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2025-01-07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共7篇)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1

先天性心脏病是临床上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自然病死亡率为20%~50%[1]。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多发病,起病急,症状重,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患肺炎较多,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严重者可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而危及生命。而先天性心脏病是婴幼儿重症肺炎的高危因素之一,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心力衰竭易导致病情加重。徐州市儿童医院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对收治的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选择在徐州市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6例,入选的所有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且均经心脏彩超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年龄(1.1±0.5)岁;体质量6~12kg,平均体质量(8.5±2.1)kg。

1.2 方法

按照贯序法将56例患儿随机地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及体重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做常规检查,具体包括:电解质、胸片、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予低流量鼻导管吸氧0.5~1 L/min,给予敏感抗生素,辅予拍背、氧驱动雾化、吸痰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巴胺,5μg/(kg min),加入等量酚妥拉明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3h,2次/d,共用3d。治疗期间心电监护,定期进行血气、电解质检查。

1.3 疗效标准

(1)治愈:无发热、咳嗽、呼吸平稳、无面色青灰、无肺部音;(2)显效:无面色青紫、肺部无音但双肺呼吸音粗;(3)好转:面色青灰改善、肺部音减少;(4)无效:面色青紫、发热、咳嗽、呼吸急促、肺部音明显。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由表1可知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转归

在住院期间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而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5例,但无死亡。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造成婴幼儿反复肺炎的最常见原因,特别是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平时肺部充血,心力衰竭时肺部淤血水肿。在肺充血、淤血的基础上,轻微上呼吸道感染,很容易引起支气管炎和肺炎。且先天性心脏病平时就有慢性心功能不全,肺炎时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加重。如心力衰竭不能控制,抗生素治疗就难以奏效。故对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应积极控制慢性心功能不全。酚妥拉明作为一种α受体拮抗剂,能够扩张肺部小动脉,使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暂时性降低,有利于肺泡间质及毛细支气管周围的炎性分泌物吸收,能扩张全身小动、静脉。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对于预防心力衰竭有一定的作用。多巴胺可以直接兴奋心脏β受体,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排血量增加,改善肺部微循环,增进肺的换气功能,多巴胺对外周血管的作用与剂量有关,2~5μg/(kg min)时,可使肾、肠系膜、冠状动脉及脑血管扩张,同时出现轻、中度正性肌力作用[2,3,4]。两药合用,能有效阻断肺炎缺氧引起的心血管系统病理生理变化,既能增加心输出量,又能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对预防心力衰竭起很大的作用,同时可减轻肺充血状态.促进肺泡气体交换,结合常规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可使低氧血症尽快恢复到正常,解除肺小动脉的收缩.减轻肺循环阻力,降低右心负荷,使肺部音消失快,呼吸困难、发绀、气促短期内得到缓解,肺部炎症尽快消退。本文对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并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住院期间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而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5例,但无死亡。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多巴胺、酚妥拉明在吸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的配合下,用于治疗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本文对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多巴胺、酚妥拉明联合治疗,并与仅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住院期间治疗组无1例发生心力衰竭,而对照组发生心力衰竭5例,但无死亡。两组心力衰竭发生率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巴胺、酚妥拉明在吸氧、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的配合下,用于治疗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及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治疗

参考文献

[1]李如春.酚妥拉明治疗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疗效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23):66.

[2]范庆浩,郑雪梅,黄国金,等.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47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07,6(3):29-30.

[3]姜小云.婴幼儿肺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治疗和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z1):44-45.

[4]周文珏.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物理治疗48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43.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儿科治疗患儿, 男女比例21∶27, 年龄在49d~3岁。入选标准: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左向右分流型CHD合并肺炎, 心功能Ⅲ~Ⅳ级。所有患儿结合胸部X线平片、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ECG、病史确诊无误。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在性别、年龄、症状、体征等各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及监测指标

常规的综合治疗用地高辛、螺内酯、卡托普利等治疗, 两组相同。此外, 米力农组0.5μg/ (kg·min) 米力农 (注射用米力农, 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 , 维持24h静脉滴注, 连续5d;对照组10μg/ (kg·min) 多巴酚丁胺, 维持24h静脉滴注, 连续5d。给药同时, 均采用床边血压、心电连续监测记录血压、心率及心律类型。用药前后血压、心电的变化, 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 描记心电图。记录用药前后测定血、尿常规, 肝、肾功能及血小板计数。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用药前及用药第五天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房室瓣E、A峰比值 (E/A) , 左室收缩末径 (LVDD) 、左室舒张末径 (LVSD)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收缩时间间期 (LVSTI) 、左室短轴缩短率 (LVSF) 、右室收缩时间间期 (RVSTI) 、肺循环血流量/体循环血流量 (Qp/Qs) 、右室心脏指数 (RV-CI) 、左室心脏指数 (LV-CI) , 并由监测数据确定心功能改善程度和临床疗效。

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心功能改善等级分为无效、改善、有效、显效。无效:临床症状未见好转甚至加重, 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改善:临床症状有好转, 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但未消失, 心功能分级减少Ⅰ级;显效:临床症状消失, 心功能分级减少Ⅱ级或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本组所有研究数据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比较, 米力农组有效率达95.8%, 多巴酚丁胺组有效率为70.8%, 两组在临床疗效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06) , 所有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

