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

2024-09-26

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共12篇)

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 篇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教学的需要用板书以凝练的文字语言或形象的图表有步骤、有过程地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是师生在课堂上最简易、最直观、最固定的利用视觉交流信息的渠道;板书既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 又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为此, 精心构思, 努力提高教学板书设计艺术水平, 体现语文教学板书设计的多样性, 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学板书艺术的实效性。

一.丰富学生感知表象, 语文板书应讲究直观性

语文教学板书的设计应针对人体视觉器官较其他器官优先获取外界信息, 能弥补教学语言表达不足的特点, 可以及时的把抽象的、复杂的、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如在教学《鲁迅自传》一文时, 根据课文以时间为顺序, 展现鲁迅先生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刻画其思想发展变化轨迹, 表露出鲁迅先生一心为国为民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本文可采用表格式板书, 设计如下

学生通过表格直观、清晰的体会, 对于《鲁迅自传》一文的线索一目了然, 进而把握了课文的中心,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以外, 语文板书中如提纲式、对比式、线索式等设计都具备直观、简洁、实用的特点, 都可广泛的运用于语文教学中。

二.精心设计和提炼, 语文板书应讲究简洁性

语文教学板书讲究实用, 既能够深刻地反映出教学内容的本质, 又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清晰难忘的印象, 这就要求教师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 要精心构思和设计, 力求简洁精练、准确恰当。如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 可这样设计板书:

孔乙己是一个特殊人物, 正因为如此, 他成了人们取笑的对象。他被笑声包围, 这恰恰就是人物的可悲。人们不无恶意的取笑, 正如一支支的利箭刺向他, 造成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不言而喻。

三.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 语文板书应讲究趣味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呢?板书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板书时就应做到语精字绝, 富于趣味性, 能充分启发学生思维, 把握学生寻求问题解答的迫切性, 调动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让其置身于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之中, 与教师思维同步, 体验到一种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 面山而居的愚公率领儿孙毕力平险, 智叟笑而止之, 对比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板书如下:

精妙而富于启发性的板书自然而然让学生知晓了教学用意, 得出了课文的主题, 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而达到了教学设计的意图。

四.避免板书的随意性, 语文板书应讲究示范性

教学板书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学生会对老师板书中的如字形字迹、书写笔顺、设计技巧、板书态度等进行模仿。为此, 教师在板书时必须精心设计, 认真准备, 做好表率。在我上小学时, 我们班来了一位年轻的美术老师, 他上课谈吐自若, 出口成章, 特别是写一手漂亮的黑板字, 板书设计新颖美观, 为此, 他很受学生的喜欢。我们班有大部分同学在悄悄地模仿这位老师的字。经过一段时间, 许多同学都能写一手好字, 这都与这位老师写的漂亮的字及新颖美观的板书分不开。

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语文板书应讲究审美性

教学板书应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这就要求教师在板书设计时要讲究设计的美观、语言的精练、内容的完善、字体的俊秀等。运用美学的理念和美术技巧, 在教学中起到引人入胜、激发思维、活跃气氛的效果。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文时, 我是这样设计的:

虽然只有23个字, 但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却完全融于板书之中。其中阴影部分更是耐人寻味, 设计它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 我们对死海的认识并不全面, 还有许多求知的领域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 篇2

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 田应斌

板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的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因此它 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它既体现教师的业务素质的优劣,也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掌握 了它,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也可以大大地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为此,它为许多教师所重视。在此谈谈我的认识。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有两种手段:一是口授,再就是板书。二者各尽其职,相辅相成,相互为用,共同完成教学 任务。一堂语文课,除了必须的口授外,还必须有相应的板书。因为口头语言的讲授缺乏直观性,而教学过程 中,许多知识的传授,又必须要通过板书的形式来完成。这就决定了板书有以下作用:

一、实施教案,展示教 学意图,规范教师的讲授思维,使讲授的内容不离“谱”;

二、在讲授的过程中,对知识的重点作精要的总结,给学生学习的难点作注解;

三、引导学生的思维,配合教师的讲授;

四、让学生做笔记,课后有温习的纲要 和思考的余地;

五、板书还有给学生对听讲的内容正视听的校正作用。这些作用取决于板书的直观教学的功能,依据教与学的需要,通过黑板白字,使教师教有所据,学生学有指南,从而使教学得以落实。

可是某些教师对板书的这些特有的教学作用认识不足,认为板书在课堂上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无关紧要 ;于是上起课来随心所欲,乱写一气。某校一教师在讲授王愿坚《七根火柴》时是这样板书的:(附图 {图})

纵观两节课,两幅板书,共21字;整个板书毫无计划,杂乱无章,根本体现不了教学意图。难怪教师“满 堂灌”,学生昏昏然,这怎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种状况必须改观。上述板书的不容忽视的作用,确立了板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可轻视的地位,板书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 的教学手段,它与口授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与口授教学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板书有着口授不能及的优点 ——示范性和直观性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它。板书设计的基本原理

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科学,它有着自身的科学规律,只有掌握了它,才能设计出成功的、行之 有效的板书,那么板书设计有哪些科学规律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它有以下科学规律:

第一、板书设计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作为教学手段,它就必须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语文教学的板书决不是 简单地、盲目地在黑板上写写画画,而是根据教案中确定的目标,实施教学。因此,板书应是教案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服务于整个教学意图。因而,板书设计也必须依“纲”据“本”,服从教案。只有钻研教材,精选 教法,才能科学地设计。这样设计的板书,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意图。

第二、它与口授教学应有必然的联系性。

板书是直观教学,它不能独立,必须与口授教学相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取决于两个方面: 其一,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对象是青少年学生,而不是接受函授教育的成年人。他们较子函授学员,无论在分 析理解的能力上,还是在归纳记录的水平上,都远不及函授学员。他们在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上,既需 要教师反复的讲析,也需要教师提纲挈领的板书。因为教师讲授快,他们听不清、记不全的地方,尤其是那些 容易导致歧义误解的同音字、词、句式等,需要板书来校正。其二,教师的教学也必须有个“谱”来规范,使 讲授分析的发挥不至于“串调”。这个“谱”既起着对教师讲授的提示作用,也有着制约作用。因此,有必要 将它设计进板书中来,时时提醒教师,使之口授不至于“走腔串调”。总之,板书设计,既要考虑教师的教,也要顾及学生的学;既要给口授有充分发挥的机会,也要让板书有实施教学的余地。第三、语文板书设计必须有直观性。

