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监管

2024-12-01

施工质量监管(共12篇)

施工质量监管 篇1

房屋建设的质量监督, 是指主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房屋建设的强制性标准, 对施工实体的质量标准和工程建设中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质量检验机构等进行抽查性检测的一系列质量监管。随着房建施工建设的不断发展, 质量监管体系逐步地变换了原有的工作性质及方向, 使房建质量监管工作出现了问题及失误。

1 房屋建设发展现状

由于现行经济发展的束缚, 有些产业部门资金注入有限, 国家的经济补助缓慢, 住房建设自身发展的计划性不足, 导致地区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协调, 没有一个系统的住房与征地的划分标准。房地产业的制度化管理的不健全和房建施工与监管的相分离等情况都导致房屋质量与安全的潜在问题, 影响房屋建设的健康发展。

2 房屋建设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外来企业房建的忽略

不少县市为了发展自身地区的建设, 引进一些中小型的企业, 对于外来企业的厂房及住房修建等都给予优惠政策, 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 忽略了外来企业的房屋建设施工的标准和限制, 为城市及乡镇建设规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监管力度不足, 缺乏监管方法

不少乡镇为了自身的发展, 盲目地盖房, 不顾自身建设能力的高低, 盲目降低成本, 安全隐患比比皆是。有些监管部门对于这些情况只能以劝说的形式进行, 或者以加强巡逻弥补, 没有一个合理的房建监管的方法和对策。

2.3 缺乏对县镇地区的教育与宣传

有些居民对监管工作认识不足, 认为监管部门都是阻碍乡镇房建快速发展的, 因此, 经常不配合监管工作, 有时监管部门已经下发了房建的施工质量问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等通知, 部分居民仍然坚持房屋建设的施工, 造成与监管机关的僵持局面, 使监管部门的工作难以进行。对此, 监管部门应多作宣传, 加强居民对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减少监管工作与居民不必要的纠纷。

2.4 领导的重视不足

对于房屋质量监管部门没有彻底的放权。首先, 领导多重视影响力大, 效益高的施工单位及部门, 对于下属部门领导重视不足, 导致了监管部门虽意义重大但影响力小的局面;另一方面, 资金注入有限, 监管部门对于人员的注入及再培训等缺乏必要的资金准备和支持。

2.5 技术的欠缺与不足, 工作性质定位不明确

房屋监管部门的内部人员的技术检测及监管方式落后, 人员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 没有技术创新与新型技术人才的注入, 导致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有限, 监管人员欠缺。对于工作, 新进部门人员认识不足, 缺乏相应的深入理解, 将施工监管与质量监管部门等同一回事, 认为监管部门只是旁衬, 导致工作态度及工作方式失误。

3 改善房建监管的措施及方法

房建监管是为了居民能够住上合格的房屋, 保障城镇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 在经济带动房建发展的同时, 加快房建监管力度, 实施有力的房建监管方法, 保障房建的施工与监管能有力地配合起来, 共同为城镇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

3.1 加强自身建设, 改善技术监管水平

质量监管部门的技术水平的定位是监管部门的关键。将监管力度深入到施工现场材料的选进, 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的进行及施工的完善等工作的开展中, 并且将监管技术全方位地深入到施工的方案计划及实施, 技术的量化及施工的现场实物监管上面。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地抽查与检验, 保证施工质量。

3.2 精简内部人员、吸引新型人才的注入

监管部门内部要逐步精简人员, 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监督人员的培训考核, 精简部分不适合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人员,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相应的考核, 不断地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吸引新型人才的进入与发展, 保障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 使质量监管部门真正地发挥其监管力度, 改善监管方法, 提升监管部门自身的监管技术水平, 使监管部门真正地发挥监管水平。

3.3 改善以往的监管方式, 树立监管新形象

对住房建设或厂房建设等一切房建工程的施工, 都一视同仁, 实施严格的监管风气, 保障监管的范围能在有利的时间段攀升、监管并加以指导, 保障房建建设的施工质量合理化, 系统化和有效化。实施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 保障监管工作的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保障监管机制的健全, 维护房屋建设的施工中质量监管的形象。

3.4 加强宣传和教育

为改变以往居民的认识, 加强对县镇居民的有关监管知识的教育与宣传, 如开展监管知识讲座、普及监管知识的教育活动等, 使人民大众充分了解监管部门设立的重要性及意义, 提高对监管的认识, 对监管的实施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3.5 实施监管奖励机制, 维护监管工作的进行

质量监管部门并不像监理那样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多进行抽查并相应地进行指导性施工。对于经常出现的违规房屋施工的建设提倡举报, 实施全民监督的政策, 保障监管工作的进行和有系统的改进并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建亮, 诸大建.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监管[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苏中锐.房屋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旁站监理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3]丁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江西建材, 2010, (3) .

施工质量监管 篇2

1 土木工程所涵盖的质量问题

土木工程的质量问题涵盖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在施工准备阶段,设计师要在进行图纸设计之前对建筑场地进行实地考察,保证图纸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在施工实施阶段,现场监管人员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督,排除一切潜在的危险因素,让一线施工人员时刻配戴安全帽,定时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观念宣传,切实保证工程的质量安全。

把设计师的设计想法具体落实到现实的建筑施工中来是土木工程的主要作用之一,土木工程的作用在于既使建筑既能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又能达到人们的审美标准。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经济发展过热,房地产行业发展出现泡沫化现象,土木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还不能跟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土木工程的质量监管出现了监管力度不到位、监管内容不全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

