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的传播方式(精选7篇)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1
1 果实分类综述
对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阳保护站管辖区域的华阳镇到大坪、山王庙、大西河、杨家沟、吊坝河、石塔河之间及低海拔便道附近的植物进行了考察,从石塔河口海拔900 m到大坪海拔2 100 m的海拔落差范围内,共观察到33种植物的果实,分属20个科。其中,果实为单果的有23种,主要是翘果、浆果、蓇葖果等;聚合果有9种,分别为聚合浆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和聚合蓇葖果[1](表1)。
2 果实结构对种子传播的影响
解剖7种果实(表2)发现,各果实的结构不同,种子传播方法也有区别,果实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种子的传播方法可分为3种:动物传播、风力传播、自力传播[2]。
2.1 动物传播
动物传播分为2类,即皮毛携带、食物携带。动物皮毛携带:由动物携带的果实一般都具有钩状物。水杨梅的顶端有由花柱形成的钩状长,可通过钩在动物皮毛或人类的衣服上被携带到远方。此外,在野外研究过程中还遇到了不少具有钩状物的植物果实,如苍耳、鬼针草等。这些果实经常会依附在衣服上尤其是棉制的衣服上进而被传播到远方。动物食物携带:这类果实通常鲜嫩多汁,味道甜美,能够吸引动物食用。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多种蔷薇科植物,例如高粱泡悬钩子、蛇莓(聚合瘦果)具有这一特点。尤其是蛇莓,其果实呈鲜艳红色,在一片绿色中无疑会吸引动物前来食用,而且这些植物的植株都不高,多为草本植物或灌木,方便了动物食用。动物将果实消化后,种子会随动物的粪便排出,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2.2 风力传播
能利用风力传播的果实较微小,一般都为翅果。翅果属于闭果,在外部形态上,子房壁向一至多个方向发育成具有薄翅状果皮。此类翅果落地后,可随地表气流传播至远方[3]。
2.3 自力传播
依靠植物自身力量传播种子的主要是干果中的裂果,裂果成熟后果皮干燥而裂开,使种子弹出。在野外研究中采集了毛茛科野芍药的蓇葖果作样本。蓇葖果是裂果的一种,由离生心皮的上位子房形成,成熟后沿腹缝线或背缝线裂开。从果实的外表可以看到清晰的腹缝线和背缝线。
3 结论
通过野外工作观察、标本采集和解剖,发现果实类型不同,对种子传播的影响也不同,而这与植物形态及生长环境等有关。
摘要:对位于秦岭南坡的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阳中心保护站管辖区内观察到的33种植物果实进行分类综述,并采集了其中的7种果实作为标本进行了解剖,观察其结构特征,分析了其结构对种子传播的影响。
关键词:果实结构,种子传播,影响
参考文献
[1]李战刚,任毅,王学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与研究[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上官铁梁,张峰.我国特有珍稀植物翅果油树瀕危原因分析[J].生态学报,2001,21(3):502-505.
[3]李新华,尹晓明,贺善安.南京中山植物园秋冬季鸟类对植物种子的传播作用[J].生物多样性,2001,9(1):68-72.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2
说起葡萄,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吃过葡萄。可是,你们知道葡萄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现在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葡萄为葡萄科植物,又名山葫芦,草龙珠,果实呈椭球形,外型酷似玛瑙。葡萄口感酸甜,老少皆宜,是一种美味的水果,亦为酿酒制干果的原料。葡萄原产于欧洲、西亚和北非一带。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糖类,维生素,还有酒石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此外葡萄食疗作用广泛,补气益血,滋阴生津,食用葡萄不仅能抗病毒杀细菌,降低胃酸,还可以补益和兴奋大脑神经,甚至还能起到防癌抗癌的效果,但是由于葡萄含糖量高,多吃易引起内热、导致腹泻、烦闷等副作用。也容易引起蛀牙及肥胖,还有肠胃虚弱者不宜多食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它的颜色是紫色,让小鸟等动物一看就想吃。他们越吃越是想吃。所以就会把一大串的葡萄全部吃掉。由于葡萄的种子非常的坚硬,所以小鸟等都消化不了。就利用粪便把葡萄籽排泄出来。然后葡萄籽就会在这里成长。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3
1 力学模型
我们知道, 物体各部分均匀收缩时不会引起应力, 因此由豆荚的变形可以抽象出图1所示双层各厚t/2的弹性薄片正交 (即互相垂直) 单向收缩的模型 (收缩没有画出) .不失一般性, 设上层沿左右方向, 下层沿前后方向发生了相同的收缩.图1沿虚线剪下的宽w的条代表豆荚变形的力学模型, 对于实际豆荚, 大约θ=45◦.