直观教学的特点是:通俗浅显,一目了然。那些艰深复杂、抽象含蓄的语文知识,口授教学往往说不清,道不明,这就需要板书来弥补其不足了,或用精炼通俗的文字,深入浅出地“点睛”,或有简明的表格来归纳,或用形象的画面来图解,从而使学生一目了然,心领神会。为此,板书设计的文句必须浅显明白,图表要简 明扼要,画意要生动形象,容易认知,富于启迪。只有这样,板书才能将其直观作用发挥到最佳程度。第四、板书设计要循循善诱,富有启发性。

语文课的启发式教学,不是口授的“专利”,板书也可以使用。因为学生的思维,既可以从口头引导得到 启示,也可以通过板书受到激发。下列板书充分证明了这点。(附图 {图})

这是某教师为鲁迅的《药》一文所设计的导入新课的板书。一开课,教师就把它板书出来。学生一见,就 议论纷纷,引起悬念,开始思索„„当阅读完小说后,学生们立即醒悟了题旨:“药?”,原来是老栓为儿子 高价买的治痨病的医药“药!”原来是革命者夏瑜的鲜血做成的“药;”“药——”暗寓着鲁迅在寻找救治愚 弱国民的救世良“药”。这幅板书一个字、三个标点符号,引起学生一连串的思考,一步一步深入地探索。既 简炼,又含蓄,富有魅力,没有多费教师的口舌,就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幅板书,可谓循循善诱,独具匠心,深得启发艺术的真谛,值得学习。第五、板书设计要力求新颖,具有趣味性。

语文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有着艺术美的魅力。板书的设计是否有这种魅力,体现在能否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上,如果教学板书千篇一律“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久而久之,学生难免产生枯燥、呆板之感,如果能变换一下形式,学生就会有新奇感,就能保持求学的兴趣。比如教说明文和议论文,你多用图表式和提 纲式板书,如果你突然变换为图解式板书,那学生的新奇感就来了。

我讲授叶圣陶的《景泰蓝的制作》,对其中的“制胎”、“掐丝”、“点蓝”时,先用红色粉笔勾画出花 瓶的图形和花纹,再用各色粉笔“点蓝”配以口授分析。结果,学生对景泰蓝的这些抽象概念有了立体感,理 解了景泰蓝的手工艺的精细和繁复。板书设计的趣味性远不止这些,只是看你能否发掘创新。第六、板书设计应有示范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神态,读书写字,无不是在向学生作示范,教化和熏陶着学生。这种 示范作用,在板书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培养学生的学风问题,所以板书的文字必须正确、规范、美观、艺术;文句必须文从字顺,通情达意;布局必须有规范,美观大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受到潜移默 化,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反之,教师的板书不好,不但谬种流传,而且导致学生养成粗枝大叶,敷衍塞责 的坏习惯。以上所述,是语文板书设计的基本原理,按照它去精心地设计板书,板书就能得到优化。发挥它在教学中 的应有作用。几种常用板书形式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广大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探索中创造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格式,本文仅 介绍几种基本形式。第一种:综合型板书

这种类型将教学意图诸多要点熔为一炉,它的优点是:精简扼要,一目了然。如《琐忆》:(附图 {图})

这幅板书将唐tāo@①《琐忆》一文的教学意图综合突现于一板。中心明确——论证鲁迅人格的伟大,重点突出——对鲁迅的爱憎(七件小事)分析;难点突出——小事的含义;结论完整——爱憎分明。板书简明 扼要,仅仅150余字。第二种:专题型板书

这种类型是将所授课文的重点分门别类,系统地板书,让学生对重点知识有较完整的认识。如分析鲁迅的 《祝福》中祥林嫂的眼神变化,可以集中反映其遭遇的不幸,在形象描写上很有特色,是讲授重点,可以用下 列图表式专题板书,设计如下:(附图 {图})

这种图表式板书示范性强,教师可为学生分析一、二例,让学生“依样画葫芦”,自己练习。这既可以减 少教师分析课文的时间,又能让学生得到训练。这类板书适宜于长课文,或比较复杂的课文之分析。第三种:提纲式板书

这类板书是从内容结构的内在联系上来设计的。引导学生从逻辑联系上打开思路,深入课文内容。例如广 西王松泉编的《初中语文板书示范》中的《什么是知识》的板书设计就是典型。

《什么是知识》板书:(附图 {图})

这类板书提纲挈领,逻辑性强,利于启迪学生的逻辑思维。第四种:应变型板书

语文教学应当精心设计板书 篇3

一、板书设计具有科学性和计划性

板书设计要做到科学性和计划性,教师在备课时就要通盘考虑,认真安排,这一堂课要板书哪些内容。板书的内容安排在黑板上的哪个位置;先板书什么,后板书什么;大标题写在什么地方,小标题写什么地方;哪些内容应该保留到讲课结束,哪些内容可以作为临时板书随写随擦,这些方面在备课时都应该精心设计。其实,板书内容反映了一堂课的基本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不能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人为地加大板书分量,容易产生不良后果。一方面是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失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际上,学生最反感满堂抄写笔记的教学,一抄一大片,影响其对相应问题作深入积极的思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变成了被动者。另一方面是影响教师正常讲课。一节课有固定的时间,特定的内容,花费在板书上的时间过多,必将影响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因此,板书内容要少而精,恰到好处。在板书设计上还应该注意不同的内容应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主题板书一般安排黑板的左侧或中间偏左部分,辅助板书部分安排在黑板的右侧。对于一些难于理解或者比较生疏的字词、符号、专业术语等可以板书在右侧。有时为了加深对主题板书部分的理解,也可以在右侧绘制版面,这些内容讲过之后可以随手擦掉。