2 土木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难点内容分析

2.1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整体控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性能的发展,因此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案加强质量管理控制。从进几年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来看,依然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阻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加强土木工程质量控制能够减少突发事故的产生,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在土木施工质量控制管理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明确自身的岗位职责和重难点施工内容,各部门之间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当施工材料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对各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有利于确保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进行。

2.2 健全完善质量控制制度

让质量监管“坚硬”起来 篇3

2011年11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多项产品质量抽查结果,其中乌龙茶的抽查结果,尤其吸引产茶大省福建的从业者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的本次抽查共涉及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等7个省、市58家企业生产的58种乌龙茶产品。根据《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2005等相关标准和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本次抽查对乌龙茶产品的感官品质、六六六、滴滴涕、铅、稀土等17个项目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这58种产品中,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六六六、滴滴涕、铅等项目均符合标准要求。

但是抽查还发现,有19种产品不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其中2批次产品检出感官品质不达标,17批次产品稀土项目不合格,如由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承检的联合利华(中国)有限公司的立顿铁观音因稀土项目、上海农工商黄山经销有限公司的正香源安溪铁观音因稀土和感官品质项目不符合标准的规定。

在此次被“点名”的19种产品所涉及的企业中,福建有9家,其中2家被检测出感官品质未达标,其余7家多为稀土项目含量超标。按地域分布看,安溪6家、厦门2家、福州1家,包括安溪天福茶业有限公司、福建安溪福美茶叶专业合作社、厦门云香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市有茗堂茶业有限公司浦南分公司等。

国家质检总局是次公布的抽查结果,由于福建“上榜”茶企较多,引发当地业内外高度关注。厦门的一家媒体迅速予以跟进报道,并且惊呼:标明是“一级”、“特级”的铁观音,居然也被检测出相关重金属超标2倍多!就此接受采访的多家茶企认为,茶叶被检测出稀土含量超标,在很大程度上是产地的土壤及化肥使用不当等因素造成的,他们表示将会采取措施尽快召回问题产品。与此同时,也有茶企对现行的茶叶中稀土检测标准的科学性提出了质疑。

而《证券日报》则关注了知名跨国企业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铁观音。此前的2005年,立顿普通型速溶茶曾被测出氟化物含量大大超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引发市场剧烈反应。直到2006年联合利华送检的4种立顿产品被检验合格后,这场“氟超标”事件方才得以平息。

而此次又因稀土超标,联合利华的立顿铁观音袋泡茶“上榜”。媒体发出的质问也十分尖锐:早在今年8月5号国家质检总局就已下发通知称其产品稀土含量超标、产品不合格,联合利华却直到11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后才发出相关声明,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为何一直没有向消费者作出相关解释?

面对国家权威部门的产品质检公告,特别是涉及面(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如此之广的日常消费品的质检报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从业者给予高度关注,而媒体的报道也早已超越早期的仅仅报道结果而愈发进入深层次“探底”挖掘,这对于加强我国的产品质量监管是一大福音,对于促进相关政府部门的行政作为无疑也是重要助力,而且对于公告发布制度等有关制度建设的进一步完善也有推动作用。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切在阳光下的“公开”,来自不同方向的一切监督,正在中国社会的法治进程中展示出饱满的肌肉和坚硬的力量。“坚硬”的监蕾

这让人联想到福建质监部门对于高速公路测速仪的强力监管。

早在2005年,福建高速公路测速仪的准确性问题已经在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相继有数十位车主向省质监局投诉测速仪问题,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面对这些车主的投诉与疑问,福建省质监局明确指出,公路管理速度监测仪(测速仪)属于国家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具,根据国家《计量法》,应当由质监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继续使用的,将被责令停止使用。当年5月,省质监局通知各地交警支队送检测速仪,并得到交通执法部门陆陆续续的响应,直到8月1日,省交警总队直属公路支队终于通过媒体向社会大众公开表示,即日起高速公路暂停使用未经检定的测速仪。

省交警总队有关负责人就此向公众解释说,5月份(2005年)我省才开设测速仪的计量标准设备,各地交警是有计划、有步骤配合计量机构开展测速仪检定。但在承认“使用未经检定的测速仪,的确是与计量法不符”的同时,这位负责人表示,省质监局可以要求停止使用并可责令罚款,“但使用未检测速仪,对交通违法行为处罚是否有效,则是另外一种法律关系,应由司法机关判定”。

其实国家《计量法》明文规定,“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在法律条文面前,一切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

2008年10月27日,福建省质监局在网上开通全省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测速仪)检定结果查询系统,将测速仪检测结果向全社会即时公开。此举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赏。从2011年3月1日起,福建省所有的超速违法记录都必须附录测速仪的“设备编码、检定证书、检定有效期、检定单位及查询网址”等的图像信息,而且以上叠加的信息必须与福建省质监局计量院核发的机动车测速仪检定合格证书登记的信息相符,否则该记录将不能作为执法依据。

有“肌肉”的监管一步步展示出坚硬的力量。如此监管的自信,源于技术的进步;如此监管的底气,源于法律的规制;如此监管的自觉,源于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权力为民意识。笔者大篇幅地回溯福建测速仪监管的轨迹,人们从中可以触摸到社会法治进程的脉动,而作为监管者也可以从中感受到“坚硬”的快乐。2011年8月,福建省质监部门对全省238家电梯施工单位施工维保质量和资源条件进行等级评定,要求其中被评为丁级的69家单位限期整改。11月14日,省质监局公布整改结果,6家电梯施工单位因未整改而吃了“红牌”,被逐出“场外”。此举有效维护了全省电梯施工市场秩序,确保消费者“进进出出”与“上上下下”的平安。除此之外,还有餐桌食品、医疗设备等等许多许多,人们十分期待“坚硬”的监管,十分期待果断的“亮牌”,以及坚决而大声地说“不”。古人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对于产品质量“监管”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谈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管 篇4

