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文化建设

2024-07-19

教室文化建设(精选12篇)

教室文化建设 篇1

著名教育实践和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 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荀子在《劝学》中也写到:“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 与之俱黑。”这些都鲜明地指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一个人若置身于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就会被这种文化同化并得到良好的发展, 反之亦然。一个用心创造的整洁美观、优雅精致的教室环境, 犹如细雨润物, 既能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心境, 又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方式。特色的教室文化建设在班级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教育和熏陶功能。下面,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特色教室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 是教师授业、育人的阵地,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地方。教室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关键部分, 是把一个班级的全体同学团结在一起的物化标识。这种文化是在一班学生共同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 并最终升华为一个班集体的精神和特征。整洁、精致、温馨的教室文化可以陶冶师生情操, 给人以启迪教育, 精致的教室环境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 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环境的精心设计与布置。

二、特色教室文化建设的具体做法

1. 确定目标, 一条班训凝聚人心。 班训是立班之本更是班级之魂, 在教室文化建设中一定要把班训作为一个班级精神的诠释和依托。精致教室文化建设只有明训为魂, 践行为本, 魂本相依, 才能润物细无声。同时, 班训作为一个班集体的引航, 一旦制定, 就必须去践行, 成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提示和鞭策, 否则便形同虚设。班训又是一个班级的奋斗目标。它如一盏明灯, 照亮学生成长的路, 指引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它像一位智者, 引领学生享受成长的喜悦, 见证成长的足迹, 更启迪学生用乐观、平和的心态面对成功与失败。

2. 立足实际, 教室布置彰显特色。 教室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因为不同班级的奋斗目标不同, 不同年级的学生差异也不尽相同, 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必须充分彰显每一个班级独一无二的鲜明特色。比如, 对于九年级毕业班的学生而言, 就应该体现出时间的珍贵, 让他们感受到时间紧迫, 珍惜时间以全力冲刺属当务之急。

3. 育人育德, 教室文化的终极目标。 教室文化建设应该由班主任和全班学生共同参与, 这样才能创造出一片有生命感的天地。在这一过程中, 班主任主要负责总体设计和调控, 并及时纠正偏差和解决新问题, 确保主题不变形, 特色不打折。同时, 务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带领全班学生将各自的智慧和双手融入到教室文化建设当中, 使他们在动手和动脑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从而实现人人参与, 个个发挥才华, 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让他们既学会团队合作, 逐步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 又增强了责任感, 学会了自我发展, 这就实现了班级文化建设教育人、培养人和熏陶人的终极目标。

三、特色教室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忌只有外表的 “美化”, 缺乏内在的 “文化”。 在教室文

化建设过程中, 应该张扬青春和个性, 但也并不只是一味追求外表的美化, 而更重要的是用心营造内在的文化。在教室文化建设中, 张贴名人的头像和字画是一种普遍的做法,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适合学生审美度, 如果字画表达的意思达不到学生的文化程度, 或者用篆书或草书字体, 好多学生都不认识, 那么就达不到教育人的效果, 更不要说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激励作用了。

2. 整体风格上忌累赘复杂, 应求简洁明快。 初中生刚刚

迈入青春年少的花样年华, 他们追求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 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室文化建设在内容和色彩方面要累赘复杂, 应该杜绝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教室布置力求做到简洁、明快、大方, 因为这里是大众化的口味, 内容和形式太过于繁琐, 一定会让学生心理产生许多不稳定的因素。

总之,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离不开一个精致的教室环境, 当学生坐在整洁、温馨而且富有书香文化氛围的教室里, 自然就会营造出团结、和谐、友爱、进取的班级氛围, 形成宽松、清新、充满人文关怀的班级文化, 这样会使班级管理始终沿着既定的方向不断前进, 使全体学生沐浴在精致教室文化氛围的熏陶之中, 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室,文化建设,意义,做法,问题

教室文化建设 篇2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认真布置好教室,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和品德陶冶以及集体观念的培养都将起积极的导向作用。现根据湛二海中政【2011】16号文《教室管理规范》的精神,本着“美观、大方、健康、文明、雅静、严肃、整洁”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规范教室布置,特制定本方案。

方案设计如下:

班牌:粘贴本班班徽,要体现班别和本班特色,以手工绘画为主。

黑板上的字:国旗与呼号(已有)。

前黑板左边:粘贴栏(已有)上部分粘贴《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下部分粘贴课程表、学生操行评定公报表、检查公报、干部值班表等。

前黑板右边电视柜下:“图书角”,利用电视藏书,放置同学们喜爱的书刊杂志,让同学们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后黑板上方:正中央挂时钟,两边可贴奋斗标语、奖状等。

后黑板的左边:宣传栏(已有KV板)。粘贴班级公约、时事新闻等。

后黑板的右边:学习园地(已有KV板)

后黑板:宣传乡土文化等内容。

墙壁四边:张贴四张与现有的《学习园地》同种材质的KV板,大小高110cm,宽60cm,白底,蓝边,上边宽15cm(设计云状或波浪状图案),左右和底边宽 3cm。每届学生只能按以下要求内容在这四个KV板内张贴,并要做到美观。

左边的第一面墙KV板:“班训”。

左边的第二面墙KV板:“风采炫”或成长的步伐(贴如运动会、社会实践等照片)。

右边的第一面墙KV板:“励志名言”。

右边的第二面墙KV板:“励志名言”。

电脑平台右侧:放一盆盆栽,同学在下课时可欣赏这些事物陶冶性情,而且整间教室看起来也会比较有生气,不会使同学感到单调、枯燥乏味。

窗门都要窗帘(已有),平时用向两边拉开,用绑带系好。

目前要增添的设施:

1、KT板:共168块,每块高110cm,宽60cm,白底,蓝边,上边宽15cm(设计云状或波浪状图案),左右和底边宽 3cm。

2、小盆栽:47盆(或由班级自备)

关于安全知识标志指引图

目前我校校道安全知识标志指引图基本完善,只主要不足是各栋楼的应急疏散的指引图还未规范上墙。

现作如下设计:在各教学楼、办公楼和宿舍,并排安装一个与原来各楼的分布意图一样材质和大小的应急疏散的指引图,标明各班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从各楼道疏散的方向和顺序。如下图(三栋教学楼):

目前要增添的设施:

增添10个与原来各栋楼的分布意图一样大小(长90厘米,高60厘米)的KV板,外镶蓝边,喷画打印内容。

推进农村学校温馨教室建设 篇3

(一)农村学校温馨教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温馨教室是师生团结协作、锐意进取、和谐成长的家园。从理论上讲,它是以民主、温馨、和谐、高品位为特点的班级文化形态,包括温馨、舒适的硬环境文化(班级布置)建设和温馨、和谐的软环境文化(人际关系、班级文化等)建设。前者是温馨教室建设的物化形态,后者是温馨教室建设的精神核心。推进农村学校温馨教室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温馨的文化环境建设

所谓温馨的文化环境建设,一是建设温馨教室的硬环境,二是建设软环境。温馨的文化环境建设要达到的最佳状态是:硬环境整洁、优美、宜人;软环境温馨、和谐、进取,体现班级的发展个性。

从实际工作来看,创建温馨教室,首先必须重视教室物质环境的温馨建设。这里的“温馨”,指的是个体内心的体验,它不等于豪华、奢华的物质环境,而更多体现在人文环境和功能环境上。高明的班主任在营造温馨的教室环境时,通常会让学生自主设计。学生积极参与,给环境注入生命的活力,这样的环境是学生所喜爱、所关注的,才称得上是温馨的。

温馨教室应该体现在建设班级文化、使之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一位班主任是这样做的:(1)“书香”浸润温馨,引导学生从中华诗词中吸取传统文化中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从书香中感受深沉的思想、诚实的品德和宽容的胸怀;(2)“绿色”感受温馨,引导学生感知环境美,保护环境美,珍惜环境美,创造环境美;(3)“孝心”展示温馨,开展“夕阳关怀,温馨你我”的认亲结对活动,思考“社会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责任感;(4)“感恩”体验温馨,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深切感怀“有恩于自己成长”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经过这样的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班级的文化建设在学生心中扎根,每一个学生在班级的系列活动中经受了洗礼。