板书时,要注意把握好板书内容的顺序、板书的时机,过早或过晚板书都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有的内容在讲前板书,有的边讲边板书,有的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然后板书,有的可以在讲后总结时板书。总之,板书的时机要选好。如果教师总爱先写后讲,往往是写到后边,前边的又忘记了,思路很容易被打断,这就是没有把握板书的时机,自己的思维先乱了,教学效果是好是坏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把握好板书的时机十分关键。

课堂教学应该有周密的计划,但是,课堂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学对象心里的复杂性会导致他们在课堂上有出人意料的表现,而这些方面教师在备课时很难完全考虑到,这就要求教师要随机应变调整教学的进程,不能再死抱着备好的板书计划不放,对预先设计的板书要做适当的修改、补充,以适应教学新的需要。

二、板书内容要精练概括、系统完整

板书内容要精练,要提纲挈领。板书要服从教学的需要,要真正地把所讲的核心内容写出来,几个字词,或者是一两句话。板书内容虽然少,但它却是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能反映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使学生看后一目了然,很容易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教学中一定要避免教师板书抄课文,学生抄黑板,课后背笔记的情况。板书安排应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详略得当,运用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字、一个图式,点出重点,突出实质,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板书还要系统完整。一节课使用一块黑板,板书的安排应突出其独立性、整体性,教材的主要内容能从板书上反映出来。板书要起概括、提示、总结的作用。

三、板书设计应当形象直观,具有启发性

板书是为教学服务的,它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全面把握。因此,板书语言应与直观教具的使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加深学生对板书内容的理解,利用板书语言来提示直观教具的使用,对运用直观教具所提示的问题进行总结概括。当然,完全不需要直观教具时,就无须强求了。

板书应当富有启发性,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之中,切忌由教师一手包办,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来代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板书设计上,应该用精辟的语言展现教材内容的具体框架,使学生能从板书上受启发,引发其积极思考。如教学《愚公移山》一文的板书:

①痛感迂塞之苦

②确知移山之利

③深明可移之理

这三句话清晰地反映了整篇课文的文章结构,从中使学生会领悟到“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的道理。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会异常活跃,积极地围绕这三句话来探讨为什么愚公要不顾千辛万苦去移山。这样的板书就很富有启发性了。

无论现代的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板书设计必然是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在教学中精心地设计每一堂课的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将会有明显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用心去探究,一定能摸索出其中的门道。

(邱辉明 广东河源市紫金县上义中学 517456)

语文课堂教学板书“四美”探析 篇4

关键词:语文板书,审美价值,体现,要求

板书, 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黑板上书写的文字、线条、符号、图表等, 是教师在课堂上传递信息的一种手段, 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眼睛”, 是教师教学中引人入胜, 学生赏析课文的“导游图”。好的板书, 不仅在内容上概括剖析得恰到好处, 且往往形式上独具一格, 结构精巧。它以确切的科学性, 指导学生去理解课文, 又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学生以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美的启迪, 是教学艺术美的显现。

王松泉先生曾说:“教学板书是一个完整的艺术品, 应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从而给学生以审美感受, 语文教师要运用美学方法设计出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的板书图示, 在教学中起到形象传神、激情引趣、益智益能的积极作用。”

艺术的语文板书图示最基本的要求是形式美、内容精。语言、文字、线条、符号是构成语文板书图示的基本要素, 它们构成了语文板书图示中的形式部分。艺术的语文板书图示的形式必须是美的, 即板书的内容要讲究整体布局, 语言必须简练, 要言不繁, 色彩搭配合理, 语言、文字、线条与符号所构成的图案要精美, 给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

一板书的简洁美

恩格斯说:“言简意赅的句子, 一经了解, 就能牢牢记住, 变成口号, 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特级教师斯霞也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 对于把握住课文的关键问题, 起着很大的作用, 教师必须慎重考虑、精心设计, 板书的原则是简单扼要、眉目清楚, 切忌随心所欲, 杂乱无章。”因此, 在黑板上板书要做到简要、概括、精炼, 也就是要紧扣课文, 从文中挑选出点睛之笔或选用关键性词语, 用最少、最精的文字表达文章中最丰富的信息, 最深刻的内涵, 做到以一当十。所以, 板书设计要学习凝练的艺术, 以“惜墨如金”的态度, 下工夫炼字炼句, 提炼线条图形, 力求用最经济的笔墨表达文意, 达到以简驭繁、语约义丰的效果。除简洁外, 板书的语言也要规范, 合乎语法、合乎逻辑、合乎修辞、合乎习惯, 避免生造词语, 滥用俗语, 力求语言质朴, 通俗流畅, 优美而不失真。如《我的叔叔于勒》情节提纲的板书设计:

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

这则板书不但简练地概括了全文的情节内容, 而且语言规范, 充分体现了板书的简洁美。

二板书的和谐美

板书设计中的和谐美, 主要表现在整体造型的和谐上。和谐就是美, 和谐是由板书图示各部分之间十分协调的关系构成的。在设计语文板书图示的图案时, 教者应该考虑文章的脉络结构、内容和前后呼应, 语言的详略、字体的大小、线条、符号等构图要素的正确运用, 力求形成一个亲和力极强的和谐整体, 从而达到构图精美的境界。如《背影》的板书:

从这则板书来看, 由于正确运用了线条符号, 合理地安排了文章各部分内容在板书图示中的位置, 因此, 其构图在对称中显示出一种亲和力极强的和谐均衡之美。

三板书的线条美

线条独具审美价值。在板书中线条是联络各部分的纽带, 优秀的语文教师常常运用线条与文字、符号、图形配合, 借以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线条有直线、曲线、波浪线、实线、虚线等, 这些线条除了有很强的表意功能外, 还能通过视觉使人获得某种相应的感觉。如水平线使人感到广阔和平静, 曲线使人感到流动, 斜线使人感到空间变化, 此外实线给人以充实感, 虚线则表示虚拟性, 因此, 是否正确地使用线条是板书美的重要因素, 如运用恰当, 线条在板书中可以形成清晰的节奏, 产生韵律感, 增强板书的审美价值, 如《塞翁失马》可作如下板书:

