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管理

2024-10-11

政策管理(精选12篇)

政策管理 篇1

广电总局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

近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表彰2012年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的决定》。这些受到表彰的栏目,绝大部分是原创栏目,也有一些是引进后再创新的栏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体现以人为本。

2012年创新创优电视栏目

中央电视台《谢天谢地你来啦》《梦想合唱团》

北京广播电视台《好人故事》《选择》

天津广播电视台《非你莫属》

河北电视台《村里这点事》

辽宁广播电视台《老梁观世界》

上海广播电视台《大爱东方》《劳动最光荣》

江苏电视台《一站到底》《花样年华》

浙江电视台《中国梦想秀》《中国好声音》

湖北广播电视台《我爱我的祖国》

湖北全省对农服务电视栏目《垄上行》

湖南广播电视台《天声一队》《平民英雄》

云南广播电视台《士兵突击》

2012年创新创优广播栏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美新闻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讯非常道》

北京广播电视台《毛毛狗的故事口袋》

天津广播电视台《滨海直通车》

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朝朝侃谈》

上海广播电视台《直通990》

安徽亳州市广播电视台《882资讯排行榜》

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小薇看台湾》

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中原民生汇》

湖南广播电视台《观点峰会》

广电总局将建立节目综合评价体系

广电总局近日召开《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综合评价体系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座谈会,主要对收视率进行规范,建议采用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新的体系将不再以收视率考核作为惟一的标准,将新增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个指标。新体系实施“三不”原则:不得搞节目收视率排名,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搞末位淘汰制,不得单纯以收视率排名衡量播出机构和电视节目的优劣。

有线网络“一省一网”整合进入倒计时

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近日重点就有线网络改革发展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按期全面完成“一省一网”整合,没实现网络全部整合的省份,要以十八大召开为时间节点,倒排时间表,实行倒计时,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在十八大前完成“一省一网”的整合任务;已完成省、市两级网络整合的,要在巩固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县级有线网络整合,确保全面完成整合任务。在整合中,要以资产为纽带,真正实现资产和资本层面的整合,真正实现全省网络省、市、县三级贯通,真正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的目标。

广电总局发文确立IPTV运管核心模式

日前,广电总局发布43号文,明确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牌照管理的具体方法。该文规定,IPTV集成播控总平台牌照由中央电视台持有,而分平台牌照由省级电视台申请。全国性IPTV内容服务平台牌照由中央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拥有全国性节目资源的省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申请,省级IPTV内容服务平台牌照由拥有本省节目资源的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申请。专家表示,电信运营商现在有多种选择,既可绕开百视通等IPTV运营商与强势地方电视台谈判合作,也可以借助CNTV或百视通来完成与地方电视台的合作,百视通的IPTV主导权有可能旁落。

广电总局否认对电视剧创作提六项要求

有业内人士曝出,广电总局日前对于电视剧创作提出六项要求,包括革命历史题材要敌我分明;不能无限制放大家庭矛盾;古装历史剧不能捏造戏说;商战剧需要注意价值导向;翻拍克隆境外剧不能播出;不提倡网络小说改编,网游不能改拍电视剧。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王卫平近日否认广电总局对电视剧出台六条限令。

广电总局整顿“伪合拍片”

“伪合拍片”的好日子要到头了。近日,广电总局副局长张丕民在一场电影研讨会上透露出整顿“伪合拍片”的意向。“现在有很多国外电影,一个完全的美国故事,投点小钱,加上点中国元素,带上个中国演员,就叫合拍片了,其实只能算是‘贴拍片’,这是非常可怕的……接下去总局将严格审查报送上来的合拍片。”张丕民在会上表示。有消息指出,未来总局审核合拍片会沿用“中方出资比例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且必须有中国演员担任主要角色,并需要在中国取景”的尺度。市级以上电视台播节目必须带字幕

国务院近日公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了推进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条例规定,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的电视台在播出电视节目时必须配备字幕,每周播放至少一次配播手语的新闻节目。公开出版发行的影视类录像制品应当配备字幕。

政策管理 篇2

一、变损

1、政策依据

(1)《供电营业规则》第七十四条,当用电计量装置不安装在产权分界处时,线路与变压器损耗的有功与无功电量均须由产权所有者负担。在计算用户基本电费(按最大需量计收时)、电度电费及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时,应将上述损耗电量计算在内。

(2)向被转供户供电的公用线路与变压器的损耗电量应由供电企业负担,不得摊入被转供户用电量中。

2、营销系统档案设置:计量方式为高供低计的变损计费标志应为“是”,变损分摊标志应为“按电量分摊(电量为零时按容量)”。

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1、政策依据:

(83)水电财字第215号,关于颁发《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通知》;东电财[1984]第958号,关于印发《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补充规定;关于对趸售单位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补充通知(东电财字[1985]第306号);辽电营销[2001]7号,关于下发“营业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知。

2、《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功率因数的标准值及其适用范围:

(1)、功率因数标准0.90,适用于160千伏安以上的高压供电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装有带负荷调整电压装置的高压供电电力用户和3200千伏安及以上的高压供电电力排灌站;

(2)、功率因数标准0.85,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其它工业用户(包括社队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非工业用户和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电力排灌站;

(3)、功率因数标准0.80,适用于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农业用户和趸售用户,但大工业用户未划由电业直接管理的趸售用户,功率因数标准应为0.85。

功率因数的计算:

(1)、凡实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的用户,应装设带有防倒装置的无功电度表,按用户每月实用有功电量和无功电量,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2)、凡装有无功补偿设备且有可能向电网倒送无功电量的用户,应随其负荷和电压变动及时投入或切除部分无功补偿设备,电业部门并应在计费计量点加装带有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按倒送的无功电量与实用无功电量两者的绝对值之和,计算月平均功率因数

3、《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补充规定

《办法》中:“社队工业用户”系指直供和农村中除排涝、灌溉、电犁、打井、打场、脱粒、积肥、育秧、社员口粮加工(非商品性的)牲畜饲料加上(非商品性的)防汛临时照明及农田基本建设用电和居民照明用电以外的集体和个体工业户用电。

其它(普通)工业户、非工业户装见容量在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的,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用户,如灯、动合表计量时,计算月份平均功率因数值,应减除当月的照明有功电量,但设备容量不予减除,计算功率因数电费的基数不包括相应的照明电费。

用户在未安装带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之前,为了防止用户向系统倒送无动电量,用户在电网低谷时间,必须切除多余的补偿设备,未按规定切除者,其平均功率因数高于标准值不予减收电费,但低于标准值者,仍照章增收电费。

安装带防倒装置的反向无功电度表的用户,其反向无功电度表计度器记录出倒送无功电量时,按《办法》计算的平均功率因数值,虽超过标准值,亦不减收电费,达不到标准时,应照章增收电费。

4、《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电价研讨会会议纪要(辽电营销部[2010]1号)》 明确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执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的范围为100千伏安(千瓦视同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其中160千伏安(千瓦)以上高压供电的工业用户功率因数执行0.90标准,其它100千伏安及以上的用户执行0.85标准。

5、营销系统档案设置:定价策略及电价中根据合同容量及用电类别,正确设置功率因数考核方式、功率因数标准。

三:峰谷分时

1、政策依据:(1)、《关于东北电网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的批复》

峰谷分时规定:峰7:30-11:30,17-21点;谷22-5点,其余为平。峰谷电价实行范围

电网直供的容量在320(含315)千伏安及上的大工业用户;100千伏安及以上非工业、普通工业用户,趸售转供单位。(指农电)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东北电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09]2920号)》

“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等需求侧电价管理制度。(3)、《峰谷分时电价实施细则》

划定峰谷分时电价实行范围时,对总电容量为100千瓦的用户视同100千伏安用户,一律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所有峰谷分时电价实行范围内的用户应按电业部门的要求装设峰谷计量装置。对暂不具备装表条件的用户,应限期整改。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运营用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广播电视站无线发射台(站)、转播台(站)、差转台(站)、监测台(站)统一执行国家规定的非普工业类电价标准,不执行峰谷分时政策。

(5)、《关于辽宁省境内铁路用电计费方式问题的复函(辽电营销2009[984])》 自2009年12月抄见电量起包括电力机车在内的铁路运输用电由原来的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改为执行平段电价。

依据《2008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铁路运输业指铁路客运、货运及相关的调度、信号、机车、车辆、检修、工务等活动。不包括从事具体运营活动,具有法人资格的铁路局(集团公司)、分局(总公司)的总部;铁路系统所属的机车、车辆及信号通信设备的制造、修理厂(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商店、学校、科研所、医院等;对外转供电及对外经营活动用电。

(6)、《关于一般工商业及其它用电执行电价的复函(辽价函[2008]206号)》 在国家没有新的文件规定前,行政机关照明用电不应执行峰谷分时电价。(7)、《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电价研讨会会议纪要(辽电营销部[2010]1 3 号)》

除机关、部队、铁路、医院等不具备调峰能力的电力用户外,其余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用户,均应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其中:

“机关”范围按2008年省公司营销部、财务部下发的《关于一般工商业执行电价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执行,包括高速公路管理局(处)用电,不包括“机关”对外经营性用电。

“部队”指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不包括部队企业、部队对外经营性用电)。

“铁路”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51”对“铁路运输业”的解释执行。具体为:铁路客运、货运及相关的调度、信号、机车、车辆、检修、工务等活动。包括执行大工业电价的铁路牵引站用电。

不包括:

1.从事具体运营活动,具有法人资格的铁路局(集团公司)、分局(总公司)的总部2.铁路系统所属的机车、车辆及信号通信设备的制造、修理厂(公司)、建筑工程公司、商店、学校、科研所、医院等;3.对外转供电及对外经营活动用电。

“医院”主要参照《2008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851”对“医院”的解释执行,但不包括各类疗养院。

具体为:各类“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

机关、部队、铁路、医院电力用户总电量中,有定比或定量提取其他用电电量的,其容量如果达到执行峰谷分时电价标准,仍应执行峰谷分时电价。供电公司可采取以计提电量为主计量点,对执行峰谷分时电价的电量进行操作发行。

2、营销系统档案设置:定价策略及电价中正确分时标志设置为“是”。

四、非居民客户执行居民电价

1、《国家发展该国委关于调整东北电网电价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1231)》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除农业生产以外的销售电量。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除农业生产(含贫困县农业排灌用电)外的全部销售电量。

2、中小学教学、高校宿舍:

(1)、《关于落实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宿舍用电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辽电营销[2002]11号)》

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宿舍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电价。

(2)、《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学校水电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463号》

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分别按居民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执行。现行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价格低于居民类价格的。维持现行价格不变。

用电、用水、用气价格执行居民类价格的学校,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举办的公办,民办学校,包括:(1)普通高等学校(包括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2)普通高中。成人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3)普通初中、职业初中、成人初中;(4)普通小学、成人小学;(5)幼儿园(托儿所);(6)特殊教育学校(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是指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用房、校系行政用房等教学设施,以及学生食堂、澡堂、宿舍等学生生活设施使用的电、水和管道燃气(包括管道天然气、煤气以及空混气等)。

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用电、用水、用气应与其他用电,用水、用气实行分表计量。暂未实行分表计量的,由学校与供电、供水、供气单位协商确定用电、用水、用气数量。双方不能协商一致的,报价格主管部门裁定。

(3)、《调价有关问题的几点实施意见》

城乡中小学教学(含学生宿舍、食堂、澡堂)用电价格统一执行居民生活电价,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登记在案的全日制、私利中小学为准;电量范围不包括其校办工厂、出租房屋(厂房)等电量。城乡中小学教学用电价格统一执行居民生活电价后,对其中用电容量在 5 100kVA(kW)及以上的用户相应停止执行峰谷分时电价和功率因数调整电费办法。

对已经单独装表计量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高校学生公寓和学生宿舍用电暂不执行峰谷分时电价。

3、福利机构:

(1)、《关于社会福利机构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通知(辽电营销[2003]326号)》

省级民政部门认可的国有、民办社会福利机构(如养老院、孤儿院、精神病院、光荣院等)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

(2)、《转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社会福利机构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电价的通知(两锦电用[2003]208号)》 省级民政部门认可的国有、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用电仅指福利机构的照明、动力用电,不包括附属工厂、对外出租门市房等附属用电,执行居民生活用电价。

对上述用户执行居民生活电价后,不执行峰谷电价、功率因数调整电费。

4、军队、武装警察部队营房:

(1)、《转发关于保障军队用水用电有关问题的通知(东电营[1993]873号)》 军队团及以下营区营房(不含利用营房经营性用电)用电可暂按居民生活照明电价收费。军队宾馆、饭店、商店、工厂,对外开放的军队医院以及军械修理单位对外承揽加工任务等经营性质的用电,按照地方同类用电标准收费。(2)、《关于军队团及以下营区营房用电范围解释问题的通知(辽电营销[2006]6号)》

营区营房用电:是指团及以下战士居住的连队营房用电。

(3)、《关于武装警察部队用电电价问题的通知(2011年2月16日)》 武装警察部队(含边防、消防等)团及以下营区营房(不含利用营房经营性用电)用电暂按居民生活照明电价收费。

五、农业生产用电

1、《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电价研讨会会议纪要(辽电营销部[2010]1号)》 执行范围应严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有关农、林、牧、渔业的划分确定,其后续连接农、林、牧、渔业产品加工的,不论容量大小,一律执行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价格。

2、国民经济行业用电类别指标解释

一、农、林、牧、渔业

1、农业

指对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活动。包括:烟草的初级简单加工,如烟草的烤、晾、晒等活动;在同一种植地点或在种植园内对水果的简单加工,如晒干、包装、暂时保存等活动。

注1:农村乡、镇办及村办企业和个体企业中,凡符合划归工业各行业的应列入有关的工业行业,条件是:

a.有固定的(或相对固定的)生产组织、场所、生产设备和从事工业生 产的人员;

b.常年从事工业生产活动,或从事季节性生产全年开工时间在三个月以上;c.具有单独的账目,能够同农业及其它生产行业分别核算的; d.在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并领取法人执照或营业执照的。

对不符合以上条件的,列入农业。

注2:常年从事农业种植业为主,农闲时从事其它产业活动的列入农业。注3:各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中,由自身提供的照明、增湿、调温、诱捕害虫等电气设备消耗的电量列入本类。如果由外部(专业公司)提供服务则列入农、林、牧、渔服务业相关类别中。

注4:染料作物、绿肥作物、饲料作物(牧草等的种植)、苇子、蒲草等作物的种植列入农业。

不应包括:

—轧棉花、弹棉花、洗毛业和其它纤维原料初步加工业,列入(农、林、牧、渔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农产品初加工服务)。

—烟草企业(工厂化)进行的烟叶复烤,列入制造业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烟草制造业)。

—城市草坪的种植、管理,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城市绿化管理)。

—茶叶、可可和咖啡的精加工(明显已经工厂化了),应列入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饮

料制造业)。—香料的提取和制造等活动(不是个人能做到的),应列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

2、林业

指林木的培育和种植、林木的抚育和管理;木材和竹材的采伐和运至贮木场(一般是本企业的)的生产活动(包括在贮木场内对木材和竹材进行的简单加工,如:修整、处理成方木等);林产品的采集。

不应包括:

—列入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和管理,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自然保护区管理);

—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与管理,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城市绿化管理);

