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愉快

2024-10-26

写作是一种愉快(通用6篇)

写作是一种愉快 篇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系统工程。作文如做人, 作文教育的核心是对人的生命润泽。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 也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 作文教学是彰显并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领域。

一.发现生命——心有所想

写作是一种技巧, 更是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在作文中要发现生命, 从而感悟体验作文背后人的意义与写作意义的关系, 在寻求自我展示中将生命投入写作。语文教材“生命教育”具有可行性[1], 许多作品中都蕴涵不幸和死亡的内容, 如《孔雀东南飞》《五人墓碑记》等课文, 老师都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生命的内容, 就相关主人公的选择加以讨论和引导。为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我在阅读教学中, 也特别强调欣赏杰出作品的生命魅力, 使其能心有戚戚也。例如:史铁生与《我与地坛》、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冰心的《谈生命》、张云成的《假如我能行走三天》。如我长期以来日常做的一项工作是与学生一起读作品, 交流感受。可以感受到作家写作时一种生命搏动的情景, 进而慢慢让学生明确一个写作重要的道理:写作不是一种去完成的任务, 而是发现生命、感悟生命的过程。

二.感悟生命——写有所成

很久以来, 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写出有血有肉的充满生命光彩的文章, 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 提倡自主拟题, 少写命题作文, 引入生命问题题材来作文[2]。要转变教师观念, 学会“有生命的教”;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有生命地写”。作文布置时提倡自主拟题。力求每次习作从内容到形式, 都贴近学生生活,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事可写。第二, 倡导自由表达, 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有个性的表达。其实, 我们要让学生懂得, 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 是将“心有所想”转化为文本的过程。以生命热情投入他的写作。习作中多引入生命的题材范围, 例如, “遗书”文题, 我也让学生做了一次习作练习, 果然写出了各种各样的“遗书”, 而且形式多样, 有戏剧、小说、散文等, 只要表意清楚, 我均予以肯定。“真实的生活”、“关爱生命”、“青春与生命”等话题为习作内容, 使学生感到生命珍贵, 生命中蕴涵着灵光, 彰显着活力。作文教学呼唤生命的回归。

三.尊重生命——正确评价

古人云“言为心声”, 按理说, 作文是学生的心声, 是作为学生的主体内在精神和独特个性的自由显现, 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字外化, 而作文评价却存在“目”中无人的现象。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环境、个性志趣应该是有差异的, 但对他们的作文, 却要求一样的, 这种评价使学生的智慧都被个别老师主观意识给扼杀了。作文大量的去表现一种没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其实, 这是忽视众多生命, 不尊重生命的体现。作文教学中, 老师的评价标准很关键, 是学生的作文导向问题。我批改作文时, 力争做到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千个学生有一千个标准, 此语虽夸张些, 但学生的个性的确如此, 没有思维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所以文如其人般的差别种种就很自然了, 固然评语也必须迥然有异。我认为对学生个性、才情甚至另类的写作的思想观点应该去爱护, 去引导, 才能使他们的各种智慧才气得到充分的张扬。

四.热爱生命——快乐写作

余秋雨先生说过, “作文连接着健康的生命”。学作文与学做人原来就是水乳交融的一体, 热爱生命, 抒写生命, 张扬个性, 说出真话, “我”的个性是健康、理性的, 所表现出的人性就是善良的, 美好的。“写”, 是人的一种生命的运动。生命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 需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写作活动中更多地寻找自我闪光点和自我价值, 关注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使自己具有良好的生命观。

钱理群教授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内在的一些美好的东西.把学生内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发掘出来, 提升起来.就是善于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3]只有直面文本, 直面语言, 才能直面人的心灵, 才能直面人的生命。

作为语文教师, “传道授业解惑”,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为学生传生命之道, 解人生之惑, 明白自我的意义, 让语文与生命共舞。[4]这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情怀和终极关怀的教育。

参考文献

[1]鲍陆胜.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考试与教育素质研究, 2009 (10)

[2]彭文霞李名龙.生命教育与语文教育.科教论坛, 2009 (5)

[3]毕泗建.试论语文教学的生命特质.中学语文, 2007 (12)

[4]阿莉萍.语文教育与生命教育[J].青海教育, 2005 (7)

写作是一种愉快 篇2

写作,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可以给不能言语的动植物,物品赋其与感情;可以给美丽的景色编制一个画框;可以把人的外表,神态生动化;可以把一件好人好事发扬,一个道理给人警告;可以给想象添上飞翔的翅膀.