3 讨论

婴幼儿CHD合并肺炎很容易引起心力衰竭, 如果治疗不够及时有效, 极有可能导致夭折。提高CHD的治愈率至关重要, 而单纯的传统的基础治疗, 不良反应多、安全剂量小等多种缺点, 导致疗效不佳[1,2,3,4]。米力农是双吡啶衍生物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其作用机制为: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 增加细胞内的cAMP的含量, 促进钙离子内流, 增加心肌细胞浆的钙离子浓度, 最终增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脏排血量[5,6]。此外, 米力农可以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 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的作用, 同时还具有正性肌力、降低体、肺血管阻力和提高心室舒张期顺应性的作用, 是一个作用机制新颖的新型药物。本次研究亦证明米力农临床疗效确实明显优于对照组多巴酚丁胺, 有效率达到95.8%, 且与文献报道数据接近。根据文献报道, 0.5μg/ (kg·min) 的米力农治疗效果较佳, 且不良反应出现概率明显低于负荷剂量, 因此, 此次研究采用剂量为0.5μg/ (kg·min) 。由于米力农半衰期短, 在体内消除快, 故采用静脉滴注连续给药, 以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 达到理想疗效。此外, 米力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 以免不良反应和中毒反应的发生。总之, 米力农结合基础综合治疗药物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米力农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儿科治疗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患儿48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米力农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0.5μg/ (kg min) 的米力农治疗, 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多巴酚丁胺10μg/ (kg min) 治疗。两组均采用静脉滴注24h持续给药, 连续5d。观察两组的心功能的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经比较, 米力农组治有效率高达95.8%, 多巴酚丁胺组有效率为70.8%, 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06) 结论 维持剂量的米力农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是一种安全、可靠、快速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米力农,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多巴酚丁胺

参考文献

[1]郭建华.米力农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 (下半月刊) , 2008, 38 (10) :900-901.

[2]利丹, 黄晓利.米力农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17) :2702-2703.

[3]王志宏, 李波, 王刚, 等.米力农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7) :72-73.

[4]徐衍梅, 李渝芬, 王树水, 等.米力农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术前血液动力学干预的研究[J].小儿急救医学, 2005, 12 (6) :464.

[5]阮兢, 阮健, 邓向红, 等.心衰婴幼儿血浆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变化及米力农对其的影响[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06, 21 (7) :8-9.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入住院治疗的38例先心病并肺部感染的患儿, 其中男20例, 女18例。年龄0~1岁12例;1~3岁19例;3~6岁7例。其中室间隔缺损12例;房间隔缺损16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以上结果均经心脏超声明确诊断。所有病例X线胸片均提示肺部感染。临床体征:全部病例听诊大多数可在心前区闻及心脏杂音, 肺部听诊闻及中、细湿啰音, 部分患儿可闻及哮鸣音及痰鸣音。

1.2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予以吸氧、抗感染、化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 必要时应用强心、利尿、血管活性药物等。

1.3 护理

1.3.1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已经逐渐成为护理工作中的关键部分。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 促使人们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3]。对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 对促进疾病的康复, 缩短住院时间, 减少医疗费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大多数年龄比较小, 病种复杂, 简单的传统教育无法满足患儿家长的需要。因此对先心病患儿及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可以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针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有: (1) 先心病的种类、诊断及主要治疗手段; (2) 肺部感染的诱因、症状及对患儿可能的影响; (3) 饮食、休息及用药的具体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4) 对患儿进行病情观察的项目及具体方法等。

1.3.2 生活护理

(1) 病室要严格消毒, 避免院内感染。注意患儿保暖, 室温保持在18~22℃, 同时患儿呼吸道黏液腺分泌不足, 再加上肺炎呼吸次数增多, 呼吸道黏膜比较干燥, 室内湿度应保持在50%~60%。另外, 患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 代偿机能差, 肺部有炎症时换气面积减少, 需要有充足的氧气, 因此必须保持病室空气流通[5]。 (2) 保持安静和保证患儿充分睡眠是病情恢复的主要措施, 患儿静卧, 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哭闹, 重型患儿严格卧床休息。各种操作尽可能时间集中, 操作准确轻柔, 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患儿尤为重要。同时保持病室安静, 减少陪护人员[6]。 (3) 保持呼吸道通畅。婴幼儿气管、支气管相对狭窄, 缺乏肺弹力组织, 黏膜血管丰富, 纤毛运动差, 清除能力弱, 易感染使痰液阻塞呼吸道, 影响治疗, 因此, 保护呼吸道通畅极其重要。对痰液黏稠、咯痰不畅的患儿按医嘱给予予沐舒坦7.5~15 mg加生理盐水2 m L空气压缩器雾化或氧气驱动雾化 (氧流量为4~6 L/min) 吸入, 2~4次/d, 使药物达到气管、肺部及细支气管, 痰液变稀薄利于咳出。同时吸入15 min后行翻身、拍背, 以利痰液排出, 从而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助于患儿病情恢复[6,7]。

1.3.3 心理护理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护理工作由原来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心理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8]。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给患儿家庭带来精神上、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这种心理反应不仅影响患儿家属的心理健康, 也直接影响着患儿, 并且加重患儿的心理负担,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9]。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是治疗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患儿病情一般进展快而且严重, 恢复起来较其他肺炎患儿慢, 家长往往思想准备不足, 心理负担较重。为了避免患儿家长产生焦虑、紧张的心理, 关心患儿, 真正做到设身处地为患儿着想, 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对于疾病的有关知识、诊疗计划、检查过程, 医护人员要给予耐心解释和疏导, 消除家长和患儿恐惧心理, 并说服其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 使其心理平衡, 情绪稳定, 以愉快的心情关心和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争取早日康复。同时, 护士要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 说话要谨慎, 语言要精炼, 操作要细致, 使患儿家属及患儿解除顾虑,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帮助患者尽快解除主要症状, 如疼痛、高热不适等。只有解决了患儿的躯体痛苦才能使患者消除焦虑紧张情绪, 获得理解和信任, 积极配合治疗[8,10]。