—独立的木材运输活动(指独立的或相对独立的运输公司从贮木场或存放地运至加工或使用地的运输活动),列入(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交通运输相关行业类别中;

—木材和竹材的加工(作坊或工厂化的加工),列入木材加工及制品和家具制造业的相关行业类别中。

3、畜牧业

指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从事的动物饲养活动。包括在饲养的同一农(牧)场或农户家庭中进行的鲜奶、奶油、奶酪、毛、皮、鬃等乳品的简单加工、相关的禽产品,如禽蛋等;与捕猎有关的服务活动;活的家畜产品的生产,如蜂蜜、蚕茧、麝香、鹿茸等。

不应包括:

—专门供体育运动和休闲的动物捕捉等有关的活动,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娱乐业)。

4、渔业

指海洋、内陆水域(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和捕捞活动。不应包括:

—专门供体育运动和休闲的钓鱼等有关活动,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娱乐业);

—水产品的加工,列入食品、饮料和烟草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

5、农、林、牧、渔服务业

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但不包括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

注1:包括农业水利灌溉系统的经营、管理。但不包括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利工程的管理。

注2:农产品初加工服务指由农民家庭兼营或收购单位对收获的各种农产品(包括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去籽、净化、分类、晒干、剥皮、沤软或大批包装以提供初级市场的服务活动,以及其他农产品的初加工活动。如轧棉花、羊毛去杂质、其他类似的纤维初加工等活动;其他与农产品收获有关的初加工服务活动,包括对农产品的净化、修整、晒干、剥皮、冷却或批量包装等加工处理。

注3:为农业服务的农机站(提供农业机械并配备操作人员的服务活动)(推广站)、种子公司等列入本类。

注4:林业服务业,指为林业生产服务的病虫害的防治、森林防火等各种支持性活动以及森林管理站、木材检查站、治沙站等进行的林业服务活动。

注5:畜牧服务业,指对各种动物进行的病情诊断和医疗活动(包括畜牧兽医院(站、中心)、宠物医院(诊所)、动物病防治单位、兽医监察等活动、动物的配种、牧群检验、孵坊等。

注6:渔业服务业,对渔业生产活动进行的各种支持性服务活动,包括鱼苗及鱼种场、水产良种场和水产增殖场等进行的活动。

注7:包括轧棉花、弹棉花、羊毛去杂质、其他类似的纤维初加工等活动。不应包括:

—对农、林、牧、渔业进行的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检测、检疫、监测、测定等)、技术推广活动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相关类别中;

—农、林、牧、渔业研究单位以及专家提供的服务,列入公共事业及管理组 9 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其他专业技术服务);

强化管理 全面落实农机惠农政策 篇3

一、补贴力度逐年扩大,惠农政策使农民受益

自2004年至今,全市共投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374.14万元,拉动农民投资农业机械1.47亿元,共补贴各类农业机械6932台,受益农户达到4576户。全市11个县市区场,开始只有2个县市实施农机购置补贴,2008年农机购置补贴扩大到全市所有农民、农场职工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2004年的补贴机具品种只有三大类六个品种,到2008年补贴的机具品种扩大到六大类二十一个品种,种类基本上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更好地满足了农业生产和农民对补贴机具的需求。购买拖拉机2004年每台补贴资金6千至8千元,到2008年每台拖拉机补贴资金在2万元左右,最高达到每台补贴5万元。补贴标准的提高降低了农民购机的投入,进一步刺激了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使我市农业机械保有量持续增长,农业生产机械水平的提高,使很多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走向务工经商的道路。购置农业机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同时也使一部分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实行十项制度,确保农机购置补贴的顺利实施

这十项制度:一是补贴工作实行责任制。市县两级农机管理部门都成立了补贴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制定补贴实施方案,责任落实到科室和具体责任人,明确目标,严肃纪律,规范程序,确保补贴工作规范运作。二是补贴政策实行公开制。为使广大农民朋友和社会各界充分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补贴机具的品种、补贴资金额度、补贴标准、机具价格、申请补贴机具的程序和相关要求,市县两级农机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印刷宣传资料、张贴公告等宣传形式,使农机补贴政策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补贴目录实行公开招标制。补贴机具的品种、型号由农业部和省农机局进行公开选型,我局严格按照省农机局公布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执行。四是补贴机具类型实行农民自愿选择制。在农机购置补贴实施过程中,任何人、任何单位不得向农民强行推荐任何农机产品,更不得强行要求农民购置任何农机产品。完全由农民自主选择,做到充分尊重农民的购机意愿。五是补贴对象实行公示制。根据报名申请补贴的情况,按照“四优先”的原则(即: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优先、农机大户优先、种粮大户优先、科技示范户优先)和报名先后顺序,确定享受补贴对象,并以公告的形式在乡镇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并接受社会监督,防止套购、骗购现象发生,使党的惠农政策实实在在地落实到农民手中。六是补贴机具供应商实行生产厂家委托制。补贴机具的供应商由各生产厂家确定,生产厂家对供应商实行委托制,按区域划分供货范围,报农机管理部门备案,从而确保能及时将补贴机具发放到农民手中,补贴机具出现了故障能得到及时修理,有了问题能及时解决。七是补贴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支付制。补贴资金由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提出申请,经县市农机管理部门审核后,统一报省农机局,由省农机局会同省财政厅核实后,由省级财政直接支付给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八是补贴过程实行监督制。聘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监督员,对农机补贴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九是补贴结果实行审计制。由审计部门对农机补贴每个年度结果进行全面审计,通过审计查找农机补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提出整改措施。十是补贴实行跟踪问效制。向购机农户发放补贴机具调查表,了解每个作业季节结束后补贴机具的作业效果、收益、机具的质量、生产厂家的三包服务、农民对补贴机具的满意度和建议等,从而使农机管理部门全面了解和掌握农机补贴的实施效果、农民的购机意愿等。

政策管理 篇4

在10月24日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文化部部长蔡武介绍, 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进展顺利。数据显示, 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 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的改革任务, “做大做强”是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一条主线。

蔡武透露, 下一步文化部将在几个方面继续推进改革:首先, 是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建设, 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 推进三网融合, 实现互联互通。其次, 做大做强现有的骨干文化企业。主管部门将鼓励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资本为纽带, 实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 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有品牌、有竞争力的企业或企业集团。

三网融合双向突破国网挂牌一步之遥

三网融合首批试点已经有两年多时间, 困扰三网融合的最大瓶颈——双向进入的牌照问题终于有了突破。

10月17日, 电广传媒发布公告称, 其全资子公司湖南省有线电视网络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近日收到工信部下发的批复, 同意湖南有线在长株潭地区开展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IP电话业务。

另外, 筹备近两年时间的国内第四大运营商中国广播电视网络公司将由财政部出资40亿元作为启动注册资金, 而工信部方面已经承诺将在基础运营商牌照、国际互联网出口方面给予新公司与其他电信运营商相同的待遇, 前期一度返回各原单位的国网筹备组人员已经回到筹备组, 进行挂牌前的最后工作准备。

广电总局设千万元国家级剧本奖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彭三源披露:今年1至6月, 全国电视台黄金档和非黄档共播出800部电视剧, 其中收视破1的有45部, 只占5%。为鼓励原创, 奖励精品, 国家广电总局决定设立“中国电视剧优秀原创年度剧本奖”, 从明年起每年拿出1000万元, 评选10大原创剧本和20部入围剧本, 努力提升中国电视剧的创作水平。

广电总局鼓励影院放映国产影片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副局长毛羽在出席第五届农民电影节时透露, 国产电影正面临进口大片带来的更为严峻的挑战:从2003年到去年, 连续9年国产电影票房的市场份额都占到50%以上, 而今年上半年下降到30%左右。电影局计划近期出台政策, 利用专项资金的宏观调控, 鼓励更多的电影院放映国产影片。

互联网协会开通不良和垃圾彩信举报通道

中国互联网协会开通不良与垃圾彩信举报通道, 对彩信业务进行社会监督, 保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说, 当前,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进行伪装, 通过彩信向广大用户发送钓鱼、诈骗等不良和垃圾信息, 对用户的权益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政策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控制机制,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有效维护本行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文件,结合本行实际和章程要求,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 风险是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价值或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通过风险识别机制,定期对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并在各类风险中认定主要风险。主要风险是指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以及独立评估风险程度不高、但与其他风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重大损失的风险。本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含信息科技风险、法律风险)、合规风险、流动性风险、集中度风险、声誉风险等。

第三条 风险管理是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围绕发展战略及风险偏好,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主要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确保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的实现。本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风险文化和组织、政策、流程、技术管理体系等构成,主要包括以下要素:

(一)有效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监督。

(二)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限额。

(三)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

(四)完善的内部控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五)适当的风险资本分配机制。

(六)有效的危机处理机制。本行通过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实现资本要求与风险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密切结合,有效维护本行的稳健运行和持续发展,提高 抵御风险的能力。

第四条 本行全面风险管理原则

(一)风险管理创造价值原则。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应与发展战略目标一致,风险管理应平衡风险与收益,确保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二)独立性原则。清晰界定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 报告路线,并确保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

(三)全面性原则。风险管理覆盖银行整体及各产品、各业务条线、各业务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对每一类风险都有效地管理。

(四)全员参与原则。建立全员参与的风险文化和配套机制,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所属全体经营管理人员都应按照其工作职责参与风险管理工作,承担相应风险管理职责。

(五)匹配性原则。确保资本水平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收益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资产规模与风险管理能力相匹配,在适度风险水平下开展经营活动。

(六)审慎性原则。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

(七)有效融合原则。在确保风险管理相对独立的基础上,使风险管理更加贴近市场和业务,促进风险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充分合作,共谋发展、共担风险。

第五条 全面风险管理目标。本行建立和完善与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及财务状况相适应的,并与本行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程序相互衔接和配合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控制本行承担的风险在可承受的风险限度内,确保收益与承担的风险相匹配,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第二章 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

第六条 本行须根据风险状况和外部环境,确定与本行发展战略相适应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并建立和完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的形成、传导和定期回顾机制。风险战略是本行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为了实现发展战略进行的总体性、指导性规划,包括确定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等风险管理目标和选择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等。风险偏好是建立于全行层面的,反映本行愿意承受的风险程度的总体观点。

第七条 董事会根据股东要求及本行发展战略、监管约束、资本总量和业务特长、管理能力等, 确定风险承担总量、种类、结构以及目标风险轮廓等,选择确定银行风险偏好。董事会定期听取关于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体系执行情况的报告。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董事会确定的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根据不同风险对象的市场发展潜力和自身比较优势, 选择目标风险, 制定业务计划和配臵资源, 制定主要风险的管理政策、程序和限额等,确保各项限额与风险偏好保持一致,并与资本水平、资产、收益及总体风险水平等相匹配,通过将限额等风险容忍度指标体系分配至各业务条线、风险类型和产品线,使风险偏好贯彻于全行的所有层面,并确保风险偏好得到有效执行。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等根据职能分工,以客户准入标准、信贷政策、信贷审批标准、投资指引、风险限额体系、定价和绩效评估等为载体,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传导风险偏好。本行须定期对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体系进行有效性和合理性审查,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对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体系进行调整。

第八条 本行须围绕发展战略、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建立和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偏好的有效传导来实现对各类主要风险的管理。

第三章 风险管理组织

第九条 本行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 制衡、报告关系清晰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主要责任。本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由董事会、高级管理层、总行职能部门、分支机构等层面组成。

第十条 本行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基本原则:

(一)建立有效的风险治理机制,清晰界定董事会、高级管理层、相关职能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及报告路线,形成职能清晰、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风险治理机制,建立良好的风险治理环境。

(二)建立总体上划分为三道防线的风险管理组织框架

1、第一道防线由各条线业务部门、各支行和各分理处组成,在业务前端识别、评估、应对、监控与报告风险。

2、第二道防线由风险合规部组成,通过监控、识别、评估和提示风险,对第一道防线的风险防控进行督促检查,协调配合,确保各层次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性。

3、第三道防线由稽核监察部组成,针对本行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流程和各项风险的控制程序和活动进行监督、评价。

(三)投入足够资源。全面覆盖各类风险本行须根据自身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确保对银行总体风险和各业务条线、各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本行应投入足够的资源以保证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不应因业务发展和市场竞争而影响风险管理组织架构的完整性。

第十一条 董事会负责保证本行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承担本行经营和管理的最终责任。董事会是本行风险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确定本行的发展战略和风险战略,决定本行的风险管理政策,设定风险偏好,并监督战略与政策的执行。本行董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拟定本行风险战略和可接 受的总体风险水平,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对高级管理人员在信用、市场、操作风险等方面的风险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对本行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进行评估,并向董事会提出完善本行风险管理的意见;定期向董事会提交风险管理报告等。

第十二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董事会确定的发展战略、风险战略和风险管理政策,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定风险管理制度和业务细则,建立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的程序和标准,对各类风险进行管理,保证本行的业务活动与董事会通过的风险战略、风险偏好和风险政策相符。本行高级管理层设立资产负债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内控合规风险预警小组等专业组织。资产负债管理小组负责全行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和结构调整,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小组负责全行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并维护全行风险管理体系,组织协调全行各项风险管理工作。内控合规风险预警小组负责全行内部控制及合规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建立并维护全行内部控制及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组织协调全行各项内控及合规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 本行须清晰界定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责划分和报告路线,并确保各层次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性。本行业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审计部门和运营支持管理部门(科技信息、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等须相互独立,相互制衡。本行在统一的风险管理理念、原则基础上,按照信用风险垂直化管理、市场风险集中化管理、操作风险层次化管理原则,根据不同业务条线(部门)的业务规模、产品数量、业务复杂程度、风险特征、人员配臵等方面的不同,采取差别化的风险管理组织模式,包括直接参与模式、风险派驻模式和窗口指导等模式。

(一)本行业务部门负责各类业务的开展及其风险管理,作为风 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在开展业务的过程中遵循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限额等,对本条线部门的业务承担首要的风险管理责任。

(二)本行设立独立于业务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根据职责 分工,对所负责的风险类别进行日常风险管理,监控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限额的实施,并进行风险报告。

(三)本行运营支持管理部门负责各项业务操作流程的支持和监督,确保具备相应的系统和人力资源等配套设施按规定职责实施风险管理,并承担相应的监督责任。

(四)本行审计部门对全行各部门及机构、岗位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的监督和评价,包括检查、评价、报告风险管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对董事会负责。

第十四条 本行分别指定具体部门,在高级管理层领导下,对各类主要风险进行统筹管理。

(一)本行信用风险管理由业务发展部、三农服务部和各支行以及派驻各网点的风险监督员等统筹负责。

(二)本行市场风险(不含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由金融市场部及其团队统筹负责,并负责全行市场风险交易的执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由计划财务部统筹负责。

(三)本行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管理由风险合规部统筹负责。

(四)本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由科技信息部统筹负责。

(五)本行法律风险管理由不良资产与法律事物部统筹负责。

(六)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由计划财务部统筹负责。

(七)本行银行账户风险暴露的集中度风险管理由计划财务部和派驻各网点风险监督员及其团队等统筹负责,交易账户风险暴露的集中度风险管理由金融市场部及其团队统筹负责。

(八)本行同业业务风险暴露的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等由金融市场部及其团队、计划财务部等统筹负责。

