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监管水平(精选10篇)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1
我国整体电力建筑水平的提高, 在工程建筑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质量监管的力度上去了, 因工程质量发生的事故也就随之减少, 不仅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 对于国家的安定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方面来说, 提高质量监管工作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加强监管力度、健全管理制度、提高监测人员的工作素质对于整个工程监管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才能使监管体制的整个方面都有所提升。
一、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程序
根据现在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 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入手改进:
(1) 工程质量监督的申请。在电力工程项目正式实施之前, 项目的承接部门要根据项目是实际情况向项目所在地的电力建设监督检查部门提交其所需要的检查材料提出建设申请, 检查在接到申请部门的材料之后监督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标准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及检验, 如果有不合格的地方要马上提出并且让项目部门重新审核, 只有所需的文件及材料的全部项目获得批准后才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动工, 并且施工的单位也要有国家承认的施工资质。
(2) 在所有的材料递交审核之后, 还要在建设单位所在的地质量监督中心领取《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表》, 在质量监督中心对材料审核无误后,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登记表格进行工作质量监督小组的组建, 并且登记表要在质检中心登记, 以备随时抽检。由质量监督重心组建成立的监督小组要在工程的建设中起到监督、检查的工作。
(3) 质量监督小组不仅仅是在平时的建筑工程中检查工程的质量, 还要在工程建设初期, 根据建筑部门给出的建设计划书进行质量监督的计划。质量监督小组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计划结合国家已经出台实施的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监督工作的开展, 并且监督小组能够抓住项目的重点部分, 对重点部分实施的每一步都要进行监督保证关键部分的质量不能出现一点的差错, 并且通过监督和引导, 能够保证整个工程都能够按照实际的施工事件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 在工程完成之后, 监督小组还要把工程监督过程中的情况及重要施工项目的情况写成检查报告, 最后送到质量监督中心进行备案。
(4) 对于检查部门设立的质量监督小组在得到建筑工程的工作计划之后, 根据工程计划制定出监督计划, 并且根据每一个监督环节对工程单位进行检查项目的通知, 要求检查单位进行自查。建设单位要根据监督小组提供的自查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形成检测报告。监督小组根据自查报告判断工程质量是否合格, 如果不合格则要求工程停工进行整改, 直到合格为止;如果通过监测才能够正常的开展后续的建设工作。所以对于工程方来讲, 要提前进行自查报告的提交并且能够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 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
二、提高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的途径
1.提高监督人的业务素质与管理水平
对于质量监督管理人员一定是要具备在工程质量监督上较强的知识水平和洞察力。监督部门对于监督人员的选择上也要有一定的考核机制, 进行施加压力, 通过检查人员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来增强整个检查部门的权威性。整个检查部门代表的政府进行工作, 在外面不仅要认真的工作, 树立起权威的形象不为外界的压迫所动, 对内要增强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遇到事情不能慌乱, 用自己的知识来化解问题, 并且能够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问题, 准确的分析问题的产生, 然后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所以说, 作为一名合格的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还要有专业的精神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 不仅要对工程监测方面有研究, 还要精通电力工程方面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电力工程建筑方面的工作中做到精准的工作。
2.加强监督档案管理与积累监督资源
对于在监督部门进行质量监督的过程中会遇到建筑单位提供的很多文字方面的材料或者是各种图纸、表格等等, 这些表格是最能够反映出建筑工程的实际建筑情况的, 所以说对于监督过程来说要把这些纸质的文档包括在监督过程中的开会记录, 还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上级部门对工程下发的文件等等都应该做好保存, 这对于以后的监督工作和问题的解决都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于监测过程中的监测材料和设备也应该有所备案。这对于以后监测技术的发展监测依据的变更也能提供帮助。
3.完善质量监督手段
对于工程的监测技术还应该根据科技的发展有所提高。传统的质量监督方法只是在建筑的过程中看一下工程实施的合理性和工程质量, 在新型的质量监督体系中, 监督人员可以利用数学建模统计的方式进行对整个工程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 然后看看工程的质量知否达到了标准。这样的情况下, 只要有完整的工程建模, 就能够在监督人员素质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也能把质量监督做到最好。所以要使得整个工程建筑的监督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 才能够保证工程管理工作有序。正常的进行。
总之, 电力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不仅能够保证整个工程的工期, 还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 在一定的程度上还能够降低建筑的成本, 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 要求监督部门加强对检查人员素质的培养, 然后监督人员在对整个工程检查的时候加大力度, 并且严格艳照国家的标准进行监督和检查, 根据之前所列出的计划一步一步进行排查, 只有把整个工程的质量监督到位, 才能在电力工程竣工投入运行之后保证工作的结果。
摘要:根据我国的实际状况来说, 我国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力建设工程的发展速度。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对电力工程建设的整体实力还是比较落后的。为了能够使得我国的电力建设速度能够迎头赶上, 也根据我国用电量的逐步增加实际需求, 电力工程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现在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改善我国电力工程管理落后的现状, 让我国的电力建设工程项目成果走上国际化道路。
关键词:电力建设,质量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郑海村.几种电力建设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J].电力工程咨询, 2013, (6) :26-29.
