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的监管

2024-11-23

质量的监管(共12篇)

质量的监管 篇1

近年来,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等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机装备水平、农机作业水平显著提高,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但随着农机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机作业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我们面临着农机作业质量要不要监管, 农机作业质量由谁监管, 如何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的监管等课题, 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1 何谓农机作业质量问题

所有农机具都有作业质量指标, 像联合收割机有损失率、割茬高度, 反转灭茬机有耕深、碎土率、平整度、植被覆盖率, 插秧机有插深、漏插率、取秧量等等, 如农机作业质量达不到指标要求, 势必造成矛盾和纠纷。我市每年都发生数起, 泰州市电视台也曾有相关报道。例如:收割机不按规定作业, 导致损失率大, 农忙时立足“抢”, 农民不在意, 未发现, 一旦发现, 却难以投诉;秋播时, 机手受利益驱动, 采用高挡作业, 导致耕深浅、土块大、不镇压, 影响小麦出苗率。以上这些问题, 如不认真分析和解决, 必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现状

所有进入市场的农机具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机推广许可证, 否则, 不得推广。也就是说, 现有推广机具, 只要按章操作, 其作业质量一定符合标准。推广机具进入作业市场后, 由谁来监管它的作业质量呢?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尚无专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存在监管盲区, 发生纠纷和矛盾时, 一般由机手和农户自行协商解决, 情节严重的由村乃至乡镇协调处理。

3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农机化已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 农民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将日益突出,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势在必行。

1)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的需要。农忙期间, 尤其是麦稻收获时期,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利用联合收割机作业已成首选方式, 因此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2)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农机作业必须坚持标准化操作以适应农艺要求, 否则, 将导致事与愿违。因此, 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过程中,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3)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如农机作业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让矛盾和纠纷肆意发展, 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因此,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4 农机作业质量如何监管

1) 加强机手培训。农机手是农机作业质量的责任人, 其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对作业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对机手进行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培训, 树立农机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2) 加强巡查力度。农忙期间, 出动巡回车辆, 深入村组田头, 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督查。

3) 接受群众投诉。农忙期间, 向社会公布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电话, 接受群众举报、投诉, 并及时查处。

5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关键措施

1) 成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专门机构。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议设立专门的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明确其职能、机构、编制、经费等, 从根本上解决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盲区的问题。

2) 在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的基础上增挂“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站”的牌子。考虑到农机作业时间短的实际情况, 结合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优势, 可在农机技术推广站的基础上增挂“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站”牌子, 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即赋予农机化技术推广站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职能。●

质量的监管 篇2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食品质量水平不容乐观,有毒有害食品时有曝光,生猪“瘦肉精”、毒豆芽、毒奶粉等问题食品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2004]23号文件关于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分工规定,从田头到餐桌的安全监管链中,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即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承担源头把关的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主要依据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该法明确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过程是从农田到市场;明确了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统一监管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监管体制与执法依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实现全过程的控制和监管。

近几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农林局全方位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履行法定监管职责,依法开展对农业投入品、农产品生产主体监管,加强农产品例行监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效规范农产品生产行为,我区地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较好保障了全区初级农产品消费安全。

一、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基本情况

据初级农产品生产底数调查,目前我区蔬菜种植面积18000余亩,其中有种植大户227户,9个合作社,6个基地,2个公司。养猪大户209户,养殖规模69576头;家禽养殖大户32户,养殖规模37万羽;水果、茶叶种植面积共20397亩,种植户1834户;水产池塘、滩涂养殖面积6381亩,户数370户。农产品种养企业、专业合作社工商注册主体155家,实行了重点监管,年监管数达到600家(次)以上。有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及连锁网点49家。

从近年来开展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情况来看,我区地产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蔬菜监测合格率稳中有升,2008、2009、2010年分别为96.84%、97.02%和97.61%;生猪养殖环节“瘦肉精”检出率连续三年为零,地产水产品和可食林特产品的监测合格率均在98%以上。目前大部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了一定提高,农业投入品使用日益规范,甲胺磷、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经营、使用行为得到有效控制,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逐年好转,近几年来全区未发生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健全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

近年来,区农林局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一把手为组长的农产品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快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队伍建设方面,结合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我局在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增设农产品安全监管科,局各相关科、站确定专人负责,各个街道(乡镇)在原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基础上增设农产品质量监管站,明确农产品安全监管员,在重点村落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建立了局、站、街道(乡镇)和村的多级监管网络。

在责任落实方面,制订了《区农林局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分工》,按照局各科、站的职能,对职责范围、责任内容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和明确。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每年由局一把手与各科、站和街道乡镇农业科、办负责人签订工作责任书,落实监管任务。

2、加强检验监测,提升监管实效

区农林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为抓手,明确监测任务,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抓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为提高监测覆盖面和时效性,在农林局和街道乡镇建立了1个畜产品安全监测室和10个蔬菜农残速测点,配置速测和自检设备,加强蔬菜的农残检测和生猪瘦肉精检测。同时,采用服务外包形式,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开展定量检测,扩大检测项目,提高监测准确度。为加大监测力度,我局将生产基地农产品的例行监测范围从生产基地向散户、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延伸,突出重点季节、重点环节和重点产品的定期、定点监测。对检测不合格产品,追溯源头,采取法律、行政及经济等手段进行处理整改。

同时,试点追溯体系建设,区农林局从2010年底开始启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思路,首批确定了2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为试点单位,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逐步推广建设。

3、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源头监管

农业行政执法是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组织开展了系列农业专项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如“小农资整治与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顿”、“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等整治活动。同时,在农药、兽药等投入品使用高峰期间如夏、秋季加强日常监督管理。通过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引导农药、肥料等农资店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实行规范经营,严厉打击销售经营高毒禁用农药和假劣农资行为,确保农产品生产源头安全。

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统一印发农产品生产记录本分发到生产户手中,规范农事操作的记载,并利用现场监管、技术培训等,加强督促指导,不断规范生产行为。

4、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安全近年来,区农林局积极推广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有机和绿色食品“三品”认证,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推广昆虫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等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初步构建了一套涉及产前、产中、产后安全标准体系,将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降低农残等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和简单化,使农户在生产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现代市场主体,发挥他们作为农业标准化推广的有效载体作用。目前已创建区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9个,市级农业标准化基地2个,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工程3.29万亩,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和农技下乡及普法教育等平台加强宣传,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贯彻活动,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为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效果,向消费者和农产品生产者编印发放蔬菜种植生产基本知识、畜禽养殖基本知识、水产养殖基本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技术和宣传资料,做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同步宣传。针对产业基地实际和群众需求,重点开展科学种植养殖和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近三年来举办各类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58期,参训3100人次。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践存在的问题

1、农产品定义的范围不明确

确定农产品的范围非常重要,这涉及到各部门划分管辖范围,避免重复管辖或者漏管。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该定义将农产品界定为“初级产品”,但对何为“初级产品”并未释明。现在的问题是,农产品与工业品的界限有时并不是那么清楚,工业加工和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加工不易区分。许多农产食品在收割、分拣和包装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初级加工。例如,茶叶的烘干,牲畜的屠宰,捕捞后冷冻的渔货,果蔬的包装储存等,哪些属于工业上的加工,哪些属于农业上的加工?目前最典型的是豆芽生产的监督管理,几个部门都管不好一颗豆芽菜,原因就是产品定义不清,导致监管职责不明确。

2、职责交叉的环节分工不明确

农产食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生产(种植、养殖)、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造成农产品的不安全。实践中各行政机关按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俗称“23号文件”)来进行分工,即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 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该规定虽然简单明确,但实际效果却未尽人意,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督体制条块分割问题十分突出,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最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执法中各部门职责交叉,都可以执法,但界限和责任又不很明确,很容易出现执法真空和推诿的情况。

3、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不完善

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界定还不够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包括哪些类型的标准和哪些级别的标准,以及它们之间的适用原则,实际工作中参照标准不统一。在农药残留国家标准,有很多农产品没有对应的检测标准,比如目前常用的杀菌剂腐霉利,经常检测到药物残留,但国家标准里没有相应的叶菜类蔬菜的残留标准,而只有茄果类蔬菜、黄瓜以及韭菜的残留标准,而这三者之间的标准值差距很大,很多时候叶菜检测结果参照茄果类蔬菜就是合格的,参照韭菜的标准就超标了,这给监管工作带来困惑。