第一, 认真做好前期资料的监控。施工前就要做好备案资料的管理。工程开工前审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责任主体准备的资料。首先是建设单位, 其承建的项目是否已具备开工的条件、三通一平是否完成、资金到位情况 (本年度完工的项目, 资金到位工程造价的50, 跨年度工程资金到位30) 、是否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制式施工合同且合同内容无违法行为。其次是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的资质与营业执照是否具备承揽本工程的能力、施工组织设计是否能指导本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组成情况 (尤其是项目经理、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是否满足本工程的要求、项目部所配备的机械设备能否完成本工程。最后是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监理规划及旁站监理方案的资料是否完备、见证取样是否已确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所报施工方案是否已审批签字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 注意施工工程资料的监控。管理资料在工程施工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技术交底更为关键。一个工程各分部分项都需要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好坏影响着工程质量, 预检资料是施工单位在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前的自检, 如果预检资料不能通过, 就不能进行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是重要的一项, 所涉及的内容是不可缺的。质量保证资料上在砖混或框架结构中, 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实验室出具的复检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钢筋的合格证中必须注明供货商的签字及本工程所用的批量, 如果是复印件并注明原件的存放处。水泥不但有复检报告, 而且有28d补强的资料。门窗的三项试验也尤为重要, 不按规定进行复检, 绝不能进行验收。砌体工程中对一些材料除满足合格证及复检的条件外, 还要满足节能的需要。钢结构工程中, 钢材的复检等于或大于4mm的钢材全部需要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预埋螺栓也是关键的, 不仅要从外观检查有无裂纹、损坏, 而且还要进行复检, 所有进厂的材料必须经监理检查审批后方可使用。在冬季施工中还要增加两种试块, 一种为临界强度试块, 按施工次数及部位留置;另一种为同条件28d、标养28d试块。除试块的留置外, 土的试验、水的试验、防水材料的试验也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有玻璃幕墙的工程要有螺栓的拉拔试验。钢结构工程中, 高强螺栓的复检是重要的, 按螺栓型号取样, 要按图纸标注取, 不能漏取, 一般每种型号取20个, 钢结构中焊缝的探伤试验也很关键, 除构件在厂家制做时要有试验报告外, 必须要有第三方具有试验资质的单位在现场进行试验, 而且要有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督, 探伤的数量要根据焊缝的级别来确定, 一级焊缝要100%进行检验, 二级焊缝要20%进行检验, 三级焊缝不需进行检验, 但有些探伤报告不规范, 有的单位8mm以下钢板做UT无明确规定, 建议采用JBJ/T3034.2—96标准探伤为好。有的探伤报告无构件示意图比照、构件编号, 无法追溯构件的探伤部位。有的无探伤检测判定结果, 只有一张报告, 探伤了几根构件, 很不规范。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不规范, 不能清楚显示坡口形式、角度、间隙、有无垫板等, 采用什么设备、焊接方法都未注明, 有的只有一张报告, 填写UT结果及物理试验报告, 而没有相应的UT检测试验报告。

第三, 把握施工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 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 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一是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 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 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一些场合下, 虽然设计符合规范, 但由于施工较困难, 为保证施工质量, 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 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二是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 还要检查质保书, 检查其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需要复检的, 必须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取样复检。三是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是施工时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 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前提下, 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按规范、规程、规定施工上, 把事故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四是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在装饰工程中, 如大面积整体地面, 外墙大面积贴大理石, 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砖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两种含义, 一是新技术、新工艺, 因是第一次施工, 质量无把握, 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 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渣、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轨缝, 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 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 掌握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质量监控的方法, 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 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 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达到监控目的。其一是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其二是隐蔽工程验收。这是监控的主要手段, 凡属隐蔽项目, 必须进行全数监控。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其三是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 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 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其四抽检。随机检查, 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 容易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早, 整改方便, 受检频率也不受限制, 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其五是安全和功能项目。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 包括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沉降观测、通水通球试验,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等必须认真按规程严格把关。其六是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 认真把关, 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 因此要牢牢抓住, 不应忽视。其七是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 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 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上设计质量管理点, 采取事前控制,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薄弱环节, 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 设置了质量管理点, 问题迎刃而解, 因此, 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利手段。

参考文献

[1]文辉栋.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质量监管方案 篇5

目的:

为有效规范子公司日常从来料检验、生产过程、出货检验各环节的质量把控,现制定以下做法要求。

一、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厂入库质量检验要求:(IQC职责)

1、凡属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都须同一按零件检验标准、技术文件、订货合同的规定进行检查验收,经检查合格后在验收单上盖章,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2、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原材料库的保管情况,严防混料,并按材料标准做好进出库检查;

3、对于不符合外购,外协件规定的原材料(特采件),接收前必须经技术部门评估可行性方可替用,并做好生产过程的使用监督。

二、对做好生产检验的要求:(PQC职责)

1、做到预防为主,首件必检,检查首件时“三对照”(按BOM、工艺图纸、出货要求检查实物)。

2、对关键工序设立质量控制点及编制挂设QC工程图,按规定的时段进行抽样检查,并及时做好表单记录,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发出异常整改单给责任部门限期整改;

3、凡经检查合格的半制品,在其显眼位置处填写挂设合格的质量检验卡才允许转入下道工序,生产中只允许合格品流传;

4、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品要及时做好挂设标识,并加以隔离管理;

5、为做到预防为主,把好质量关,专职检验人员要当好三员,做好三帮,“三员”是指:质量检查员又是质量宣传员、纠正辅导员;三帮"是指:帮助工人找出并分析不良产品产生的原因、帮助工人增强质量第一思想、帮助解决质量问题;