[2]王志坚.基层供电企业强化电力基建工程管理的思考[J].2013, (12) :43-44.
[3]丁永生, 柯天河.进一步做好水电建设工作质量监督工作[J].水利发电, 2014, (9) :62-64.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2
发布时间:13/08/14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陕西频道
为确保城市中的建筑工程质量,西安市建委日前发出通知,从现在起在全市开展各类质量专项监督抽测检查,并对钢筋等主要原材料引入“第三方”监督检测机制。重点检查各参建主体履行质量责任情况,以及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等关键部位的质量控制和通病治理情况。
近年来,随着西安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任务的增加,建设项目规模逐步扩大,参建单位日益增多,施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单位质量意识淡漠、责任不落实、控制不到位的情况较为突出。对此,通知指出,首先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包括认真履行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法定基本建设程序,不得任意肢解工程进行违法分包,不得随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等。其次加强原材料、构配件的进场验收。建设项目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材、构配件和设备;钢筋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外观和材质证明文件进行检验,并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加工。钢筋加工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严禁使用带延伸功能的调直设备。
从钢筋连接接头、建筑核心区混凝土强度到填充墙拉结筋、室外回填土厚度等实行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规范施工程序。尤其对群众入住后反映较多的多水房间地需施工质量做好控制,治理地面渗漏。防水层施工完毕应做蓄水检验,后续工序加强对防水层的成品保护,严禁野蛮施工造成防水层损坏。对涉及结构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进场原材料及实体质量引入“第三方”监督抽测,并逐步在全市开展。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3
1.抓农产品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
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并举”的工作方针,大力发展“三品”认证,通过帮助企业算产品申报投入帐、市场需求效益帐,积极宣传和动员企业开发绿色食品,稳步扩大认证规模和范围。截止2010年12月,全市累计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总量为215个,面积15万公顷,产量70万吨,产值18亿元。全市围绕农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了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围绕优质农产品基地,开发建设了十大加工产业群。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600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4户,市级重点龙头企业120户,农产品加工量达到400万吨。全市获得省级名牌农产品累计21个,省“农博会名牌”51个,获得吉林省著名商标35个。获得“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4个。
2.抓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促进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健全
从2002年开始,组织实施了果蔬、水稻、杂粮杂豆、无公害鲜食玉米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重点抓好4个国家级和4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产前、产中、产后的综合管理示范作用。以生产基地备案制度、责任监管、标准化生产管理制度及产品可追溯制度为手段,以强化种植业产品质量监测为保障,对其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控,标准化示范区建立相关的生产记录,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溯制度。我们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等技术规程编制成册,发放到生产者手中。农技人员到生产一线跟踪指导,对基地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品种、统一操作规程、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耕作、统一收购加工),使标准入户培训率达100%,发放标准简明手册入户率达100%,投入品经营档案管理覆盖率达100%,农业生产与经营档案管理覆盖率达100%,保证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举办生产技术指导和培训,组织选派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种植场,宣传指导安全生产知识和技术,提高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3.抓农产品质量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积极筹措资金,在松原宏源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了农产品检测室,配备了计算机和质量快速检测设备,在市场显著位置,投放了LED电子显示屏。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坚持每周定期与不定期对我市的主要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等进行农药残留检测。2010年,全年共检测蔬菜、水果36个品种566个样品,合格率达到97%。6月份,我们对全市农业“三品”有效认证生产基地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共抽取样品88个,经中科院长春分院检测,送检产品的质量100%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我市的水果、食用菌抽检结果名列全省第1名。
2011年以来,在省农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整合检测资源,成立了松原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并通过世行贷款项目,建设规模较大、设备较全、具有一定资质的农业投入品和农残综合性检测中心。项目总投资1597.97万元。其中,世界银行贷款1400.03万元,占总投资的87.6%,国内配套资金197.94,占总投资的12.4%。国内配套资金由吉林省财政配套79.18万元,市级配套118.76万元。在总投资中,实验室改建投资618.91万元,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119台(套)投资948.49万元,辅助及管理设备投资30.57万元。检测中心主要承担松原市政府和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负责全市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实施对粮食、蔬菜、瓜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农药残留、有害重金属进行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组织保证与技术支撑,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基础,确保公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4.抓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业投入品安全
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们从农业投入品入手进行监管,通过开展一系列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加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去年初,以市政府文件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农资市场集中检查的通知》。针对农业用种、用药、用肥高峰期以及农资销售旺季的实际,从3月份开始至5月底,开展为期3个月的农资市场专项治理活动。对种子市场省市联检、暗查、专检、互检共6次,自查3次、逆查1次,检查种子市场47个,检查种子经营业户639个。查处种子案件72个,涉案金额169.65万元,没收种子4000公斤,召回不合格种子11.5万斤;收缴罚没金额18.31万元,取缔非法经营种子业户5个。组织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农药市场专项检查。检查农药经营业户198家,抽检样品86个,其中不合格样品16个。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00多台(次),检查企业和经营网点2400多个,查处案件120多起,涉案金额9.8万元,挽回经济损失54万元,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
5.抓宣传引导,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良好氛围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4
关键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监管,措施
食品的质量安全卫生是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食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大众的身体健康, 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虽然国家相继制定和强化了以《食品卫生法》为主体的有关食品安全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各管理体制。但在工业生产和市场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 很多的不法分子利用各种手段在食品上牟取暴利, 食品安全依然十分严峻。