4、散户生产主体难约束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违法行为有具体的规定,而对家庭散户生产中的违法行为缺乏约束机制。我区农产品的生产主体是数量庞大的种植、养殖散户,而且外地人租地种养殖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员流动大,生产随意性大,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此外,有一部分工商登记 主体,实际上也是散户生产,根本做不到企业化生产的要求,其登记的目不是为了生产需要,而是为了征用赔偿。对于农产品生产散户,其数量多且相对弱势,在依法监管上存在处罚难、执行难的问题,需要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相应细则。

5、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不足

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量大面广,而局农产品安全监管科和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也只是增挂牌子、明确职能,没有编制人员增加,监管队伍一直是几个兼职人员,分别对应多个业务主管部门,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

农产品安全监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基层管理还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比较常用的监管手段就是抽样监测,包括快速检测、定性检测以及定量检测。快速定性检测项目少,误差大,可能导致误判,损害被检测者的利益,难以全面评定农产品安全。而定量检测时间长,费用高,时效性不强,由于农产品的流通很快,等检测结果出来时农产品早已销售出去并可能已造成危害,检测结果往往只能作为事后警告或责任追究的依据。

另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只能查封、扣押,不能采取其他处理手段,而农产品很多都是鲜活产品,比如蔬菜,不及时处理就会烂掉,而生猪圈养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以上这些经济损 失或经费由谁来负担,在执法实践中都很难操作。

6、生产的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实施进度慢 目前,我区农产品生产分散、规模小、随意性大、组织化程度低,种植、养殖户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且多数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户为外地农民,流动性大,培训和管理缺乏连续性,同时,一些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另外,工业化发展迅速,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大,征地拆迁力度很大,许多农业生产户无法制订生产长期规划,很难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基地,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7、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健全,质量问题追溯难

初级农产品实行市场准入的种类少,除了猪肉等个别农产品实行了市场准入外,许多初级农产品没有产地证明或未经质量检验便进入了市场。农贸市场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的水平还较低,市场准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此外,我区还有很多路边小市场,销售的农产品来源很难监控,销售者和消费者以外来流动人员为主,追溯问题很难。

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和标识管理还不到位,农产品质量追溯还不能真正付诸实施,尤其对于那些散户生产、品牌市场知名度还不高、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进行质量追溯以维护自身应有的权益。

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1、明确定义农产品范围

“农产品”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首要概念,初级加工的农产品是否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范,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范围。很多情况下,对农产品的初级加工属于农业生产的一部分,所以应当明确“初级农产品”和“初级加工的农产品”的定义。例如豆芽生产,是对豆子的再加工还是新的农产品生产,必须要法律法规来明确界定。因此,对初级农产品做进一步明晰,可以从农产品的种类、具体的生产方式和初级加工方式等三方面加以明确。

2、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及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的核心,需要有统一、权威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首先,要根据生产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标准包含的级别和种类,从而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其次,根据农产品标准的特点及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实际,确定一个起草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主体,统一农产品的定义及检测标准;再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让这些标准家喻户晓、让广大农产品生产者广泛采用。

3、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 有效的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应该以清楚、合理、科学的职责分工为基础。事实上,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也是由多部门共同完成的。这说明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多头管理,而在于部门之间是否有合理而明确的分工。而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恰恰就在于部门分工不明确,时常出现扯皮现象,食品安全管理中出现漏洞和脱节现象一再说明了这一点。必须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理顺管理体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真正实现“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食品安全工作机制,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

4、创新监管执法手段

在法律法规中要明确快速检测可以作为执法的依据,最大限度防止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流向市场,保障公众的消费安全。也许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损害被检测者的权益,其实大可不必担心,只要法律上给被检测者提供相应的救济途径就可以保障其权益,比如可以规定:农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对检测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测结果之日起五日内,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复检;复检不合格的,复检费用由申请者承担。

另外,细化农业部门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的处理措施和程序。农业部门除有权查封、扣押外,对于那 些被生产经营者遗弃的农产品,可以采用拍卖、变卖等方式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予以处置。

5、建立健全农产品责任追溯制度

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必要建立健全农产品责任追溯制度,对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行为应当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处罚上限,这样才能起到更大的威慑作用,从而更好地规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行为。

我国的农业尚不发达,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规模小和分散性强等特点,责任追溯难度较大。对农产品致人损害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之外,还需要规定一些免除责任的法定情形,比如 “1.未将农产品投入流通的;2.农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3.将农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规定上述法定情形不仅可以更好地确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而且可以敦促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为了避免承担法律责任,而在农产品生产、经营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农产品信息的记录、收集,从而保障了农产品可追溯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真正预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6、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公布流通

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起步较晚,信息披露存在种种弊端:信息采集能力不强、风险分析困难、信息披露体制不顺、共享机制不完善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缺失或不对称 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重大影响。

首先要打破目前相关信息的部门分割现状,建立健全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和交流的共建共享机制,统一协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和发布,实现监管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其次,可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信息的发布权授权给下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设立此点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发布主体,加强信息流通的时效性。

最后,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发布的具体内容和程序。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必须由政府部门公布,完善信息披露的程序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信息更透明,杜绝信息垄断,给社会公众更广泛的知情权。

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质量的监管 篇3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客体;监管手段;保障措施;可追溯体系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4-0432-03

收稿日期:2014-11-09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编号:2013SJB6300087);江苏省社会科学应用研究精品工程(编号:14SWC-40);江苏省青蓝工程;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编号:PPS201301)。

作者简介:傅 进(1982—),女,江苏镇江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研究。E-mail:51880406@qq.com。

通信作者:殷志扬,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方面的研究。E-mail:yinzy9902@sina.com.cn。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农产品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是食品原料的主要来源,而目前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也大多来源于食品供应链的前端——农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环节,例如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和双汇的“瘦肉精”事件。因此,可以说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福利,也为了稳定相关农业产业的发展,政府不得不采取很多相应的治理措施。一方面,为了建立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环境,我国2004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3号)》,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3年《食品安全法》重新修订并通过了人大的审批;另一方面,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同时,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实行的是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监管体系,即质量监督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为解决食品安全监管在分段管理中存在相互推诿的情况,《食品安全法》修订之后,国家对食品安全监管的职能部门已经开始了整合,其中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和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等其他农业投入品质量和使用的监督管理以及畜禽屠宰环节和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都属于农业行政部门的监管范围。但是,在实际监管过程中,负责监管农产品生产源头的农业部门常常抱怨在目前的监管体系下,不但執法效果不佳,而且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农业部门所负责的相应环节中执法效果不佳的根源之后,梳理出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破解之道。 1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难题

1.1 农产品监管部门的监管对象存在法律上的盲区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六条和《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中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对象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而且并未记录未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强制要求“在生产活动中应当建立完整的生产过程和受检情况”。其中,由于“一定规模”的农户的标准是由各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来认定的,因而各地农产品监管部门的对象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上位法缺乏的情况下,目前的监管对象并不涉及到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散户。而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的现状却是分散的农户大量存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人员面对的是一个数量庞大、地理上又较为分散的群体,这一状况的存在使得农产品质量安全不对称的问题越发突出。不少地区的农户存在着诸如对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不清楚,对农药和化肥的最佳使用量、停药期及剧毒农药的种类不了解等现实情况[1-2]。另外,高质量农产品的生产需要农户具备一定的教育水平、生产经验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而小规模农户往往只图眼前利益,只重视生产的农产品是否能卖出好价钱,对于投入要素的安全性却极少关注,对于高质量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操作技能也不甚重视[3]。此外,由于国家在法律上明确的农业生产监管对象并不涉及到未达到“一定规模”的散户,所以,不少农户并未真正形成可追溯的安全意识,只有极少数的农户有详细的生产记录和用药记录,一般的农户可能会简单记录用药情况,绝大部分农户是没有记录的[1]。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对于广大在生产规模上未达到地方标准的农户而言,外部强制力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未能影响农户的安全生产行为。但是如果实施了较为严格的监管,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行为是否会大为改变呢?实际上,将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与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相比会使成本增加,其中使用高效低残留农(兽)药是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4]。所以,政府一方面须要加大对农户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须要让农户的投入获得回报,让价格信息能够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农户自觉自愿地提供优质的农产品供应,并能够让农户因此受益。