假期时,没事就挥毫写作,让自己沉浸在写作的.快乐里,免得空度时光.平时多积累些好词佳句,到考试时就有东西可写.还要注意平时的话语不要出现病句,要不写起文章来岂不让人笑话?

写了文章,发表了,报纸上,作文书上,网站上作文的作者都是你,难道你不开心?有了稿费,就充实了你的生活,不必向父母索要零花钱了.

写作是一种孤寂的过程 篇3

这种情况,令中国的小小说爱好者羡慕起来。在上世纪80年代,江西抚州市有个叫刘国芳的文学青年,曾潇洒地甩动长发,写下一段创作宣言:“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可以反映一个时代,一篇小小說却不能,但100篇小小说能不能呢?我想,写得好的小小说,也能反映一个时代,至少能勾勒出一个时期的轮廓。”刘国芳这一番豪言壮语,可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迄今为止这个外表文弱的作家,身上不间歇地迸发出小小说创作的激情,才思喷涌,梦笔生花,20多年间,笔不离手,一口气在全国数百多家报刊上,发表了2300多篇小小说作品,500万字之巨。这该是一种多么繁复的构思和劳作。如今的刘国芳已是小小说领域的一个闪亮符号,是成千上万写作者中少有的具有“偶像型”的作家,拥有一茬又一茬的读者群。从1984年开始文学创作,著有《刘国芳小小说》《一朵一朵云》等10多部小小说专著,多篇作品被翻译成英、法、日、韩文介绍到国外,曾荣获首届“小小说金麻雀奖”。

精练和含蓄是小小说创作的基本法则,刘国芳是深得其中三昧的。读他的作品,我常常能感受到浓郁的“中国气派”,即从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唐诗宋词中,把所汲取的营养成分,融化于字里行间,讲究语言的简洁明丽,追求结构上的变化和节奏,抒情时富有感染力,营造出画面效果。作者能娴熟地驾驭千把字,集中而凝练地写好一两个人物;叙述故事,也往往隐匿着内涵深刻的象征意味。《风铃》《月亮船》《诱惑》《黑蝴蝶》《一生》《向往阳台》《演员》等,都是相当耐读的好作品。应该说,刘国芳是有影响的中国当代小小说作家之一,较早形成了自己“富有诗意的语言,新颖独特的意象,单纯的情节和丰富的内涵”的创作风格,并且始终坚持以小小说创作为主,为探索小小说这种新文体的形式,进行着可贵的倡导和实践。

刘国芳是诗人性情,永远都在以纯感性的目光,看待人世间的物事。《风铃》中风铃这个道具用得特别好,在风铃的叮当声中兵和女孩含而不露、欲说还休的微妙心态被渲染得恰到好处,使作品透出一种既忧郁又动人的气息。作品写得诗意、灵动,风铃是情,风动铃响,情动有声,略带忧郁的情愫因为风铃的叮当声而有了一种别样的感觉。读来思维上有一种惊艳的感觉,原来文字是有声音的。一串风铃声贯穿于全文,灰色的情感基调中多了一份跳跃的乐动,让人感觉文字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有声的。作品的意境营造自然,少了刻意为之的痕迹。我一直认为《风铃》是当代小小说中的“十大名篇”之一,创造了唯美艺术风格的典范。

