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方法

2024-12-06

文化建设方法(精选12篇)

文化建设方法 篇1

技工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高素质的蓝领人才。技工院校的教育内容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结合技工院校特点,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有利于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良好育人氛围, 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和学习热情,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 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 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 技工院校有了长足的发展。技工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培养面向基层、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高技能、专业型人才。在教育实践中, 人们充分的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对技工院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 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基础和不竭动力。

健康的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环境教育力量, 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 对于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才具有重大意义;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旗帜, 是和谐校园的灵魂,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因此, 技工院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提升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法

1、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物质文化是比较显著、直观、第一被感受的部分。它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外部条件, 对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影响极其深刻。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 强调的就是要重视校园物质文化对学生的陶冶和美化作用。

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 要缜密筹划, 兼顾全局化、人性化、多样化、时代化和职业化等特点。要做到让校园的每一景每一物都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寓情于物, 寓情于景。让学生在耳熏目染中感受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最终起到启迪和教育的目的。当学生置身于优美和谐的校园自然环境中, 置身于错落有致的校舍、独特新颖的雕塑中、置身于碧绿的草坪、翠绿的树木丛中, 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美的感受和快乐, 使学生身心愉快、精神振奋、充满自信地学习和生活。

2、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技工院校校园规章制度要按照其办学规律和特点来制定。要具有科学性和严肃性, 内容健康, 思路清晰, 目标明确, 各项制度必须建立在“以生为本、人文关怀”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 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学生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 要以市场为导向, 建立科学的教学制度, 细化专业培养目标, 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同时, 建立健全校园文化制度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促进良好学风教风形成的规章制度, 从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促进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

3、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工程, 它反映了学校特有的价值取向,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组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要具有职业特色, 活动设计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 具有陶冶学生情操的功能, 可开展一系列职业专业技能竞赛、专业作品制作和社会服务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 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道德感。

(2) 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结合技工院校的专业特色, 成立专业社团, 并聘请名师作指导, 加强管理, 定期开展社团活动,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也强化了学生职业素养。

(3) 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市场要求, 打造自己的专业特色, 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校训、校歌等学校精神, 各班级也可以设有自己的班歌和名言警句, 培育学生文化的认同感和责任感, 引导学生为学校的繁荣发展和自己的未来努力奋斗。

(4) 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良好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 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坚实基础, 技工院校要重视加强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仪容仪表, 言行举止文明, 杜绝学生中吸烟、乱扔垃圾、早恋等不文明现象的存在。

(5) 加强学生励志教育。“翁格玛丽效应”是教育心理学术语, 意思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暗示:你很行, 你能做得更好, 从而使受教育者认识自我, 挖掘潜力, 增强信心。在被表彰和嘉奖的情况下, 受表扬者自然会不断地追求进步, 以更快地适应学习和工作需要;而未受表扬者也会被给予心理暗示, 只要你努力, 机会肯定会降临。

技工院校学生入校前多数学习习惯不好, 普遍自信心不足, 总觉得低人一等, 导致了他们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根据“翁格玛丽效应”, 技工院校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 激励学生乐观向上, 勤奋好学, 树立目标, 苦练技能, 成人成才。

(6)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特点, 可以不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 也可以通过一对一交流, 准确为学生心理健康把脉, 烹制解决困扰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问题的心灵药膳,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阳光的心态。

(7) 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宣传力度。“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学们身边的优秀学生比伟人更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有感召力。重视校园先进人物的评选和宣传工作, 广泛开展“评先进、学先进”活动, 树立学习榜样, 激励学生成长。同时, 要注重校园宣传阵地建设, 充分发挥网络、广播、板报、橱窗、图书馆、校园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作用。

(8) 加强学生安全法制教育。学生安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始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学校要经常开展安全法制讲座, 对学生进行防火、防电、防震、防盗、防骗等系统教育, 真正做到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同时积极开展法制教育, 让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做一个合格公民。

三、结论

总之, 加强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实施素质教育, 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拓宽德育工作渠道,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建设方法 篇2

大家都明白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如何把企业文化融进员工的心里,是老板们冥思苦想的问题。他们意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渗透企业文化,然效果并不明显。如何让员工持久的、深刻地感受企业文化呢?方法很简单,即利用办公室的墙,张贴企业文化标语,筑造企业文化墙。企业文化标语不仅传播企业文化、激励员工团队精神,而且也给来访企业的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

使用企业文化标语的好处有哪些?

1、美化环境,提升形象

办公室的墙上贴上一些有意义且装饰高档的标语、挂图,点缀了企业工作环境,装饰了空间。

2、教育作用

如今许多老板抱怨招不到员工,即使招到人,却留不住他们。究其原因,或多或少是由于企业没有让员工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其实,企业可以在墙上挂上一些标语、挂图,除了营造良好的工作气氛外,通过图文并茂的标语挂图激励倡导教育员工。例如: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挣钱,而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有企业发展,个人才有发展;严以律己,诚以待人。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您的员工的职业道德、员工素养会越来越高,您的企业形象得以快速地提升。员工们在如此舒服、充满励志的环境中工作,他不会想着离开。

3、宣传作用。

如有客户到您的公司作客,办公室所张贴的标语告诉了客户您这个老板是个怎样的人?这个企业的文化如何?这些企业文化标语给客户留下了良好印象,对您业务的成功洽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持久性。

听演讲培训容易忘记。而企业文化标语有着长久的影响力,办公室的每面墙都挂上合适的企业文化标语,抬头可见。

5、投入少,回报多。

很多人认为贴这么多画浪费钱!那让挂图大师的精算师给你算一笔帐吧,办公室的租金一个月多少钱?花费了资源培养了多少员工却留不住他们?和这些标语算起来,不值一提!你只有告诉员工去看,必要时去背,在培训时间、开会的时候要一起大声读企业文化标语、企业员工标语。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动作,这就是潜移默化,这就是企业文化的力量!而我们能拍着胸脯保证:一分投入,百倍回报!

如何选购企业文化标语呢?

一、根据空间大小,确定挂图的数量

一个企业除了基本的办公室,还有培训室、财务室、客服部、行政部、人力部等,根据不同的部门可选择不同的企业文化标语。标语数量的确定:根据挂图大师多年的经验,我们认为有白墙或者玻璃墙的地方,一面墙一般都在3米以上,4米长张贴2幅,5米长可张贴3幅,6米长张贴4幅,7米长需张贴5幅,每增加1米增加1幅,一般的会议室都有四面墙,就按此计量。四面墙需张贴的数量相加,得出的数字就是你要订购的数量,(注意:1:附墙柱是优先的考虑范围;2:有门和窗的地方扣除长度,3:有投影仪投影的那面墙最好在两边各放一幅。

二、确定挂图的大小

以会议室为例,会议室一般面积不大,就选挂图大师的50cmX70cm, 不大不小,适中。

三、如何选图?

