屋建筑工程领域内的相关标准, 就采用选型、市场采购、运输仓储、施工领用等进行核查管理, 减少材料方面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

2. 落实房屋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管理

在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 立足于技术可行性及经济可行性, 除确保设计方案满足业主的实际需求, 还需对房屋建筑常见的渗漏、墙面开裂及管道堵塞等质量问题进行重点优化设计。就房屋渗漏、墙面开裂及管道堵塞等有关的设计, 要重视设计结构对房屋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设计原则的践行, 控制工程设计和施工建设存在的偏差;就防水工程中材料、管材及墙面涂料等的设计, 要综合考量承重、温差等房屋结构及环境的变化, 在经济性与技术性上进行权衡后, 尽可能的选用科学合理的防水工程材料;将房屋建筑领域内较为新颖的材料及技术的应用设计到房屋的施工方案中, 综合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特点, 结合国外先进的设计技术及施工技术等, 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稳步提升。

3. 落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

对某些施工工艺进行适当的改进, 尤其是对工程质量有负面影响或对质量提升有限制影响的施工技术, 对容易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施工环节进行强化管理;等, 并具备针对质量问题的防控技能;对施工人员开展操作规程及规范的培训学习, 提升其施工技能及专业水平, 以奖惩机制的合理确立确保施工组织工作的有序开展。重视施工建设环节的现场监理, 建筑工程监理单位要细化内部管理, 形成质量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严格的执行国家的相关制度规定进行监理人员及机构的优化配置, 充分发挥质量监管职能, 监理人员要经常的深入到房屋建设工程的施工现场, 落实各项监理工作内容, 就常见的情节较轻的影响工程质量的不规范和随意性操作, 及时的给予施工人员口头提醒, 对于情节较为严重、危害较大的盲目性施工作业, 在现场的口头批评的基础上, 还需要求施工建设单位进行限期整改, 并在整改期限结束后进行整改效果的跟踪监督, 从施工建设的每个环节中以质量监督管理提升工程质量。

四、结语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防治, 需要各个责任方在项目规划、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竣工管理等各个阶段中严格的落实各项规程及规范, 就自身质量行为进行严格约束, 在理论联系及指导实践的基础上, 借助各方面的监督管理, 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稳步提高。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是社会民众关注度相对较高的热点问题。建筑工程质量关系着房屋建筑整体外观的质量、使用功能及房屋建筑的使用持久性等, 甚至还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随着人们的环境意识及自我维权意识的提高, 要求建筑相关方就房屋建筑在施工建设及运行使用中的常见质量问题给予足够重视, 对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 并在房屋建筑设计及施工建设阶段落实相应的防治措施, 实现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汪耀武.试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与防治[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4) .

[2]探孟.探析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其防治措施[J].商品与质量 (建筑与发展) , 2011 (07) .

浅谈箱涵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篇10

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发展, 私家车数量也越来越多。导致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滞后于汽车业的发展, 交通不畅已成为严重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而导致交通不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的铁路与公路的平交道口造成了大量的堵车问题。因此, 把大量的公路与铁路的平交道口改为立交道口, 已成为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和确保交通安全的一项紧迫而又繁重的任务。箱涵施工对周边地表的影响范围较大, 如箱涵施工过程控制不好, 不仅会引起自身水平偏位和竖向偏位, 且会引起周边地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 进而导致地表移位、破裂、沉陷或坍塌, 因此必须在箱涵施工过程中, 实时地监测周边地表的水平位移和沉降, 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或姿态异常时, 能及时分析与预警, 使施工单位采取停工、整改、加固、纠偏、调整等措施, 将影响和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

1 箱涵施工质量常见问题

1.1 箱涵沉降缝渗水问题

造成箱涵沉降缝处渗水的原因有很多, 主要包括箱涵沉降缝处混凝土振捣不实, 有大的蜂窝或骨料集中现象存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沉降缝处橡胶止水带未铺平或模版不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造成止水打褶、弯曲甚至移位。