图1所示的力学模型看上去非常简单, 但是正如第Ⅰ部分已经指出的, 它在无生命的自然界很难自发出现, 是生命智慧的大手笔的创作, 蕴含着自然深层次的力学和数学原理.但是我们不打算像科学家一样, 采用相对深奥的变形非协调弹性力学 (incompatible elasticity) 和张量的数学工具进行研究[2], 而是借助基本力学原理和初等几何相关知识, 试图开启一扇窗口, 与读者一道去领略一下其中神秘美妙的科学风光.
为了便于理解, 先考虑一个更简单的模型:仅上面薄层左右单向收缩.这时前后方向变形相同, 可以截取一个弹性条研究.见图2, 考虑一个力的等效变换.
首先设两层没有粘结, 上层自由收缩 (图2 (a) ) ;然后对上层施加一对拉伸外力, 同时对下层施加一对与之大小相等的压缩外力, 使两层长度变为相同, 在此状态下将两层粘合 (图2 (b) ) ;最后卸去外力.卸去外力引起的变形等效于反向施加一对大小等于Ft/2的外力偶引起的变形 (图2 (c) ) .可见, 仅一层单向收缩的结果是形成一个圆柱面.
回到图1所示双层结构在正交方向同时单向收缩的情形.容易想到, 它相当于两薄圆柱面背对背正交“强制”粘合, 其变形结果即所谓非协调变形.
在图3两弹性层“强制”粘合后, 上层内力试图恢复开口向上的圆柱面, 下层内力试图恢复与上层垂直的开口向下的圆柱面, 上下两层角力的结果引起残余应力 (又称预应力) .残余应力弹性体有一个重要特点:切开时会释放部分残余应力, 平衡状态变化, 形状改变.豆荚弹射籽粒的运动就是对残余应力的巧妙运用, 它使自身成了“变形魔条”.
2“变形魔条”
从图1 (也参见图3) 的力学模型剪下一个小圆片, 这时上下层的角力势均力敌, 于是形成图4的类鞍形曲面, 其中所画的两组正交的曲线表示两个主曲率方向 (对应两薄层在左右和前后收缩的方向) .
但是当剪下的部分很大时, 这种类鞍形面的形态不再稳定, 或者是上层内力起主导作用, 弯曲成上层一样的圆柱面;或者是下层内力起主导作用, 弯曲成下层一样的圆柱面.究竟怎样弯曲, 由初始条件确定.我们可以施加一个外力, 使之弯曲方向转换.也就是说, 物体有两个平衡状态, 我们称之为双稳态平衡.
无论是双稳态平衡的圆柱面还是图4的类鞍形曲面, 都与豆荚的螺旋面在形状上相差甚远, 这或许是豆荚的变形机制迟迟没有被揭示的原因.
我们不能不惊叹豆荚运用残余应力的惊人“创造力”:它发现了θ=45◦的裁剪方式, 将自身设计成“变形魔条”.根据科学家的研究, 裁剪角θ=45◦的条的变形可以由残余应力引起的应变能确定.应变能包括面内拉压应变能Es和弯曲应变能Eb[3]
式中, “∼”表示近似成正比, t, w, κ0分别是条的厚、宽和参考曲率 (参考曲率可以由沿主曲率方向剪下一非常窄的条测定) .根据最小能量原理, 在残余应力体所有可能的形状中, 实际形状对应于应变能的最小值.于是, 条的形状变化归结到拉压和弯曲应变能的竞争.当拉压应变能占主导地位时, 条的形状为一个圆柱面螺旋 (图5左) .当弯曲应变能占主导地位时, 条的形状为一个纯扭转螺旋 (图5右) .
