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管问题

2024-07-09

质量监管问题(精选12篇)

质量监管问题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日益增多。对于近几年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归根结底是由于我国食品监管体系的不完善。本文剖析了食品安全事件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建议。

当今食品安全问题现状

“民以食为先, 食以安为先”。当前, 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情况复杂, 问题较多。每一个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都会引起大地震撼。同时, 新技术、新工艺不确定性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大量存在, 滥用、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部分使用有害的添加剂的现象普遍存在。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除了个别商人不法牟利之主观因素外, 生产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监管体系的不完备。

食品质量监管问题形成的原因解析

法律法规配套不健全, 不能满足监管

工作的迫切需求

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数量偏少, 与国际标准接轨程度不高。我国只有40%左右的食品有安全标准, 其中10年以上未修订的占1/4, 个别甚至已超过20年未修订。我国对允许使用的136种农药制定了相应食品中的残留量标准, 而美国和欧盟分别为489和1176个。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 如我国的食品安全法更注重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之后再进行查处, 这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管理, 而忽略了未雨绸缪式的事前预防工作。

监管体制不完善, 监管乏力

我国地域辽阔, 监管区域广, 单凭几个监管人员的力量, 难度比较大。不仅如此,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主体单一, 政府片面强调监督管理职能过多, 对公众参与、社会合作和集体决策等社会治理理念认识不够。我国食品安全法立法规定食品安全事故首先应向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上报, 而不是首先对公众和消费者负责, 法律赋予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流于形式。再者, 行政监管手段落后, 监管队伍水平普遍不高。另外, 高校食品相关专业的萎缩与社会的需求严重失衡, 也成为制约食品安全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执法力度不足

首先, 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处罚力度不够, 法律威慑力不强。在利益驱动下,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其次, 监管部门失职或渎职或不作为。工作积极性不高, 如不举报就不立案, 缺乏防微杜渐, 主动查找的监管理念。

测技术力量有待加强

在政府监管层面, 检测能力相当薄弱, 远远跟不上生产和发展的需求。我国各级实验室的检测能力由国家至县级呈阶梯式递减, 检测能力接近4:2:1, 并且东部各级检测机构检测能力高于中西部。此外, 许多检测方法存在空白, 如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的膨松剂、甲醛、双氧水、吊白块等。与国外相比, 一些发达国家拥有对二恶英及其类似物和瘦肉精、激素等痕量检测技术, 而我国尚缺乏对这些污染物的有效检测。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不完善

实施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手段, 可起到对食品信息跟踪和预警等作用, 切实有效地将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而目前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体系整体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 如食品安全信息成本太高;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平台还不完善, 消费者获取食品安全信息的渠道有限;各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积累了大量数据, 由于缺乏信息共享平台, 很多数据的潜在价值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造成“资源内耗”。

完善我国食品监管体制的建议

完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对28类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对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开业审查。但还需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产品监督力度, 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发证后的产品质量审查。同时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信息共享平台。依托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共享平台, 建立科学的检测数据风险预警模型, 建立专家评估制度, 对公众热议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和敏感性问题及时进行评估并发布预警通报。加大对问题食品的抽检力度, 增加检测频率。

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

首先, 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加强同一食品类别不同标准的一致性, 食品标准要具体到产品, 产品与食品标准一一对应, 重点解决好食品标准与现实脱节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技术标准, 对那些可能对人体有害的不明添加物确定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测标准。其次, 加快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步伐, 这样不仅有利于我国的国民健康, 也有利于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国际贸易。

加大问责、打击力度

在暴利的诱惑下, 必然有不法企业铤而走险, 关键要法律、制度和监管层面给他们戴上紧箍咒。违法者应当付出比罚款更沉重的代价, 并且适当追究刑事责任, 加大刑法力度甚至是重罚。回顾历史, 我国历朝历代在食品监管方面是非常严格的, 唐代就有售毒肉致死处绞刑的处理。在明清之后, 对人的处罚有所减弱, 体现了执法的科学化和人性化, 但不利于从源头起到遏止和威慑效果。其次, 我国也加大对行政人员不作为的处罚力度。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 在刑法第四百零八条后增加一条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刑罚, 这对监管不力是一个非常大的威慑。

强化食品检测机构建设, 提升技术保障能力

当前, 为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 食品检验机构一方面要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提高检验水平, 创新检测手段。重点加快农兽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的快速检测技术研发, 研发出一批成本低、检测时间短、精确度高的速测技术和仪器设备, 抓紧装备县级以下监管机构, 从源头上抓食品质量安全。另一方面, 要配备高素质的检测队伍, 定期进行专业培训, 确保检测结果公正、准确。此外, 加强食品检验机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 提升监管效率。这样不仅可避免重复购置和资源浪费, 节约检测成本, 而且可资源共享, 强化食品全程管控。

利用智能管理系统, 构建食品监管新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细化, 我国食品的供需环境日趋复杂, 食品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因此, 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逐步构建食品监管新模式。要改变以往执法人员携带厚重的文件和报表进行现场执法的检查方法, 利用智能手机中的移动采集终端进行现场办公。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人力, 而且使工作变得更加高效。

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加强社会参与

食品安全监管除了政府的监管以外, 我们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赋予他们举报和监督的权力。首先, 政府应建立一个官方的公开、透明、及时的信息发布机制,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其次, 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食品行业协会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构建桥梁, 通过行业自律, 揭露和严惩不合格生产企业。再次, 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设。由于第三方检测机构具有独立性, 充分发挥市场化的作用, 出具公平、公正、不受其他利益影响的检测结果。

结语

食品安全已成为维护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探讨如何做好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严峻形势, 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法水平, 正确履行监管职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严格把关, 就一定能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质量监管问题 篇2

加强这些中小乡镇企业质量监管工作,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既是提高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的关键,也是全面提高我市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要求。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效益。充分认识中小乡镇企业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分析问题并积极采取对策,把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艰巨责任和光荣义务。

我市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状况

目前,我市乡镇工业企业虽然数量多,但规模多数较小,年销售收入在500万以上的仅仅有65家,年产值超亿元的更是区区只有2家;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不足2%;市级名牌只有6家,省级名牌寥寥无几。这些企业的产品质量状况更是不容乐观:产品档次低、竞争力差;抽查合格率低、质量差;产品科技含量低、效益差;产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优不胜、劣不汰现象较为普遍,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重大事故时有发生。这种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究其原因:一是企业经营者多数文化层次较低,政策和法律意识薄弱,质量概念模糊,开展质量工作胸中无数、无从下手。二是相当一部分中小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装备陈旧、落后,技术人才缺乏,有些甚至不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及相应的检测设备和手段,家庭作坊式企业的质量工作如同“空中楼阁”;三是大量的中小乡镇企业管理粗放,没有将质量工作提到应有的重视高度,把标准文本束之高阁,不按标准组织生产,执行淘汰标准,甚至无标生产,缺少产品质量检验和控制,造成质量随着感觉走,我说合格就合格;四是部分企业片面追求产量和利益,抛弃产品质量,偷工减料,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这种不计后果、恶意竞争的短期行为,使不合格、低劣产品充斥市场,更有甚者恶意造假,谋取不义之财。

中小乡镇企业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围绕各地经济发展这个中心,适时地调整工作思路,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做出了不少贡献。但随着我省“软环境建设年”活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的开展,应清醒地看到,按照“三个代表”和总局的“强化质量管理,加强技术基础建设,强化队伍建设,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做贡献”的要求,我们在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监管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是今后工作中急需解决的。