《黑蝴蝶》的结构极具刘国芳特色,生活中两个片段的叠加涵盖了丰富的内容。父亲告诉小时候的儿子,黑蝴蝶不能捉,黑蝴蝶是人死了后变的。后来父亲因为婚外情又组建了家庭,因为想念儿子来看儿子,此时儿子也长大,父子相见,父亲却无法证明自己就是爸爸,因为儿子拿出一个小木盒,小木盒里有一只黑蝴蝶,儿子说他的爸爸在这里。“打开小木盒他眼泪就流了出来。他看见小木盒里有一只蝴蝶。是只黑蝴蝶,很大。”孩子的话令人心惊,父亲虽然活着,可在孩子心里却早就死了。孩子把象征父亲的黑蝴蝶关在小木盒里,似乎是以一种死亡的方式永远留住了一种寄托。结尾带着忧伤的沉默,一只死亡的黑蝴蝶就那么静静留在了读者的记忆中,诉说着一种无尽的感伤。

作者行文惯用跳跃性笔意,有诗的块状结构。《一生》把人的一生浓缩在一天里,有寓言式的简洁和丰富,且很具哲理意味。作品构思奇巧,人、水、井、担子,各有所指,各有寓意,各类元素巧妙融合于担水一过程,一过程就是一生。文字富有寓意和哲理,透着一丝无奈。《模特儿与车》似讽喻,似劝诫,流露出一如既往的悲悯情怀。《但闻人语响》用时空交错的手法,让一个贪官在穷途末路,在河边和因腐败自尽的同僚,做阴阳间的相互忏悔,显得滑稽透顶。可贵的是,在他的作品中,情节的变化与人物心态的变化取得高度一致,从而使故事成为人物命运的完美载体。

刘国芳在作品中凸现的思辨力亦见才情。《古镇》的故事写得浮想联翩,好像旅游者归来意犹未尽的喟叹。古镇不古,民俗不俗,不知道是无端的惊喜还是悲哀。每一个古老的文化符号,都会代表着某种历史的传说,当这一切被人任意肢解包装,成为近乎涂鸦的粉饰,于是一种黑色幽默便出现了。古镇失去了古朴与纯真,我们又失去了什么呢?历史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性和不可复制,如今为了追求一点蝇头小利,居然无限度戏说乃至“穿越”历史,不知将来要会付出何等的代价来补偿。《老人和树》属拟人化写作,换位思考的想象,作者的颠覆性很有意思。“有时候看一棵树,觉得,那树像一个人。”许多人都希望像树一样与世无争,超凡脱俗,一副从容淡定的姿态。岂不知树也有树的喜怒哀乐,一草一木也有各自的命运定数。在万物竞存的世界,其实谁也不能随便主宰别人的命运。

形成独具艺术特色的创作风格,历来是作家们所追求的目标。试想,在作品的构思和语言上,没有鲜明个性的作家,该是多么悲哀!衡量一个作家的艺术成就,其创作风格占有重要的一笔。然而,风格又是一条束缚作家进行自由创作的锁链,一旦风格固定,如不能刻意求新,不再有另辟蹊径的创造,只在原地踏步,千篇一律地重复自己,那又是多么乏味的事情。小小说真正要在文坛正名,争得一席之地,与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四足鼎立,成为小说大家族的一员,从宽泛的意义上讲,作品数量和质量都是不容忽视的。小小说本来就“微不足道”,写作者的数质兼具,便成为我们对一些高产作家的期待。对那些有着上千篇作品数量的作家来说,无疑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刘国芳一篇随笔表明了自己的创作姿态:写作的人,应该把时间留给孤独和寂寞。在寂寞里读书,在寂寞里思考。写作是一种过程,我以为,写作的人更应该关注这过程,目的是次要的。一个人如果目的太多太大,或者说心太高,到头来如果没能实现,失落会更多。柳宗元的《江雪》应该是写作者的最高境界,诗云: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伴有孤寂之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很有韵味,一如我们肩荷纤绳拉着文学之船艰难前行的人。这样的境界,才应该是真正的文人境界。

有人不大喜欢说自己是小小说作家,生怕降低了“品位”。刘国芳自出道以来,一直公开亮出旗帜,毫不掩饰作为“小小说专业户”的骄傲,并把自己认认真真地打上小小说的印记,只要谈起小小说,总是神采飞扬,掩饰不住心灵的激动。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刘国芳的创作坚持不停地进行探索,无论在构思还是语言上,都在试图突破以前的自己。一个作家,有此自觉性,的确难能可贵。当代文坛的中短篇创作一度沉寂,而小小说却热热闹闹30年方兴未艾,真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人们欣喜地看到,小小说已成为一种诱惑,无论对于作者,还是对于读者。