1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性
1.1 严重威胁人民身体健康
我们发现尽管出台了许多意见和政策, 但是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还是屡禁不止, 仍然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合格食品, 在市场领域仍然可见大量不合格食品。食品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广泛采用, 给食品工业带来便捷的同时, 也为各种污染带来了隐患。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领域发生的质量问题, 甚至直接导致食品中毒事件甚至群死群伤的事件屡见不鲜。
1.2 危害社会稳定, 有损政府及企业形象, 引发信任危机
以问题奶粉为代表及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隐患尚未得到根治, 对外开放的加深及新技术的更新使得新的食品安全隐患接连不断。不仅严重威胁了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也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 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食品安全问题的恶劣事件一经曝光, 弄的人心惶惶, 扰乱社会安定。因为上述种种原因, 社会大众对于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质量问题表示担忧, 直接影响到民众对于的政府良好形象。这些现象和问题已经引起国家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结合已经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
1.3 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同时, 在我国的食品生产加工行业里面, 存在着门类齐全、产业发展的趋势, 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领域的支柱行业。随着近年来的积累和发展, 我国食品食品生产企业中已经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度较高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这些企业在创造财富、贡献税收、发展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可见, 坚持不懈的抓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 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 当前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领域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2.1 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健全
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逐渐健全完善,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的情况, 特别是在研究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标准, 开展食品行业市场准入, 加大食品安全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建设等职能方面, 仍然存在职能交叉的检验监管的情况存在, 直接导致食品安全检验监管的缺位。同时, 肩负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重任的有的职能部门之间, 也缺乏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 互相之间的协调性和联动性有待于进一步增强, 往往是出现问题的时候, 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现象。
2.2 食品质量安全配套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具体表现为:有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的检测设备相对滞后, 造成食品安全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误差。有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由于受到条件限制, 一些规模较大的检测项目由于设备水平的限制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 无法顺利完成相关的检测任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质量安全信息的准确和及时反馈。个别的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部门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甚至没有坚守住职业道德, 成为食品安全质量违法者的保护伞, 一些问题食品并使之进入市场。这两点累积造成的食品质量风险和危害是很大的。
2.3 食品质量安全办公经费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食品质量安全办公经费的不足已经成为制约食品质量安全检验监管水平和新技术新方法推广的重要因素。尽管目前我国对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方面的财政的投入数额是逐年增加的, 但是仍然严重匮乏对重要食品安全方面的食源性危害检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比如, 最常见的就是对食品农药残留的分析技术方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其推广的力度和技术的成熟度与食品质量安全技术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有的县级及其以下检验监管部门因为没有能力配备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检测设备, 导致日常的食品质量安全的检验监管工作走形式。
2.4 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比较低, 流通环节不规范
目前, 我国存在大部分的中小型食品制作加工厂, 很多是人数管理不规范的私营场所及家庭作坊。卫生许可方面没有可靠的保证, 有的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当部分的从业人员甚至没有经过必要的健康体检, 在城乡结合部等监管薄弱的环节存在无证经营和生产的行为, 这些行为都给流入社会的食品给群众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的事故隐患。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运输过程中, 为保证食品的长时间不变质, 仍然采用大量的防腐剂和保鲜剂。
3 进一步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思路和措施
3.1 要进一步强化监督管理
定期与有关食品生产企业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 对于违反食品安全生产有关规定的行为, 不仅要追求经济责任, 更要追求法律责任。对于那些玩忽职守监督管理不力, 造成严重后果的部门和工作人员, 要依法严肃追究负责。建议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的方式, 定期不定期地进行例行检查和专项检查, 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动态监管, 坚决消灭不法企业有可乘之机和侥幸心理, 发现问题, 要加大惩戒力度。建立健全部门之间联动协调机制, 建立分工明确权责相对应的责任体制。
3.2 以质量为中心, 完善食品安全监控管理体系
利用抽样检验开展风险检测, 除了做好产品出厂检验和市场抽查外, 将监管的重点转移到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上来, 对食品加工企业的加工设备、技术人员、生产工人以及生产环境条件、加工工艺和生产配方进行全面监管。加强检测部门的硬件建设, 不断完善食品质量检测和安全监测体系。引进高新的检测仪器, 提高食品复杂项目的检测技术能力, 为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技能, 打造一支综合型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管人才。
3.3 加强质量宣传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制度
充分利用“3.15”等契机, 宣传质量法规, 利用网络平台, 及时通报及发布食品质量安全的信息, 抓好信息的沟通和共享。引导消费者购买优质产品, 抵制伪劣产品。同时定期在新闻媒体上公布符合规范化管理的企业名单, 对抽查不合格的批次产品及企业予以曝光。将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及时准确的客观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公开监督检查中发现的违法信息, 依法打击各种质量违法违规的行为。
3.4 完善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法规与标准
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与世界各国的食品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食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势在必行必须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组织生产。加紧与国际食品标准接轨的步伐, 从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汲取经验。对现有相关部门的法规条例、技术标准等进行清理和规范。将各项强化措施上升到法律层面, 形成长久的有效机制, 加强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金海.政府监管与食品质量安全[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11) :85-90.