1.2 箱涵侧墙及地板钢筋位移

造成箱涵侧墙及地板钢筋位移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侧墙高度大, 受力筋与水平分布筋直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弯曲变形。2) 水平筋、立筋绑扎不牢固, 模版刚度不足, 浇筑墙体混凝土时使立筋、水平筋移位。3) 由于底板跨度大, 加之浇筑底板时, 施工人员装料手推车在顶层钢筋网上行走导致其下沉、移位。

1.3 箱涵裂缝问题

根据对跨锡澄高速特大桥的监测得到造成裂缝的原因:箱涵混凝土分两次浇筑, 底板浇筑后, 对施工缝进行凿毛、清理, 再绑扎侧墙及顶板钢筋, 安装模板。5d后浇筑侧墙及顶板混凝土。由于浇筑混凝土是在中午进行, 气温高。由输送泵送入模板中振捣, 浇筑速度快,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热量, 积聚在混凝土中, 使混凝土体内的温度最高达到了54e, 而环境温度白天25e左右, 夜间16e左右。最大温差达38e, 导致混凝土体积收缩过大。在收缩时, 遇到先期浇筑的底板混凝土和结构钢筋的约束, 不能形成整体收缩, 在侧墙混凝土中产生巨大的拉应力, 从而导致箱涵侧墙被拉裂。

2 箱涵施工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2.1 箱涵沉降缝渗水问题防治措施

针对箱涵沉降缝处渗水问题, 在施工技术所采取的措施包括:沉降缝处橡胶止水一定要铺平, 模板要牢固, 浇筑时先将止水下面的混凝土填满、振实, 再浇筑橡胶止水面上的混凝土。如果遇到止水带弯曲的情况, 应立刻用钩子钩平, 以保证在整个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模板牢固不变形。

2.2 箱涵侧墙及底板钢筋位移的防治措施

针对箱涵侧墙及底板钢筋位移的问题, 在施工中应采取的措施包括:为防止位移问题的发生, 应设专人检查墙体及底板钢筋, 如有偏差, 立即纠正。在墙体钢筋绑扎时, 施工人员应将控制保护层厚度的钢筋焊牢, 如有砂浆垫块则应将其绑扎结合实, 侧墙立筋、水平筋应调直。在绑扎底板钢筋时, 上层钢筋网的架立筋要牢固, 马凳筋可适当加密。除此之外, 浇筑时严禁重车在钢筋网上通过, 手推车卸料时禁止砸筋, 振捣棒不应直接与钢筋接触, 造成钢筋的移位。

2.3 箱涵裂缝问题的防治措施

1) 根据现场气候情况和材料现状, 每天早中晚、雨后都要对砂石材料抽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 及时调整配合比。在满足混凝土和易性的条件下, 将水灰比降至0.55。

2) 控制了混凝土搅拌时间, 规定搅拌时间2 min, 不能过短, 也不能过长。搅拌时间短, 混合料拌和不均匀;时间过长, 会破坏材料的结构。如砂石材料被磨损, 混凝土配合比被改变等。

3) 尽量缩短底板混凝土与侧墙混凝土浇筑的间隔时间。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3d之内浇筑侧墙混凝土。这就要求钢筋、模板工序改进操作方法, 连续作业。

4) 在温度比较低的早、晚时间浇筑混凝土, 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确保入模温度控制在30e以内。采用降温、缓凝等措施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上升, 将混凝土内的温度控制在50e以内。

5) 现场振捣按部位责任到人, 防止漏振、少振现象。底板、顶板浇筑速度可适当加快, 而侧墙浇筑速度不易过快。一般控制在25m3/h, 分层振捣, 每层厚30cm。混凝土浇筑时的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均匀出料, 均匀放料, 不能堆积成堆, 以免发生离析现象。振捣完成, 通过检查后, 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6) 改变了混凝土养护方法, 设置了专用的自动喷水系统。在浇筑混凝土时就开始向模板上连续不断地喷水。由于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很大的热量, 在浇筑过程中向侧墙模板喷水散热, 以免混凝土由于温度过高, 体积膨胀过大, 在冷却后体积收缩过大。顶板在最后一道收浆后, 用麻袋覆盖后洒水。养护时间14d。