(一)办公区域:(装裱方法适合选购环保或者豪华装裱:推荐优质纸板装裱,双层有机玻璃装裱)

1、员工办公区适合张贴的标语:企业文化标语、经营管理理念标语、团队精神标语、人际关系标语、文明礼仪标语、成功激励标语、警觉提醒标语、学习培训标语、节约能源标语等。

2、培训室适合张贴的标语:文明礼仪标语、学习培训标语等。

3、会议室适合张贴的标语:会议室标语、文明礼仪标语、团队精神标语、时间管理标语等。

(二)生产现场:(装裱方法适合普通装裱:推荐优质纸板装裱)

1、生产车间适合张贴的标语:5S标语、6S标语、7S标语、8S标语、安全生产标语、品质标语、现场管理、ISO9000标语等。

2、品质部门适合张贴的标语:品质、品管、5S运动、6S运动、7S运动、8S运动、ISO管理标语等

3、仓库适合张贴的标语:仓库管理标语、消防安全标语。

(三)公共场所:(装裱方法适合普通装裱)

1、食堂适合张贴的标语:食堂礼仪标语、食品卫生安全标语等。

2、洗手间适合选购张贴的标语:节约能源标语、温馨小提示等。

3、室外宣传标语:文明礼仪标语、公共场所标语等。

选择适合您的企业文化标语,让别人都落后一步吧!

本文由挂图大师网整理编辑:

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艺术性初探 篇3

一、新常态下工会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发展方式、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都正在发生重要的转变。面临着一场新的改革,这给基层工会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发挥好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更好的服务职工,服务企业中心和重点工作,成为困扰当前工会工作较为突出的课题。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艺术性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行动指南和实施载体,职工文化建设与个人价值观的充分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基层工会组织作为企业的参谋和助手,责无旁贷地应该做好职工思想疏导工作,沟通感情,使职工理解、顾全大局,团结奋发。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工会是落实工会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新形势、新常态下不断加强基层工会建设,是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要求,是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改革、实现中国梦的迫切需要,是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各级工会主动适应企业组织形式、职工队伍结构和劳动关系的变化,始终把抓基层、打基础、增活力作为重点工作,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职工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问题,需要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长期发展规划和具体实施目标,要更广泛的关注广大职工群众的个人化需求,充分发挥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艺术性实践。

二、职工文化建设与个人价值观的契合

作为职工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和职业道德标准。职工个人价值观是职工个人在长期工作与生活中感知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心理体验后所形成的形而上的意识形态,它是职工集体观念、文化意识、价值评判和道德水平的综合体现,关系到职工个人工作行为和工作效率,也直接作用于职工对企业的组织承诺。

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职工由于教育背景、文化层次和社会经验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等因素的认知偏差,企业必须旗帜鲜明地加以帮助和引导,确保职工队伍政治上的稳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积极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并将企业利益与个人价值观有机融合。

三、方法艺术性的实现载体

基层工会组织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巩固、发展、提高”的总要求,以职工满意不满意、工会作用发挥充分不充分为标尺,全面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努力开创基层工会工作新局面。工会干部更要及时掌握动态,提高工作能力,有针对性的做好工会工作,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激励性的统一机制,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岗位实践中得到收益。要想方设法地创新活动内容方式与职工群众多樣化需求相适应,借助活动的形式达到宣传的效果,稳定员工情绪,加强职工队伍团队建设,促使职工思想统一、认识统一,完成企业宣传贯彻目标与任务。

文体活动的形式创新。新颖的文体活动形式,不仅能够大大的吸引广大职工参加文体活动的热情,还让广大职工在活动过程中增强了团队意识,密切了干部员工的和谐关系,切实增强了企业凝聚力,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广大员工健康向上的兴趣爱好,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健康体魄的作用。

工会大力开展了工会文体协会的组建工作,相继成立了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集邮和青年志愿者等5个协会。目前各协会的工作已全面展开,文体协会的有序建设进一步拓展深化了工会组织的职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广大员工的文化修养和身体素质,也充分展示了员工健康、向上、热情的优良风貌,而且还培养了员工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真正使职工文化建设的方法艺术性探索,在理论的指导下得以具体的实践。

新媒体的广泛推广与运用。为加强文化建设,推动职工文化发展和繁荣,自2014年8月至12月,在职工中开展免费体验中国工会网《电子职工书屋》活动,《电子职工书屋》是中工网与博看网联手打造的职工学习和培训的数字化平台,是职工书屋的创新形式和有益补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数字阅读平台,拥有全国畅销人文综合类期刊3000余种、图书100000册、行业报纸200余种,总藏书量达30万册,内容涵盖时政、经济、管理、营销、生活、科普、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知识层、不同阅读偏好的职工需求。通过这一活动的有效开展,在职工中形成了阅读、求知的良好风气。也大大的节约的资源,切实取得了收效。

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直接决定工会组织发挥的效果。打造高素质的工会干部团队,进一步提高工会干部服务好职工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强化基层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工会组织要以服务职工群众为核心,要坚持工作重心下沉,扎实有效的做出成绩,使全体职工感受到工作组织贴心的服务。切实把企业工会建设成为组织健全、制度完善,不断摸索完善符合职工需求的发展之路确保员工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和实效性。不断引导员工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让广大员工体会到服务他人过程中的自我提升,形成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受益者的良好局面。

企业要用全新的思路来不断拓宽职工文化建设的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针对职工个人价值观的融合量身定制,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人心。要坚持依法健全、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作用发挥为关键,以健全机制为保障,以职工满意为标准,突出服务职工、突出问题导向、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型工会建设,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努力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在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与完善中扩充方法艺术性探究。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电力物资西安公司)

通讯地址: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尚德路48号

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方法及价值 篇4

1、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方法

1.1、完善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

篮球运动逐渐发展,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欢,这就要求篮球运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更加完善,为更多的人提供篮球运动的场所。但是由于一些高校的篮球馆建设时间比较长,基础设施都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要求,所以要积极的建设篮球场地,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打篮球,然后进行相应的篮球知识和文化的宣传,使学生不断强化篮球意识,促进篮球文化的发展。同时对篮球场馆和基础设施要认真保管,定时进行养护和清理,提高运用的效率,保证篮球运动有效的开展,使篮球文化得到快速的传播。

1.2、强化篮球的管理制度

在高校的篮球管理中,有许多问题存在,高校篮球的训练是由体育教师及其部门管理的,但是体育部还分管着其它体育活动和项目,很难把精力都集中在篮球练习上,使得篮球训练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强化篮球管理体制,由专人和专门部门进行管理,把篮球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同时还要制定各种规章制度,保障篮球运动的有效开展。

1.3、举办各种篮球比赛

篮球比赛是传播篮球文化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在高校中,可以建立各种篮球社团,举办各种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更多的了解篮球的文化和内涵。例如可以进行常规的篮球比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还可以举行各种与篮球有关的小活动,比如知识竞答、辩论赛、表演等,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各种优秀的品质,使篮球文化实现快速、有效的传播。

1.4、多渠道加强篮球文化的宣传

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宣传手段也越来越多,通过各种媒介的宣传,学生对蓝球开始逐渐关注篮球,对篮球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所以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强篮球知识和文化的传播,比如利用学校的广播、宣传板,举办与篮球有关的表演活动、篮球创意设计比赛等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篮球文化,促进高校篮球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2、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价值