1.2 农产品在田间和进入市场后都有人监管,但在收储运环节是监管盲点

nlc202309051244

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者市场上销售的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农产品在田间和进入市场后都有人管,但中间收储运环节是监管盲点,给农产品安全违规、违法留下了空间。由于上位法的缺失,即我国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从收购到储运没有对应的监管条款,《食品安全法》有关于农产品运输许可权的条款,即申请运输许可执照,但没有对运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且只面向申请运输许可执照的企业,不包括实际承担农产品收储运的农户个体、农业合作社等。在实际执法过程中,由于收储运环节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本身执法难度很大,所以一直是监管的薄弱环节。

2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背后的原因

2.1 农产品本身的特殊性以及监管范围的广泛性,导致监管力量相对薄弱

农产品通常可以经过不同程度的加工并且在不同阶段都可以进入最终消费,农产品特别是食品类农产品不仅事关国计民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状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对象数量十分庞大,监管范围较为廣泛。现阶段广大农村中大多数初级农产品还以单个农户为生产单元,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超标准使用有毒农药、化肥,滥用非法添加饲料、兽药和激素等现象。我国农产品管理对象的复杂性有别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农产品生产的进入门槛比较低,不像西方发达国家农产品产业化的水平已经相对较高。但是,我国目前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并不涉及对小规模农户的监管。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主要针对农业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定,对于广大的小规模农户生产的有效监管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2 监管手段的单一性,未能充分调动农产品生产者安全生产的积极性

在农业监管部门的执法过程中,目前各地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质量安全准入标准、加强立法和惩罚力度、强化抽检力度等[5-10]。显然这些措施主要是基于政府行政干预的思路,强调的是“堵”,实际上光靠“堵”无法真正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生产者众多,涉及储藏、运输、深加工和销售的诸多环节,如果生产者或者相关人员在某一个环节上进行与安全食品的提供相违背的行为都会给农产品的安全执法带来相当大的挑战。要想真正彻底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须构建一种来自于产业内部的监督压力,让农产品生产者自己意识到“如果不按照安全生产的标准进行农产品供应,将会受到市场的严惩;反之,如果按照安全农产品的标准进行农产品的供应,将会从市场上收益”,从而真正实现农产品生产者自我监督的良性循环。

3 解决农产品质量监管难的对策

3.1 明确监管客体的责任,倒逼上游的农产品生产可追溯体系的建立

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了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是食品的制造商,这里可能需要区别大型食品制造企业和中小型食品制造企业。对于大型食品制造企业鼓励推广关键控制体系(HACCP)的实施;对于中小型食品制造企业,特别是自产自销的农产品生产企业要强调自我建立食品的可追溯机制。监管人员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时,如果是在销售环节发现食品质量存在问题,首先对食品销售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罚,食品销售企业(或个人)保留对上游食品制造企业追诉的权利,如果能够提供相应的证据表明是食品制造商的问题,食品制造商理应对食品销售商进行赔偿,如果这时候食品制造商说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在销售环节,食品制造商可以举证在生产环节生产的食品是符合相应标准的,则食品制造商的责任可以免除,将会追究食品运输环节相应企业的责任,以此类推。总之,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商业链来构建食品可追溯机制。这样迫使食品的最后一个环节上的相关企业负责人自觉自愿地做好食品的相关标记,当有一次被罚的经历之后,一方面将会不再从问题原材料的制造商那里进货,另一方面会主动要求销售单位主动了解农产品供应方的生产资质,更好地维护与上游质量较高的农产品供应方的客户关系,在商业经营的过程中主动保留相应的票据和销售协议等。此外,在农产品生产的监管方面,在目前国内小农依然尚存的农产品生产格局下,可以考虑建立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来销售农产品,如果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检测出问题便由合作社来进行农产品的可追溯。这方面已经有学者证实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中的作用机制的有效性[11]。

3.2 监管手段多元化,强化食品企业安全生产影响上游安全农产品的提供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用罚来代替管的话,只会造成投机行为的大量发生。而且大量的行政化干预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实际上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建议采用市场化的手段,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加强自身的食品安全建设力度。目前,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国家实际是抬高了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无形当中损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而进入到食品生产领域的企业由于存在投机心理,并不能真正保证所生产的食品一定是符合安全标准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妨降低食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但须规范建立每个食品制造企业的诚信档案,例如将每个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身份证号作为诚信档案的ID号。一方面让大量的中小型食品生产企业进入到市场中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采取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引入类似于机动车管理中的扣分制度。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在每一次的随机食品安全检查中如果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会被扣分,根据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决定所扣分值的大小,当扣除的总分累计达到一定程度时会直接被吊销食品生产资格,并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进入食品生产领域,并且该生产企业负责人的诚信档案中会留下污点,这会直接影响到该负责人的信誉,在未来的银行贷款、食品生产准入方面会受到限制。食品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会进一步影响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行为,从而保证农产品安全生产的质量。

nlc202309051244

3.3 完善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措施,构建全社会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农产品安全监管离不开强大的保障体系。在构建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时,首先要有完善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以及农产品安全检测指标体系。而这些标准体系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光靠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里必须要发挥国内食品行业相关领域的专家智囊团作用,包括国内的大学、科研单位等大大小小的科研机构,都应该纳入到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保障体系中来,让更多食品行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服务于食品安全监管的第一线,让农产品安全监管人员的现场检测仪器设备以及检测指标体系都能够赶得上当前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让执法人员的现场检测数据能够作为执法检查的有力依据。其次,农产品安全检查不单单是政府部门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国家应该设立相应法律鼓励消费者和行业协会加入到农产品安全监管的行列中来,同时对消費者以及企业内部员工的举报行为予以保护和奖励,特别是对内部员工的举报尤其要重点保护,因为和生产企业密切接触的内部员工最了解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是否规范、生产的最终产品是否含有非法添加物等违法行为,这方面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内部员工举报制度。

4 结语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既不能单独依靠广大分散的小农户的自觉行为,也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监管部门没日没夜地严防死守,而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必须依赖于相关制度设计的合法性和科学性,在越来越倡导文明执法的今天,让执法有法可依是重要保障;其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问题的彻底解决,最终还得发挥市场的力量来解决,让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引导农产品的生产者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中能够实现优质优价;再次,建立可追溯机制是破解安全农产品生产困境的关键,可以从技术上进行突破,但是技术上的突破一定需要制度的配合,否则也会存在技术上的盲区。

参考文献:

[1]冯忠泽,李庆江. 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7,28(4):22-26.

[2]郝 利,任爱胜,冯忠泽,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认知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8(6):30-35.

[3]邹传彪,王秀清. 小规模分散经营情况下的农产品质量信号问题[J]. 科技和产业,2004,4(8):6-11.

[4]郝 利,李庆江.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本收益的认知分析——基于18省农户的抽样调查[J]. 农业技术经济,2013(9):61-67.

[5]胡定寰. 超市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的影响研究[R].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2008.

[6]Laurian J U.Food safety:setting and enforcing standards[J]. Choices:the Magazine of Food,Farm & Resource Issues,2003,18(1):9-13.

[7]Chambers R G. Revisiting minimum-quality standards[J]. Economics Letters,1992,40(2):197-201.

[8]Starbird S A. Moral hazard,inspection policy and food safet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5,87(1):15-27.

[9]Pouliot S,Sumner D A. Traceability,liability,and incentives for food safety and quality[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90(1):15-27.

[10]周德翼,杨海娟. 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 中国农村经济,2002(6):29-35,52.

[11]任国元,葛永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2008(9):61-64.