(九)本行声誉风险管理由综合办公室统筹负责。第十五条 对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 支行行长主持所在支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负责创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本行对支行实行派驻风险监督员制度,由总行垂直领导,同时向所在支行行长汇报,并接受总行风险合规部、业务发展部、不良资产和法律事物部等的业务指导,保证风险管理的相对独立性。支行风险监督员负责所在行的信用风险管理以及授权权限内的授信审查工作,并协助支行行长开展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管理工作。

第四章 风险管理政策

第十六条 本行须从持续、前瞻的角度,建立与本行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财务状况相适应,并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特征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本行风险管理政策体系按照分层管理原则,分为风险战略、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管理细则等四个层级,涵盖各类主要风险。

第十七条 本行风险管理政策层级划分

(一)第一层级: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全面风险管理政策。

(二)第二层级:风险管理政策是针对各类主要风险分别制定的基本风险管理政策。风险管理政策构成各类风险管理制度及业务细则制定的依据。风 险管理政策原则上包括风险管理组织框架与职责分工、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风险管理流程和技术等规定。本行按照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合规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管理等主要风险类别,分别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本行同时针对风险模型管理、风险数据管理、风险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

(三)第三层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是对各风险管理政策在操作与执行层面的进一步细化,是针对风险管理基本流程的某些环节或特定类型的风险制定的综合性制度文件,包括有关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流程、各环节职责、以及每一环节中应遵守的操作准则、风险控制要求等。

(四)第四层级:风险管理细则。风险管理细则(单独制定或包括在业务管理办法中),是针对具体产品、具体业务、具体客户或具体工作等制定的风险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等。

第十八条 本行风险政策管理程序

(一)本行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由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拟定或审核同意,报董事会批准后实施。

(二)本行风险管理政策由风险合规部牵头起草或修订,经高级管理层审核同意后,报董事会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后执行。

(三)本行风险管理制度由风险合规部牵头起草或修订(或审核同意),报高级管理层批准后执行。

(四)本行风险管理细则由各条线业务部门起草或修订,风险合规部及其他相关部门会签同意,报高级管理层批准后执行。

第十九条 本行风险管理政策体系实行分层管理,低层级的管理制度、细则应遵守高层级政策制度。低层级制度、细则的调整如与高层级政策制度相冲突,应首先进行高层级风险管理政策、制度的修订,并按照政策管理程序报经批准修订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步调整。

第二十条 本行在开展新产品和新业务之前须充分识别和评 估风险,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政策、制度或细则,并按照政策管理程序获得董事会或其授权的专门委员会、高级管理层的批准。

第二十一条 本行须根据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市场变化、本行风险管理水平等情况,并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等因素的基础上,对风险战略、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细则等定期重检和修订。

第五章 风险管理流程

第二十二条 本行须建立和健全风险管理流程,按照审慎性原则,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本行整体及在各产品、各业务条线、各业务环节、各层机构中的风险。本行须充分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各类产品存在的主要风险,也要充分关注在主要风险之外同时存在的其他风险类别,如交易账户 的信用风险,非交易业务的市场风险等。

第二十三条 本行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应实现以下目标

(一)覆盖全行层面和单个业务条线层面,全面及时地识别、计量、监测、缓释和控制信贷、投资、交易、表外等重要业务的风险。

(二)风险管理流程能够充分识别主要风险暴露的经济实质。

(三)确保清晰的报告职责和报告线路,使各级管理层及时掌握风险情况,并根据规定程序采取相应措施。

(四)确保对新业务、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新业务、新产品经风险评估,确保本行具备足够的风险管控能力,才能办理。

(五)建立定期评估和更新机制,确保风险流程和限额的合理性。

第二十四条 风险识别。本行须建立和完善风险识别制度和机制,设定主要风险的判断标准,采用适当的工具进行风险识别,描述风险的特征,系统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风险的驱动因素和条件等,确保相关风险得到及时和充分地识别。

第二十五条 风险计量/评估。本行须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风险计量、评估,并包括不同风险之间的关系分析。本行应确保计量、评估程序的合理性,风险计量的一致性、客观性和准确性;并充分考虑风险计量的主要假设和局限性,确保管理决策信息充分可靠。

第二十六条 风险监测。本行须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指标,对风险状况及其控制措施的质量实施动态、持续地监测。针对监测活动中发现的风险管理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改进。本行须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体系,监控风险变化,实现对风险的 全面预警、及时报告和快速反应。本行须建立标准化的风险报告体系,及时报告风险状况和重大损失情况。

第二十七条 风险控制。本行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根据确定的风险偏好,针对不同风险性质及风险特征,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采取适当的措施降低风险。

第二十八条 应急机制。本行须对重大事件、重大风险和重要业务流程建立应急机制,保证本行在发生紧急事故时,可及时应变,采取措施,使业务得以继续运作,将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本行制定重大风险应急预案实施程序,应包括监测预警、报告、启动、实施与终止。应急预案的启动、报告与实施应采取分级负责、逐级上报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 本行须定期对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检查,使其能够充分 识别主要风险暴露的经济实质,实现对新业务、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和控制,确保其完整性、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应避免流程中存在 过时的措施、过度的控制,对本行资源产生不必要的消耗。

第六章 风险管理技术

第三十条 本行须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技术体系,在实践经验 和科学理论有效结合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各类技术工具,并将其应用于包括识别、计量、监测、缓释、控制及组合管理的全面风险管理过程。本行风险管理技术主要包括:日常的风险监测,数据测算、风险报告等,限于人员、技术、资金、系统等因素影响,无法进行高技术含量的风险预测。

第三十一条 对于主要风险,本行均应在管理实践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分析方法,设计开发风险计量工具(包括模型及打分卡等),并将其有效应用于业务实践。在一定数据积累的基础上,本行风险计量方法侧重于定量分析,同时辅以一定的定性方法,并将审慎的人工干预作为有效补充;对于数据积累相对有限的情况,应基于专家经验和定性分析设计风险计量工具。

第三十二条 本行须持续推动风险计量技术的精细化,持续提升风险识别及量化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对于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投产、应用及变更等,本行须严格遵循“三道防线”的内控体系,包括风险计量工具的开发、验证和审计。

第三十三条 本行对于主要风险的风险暴露,均须正确应用各类风险计量工具进行风险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结果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本行将必要的风险计量技术作为开办新业务、拓展新领域的前提。

第三十四条 本行须积极推进经济资本计量体系建设,结合压力测试等方法,全面深化组合管理技术在资源配臵、风险定价、风险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应用,将组合管理技术作为系统性风险评估、集中度 风险管理、限额管理的重要手段。

第三十五条 本行须针对各类主要风险建设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并持续推动风险管理全过程的电子化,通过全面深入的系统应用提升 风险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强化政策、限额及程序的执行力,强化过程 控制、降低操作风险。

第三十六条 对于已经建立信息系统的各类主要风险,其风险暴 露整个生命周期内各阶段的关键管理活动及管理信息均应在信息系 统中准确体现。各单位均须全面、准确、及时地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录入相关信息,规范执行系统应用的各项要求,严格控制系统外业务 审批及交易操作的情况。

第三十七条 本行须建设开发具备相当深度、广度和可靠性的数 据管理系统,收集和存储风险暴露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关键数据以支持 全面的统计分析,满足全面风险管理需要。

第三十八条 本行须对风险数据实施全面的质量管控,遵循“谁录入、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均须从数据录入源头确保数据质量及 效率、及时更正数据差错,各条线归口部门对数据管理进行监控和督导。

第七章 主要风险的管理 第一节 信用风险管理

第三十九条 本行须按照信用风险垂直管理原则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并按照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原则设立授信审批机构,确保授 信审批的独立性,并建立科学严谨的授信审批授权管理机制。本行对授信业务须实行全流程管理,建立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将授信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估与审批、合同签订、发放和支付、授信 后管理等授信业务管理各环节的责任、工作标准和尽职要求等落实到 具体部门和岗位,并建立相应的考核和问责机制。第四十一条 本行实施统一授信制度,本行所有银行账户信用风 险暴露和交易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包括信贷业务和非信贷业务,所有 授信方式和授信品种,均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并由获得相应授信审批 授权的审批机构或审批人审批。部分交易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可通过在 投资方案中明确准入标准和控制规模总量等方式进行管理。第四十二条 本行须充分识别和评估各类表外风险暴露的潜在 影响,以及关联产生的声誉风险等。上述表外风险暴露包括合同性风 险、非合同性承诺和本行提供了隐形支持等情况。对于融资机构的信用风险将导致本行重大声誉风险和本行提供 了隐形支持等的各类表外风险暴露,应根据业务开展情况、业务风险 程度及风险管理需要等,逐步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尚未纳入统一授信 16 管理的,需制定明确的业务管理规定和业务审批程序,充分识别和评 估表外风险暴露的潜在影响,按照业务授权权限审慎审批批准后办 理。本行须建立和完善对于各类表外风险暴露的风险监测程序和报 告程序。第四十三条 本行主要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信用风险及其对应 的资本要求。本行须建立能够有效识别信用风险,具备稳健的风险区 分和排序能力,并准确量化风险的内部评级体系。本行须评估采用信用风险缓释技术可能存在的剩余信用风险,评 估信用风险缓释管理的政策、流程、估值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合规要 求。本行采用压力测试和其他非统计计量方法进行补充,重视定性评 价在信用风险度量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十四条 本行在单一与组合两个层面上对信用风险进行计 量与评估。本行须从行业、客户等维度,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 制集中度风险,并根据本行经营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对集中度风险确 定适当的限额,建立集中度风险报告制度,并定期对面临的主要集中 度风险进行压力测试。第二节 市场风险管理 第四十五条 本行须按照市场风险集中化管理原则,将业务经营 中所面临的市场风险交易全部集中于总行资金部及其他授权机构进 行,其他机构未经高级管理层批准不得进行资金市场交易活动。第四十六条 本行须按照规定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交易帐户和银 行帐户,并根据交易帐户和银行帐户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 市场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方法。17 本行须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前台交易人 员不得参与交易的正式确认、对账、重新估值、交易结算和款项收付。第四十七条 本行须对每项业务和产品中的市场风险因素进行 分解和分析,及时、准确地识别所有交易和非交易业务中市场风险的 类别和性质。同时,关注市场风险与其他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本行在技术系统和模型验证得到认可后,使用内部模型法进行市 场风险计量,并采用压力测试、返回检验和其他非统计类计量方法等 其他分析手段进行补充。第四十八条 本行须对市场风险实施限额管理,包括交易限额、风险限额及止损限额等,明确各类和各级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 规程,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定期审 查和更新限额,对超限额情况制定监控和处理程序。第四十九条 本行须选用适当的方法计量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 中不同类别的市场风险,对银行账户中的可供出售类资产进行定期估 值,对交易账户头寸按市值每日至少重估一次价值。本行须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和控制程序确保估值的客观、准确和 一致,规范金融工具的估值,治理结构和控制程序应当同时适用于风 险管理和会计报告目的。市值重估应当由与前台相独立的中台、后台、财务会计部门负责。用于重估的定价因素应当从独立于前台的渠道获 取或者经过独立的验证。第五十条 本行须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监测和报告程序,对全行 总体市场风险头寸、风险水平、盈亏状况、市场风险限额执行情况等 进行持续监测和报告。第三节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 18 第五十一条 本行须建立和完善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 适应的利率风险管理体系,熨平收益波动,确保本行在可接受的利率 风险范围内经营业务,平衡利率风险与收益,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本行利率风险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一)审慎性原则:审慎评估和承担利率风险,充分识别潜在的 不利因素,严格遵循限额体系、及时有效地控制风险。

(二)全面性原则:充分识别利率风险来源,全面覆盖与利率风 险相关的业务领域。

(三)独立性原则:风险管理与风险承担相互分离,风险管理与 交易对冲相互分离,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互分离,避免各主体间潜 在的利益冲突。

(四)适应性原则:利率风险管理应适应国内宏观经济、金融环 境和我行业务特点。第五十二条 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管理在法人和集团并表两个层 面上实施,境内分行的利率风险通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集中至总行统 一管理。第五十三条 本行从外部环境、风险来源、影响程度、业务来源 进行利率风险识别,从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两个角度计量银行账户利 率风险。整体收益角度侧重计量利率波动的短期影响,经济价值角度 侧重计量利率波动的长期影响。本行的银行账户利率风险计量以整体 收益计量为主,经济价值计量为辅。银行账户利率风险的常用计量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缺口分析、久期 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及压力测试等。本行逐步开发和使用风 险计量模型来计量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合理选择、定期审查和调整模 19 型技术,对所承担的风险进行计量。同时,本行采用压力测试和其他 非统计类计量方法进行补充。第五十四条 本行对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业务 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限额并定期分析调整。第五十五条 本行通过表内调节和表外对冲两种方式进行银行 账户利率风险控制。表内调节包括通过调整资产、负债的业务规模、期限结构和利率特性来调节风险敞口,规避利率风险。表外对冲:运 用衍生工具,构造与原利率风险头寸相反的头寸,消除或缓释当前的 利率风险。本行须对全行总体银行账户利率风险头寸、风险水平、风险限额 执行情况等进行持续监测并报告。第四节 操作风险管理 第五十六条 本行操作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坚持依法合规 经营、加强内部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操作风险衡量方法、管理 工具及政策体系,减少或缓解操作风险损失,将操作风险控制在适当 水平,为业务发展提供健康的内部运营环境。具体而言,本行的操作 风险管理应:

(一)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为依托;

(二)以强化内部控制和落实合规管理为基础;

(三)以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和操作风险管理工具为支撑;

(四)以业务持续性管理和应急管理为补充;

(五)以内部审计监督为后盾。第五十七条 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应以三道防线为基础,实施层 次化的管理,其中: 20

(一)总分行各业务部门、职能部门作为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一道 防线,是本部门/条线操作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管理者,负有对操作 风险进行管理的第一责任;

(二)总分行风险管理部门、内控合规管理部门等作为防范操作 风险的第二道防线,其中总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的构建、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开发和相关操作风险管理工作的统筹、支持和督促工作,总分行内控合规管理部门负责强化合规管理和内控 管理,为操作风险管理的落实提供支持;

(三)内部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作为防范操作风险的第三道 防线,其中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 计,并依照规定揭示和报告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对 有关案件进行查处和责任认定,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第五十八条 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应嵌入并依托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借助信用、市场、流动性等风险相对成熟的管理流程、机制、方法、系统实现对相关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第五十九条 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应以强化内部控制和落实合 规管理为基础,并以内部审计监督为后盾。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合 规管理,确保操作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缓释、监测、报告工作的 落实,并通过内部审计监督,确保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风险管理部门、内控合规管理部门、监察保卫部门以及审计部门 等应各司其职并加强联动和对接,统一工作重点、协调工作措施、分 享工作成果,共同促进本行操作风险管理能力的有效提升。第六十条 本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应以业务持续性管理和应急管 理为补充。通过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保证本行在发生紧 21 急事故时,可及时应变,采取措施,使业务得以继续运作,将影响和 损失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应稳步推进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的规划和 建设,建立和完善恢复服务和保证业务连续运行的备用机制。第五节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第六十一条 本行将信息科技风险作为操作风险的一个组成部 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参照操作风险层次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从 文化、组织、制度、流程与技术五个维度进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 的构建,并不断完善。第六十二条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应遵循本行操作风险统一的组 织管理架构;

(一)信息科技部门及相关信息科技基础设施和系统的使用部 门,作为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是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信 息科技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和管理者,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承担第一责 任;

