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2024-07-26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共12篇)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篇1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安全研究, 阐述了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 强调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的重要性, 并围绕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四个方面, 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方略, 并总结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

关键词:安全文化建设,安全观念,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物态

1 前言

经过大量的数据研究,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持有这样的观点, “88102”是交通事故的普遍规律, 即每100 起交通事故中, 纯属人为的有88 起, 人和物不安全状况造成的有10 起, 难以预防的只有2 起。在美国的工伤事故中, 调查了7500 起, 其中88% 的事故都是不安全行为酿成的。根据我国的安全事故相关统计,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比例达到了80% 以上。因此, 自管理层面入手, 将员工的安全素质进行全面提高, 逐渐将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实施起来, 从而大量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生产事故, 能够有效控制企业生产中的事故率, 进而促进企业健康、高速发展。

2 企业安全文化的定义

所谓的安全文化, 其概念非常广, 拥有广泛的范围、领域、以及对象等, 根据安全文化相关的定义表明, 通常情况下包括多种类型。根据总和性定义可知, 安全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它是所有成员共同遵循、认可的安全意识以及物质安全的总和。根据群体性的定义可知, 安全文化也可以是群体文化, 是群众文化素质、外部文化环境、以及安全特征的综合表现。根据构成性定义可知, 物质安全、安全心理、以及安全行为一起构成了安全文化。根据观念性定义可知, 一定条件下, 安全文化能够充分体现安全价值观。

3 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以人为本是企业安全文化的核心, 因此企业的员工都必须把安全责任融入到工作中去, 还需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以及安全价值观进行培育, 才能够使安全文化营造出团队管理、自主管理、以及自我约束的氛围, 才能够使安全业绩得到持续改善, 从而建立起拥有长效机制的安全生产目标。

安全文化的表现形态分为:安全观念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教育文化和安全物态文化。其中, 安全观念文化是安全文化的核心层;安全物态文化是安全文化的表层;安全制度文化和安全教育文化是安全文化的中介层。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需要紧密围绕上述四点进行:

(1) 建设安全观念文化, 树立强烈的安全意识。人的行为无一不受思想观念所支配, 观念上敏感地意识到什么, 行为上才能处处注意什么。在一个企业当中, 安全价值观是安全文化的核心, 它规定着企业对安全工作重视的程度、落实的力度。根据公司的实际状况, 将应急稳妥处理与重在预防结合在一起, 同时各项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 加强对员工在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 为了更好的安全运营工作, 必须落实、完善相关的安全组织体系, 充分的利用先进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及监控手段。

(2) 建设安全制度文化, 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严格讲, 不具有规范性的制度约束, 就极大可能使员工造成事故的发生。于是, 公司根据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 认真总结公司安全管理工作的成功经验和不足, 组织专人对安全管理制度及预案进行梳理完善, 才能够使员工有章可循, 才能够更好的杜绝由于违章操作酿成的不良后果发生。

(3) 建设安全教育文化, 加强员工安全培训。2015 年公司认真贯彻集团要求, 对《消防法》、以及《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并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贯彻到了员工心中, 制定《枢纽运营公司2015 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实施方案》, 突出“安全发展”这个基本点, 采取易于参与、喜闻乐见的方式,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教活动, 并将安全发展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向乘客以及员工做了深入的宣传, 让他们更加了解安全知识、及其法律法规, 弘扬安全文化, 最终使全社会都能够更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形成良好的氛围。

(4) 建设安全物态文化, 为安全文化提供物质保障。安全经济学专家罗云研究认为, 与事故后再进行整改的“产出比”相比较, 预防性“投入产出比”更高,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资金, 进而大大降低安全的成本, 若发生事故, 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更大。在预防事故设施中, ①从本质安全上选用安全可靠的设施、设备, 如防爆仪表、防静电接地等;②对枢纽内设备、设施建立寿命及维护档案, 进行定期防腐、维护或更换。在减少与消除事故影响设施中①枢纽内保证灭火设施配备符合标准、充足、完好、有效;②紧急个体处置设施, 如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急救药品、事故柜等, 配备标准要保证紧急状态下的抢险与救援;③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不仅从数量与种类上要保证生产需要, 同时还从质量方面保证防护用品的安全可靠。

4 企业安全文化的意义

不管是对个人、企业, 还是国家而言, 安全文化的建设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员工来讲, 生命与安全息息相关, 也是首要的需求;对于企业而言, 经济效益的高低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 必须深入贯彻安全文化, 才能够使企业获得良好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才能够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对于国家层面来讲, 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 有了安全生产才能够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不断发展, 安全问题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枢纽的安全文化工作, 始终贯彻“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认真贯彻落实集团文件要求加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 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得到不断强化, 同时必须遵循的安全生产原则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不留死角”, 才能够使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使领导不断加强, 监督检查逐渐强化, 责任逐渐落实。建设和谐枢纽的必然之举和前提保障。

5 结论

安全文化建设是长期的投资, 而不是现时的消费。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 严格抓好安全管理每一项工作, 不断优化整合企业的管理资源, 逐步达到经济效益、以及安全生产效率逐步提高的目的。同时将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构建了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使企业和员工共享实现安全目标带来的安全效益, 达到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道德.论人的失误[Z].中国安全科学, 1996, 6 (增刊) .

[2]袁旭, 曹琦.安全文化管理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 (06) .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篇2

摘要:企业是人的集团,管理企业就是管理人.日本企业的柔性管理,满足了员工的需求,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意识和忠诚意识,使日本企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创造了日本经济腾飞的奇迹.中国企业可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作 者: 张树岭

作者单位: 许昌学院,财经系,河南,许昌,461000

刊 名: 许昌师专学报

英文刊名: JOURNAL OF XUCHANG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1(4)

分类号: F2

浅谈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及其意义 篇3

关键词:合同管理;制度建设;企业;风险

引言

合同管理是企业进行各项工作的一个基本前提,也是企业在整个经济社会中与其他经济主体进行经济往来的必备条件。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对于合同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许多企业以及经济主体甚至都没有独立的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来进行合同的签订以及管理。有的企业即使有相关的合同管理机构,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使得企业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建设,提高企业对于合同管理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合同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合同是约束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的“规章制度”,也是保证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有效参与各项经济活动的核心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合同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它是一个动态、全过程、系统性的管理过程,是和企业的财务管理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合同管理的动态性是指市场经济环境是不断发生变化的,签订合同的双方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对合同进行修改、变更和补充,灵活地调整合同的履行情况,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去过程是指合同管理不是指简单的签约、履约,而是在双方在合同洽谈、合同草拟、合同签订、合同生效、直至合同履行整个过程,不仅仅要注重签约的合同管理,对于签约之后的合同管理也要重视;系统性是指企业签订合同是整个企业的大事情,所有与合同签订相关的部门机构都要参与到合同管理中来,包括管理层、运营部、管理部、财务部、制造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或者机构。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加强合同管理能够使企业生产经营与市场接轨,提高企业对于市场的适应程度,同时科学有效地合同管理可以使企业规避合同中存在的风险,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

二、目前企业在合同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对合同缺乏有效的认识

合同是双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经过相互协商并且使得双方意志表示达成一致。且合同一经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应,可以约束双方的经济行为,因此合同也是双方的经济行为准则,是双方都必须自觉遵守与履行的具有法律效应的约束。但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很多企业对于合同缺乏有效的认识,不能够将合同管理放置在一个较高的认识层次上去。尤其是很多企业认为双方是合作伙伴关系,双方的合作时间较久,合同怎么制定都是可行的,有事情双方可以协商处理。这种不负责任的合同管理,没有用法律的形式规定出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很容易出现因为合同不规范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二)合同签订不规范

合同是具有法律约束行为的经济准则,也是保证签约双方利益的有力措施。因此在合同的制定上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且尽可能考虑到所有影响合同的因素。在实际的合同签订以及履行的过程中,由于签约双方对于合同法以及相关的法律缺乏有效的认识,不能够按照法律程序制定以及签订合同。其次很多企业在合同的监管上也缺乏有效的认识,签订合同的甲方、一方不具有较强的合同管理理念,导致签订的合同不符合相关法律。

(三)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合同的签订是企业中一项较大的过程,其涉及到的专业以及范围都是十分广泛的。这就需要合同的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法律体系以及其他方面的合同管理知识。但是在很多企业中,缺乏相关的合同管理机构进行合同的签订、监督以及履行,同时这些企业也极度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合同管理人员在专业知识、管理等方面都极度匮乏,因此这些人的业务水平普遍偏低。这就使得很多企业在合同管理上缺乏有效的审查,甚至于有些企业的合同管理人员都是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兼任的。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很多在合同签订上不够规范,而且很容易出现合同纠纷,给企业带来经济风险。

三、企业加强合同管理建设的策略

(一)加强相关人员对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合同管理工作是企业所有部门、机构的事情,也需要企业的相关人员提高对合同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通力合作加强合同管理工作。因此企业的领导层以及各级部门、机构的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专业的合同管理机构,不断引进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并对现有的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企业的合同管理质量。加强对于企业的合同管理工作,在合同的签订以及执行期间要进行监督,确保企业在合同签订以及合同履行工作顺利实施。

(二)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合同审查审批制度建设。企业的合同管理应该在主管部门综合审查之下,相关的部门包括运营部门、财务部门、监察部门、技术部门等部门要配合主管部门进行合同的审查监督。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

应该将合同的责任落实到相关人员的身上。在合同管理中要落实谈判、签署的人员,合同的履行,谁来监督,谁有决定合同变更的权利,这就使得合同管理制度能够在一个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

(三)建立合同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

在企业中加强合同管理归根到底还是落实到人,只有将合同管理人员的责任明确了,自上而下建立一整套合同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办法,形成一种人人有指标、层层负责、用人看业绩、奖惩凭贡献的激励约束制度,不断增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以及责任感。工作业绩是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是衡量合同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的重要依据,实行以业绩为主、量化评价,能够科学、准确地评价合同管理人员履行职责、完成任务的情况,便于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实施有效的奖惩和针对性的培养、使用;从实际出发、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围绕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充分考虑影响完成业绩的客观因素,力求贴近事实,科学合理地制定各项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做到考核过程中公开透明,严格按程序办事;考核结论客观公正,具有引导激励作用。

结语: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合同管理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通过不断加强企业的合同管理,建立健全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而规范合同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潜在的经济风险。加强企业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的监管,可以有效地避免合同纠纷给企业造成的合同法律律风险,从而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艳红.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工程经济,2010,31(02).28.

[2]陈少湧.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的处理及合同管理[J].法制与社会,2011,02.