由于采取了有效措施, 加强了各环节的控制与管理, 消除了箱体侧墙裂缝产生的原因, 施工进展顺利。单位工程验收时被评为优良工程。现已投入使用, 运行情况良好。

3 箱涵施工的质量控制

3.1 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施工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项目总工全面负责工程质量, 技术质量部负责施工质量控制与监督, 全体施工人员均担负着质量责任。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标准化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对于施工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3.2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钢筋、水泥必须有出场证明书, 并且应对其品种、强度等级、包装和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 合格方能使用。骨料、外加剂等也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混凝土浇筑方案进行审批, 确保浇筑面积、浇筑顺序、后浇带或施工缝的位置、原材料供应以及其他如停水停电等应急措施合理, 确保工程质量。做好施工过程中自检, 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 抓好测量验线和地基验槽, 对钢筋混凝土的浇筑实行混凝土浇灌申请、拆模申请。

3) 成品保护中的质量控制。混凝土强度达到以前, 不能在上面进行施工作业或者踩踏, 在后浇带混凝土初凝后12h内进行洒水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

4 结语

质量问题防治 篇11

【关键词】房屋质量;原因;防治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的各种需求都能一一满足。可是我们衣食住行基本需求的其中之一——“住”所关联的房屋建筑质量,却还存在著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房屋建筑质量问题,我们不应该对此忽视,我们应该运用现在已知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经验,多多总结,多多提高。不断总结经验,研究问题,形成一个科学的防治对策,减少质量问题发生。

1.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存在的种类及其危害

房屋建筑质量问题存在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楼体地基不稳定,整个楼体的沉降不均匀使楼体与地面不垂直,导致地基受力不均匀。这样楼体在受到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时,会更可能坍塌损毁。2.楼体裂缝。主要表现为房屋建筑的墙体或者楼板产生裂缝,会造成房屋的部分坍塌甚至全部损毁。3.渗水。这种问题是经常发生的,多发生于房屋内的洗手间和厨房的位置,会使楼上往楼下进行渗水,楼下的装修变回因渗水进行脱落,更可能会影响楼上楼下间住户的关系。4.水,电,暖气所铺设的线路没有经过认真设计,影响居民入住后的方便使用,更有甚者,线路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到了用户的安全居住。

2.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房屋原材料问题

房屋建筑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不是单独出现的,它一般是由于建设房屋的各个组织不能正确履行自己的职责,诸多因素复杂交错,互相影响,才使房屋质量出现了问题,原材料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材料是房屋建设的根本,是保证房屋质量的重要部分。如建设房屋选用的钢筋,楼板质量不合格,不能有足够的抗压力和拉伸力,那么楼房的结构强度不合格,易于出现裂缝。有的饰面砖不合格,吸水程度大(吸水率10%以上)并且外形与标准规格差别大,那么外墙面在经过2年左右的时间后就会产生一些墙面鼓起,脱落,从而外墙面就会容易渗水,影响里面用户的居住质量。一些墙面外的保温材料的阻燃性不符合国家要求,会使楼房更容易遭受火灾的侵袭,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质量差的石膏板更容易受潮变形,会使整个板块形状改变,两边翘角,中间下垂,使受力不稳定。材料质量问题相当常见,且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2.2房屋结构设计问题