(二)风险管理部作为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第二道防线,负责信 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和对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支持和督促工 作;

(三)审计部作为防范信息科技风险的第三道防线,负责对信息 科技风险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计,并依照规定揭示和报告审计 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第六节 合规风险管理 第六十三条 本行须建立在本政策和合规风险管理政策指导下 和合规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分层合规风险管理架构。通过建立健全合 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全面风险 22 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依法合规经营。

(一)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应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配备 有效履行合规管理职能的资源,保障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二)本行应建立合规风险监测、识别、评估及预警机制,并通 过合规风险管理有效性指引,推动各单位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 系。

(三)各条线/部门应对本条线/部门的合规风险管理负首要责 任,应在具体经营中发挥相应的自我管理合规风险的作用。

(四)合规管理部门应积极主动地全面履行合规管理职能,并督 促、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履行合规职能,主动发现、全面筛查、提 前预警合规风险。第六十四条 本行须确立全员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理 念,在全行推行诚信与正直的职业操守和价值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 合规意识;并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有效的 合规问责制度,建立诚信举报制度等。第七节 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六十五条 本行须坚持审慎性原则,充分识别、有效计量、持 续监测和适当控制银行整体及在各产品、各业务条线、各业务环节、各层机构中的流动性风险,确保银行在正常及压力状态下均有必要的 资金应对资产增长和到期债务支付,保持盈利目标与流动性风险的动 态平衡。第六十六条 本行须根据经营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定自 身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 策和程序。风险承受能力用定量方式表达,包括在正常情况和压力状 23 况下银行可以承受的未经缓释的流动性风险水平。第六十七条 本行须根据监管要求和风险偏好设定流动性风险 限额,并根据限额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监测频度。第六十八条 本行须根据经营和现金流量管理情况设定并监控 银行内外部流动性预警指标,分析面临的潜在流动性风险。第六十九条 本行须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 考核机制,将各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 挂钩,从而有效地防范因过度追求短期内业务扩张和会计利润而放松 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第七十条 本行须按照审慎原则定期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评估 流动性储备的充足性,确定其应当采取的风险缓释策略和流动性应急 措施。第七十一条 本行须根据本行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 组织框架等制定流动性应急计划,并确保应急计划与流动性监控、预 警、压力测试等有效衔接。第八节 集中度风险管理 第七十二条 本行须充分识别和评估各类集中度风险,包括识别 和评估不同业务条线的类似暴露所导致的整体集中度风险,充分考虑 各类风险之间的关联产生的集中度风险,包括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各类风险相互作用产生的风险;并充分评估 在压力市场条件下、经济下行和市场不具备流动性情况下可能产生的 集中度风险。集中度风险应涵盖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表内和表外项目的所有 风险暴露,包括:交易对手或借款人集中风险、地区集中风险、行业 24 集中风险、信用风险缓释工具集中风险、资产集中风险、表外项目集 中风险、其他可能给本行带来损失的单个风险暴露或风险暴露组合。第七十三条 本行集中度风险管理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组合管理原则。通过风险限额及资本分配等手段,主动调 整及优化组合结构,对集中度风险实施主动的组合管理。

(二)适度分散原则。逐步实现风险暴露在国家、行业、地区、产品、客户、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

(三)前瞻性原则。对未来经营环境可能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影 响进行前瞻性的定性或定量分析,充分评估可能产生的集中度风险。第七十四条 本行对集中度风险实施限额管理,根据业务性质、规模、复杂程度和风险承受能力设定适当的限额并定期重检和调整,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限额在经营管理中得到遵循,逐步建立多维度 的集中度风险限额管理体系。第七十五条 本行须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并从多个角度识别、计量 和评估面临的主要集中度风险。本行须定期对面临的主要集中度风险 进行压力测试,识别可能对本行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的潜在因素,并根 据压力测试结果采取相应的处臵措施。第七十六条 本行须对集中度风险进行持续监测,监测内容包括 限额执行情况、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等;及时采取限额调整、调整业 务发展策略、资产转让与证券化等措施控制集中度风险。第七十七条 本行须建立和完善集中度风险报告程序,对全行集 中度风险的主要风险因素变化情况、风险水平、限额执行情况等,定 期对或不定期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进行报告。25 第九节 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 第七十八条 本行须建立与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 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流程,有效识别、计量、控制、监测和报告资产 证券化风险,将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增级、流 动性便利、利率互换、货币互换、信用衍生工具和分档次抵补等。资产证券化风险包括各类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风险、市场风 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等;证券化基础资产的拖欠和损失风险; 对特殊目的机构的信用支持和流动性支持风险;保险机构及其他第三 方提供担保的风险等。第七十九条 本行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实施限额管理,制定各类和 各级限额的内部审批程序和操作规程。本行作为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发起行时,应当评估资产证券化风险 转移的程度,尤其是评估通过非合同形式对资产证券化提供的隐性支 持。对于未能实质性转移风险的或提供了隐性支持的资产证券化交 易,本行应持有与未证券化风险暴露相当的监管资本。本行投资于资产证券化产品时,须持续进行基础风险分析,不能 完全依赖外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进行投资决策。第八十条 本行须逐步开发必要的量化分析工具、估值模型和成 熟的压力测试技术等计量/评估所有相关风险。本行须在单个交易、同一业务条线以及跨业务条线等多层面计量 /评估资产证券化的信用风险。本行须建立和完善资产证券化风险监测程序和报告程序,对全行 26 资产证券化风险的风险水平、限额执行情况等进行持续监测并报告。第十节 声誉风险管理 第八十一条 本行须建立声誉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地防范 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减少对社会公众造成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第八十二条 本行须着力建设良好的公共关系基础,建立及持续 维护良好的公众形象。第八十三条 本行须建立全面的声誉风险监测和控制体系,包 括:

(一)声誉风险排查,分析声誉风险和声誉事件的发生因素和传 导途径。

(二)舆情信息监测及识别,实时监测分析舆情信息,及时澄清 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

(三)投诉处理监督评估,从维护客户关系、履行告知义务、解 决客户问题、确保客户合法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实施监督和 评估。

(四)声誉事件分类分级管理,明确管理权限、职责和报告路径。第八十四条 本行须建立声誉风险事件的应急机制,保障声誉风 险事件能够得到迅速识别、报告、决策和响应。本行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声誉事件进行情景分析,制定预案并开 展演练。第八十五条 本行须对信息发布和新闻工作实施集中归口管理,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信息。第八十六条 本行须建立声誉风险管理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对 声誉风险管理实施后评价,对声誉事件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评 27 估和问责。第十一节 战略风险管理 第八十七条 本行须逐步建立与自身业务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 相适应的战略风险管理体系,对战略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监 测、控制和报告。第八十八条 本行须持续强化外部环境及趋势的研究分析能力,包括宏观经济周期、国家政策、行业发展等,为战略决策提供有效支 持。第八十九条 本行所设定的战略目标,从外部角度,应统筹兼顾 利益相关方、外部环境及宏观经济趋势;从内部角度,应与企业文化、组织架构、基础设施、管理能力、人力资源、系统及内控能力相匹配。第九十条 本行须逐步建立全行广泛参与的战略风险监测及反 馈机制,能够及时汇总、分析来自不同来源的有关宏观经济和政策变 化等信息,并将战略风险因素及时报告至高管层和董事会。第九十一条 本行须逐步建立战略规划评估及监督体系,评估宏 观经济和政策变化对银行战略目标和计划的影响,根据外部环境变化 及时评估战略目标的合理性和一致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战略风 险,必要时对目标和计划进行调整。第八章 风险管理报告 第九十二条 本行须建立和健全风险报告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 风险明确风险报告职责和报告程序、报告内容和频率。定期监测和报 告本行风险水平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对银行的风险现状进行 汇总、分析,对各种风险管理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形成定期、不定期综合及专题报告,确保董事会及其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 28 层及时监控本行各类风险,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化解风险。本行风险管理报告原则上均采取纵向与横向结合的矩阵式路线 报送,及时、准确、可靠地报送各级风险决策机构。第九章 风险信息披露 第九十三条 本行风险信息披露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财务会计 制度、监管规定等有关信息披露的规定和要求,按照准确性和及时性 原则进行,并遵守本行有关保密制度规定。本行须建立和完善风险信息披露政策和程序,包括决定风险信息 披露内容的方法和信息披露的内部控制,保证所披露信息的真实、准 确、完整。第十章 风险管理文化 第九十四条 本行应致力于建立良好、诚信的企业文化和价值准 则,树立“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创造价值”的主动型风险管理文化 理念,倡导“互信、合作、融入、共担”的风险文化。第九十五条 本行须将风险文化建设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 程,通过高层表率、持续培训、激励机制和考核体系等的配合,建立 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将风险管理意识转化为员工的共同认识和自觉 行动,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和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促进本行 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本行须运用足够的资源及利用内部各种沟通渠道,将风险管理理 念、政策及管理制度传达到各级人员,以确保各级人员及时和准确地 了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的意图,正确履行所承担的职责;本行须充 分重视员工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支持员工将发现的风险及风险管理 29 中存在问题及时向管理层进行报告。本行须建立并落实公开、公平、公正的风险考核及奖惩机制。第十一章 附则 第九十六条 本政策经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发布 实施,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市场变化、本行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和 其它资源变化等情况,定期(通常为每年)重检与修订。第九十七条 本政策自颁布之日起实施。附件:主要风险的定义 30 附件: 主要风险的定义

1、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违约而产生损失的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因子(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 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3、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以 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和信息科技风 险。法律风险是指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罚金、罚款、处罚赔偿金所导致的风险。信息科技风险是指计算机、通信、微电子和软件工程等现代信息 技术,在银行业务交易处理、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过程 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风险。

4、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 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5、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 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 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6、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是指利率水平、期限结构等要素变动导致 银行账户整体收益和经济价值遭受或有损失的风险。

7、集中度风险是单个风险暴露或风险暴露组合可能给银行带来 重大损失或导致银行风险轮廓发生实质性变化的风险。

8、资产证券化风险是指银行在参与资产证券化交易过程形成的 风险。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增级、31 流动性便利、利率互换、货币互换、信用衍生工具和分档次抵补等各 类资产证券化业务形成的表内外风险暴露。

9、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社会变化及 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借款人或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银行 业金融机构债务,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 受损失,或使银行业金融机构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

10、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 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

研发支出会计政策与企业盈余管理 篇6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数额巨大,其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对企业的财务业绩影响显著。2006年2月财政部新出台的会计准则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区别开来,对于研究费用采取费用化的方法,而对开发费用,采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模式。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本身具有的灵活性将导致企业的管理层有机会进行盈余管理。本文分析了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这三种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方式及三种方式下的盈余管理。

从理论上讲,对研发支出的处理有四种方法:费用化、资本化、有条件的资本化、结果判断方法。由于“结果判断法”需要在出现结果后再作判断,其信息不具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有用性和及时性,因此国际会计界不选用这种方法。结合各国的会计实践来看,国际上对研发支出的会计处理概括起来可分为三大类: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有条件的资本化处理方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费用化处理方式和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化处理方式。

不同会计政策的选用,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影响。下面笔者以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为视角,对以上三种方法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研发支出资本化会计处理与盈余管理

(一)资本化会计处理评价

资本化处理方法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配比要求以及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要求。而研究开发费用是为了获取新技术、新知识、创造新产品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相关工艺、产品等而发生的支出,其目的是让企业在未来能更好地发展。研究开发项目一旦成功,其成果会在以后若干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收益,即使失败,其教训与经验对今后其他研究开发活动也将大有裨益。因而将研究开发费用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相关资产价值,体现了会计上划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原则。同时,将形成的相关资产价值在未来会计期间内进行摊销,使其与未来收益相配比又符合配比要求。

其不足之处主要是违背了谨慎性原则。因为研究开发项目能否成功以及能否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流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将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后,可能导致虚增资产,虚增收益,这既不利于企业研发资金的回流,又不利于企业研发资金的成本效益管理和企业研发支出信息在资本市场的披露,从而导致企业承受较大风险,另外,研究开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操作难度较大。因为在实务中企业若同时开发多个项目,有的项目成功,有的项目失败,对于成功开发项目在资本化时按照什么样的标准来确认其费用并予以资本化,资本化后又怎样摊销,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不易把握操作。

(二)资本化会计处理下的盈余管理

一般来讲,研发支出全额资本化的会计政策会使企业资产和报告利润增加。而当企业会计利润高于投资者要求或者分析师的期望时,企业管理层会选择减少确认的资本化额或调整摊销政策等方式来存储一部分利润以便后用;当任期内某一年的会计利润低于投资者或分析师的要求时,企业管理层便可用以前年度的存储利润来进行调节。即便不存在存储利润,企业管理层也可以通过多计前期费用将其资本化,从而适当调增本期利润。

二、研发支出费用化会计处理与盈余管理

(一)费用化会计处理评价

费用化方法的特点是对于研究开发活动中发生的支出,在发生时全部直接计入期间费用,由当期损益扣减。其依据就是谨慎性原则。因为研究与开发项目涉及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项目能否为企业带来未来收益,获得收益的时间和货币价值也难以确定。因而将研究开发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费用化,符合谨慎性原则。同时费用化处理方法简单,实务操作简便。

费用化处理的不足之处在于:

1.费用化不符合配比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费用、成本应当配比,同一会计期间的各项收入和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研究开发支出是为了将来的收益而发生的,可能收益是多个会计期间的,所以仅仅因为其与收益之间的不确定性就将当期费用全部予以注销是不合理的。

2.不符合真实性原则。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而全部费用化的结果将导致在开发过程中会虚减当期利润,可能使企业由盈利转为亏损;而在开发成功时,又潜在虚增了企业利润,这就难以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悖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不符合可比性原则。企业外购的专利、商标、专有技术、计算机软件等支出全数计入无形资产,自行研究开发的支出却又费用化,同样的资产因其取得的渠道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不符合会计上的可比性原则,使会计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可比性。

4.从会计行为上来讲,费用化不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因为企业的管理当局收入通常是同企业当期利润直接相关的,如果采用费用化,必然会使企业利润直接下降。因此,企业高层人员便会进行盈余管理,不恰当地削减企业的研究与开发支出,以保证短期利润,但对企业技术进步与长期发展不利。

(二)费用化会计处理下的盈余管理

在现代两权分离的企业中,管理者的任期并不是永久性的。特别是在目前,我国有的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提升与企业的经营业绩有较大联系。如果把研发支出作为当期费用转销,必然会引起本期利润的下降。这会造成一个假象:即研发支出越多,企业效益越差。管理者不愿意因为业绩下降而引起投资者的不满,也不想看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因此企业管理层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不恰当地削减企业的研发支出,以使企业的账面收益好,而使长期利益受损。当然,在政治成本和税收因素的影响下,垄断企业和某些非上市企业也可能会在费用化政策下选择加大研发支出,以便减少外界关注度和获得税收优惠。例如我国在2001年后为了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就曾在税法中规定,所有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盈利工业企业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比上年实际增长10%以上(含10%)的允许再按技术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50%,抵扣当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即企业研发支出可以按150%在税前扣除。