写作是一种愉快 篇4

以计算机、微电子和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使当下社会卷入了信息化的漩涡, 而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开发和普及使得人们的表达无处不在。博客、微博、微小说、腾讯空间等面向大众化又极富娱乐趣味的网络平台出乎意料地极大地激发了大众写作的欲望。在网络上, 他们任意抒写心声, 或是天马行空、或是娓娓道来、或是慷慨自昂……我们简直不能相信, 人人都在写作, 这是一个泛写作的时代。正如韦斯特所言:“写作包围着你。”

这对处于失语状态的中国社会而言, 似乎是一场我们等候已久的甘霖, 然而我们很快发现, 这不过是一场群体性的狂欢, 还是难逃物欲化、类型化、模式化的宿命。我们的思想也正前所未有地面临各种各样的外在观念的笼罩和侵袭, 我们有时甚至分不清何者是自己的思想, 何者是他人观念的植入。我们现今所面对的外在意识, 我简单概括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市场意识。二是政治意识形态。最后一种是中国强大教育体制下的教学观念。

在这三种思想的控制和影响下, 写作者大都处于失语状态, 难见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主体。现在我们主要侧重从教育体制下, 写作视域中主体性缺失这一角度入手, 逐步思考如何发现自我、找到自我, 试图让写作摆脱传统制式的思维模式, 让写作回到写作的本质, 使写作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现之旅。

一、写作视域中主体性的缺失

在中国, 受八十年代“主体性”争论和呼吁的影响, 对于“主体”一词的理解, 人们更多地强调个体创造性和主动性的一面。”近年来, 对于写作主体一词的定义又回到了“写作的人”。不管主体这一词指的是写作者的自觉性和能动性还是写作主体, 它在当前的中小学生的写作中大多都是缺席的。写作者对于写作缺少自觉性和能动性, 大多属于被动写作。“写作的人”没有作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来进行创作。

而写作者的缺席是因为应试教育或政治意识形态的控制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写作的自由, “他们不由自主地被纳入了强大的前提预设和思想惯性, 久而久之, 真正自由地表达就困难了”。而这强大的前提预设和思想惯性指的就是中小学作文写作具有十分明显的模式性, 由此导致现下中小学生的写作千篇一律, 百花凋零。写作严重缺乏自主性和发现性, 学生内心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他们的自我被重重的枷锁压制, 被很多外在的物质、欲望、功利诉求等层层包围,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看不到自己。为父母的期待而生, 为他人的眼光而活。我们的身体、情绪、思想和角色扮演、身份认同这些能量, 把我们的生命能量团团围住, 也隔绝了爱、喜悦与和平。很多人自我处于失落状态而不自知。现在中小学生的写作并非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自我创造、自我表达的过程, 而是一个从有到有的过程。他们的立意思想是社会大众的思想或是来自所读的书籍文章;他们的谋篇布局是来自教师的谆谆教诲;他们的语言是现成文章的打乱重组或是直接取用……可以说, 写作主体体大多处于失语状态。

想要在写作中发现自我, 挖掘主体的心声, 离不开对客观世界和自我本身的观察、感受和想象。家庭教育、教育体制、政治意识形态、物质欲望、名利等都是遮蔽主体观察力、感受力和想象力的阴霾。尽管他们的身体、感情、感受、知识和经验都一直在改变, 但是仍然保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真我的感觉。因着不科学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 它或许被遮蔽、被忽视、被压抑了, 但它仍没有消失, 一直隐藏在学生的内心深处。