[2]产品质量监督实施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中国标准出版社.
[3]陈彦彦.论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的职能定位[J].中国行政管理, 2008 (6) :79-80.
[4]王磊.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的思考[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 (6) :9-10.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5
【关键词】房建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一、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房建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是整个房建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应从根本上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意义。整个建筑工程从确立项目到图纸工程设计再到现场的施工过程,最后到消费者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承包房建工程的公司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有房建工程让消费者满意的的情况下,房建公司才能从中得到利润,实现公司长远的发展战略目标,所以说,房建工程的质量即使对消费者有重大的保障,对房建公司在信誉和发展方面同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房建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中,现场施工质量的控制是整个房建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任何的准备和计划只有在实践的过程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在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所有的控制措施,只有在现场施工中落实的有效合理,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因此,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是每一个房建工作管理人重视的环节。
二、房建工程的特点
1.房建工程主体不同。
房建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主体的不同。可以把房建工程大体分成两类。首先一类是政府要求建设的公共房建工程,还有就是企业自发以盈利为目的的房建工程,在房建施工过程中,承包工程的组织就是房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主体。但是如果按照房建工程的使用者来说,消费群众才是房建工程的主体。所以在房建的过程中主体的不同,是房建工程的特点之一。
2.房建工程获得的利润具有周期性。
房建工程都是工程项目比较大的工程,由于在房建过程需要大量的投资,在购置房址、材料购买、人员工资等方面都需要的很大的资金流动,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在很大的大型房建过程中需要2-3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在加上一些其他外在的因素的影响,让整个工期的时期更加漫长。由此可见在房建工程中大量的投资收货的利润周期是很漫长的,在回笼资金的时候只有等建好的房子都卖出去才能回收,如果房子的质量或者在建立的时候出现问题,就会让投入的资金付之东流。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只有在房建施工完成投入使用的时候才能看到利益。房建工程获得利润具有周期也是目前房建工程存在的主要特点之一。
3.房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划分特性。
房建工程中有很多的划分阶段,但是在目前为止主要的划分是根据时间的阶段来进行划分的。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房建地址的选取;第二阶段是房建工程的规划设计;第三个阶段是供应商洽谈建立合作关系阶段;第四个阶段是房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阶段;第五个阶段是竣工后期的投入使用的阶段。房建工程的特性在整个房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很大的作用,分析好房建工程的的特性为以后在房建施工过程中的流畅性,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三、提高房建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措施
1.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当前存在的诸多房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影响和制约因素来说,其首要的改善措施就是针对其管理人员自身综合素质的不高进行提升,重点针对一线的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人员进行有效地培训和教育,尤其是对于培训和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把关,确保其培训的内容具备较强的实效性,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学习出现,要确保培训确实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确实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最好是能够以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进行,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这些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处理实际事物的能力,能够针对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做到早发现,避免不发现问题的出现,并且要根据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的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的改正,在此过程中还应该进行跟踪查验,确保其实效性;此外,除了要加强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培训教育之外,还应该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训,确保其能够建立起坚定地履行职责的信念,避免出现疏忽大意或者是徇私枉法的现象,确保其自身管理控制工作能够得到高效的落实。
2.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当前存在的缺陷较大的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来说,进行必要的完善和补充也是极为必要的,基于这种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来说,其最为首要的一个工作就是要促使整个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能够意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进而就能够提高对于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最终能够花精力进行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具体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来看,其最为重要的有两方面的完善和补充:(1)一方面是要针对当前质量管理体系中责任制度的不健全进行补充,确保其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责任制度能够落实到每一个管理人员身上,进而就能够督促这些相应的管理人员切实的去履行自身的职责,避免了疏忽或者不尽责现象的出现;(2)另外一方面则是应该针对现在几乎不存在的奖惩机制进行完善,明确其具体的奖励和惩罚措施,针对相关施工质量问题通过明确每一个人的具体责任来确定最佳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一般的惩罚措施除了降低奖金额度之外就是降职处理,更为严重的可能会考虑开除,而对于奖励的措施却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升职、加薪、奖金、假期、旅行、学习等都可以作为奖励条件,这样多方面的奖励措施也有利于更大程度的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确保其自身工作的落实效果。
3.应加大质量监管力度。
对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措施来看,仅仅通过管理人员的相关工作是很难做到不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的,因此,还需要在此过程中尽可能的引入一些其它的团体和单位来加强对于质量的监督控制,进而为质量的保障工作做出更深一步的保障,尤其是对于监督工作来说更是如此,越多的单位和人员参与到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中来就越能够保障其整个房建工程的质量,比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就可以加大国家政府对于相关房建工程项目的监督力度,并且因为政府具备着一定的强制性和特权性,所以,这种监督的效果也是最为有效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保障其整个房建工程的实施质量,尤其是能够针对于其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进行严惩,进而督促相关管理单位做好自身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其整个房屋建设工程的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是房建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房建行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与控制的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整改措施。希望我国房建公司能重视起房建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为我国房建行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海昌.关于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255.