1.3.4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防患于未然。患儿年龄越小, 病情往往变化快, 随时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及周围循环的变化, 应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 给予及时处理, 以保证病情正常转归。 (1) 心率:心率增快是心力衰竭较早出现的体征, 是小儿心力衰竭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如果婴儿心率>180次/min, 幼儿心率>160次/min, 儿童心率>120次/min, 需要考虑是否有心衰的可能; (2) 呼吸:婴儿>60次/min, 幼儿>50次/min, 儿童>40次/min, 并伴有唇周发绀、三凹征、点头样呼吸、鼻翼煽动, 应视为心力衰竭征象。 (3) 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 (4) 神志和精神状态:如果患儿烦躁、哭闹不止, 为心力衰竭时脑供血不足的兴奋症状。要重视患儿的哭闹, 及时处理, 避免加重或者诱发心力衰竭。 (5) 尿量:尿量的多少既是心肾功能的指标之一, 又是补液量、补液速度的指标之一。 (6) 若患儿有严重的憋喘或者突然呼吸困难加重、烦躁, 常是呼吸道痰液梗阻的表现, 需要立即头侧卧位、拍背、吸痰、吸氧等处理。 (7) 如果患儿突然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气急、肝脏短时间明显增大等心力衰竭表现, 应及时报告医生, 并减慢输液速度, 配合医生做好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治疗[11]。

1.3.5 饮食护理

饮食及喂养是供给患儿足量热卡和营养的关键。护理要点: (1) 有先心病的患儿, 喂养比较困难, 吸奶时往往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 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 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 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 (2) 喂哺后轻轻放下侧卧, 以防呕吐物吸入而引起窒息。 (3) 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适当限制食盐摄入。 (4) 重型患儿喂养困难, 应特别细心、耐心、少食多餐, 以免导致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 (5) 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 以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及热卡, 以增强体质。 (6) 年长患儿鼓励食用含纤维较多的蔬菜、水果等, 以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排便用力, 一旦发生便秘给予开塞露通便[2,12,13]。

1.4 观察指标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血清B型钠尿肽 (BNP) 水平, 评价治疗效果。检测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在入院后第2天以及出院前1天清晨, 抽取空腹静脉血5 m L, 以3000 r/min, 离心10 min后分离血清, 然后置于-80℃的冰箱内保存。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患儿BNP为 (535.2±55.7) pg/m L;患儿入院后给予积极治疗干预, 治疗后BNP下降至 (137.4±28.4) pg/m 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4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住院治疗的24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中男性120例, 年龄:出生后30min~1岁95例, 1~3岁10例, 3岁以上15例。女123例, 年龄:出生后30min~1岁99例, 1~3岁12例, 3岁以上12例。

1.2 先天性心脏病类型[1]:

1.2.1 左向右分流型106例

室间隔缺损 (室缺) 67例, 动脉导管未闭20例, 房间隔缺损 (房缺) 17例, 全肺静脉引流2例。

1.2.2 右向左分流型32例

缺血型:法洛四联症10例, 房缺并法鲁四联症例4例, 法洛三联征4例, 爱勃斯坦畸形1例。充血型:完全大动脉转位5例, 艾森曼格综合征5例。无分流型:肺动脉狭窄2例, 室缺并二、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

1.2.3 两种以上畸形65例

房缺并室缺43例, 房缺并动脉导管未闭12例, 室缺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 房缺、室缺并肺动脉高压3例, 房缺并肺动脉狭窄1例, 动脉导管未闭并肺动脉狭窄1例。

1.2.4 三种以上畸形30例

室缺、右室双出口并肺动脉狭窄9例, 房缺、室缺并动脉导管未闭8例, 房缺、室缺、肺动脉狭窄并肺动脉高压7例, 室缺并肺动脉狭窄2例, 房缺、室缺并主动脉关闭不全1例, 房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肺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 房缺、室缺、肺动脉狭窄、肺动脉高压并完全大动脉转位1例, 室缺并二、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

1.2.5 其他心脏畸形10例

单心房5例, 房室管畸形1例, 三房心1例, 右位心1例, 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 巨大肺动脉瘤1例。

1.3 合并症类型

1.3.1 呼吸系统

支气管肺炎147例、重症肺炎53例、呼吸衰竭15例、先天性喉喘鸣7例、胸腔积液3例。

1.3.2 心血管系统

急性心力衰竭56例、慢性心功能不全9例、心肌炎4例、心包积液3例、严重房室传导阻滞1例、细菌性心内膜炎1例。

1.3.3 神经系统

阿斯综合征4例、颅内出血2例、脑瘫1例。

1.3.4 感染

严重代谢性酸中毒9例、败血症5例、巨细胞病毒感染5例。

1.3.5 血液系统

中度贫血12例、血小板减少症4例、新生儿出血症3例、消化道出血1例。

1.3.6 消化系统

腹泻病7例、中度营养不良7例、中毒性肠麻痹6例。

1.3.7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21例、早产5例。

1.3.8 其他

先天愚型6例、腭裂1例、肾病综合征1例。

2 合并症治疗效果

治愈:183例, 好转:52例, 自动出院:4例, 死亡:4例。

3 救治体会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多种并发症, 在救治过程中既要综合治疗, 又要维护各脏器功能, 面临诸多治疗矛盾, 需要统筹处理。

3.1 保持呼吸道通畅[2]:

3.1.1 雾化吸痰

定期雾化吸入、翻身叩背、及时进行鼻口吸痰、间断湿化吸氧, 固定个人面罩。泵吸复方异丙托溴铵、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 扩张气道和促进痰液稀释, 便于咯出或吸出。吸痰操作应注意无菌, 避免交叉感染, 选择痰堵、清晨、吃奶前半小时进行, 时间不易过长以免加重发绀或诱发阿斯综合征。

3.1.2 平喘药物及呼吸机治疗[3]

静脉滴注激素、氨溴索、多索茶碱等药物有平喘、化痰、保持气道通畅作用。经吸痰、吸氧、泵吸、静脉用药等处置后喘憋不见缓解, 呼吸困难加剧, 血气分析显示Ⅱ型呼吸衰竭者可进行气管插管, 呼吸机治疗。

3.2 合理应用抗生素, 提高机体免疫力:

3.2.1 先天性心脏病因反复感染常用抗生素, 易产生耐药性, 选择药物应根据临床表现及参考化验指标。

如果中性粒细胞增高, C-反应蛋白 (CRP) >20mg/L以上, 细菌感染可能性大, 可选用广谱抗菌素。抗肺炎支原体抗体>1:80, CRP>8mg/L, 但<20mg/L, 多为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 可红霉素与抗菌素联合应用。中性粒细胞偏低, CRP<8mg/L, 病毒感染为主, 可用病毒唑、更昔洛韦、抗病毒中药治疗。口腔涂片、痰、便查到真菌, 选用抗真菌药物, 抗生素降低档次或停药。

3.2.2 提高机体免疫力

病情危重、反复感染的先心病患者应早期、足量应用丙种球蛋白, 以减缓病情进展速度, 维持生命以争取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丙种球蛋白对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并能中和毒素。用药应考虑患儿心脏、肾脏功能、体重、家庭经济状况。用量为400mg/ (kg·d) , 连续3~5d, 静脉滴注后给予速尿1次, 以减轻心脏负荷。新生儿、小婴儿、心肾功能较差者可隔日1次, 酌情连用。

3.3 纠正充血性心力衰竭[3]:

3.3.1 强心应早期、适量、注意药物禁忌

因右心室流出道狭窄, 应用强心药可诱发阿斯综合征, 所以强心药多用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早期强心能减轻心力衰竭程度及缩短肺炎痊愈的时间, 药物适量可避免心肌劳力性再损伤或心衰纠正不力。用药至心衰纠正, 维持正常生命体征方可停药。洋地黄类、扩血管类、利尿类、正性肌力药等均有强心作用。地高辛酏剂容易掌握剂量, 便于服用。开博通扩张血管疗效较好, 可长期服用且副作用小。多巴胺静脉滴注需开通第二通道, 用输液泵控制剂量及速度。用利尿剂时应补充钾, 减轻腹胀及中毒性肠麻痹。必须洋地黄类药物和钙剂都用时, 两药间隔至少4h以上, 以免洋地黄诱发低钙性抽搐或钙剂加重洋地黄中毒, 可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普萘洛尔可以降低心率, 但严重心力衰竭时应慎用[4]。

3.3.2 阿斯综合征的处理[5]

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单心室等容易出现阿斯综合征。诱发因素多为哭闹、排便、体位变动, 发作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紫绀、抽搐、呼吸心跳骤停, 此时必须立即叩击心前区, 胸外心脏按压、屈曲双腿, 吸氧, 皮下注射吗啡0.2mg/ (kg·次) , 5%碳酸氢钠3~5ml/ (kg·次) 稀释至1.4%浓度静脉推注, 地塞米松0.5~1mg/ (kg·d) , 稀释后静注。抽搐者可用安定0.3~0.5mg/kg溶于5%葡萄糖10ml中, 缓慢静脉注射, 1ml/min, 至抽搐停止。如果心电图监视显示出心律紊乱和低钾, 可视紊乱类型进行药物纠正和补钾治疗。

3.3.3 维持心肌功能

限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尽可能使用输液泵, 均分液体量。二磷酸果糖、肌酸磷酸钠、复合辅酶、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心肌药物可选择应用。丹参、人参、川芎等中药注射液对顽固性心力衰竭也有一定的疗效。

3.4 降低颅内压, 防治脑水肿[6]

先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会因循环血量的增加导致脑水肿、颅内高压症, 出现抽搐、高热、意识障碍, 重者呼吸心跳骤停, 应充分的注意呼吸、心率、血压、瞳孔、意识、肢体运动等重要体征。20%甘露醇2.5~5ml/ (kg·次) , 1/8~12h降颅压, 也可以用甘油果糖、利尿剂等。烦躁、抽搐者可用安定、鲁米那、水合氯醛等镇静、止痉。大剂量中、长效激素可减轻脑水肿, 保护脑细胞。

3.5 平衡水电解质及酸碱内环境, 维护肝肾脏功能

先天性心脏病因缺血缺氧而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肝肾功能受损, 至解毒、排毒障碍。多种因素导致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钙、高钾、低钾、低镁、高磷等异常及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 应根据具体电解质紊乱程度、酸碱失衡类型进行逐渐调整, 监测肝肾功能。

3.6 防治肠道菌群失调, 避免中毒性肠麻痹

缺血缺氧会导致肠道黏膜屏障作用降低, 消化能力减弱, 抗生素应用致肠道菌群失调, 低钾使肠道平滑肌运动迟缓, 均可导致肠腔胀气或中毒性肠麻痹, 需适量适时使用抗生素、补充益生菌、含钾制剂、肚脐中药膏贴敷、腹部按摩等方法予以改善肠道功能。

3.7 调整血液粘度

法洛氏四联症等心脏病常会因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而血液粘滞发生栓塞, 也有先心病合并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者、晚期维生素K缺乏而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至血容量降低, 应根据具体血红蛋白量进行抗凝、稀释血液或输血、止血治疗。

3.8 可延缓处理的合并症

如腭裂、脑瘫、先天愚型等。

摘要: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症的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243例先天性心脏病及合并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均予以强心、抗炎、维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内压、保护重要脏器功能、纠正酸碱及水电解质失衡、支持治疗等方法进行救治。结果 243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症中治愈183例, 好转52例, 自动出院4例, 死亡4例。结论 临床医师应熟悉先天性心脏病的各种合并症, 正确掌握救治方法, 才能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合并症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堂实用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433-1436.