[3]刘彩霞.浅析施工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广东建材,2011,02.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篇4

财务学专家对企业价值的理解

根据西方经典财务理论, 企业价值取决于债务市场价值与净资产的市场价值, 债务的市场价值一般与账面价值差异很小, 需要研究的是后者。而净资产的市场价值等于EBIT除以WACC, 分母为企业所占用资本的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分子是资本所产出的效益——息前税前利润。因此, 要提高企业价值, 要两条基本管理路径:一是提高分子, 二是降低分母。

提高分子——“做饼”。在分母基本不变的基础上, 扩大分子, 可以改变分值, 从而提高企业价值。这种在现有资本成本不变的基础上单纯增加息前税前利润的方法, 人们称之为“做饼”的方法。采取“做饼”方法, 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是: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具有击败竞争对手增加市场份额的能力、规模经济效应尚不够充分、降低产品成本尚有潜力可挖、品牌等无形资产可带来可观的额外利润或者具有新的利润增长点等。“做饼”方法一般在企业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采用。

降低分母——“分饼”。在分子基本不变的基础上, 通过缩小分母, 可以改变分值, 从而提高企业价值。这种在现有利润水平难以提高的情况下, 通过降低所用资本之成本的方法, 人们称之为“分饼”的方法。采取“分饼”的方法, 属于一种明智的, 甚至迫不得已的方法。在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 扩大销量可能无法实现, 利润比较稳定地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此时应减少固定资产投资, 调整资本结构, 尽量使用相对便宜而容易实现的债务融资方式来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通过股票回购、高比例现金分红减少自由现金流量, 维持企业较高的资本效率。

以上是两种常用的提高企业价值的管理途径。在现实生活中, 可以对分子分母同时做。比如, 有效的并购可使分子分母同时变大, 如果分子增长速度远大于分母增长速度, 有可能增大分值而提升企业价值。

财务学家们另一种常用的估计企业价值的方法是贴现现金流量方法 (DCF) , 即企业价值是企业未来每年所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的贴现值。从管理的角度看, 要增加企业价值要尽可能使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获得稳定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 信用政策、现金流控制、客户关系、成本控制等显得特别重要。从负债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角度, MM理论提出了有债企业价值等于无债企业价值加上节税价值, 并认为负债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的观点。这种观点未考虑负债对企业价值的负效应问题, 为此权衡论认为企业价值=无债企业价值+节税价值的现值-举债负效应的现值。举债负效应包括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 财务拮据成本内容包括直接破产费用、间接成本 (推迟大修、低价处理资产) , 而代理成本是债权人监督成本。合理利用债务资金, 防止债务过度风险, 降低资本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会计学家眼中的企业价值

在会计学家的眼中, 企业价值是账面净资产价值加上账外资产的价值。会计学家非常清楚, 会计信息是有局限性的。计入账内的资产和负债必须有交易、必须能够用货币计量, 而且已经计入账内的资产不少是用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 如果要对这些资产 (比如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 进行评估, 必须要用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进行估算。账外资产的价值主要包括:人力资产的价值、商誉的价值、知识资产的价值和特殊资源的价值。如:微软公司股票市场价值2000年3月4日高达4924.62亿美元, 但账面净资产只有284.38亿美元, 市净率17倍以上。这么高的市净率意外着该公司有大量的账外无形资产存在。众所周知, 微软旗下集合着全世界最优秀的软件设计师——人力资产, 其在计算机软件方面巨大的优势意味着微软储备着大量的知识资产, 微软非常高的知名度表明其账外有难以评估的自创商誉。可口可乐公司1995年的市值为7860亿美元, 而当年该公司的账面资产只有520亿美元。不重视未能入账的无形资产价值而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其差错是巨大的。同样, 中国企业也有可能存在账外无形资产, 在合资、并购中要评估。特殊资源的例子有政府特殊的优惠政策、特许经营权、客户关系及网络、组织资源与能力等。美国的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2001发布的第142号准则公告, 《商誉与无形资产》, 将商誉与无形资产分为六类:顾客或市场为基础的资产 (Customer-based assets&Market-based assets) 、合同为基础的资产 (Contract-based assets) 、技术为基础的资产 (Technologybased assets) 、法律为基础的资产 (Statutory-based assets) 、组织为基础的资产 (Organizationbased assets) 和员工为基础的资产 (Workforce-based assets) 。这种分类就比较完整了。

我国学者彭蓓和干胜道在《事业财会》2006年第4期发表的论文《账外无形资产的来源与价值分析》中, 将账外无形资产区分为两类:因账实不符产生的账外无形资产、没有纳入无形资产核算范围的账外资产。并讨论了两种类型账外无形资产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相信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 收购方和被收购方对于账外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高, 这些资产的价值对最终并购价值确定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金融学家眼中的企业价值

金融资本家对企业价值的理解上, 更为关注宏观参数、行业竞争力、股票供求关系等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如果说, 企业价值是一个理论值, 股票市值应该是围绕其波动的。然而, 由于股票价格的影响因素众多, 有时候股票价格会长期低于 (或高于) 每股净资产。金融学家常用的企业价值估计方法有:

市盈率法 (P/E) 。这是一种常用的工具, 比较直观, 也有利于行业之间不同企业进行对比, 特别适用盈利稳定的公司价值估计。在股票市场牛市时应用更为广泛。由于分母是上年每股净利, 过于静止, 被称为静态市盈率。如果分母用下一年的预测每股净利, 则称为动态市盈率。当然, 由于每股净利有无剔除非经常性收益、是否考虑潜在可转换债券因素等多种算法, 使得市盈率计算结果和名称多样化。根据国际惯例, 一般情况下, 成熟资本市场中, 市盈率在5~20倍之间;在新兴市场中, 市盈率往往因为成长性较好会适当提高。要提高企业价值, 重点是保持盈利的稳定性和成长性。

市净率法 (P/B) 。当股票市场处于熊市时被使用的较多的是市净率。市净率的分子是股票单位市价, 分母是每股净资产 (账面价值) 。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中, 市净率一般在2~5倍之间。1倍以下的, 往往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夕阳产业;而5倍以上的, 企业往往有垄断优势。要提高企业价值, 重点是要有核心竞争力, 要靠技术进步形成新产品确保在市场的领先地位。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 净资产与股票价格的内在关系不大, 企业不宜追求过大的净资产, 闲置的资产必须要处置掉, 并通过经济增加值等方法来考核各分支机构, 加速资金周转。

市营率法 (P/S) 。当企业处于创立和成长早期, 净利润为负数的情况下, 使用基于盈余的定价是不适当的。因此, 人们用销售收入 (营业收入) 取代了净利润。这特别适用于处于快速成长的高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要保持销售收入的不断增长, 提高抗竞争风险能力, 是维持高市营率的基础手段。当然,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新型加转轨”特征, 一些亏损公司的股票价格炒得很高, 这就无法用以上的几种估价理论加以解释了, 笔者建议称为“市梦率”比较合适。因为大股东要挽救, 因为有扭亏预期, 因为要重组可能等各种“好梦”, 其股票的供求关系会发生变化。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篇5

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特色及其现代意义

引言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色的教学组织形式,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中国书院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中国流传千年的教育研究结构,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辅助和有益补充。面对新时代的文化要求,重新审视书院,目的是把书院教育中的闪光点攫取下来,使其能够结合现代教育的现状,在当今的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运用,以此推动现代教育的不断前进。

新课改的前提下,国家和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校在积极的倡导新教育观念的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弊端。因此,作者认为,探寻书院教学中处处体现出的多层次、多方式的教学和管理特色对现代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对于尽早实现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开放性的学术交流都有很大益处。这也是论文选题的背景所在。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概况

(一)古代书院的产生

书院是指以私人创建或主持为主,收藏一定数量的图书,聚徒讲学,重视读书自学,师生共同研讨,高于一般蒙学的特殊教育组织形式。[1]广收图书、聚徒讲学为书院教育的本质特征。“刚开始时,书院只是一种藏书楼或者学者们聚集一起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教学机构。”[2]

袁枚的《随园随笔》记载,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主要职责是为朝廷修书。而作为真正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私人著书讲学。科举的刺激、学者的留意、地主家族政治的需要、官学的颓废,都促使了中唐时期私学性质的书院产生[3]。书院的职能全面进入讲学和读书阶段,是在唐末五代时期。社会的动荡、文化的衰落,使士儒们寄居草野,潜身讲学。书院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作为古代高等教育机构,书院在其千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并形成了许多具有科学内涵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二)古代书院的发展概况

北宋时期,书院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组织形式,以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宋朝出现了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对当时教育文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南宋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书院揭示》[4]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系统的书院学规,进一步促进了书院的发展,书院也成为理学教育研究的中心。从宋朝开始,书院作为一种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此后,书院数量在南宋和元朝时期大增,逐渐向北方地区推广,不仅在数量方面得到增加,教学内容、制度等也都得到改进,实现了书院的推广。

元朝时期,国家对书院的提倡、保护和加强政策,使书院制度兴盛起来。太宗八年,在燕京(现北京)创立了元朝第一所书院—太极书院。但元政府在积极提倡办理书院的同时,也加强了对书院的控制,使书院的官学化倾向明显。虽然书院的“置官师”与“官

[5]总其费”的官学化趋势给书院的发展带来很多消极影响。但元朝书院对于当时理学传播,文化普及,人才培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明代书院的发展情况承前启后。前期,由于推行程朱理学导致近百年的沉寂。中期,讲会相连,书院再度繁荣,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局。而书院重兴,面向平民是这一阶段发展的重要特征。“六经注我”的学术热情,批判意识的激荡,市

[6]民阶层政治的自觉性都影响引导了书院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明朝书院平民化、政治化、集体化的倾向。书院讲学主讲“百姓日用之道”,使得山林布衣之辈都理解儒学理论。经过长期艰难地恢复,明朝书院在学术和对外发展方面都创造了辉煌。

清朝书院的两大特点就是普及和流变。清朝书院有4365所,反映了书院当时的兴盛状态。雍正年间,官学强力进入书院的建设,官学书院成为当地的学术教育中心,民间书院则主要承担普及文化知识的基础教育任务。清朝战争连连,书院文化努力应对着时代变革,内容和形式都经过改造后,西学、新学都引入其中,终于形成了新式书院。这是积极的变革。同时,科举诱惑不减,书院官学和民办难以分辨,使其消极流变,最终断送了书院的改革。期间出现了许多新型书院,如教会书院、华侨书院等都是书院的流变形式。直至光绪二十七年诏令各省书院改名为大学堂;府、厅州内的书院改为中学堂;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自此,所有书院退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二、古代书院的教学和管理特色

