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方法与途径

2024-11-22

建设方法与途径(精选12篇)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1

1 做好管理预测, 确定管理目标

(1) 工料费用预测。

工料费用预测首先应分析工程项目采用的人工费, 再分析工人的工资水平及社会劳务的市场行情。根据工期及准备投入的人员数量, 分析该项工程合同价格中人工费是否不包含其中。

(2) 材料费预测。

材料费占建设费用的比重极大, 应作为重点予以准确把握, 分别对主材、辅材、其他材料费进行逐项分析, 重新核定材料的供应地点、购买价格、运输方式及装卸费;分析额定中规定的材料规格与实际采用材料规格的不同, 对比实际采用配合比的水泥用量与定额用量的差异, 汇总分析预算中的其他材料费。

(3) 机械使用费预测。

投标中的机械设备型号、数量一般是采用定额中的施工方法套算出来的。与工地实际施工有一定差异, 工作效率也有不同, 因此要测算实际将要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同时, 还得计算可能发生的机械租赁费及需新购置的机械设备费的摊销费, 对主要机械重新核定台班产量定额。

(4) 施工方案引起费用变化的预测。

工程项目中标后, 必须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技术上切实可行和经济合理的实际性施工组织设计。结合项目所在地的经济、自然地理条件、施工工艺、设备选择、工期安排的实际情况, 比较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所采用的施工方法与标书编制的不同, 或与定额中施工方法的不同, 应据实作出正确的预测。

(5) 辅助工程费的预测。

辅助工程量是指工程量清单或设计图纸中没有给定而施工中不可缺少的。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作好具体实际的预测。

(6) 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

大型临时设施费的预测应详细调查, 充分地比较论证, 从而确定合理的目标值。

(7) 小型临时设施费、工地转移费预测。

小型临时设施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需根据工期长短和拟投入的人员、设备的多少来确定。临时设施的规模和标准, 按时间发生并参考以往工程施工中包干控制的历史数据确定目标值。工地转移费应根据转移距离的远近和拟转移人员、设备的多少核定预测目标值。

2 工程管理中建立有效的沟通体系

2.1 沟通体系的内容

一个比较完整有效的沟通管理体系应该包含沟通计划编制、信息分发、绩效报告和管理收尾几方面的内容:

(1) 沟通计划决定项目干系人的信息沟通, 即谁需要什么信息, 什么时候需要, 怎样获得;

(2) 信息发布使需要的信息及时发送给项目干系人;

(3) 绩效报告收集和传播执行信息, 包括状况报告、进度报告和预测;

(4) 项目在达到目标或因故终止后, 需要进行收尾, 管理收尾包含项目结果文档的形成, 包括项目记录收集、和对项目的效果 (成功或教训) 进行的分析以及这些信息的存档 (以备将来利用) 。

以上种种情形都要考虑到, 分析后的结果要在沟通计划中体现并能满足不同人员的信息需求, 这样建立起来的沟通体系才会全面、有效。

2.2 沟通载体和形式的选择

沟通的载体有口头、书面、肢体语言。沟通的形式通常有书面沟通、口头沟通、非言语沟通和电子媒介四种形式。书面沟通的优点是具有可以持久、有形和可核实性, 但其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缺乏有效的反馈。口头沟通的优点是快速传递和快速反馈, 但其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失真。非言语沟通主要包含着体态语言和语调, 任何非言语沟通是和口头沟通联合一起的。电子媒介最大的优点是廉价和迅速, 并同时可以传递给许多人。在不久的将来, 电子媒介在工程管理的沟通中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3 主动沟通、沟通的过滤和反馈

在工程管理中提倡主动沟通, 尤其是明确了必须沟通的时候。当沟通是项目经理面对用户或上级、团队成员面对项目经理时, 主动沟通不仅能建立紧密的联系, 更能表明你对项目的重视和参与, 这会使沟通的另一方满意度大大提高, 对整个项目非常有利。在工程管理中, 工程管理者还必须消除沟通中过滤信息的一些机制和障碍, 以保持沟通渠道畅通。项目经理应在沟通管理计划中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 明确双方认可的沟通渠道, 如与用户之间通过正式的报告沟通与项目成员之间通过电子邮件沟通。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任何沟通都要保证知识没有偏差, 并定期检查项目沟通情况, 不断加以调整。

3 寻找有效途径, 实现管理目标

3.1 组织措施

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部的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 明确项目经理部、公司或施工对之间的职权关系的划分。项目经理部是作业管理班子, 是企业法人指定项目经理做他的代表人来管理项目的工作班子, 项目建成后既行解体。所以他不是一个经济实体, 应对单位整体利益负责, 同时应协调好公司与公司之间的责、权、利的关系。

3.2 技术措施

采取技术措施是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对标书中主要技术方案作必要的技术经济论证, 以寻求较为经济可靠的方案。这样可以降低工程成本, 如采用新材料, 新技术、新工艺节约能源, 提高机械化操作等经济措施。

(1) 人工费管理。

人工费占全部工程费用的比例较大, 一般在10%左右。所以要严格控制人工费。要从用工数量控制, 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 从而达到降低工日消耗、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 材料费的管理。

材料费一般占全部工程费的60—80%, 直接影响工程成本和经济效益。一般做法是要按量、价分离的原则, 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对材料用量的管理:首先是坚持按定额确定材料消耗量, 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其次是改进施工技术, 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再就是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 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 力求用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 加强周转料管理, 延长周转次数等;三是对材料价格进行管理:主要是由采购部门在采购中加以管理。首先对市场行情进行调查, 在保质保前提下货比三家, 择优购料。其次是合理组织运输, 就近购料, 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以降低运输成本。再就是合理确定进货批量与批次尽可能降低材料储备。

(3) 机械费的管理:

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量, 通过施工组织、机械调配,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同时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费用的开支。避免使用不当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 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 从不同角度降低机械使用费。

4 结语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和日益复杂的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管理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高低, 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建设工程项目必须要从项目的策划、运作、实施到完成进行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使工程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因而, 对于项目管理人员来说, 不仅需要各种专业的知识, 而且还要掌握一些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涛, 张莉.项目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中国建筑业协会, 清华大学.工程项目管理与总承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2

——由以色列的科技强国之路探寻中国科技强国的途径与方法

2012级硕士8班罗俊辉2201200289

1948年建国的以色列,在干旱贫瘠的自然环境中,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在科技的带动下,迅速建起了一个科技、经济和军事强国,创造出了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奇迹。

以色列这种高速打造国家竞争力的能力,除了得益于犹太人独特的历史际遇,还在于民间企业和政府擅长运筹资源,把小国劣势扭转成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势。以色列政府每支出100元钱,花在教育上的就有22元,教育开支在预算中所占份额最多,其次才是国防。以色列24%的人拥有大学学历,在世界排名第三;每1万人中有140名工程师,位居世界第一。以色列的科研投资比例同样是全球之冠。

以色列的强国之路,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新的竞争领域。科技使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摆脱了土地、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限制,迈上健康、顺畅的轨道。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国家核心竞争力和未来发展走向。“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也对科技工作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从国际发展的趋势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压力,经济发展对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需求更加急迫。世界科技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世界各主要国家积极抢占未来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变革时代。

“十二五”期间,要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科技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任务,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首先,要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抓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

其次,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瞄准世界前沿技术发展,重点突

破核心关键技术,抢占战略制高点,优化和完善基础研究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协调均衡发展,推动跨学科研究,培育和支持新兴交叉学科。

第三,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加快发展创意产业、研发设计与服务、现代物流等知识型现代服务产业,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最后,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继续实施粮食丰产工程,加快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农村清洁社区、农村信息化、科技特派员等科技行动,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支持农村农业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把科技带到农民的身边,使农民的生产生活能够得到更强的科技支撑。