三、研发支出有条件的资本化会计处理

国际会计准则所规定的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属于部分费用化,即有条件资本化。相对于“费用化”与“资本化”这两种极端方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折衷的选择。“有条件的资本化”无论在对成本的补偿还是在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反映上总是界于“费用化”与“资本化”之间。其合理之处主要在于其符合了配比要求,但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部分费用化条件下,资产确认标准带有太多的主观性,从而给公司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研究开发费用会计处理,也与可比性原则不符合,因为研究开发往往会跨年度,如本年度研究开发尚未完工,将其发生的支出列入当期费用,而当下年度继续研究开发取得成功时,将该年度发生的支出计入资产,这二者的会计处理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影响了当期支出的纵向可比性;若开发成功形成无形资产,如果仅以开发成功年度的开发支出计入资产,则其无形资产价值既不真实也不全面,因为这要求对以前年度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进行重新计算,并在会计记录上也要将已费用化的支出对以前年度利润和利润分配的影响进行调整,会给会计核算带来麻烦,若不予以资本化,则研究成果就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上得到反映,报表使用者很难从会计报表中了解该企业拥有的高新技术的含金量,也无法了解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是否投入和投入多少;另外也未能体现重要性原则,不便于考核无形资产研究开发的投资效益。

通过上述比较和分析,笔者认为,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过于稳健,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也不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当然,我们也不赞成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全部资本化,这样做显得太不稳健,不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国际会计准则与英国的做法更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在2006年出台的新会计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用采取一定程度上的资本化方法是一种积极的做法,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步伐;另一方面,有条件的资本化模式也更加适合我国现在的国情。

四、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的盈余管理

在企业管理层控制会计政策选择权的背景下,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的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必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热点。

(一)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分析

为了适应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新准则选择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会计处理方式。随着我国企业研发支出的不断增加,加上新准则选用的有条件资本化政策在客观上带来了研发支出会计处理选择的自由,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下面笔者结合新准则的规定对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处理方式下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展开具体分析:

1.确认阶段

新准则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研究和开发分别进行了定义,但没有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准则将“研究”定义为“获取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并理解他们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将“开发”定义为“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它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要把企业的研发活动清楚地划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显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对并不精通科学技术的会计人员来说,这项工作更是难上加难。

从另一角度来看,由于没有制定研究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标准,企业管理层对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包括会计人员在内的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因而这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

2.初始计量阶段

新准则规定属于企业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形成无形资产时,其支出至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作为确认无形资产的成本。由此看来,无形资产成本的确认过程需要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首先,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否形成无形资产本身就是主观判断的过程;其次,支出至预定用途前时间段的确定带有的主观意愿性很强。企业管理层可能会由于某些利益的驱动利用这两点来进行盈余管理。同时,新准则还规定在企业实践中对因故未能研制成功的新产品进行研究开发发生的费用应确认为当期费用。这也间接表明,企业管理层即便在当初判断能否形成无形资产时存在人为的失误,也是不违背会计准则的,甚至可以在后期通过会计更正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差错。这显然又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

此外,新准则规定开发阶段的支出只有在同时满足五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无形资产。但这五个条件,例如“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当无形资产在内部使用时,应当证明其有用性”;“……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等,往往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出客观合理的判断。值得注意的是,同时满足上述五个条件的开发支出是可以确认为资产,而不是必须的。显然,企业管理层选择将开发支出全部计入当期费用或无形资产也并不违背会计准则。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管理层对开发支出资本化额的确定具有最终决定权。企业管理层也可以通过开发支出的资本化来实现盈余管理。

3.后续计量阶段

开发阶段的支出在资本化后必然形成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又会涉及到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包括摊销、减值测试。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首先要合理地确定其使用寿命;其次,根据无形资产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来选择适当的摊销方法;最后在进行减值测试后,确定其应摊销金额。新准则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摊销方式和减值测试没有做出相关的具体要求。

关于无形资产的寿命,新准则没有作统一的要求,只是规定企业在取得无形资产时需要分析和判断其寿命。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的摊销方式上打破直线摊销的单一方式,只是要求企业选定的摊销方式能够反映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实现方式。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通过合理确定其使用期限、根据其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选择适当的摊销方法以及通过减值测试来确定其摊销金额,企业管理层可以实现某种特定利益驱使下的盈余管理。对于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虽然其成本不予摊销,但是企业管理层可以通过每年年度终了的减值测试来间接管理盈余。例如,当企业会计利润为零时,管理层可能将本应该计提减值准备的无形资产不计提任何减值准备以便适当提高会计利润。

当企业需要在以前年度的基础上来管理盈余时,管理层可以利用准则中“企业应当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企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消耗方式进行复核;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预期消耗方式与以前估计不同时,应当改变摊销期限和摊销方法”的规定来进行盈余管理。管理层可以借复核之机在需要时对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摊销年限及方法进行重新选择。

如上文所述,企业内部研发活动中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无形资产初始成本的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满足准则所规定的五个条件以及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后的摊销在很大程度上均依赖于企业管理层的主观判断,因而新准则的这些规定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只需“合理”地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正确”地确认无形资产的成本、开发阶段支出的资本化额与处理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企业管理层就能轻松实现某种目的的盈余管理。

(二)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盈余管理实例分析

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我国企业盈余管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笔者以AB企业为例。假设AB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2005年研发经费投入约为40亿元;2005年利润总额(税前利润)约10亿元。根据以前年度的经验并参考同行业的数据,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下,该企业管理层认定研究阶段支出和开发阶段支出各占研发支出经费总数的50%,其中开发阶段支出的资本化率为50%,研发活动形成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期限为5年。由于2005年研发支出实行的是费用化的会计政策,我们可以得知AB企业研发支出发生前的税前利润调整为50亿元。在研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的背景下,企业盈余管理的具体影响比较分析如下:

1.划分研究和开发阶段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管理层对研究阶段支出占研发经费的比率进行单位为10%的调整,以便直观地观察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AB公司只需通过对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划分进行10个百分点的调整便可以轻易实现1.6亿元的税前利润变化;还可以看出研究阶段支出占研发总支出的比率与对应的税前利润成反比,即研究支出比率越高,税前利润越小。

2.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的确认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在研究与开发阶段的划分确定后,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发阶段的有条件资本化来实现税前利润的调控。现在通过改变开发阶段的资本化率(变动单位为10%)来看资本化额的确认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参见表2:

由表2得知,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额度的确定也会对企业业绩有较大的影响。这说明企业即使在正确划分研究和开发阶段后,也可以通过有条件资本化来实现盈余管理。从表2中数据观察可知:开发阶段支出的资本化额度与税前利润成正比。开发阶段支出的资本化额度越大,企业税前利润越高。

3.资本化后的摊销选择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开发阶段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后便形成无形资产,而无形资产的存在便涉及摊销。由此可以推断,资本化后无形资产摊销政策的选择同样可以对企业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摊销政策包括摊销年限与摊销方式。但由于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对这两个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这样摊销政策的选择也必将成为盈余管理的有力工具。笔者续上例对此展开说明。

为了计算简单,只对摊销年限变化(变化单位为1年)对企业业绩的影响作描述,摊销方式选择及其他的内容带来的影响本文暂不作说明。具体变化参见表3:

表3表明,开发支出有条件资本化后的摊销也对企业业绩产生影响:摊销年限与税前利润成正比,摊销年限越长,对应的税前利润就越大。

当然,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企业管理层还可以借对使用寿命及未来经济利益的消耗摊销方式行复核之机通过改变摊销方式和使用寿命年限来进行盈余管理。当企业管理层希望增加近期利润时,可以通过缩短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年限等方法来达到目的;当需要后期利润增加时,可以选择加速折旧摊销方式等方法来完成。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管理层可以通过调整计提减值准备金额的方式来进行盈余管理。在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的说明。

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 篇7

关键词: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发展现状,政策建议

0 引言

科研是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强有力支撑。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经济时代,我国也从各个方面支持学术研究的发展,大幅度的科研经费年增长率尤其突出了我国对科研发展的重视。此外,企业与科研界的横向紧密联系,表明我国经济市场对科研需求的主动性以及科研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但是,横、纵向如此广泛的项目来源与庞大的经费数额,使科研经费的使用管理及效益管理环境复杂化,也导致了经费管理问题层出不穷,甚至存在经费侵占等违法违规现象。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科研经费的高效益产出率与科研成果转化率,我国科研经费的管理形势严峻,科研经费使用问题不仅影响经费的使用效益,更为严重的是逐渐侵蚀我国的科研环境与研究者的科研初心,淡化科研风气,严重制约的我国的科研发展以及向科技生产力的转化。

1 我国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虽然我国科研经费的管理政策不断的进步与完善,但是在科研环境不断变化的影响下,科研经费的管理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1.1 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

(1)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规定不明确,管理条目不清晰,以致经费的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可操作依据。

(2)科研经费管理岗位不完善,尤其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项目组等部门岗位设置不合理、人员职责不清等问题较为严重。

(3)科研处、财务处、审计处、项目组等部门协调工作不及时,导致科研经费管理工作脱节。

(4)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没有随着科研环境的发展进行更新,导致科研管理政策存在滞后性,制约着科研经费管理的发展。

1.2 经费管理信息缺乏透明度

在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中,由于科研项目与科研经费的信息公开性及透明性不够,造成了经费管理各环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获取科研经费的相关信息时大大加大的时间成本与人力成本。加之科研经费的来源、类别、进度都有所不同,增加了经费核算与管理的难度。在如此复杂的科研经费管理环境下,如果科研经费管理信息透明度低,就可能增加经费的不合理使用甚至贪污、挪用的概率,降低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1.3 经费预算编制不科学

首先,预算编制人员在预算编制前没有认真分析项目性质,盲目添加支出条目,没有科学依据。其次,为“凑足”预算,随意列出项目不相关支出项,预算编制具有虚假性。再次,预算编制过于粗糙,不够细化,导致后期项目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经费。

这些行为和问题使得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约束力丧失,科研经费预算指导和规范作用失效,直接导致科研经费的低效率。

1.4 经费支出管理不严格

经费的支出管理是整个经费管理的核心环节,支出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项目经费的利用率和产生的效益。现存的经费支出管理不足主要有以下四点:

(1)支出脱离了预算的控制,导致无计划无节制的资金支出,致使资金浪费。

(2)项目人员的配备不合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有闲置人员或虚假人员,导致过多的不实资金支出。

(3)没有全面分析科研项目的资产需求,购买大规模不合理的资产,或资产的购置并没有用于课题研究以及没有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

(4)对资产的使用和后期管理不当,产生大量的管理费用,加速固定资产的提前报废,造成资金和资产不必要的浪费,极大削减了科研经费的利用率。

1.5 经费结账管理不完善

(1)科研经费管理机构对剩余经费的用途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对这部分资金进行科学管理,使这部分资金没有发挥其真正的用途,同时也不利于在项目进程中对经费使用效率的管理,降低了人员对经费效率管理的主动性。

(2)科研项目已经完成,但是没有相应的结账程序,部分科研项目人员会不断有资金需求,或者在这时间段出现乱报销的情况,将本不属于该科研项目的花销报销在科研项目上。另一方面,如果科研项目长期挂账,既增加科研经费的管理成本,同时也降低经费效益。

2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建议

2.1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体制

(1)科研经费的管理机构要根据科研经费的管理需求,设置合理的经费管理岗位;根据责任负责制,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根据合作效应,做好各部门的协同工作;根据独立原则,健全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

(2)要提高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的透明度。要提高科研经费的管理效率及科研效益,必须实现管理制度的透明化,即公开科研经费管理情况,接受监督与控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快经费管理信息的传播,提高管理效率。

2.2 强化科研经费内部控制

(1)加强预算管理控制。科研、财务和审计等部门要加强对科研项目负责人科研预算编制的指导,组织相关科研人员学习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和国家会计法规、高校财务制度,以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经费支出范围及标准要符合科研项目性质,保证经费预算对经费支出的控制。

(2)加强支出管理控制。从项目支出总体上看,预算管理要贯穿始终,经费支出要严格符合预算规划;从支付程序管理上看,经费支出应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科研经费转账付款业务必须经由计划财务处办理,需提供相关合同、有效发票等等资料进行转账。杜绝偷支经费,为自己谋取利益。

(3)加强结账管理控制。第一,科研项目结束后,应经过课题验收,课题验收完毕,应及时提交结题相关材料给计划财务处办理结账手续。对于结题一定时间后却又不办理结账手续且没有正当理由的,计划财务处有理由按照规定进行结账,杜绝“结题不结账”的情况。第二,科研项目结题时应编制科研经费决算表,并与科研经费预算表相比照,并给科研处、计划财务处、监审处审核。第三,结账时对已购买的科研设备以及剩余经费的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

2.3 建立经费绩效评估制度

(1)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入多方面评价指标,不再只简单的以论文发表数量、科研数目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更多的用完善的、客观的、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公正、规范的评价。

(2)完善绩效管理机制,扩大绩效评价的内容,延伸绩效评价的范围,包含项目前、项目中、项目后三方面的评价,无论是项目预算、项目核算、还是项目结算均应列入绩效评价系统,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系统。

2.4 建立经费责任制制度

根据科研经费的绩效评估结果,建立科研经费管理的奖惩机制。对科研经费使用效益较高且有科研成果的科研人员,应相应的给予奖励;对经费使用效率不高的科研人员,应采取一定的限制手段;对科研过程出现问题、违反制度规定甚至涉嫌违法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相应责任并加以惩处。

3 总结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日益重视,国家对科技的投入无论是强度还是规模都在持续增长,大幅度增加科研经费已是一个显著的趋势。在总量不断增大的同时,如何对科研经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管理和监督以获得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是科研工作的实际需求,也是对政策制定者的一种考验。基于我国科研经费管理中的现状,对有关科研经费管理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相关理论的不断成熟、实践中的反馈和经验积累以及政策制定系统的完善,我国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萌.高校科研经费内部监管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卿颖.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董建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3):134-135.

[4]马展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改革研究[J].知识经济,2014(19):175-175.

[5]黄永林,李茂峰.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政策与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建议[J].教育与经济,2013(3):3-8.

[6]邵莉.对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1):10-13.

[7]杜海娥,董晓东.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改革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2(10):41-43.