板书使“祸兮福所依, 福兮祸所倚”的哲理一目了然, 同时, 直线和曲线的配合又可使学生的眼部肌肉有一套较有节奏的运动, 这种节奏能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流动之美, 有动态美的享受。

四板书的色彩美

心理学研究表明, 色彩能引起知觉, 唤起味觉, 兴奋大脑皮层, 促进神经活动, 和谐心理发展。色彩美是指恰当地运用彩色粉笔进行板书。教师在板书时, 主要是运用白色粉笔, 如果能适当地运用彩色笔, 便能使这些单调的字骤然生动起来。中学生对色彩的要求更高, 对色彩比较敏感和好奇, 不同的色彩可以突出感知, 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

因此, 板书时应追求色彩的合理搭配, 力求做到恰当、蕴藉、和谐。恰当是指板书色彩搭配合理。板书有强调作用, 除白色外施加其他颜色可以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要点、疑点。蕴藉, 是指板书色彩含意深刻, 富有象征意味, 起表情达意的作用。和谐, 是指板书色彩搭配协调, 有审美价值。色彩的使用主要以白色为主, 和谐配以其他颜色, 做到浓淡相间、色彩相宜、主次分明, 可以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艺术图画且独具审美价值, 因为色彩本身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而独具强调意义和辅助功能。实践证明, 巧妙、适当地配以红、绿、黄等不同颜色, 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讲授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时可用粉笔在黑板设计如下板书:

用黄色板书, 可突出诗中描写的水、云、莺等事物;用绿色板书, 平、低、早等修饰语则表现了钱塘湖的花红柳绿、莺飞燕舞的大好春光;用红色板书“爱”字, 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突出了诗歌的诗情画意。这种用彩色粉笔搭配出的色彩协调的板书, 既可以使黑板上单调的字活泼起来, 又可以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拨动审美的心弦, 获得审美的感受。

参考文献

[1]戚廷贵.美学原理[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185

[2]刘显国.板书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9:51

[3]王松泉.板书设计的美学方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 1988 (11)

语文教学中板书设计之我见 篇5

【摘 要】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一个科学的板书,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板书设计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

【摘要】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板书设计是不容忽视的环节。一个科学的板书,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板书设计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关键词】板书语文教学效率

随着语文教改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也有了很大变化。各种摆脱传统注入式教学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摒弃满堂灌模式而创造的新的教学模式,无疑都是围绕着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个中心而总结或创造出来的。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模式也确实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离不开“黑板”,任何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需要有意或随意地在黑板上写写、点点、画画,这就有了“板书”。板书设计就是利用板书这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总结出来的、建立在综合性教育工艺学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融文字、符号、线条、图形于一体,方便、简单,而又实用。近十年来,板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广泛运用的经验表明,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板书设计简明、概括,有利于加大信息量的输出,缩短教学时间。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就课堂教学而言,一节课内教师向学生输出多少信息量,学生能接受多少信息量,这是评价课堂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一般而言,课堂教学中信息量输出少、教学时间长、教学节奏缓慢,绝不是一堂高效率的课。板书是一门高度浓缩的“提炼”艺术。它用概括的文字、简明的图表、简单的构图、凝炼而直观的形式把教学内容浓缩起来,节省了教学时间。这种“浓缩”,往往抓住了课文中的关键词语、重点句式和点睛之笔,把最重要的语言信息传输给学生。好的板书图示设计,可以对讲课的内容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板书图示教学法,不仅完成了教材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还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板书设计 篇6

关键词:板书设计;语文教学;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127

好的教学板书设计,不仅能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理解和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及表现形式,而且能够触发想象、启发思维,进行审美教育。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不仅仅是在写一黑板字、说一段话、上一节课,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板书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项教学基本功。

一篇课文的教学,总有一个目的、一个要求和一个教学重点。一节课的教学也不例外,要么侧重于思想内容,如情节、人物、主题等,要么侧重于表现形式,如线索、思路、语言风格等。从一节课的板书设计,我们能够看出一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是否透彻、该教师是否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

在一次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某位教师在示范课《孔乙已》一文中就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如果不是在透彻理解了教材的基础上将教材内容和内容中各部分联系进行抽象、提炼和概括,能设计出用“笑声”一词联系三个场景来高度概括孔乙已一生的命运吗?全文未出现一个“悲”字,而我们透过这“笑声”去感知到那欲哭无泪、笑中含酸的悲。文章的思想内涵和作者的创作特色就在程翔老师简明、凝练的板书设计中入木三分地点出来了。没有丰富的教学实践和扎实深厚的基本功,是设计不出如此精当绝妙的板书内容的。

我们知道,有些语文教师讲析课文时,把语文课上成了“解剖课”,这是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语文课不需要我们把课文一节一节地去进行“肢解”。它是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开启智力、丰富想象、启迪思维、陶冶性情的艺术课。一节语文课要达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我们在进行板书设计时,还要注意设计出一种视觉的形象美。无论是传统的黑板板书设计,还是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我们都需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的,去精心地构思和设计。如字体和字形的选取、线条的变化、颜色的调配、版面的布局等,都需要通盘考虑,使其在整齐之中有变化、变化之中有和谐、和谐之中有意境,令人赏心悦目、喜闻乐见。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位语文教师在一次基本功大赛中,他在所设计的《春夜喜雨》一诗的课件中就注意了这一点。整个版面设置令人耳目一新,在朴素的背景色彩中,几颗葱绿的小树正欢悦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一个大大的艺术体“喜”字,不仅点出了题眼,而且随着教师娓娓动听的启示导语,由景入情,把这首律诗的“喜雨”心情一一品味出来,形象逼真、情景交融,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融情于景,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

板书设计得独具匠心,能够发掘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使设计者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从而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故乡》一文小结时,有教师画了一个“+”字架。这个“+”字框架的设计就高度地提炼出了全文的主题思想:全文抓住一个“变”字,从故乡的变化、人物的变化,揭示出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给农村农民牢牢地套上了一个“+”字枷锁。这一板书设计形象逼真,内涵更是不言而喻了。