改革是科技创新发展的巨大动力。“十二五”期间,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深入实施技术创新工程,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改革的主要思路和重点是:聚焦战略目标、加强系统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开放共享,加快技术转移、促进成果产业化,加强科学管理、完善监督评估,重视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环境。通过采取有效的改革措施,简化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预算和审批等程序,减少科研人员为争取项目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使他们能把主要时间集中到科学研究活动上。

三是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和方式,鼓励企业创新,完善并落实财税金融等各类激励措施,制定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激励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一步加强科普工作,鼓励支持民间发明创造。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将继续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其中,培育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是我们部署的重点。比如说,在代表着现代装备制造最高端的芯片制造装备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完成了关键的65纳米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和一系列生产、封装等方面的关键装备研制。

四是着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要通过多种政策措施,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进科技金融,积极促进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

五是造就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制定中长期科技人才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专项规划,深入实施“千人计划”,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培养引进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团队。

参考文献:

[1] 刘大椿.科技强国战略与公共政策的关联[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

[2]刘蔚然.科技强国战略的确立和实施[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9,V(3): 108-113

[3] 王婧漪.科技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科技政策创新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1

[4] 趙常伟.论中国“科技力”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3

关键词:人口文化建设方法与途径

1把握人口文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人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培育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精业务的新型职工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的基础性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是每一个企业义不容辞责任和义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问题,既要倡导先进的生育文化,也要倡导先进的人口文化,以期从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做好企业人口文化工作,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文明、环境优化、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企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把企业的人口文化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付诸实施,抓出成效。

2提升人口计生工作和人口文化建设的认识

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早,是一个老先进,新课题。在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创新中,各地、各企业相继开展了以“树婚育新风,男到女家落户光荣”等为主要内容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并得到全面推广和发展。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逐步建立了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推动了一场传统婚育观念与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成为了人口文化建设的奠基石。要做好人口文化工作,关键是要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特别是企业领导人思想认识,注重发展人口文化事业,把它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和有效手段。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文明、环境优化、管理民主”的人口文化和企业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理念,既要抓经济发展,又要抓文化建设,积极倡导新风尚、培育新理念,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全面增强职工的素质,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不断促进企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建设。

使人口文化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必须认识高,工作力度大,措施扎实有效,人口文化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3重视人口文化的阵地建设

在地方和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的实践,已经形成了一套浓厚的人口文化底蕴,并积累了一些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对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如计生协会、人口学校、人口计生服务集市、计生宣传专栏、人口计生知识竞赛和演出等,成为开展人口文化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阵地,吸引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满足了他们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求健康、求和谐的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设施和媒体,多形式地开展人口文化宣传工作,并且积极扶持热心人口文化事业的职工业余组织,开辟各种文化活动场所,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发展人口文化和企业人口文化,使职工自办文化日趋活跃。同时要着力发展企业特色文化,发掘、整理和保护优秀的企业文化资源,用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4加强协调,整合资源

一是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协调好党群部门和职能科室与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关系,做到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建共赢。

二是发挥职工特长和爱好的文化优势,在企业建立各种爱好者协会,如琴棋书画协会和吹拉弹唱“沙龙”等群众文艺组织,把人口计生知识容入其中,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以多种艺术形式开展人口文化建设,使职工在其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营造浓厚的婚育新风和文明生活氛围。

三是挖掘和发扬企业的优良历史文化,以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创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婚育新风,对职工进行教育,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新内涵。

5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是人口文化建设的主体。做好人口文化工作,对提高职工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要组织他们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组建职工人口文化志愿者组织,让职工在参加志愿活动中,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传播文明,陶冶情操。

6履行企业在人口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的老企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责任和义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因此,在企业的人口文化建设中,要继续帮助职工树立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关注生殖健康等现代文明观念,大力营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社会氛围,消除歧视女性的观念,切实保障育龄女职工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

其次,发展企业文化事业,要有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统筹地方政府文化建设,在配齐企业自身文化设施硬件的同时,积极参与地区、街道的人口文化设施建设、做到多用途、多功能,努力实现地、企资源共享,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

另则,不断扩大人口文化队伍,培训职工文化骨干。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建的主体,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口文化建设中,必须发动广大职工群众,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激励职工群众在人口文化的积极作用,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建设自己的家园,为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包括先进的人口文化服务。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4

企业人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培育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精业务的新型职工队伍,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是每一个企业义不容辞责任和义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 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问题, 既要倡导先进的生育文化, 也要倡导先进的人口文化, 以期从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做好企业人口文化工作,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文明、环境优化、管理民主的要求, 协调推进企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把企业的人口文化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并付诸实施, 抓出成效。

2 提升人口计生工作和人口文化建设的认识

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早, 是一个老先进, 新课题。在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创新中, 各地、各企业相继开展了以“树婚育新风, 男到女家落户光荣”等为主要内容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并得到全面推广和发展。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 逐步建立了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推动了一场传统婚育观念与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 成为了人口文化建设的奠基石。要做好人口文化工作, 关键是要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 特别是企业领导人思想认识, 注重发展人口文化事业, 把它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和有效手段。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文明、环境优化、管理民主”的人口文化和企业文化,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体现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理念, 既要抓经济发展, 又要抓文化建设, 积极倡导新风尚、培育新理念,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全面增强职工的素质, 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不断促进企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建设。

使人口文化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必须认识高, 工作力度大, 措施扎实有效, 人口文化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3 重视人口文化的阵地建设

在地方和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 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一套浓厚的人口文化底蕴, 并积累了一些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对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 如计生协会、人口学校、人口计生服务集市、计生宣传专栏、人口计生知识竞赛和演出等, 成为开展人口文化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阵地, 吸引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满足了他们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求健康、求和谐的需求, 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 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 创新方式方法, 利用现代化设施和媒体, 多形式地开展人口文化宣传工作, 并且积极扶持热心人口文化事业的职工业余组织, 开辟各种文化活动场所,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发展人口文化和企业人口文化, 使职工自办文化日趋活跃。同时要着力发展企业特色文化, 发掘、整理和保护优秀的企业文化资源, 用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4 加强协调, 整合资源

一是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 协调好党群部门和职能科室与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关系, 做到密切协作, 形成合力, 共建共赢。

二是发挥职工特长和爱好的文化优势, 在企业建立各种爱好者协会, 如琴棋书画协会和吹拉弹唱“沙龙”等群众文艺组织, 把人口计生知识容入其中, 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 以多种艺术形式开展人口文化建设, 使职工在其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营造浓厚的婚育新风和文明生活氛围。

三是挖掘和发扬企业的优良历史文化, 以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 创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 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婚育新风, 对职工进行教育, 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新内涵。

5 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 是人口文化建设的主体。做好人口文化工作, 对提高职工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要组织他们参与各项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 组建职工人口文化志愿者组织, 让职工在参加志愿活动中, 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 传播文明, 陶冶情操。

6 履行企业在人口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 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企业, 尤其是国有大中型的老企业, 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责任和义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因此, 在企业的人口文化建设中, 要继续帮助职工树立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关注生殖健康等现代文明观念, 大力营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社会氛围, 消除歧视女性的观念, 切实保障育龄女职工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

其次, 发展企业文化事业, 要有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统筹地方政府文化建设, 在配齐企业自身文化设施硬件的同时, 积极参与地区、街道的人口文化设施建设、, 做到多用途、多功能, 努力实现地、企资源共享, 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

另则, 不断扩大人口文化队伍, 培训职工文化骨干。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建的主体, 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口文化建设中, 必须发动广大职工群众,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激励职工群众在人口文化的积极作用,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建设自己的家园, 为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包括先进的人口文化服务。

人口文化建设给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新内容, 开辟了新途径, 给企业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也给企业创新发展人口计生事业, 履行应有的社会职责和义务, 提供了理论和智力上的支持, 将为企业经济建设和人口计生工作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摘要: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证明, 我国人口与计生取得了世人瞩目成绩。开展人口文化建设, 并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者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为此, 企业应当在人口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更好地推进企业和谐文明发展。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5