[8]张臻.我国科研经费管理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9]苏飞飞.制度影响下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管理防御与现金股利政策 篇8

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前提下, 管理者拥有了公司的控制权, 并能够对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进行决策和实施。由于管理者受董事会聘任并接受董事会和股东的监督, 在其职业生涯中, 面临决策失当而遭到撤换的风险。与管理者职位相关的控制权损失的不可弥补性以及高管人员离职后转换工作成本的存在, 使其具有强烈的固守职位动机, 必然极力维护现有控制权地位, 抵制剥夺其控制权的解聘行为, 从而产生管理防御行为。管理者防御动机的存在使得管理者利益目标和股东产生偏离, 甚至冲突, 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不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 而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方式来制定现金股利政策, 配置现金流或降低所承担的风险。作为代理理论和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的深化, 管理防御假说为解释现金股利问题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从管理防御角度解释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行为, 有助于明确管理者与董事会在股利决策中的地位, 实现对管理者更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现金股利理论, 而且对我国企业鼓励管理者持股、全面准确理解和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 研究假设

目前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管理者持股比例非常小, 人均持股比例均在0.01%以下, 而且许多公司管理者不持有本公司的股票, 在不完善的经理人市场中, 管理者的权力不能得到较好保障, 其防御地位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任命也带有极强的政府色彩。因此, 在公司盈利足够的情况下, 管理层持有的股份数越多, 其考虑更多的是在任职期内最大限度地获得私人利益。由此可以提出假设H1a和H1b:

H1a:高管持股总数越多, 管理防御越低,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

H1b:高管持股比例越大, 管理防御越低,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股权集中度高、股权流动性差的特点, “一股独大”的情况比较严重。在此情形下, 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包括股利分配权基本上控制在大股东手中, 管理者为确保其“帅位”不失, 必将迎合大股东的意愿。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其所持股份较多, 有足够的积极性去监督管理者, 以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其拥有公司控制权, 可从公司攫取租金和小股东的利益, 获得控制权收益。股权集中度越高, 公司越倾向于选择支付现金股利, 管理层制定股利政策也存在迎合大股东的需要, 忽视广大中小股东的偏好, 多发现金股利的倾向。由此可以提出假设H2:

H2:股权越集中, 管理防御越低,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

在我国现有的管理者薪酬体制下, 有的企业将薪酬同业绩挂钩, 管理者努力工作, 企业获利多, 则管理者可以享受到绩效挂钩的高报酬;但有的企业管理者的薪酬同企业获利并无明显关系, 报酬对业绩的敏感度非常低, 此时, 管理者倾向于高的管理防御, 多发放现金股利以获得额外的收益, 加之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的长期报酬机制不完善, 管理者持股偏低、零持股现象严重, 长期激励占总报酬的比重非常小, 无法对管理人员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 在此背景下, 管理者更倾向于通过过度的“在职消费”、营造“经理帝国”等手段实施防御和利益侵占, 从而增加个人的隐性收益。由此可以提出假设H3a和H3b:

H3a:高管报酬对业绩的敏感度越低, 管理防御程度越高,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

H3b:高管的薪酬水平越低, 管理防御程度越高,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

Finkelstein和Hambrick (1996) 指出, 董事会被认为在设置经营者报酬机制和监督经营者管理活动时起着重要的作用;Fama等 (1983) 也曾指出, 外部董事往往是内部组织管理的专家, 具备监督经营者管理活动的能力, 而且有职责考核经营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如果董事会和独立董事能在激励约束机制的控制中尽到应尽的职责, 那么, 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中外部董事所占比例应与管理防御程度呈现负相关关系。对于内部董事的作用, 由于内部董事是公司内部人员, 所以通常认为内部董事和其他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正确评价管理防御程度, 即内部董事在激励约束机制控制中的作用应是负面的。由此可以提出假设H4a、H4b:

H4a:董事会规模越大, 管理防御程度越低,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

H4b:内部董事比例越大, 管理防御程度越高,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

根据Eaton和Rosen (1983) 的研究, 年龄大的管理者防御程度高;而年轻的管理者为了提高自己在经理人市场上的声誉勇于作出风险决策, 会不断地转换工作, 其人力资本流动性较大, 防御程度低。

H5:管理者自身特征影响管理防御程度, 管理者年龄越大, 其管理防御程度越高,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

基于代理理论, 当企业规模增大时, 管理者手中可以控制的资源增多, 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为自己谋取更大的利益, 实施更大的利益侵占。对于管理者而言, 一方面, 经营大企业要比经营小企业拥有更多的可控资源;另一方面, 随着规模的扩大, 管理者获得了更大的权力、更高的社会地位和个人声誉, 因此, 现任管理层会通过扩大公司规模来提高公司对其依赖程度, 营造“经理帝国”来巩固自己的职位, 使其具有更高的职业保障。同时, 小规模公司管理者比大公司的管理者更倾向于扩大公司的规模。因此, 小规模公司的管理者比大规模公司的管理防御程度要强。由此可以提出假设H6a:

H6a:公司规模越大, 管理防御程度越低,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

(二) 变量定义

变量定义如 (表1) 所示:

(三) 模型构建

管理防御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管理者自为而不知的行为, 这就为直接研究这些变量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困难。结构方程模型通过为难以直接测量的潜变量设定观测变量以研究潜变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η=Bη+Γε+ζ… (1) 。其中, B为内生潜变量 (现金股利政策) 对内生潜变量效应的系数矩阵。Γ表示潜在外源潜变量 (影响管理防御程度的各因素) 对内生潜变量效应的系数矩阵。ζ表示残差项构成的向量。

且, X=λxε+δ;Y=λyη+ξ… (2) 。其中, X为外源指标, Y是内生指标。ε外源潜变量, η为内生潜变量。λx是X对ε的回归系数或负荷矩阵, λy是η对的回归系数。δ、ξ是X、Y测量误差构成的向量。

(四) 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 (CCER) 中的财务数据和治理信息, 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样本选取步骤如下:截止到2008年3月27日, 沪市上市公司总共861家, 剔除发行B股的公司54家和金融保险类公司19家, 剔除2002年以后上市的 (以2002年的数据缺失为标准) 155家, 剔除有过被ST经历的公司88家, 剔除具有缺失值的上市公司以后, 最终选定350家作为样本数据。

三、实证分析

(一) 模型拟合结果

一般认为, x2/df得值应该在2.0到5.0之间的, 本研究中x2/df的值为6.07, 因此是可以接受的模型。模型的RMSEA为0.12, NFI=0.33, NNFI=0.2, GFI=0.79, AGFI=0.72, 说明模型的拟合达到或者超过了经验的要求拟合程度, 是可以接受的。

(二) 模型效应分析

本文对上述模型进行检验分析。 (1) 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直接效应。 (图1) 给出了LISREL的估计结果, 是研究模型中外源变量 (管理防御各因素) 对内生变量 (现金股利政策) 的效应。从路径系数和T值可以看出, 因素1 (高管报酬特征) 对现金股利政策没有影响, 因此将此潜变量剔除。因素4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不显著。而因素2 (股权特征) 和因素3 (高管持股状况和董事会结构) 对现金股利政策表现出显著效应, 其中因素3的效应最为显著。 (2) 外源潜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观测变量的间接效应。现金股利政策中, 支付股利的现金流出这一观测变量的路径系数为0.67, T值为0, 说明该观测变量无效 (图1中用虚线表示) , 因此不考虑该变量。应付股利和每股现金股利这两个观测变量的测量效果非常好, 路径系数分别为0.35和0.25。由 (表1) 所示的计算结果, 各因素对应付股利的影响均大于对每股现金股利的影响。大量学者 (原红旗、刘星、李秉祥等) 在研究现金股利政策时, 均采用每股现金股利这个单一变量, 往往忽视应付股利。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 应付股利是现金股利政策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变量。各因素的效应中, 因素3的作用最大, 其对应付股利和每股现金股利的影响分别为0.329和0.235。 (3) 管理防御观测变量的直接效应。由 (图1) 可知, 各观测变量对管理防御各因素的直接效应均非常显著, 除了董事会结构、董事会规模、高管平均年龄三个变量以外, 其他变量在各自因素上的载荷均大于0.5。管理防御各观测变量对各自的外源潜变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是最重要的股权因素;高管持股总数和高管持股比例和对因素3的作用非常大;企业规模作为影响管理防御的基准变量, 对因素3的作用非常大。同时, 董事会结构、高管平均年龄、董事会规模变量, 对管理防御程度的作用比较小 (路径系数分别为0.17、0.20、0.23) , 但从T值来看, 其作用是显著的。 (4) 管理防御观测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间接效应。从 (表2) 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高管持股总数和持股比例和对应付股利的影响分别为0.3158和0.3224, 对每股现金股利的影响分别为0.2256和0.2303, 是所有管理防御测量变量中最重要的两个变量, 说明管理者持股是管理防御得以实施的最基本前提。股权特征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同样举足轻重, 无论是前五大、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和还是Herfindahl指数, 对应付股利和每股现金股利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其中尤以前五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的影响最为强烈, 对应付股利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0536, 对每股现金股利的间接影响系数为0.0379。高管平均年龄、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这几个变量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作用虽然不够显著, 但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5) 假设结果。高管持股数目越多, 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多, 应付股利的数额越大, 假设预期得到验证;股权集中度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也是正向的, 假设预期得到证实;同时, 高管报酬水平、报酬对业绩的敏感度、董事会规模、公司规模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均是正向的, 假设预期得到证实;而内部董事占董事会总人数的比例对应付股利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 为0.0559, 对每股现金股利的影响系数为0.04, 这与假设预期H4b相悖, 可见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内部董事尚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职能和作用;高管年龄对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也同假设预期相悖, 这表明, 在我国目前的管理者聘任机制中, 对年龄因素的考虑不够, 更多的情况可能是按照高管的资历对其委以不同的职责权限, 因此, 管理者的年龄同其防御程度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四、结论

本文从管理防御的角度来考察现金股利政策, 认为现金股利政策并非传统经典股利理论所认为的是“利益均沾”的分配政策、是最大化股东价值的工具, 而是公司高管为了固守职位、防止被替换、最大化自身利益而进行防御的结果。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来看, 管理防御确实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政策有较为显著的作用和效应;大部分假设预期得到支持, 只有内部董事的比例和高管平均年龄这两个观测变量的结果不理想;对于现金股利政策, 支付股利的现金流出这个变量同管理防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不确定,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为什么目前的财务学家往往只使用每股现金股利单一变量来衡量企业的现金股利政策。

参考文献

[1]刘星、魏锋、戴玉光:《经理管理防御下的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中国会计评论》2004年第12期。

[2]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3]李秉祥、张明、武晓春:《经理管理防御对现金股利支付影响的实证研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4]俞丽萍:《试论影响企业股利分配政策的因素》, 《管理世界》2004年第6期。

[5]Philipg Berger, Eliofek, Davidl Yermack.Managerial Entrenchment and Capital Structure Decisions.Th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6]Aidong Hu, Praveen Kumar.Managerial Entrenchment and Pay out Policy.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04.

[7]Jensen, M.C, &Mushy K.J.Performance Pay and top management incentiv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8]Finkelstein S, Hambrick D.Strategic Leadership:Top Executives and Their Effect on Organization.West Pub Co, 1996.

[9]Fama E, Jensen M C.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83.

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综述 篇9

为分析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影响, 中职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并通过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新的教学质量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我们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研读和分析。通过研究注意到, 相关职业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国内外教育政策、ISO9000在中职学校的实践、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培养模式等几方面, 针对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研究方面的文章几乎没有。

我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的沿革

(一) 建国以后的前30年

在建国以后的前30年, 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主要采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主要表现为选拔性考试的中专教学模式和理论学习与工厂实习相结合的厂办技校教学模式。

中专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学校或教育者按照固有的要求编排课程, 规定各个年级、专业的教学标准, 然后按照这些课程和标准对完成教育的学生进行考核, 以确定学生是否进入下一个年级或毕业, 不合格者将被淘汰 (留级或肄业) 。这种模式的教学质量管理不注重教学的全过程, 完全是一种事后检验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厂办技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理论教学也是按照固有的程式进行的, 学校按照办校企业的性质安排专业课程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 学校的培养目标仅是适合该企业或类似企业的工作。实践教学环节, 师徒传授技术的痕迹很重, 显然不适应技术创新的要求。这种模式下的教学质量管理也是以终结性评价——是否适合本企业的要求为标准的。

(二) 改革开放30年

“以评价为中心”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先是有形成性教育评价, 它由关注寻找适合教育的人转向开始寻找适合人的教育。其含义就是在课程的编制、教学和学习过程中, 使用系统评价, 以便对这个过程的任何一个加以改进。更进一步的是诊断性评价, 即学习和教学前的评价, 目的是确定学生和教学过程的特点, 检查和分析存在的差距, 以便找到对症的教法和学法。

“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 特别20世纪90年代以后, 国家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国家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在这种形势下, 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提高了, 教学全面质量管理模式也被提了出来。在该模式下, 明确将教学质量问题提到了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 学校以教学质量为中心, 借鉴和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全面质量管理顺应了新时期的国家职业教育政策, 它不同于先前的几种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主要表现在教学质量观和教学质量标准不同、教学质量管理的理念和要素不同。

教学质量管理政策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1985年,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发展路径以及相关政策进一步系统化, 提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 决定中等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 鼓励多形式的“社会力量办学”, 为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办学提供了政策基础。受这一政策的影响, 各种层次的职业学校大量出现, 尽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一些人才, 但由于办学条件所限, 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很多学校的发展后劲不足, 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1991年, 国务院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 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继续扩大招生规模, 使全国中职的在校生人数超过普通高中的在校生人数。在扩大招生的同时, 注重了学校内涵发展, 提出有计划地建设骨干校、示范校和加强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要求制定职业技术教育教师的任职条件, 采取措施逐步提高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待遇。这些政策为提高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性保证。但是, 在招生规模盲目扩大而教育经费没有增加、师资没有得到改善的情况下, 教学资源相对薄弱的学校各种矛盾显现出来, 教学质量下降, 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较大。

1990年以来, 国家连续出台了关于职业资格认证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1995年1月国家颁布的《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 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 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1996年9月国家颁布的《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 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 实行学历文凭, 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再次重申“要在全社会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

2008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手抓规模扩大, 一手抓质量提高,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并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的教学制度”, 进一步明确了中职办学方向。

上述文件的出台对职业教育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出现了各种新型的教学改革模式,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 对教学质量管理的要求更高了, 要求学校在招生、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设施、人才培养观念、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

存在的问题

第一, 我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在内涵上要求较少, 在办学规模和运营机制方面较多;整个社会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形成共识, 外部制度环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依然很大;还没有企业参与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建立等导向性政策。

第二, 职业教育政策在实施中存在失效问题。 (1) 职业教育政策工具不充足, 造成职教政策有效运行所需要的相关配套体制不健全、不完善。 (2)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难, 统筹乏力。 (3) 资源难以整合, 无法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参与职业教育办学, 以至未能形成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有效机制。 (4)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就业制度等与职业教育的衔接与匹配困难重重。 (5) 政策实施激励不足、执行力弱, 造成一些职教政策执行力低、政策效果不理想。

第三, 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虚假化”和“扭曲化”, 造成了教育政策的低效和无效。执行者自身素质不高、政策监督缺位、观念落后及教育政策效力欠缺是影响教育政策执行的因素。

第四, 国家虽然出台了很多关于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但针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指导性、可操作性文件鲜见, 导致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中等职业学校各自为政, 寻找不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模式, 或只能参照产品的质量管理模式, 将其应用于教学管理。

第五, 有些职业教育政策执行出现偏差。不少学校急功近利, 不顾学校自身情况, 盲目设置“热门”专业, 无视课程设置与结构的合理性, 忽视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片面追求就业率, 甚至不惜弄虚作假, 导致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社会效益也日益下降。

第六, 一些地方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投入不足, 基础薄弱, 办学条件较差, 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业准入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 影响了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第七, 首先, 职业教育的问题是国家的人才政策问题, 其次, 是教育领域对职业教育的定位问题。虽然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 投入大量经费, 但是, 职业教育的地位依旧很低, 仅以招生为例,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是在普通教育之后, 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普遍放在各地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再次, 是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与当前的生源质量相对应, 职业教育的质量也令人堪忧。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 一些地方的职业学校出现了“有职业无教育”, 把收来的学生以顶岗实习的名义送去做一些简单的操作活, 这种违法办学, 既对受教育者不负责, 又严重影响职业教育的形象, 这些现象反过来又严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八, 教学质量管理缺乏创新, 面对当前学生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 教学质量管理跟不上。例如, 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市场观念淡薄, 教学方向不明, 目标不清, 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关联程度低, 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

第九, 生源不足, 生源状态差, 质量难以保证。

第十, 评估检查形式化,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原则没有真正发挥效力。

对策

第一, 充分研究国家的教育政策, 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办法,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保障教学秩序、规范教学;研究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管理发展趋势和机制。

第二, 要求政府创设政策环境, 通过政策引导社会观念转变。

第三, 大力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职教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第四, 确立正确的质量观, 推行形成性评价;发挥行业协会、企业、中介、社会力量的作用, 引导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市场, 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 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 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有规律, 建立系统的、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通过教育政策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摘要:通过对新模式下中职教学质量管理政策的思考, 分析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中等职业教育政策对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影响, 中职学校如何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并通过中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新的教学质量管理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政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和震.我国职业教育政策三十年回顾[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3) :38-43.