2.1、教育的价值

篮球是一种团体的运动,需要队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所以加强篮球文化的传播可以有效的提高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以及与其他队伍之间的竞争意识,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发展得更好、更全面。与此同时,进行篮球运动和训练需要大量的跑、跳运动,难免会出现受伤的情况,进行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轻微伤的处置方法,并且养成良好的锻炼意识和方法。篮球文化在高校的文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篮球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学生会逐渐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品质。

2.2、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篮球运动有大量的跑、跳、投等动作,可以使学生的身体得到很大的伸展和锻炼,在长期的练习中,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同时要打好篮球就需要掌握许多的技能和技巧,可以使身体更加灵活、快速,学生的耐力也会得到逐渐的加强,身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和机体也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对于应对疾病等都具有很强的抵抗能力。所以作为篮球教师就应该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针对学生们的不同体质和接受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方式,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提高自身的能力和身体素质。

2.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企业越来越重视创新型的人才,高校作为学生教育的最后阶段,应该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得到更好的发展。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努力采取措施,为学生养成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篮球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提供了许多的机会与条件。在蓝球运动中,要想取得胜利,不能只是遵照常规的战略战术,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只有打破常规,创新策略方法,才能尽快取得胜利,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2.4、缓解心理压力,娱乐身心

在大学中,学生仍然面临着很繁重的学习任务,压力自然也就很大,通过篮球文化的传播,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缓解自己的精神压力,放松自己的心情,通过篮球活动娱乐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的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3、结束语

篮球文化是高校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应努力传播和建设大学校园中的篮球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和价值。

摘要:在今天,篮球已经成为广大学生所喜爱的一种运动;在高校中,篮球更是学生休闲娱乐的重要途径;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升温,在高校中逐渐形成一种篮球文化,并且丰富着学生们的生活和学习。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篮球文化已经成为高校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对高校篮球文化建设的方法和价值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校篮球,文化建设,方法,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恒星.申怀松从新篮球观探讨高校篮球文化建设[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5).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篇5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的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二是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三是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地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2.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制度是校园文化建设初级阶段的产物,是为了达到无意境界而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手段,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俗话说:“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学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合符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为了保证制度的贯彻落实,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主管校长负责,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级长、政治科科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四线”管理。即:“党支部棗工会棗团委”一条线,主管师生政治学习,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主管校长棗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一条线,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贯彻落实师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校团委、学生会、团支部、班委会、各班值日生”一条线,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校长室、德育处、派出所棗学生家长”一条线,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分工明确,职责分明,考核到位。3.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形成热衷于某些有害活动的潜流。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做到“五有”(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就、有总结)、“四定”(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三落实”(组织、经费、器材),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蓝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由老师进行辅导,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和知识性的(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又要有娱乐性的(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和实践性的(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学校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鼓励全校师生一起参与。

总之,课外活动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变命令式为倡导式,变禁绝式为诱导式,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4.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集体是一个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要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通过校会、晨会、级会、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政治文件、法规制度、道德修养等文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其次,要加强“爱校”教育,培养母校意识。向学生讲述学校光辉的历史,成立校史展览室,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

第三、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学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校训和奋斗目标。各班相应地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直至帮助学校制定个人奋斗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的热潮。第四、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第五、开展各种有益的健康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演讲比赛、创建活动等,以培养正确的舆论。

第六、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第七、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第八、抓好宣传阵地。充分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大张旗鼓地表扬好人好事,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通过以上种种办法,使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5.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良好的集体意识是一种向上的群体规范,是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一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的人际关系;从纵向看,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仅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直接影响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谈点看法。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文化建设方法 篇6

理念文化是凝聚职工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在重庆商社集团成立近20年来,在不断发展经济效益、回报社会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经过逐年的完善和提升,已经形成了具有商社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企业理念文化的形成,大致要经过理念的提出――理念的宣传、阐释――理念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几个阶段。理念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和灌输。

商社集团成立之初,经过深入地对几家构成商社集团的老国企的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发展商社,致富员工,服务社会”的企业核心理念。这短短的12个字,包含了深刻的企业经营哲学思想。商社集团是市政府主导组建、大力扶持的市属重点国有企业,集团的成立凝聚了市委市政府的殷切希望,因此“发展商社”,将商社集团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商贸流通企业,是集团的光荣使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员工是企业的主人翁,企业发展好了,经济效益有了,必然要饮水思源,惠及广大干部职工,因此,“致富员工”是企业发展的落脚点和目的所在;商社集团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作为负责任、敢于担当的大型国企,必然要以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企业宗旨和不懈追求。因此归纳起来,这三条,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有机组合整体。随后,商社集团在内部大力倡导“诚信、团结、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这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多年来,商社集团通过各种途径在广大干部员工中对这种企业的核心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灌输和引导,做到了在集团范围内众所周知,入脑入心,逐步成为广大干部员工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目前,商社集团下属单位覆盖了百货、超市、电器、汽贸、化工、物业、酒店管理等诸多行业。多年以来,各单位在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的探寻实践中,也逐步总结、归纳出来适应自身行业特性的企业文化内涵,并大力推行,一以贯之。如重庆百货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宣贯工作,在传承了几十年文化沉淀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绿叶不忘根的情”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涉及其他行业的下属单位也都提炼、总结出了富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内涵。

制度文化是实现企业目标任务的重要保证

企业制度即是企业行为的规则总和,企业制度的内容体现了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一种文化。一套严谨规范、设置合理的企业制度,是企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本保障。因此,一个企业的制度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要抓好的一个重要部分。制度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制订和执行。

从商社集团的实践来看,国有企业的制度文化建立一般要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和探索,企业的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订的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集团编印的《重庆商社集团企业制度汇编》是企业制度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明确规定了作为商社的一员,不管是从高级管理人员还是到基层一线员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企业制度文化体系的建立,必将对构建一个管理严谨、和谐有序的企业起着积极而深远的推动作用。

行为文化是企业和谐稳定的基本保障

国有企业的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在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价值观的折射。行为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是倡导和推行。

多年来,商社集团大力倡导文明先进的行为文化。这种文化集中表现为:在管理上,决策民主,效率快捷,规范有序,执行严格;在经营活动上,大胆果断,敢于创新,直面困难,勇于突破;在宣传教育上,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因材施教,确保成效;在工作作风上,配合默契,团结融洽,崇尚荣誉,追赶先进。通过这一系列行为文化的灌输和引导,有效地克服了官僚主义、闭塞保守、拖拉疲沓、扯皮掣肘、臃肿松弛等弊端,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在企业内部成员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创业的动力,推动商社集团稳步向前发展。

物质文化是企业一切活动的落脚点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国有企业的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企业效益、企业的产品(服务)以及企业环境等几个组成部分。物质文化形成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全方位的活动。