[2]戴曼妮.浅谈施工现场管理方法在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中的作用[J].江西建材,2014(05):267.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6
韩长赋首先来到中监所, 走进病毒制品检测室、安全评价室和有关职能部门, 和研究人员仔细交谈, 了解动物疫病防控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工作。韩长赋还听取了中监所负责人的汇报并与干部职工座谈, 征求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见和建议。他指出,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压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效益和竞争力的挑战, 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种养结构,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 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任务十分艰巨。中监所作为兽药监察系统的国家队, 要创新思路、方法、机制和管理, 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加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上有所作为。
随后, 韩长赋来到工程建设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绿色食品中心, 逐一走进这些单位的处室和部门, 了解相关业务情况。韩长赋指出,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各级农业部门要勇于担当, 一手抓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搞好标准制定, 做显微镜, 本着对社会、对消费者负责的态度, 把好检验检测关;一手抓好执法监督, 做放大镜, 及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韩长赋十分关心部属事业单位的自身建设情况。他指出, 作风建设、班子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永远在路上, 各单位要严肃党的政治生活, 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要加强廉政建设, 落实好“两个责任”, 层层传导压力, 加强对科研经费和所办企业的管理。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民主集中制, 强化党建主业意识, 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
农业部总经济师、办公厅主任毕美家等参加调研。
施工质量监管水平 篇7
保障补贴机具产品质量管理与服务并重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工作中, 山西站把保障农机补贴机具产品质量作为农机试验鉴定和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指挥棒”, 严把机具质量关, 狠抓农机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和市场监督, 确保了广大购机农民买得起、用得好。
一是对购机农民反映较多的玉米收获机械进行了质量调查。在前两年调查的基础上, 山西站重新设计了调查方案, 建立了用户满意度指标评价数学模型, 从机具的安全性、适用性、可靠性、售后服务状况四个方面对用户进行了调查, 共调查了21家企业生产的238台产品, 调查结果即将在公共媒体上公布, 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山西站及时反馈给生产企业, 并提出整改意见, 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二是对补贴产品定点供应企业进行了系统地培训。2011年, 山西站历时半月, 在全省分六个片区, 组织162个农机补贴产品供应企业300余经销人员进行了法律法规、补贴纪律、现代经销企业管理等知识培训, 全省补贴产品定点供应企业行为得到明显规范。
三是对列入山西省农机补贴目录的10家卷帘机生产企业的生产条件、质量保障能力以及产品质量进行了现场督导检查, 现场提出了改进建议。
四是按照农业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的统一部署, 组织技术人员对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天津等六省市16家旋耕机生产企业生产的深松旋耕机、双轴灭茬旋耕机产品使用者共400个用户进行了安全质量调查。
五是科学组织了农机产品目录评审制定工作, 向农业部推荐了28家企业生产的6类33种1116个型号的农机产品参与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竞争评审, 其中有25家企业的1035个型号农机产品被列入《2012-2014年度国家支持推广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受理省内外400余家生产企业申报的14类1676个型号的农机产品, 其中有475个型号的农机产品通过了终审。
改善农机产品市场秩序完善体系健全法规
加强农机化质量监督管理是《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条例》赋予农机部门的重要职责。在实际工作中, 山西站重点抓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 山西站进一步加强了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建设。目前山西省各市都建立了农机鉴定站 (部分更名为质量监督站) 、各县都建立了农机质量投诉站, 省、市、县三级农机质量投诉体系已初步形成。一年来, 全省受理各类农机质量投诉案件16起, 结案13起, 为购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32万元。
其次, 山西站依法狠抓了农机产品市场监管。2011年“3·15”期间, 山西站在全省组织了以“维权和打假”为主题的大型“2011年农机质量宣传咨询活动”, 共出动宣传人员2410人次, 宣传车辆390部, 制作宣传版面546块, 宣传条幅4168条, 印发宣传资料28.6万余份, 接受群众咨询30余万人次, 在全省范围内营造出依法维权的氛围。在重要农时季节, 山西站组织全省各级农机部门联合工商、质监部门, 广泛开展农机市场整治活动, 严厉打击制售农机产品及零配件违法行为。2011年全省共查处无证、假冒、劣质农机及零配件产品2180台 (件) , 为农民减少损失近百万元, 有效净化了农机产品市场。
第三, 强化了农机化质量法规建设。为进一步规范农机化发展秩序,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1年山西站把起草和出台《山西省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作为农机化质量法规建设重中之重来抓。《办法》分6章31条, 涵盖了农机制造、销售、作业、质量监督、试验鉴定等农机管理的各个方面, 与上位法相比, 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强。
强化能力认定工作大力更新检测检验设备
2011年, 山西站投入35余万元, 更新添置检测仪器29台套, 对动力试验室测试系统、离心泵自吸高度装置进行了改造, 对水泵试验台电源控制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检测检验范围和能力得到有效扩展。一年来, 山西站积极加强鉴定能力认定, 先后接受外部评审4次, 鉴定范围扩展到了农业机械的各个领域。通过了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三站复评审”, 计量认证扩项20项, 达到了12类84种产品1429个参数;有3类6种产品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部级鉴定能力认定, 山西站具备承担部级鉴定能力的产品范围扩大至4类8种产品;通过了国家认监委组织的实验室、国家质检中心专项检查, 检测检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浅议房屋建设施工质量监管 篇8
1 房屋建设发展现状
由于现行经济发展的束缚, 有些产业部门资金注入有限, 国家的经济补助缓慢, 住房建设自身发展的计划性不足, 导致地区性经济的发展出现不协调, 没有一个系统的住房与征地的划分标准。房地产业的制度化管理的不健全和房建施工与监管的相分离等情况都导致房屋质量与安全的潜在问题, 影响房屋建设的健康发展。