径和方法探索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与新媒体的概念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丰富的内容以及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对当代的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除了帮助青少年解除了更多新鲜事物、新技术、新观念的同时,还给青少年营造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平台。但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处于建构阶段,容易受到网络和新媒体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对互联网和新媒体传递的信息缺乏正确的考量和认知,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青岛市加快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完善了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基本实现了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85%的中小学建成了智慧校园。伴随出现的就是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一系列问题。

一、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说起互联网和新媒体,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媒体。所谓新媒体,新媒体(New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新媒体”这个时代宠儿应运而生,并具有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时代特征。

1、信息的及时性与互动性。

2、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

3、信息的交互性与即时性。

4、信息的多媒体化和多样化。据在调研中对有效的调查问卷进行的分析,我校几乎每位学生人手一部手机,有93.2%的学生表示自己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是互联网,有35%的学生表示其通过电视获取信息,26%的学生是通过书籍获取所需信息,只有8%的学生表示自己是通过报纸获取信息,而通过其他途径获取信息学生占到总数的6%,从上述的调查数据中表明,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对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相关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我校只有3%表示自己很少上网,而85%表示自己经常上网,另外的12%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偶尔上网。另外,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中只有15%表示自己每天的上网时间低于3小时,其余的大部分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则都在3小时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三小时。在上网目的的调查中,有56%的青少年表示自己上网的目的是为了浏览资讯,有18%表示自己上网的目的是为了和同学或者网友聊天,有5%的青少年表示自己是为了学习相关知识才浏览互联网,其余部分则是为了玩游戏或者看电影。从以上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过时,互联网和新媒体已经成为了学生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互联网中信息杂乱,作为青年少很容易沉迷于游戏、电影、暴力、色情等一些列不良信息中,一些落后消息的文化思想,甚至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消息也混淆其中,通过互联网向学生渗透。青少年在新媒体时代几乎完全暴露在各种不良信息的冲击之下,这就使青少年通过自身获取不良信息的几率大大增加,同时教育者和家长对青少年获取信息途径也更加难以掌握。新媒体时代所附带的负面影响极大的削弱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功能和效果,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增加了难度。

当然,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出现,也有着突出的优点。

一是新媒体为青少年群体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学习渠道。利用新媒体各种技术和工具,学习可以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学习自主性得到加强,青少年可以依据爱好和兴趣进行选择,既方便又快捷;在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一些出色的手机应用软件使得学习变得更富有趣味性,以“有道词典”和“百度百科”这两个应用为例,有道词典的手机版不仅有相对于传统汉英词典更迅速的查询速度,而且还有英文游戏、每日美文等多种趣味功能,而百度百科其信息的包罗万象和内容的实时更新更为人称道,这两者都借助了新媒体这一载体,为使用者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了使用者的学习兴趣。

二是新媒体为青少年群体广泛了解社会提供了便利。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很多人发现看报纸信息过时了,看电视信息片面了,听广播更只是司机们接收信息的“无奈”方式,而正是新媒体的出现,让新闻资讯的获取不再费时费力,甚至很多时候,你没有主动获取新闻资讯的意愿,而这些资讯还会推送到你眼前。这样方便快捷,潜移默化的方式就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我们的社会视野,使其知识面更加开阔。

三是新媒体拓宽了青少年群体交往的空间。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信息、图片、音频和视频的传输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基于这一发展而产生的多种交流平台也为青少年群体的交往带来了便利,以微信为代表的聊天交互应用的产生与普及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使得交友变得更加便利,朋友圈的扩大也使得寻找兴趣相近的朋友更加方便,而这种全新的交往方式,无疑是更快捷的,更方便的。

四是新媒体对团组织工作的影响。首先,作为新媒体最主要、最积极的参与者,青少年群体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形成立体化的宣传效应,这为各级共青团充分运用新媒体阵地做好引导青年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新媒体下的办公方式具备快速、准确、信息量大、类型丰富等特点,提升了团组织工作的效率,许多公开性的文件可通过网络迅速传递到每个团员青年手中,而在团组织内部进行信息交流、任务布置、通知下发、会议召开等工作时,新媒体也将有助于更好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此外,新媒体其具有的个性化、多样化、年轻化等特征,使团组织工作更有参与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激发了青少年群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的思想特点

新媒体的信息资源和信息交流的开放性和便捷性为当下的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全新和宽松的环境。但新媒体作为一把“双刃剑”,调查显示,互联网上超过六成以上都属于偏向负面的不良信息。青少年尚处于价值取向建构阶段,也会面临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

1.互联网和新媒体环境影响青少年的思想观念

现在,互联网媒体已成为所有广大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他们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比如看电影,玩游戏,听歌等,同时也有很多的青少年在时刻借助互联网进行学习,为他们在课外获取知识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我们也必须要正视一点,那就是网络的信息鱼龙混杂,也有很多不良信息,所以我们要对他们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加以引导,提高自身鉴别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在思想观念上认识到这一点,要明确虽然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也不是说互联网就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新生事物,我们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客观地去面对这一切,合理的使用网络。如果青少年只是通过网络来娱乐和聊天,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必将不能有利于对网络信息的筛选,更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互联网新媒体环境影响着青少年意愿的表达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下的很多青少年都是在利用手机的网络功能进行和别人交流,虽然这种方式比较便捷,不受时空的限制,很受青少年的欢迎,但是这种通过手机网络和别人沟通的方式,很显然不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甚至会让广大的青少年变得非常的宅,他们往往只是习惯了这种通过网络的意愿表达方式,现实中和别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往往缺乏主流引导,再加上互联网上往往存在很多来自境外的背景不明的信息和思潮。大量的网络信息使青少年在互联网上一直是“看问题”、“听问题”,而不是“想问题”。很多现实中的事件往往由于网民个人观点的集中表达,一些正常的情绪和一些极端化的现象被显著放大,并上升到社会层面并带有政治色彩。这种放大效应既可能推动社会进步,也可能掩盖了真相甚至危害社会安定。如果非理性表达再与组织化、迅即性结合起来,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3.新媒体深刻影响着青少年的聚集方式和动员方式

互联网这种新媒体与我们的传统媒体相比,具有开放、平等、自由等特点,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所以它正吸引着大量的青少年参与在其中。尤其像一些社交类网站已成为青少年目前他们在互联网上集中活动和聚集的平台。随着网民聚集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技术的提升,青少年网络自组织开始涌现,发展迅猛。这些自组织主要通过网络或手机联系和组织活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青少年的交往模式和群体参与模式。部分网络自组织将网上行为与线下行为相结合,不断向线下发展,常常“以虚带实”影响社会,具有很强的社会动员力和行动力。

三、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探索 新媒体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判断力、处理能力相对不太成熟的青年人,我们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除了引导与规劝、管理与监督等手段,如何使青少年群体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更显得尤为重要。

1、我们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沿,深入地去研究新情况和新特点。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互联网上的各种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我们要时刻关注,并且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不仅要研究网络的发展,同时也要研究青少年思想的发展和变化,从而不断研究新媒体对青少年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影响,特别是对一些重点群体的负面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探索如何增强共青团工作思想内容的针对性和方式方法的适用性。比如,针对未成年人容易网络成瘾这一现象,要研究他们沉迷网络的深层原因及有效的矫治方法;针对大学生这个对网络信息感触最敏锐的群体,要研究他们网络非理性表达和组织化表达意愿的基本特点;针对青年知识分子在网络话语体系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这一状况,要研究如何使他们成为正面的“意见领袖”和“舆论先锋”的有效方法;鉴于这些新的情况,我们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干预往往比矫正更重要。