对于加强节能质量监管的思考 篇4

1 建筑节能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有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方面。各方建设主体存在多投入少收益的认识误区, 对节能政策认识不足, 重视程度不够, 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二是设计质量方面。设计图纸粗糙, 深度不够, 节点构造不详, 随意变更, 事后变更, 审图不严。三是资质管理方面。施工资质、检测资质、人员资格管理存在空缺。缺乏较为专业的节能施工队伍和可涵盖规范规定检测项目的检测机构。四是材料工艺方面。材料选用、施工工艺、技术方案不尽合理。五是施工技能方面。规范不熟悉、技能不掌握、技术不成熟, 产生工序质量、节能效果达不到要求, 出现空鼓、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六是过程控制方面。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不落实, 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没有切实履行到位。七是资料管理方面。资料制作收集混乱, 发生不及时、不真实、不规范、不完整等情况。八是监督力度方面。业务能力、监管方式、措施上尚有待提高和改进。

2 建筑节能质量监管工作要求

作为质量监督部门, 其监督依据和监督重点始终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强制性条文和《导则》等要求来实施。同时, 考虑到建筑节能工程纳入建筑工程体系时间不长、节能实施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建筑节能本身具有的特点等因素, 具体工作中有必要结合实际加强节能指导, 突出监督与指导并举, 进而提高监督实效。

3 加强建筑节能质量监督的实施措施

大致可把质量监督工作分为监督提醒、过程监督和监督档案形成等三个部分, 实行“三提醒、三强化、三注重”的节能质量监管办法。

3.1 三提醒

(1) 监督交底时提醒。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计划及监督工作程序;②参建各方对建筑节能施工与管理工作要求;③施工图审阅中发现的问题;④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材料 (产品) 质量控制与复验、样板间制作与确认、过程控制与检测、资料制作与整理等。 (2) 节能实施时再提醒。在节能实施前后某些点上 (如基础验收监督时) , 可作为一个告知点再次提醒有关参建各方, 要求重视并抓好各项工作。 (3) 监督过程中提醒。在监督过程中按照建筑节能施工不同阶段对存在的问题和下步施工需注意的事项及时进行告知与提醒。

3.2 三强化

(1) 样板间 (件) 监督。①应坚持样板引路, 样板间制作完成, 应经各方责任主体确认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②应将节能样板间有关材料、工艺、验收资料等节能资料进行检查;③应对节能样板间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 (2) 建筑节能过程监督。主要检查内容应包括:①各方责任主体质量行为;②工程技术资料;③节能各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抽查;④实体检测情况等。 (3) 节能分部验收监督。①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须进行建筑节能分部验收;②验收申报时, 应将建筑节能专项技术资料报送检查;③节能分部验收监督内容主要包括:对验收组成员及节能验收程序进行监督;对节能工程实体质量进行抽测;对观感质量进行检查。技术资料检查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建筑节能施工前, 应对施工图审查情况、节能施工专项方案及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编制审批情况等进行检查。②节能监督过程中应及时跟进检查施工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性资料。③设计变更均须事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设计变更不得降低建筑节能效果;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应由原设计单位出具, 并经原审图机构审查通过;实施前应获得建设监理的确认。④进场建筑节能材料 (产品) 应有省级以上 (含省级) 的节能产品认定资料及《XX省建筑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法定检测单位检测产品合格报告、出厂合格证、中文说明书、现场见证取样复验合格报告等证明文件。⑤施工组织设计、监理规划中应含有建筑节能施工内容。⑥应将样板间 (件) 的技术资料 (材料、工艺、验收资料) 纳入工程技术档案。⑦技术交底记录。⑧隐蔽验收记录除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外, 还应有必要的图像资料 (全貌和有代表性的局部 (部位) 照片) , 保温层的隐蔽图应有厚度测量示意内容。⑨节能资料按一个分部进行收集, 单独组卷。

3.3 三注重

(1) 质量问题的处理。①对施工现场发现的有关质量问题, 应采取相应措施, 可视违规行为轻重, 给予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责令 (局部) 停工通知书》和实施行政处罚等;②对各类问题均应有整改确认。 (2) 监督记录与监督报告的形成

①对日常监督抽查、节能分部验收情况等均应做好监督记录;②应将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各方责任主体履行质量行为、执行强制性标准情况、实体质量与资料抽查 (测) 、问题整改及处理、验收监督等内容如实写入监督报告中。 (3) 监督档案的归集。监督档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监督工作方案;监督抽查 (测) 记录;分部工程验收监督记录;质量问题整改和处理的有关资料;有关工程照片 (含底片) 、音像资料;备案所需资料等。档案应及时收集归档, 妥善保存。

4 结束语

各地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根据本地节能实际, 其监管方式也许有较大差异。建筑节能政策和规范的落实, 需政府部门的有力推进, 也需监督工作者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通过开展政策引导, 扩大节能提醒, 抓住薄弱环节, 强化过程监督, 重视一些关键节点的监管, 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有效实施。当然, 要做好建筑节能, 单靠监督部门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工程建设各方作为具体实施主体, 理应重视节能工作, 只有各方统一认识、齐抓共管,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员节能意识和责任到位, 才能更好地使建筑节能政策落到实处, 使民众得到更大的实惠。

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S].建质[2008]19号.

质量的监管 篇5

为响应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质量监管、质量提升”示范推广活动,根据国质检(2010)631号文件《关于生产企业全面落实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指导意见》有关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公司决定从2010年6月1日起,发起2012 “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活动。现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成立公司“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推广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协调员:

组员: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质量监管、质量提升”活动,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现公司质量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全面促进公司产品质量和质量服务水平持续改进,使公司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达100%并始终保持,保证无重大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三、工作内容

公司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领导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分管副总对所分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定期或不定期将质量控制检查情况向法人代表汇报,在月度质量例会上反馈,冰

提出整改意见。

健全相关质量管理制度,由推广小组—职能部门—车间组长—关键岗位员工组成公司质控网。

质检部负责全面实施质控管理,每月汇总各职能部门的质量管理结果,并为公司定期提供质量管理分析报告。

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分管业务范围质量管理控制标准及实施方案,定期进行检查督导,形成质量管理分析报告送质检部汇总,公司推广小组负责对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考评。

各职能部门行使指导、检查、考核和监督职能,通过分析、评价、反馈等措施,持续改进公司产品质量。

建立实施企业质量安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度。

开展全员质量培训,鼓励员工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质量意识。推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诚心自律,践行质量承诺,树立对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四、工作措施

从2012年6月起,相关职能部门每月做好本部门分管范围内上一月的质控检查,在每月15日前,将本部门质控报告传送到质检部,质检部汇总后,于20日前将全面质量管理月分析报告交公司领导,并向公司相关部门反馈,通报。

对于在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质检部应及时对相关部门发出整改书,各相关部门对有异议的问题可提出申诉,对核实的问题,必须制定整改措施并予以执行。

每季度召开全面质量控制管理会议,由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分管业务的质量分析报告,经质检部汇总后,由质检部组织,分管副总主持召开会议,推广小组成员参加,全面研究,分析解决公司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推广活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推广实施情况与部门责任人、实施责任人的考核绩效挂钩。

五、工作要求

相关部门必须认真结合主管业务范围内的专业技术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质控评价标准,对每个涉及到相关工作的部门进行检查督导,并按时汇总和反馈。

各部门责任人为质量管理工作第一负责人,要认真做到部门全面质控管理(尤其是生产和质检),要按照质控标准,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间,责任到人,共同完成部门管理,督促各质控员及时按质完成各种资料收集整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探讨分析 篇6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发展“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

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着力深化治理整顿,夯实工作基础,健全工作机制,整体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围绕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总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工程、农业标准化建设工程、农业投入品整治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工程等“五大工程”,着力构建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度和监管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加强专项整治,防御系统性风险。大力开展标准化生产,全县蔬菜、水果农药残留例行监测、法定性监测合格率平均达到95%以上。

二、加强监管制度建设

进一步推动形成属地政府统一领导、农业部门依法监管、其他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积极推动地方行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推动落实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的工作。进一步落实县农业部门在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直接责任,落实县农业局与乡(镇)推广站、乡(镇)推广站与相关生产者签定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状的工作。

三、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县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协调相关部门推行农药经营备案、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推行农资管理信用评级、信息化管理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管理制度。

实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工程,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关。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普查,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加密监测,深入“清洁田园”活动。

四、加强农业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

1.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开展春秋两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药市场监管活动、种子质量执法活动、化肥打假专项治理活动、放心农资下乡活动等。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加强农资市场监管,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坚决杜绝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坑农害农现象。

2.开展果蔬农药残留问题专项整治

按照“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原则,采取日常監管、专项监督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开展活动。继续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贮存和使用高毒高残留禁用农药行为,以及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药行为和在水溶性肥料产品中违规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行为。以水果、蔬菜高毒农药残留问题为重点,强化农药监督管理,严查、严打在蔬菜用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行为,严格遵守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等作物上禁限用的有关管理规定。

3.开展农业产地与环境安全监管

开展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在主要农产品生产区域开展定期定点监测,掌握产地环境质量变化动态。重点摸底排查重金属污染、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农田和水源状况。加强农田污染应急预警工作,当发生农田污染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五、加强监管能力的提升