由于拉压应变能与条宽w的5次方成正比, 而弯曲应变能与w (的1次方) 成正比, 因此宽条变形由拉压应变能主导, 螺旋面轴线位于一个圆柱面, 其半径为
式中, v是泊松比.螺旋面轴线升角 (等于裁剪角) θ=45◦, 因而螺距
窄条变形由弯曲应变能主导, 纯扭转螺旋的轴线为直线, 这时
从拉压应变能主导的圆柱面螺旋到弯曲应变能主导的纯扭转螺旋, 有一个临界条宽.令式 (1) 等于式 (2) , 我们得到临界条宽 (略去了一个比例系数)
研究表明, 从圆柱面螺旋到纯扭转螺旋的变化是连续的, 但是过渡区间很小, 是一个急剧的变化.
可以从没有残余应力的相同尺寸的圆柱面裁剪下与图5左相同的宽条, 两者在外形上难以分辨, 但是在力学性质上却有质的区别.我们不妨设计一个小魔术来说明它们的区别:
制备这样两个外形相同, 即都是圆柱面螺旋的宽条 (参见第Ⅲ部分) , 其中一个条有残余应力, 一个没有.让两位观众检查, 确认二者相同.然后仿照魔术师故弄玄虚, 口中念念有词, 对着一个条吹口“仙气”, 叫声“变直”, 再让这两位观众分别从宽条上剪下一窄条.“魔法”应验了:吹了“仙气”的那个圆柱面螺旋剪开后轴线变直了, 成了纯扭转螺旋, 而另一个剪开后轴线依然保持原来的圆柱面螺旋形状.
豆荚的自身设计服务于物种繁衍的需要 (弹射传播种子) , 裁剪角θ=45◦是它的最佳选择.那么改变裁剪角的大小会改变条的形状么?条的形状究竟由什么参数确定呢?
根据式 (6) 定义无量纲条宽
科学家发现[2], 条的形状由两个无量纲参数θ和控制.图6是条的形状随θ和的变化图.
为了便于描述, 定义无量纲螺距与无量纲半径如下
图6表明, 对于窄条, 当θ=0◦和90◦时, 条像蛇一样盘缠.从0◦到45◦, 条从盘缠逐渐向上伸展成为螺旋, 螺距逐渐变大, 到θ=45◦达到最大值;半径逐渐变小, 到θ=45◦变为0, 这时条由圆柱面螺旋变为纯扭转螺旋.从45◦到90◦, 变化趋势相反, 同时内面变为外面.和随θ的变化见图7, 其中离散点表示实验结果.
当θ从90◦增加到180◦时, 条的形状变化似乎在重复从0◦到90◦的“故事”, 但是仔细观察, 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螺旋的旋向改变了, 即从左手螺旋变为右手螺旋.不经意间, 变形魔条向我们揭示了螺旋旋向变化的奥秘:它不取决于材料的内在性质, 而是取决于条的几何参数.
具有残余应力的宽条还有一种“魔力”, 其圆柱螺旋面的内侧可以翻转成为外侧, 并且螺旋的形状不变.无残余应力的宽条没有这个性质.“魔力”从何而来, 如何设计一个魔术, 我们都留给读者.
俗语说, 百闻不如一见, 百见不如一尝.一定有读者想自己动手尝试尝试了.正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根据豆荚的变形设计了一堂扩展型实验课.在本文第三部分, 就让我们跟大学生一起做做实验, 交流交流心得吧.