6、认真填写好每批次产品的制程检验、调试检验、外观检验质量日报表并归档,每周、每月进行数据汇总统计、图表分析;

三、对生产过程的工艺设备、测试设备的监督要求:(QE工程师)

1、负责日常生产设备、量具、测试设备在使用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

2、负责对生产使用设备的检修效果评估、备用配件外购更换后的使用质量检查,以确保设备 处于良好使用状态。

四、对做好成品检验,确保产品出厂符合标准的要求:(OQC职责)

1、监督生产部统一按《客户指令》、产品《BOM》、《工艺指引》要求执行装配作业,并执行 不合格配件、不合格工艺不装配的准则;

2、对产品按《客户指令》、《工艺指引》、《产品规格书》的要求规定进行逐项认真检查;

3、每批次产品必须100%经调试合格、外观检查合格,并挂设检验合格证或标贴QC-PASS 标贴才允许入库及出货.五、建立质量数据库,对进行来料、生产过程、出货数据统计分析,每月向上级汇报的质量达成情况;(品控经理职责)

1、根据每月的生产订单统计出当月各类来料检验质量实际达成情况;

2、根据每月的生产订单统计出当月车间各工序的生产质量实际达成情况;

3、根据每月的生产订单统计出当月产品的出货质量实际达成情况;

4、通过综上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出当月各环节的质量动态,每月按时提出质量动态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针对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原因、提出解决意见)并逐项立案形成跟进,直到问题解决落地为止。

六、参与新产品的试制评估,旧产品的重大改革质量监控(QE工程师职责)

1、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工艺审查、产品检验标准的制定,为新产品鉴定定出有关试验、检测等方面的报告,对新产品能否正式投产提出质量意见;

2、参与旧产品的重大设计变更,提出必要的质量改进意见建议。

七、做好客服服务工作(售后服务工程师职责)

1、做好用户的质量服务工作,有计划地组织有关人员到使用单位进行现场服务咨询,收集用户 的意见和要求;

2、代表工厂对于已出厂的产品认真做好售后期限内的维护维修工作,以获取客户好评以不断提升工厂信誉度;

3、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用户访问,对用户提出的质量问题制定改进措施,督促责任部门认真改 进;

八、不断健全、完善配检验工作有关的质量保证体系:(品控经理职责)

1、逐步建立材料、外购件、配套件(产品)的外协工厂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入厂的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产品)符合技术标准。

2、逐步建立各生产车间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看板的推行)

3、逐步建立用户的信息反馈系统,按用户的要求改进产品质量。

4、认真做好产品质量方面以外的反馈工作,不断健全、完善与检查工作中有关的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

以上内容是我个人对分厂实施质量监督提出的一些做法建议。

完善监管机制 确保公屋质量 篇6

对於小业主发现並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房屋局以及承建商,虽然作出解释,但大多数小业主並不认同。房屋局主要強调,经屋是以经济实用为原则,其次強调的是,永宁经屋是根据93年制定的公共房屋法规(第13/93/M号法令《重整及调整有关发展房屋合约规范》),以及有关合同建造。作为承建商,只是从一般常理作出解释,例如,基於每个人对房屋质量以及装修的要求都可能不同,因此很难满足每个人的每一种要求,但问题的关键是,是否每一位提出问题的所有小业主,都是有意找毛病?从新闻报道以及现场的实际情況来看,並不能如此一概而论。作为新的楼宇单位,不管是私人楼宇,又或者是公共房屋,水管生锈,门窗变形、破烂,墙身发霉,天花剥落等等,都是不应该有的;至於石油气管道,从大门进入,经客厅天花板,再到厨房,令小业主担心安全问题,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从主观上来看,他们可能怀疑存在设计方面的先天不足。对此,房屋局等相关部门,是否可以公开保证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

永宁经屋拖了20年才建成,20年,澳门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建造业也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社会对建筑的标准和要求,自然也会不断提高。按照当局的讲法,永宁经屋是按照93年的法规要求,根据合约规定兴建的,相关验收符合要求。也就是说,所用的建材、装修、验收都是20年前的标准。政府的解释,似乎暗示居民应该时光倒流20年,回到90年代初,以当时的眼光和要求去看房屋的质量。但是,矛盾和错误的是,永宁经屋20年后才出售,去年10月1日《经济房屋法》生效,永宁经屋11月开始发售,房屋价格、转售条件等,都是按照新的法律规定进行。20年前,新城市花园的一个三房一厅经屋,在当时的售价,只是10几万元,目前,永宁经屋的同等单位,高达一百多万元,升价10倍,而且转售条件也比以前严格。以现在的价格以及其它附带条件,去购买只是符合20年前质量标准的房屋,是否合理?虽然永宁经屋有特殊的历史原因,但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当局是否应该以过去的思维、过去的标准去衡量现在的房屋质量?