从企业效益来看,发展是硬道理。重庆商社集团作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商贸流通集团,国家重点扶持的20家大型流通企业之一,重庆市属国有大型企业,2012年,销售突破500亿元大关,中国企业500强第238名,全国商业零售企业第3名,连续多年居中国企业500强重庆上榜企业榜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之下,商社集团坚持做到了“不减薪、不裁员”的庄严承诺,为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国民经济复苏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其中值得骄傲的是,商社集团是国内唯一一家销售占行政区域社零总额10%以上的企业,由于近年来企业超常规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有商贸企业发展转型的成功样板,受到《中国经济时报》等国内多家经济金融研究机构和众多经济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和重视,2010年1月,《中国经济时报》登载的一篇近万字的《商社现象,考问中国国企改革》的文章,在业内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从企业的产品(服务)来看,商社集团的品牌知名度在国际、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国际市场上,商社化工、商社进出口公司以及与台湾长荣集团深度合作项目“庆荣物流”,已经让重庆商社集团走上了国际竞争的大舞台,在国内特别是西南的重庆等地,集团旗下的重庆百货股份有限公司、商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商社酒店等,已经成为与老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成为零售服务行业的一面旗帜和优质服务、满意服务的窗口形象。

企业环境是一个企业精神风貌的直接体现,是企业的“衣妆”。商社集团十分重视企业环境氛围的营造,作为商贸零售行业,整洁、优美的环境,既是对顾客、客户的尊重,又是激发员工“爱企如家”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更是调动他们的工作激情与创造力的源泉。在集团内部,已然形成了整洁、优美、宽松、清爽、大方、得体的企业环境与氛围,一个具有自我特色定位的大型国有商贸企业的形象已经初步形成。

nlc202309040951

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

国有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方法,由于每个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但就重庆商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看,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方法包括四个有机结合: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党建、工建、团建工作有机结合。企业党建、工建和团建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企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商社集团将企业文化建设和开展各类创优争先评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塑造典型、增添活力的载体。如每年的最佳员工评选,这是集团对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的最高褒奖,在内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年都要通过民主推荐,择优评选,产生一批“先进职工小家”“工会积极分子”等先进单位和个人;每年“七一”前夕,都要评选表彰党内争先创优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每年“五四”前夕,都要评选表彰一批“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充分发挥各类先进和典型的示范效应,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而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这些活动之中了。

二是与企业文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工作是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形式,也是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和保障提振职工士气的有效手段,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将企业文化的宣贯和企业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建设”互为补充、互为调剂和相互促进,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三是与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有机结合。每个企业的宣传阵地(企业报、企业网、宣传栏等)都是企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平台,也是集中展示企业文化的窗口。通过这些窗口,不仅能有效地宣传企业的重要工作思路、部署和要求,还能很好地交流企业各单位的信息,展示员工精神风貌,成为国有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是与各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有机结合。国有企业的一个有利条件就是可以组织动员干部职工开展各种活动,用优秀文化和先进文化提升广大职工的精气神,通过开展各种有益职工身心的文体、健身活动,提振职工士气,营造健康向上、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增强职工群众对企业的归属感,使广大干部职工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自觉地转化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总的来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持久的、动态的工作,既要领导高度重视又要群众广泛参与,勇于实践,坚持实践才能奏效。

(责任编辑:崔小花)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和方法刍议 篇7

一、环境文化建设要达到隐性育人效果, 把握潜移默化

环境文化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显现, 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 有较强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成长, 同时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环境文化建设的内容一般包括校园整体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及校园平安等。在建设的具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要符合校本实际, 表达师生的共同意志, 做到“四性”。1.科学性。要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 与学校的精神文化主题相一致。黔江区实验小学校精神文化主题是“认同自己”, 学校的校徽、雕塑、教学设施布置、公共活动场所的美化等都无不包含着自主自信的文化元素。它让校内每一个人每时每刻都感觉到有一种“做自己主人”的情怀, 连学校的校树、校花都蕴含自信的精神。2.教育性。环境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 寓德育于环境文化建设中。建设的环境要有视觉冲击力, 让学生看到后能自觉产生一种内省、批判、自律的心理体验。3.艺术性。要精心设计, 严密组织, 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富有艺术审美价值, 给人一种美的享受。4.经济性。环境文化建设追求艺术美及时代感, 是无可厚非的, 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 应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 简洁、大方、经济、实用, 喻教于境即可。二要体现审美情趣及平安温馨, 做到“四化”, 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要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 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学校”。植树要错落有致, 栽花要高低相间, 种草要草花兼具, 宜地、宜时、宜人。黔江区实验小学的校花栀子花四季常青, 芳香素雅, 学校就将其种于教室两旁, 让学生常享芳香及新鲜空气。校园的美化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 如校园板报的内容, 办公室教室的布置, 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体现激励、警醒与传神, 做到形美而神更美。师生都要亲历躬行, 保持校园环境的时刻洁净,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并把好校门关, 保证师生安全, 保持校园永久平安温馨。三要体现共建意识, 做到人人参与。环境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领导全部包办, 必须群策群力, 师生齐动手。方案要在校长主持下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前提下, 由学校领导集体决定。方案实施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需较大资费或通过积极努力尚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学校负责解决, 其它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教室布置、栽花种草、卫生保持等, 都应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完成。

二、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全、细、严, 体现自我约束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的重要保障。一所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要先严后活, 即先用严格制度来强化, 而后用情境来内化, 才能达到“自我约束”目的。

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 应充分发扬民主, 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 最后才以条文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 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 做到事事有章可循, 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内部体制管理制度等;二是细, 内容具体明确, 操作性强;三是严, 规定制度要严明, 体现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 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 用知识竞赛等办法, 督促师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 使大家明白应该怎样做, 不应该怎样做;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违反了规定要受到什么处罚, 符合条件将得到什么奖励, 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

为了提高制度的自我约束力作用, 有必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网络。如对学校的德育工作, 可成立以党支部书记挂帅, 主管校长负责, 工会主席、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或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级长、政治学科、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组长参加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实行“四线”管理。以党支部、工会、团委 (或少先队大队部) 为主的第一条线, 主管师生政治学习, 组织师生开展各项政治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以主管校长、德育处主任、班主任为主的第二条线, 主要负责师生的一日生活制度, 师徒规范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落实;以团支部、班委会、少先队中队及各班值日生为第三条线, 主要负责日常行为规范的自查自纠工作;以校长室、德育处、公安局、派出所、学生家长为第四条线, 主要负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及安全教育。有了德育工作的管理网络才能保证德育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强调的是这种管理网络的建设必须立足于职责, 从树立事业心和责任感入手, 职责明确, 考核到位。

三、课余文化建设要纳入课程体系, 促进个性发展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 其实这些集体活动也是一种课程。我们把它作为隐性课程编入学校课程规划里, 排进课表中, 供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选课学习。这样一方面克服了过去那种学科课程挤占学生自主活动时间过多的问题, 同时又做到尊重差异,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但课外活动开展不能盲目随意, 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教育性原则, 做到“五有、四定、三落实”。即课中有计划、有教案、有记录、有成绩、有总结;课前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并确保组织、经费、器材“三落实”。如学校的业余团校、学科兴趣小组、文学社、田径队、篮球队、小乐队、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组、美术组等都进入课表, 由老师进行辅导教学, 按课程实施要求开展活动。二是学校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达到“六个要求”。第一要有思想性, 如青年志愿者活动、演讲比赛、各种评优活动等;第二要有知识性, 如学科知识竞赛、知识讲座、“三小”活动等;第三要有娱乐性, 如各种体育比赛、文艺汇演、游园活动、美术书法作品展、影视欣赏等;第四要有实践性, 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军训等;第五要有多样性, 将全校性的传统活动如三月学雷锋活动、田径运动会、科技节、艺术节、元旦文娱晚会等一并纳入活动课程实施;第六要有选择性, 必须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安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 各得其所, 各行其乐。在教学方式上变命令式为倡导式, 变禁绝式为诱导式, 变接受式为参与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组织, 主动参与, 寓教于乐。