2.温馨的课堂建设

温馨教室的创建必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温馨,即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交流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很多学生反映:老师在没有上课之前都是很可亲的,但是一上课,往往就变得不认识了。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也有同样的感觉:当抛开成绩不计较什么的时候,那些孩子的确很可爱,但是一旦学习起来,心中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气就很难理顺。试想,有着这样的情绪,课堂又怎么能够温馨呢?只有课堂教学气氛好,师生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学机智才能得以展现,教学能力才能得以发挥,教学效果才能得以提高。

有一位老师,新学期伊始对学生说:“在老师的眼中,你们个个都是好孩子。你们除了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还要养成真诚与善良的品质。现在是这样,你们长大了,也要持一种友好的心态同你身边的人交往。”她还引导学生逐渐思考关于自身的问题,如“在班级中我要发挥怎样的作用”“我有哪些优点值得同学们学习,有哪些不足需要同学们原谅和帮助”等等。事实证明,她所带的班,班级凝聚力强,班级氛围和谐、民主。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展现了特长,发挥了优势,获得了自信。

“赞许犹如阳光。”有一位数学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从不因为学生的成绩偏爱或嫌弃他们。例如,有的孩子交上来的作业质量并不高但字迹非常工整,她会说:“你的字可真工整,如果能让这一个个小叉叉变成小钩钩,那你的作业本就更美啦。”当学生们回答不出问题时,她会说:“还没想好?坐下来再想想好吗?”当学生们答错时,她会说:“没关系的,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你就能学会解这题的秘密了!”因此,在这位老师的数学课上,即使数学成绩不好的孩子,在数学课上仍然能保持活跃、积极的状态,师生之间水乳交融,充满着和谐温馨的气氛。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和那位老师在课上经常的鼓励是分不开的,通过鼓励至少让孩子充满信心,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透视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尺讲台,是老师的诲人不倦;一方黑板,是老师的常年阵地;一个眼神,是老师为学生的成功而流露的欣喜;几句话语,是老師为学生的错误而显露的操心。其实,温馨就在我们身边,温馨不需刻意营造氛围。

3.温馨的人际关系建设

在农村学校推进温馨教室建设的进程中,班主任所担当的角色是组织者、建设者和引领者,是连接班级学生和任课教师的桥梁,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建立温馨的班级人际关系,教师是关键。要真正实现农村学校温馨教室的建设目标,班主任老师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担当好所应该承担的职责。

首先,由学校领导、教师、学生所组成的“温馨链”的温馨与否,直接关系着温馨教室创建的效度。其次,教师要真正尊重、理解、信任、宽容学生,成为学生值得信赖的朋友,分享他的快乐,化解他的苦恼。再次,“教师是直观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的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昭示人格魅力,去感动、感染、感化学生,共同为营造温馨和谐的教室环境而努力。最后,构建“温馨教室”,还要在班中建立和谐的学生关系。在这里,每位学生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好,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感受到和谐校园就像自己的家。

(二)思考

农村学校“温馨教室”建设工作目前还在初步的探索之中,它没有统一模式,需要各个学校在实践中加以积极创造。可以肯定的是,温馨教室建设反映师生共同的利益和需要,充分尊重了师生的智慧,鼓励师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班主任要在传承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建设,凸显个性,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农村学校温馨教室建设。

【作者单位:1.上海市崇明县教师进修学校,上海,202150 ; 2.上海市崇明县实验小学,上海,202150】

教室文化建设中的微布置 篇4

一、让墙壁上的开关也有“童话的表情”———“微美化”,一种由内而外的翻转

案例:洋是个“内向”的小男孩,他的“内”不仅表现在课堂上很难看到他发言,在平时的课间休息中他也不大愿意与同学多交流……其实,他那刻意躲闪的眼神总不经意间流露出与人交谈的愿望。在一次教室布置“风暴”会上(教师和学生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当我们还在为室内几处地方如何布置而绞尽脑汁时,洋的眼睛却开始忽闪忽闪地左右观望,难道他已有什么主意?“洋,你有什么建议啊?”他一愣,有点惊讶地看着我,我继续鼓励他,可他就是无动于衷。见此情景,我便将“给教室布置献良策”作为语文家庭作业的小练笔布置了下去。说实话,第二天同学们提供的让人心动的点子不多,倒是洋的建议让人耳目一新:“教室就像自己的家,许多地方都要精心布置,我就将开关面做成了……”不错!何不让他来动手布置?于是我就将洋请来,慎重地把此项任务交给了他。