2、我们要研究利用新媒体引导和服务青少年的有效渠到和手段。

在互联网新媒体的发展背景下,广大青少年的兴趣和特点也在跟着新的背景而发生着变化。所以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我们的工作要具有前瞻性、方向性的来开展教育工作,比如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怎样来通过即时通信、手机上网和社会性网络服务这三大应用,为我们的共青团组织工作的开展进行引导,如何来通过共青团工作来服务青少年,从而来不断探索积极有效的渠道和手段。同时我们要研究在互联网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和服务青少年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从而更好地做好团委工作。

3、我们要研究通过新媒体拓展组织动员青年的新模式。

继传统的组织动员、社会动员之后,网络和移动通讯正在成为新的“第三动员”。互联网新媒体的开放性、隐蔽性和便捷性为各类动员主体提供了全新的动员条件和机会,各种声音都可以在网络空间找到自己的社会基础。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一新的变化,我们要研究在以互联网新媒体为平台的这一全新的社会组织与管理模式中如何体现共青团职能,切实承担起“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根本职责。同时我们要学会去挖掘网络中各个成员的组织关系,从正反两个方面去看待这些新的变化,增强我们的研究信心,为我们后期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积极加强心理干预,培养塑造未成年人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和成才观。一方面要深入分析和解决其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个体、家庭和社会原因,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知识,建立“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多级系统协作网络,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的“四早”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及时有效的了解和干预,从内在与基础层面增强未成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自我调节能力。加强学校和社会青少年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建设,积极发挥退休老党员、老教师的作用。

2、切实减轻心理负担,营造未成年人“快乐成长”氛围。要改变当前教育重智力轻情感,重单科能力轻综合素质的不当倾向,积极开设心理健康课,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良好情感、综合素质的培养,将减负工作和素质教育引向深入。

3、以创新精神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对主流思想道德体系的认同程度。应当加大对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的理念、内容、手段和方法等方面改进创新的力度和深度。包括不断开发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公共文化场馆新的教育内容和功能,满足青少年向社会学习,汲取社会知识和经历的愿望和需求。逐步确立“养成教育”坐标,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社会公共道德素养。包括:生命教育、人格教育、人际交往教育、思维方式教育、人文与科学教育等等。

4、对允许甚至纵容青少年上网的网吧进行严格的查封;另一方面电信部门要不断开发和升级自主的网络有害信息过滤防范软件,以保障未成年人远离网络有害信息的侵扰;三整治一些不良书摊及音像店,禁止贩卖、租赁毒害青少年的垃圾文化产品。

5、健全评价机制,保证道德建设良好的舆论导向。恰当的褒贬是规范人们道德行为的有力工具,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社会阅历浅,认知能力尚存欠缺,需要通过科学的道德评价,对道德行为的奖惩为他们树立榜样。学校的评价体系很多是原来学生素质教育手册所列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且没有真正的进行评价,只是教师根据影响随意画画而已。要建立符合八荣八耻和时代要求的评价办法和体系。

6、加强综合治理,构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相关职能部门应在体制机制上形成合力,加大未成年人成长综合环境的管理和治理力度。与此同时,应重点加强建设以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成员为主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防止青少年的教育就是教育部门甚至只是学校的观念意识,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一个“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社会氛围,形成一个社会关心、推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支持系统。

7、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与完善管理互联网、手机和自媒体等传播媒介的相关法规和章程,有效解决我国目前传媒管理混乱、无序的状态,分清各部门的职能,真正做到合理、有效的管理与监督。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6

一、价值意义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传统的档案管理的继承和发展,现代档案的数字化建设也必须借鉴传统的档案建设的经验。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数字化档案都有着传统档案的影子。

1.便捷信息检索

传统的档案馆主要是以提供面对面的实体的服务为主,有很大的局限和不便,而数字化档案建设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用户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地对所需信息进行检索和查询,并且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目录和全文在线查阅及各种影像资料的信息检索和查阅。

2.节省存储空间

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档案信息是数字化档案馆建设的基础。传统的档案馆被纸质或其他物理煤质几乎占去所有空间,而且管理起来也十分困难,但数字化档案建设不仅能实现档案管理的智能化,而且数字化虚拟空间取代了传统的的空间,大大节省了信息存储所占用的空间。

3.避免信息丢失

传统的档案信息主要存储在纸质媒介或其他物理媒介上,而数字化档案将这些图文声像等具体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并建立起相应的数字化档案馆馆藏。比如,将现有的纸质或物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能在网络上传播和共享。具体而言,就是数字化档案馆首先对本应归档的数字化档案或电子文件进行接收并随之建立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以实现对其进行全程的监管,为能及时有效的提取所需信息,有效避免了重要信息的丢失。

4.加强信息安全性

光盘和网络是目前数字化档案馆进行信息发布和传播档案信息的主要形式。由于目前人们对数字档案信息的真实性维护方面非常重视,数字化档案馆很少出现版权纠纷的问题。再加上有些档案信息的机密性,不便公开,这时便需要有相应的技术对其安全性进行保证,如内网和外网的建立,使用户在对相关的档案信息进行查阅时,受到一定的授权度限制。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整个数字化系统和档案信息的安全,而且使档案信息在最大安全范围内实现了资源共享。

二、途径方法

1.加大建设资金投入

基于当前我国对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状,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非常有限,导致档案馆只能维持正常运行及有限的对外资源开放和共享,用于档案数字化建设的资金主要集中在软件和硬件设备上。由于现代化科技迅猛的发展,软件开发速度加快,电子产品更新周期缩短,这就对档案数字化建设方面的经费预算提出了“更新换代”的高要求,要根据具体实际进行上下调整,紧跟时代潮流。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把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提升到档案管理改革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将档案工作的考评纳入学校日常考评体系中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考评体系。另外,根据现有的资源分配和具体实际,在人员配备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配备适应数字化档案建设要求的高水平管理人员。同时要求相关领导对人员具体工作进行合理分配,既能专人专岗,又可以分工合作,能随时进行有效合理的工作调度。对那些传统档案工作人员要进行专业的数字化技术培训,使其尽快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全面掌握相关技能。适时组织相关的经验交流活动,让已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工作人员对传统档案工作中的优秀技能进行互补性学习。

3.科学规划合理建设

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进行有计划性的建设。对传统的纸质档案及物理媒介的档案信息,要有选择性的分步进行数字化。要对原有档案信息进行优化,首先对包括学籍档案、名人档案及优秀的科研成果等优质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同时,充分利用兼职档案员人员多、分布广的优势对其进行相关业务学习和培训并通过前端控制和全程管理将各部门一些有价值的档案信息进行及时的数字化归档入库处理。在具体工作要求上,强调各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前瞻性,在保障档案信息完整性和安全性基础上,保证档案数字化信息体系的整体完整性和健全性。另外,还要完善配套硬件设施。由于档案工作有着其特殊性,对基础设施要求也较为严格,其中包括符合要求的库房面积、“三分开”的布置格局及全方位的配套措施。

4.确保档案信息安全

有效构建档案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包括计算机系统安全防范体系、病毒防護体系、网络安全防范体系、数据安全防范体系及安全防范管理体系。避免非法操作及其他人员的登录现象发生,并对系统做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在全球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档案的管理也要“数字化”,不断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方法,加强现代管理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业务学习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只要如此,才能使档案数字化建设不断突破。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7

那么, 如何才能建设一支政治素质高、文字功底强的通讯员队伍, 使通讯员们具有见微知著的预见性和捕捉焦点热点的敏锐性呢?笔者结合本院通讯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 浅谈几点方法与途径。

1 搭建网络, 通讯员队伍覆盖全医院

一个医院只靠院办室或宣教科的几名专职宣传员是搞不好宣传工作的, 一定要在医院内部构建起一个宣传体系, 组织一支宣传队伍, 才能把医院各方面的素材集中到院办室或宣教科, 从而搞好医院宣传。