一、底数不清,目标不确定。对辖区内的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内部标准化、计量、质量保证体系建立情况和采标情况,什么样企业和产品需要许可、有多少企业和产品已经取得了许可,产品质量问题和问题企业情况等底数不清。正是这种底数不清导致了质量监管工作不能有的放矢,不知该管谁、去管什么、怎么来管、何时去管,使辖区内的质量监管工作目标不确定,无法做到质量问题的早发现、早控制、早查处。

二、思路不清,重点不突出。自2001年职能调整以来,一些同志对从源头抓质量缺乏全面的理解,没有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或思路不清,分不清质量监管工作的主次和轻重缓急,工作跟着文件走,眉毛胡子一起抓,往往是舍本求末,偏离了从源头抓质量的工作重心。

三、目的不清,职能不明确。部分同志对“两抓两提高”新动向理解不足、研究不够、反应不快,仍然热衷于蜻蜓点水式的市场大检查,工作停留在表面和形式上,声势虽大,效果并不明显。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收上,只收不罚或只罚不管现象时有发生。质量监管目的不清,导致了职能的错位,丧失了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服务的宗旨。

四、作风不实,措施不到位。有的同志工作作风不实、责任意识不强,缺少真抓实干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勇气,不能结合本地实际深入基层搞研究,工作推着干,随意性大,更谈不上创造性开展工作,任务落实在口头上、会议中,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致使监督不得力,服务不到位。

中小乡镇企业质量监管的对策

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对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全面落实从源头抓质量,提高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有效性和依法行政水平,切实做好中小乡镇企业的质量监管工作,我们必须端正思想,把从源头抓质量摆在部门职责的首要位置,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创造性的监管对策和措施,以实际行动树立质量技术监督“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良好形象。

一、突出服务职能,增强企业自身“造血”机能,从源头防假。

 

;就是要转变观念,变“事后监督”为主为“事前服务”为主,突出服务职能,wmxz.cn大力推广“全程代办制”,抓好企业的基础性工作,增强企业自身的造血机能,从源头防假。

1、要加速推进标准化工作向纵深开展。在消灭无标生产成果的基础上,质监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及时将标准信息反馈给企业,提供快捷服务,提升企业产品标准水平;要根据本地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积极制定地方标准,推行原产地域保护,保护传统产业和优势市场;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适应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2、要下大力气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建立计量咨询服务机制,完善计量检测手段,严格对计量设备进行定期鉴定和检测,引导企业自觉加强工业计量工作,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基础性的技术保障。

3、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产品、管理等标准资料的收集、检验检测设备的配置、质检人员的培训和生产工艺控制以及质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等实施全方位咨询服务,大力推行“全程代办制”,积极推进企业的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为提高产品质量夯实基础。

二、灵活监督手段,强化外部监督机制,从源头打假。

逐步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和质量信息网络。就是在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质量信息基础上,通过灵活的监督手段,强化外部监督机制,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从而达到源头治理的目标。

1、加强生产过程的现场管理。尽快建立企业监管档案,依据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监管方式的分类指导原则。抓住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对原材料进厂、工序质量控制、产成品入库、出厂的检验检测和产品包装进行现场监管,做到不合格原材料不入厂,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入下道工序,产品不检验不入库、成品不合格不出厂。尝试对重点监控企业派驻专职质量监督员。

2、强化许可证、市场准入及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严格生产企业的条件审查,把发证后的质量监管作为重点。对于发证后疏于管理的,产品质量达不到发证时水平的,经限期整改仍达不到要求或发证时弄虚作假的企业,坚决吊销已发证。通过行政许可的实施,扶持提高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培训和规范一批中小企业,淘汰一批生产条件差、生产工艺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生产企业,使区域性质量问题转变为区域性产业优势。

3、强化产品质量监督的有效性。不断探索和完善公告、曝光、收回、整改、处罚等后处理制度,并以此对涉及人体健康、财产安全、群众关心的重点产品以及薄弱的重点区域进行专项治理整顿,真正从源头上杜绝和遏制假冒伪劣的出笼。

4、深化打假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打假”与“帮扶”相结合,把监督与管理相结合,逐步实现源头治理由以“打”为主向以“防”为主的转变。由“被动监督”为主向“主动服务”为主的转变。

三、注重舆论宣传,抓监管保障机制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升产品质量根本动力在于企业,质量监管是外因。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引导作用,督促企业自律,寻求建立产品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1、加大对本地优势产业和产品扶优扶强力度。引导和督促企

实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一家一户各自为战的经营方式,加强企业间的横向联合,走集约化的道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争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和名牌产品,走品牌之路,向品牌要效益。

2、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地宣传优势产品。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逐步建立企业及产品质量的信用等级制,利用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建立自律机制。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示范模式,促进全社会重视质量工作,营造“重质量、讲诚信”的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

四、端正思想,抓队伍建设,提高服务和监管水平。

质量监管的好坏,关键在人。要提高质量监管的有效性,就必须端正思想,加强领导,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

1、必须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工作。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思想,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固树立“保国安民”的大局意识和质量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质量监管工作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服务的水平。

2、要努力营造讲学习、求提高的良好氛围。认清质量监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和更新,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目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质量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提高质量监管的效能,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

质量监管问题 篇3

关键词:农产品 质量检测监管 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22-0018-02

我国作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大国,农产品的产量、种类极大丰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农产品的质量关乎食品、医药、健康等众多方面,不容许存在质量问题。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保障。不过从我国农产品发展的现状来看,在产品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多欠缺和不足,通过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有效落实来提高农产品质量是必然要求。

1 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中的问题

1.1 质量监管不协调、不严格

其实我过近年来针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定的检测标准已经逐渐完善,而且正在跟随国际惯例进行不断更新。不过从市场上各类农产品的表现来看,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并没有得到严格的落实。近两年来新闻媒体不断曝光各种农产品质量问题,我国农产品在进出口贸易中也遭遇了很多困境和壁垒,这足以证明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尚未达到理想的检测标准,仍然存在管理的漏洞。由于我国农产品的流动性很大,且农产品种植、加工地区分布广泛,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难度[1]。

1.2 农产品在各环节的质量保障不到位

农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很容易发生质变,比如水果、蔬菜,很容易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发生质量问题,产生损坏、霉变等。这种情况使得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无法发挥作用,让原本质量合格的产品变成了不合格的产品,给农产品的管理造成了不小的障碍。

1.3 环境的污染造成了监管存在本质上的难题

我国环境污染、土地和水资源污染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这造成我国众多农产品区的产品在本质上存在严重的污染,包括各种重金属含量超标、化学元素和残留成分超标等情况。这类环境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问题,与农产品本身的品种无关,也很难从根本上进行改良,导致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各项标准从根源上无法落实,也无从改善,让质量检测监管成为一纸空文[2]。从全国范围来说,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造成了我国农产品的尴尬现状。

1.4 农产品种植、加工从业者的品质保护意识差

我国农产品种植户众多,除了一些大型的粮农产品企业会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之外,大部分农产品种植户、加工作坊从业者根本没有形成这样的意识,也根本无从了解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相关知识。这种观念上的欠缺和专业知识的不足使得大部分农产品从业者无法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农产品进行品质保护和升级,也不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品质检测,这成为制约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一大难题。

2 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应对措施

2.1 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的相关知识普及要加强

目前我国从事农产品相关行业的人员和企事业单位为数众多。不过拥有标准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知识和意识的人很少。相关部门要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除了向尽可能多的企业发放宣传资料之外,还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讲座课程、委派专员到厂区做检查和讲座等形式不断强化农产品企业管理层和职工的理念。此外还可以借用网络、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和平台,通过微博、博客、微信、QQ群、行业网站、贴吧、资讯平台等为广大农产品从业者普及相关的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建立全面的推广网络,强化农产品从业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