结构设计得从房屋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出发,结合先进的设计理念进行全面科学系统的设计,所以这项工作对设计人员的整体水平要求较高,很有可能成为房屋建设中埋藏严重的质量问题。整体设计引发的质量问题多为前期分析设计不够合理,致使工程造价不够或者分配不够合理,这样,房屋建设的工程质量就很难得到保障。建筑设计中产生的具体质量问题有:排水系统和通风设施的设计不合理,使房屋内或者房屋顶部容易产生积水,渗水,从而进一步对房屋的墙体或者其他结构进行腐蚀,使室内的其他结构也被关联影响。承重和温差等方面考虑不够完善,致使建筑整体性能不够达标。

2.3施工队伍及管理方面的原因

施工环节是房屋建设的主要环节,也是房屋建设质量好坏的关键环节。在这个方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施工队伍对可能引发建筑质量问题的某些施工环节并没有一个系统,科学的施工方法,对整个施工建设中缺乏一种有效的管理体系,使得不同工种和工序之间的配合缺少一些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样既会影响建设的效率,又可能为以后的建设埋下隐患,从而产生建筑质量问题。施工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专业技术达不到建设高质量房屋的实际要求,施工中的各项操作无法按照规定要求严格执行。某些施工队伍中甚至存在没有进行培训的员工,某些队伍为了降低成本,聘用无建设经验的农民工,受到其自身因素,知识水平的限制,工程质量的提高便也成了纸上谈兵。

2.4资金问题

房屋建筑的质量与建设资金的多少也存在较大的关系。俗话说的好,一分钱一分货,建设资金的不足会使施工企业带来经验压力,只能在原材料等方面进行克扣。同时资金的不足也会使施工公司在管理上产生较多的漏洞。所以我们应该首先满足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在此基础上,我们应该优化管理,节约成本,使资金得到有效降低。避免建设资金降低而导致的低价低质的现象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

3.具体防治措施的探讨

3.1加强制度管理以及宣传力度

房屋质量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施工方的质量责任意识不够高。施工方应该加强制度的管理,广泛宣传,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各个部门应该根据各自职责,制定施工制度管理建设,以制度作保障,加强对房屋质量的控制。建立有效的奖罚措施,对于违反规范,破坏制度造成质量问题的行为进行严惩,坚决拒绝扰乱制度的行为。施工工人水平参差不齐,施工企业必须明确认识到自己承担的责任,强化管理,如举办各种业务培训、专业技能比赛等等,交流学习管理经验,大力宣传质量通病的防治。

3.2重视原材料的合格购买

合格优质的材料是房屋建筑质量的保障。应该严格把握材料质量关,为提高工程质量奠定基础。在材料的采购过程中,要选派熟知原材料,有较强质量意识和政治素质的专业人员。应该坚持先检后用的原则,货比三家,充分考虑材料的品牌、厂家信誉可靠性、厂家指定供货商等等,订立完善的购货合同,对进货的检验状况作好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对辅助材料的监管,一旦发现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必须立即予进行替换,并且对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罚,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

3.3做好施工项目的监督工作

建筑质量的好坏离不开严格的现场监督。施工现场必须做好施工层面的监督执法,全面提升监督队伍的质量大局意识,有效发挥监督部门的作用,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的质量水平。依照《工程监理规范》等法规的要求,对整个施工建设项目进行专项、全方位的检查,依照有关规定,对项目的若干重要阶段开展专门化检查。做好监督管理人员的职责分配,完善监督质量保障体系,严格督查施工企业质量监监体系的落实情况。

3.4严格管理房屋建设资金的使用

房屋建设的的投资资金应合理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防止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影响工程质量的现象。适当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价。由于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一些由于造价较低而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针对特殊情况,适当提高工程造价。

3.5完善设计,避免缺陷

设计源头关必须把好,从设计环节防止质量问题的发生。首先,设计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的设计规范,综合考虑好各个方面的问题,如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等等,进行周到的设计。设计人员应该经常去施工现场实地考察,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时调整设计方案,听取各方意见,避免眼光狭隘,纸上谈兵。