[2]刘春峰.小儿重症肺炎并发症的诊治进展.小儿急救医学, 2004, 11 (1) :11-13.

[3]李军, 李波, 栾春燕, 等.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临床治疗体会.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 16 (7) :85.

[4]蔡鸿雁, 卢竟前, 张瑞云.倍他乐克致阿斯综合征发作1例.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5, 5 (4) :618.

[5]冯启高, 王旭韶, 胡淑琴, 等.小儿阿斯综合征急救措施探讨.淮海医药, 2001, 19 (2) :113.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0例, 8例为房间隔缺损, 12例为室间隔缺损。其中男8例, 女12例。年龄2~6岁, 体质量9~20 kg, 患儿均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部分有反复的心力衰竭史。 经超声多普勒或心导管检查诊断为先心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平均压5.5~8.0 kPa。

1.2 方法

术前3 d均给予低流量氧气鼻导管吸入, 小剂量硝普钠0.5~0.2 μg (kg·min) , 微量泵输入。 麻醉前肌内注射氯胺酮5~6 mg/kg 阿托品0.01 mg/kg。入手术室后行动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以咪唑安定0.1~0.2 mg/kg, 芬太尼10~20 μg/kg , 维库溴铵0.1 mg/kg 诱导, 经口明视气管插管6例, 经鼻明视气管插管14例。而后接ohmeda 麻醉机行IPPV, 潮气量10~15 ml/kg, 呼吸频率20~28次/min, 吸呼比1∶1.5~1∶2。最终呼吸参数由麻醉后血气分析和病情而定。术中间断静脉推注维库溴铵0.1 mg/kg和吸入异氟醚。体外循环 (CPB) 均采用膜肺, 全胶体预充, 中度血液稀释。在中低温 (28℃~30℃) 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手术, 心脏复跳后, 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应用多巴胺, 异丙肾上腺素等血管活性药, 静滴硝普钠, 酚妥拉明以降低肺动脉压。术中监测ECG, BP, SpO, CVP, 尿量及血气分析。均放置肺动脉测压管, 左心房测压管, 术毕复跳送入ICU呼吸机支持呼吸。

2结果

体外循环 (CPB) 时间为 (70 ±15) min , 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40±8) min, 13例自动复跳, 7例除颤复跳。复跳早期使用多巴胺3~10 μg/kg/min 与多巴酚丁胺1.5~5 μg/ (kg·min) , 心率慢于110次/min, 应用异丙肾上腺素0.01~0.05 μg/ (kg·min) , 停CPB 后患儿肺动脉压均较术前降低, 平衡血压, 中心静脉压后缓慢静脉推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1∶1 -1∶1.5) 入ICU后呼吸机维持时间 (7.47±5.33) h。

3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年龄小, 体重轻, 血容量少, 各脏器调节功能差, 对于麻醉和手术耐受性差, 因此在围麻醉期当中对麻醉处理要求很高。任何低氧血症, 酸中毒和情绪激动, 可因肺血管压力及阻力持续增高引起严重并发症[1]。术前小流量吸氧, 应用小剂量硝普钠可解除肺血管痉挛, 降低肺动脉压力, 改善肺循环阻力, 从而提高麻醉手术期的耐受力, 减少并发症。在应用硝普钠时, 应适当补充血容量, 提高左室充盈压, 使心排血量和每搏血量获得最大程度的改善, 以防麻醉诱导期发生低血压。

术中应维持心率, 血流动力学稳定, 避免肺血管阻力与全身血管阻力的剧烈波动而引起心内分流的改变, 肺血管阻力降低会导致低血压, 全身灌注不足和酸中毒, 过高会使右心负荷过大, 易引起急性右心衰, 轻度的过度通气是选择性降低肺血管阻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可以通过调节机械通气, 麻醉深度和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芬太尼麻醉具有循环稳定的优点, 大剂量芬太尼不仅对体循环影响小, 而且可减少应激所致的肺动脉高压反应[2]。

体外循环预充液中适度增加胶体液, 适度增加胶体压, 可以防止术后肺水肿和灌注肺的发生[3]。还应加强心肌的保护, 缩短转机时间, 给予适量的利尿剂。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前都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 气管黏膜水肿, 使小气道官腔狭小, 体液潴留造成气道阻力增高, 弥散功能障碍, 氧摄取受限。针对术后呼吸支持时间长的患儿, 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调整好气管插管的深度和位置, 利用血气监测, 调节PaO2和PaCO2, 应用PEEP 纠正低氧和高碳酸血症。

综上所述,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 通过充足的麻醉前准备, 加强麻醉管理, 合理的正性肌力药, 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避免肺动脉压的波动及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 可使患儿平稳的渡过手术期, 提高术后的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赵砚丽, 吴志茹, 陈伯銮.肺动脉高压病人麻醉及其处理.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1995, 16:23-25.