众所周知,人们要想健身,就需经常做体操。同样的道理,要想“健脑”,也必须进行“脑操”——思维的操练。板书设计也应当注意到这一点。不仅教师自己要进行“脑操”,还要带动学生一起来进行“思维操练”。所以,教师要提高教学基本功,要在板书设计上安排思维方面的内容。记得笔者在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曾经设计了这样一个情节结构:

( )听 ( )送 拳打 ( )走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要求学生在阅读完全文之后,完成板书内容——根据文章中的故事内容,在括号里填上一个最能反映当时情节内容和人物思想性格的词。学生兴趣高涨,纷纷举手发言。

第一个括号里,有学生说填上(倾)听,有说(聆)听……笔者马上提示学生动脑,想一想所听到的内容令主人公心情怎么样,有了这种心情,才有后来发生“拳打”一事。学生马上心领神会地说出“愤”字。愤听,既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又刻画出主人公疾恶如仇的性格,同时又为下面情节的开展埋下了伏笔,真是精确极了。

紧接着,学生马上填完后面的空格:“义送”把鲁提辖行侠仗义,扶危济贫的好汉行为刻画得恰如其分;“智走”则把鲁提辖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描画得绘声绘色。同学们仍不肯罢休,说为了照应“愤,义,智”三个字,干脆把“拳”改为“痛”或“怒”字。笔者认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完全启动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成了一篇构思巧妙的板书。同时,我们师生也都进行了一次“健脑”运动。

后来,笔者在讲析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的起句时,是这样分析的:起句形象地用了七组叠词来直接抒情,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重创巨痛后的愁苦心情。设计了三个小问题,并结合三个小问题完成板书,板书如下: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失落迷茫) |(凄凉哀惋) |(悲戚伤痛)

人的动作、神态 环境的悲凉 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最后,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同行行动起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多创造出一些颇具特色、雅俗共赏的板书作品来。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如虎添翼地迈向新时代教学领域。

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 篇7

关键词:板书设计,小学语文,激发兴趣,突破难点,体会情感

板书, 又被称为“微型教案”,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和媒体等, 通过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 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精美的课件走进课堂, 使很多老师渐渐忽视了传统的黑板板书, 其实板书也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视觉呈现方式, 尤其在小学语文课堂, 板书的直观、简洁、清晰等特点更有利于帮助语文刚入门的学生学习课文。因此, 我认为不管在任何时候, 板书的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 要巧妙地利用板书, 优化教学,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一、巧用板书, 激发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要心理学化。”这里的“心理学化”就是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 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 我们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也要“心理学化”。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 教师如果能够紧紧抓住学生这种心理, 根据课文的内容, 巧妙地设计板书, 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我在讲授《小苗与大树》一文的时候, 先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小树苗和一棵大树, 再给大树画上一只大手, 手上拎着一个浇花用的水壶, 水壶的出水口对着小树苗, 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 把季羡林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板书到水壶里, 最后在水壶的出水口画喷水状, 学生一看, 就知道板书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 整节课下来学生几乎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 思绪也自然就跟着老师的授课思路, 这样, 学生的无意注意就被转化为有意注意了, 学生也会迅速地掌握和理解了知识。可见, 通过形象、直观的板书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 让他们能够愉快地接受教育,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巧用板书, 突破重难点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师要使出教学上所有的巧妙的方法, 使自己的教学变得尽可能地容易被掌握。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 侧重于形象思维, 尤其是一些比较难懂的原理, 语言的解释更加显得苍白无力, 为此, 在教学中能针对其认识特点对症下药, 精心设计板书, 能使学生学得轻松, 提高了学习效率, 优化了课堂结构。

如《蝙蝠和雷达》一文中的难点是揭示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原因和飞机能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原理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对蝙蝠利用超声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如果仅仅用文字或语言表述, 总是显得比较抽象, 学生难以理解, 所以我们必须实施直观教学, 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无疑, 板书是最好的教学手段, 我在授课的时候是这么设计板书的:

在以上的板书中, 左边部分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 右边就让学生自己完成。这样的板书直观、通俗易懂、逻辑性强, 既揭示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奥妙, 又阐述了雷达的原理。既体现了两者的共性, 又能把两者的内在联系剖析得清晰明了, 学生一目了然, 复杂、抽象的科学理论知识变得简单, 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三、巧用板书, 体会情感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要“注重情感体验”。巧妙地利用板书, 也是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情感的手段之一。

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中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 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及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痛恨和愤怒。我是这样利用板书来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

在讲授过去的辉煌的时候, 可以先把圆明园里面的景物板书出来。接着, 在学习“毁灭”部分, 老师指着板书激情导读“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就这样, 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 也没有了 (齐读) :“没有了 (齐读) , 也没有了 (齐读) ;不仅没有了 (齐读) , 还没有了 (齐读) ;那些仿造各地名胜建造的 (齐读) 没有了, 还有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都没有了, 对于那些上自 (齐读) 没有了, 下至 (齐读) 也没有了。”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擦掉相应的板书, 最后老师指着课题说:“就这样, 圆明园彻底地被毁灭了!”接着, 把课题擦掉!

这样, 利用板书的灵活性, 加上老师激情洋溢的动作, 带领着学生直观地感受“毁灭”, 激发起学生对圆明园被毁灭的痛心以及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 至此, 本节课情感目标得以实现。

我国特级教师斯霞说:“好的板书对于提纲挈领地了解课文内容, 对于把握课文的关键问题, 起着很大的作用。教师必须慎重考虑, 精心设计, 切忌随心所欲, 杂乱无章, 要为设计板书费一番心血。”所以, 作为小学语文老师, 应该努力提高设计板书这一项教学技能, 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板书, 并在授课过程中巧妙地运用, 以优化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彭小虎.小学生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摭谈小学语文教学板书设计 篇8

一、从静态展示走向动态呈现

板书不单纯是静态的信息传递, 更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媒介, 通过匠心独具的板书, 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这是板书的重要功能之一。在课堂板书这张“晴雨表”上, 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呈现什么, 重要的是, 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广阔发展空间, 开发动态性资源, 让课堂充满着挑战与创新, 让板书记录下学生课堂的气息与情趣, 让动态生成的板书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思维冲击, 给予学生无限的成就感。