2.2 健全的检测监管体系要建立起来

针对我国农产品生产企业、个人众多的情况,现有的监管部门在人力和管辖范围方面都显出了力不从心的情况。要把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全面覆盖到全国,就需要针对现状进行分析,重新建立相关监管部门的职能体系、组织构成,强化领导责任制,强化相关指标和制度的监督,将相关部门的工作落到实处[3]。

在全面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建立之后,还需要国家从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与坚实的后盾保障。这一点,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部门可以与相关的法律部门寻求合作,或者与政府建立相关的联系,获得政府部门、法律部门的帮助,共同建立切实有效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体系,推动农产品质量管理的实效性。

2.3 深入源头开展技术扶持

农产品的质量检测监管工作不光是为了监督检测是否达标,还有更重要的职能就是进行管理,对不符合相关标准的农产品区域、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提供技术扶持,委派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或者开设技术培训课程,让国内外相关科研成果落实到农产品的种植、生产、运输、储存、加工等环节中,实实在在的从源头上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改变我国农产品普遍质量较低的现状。

除了技术支持之外,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农产品科研机构也需要对农产品的环境质量等问题推出新的举措,因地制宜的进行农作物种植生产或者通过技术措施对环境进行净化处理,或者对农产品的品种、种类进行改良,提高农产品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这种改良措施,可以最大范围的改变我国农产品环境不良、农产品种类与环境不适应的现状,对于提升农产品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3 结语

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农产品质量检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涉及到各个方面,严重制约了农产品品质的提升。相关部门要依托政府、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帮助共同构建更为科学合理、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多措并举的解决农产品品质检测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升农产品检测监管的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爱胜,胡志全,王军,胡源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的成就、经验与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5(S1).

[2]陈惠桥,刘东海,李俐昭,邹国龙.食品安全风险分析评估体系建设的探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1(01).

质量监管问题 篇4

1 产生种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种子生产技术操作不规范

种子生产是种子质量的源头, 确保优质的良种, 必须从源头抓起。

1.1.1 亲本纯度低。

在种子生产中使用的亲本纯度低, 出现杂株超标。如使用了以制代繁的亲本种子, 超世代、遗传性状发生变异的种子, 以及隔离区不安全等问题, 都会导致后代纯度降低。

1.1.2 田间除杂去雄不及时。

在水稻杂株抽穗、玉米抽雄散粉前, 除杂、去雄不及时, 隔离区达不到标准要求, 拔出的杂株、雄穗随手乱扔等, 导致后代纯度下降。

1.1.3 收获不及时, 把关不严。

种子成熟期没有及时收获, 引起穗上发芽、霉变, 降低发芽率。未单收、单脱、独立场地晾晒等而出现机械混杂, 造成品种纯度降低。

1.1.4 忽视贮藏、分装环节。

贮藏种子含水量超标, 种子堆发热霉变, 降低种子发芽率。在种子入库后的精选加工、分装等环节, 场地、机械清理不净造成混杂, 都会导致品种纯度降低。

1.1.5 生产商自检不严。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 必须保证种子纯度。入库包装前要分批取样进行室内检验, 如含水量、发芽率、净度的检验, 达不到标准的要尽早采取翻晒、精选等措施, 使其达到规定标准;经过处理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转商, 绝不能做种用。而部分生产商只注重了田间种子质量, 而忽视了室内质量的检验;有的只注重了室内质量的检验, 而忽视了田间种子保纯措施的落实, 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1.2 种子经营者存在出售劣质种子的投机行为

1.2.1 未审先推。

种子生产商和经营商为了尽早获取暴利, 利用农民“求新”心理对品种夸大宣传, 只讲优点, 隐瞒缺点与不足, 误导农民购买未经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 严重影响农民增产增收。

1.2.2 证照不齐, 无证经营。

有的经营户有营业执照但无种子经营许可证;有的有种子经营许可证但无营业执照。甚至有的不但既无种子经营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 而且无固定的营业场所, 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 其销售的种子质量难以保证。

1.2.3 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

主要是包装袋上的图形与本品种特征特性不相符;品种审定编号标志不清、品种特征及简易栽培技术介绍不清;按规定必须标注的内容不齐;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填写不全等。

1.2.4 购销种子无档案, 开出的票据含糊不清。

部分种子经营户购销种子无档案, 进货渠道、销售对象不明, 开据发票故意将品种名称混淆或将多个品种开在一张发票上, 不填写购种者的单位姓名, 有意造成含糊不清, 一旦出现种子质量问题借机推托责任。

1.2.5 良种良法不配套。

部分种子经销商不具备种子基础知识, 更缺乏对新品种特征特性的了解, 在销售过程中不能向购种农户讲解本品种的基本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以及主要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等要点, 良种良法不配套, 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甚至减产。

1.3 非种子质量因素引起的质量隐患

1.3.1 异常气候对作物的影响。

光照不足、高温、低温、暴雨、冰雹、干旱等自然因素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如长时间阴雨导致光照不足, 大豆易徒长, 籽粒变小, 高温、低温、湿度大影响作物授粉, 结实率降低;大风、暴雨造成作物倒伏, 引发病害;长期干旱作物枯死, 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3.2 栽培措施不当。

如茬口、施肥、整地、浸种、催芽、种植密度、施肥、浇水、化学除草等人为因素实施管理不当, 导致不发芽、缺苗、烧苗、死苗、徒长等现象, 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

1.3.3 植物病虫、草害预防不及时。

如玉米螟危害导致玉米空秆, 蚜虫危害引起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草害防治不及时引起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等。

1.3.4 部分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盲目购种。

部分农民购买种子时不分经营者是否有合法经营资质, 不看种子标签说明, 以及包装袋上所标注的种子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更不保留购种发票, 从而为不法商贩销售假劣种子提供了机会, 使假劣种子应用于生产而造成损失。

2 强化种子质量监管的主要措施

2.1 完善机构, 健全体系

种子质量监管部门应配足有较高素质的人员, 应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检测仪器, 建立省、市、县三级监管网络。各级农业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种子质量监管职责, 按照县级自检、市级联检、省级抽检的互动方式层层监督及监管, 发现不合格种子一律就地果断处理。

2.2 加强品种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 严格规范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任何一个品种都有它的区域性和适应性, 不能盲目地将未经国家或本省审定通过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因此, 要建立起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体系, 建立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 充分了解新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评选确实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 用最佳的栽培方法在最适宜的地区种植, 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效果。对销售未经审定和未在本地区试验、示范的品种要严厉查处, 杜绝乱引、乱繁、乱推现象发生。

2.3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是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把握种子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要通过考试考核, 对不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户一律不办证和吊销证件。在种子销售季节, 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重点查处未审先推、超范围经营、超资格拆零销售、不建档案或档案不规范、冒用商标、标签标注不规范、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采取拉网式普查和重点突击检查相结合, 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 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绝不手软, 达到整顿和规范种子市场的目的, 确保农民购上放心良种。

2.4 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加强对生产、经营人员法律知识与种子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生产、经营种子, 从源头抓好亲本种子质量。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搞好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和种植鉴定, 杜绝不合格种子用于生产。要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 销售的种子必须经过加工、包装并附有内、外标签, 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立健全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自觉接受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依法生产、经营种子。