1.建立和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继续完善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的建设,做到“六有”:即有机构、有人员、有职能、有场所、有设备和有经费。充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人员,县级至少设置5~6人以上,每个乡(镇)至少设置2~3名监管员,每个行政村至少设置1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

2.加强监管机构能力建设

开展质量安全监管、检测和资质认证工作。开展“懂政策、懂法律、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农产品质量安全人才队伍培训。

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预警

1.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

要严格按自治区农业厅有关文件的要求,完成本辖区内蔬菜水果生产例行监测任务。县乡两级检测站重在生产过程中的督导检查和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筛查,确保产地生产安全。进一步加强重要节假日、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期间的专项和突击检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预警分析、联合执法

充分利用自治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平台,整合监测资源,强化监测结果信息报送与共享,加强数据采集汇总分析,进一步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农业执法监管机构与检验检测机构间的协调配合,根据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查结果,加大执法查处力度,做到违规必查,违法必究。

3.加强应急处置和舆情监测

健全信息报送网络,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确保问题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严格信息发布,决不允许擅自发布不客观、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误导公众。加强与新闻宣传部门的信息沟通,充分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队伍作用,加大正面宣传,正面引导舆论。发生重大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事故的,要按规定和程序及时报告。

4.加强宣传,确保良好监管氛围

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以及多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业标准化工作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质量意识。指导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施肥。加强对从事农业投入品经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依法经营意识。

5.加强部门协作,确保监管取得实效

要在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食安、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保监管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要加强系统内部的沟通交流,及时反馈好的典型及存在问题,遇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要立即报告。积极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投入,特别是要保障县乡农产品质量监管所必须的交通工具、检验检测设施设备和运行费用等投入,使各级监管、检测、执法机构具备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工作条件。

参考文献:

[1]马爱国.当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几个关键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4(02):8-10.

[2]刘翠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思路[J].北京农业,2014(30):2-3.

[3]黄师,张君岭,庄建玲,王晓莹.关于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的分析[J].南方农业,2014(36):155-156.

现代农机质量监管的新内涵 篇7

一、现代农机质量监管所需实现的目标

1. 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农机质量监管最基本的目的是要保证农民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农机, 只有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农业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

2. 规范农机市场运作

农机质量监管可以监督农机生产者的生产, 促进农机市场公平竞争, 有效减少市场上的不合格产品, 促进农机市场健康发展, 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只有规范农机市场运作, 农机好品牌才会源源不断地出现。

3. 促进农机产业发展

农机质量监管能够约束农机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农机, 促进行业的有序竞争, 对农机企业形成外部约束和压力, 倒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 严格生产标准, 提升生产质量, 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只有农机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农机质量才会不断提高。

4. 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良好的农机质量可以促进农机大规模投入农业生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中, 随着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 农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 通过农机质量监管有助于推动农机装备技术进步, 进而推动农机化发展。

二、现代农机质量监管所涉及的质量范畴

1. 农机产品质量。

农机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 关系着农机在技术性能方面是否能满足农业生产需要。当前, 部分农机生产厂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降低了对农机产品质量的要求, 产品不能满足农户实际需求, 甚至给农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此外, 农机产品质量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层级, 四个标准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理顺。产品质量标准的不统一, 增加了农机质量监管的难度, 易造成农机市场混乱, 损害农民利益。

2. 农机作业质量。

农机作业质量是作业标准、农艺要求、操作技能、机具状况等要素在生产中的优化组合, 反映农机使用的最终效果。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好坏, 都要通过作业质量来检验。

目前, 农机作业质量评价标准不合理。由于各地的农艺要求和农机制造水平不同, 农机作业质量也不尽相同。现有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 远远不能满足作业质量的评价要求。有些农机虽然有作业评价标准, 但与现有的农艺要求不匹配。

3. 农机维修质量。

农机维修质量是指农机维修设施条件以及维修技能, 维修后的农机能否满足技术要求, 维修质量与农机作业质量密切相关。随着农机使用频次的增加, 其出现故障的几率随之增加, 而与之相匹配的维修质量评价标准却严重不足, 甚至有部分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农机维修市场, 贱买贱卖现象普遍, 配件售后无保障, 导致机具整体质量水平下降, 从而加大了机具的返修率。因此, 维修质量也是农机质量监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4. 农机服务质量。

农机服务质量是指农机在售后服务方面能否满足农机日常维修需要, 方便农民维修和更换零部件。良好的农机服务质量可以延长农机的使用寿命, 减少农民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农机服务贯穿于农机使用的整个过程, 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评价农机售后服务质量, 在进行服务质量评价时, 易产生利益纠纷。在解决三包问题时, 部分生产厂家与销售商互相推诿, 服务质量低。因此, 强化农机服务质量监管须引起高度重视。

三、现代农机质量监管对农机性能的要求

1. 农机的适用性

现代农机的质量要求首先应当体现在适用性上, 农机质量只有符合农业生产实际使用需要, 才能确保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方便、实用, 不出现差错, 因此适用性是农机质量监管的第一要求。

2. 农机的安全性

农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还应当具备安全性, 方便农民使用, 尽量减少因操作错误造成人身伤害。因此, 农机质量监管必须高度重视农机使用的安全性, 建立安全性评价标准, 提升农机使用的安全性。

3. 农机的节能性

农机的节能性直接影响着农机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大小, 影响着农民使用农机的经济成本。因此, 农机质量监管应当重视对农机能耗的监管, 建立合理的能耗评价标准和检测标准, 淘汰能耗大的农机。

4. 农机的环保性

环境问题日益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 作为生产企业, 很大程度上会因为技术等原因使得部分环保性能差的农机进入农机市场, 因此农机监管部门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 必须对农机环保性能进行严格监管, 淘汰环境污染重的农机。

四、完善现代农机质量监管的有效途径

1. 强化监管队伍建设

农机监管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非常强的责任意识, 并且掌握现代农机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 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目前, 农机质量监管人员在相关法律法规、核心业务技能等方面与实际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 要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 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保障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公平、公正。

2. 畅通投诉渠道

农机质量监管的前提是要畅通农机质量投诉渠道, 让农民及时方便地把农机质量问题反映给监管部门。而农机质量投诉渠道中的重要一环就是专门负责处理投诉的机构。因此, 各县级以上农机化主管部门应认真落实《农业机械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要求, 明确承担农机质量投诉监督职责的处室或单位, 建立投诉工作制度, 健全投诉监督网络, 充实工作人员, 配置办公设备, 保障工作经费。设立投诉受理窗口, 开通投诉网络平台或热线电话。向社会公布投诉监督机构的名称、地址、电话、电子邮件等信息。

3. 完善监管法律

尽管国家出台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农业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 但是在实际解决投诉中, 农机监督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协调进行处理, 根本没有具体的行政手段, 协调起来困难多、难度大, 有时起不到作用, 只能让投诉者通过消协解决。因此, 要尽快出台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 使工作有法可依, 逐步实现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法制化。

4. 健全监管体系

农机质量监管需要无缝对接的严密体系。从纵向来看, 亟需建立从省到市再到县的质量监管体系。目前, 农机质量监管的效果还与实际需要不相吻合。县级农机质量监管条件相对薄弱, 无论是设施还是人员编制都不完善。因此, 农机质量监管体系应当由省延伸到县一级, 使监管体系形成点面结合的网状结构, 充分发挥监管的实际效果。从横向来看, 农机质量监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在职能上还需统筹协调, 共同配合完成农机质量监管工作。因此, 建立纵横统一完善的农机质量监管体系, 形成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的监管网。

5. 规范监管标准

鸭配合饲料的质量和监管措施 篇8

生长鸭、产蛋鸭、肉用仔鸭配合饲料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代号为SB/T 10262-96。本标准规定了生长鸭、产蛋鸭、肉用仔鸭配合饲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判定规则及标签、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2 鸭饲料卫生质量鉴定