[2]陈军, 邬志辉.教育政策执行:问题、成因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9) :18-20.

[3]熊丙奇.要靠政策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N].中国青年报, 2009-01-12.

[4]王晓煜.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浅析[J].读与写 (教师教育) , 2008, (3) :94-95.

[5]张云华, 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5 (34) :10-13.

[6]袁振国.教育政策分析与当前教育政策热点问题[J].复旦教育论坛, 2003 (1) :36-39.

[7]赵爽.我国教育政策执行研究现状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 2007 (9) :11-14.

中美供给管理政策比较与评析 篇10

从宏观经济形势来讲, 美国经济在经历50-60年代的稳定增长后, 美国生产率增长缓慢、竞争力日渐低下的供给问题逐步显现。由于政府干预扰乱了经济内在稳定机制, 到60年代末和整个70年代, 美国经济陷入“滞胀”, 通胀与失业的相互替代关系消失了。而如今中国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类似问题。从国际方面看, 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冲击, 就国内方面而言, 我国本身的增长源泉受到挑战, 我国的劳动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 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 此时我国的政策方向也是解决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问题。

其次, 从中美两国的政策延续性和时效性看, 但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美两国以需求管理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并没有重视到供给的结构性调整, 从而使供求关系出现结构性失衡。由于供给主体与供给结构调节的滞后使要素供给效率低下, 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需求在很长一段时期不够旺盛的原因。面对这种情况, 强调供给、主张采用供给方面政策的呼声又逐渐强大起来, 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赞同供给学派的减税措施。

最后, 从中美两国同时面临的全球化角度来讲, 经济全球化使实行开放政策的经济体的宏观经济调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宏观需求管理政策在全球化条件下不仅其政策实施的空间在逐步缩小, 而且政策效应的不确定性也在不断扩大, 它导致需求管理政策的局限性不断提高。因此, 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依赖正的总供给冲击来保证。适应这一变化, 民族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应有所调整。

二、中国政府供给管理政策的差异性

经过了30多年的经济发展, 加之中美两国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仍然有着较大的差别,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 供给管理的宏观经济政策绝不能照搬照抄, 而是要因地制宜, 具体地分析我国当前的宏微观经济形势, 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保持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

一方面, 就货币政策而言。总体来说, 美国80年代所面临的是由于石油危机所引起的负的供给冲击, 给企业生产成本带来了较大压力, 出口减少、失业率上升、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随之而来。在美国, 里根政府实行了紧缩的货币政策, 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通货膨胀得到缓解。而反观中国, 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 出口下降, 并进一步引发了实体经济的衰退, 投资和消费的下降导致人们的交易性货币需求下降, 从而大量的多于货币涌入资本市场, 加之国际热钱的流入, 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显示出流动性过剩, 这也加速激化了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比如2012年10月份的香港恒生指数的暴涨、黄金白银价格大涨、糖高宗和蒜高宗的出现以及房地产价格的新一轮大幅增长。这样就会出现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互背离的情形, 实体经济面临的是通货紧缩而虚拟经济则面临通货膨胀。面临此种情形, 单纯如里根政府一样实行货币紧缩政策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第一, 投资通过利率的传导机制在中国国情下显得不是很适用。过去的计划经济年代, 投资处于政府的计划调控范围之内, 是很少考虑利率的。改革开放后, 大型国企的流动性充裕, 进行投资时很少考虑利率因素, 而非国企却不能有效地融资, 对利率虽然敏感, 但是贷不到款也就无从说起了。换句话说, 在中国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接近于零。第二, 中国的自发型支出乘数可能很小, 部分原因可能在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情况。以实际国情来看, 我国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在于:首先, 城乡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其次, 人口老龄化、家庭结构小型化, 导致家庭保障功能急剧弱化, 对社会保障服务的需求骤然提升。同时, 人口流动速率在加快, 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提出了更为复杂的现实要求。再次, 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就业形式多样化, 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成了重大挑战。况且, 我国还将长期处于从农业社会向成熟的工业社会发展的动态进程之中, 差距、流动、分化等将构成这一进程中的特有现象, 这无疑会直接增加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艰巨性。

另一方面, 就财政政策而言。由于美国的货币市场化体制比较健全, 货币政策的效应较为明显, 加上美联储有着良好的独立性, 所以美国的货币财政政策组合偏向于货币政策。而中国恰恰相反, 中国的宏观调控以财政政策为侧重点。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以下三点。首先, 中国的结构性问题突出, 财政政策有利于调整结构, 有较强的针对性;其次, 中国财政政策运用的空间较大。截止2008年底, 我国国债占GDP的比重只有17%, 而美国国债占GDP的比重却高达72.4%。一般来说, 国债占GDP的比重在60%以内属于安全范围, 相比较而言, 中国可以充分利用国债手段促进经济增长和民生的改善。最后, 中国是高储蓄率国家, 通过发行国债可以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

三、中美政府供给管理政策的比较评析

对比中美政府的供给管理政策, 我们可以发现:在宏观经济形势方面, 美国政府的供给管理政策为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动力, 我国在产业机构升级的今天, 以供给管理政策促进生产效率的全面提高是可行和必要的;在具体的政策适用性上, 美国政府的货币和财政政策的作用影响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国情。因此, 我国在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上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做具体的调整, 使得供给管理政策能够适用于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现实。

参考文献

[1]方福前.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政策管理 篇11

现代公共管理学“新运动流派”认为,生产率、市场化、服务导向、分权、政策和对政策效果的负责,是公共管理核心内容,而“生产率”则是这个学说核心的核心。按照这个原理,西方在客运市场管理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比如鼓励“拼车”政策,只坐一个人的车不享受优先放行权等。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是服务市民,满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要,才是最终目的。这个宗旨也应是包括上海在内的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我国久治不愈的“黑车”顽疾正是在违背了上述公共管理原理情况下产生的。

一、“黑车”现象成因再思考

(一)市场需求滋养“黑车”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常住人口(居住期半年以上)约为1900~2200万,本市合法经营的出租车为4万余辆,也就是说一辆出租车要为500多人服务。除常住人口外,还有大量出行需求旺盛的流动人口。合法的出租车根本服务不过来。按照马克思市场经济学,需求决定生产。据估算目前大约有5万辆“黑车”(其中典型“黑车”约2万辆,其余为“黑摩托”、“黑三轮”等)参与运营,由此可知市民对出行客运需求十分旺盛,而其相应部分的蛋糕也滋养了“黑车”。但活动于阴暗处的“黑车”在安全、价格、保险和税费等方面,却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二)配置失衡导致“黑车”

近年来,随着城市功能结构调整,上海大量市民迁移到近郊地区,然而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存在诸多盲点,“黑车”成了市民短途接驳的主要交通方式,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期间,乘车难、打的难,给“黑车”非法营运提供了可乘之机。此外,上海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的营运时间、换乘地点之间的不匹配,也给“黑车”营运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三)政策滞后逼出“黑车”

回顾计划经济时代,有人专门在“黑市”投机倒把,那是因为当时政策不允许非公有经济存在,社会商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改革开放以后商品丰富了,“黑市”便自动不存在了。同样,“黑车”并非上海特有,凡是市场开放,供需矛盾突出的城市,都有“黑车”,甚至“黑车”数量多于合法营运车辆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而目前现行政策是以堵为主,打压“黑车”,无形中造成无视需求、越打越多的尴尬现实。甚至存在个别执法人员与“黑车”连成利益共同体的潜规则。

二、整合“黑车”资源的必要性

(一)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经历了世博时代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目前上海立体化交通框架已基本形成,客运服务水平和承载力有了很大提升,但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建立和完善上海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体系已成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对待“黑车”宜采用“以疏为主、疏堵结合”的政策,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

(二)服务市民出行的需要

每个市民出行的个性化层次非常明显,不可一概而论。正因为消费层次的不同,才有“黑摩的”、“黑三轮车”、“黑车”、“黑公交车”、“克隆出租车”等存在。如果我们的政府墨守成规,无视人民的实际需求,必将发生市民帮助“黑车”说话的咄咄怪事。因为打击“黑车”,好像就是断了一些市民出行的方便之路了。

(三)理顺管理机制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以自由运转促进发展为主要特征的,这种自由运转表征上为快速变化,而我们客运职能机关政策由于机制的原因是不能随时改变的,难免导致政策与实际脱节。众所周知,执法力量有限,以及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黑车”虽黑,但是得不到有效治理,就是偶尔受到罚款处罚,但与其获得的利润相比只是九牛一毛,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与其堵不胜堵,不如将“黑车”整合成“白车”,将打击压制变成正常管理,那么诸如取证难、“钓头”“钓钩”等执法与社会的矛盾便迎刃而解了。

三、整合“黑车”资源的政策构想

(一)以疏为主

这个“疏”的核心定位为:更好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满足百姓的基本需求,更好地提供市场服务。

过去政府打击和治理“黑车”的投入不小,但收效不大,问题反倒不少。应该引起反思,对于一个竞争的市场而言,用市场准入来限制市场主体的数量,而市场需求又客观存在,必然会有人“铤而走险”,从而导致“法外生存者”的出现。如果让“黑车”由地下转为地上,获得合法身份,并纳入有效管理的框架,才有可能使“黑车”这一现象得以解决。

(二)政府引导

政府应该按照出租车服务作为准公共物品或准商品的面貌和特点,增加牌照供给,促进市场竞争。在强化国有公司经营的同时,适当允许民间资本经营,即民营。让出租车营运市场构成一个有序的适度竞争的市场。而允许民营,就意味着要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真正由市场来配置资源。这样,一方面,因特许制度而产生的寻租现象就会减少,另一方面,通过竞争或优胜劣汰决定供需均衡,“黑车”也就自然消失。而乘客在竞争过程中也会得到更好的服务,增进了社会福利。

也可以推行自由准入政策,放开市场。不论是谁,只要满足具备基本的从业资格、达到车辆标准,并且按章营运,定期向政府缴纳管理费、参加行业培训等,就可以从事出租服务,或者无限供给经营牌照。出租车的多少,则交给市场去决定。政府在出租车汽车管理上,主要是制定市场规范,保护消费者——乘客的合法权益。

(三)市场运作

收编“黑车”市场运作,适当弱化主管部门的介入,使企业承担更多的责任。提高出租汽车经营主体的集约化、组织化、规模化经营程度,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利于保护乘客的权益,有利于出租汽车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具体建议由市建交委统一规划,制定总体方案,完善进入和退出机制,建立严格的客运服务考评制度,还应有宏观和微观的管理制度,对符合标准条件者便颁发许可证。举办人获得许可证以后,必须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注册登记,取得企业法人资格。企业以吸纳“黑车”加盟为主,企业主对吸纳的“黑车”实行日常管理,并对政府负责,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和民事责任。

(四)多元主体参与

出租车行业投资和技能要求相对不高,不需要巨额资金投入、高新技术运用,劳动者和劳动资料高度结合,劳动者之间的联合劳动和协作却不多,竞争在车辆之间展开,劳动组织形态更适合以个体为主。实际上“黑车”司机个人也对经营状况的好坏基本负全责。所以对非市中心区域,以出租汽车经营权改革为中心,建立出租汽车行业“个体司机”经营模式。面向营运区域内具有出租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的出租车司机投放许可证,允许更多的“黑车”个体参与出租汽车经营、取得经营权、购买和拥有劳动工具的权利,重建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生产关系。“个体司机”经营模式可以尽可能多地增加总量,大量增加就业并缓解高峰时段打的难,交通行政机关通过“多功能卡”(类似GPS)严格控制其经营行为,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个体司机同样取得许可证以后,要到工商机关注册营业执照,成为合法的出租个体户。

(五)后“黑车”时期政府监管要领

一是政府要紧紧围绕游客出行的满意度、企业效率和市场秩序来制定政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成为地方政府政策制定的出发点。二是坚持政府负责,政府规划,市场运作。政府确保公平公正等公共目标的实现,企业确保效率和效益,司机确保服务质量。三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分步推进。实行老车老办法,新车新办法,逐步过渡到统一的模式上来。四是在出租车管理领域,培养一批既熟悉政府公共管理,又熟悉企业运行,具备公共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出租汽车行业管理的运行效率。五是关于私家车和公车的“拼车”行为,没有投诉举报的,一律不予主动执法干涉;有投诉举报且超过2次的,予以行政处罚。至于对之后仍然存在的“黑车”行为打击问题,建交委已有具体政策,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

结语

通过将“黑车”整合成“白车”,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基础,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强政府职能转变为契机,以满足有需求群体的乘车要求和保护消费者权益、激发经营者活力以及平衡社会人群利益关系为核心,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特许经营为基本管制方式,以质量控制、价格控制和总量控制为基本调控手段,以企业化和个体化经营为基本经营模式的、有上海特色的出租汽车管理体制,形成“政府调控企业、企业(协会)协调司机、司机服务社会”等治理结构相对完整合理的出租汽车管理体制。

浅析日本森林经营管理政策 篇12

1.1 日本森林资源概况

日本国土面积37.3万km2,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2%,人口约1.2亿。日本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67%,仅次于芬兰和瑞典,居世界第三位。森林面积2 509.7万hm2,蓄积量44.3亿m3。其中:国有林768.6万hm2,占30.6%,民有林1 741.1万hm2,占69.4%;人工林1 034.7万hm2,蓄积26.5亿m3,天然林1 334.9万hm2、蓄积17.8亿m3。2006年林业粗生产额(木材、竹、菌类、木炭、林副产品等第一产业的收入)为4 321.6亿日元,不到国民总产值的0.1%。近几年日本木材年消耗量约为9 000万m3,木材自给率在20%左右。

日本境内处处都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看不到裸露的山地,森林环境好、质量高、景观十分丰富。人工林基本上都是在二战结束后栽种的,以扁柏、柳杉、红松、黑松、落叶松为主,立木蓄积平均达256 m3/hm2。人工林中林龄40~55年生的比例达50%以上。近几年日本人工造林面积很少,主要的营林活动一是对现有人工林进行除伐和间伐,二是通过林下补植和天然更新的方法,将人工单层林培育成复层林。

1.2 日本森林所有制形式

日本的森林所有制有两种形式,即国有林和民有林。国有林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直接管理。民有林分为公有林和私有林,公有林主要是县、市、町、村所有的森林,私有林包括公司、神社、组合所有、个人所有以及多方共有的森林。