四、舆论文化建设要为良好校风形成服务, 重在疏导引领

集体是一个熔炉, 能把生铁炼成钢;也可能是个染缸, 给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以不良影响。学生在集体中, 思想行为容易受到集体舆论的制约和同化, 心理学上称之为“从众心理”。因此, 学校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 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黔江区实验小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育学校的集体舆论。

1. 适当集体学校, 强化养成教育。利用校会、晨会、班会等集体活动, 通过看录像, 讲故事, 主题辩论会等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国家政策法规, 学生道德行为规范, 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加强“爱校”教育, 培养母校情节。向学生讲述学校历史, 成立校史展览室, 设计校旗校徽、制作校歌、统一校服, 使学从心灵深处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 从而产生凝聚力, 为形成学校精神奠定基础。

3. 确定奋斗目标。根据学校个性化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目标, 各班制定相应的班级奋斗目标, 帮助学生制定个人成长目标。并开展“争先创优”活动, 争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先进学校;创优秀品质、优异成绩、优美环境。在全校形成一股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4. 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学校“三风”即领导作风、教师教风、学生学风。首先, 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把加强个人修为, 提高自身素质,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 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由此, 教师逐步形成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绝大多数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乐学善思, 立志成才, 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5. 清除校园文化垃圾, 净化校园空气。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 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 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 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6. 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 澄清模糊认识, 纠正错误观点, 引导正确舆论。

7. 发挥广播室、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 定期更换内容。表扬好人好事, 同时批评错误的思想行为, 抑制歪风邪气。通过以上种种方法引导, 整个学校到处充满着正确的舆论气氛, 从而促进优良校风的形成。

五、人际关系文化建设要以学生为重点, 突出和谐宽松

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较高级的校园文化。他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促进学生奋发向上, 健康成长, 还可以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这种良好的集体意识产生的群体规范, 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

人际关系被称为人世间最复杂的关系, 学校也不例外。从横向看, 有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 教师集体的人际关系和学生集体人际关系;从纵向看, 有领导和教师、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领导集体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教师间的人际关系, 教师间的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和谐宽松的关系, 才能取得最佳育人效果。反之, 如果师生关系紧张, 甚至对立, 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为了创造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 学校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 精湛的教学艺术, 良好的外表形象, 把“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作为教师的日常行为规范, 要求教师落实到育人的所有环节。另一方面, 要求学生尊敬师长, 勤学守纪, 把“尊敬老师, 做老师的知心朋友”作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落实到学生学校生活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校呈现出了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 既影响优良集体的形成, 也影响着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求教师要有目的地加以引导, 以“自主”为基本思路, 强调同学间应自觉做到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 克服嫉妒、自卑、自傲、自私的不良心理;做到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做到学习上互帮互学, 共同进步;做到生活上一人有难, 八方相助;做到纪律上互相督促, 互相提醒;做到思想上互相交流, 互相提高。在此基础上加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非正式群体的引导。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氛围中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带给他们的幸福。

参考文献

[1]曹学良.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施策略[N].教育信息报, 2007-02-27.

[2]欧建忠.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N].教育导报, 2007-01-27.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篇8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1. 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体现出“四性”: 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分。三是艺术性,精心设计,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韵味。四是经济性,具有艺术性和时代感的同时,应考虑经济实用。

2. 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教学楼走廊、教室、办公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众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而笔者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二是细,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纪律严明,赏罚分明。有了体现以上三点宗旨的规章制度才能有力地促进民主校园文化建设。

三、加强活动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因此,必须要重视课余文化建设,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成立课外活动小组。二是课外活动的内容、形式要多样化,既要有思想性的、知识性的,又要有娱乐性的和实践性的。

四、加强舆论文化建设,形成优良校风

1. 加强政治思想学习,注重养成教育。经常利用国旗下的献词、主题班会、年级组晨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组织学生观看“禁烟”,“禁毒”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资料和图片展进行法制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 .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我校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及自己的实际情况、办学特点,提出“高尚、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和“崇尚一流、追求卓越、超越平凡、拒绝平庸”,“修师德、练师能、树师表、铸师魂”的奋斗目标。

3. 强化学校“三风”建设。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校领导应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风,使教师在各个方面起到为人师表的重要作用。再次,培养良好的学风。学生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攻读,立志成才,使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4. 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来营造正确的舆论。而对于倾向性问题或热点话题,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辩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5. 抓好宣传阵地 ,清除校园文化垃圾 ,净化校园空气。充分发挥校园广播、黑板报、阅报栏、宣传橱窗、图书阅览室、名人名言警示牌的作用,抑制歪风邪气,树立正确舆论,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

五、创造和谐人际关系,优化人际环境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健康成长,还可以形成良好的品质。校园文化建设少不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同事关系,学校师生会在愉快中教学和学习,学校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学生间的人际关系,也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要加以引导,强调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应遵循守纪、理解、团结、互助的基本原则,鼓励学生充满自信、公平竞争、帮人所需、大度为怀。同时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常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举办心理讲座,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心理,学生在这种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气氛中得以健康成长。

文化建设方法 篇9

企业人口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全面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培育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精业务的新型职工队伍,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的基础性工作,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改造落后文化, 抵制腐朽文化,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这是每一个企业义不容辞责任和义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稳定低生育水平, 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和分布等方面的问题, 既要倡导先进的生育文化, 也要倡导先进的人口文化, 以期从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帮助人们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提高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做好企业人口文化工作, 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文明、环境优化、管理民主的要求, 协调推进企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把企业的人口文化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 并付诸实施, 抓出成效。

2 提升人口计生工作和人口文化建设的认识

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是企业应该承担责任和义务。计划生育工作在我国起步较早, 是一个老先进, 新课题。在人口计生工作实践创新中, 各地、各企业相继开展了以“树婚育新风, 男到女家落户光荣”等为主要内容的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 并得到全面推广和发展。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放在企业管理的重要位置, 作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 逐步建立了依法管理、群众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推动了一场传统婚育观念与移风易俗的思想革命, 成为了人口文化建设的奠基石。要做好人口文化工作, 关键是要提高企业广大职工的思想认识, 特别是企业领导人思想认识, 注重发展人口文化事业, 把它作为解决人口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和有效手段。

在经济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 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民风文明、环境优化、管理民主”的人口文化和企业文化,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体现以人为本, 人文关怀理念, 既要抓经济发展, 又要抓文化建设, 积极倡导新风尚、培育新理念,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全面增强职工的素质, 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不断促进企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建设。

使人口文化工作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必须认识高, 工作力度大, 措施扎实有效, 人口文化事业才得以蓬勃发展,