2 房屋建设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外来企业房建的忽略
不少县市为了发展自身地区的建设, 引进一些中小型的企业, 对于外来企业的厂房及住房修建等都给予优惠政策, 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 忽略了外来企业的房屋建设施工的标准和限制, 为城市及乡镇建设规划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 监管力度不足, 缺乏监管方法
不少乡镇为了自身的发展, 盲目地盖房, 不顾自身建设能力的高低, 盲目降低成本, 安全隐患比比皆是。有些监管部门对于这些情况只能以劝说的形式进行, 或者以加强巡逻弥补, 没有一个合理的房建监管的方法和对策。
2.3 缺乏对县镇地区的教育与宣传
有些居民对监管工作认识不足, 认为监管部门都是阻碍乡镇房建快速发展的, 因此, 经常不配合监管工作, 有时监管部门已经下发了房建的施工质量问题影响了城镇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等通知, 部分居民仍然坚持房屋建设的施工, 造成与监管机关的僵持局面, 使监管部门的工作难以进行。对此, 监管部门应多作宣传, 加强居民对其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减少监管工作与居民不必要的纠纷。
2.4 领导的重视不足
对于房屋质量监管部门没有彻底的放权。首先, 领导多重视影响力大, 效益高的施工单位及部门, 对于下属部门领导重视不足, 导致了监管部门虽意义重大但影响力小的局面;另一方面, 资金注入有限, 监管部门对于人员的注入及再培训等缺乏必要的资金准备和支持。
2.5 技术的欠缺与不足, 工作性质定位不明确
房屋监管部门的内部人员的技术检测及监管方式落后, 人员普遍的文化水平较低, 没有技术创新与新型技术人才的注入, 导致监管部门的监管能力有限, 监管人员欠缺。对于工作, 新进部门人员认识不足, 缺乏相应的深入理解, 将施工监管与质量监管部门等同一回事, 认为监管部门只是旁衬, 导致工作态度及工作方式失误。
3 改善房建监管的措施及方法
房建监管是为了居民能够住上合格的房屋, 保障城镇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 在经济带动房建发展的同时, 加快房建监管力度, 实施有力的房建监管方法, 保障房建的施工与监管能有力地配合起来, 共同为城镇的建设发展出一份力。
3.1 加强自身建设, 改善技术监管水平
质量监管部门的技术水平的定位是监管部门的关键。将监管力度深入到施工现场材料的选进, 施工的准备工作、施工的进行及施工的完善等工作的开展中, 并且将监管技术全方位地深入到施工的方案计划及实施, 技术的量化及施工的现场实物监管上面。并对此进行有针对性地抽查与检验, 保证施工质量。
3.2 精简内部人员、吸引新型人才的注入
监管部门内部要逐步精简人员, 提高人员素质, 通过监督人员的培训考核, 精简部分不适合从事质量监督工作的人员, 通过持续的培训和相应的考核, 不断地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吸引新型人才的进入与发展, 保障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 使质量监管部门真正地发挥其监管力度, 改善监管方法, 提升监管部门自身的监管技术水平, 使监管部门真正地发挥监管水平。
3.3 改善以往的监管方式, 树立监管新形象
对住房建设或厂房建设等一切房建工程的施工, 都一视同仁, 实施严格的监管风气, 保障监管的范围能在有利的时间段攀升、监管并加以指导, 保障房建建设的施工质量合理化, 系统化和有效化。实施监管法制化和规范化, 保障监管工作的强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保障监管机制的健全, 维护房屋建设的施工中质量监管的形象。
3.4 加强宣传和教育
为改变以往居民的认识, 加强对县镇居民的有关监管知识的教育与宣传, 如开展监管知识讲座、普及监管知识的教育活动等, 使人民大众充分了解监管部门设立的重要性及意义, 提高对监管的认识, 对监管的实施工作给予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3.5 实施监管奖励机制, 维护监管工作的进行
质量监管部门并不像监理那样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多进行抽查并相应地进行指导性施工。对于经常出现的违规房屋施工的建设提倡举报, 实施全民监督的政策, 保障监管工作的进行和有系统的改进并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建亮, 诸大建.城市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政府监管[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苏中锐.房屋主体工程施工质量旁站监理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谈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管 篇9
第一, 认真做好前期资料的监控。施工前就要做好备案资料的管理。工程开工前审查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各责任主体准备的资料。首先是建设单位, 其承建的项目是否已具备开工的条件、三通一平是否完成、资金到位情况 (本年度完工的项目, 资金到位工程造价的50, 跨年度工程资金到位30) 、是否与施工单位签订了制式施工合同且合同内容无违法行为。其次是施工单位, 施工单位的资质与营业执照是否具备承揽本工程的能力、施工组织设计是否能指导本工程的施工、项目部人员的组成情况 (尤其是项目经理、质检员、技术负责人的资格) 是否满足本工程的要求、项目部所配备的机械设备能否完成本工程。最后是监理单位, 监理单位在工程管理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监理规划及旁站监理方案的资料是否完备、见证取样是否已确定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单位所报施工方案是否已审批签字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 注意施工工程资料的监控。管理资料在工程施工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尤其是技术交底更为关键。一个工程各分部分项都需要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好坏影响着工程质量, 预检资料是施工单位在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前的自检, 如果预检资料不能通过, 就不能进行施工。管理资料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是重要的一项, 所涉及的内容是不可缺的。质量保证资料上在砖混或框架结构中, 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及实验室出具的复检报告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钢筋的合格证中必须注明供货商的签字及本工程所用的批量, 如果是复印件并注明原件的存放处。水泥不但有复检报告, 而且有28d补强的资料。门窗的三项试验也尤为重要, 不按规定进行复检, 绝不能进行验收。砌体工程中对一些材料除满足合格证及复检的条件外, 还要满足节能的需要。钢结构工程中, 钢材的复检等于或大于4mm的钢材全部需要见证取样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预埋螺栓也是关键的, 不仅要从外观检查有无裂纹、损坏, 而且还要进行复检, 所有进厂的材料必须经监理检查审批后方可使用。在冬季施工中还要增加两种试块, 一种为临界强度试块, 按施工次数及部位留置;另一种为同条件28d、标养28d试块。除试块的留置外, 土的试验、水的试验、防水材料的试验也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有玻璃幕墙的工程要有螺栓的拉拔试验。钢结构工程中, 高强螺栓的复检是重要的, 按螺栓型号取样, 要按图纸标注取, 不能漏取, 一般每种型号取20个, 钢结构中焊缝的探伤试验也很关键, 除构件在厂家制做时要有试验报告外, 必须要有第三方具有试验资质的单位在现场进行试验, 而且要有监理工程师的现场监督, 探伤的数量要根据焊缝的级别来确定, 一级焊缝要100%进行检验, 二级焊缝要20%进行检验, 三级焊缝不需进行检验, 但有些探伤报告不规范, 有的单位8mm以下钢板做UT无明确规定, 建议采用JBJ/T3034.2—96标准探伤为好。有的探伤报告无构件示意图比照、构件编号, 无法追溯构件的探伤部位。有的无探伤检测判定结果, 只有一张报告, 探伤了几根构件, 很不规范。焊接工艺评定报告不规范, 不能清楚显示坡口形式、角度、间隙、有无垫板等, 采用什么设备、焊接方法都未注明, 有的只有一张报告, 填写UT结果及物理试验报告, 而没有相应的UT检测试验报告。