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学会看病》一课为例。学生初读课文后对于文中的母亲———毕淑敏的印象其实是不甚清晰的, 那么课堂伊始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母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教师便要求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便利贴上, 然后邀请学生将答案贴于黑板上。

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答案以对立的形式呈现, 这足以引起学生的求证心理。不着急, 这时教师顺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答案到课文第20至26自然段中分别寻找理由以驳倒对方观点。然后教师交给学生圈词、画词、旁注等方法重点理解“雪上加霜”、“忐忑不安”等词, 通过激烈的讨论, 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 思维的碰撞擦出了无比绚烂的火花, 板书上便有了新的生成。

这一动态生成的精彩从以上动态板书中可窥见一斑:左边是学生的理解, 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认知过程, “狠心、冷漠无情、铁石心肠”等词的先写后擦是动态生成;中间是内容, 心理描写的重点词呈现是关键, 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循着“找心理描写的重点词感悟人物心理”的方法学习;右边是方法———“圈词、画词、旁注”, 这一方法的习得是动态生成。通过板书的动态呈现, 所有的孩子明白了母亲并不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 是从重点的描写心理的词语中通过“圈画写”的学习过程习得的, 学生对于母亲的慈母形象的深刻理解, 对于语言文字的学习有了自己的方法。整节课, 始终让孩子在板书的引领下在语言文字里涵咏。

二、从关注内容走向关注表达

崔峦老师提出:“语文教学必须实现华丽的转身, 向内容分析说再见!”然而我们经常可以在语文课堂的板书上看到某篇课文的某些词或某个句子, 往往是课文内容的一些再现, 学生的认知被教师禁锢在板书上“课文内容”的圈子里, 学生无法感受到文章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如何借助板书这一教学阵地实现学生的语言文字训练呢?下面拟结合《蒙娜丽莎之约》一文谈谈笔者的做法。

《蒙娜丽莎之约》一文课后习题要求学生读一读句子, 找到分别写“看到的”和“联想到的”内容。教师紧紧抓住这一教学契机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导入;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第1至第4自然段写“约”的内容, 第5至第7自然段写“蒙娜丽莎”) ;重点学习第5至第7自然段, 从“看到”和“感受”两部分学习并落实重点内容, 板书如下:

学生紧紧围绕板书重点“看到”、“感受”展开研究, 在教师的引导下区分哪些是看到的, 也能准确地找到“感受”, 并让学生补写感受:那微笑, 有时让人觉得 () , 有时让人觉得 () , 有时让人觉得 () 。通过板书内容的呈现, 学生能更清晰、更直观地学习本节课的重点———“看到与联想”这一言语形式, 摒弃了传统课堂上重在课文内容分析下的板书内容, 也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

三、从关注结果走向关注过程

“教师要始终注视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板书设计时, 我们就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克服传统教学过多地关注学习结果的弊端。下面以“背诵积累”这一教学环节谈谈如何从板书设计上关注学习过程。二年级下册《找春天》一课是一篇要求背诵的课文, 教师设计板书时可做如下处理:

以上板书关注了语言点:“____, 那是____吧?”板书中围绕“看、闻、触、听”这些词, 还设计了读一读、议一议、背一背、仿一仿、写一写的步骤, 将整个背诵积累过程贯穿于板书之中, 学生的背诵轻而易举。学生在板书中看到了作者如何抓住课文写作的景物进行有序的语言表达;循序渐进地学习了句式, 并尝试运用;对于小草要用看、野花要用闻这种用词的精确性有了初步的感知。假设没有以上板书的助推, 学生的学习过程将会显得过度单一而失去过程性的习得, 这是单纯地只板书几个字的传统板书所不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四、从单一封闭走向多维开放

我们在以往的课堂中看到的板书大多是课文中的某个重点词、重点句等, 内容及展示形式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该从“单一封闭”状态走向“多维开放”的角度, 尽可能地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提供广阔的天地。

1.板贴图片助学。如今的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会把重点字词放到词卡上呈现, 特别是低段课堂引用甚多。如二年级上册《活化石》一课第一课时初读感知课文并学习第2自然段, 板书设计如下:

《活化石》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了解银杏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活化石,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通过读文摘录重点词“珍贵”、“树种”等词贴在黑板上反复朗读, 学习后明白“古老与珍贵”是人们把银杏树称为活化石的原因。教师形象的银杏叶简笔画与书本上“一片片银杏叶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极其吻合, 使学生借助直观的图片认识了银杏叶, 还能用于比喻句式的训练。板书中“叶子”、“果子”、“名字”、“历史”用四张词卡环形呈现, 既省时又直观, 学生能明了地看到这是作者描写银杏叶的四个方面, 也能运用这种围绕事物的几个方面展开学习的方法接着学习“中华鲟”和“大熊猫”, 更能为以后围绕几个方面来写作某一事物埋下写作的种子。

2.板画线段助学。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要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了解学生, 扶助有问题的学生, 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借助线段来教学的方法在数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把这一方法用到语文教学上相信有很多孩子会受益匪浅。

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 篇9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 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中, 特别是那些教学条件一般、现代教育技术跟不上的学校, 教师更应充分利用“色彩效应”。只要精心选择手中的各色粉笔, 重视色笔的画龙点睛之妙, 就能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板书魅力, 提高教学效率。语文课堂教学板书中的“色彩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色彩揭示主题。