3 重视人口文化的阵地建设

在地方和企业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 通过人口计生工作的实践, 已经形成了一套浓厚的人口文化底蕴, 并积累了一些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对此我们要继承和弘扬, 如计生协会、人口学校、人口计生服务集市、计生宣传专栏、人口计生知识竞赛和演出等, 成为开展人口文化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阵地, 吸引了广大职工积极参与, 满足了他们求知、求富、求乐、求美、求健康、求和谐的需求, 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因此, 我们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 创新方式方法, 利用现代化设施和媒体, 多形式地开展人口文化宣传工作, 并且积极扶持热心人口文化事业的职工业余组织, 开辟各种文化活动场所, 组织各种文化活动, 发展人口文化和企业人口文化, 使职工自办文化日趋活跃。同时要着力发展企业特色文化, 发掘、整理和保护优秀的企业文化资源, 用先进文化占领企业思想文化阵地。

4 加强协调, 整合资源

一是企业党政主要负责人要高度重视人口计生工作, 协调好党群部门和职能科室与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关系, 做到密切协作, 形成合力, 共建共赢。

二是发挥职工特长和爱好的文化优势, 在企业建立各种爱好者协会, 如琴棋书画协会和吹拉弹唱“沙龙”等群众文艺组织, 把人口计生知识容入其中, 大力宣传人口计生政策法规, 以多种艺术形式开展人口文化建设, 使职工在其中自娱自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营造浓厚的婚育新风和文明生活氛围。

三是挖掘和发扬企业的优良历史文化, 以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 创建文化广场、文化长廊, 宣传移风易俗、倡导婚育新风, 对职工进行教育, 为企业文化建设增添新内涵。

5 注重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体作用

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 是人口文化建设的主体。做好人口文化工作, 对提高职工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好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构建和谐社会,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要组织他们参与各项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条件成熟的基础上, 组建职工人口文化志愿者组织, 让职工在参加志愿活动中, 自我服务, 自我教育, 传播文明, 陶冶情操。

6 履行企业在人口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 城市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难点在企业, 尤其是国有大中型的老企业, 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为此企业必须承担起自己责任和义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因此, 在企业的人口文化建设中, 要继续帮助职工树立计划生育、少生优生、男女平等、关注生殖健康等现代文明观念, 大力营造生男生女顺其自然、女儿也是传后人的社会氛围, 消除歧视女性的观念, 切实保障育龄女职工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

其次, 发展企业文化事业, 要有必要的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统筹地方政府文化建设, 在配齐企业自身文化设施硬件的同时, 积极参与地区、街道的人口文化设施建设、, 做到多用途、多功能, 努力实现地、企资源共享, 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文化和精神生活需要。

另则, 不断扩大人口文化队伍, 培训职工文化骨干。职工群众是企业文化建的主体, 他们中间蕴藏着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人口文化建设中, 必须发动广大职工群众, 动员各方面的力量, 激励职工群众在人口文化的积极作用, 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 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引导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 建设自己的家园, 为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包括先进的人口文化服务。

人口文化建设给企业文化建设增添了新内容, 开辟了新途径, 给企业人口计生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 也给企业创新发展人口计生事业, 履行应有的社会职责和义务, 提供了理论和智力上的支持, 将为企业经济建设和人口计生工作和谐有序与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摘要:实行计划生育, 是我国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证明, 我国人口与计生取得了世人瞩目成绩。开展人口文化建设, 并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者努力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为此, 企业应当在人口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更好地推进企业和谐文明发展。

营林建设方法探究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 人们为了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利益, 而大量砍伐森林, 导致我国的林业土地资源锐减。所以加强对现有林业的管理就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林业营林的管理可以调节森林树木的生长能力, 防止林木提供断层状况的出现, 让林木的利用与使用成为世世代代的人都可以享受到的。另一方面, 有效的营林造林可以更好地保护水土, 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 例如, 泥石流、滑坡等等。在风沙大的气候环境中营林造林还可以防风固沙, 减弱风力, 防止风沙的侵袭。在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方面, 营林造林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 营林建设方法

2.1 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它主要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 但是因为在造林时, 苗木的根系可能会因为各种因素而受到挤压变形, 或者是损伤、失水等状况, 使得苗木的成活率降低, 所以植苗造林法对于栽植技术往往有着很高的要求, 它必须先育苗, 而且也保证苗木维持水分平衡, 所以在造林的过程中, 从苗木起苗开始, 一直到定植的全过程, 都需要保护苗木不致失水过多。但是, 植苗造林法有一个很大的优势, 那就是它对不良恶劣的环境有着很强的抵抗力, 也就是受树种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限制较少, 苗木的生长比较稳定。

2.2 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法所利用的造林材料是树木的营养器官, 例如干、植、根等, 或者是竹子的地下茎等, 用这些造林材料直接造林, 不用像植苗造林法那样需要先育苗。这种造林方法的优点是不仅可以节省育苗时间和费用, 同时在造林方法上也相对简单, 操作较易, 而且还可以保证成活率, 只要母本的性状优良, 幼林基本就可以遗传到, 在初期的生长也相对较快。但是在立地条件上就没有植苗造林法那样要求宽松了, 它需要很高的立地条件, 同时造林材料的限制也很大, 需要取决于母本的数量和分布状况, 所以这种造林方法适用于营养繁殖的树种, 比如, 松树、杨树、柳树等等。

2.3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最直接的造林方法, 就是直接把种子播种在造林地即可。但是播种造林法对立地条件的要求一般很严格, 同时幼林生长期的抚育管理也有很高的要求措施。不过播种造林省去了育苗的工序, 施工也很简单, 适用于大面积造林。

3 营林建设管理措施

首先, 提高思想认识, 巩固营林工作的基础地位。随着社会对林业重要性认识的提高, 营林工作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后续的营林工作中, 有关管理部门及人员还需要高度重视营林工作, 通过具体的活动开展, 巩固营林工作的社会地位。适时召开会议周密部署。全面深入地贯彻落实营林工作精神以及部署工作, 切实抓好整体营林工作;各林业局也要相继召开营林工作会议, 认真贯彻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表彰先进、分析形势、制定措施, 安排部署全年营林工作。

其次, 抓好森林抚育工作。抓好森林经营抚育工作要强化营林生产质量管理, 严格按照森林抚育技术程序规程进行操作, 提前安排森林调查、地块落实、生产组织和资金保障等准备工作, 采取领导包片、技术人员蹲点、跟班作业等措施, 严格把好调查设计、苗木质量、检查验收等关键环节, 为全面开展森林经营抚育提供保障。要抓住二期“天保”工程重点环节阶段性、政策性机遇, 在向经营性抚育生产要效益的同时, 努力增强幼林抚育的经营效益, 切实增强群众致富的内在动力。

再次, 抓好更新造林工作。随着更新造林质量意识的提高和任务的调减, 更新造林已经由数量型进入质量效益型阶段, 各企业主观能动地强化了过程控制, 突出抓好营林生产的关键环节。一是严把调查设计关。各企业进一步加大了调查设计的审查力度, 实行现地核查, 对没有达到要求、设计面积与现地不符等不合格的调查设计, 一律返回设计部门返工或重新调查;二是严把苗木质量关。各有关部门自苗圃调苗开始, 直至植苗结束, 对上山造林苗木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三是严把栽植质量关。准确把握造林时间, 掌握适宜化冻深度, 按着化冻情况安排造林顺序, 确保顶浆造林。