我院自2003年创办院报以来, 就建立了通讯员队伍, 通过近十年的发展, 逐步形成了“院党委——院办室——科主任及党支部宣传委员——40余名通讯员”的宣传网络体系[2]。党委书记亲自牵头主抓, 每个科室的科主任主管宣传, 通讯员除来自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外, 还将网络根茎延伸到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财务科、保卫科等行政后勤科室, 形成了真正覆盖全医院的通讯员网络。通过个人自愿申请与科室推荐相结合的原则, 通讯员从各科工作积极性高、有新闻觉悟性、文字功底扎实、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的医务人员中挑选[3]。

光建立医院宣传体系不行, 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我们规定, 科室负责“智”的宣传素材, 如新技术、新项目等;党支部负责“德”的宣传素材, 如抗震救灾、自助患者、先进典型等;最后由院办室对整体进行整理、充实、升华、润色。

2 计划先行, 分解任务落实到人

我院将宣传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通讯员队伍建设同其他工作一样, 一起研究、一起布置、一起落实, 真正地从思想和行动上重视起来, 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每年年初, 院部与各科签订《综合目标责任书》, 宣传工作也占相应分值, 纳入科室绩效考核, 并要求各科制定科室宣传计划。医院院办室根据各科的宣传计划与医院工作思路, 制定宣传计划, 以文件的形式下发, 内涵通讯员名单及划分到各科的通讯报道任务。通讯报道任务根据各科的实际人数制定, 以每两名工作人员需完成一篇报道的要求制定, 如我院内科一病区的医护人员为24名, 则该科需完成的稿件任务数为12篇。为了养成通讯员写稿的自觉性, 避免院办室平时“稿荒”, 年底考核前各科纷纷为完成任务数而一窝蜂的上交稿件, 且稿件质量差的现象, 我院实行稿件任务数季度考核的办法, 如内科一病区全年的任务数为12篇, 则该科每季度需完成的任务数为3篇。对于当季度超额完成的任务数, 可以延后, 充当为下一季度的任务数, 每季度末对各科的来稿情况及任务数进行统计, 并将统计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在院内OA平台上进行通报, 对完成及超额完成的科室给予表扬, 对未完成任务数的科室分析其原因, 找出差距, 以此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促进下季度通讯报道工作的完成。

3 奖惩过硬, 调动通讯员积极性

3.1 制定“稿费奖励”机制

我院制定的《通讯员管理办法》内, 除规定了通讯员的权利、义务外, 还重点制定了“稿费奖励”机制[4]。对被录用的稿件均给予奖励, 目前院级发表奖励30元、局级发表奖励40元、县 (区) 级发表奖励50元、地市级以上发表奖励60元, 同一稿件不重复奖励, 每季度结算, 随着医院的发展逐步提高。

3.2 制定“优秀通讯员”和“先进宣传科室”评选办法

每年年底, 医院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投稿积极性、稿件质量、投稿篇数评选出优秀通讯员, 根据科室宣传特色及成效评选出先进宣传科室, 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奖励。同时在表彰会上, 邀请优秀通讯员和先进宣传科室负责人发言, 畅谈当好优秀通讯员和做好科室宣传工作的经验[5]。

3.3 定时通报优秀稿件

对于平时通讯员发表的优秀稿件, 医院在每季度的宣传情况中通报, 及时在院内OA平台上公布, 提高先进通讯科室和优秀通讯员的知名度。

3.4 制定“扣罚”制度

对于季度内未完成任务数的科室, 采取扣罚奖金的形式, 要求一半由通讯员本人承担, 一半由科室承担, 此外还与年底科室的绩效考核挂钩, 以此督促通讯员及时完成工作任务, 并形成科室荣辱感, 要让全院职工明白, 人人都是通讯员, 人人都应参与医院宣传工作。

4 分层次培养, 提高通讯员队伍素质

4.1 根据通讯员的不同资历分层次培养

对于新兵来说, 激情与热情是动力, 对于资深通讯员来说, 经验与悟性是财富, 因此要了解他们的特点与要求, 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有针对性的培养, 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博采众长, 为我所用[6]。我院对于通讯员的培养, 分三个层面:对于大部分通讯员, 还是采取定期邀请有经验的记者、编辑老师入院就新闻写作知识与技巧、捕捉新闻信息的能力等进行培训;对于骨干通讯员, 我们努力为他们提供外出开会或培训的机会, 以开阔其眼界, 提升业务水平;对于院办室的专职通讯员, 则积极要求参加省市级媒体、报刊、杂志社及卫生系统内的各类培训工作会议, 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新闻写作能力与宣传策划能力, 在院内做好“领头羊”作用。

4.2 根据院报的版面内容和稿件需求培养通讯员

院报是医院的主要宣传阵地之一, 起到与职工、患者、社会沟通的作用。院报常规为四开四版, 内容一般第一版为传播医院工作动态的党政类新闻, 第二版为传播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专科、专家等医疗类新闻, 第三版为传播健康理念的科普类知识, 第四版为职工抒发工作、生活与学习感悟的情感类文章。每月定期出版, 内容含量大, 稿件形式多样, 包括信息、通讯、言论、图片、散文、诗歌等多种体裁, 这就需要集广大通讯员的智慧与力量, 博采众长, 对通讯员分层次培养。应让大部分通讯员掌握信息的写作技巧, 让骨干通讯员学写通讯及言论类文稿, 鼓励院内的摄影爱好者拍摄新闻图片, 鼓励情感丰富的白衣天使多撰写散文等[7], 从而让院报内容更充实、体裁更丰富、可读性更强, 达到让职工与患者喜闻乐见的效果。

5 加强沟通与交流, 提升通讯员主动性

俗话说, 人走茶凉, 再好的关系, 如果长时间不来往也会淡漠下来。所以院办室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与通讯员的沟通与交流, 除了稿件上的指导, 平时有事没事也可打电话问候一下, 与通讯员建立朋友伙伴关系[8]。

5.1 建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

我院定于每月第三周的周四下午召开通讯员经验交流会议, 时间设为两小时, 每次有两名主讲人, 主讲内容大致围绕撰稿或者采访过程中的经验展开, 大家根据主讲人的内容, 各抒己见, 主要是相互交流经验, 学习习作技巧。开设QQ群, 通讯员可以通过QQ群直接向院办室投稿或报料, 院办室可以将优秀的稿件放到群内供大家分享, 亦可以将部分写的不够规范的稿件进行点评后放到群内供大家借鉴。

5.2 及时反馈稿件信息, 以“宣传促宣传”

对通讯员的每一篇稿件, 不管录用与否, 24小时内必须反馈意见, 不录用的说明理由, 需要修改的提出具体意见, 稿件录用后及时告知发表在何处等, 以此为通讯员提供帮助、给予支持,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众多稿件的刊登让创作人员感受到了工作的成就, 让科室负责人充分体会到了宣传工作在学科发展中发挥的巨大力量, 进一步增强了各科室和通讯员的宣传报道意识。

摘要:文章论述了基层医院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方法与途径, 提出在搭建覆盖全医院的通讯员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制定稿件任务数、奖惩措施、分层次培养、时时沟通与密切交流等方式打造一支专业精、业务强、作风硬、效率高的通讯员队伍。

关键词:基层医院,通讯员,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小敏, 杨思妤.浅谈医院新闻宣传中通讯员队伍建设[J].健康必读, 2011, (8) :215.

[2]夏自成, 壬正千, 汪惠群.加强卫生信息宣传促进疾控工作纵深发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11) :844-846.

[3]林聪聪.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做好新闻宣传工作[J].医院管理论坛, 2010 (11) :57-58.

[4]于笔邪.卫生监督信息与新闻的区别与报送[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26 (9) :56-57.

[5]傅亮微.浅谈加强卫生监督信息工作的几点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9) :699-700.