(一)古代书院的教学特色

1.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一大批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加盟书院教学,把先进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引入书院,加之书院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使得书院形成以讲会为主,完整独特的教学方法体系。

讲会制度始于南宋,明朝时期得到较大发展,王阳明时期最盛。讲会制度讲求平等论学,是一种不同学派之间以相互学习和促进为目的的学术交流活动。讲会活动中,容许持有不同甚至相反见解主张的学者互相切磋、研讨,主张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民主。著名的“鹅湖讲会”就是朱熹理学和陆氏兄弟就“为学之方”而展开的学术争论。讲会制度一方面使得争论双方能够各有所得,取长补短,活跃了学术空气,体现了“争鸣”精神。另一方面使得听讲生徒兼收各家学派观点,扩大了学术交流。

讲会制度是作为一种交流和传播学术观点的独特讲学方式存在的。与书院的教育、学术活动相联系。它强调师生争辩和启发诱导的积极意义,讲求师生关系平等互助。讲会制度盛行于书院之间,也使书院教育走向社会,走出小小书斋,促使了学术上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同时,讲会制度也在书院大师的道德教育和修身正己的思想传播方面起到了较强的教化作用。

2.以学生自学为主,注重启发诱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只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让学生自主,才能真正发展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古代书院也十分重视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首先,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7]到这里方是长进。”意思是,学生只有具备了积极学习的能动性,掌握了自学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即“学者读书,须是于无味处,当致思焉,至于群疑并兴,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寝食俱废,乃能骤进。”[8]因此,书院自身对学生自学的要求很高。书院大师讲学时,大抵是提纲挈领,由学生随其深浅自行体会,大师所讲,每次只选其一点着重发挥,决不逐意串,而是着重让学生自学,独立思考。朱熹在书院教学中尤其注重向学生传授读书的经验,他认为“圣贤所以数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9]朱熹的后世弟子将他的读书经验归纳为“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10]而这些观点都体现了要求自学的观点。

其次,注重启发诱导。书院教学工作中,教师主要围绕学术观点和学术著作展开教学,教师只充当指导者和领路者的角色。他们在讲授各种学术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纲领性的指导和答疑的同时,教学上多采用辩论的方式,着重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思维。书院教育提倡质疑问难,主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启发式教学法是书院教学的常用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达到“识精而思锐,不惑于常解”。这也符合朱熹提出的“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做的个引路的人,做的个证明的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11]

3.注重知行结合,重视践履躬行

将教学与道德的完善、品性的修养结合起来是书院教学目的的最大特点。《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曾明确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12]更提出过“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13]”等道德修养的基本信条。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上将伦理道德教育融化在教学形式中的传统一脉相承。古代教育家朱熹熟读圣贤书,以求达到自身道德的完善,他将做学问和做人有机的结合,是古现代教育者的典范。朱熹提出要躬行践履,主要是在学者的修养方面,要“立志、主敬、存养、省察”。他在读书的同时,认识到“事事都用你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养”,需要

[14]“实下功夫,日日为之,如此之久,日化而不自知,如常事做。”书院在教学上始终把知识和道德的教育作为教学目的,注重知识和做人两者的同等地位,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将知识和行为、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书育人。

4.实行“开放式”教学,自由讲学,自由听讲

在书院中,名师巨儒们都能在坚守自家言论的同时,取他家之长,为己所用。即使在学术思想上是明显不同的,也不会阻碍各家的交流与沟通,这充分的体现了书院“开放式”的教学态度。

吕祖谦在治学的思想上有“驳杂”的特点,既崇“天理”,又尚“本心”。这反应在教学上就是“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15]他主张做学问时应该谨慎对待不同的学术观点,开阔眼界,以同志的精神态度相互对待。吕祖谦不仅在丽泽书院教授圣徒,著书立说,还邀请朱熹、陆九渊、陈亮等著名学者前来讲学,以探讨学术。在书院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对各派学术持有兼容并蓄的态度,主张“大抵为学须当推广大心,凡执卷皆是同志。”[16]书院中由有名的学者授讲,其他书院的师生及远方慕名前来的学生都可求教听讲,并受到欢迎。学者自由讲学,生徒自由听讲,突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对于当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有极大影响,促进了百家争鸣现象的产生。

5.教学与学术研究结合

书院是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地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场所,其创建人或主持人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一方面,他们致力于自己的学派研究,其讲学没有统一的安排, 也没有统一的计划,完全由各书院领袖自己作主,自行安排。他们通常把自己的研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究与讲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讲授的内容就是他们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广收生徒,教者可以自由择徒,随处讲学;学者可以自由择师,随处求学。书院是一个十分集中的游学场所,其讲学活动十分活跃,各家各派皆形成有独特教学内容的独立团体。这样,使学术研究与教学活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教学的普及、拓展可以推动学术研究成果的传播,促进学术研究的深化。反之,学术研究的深化又可以促进教学的纵深发展,推进书院的发展进程。书院的教学不但传递知识,而且创造知识。从史料记载中可以证明书院是从学术研究机关发展为教育教学机关的。如“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子弟弱冠,皆令就学”[17]的义门书院,先是私人在书院读书治学,直至学有所得,闻名遐迩,就有人前来问难求教,逐步发展为聚徒讲学。后来的书院大多都沿着学术研究与教育相结合的道路发展的。在历史上较有名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等既是当时一方教育活动的中心,又是有名的探讨学术胜地。书院一方面积极从事教学工作和学术传播,一方面积极开展学术研究,组织生徒收集资料、编纂图书,促使了教学和学术研究之间形成有机的良好互动机制。

6.注重实践性和创造力的培养

古代书院教育教学十分重视“践履躬行”,强调既要“穷理”,又要“笃行”。朱熹认为光是“读书穷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与“躬行践履”相结合。他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 “读书不可只就纸上求义理,须反过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18]他还从反面来论证“躬行践履”的重要性,“若不用躬行,只是说的便了,则七十子之从孔子,只用两日说便尽,何用许多年随着孔子不去。不然,则孔门诸子皆是呆无能底人矣。”[19]在这种教育的思想引导下,书院要求学生常作读书笔记,有的把读书日记整理刊印成书,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性。

与此同时,书院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大家积极思考,质疑问难,主动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难点或疑点进行讲解,将书分年、等、类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学会略读、精读,有些甚至背诵下来,有些只需浏览、涉猎一般,有的书给学生讲透。这样使学生有独立创造的能力,各辟门径,超越了习俗的见解而有新的创造精神。这种在当时社会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和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和创造力都有很大作用。

(二)古代书院的管理特色

1.利用学规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管理

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书院的教学宗旨、方法、培养目标等。学规,也叫学约、学则、学篇、规约、训练等等,名目繁多。学规制度的形成,使得书院制度日趋完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朱熹制定的《白鹿洞书院学规》。内容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右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右为学之序 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右修身之要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右处事之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右接物之要”[20]

学规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为书院自身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上的多维性和时间上的连续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性。书院在健全的制度保障下日益繁盛,主教的名师们也无需再为书院的各项事务管理费尽心思,无需为书院的兴建等事情东奔西走。他们比以往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教育教学和研究学问中,这也为书院教学趋于完整和成熟提供了必要条件。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度,管理体系完善

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山长负责制是一种确立山长为书院领导核心地位的管理模式。山长位高权重,既是主要的教学者,也是最高的管理者。山长主持教务,是书院的核心,每月定时到书院,堂长为其副手,住院掌握日常院务。书院以山长负责制为主的完整的管理体系对于学生的规范管理和书院的发展是一个强有力的保障,从组织上保证书院的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

书院的管理体系很完善,包含多方面的内容。书院管理学生的制度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并且刚柔并施,奖惩兼备;书院规定一定时期的教学内容、讲课时间和考试科目等;书院的教学管理内容丰富,分为招生、考勤、考试、行为规范测评等几个方面;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是书院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书院的师资构成,虽然名目繁多,但大部分都以山长、堂长、掌教等一职为核心。书院师资力量虽然没有现代学校中数量之大,但都是时代精英,对于文化交流和学生思想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3.书院的经费来源多样化

一般意义上,书院经费主要指为保障书院正常开展活动而消费和投入的财、物、人的总和。财物的保障是第一位的,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广泛,主要有分为以下两种。

一种途径是富人出资或创办人筹措。书院初建之时,费用多是富人捐赠、读书人自费或向世人募捐而来。富人出资兴建书院和政府资助在资助方式各有不同,富人出资一般是出于道义或是“乐于教育”事业,常需要大批个人资金,更有甚者可能还要赠送田地和钱粮来维持书院的初期开支,这些赠送的田地和钱粮与政府划拨的学田和学款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对于初建的书院却具有奠基意义。例如应天府书院在创始人戚同文死后,学院的经费一度非常紧张,当地富绅曹诚慷慨出资300 万,在戚同文的旧址上建房舍 150 间,聚书 1500 卷,恢复了应天书院[21]。

另一种途径是政府资助。宋朝初建,无力兴学建校,但这也并不表示政府不支持学校建设和培养人才,并非不重视学院发展。相反,宋朝初期,政府无心大量培育官办学校的情况,使得赠田、拨款、赐书等形式对私立书院的保护和鼓励有所成效,成为政府关心书院建设、发展的主要手段。由上述可见,政府关心和支持书院的举措包含人、财、物各项,力度之大,能与部分政府官办学校相媲美,也正因为这种投入,加速了宋朝书院官学化的步伐。

4.学生参与书院管理,具有初步的民主管理色彩

书院的许多工作,都是由学生和干部来管理。如白鹿洞书院就定出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制。书院设管干一人,副管干二人,管理总务后勤、经费支出、膳食、修缮等事务。由院中公举“有才而诚实者”为之。如不称职立刻撤换。同时,书院设斋长。每斋一人或两斋一长。主要负责管理生徒的学习生活,协助管理书院财物。书院还设典揭二人,专门负责接待礼宾及四方来学者并按季节轮流担任。这种由学生参与的书院管理工作,体现了自主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作为书院的相关利益者,通过参与书院管理的过程,将情感、才智等投入到书院发展的活动之中,与书院的高层管理者分享管理权力、分担管理责任,是学生作为书院主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体的重要体现。这一具有民主性的管理措施既有利于书院管理的民主化和管理效能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在参与管理中了解书院、了解社会,提高学生的聪明才智。