2.5 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种子质量意识

种子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 采取各种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种子监管的法律法规知识, 识别假劣种子的技术知识, 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使假劣种子无藏身之地。在种子销售的关键季节, 种子质量监管部门与种子企业通过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或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 提醒广大农民在购种时如何鉴别种子优劣, 如种子袋上是否标注品种审定编号、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编号;种子质量的四大指标是否达标;生产日期;主要栽培技术说明等, 引导农民选购优良品种, 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同时, 种子管理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到正规渠道、有经营资质、讲信誉的经营店购种, 对非法销售种子的行为积极举报, 堵住非法销售渠道, 确保农民利益。

2.6 加强检验队伍建设

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整改报告 篇5

质量整改的提高工作是上半年主要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衡量整个质量检查效果、保证检查后整改工作不走过场的一个重要标志。针对2013年“质量监管、质量提升”专家督导巡查组对我厂检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单位领导班子本着解决工作上存在的根本性实质问题,又着眼于加强质量工作的指导思想,坚持边学边改,边改边学,使整改工作得到较好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全面检查、反思与整治”活动,落实质量报告制度,以促进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提升。

针对未落实质量报告制度的问题,我厂通过整改,决定以宣传展板的形式、以质量承诺的方式,向社会做出庄重的产品质量和安全的承诺(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部分)。

针对检查中提出的企业在参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厂下来之后立即召开了厂领导班子成员会议,明确了要企业进一步强化依靠持续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识和主动性;建立高效的企业研发投入和产出模式,保持创新活力。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时掌握国内、国外最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了解消费者的最新消费需求,及时捕捉新产品的销售情况。1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黑板报,电子屏及班前会等形式,在职工思想中树立质量意识,使职工了解我们工作组的主要检查形式、方法及主要针对方向。能够更好地提高本车间质量整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2、按照“2013质量提升活动方案”实行具体工作计划。车间实行管理以人为本的原则,进一步加强职工素质及质管队伍建设。针对目前我单位职工队伍部分素质不够高,一些行不够规范的现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进行了整改: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提高职工及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大力开展了人员教育培训工作,制定了严格的管理业务学习制度,坚持每周进行理论学习、操作技能学习,定期组织考试,并将考试成绩与经济、荣誉挂钩,增强了职工的学习积极性,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

3、建立定期食品质量分析、质量例会及风险信息研判制度。通过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议,增强质量提升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通过召开风险信息分析会,交流各部门收集到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针对风险研判结果,确定下一阶段企业风险因素排查及检验的重点。

4、制定企业质量发展战略,建立质量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企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推动,人才的引进是企业质量发展战略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我厂将积极加强同人才交流部门的协作,严格按照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需求,引进高素质人才,推动企业的新一轮发展。

总之,我们在整改提高阶段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解决了一些突出问题,但仍然存在一定的薄弱环节,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制定的整改方案,一件一件抓落实,切实抓出成效。

田家糯米粉厂

质量监管问题 篇6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柞水县从2004年开始进行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几年来,该县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展至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由于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现状

1.加快了三级机构建设步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初步形成

按照“政府负总责,三级有机构,监管到村组,检测全覆盖”的总体思路和“属地管理,分级建设,分层次监管和检测”的基本原则,制定下发了《柞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完善行政管理体系和检测设备为重点,按照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互相配套,产地、投入品和产出品全程监管以及种、养等专业相对齐全的建设标准,成立柞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内设柞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13个镇设立监管站,122个村(居委会)级设立监管员。成立了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各镇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县内主要农产品经营市场(超市)和生产加工企业设立自律性检测室。县乡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已基本形成,农残、药残、光谱分析仪器、检测车等设施设备配备到位,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2.加快了“三品一标”认证步伐,柞水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加强

柞水县从2004年开展”三品认证“工作以来,到2010年底,全县共有35个品种获得无公害绿色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基地认证规模达到30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35万亩。柞水木耳,柞水核桃2个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登记。注册登记了“汇生源”、“泽龙”、“新田地”等无公害农产品商标,在西安、北京等地建立农产品配送经营门店50余家,柞水特色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已成功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3.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优化了农产品生产环境

2009年实施测土配方项目以来,该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按乡镇耕地面积分配布点采样数量,合理划分采样单元,应用GPS点位技术进行定点采样,完成了1100个土壤采样、1100户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每年完成3414实验5个(其中小麦3个玉米2个),实验合肥效对比试验,对6个乡镇150个测土配肥典型农户的施肥现状进行重点调查。建立省级肥力监测点46个,国家级肥力监测点26个。结合野外调查采样,建立取样地块农户调查档案,为建立科学施肥方案打下良好基础,为优化该县农产品生产环境建立了科学依据。

4.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该县按照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县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城区3个农产品市场建立了监测点,基本上做到了天天自检、月月抽检,实行了合格产品挂牌销售。加大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每季度、节假日会同工商、质检、经贸等部门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管,推进了农产品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的紧密结合,确保了全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积极开展市场质量监管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提升监测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该县十分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大了工作力度,使全县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就该县的农产品质量与参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竞争,满足城乡居民安全消费需求等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潜在问题。

1.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农产品的生产涉及的范围广,受利益驱动,生产者不愿花费太多的金钱与精力在质量安全上下功夫。农村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妇女、老人难以按无公害要求组织生产。广大的消费者虽有一定的安全意识,但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仍以购买便宜产品为主,品牌产品由于价位较高多数消费者很少问津。对于农产品质量建设有一部分地方仍停留在形式上,没有真正落实到过程之中,大部分农户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完全顾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部分农药使用仍十分普遍,安全间隔期制度不能完全执行,在化学肥料的使用上存在误区。重施无机肥,忽视有机肥,大量施用氮磷肥,很少施用钾肥,造成氮磷过剩,钾素不足,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严重失调,既浪费了资源,增加成本,又破坏了土壤结构。

2.分散的经营方式难以满足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虽然近年来该县农业标准化方面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总的来看还很不够,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县域表现更为突出。分散、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方式在产品质量认证、技术人员培训、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等方面都带来了不便,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多数农户不能掌握相关的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要领,制约了该县农产品水平进一步提升。

3.是市场监管难度大,行政效能低

目前市场的农产品监管主体是农业部门,而市场主体是经贸部门,产品的销售又是工商、质检等部门主管,管理的部门多,出现了农产品质量问题很难做到联合执法、当场查封、现场处理,延误了最佳处理期。

4.县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农产品监管体系尚未健全

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以来,该县农产品检测监管、特别是检测费用较高,没有充足的经费保证,很难进行正常的检验检测工作。目前该县城区已开展了检测工作,但乡镇检测仪器不到位,检测工作无法开展。建设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无公害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治理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只靠政府投入无异于缘木求渔,杯水车薪,但由于现在还没有形成好的投入机制,因而资金短缺是制约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瓶颈”。

5.检测人员检测技术力量薄弱

柞水县现有的检测主要是对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测定,不能定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三、原因分析

1.宣传不到位,种植户素质有待提高

种植农户一向先注重农产品产量,退而求质量,且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也只是以好看、好吃为依据,很少顾及其中的营养、有害物质等因素。

2.监管人员不足,难以对农户生产进行有效监督

柞水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直注重申报,而对申报成功的产地、产品缺乏正确引导。

3.体制不顺,误时误事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为多部门管理,相互协作,而一旦出现问题则互相推诿,最终误时误事。

4.经费不足,难以承担重任

作为农业大县,现有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设备很难适应其发展要求。受政府财力的限制,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业环境监测、“三品”基地建设、“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市场准入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抽检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亟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投入机制。