通过鉴定, 可保证无公害鸭绿色安全生产所需的清洁饲料的供应, 减少饲料资源的浪费, 提高鸭的健康和生产力, 同时还能明确饲料卫生质量事故的原因和责任。饲料卫生质量的鉴定包括经常性的鉴定, 对新产品、新工艺的鉴定, 对可疑饲料的鉴定等。 (1) 经常性的鉴定:为了保证无公害鸭绿色安全生产中鸭体健康和生产力正常发挥, 无公害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经常有计划地、不定期地以抽查的方式对饲料进行质量鉴定, 尤其是对容易发生饲料质量问题的温暖潮湿季节 (如夏、秋季) , 多安排鉴定工作。 (2) 对新饲料品种、新工艺的鉴定:对未曾生产的新饲料品种或新开发的饲料资源, 必须进行系统的鉴定。对既有的饲料品种, 如生产工艺及配方的改变, 也需进行鉴定, 确保符合卫生要求。 (3) 对可疑饲料进行鉴定:由于鸭群发生中毒性疾病时, 或怀疑一些发生的疾病可能是由饲料引起时, 应对饲料进行全方位的卫生质量鉴定。这种鉴定涉及对患病鸭的治疗是否准确, 甚至涉及法律责任, 因而要求较高。当怀疑饲料受到环境或其他因素污染时也需要进行鉴定, 这种鉴定涉及批量饲料的处理, 因而较为复杂。

3 避免饲料品质变化的措施

为了做好鸭饲料的贮存和保管工作, 必须要满足并做到如下要求。 (1) 饲料不散放, 用密闭的塑料袋封装保存。 (2) 饲料应置于闭光、阴凉、通风干燥处。 (3) 在饲料中应添加些抗氧化剂和防霉剂, 如VE、丙酸钙等。 (4) 一次配料不要太多, 通常夏季不超过8d, 冬季不宜超过15d, 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及定期预防投服的药品等, 应现配现用。 (5) 定期防治鼠害和虫害。

4 防止饲料品质变化的日常检验

防止饲料品质变化的日常检验方法主要包括感官检验法和物理检验法。

4.1 感官检验

饲料常因品质不同而有不同的特征, 对人体的感官 (耳、目、口、鼻、手等) 会引起不同的反应, 留下一定的印象。感官鉴定就是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直接判断饲料品质好坏的一种方法。感官鉴定结果虽然不很精确, 但是方法简便迅速, 无需仪器设备, 所以对饲料品质的鉴定具有一定作用, 尤其是商品外观价值和色、气、味等项目的鉴定, 仍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感官检验方法包括视觉检验、嗅觉检验、味觉检验、触觉检验、齿碎检验、听觉检验等法。 (1) 视觉检验法就是利用眼来观察饲料的形状、色泽、杂质含量以及有无结块、霉变、虫害等。 (2) 嗅觉检验法就是利用不同的饲料具有不同的形状, 变质的饲料有某些特殊气味, 嗅觉检验就是根据饲料的不同气味, 利用鼻闻的方法来鉴定、判断饲料品质的好坏。 (3) 味觉检验法就是利用舌头舔尝辨别饲料有无刺舌的恶味、苦味及其他坏味, 从而判断品质的好坏。 (4) 触觉检验法就是利用于触摸饲料时的感觉, 如软硬、光滑、轻重、温度高低等, 来判断饲料水分的大小, 品质的好坏。 (5) 齿碎检验法主要用于谷类饲料水分的检验, 检验时用牙齿咬碎谷粒, 根据其抗压力的大小, 判断其水分的高低。 (6) 听觉检验法就是利用耳听饲料在不同情况下所发出的响声, 如饲料流落时发出的声音, 齿碎时的声音等等, 来判断饲料水分大小, 品质的优劣。以上各类检验方法, 在应用时并不是孤立的, 而是互相协同的。根据各种方法鉴定的结果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4.2 物理方法

物理检验方法所需用仪器简单、操作方便, 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在饲料检验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常用的方法包括筛选法、容重法、比重法。

(1) 筛选法。用一组筛孔大小不同的筛 (0.5、1.0、2.0mm孔径) , 将饲料进行筛选, 仔细观察各筛层饲料粒度的大小、种类和混入的异物。用筛选的方法能够分辨单用肉眼不易看出来的异物, 而且还可了解饲料粒度的分布情况, 鉴定饲料的粒度。

(2) 容重法。某一种饲料通常在一定容积内的重量是一定的。因此, 通过测定饲料的容重, 与该饲料的标准容重相比, 就可以辨别饲料中有无异物混入, 以及该饲料品质好坏的程度等。

质量的监管 篇9

1 产生种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1.1 种子生产技术操作不规范

种子生产是种子质量的源头, 确保优质的良种, 必须从源头抓起。

1.1.1 亲本纯度低。

在种子生产中使用的亲本纯度低, 出现杂株超标。如使用了以制代繁的亲本种子, 超世代、遗传性状发生变异的种子, 以及隔离区不安全等问题, 都会导致后代纯度降低。

1.1.2 田间除杂去雄不及时。

在水稻杂株抽穗、玉米抽雄散粉前, 除杂、去雄不及时, 隔离区达不到标准要求, 拔出的杂株、雄穗随手乱扔等, 导致后代纯度下降。

1.1.3 收获不及时, 把关不严。

种子成熟期没有及时收获, 引起穗上发芽、霉变, 降低发芽率。未单收、单脱、独立场地晾晒等而出现机械混杂, 造成品种纯度降低。

1.1.4 忽视贮藏、分装环节。

贮藏种子含水量超标, 种子堆发热霉变, 降低种子发芽率。在种子入库后的精选加工、分装等环节, 场地、机械清理不净造成混杂, 都会导致品种纯度降低。

1.1.5 生产商自检不严。

在种子生产过程中, 必须保证种子纯度。入库包装前要分批取样进行室内检验, 如含水量、发芽率、净度的检验, 达不到标准的要尽早采取翻晒、精选等措施, 使其达到规定标准;经过处理仍达不到标准的必须转商, 绝不能做种用。而部分生产商只注重了田间种子质量, 而忽视了室内质量的检验;有的只注重了室内质量的检验, 而忽视了田间种子保纯措施的落实, 导致种子质量下降。

1.2 种子经营者存在出售劣质种子的投机行为

1.2.1 未审先推。

种子生产商和经营商为了尽早获取暴利, 利用农民“求新”心理对品种夸大宣传, 只讲优点, 隐瞒缺点与不足, 误导农民购买未经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 严重影响农民增产增收。

1.2.2 证照不齐, 无证经营。

有的经营户有营业执照但无种子经营许可证;有的有种子经营许可证但无营业执照。甚至有的不但既无种子经营许可证又无营业执照, 而且无固定的营业场所, 严重扰乱了种子市场, 其销售的种子质量难以保证。

1.2.3 种子包装、标签不规范。

主要是包装袋上的图形与本品种特征特性不相符;品种审定编号标志不清、品种特征及简易栽培技术介绍不清;按规定必须标注的内容不齐;生产许可证号、生产日期填写不全等。

1.2.4 购销种子无档案, 开出的票据含糊不清。

部分种子经营户购销种子无档案, 进货渠道、销售对象不明, 开据发票故意将品种名称混淆或将多个品种开在一张发票上, 不填写购种者的单位姓名, 有意造成含糊不清, 一旦出现种子质量问题借机推托责任。

1.2.5 良种良法不配套。

部分种子经销商不具备种子基础知识, 更缺乏对新品种特征特性的了解, 在销售过程中不能向购种农户讲解本品种的基本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以及主要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等要点, 良种良法不配套, 不能充分发挥良种的增产潜力, 甚至减产。

1.3 非种子质量因素引起的质量隐患

1.3.1 异常气候对作物的影响。

光照不足、高温、低温、暴雨、冰雹、干旱等自然因素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如长时间阴雨导致光照不足, 大豆易徒长, 籽粒变小, 高温、低温、湿度大影响作物授粉, 结实率降低;大风、暴雨造成作物倒伏, 引发病害;长期干旱作物枯死, 都会给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1.3.2 栽培措施不当。

如茬口、施肥、整地、浸种、催芽、种植密度、施肥、浇水、化学除草等人为因素实施管理不当, 导致不发芽、缺苗、烧苗、死苗、徒长等现象, 造成农业生产的损失。

1.3.3 植物病虫、草害预防不及时。

如玉米螟危害导致玉米空秆, 蚜虫危害引起玉米粗缩病的发生, 草害防治不及时引起作物减产甚至绝收等。

1.3.4 部分农民法律意识不强, 盲目购种。

部分农民购买种子时不分经营者是否有合法经营资质, 不看种子标签说明, 以及包装袋上所标注的种子质量是否存在问题, 更不保留购种发票, 从而为不法商贩销售假劣种子提供了机会, 使假劣种子应用于生产而造成损失。