最后, 制定完善的责任体系, 将责任落实。虽然有了具体的措施以及科学的方法指导, 但是必须要为营林工作制定完善的责任体系, 以明确的责任、完善的机制完成营林建设工作。有关单位以及部门应当依据本地区的营林目标, 按照职责任务要求, 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逐级进行分解量化, 形成主要领导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主办人员保落实的责任制度。还应该将营林绿化工作纳入考核和目标管理体系, 对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通报表彰, 对工作不力的、不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部门和单位, 要予以批评, 严重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王素珍.造林地整地的功能与营林建设的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9)

文化建设方法 篇11

一、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本行业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安全管理思想、管理方法、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以及安全规章制度等的总和。安全文化首先是表层文化,即物态的安全文化,包括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个人劳动防护用品以及生产场所、环境、装置的本质安全化,以及各种安全技术和科研成果。其次是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包括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的建设,以营造一种强制力,对职工的不安全行为予以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职工对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义的责任,从而规范职工的行为。第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即观念文化,它包括了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理念及对职工行为的安全引导,强化“我要安全”意识,使职工远离违章,按章办事;同时还包括了职工对自己、对他人安全的关注,培育“三不伤害”观念,从而达到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目标。

二、创新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1、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动力。职工素质的高低决定一个企业的质量,也能反映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高低。在分析设备和人身伤亡事故中,可以看到职工技术素质低和安全知识缺乏是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提高职工素质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源动力。只有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遵章守纪素质,才能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身防护能力,才能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才能培育高品位的企业安全文化。发电企业必须坚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一是不定期在企业内部媒体上发布事故案例,介绍历史上电力系统和本厂曾经发生过的事故案例,用历史上血的教训不断警醒职工,真正让每位职工从中吸取教训。二是让每位职工回忆一次亲身经历的不安全现象,将职工回忆的亲身经历的不安全现象编印成《安全生产历险记》下发给每位职工学习,用身边的人和事来教育职工。让一件件经历使职工更加读懂了什么是“违章”,怎样才能安全。

2、唱响“关爱生命,远离违章”,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三违”会导致的事故和人身伤害人人皆知。可为什么在一些单位“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导致事故和人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没有先进的安全理念做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就不可能搞好安全生产。“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安全理念,是一个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关爱生命是企业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它把维护职工的生命权放在第一位。远离违章是确保安全的根本措施,它强调的是按章办事,就是做什么事情都要按程序办,操作有操作程序,工作有工作程序,管理有管理程序,按部就班。因此要反复地灌输、反复地宣传,使“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安全理念在每位职工中入脑入心,而且还要深入家庭,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以发挥理念的先导作用。

3、以人为本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前提。安全文化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方法,因而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提倡以人为本。在企业安全管理中,职工是最积极的因素,他们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管理者。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看,不能忽略职工作为社会人所具有的思想、情感、需要,不能忽视职工在安全管理上的主观能动作用。因此要在安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为我、为人、为企”的“三为”思想。要在管理中发挥职工的作用,体现人性化管理;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设身处地为现场着想,为生产一线职工着想,尽力解决实际问题。坚持以人为本能够极大地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翁责任感,能够使安全工作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从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职工的工作质量。

4、建设安全物态文化及制度文化是建设安全文化的基础

(1)加强物态安全文化建设。首先要配齐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其次要完善生产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及安全设施标准化,使发电企业在生产现场安全设施管理上达到规范统一,为职工创造一个清晰、安全的工作环境;第三是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的程度,如加装微机防误装置和带电报警装置等。通过加强物态安全文化建设,以消除作业环境中的事故隐患,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使作业环境条件符合人的心理和生理要求,使作业者感到安全和舒适,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并起到提醒作业者遵章守纪、珍惜生命,勿忘安全的作用。

(2)建设制度文化要严格考核。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职工的安全作业行为。其次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奖惩分明。第三建设制度文化关键在严密实施,严厉检查,严肃奖惩,严格落实,离开了这个“严”字,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通过从严管理、依法管理、依规管理;必须通过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来加深对安全文化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反复的、持久的执行规章制度,最终才能打下深刻的烙印,才能使安全文化更加入脑入心。要认真梳理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实施细则》,并狠抓落实,严格考核,营造职工遵章守纪的组织氛围。

5、依靠有效载体开展安全教育,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点

(1)领导通过榜样作用,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文化的第一步是行动,行动在同一个环境下不断重复,习惯了,继续下去就变成文化。一个好的领导干部的行为,应当给职工树立榜样,用自己的示范作用和良好素质去激励职工的积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领导干部首先要成为“关爱生命,远离违章”的模范执行者,名符其实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其模范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模范的遵章行为和以身作则的行动就象一种无声的命令,可有力地激发职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2)开展亲情互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做到以情感人,使得安全文化深入到每位家庭,深入到每位职工的心里。可以尝试开展《我对亲人安全说句贴心话》活动,号召家属发挥好安全第二道防线作用。把亲人的安全嘱托话语摆在职工的办公桌上,时时勉励、嘱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使得“我要遵章”成为每位职工的实际行动。

(3)开展案例解剖、安全警示教育。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故案例,分析其事故产生的根源、危害及应吸取的教训,使人们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特别是在安全生产形势越好时,越易滋生麻痹思想,更要善于“借花献佛”,进行事故反思,把兄弟单位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来抓。特别是“人身死亡事故通报”,它具有强烈的震撼力,是治疗松劲麻痹心理的一剂良药。

(4)活动熏陶法。它是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为一体,特别为青年职工所喜爱,其形式丰富多彩。如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预案演练、安全竞赛、“双零”承诺、安全游戏、安全警句、安全漫画、安全征文、安全恳谈会、安全演讲会等。通过有趣的活动,使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进而营造良好环境、培养队伍作风、锤炼企业精神。

6、培养职工自觉遵守《安规》的习惯

发电企业要适时制作“学规程,反违章”图册,编印下发给每位职工学习;培养职工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克服职工在安全规程学习、执行中曾经存在的问题,发电企业将“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图册化,用图片语言对安规条款进行解释,把职工从单调乏味的安规学习中解放出来,使职工对安规条款的理解一目了然。

文化建设方法 篇12

1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研究现状

对于石油高危行业安全文化建设管理,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王晓秋[1]等在研究壳牌的HSE管理及其在中国石油化工公司的应用基础上,提出我国石油企业HSE管理的对策,即通过外部驱动催进HSE管理,加强HSE意识和理念,加强实质性建设等;陈雪飞[2]等研究石油企业项目安全文化建设后,提出实施安全文化建设应从理念层、制度层、行为层以及物质层4个方面有序进行;单志刚[3]认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制度氛围是保证,物质氛围是基础,情感氛围是核心,因而要整合安全理念,完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系统本质安全,规范安全行为;杨怀杰[4]认为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承诺和责任落实,加强培训等解决石油企业HSE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胡得国等[5]认为建设并完善企业安全文化系统工程及其管理体系,将安全生产工作提高到文化的高度去认识,依靠安全文化的潜移默化作用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整体安全文化素质,树立石油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王世娟[6]认为建设石化企业安全文化,要强化石化员工的安全意识以营造石化企业安全文化氛围,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以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加强安全文化培育工作使安全文化建设深入员工心中,强化石化企业领导者责任意识以发挥领导者的引导作用;赵忠[7]提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措施,即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高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力,优化安全检查方式,强化隐患治理,提高事故预防科学性和有效性,进一步营造安全文化氛围,提高安全应急救援水平。