三、古代书院的教学管理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一)提倡学术辩论,尊重学术自由

始于南宋的讲会制度在明代得到很大发展,一直延续到清代,逐渐组织化、制度化。讲会制度鼓励不同学派之间平等讲学论学,提倡学术自由,形成宽松的学术氛围,在学术上促进了百家争鸣景象的产生。不同学派之间求同存异,自由切磋,师生互为学友,相互鼓励提出新的学术观点和见解。学生也可以不受学派地域限制自由听讲,中途易师。学术自由不仅加强了当时文化的交流发展,完善了各学派的思想体系,而且对于当时学术思想的传播发展,学术上树立优良风气都有重大作用,促进了书院的繁荣。

书院的讲会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精神自由和兼容并蓄。书院自由民主、百家争鸣式的讲会制度对当代教育及大学生的培养都有很大启示。第一,开展学术活动时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师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辩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看法观点,不应以权威自居,心胸宽大。学生也要敢于质疑问难,不盲目跟风或自卑,做到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第二,教师和学生都要了解科研信息,不排斥其他学术观点,及时掌握学术动态。学校也要积极尝试开展书院讲学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合适和广阔的平台发表看法见解。使教学摆脱课堂上单一教学的束缚,从而使学生们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和思想。

(二)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书院教育倡导学生自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路人和证明人,重在启发诱导。南宋朱熹作为自学的典范,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并提出很多见解。著名的“朱子读书法”,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静持志[22]”这六条都强调自学和善学。在执掌白鹿洞书院时,要求学生刻苦钻研,认真研读各类书籍,自学自悟,培养各种能力。明朝陆世仪在东林书院时,主张分类读书,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和略读。陆九渊在白鹿洞书院讲学时提出“君子小人喻义利章”也提出要启发诱导。这种提倡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问题,独立性也得到提高。

书院的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都有很大启迪。具体启示可分为:一是重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授的知识有限,大量的知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去学习获得。教师的讲授要少而精,指导和启发为主,作为引路人,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研究的能力。教师把学生引到学科发展的前沿,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开拓,经常与学生交流意见,不时地启发学生,使学生接受严格的科研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创造力[23]。三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纵观古今中外的学术大家,他们成就的获得,往往取决于方法的优势。科学发展的历史也表明,一些重大科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也都是在科学方法上获得一定突破的结果[24]。马克思的《资本论》之所以能够获得巨大成功,重要原因就在于他巧妙地应用了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科学、严谨、抽象。因此,在科学领域方面,为避免学生走弯路,以求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方法上给予及时指导[25]。

这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人格的完善。而教师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与学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探讨还很欠缺,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师生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相互辩论,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才能够把学生带到学科发展的前沿。学生大胆开拓创新,使他们具备了独立的科研能力和创造性,才能不断货的科学知识,壮大自己。这也是是书院教育带给我们现代教育的又一大启示。

(三)传承教学与研究的结合

古代书院既是教育教学中心,又是学术研究中心。古代书院将教育活动和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书院教育组织的独立、教学方式的独特和研究的新颖。书院的山长既是主讲人又是主持人。他们都承担着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双重职责,不仅热衷于从事培养人才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且积极地从事学术理论的传播和研究。宋明两代之所以出现很多著名的书院也与这方面有关。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在当时既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当时有名的学术探讨圣地。书院的名师宿儒利用书院宣传发展学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悟用自己的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得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关系更加紧密,使学术流派之间得到更多的交流和沟通。

研究离不开教学,教学能够促进研究。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两者结合的重要性,明确两者的辩证关系。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治学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给予学生正确的建议,在课程中适当加入有关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课程,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教学改革的进程中, 要把教学与科研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 一方面要将科学研究的宗旨、方法、手段及其成果体现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实现教学过程的科研化;另一方面, 要将教学目标、内容、环节等结合到科研过程之中, 实现科研过程的教学化。[26]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也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态度、方法提高到掌握基本能力和知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科研作为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确切落实,把两者结合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完善学校管理体系,提倡学生参与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秉承管理育人的价值趋向,实施以学校为主体、学生为对象的教育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需要的,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日益显现。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尤其是要提倡学生参与管理可以发挥在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对于做好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需要制度保障。目前,许多学校都已意识到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性,但制度缺失是最大障碍。因此,在现代校园制度建设中,要特别重视学生参与管理的制度构建,通过畅通参与渠道来保障学生参与管理作用的发挥。使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活动组织化和制度化,进而实现学生全方位、全过程参与校园管理的目标。

首先,从日常管理内容来看,学生应有机会参与学校一些与学生自身利益相关的事务,如对学校餐厅的菜品质量、作息时间的安排、作业布置等事务发表意见。其次,从管理过程来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应强调实际性和程序性,而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点缀。再次,从管理的结果来看,参与管理的学生组织或个人,应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学校内部管理要素施加影响,并能影响学校在学生自身利益方面政策上的最终决策。学生参与管理并不是事事追求学生全员的决策参与,而是一种有限参与管理的方式。

完善了学校的管理体系,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也将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必在灵魂深处影响学生的心灵。在具体的参与管理过程,学校民主管理的氛围就会产生一

潍坊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篇6

所谓企业核心员工,是指那些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重大影响力且难以替代的员工,他们或占据企业核心岗位,或掌握企业核心技术,或热悉企业商业机密,或从事企业核心业务。具体而言,核心员工是指他们的工作岗位要求经过较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有本行业内丰富的从业经验及杰出的技术开发或经营管理才能的员工。

一般来说,企业核心员工会占到企业总人数的20%~30%,集中了企业80%~90%的技术和管理,创造了企业80%以上的财富和利润,他们是企业的核心和代表,是企业的灵魂和骨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这个概念进行理解:

第一,核心员丁是有助于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员工。企业管理的根本追求是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核心员工能够将自身的优势与企业提供的资源相结合,推动企业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第二,核心员工是指能够保持、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优势的员工。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提高,只有保持或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企业在不断有效参与竞争中逐步发展壮大。核心员工可以凭借其较高的知识或技能帮助企业保持和提高竞争优势。

从企业创造价值的来源来讲,核心员工大致可分为三类:

(1)具有专业技能的核心员工。这一类核心员工主要是拥有企业某一方面或领域的专业技能的人才,其工作效果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转。

(2)具有广泛外部关系的核心员工。这一类核心员工拥有企业所需的广泛外部关系资源,是企业与外部组织交流的桥梁。

(3)具有管理技能的核心员工。这一类核心员工主要是能够帮助企业抵御经营管理风险,节约管理成本,其工作绩效与企业的发展休戚相关。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稀缺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

二、核心员工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地位的作用

核心员工是那些对企业经营管理有重要影响的现实岗位任职者,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离不开核心员工的技术攻关与技术创新,他们直接导致了企业财富和利润的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上升,经营业绩提高,企业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企业制度的创新,都需要有较强营销才能以及较高管理水平的核心员工。

(2)领导企业的团队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团队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不竭动力,核心员工必然在其中起着核心凝聚的作用。核心员工会激活团队成员以及整个企业团队的创造力,进而创造企业的最大价值。

(3)防范企业风险。当今时代社会经济条件瞬息万变,企业时刻面临一系列风险,如果对这些风险缺乏防范能力,必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核心员工一般对风险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规避风险能力,会为企业“—帆风顺”的运营起到重要作用。

(4)塑造企业文化。核心员工是企业的灵魂人物,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们的价值观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他们的品质、创新精神与责任感会塑造并发展企业文化。有了卓越的核心员工,才有卓越的企业文化。

三、实施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如何管理核心员工,提高核心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积极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是众多企业着力探讨的问题。尤其是随着以人才为基础的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企业之间对核心人才的争夺也趋于白热化,如何管“好”核心员工这个问题的解决也就显得更为迫切。企业通过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促使核心员工将个人的事业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达到核心员工个人事业成功和企业繁荣的双赢局面。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是合理处理核心员工个人事业和企业发展关系的重要基础,是企业留住核心员工、形成核心竞争力、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做好这项工作对于核心员工个人和企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职业生涯管理对核心员工的意义在于: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帮助员工个人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价值观和技能,使员工合理计划、安排时间和精力开展学习和培训,以完成工作任务、提高职业技能、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给员工提供更切实际的工作期望,更明确的职业通道,避免核心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盲目性,同时为核心员工提供适时而适合的培训、开发机会和职业发展机会,为核心员工充分发挥其潜能提供舞台,满足核心员工追求理想、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求。同时帮助核心员工协调好职业生活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人生目标。职业生涯管理帮助员工综合地考虑职业生活同个人追求、家庭目标等其他生活目标的平衡发展。

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对企业的意义在于: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是针对核心员工的特点和企业发展及岗位的需要,科学的进行人—职匹配。同一般的薪酬等激励措施相比具有较强的独特性,能够尽可能地将最适合的人员安排在最适合的岗位上,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也有利于实现核心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一致,实现核心员工与企业的同方向、同步伐共同成长,有利于企业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能够满足核心员工高层次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培养员工忠诚度,防止核心员工外流,对于企业吸引、培养和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施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与管理的策略

1.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职业生涯规划是将组织发展和个人成长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共同制定基于个人和组织共赢的个人职业发展目标、选择职业发展道路,并制定相应的行动和措施,以实现职业目标。通过个人职业生涯目标的实现来推动企业经营业绩,促使员工的发展价值观与企业战略观—致,实现个人事业与企业经营的共赢。

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对个人特点及所处的人生阶段进行分析,再要对所在组织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制定个人的职业目标,确定职业锚并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机、顺序和方向作出合理安排。职业生涯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自我评估、环境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职业目标确立和实现生涯目标的战略与策略。

实施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进行核心员工发展意向凋查分析,通常是以问卷调查、个体访谈、工具测验等方式,了解核心员工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性格、价值观念、对现任岗位的意见及职业发展方向等,初步了解核心员工的发展方向。组织要提供各种帮助核心员工进行自我评估的方法。企业帮助员工进行全面的评估,最终选择符合其兴趣、特长、性格的职业。再通过职业计划面谈,帮助核心员工分析其职业生涯原景,自身的优劣势,职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等。最后建立员工发展档案,为实现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的动态管理奠定信息基础。

2.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的基本步骤

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应该从核心员工个人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具体分析,兼顾员工的职业发展意愿与组织的发展战略。

(1)进行自我探索,帮助核心员确定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核心员的自我探索,就是要从核心员工的能力特长、职业兴趣、职业个性、价值观念、对现任岗位的评价及职业发展方向等,分别比照其现任职业或岗位和目标职业或岗位的要求做综合评价,以确定该员工是否与选择的职业匹配,是否具备发展潜力。在帮助核心员工选择或重新选择 职业或岗位时,企业应通过多种方法对核心员工进行全方位测试和分析,以确定核心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方向。