二、主体自我发现的可能性

(一) 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

首先要学会观察, 要找到自己的感受, 把自我从套话中解放出来, 这就是要解除社会意识和集体意识对自我的压迫。张洁在《方舟》中说:“人和人的眼睛是不同的。每个人的瞳仁, 实际上是长在自己的心灵上, 他们只能看见各自心灵所给予他们的那个界限之内的东西。”即以我观万物, 万物皆着我之色。观察对象在人头脑中所抽象出来的特质并非真实的, 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自身的想象, 即人内心的想法加诸外物, 又通过感观接受返回头脑之中, 形成意识。而人们对外物的观察, 最终要回归到对自我的观察。观察是一个和自我的特点结合在一起的过程。一切外在之物都将着上我之色彩, 如刘勰说的“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自我的观察者只能是“我”, 只有“我”才能意识到自身内心的想法。自我观察实际是对自我内心的一种挖掘, 通过内观, 我们可能会发现被表面想法所掩盖的更深沉的想法, 从而发现自我, 找到自我。

感受, 用王蒙的话说:“一个指的是感觉, 对于生活有非常敏锐非常丰富的感觉;一个指的是感情, 对生活有火热的感情。感觉, 包括人的身体和五官从客观世界得到信息和反应。感情怎是把这些反应统一起来的情绪。”因为有心, 所以才有感受, 否则世间万象不过是一个定义而已。在这里, 我们以下雨为例:

只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的人会知道“天下雨了”, 空气湿度会增大, 温度会相对降低,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但是对用心去感受的人而言, 在炎炎夏日, 落下一阵倾盆大雨, 他会看到乌云越来越密, 向一个地方聚拢来, 使整片天空的墨色深浅不一、浓淡相宜, 简直就是一副意境悠远的中国水墨画。不一会儿, 雨落下来了, 刚开始它们只是三三两两地悄悄落下, 雨珠如豆子般大小, 不是像绿豆, 而是像黄豆。瞬间, 好像“先锋”探完了路, 雨珠赶集似的落下啦, 我们甚至可以看见炙热的大地冒起一阵淡淡的烟气。静心去听, 我们还可以听到大地发出些微嗤嗤的响声。大雨渐稀, 经过洗礼的天空蓝得纯净清澈;原本被炙烤得蜷缩的树叶也偷偷地伸了个懒腰, 刚刚梳洗过的鸟儿的歌声也愈见清甜。这不单单是下雨, 它引起的是一种欣赏的愉悦甚至是感动。从这些感受中, 我们又可以看出主体内心的宁静和愉悦以及他对大自然的一种亲近向往之情。可见, 人们的感受来自于生活, 最终要回归于自我, 只有增加内心的灵性, 对外物的感受力就越强。而增强感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添内心的灵气。

“如果说作家的观察主要是为了寻找客观对象的主要特征, 那么作家的感受力就主要为了探索自我感情的主要特征。形象感染力并非来自这两种要素的简单相加, 而是这两者形成某种特殊结构的功能。”这也就是说想象并非简简单单地来源于观察与感受所得。想象要摆脱此时之自我, 突破个体意识经验的局限, 以适应无限广阔的生活。闭上眼睛, 做一天的盲人, 你会发现伸手不见五指的痛苦;想象你是一个乞丐, 想象他的心理、动作、语言, 你可能会发现你身上也有着自卑、肮脏、懒惰等特点;想象你是一只狮子, 想象它在捕猎时的动作、呼吸, 想象你将猎物开膛破肚、拆吃入腹, 你会发现你也有着狮子般的敏捷、聪颖、血腥、残忍等特点, 在想象中, 人们不断地突破自我, 忘却自我, 其实也是在发现自我, 开拓自我。落实到写作中, 我们对人物的描写和塑造就要根据他自身的特点进行想象, 而不是局限在自我的经验之内, 通过观察和感受, 我们可以描绘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人物。

通过增强心灵的观察力、感受力与想象力, 我们寻求的是主体的强大。只有学会观察、感受和想象的细微化、心灵化、深度化, 我们才能看到世俗眼光所看不到之处, 我们才能聆听自我内心的声音, 才能实现写作主体自我的表达。这既是对于上文所提到的个体失语和主体性缺失的尴尬境遇的一种突围, 更是对于发现自我, 挖掘自我的本源之思。