教师在开始上新课的时候, 把课文的标题用不同的色彩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引导学生随着老师一起分析课题的含义。这样, 容易突出教学的中心内容, 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 很快集中到课文的中心问题上来。如在板书“金色的鱼钩”这一课题时, 可用黄色粉笔突出“金色”二字, 其余三字用白粉笔板书, 学生就会带着“鱼钩为什么是黄色的?”这一悬念急切在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在自读课文后联系课文结尾:“在这长满了红绣的鱼钩上, 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一句来理解, 自然就明白了“金色的鱼钩”中“金色”二字揭示的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比黄金还贵重的主题思想。教师再用红色粉笔把“舍己为人”四字写在“金色”的下面。这样, 课文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地摆在了学生的面前, 对课文的理解就变得简单起来。此外, 如果把相近或截然相反的两件事物用不同的色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 分析其特点, 也可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如《科利亚的木匣》可以这样设计:白色粉笔板书“四年前埋五岁步子小十步”, 黄色粉笔板书“四年后埋九岁步子大五步”, 红色粉笔板书“懂得: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通过这样的对比, 学生不难发现:时间在变, 人也跟着在变。从而揭示了“周围的一切都在起着变化”这个发展规律。这样一来, 突出了中心, 文章重点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二、以色彩唤起想象。

要使书本中的无声文字变成学生头脑中清晰的画面, 离不开想象, 而色彩能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少年闰土》一课中作者用文字描绘了一幅神奇的图画:“深蓝的天空中挂者一轮金黄的圆月, 下面是海边沙地, 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教学时, 我边赏析, 边在黑板上用相应的色笔勾画“蓝天”“黄月”“海边的沙地”“碧绿的西瓜”。板书中绚丽的色彩, 课文中迷人的画面, 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激起了学生像作者一样对少年多彩生活的无限留恋和向往。又如教《小小的船》时, 色笔能烘托出一种欢快的基调, 加上文字的旋律美, 激发出学生欣赏美、想象美、创造美的激情。

三、以色彩渲染意境。

诗句“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写的是静景:明亮的月光, 透过枝叶的缝隙照进了松林, 清澈的泉水在石头上静静地流淌。寥寥十个字, 勾勒出了一幅清幽、明净、自然、和谐的山水图。为了让学生眼中有此美景, 我们可以用色笔来勾勒夜空的明月、错落有致的松树、清澈见底的流泉、洁净可爱的石头等, 再现诗人眼中秋夜的静穆, 让孩子们在一幅优美的简笔画前, 远离尘世的纷争与喧嚣, 使心灵得到净化。教《宿新市徐公店》中的“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诗句和杜甫《绝句》中的“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诗句时, 用相关色笔板书诗句中对应的词语, 让色彩引学生渐入情境, 领悟诗意。真是巧着一色, 胜过千言万语。

四、以色彩强化感情。

不少课文描写了美与丑、善与恶、正确与错误、人物与环境等等因素的尖锐冲突。对于这些运用对比手法写的文章, 用不同的色彩板书, 可扩大反差,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对比感, 从而更深刻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把作者鲜明的爱憎, 渲染得淋漓尽致。板书时色彩的运用, 能生动体现课文内容的感情色彩, 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如在教学《灰雀》时, 就可以分别用黄色和绿色代表列宁和小男孩, 用红色在桃心图形中写上“爱”字, 让学生体会到列宁爱鸟、爱孩子的情感, 唤起人与大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真爱。

五、以色彩刻画性格。

一般情况下, 黑板上多色粉笔同时出现, 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负迁移。但若用得高明, 却又回味无穷。教《我们家的猫》一课时, 用白、黄、蓝、红四色板书这几个字, 色彩斑斓、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猫的个性特征。这样的色彩看似信手拈来, 实则用心良苦。

初中语文教学中板书运用策略分析 篇10

一、课前精心设计板书

在多媒体技术被普遍应用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当下,为了使板书的作用和多媒体教学优势同时发挥,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阶段就好充分准备,以确保板书和多媒体的恰当应用,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成效。在完成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1.重视板书作用。针对一些习惯将多媒体教学作为唯一教学手段的教师,应重新审视板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通过不断学习学会正确运用板书。2.保持授课思路清晰。在备课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有清晰的授课思路,并依据本节课的详细内容,设计好板书的展现形式,优先选择可清晰展现教学重点内容的形式,以期提升教学效果。3.有针对性地设计板书。教师在备课时应全面分析本班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共性,并设计出与其学习特点相符的板书形式, 使每一处板书都具有鲜明的针对性。 4.做足准备工作。在备课阶段,初中语文教师还应依据板书需要,多方面搜集资料做足充分准备,尽量使设计出的板书形式生动、内容丰富,重点鲜明。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我在课堂上是这样设计的这样的(如下图)。 简简单单的几个词语,就将课文的主线清晰地罗列了出来,更易于让学生对文章线索和内容有所把握。

二、恰当处理多媒体和板书的关系

多媒体具有内容丰富、直观形象等优点,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颇受师生们的喜爱,特别是年轻教师, 有些已经将多媒体作为了课堂教学的唯一手段,忽略了板书的积极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以知识教授为重点,更应注重对学生语言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这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都有师生间频繁的交流互动,而多媒体无法取代他们情感上的沟通交流。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对多媒体的不足之处应有充分全面的了解,并恰当安排好教学活动中多媒体和板书的关系,需要用多媒体展示的环节就选用多媒体来展现,需要板书发挥作用的环节应该设计合理的板书,不可一味夸大多媒体的作用而忽视了板书的积极作用。因此,只有将两者合理结合运用,才能切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的《爱莲说》一文,文中有很多重要的虚词和实词,都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这些词并可迁移运用。由于文言文枯燥的特点,想要激发学生对这些词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手段将文中的虚词和重点实词醒目标出, 并借助恰当的板书形式展示课文的知识结构,提示学生重点掌握的知识。 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多媒体与板书的合理结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注意板书运用的灵活性

初中语文课堂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情况很难提前预知, 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依据具体情况对已经设计好的板书内容及形式做出适当调整,不必完全依照事先备好的方案一成不变地执行。板书在实际教学中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与教师灵活应用板书的能力密切相关。为确保板书作用最大化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始终保持清晰思路,恰当设计板书的表现形式,依据课堂教学具体内容确定好板书的最终形式。为展现板书的灵活性及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可借助彩笔以字体颜色的变化来突出重点。在板书字体的选择上也不必拘泥于楷书,可依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隶属、行书等字体。多种颜色、多种字体的巧妙应用,不仅可彰显板书的趣味性,还能很好地突出教学内容的主次问题。另一方面,板书的内容也是灵活而丰富的,这样学生在分清学习重点难点的同时,还掌握了许多相关知识。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固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板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不可忽略。只有将多媒体教学与板书巧妙结合运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展示给学生丰富而生动的知识,最终使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实现最优化。