(2)进行企业职业生涯路径分析,帮助核心员工确定个人职业发展路径

分析职业生涯路径,就是对现有职业生涯路径设计中员工可能的发展方向、发展路径、发展速度、等做具体分析。常见的职业路径有纵向职业路径、横向职业路径、双重职业路径及多重职业路径(如图1所示)。核心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和能力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路径。

(3)进行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目标定位,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核心员工职业目标的设定,是继自我探索、职业目标路径分析之后,对个人职业目标做出的抉择,是核心员工职业目标的核心。企业依据员工发展意向,个人特质及能力特征,结合企业提供的职业发展路径,帮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目标。核心员工职业目标应该以其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分为短期职业目标、中期职业目标和终身职业目标。

核心员工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是企业和核心员工为达到组织战略目标和个人职业生涯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措施。依据双方认可的发展计划,企业HR(或外聘专业人士)与核心员工一起制定详细、具体的行动方案,明确核心员工发展的路径、时间、速度及各方责任等。计划的实施要逐级、分步进行。逐级,即核心员工的发展责任由其直接领导负责;后备人才和中层管理人员可由人力资源部负责。分步,即按照发展计划实施激励、培训、转岗、晋升等具体措施。为应对核心员工因对现任职位不满而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企业有必要为员工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咨询服务。

3.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反馈修正

员工的生涯目标和路径并非一成不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使职业生涯训计划行之有效,就必须根据核心员工个人发展需要和现实变化,不断对职业生涯目标和计划进行反馈评估和调整。由于员工学习能力及适应能力的差异,需要对预先制定的职业生涯目标进行一定程度的缺陷性修补。在执行生涯计划的过程中,伴随着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员工必须不断接受新的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企业仍需加强对员工生涯计划实施的跟踪和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评点,督导员工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职业生涯调整内容包括:职业(或岗位)的重新选择;职业生涯路径的重新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制药企业实施GMP认证及其意义 篇7

关键词:GMP认证,必要性,意义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 其质量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我国相继发生了“齐二药”、“欣弗”、“鱼腥草”、“广东佰易”等药品不良事件, 严重损害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归根结底, 出现上述不良事件的原因是制药企业不能完全落实GMP的实施。几年来, 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对1998年颁布实施的GMP一直在进行修订, 新修订的GMP已于2011年颁布实施。

1 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1.1 药品质量源于生产而不是检验

众所周知, 药品的检验采用抽样检查, 并不能像汽车或者电视机这样的产品可以逐台检验, 因为检验药品是检验它的成分和含量, 如果对每一片药剂和每一瓶输液都进行检验, 那在检验的同时也就破坏了药品的完整性, 这个药就不能再使用, 所以对药品检验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法。

抽样检验有置信度的问题, 所以抽样检验显然不能完全代替整批产品的质量, 尤其不能代表小概率事件的发生。药品是用来治病救人的, 任何微小的瑕疵都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只有对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对生产过程的每一个操作单元和人员、环境、设备、卫生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 才能把不合格产品扼杀在摇篮里, 从而保证生产出安全、稳定、可控、重复、高质量的药品, 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1.2 我国全面实施GMP认证的必要性

我国没有实施GMP之前, 制药企业众多, 并且规模小、技术落后、人员素质低, 产品大多是靠仿制, 尤其是设备和设施相当落后, 根本无法满足药品生产的需要。比如, 有些药厂生产大输液的车间, 没有净化系统, 夏天竟然把灌装间的窗户和门打开, 和外界直接相通, 并将电风扇直接搬到灌装间降温, 这样的环境显然不能保证药品质量的安全。药品生产人员质量意识淡薄, 很多操作人员和技术人员根本就没有无菌意识、过程控制的意识、混药的意识, 造成了许多药品安全事故。所以, 要提高药品的安全质量, 在我国实施GMP是非常有必要的。

2 GMP实施历程回顾以及制药企业实施GM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实施GMP的历程回顾

我国实施GMP的相关法规颁布及实施情况如表1所示。

2.2 制药企业实施GMP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片面理解药品GMP

在实施中偏重生产工艺规程和岗位SOP;对物料供应商的评估, 物料的采购、贮存、发放、销售以及空气净化, 制水, 压缩空气制备净化等环节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没有细化量化到具体品种, 没有落实到每个品种的生产全过程;执行力不强, 在生产过程中不按文件的规定执行, 甚至随意更改文件规定。

2.2.2 措施不符合生产实际

有的企业把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文件装订成册, 检查时应有尽有, 但生产现场却没有相应的文件, 具体操作只是根据车间主任的口头交代。岗位操作人员的随意性强, 文件的指导性、刚性、强制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

2.2.3 文件的可操作性差

企业在制定文件时没有做到全员参与, 特别是一线操作人员未能参与, 导致不少文件与实际不符, 按照文件规定无法完成实际生产操作;有的企业文件修订了, 各种记录却没有及时修订、印制, 导致文件与记录脱节, 无法追溯药品生产过程和质量检验过程。有的企业负责人用个人意志代替制度, 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和实施权。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措施保证文件的落实, 导致执行力较差, 文件形同虚设, 影响药品质量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2.4 人员流动性较大

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操作人员流动性过大, 已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2.2.5 个别企业主观故意违法违规并且缺乏自检

监管部门的工作方法与方式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有的地方监管部门的监管方式简单, 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往往是一罚了之, 不注意从转变企业理念的角度, 利用教育、服务等方法提高企业实施GMP的自律意识和能力。

3 制药企业应当如何实施GMP认证

3.1 观念发生转变

由认证过关思想转变为全过程控制理念;由事后追究转变为预防为主、过程监控、事后溯源;由高层精英管理理念转变为全员参与;由教条的、机械的、僵化的执行GMP条款转变为紧密结合企业及其品种实际贯彻GMP的本质要求;由一蹴而就、一次过关思想转变为长期的管理目标和理念。

3.2 企业内部相互沟通, 真正落实GMP的实施

(1) 让生产第一线的员工能够参与进去, 实现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良性互动渠道, 真正使文件的修订过程成为员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

(2) 注重用非强制性的方法转变员工观念, 增强主人翁意识, 构建和谐企业, 打造高素质的团队。

(3) 加强岗位培训和职业技能的培训。

(4) 实施药品GMP管理与生产计划及验证紧密结合, 做到生产一个品种, 推进这个品种的文件修订工作, 完善这个品种的文件体系。

3.3 加强文件管理, 认真按照GMP要求做好文件记录工作

(1) 把握每个品种的特点, 更加突出品种的个性特征, 把具体品种的个性部分与其所在剂型的共性特征有机结合起来。

(2) 把握每个操作岗位的特性, 更加凸显岗位的特点。

(3) 生产全过程都要做好记录工作, 包括供应商审计、物料管理、空气净化、产品销售与召回等。

(4) 把验证作为实施药品GMP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经过验证的文件才能正式实施。

(5) 文件必须具有下面八个特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可操控性、时效性、权威性、协调性和动态性。

3.4 加大人力资源和科研投入, 使新产品成为利润的新增长点

制药行业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但也是高利润的行业,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和品牌产品, 一些中小企业并未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认证之前高薪聘请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认证之后就走人了。实际上, 对于发展中的中小制药企业, 资金的急要是非常迫切的, 但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 没有优秀的管理者和经营者, 没有新药的看法和市场化, 企业连生存都困难,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储备, 吸引、培养和挖掘人才,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 提高技术人员新药研发的能力, 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后劲。

4 制药业实施GMP的意义

我国制药企业实施GMP是形势所迫, 势在必行, 它关系到人民用药安全有效的大问题, 也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1) 有利于企业新药和仿制药品的开发。

(2) 有利于换发《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新开办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通过GMP认证, 取得《药品GMP证书》, 方可发放《药品生产企业许可证》。

(3) 有利于提高企业和产品的声誉, 提高竞争力。

(4) 有利于药品的出口。GMP已成为国际医药贸易对药品生产质量的重要要求, 成为国际通用的药品生产及质量管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也是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如果制药企业获得GMP证书, 药品就可以走出国门, 面向世界, 扩大出口, 争取更多的外汇。

(5) 有利于指导医院医生和患者用药。因为通过GMP认证的企业, 国家都发给其GMP证书, 并向社会予以公告, 证书的有关内容可以印在宣传广告上, 这样, 医院医生和病者可以一目了然, 在采购和购买药品时就可以有所选择, 达到指导用药的目的。

根据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GMP要求和实施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 目前在世界上获得的广泛认可的美国FDA、国际协调会议、WHO、澳大利亚、欧盟和日本等国家或组织提出的GMP标准。随着我国全面加入WHO, 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推进, 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好质量的产品会赢得社会的尊重, 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因此, 生产规范、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公司无疑将占得市场先机,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实施GMP, 企业才能与其他国家全方位地进行交流和竞争, 加快改革开放力度, 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巨大的空间。

5 结语

目前,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在实施c GMP, 我国医药企业虽然已经走过了GMP的初级阶段, 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讲, 还只是在进行硬件方面的GMP改造, 离真正的动态GMP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虽然, 我国已经制定并实施了GMP认证, 但是要认真执行并将GMP进行到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企业应在建立和实施GMP的过程中, 根据自身的情况和特点逐步培育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以实施GMP为契机, 建立具有与先进的药品生产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体系, 是企业内成员具有一定的思想素质, 增强对企业的自豪感, 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功能、凝聚功能和约束功能。在此之中,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也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企业中培育每一个成员的大局观、群体意识, 开拓进去的创业精神, 服务精神和奉献精神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人人关心GMP, 参与执行GMP, 投身于GMP创建之中, 人人都为自己在实施GMP中的贡献而自豪。

参考文献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S].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 2010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修订) [S].卫生部令第79号, 2010

[3]张思忠.GMP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上海医药, 1998, 19 (11) :7~10

[4]姜典才, 林朝霞, 张洁, 等.对我国GMP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药事, 2006, 20 (4) :244~246

论中药生产过程管理及其意义 篇8

关键词:中药生产,生产管理,意义

中药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 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药生产过程经过几千年的锤炼,已经积累了很多的经验。 中药生产管理包括药品原料供应、人员调配、工艺流程管理、 过程管理及物流等几个过程, 这些都影响着中药的生产监控和实施过程,确保中药生产制品符合GMP的要求,缩短药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中药生产成本,提高中药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这些对于保证中药企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1中药本身的特殊性