2 强化种子质量监管的主要措施

2.1 完善机构, 健全体系

种子质量监管部门应配足有较高素质的人员, 应有必要的交通工具和检测仪器, 建立省、市、县三级监管网络。各级农业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种子质量监管职责, 按照县级自检、市级联检、省级抽检的互动方式层层监督及监管, 发现不合格种子一律就地果断处理。

2.2 加强品种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坚持先试验示范后推广的原则, 严格规范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任何一个品种都有它的区域性和适应性, 不能盲目地将未经国家或本省审定通过的新品种大面积推广。因此, 要建立起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体系, 建立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 充分了解新品种在本地区的适应性和丰产性, 评选确实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 用最佳的栽培方法在最适宜的地区种植, 充分发挥新品种的增产效果。对销售未经审定和未在本地区试验、示范的品种要严厉查处, 杜绝乱引、乱繁、乱推现象发生。

2.3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

市场管理是种子质量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严格把握种子许可证、种子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要通过考试考核, 对不具备条件的生产、经营户一律不办证和吊销证件。在种子销售季节, 重点加强监督检查, 重点查处未审先推、超范围经营、超资格拆零销售、不建档案或档案不规范、冒用商标、标签标注不规范、经营假劣种子等违法行为。采取拉网式普查和重点突击检查相结合, 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相结合, 对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绝不手软, 达到整顿和规范种子市场的目的, 确保农民购上放心良种。

2.4 加强对种子生产、经营单位的管理

加强对生产、经营人员法律知识与种子相关知识的培训, 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业务能力。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要求生产、经营种子, 从源头抓好亲本种子质量。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搞好田间检验、室内检验和种植鉴定, 杜绝不合格种子用于生产。要健全种子生产、经营档案, 销售的种子必须经过加工、包装并附有内、外标签, 质量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建立健全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自觉接受种子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依法生产、经营种子。

2.5 加强宣传, 提高农民种子质量意识

种子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传媒, 采取各种方式向广大农民宣传种子监管的法律法规知识, 识别假劣种子的技术知识, 做到家喻户晓, 人人皆知, 使假劣种子无藏身之地。在种子销售的关键季节, 种子质量监管部门与种子企业通过印发资料、举办培训班或借助广播、电视等媒体, 提醒广大农民在购种时如何鉴别种子优劣, 如种子袋上是否标注品种审定编号、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编号;种子质量的四大指标是否达标;生产日期;主要栽培技术说明等, 引导农民选购优良品种, 提高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同时, 种子管理部门要鼓励和引导农民到正规渠道、有经营资质、讲信誉的经营店购种, 对非法销售种子的行为积极举报, 堵住非法销售渠道, 确保农民利益。

2.6 加强检验队伍建设

质量的监管 篇10

关键词: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法律思考

一、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 我国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有关工程质量监管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相继完成了一大批高质量工程项目, 质量技术进步取得新进展;全社会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工程建设各方的质量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及质量监督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监督管理能力得到提升。然而, 2007年6月15日广东江门的九江大桥坍塌事故、同年8月13日湖南湘西凤凰至贵州铜仁大兴机场的二级公路堤溪段300多米长的沱江4跨石拱桥坍塌事件再次说明:建设工程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的安全,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的管理, 仍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镇化快速推进, 我国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 技术难度越来越高, 人们对工程质量已从单纯注重安全性上升到舒适性、建筑节能以及全寿命周期质量等全方位的需求。工程建设的现状给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完善势在必行。

二、我国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及其弊端

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立的法律依据最早可以追溯至1983年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联合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条例》和1984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国发[1984]123号) 文件。20多年来, 围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我国相继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 并增补、修订了大量的强制性技术标准。其中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建筑法》和2000年《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实施对规范市场行为, 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提高我国工程质量水平起了重要作用, 更为现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

目前我国现行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纵向管理是国家对建设工程质量所进行的监督管理, 它具体由国家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及其授权机构实施;横向管理是指工程承包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所建工程的管理。现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有效运行, 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有待完善。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一直是我国国家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有关工程建设质量的立法工作也一直为工程建设法规的立法重点。现行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其中第六章即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2000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建筑法》的配套法规之一, 它对建设行为主体的有关责任和义务作出了十分明确的规定。此外,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也相继颁发了建设行政规章及一般规范性文件。如:《建筑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规定》 (1985年) 、《关于确保工程质量的几项措施》 (1986年)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 (1990年) 、《关于提高住宅工程质量的规定》 (1992年) 、《关于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 (1995年) 、《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 (2002年) 等。所有这些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我国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 工程质量监管的实践仍面临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 执法不力和对法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等问题, 尤其是缺乏有关工程质量监督的程序性规定。这种立法现状致使监管者的监管行为缺乏外在制约, 被监管者的知情权、参与权受到不同程度的侵犯, 极易发生徇私舞弊、滥用职权、收受贿赂等违法犯罪现象, 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监督管理机构权责不明确

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不作为、滥作为、运动员与裁判员角色经常混淆不清, 工效不高和分割管理, 封闭管理, 政出多门的状况;首长 (政府) 工程, 献礼工程不执行法定建设程序, 不按科学规律和技术标准, 盲目组织施工, 经常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 抢工期赶进度, 造成了许多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全国各地的各类开发区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大多存在较严重的各自为政, 封闭管理, 自行管理, 管理不严, 存在隐患等问题。

3、监督管理体系不科学

如前所述, 当前我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包括纵向管理和横向管理两个方面。一方面, 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实行多部门多专业管理, 政出多门, 相互间职能划分不清, 看上去层层把关, 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职责不清不仅造成了部门之间的扯皮掣肘, 而且也给立法和监督执法造成了困难, 还加重地方及企业负担。另一方面, 统一的监督机构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设立的工程质量监督站由于其编制、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装备等均由当地管理, 人员配备不尽合理, 各地发展不均衡, 导致对其有效监控明显不足。没有自上而下对其统一的管理机构, 不利于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4、监督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我国现有各类监管机构所配备的人员尚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督。首先表现在人员素质上, 长期以来, 由于编制和管理方式等原因, 各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中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素质参差不齐, 与“既要对法律法规非常熟悉, 又要对强制性技术标准非常熟悉”的要求甚远, 级别较低的县级监督机构这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其次表现在设备上, 技术装备落后, 缺乏现代化的检测手段, 监督方法远远落后于科技发展水平, 影响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 难以适应当前建设工程发展的需要。所有这些直接削弱了政府监督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亟待改进和完善。

三、对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法律思考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为进一步改革政府质量监督工作, 完善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促进工程质量水平和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本文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提出几点法律思考。

1、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一些规定已明显不能适应当前的客观实际, 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国务院2007年立法工作的意见已把《建筑法》列入“需要抓紧研究、待条件成熟时提出的立法项目”的133件之一。作为建筑法律体系母法的《建筑法》及与之配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对其逐步完善过程中, 应对具有相关执业资格和岗位资格等人员的行为做出法律规定, 把一些相关质量责任主体依法纳入管理范畴, 对工程合理使用期满后的质量确认以及使用中遇到意外损害后的质量确认建立相应法律制度, 尽快构筑质量监管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法律法规及政府规章迫在眉睫。

2、转变角色, 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实施强制性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我国的行政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对政府在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依法行政和行政管理法制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 转变角色就是要实现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方式的转变:由授权执法向委托执法转变;由实体质量的环环把关向随机抽查转变;由“看、问”式现场检查向采用科学仪器, 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的权威性监督转变;由直接审验工程质量等级向竣工验收备案制度转变;由以施工现场对承包商的监督为主向全面、全过程监督转变。通过角色转变使政府监督机构恢复执法地位, 承担监督责任, 依法对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结果实施公正、威慑的执法监督, 使各建设主体依法承担起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度的有效落实, 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的提高。

3、加大执法力度, 整顿规范建设市场

监督法规的实施和执行, 建立统一的执法实体。主要包括:一是对招标、投标弄虚作假, 工程项目转包、违法分包, 挂靠和欺诈等违规行为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二是依法建立承包商、供应商市场准入制度, 实现有形建筑市场与政府部门机构分设和职能分离;三是在贯彻落实《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基础上, 通过法律的形式建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和建筑工程竣工备案制度。工程设计审核和竣工备案应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 委托国家认可的非官方机构 (如协会或学会) 进行;四是实行强制性的以承包履约担保和业主支付担保为核心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凡涉及工程建设活动的各方, 如业主、总承包商、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 均应向指定的保险公司投保, 而保险公司则要求各个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委托一个由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机构进行质量检查监督。委托机构接受委托后, 从工程的设计、施工、招投标开始, 直到工程竣工, 最后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报告送与工程建设的有关各方, 并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建设中债务拖欠、责任不清等问题。

4、提高监督人员的综合素质, 严格依法行政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技术性和经济性都很强的知识型管理工作。《建筑法》第14条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专业技术人员, 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 并在执业资格证书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建筑活动。”政府的监督管理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举足重轻的作用。法律对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的规定要求监督管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技术专业知识, 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 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 了解建设工程经济知识, 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2]刘应宗、郭汉丁、孟俊娜:我国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转变[J].建筑经济, 2002 (2) .