值得注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经屋示范单位和其它同等单位,质量与装修出入较大的问题,有永宁经屋的小业主表示,当年他们也比较满意其中的示范单位,但到收楼时卻发现货不对板,差距好大;日前,公共房屋委员会组织人员到氹仔参观兴建中的公屋示范单位,据讲,满意度也比较高,但是,到时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而这方面的问题,之所以可能出现,其中最关键的是,主管部门的监管和验收是否严格,负责监管和验收的人员,是否理论和实践的水平都得到要求。据了解,相关部门在招考工程人员时,考试的内容之中,各种法律、法规,包括部门架构等等,佔了相当的比例,往往不重视地盘实际工作经验,结果可能请了一些“书呆子”,去到地盘,分分钟被人蒙骗,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又如何监督把关?至於公屋合同,由於可能存在漏洞,就可能造成偷工减料,据说,氹仔正在兴建中的某经屋,有人竟然用海砂充当河砂,造成楼板开裂,有关部门要求採取措施补救,但是,承建商卻以合同无说明,反过来要求政府补偿。

房屋问题是民生问题中的最重要一环,公屋作为房屋政策的补充措施,特区政府高度重视,行政长官一再承诺,今年底兑现万九公屋兴建计划,显示政府为居民适当解決住屋问题的決心。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在妥善处理永宁经屋质量问题之余,认真总结有关的经验和教训,最重要的是,在大量公屋单位陆续建成,交付居民使用时,力求减少同类问题的发生。公屋虽然应该以经济实用为原则,但公屋不等於是茅屋,相对的质量保证是必须的,有关官员应该高度重视,遇到问题时,不能凡事只懂得“踢皮球”,又或者以法律、法规做“挡箭牌”,而是应该实事求是的对待,态度应该诚恳,只有这样,才能取信於民,才能不断強化特区政府的管治威信。

工程施工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7

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当前,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包括代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质量监管, 建设单位及其代表建设单位利益的监理单位等中介组织对参建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监管, 以及直接参建主体的质量审核监管三个层次。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中, 三个层次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的核心, 它分别对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实施全面质量监管。监理单位是关键, 它根据委托内容代表建设单位监管施工、设计的质量, 通过道道工序检查、层层把关签字, 使建设工程投资、建设、质量监管进入良性循环。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则是自身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按照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建设, 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要求。

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具体来说,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立法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是:立法层次过低。应该说《建筑法》是我国建筑市场的最高层次的法律, 但它只规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没有规定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 为此,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规定只能在第二层次即行政法规中有所规定, 甚至只能在更低层次的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或文件才有所涉及;立法不健全。《建筑法》颁布于1997年, 现在很多条款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则和行政管理的要求, 存在许多与国际惯例不相符的条款, 更没有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缺乏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法规及实施细则, 导致有关质量责任主体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操作性不强。

2.2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随意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 建筑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 建筑市场混乱, 各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质量监管者见多不惊, 往往风声大雨点小。此外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的不正常干涉, 也导致监管的随意性。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渠道不畅通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遗憾的是, 我国很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由于各质量责任主体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不一致, 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信息系统, 这种情况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顺利进行。

3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措施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3.1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它们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准绳和规范依据。现行《建筑法》与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有必要从长远出发,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 酝酿制定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法》, 并在此基础上, 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 从根本大法上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合理确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法律地位, 明确规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 严格界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应的惩处标准。

3.2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实行“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所谓技术法规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通过立法机构审议、发布, 强制执行的。在技术法规中可引用技术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技术标准则是自愿采用的, 由专门的标准化机构或社会组织来制定发布。

3.3 完备建设工程市场准入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 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 无一不在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上大做文章。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 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管理方面, 我国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 我国应当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制定合适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 统一协调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 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 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推动建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3.4 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

原有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 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因为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之间存在矛盾, 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可能全面覆盖, 监督面越大, 监督管理的深度越不够。因此, 必须有所侧重, 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 应该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 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别化管理在当前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 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二是在工程类型上, 要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等直接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的工程的监督管理。三是在实体质量上, 要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监督。注意抓好对技术风险较高的高切坡、深基础、抗震结构、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部位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现场的监督检查。

3.5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科学手段,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水平。为此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 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 竣工验收条件审查, 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发布, 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建材检测结果, 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 为了及时向社会宣传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 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 积极引导促进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4 结束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工程建设环境日趋复杂、工程质安监督机构资源约束条件下, 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必须立足自身, 放眼全局, 探索有效监管模式, 抓住要点, 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保底线。

摘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笔者首先分析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徐波.工程质量管理的一次机制创新[J].工程质量, 2006 (8)

施工质量监管 篇8

一、简述当前石油管道施工质量存在的相关问题

1、参数设计的不合理。

参数设计是石油管道施工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石油管道的施工过程中, 综合设计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 尤其是在参数设计的精准把握上, 要更加注重整个施工条件、管道特点等多方面的因素, 并结合建设施工中材料的选择与安装流程的运用, 但是, 由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 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的综合因素, 在温度、压力等参数的设计上, 没有结合整个管道施工的实际特点, 工艺流程也不够标准, 这些主体参数的选择不够精准带来施工质量不高等现象, 此外, 对于在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静电、雷电等技术方面的参数设计, 没有思考石油管道内部介质摩擦可能出现的各种泄露事故, 都不利于整体质量的控制。

2、施工技术的不全面。

在石油管道的施工中, 施工技术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具体的质量管理中, 由于施工人员个人业务素质不全面, 对于工艺流程的使用不规范, 造成安装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影响整个施工的进程, 尤其是在安装的过程中, 各种综合技术的使用, 包括安装标准的掌控、焊接技术的运用, 水压测试的掌握、材料的综合选择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观差异, 带来施工过程中返工现象、泄露现象的存在。此外, 没有形成完整的安装记录,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技术参数的标准化运用等缺少严格的档案化管理, 造成整个石油管道质量控制的整体不足。

3、监管力度的不强大。

在石油管道的施工质量监管中, 监理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但是, 有时由于受到主观思想以及利益驱使的影响, 在资料审查、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的监察等多方面有更多的疏忽, 监管不力的现象依旧存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石油管道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有的监管部门中一些监管人员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他们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图纸, 材料或者是机器中出现的问题, 甚至一些监管部门因为贿赂放弃自己的原则, 都可能带来安全问题。