第三, 把握施工质量监控的范围及重点。从设计图纸、原材料到分部分项工程施工, 每一个环节都不能被忽视, 熟悉和掌握监控的范围及重点, 有利于事前采取措施, 使质量处于预控状态。一是学习及会审设计图纸是质量监控的首要环节。按图施工是建立在学习与会审的基础上, 要把学习与会审结合起来。会审不是简单地审查图纸差错, 还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施工。在一些场合下, 虽然设计符合规范, 但由于施工较困难, 为保证施工质量, 需对设计进行适当的优化, 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规范的要求。二是对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监控是质量监控的关键环节。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因而要对它进行监控。不仅要检查进场实物, 还要检查质保书, 检查其型号、规格、性能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需要复检的, 必须在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的见证下取样复检。三是分部、分项工程按规定规程是施工时质量监控的主要环节。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是单位工程质量的基础, 因而质量监控工作应把它作为主要环节来抓。在按图施工和使用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前提下, 工作的重点应放在抓按规范、规程、规定施工上, 把事故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四是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是质量监控的重点。在装饰工程中, 如大面积整体地面, 外墙大面积贴大理石, 或内墙大面积贴墙砖等都可作为关键部位。薄弱环节有两种含义, 一是新技术、新工艺, 因是第一次施工, 质量无把握, 因此要重点控制;二是易发生问题的部位, 如轴线位移、钢筋位移、梁柱不归中、混凝土施工缝位置不正且有灰渣、砌体粘结率差、预制板轨缝, 以及渗、漏、沙、壳、堵等质量通病。对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的重点控制, 只要方法对头措施得力, 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 掌握施工过程质量监控的方法。质量监控的方法, 随着科学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完善, 逐步走向系列化、科学化。然而当前我们应充分发挥传统的和现有技术、质量管理方法, 并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达到监控目的。其一是技术复核。重点应放在定位、引测标高、轴线、各层标高、成品、半成品的选用等方面。其二是隐蔽工程验收。这是监控的主要手段, 凡属隐蔽项目, 必须进行全数监控。隐蔽工程验收应按有关规程进行。其三是材料试验。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 除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外, 尚须按规定抽样检验。其四抽检。随机检查, 它灵活、不受时间条件限制, 容易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早, 整改方便, 受检频率也不受限制, 是监控的一个有力手段。其五是安全和功能项目。此项检验直接关系到使用功能, 包括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沉降观测、通水通球试验, 绝缘、接地电阻测试等必须认真按规程严格把关。其六是班组自检。班组自检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只有每个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认真自检, 认真把关, 质量才算有了扎实基础, 因此要牢牢抓住, 不应忽视。其七是设置质量管理点。质量管理点可用于多种环节, 如推广新技术、质量难点、薄弱环节, 要求达到高质量的分项等等。在质量控制的关键部位, 薄弱环节上设计质量管理点, 采取事前控制,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看来是薄弱环节, 但由于事前采取了措施, 设置了质量管理点, 问题迎刃而解, 因此, 设置质量管理点是质量监控的一个有利手段。
参考文献
[1]文辉栋.工程建设质量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工程施工质量监管若干问题的思考 篇10
1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当前,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包括代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质量监管, 建设单位及其代表建设单位利益的监理单位等中介组织对参建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监管, 以及直接参建主体的质量审核监管三个层次。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中, 三个层次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的核心, 它分别对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实施全面质量监管。监理单位是关键, 它根据委托内容代表建设单位监管施工、设计的质量, 通过道道工序检查、层层把关签字, 使建设工程投资、建设、质量监管进入良性循环。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则是自身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 有利于按照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建设, 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要求。
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 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具体来说,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立法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 主要表现是:立法层次过低。应该说《建筑法》是我国建筑市场的最高层次的法律, 但它只规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没有规定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 为此, 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规定只能在第二层次即行政法规中有所规定, 甚至只能在更低层次的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或文件才有所涉及;立法不健全。《建筑法》颁布于1997年, 现在很多条款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则和行政管理的要求, 存在许多与国际惯例不相符的条款, 更没有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缺乏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法规及实施细则, 导致有关质量责任主体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操作性不强。
2.2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随意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 建筑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 建筑市场混乱, 各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 质量监管者见多不惊, 往往风声大雨点小。此外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的不正常干涉, 也导致监管的随意性。