综述观点,学者一致认为要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石油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安全管理战略,就是要进行长期的安全文化建设。但如何建设石油企业安全文化,众说纷纭。基于此,笔者认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需要石油企业全体员工以现实样板企业为学习对象,通过组织员工的长期努力,达到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因此,本文选择标杆瞄准的方法对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期加强和完善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2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原理

“标杆瞄准”也被称为“标杆管理”,它由美国施乐公司创立,是一种鉴别、认识并创造性地发展关于优秀产品、服务、设计、设备、流程以及经营管理实践并用于改善组织实际绩效的系统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将企业与国内外优秀企业进行比较、分析,获得帮助企业改善自身状况的信息,制定学习计划并付诸实施,最终达到赶超目的。它是一个持续、系统的过程。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是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学习和改善的管理方法,涉及到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从众多研究者的观点来看,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分为4个方面,即:石油企业安全精神文化、石油企业安全制度文化、石油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和石油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其中,以石油企业安全精神文化为核心文化层,石油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和石油企业安全行为文化为中间文化层,石油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为最表层文化。本文认为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也正是从这4个方面入手,瞄准学习由浅及深,包括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每个层面和环节,深度挖掘潜在的安全文化建设管理中的深层问题,并进行对标比较,找出差距,持续改善与优化。

3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实施过程

根据学者们的研究分析,参照标杆瞄准的基本原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实施可从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标杆策划、组建标杆瞄准小组、选定标杆、对标比较、实施整改和持续改进。

3.1 标杆策划阶段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策划阶段亦即准备阶段,包括确定标杆瞄准的安全文化层次、内容体系、具体目标和指标。

首先,评价石油企业当前安全文化建设状况。评价阶段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关键阶段,要从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4个方面入手,做到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具体可参照表1的内容进行。

*注:优、良、中、差分别代表评价结果从好到差4个等级,高、中、低分别代表各评价结果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程度

其次,确定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主要内容。在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评价内容中,评价等级较低、重要性程度高的显然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最薄弱和最需改进的地方,这些方面就构成了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重点内容。

最后,提交标杆瞄准实施报告,制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计划。实施报告中要阐述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标杆瞄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对标杆瞄准做具体论证,标杆瞄准的主要内容,总体规划和构想,实现的安全目标和要求达到的安全效果,近期需要实施的标杆瞄准内容及工作流程,开展标杆瞄准所需要的组织机构,投资估算以及受益分析。报告提交至石油企业高层领导,经批准实施。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计划中应重点确定实施标杆瞄准的关键对比点、重要指标,为后期的信息收集、标杆比较做准备。此外,计划中应明确安全文化建设各方面的实施阶段、时间和经费预算。

3.2 组建标杆瞄准小组

标杆瞄准小组(图1)是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人力机构,主要构成有:

标杆瞄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石油企业各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石油企业最高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确定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长期战略,明确标杆瞄准的目标和方向,负责审批标杆瞄准实施规划和目标计划,对标杆瞄准方案选择拥有最终决策权。

标杆瞄准办公室由石油企业各部门分管领导、负责标杆瞄准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领导小组决策,做好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活动的协调、沟通工作,帮助联系标杆瞄准的合作单位,推动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制定有关标杆瞄准工作的管理制度办法等。

标杆瞄准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石油企业内部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丰富经验的管理、技术专家组成,必要时还可聘请外部专家。主要职责是开发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实施流程,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工作做具体的专业指导、检查、培训、咨询等等。

标杆瞄准项目职能部门。该部门由石油企业负责标杆瞄准的各业务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针对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某一具体方面进行标杆瞄准,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和方案。

实施小组。各实施小组由石油企业各专项部门一线人员构成,负责完成石油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各项具体工作。

以上组成机构各司其职,分工合作,保证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工作顺利开展和最终完成。

3.3 对标比较

对标比较阶段是对石油企业自己的安全文化建设信息和标杆企业的信息比较,找出差距,分析原因,为改进措施的制定做好准备。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小组做好对比信息的登记工作,提交对标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应包括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内容、各内容指标的标杆比对、比对结果分析、差距因素分析及建议具体的改进措施等。

3.4 实施整改

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的整改实施阶段是在整合出适合石油企业改进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分析,选出最佳方案并实施的过程。

首先,整合优秀指标因素。即使是安全文化建设绩优的企业,也并非每项指标都是最优的,总存在其优点和不足。石油企业需要将众多标杆企业的优秀指标加以整合,形成适合自身安全文化建设的改进指标体系。

其次,根据选定的指标,制定改进方案。石油企业在整合各标杆企业优秀指标时会形成几套可行的改进方案。根据每个方案的实施效果、指标水平的先进性、方案所需投入等因素选出最佳方案。

最后,制定改进计划并实施。石油企业可成立安全文化建设改进小组,开展安全文化建设专业培训,制定安全文化建设规范,明确分工和责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保证改进计划的有效实施和进一步的改善。

3.5 持续改进阶段

持续改进既是标杆瞄准流程的必要阶段也是石油企业推行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首先,建立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数据库。石油企业需组建安全文化建设信息维护中心,专门负责石油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工作中的信息保存和更新。

其次,制定并实施持续改进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计划。对石油企业实施安全文化建设标杆瞄准后的效果做准确评估,确定新的改进指标,制定新的改进计划。根据实际效果,重新选择标杆企业进行新一轮的标杆瞄准[8,9]。综合以上实施阶段如图2所示。

4 结论

石油企业通过标杆瞄准的方法,通过充分吸收行业内外具有优秀安全文化企业的最佳实践经验,通过组织全体员工的集体学习,不断缩小与标杆企业在安全文化方面存在的差距,并在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加以创新和改进,形成适合石油企业自身特点的安全文化。研究表明:石油企业只有在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4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对标和学习,才能解决石油企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长期存在的疑难问题,从根本上杜绝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晓秋,马永红.HSE管理体系在国内企业的发展情况[J].化工管理,2007(2):44-47.

[2]陈雪飞.海洋石油工程项目安全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项目管理技术,2010(8):89-92.

[3]单志刚.石油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66-68.

[4]杨怀杰.油田企业推行HSE管理体系[J].石油化工环境保护,2006(9):38-39.

[5]胡得国,马燕珺.中海石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2):4-7.

[6]王世娟.以人为本,建设石化企业安全文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07(5):56-57.

[7]赵忠.油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1):110-111.

[8]王萍.标杆管理推进方略系列[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2):38.

上一篇:微生物实训下一篇:拖拉机仪表故障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