2 日本森林经营管理现状

2.1 健全的法律体系

日本政府实行依法治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林业经营管理做到了事事有法可依、处处有章可循。日本的《森林法》与《森林·林业基本法》是日本管理全国林业的根本法律,其中最早的《森林法》是1897年(明治30年)制定的,历经5次修订。还根据不同目的制定了十几项单项辅助性法律和法令,如森林合作社组织法、林业种苗法、森林开发公团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法等,这些法令各有侧重,互相补充,汇总起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林业法规。

2.2 稳定精干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

日本林业的领导机关为农林省林野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培育经营森林,保持水土并有计划地提供木材和林副产品,职权范围是直接经营管理国有林,并对公有林和私有林进行指导和帮助。林野厅对国有林实行垂直领导,对公有林与私有林通过都、道、府、县的营林局(署)实行政策领导与业务技术指导。

2.2.1 日本国有林管理特点。

林野厅对国有林的管理是通过分布在全国的10个营林局及其下属若干个营林署进行的。营林署下设专管营造林的担当区(经营林场)和制品生产事务所(采伐林场)。

日本国有林的管理体制有两个显著特点:(1)营林局(署)的设置与森林经营施业区的划分,完全是根据山脉、水系与森林分布的自然条件与有关的经济因素确定,不受地方行政区划的影响,多数局(署)都跨几个县,按经济区划统一管理。这样做的优点是便于对森林、治山、治水、游览区等进行全面规划,合理建设;(2)林野厅对国有林系统的人、财、物和林产品的产、供、销实行统一领导,对林业系统的几万名职工直接进行考核、交流、调换、调整、培训和晋升,对地方林业系统的领导干部也有权进行交流。

2.2.2 日本地方林业管理特点。

地方林业行政机构是根据全国公有林与私有林数量多少来设置的。在造林任务较重或现有林较多的县设林务部;风景林、休养林较多的县设林务观光部;林业比重较小的县则在林政部内设林政(或林务)课。地方林务部门的工作受县知事和林野厅双重领导。

2.3 强化森林资源调查

为准确编制永续平衡利用规划,从1953年开始进行全国性的森林连续清查工作。根据森林的自然条件和经营特点,把全国森林划分为地区施业计划区,每年清查1/5,5 a普遍清查1次森林资源。

日本的森林调查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编制地区性森林计划时进行的调查,是在编制森林计划前1~2 a进行;另一类是全国性的森林资源调查,每隔5 a用抽样方法进行1次。调查方法采用卫星航测等先进技术。

2.4 严格贯彻执行森林计划

日本现行的森林计划体系大体分全国森林资源基本计划、全国性森林计划、民有林地区计划与国有林经营基本计划和施业区计划四级。日本的森林计划是从1951年开始编制的,计划分为6种:(1)政府根据林业基本法第十条规定,编制重要林产品供需长期计划;(2)农林大臣按森林法第四条规定,编制l5 a的全国林业计划;(3)林野厅长官编制15 a的经营基本计划;(4)营林局长编制地区经营计划;(5)各都、道、府、县、知事按森林法第五条规定编制10 a的地区森林计划;(6)符合森林施业其他计划规定的私有林,编制各自的林业经营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森林的现状、采伐、造林和各种抚育保护措施等。

3 日本林业经营遇到的主要问题

日本是一个木材消耗大国,年木材消耗量约9 000万m3,其中进口木材就占了约80%,日本现有的1 000多万hm2的人工林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而从森林生长量来分析,日本是有能力实现木材自给的,但是在现实中日本林业还是遇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3.1 木材价格持续低迷和人工作业费用过高

大量外国木材的进口,使得日本国产木材的价格持续下跌,现在柳杉和扁柏的木材价格大约是20 a前的40%,而作业人员工资逐渐增加,甚至超过了原木的价格。对于林业经营者来说,采伐的树木越多就意味着亏损越大。

3.2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政府和森林所有者对森林经营的投入下降

由于二战后栽种的人工林主要是为了培育大径材选择柳杉和扁柏等针叶树种,种植密度较高,平均密度在3 000株/hm2以上,人工林逐渐进入了成熟期,但是没有得到科学的间伐,林地被密植的树木所遮盖,不见阳光,地被植物无法生长,造成土层裸露,森林防止水土流失的功能丧失。日本的林业专家把这种人工林比喻成“森林中的沙漠”。

3.3 木材加工产业较为单一,市场不景气,竞争力下降

日本现有制材工厂主要是针对木造房屋建设生产柱材,而目前房屋建筑市场不景气,非木造住宅建筑与木造建筑竞争也多了起来。

3.4 农村人口过疏和劳动力缺少

由于日本的经济和行政中心大部分都集中在东京、名古屋等大都市,农村的人口都在逐渐向城市中心区域转移。留在农村的大部分为老人和妇女儿童,劳动力非常缺少。有的森林所有者举家迁移到,远离了自己所属的家乡和土地,没有精力和时间管理自己的山林。

3.5 人们对森林经营的认识出现偏差

不少的人认为只要不砍树,山上的资源就会越来越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会相应加强,认为任其生长是最好的管理方式,进行间伐等抚育措施,会影响森林的生长,甚至对于政府加大对现有人工林的间伐抚育提出了质疑。

4 日本解决林业现存问题采取的主要对策

由于存在这些严峻的问题,迫使日本对以往的森林和林业管理方式和政策进行全面的反思,采取有效的对策。2000年12月,农林水产省公布了《林政改革大纲》和《林政改革计划》。为了解决林业建设面临的问题,日本政府和各地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许多改革措施,制定出台了许多相应对策。

4.1 政策理念的转变

《林政改革大纲》提出,要改变过去那种旨在扩大木材产量的政策指向,将政策目标转变为持续地发挥森林在多方面的功能,实行“可持续的森林经营”。“可持续的森林经营”是这样一种理念,即把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实现森林的保护与利用的协调,以永续应对国民的多样化需求。也就是说,森林经营不能仅仅考虑从森林持续地收获木材,还必须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和涵养水土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公众保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等多个角度对森林的价值进行认识和评价。

4.2 对森林重新进行功能区分,实行分类管理

日本从1998年开始实行了新的森林功能类型区分,对不同类型的森林实施不同的管理方针。新的功能类型区分将森林分为水土保持林、森林与人共生林、资源循环利用林三大类。水土保持林包括水库上游地区、山区水源地区和灾害危险地区的森林,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使森林发挥保持和涵养水土的功能,主要以公共部门作为管理的主体;森林与人共生林包括风景林、保健休养林和动植物的生息区域,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和利用森林空间进行环境教育等活动;资源循环利用林包括优良人工林地带、地形上有利于进行高效率采伐作业的地区,森林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有利于进行高效和可持续的木材生产。

4.3 对国有林业实行全面改革

根据1998年制定的国有林业改革相关法案,日本开始了对国有林业进行全面改革的进程。改革的基本方针包括以下3个方面。第一,森林经营管理的方针从重视木材生产功能向重视公益性功能转变。具体而言,包括上述的在功能区分中大幅度降低用材林的比重,培育复层林以利于公益功能的发挥,延长采伐期等,如在旧分类体系之下的1997年,国有林中的用材林比重占54%,1998年实行新分类之后资源循环利用林只占19%,2008年资源循环利用林比重仅占4%。第二,确立高效的国有林管理体制。具体做法是,把政府部门的作用限定在规划的制定、森林的管护和实施治山工程,而把采伐和造林等作业全面委托给民间部门,同时相应削减国有林业部门的从业人员。第三,提出了对国有林业的累积债务的处理方案。根据这一方案,首先将国有林业的财务核算制度从过去的以独立核算为前提的特别会计制度改为以从一般会计划拨资金为前提的特别会计制度。

4.4 推动森林抚育管理,提高木材生产效率

4.4.1 推广培育复层林。

针对目前人工林面积大、大多数为近成熟林、林地过密,造成的林木质量下降、林地防护功能下降的状况,把加强推进人工林间伐,培育复层林作为目前森林经营管理的重点。

4.4.2 推广间伐机械化、规模化,降低成本。

针对木材采伐成本高,木材的供给、流通与生产的各阶段的小规模、分散、间断性等情况,应用推广节省劳力、高效的森林作业技术,加大森林作业规模。促进高性能林业机械的引进,在现有林道的基础上促进林道网络建设以及推进森林施业集团化建设,达到降低生产费用的目的。

4.4.3 推动间伐材利用事业。

建设大型集成材企业,扩大木材综合利用途径,特别是提高低等级的木材的利用价值,增加木材加工产品的竟争力;加大在公共设施和土木工事中对国产间伐材的利用,通过在公共场所设置的木制产品来达到宣传国产材的效果。

4.5 实施积极的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

4.5.1 林业补助金制度。

林业补助金制度是根据《森林法》实施的一项长期制度,补助范围包括优良种苗、造林、抚育、间伐、高性能林业机械、森林病虫害防治、治山、林道建设、森林保险、科研、林业普及、木材加工利用建设等林业生产全过程。补助金的来源和分担比例均有明确规定。林业普及与指导的全部费用由国家负担;造林、林道、地方林业科研的费用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各负担一部分,其中造林费补助比例为,一般造林补助40%,瘠薄地和水源地造林补助2/3,高的地方(如冲绳)补助高达90%;森林间伐可得到约30%补助,间伐材运下山加工利用另给一定补助;编制和实施地区森林计划、森林施业计划及防护林事务等费用由地方政府负担,国家补助50%;大型林业机械购入和符合产业政策的木材加工利用工厂固定资产投资国家补助50%;林道修建补助70%。4.5.2林业专用资金贷款制度。林业与其它产业相比,生产周期长,收益低,大多数情况下很难在一般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为了扶持林业的发展,日本建立了林业专用资金,专门用来提供林业贷款,林业专用资金来源于农林渔业金融公库、林业改善资金、木材生产和流通结构合理化资金、林业信用基金、促进林业就业资金等5种。

4.5.3 税收优惠政策。

日本是以所得税为主的国家。现行税制中,税种税目多达60余种,最高税率达70%,与林业密切相关的税种税目有15种。在日本几乎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要纳税,林业也不例外。考虑到林业的特殊性和公益性,对林业税收采取了一些特殊的优惠政策,如税基构成优惠、减征、免征、延期纳税等。

4.6 培养专业人才、普及全民森林环境教育

利用林业学院、森林研究所等机构加强对森林组合森林技术从业者、森林所有者的专业知识培训;推进森林环境教育,在各中、小学校引入森林环境教育课程,面向青少年推进森林环境教育;推进“森林之国”等活动,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5 日本森林经管管理的研修体会

5.1 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计划体系的落实到位

为推动森林计划体系的执行,在《森林法》里规定了森林管理的劝告制度、以及采伐及更新的申请制度。森林管理的劝告制度是指森林所有者或经营者违反《市町村森林经营管理计划》的规定管理森林或没有及时进行规定的必要森林管理时,市町村可以对森林所有者等发出劝告,要求其实施正确的森林管理。采伐和采伐后造林的申请制度是指森林所有者等在采伐民有森林的树木时,必须事先向市镇村等提出申请。市镇村需审查该采伐和采伐后的造林的计划内容是否符合《市町村森林经营管理计划》,可以命令申请方修改采伐计划或造林计划,如果实际的采伐和采伐后造林作业不是按照采伐和采伐后造林计划进行时,可以发出必须遵守的命令。如果违反这些命令,或在没有提交所需申请即擅自进行采伐时,则进行相应处罚。

5.2 以维持和提高森林公益机能为目标的保安林制度

日本的保安林面积共1 176万hm2,占国土面积的31%、森林面积的47%。保安林是为实现水源涵养、防止土砂崩塌等灾害、保护和形成生活环境等特定的公共目标,由农林水产大臣或都道府县知事指定的森林。根据防护功能分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止山崩、固沙、防风、防洪、防潮、防旱、防雪、防雾、防雪崩、防落石、防火、护渔、航标、保健、风景等17种。

民有林一旦被指定为保安林,森林所有人在对森林进行处置时,其私有权将受到限制,几乎不可能实施开发和转变用途,国家将依照不同的防护类型、区域位置和山林经营状况给予一定经济补偿。对保安林的损失补偿内容为:对造林、抚育、间伐、林道建设环节采取财政补贴;对营造林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税、不动产取得税、特别土地保有税、所得税、继承税、转让税等进行减免;对农林渔业金融公库融资利息实行减免优惠;通过实施绿色羽毛基金、森林环境税(水源税)征集生态补偿金。

5.3 森林组合在私有林的生产经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组合是日本有专门法律(森林组合法)保护的林业合作组织,是私有林最基本的组织和管理形式,有80%以上的私有林加入森林组合。

森林组合包括通常所说的森林组合和生产森林组合两种。前者的山林归组员个人所有,组合接受组员的委托管理森林,提供技术服务,统一向政府申请补助金;后者则是森林的直接经营者,其组员以山林为实物出资加入组合,组员共同投资,共同受益。森林组合系统的运营资金主要来源于会员交纳的会费或组员按股交纳的会费、自身创收、国家补助和金融贷款。

5.4 先进成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森林经营管理、治山事业中的应用

日本林业管理运用了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GIS)能准确掌握到小班的森林资源情况以及动态变化过程,并通过卫星图片和5 a一次的航空图片进行资源的对比调查核实;在治山事业方面更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GIS)建立了数据库,能够准确计算出山体各点雨水冲刷量、工程土方量以及危险等级,为林业行政部门制作森林管理计划和治山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数字信息技术成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手段。

6 对江西林业建设的启示与建议

1)研究制订森林资源管理技术标准,提高森林分类经营水平。生态公益林可以根据不同的主导功能、不同的区位和不同的森林经营状况,进行科学的二次分类,不同的类型采取相应的营林措施和管理办法。商品林建设体现“政府要生态、社会要效益,林农要生活”的原则,研究制定人工商品林建设中生态防护功能基本要求的技术规范,对造林作业方式、树种选择、无性系配制、抚育、间伐、采伐方式、森林病虫防治、森林防火等森林培育各环节,明确生态防护的技术规范,最大限度发挥森林生态防护效益,防止水土流失、生态灾难的发生。

2)参照日本森林组合一些好经验,完善林业合作组织的建设。日本森林组合解决了林农小规模森林经营的难题,实现了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森林特别是大型林业机械的导入是林农做不到的,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缺少的问题,森林组合通过与林农协商,制定为期5 a的森林经营方案和年度作业计划,既提高了森林整体经营效益,森林所有者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随着江西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但也存在着力量比较分散,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建议在原来民办林场建设基础较好的地方进行综合性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可行性试点。

3)加强森林环境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生态环境意识。通过在中小学校引入森林环境教育课程,建设一批森林环境教育基地,引导组织一批林业环境教育的志愿者服务团体,激发全民投身林业建设,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热情。

4)重视景观林的建设。日本春天的樱花、秋天的红叶吸引了众多的游客来到户外,体验森林壮丽美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民众对森林景观的要求将变得更为迫切,应围绕江西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在主要通道旁两侧、森林公园、城市附近休闲地等地方着力打造一批景观林。

5)为有计划导入专用林业机械做好准备工作。日本目前的主要林业机械有制材机械、集材机械、林地运输机械,一个生产班组2~3人,适合山区地形,生产效率高。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林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势在必行。很有必要提前引进关键设备并开始进行技能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略)

摘要:介绍日本森林资源特点以及森林经营管理体系,重点分析日本大面积的人工林陆续进入成熟期以来森林管理的政策、方针以及经营管理方式。

上一篇:车牌分割下一篇:科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