参考文献
[1]蒋持平, 刘清漪, 郭乾坤等.豆荚弹射传播种子的力学I:豆荚组织的多功能优化与弹射.力学与实践, 2012, 34 (2) :93-96
[2] Shahaf Armon, Efi Efrati, Eran Sharon, et al.Geometryand mechanics in the opening of chiral seed pods.Science, 2011, 333:1726-1729
[3] Shahaf Armon, Efi Efrati, Eran Sharon, et al.Geometryand mechanics in the opening of chiral seed pods–Supple-mentary online material.Science, 2011, 333:1726-1729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4
1. 对品种特性要求所用玉米品
种要经过审定, 任何审定品种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特定生态生产条件下选育而成的, 具有特定的遗传特征和适应区域, 在一定区域内种植可保持优良性状, 超出适宜区域很可能表现异常。所以选择种植审定的品种对单粒播种方式有很大的安全性。要求品种具有高产、抗病虫、抗低温、抗逆性强、生育期适中的优良种性;品质优, 角质型的种子出苗快, 拱土能力强;而粉质型的种子如C8605-2, 8 1 1 6 2为母本的种子拱土能力相对弱, 种子芽率再好单粒播种也会增加出苗率低的风险。选择萌发时对低温适应性强、抗寒能力强的种子, 田间出苗率会大大提高。
有些玉米品种叶鞘开裂的遗传特性会使种子难于出苗, 减少田间有效株数, 这与幼苗形态结构有关。商家在选择品种做为单粒播种推广销售时, 一定要对品种的特性有所了解, 否则“单粒播种”的这个卖点会存在很大风险, 还会给农民带来损失。
2. 对种子质量要求鉴定种子质量的指标很多, 对玉米精量播种均有影响。 (1) 种子发芽率, 玉米在土温稳
定10℃以上播种, 播后连雨低温寡照容易粉种。单粒播种要求粒种棵苗, 95%发芽率未必95%成苗率, 所以室内发芽温度要模拟田间低温条件10℃, 白天8~16时变温20~28℃, 晚16时至早晨8时28~10℃, 整个时间变温发芽符合种子生长实际, 相对时间延长48小时, 接近种子发芽拱土前的时间, 检测抵抗种传病害能力。同批次种子包衣前后做发芽试验, 数值差距大的种子批要查找原因, 所有包衣种子批要留足样品, 播种前每隔一定时间做发芽试验, 检查发芽率变化, 分析贮藏条件及种衣剂产生的影响。 (2) 种子活力, 单粒播种方式中种子活力比发芽率更为重要, 贮藏条件则决定种子活力下降速度, 包括成苗率、幼苗生长速度和整齐度, 优良种性则表现较强抗逆性、抗病虫侵染能力。低温发芽是检验种子活力的很好方法。 (3) 种子水分, 国家标准规定玉米水分小于13%, 长城以北地区水分不高于16%。单粒播种的种子水分高于14%呼吸增大, 消耗养分, 活力下降, 易产生包衣剂药害, 伤热、捂堆种子发芽率、活力降低;同时造成定量包装称取重量、粒数误差。 (4) 种子纯度, 按照国家现行新标准规定不小于96%, 不分一、二级, 即100株有4棵自交苗, 每亩4000株中有160株自交苗, 影响产量, 所以单粒播种的种子纯度要在98%以上, 杂质少、籽粒均匀, 便于播种时机械操作。 (5) 包衣剂选择, 针对品种特点选择杀虫剂、杀菌剂包衣, 不同地区用不同配方, 包衣要均匀, 成膜性好脱落率低, 包衣色鲜艳独有, 增强外观商品性的差异化;对提前 (4~5个月) 包衣的种子水分要严格控制。
3. 对种子加工质量要求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5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茄子的种子种皮厚, 而且质密坚硬, 透水透气性比较差, 有休眠习性, 种子的表皮组织常带有各类病菌, 这些病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诱发各种病害的发生, 影响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所以本次实验是对茄子的种子采取播前浸种处理, 通过不同的浸种方式,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控制病害的发生, 还能打破休眠, 测定种子的最大发芽潜力, 也可比较不同种子的质量, 还可测定田间播种价值。通过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对种子经营和农业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本实验的供试材料代号为20-1-1-1、64-2-1、78-1, 分别编号为材料1、2、3。