四、主要对策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一劳永逸,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需要各部门加强配合、整合资源、搞好协调,也需要有关企业积极参与、全社会共同努力。笔者认为当前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宣传力度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关系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以及城乡人民生活与健康的重要事情,意义重大。各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宣传计划,充分利用标语、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形式强化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涉农企业、各个环节经营人员和广大农户及消费者的思想认识,积极营造全社会关注、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2.切实强化领导,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建设

政府要加大投入,把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提供经费保障;要建立和完善县域检验检测机构,充实仪器设备,改善检测条件,强化检测手段,增强检测数量,完善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为龙头、农贸市场速检室为基础的检验检测体系。农业部门要根据全面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需要,整合资源,充实力量,加快职能转变,由原来的行政管理向依法行政管理的转变,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落实好执法责任,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检测人员培训学习力度,熟练操作设备,提高检测精确率,培养一支业务精、水平高、能检测、会管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队伍。

3.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工作,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违法现象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从法律意义上明确了农业部门从农田到市场的监管责任,并赋予了必要的监管手段。农业、质检、工商等监管部门必须严格执法,强化管理,把单纯从过去的农业投入品监管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完善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制度,深入开展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坚决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净化农业投入品市场。重点加强蔬菜等农产品加工品的检测和整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放心菜”。

4.创新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监管内容上以源头管理推动全过程管理,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追溯的原则,做到五个结合,即:产地环境监测与农产品生产档案管理紧密结合;投入品使用许可审批与生产技术规范紧密结合;农产品检验检测与质量安全认证紧密结合;质量安全认证与创建品牌紧密结合;标签标示管理与市场准入管理紧密结合。二是不断创新监管形式上。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站,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活动方案、专项整治活动等资料输入网站,接受网民的监督与支持,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三是健全例行检测制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和完善常规性的监测制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制度,实现农产品生产纪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结合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探索推广农产品生产档案登记制度。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贮藏及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建立完备的质量安全档案记录和农产品标签管理制度,把产品标签和农产品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等结合起来。

5.推行农业标准化,大力建设标准化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

浅谈我国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及监管 篇7

1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据建设部通报的与监察部对除西藏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建筑市场和工程质量检查的情况, 在受检的275项工程中, 共查出有结构隐患的工程14个, 占5.1%可能存在结构隐患的工程51个, 占18.6%。检查中, 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现象相当严重。据对浙江、福建、江西三省的检查, 工程勘察的违规行为占受检项目的70%以上, 工程构造措施不符合规范的占40%以上, 施工诸环节的违规行为占17%~60%, 监理工作的违规行为在40%左右。

房屋建筑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是诸多原因引起的, 探其原因, 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工程勘察的问题

《建设工程品质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 并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办法。然而, 实际工程中往往有些业主, 不勘察, 或者不按规范勘察, 导致工程从源头上存在隐患。

1.2 施工方面的原因

在不少地方和工地现场, 不知法、不懂法、不守法甚至是知法犯法的现象仍比较普遍。不按照技术规范施工, 缺乏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各工序、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制度, 对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和记录不详细;未做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的检验, 不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 擅自修改工程设计偷工减料。

1.3 监理方面的原因

监理人员未对进场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进行严格审查, 便在工程上使用或安装;监理机构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 施工企业就开展下一道工序施工, 对施工企业各有关人员是否履行责任不慎清楚, 发现犯法违规, 对不履行质量安全责任的有关人员, 未予以处罚, 使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1.4 建材产品的质量问题

建筑产品在工程建设上是基础, 是质量因素的保证。在利益的驱动下,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 没有严格地执行建材准用证规定, 对建材产品不审核、不检测, 难以保证质量。

1.5 设计方面的原因

建筑设计是工程建设质量的基础保证。建筑设计影响工程质量、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关键因素。因设计人员水平不高和经验不足, 一个粗劣的设计, 给建筑物造成潜在的隐患。

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措施

就如何监管好建筑工程,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要建立健全建筑工程质量责任体系

要明确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质量监管责任, 严格落实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不断完善和强化监管措施, 加大监督检查和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督促、推动市场主体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对发现的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要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 对重大质量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整改。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履行质量主体法定责任, 由于各自责任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 除追究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外, 还要追究单位法宝代表人的领导责任。

2.2 要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监管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质量监管机构要严格履行法定监管职责, 积极研究改进监管方法。要强化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动态监管, 加强监督巡查, 随机抽查和跟踪检查, 对设计和施工质量实施过程控制和验收管理。

2.3 要建立工程质量监管的长效机制

要全面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建设, 加强质量监管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 实现市场和现场的双向互动, 通过市场约束有效地增强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意识, 并做好有关机构的不良记录管理, 将考评结果与市场准入及经营挂钩, 对严重违法违规或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依法取消相关资质, 要着力推进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创新, 将工程质量监管和指导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切实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还要着力推进工程质量监管制度创新, 将工程质量监管和指导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切实提升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等宣传阵地, 开展建筑工程质量宣传教育活动, 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4 完善建筑工程产品质量问责程序及办法

增强企业在质量领域的自律, 宣传问责文化与理念, 加强问责的法制建设。在实施问责时就是要对每个阶段建立量化的检测标准, 实现对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跟踪、监督的宏观管理, 加强对关键工序、重要节点施工过程的控制, 加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建立实施建筑工程质量质量问责的法律法规, 把问责启动程序化、制度化, 一旦企业有犯法违规现象出现, 在对事故开展审核和确认后满足问责实施的条件, 就要及时启动问责, 对责任方严格责任, 以督促其时刻重视工程质量, 严格按照规章和程序办事。

2.5 建立品质信用档案和质量终生责任制

随着社会的成长专业化的规定不断提高, 市场不断细分, 往往一个大工程是由众多的专业化企业分工、合作完成, 而且一个工程还可能存在不少的分包方, 因此必须规定工程项目的责任人按各自的职责对其经手的工程质量终身承担责任, 将信用情况记入档案作为以后承担工程项目的依据, 可以由成立的第三方诚信企业来专门承担责任, 并认真履行工程维修条款。

3 结语

质量是建筑业的生命线, 一定要严格把好工程质量这一关。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正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随着相关制度的推行, 将依靠科技进步, 不断提高管理方法, 提升管理水平, 实施长效管理;不断修订、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安全法律体系, 做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犯法必究;进一步增强企业质量管理的自觉性, 加强项目管理力度, 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尹学军.浅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工程质量, 2006, 9:62~63.

质量监管问题 篇8

1 中药饮片的质量问题

中药饮片的质量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还关系到人民群众对现代中医药的信赖。近年来,药监部门抽验的饮片质量不容乐观,以2015年福建省为例,抽验不合格的有124批,不合格率高达18.5%。虽与2014年相比,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下降了4.2%,但饮片的质量状况仍是不容逃避的现实问题。

如今,中药饮片质量存在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中药饮片的来源问题,包括中药饮片的掺假情况、品种混淆、药用部位混乱、产地不规范等;[1]二是中药饮片的炮制问题,包括各地炮制标准不统一、炮制操作不规范等。[2]

质量合格是保证中药饮片疗效的前提,但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信息严重不对称的情况下[2],即使饮片存在质量问题,也难以辨别饮片的优劣,这是消费者监督饮片质量、维护自身权益的制约因素。因此作为监管机构,我国药监部门对中药饮片的监督控制才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的关键。

2 中药饮片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中药饮片的监管政策作为政府对饮片市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备受人民群众的关注。从1963年起,我国卫生部颁布了第一部收录有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到2009年,中药饮片被列入《基本药物目录》,按基本药物管理,再到现行2010版GMP的强制实施。这证明我国中药饮片的监管力度在逐步强化,监管体制也逐步完善,但我国中药饮片的质量监管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1 中药材的监管效果有待提升