二、概述强化石油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整体职责优化的具体措施。

石油管道施工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 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很多如材料、设计、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地形、地质、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况且工程项目位置固定, 体积大, 每一个项目都处于不同的地点和环境, 所以容易产生质量问题。产品的质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 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 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综合管理的有效措施。

从当前是石油管道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来看, 细化质量管理是石油管道工程施工中最关键的因素因此, 从综合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 围绕质量监管, 将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在石油管道施工的整体质量管理, 形成标准化的质量管理模式, 有利于从细化工程项目的整体筹划、立项、规划管理、招投标等多方面强化对石油管道施工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管理, 从成本控制、造价管理、质量提升等多方面进行管理强化, 这是综合管理的一种有效措施, 能全面适应新形势下的石油管道施工质量建设的需求。

三、探讨强化石油管道施工质量管理的综合方式

1、施工质量的过程管理。

在石油管道施工的质量管理中, 要形成质量控制的整体模式。强化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的责任意识, 从思想意识上加强对石油管道施工安全问题的有效管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规范化的施工操作, 对于在石油管道施工中的主要部位、主要环节等技术复杂的程序, 要进行整体的监督检查, 对于在施工中出现的隐蔽工程控制点, 进行技术层面的汇整, 在沟槽、土方计算、焊接技术、防水技术等多方面形成综合技术的运用, 更好的实现管道施工的质量提升。

2、强化对材料与设备的质量控制。

在强化度材料的鉴定与管理的同时, 形成采购人员专业化的素质, 对材料的各项信息有全面的把握, 包括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书、生产许可证、检测报告等严格要求, 检查说明书、合格证、检测报告、生产许可证等书面材料和实物的质量都要严格管理。在设备的管理上, 构建全方位的设备管理档案, 定期进行维监督管理, 落实日常维修与定期维修制度, 形成良好的保养管理工作, 更好的推动整体发展。

3、施工组织的质量控制。

首先施工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 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是一个企业的根本保证, 每一个操作人员对公司的管理都清清楚楚, 这样便于工程质量的提高。现场施工员依据施工进度计划, 合理安排人力, 力争做到人员流水作业, 降低窝工损耗。其次项目管理人员由项目经理统一指挥, 各自按照岗位标准进行工作, 工程部随进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考查, 并如实记录考查结果存入工程档案之中。各岗位依据其性质, 量化为若干小的考评项目。考评结果将是工程部对管理人员进行评定的依据, 评定结果与奖罚挂钩。

四、结语

石油管道施工要一项综合技术的运用过程, 在施工重要围绕石油管道的综合特点, 结合地域管道施工的实际情况, 加强在制度建设、安全责任管理、监理管理、技术层面等多方面的运用, 突出在石油管道施工中安全隐患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 更好的发挥石油能源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牟宗浩;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 2007, (27) [1]牟宗浩;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质量管理[J];科技资讯, 2007, (27)

[2]徐礼萍;徐文;樊鹏军;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的风险评价浅析[J];能源与环境, 2010, (01) [2]徐礼萍;徐文;樊鹏军;油气长输管道工程中的风险评价浅析[J];能源与环境, 2010, (01)

施工质量监管 篇9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注重安全生产, 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理念, 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 相互合作, 在现场管理中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 确保工程的质量。

1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

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和企业的存亡问题受到管理工作的影响很大, 建筑工程施工要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 而这些技术条件和装备要靠企业技术力量和工作组织管理水平的支撑和实施。在房屋建筑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

1.2 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 现代建筑施工的类型和样式多种多样, 其施工时的规模和要求又各不相同, 在房屋建筑施工时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管理, 确保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 达到施工的质量要求,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质量保障。

1.3 建筑业的新发展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 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不断出现, 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 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提高, 技术装备越先进, 技术管理要求越高, 这也使得施工管理更显重要。

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指的是为保障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对策, 它是一项具体繁杂而细致的工作, 也是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化建筑工程结构以及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工程施工效益并做好其控制管理工作的一项具体而实际的管理活动, 其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要想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取得成效, 就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的管理,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进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好能够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投入, 提高施工效益, 还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深入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我国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大前提下, 城市化进程得到了不断地推进和深入, 在这一发展现状下, 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地建设和完善着, 尤其是以建筑工程的发展势头最为地迅猛, 近些年来, 建筑工程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 它们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众所周知,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 必然伴随着施工管理活动, 这一管理活动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 而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和关键性的内容这项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发挥的程度。

如今,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越来越凸显出了其重要性, 因为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既能够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满足工程在安全、进度、质量方面的要求, 进而实现施工管理目标, 还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同时,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或单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 并站稳脚跟, 并使其日益发展壮大。

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 一定要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 满足工程在安全、进度、质量方面的要求, 进而实现施工管理目标, 还能提高施工企业的利润发展空间, 充分发挥建筑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进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或单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足, 并站稳脚跟, 并使其日益发展壮大。

3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的施工质管制度规范, 不断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 在建筑施工中要让管理机制落到实处, 在施工中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达到监督施工质量的目的, 最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

在建筑施工中, 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质量保证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施工单位在施工时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工程的各个环节中, 包括工程的承接、调研、施工材料的选购、施工生产工艺的操作等。在工程施工时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质量受到质量保证体系的影响, 要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 保证质量控制。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部要负责施工现场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并且进行统一的管理。同时各个分包项目经理部要从实际出发, 结合工程的特点、具体要求等因素, 建立相关的施工现场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确保工程的有序进行和质量保证。

3.2 提高施工人员职业素质

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

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管理干部、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 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

3.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 增强质量意识, 调动人的积极性, 人人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抓好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 (如图1)