本实验所用工具与仪器为恒温箱、温度计、种子袋、剪刀等。
2.2 实验方法
2.2.1 取样
每个材料设3个处理, 间歇性浸种、连续浸种和不浸种 (对照) , 分别设为处理1、2、CK, 每个处理取100粒种子, 分3次重复。
2.2.2 装袋
将各处理种子进行装袋, 分别做上标记 (材料名称、处理编号、重复次数) , 然后进行烫种。
2.2.3 烫种方法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 立即进行搅拌, 使水温保持在55℃左右15min。将种子捞出, 控干水分后, 分处理进行浸种。其中1处理间歇性浸种方法是先将种子浸泡16h, 然后控干, 摊晾8h, 再浸泡16h, 然后再次控干摊晾8h, 而后催芽。2处理连续浸种方法是将种子连续浸泡24h, 再控干进行催芽。对照处理, 即种子不浸种直接放入温箱催芽。
2.2.4 置箱培养
将处理后的种子放入温箱中进行催芽时, 用干净湿棉布包好, 保持湿润。温箱温度应控制在白天30℃、夜间20℃。
2.2.5 管理检查
每天用清水淘洗种子1次或翻动1~2次, 如发现霉菌滋生, 应及时取出发霉种子洗涤去霉。
2.2.6 观察记载
自第2天起, 按照国家种子检验规程进行发芽记载。并在第6天进行发芽势测定, 第12天进行发芽率测定。
3 结果与分析
3.1 茄子相同材料不同处理间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差异
在茄子同一材料各不同处理期间, 发芽势和发芽率有明显的不同, 通过对材料1数据的分析得如图1。
由图1可以看出, 供试材料1的发芽率趋势一直呈直线上升。1处理的发芽率最高, 达到63%, 其次是2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 达到56%, 对照不浸种发芽率最低, 达到45%。
经试验供试材料2的发芽率在不同的处理下最终发芽率比较稳定, 发芽率也很高, 平均发芽率为89%。其中, 1处理和2处理连续浸种的发芽率都达到92%, 对照不浸种发芽率达到83%。
经试验供试材料3从第3~9天的发芽趋势来看浸种处理比不浸种处理的要高, 其中处理1的发芽率达到99%, 处理2连续浸种的发芽率达到97%, 对照不浸种的发芽率达到96%。
3.2 相同处理对不同材料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影响
同一个处理对不同的材料在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数值上也有很大影响。
经试验可以看出, 处理1使各材料的平均发芽率在85%, 最高达到99%;处理2对各材料发芽率的影响较大, 最低在56%, 最高的达到97%, 平均发芽率在81%;对照的平均发芽率是75%。从中可以看出浸种处理的发芽率比不浸种的发芽率要高, 而间歇性浸种处理的平均发芽率比连续浸种的平均发芽率高。
4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 间歇性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其次是连续浸种处理, 不浸种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低, 3个供试材料中材料3的发芽率最高, 其种子活力最强, 其次是材料2, 最次是材料1的发芽率。
参考文献
[1]陈继兵.不同处理条件对休眠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J].福建农业科技, 2006 (6) 12-13.
[2]王子崇, 杨红丽.不同浸种时间对茄子种子发芽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5 (2) 62-63.
[3]朱伯华.同蔬菜种子浸种时间试脸[J].长江蔬菜, 1996 (8) 27-29.
[4]骆银儿.提高茄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J].上海蔬菜, 2000 (3) 36-37.