经过一天的准备,放学后他独自留在教室开始布置……第二天,同学们突然发现教室里的开关面上与往常大不相同了:一个个美丽的边框好似给开关穿上了靓丽的外套,开关面上还贴着卡通眼睛和嘴巴,活脱脱一个小人头。据洋介绍,过一段时间他还会更换界面形象,变成乐呵呵的小猪头,或是哭泣的小花猫……事实上,这个开关面就成了洋的心情晴雨表,而我就根据他的表现见缝插针地与他一起布置、同步交流。洋的话变多了,开关面上的笑脸也多了……

分析:学校处处是教育,如何给学生们提供一些新的展示平台是教育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当教师努力去拓展教育教学新时空时,我们尽可以把探寻的脚步留给孩子们,让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双眼来挖掘“新天地”。上文中洋的“内”似乎让他变得更细腻、变得更喜欢关注细微处,他那与成人迥异的视角,促使他发现了一些新的微舞台,而且这些“微处”范围不大却成为孩子们“跳一跳”就能“布置”的场所,极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微布置,教师可以从侧面捕捉到学生的喜怒哀乐,而教师在学生布置时有意无意地加入,更是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微布置上找到信心,让这块“微地”成为学生“心灵的归属”,使师生的心贴得更近。

拓展:在往后的教室布置中,我们把目光投向“微处”,寻找教室里那些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试着“开放”它们,让它们成为孩子展示自己的新舞台和师生沟通的新桥梁。很多学生通过这些“微布置”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二、让每个人的课桌也有“靓丽的名片”———“微自述”,一种由旧向新的转变

案例:华的桌面总是“斑斑点点”,学期初还较新的一张课桌,没过多久就变得这里黑一片那里被画一条线,给人感觉很“邋遢”。其实,华是个“心灵手巧”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他总能捣鼓出一个手工作品,那精巧的设计、精致的制作总让人感叹,而且他把每一件作品都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这样的情况让人很是纳闷:这么不爱课桌的孩子怎么会做出这样的手工作品?那么,反过来思考,如何让能制作出精致作品的华也“珍爱”上自己的课桌椅呢?

我交给他一个任务,请他充分发挥想象给自己的桌肚口进行美化 (因桌面要放东西不宜进行布置)。他先是挠挠头,而后又默默点了点头。第二天,华就偷偷地请我到他的桌子旁边,真没想到,他将桌子作为“我的小窝”,在桌肚门口“挂”上个性的自我介绍:“坚固的桌子就是我的小窝,而我则是这一家的大总管,‘家’里的书本是我的谋士,笔是我的记事助手,橡皮则是我的纠察员……”在介绍栏中,华还贴上自己的照片,并画上书本、笔等拟人化的卡通形象。我看了又看,笑着对他说:“很不错,真不错!这真是你的家!你可要爱护啊!”华摸摸头,咧着嘴笑了……一切都在预料中,从此他就像爱护自己的手工作品一样保护着自己的课桌椅……

分析: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给课桌进行美化,无形中给学生和课桌搭建了一座情感桥,学生对桌肚“微布置”的喜爱之情也随着这座桥流露到课桌上,爱护课桌也自然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不可忽视的是,在他用双手和头脑来关注并关爱自己常用物品的过程中,课桌已然成为学生锻炼文笔、展现自我、体现个性的小舞台,学生在微布置的过程中用画描绘美、用文字形容美,他们收获着快乐、品味着成功,这对于提高学生自信心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拓展:在华布置好桌子后,一部分学生也悄然“跟起风”来,或是简易布置,或是精心打扮……没过多久这竟然成为学生人人都在做的事。事实上,当微布置成为孩子们一种自发行为时,教室布置已然不成问题,因为这些“微处”是孩子们身边最容易做出的自我展台,这些若干个小“舞台”合起来不就是最美丽的教室布置吗?其实,这些一举多得的“微处”就在我们身旁。