对作为中药饮片的原料药的中药材的监管效果有待提升。目前我国没有强制推行GAP,中药材的种植是按照农副产品管理的,而我国农民作为中药材种植的主体力量,对中药材的种植、采摘技术不求甚解,这容易造成中药材种植条件不符合规范、采收时间错误、基源混乱等问题[4],这使得饮片在源头上就没有得到基本保障。笔者认为强制推行GAP在当今的中国是不可行的,但不强制施行GAP,却难以推行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保证中药材的质量,这也为中药材的监管带来一定的困难。

2.2 全国各地中药饮片监管依据不统一

我国“地里长出来”的中药饮片的不合格率远远高于“以实验室为家”的西药,这不仅仅是因为中药饮片的某些基本特性,还因有些中药饮片在加工炮制过程中遵循着各自不同的质量标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和《省炮制规范》三种不同级别的炮制规范使中药饮片的炮制标准纷纷不一,甚至对同一种中药材的名称、炮制设备、工艺要求都大相径庭。[2]而且大多数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内容落后、标准较低,并不符合现代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炮制是保证中药饮片质量和疗效的重要环节,各地区较为陈旧的炮制标准阻碍了饮片的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工艺的发展。这就使饮片的监管缺乏以量化指标为核心的技术监督标准,最终导致市场上销售的饮片质量参差不齐。

2.3 偏静态的GMP、GSP认证

我国药监部门通过对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不断推进医药企业资质认证的进程,并努力控制行业的进入标准。但是现实问题却仍没有得到解决,以2014年为例,抽检医疗机构经营的中药饮片,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批次大多来自于具有GMP、GSP资质的公司。这是为什么?因为我国现有的GMP、GSP资质认证可以说是静态的、一次性的。[5]管理资质认证的部门一旦完成企业资质标准的认证,就容易忽视认证后的动态追踪,大有着一了百了的态度,这使得某些已经获得资质的企业恃宠而骄,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势要将花在资质认证上的财力、人力、物力赚回来。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有资质的企业仍然不能提供有质量保证的饮片。

2.4 基层监管局面涣散

目前,基层监管部门执法力度较为低下,监管局面较为涣散。

原因主要有两方面:第一,基层药品监管部门组建时间较短、监管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参差不齐。这使得素质较低的基层监管人员在执法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饮片监管的重要性使得执法不严,执法不公。而有些基层监管部门搞“执法创收”[6],大大增加了罚款金额,这虽然起到了以儆效尤的效果,但也使人民群众对饮片监管结果产生怀疑,损害了政府形象、法律权威。第二,基层多部门协调机制出现监管漏洞。各部门在职责分工等问题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各部门在质量事故出现后相互推诿责任,事故受害方未得到合理的解释,事故有时也未得到充分的解决。在这种基层监管局面涣散的情况下,药监部门对饮片的监管效率低下,浪费了许多监管资源,甚至对饮片的监管起到了反作用。

3 对于饮片监管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3.1 引导规模化、程序化的中药材生产

没有实施统一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给饮片市场的良好秩序埋下了安全隐患[7],监管时缺少可追溯源,这就要求我们保证中药材来源的可靠性。笔者认为虽现实国情难以推行GAP,但我们可以通过其他渠道缓解这一问题。

首先,药监部门应横向联合农业部免费为农民提供有关中药材种植的培训活动,并为其选择一个既适合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又能为农民谋福利的生产方向。其次,引导饮片生产企业进行后向一体化[8],即中药饮片的生产企业与中药材的种植户也就是农民合作,使其拥有和控制了中药材供应系统,实现供产一体化。原来分散化、随意性的中药材种植活动也就因此变成规模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生产活动。[9]最后,药监部门应鼓励饮片生产企业收购有GAP资质的供应商的中药材,扶持GAP专有种植基地,使缺乏内在动力的中药材供应商认识到取得认证后的优势,并努力取得资质认证,建立GAP生产基地。

3.2 统一炮制规范,确保技术监管标准[10]

由于各省市的历史人文环境、技术条件和用药人群体质的不同,而导致其炮制技术、炮制标准各不相同,那么炮制出的饮片之间也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CFDA应专门设立一个部门,考察并统计全国各地所采用的炮制方法和技术,再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筛选,最后再对各种不同的工艺技术进行总结、改进。此过程应以科学实验为理论基础,利用现代化技术增加对炮制原理的研究,确定能适应于全国各地的规范化、系统化的炮制技术和标准。这有利于统一中药饮片的炮制质量标准和各级药监部门的监管标准,确保药监部门有统一的技术监管标准作为日常监督管理的依托。

3.3 采取动态的GMP、GSP的认证追踪、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

完成GMP、GSP的资质认证是饮片企业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在企业后续的生产经营中也应严格遵守中药饮片的质量规范。[11]

对于基层监管者来说,为防止某些企业暗室欺心,仍应保证监管频率,采取持续动态的监督管理措施。对于有质量问题的企业,应予警告并处以相应罚款,更要对“黑名单”企业进行严格的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即取消其GMP或GSP,并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不能再从事相关业务。同时,对于多次质量抽查合格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这种支持和鼓励在《管理学基础》[12]中被称为前馈控制,书中特别强调:前馈控制虽初瞧并不起眼,但控制效果却好于事后控制,就是指对质量不合格饮片的惩罚。我们的药监部门可以通过宣传中医药文化的价值观、建立系统的奖励体系来引导饮片企业自觉生产经营质量过硬的中药饮片,以起到前馈控制的作用。

3.4 加强基层监管队伍建设,明确各部门职责

改善基层监管局面,要加强基层监管队伍的建设并明确各部门职责。首先,监管部门应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监管队伍。[13]培养人才从选拔开始,我们的药监部门可以与中医药类高校联合,通过对专业技能、法律知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测试,选拔出优秀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再从中选择适合药监部门的人才进行多轮的培训与考核,最后由专家评定最终人选。当然,在后续的工作中,还应制定、完善长期的考核培训规范,以做到时时督促监管人员,时刻控制监管力度。其次,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协调各个部门监管活动,尤其是对责任事故风险的承担更要有明确的判定标准及规定,要使问题在出现的第一阶段就被各个部门齐心协力地解决。

4 结语

质量监管问题 篇9

蔬菜是满足人类饮食健康、营养均衡的基础食品, 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种类之一, 其安全问题普遍为世界各国所关注。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蔬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 解决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 对我国来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2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缺陷

(1) 缺乏协调配合的高效管理机制。

我国蔬菜生产的管理本是在各级农业主管部门, 但随着“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开展以来, 各个部门逐渐都来参与蔬菜管理。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蔬菜多个部门管理、政出多门、各部门之间协调不够的局面。

(2) 蔬菜质量多头管理现象仍然存在。

蔬菜质量管理中, 产前、产中、产后诸多环节往往属于多个部门管理, 很难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农业内部的蔬菜质量安全也分别属于不同部门管理, 直接致使相关主管部门具有的管理权限与所承担的责任不对称、不匹配、不落实等问题的产生, 制约了蔬菜质量安全管理效能的提高。

2.2 法律法规体系缺陷

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蔬菜产品安全的重要前提。尽管经过长期努力, 我国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但我国包括蔬菜在内的农产品安全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1) 法律、法规缺乏完整性。