[5]邓立平.蔬菜种子浸种四法[J].农业实用技术, 2006 (10) .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6
青藏高原森林植被是江河的生态屏障、生态源和生命源, 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 是维护江河安澜畅流、构建全国生态安全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我省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2 200m至4 500m之间, 地理位置特殊, 森林物种稀有, 生态系统脆弱, 约有99%的地块属于生态地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急需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地区, 一旦遭到破坏, 便很难逆转和恢复, 即是在人工条件下恢复也是十分困难。在青海省的黄南、海南、海北、果洛、玉树、海东及西宁市均有大面积的天然林分布和人工成片林。
青海云杉是祁连山区的主要乡土树种, 栽培历史悠久, 分布广, 面积大, 是整个西北地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该树种主要优点是耐寒、耐旱、耐瘠薄、抗性强, 可耐-30℃的极端低温;属侧根性树种, 固土性能好,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强, 是一个很好的水源涵养树种;冬夏常绿, 冠形优美, 又是城市、庭院、公园和通道绿化的主要树种;主干通直圆满, 材质松软、富有弹性, 易加工, 更是较好的用材树种。
随着西部开发、“天保”和公益林工程的实施, 云杉成了青海省的主要造林树种, 植苗造林已成为青海地区造林的主要造林方式, 人工育苗已成为造林提供种苗的唯一途径。
2 试验区基本情况
湟中县上五庄林场 (苗圃) 位于青海省东部, 试验区在湟中县上五庄林场管辖的林区内, 位于祁连山褶皱系西宁断陷盆地, 平均海拔2750m, 土壤以粟钙土为主 (含腐殖层) , 土壤为黑色土, 土层平均厚度100cm。最热月 (7月) 均温11~17℃, 最冷月 (1月) 均温-9~14℃, 年平均日照时数2 588.3h, 年总辐射量142.14k Cal/cm2, 光热资源可满足一季农作物生长需求。年平均气温0~5℃, 年降雨量350~650mm, 多集中在7~10月份, 年蒸发量900~1 000mm。植物生长季115~225天。气候变化明显。
试验区设定测定样地, 每个测定样地为1m×1m, 样地共15个, 预先对播种样地进行整地和、土壤消毒和施肥处理, 并做好遮阴、喷灌设施。
3 试验方法
3.1 样种选定
选择人工采集的当年青海云杉种子, 无杂志或变质。
3.2 样地选择
在苗圃地内设定测定样地, 每个测定样地为1m×1m, 样地共15个, 每种测定梯度为3个样地, 预先对播种样地进行整地和、土壤消毒和施肥处理, 并做好遮阴、喷灌设施。
3.3 测定器具、处理软件
记录纸笔、office。
3.4 数据测定
对照组为不经过任何催芽处理的直播种子, 水侵催芽是将种子预先在水中侵泡24h后播种, 层积催芽是将种子参合在砂土中每隔1h浇水翻动, 持续24h后播种。每个样地播种数为100粒, 播种后做好遮阴、喷灌处理。测定一周内每个测定组样地内青海云杉的发芽率 (每组取平均数) 。
3.5 数据处理
1个对照组和2个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催芽处理的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1个对照组和2个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催芽处理的青海云杉种子发芽周期的对比。
4 结果分析
4.1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不同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 (不经过催芽处理) 种子发芽率最低;经过水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4.2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周期不同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周期差异明显, 待发芽实验率测定技术结束后, 对照组 (不经过催芽处理) 种子一个月内仍有发芽萌动发芽现象;经过水侵处理的种子有3粒发芽萌动发芽现象;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则推迟发芽的现象, 已处于生长期。
4.3 不同光照、海拔青海云杉坐果量线性图
通过图1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对照组 (不经过催芽处理) 种子发芽率最低;经过水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5 结论
5.1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的影响
1)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不同。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 (不经过催芽处理) 种子发芽率最低;经过水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2) 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周期不同。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周期差异明显, 待发芽实验率测定技术结束后, 对照组 (不经过催芽处理) 种子一个月内仍有发芽萌动发芽现象;经过水侵处理的种子有3粒发芽萌动发芽现象;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则推迟发芽的现象, 已处于生长期。
5.2 讨论