[2]孟庆云, 柳顺锁.小儿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188.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41例,女33例;年龄3个月~11岁;体质量4~25kg。术前均经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X线胸片,心血管和心导管造影术检查,确诊有肺动脉高压。其中室间隔缺损56例,房间隔缺损18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13例,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9例。全组患儿肺体动脉收缩压比均>0.7。

1.2 结果

无死亡病例,74例患儿均痊愈出院;其中发生1例肺动脉高压危象,经及时治疗缓解,发生肺不张3例,经肺部理疗后好转,其余患儿无明显肺动脉高压表现。

2 护理措施

2.1 常规护理

积极控制感染,充分营养支持。持续吸氧可以降低平均肺动脉压[2],常规给予吸氧,氧流量2~3L/min,每次30min,每天间断吸氧3次。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1,缓解肺血管痉挛,避免患儿术前缺氧发作。对合并心功能障碍者,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减轻心脏负荷。应嘱患儿多饮水,注意预防感冒,活动量尽可能减少,指导患儿吹气球,有利于肺功能的恢复。

2.2 心理护理

此类患儿病情重,危险性大,经济负担重,患儿及其家属均会产生各种的心理顾虑。因此,主管护士要多关怀患儿,取得其信任,并且要尽量细心,认真地完成各项护理操作,避免患儿哭闹;同时要积极与家属沟通过,并可请恢复期患儿及其家属现身说法,消除家属及患儿不良心理,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

2.3 充分镇静

充分镇静可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避免人机对抗和吸痰引起的躁动导致耗氧量上升而使肺小血管收缩,从而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风险。应用芬太尼、咪达唑仑、水合氯醛、吗啡间断交替给药,必要时可联用肌松剂以镇静。

2.4 呼吸道管理

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要长,根据血气结果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呼吸末正压 (PEEP) 常规应用2~4cmH2O (1cmH2O=0.098kPa) 。使用管道前均应加用滤菌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做好口腔护理,避免造成呼吸系统感染。吸痰前给予充分镇静,气管滴入0.5~1.0mL生理盐水稀释痰液。吸痰前、中、后用高浓度氧,呼吸囊膨肺4~6次,每次2~3min。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时间不大于15s,吸痰时动作要轻柔、准确、压力要适度,抽吸时不断旋转吸痰管,避免损伤黏膜而继发感染。吸痰时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有异常立即停止吸痰,进行纯氧吸入,直至SpO2恢复正常。拔管后要定时超声雾化吸入,每次15~20min,每天3次,雾化后协助患而翻身、叩背,刺激咳嗽排痰。

拔除气管插管注意事项: (1) 患儿心肺功能稳定,血气分析满意,可逐步脱机,采取递减辅助呼吸频率至撤机。 (2) 给予镇静,避免刺激患儿,人机对抗,而导致肺动脉高压危象;为防止气管痉挛和喉头水肿,拔管前静脉注入地塞米松。 (3) 拔管时,充分吸尽呼吸道内分泌物,抽尽胃内容物,避免窒息。 (4) 拔管后严密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时发现缺氧情况。

2.5 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预防及治疗

肺动脉高压危象是在某种诱因的刺激下使肺动脉压力急剧升高,且可导致严重低心排综合征,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患儿迅速死亡[3]。故积极的预防和及时的治疗肺动脉高压危象,提高患儿生存率,尤其重要。肺动脉高压危象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1) 持续动态地监测肺动脉压力 (PAP) :使肺动脉压力维持在20~30mmHg间,同时注意不要造成因人为因素刺激肺动脉压力升高。 (2) 正确应用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呼吸机时,护理人员应检查好各接头连接、气管插管位置正确与否,留意呼吸机是否工作,有无出现人机对抗。患者使用呼吸机期间,应控制患者的PaO2>100mmHg (1mmHg=0.133kPa) 、pH值在7.50~7.55之间、Pa CO2控制在25~35mmHg,能够减轻患者的肺动脉压力。 (3) 雾化吸入一氧化氮 (NO) :吸入NO已被大量临床实验证实能明显降低肺动脉高压[4]。硝酸甘油是NO的前体,本组74例患者均使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肺动脉高压明显下降,且对体循环影响很小。 (4) 肺动脉高压危象的治疗: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时应采取及时而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充分镇静,解痉,同时立即停止所有可能刺激患者的操作,并应用血管扩张剂降低肺血管阻力。

2.6 维持循环稳定

循环系统的护理的原则是:控制肺动脉压,保持适当的心排血量,维持循环系统的稳定[2]。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严密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和有创动脉血压,并视监测值随时调整胶体、晶体的入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降低肺动脉压力,正性肌力常用药物有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重度pH患者,胃上腺素和磷酸二酯抑制剂可降低体循环及肺循环阻力,并明显提高心排血量。

2.7 出院指导

指导患儿出院后嘱其家属给予增加营养,忌暴饮暴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饮食要干湿软硬适宜;适当增加活动量,尽量少去公共场所,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定期门诊复查。

3 体会

在护理过程中笔者总结了需要注意的事项,通过加强对心肺功能、肺动脉压力等的监测,机械通气支持,严谨的液体管理、呼吸道管理,循环系统的维持,有效镇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有效措施,有效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病死率。

摘要: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护理体会。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74例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监测与护理, 总结体会。结果 无死亡病例, 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 严密的监测与合理有效的护理能降低患儿病死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监测,护理,小儿

参考文献

[1]彭小贝, 李思, 唐春炫.护理人力资源与患者安全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4) :306-307.