4.结语

当前,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危害我国建筑行业,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这对房屋建筑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大的挑战。解决房屋质量问题是一个长远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方努力,加强对工程的控制,增强房屋质量,最终实现房屋质量“零问题”。

参考文献

[1]付娟.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孙秀萍.浅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J].科技风,2013(14).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 篇12

1.1 结构方面的原因

由于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 受振动影响较大, 室内外温度有剧烈变化, 混凝土胀缩, 屋面上的荷载过于集中, 板的挠度增大产生变形, 屋面基层板与支承结构的连接有松动现象, 这些因素都可使屋面开裂, 发生渗漏。

1.2 设计方面问题

对于屋面的设计, 应该和建筑物的其他部位同等的重视, 可能屋面的设计是整个楼梯最后的设计环节, 所以要引起重视, 设计时考虑的问题也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量。而有的设计单位可能不会那么重视, 认为地基才是最重要的设计环节, 对于屋面不必过于追求完美。所以在设计时, 没有进行充分的思考, 考虑的问题不够周全, 没有对施工地点的特性, 所处的地理环境, 气候影响, 建筑物的用途和周边环境等进行充分的考虑, 这样对屋面的设计就会失去本身的意义, 不会和建筑投入使用后的状况相符合。这也是导致屋面漏水的原因之一。所以值得设计单位引起重视。

1.3 材料方面问题

目前防水材料市场仍处于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真假难辩、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泛滥的局面, 特别是主导产品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受到的冲击最大, 就石家庄地区而言, 假冒伪劣SBS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据了解在石家庄郊县做防水卷材的小黑作坊不下几十家, 而市场所需的各种品牌他们都能生产。笔者曾对一款所谓的名牌产品做过简单的试验, 把标有负十八度的材料取样放入负五度的冰柜内10分钟取出用手能捻成碎沫。可见防水材料的好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

1.4 施工质量问题

经过多年的经验, 有了好的防水材料, 那么还需要有专业的施工人员, 如果施工人员或者施工程序不符合规定, 那么前期的工作都是徒劳。所以一定要对防水工程的施工人员有严格的要求, 在专业技术上要有过硬的本领, 严格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 规范操作流程。那么造成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因素有哪些呢, 以下进行详细的阐述。

1.4.1 在防水工程施工的进程中, 由于施工企业对防水工程没有

给与足够的重视, 所以对施工队伍的要求不够严格, 好多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术, 并且在利益的驱使下, 在工程上滥竽充数, 不负责任, 在材料上应付了事, 这是由于施工人员造成的质量问题。

1.4.2 施工的时候, 一定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 施工程序中的每

一个环节都是相互关联的, 前一个环节处理不好, 就会对下一个环节产生影响。对于细节部位一定要加强重视, 有些施工者往往只注重表面上的, 大局的处理, 而对于细节部位却忽视不见, 殊不知, 造成隐患的往往都是这些小的细节方面的问题。

1.4.3 有些施工企业由于一些原因, 导致工期不能按照制定好的

工期竣工, 所以为了在工期结束之前能够把防水工程做完, 往往出现追赶的情况发生, 这样一来, 就会打破规范的程序, 使得有些程序还没有正常完成, 即开始下一道工序, 这样做的后果将会为竣工后的交付使用带来很大的困扰很问题。为确保施工质量、避免枪工期、赶进度和尽可能避开雨季施工, 在我国北方地区屋面防水施工选择在4至6月份为最佳季节。

1.5 使用中维护与管理问题

在房屋竣工交付使用以后, 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一般都疏于都屋面的维护管理。屋面由于长年处于外界环境中, 经历了风吹, 雨淋, 日晒和霜冻等, 有时排水功能会被人为或者外因而有所变化, 出现排水功能不健全, 这样的后果是适得其反, 水排不出去, 那么就会淤积在屋面, 在经过太阳的强烈照射, 防水材料就会出现老化, 这就需要有专人进行管理和维护。有些建筑的屋顶, 由于没有专人进行管理, 致使出现乱凿乱用的情况发生, 这样防水材料将遭到极大的破坏, 失去了防水功能。由此可见, 对于屋面的管理维护是对后期的使用最大的保障, 可以延长防水材料的使用寿命, 增加防水功能。