(二) 去成见化, 自我主体的回归

宗萨钦哲仁波切说:“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本来的面目吗?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报纸、广告、电视、音乐、文化等无数的影响, 而戴上了有色的眼镜来看待生命?”我们许多的观看与联想正是受到了种种外界观念的影响:人们看到双飞的蝴蝶, 就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看到小鸟就想到天空;看到白马就想到唐僧……这不正是长期以来口耳相传、耳濡目染所造成的结果吗?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也说:“创意的旅程不在于寻找新的景观, 而在于得到新的眼睛”;艺术大师罗丹之所以能创造出令人称奇的美来, 也正是因为他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发现美来。如何看是关键。

我们若是想要跳出屏障, 看到事物的原貌、事情的真相, 就要去除成见, 重新看待事物。画家高更说:“我闭上眼睛, 目的是为了看。”去成见观看的最高境界便是用心来观看世界。只有做到内心的纯净无垢, 排除杂乱观念的控制和干扰, 才能够做到去成见。但以荀子的“性本恶”说以及人的群居生活方式来说, 内心的纯净是难以达到的。那我们换一种可实践的方式来看, 当你失去一种感官作用时, 其他感官作用便会放大, 最能阻碍我们去标签观看的便是眼睛, 若是闭上眼睛, 蝴蝶飞过你的身边, 它可以是行走的风扇、天然的彩妆、大自然的一个吻、可爱的精灵……梁祝的影子随着黑暗而湮没。

人要探求真正的自我, 进行自我定位, 发觉内心的想法, 探讨自我心声, 去成见化观看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方式。摆脱他人眼光的干扰, 从心出发, 重新认识自己, 做到屈伸自如, 从容自在。而用去成见化的方式来观看这个世界, 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向内审视自我, 找到自我, 迎来自我主体的回归, 摆脱以我口言他人之心的现状。

三、总结

笔者写下这篇文章, 是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它早已不该是应试教育下备受摧残的机械产品, 而应该是与人的心灵, 人的自我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我们更应认识到发现性写作对人自我发现和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写作, 抒发性灵, 增强心灵对最细微之事物的感受与表达能力, 这会比任何陶冶都来得真实与强大。更为实际的是, 笔者希望能为当今仍然死板和枯燥的写作教学敲响一次警钟, 机械化的写作操作手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下学生极尽压抑的内心世界, 无法满足他们自我表达的需求。每位中文教师都应该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 挖掘更为开放、更为自由、更为自主的写作氛围, 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我, 抒发自我, 发现自我, 只有真正迎来自我主体的回归, 写作视域主体性缺失的遗憾才能得以弥补, 才能改变写作之于写作者而言只是不断重复的机械操作这一观感。写作不仅仅是一种苦行, 它可以是一场非常美妙的想象之旅, 一场自我发现的梦幻之旅。

参考文献

[1]赖声川.赖声川的创意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131.

[2]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

[3]马正平.高等写作学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写作是一种奢侈的生活方式 篇5

进藏是为了生活

记者:在朋友圈经常看到你转发西藏的风光照,很美,美得惊世骇俗。当初你是因为高原的美,才去西藏的吗?

杨金花:是为了生活进藏的。当时高考落榜,复课准备来年再考时,西藏到山东招机要员,我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面试录取后,我才告诉家人,我妈吓坏了,她说你知道西藏有多远吗?我说多远?我妈说听说坐汽车要走七天七夜!然后我也吓坏了(笑)。

当时我还不到十七岁。

记者:是很远,那时交通也不方便吧?

杨金花:是啊。乘汽车,只能走川藏或青藏线;坐飞机,也只有两条航线,西安到拉萨,成都到拉萨。第一次进藏,我和机要员同学走的是青藏线。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了青藏铁路,航线也多了。

奢侈又幸福

记者:为什么选择写作而不是其他?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的?

杨金花:对我来说当时好像没有别的选择。那时候的高原,物质和文化生活都不太丰富。进藏时有人嘱咐我们多带点卫生纸等日用品,高原上不太好买。进藏后,事实没有那么耸人听闻,但也确实不丰富。进藏的第二年,我第一次听到邓丽君的歌,偶尔有小型交谊舞会,不久有一惊一乍的绯闻传来,听而畏之,知道那些活动不适合自己。读书便成了最好的消遣方式。记得我每天晨跑后背诵唐诗,并且越背越快,一早晨能背四首小诗,很有成就感。后来就开始写诗了。

记者:你是写仿古诗?