摘要:板书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也是其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但是,在多媒体技术被引进课堂教学之后,板书就日益衰微,甚至一些青年教师完全摒弃了板书,完全忽视了板书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笔者依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板书的科学运用谈几点看法。

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板书艺术 篇11

关键词:语文教学 板书 作用 注意事项

板书不仅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直观表达的艺术,板书设计的精、全、美是最重要的问题。板书已经成为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达到配合口授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板书确是一门艺术,游离于教学之外的孤立艺术,已经体现文章思路、教学思路、学生学习思路。课堂教学板书讲究精要与美观,这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共识与追求;然而,板书的自然,却是常常被忽略。语文课堂中及时自然地通过板书来推进教学进程,有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思考与理解,为提高课堂效益服务。

板书是中学语文教学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听写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任务完成。在板书上,良好的写作教学,“屏幕”的任务,但也反映了“镜报”的文本内容;是壮观的“学习地图”,是对学生的思维“的关键。”掌握了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艺术,也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个科学的板书图式,往往对学生准确全面的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板书设计历来被语文教师所重视。面对挑战,我努力钻研,现结合课例,谈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改造传统

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改变观念,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的更新必然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注入式或满堂灌的模式为主,板书内容也特别多,特别是文言文,往往一节课下来,满满一黑板,有时还得擦掉再续写。因为是职高生,基础差,文言文更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连最基本的字词解释都不懂,感觉每一个字都是重点,所以老师的板书特别多,学生记的也比较多,甚至有学生专门用本子记笔记,这样,老师和学生都很累,可有什么效果呢?学生把做笔记当成在认真听课,或者说,是上课的一大任务,根本没时间去理解课文。

二、创新板书,与时俱进

著名教育家朱绍禹曾说:“板书图示教学研究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充分利用板书图示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板书设计应该能够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语文板书设计是一门教学艺术,它有着艺术美的魅力。好的板书设计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板书设计应该简单,直观性强,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在讲授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职业理想,问问他们在择业时该考虑哪些因素(有力的或是不利的),最后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看17岁的马克思提出了怎样的见解,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抓住了教学内容的核心,促使教学目的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

3、板书设计应该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考并分析问题的能力。面对“无内容可讲”的职业模块内容,板书设计更为重要,板书能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通过板书让学生熟悉课文。

4、有些教师喜欢写在板书上写在板书上提前的内容,逐一显露在需要的时候。当然,这教那些可以节省时间,避免做文章,但不能有效地掌握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实际的情况是更加难以产生美感。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动态比静态的视觉形象,视觉形象很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电视广告几乎无一例外地是,“行动”问题上的字,为了有效地将观众的心。生产前在板书上,良好的写作,这是不可避免的,给人一种沉闷和机械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边讲边写,一边想着,一边读书,知识流动的视觉形象容易引起学生的兴奋中。

三、板书不是从外界隔离的教学艺术分离

它应反映文章的思路,教学思想,学习的想法。所以,即使设计很周到,事先写在板书上,而且在实践中,根据在任何时候进行必要的修正,这是驾驭课堂教学氛围,掌握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不合格的教学像运动员,雕塑,美丽的本身与环境不协调的,但写在板书上的气氛,因为,“标枪”,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面前,“铁饼”隐藏在丛林之中的形象的雕塑,必然掩盖了美容原将会消失。

板书上写的内容形式在板书上写的不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但许多教师在具体操作上,他们往往误认为这是使学生学习语言来实现的结果,因为设计往往是在板书上写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通过教师的课堂表达,并总是依靠上。语言写在板书上的内容设计,通常是可以接受的知识和掌握从设计的角度来看。

四、板书设计要力求“精”

板书设计力求“精”,就是要用简练的文字,高度概括较复杂的课文内容。要达到对课文内容进行有主次轻重的概括,教师首先必须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和一些关键性的词语,在此基础上精心构思,反复筛选,用最精练的语言在黑板上列出课文线索或内容提纲、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达到以简驭繁、语约义丰的目的,起到便于学生记忆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应有示范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神态,读书写字,无不是在向学生作示范,教化和熏陶着学生。这种示范作用,在板书中尤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着培养学生的学风问题,所以板书的文字必须正确、规范、美观、艺术;文句必须文从字顺,通情达意;布局必须有规范,美观大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将会受到潜移默化,养成严谨治学的好学风。反之,教师的板书不好,不但谬种流传,而且导致学生养成粗枝大叶,敷衍塞责的坏习惯。

语文板书艺术教学管理 篇12

1 立意新颖

所谓“新”, 就是从整体框架看要匠心独运, 突出个性。

2 构思有序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 遵路识斯真。”这个“路”, 实即“序”。板书都应遵循着一定阐明事物的道理为序;有的是以时间的变化为序;有的是以事物的发展为序;有的是以方位的转移为序......

3 内容要精

板书不能庞杂臃肿, 面面俱到, 而应该做到要精。所谓“精”, 即是精炼, 精当;所谓“要”, 即为抓住要领, 点明中心。

4 形式活泼

小学生主要是通过形象来进行思维活动的。板书最忌千篇一律的字词排列, 因为它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扑灭智慧的火花。教师再板书设计时, 尽量做到形象直观, 图形多样, 同时又要根据小学生具有天真好动的心理特点, 注意做到形式活泼, 丰富多彩。这样做的结果, 就能使静态的文字, 符号和图形在孩子们脑海中形成栩栩如生的画面, 变苦学为乐学。

板书设计分为:图示式, 思路式, 词语式, 中心式, 提纲式, 对比式, 表格式, 总括式, 列举式, 重点式, 总分式, 小标题式, 蕴含式, 思路兼词语式, 词语兼提纲式, 思路兼重点式, 对比兼中心式, 词语兼中心式.....

下面就以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第三课《鸟的天堂》和第十一册的十八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例, 进行板书设计:

上一篇:Web缓存技术下一篇:图像表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