[6]杨洪波.浅论高校校报通讯员的选拔与培养[J].传媒与教育, 2011 (2) :119-120.

[7]马广领.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通讯员队伍建设[J].科技传播, 2012 (4) :212.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8

一健全选拔干部机制

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工会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也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需要。因此,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认真挑选和慎重配备学校各级工会干部, 把好工会干部队伍的入口关。因此, 为有效做到工会干部的选配工作, 需遵循以下两条基本原则:首先, 靠党组织推荐。依靠党组织推荐干部, 一方面有利于保证高校工会干部的思想素质, 另一方面有利于党组织根据群众工作的需要, 选配优秀的党员到工会工作。其次, 靠教职工群众民主推荐。事先征求教职工群众的意见, 把教职工群众真正信任和拥护的同志选拔到高校工会干部队伍中来, 有利于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

二完善干部管理机制

高校工会干部管理要根据自身特点, 对不同类别的干部实行不同的管理方式。这也是保持工会干部队伍生机与活力的一个有效措施。工会组织既要努力创造条件, 多渠道吸引各类人才到工会来工作, 不断增加工会干部队伍的新鲜血液;又要积极争取党委和组织部门的支持, 把部分长期从事工会工作的干部输送出去, 做到有进有出, 正常流动。此外, 对民主选举产生的工会干部实行任期制, 并制定在他们的任职期间接受上级工会及党委干部管理部门监督的具体制度, 对非选举产生的工会一般工作人员, 可施行聘任制, 按照德、能、勤、绩等方面加强考核和管理。加强高校工会干部管理, 也是广大教职工和工会干部的强烈愿望, 因此, 努力创造条件, 加强完善高校工会干部的管理制度, 是高校工会工作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三加大干部培训力度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会干部队伍, 要加大对工会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培训途径主要有结合工作实践进行培训, 结合工作实践是提高干部素质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举办短期培训班, 根据需要举办不同层次及类型的短期培训班, 有针对性地组织干部学习和研究工作中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 为他们的工作提供理论武装和方法;在职及脱产学习以及鼓励干部自学等。其中, 需要注意的是干部培训工作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 有的放矢地确定培训内容, 选择适当的培训方式;培训过程中要理论实践相结合, 防止忽视理论学习和轻视实践经验这两种倾向, 最终达到培养干部能自觉地运用所学理论来提高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四促进队伍作风建设

高校工会干部队伍的作风, 关系到桥梁纽带作用的发挥, 关系到工会在广大教职工心目中的地位, 关系到工会工作的成效, 因此, 加强和改进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有助于全面提高高校工会队伍的整体水平。

1. 思想作风建设

加强和改进高校工会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 必须把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首位。干部队伍作风存在很多问题, 其根源是思想作风不正, 主要表现为:对改革建设和现代科学不甚了解, 凭主观意志办事, 好大喜功, 习惯于老经验老办法, 办事情做工作不深入群众调查了解, 工作缺乏主动创造性。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着教学事业改革的继续深化。因此, 工会干部必须端正思想作风,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要以理论创新为基础,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 克服官僚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形式主义等不良思想作风,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高校工会工作, 以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 始终保持高效工会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2. 学风建设

改进和加强干部队伍的学风建设, 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 有的工会干部轻视学习理论, 放松世界观的改造, 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照抄照搬, 使工会工作失去了活力, 使教职工远离工会或不积极参加工会活动。面对教育工会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结合工会工作的实际, 学习政治、经济、法律知识, 还要广泛学习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 拓宽视野, 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因此, 高校工会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研究工会工作的新情况, 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不断开创高校工会工作的新局面。

3. 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建设

改进和加强工会干部队伍的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 充分发挥高校工会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 在学校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活跃教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和维护学校稳定及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积极探索, 把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与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要求高校工会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工作第一线, 掌握教育教学改革在各个时期存在的问题、教职工的思想动态, 从而有的放矢、扎实、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

4. 生活作风建设

干部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 但其本质是生活奢靡、贪图享乐。高校工会干部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 时刻都影响着工会的形象, 生活作风败坏的干部, 工作能力再强也不受群众欢迎。因此, 高校工会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 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 清正廉洁, 依法办事, 谦虚谨慎, 戒骄戒躁, 开拓进取, 不断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要做到防微杜渐, 时刻警惕和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 做好人民的公仆。

综上所述, 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每个环节都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以及工会干部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学习。高校党政领导要重视工会工作, 加强对工会工作的指导, 把工会工作置于全校工作大局之中, 为工会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渠道提供良好的环境。干部自身要努力学习、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全心全意, 通过共同努力, 全面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工会干部队伍。

摘要:高校工会工作离不开工会干部的参与和组织, 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 是做好高校工会工作的关键。充分发挥高校工会组织的作用, 要求高校工会干部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业务素质、较好的综合能力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高校工会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必须在高校工会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上, 在思想观念、机制制度、方法手段和工作要求上要有新突破。

关键词:高校,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孙宝英.浅谈新形势下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3 (2)

[2]左勤.新时期高校工会干部素质的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 2008 (10)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9

一、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现状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 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 169所, 占高校总数的61%以上, 用正在崛起的“半壁江山”来形容高等职业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位置, 一点也不为过。据专家推测, 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将体现以下特征:高职教育的教育与经济双重属性逐步趋强;规模继续扩大, 高职教育质量与特色不断强化;功能不断拓展, 由职前教育逐步转向终身教育, 学历与非学历培训结合, 生源多元化, 学制灵活化;在运行机制方面, 宏观上将强化政府调控, 学校运行上将强化市场导向;在办学模式方面, 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继续推进多元办学、集团化办学、连锁办学;在层次上, 近期基本稳定在专科层次, 中期试行本科高职教育, 远期高职教育学历层次呈多样化趋势。

二、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存在问题

(一) 学生素质下降。

高职学生规模扩大后, 培养的学生质量下降, 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由于扩招, 不少学校准备不足, 严重影响高职学生的教育质量。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偏低, 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造成就业率偏低, 素质下降。

(二) 产学研结合不到位。

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产学研合作办学倡导了多年, 至今没有好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认识不到位, 支持不够;很多学校在校内实验室模拟操作, 为动手而动手, 教而不产, 缺乏科研创新的机制和动力;有的学校虽有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理念, 但由于教学改革乏力, 课程建设不合理, 难以找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结合点;有的学校虽然与企业建立了联系, 只是简单挂个牌子, 派几个教师带一批学生到企业转一转, “走马观花”式的教学, 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由于不能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脚踏实地, 诚心实意为企业生产管理出创意、谋设计、搞技改、攻难关、创利润;所以, 就很难赢得企业大力支持学校办学。大部分高职学校与企业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产学合作关系, 企业缺乏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人才培养模式落后。

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领域和实质环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也要通过课程的实施得以实现。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过于强调专业理论的学习, 注重科学知识的系统掌握, 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的培养重视不够, 实践课开出率没有达到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 造成实践教学的“从属”地位, 无法保证职业技能训练的适应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高职院校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应采取的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也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那么, 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呢?具体措施如下:

(一) 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方向, 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 要进一步明确办学方向, 调整专业设置, 制定培养目标, 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 承担起经济转型和跨越式发展中技能型人才保障任务。高职院校只有定位准了, 才会有发展。培养的学生能否顺利择业、就业, 是否受社会欢迎, 这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标准。

(二)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 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 厂校合作, 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 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牢固树立以贡献赢支持、以服务求发展的办学思路, 实践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发挥学校资源优势, 主动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三) 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队伍的改革, 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要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求转”。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 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 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 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 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行业、企业和农村, 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1.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

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 (群) 的任职要求, 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 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 高等职业院校还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 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3.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 根据国家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部署, 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积累实际工作经历, 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 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 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逐步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 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可喜的是, “十二五”期间, 国家将加强骨干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 建设一批优秀教学团队、表彰一批在高职教育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途径和方法 篇10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内涵途径方法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本文重点从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途径和方法方面浅谈个人的认识。