总体上, 我国短期内建立起来的法律法规体系在蔬菜安全监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未能体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理念, 且许多法规抽象并难于操作、原则而不够规范, 较多的法律规范形同虚设、相互矛盾, 较多的禁止性、义务性的规范缺少相应的法律责任予以支持, 不能充分满足有法可依的法治要求。

(2) 众多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

主要由于我国现行法律主要是部门法, 而不是国法造成的。目前, 我国没有专门的食品安全立法、农产品质量法予以支持和保障, 在行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具体实践中, 时常出现对适用法律的误解, 或法律适用范围使用不当, 这为蔬菜质量安全的控制带来管理漏洞, 导致一些管理部门的权力寻租现象。

(3) 法律、法规修改周期过长。

一些法律法规自颁布以来从未修订, 有些即使进行修订, 但仍然跟不上新形势的需求, 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加入WTO的需要不相适应。

(4) 执法力度不强。

这是由于我国现有在这方面的监督管理法规还很不健全, 技术支撑体系薄弱使有些法规难以实现, 缺乏配套法律法规, 使一部分法律法规难以执行, 我国在农产品安全管理执法的过程中缺乏规范化和持续性[1]。

2.3 技术标准体系缺陷

完善、配套的质量标准体系是蔬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完整的标准体系应包括有关蔬菜的法律法规、有关蔬菜的基础标准、蔬菜种源、产地环境标准、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标准、蔬菜产品加工技术规程标准, 蔬菜采收、储运标准、蔬菜质量安全的限量标准、蔬菜质量的认证和检测方法标准等。目前我国在蔬菜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标准体系, 缺少生产规程、产地环境、检测方法标准等, 标准可操作性差, 在技术内容方面与WTO有关协定和CAC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仅有40%左右等同采用或等效采用了国际标准, 至于蔬菜产品行业国家标准的采标率就更少。在标准建设方面, 国内研究还仅停留在对蔬菜单过程、单方面标准化研究阶段, 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技术保障体系的研究上, 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不配套, 因此, 我们的产品质量很难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主要表现在:现有标准数量相对较少,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较差;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雷同、重复, 但许多指标不统一或者相差悬殊;标准针对性不强、适应性差, 没有鲜明的调控对象和制标目的;尚未与与国际接轨。

2.4 检验检测体系缺陷

(1) 仪器设备陈旧老化。

现有部级质检中心均是在科研、教学和技术推广等技术单位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的, 仪器设备使用时间多数在10年以上, 故障频繁发生, 维修困难。

(2) 检测能力弱, 检测速度慢。

目前国外蔬菜农药残留基本上利用气质联用仪, 先对样品进行定性筛选, 再对有问题的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极大地提高了检测速度。而我国蔬菜质检机构中有气质联用仪的不多, 对于检测中出现超标问题的样品缺乏判定的手段。另外, 我国目前质检中心的仪器设备大多为单台套, 一旦出现问题, 影响监测工作的进行。

(3) 实验环境条件差,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农产品检测机构基本上是在原有的科研单位筹建起来的, 大多实验室是由办公室改建而成, 许多实验室的环境条件达不到检测标准规定要求, 严重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比性和重现性。此外, 目前的检测人员多是原筹建单位的科研和教学的技术人员, 这些人员缺乏对质量、标准、检测工作的深入了解, 缺少对现有质量检测技术、方法等方面的严格系统学习和培训。另外, 参与国外学术技术交流的机会少, 对国外同类检测机构、技术与方法了解不多, 对国际上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学习掌握不够。

2.5 认证体系缺陷

目前,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各有特色, 相互补充, 在我国形成了以无公害蔬菜认证为重点, 以绿色蔬菜认证为先导, 以有机蔬菜认证为补充“三位一体, 整体推进”的农产品认证发展格局。尽管如此, 我国蔬菜产品认证能力仍旧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蔬菜认证率较低。

(1) 认证标准缺乏统一性、公正性。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独立、权威的国家认证标准体系, 现有的三大质量认证体系都是由政府主导的, 具有明显的行政色彩, 并目都属于部门标准, 分别采用不同的标准体系。

(2) 缺乏完整性, 目前我国只有认证机构, 尚无认证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 缺乏对申请认证的农业企业和农户在蔬菜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规范化申报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造成很多有需要认证的企业和农户无法获得认证。

(3) 认证知识普及程度较低,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 公众对有机蔬菜和无公害蔬菜认证概念还很模糊, 认证产品得不到广泛认同, 致使认证产品不能为申请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收益, 农户和企业认证积极性不高。在国际市场上, 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未与国际接轨, 很可能遇到认知障碍, 发生出口企业重复认证的现象, 造成资源浪费。

(4) 认证队伍素质尚待提高。目前我国国家认证人员注册类别中缺少农业类检查员 (审核员) 、咨询师和培训师序列, 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2.6 全过程管理缺陷

《食品卫生通则》 (CAC) 强调整个“食品链” (由最初生产者直到最终消费者) 的卫生控制, 包括生产、加工、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 因而在蔬菜安全管理理念上, 首先强调是食品生产者、加工者和居于食物链中的其他人 (包括消费者) 的责任。政府在蔬菜安全监管中的主要职责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蔬菜安全风险, 因此在具体管理手段上, 政府除了用法律、法规和标准外, 还应重视公众的知情权和消费者教育, 并注意发挥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和销售者及其联合组织在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方面的作用, 即借助农业链上的核心企业推进从种子生产到食品销售的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而我国《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尚未引入“食品链”的概念, 特别是“初级生产活动中食物源的卫生生产对食品的安全性和适宜性的潜在影响”的内容明显不足, 从而在蔬菜安全管理的实践中缺乏全过程的管理理念, 售前行为检查不足, 从事生产者、消费者研究和进行生产者、消费者教育较少[2]。

2.7 信息服务体系缺陷

(1) 管理职能割裂, 缺乏信息共享机制。

我国负责信息收集和发布的系统分别由农业、卫生、工商、海关动植物检疫、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归口管理或者由不同单位负责, 在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均存在着严重的单位分割。各部门、各单位依靠各自独立、薄弱、不规范的信息系统进行信息采集和资源开发的制度, 标准不统一, 方法不规范, 致使资源采集与体系建设存在交叉重复等问题。

(2) 风险管理滞后, 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析措施和手段。

风险交流是确保消费者获得信息, 减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过度出现危险的关键因素。但我国缺乏与国内各个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系统、国际相关组织以及食品贸易国的风险交流共享机制和网络体系, 缺少公众了解和获取相关信息的权威途径和渠道。另外, 风险分析程序和结果不透明, 公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只言片语的事后信息, 无法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评论, 更谈不上认同感, 因而难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

(3) 教育和培训体系建设滞后, 缺乏风险交流互动机制。

我国消费者对蔬菜等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参与不足, 消费者教育和培训力度不够。风险交流应是一项互动的, 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对话和来自于他们的反馈。我国目前的信息工作服务对象主要是对上级为主, 专门针对基层农民、各类企业和大众消费者的信息服务和教育培训计划相对缺乏。我国地域广阔, 内部差别很大, 各地区经济发展、教育水平、文化背景及饮食习惯有很大差异, 因此, 要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手段来扩大参与和风险通报、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蔬菜质量安全目标。