3.4 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施工材料控制中, 最主要的内容就是检测施工时所需要的原材料, 建筑构件以及施工设备等的质量。质量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物质基础。国家《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以及使用关, 从而确保工程的质量。

4 加强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的方法

4.1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应当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即为产品使用者着想;努力实现城市规划的要求, 从现实出发考虑长远需要, 从技术上解决经营方面的一些问题。建筑施工管理的每个阶段又要面对众多工种、众多学科, 要象一个魔方一样将各技术工种、各种建材设备从平面到立面、从时间到空间有机的组织落实到一个工程上。

4.2 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涉及企业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个操作人员, 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的多类特点, 决定了现场管理的难度较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制定企业自身的管理标准才能保证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进而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3 建立完整的组织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到施工现场所有人、财、物和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管理。因此必须有一套严密的组织体系来加以保证。所以应建立从企业负责人、项目部经理到各班组长参加的现场管理网络体系。做到机构健全, 人员到位,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明确各级管理者和操作者的责任, 都做到层层有人抓, 事事有人管, 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管理网络。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 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我国也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作为发展中的头等大事来抓,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依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特别是近年来, 一些地方的工程质量急剧下降, 事故不断增多。因此, 在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探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促进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东.浅谈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 (应用版) , 2011 (04) .

[2]徐俊.论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J].经营管理者, 2010 (12) .

[3]张蕾.浅谈建筑企业质量管理[J].大庆社会科学, 2010 (01) .

[4]陈晶锐.试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7) :87~89.

施工质量监管 篇10

1 预拌混凝土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混凝土在交货后坍落度问题

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 是监督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也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坍落度控制偏大或偏小, 不仅影响到混凝土拌和物的工作性能, 也影响到结构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对整个建筑的工程质量至关重要。预拌混凝土公司运送到交货地点的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 一般均能控制在规范和合同要求的范围内, 而且往往都控制在允许值的上限, 但是, 部分施工单位的具体操作人员为了施工方便, 即使浇筑基础底板, 也违规往混凝土搅拌车中加水, 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增大、拌和物的和易性变差、试块强度下降、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或蜂窝麻面、实体检测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等一系列问题。

1.2 预拌混凝土试件取样、制作和养护不规范

众所周知, 混凝土质量评定验收的主要依据是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 而这些试件必须用标准方法取样、制作, 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 然后用标准试验方法进行试验。许多工地都比较重视混凝土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但也有一些工地不按规范去做, 造成扯皮现象, 使预拌混凝土公司的质量管理人员深感困惑。施工单位只要混凝土公司提供“合格”报告单, 就万事大吉。使工程质量的见证取样失去了意义, 埋下了质量安全隐患。

1.3 混凝土浇筑后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

混凝土本身是一种非匀质性的建筑材料, 裂缝是其最常见的现象。发生裂缝的原因很多, 但不养护或养护不到位是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混凝土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表面水分损失过快, 变形较大, 内部温度变化较小, 较大的表面干缩变形受到混凝土内部的约束, 从而产生较大拉应力。

1.4 施工管理人员对相关规范和规程认识不足

许多建筑施工人员对于预拌混凝土有关知识的认识比较肤浅, 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对预拌混凝土的相关规范和规程认识不足, 使他们处理问题时的理念还停留在原现场搅拌混凝土的基础上, 这给预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另外, 目前有些规范的修订跟不上混凝土技术的发展, 实际工作中仍用老办法来处理新问题;还有的标准和规范出现自相矛盾现象, 也给质量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 质量信息监管

2.1 建立质量监管系统

通过建立生产批统一编号制度, 以批号为线索, 向后追溯混凝土 (砂浆) 的出厂检验、生产控制、材料验收 (含进场验收和用前检验) 执行情况, 向前追踪混凝土 (砂浆) 的交货检验、施工技术措施和养护制度、施工质量检验情况, 实现对混凝土 (砂浆) 的生产及施工质量全过程的统一监管。

2.2 设置监管系统功能

工作界面模块有:政府主管部门 (市、区) 、生产监管机构 (市、区)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 (市、区) 、监理单位、生产企业、施工企业、协会。

2.2.1 预拌混凝土 (砂浆) 厂站的资质监管

建立预拌生产企业生产控制信息系统档案, 监管技术人员配备是否符合资质条件要求, 建立预拌生产企业生产能力和资质档案, 通过与生产监管模块关联, 控制产品超资质等级生产;校准检测结果及有效期, 对校准结果不满足标准规定或超出有效期的, 信息系统自动警示, 对监管检查记录发现有问题提供验证和跟踪功能。

2.2.2 原材料进厂验收及检验监管

建立预拌生产企业的原材料信息档案, 详细记录每种材料每个批次的批号、进厂时间、规格型号、进货数量、进厂后贮存位置等信息;预拌生产企业应按规定的频率及检验项目对各原材料抽样复验, 并及时上传复验结果。监管系统对复验结果不符合标准要求的及时给出警示并记录, 跟踪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过程, 对各生产企业及预拌产品原材料的库存及质量情况进行查询及统计。

2.2.3 生产监管

监管系统对每个生产批给予统一的唯一编号, 搅拌站获得编号后才能开始生产。申请生产批号需提交相关信息。监管系统应通过有效的方式与生产企业的生产控制信息系统连接, 实时、真实、可靠获得每盘混凝土的生产记录, 建立各个储存场所 (筒、罐、场等) 材料的消耗记录, 通过与材料的进货记录建立联系, 实现每盘产品的各种材料都能追溯其批次、进厂时间、规格型号和质量情况等, 实现对原材料入、出平衡的总体监控;对每车发货单进行统一管理, 发货单打印后实时上传到监控系统。