[2]刘玉凤.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围术期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 2011 (10) :9-11.

[3]何文红.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04, 19 (7) :636-637.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 篇7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18例, 其中男11例, 女7例;年龄5岁~ 15岁, 平均9. 5岁;体重24. 5 kg ~ 45. 3 kg, 平均31. 3 kg;室间隔缺损8例,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7例, 动脉导管未闭3例。漏斗胸术前均经过查体胸X线片确诊, 漏斗胸均呈不对称凹陷畸形, 漏斗指数 ( Hailer胸部最大内横径与同层面最小前后深度的比值, 正常值< 3. 2[1]) 为3. 3 ~ 3. 5, 18例病人先心病经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 均同期行漏斗胸微创手术 (NUSS) 和心脏手术。

1. 2手术方法 18例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复合静脉麻醉, 背部垫一薄垫, 予以仰卧位。首先正中胸骨切开, 体外循环下完成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心内操作完成结束及停止体外循环且心脏复跳, 血流动力学稳定后, 在关闭胸骨前, 根据患儿个体情况先将NUSS钢板塑形, 再用引导线引导置入NUSS钢板于胸骨最凹处, 钢板两端固定于肋骨上。

1. 3结果 18例病人均为同期行先心病和NUSS手术, 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持续呼吸机辅助呼吸5 h ~ 12 h, 平均7. 75 h, 重症监护2 d ~ 4 d, 48 h ~ 72 h拔出心包、纵隔、胸腔引流管。18例病人中, 18例病人术后未发生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复查矫治效果好, 肺复张良好。其中1例房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合并扁平胸的7岁患儿并发肺部感染, 切口延迟愈合。患儿表现痰多、高烧, 体温在38. 5 ℃ ~ 39. 5 ℃, 持续3 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 患儿顺利出院。随访1个月至2年, 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后遗症, 漏斗胸患儿胸部矫正美观, 无复发, 彩超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无复发。其中7例患儿2年后返院顺利行NUSS钢板取出术, 效果满意。

2护理

2. 1术前常规护理

2. 1. 1术前准备 本组18例病人术前禁食8 h, 禁水4 h, 练习床上大小便, 抽血交叉, 备皮, 核对术前准备单的所有项目。指导病人熟练掌握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 (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 咳嗽时如何减轻胸部疼痛的技巧, 并评估病人对指导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

2. 1. 2术前心理护理 根据年龄段进行有效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赢得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仔细给他们讲解同期治疗漏斗胸合并先心病的手术安全性、降低二次手术的风险的优点[2]。介绍本院的医护团队精湛专业技术力量, 开展手术的例数, 告知患儿家长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后恢复的理想效果。同时耐心听取病人及家长的想法, 认真听取他们的倾诉。针对他们的问题, 耐心地进行解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 2术后护理

2. 2. 1呼吸系统的护理 本组18例患儿手术顺利, 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均呼吸辅助呼吸, 心肺监测, 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 每30 min记录1次。 18例病人呼吸机辅助时间为40. 00 min ± 10. 37 min, 采用SIMV模式。4 h监测动脉血气1次,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 维持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在25 mm Hg ~ 35 mm Hg (1 mm Hg = 0. 133 k Pa) , 动脉血氧分压 ( Pa O2) > 100 mm Hg, p H值维持在7. 35 ~ 7. 45[3], 维持病人体内的酸碱平衡。护士每班测量气管插管的刻度, 保持导管的固定通畅, 避免意外拔管的发生。病人在呼吸辅助通气时, 采用密闭性无菌吸痰管吸痰, 及时吸净气导管的分泌物和痰液, 同时用另一条开放性无菌吸痰管吸净口腔、鼻腔的分泌物及痰液。循环稳定、肺功能良好, 自主呼吸增强而平稳, 咳嗽有力, 血气分析参数正常, 尽早撤离呼吸机以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4], 拔管前吸净口、鼻腔及气道分泌物。撤机后予以面罩持续低流量吸氧2 d或3 d, 如患儿仍有呼吸困难, 血氧饱和度< 90% , 存在低氧血症[5], 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听诊双肺呼吸音, 了解低氧血症原因。病人同期行心脏手术和NUSS术后极易并发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另外由于胸壁成形术后呼吸运动受限[6], 分泌物坠积及无效咳嗽, 呼吸道痰多、黏稠, 不易咳出, 行常规的氧气雾化吸入, 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稀释和排出。雾化后鼓励患儿有效咳嗽、咳痰, 痰液不易咳出时刺激咽喉部进行爆破性咳嗽或者予以吸痰, 并指导病人每天进行深呼吸、呼吸训练器和吹气球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轻叩背部, 五指并拢, 手呈空心状, 运用腕部力量, 叩击背部, 来保证有效咳痰, 防止病人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的发生。

2. 2. 3循环系统的护理 术后持续行床边心电监护, 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并记录。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 持续监测动脉压、中心静脉压。根据监测值补充血容量。定时监测血气分析, 维持患儿的酸碱平衡和防止电解质的紊乱。术后留置心包、纵隔、 胸腔引流管及尿管, 做好各管道的护理, 定期挤压引流管, 告知患儿及家属勿牵拉、扭曲、折叠各引流管, 保持各管道的固定通畅。严密观察病人各管道的引流液的颜色及性状, 记录24 h引流量和尿量。观察病人肢端温暖及末梢循环情况。防止术后出血的发生。控制输液速度, 输液速度不超过3 L/min[7], 避免液体过快过多引起肺水肿或加重心脏负担。