2 屋面防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1 规范设计

设计人员必须掌握防水技术、材料性能及屋面防水的设防要求, 依据工程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以及耐用年限研究屋面防水等级, 同时应根据工程特点、地区自然条件等按屋面防水等级要求进行设防。按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水、脱离分仓、节点密封、加强保护的设计原则进行用材选择、层次结构设计, 再按照《规范》中导向性的细部构造示意进行防水细部节点大样图设计。设计深度要符合要求, 施工前要进行专项设计交底和施工图纸会审, 对不明确、不合理处, 施工者应给予提出, 设计者要予以解决。

2.2 屋面结构设计及施工

屋面板的结构设计应适当考虑板厚对自防水的影响, 配足负筋避免板端出现塑性铰。混凝土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 缩小板筋间距, 屋面大角及平面刚度变化处配置适量的附加筋, 以提高抵抗混凝土收缩、温度胀缩裂缝的能力。施工方面: (1) 模板刚度应满足要求, 支撑应牢靠; (2) 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防止负筋下塌; (3) 应选择合格的原材料、恰当的配合比, 混凝土水灰比不能过大, 振捣要密实; (4) 加强养护, 严禁过早拆模、过早上荷; (5) 避免结构暴露时间过长, 尽快施工架空隔热层; (6) 尽量不设或少设并处理好施工缝。在施工保温层、找平层之间, 对结构层进行蓄水检验, 最低蓄水高度应大于10mm, 蓄水时间应大于24h。

2.3 屋面施工防水材料

2.3.1 对购买防水材料的采购人员要有相应的规范原则, 对其在

专业技术方面的水平有所要求外, 还应该在对其在人格素质上有所要求。因为防水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整个防水工程的质量, 防水材料是整个工程的基础, 对其进行的采购也要非常的慎重。有些采购人员为了贪图一点蝇头小利, 而不去管企业的利益, 购买不符合建筑施工标准的材料, 为以后的使用留下了隐患。企业要严格要求防水材料的采购人员按照施工设计图纸进行购买, 相关资质条件都要符合质量管理局的标准, 为以后的使用创造条件。

2.3.2 在材料购买以后, 要安排相应的人员对材料进行检验, 看

其是否符合购买标准, 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一律不能够被投入使用, 免得以后留下隐患。

2.4 维护管理

工程竣工以后, 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要有交接程序需要执行, 施工单位应该将所建工程的具体情况详细的像建设单位交代清楚, 而且后续的服务还要跟上, 定期的对所建设单位进行回访, 询问建设单位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其进行解决, 还要主动的对建筑物进行排查管理, 及时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为使用中的业户提供了安全保障。建设单位也应该严格按照施工单位的交代进行使用, 不能违反相关的程序, 如果发现问题或者有自己不能够解决的问题, 要及时的与施工单位进行沟通, 有效的解决问题, 不至于造成使用困扰和经济损失。

3 结束语

为确保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 需综合考虑许多方面的因素。总体而言, 防止屋面渗漏, 设计是前提, 材料是基础, 施工是关键, 维修管理是保证。只有严把材料关, 精心设计, 才能保证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 才能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摘要:屋面防水是建筑工程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目前, 屋面防水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非常严重, 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房屋渗漏虽然说是一项普遍的质量通病, 屋面防水工程位于房屋建筑的顶部, 不仅受外界气候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而且还与地基不均匀沉降及主体结构的变形密切相关, 但它并非是不治之症。本文就房屋渗漏问题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作一探讨, 仅供参考。

关键词: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防水材料,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杜庆强.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09.01.25.[1]杜庆强.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2009.01.25.

上一篇:基层水利管理问题下一篇:山东广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