三、让黑板上的消息框也有“辩论的擂台”———“微争霸”,一种由争趋合的革新

案例:班上每个小组都取了个有意思的组名,比如“大力神组”(男生比较多)、“前进组”(向前进不后退)……这些组之间还经常进行一些比赛:或是课间体育竞赛,或是组间学习争论……这不,在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后,“真知组”与“向前组”就有关“我们上网好不好”争论起来,双方经过几轮“争吵”都说动不了对方后就偃旗息鼓了。可没想到第二天一早,“向前组”就在黑板下面的边框上挂出(粘贴)了一个制作精美的纸质“知识窗”,上面罗列出“小学生上网的好处”:可以开阔视野,足不出户学到新知识,与其他学校的学生互动交流……“知识窗”上还用彩笔加上电脑、网络等配图。见此情况,“真知组”也不甘示弱,第三天也在黑板边框上挂出了“小学生上网的坏处”:电脑对我们的眼睛伤害很大,小学生上网容易成瘾,网上有很多不健康的信息……两组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就这样,黑板边框成了他们的“争霸台”,在上面继续演绎着“争论”,更有“好事者”请全班同学在边框相应位置贴上红五星以支持自己认为对的一组……最后倒是对“上网的好处”认同的比较多,其实这也侧面反映了学生对上网的一种渴望。在这种背景下,教师需借机介入,恰当引导他们,在老师全面介绍上网的利与弊后,两组达成共识,“小学生上网要适度,不可长时间上网,要上适合少年儿童进入的网站……”于是新的“知识栏”挂在黑板框中间,上面是双手相握的图画,下面列出了小学生正确上网的要点……

分析:每位学生既是班级的组成部分,又是班级的主人,没有竞争力的集体是没有活力的,没有合作精神的集体是无法前进的,这种黑板框上的“微布置”既是一个学生的知识微展台,亦是一种体现竞与合的动态布置。在黑板框上“见缝插针”地贴上各自的展示:或是佐证自己观点的一句话、一首诗、一幅图乃至一则小故事……这种争论中的展示不仅赋予了黑板框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而且让学生懂得从多个角度来寻找适合自己的材料,这是种动手与动脑的无缝衔接。更主要的是,争论的“微布置”是为最终寻求到共同的认知而服务的,通过教师引导由争趋合并外显到“微布置”上更是学生认知的辩证式前进、思维的磨合式升华。

拓展:这块新开垦的“微地”就这样运用了起来,很多组的争论就在这里展示出来,他们似乎有着“无穷的劲”,几乎每天都能做出个“微布置”,甚至有的组还占领了“窗户框”这一新阵地。值得一提的是,每个组从开始的争论不休到后来的意见趋同,都是在争论中将各自的观点“微布置”出来,又是在“微布置”中寻求两方观点的相同点,学生的思辨能力在展示中由争趋合得到提升。事实上,当“微处”相链知识,当布置承载“交锋”,当呈展走向“磨合”,我们的“微布置”就变得更厚重、更有意义。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和教室布置 篇5

班风:尊师守纪

拼搏进取 学风:勤学善思

永不言弃

班训:用习惯和智慧完善自我用理想和勤奋换取成功 班级誓言: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班级承诺:我们要作永远的进步者,用行动证明一切!班主任寄语:你是进步的,我就是幸福的!

教室布置: 1.标语

教室前:有爱有序

善学善思

教室后:用习惯和智慧内修自我用理想和勤奋换取成功 教室左一: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教室左二: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高尔基

2.教室前门(广告板)----老师在读。。我在读。。

(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教师寄语:你是进步的,我就是幸福的!

3.电视机角落----唯有书香能致远

4.饮水机墙面----给未来的信(买卡纸)

5.卫生角----墙贴,写字(给我一分洁净,还你十分温馨)。

让乡土文化资源步入教室 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 校本教材 语文 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029-01

农村里的乡土文化资源多种多样,比如那些老房子、新民居,古山路、新公路,民风民俗、乡音社戏,田畴菜畦、特色农业等等,都是综合性学习的宝贵资源。而能够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所使用的乡土文化资源包括古民居老建筑文化、老民俗老风情文化、饮食文化、名人文化、乡村特色文化等文化资源。