[3]黄建化: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体制的构建[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2.

[4]孙礼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M].法律出版社, 2001.

[5]葛志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特征及其矛盾的协调思路[J].中国建筑, 2003 (4) .

[6]冯淑萍: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建设的重要措施[J].建筑工程研究, 2003 (11) .

[7]韩志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使命[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8]李永丰: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现状及应对策略[J].工程研究, 2003 (2) .

[9]张绍生: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的功能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 2002 (5) .

有效监管,保障质量提升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18-02

“教学质量”永远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高低,决定了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能否达成。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快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其职业属性决定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必须围绕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展开,由此带来了教学组织管理、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等方面的独特性。因此必须建立起能够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与职业学校教学活动过程相适应,符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规律(特点)与要求,能够对教学质量发挥及时监控保障作用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体系,确保培养目标有效落实。这种监控管理体系应建立在教学质量评价基础上,能够客观地检评并优化学校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激发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内驱力,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的。

一、规范人才培养方案,从源头上保障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人才培养方案是各专业开展教学管理,实施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的依据,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指导和约束作用,同时还能够确保学生享有足够的、合格的教学资源。因此,通过对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实施、调整、检查等环节进行监控管理,能够从根本上保障职业学校毕业生质量。

一是把住审批关。对学校所有将要招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制定依据、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设置及教学时间安排、实训项目及安排、考证安排、师资、设备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核,以确保其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发挥好对教学活动的指导作用。

二是守好调整关。由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具有超前性,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滚动调整,这种调整应建立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本着适应日益发展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原则,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目的。调整方案应逐级上报,即专业办申报,教学校长审批,教务处备案,对于重大调整应报送市级管理部门审批。

三是盯紧实施关。在实施过程中,市校两级管理部门要开展定期检查。市级管理部门通过专项督导、视导、检查等形式,从课程开设、训练项目实施及设备使用等方面进行检查并反馈;学校管理部门应在期中、期末从课程教学进度、实验实训台账等方面进行定期检查,确保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

二、加强教学质量终端监控,坚守质量底线标准

考试是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重要途径,市级统考统测在一定程度上守住了教学质量的底线,促进了学科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的落实;通过考试成绩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终端显示,也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相关的技能、能力水平,从一个侧面反映教师的教学工作成效。

由于职业学校专业的多样性及课程的复杂性,在操作层面难以对所有的课程进行统考统测。因此,市级层面对主要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技能进行统考统测,首先能够在终端评价的基础上,有效地监控主要文化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及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的教学质量,能够在课程层面保障学生学到本专业的核心知识,掌握关键技能,培养核心能力。即将举行的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就是针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特点,通过对主要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进行测试,从终端显示地区、学校的教学质量。

其次,对职业学校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存在较大困难,专业课程更是如此,教考分离的效果也不太明显,而统考统测为任课教师的教学绩效评价提供了客观依据。学校可以通过同层次相同学科的均分、及格率、班级推进率等指标,较客观地评价任课教师的教学成效,解决教师教学绩效难评价的问题,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加强教学过程监控,确保施教环节有效落实

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具有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学场所既有教室,又有实训车间、实践基地、企业生产车间等;教学内容既有理论教学,又有技能训练、现场教学、理实一体教学、顶岗实践等,增加了教学过程监控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决定了质量监控管理应具备多样性和开放性。要实施对教学过程的有效监控,首先要转变理念,认识到监控应本着引导、激励、促进教师丰富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行为的目的,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平台,因此要尽可能地提高教师参与度,激发教师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自觉优化教学环节改进的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促使教师逐步养成对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反思,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实现自我监控的能力。

其次,学校要依据教学计划,开展教学常规检查,落实人才培养方案。贯彻教学“五认真”要求,定期检查教师的教案、教学进度、学生作业批改等情况,及时了解和督促教师落实教学常规。通过课间巡课、预约听课、推门听课,专家督导、视导,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抽测等形式,及时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通过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并及时反馈,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在不断改进中得到优化。

实践性课程特别是校外实践、企业顶岗实训,由于教学场地分散、学生集中度低,同时又涉及授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辅助人员、实践单位的带教师傅各类人等,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施难度较大。可以从实践教学计划与训练目标、训练内容与专业要求的吻合度,训练指导手册的切实度,训练设备的类型、数量及性能是否能够满足学生训练需要入手,从反映学生训练质量的过程性记录,对学生训练质量的总体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实践单位对学生的态度、行为习惯、操作规范等方面的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监控。

职业教育在各级政府的重视下,投入力度加大,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何从办学规模扩张转向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将是每一个职教人要面对的重大课题。就教学质量而言,要实现显著提升,必须着眼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背景下对教学质量的要求。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首先要建立制度,如教案、作业检查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考分离、随机抽考制度等,以制度来监控教学活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其次,要构建多元化的质量监督保障机制,发挥市级教学管理部门、教育专家、职教专家、行业机构、用人单位的作用,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督导、视导、专项检查等形式,进行诊断式监控。最后,要处理好终端评价与过程监控的关系,建立课程的终端量化评价机制,通过相对刚性的终端质量评价,为监控教学过程提供有说服力的支撑数据,促进教师增强质量意识,自觉优化教学行为,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京市职教教研室)

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篇12

一、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1.农机维修质量监管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以下简称“促进法”) 的需要

该法规第十一条要求, 国家加强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 制定完善的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和作业质量等标准, 对农业机械产品涉及到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技术, 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强制执行的技术标准。同时, 该法规第二十四条规定,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应当具备与维修业务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具有农机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保证维修质量。维修质量不合格的, 维修者应当免费重新修理, 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 维修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2.对农机维修质量进行监管, 可以化解农机维修质量纠纷, 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

当前, 在全国范围内存在一定数量的农机维修质量纠纷, 尽管各地农机行政主管部门成立了农机质量投诉站, 但真正介入农机产品质量纠纷处理事务的农机主管部门还很少, 处理农机维修质量纠纷的更是屈指可数。这样不利于低成本高效率解决纠纷, 对农机户使用农机的积极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3.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 是促进农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发挥的重要举措

农机维修质量与农机的效率能否有效发挥、农机的使用寿命等因素密切相关。只有最大地发挥效能和最大限度地延长农机零部件的使用寿命, 保障农业机械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 农机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农机化事业才能更快发展。

4.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有利于防范农机事故,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 因农机维修质量问题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大有增长趋势, 给农机安全带来了隐患,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特别是转向机构、制动装置修理存在质量问题时, 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 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是防患于未然的良方。

二、加强农机维修质量监管的建议

1.加大对农机维修市场的监管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维修管理规定》, 做好农机维修的分级分类管理和技术审定工作。以设备、设施、人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严格按照《农业机械维修开业技术条件》要求进行审定, 严把市场准入关。加强治理整顿, 完善市场监督管理机制, 建立农机维修网点稽查制度, 实现动态市场管理, 形成经常性的管理协调联络机制。进一步明确“先证后照”原则, 工商部门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要以农机主管部门的技术审查和“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发放为前置条件, 形成良好的管理环境, 并定期与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依法取缔无证经营, 整顿经营条件不达标和经营不规范企业, 建立诚信机制, 严厉打击欺诈行为, 强化维修质量监管, 树立起规范作业的意识, 提高行业整体形象。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

上一篇:设备竞赛活动下一篇:科技查新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