一、班级文化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班级文化?各种提法都有。我认为, 班级文化是在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指引下, 班级所有成员在班主任的具体引导下, 在朝着班级共同目标不断迈进的过程中, 用智慧和实践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班级文化按照层次可分为班级物质文化 (表层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 (幔层文化) 和班级精神文化 (深层文化) , 其核心是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通过肉眼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 是有形的, 如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学生着装等。它靠行为文化维护, 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行为文化:是指班级成员在班级日常生活中以具体的行为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使之朝着教育培养目标方向发展, 既符合个人利益, 又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的具体行动。行为文化是良好物质文化的保障, 是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

精神文化:是指在实践过程中被班级大多数成员认可的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理想信念、生活态度等意识形态的东西, 它必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符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 是一个朝着理想目标不断接近的过程, 是无形的, 也是最核心的, 它是班级全体成员思想观念的集中反映。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班级文化建设应围绕着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三个层面来进行, 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很多, 关键在于有教育性和实效性。

1.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外部文化环境, 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给学生增添学习生活、健康成长的乐趣。

第一, 精心布置教室。教室布置是班级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 要能营造出和谐优美、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使之成为学生的知识集散地、人格熏陶地、心灵归宿地, 使学生在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教室布置的途径和方法有:张贴发人深思的哲理名言;张贴集体奋斗的班训班风;布置丰富多彩的学习园地;设置催人上进的评比栏坛;悬挂令人敬仰的名人画像, 书写寄予期望的班主任寄语, 开辟充满理想的学生寄语;摆放赏心悦目的常绿花草;张贴可供欣赏的名家书画;设立散发书香的图书角;设立清洁整齐的卫生角等, 使其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第二, 规范着装发饰。学生应有学生的服饰和打扮, 不能穿着打扮成社会人员的样子, 要体现出符合学生特点的外表风貌。学生应衣着朴素整洁, 得体大方, 不穿奇装异服, 有校服的尽量穿校服;女生不烫发染发, 不描眉画眼, 不涂口染甲, 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 不理奇怪发型, 不蓄小胡子。

第三, 保持整洁环境。学生持之以恒地做好前两项工作的巩固工作。学生应讲究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创建并维持良好的教室环境, 做到物品摆放有序, 桌凳摆放整齐, 窗明几净, 地面洁净, 保持舒心的教室环境。

2.班级行为文化建设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具有统一性难和反复性强的特点, 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难点。

第一, 明确礼仪行为。在班级行为文化建设中, 有的同仁认为重点是制度建设, 我认为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 靠生硬的条框来约束学生, 形同于用绳索绑住学生的手脚, 用抹布堵住学生的嘴巴一样, 不仅使学生难以认同, 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甚至反抗, 不仅起不到正面的约束作用, 而且更主要的是不好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最好的办法是把各类生硬的规章制度变成富有人性化的礼仪规范, 从尊重人的另一个侧面来要求学生。我们可以把诸如班训班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卫生制度等换个角度变成进校礼仪、尊师礼仪、上课礼仪、卫生礼仪、集会礼仪、就餐礼仪、同学礼仪、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礼仪规范, 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认同和遵守。

第二, 内化礼仪内涵。一切规章制度, 要使其变成人人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必须使行为者理解其内涵, 成为行为者自身发展的内驱力。正面引导是内化礼仪规范的主要方法。教师要使学生明确而深刻地认识为什么要这些礼仪规范, 这些礼仪规范在人类社会有序化过程中能起什么作用, 在一个人一生中有什么重要作用等问题, 引导学生明辨是非, 分清道理。只有学生认识清楚了, 规范才能起到真正的约束作用, 变成自觉行为。反思感悟是深化内化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礼仪规范;感悟别人的礼仪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好处, 鞭策自己取长补短, 努力做到言行文明, 礼貌待人。

第三, 养成礼仪习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 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命运。通过建立适当的监督机制, 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作用, 不断矫正自己的言行, 使学生的礼仪认识不断深化, 礼仪行为不断规范, 不断巩固, 最终形成班级共有的良好行为习惯。

3.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的内涵深厚, 范围广泛。我们应把班级物质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升华为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能体现和反映班级绝大多数学生共同认可的观念、精神风貌和理想信念等。诸如, 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感、义务感, 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探索精神, 正确的审美观等。

第一, 开展集体活动。班级文化建设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应注重集体教育的效果。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竞赛和班级组织的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 增添学生学习生活志趣, 开拓思维和扩大视野, 增强班集体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力量的伟大, 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树立个人服从集体、严以律已、宽以待人、“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等集体主义思想观念。

第二, 召开主题班会。根据学生行为表现中存在的问题和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 适时地、有的放矢地召开主题班会, 有重点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促进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内化巩固行为文化建设, 提升精神文化建设。

第三, 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用“心”建立师生关系, 密切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用“情”打造教育环境, 尊重学生的意愿和情感, 保护学生的正当权益, 使学生在团结友爱, 互助合作中构建和谐的关系, 体会和谐的愉快。

第四, 发挥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导者,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不仅要言传, 而且要身教, 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期望, 用自己的语言美、行为美、外表美、人格美来感召学生、影响学生。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途径 篇11

关键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方法和途径

客运站作为旅客集散地,直接服务百姓,同时代表着行业形象和政府形象,坚持“旅客至上,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理念应是客运站的共同追求。建立“务实、高效、廉洁”的客运环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要求员工对内要克己奉公、对外要端正方直,坚决不做损害国家、集体和百姓利益的事情。这种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短期来看可能会有一部分的人力物力的投入损耗,但是长远来看,却是会让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让企业能在建设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那么,如何进行企业廉政文化的建设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企业的领导班子应该做出以下几种努力:

一、发挥领导班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让廉洁文化以走进领导班子为起点,进而走入到全部员工的心中和行动上。想要建设成有企业自身特色和特点的廉洁文化,党员干部是重点,要想方设法发挥出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则显得尤为关键。突出针对领导干部的廉洁教育,以此种方式帮助廉洁的思想和意识在领导的头脑中扎根,这是我们针对一个企业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要知道,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很多时候是由干部带头兴起的,并且绝大多数时候,不廉洁、不奉公的行为其实是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的。由于企业中的领导干部享有更高的发言权,在企业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因此,把握好干部这一关,对于一个企业的廉政氛围乃至企业的廉政文化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在实际操作上,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坚持计划和步骤并行,条理清晰地组织和编排廉洁教育的内容,力求在不影响企业运营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和机会,提高员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水平。具体来说,可以开展与廉政相关的读书征文的活动,让党员领导干部在主动阅读和思考中不断获得对于廉政文化的更加深刻的思想认识,以调动领导主观能动性的方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廉洁素养。

二、坚持鼓励基层员工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当中来

基层员工是企业的主体,承担着维持企业高效运行的重任。要创造条件,着力建设廉政文化进班组。通过这种廉政文化进班组的方式,呼唤基层员工的廉洁奉公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在企业基层宣传廉洁文化,笔者在此建议,这方面的建设的宣传一定要以正面的内容为主体,目的是为了不要唤起员工的逆反情绪。立足现实,基层员工文化参差不齐,在构建基层企业廉政文化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受众的实际情况,有区别地进行不同人群的宣化。