一、古建筑老物件文化

不同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也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色,往往乡村这方面往往保存得更完整真实。古建筑老物件,包含着厚重的历史文明,诉说着千年文化,这些犹如深埋地底的宝藏,是语文教学十分难得的珍贵资源,我们不但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丰富语文课堂教学,而且可以走入到生活,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在乡间的小巷完成教学的任务,把课堂开设在家乡的老屋古路边。以甘肃平凉窑洞村落为例,窑洞不仅仅是黄土里的几个洞,更是一种文化传承的依托。千百年来,平凉人以窑洞为居室,视窑洞为保护神,窑洞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安居乐业的一种文明。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最古老的建筑,也是最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民居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体现了中国式建筑之美。走进镇原,无论是平展展的平原,还是沟壑纵横的山地,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平凉人居住的窑洞,是历史的沉淀,有着古老的历史。

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它,就会发现不同的审美、科学和历史价值。这些价值就是历史留下来的宝贵资源。那些我们家乡代代相传的珍贵文化资源,我们后代人应该重视起来,其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珍贵材料。

二、饮食文化

饮食习俗所表现出来的饮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吃就像地方戏曲、文物一样具有保护的意义。它是一个地区人文特征的代表,体现着当地人对生活的乐趣与想像力。各个地方都有各当地特色的地方小吃。小吃也是一种特色的地域文化。早在明末清初,平凉的饮食市场已初具规模,各类名菜、名点、风味小吃品种繁多,许多品牌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特别是平凉的清真名吃羊肉泡、泾川的罐罐蒸馍、灵台的酸汤面、华亭的洋芋搅团、庄浪的暖锅等名优饮食,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品种繁多,风味各异,讲究色、香、味、形、器俱佳和协调统一,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深受人们的喜爱,在西北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

三、名人文化

不同地方都会有该地引以为荣的名人,而当地的历史现代名人足以引起学生的自豪,有的可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榜样。平凉历史上以及现代可谓名人辈出,平凉是祖国针灸学鼻祖、晋代医学家皇甫谧(灵台县),唐代著名宰相牛僧儒(灵台县), 南宋抗金名将吴玠、吴璘(庄浪县),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赵时春(崆峒区)的故乡等。

历代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是平凉人的骄傲,也是平凉城市的文化名片。他们展现了平凉深厚的文化底蕴,透视出平凉人身上的优秀因子。他们虽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爱国主义、勤劳俭朴、勤奋好学、敬业创新精神非常值得当代镇原人学习和继承发扬。这些能够成为我们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发的较佳的课程资源。农村中学的乡土课程资源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等状况,开发地方特色的乡土课程资源,从而建设具有乡土特色的综合性教学课程。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农村无比丰富而鲜明的自然、人文资源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正是开发语文综合性教程的珍贵的资源宝库,成为的良好课程资源。例如,本人曾任教学校所在的基层,是甘肃平凉市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中学,这里社会文化发展落后,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学生普遍知识面窄,但这里田畴交错,民风古朴,古迹尚存,是一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都较为丰富的地方。为此,我带领学生,将语文学习的目光由学校课堂投向家乡美丽的大自然、田园沃野、历史古迹和遗存文物以及父老乡亲丰富的物质精神生活,充分挖掘周围的大量的文化资源,把其包含着语文教育资源的乡土文明转化成可研究的话题引入语文学习中来,使周围的乡土资源成为开展学习的课题,这种方式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和探索的精神,取得了喜人效果,也激发了全体学生学语文热爱家乡的动力。

乡土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它的运用还是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要求的。我们必须在透彻领悟课本主要要求和特点的前提下,扬长避短、灵活变通,才有可能把丰富多彩的乡土资源转化为有意义的课程资源,因此我们需要结合课本资源宗旨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法。

录播教室的建设与使用 篇7

一、录播室的建设

录播室平面图 (如图1所示) :

环境建设

1. 标准。

温度:25℃以内;噪场级:不大于40分贝;混响时间:百平方米0.5~0.7秒。

2. 选址。

录播教室要求环境较高,以最小受环境干扰为前提,因此我校选择在图书信息楼4层侧楼,环境噪声小,对外玻璃采用双层隔音设计。

3. 结构。

录播教室分为3部分:教学区、观摩区、控制区(其中分为录播控制区和电力控制区)。其中教学区面积为13米×7米;观摩区20米×17米;录播控制区3米×8米;电力控制区3米×4米;走廊10米×3.5米×2。学生桌椅采用秧田式排列与分组排列均能实现的形式,观摩区采用固定式座椅,可提供300人现场观摩,考虑到两侧观摩效果不是很好,安装两幅100英寸银幕,并配两架近焦投影机。整个教室均采用隔音装饰,采用吸声板,内填吸音材料。教室内安装静音中央空调、换气扇,光源全部采用三基色灯管,力争得到高品质效果。