杨金花:是啊,抑制不住啊!动不动就拽两首,也不懂平仄对仗什么的,所以也不敢往外投。也写小说,只给朋友和关系好的同事看。

记者:什么时候开始发表作品的?

杨金花:工作四五年后吧。那时候,我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心里的一些情绪越来越丰沛,很需要一个出口。当时我看到一本叫《拉萨河》的杂志,整本全是现代诗!哇噻,诗歌竟然可以这样写!用白话写出的诗歌竟然可以如此美!我被深深震撼,从此我的情感有了寄托。

记者:读你那时候的诗,感觉有些忧伤,你那时不快乐吗?

杨金花:应该是青春期的忧郁吧!那时候读的、写的都是些偏忧伤的文字,我就喜欢那种文字,感觉很好。现在有心理学家让患者通过写作进行心理疏导,那时我是不是在进行心理自救(笑)。不过通过写作,我离忧郁的情绪越来越远,最终没有形成什么“症”。

记者:你是说,通过读书写作你得到了成长?

杨金花:是的。读书写作是我成长的一种方式,奢侈又幸福。小说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我认为比眼下互联网中的虚拟世界真实得多。从别人的作品中可以经历、习得、成长,在自己的作品里可以经历、成长、反思,并且大多数作品都是向善朝阳的。记得一位精神分析派的心理学家说过,人需要读书,如果一个人读过三百本好小说,他至少不会成为小人。这话,我信。

期待一种化学反应

记者:你的几本大部头的书,好像都是从西藏调回山东后写的,是这样吗?

杨金花:是的。距离和思念是灵感的最好催化剂,心中笔下的高原更加清晰,山川更加秀美挺拔,感情也更加醇厚饱满。爱在高原,已成为我不变的生命主题之一。

记者:你现在还进行文学创作吗?

杨金花:一直没搁笔。当一种爱好成为习惯,就会成为身心循环营养系统的一部分,我很珍惜这种存在。每当看过一本好的文学作品或自己写出好的文字时,我都会慨叹:喜欢文学真好!

记者:你对今后的创作,有什么计划吗?

杨金花:有一个大方向。近几年来我阅读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著作,感觉这是一门智慧、人性、温暖的学科,我非常喜欢。我不知道,文学加上心理学在我的文字里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但是我很期待。

记者:也有心理学家搞文学创作的。写《当尼采哭泣》的亚隆就是很著名的心理学家。我很喜欢他的文学作品。

杨金花:他的化学反应就很成功(笑),我也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我想我的创作范围还是青春期的忧郁,过去是描绘讲述,今后我会去寻找根源深入挖掘,但愿这不是一种妄想(笑)。

记者:祝你成功,加油!

责任编辑:佘学先

写作是一种愉快 篇6

一、让学生体验作文不是一种负担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抱怨作文没素材,没灵感,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从而失去信心。个人认为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念、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

要给学生作文“减负”,转变作文观念是前提。我们要改变教师为作文而作文的传统教学方法,要树立语文教学离不开作文教学的观念,这才是解决“作文难”的根本。

作文,应该是教师每天教学生活的常态,不应该是为作文而作文的突击和狂轰滥炸。让作文成为一种常态,一种习惯,那就不存在负担的问题。我们应该把作文教学渗透于每一节语文课堂,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基础字词教学有机结合。具体如何操作?笔者认为片段训练不失是好办法。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篇很好的例文,围绕语文知识点或教学重点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不仅能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这种类似于句子仿写的作文片段练习,更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我们还应该通过丰富作文的内容与形式,来增加学生作文的趣味性。“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来做事的时候,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作文指导应该尊重孩子的天性,应该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学生应该有决定选择不同题材、不同的表达方式去反映自己眼中的世界的权力,我们应该相信学生能创造出他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所以教师不要对学生束缚太多,不要轻易规定作文命题。否则,势必会造成语言贫乏,内容千人一面,思想僵化,缺乏作文的趣味性。