中药是中国智者们的结晶,是由许多草药组合而成的、有特殊效用的药,配置中药需要很多原料,配制工艺也各有不同。 重要的原料包括中药处方中的草药和辅助草药两部分, 这两部分都会影响中药的特性。 但是就当前的情形来看, 由于药材受种植、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药材的质量各有不同,而且中药在生产过程中还存在着不足,因此,这些都对药材生产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药有着复杂多变的特点,例如有的中药需要几味药草,而有的中药由几十种药草组成,药草经过熬煮,将各种药草的药效融合在一起, 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不过这些药效需要严格把关,做到对症下药,以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药中的药材有的具有明确的药效,但有的药草只是具有辅助效果,世间万物, 植物、动物的药效各有不同,而且有的药效功能模糊,还在研究中,由于这些原因,在中药生产的过程中对于其质量方面的控制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标准, 对其质量问题进行定期的定量检查。

中药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环节, 这些都是由药材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在生产中药的前期,应该严格按照中药生产准则进行处理。 药材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前期的处理阶段以及制剂两部分, 前期处理的有关程序直接影响着最终制剂效果质量的好坏, 这几个过程之间的联系是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坏的重要前提条件。 由于中药药材多数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受到环境的影响,使得药草的药性不稳定,在生产过程中,一个环节出错就会改变药材成分。 比如:有一些中药材的成分对于暴露在外面的时间以及生产的周期有明确的规定要求, 这就需要对于生产时间做到严格的控制。

2 中药生产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中药生产中片面的追求质量标准

由于中药药材的组成成分很复杂,在药效控制方面,对重要原料做不到完善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因此,中药生产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只注重中药配方中药材质量检测和药效提取,忽视了其他药草的药性检测,甚至在药效检测和药效提取中,一些措施会损坏某些药材的药性,使得药草的作用大大降低。

2.2 执行过程中存在随意性

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在现有的情况下,受到传统中药配方法的影响,中药生产工艺还不够完善,不能符合人们现在的需求, 并且,由于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也会严重影响中药生产工艺。在实际生产中, 许多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既定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造成中药生产工艺存在随意性。

3中药生产过程管理

3.1 中药生产过程方面的管理

中药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控制管理,中药生产企业需要对中药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做出快速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和快速反应等一系列生产管理系统,做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中药质量,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

3.2 物流方面的管理

中药生产企业在行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对重要物流方面可以合理地增加一些新的项目,也可以增加相关的检测指标,以提高中药的质量,来适应中药的特殊性质及控制质量要求。 而且,在中药的物流运输中,要加强对中药物料的控制管理, 确认企业在实际生产中是按照章程来执行生产。在生产过程的管理上,要求保证中药物流畅通,降低流通损耗等。

3.3 中药生产设备方面的管理

中药具有特殊性能, 中药生产设备切实符合中药性质需求, 而且设备的性能也比较复杂。中药药材极易受到温度、环境、地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对设备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中药生产设备包括直接生产药品设备和辅助药品生产设备,能影响中药生产活动和中药的质量,因此这些设备要合理利用,有效管理。

4中药生产过程管理在中药生产中的意义

4.1 质量方面的影响

中药由具有药用效果的动物或植物经过合理调配制成,再进行加工发挥其药效,但是其质量会受到生产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根据有关法律的明确规定,生产中药制品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来进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运用动态观念及管理思想对一系列的过程进行管理。

4.2 生产成本方面的影响

中药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生产成本是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GMP中从未涉及也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中药生产部门相关人员要做到合理、安全的管理,以达到低投入高产量,提高生产效益。

4.3 中药生产周期方面的影响

中药生产周期是指中药从确定中药处方到生产完成所用的时间,与中药生产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中药生产管理实现工艺流程通畅和健康生产。 同时,对于中药的生产而言,由于其特殊性,生产周期和过程管理二者较为密切。

4.4 企业竞争力方面的影响

药品性能、药品质量、药品成本及收益是各中药企业竞争的焦点,因此,对企业来说,药品生产过程中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大小,一些生产能力强的企业,它们所指定的竞争战略大部分来自于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存在的优势将使企业竞争的优势更强。

5结语

信任研究及其对组织管理的意义 篇9

尽管信任这种现象可能与人类最早期的交往活动一样古老, 但是在英文中信任一词也只是到了13世纪才出现, 直到二十世纪50年代年代末, 关于信任的研究才逐渐进入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不同的学科从各自的角度对信任进行了研究和阐述, 对于信任的定义则是见仁见智, 莫衷一是。

(一) 信任是一种选择行为

Deutsch (1958) 对于信任的定义虽然不是针对人际信任下的, 但其内中涵义却一直左右了早期对“信任”的看法。他认为, 所谓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发生具有信任是指:他预期这件事会发生, 并且根据这一预期作出相应行动, 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地出现, 此一行动所可能带给他的坏处比此事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因而, 信任是非理性的选择行为。

与此相对, 也有研究者提出了信任的理性选择理论。信任作为理性选择的观点, 主要来自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观点, 在组织行为科学仍然是很有影响的信任观点。理性选择理论认为, 信任的决定类似于冒险选择的其它形式;人们进行任何风险决策时, 都会依据自己稳定的内部价值观体系, 对各种选择进行利益算计, 并最终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或损失最小化的决策。

这种理性选择的观点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局限性。信任决策或者任何冒险性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是有意识算计和内在价值系统的结果是令人怀疑的, 另一个方面它太局限于认知方面了, 而对信任决定中的情感、社会影响的作用重视不够。

既考虑理性“利益计算”机制, 又考虑社会关系以及情绪等非理性因素的信任理论模型尚待进一步研究。人际信任的“三要素”定义正是这样一种尝试。根据这种定义, 任何信任过程都是由信任者、被信任者以及传递信任的特定组织环境三要素构成, 是组织的特定环境决定了信任者与被信任者之间的信任行为。

(二) 信任是一种心理状态

更多的研究者同意信任作为一种心理状态的观点。这种观点把信任定义为几个相关的认知过程。如Robinson把信任定义为一个人对他人未来行为会有利于或至少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可能性的期望、假定和信念;Gambetta也认为, 信任一个人就意味着“他会实施某一对我们有利的或至少不会对我们造成损失的行为, 他实施这种行为的可能性高到足以使我们考虑与他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

但是, Mayer (1995) 等认为, 仅用乐观的预期, 或这种乐观的预期致使愿意合作来定义信任是不充分的。他尤其对信任与合作做了概念上的区分。他认为, 尽管信任经常产生合作行为, 但信任并不是合作发生的必然条件, 因为合作并不必然使得一方处于风险之中。在控制机制下或别无选择时, 即使缺乏信任也可能导致一方的合作。因而, 信任所必需的条件之一, 就是知觉到的脆弱性和冒险, 这种脆弱性和冒险源自于个体对对方动机、意图和预期行为的不确定性。

其他研究者尽管也承认了信任中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但是同时也认为, 信任应该是一个包括情感、动机等成份较复杂的多维度心理状态。

二、信任研究回顾

尽管政治家、哲学家总能从Hobbes、Locke和Hume那里找到了关于信任的基本思想, 社会学家也从他们学科的创立者如Durkheim或Simmel、心理学家可以从Freud及其他人的经典著作中找到了信任思想的萌芽, 关于信任的一些有意义的思想只是在二十世纪50年代末才出现, 之后这段时期, 是心理学、社会学和在当时仍是新生学科的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在信任研究方面跨学科交流富有成效的时期。

1958年, 美国心理学家Deutsch的著名囚徒困境实验从人际信任方面揭开了信任研究的序幕。如前所述, Deutsch认为信任是一种行为选择。此外, Deutsch从探讨如何解决冲突入手, 由人际信任角度得出:在人际关系中, 信任其实是对情境的一种反应, 它是由情境刺激决定的个体心理和个人行为, 信任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改变。在这里, 信任被当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所决定的因变量。Deutsch的这项实验研究, 开创了心理学人际信任研究的先河, 被视为人际信任的经典研究之一。

接着, Goffman (1963) 在其对日常社会交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中, 论述了信任在社会活动中的必要作用。Erikson (1965) 强调了学会信任在儿童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Garfinkel (1967) 对于基本信任的民族方法学研究也同样强调了信任对于维持正常社会道德秩序的必要性。

随后, 心理学家Rotter (1967) 等在人际信任领域的研究表明, 信任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 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Rotter则指出, 信任是个体对他人的言词、承诺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 Rotter在此基础上发明了“人际信任量表”, 用来测量个体信任倾向性和某一人群信任的总体水平。

Luhmann (1979) 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信任在功能上作为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这一本质进行了论述。他指出, 如果我们不能依赖一贯性和有限理性预期, 现实的复杂性会把我们淹没。Luhmann把信任的概念与我们对社会复杂性的这种体验联系了起来, 他所引入的一个关键性思想是他对个人信任、系统信任和泛化媒介信任 (真理、爱情、权力、货币) 的区分。制度信任的问题后来不断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在社会学领域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还有Zucker (1986) 的贡献, 她根据信任来源对信任进行了分类。她认为, 从历史的观点来看, 除了基于程序的信任和基于人格的信任外, 还有基于制度的信任, 她还以发生在19和20世纪美国社会经济系统的根本性变化为例对基于制度的信任进行了说明。Giddens (1990) 也指明了信任在全面理解当代社会的中心地位。他认为, 后现代由于信任社会基础的相对不稳定, 所以需要在人际水平上积极地培养信任。

在组织行为学研究方面, Zand (1972) 的论文在早期很有影响。他认为信任是一种渐进的自我增强现象, 并提出了信任的信任螺旋式增强动力机制模型。人们对商业关系和管理实践重新燃起的兴趣又大大推动了信任研究的发展, 的确是这样, 理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现实的改变和对此进行解释的需要引导的。对于一个组织的竞争性而言, 有三个方面可能是特别关紧的:灵活性、合作和学习。简单来说, 这些都需要组织在结构和个体行为方面具有开放性。因此, 研究者和实践者都欲求助于信任这个概念, 把它作为能使管理者在简化社会不确定性和脆弱性, 获得组织开放性以至于竞争性的一种机制。

直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 信任研究还如一个新的研究研究课题一样典型, 是非常概念化的, 只是在最近几年, 更多的信任研究开始致力于实验调查, 验证假设、建立模型的量化研究开始在这个舞台大量出现。

三、信任研究兴起的原因及其对组织管理的意义

信任研究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进入各学科, 近十多年来, 心理学、社会学及管理心理学对组织中信任的研究成为热点。信任研究尤其是组织中信任研究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现实原因。