3 完善我国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

3.1 加强产地环境管理

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三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建立重点污染区农业环境监测网点, 并针对不同区域类型和不同的污染源, 建设一批包括城市郊区、工矿区、一般农区以及农业投入品、工业“三废”污染监控网点。对耕地质量、农用水质、农区大气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尽快建立全国农业生态环境数据库, 及时掌握农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动态。严格控制蔬菜产地环境周围各类污染物的排放, 禁止各类企业向产地排放重金属废液、放射性废水、未处理的含病原体的污水, 改善农产地条件, 从源头上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3.2 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 严格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制度;重点加大对农药、化肥、杀虫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力度;对禁止使用、可以使用、提倡使用的农业投入品, 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列出目录公布;要优先使用矿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以确保环境和种子不受污染;要积极调整农业投入品的结构, 发展高效低残毒品种, 逐步淘汰高残毒品种。

3.3 加强生产过程管理

加强对生产者、经营者的指导, 严格按照蔬菜质量标准和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生产和加工, 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建立健全田间农事操作档案制度, 实行追踪管理;大力开发推广生态农业技术, 实行减农药、减化肥的无公害蔬菜生产。

3.4 注重包装标识管理

按照国家、行业和地区蔬菜质量标准, 推行蔬菜包装上市;对包装上市的蔬菜, 要标明产地、加工企业名称、执行标准、认证标识、生产日期等信息, 实行质量责任可追溯标识管理。

3.5 实施蔬菜市场准入制度

各级农业、工商、经贸、质监等部门要依照各自的职责, 抓好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实施, 开展有机蔬菜、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的产地认定和质量安全认证, 积极开展名牌产品评审和ISO9000系列标准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14000系列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等管理体系认证工作;要按照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三绿工程”的要求, 切实抓好产地认定、产品认证、标志管理、监督管理等各项措施的落实[3]。

3.6 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

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实质是一种质量信息的记录与传递体系, 就是要记录企业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与质量有关的详细信息, 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 通过对质量信息的如实记录、有效传递与正确识别来把食品供应链中的信息流和实物流联系起来, 实现对供应链中各环节的追踪, 并在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可以进行追溯。在建立可追溯制度方面, 我国已有零星尝试, 应尽快建立健全农产品追溯制度, 以增强农业生产者责任意识, 统一利益与义务, 提高政府管理效率,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应加大推广“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试点”工作, 逐步实现其源头追溯和流向追踪。

摘要:指出了我国当前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法律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全过程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7方面存在的缺陷, 提出应从加强产地环境管理、加大农业投入品管理力度、加强生产过程管理、注重包装标识管理、实施蔬菜市场准入制度和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方面来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关键词:安全监管体系,质量安全,蔬菜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振刚, 项志媛.小规模蔬菜生产源头安全监管策略[J].现代农业, 2009 (3) :95~96.

[2]陈永红.食物安全管理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

质量监管问题 篇10

国家质检总局10月29日发布2014年第3季度儿童家具等29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本次共抽查2 318家企业生产的2 354批次产品 (不涉及出口产品) 。经检验, 2 024家企业生产的2 062批次产品合格, 监督抽查合格率为87.6%;检出292批次不合格, 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12.4%。

本次抽查了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轴承钢材、海绵钛、通用灯具、电动工具、建筑防水卷材、危险化学品包装物、砂轮、自行车、钢丝绳、汽车GPS导航产品和滚动轴承、定配眼镜、电力变压器、儿童家具等29种产品。

通报结果显示, 本次抽查中反映出一些产品的突出质量问题, 如儿童家具结构安全和警示标识不合格;电源适配器发热、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合格;太阳能光伏组件用减反射膜玻璃碎片状态、霰弹袋冲击性能和耐湿冻性能不合格;滚动轴承寿命可靠性不合格;电力变压器温升试验不合格;人民币鉴别仪漏辨率不合格等, 质检总局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生产企业的后续跟踪监督检查力度。

三部委发文监管汽车质量 篇11

通知表示,加价销售、零部件以次充好,以及好处费、返利三项行为是目前汽车销售领域比较常见的问题。三部委要求,严查汽车品牌经销服务店(4s店)利用为消费者办理汽车按揭贷款、汽车保险等服务之便,收取金融服务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所谓“返利”“好处费”的商业贿赂行为,推行汽车销售合同示范文本,依法处理“霸王条款”。

今年以来,关于汽车质量问题的投诉大量增加。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质量问题投诉达近7000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6%。其中,购买一年内的新车投诉占到八成,半年期内的新车投诉占到六成以上。

对此,三部委要求严格执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公布新车型维修技术资料;引导4s店明示配件生产商、配件价格、服务价格等信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有关产品“三包”、按揭贷款、保险等销售服务规范。

对于汽车配件市场,通知要求,重点检查需要办理3c认证的机动车灯具(前照灯、转向灯、前位灯、倒车灯等11类产品)、机动车回复发射器、后视镜、内饰件、制动软管等产品的无证出厂行为。以汽配市场、4s店等场所和汽车灯具、刹车片、制动软管等品种为重点,加大对流通领域汽车配件包装、标识以及商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

质量监管问题 篇12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缺乏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现阶段, 无论是对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确定, 还是对质量没有达到相关标准食品生产企业的惩罚, 都是由我国政府部门承担, 由各部门进行管理。因此, 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的落实呈现相互交叉重复的情况, 也较为混乱。我国涉及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部门有农业、食品、工商等众多部门, 但是各个部门具有很强的孤立性, 没有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动性很差。当不良问题出现时, 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屡见不鲜, 最终形成众多部门共同进行食品质量的监管, 却没有取得良好成效的现象。

配套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法规还有待完善

现阶段我国执行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法规是在1995年颁布的《食品卫生法》。从1995年至今,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 很多新的食品种类也不断诞生, 导致以往没有出现过的问题也不断的涌现出来, 食品质量安全要人堪忧。但是原有的法律法规对违规的食品生产企业惩罚力度不足, 没有较强的震慑力。

经费不足, 限制食品质量检验监管力度的提升

虽然, 我国对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投入的资金逐年增加, 但是一些先进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还相对缺失。例如, 食品中农药残留含量检测技术的推广, 还不能满足现阶段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需求。很多的地方食品质量监管部门因为经费的缺失, 没能购买相应的检测设备, 使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的落实只是趋于形式, 或者食品质量检验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 检验失误的情况也普遍存在。

解决我国当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对策

对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我国需要尽快制定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 又适应我国现阶段食品生产行业实际情况的法律法规, 使我国的食品质量检验标准能与国际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标准相结合。还需要注重的就是不断提升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领域的检测水平, 从而有效地保证我国食品质量安全, 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我国的政府部门还需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对我国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进行完善, 要坚决杜绝质量达不到我国规范标准的食品进入到市场中。政府部门还需要要求食品生产企业自律, 加强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的打击力度, 并且要将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依据我国的相关法律给予严厉的惩罚, 对于其他的食品生产企业也能给予警示。

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技术能力

无论是食品生产源头的管理, 还是对已进入经济市场的食品的抽样检验都需要检验技术的支持。现阶段我国食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同时, 对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的检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 对其的检验技术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目前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部门需要不断加强硬件建设, 要对各项检验设备及时进行更新和增添。除此之外, 还需要配置经过长时间培训, 并且具有丰富经验的食品质量安全检验工作人员。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

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的建立, 对于提升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工作成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要坚持重点监控和系统监控的全面落实, 对于多种食品的生产加工、消费等情况进行有效监测。同时, 还需要不断提升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建设力度, 利用食品质量安全预警系统严格地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 使人民群众能在食品市场中放心消费。此外, 还需要对食品市场的变化进行研究, 了解自然灾害对于食品供给造成的不良影响, 预先做好相应的应对措施, 避免不良问题出现时过于慌乱, 严格地保证我国食品的质量安全。

结语

上一篇: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下一篇:铁路施工技术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