2.3 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渠道不畅通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 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遗憾的是, 我国很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由于各质量责任主体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不一致, 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信息系统, 这种情况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顺利进行。
3 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措施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3.1 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它们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准绳和规范依据。现行《建筑法》与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 有必要从长远出发, 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 酝酿制定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法》, 并在此基础上, 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 从根本大法上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 合理确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法律地位, 明确规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 严格界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应的惩处标准。
3.2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实行“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所谓技术法规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 通过立法机构审议、发布, 强制执行的。在技术法规中可引用技术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技术标准则是自愿采用的, 由专门的标准化机构或社会组织来制定发布。
3.3 完备建设工程市场准入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 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 无一不在建设市场的准入制度上大做文章。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 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 在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管理方面, 我国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 我国应当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 制定合适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 统一协调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 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 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 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 推动建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3.4 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
原有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 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 因为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之间存在矛盾, 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可能全面覆盖, 监督面越大, 监督管理的深度越不够。因此, 必须有所侧重, 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 应该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 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 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别化管理在当前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 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 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二是在工程类型上, 要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等直接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的工程的监督管理。三是在实体质量上, 要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监督。注意抓好对技术风险较高的高切坡、深基础、抗震结构、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部位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现场的监督检查。
3.5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运用现代科学手段, 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水平。为此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 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 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 竣工验收条件审查, 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发布, 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建材检测结果, 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 为了及时向社会宣传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 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 积极引导促进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4 结束语
总之,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工程建设环境日趋复杂、工程质安监督机构资源约束条件下, 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必须立足自身, 放眼全局, 探索有效监管模式, 抓住要点, 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保底线。
摘要:结合当前实际情况, 笔者首先分析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 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郭汉丁.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6
[2]徐波.工程质量管理的一次机制创新[J].工程质量, 200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