现代社会组织基本上都可以归入到官僚制这一组织模式, 整个20世纪的组织实践也一直是在官僚制的框架下修补和完善的。现代官僚体制的基础是固定而正式的司法范畴原则, 一般而言由规则加以统制, 亦即必须遵守法律和行政法规。现代官僚威权的稳定性和理性根源在于整个制度受制于法规, 在上位者调度指挥的能力受到清楚而确切的明文限制, 部属的权利和职责也都事先就加以规范了。民主的成分越多, 就意味着对权威的监督越来越多, 信任越少。就近代民主制度是在熟人社会解体的废墟中产生出来而言, 它本身就是因为那种存在于熟人社会中的习俗型信任消失而被作为填补空白的制度设置, 随着民主的发展, 信任变得越来越无关紧要了。近代的人们通过民主制度的完善, 试图去证明一个社会即使没有信任也可以良好地运行。

行政组织中的这种设计思想反映在现代工业组织中就是泰勒应用在现代组织中的管理思想。正如Fukuyama所说:“泰勒尝试推荐一套高度专精化的制度, 把大规模生产的‘法则’形诸条文, 刻意避免装配线上劳工展现个人的主动心、判断力, 甚至是个人的特殊技艺--泰勒思想是低信任度、规则至上的工厂制度的缩影。”这是一个对现代组织基本的而又准确的评价。

但是, 随着组织型态的不断改变:从过去讲求价格机制的市场式组织, 演变为讲求理性管理的层式组织, 再转变为介于市场与科层间的网络式组织, 组织中的管理层次在不断减少, 职能部门的界限淡化, 组织结构扁平化, 管理控制难度增大, 工作环境中的信任逐渐被研究者和管理者所重视。其次, 劳动力构成方面的变化也是信任重要性增加的原因。在近十多年来, 劳动力构成方面的重要趋势是其多样性的增加。劳动力多样性的增加使得不同背景的人们交流和密切交往成为必然, 这种劳动力的多样性使得不能再靠背景、经历相同来相互吸引并增加共同合作的意愿。这样的背景下, 发展相互信任就成为提高员工共同工作效率的一种机制。此外, 工作场所参与式管理风格和工作团队的大量出现也使信任变得愈来愈重要。现在的组织中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自我管理团队, 使用自我管理团队, 必须用信任取代控制, 因为对员工的直接观察已经不现实。自我管理团队的出现和对员工授权的依赖使得控制机制在减少或取消的同时, 信任概念的重要性在不断增加。

总之, 信任已经成为维持组织效能与维系组织生存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对组织效能的影响方面, 信任可以有效降低管理事务的处理成本、防范投机行为, 而且亦能降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促使组织内部的资源做更合理的运用, 从而提高组织效能。除此之外, 信任也可以促成组织成员之间的互助合作, 使人际间的沟通更加顺畅, 部属愿意配合上司的决策, 成员能够认同组织目标等, 不但能够提升团体与组织的凝聚力, 而且有助于组织生存的维系。信任研究有助于理解信任的形成原因、机制等, 这些对于组织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Deutsch, M..Trust and Suspicion.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1958, 2:265-279

[2]Guido Mollering, Reinhard Bachmann, SooHee Lee.?Introduction: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trust-foundations, constellations, and issues of oper-ationalisation.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2004, 19 (6) :556

[3]Mayer R C, Davis J H&Schoorman F D.An integrative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trust.Academyof Management Review, 1995, 20 (3) :709-734

[4]McAllister D.Affect-and cognition-basedtrust as foundations for interpersonal cooperation in or-ganization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5, 38:24-59

[5]Robinson S L.Trust and Breach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6, 4:574-599

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 篇10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管理理论,成果借鉴

一、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

新公共管理是世界管理的一部分, 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新公共管理理论从博奕论, 以及法学和经济学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另外欧文.休斯 (Owen.E.Hughes) 从一般管理的框架入手得出了新公共管理的观点, 认为“新公共管理”的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的内部要素、管理的外部构成要素三个部分。根据西方行政学者们的论述, 新公共管理的基本思想可以做如下概述:

(一) 掌舵与划桨分开。

即把服务和执行职能从掌管它们的集中决策部门中分离出去给予服务提供和执行机构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并通过与这些机构签订绩效合同使对服务结果负责。政府把管理和具体操作分开, 政府只起掌舵的作用而不是划桨的作用。这样做可以缩小政府的规模, 减少开支, 提高效率。“掌舵的人应该看到一切问题和可能性的全貌, 并且能对资源的竞争性需求加以平衡。划桨的人聚精会神于一项使命并且把这件事做好。掌舵型组织机构需要发现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划桨型组织机构倾向于不顾任何代价来保住‘他们的’行事之道。”

(二) 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新公共管理改变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下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市场不仅在私营部门存在, 也在公共部门内部存在。当市场在公共部门出现时, 我们通常称之为系统, 如教育系统、职业训练系统、心理卫生系统。但它们都是市场, 就同金融系统、银行和保健系统一样都是市场。如果我们把市场导向的思想应用到我们的公用系统上去, 我们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就。”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 政府公务人员应该是负有责任的“企业经理和管理人员”, 社会公众是向政府提供税收的纳税人和享受政府服务的“顾客”或“客户”, 政府服务以“顾客”为导向, 应增强对社会公众需要的响应力。

(三) 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经验和竞争机制。

与传统公共行政排斥私营部门管理方式不同, 新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经验, 如全面质量管理、目标管理, 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 政府应根据服务内容和性质的不同, 采取相应的供给方式。同时引入竞争机制, 取消公共服务供给的垄断性, 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 通过这种方式将竞争机制引入到政府公共管理中来, 从而提高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二、新公共管理的借鉴意义

(一) 政府借鉴企业家的管理模式, 降低行政成本, 提高行政效率。

我国政府机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高投入低效率的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在传统政府模式下, 政府不仅制定政策, 而且亲自提供服务。结果是政府什么事都作不好, 显得过于疲惫。新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决策和管理, 即制定公共政策并实施监督与评估, 而具体的公共服务则由私营部门、非营利组织和下级政府组织通过竞争来提供。为了提高效率, 政府管理人员首先应树立效率意识, 增强活力, 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 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 新公共管理引入一些科学的企业管理方法技术。

我国的政府管理处在传统的科层制管理环境, 习惯于依赖正式的规章制度, 领导对下级的控制着眼于过程而不是结果, 评价工作人员的主要标准不是看他们的业绩和对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 而是看他们能否严格遵守规则, 缺乏成本——效益分析。我国应该适当的把一些科学的私营管理方法, 如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引入公共行政领域, 对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是有促进作用的。

(三) 适当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

加大政府体制创新力度, 切实转换政府职能, 推动政府改革, 用市场的力量改造政府, 改善政府绩效的有效手段便是引入竞争机制。只有通过适当引入竞争机制, 在政府管理中注入一些市场的因素, 用市场的力量来改造政府提高效率, 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提高效率和质量, 使政府体制更灵活, 从而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 政府服务应以公众或市场为导向, 并增强政府的回应。

企业管理及其意义 篇11

关键词:马克思工资理论;工资决定机制;启示和意义;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261-02

一、马克思工资理论及其对工资决定的启示

(一)马克思的工资理论

马克思认为,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者价格的转化形式,所以,工资的高低是由劳动力价值决定的。劳动力价值是指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构成包括:维持工人自身正常生活状况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维持工人家属、子女即劳动力的替补者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的教育费用。

马克思指出:“简单劳动的生产费用就是维持工人生存和延续工人后代的费用,这种维持和延续后代的费用的价格就是工资,这样决定的工资就叫做最低工资。”马克思认为,劳动力价值的最高限受到历史及社会因素的影响;工人工资决定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企业利润的制约;供求关系和市场竞争影响劳动力的价格;考察工人工资的数量和它的变化不仅要看工人所得货币的多少,而且还要考虑这些货币的实际购买能力。

(二)马克思工资理论的启示

1.对基本工资决定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劳动力价值包括了劳动者维持个人及家庭生存及教育培训费用的支出,是劳动者能够维持劳动再生产的底限需求,所以企业在确定劳动者工资时,要合理划分劳动者工资结构,其中基本工资应属于劳动者工资构成中的刚性部分。

2.对工资总额决定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工资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历史文化、企业利润、供求关系及物价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企业在确定职工工资总额时,要综合考虑包括国家关于工资增长的政策性要求、当地社会平均工资、职工往年收入、企业当前的支付能力、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程度以及当地的CPI水平等因素。

3.对工资激励作用的启示

马克思认为,工资有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之分,实际工资反映的是劳动者真实的生活水平,只有在物价水平和名义工资同时提高且提高水平一样的条件下,职工的实际工资与名义工资才是对等的。因此,企业通过采取提升工资对员工实施激励时,要充分考虑到职工实际工资水平,确保工资提升水平高于物价水平,才能实现利用工资进行激励的目的。

二、目前工资确定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部分企业工资总额受到国家管控

目前除了民营化的企业外,绝大多数国有企业依然处于国家控制工资总额阶段,不拥有完全自主决定工资的权利。一方面,这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且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将影响到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纳入到国家管控范围是必然举措;另一方面,政府控制企业的工资总额,影响了企业建立薪酬激励机制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职工工资的确定与市场水平没有挂钩

从实践来看,多数企业的职工工资决定并没有与市场水平挂钩,主要表现在企业确定本企业职工工资时,没有考虑当地的社会水平工资、物价水平以及行业内其他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主要原因包括:(1)在我国的劳资关系中,职工属于弱势群体,主要维护职工权益的工会与企业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没有独立性,不能完全为争取员工的权益工作;(2)企业竞争情报系统不完善,没有能力及时获得同行业其他企业的薪资信息。

3.职工工资与工效挂钩

在企业自主决定工资总额方面,我国之前提出了“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幅度低于企业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的两低于原则要求,这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职工充分分享劳动成果的权利。为了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与人民共享,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不管是两低于原则还是同步增长原则,都是从国家层面要求工资决定与企业效益挂钩的体现。依据马克思的工资决定理论,工资决定不仅仅是企业利润的影响。还受经济及社会因素、物价水平和供求关系等影响,简单粗暴的将职工工资与企业效益进行挂钩,不利于发挥工资的激励作用。

三、建立现代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对策建议

1.加大企业的自主管理权

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自由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企业会使出浑身解数,而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获得和保留人才,薪酬激励是核心。在政府控制企业工资总额的条件下,企业难以在薪酬激励方面有所作为,因而也就难以在获得和保留核心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现代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既要满足国家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的监控又要满足国有企业自主管理的需要。可以采取折中策略,即建立工资预算管理体系,即企业根据需要自行制定年度工资预算,年度工资预算报政府备案,政府对企业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监控,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这种做法既实现了企业工资总额决定的自主权.同时又能满足政府管控的需要。