二、让学生体验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叶圣陶先生曾言:“生活犹如泉涌,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作文源于生活,只有成为了学生生活一部分的作文,才是有生命力的。

经常发现有这些现象:调皮的男生在跟身边同学交流时或讲某个网络游戏时,滔滔不绝,惟妙惟肖;性格再内向的学生在QQ上与好友聊天时,有说不完的话,甚至妙语连天。但这些同学在作文时,却挠头搔耳,痛苦不堪。这问题应该出自我们教师平时的作文教学,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远离了学生生活的实际,是我们让学生无话可说、无情可诉。

因此,我们的教师要让学生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摆脱为考试而写作、为老师而写作的思想,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写作成为倾吐与交流的手段,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和习惯。要让学生感到作文就和平时的说话、做事一样,它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生活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表达。只有唤醒学生与生活相连的灵感,学生的作文才思才能喷涌而出。

为此,笔者的一些做法是:1、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自己人生成长的脚印。同时作文课上鼓励把日记素材用于写作。2、关注时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结合情境,进行课堂说话与写作训练。先要求学生把写的素材跟同桌交流,有了讨论及亲身的见闻体验,学生笔下就言之有物,真实可感,内容充实,观点鲜明。3、提前布置作文题目。作文题目一定要切近学生生活,学生便于发挥,让学生关注生活,有更多时间搜集写作素材。4、评改时发动小组“打假”,对虚假的材料,虚假的感情进行曝光,对文中流露的真事真情进行鼓励,在评语中真诚沟通,形成氛围。5、鼓励学生开博客,模拟网上聊天。鼓励学生在班级论坛上就热点问题、班级新鲜事等各抒己见。

三、让学生体验作文是精神的愉悦

新课标提出,作文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反省我们的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明确哪些材料可用,用在哪最合适的,如何开头,又如何结尾。看似事无巨细,悉心指点,结果却是讲得越透彻,越细致,学生受到的束缚越多,教师禁锢了学生的表达。

事实上要成就一篇佳作,它必须要学生情感的积极参与。因为学生内在的词汇与生活积淀若没有情感驱动只能永远保持沉默。只有学生进入了一定情境,激活了情感,情动而辞发,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与语言同构共生。教师的作用就是要想方设法促成学生要表达。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把学生引导到一种要表达的氛围中。当学生一吐为快的时候,当他们看到自己的习作诞生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成功的喜悦,生命成长的欢乐,会享受到精神劳动的快感。李吉林说过:“古人说‘情动而辞发’,意思是作文若能伴随着情感的活动,则可呼之欲出,一挥而就。”

比如在教苏教版七下第一单元作文训练《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时,笔者布置了一篇题为《当老师不在的时候》作文,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写出“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的众生相。题目一出,同学们就兴奋了,讲开了,都跃跃欲试,都想一吐为快。最后写出来的作文,即使基础较差的同学也是内容充实,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当作文评讲结束,竟出现令人惊喜的事,部分同学感觉到之前自己没写好,主动要求重写。竟有一位并不出众的学生的作文推荐出去,还获得作文评比的一等奖。实践表明,如果能让学生真正体验作文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话,那一切都是水到渠成了。

四、让学生从作文中体验自己的贫瘠

张志公先生有这样一句话,“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是的,一个贫瘠的脑袋只能有一个贫瘠的世界,而贫瘠的世界所生产的只会是单调、苍白、无力的表达。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将是无病呻吟的言语的堆砌。

学生作文的过程就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的过程,是对自我内心情感、思想品质、审美情趣的深刻揭示,更是学生认识自己语文综合能力的过程。在学生体验到作文是一种精神享受的基础上,有了一种创作的欲望的时候,学生会反过来审视自己的作文水平,会在创作的时候发现自我的贫瘠,从而去主动的阅读、去积累,去武装自己。这种欲望是远远凌驾于教师灌输之上的,而且是持久的,是一种终身学习。

所以,我们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找“米”。这种内在的对语文知识的渴求,将是“撬起作文的支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心仪人文关怀,涵泳文化底蕴,建构文化品格,形成基于深厚思想文化的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

上一篇: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下一篇:科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