在实际操作中,一定要学会利用车站内部的宣传栏、橱窗这一类形式,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和影响基层员工学会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廉洁奉公,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营造基层员工中间的廉政文化氛围。在张贴的廉政材料的内容上,一定更要坚持以传达上级精神的相关内同为中心和重点,并定时组织普通的员工干部进行深入学习的学习和领会,力求让廉洁从业相关规范、制度和纪律,走进入每一个普通员工的心里,做到入心入脑,只有这样,我们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在能得到基层员工的配合,才能真正做到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要在企业中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工作,将廉洁文化与员工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是必经之路。要大力开展廉洁进岗位的相关活动,将廉洁文化与岗位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员工从心底里认识到,廉洁的概念从来不仅仅存在于领导岗位上,只有每一個普通的员工都在践行“三严三实”指导下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每个人都把自己当成践行党的性质和宗旨的排头兵,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和“三严三实”工作才能更好地进行下去,社会风气才能随之风清气正,人们的生活才能够更加安定富足。

三、突出发挥家庭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在过往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总结得出这样的结论:家庭成员对于企业干部的影响力是非凡的,假如家庭安定,家庭成员的物质需求不高于过整个家庭的实际收入,从这个家庭中走出的企业的领导干部腐败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反之,如果一个家庭不能给领导干部必要的温暖,并且由于妻儿的生活花销或者金钱欲望过大,这个家庭中担任企业领导的成员就很容易走上邪路。

在诗人笔下,家庭是一个人的避风港,是其灵魂的皈依之所。在推动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当中,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实际工作当中,应该大力推进廉洁文化进家庭活动。将党员干部的家庭反腐败工作当做整企业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家庭在广大员工干部心目中特殊的影响力。有计划地开展廉洁家庭相关活动,从根本上杜绝家庭腐败给组织和企业带来的损失。

四、结语

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是个大课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和总结具体的工作方针方法,也需要每一个企业人认真地践行,为加强企业廉政文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改革趋势预估.[J].南昌理工大学学报,2013(8).

[2]王汉.新形势下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学刊,2013,(5).

[3]王晓.企业廉政文化建设革新的方法探讨.[J].青年管理者,2013,(3).

作者简介:

建设方法与途径 篇12

1 合理确定农房宅基标准

在农房建设中, 由于社队间土地、经济条件建筑材料等各有不同, 使房屋开间、进深、间距等也没有统一的技术指标, 所以占地面积也不同。现在农村建房宅基面积普遍偏高, 大多数地区基本认可每人一间房, 或者“一个儿子三间”, 也有的社队实行每人占100m2的宅基面积。这样不顾人口结构, 也不考虑对旧住房改进的需要, 平均分配住宅基地是很浪费土地的。

对于如何确定农房建筑面积问题, 必须首先要搞清楚农村农民家庭人口组成及各房间的用途及功能。一般分为:居住建筑面积;活动场所面积;房后的附属面积。居住建筑面积:A) 住宅面积。其中正堂屋是社员家庭活动的中心, 主要用途及功能是接待宾客, 以及从事部分副业生产的工作场地, 宜控制在20m2左右, 不宜大于30m2;居室面积及房间多少取决于家庭居住人数, 不宜过多, 居室多、面积大, 就意味着占土地多。一般而言, 大户型的3~4个房间为宜, 中户型的2~3个房间为好, 小户型2~3个房间为宜。B) 附属辅助性房间面积。厨房是做菜饭、就餐的地方, 要有放灶具、沼气炉、锅碗瓢盆的地方, 一般可控制在20m2左右为宜;杂室贮存室分粮食、杂物及农用工具等, 一般为15m2;这样总体估算下来, 大户型面积 (住宅+附属) 控制在90~100m2, 中户型面积 (住宅+附属) 可控制在85m2, 小户型 (住宅+附属) 为70m2左右。

目前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搞的拆村建镇工作试点中所实施的房屋标准也不统一, 有的按人均50m2, 有的按70m2, 而有的则按原来农房的面积兑换, 总之标准不统一, 同样也是一种浪费。因此, 笔者建议, 对不同地区要制定一个相对合理的用地标准,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为了节约建房土地, 宜采用按人均面积来制定相应标准。

2 鼓励农民多盖楼房住宅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 农民的收入提高, 一方面, 农民自身有了改变生活方式的愿望, 不满足住平房, 要建楼房;另一方面, 政府应该鼓励农民兴建楼房。这一方式的转变, 不仅对改变农村面貌起到了积极作用, 而且对于节约耕地是十分有利的。在山东临沂地区搞的拆村建镇试点工作中, 相关数据显示, 盖楼比盖平房还要节约土地1/2以上。其次, 在兴建楼房过程中, 由于楼房间距不一样, 占地面积也不同。应依据相关建筑设计规划, 在适度放宽日照时间的前提下, 有效控制楼间距。因此,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 盖楼房及控制楼间距等方式是节约土地的有效途径。

3 规划居民点布置形式时, 要合理与科学

农村居民点的规划, 首先必须对农村居民聚居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地位、交通状况以及人口规模作为重要指标。

居民点的兴建选址、形状与节约土地关系密切。常见的农村居民点形状有如下几种形式:块状形布置——农民的住房、社区公共建筑、生产性建筑等, 相对集中布置在大队中心;长条形布置——绝大多数建筑物连在一起, 村庄用地呈狭长状, 其主要特点是利用了河边道路, 占地少;条块结合形布置——以原有自然村为基础, 对房屋、道路、村内隙地统一规划, 填空补缺, 不占或少占耕地。因此, 结合不同的人文、经济、地理、交通及自然特点, 采用条状和条块结合的居民点布置形式是少占或不占耕地的有效途径。

4 农房要精心、合理科学设计

目前, 我国农村农房使用率普遍不高, 这与农房在建设时设计有很大关系。比如, 一户三间屋, 居室、堂屋、厨房面积都相同, 且过大。尤其是一些旧式的农房设计, 不仅进深很浅、且开间较小, 主要原因是有的地方政府规定, 在划拨院落用地时, 按房屋的总宽度计算, 而达到多占地基的目的, 是造成占地过多的弊病。因此如何对农房进行精心、合理和科学设计, 使其充分发挥其使用功能, 同时提高房屋的利用效率, 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要改变过去农村住宅的传统平面布置, 片面追求间数多, 而多占土地的做法。因此, 在设计时应适度加大进深, 尽可能增加住房层数, 以节约土地。大房间, 可以根据不同用途和功能分隔开来 (面积可大、小不一) , 对于居住或人员活动频繁的, 可选在采光、通风条件好的大房间;阳光照射不充分、背阴的小房间可用来当贮藏室或存放不常用的农具。有楼层设计楼梯时, 可把楼梯设在院内, 提高楼梯下空间的使用率, 比如做鸡窝等。还可以抬高屋檐, 利用山尖搭建空间阁楼, 为了通风与采光需求, 可在屋面上加老虎窗。另外, 设计时要注意, 住宅建筑及辅助性设施不宜建造在同一标高上, 已达到脏、净适当分开, 结构紧凑, 以减少占地;在此要强调的是, 农村住宅设计时, 要充分挖掘用地潜力, 在选址新建农房时, 要尽量利用荒地、劣地, 以达到不占或少占耕地的目的。

5 确定合理的房屋间距

合理的房屋间距是节约土地的重要方面。不能为了图宽敞, 房屋间距留得过大。一方面, 设计时要从光照、通风角度考虑外, 间距一般控制在屋顶高度的1.5~2倍, 也就是说, 平房间距应控制在6~8m以内, 二层楼房间距控制在10~12m以内;另一方面, 必须加强宣传教育, 使农民提高保护耕地的意识, 树立合理使用土地, 节约土地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在农房建设过程中, 必须满足农民居住环境安静、整齐、适应、美观以及生产需要的同时, 把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

6 结语

综上所述, 村庄布局和农房的建设与设计工作中, 除必须能满足农民生活、生产需要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地做好规划与建设工作, 提高农民的国土治理与耕地保护意识, 节约土地的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摘要:结合工作实践, 从农房宅基标准、发展楼房住宅、重视居民点布里形式、农房设计、房屋间距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农房建设节约土地的相关问题。

上一篇:国际化复合型培养模式下一篇:西北地区信息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