2. 2. 4疼痛护理及干预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手术由于钢板支撑凹陷的胸骨和前胸壁, 所以术后疼痛较剧烈, 是护理重点。常规使用镇痛泵24 h ~ 48 h, 减轻病人疼痛。对NUSS手术术后减轻疼痛还能有效防止脊柱侧弯或支架移位[8]。应将疼痛作为第5项生命体征进行持续观察。学龄前儿童采用脸谱评分法, 学龄后的儿童采用数字分级法分三阶段, 4 h进行疼痛评估与记录1次, 并行心理干预。第一阶段为麻醉清醒后至24 h内开展首次疼痛评估;第二阶段为术后2 d或3 d;第三阶段为术后3 d ~ 5 d;通过疼痛评估记录找出病人疼痛规律, 采用药物镇痛与非药物方法联合运用, 使患儿术后疼痛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对中度到重度疼痛采用超前镇痛法, 给予药物干预治疗, 减轻病人的疼痛。对轻度疼痛主要采取非药物治疗, 包括认知疗法、物理疗法和情感支持方法[9]。如提供或创造舒适的环境, 护理操作娴熟、轻柔, 转移病人注意力等干预措施, 减轻病人的疼痛。

2. 2. 5体位与活动的护理 NUSS术后患儿必须选择硬板床, 保持平卧位, 术后24 h内严禁侧卧和俯卧, 不屈曲、翻滚、转动腰部, 以防胸部受压变形、矫形器的移位或滑脱。术后第2天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 逐渐增加活动量, 病人坐起时应手扶其后背, 注意不可牵拉病人双上肢, 保持胸背部挺直, 避免单独采取牵拉上肢的方法。

2. 2. 6并发症的护理 同期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漏斗胸的病人术后容易并发切口感染、气胸和心脏的损伤。除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外, 严密观察术后活动性大出血的发生。胸腔引流量超过100 m L/h, 连续3 h, 及时报告医生, 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观察病人有无气胸的发生, 观察病人胸部症状, 呼吸频率及节律, 有无鼻翼扇动、口唇发绀、气促等缺氧临床症状。 观察病人的体温变化, 如体温达38 ℃以上要及时报告医生, 做好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的护理。本组病人中有1例病人并发伤口感染, 经积极治疗, 痊愈出院。

2. 2. 7出院指导 督促病人出院后1个月内保持良好的姿势, 限制活动, 行走时保持背部挺直, 勿含胸驼背。训练患儿靠墙站立, 每次20 min, 每天2次, 预防脊柱侧弯。卧硬板床, 睡觉时宜平卧, 避免侧卧、左右翻身, 胸前避免受压, 3个月后可做扩胸运动。加强营养,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饮食, 多吃蔬菜、 水果, 保持大便通畅, 注意卫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增强自信心, 定期随访。

3讨论

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 如果没有一期同时完成手术, 术后漏斗胸便成了非常复杂的手术, 其难度绝对不是单纯漏斗胸可以比拟的, 最大的危害是纵隔内心脏与胸骨的紧密粘连, NUSS手术要求必须将钢板由胸骨后穿过, 而严重的粘连使该操作非常危险。笔者认为该类疾病同期完成漏斗胸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手术方式, 术后效果满意, 安全性可行。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风险, 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本组18例病人均经术前充分的准备, 术后对病人在呼吸道的管理、循环系统护理、疼痛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减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例患儿延迟愈合, 经积极治疗和护理顺利出院, 出院随访1个月至2年, 经心电图、X线、心脏彩超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无复发, 漏斗胸患儿胸部矫正美观, 钢板无滑脱、移位。也未出现与手术相关的后遗症。其中7例病人2年后返院顺利行NUSS钢板取出术。

摘要:[目的]探讨18例同期手术治疗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方法]选择18例同期手术治疗漏斗胸合并先心病病人, 除做好术前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外, 重点是疼痛的护理及干预, 术后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并发症的严密观察和护理、术后病人体位与活动的康复指导等。[结果]18例病人同期手术顺利, 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胸廓NUSS手术矫正和心脏矫正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其中1例患儿伤口延迟愈合, 经治疗均顺利出院。[结论]采用同期手术治疗漏斗胸合并先天性心脏病较分期手术具有更多优势, 不仅可以避免因广泛粘连而增加的二次手术风险, 还可以改善心肺功能, 减少病人的心理压力及经济负担。

关键词:漏斗胸,先天性心脏病,同期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胡庆华, 龙隆, 罗万俊, 等.漏斗胸合并先心病同期手术治疗14例[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4, 12 (13) :516-517.

[1]付晓荣.古建平.李金荣.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 2012, 7 (39) :118-119.

[2]王君慧, 董翠萍, 汪晖.微创漏斗胸矫形术患儿的超前镇痛护理[J].护理学报, 2011, 1 (18) :57-58.

[3]潜海滨.整体护理在食道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 (26) :44-45.

[4]熊静, 罗亮春, 徐海燕.Nuss手术矫治先天性漏斗胸12例围术期护理[J].临床误诊误治, 2011, 2 (24) :91-92.

[5]付晓荣, 古建平, 李金荣.胸腔镜辅助下行Nuss手术治疗小儿漏斗胸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刊, 2012, 7 (39) :118-119.

[6]曾骐, 项超美, 张娜, 等.Nuss手术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09, 10 (25) :326-327.

[7]诸纪华, 李忠丽, 朱红梅.126例漏斗胸患儿胸腔镜辅助下TNuss手术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12, 47 (1) :35-36.

[8]石卓, 徐玮泽, 李建华.与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的NUSS术[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11, 4 (32) :278-279.

上一篇:增收模式下一篇:配电GIS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