青海云杉已成为现在西部地区的主要育苗、造林树种, 通过本次试验来鉴定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的影响, 也对其育苗造林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次试验可以得出:不同催芽处理青海云杉种子发芽率存在显著差异, 对照组 (不经过催芽处理) 种子发芽率最低, 发芽周期较长;经过水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高, 发芽周期较短;经过层积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 发芽周期最短。
在该试验区发芽率最高的是经过层积处理的青海云杉种子。但未能测定其他因子对青海云杉发芽率的影响。所以以后需继续观察, 对青海云杉种子育种做更深入的调查, 便于为今后育种做参考。
参考文献
种子的传播方式 篇7
项目研究实践证明, 良种良法配套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是国营种子公司改制后 (现阶段) 种子销售最科学、最受农民欢迎的营销方式。
1 送科技下乡的决策
近几年来, 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 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三农”工作, 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种田的热情。自2006年以来, 国家多次号召农业部门、农业科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 给广大农技人员指明了服务方向、对象和市场。
针对襄樊种子市场品种多乱杂、广告五花八门、经营人员专业水平低的现状, 襄樊高科丰种业推广服务中心决定在全市牵头举办良种良法配套送科技下乡活动。并于2009年8月立项 (《国营种子公司改制后种子销售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向全国高科技三农发展促进委员会申报 (待批) 。
2 送科技下乡的做法
为了成功举办送科技下乡活动, 我们聘请了10多位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技术人员, 每天早上到村组宣传农业技术, 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同时给农民无偿发放技术资料和棉花、水稻栽培技术光碟。在农民听懂技术之后, 再把农民代表接到中心来 (襄樊市种子总公司) , 一是解除农民疑虑;二是讲解送科技下乡的意义;三是介绍所配套的棉花、水稻、玉米、小麦等高产良种。在农民完全自愿的情况下, 购种先开发票再签合同, 中心再用车把种子送到农民家里。
3 送科技下乡的效果
第一、经济效益显著。据不完全统计, 三年累计为农民增收4115万元。第二、生态效益佳。送科技下乡所配套的都是抗逆性强、质量优、稳产高产品种。因其抗病性强, 则相应减少了防治病虫的次数和用药量, 不但节省了成本, 而且符合环保、生态农业的要求, 还为农民节约农药投资138万元。第三、社会效益好。一是让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学到技术, 买到放心良种, 确保高产增收;二是解决了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市场和服务对象问题, 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三是给党的惠农政策增添了一个深得人心的项目。
4 送科技下乡的阻力
不同的人对送科技下乡活动有着不同的评价, 广大农民说送科技下乡好得很, 但也有极少数人说糟得很, 给送科技下乡制造种种阻力。这就应证了中央电视台10频道播放的“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的观点。第一、第二两年主要存在同行是冤家的阻力, 不正当竞争的阻力, 违规执法的阻力, 个别“评论家”的阻力。2009年只有同行是冤家和不正当竞争这两个阻力了, 实际上是乡镇极个别种子经销店制造阻碍。
5 送科技下乡活动需进一步规范
我们将从五个方面做好送科技下乡工作:一是进一步规范技术讲解, 做到通俗易懂;二是规范语言, 不准乱许愿, 不准吹牛皮, 做到实事求是;三是对送科技下乡有失误的人, 当即制止, 以防造成危害;四是采用经济手段, 确保送科技下乡健康、有序、规范、顺利进行。
三年来, 我们良种良法配套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项目, 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肯定, 项目主持人多次在 (下转P100) (上接P74) 全国获奖。
现在, 我们送科技下乡所到之处, 深受科技示范村组农民朋友的热烈欢迎和真心拥护。根据襄樊市委、市政府“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益、创造经济发展宽松环境”的精神, 我们希望政府能在资金上给予倾斜, 以解决送科技下乡购车之需, 有关部门要为送科技下乡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让良种良法配套送科技下乡活动越办越好。
摘要:针对种子进入大市场、大流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为响应国家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的号召, 我们自选《国营种子总公司改制后种子销售方式的研究与应用》——良种良法配套送科技下乡项目, 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技人员, 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促进农业增产, 农民增收。
【种子的传播方式】推荐阅读:
种子的传播方式作文11-05
大班科学种子传播10-11
传播方式的变革08-29
传播方式的感染力09-06
自我传播的渠道与方式11-03
企业文化传播的新方式08-17
传播方式07-31
混合传播方式06-18
广告传播方式06-27
新闻传播方式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