2.2.4 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监管

建立预拌产品出厂及交货检验工作模块, 提供不合格品处理功能。对不按规定进行出厂检验和交货检验者作出警示并记录。

2.2.5 施工及养护监管

施工企业在施工前, 应登录监管系统上报分项分部工程信息、预拌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数量, 以及开始施工时间等;工程施工检验应按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进行。为施工企业、监理企业提供输入工程施工、养护及成品外观质量检查情况的工作界面;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供输入监督检查情况工作界面。

2.2.6 产品及工程质量查询及统计

根据工程名称、工程部位查询各批产品的生产配合比、生产线、生产时间、原材料信息;根据产品生产批号查询该批产品生产配合比、生产线、生产时间、原材料信息;根据原材料进厂批号查询所用的工程名称、工程部位、产品生产批号等;根据出厂检验、交货检验结果, 提供统计分析各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的功能;根据施工检验、实体检验结果, 提供统计分析工程质量的功能。提供出厂检验、交货检验、施工检验、实体质量检查等结果的相互比较功能, 比较结果出现异常情况时, 监管系统给出警示并记录。

3 结束语

针对混凝土的监管工作, 还有几个有待调研的问题, 如生产批的编号规则问题、施工检验信息反馈问题、监管系统与企业生产控制信息系统的连接问题、工程、产品与材料关系模型问题。总之, 处理预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 最主要是参与工程建设的几方主体要加强对相关规范的学习, 努力提高自身的质量意识和管理水平, 做到明确责任、相互监督。

参考文献

[1]沈剑闻.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的监督管理探讨[J].科学之友, 2010, (4) .

[2]王瑞瑶.关于上海预拌混凝土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建筑施工, 2004, (1) .

[3]关于加快预拌混凝土发展的若干意见[J].安徽建筑, 1997, (1) .

[4]方怡海.发展预拌混凝土难点初探[J].散装水泥, 2000, (1) .

施工质量监管 篇11

9月7日,虽然已经开学,但是晚上在劲忪的一家文具店里,依然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和学生在选购文具用品。书皮,练习本,水笔都成了热销的产品。—位上初三的学生买了四十多块钱的学习用品,在他看采,用塑料书皮很方便,“塑料书皮一贴就贴上了,但是纸质的书皮得包半天,而且纸质书皮也比较容易破。”

除了书皮,记者还看了文具袋,书包等文具用品,其中部分产品的气味也不甚好。那么,塑料书皮的安全性值得信赖吗?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张志国解释说,‘骤丙烯、聚乙烯是没有危害的,聚氯乙烯有一定的毒性。如果需要判断的话,先闻,有没有刺激性气味,再摸,是否是光滑的,再看,颜色是不是很深。没有异味,颜色透亮,表面光滑则是比较好的材质。”专家还介绍,如果包装上有PP字样则是聚丙烯,如果是PE则是聚乙烯,而有一定毒性的聚氯乙烯是PVC,是不适合用来做与人体亲密接触的物品的。

施工质量监管 篇12

1 何谓农机作业质量问题

所有农机具都有作业质量指标, 像联合收割机有损失率、割茬高度, 反转灭茬机有耕深、碎土率、平整度、植被覆盖率, 插秧机有插深、漏插率、取秧量等等, 如农机作业质量达不到指标要求, 势必造成矛盾和纠纷。我市每年都发生数起, 泰州市电视台也曾有相关报道。例如:收割机不按规定作业, 导致损失率大, 农忙时立足“抢”, 农民不在意, 未发现, 一旦发现, 却难以投诉;秋播时, 机手受利益驱动, 采用高挡作业, 导致耕深浅、土块大、不镇压, 影响小麦出苗率。以上这些问题, 如不认真分析和解决, 必将影响社会安定团结, 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现状

所有进入市场的农机具必须持有省级以上农机主管部门颁发的农机推广许可证, 否则, 不得推广。也就是说, 现有推广机具, 只要按章操作, 其作业质量一定符合标准。推广机具进入作业市场后, 由谁来监管它的作业质量呢?目前, 从中央到地方尚无专门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存在监管盲区, 发生纠纷和矛盾时, 一般由机手和农户自行协商解决, 情节严重的由村乃至乡镇协调处理。

3 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必要性

目前, 我国农机化已由初级阶段跨入中级阶段, 农民对农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农机作业质量问题将日益突出,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势在必行。

1)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的需要。农忙期间, 尤其是麦稻收获时期,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 利用联合收割机作业已成首选方式, 因此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损失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内, 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2)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需要。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 是支撑引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 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农机作业必须坚持标准化操作以适应农艺要求, 否则, 将导致事与愿违。因此, 在农机化新技术推广过程中,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3)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构建和谐社会, 如农机作业质量问题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 让矛盾和纠纷肆意发展, 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十分不利。因此, 必须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 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4 农机作业质量如何监管

1) 加强机手培训。农机手是农机作业质量的责任人, 其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对作业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影响, 因此必须定期、不定期对机手进行职业道德和操作技能培训, 树立农机人的良好社会形象。

2) 加强巡查力度。农忙期间, 出动巡回车辆, 深入村组田头, 对农机作业质量进行督查。

3) 接受群众投诉。农忙期间, 向社会公布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电话, 接受群众举报、投诉, 并及时查处。

5 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的关键措施

1) 成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管专门机构。加强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是农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建议设立专门的农机作业质量监管机构, 明确其职能、机构、编制、经费等, 从根本上解决农机作业质量监管盲区的问题。

上一篇:媒体竞争中的电视选择下一篇:初中数学差别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