2,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

目前企业工会在行政上隶属于企业,工会主席由企业任命,工会工作人员由企业发放工资,这种机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会的独立性,促使工会不能完全站在职工的角度思考问题,有必要增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如企业工会主席由职工评选产生。工会工作人员的工资由政府从企业缴纳的税收中拨付或者直接由政府拨付的工会经费中支出。在工资决定中,工会主要针对当地物价水平和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为职工争取最大化权益。

3.提升职工的维权意识

在我国的劳资关系中,劳动者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除了工会组织的无力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劳动者自身维权意识的薄弱,一方面是因为劳动者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法规条款的认知程度较低,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在哪些利益环节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是因为劳动者自身式微,话语权不够,害怕维权不成造成个人更大的利益损失。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尤其是政府要加大普法的宣传力度,让劳动者的维权行为有理有据,理直气壮;另一方面,广大劳动者要联合起来,通过工会组织和劳动者代表,合法一致地与企业进行谈判或商讨,增强职工队伍在劳资谈判中的话语权。

4.合理区分工资结构

依据马克思的劳动力价值论,劳动者的工资是劳动力价格或价值的转换形式,而劳动力价值包括劳动者维持个人及家庭基本生活以及教育费用的支出,马克思认为这决定了劳动者的最低工资。最低工资是企业要求劳动者维持再生产的基本支出,但仅有最低工资并不能对劳动者产生激励,所以劳动者的工资结构至少应该包含两个部分,一是企业满足劳动者基本生理需求的刚性工资部分,这部分工资随着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具有向下的刚性,另一部分是企业满足劳动者激励需求的柔性工资部分,这部分工资会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及企业经营利润的影响而会有所调整。

5.明确工资决定因素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受到劳动力价值、社会及历史文化因素、企业利润、物价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企业而言,可能决定本企业工资水平的各因素构成和权重并不相同。但是在同一企业,一定要通过薪资政策明确决定本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因素,让员工了解自己工资水平形成的渊源,避免员工因不知情或误解而产生对企业的不满,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实践及其意义 篇12

一、近年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案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 是中国国内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 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等电子产品。2008及2012年度, 联想集团两次上榜美国《财富》杂志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IBM于1914年创立于美国, 是世界老牌信息工业跨国公司, 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年来, IBM成功地为中国的金融、冶金、石化、交通、制造、商品流通等行业等提供了各类信息系统。2004年12月8日上午9时, 联想集团正式对外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从此以后, 联想一跃升至全球PC市场排名第三位。通过这次收购, 联想在品牌、技术、管理、产品、战略联盟和运营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并购后, 联想“继续使用IBM品牌, 保留IBM的销售人员, 甚至任用IBM的高管为联想的新CEO”。为更好地进入全球市场, 联想将全球业务总部设在纽约, 并在北京和美国的北卡州建立主要运营中心。

在汽车行业, 吉利汽车成立于1986年, 是我国民营汽车制造行业的娇子, 主要业务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2012年, 吉利上榜世界500强, 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汽车企业。沃尔沃汽车的豪华轿车业务是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一个部门, 由于收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沃尔沃汽车遭到重创。仅仅2008年一年的亏损额就高达15亿美元。因此, 福特公司亟需出售这个这个亏损大户, 以获得一笔宝贵的流动资金来拯救整个公司。吉利汽车在成功实施自主创新的名牌战略之后, 开始积极谋取海外收购的战略。2009年4月, 吉利汽车收购了著名的澳大利亚DSI公司, 使其核心竞争力大大增强。2010年3月28日, 吉利汽车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正式签署收购沃尔沃的协议。至此, 吉利以18亿美元从福特手中购得沃尔沃100%的股权, 还包括其相关资产及知识产权。这标志着中国企业并购海外豪车企业的第一步。同年8月2日, 吉利集团宣布完成对沃尔沃的全部股权收购。收购沃尔沃以后, 吉利掌控了国际著名品牌, 并吸收了一流的技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湖南华菱集团是由湖南湘钢、涟钢、衡钢三大钢铁企业联合组建的大型企业集团, 是我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 业务涉足资源投资、钢材深加工、钢铁主业协力服务等领域。2002年以来, 国内对铁矿石需求大幅增长, 而全球铁矿石贸易量有70%以上垄断在三大国际矿业公司手中。面对重重危机, 华菱集团要实现发展目标, 必须突破资源的瓶颈。为此, 华菱集团与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出口商FMG公司进行了合作。2009年2月, 华菱集团与澳大利亚FMG公司签署股权合作协议, 收购了FMG公司17.34%的股权。尽管只是部分收购, 然而华菱集团一跃成为FMG第二大股东, 并获得了每年1000万吨铁矿石资源。华菱集团收购FMG是一次成功的国际收购, 双方在更多的领域内进行合作, 实现了互利双赢。

除此之外, 近年来中国企业成功的海外并购还有:2007年, 中国工商银行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的股权;2009年12月, 北汽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2009年7月, 中海油和中石化联合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在安哥拉的一处石油区块20%的权益;以及最近, 五矿联合体成功地并购了秘鲁铜矿, 等等。

二、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

进入21世纪以后的几年间, 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了8倍, 从“2000年的270亿美元上升到2009年的2300亿美元”。中国大型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政策可谓旗开得胜。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 中国企业积极探索海外并购之路, 对于自身来说意义重大。英国经济学家彼得•诺兰在《中国能不能购买世界》提到, 收购和兼并对于建立全球商业系统至关重要。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海外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 开拓国际市场;可以实现技术升级改造, 强化资源整合;可以借鉴西方企业管理经验, 增加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1. 扩大企业规模, 开拓国际市场

企业规模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很多大型企业都把企业规模的扩大作为一种基本的发展战略。在当今全球化时代, 大型跨国企业不断整合, 形成系统集成商。在资本主义全球化的30年间, 产业集中几乎蔓延到了各个行业。因此, 国际市场的开拓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亦至关重要。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海外并购是实现企业规模扩大、开拓国际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联想收购IBM是我国IT产业迄今为止最大一笔海外投资。通过收购IBM的PC业务, 联想一举跻身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由于受到技术和地域的限制, 联想在国际市场上举步维艰。收购IBM之后, 联想不仅拥有了IBM个人电脑的全球研发机构, 而且还在北美市场有了生产和销售的渠道。2009年, 联想开启了成熟市场与新兴市场两大业务集团及Think和Idea两大生产集团双轨模式。通过这次并购, 联想的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更为重要的是, 联想通过借助IBM的优势资源迅速扩展了国际市场, 一举成为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汽车行业, 吉利收购沃尔沃并以此为跳板, 成功地打入了国际市场。吉利是中国民营企业, 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 要打入国际市场真可谓是“难于上青天”。然而, 中国企业要有长远的发展, 占领国内市场、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是一条必经之路。吉利依靠沃尔沃的品牌优势, 稳固了国内市场并为其进入国际市场提供了“通行证”。

2. 实现技术升级, 强化资源整合

邓小平曾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企业来说, 科学技术是企业的灵魂和生命力。西方在18世纪60年代就进行了工业革命, 经过了200余年的发展, 其科技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了获得先进技术, 中国企业积极与世界各地建立商业伙伴关系。随着产业集中程度的提高, 价值链的整合已经发展成为一项综合规划与协调活动, 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就是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即少数几家出于行业垄断地位的大公司, 它们在商业资源整合方面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 并购西方企业, 取得先进技术并进行资源整合无疑是一条捷径。

以汽车行业为例。由于西方工业化发展较早, 其技术也较为成熟。而中国汽车行业则发展较晚, 在技术上也很难与国际巨头相比。在汽车行业存在着惊人的行业垄断, 其中全球五家巨头汽车装备公司, 垄断了全球汽车生产的一半以上。全球前十名汽车装备公司全部都来自高收入国家。因此, 中国的汽车行业要想突破技术瓶颈, 实现资源整合, 并购国外汽车公司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吉利依靠沃尔沃的先进技术对自身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改变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车“技术含量不高, 不够安全”的成见。并购沃尔沃之后, 吉利汽车已经成为国际化知名品牌, 它的先进技术和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等特点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此外, 北汽成功收购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也是为其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提供了诸多便利。

3. 加强企业管理, 增加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企业管理范围较广, 可以说涵盖了企业活动的整个过程,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尤其是信息化时代, 企业管理利用软件和网络化办公, 建立了畅通的交流运营平台。有效地企业管理, 可以增强企业的运作效率、提高产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外企业, 尤其是大型企业发展较早, 其企业管理模式较为先进, 在世界商业中的竞争力也较强。

联想收购IBM之后, 不仅获得了IBM的先进技术、品牌、销售渠道, 同时也整合了IBM的先进管理经验。为扩展全球业务, 联想将全球业务总部设立在纽约, 并在北京和美国北卡州设立主要运营中心, 在世界各地设立销售办事处。2005年, 联想任命阿梅里奥为CEO, 在他的领导下, 联想采取措施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并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仍以吉利汽车为例, 吉利自从收购沃尔沃之后, 建立了国际化的品牌。吉利虽有三大品牌, 但一直以来尚缺乏一种顶级豪华品牌, 有了沃尔沃, 吉利汽车距离完成创建国际知名品牌的任务又近了一步。沃尔沃在国际上是一个著名的汽车品牌, 号称生产世界上最安全的车辆。吉利利用沃尔沃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大大提升了自身在本土市场的竞争力和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三、小结

尽管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有过许多成功的尝试, 然而也存在隐忧和失败。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 整合海外企业是一项长期和艰难的工作。TCL收购法国国营电视龙头汤姆逊后就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经营陷于困境。由于处于政治上的考虑, 中石油就未能成功收购优尼科石油公司。然而, 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仍是其走向世界的一条重要道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对于企业自身突破发展瓶颈, 改进技术, 提高国际影响力等意义重大。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达的今天, 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近年来, 中国企业积极践行“走出去”发展战略, 并在海外谋求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并购表明中国企业已开始实施全球化战略。本文对于近年来中国企业成功地海外并购实践进行分析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对海外并购对于中国企业的意义进行阐述。文章认为,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有利于扩大企业规模, 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技术升级, 强化资源整合以及加强企业管理, 增加竞争优势等。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实践的不断践行, 中国企业的全球化进程必能更进一步。

关键词: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意义

参考文献

[1]彼得·诺兰, 姚明雷 (译) .中国能不能“购买”世界[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1, 21.

[2]聂东平, 威廉·道尔, 李娟 (译) .中国企业改变世界[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103, 113.

[3]彼得·诺兰, 姚明雷 (译) .中国能不能“购买”世界[M].北京:红旗出版社, 2014:102.

上一篇:工地运输下一篇:模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