4. 三个分区的吸音板距离房顶2米的距离,避免楼顶带来干扰。

(1) 教学功能区 (如图2所示)

(1) 教学区吊顶采用栅格式,墙体采用白色和部分浅咖啡色吸音材料,走廊、控制区均采用钢槽骨架双面隔音板隔音。

(2) 灯光采用主照明和副照明设计,主照明灯光采用6×3阵列三基色光源,副照明采用外围20个三基色光源环形设计,可实现亮度可调。

(3) 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主机、数字视频高清展台、中央控制系统,卡座、玻璃珠100英寸电动投影银幕、具有交互功能的近焦投影机(投影机3200流明,L C D技术,对比度500:1,标准分辨率1024×768), U P S电源,推开式铁皮机柜,高保真音箱、千兆网络、高指向性3路话筒拾取学生方面的声音、教师使用信噪比高的无线胸麦、两架高质量索尼摄像机、一架云台摄像机录制全景。从多媒体引入一路VGA信号、一路视频信号、一路立体声音频信号到录播控制室。可把教师授课用的音视频信号实时录制、转播。

(4) 信号线:在教室前后各有一个信号线箱,包括VGA线、音频线、视频线、音箱线(为观摩区音响用),安装在离教室地面15厘米处。在教室和观摩区的交界处中央安装VGA线、音频线、视频线、电源线、音箱线地插以备用。所有信号线全部接入录播控制室。

(5) 使用白板和白板专用笔。

(2) 观摩功能区 (如图3所示)

(1) 观摩区有可供观摩用的两幅100英寸玻璃珠电动银幕和配套的两架近焦高亮度投影机(亮度3200ANSI流明,LCD技术、对比度1000:1,标准分辨率1024×768),两只1000W音箱,两只500W音箱,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声音,以不影响上课效果为宜。

(2) 观摩区安装两个无线路由器,可供需要网络的笔记本使用。

(3) 座椅采用人离开自动折叠式,并要求折叠时没有噪声。

(4) 观摩区和教学区有一定距离,使现场听课教师影响不到课程录制和讲课。

(3) 录播控制功能区:

实现录播和现场直播以及音视频信号的发送、实时采编、录制音视频。

设备性能参数:

(1) 音频性能指标

频率响应:20Hz~20kHz

动态范围:>63dB

谐波失真(1kHz, 300mV):<0.1%

信噪比:>70dB

(2) 视频性能指标

视频输出电平:1V±0.1V

亮度信噪比:>60dB

亮度与色度信号时延:≤2.5ns

微分相位:≤1°

(3) 电磁兼容性:符合G B9254-1998中A级的有关规定。

(4) 安全要求:系统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触电危险、绝缘电阻和抗电强度符合G B8898的有关规定,维护操作的安全要求符合GB12641的有关规定。

(4) 非编工作站

工作站品牌:D E L L;处理器主频:标配2个CPU, CPU主频2.66G L3缓存16MB, Intel服务器专用主板芯片组,ECC DDR3内存类型、24GB内存容量,500GB NCQ sATA HDD硬盘,DVD刻录机,至少支持4块eSATA扩展支架、采用内置方式,硬盘总容量不低于4TB企业级AV高速硬盘的硬盘扩展、0, 1, 5的raid,蓝宝石FireGL V7600(核心600MHz显存:1600MHz 512M 256Bit GDDR3)显卡,创新Sound Blaster X-Fi Elite Pro声卡,康能普视EDIUS NX F O R H D V编辑卡、全中文高、标清非线编、字幕、DVD刻录,三维特效软件,千兆网卡、支持Windows XP、win2003、win2008操作系统。其他端口:正面2个USB 2.0端口、1个麦克风输入端口、1个耳机输出端口;背面4个USB 2.0端口、1个音频输入端口、1个音频输出端口、1个麦克风输入端口、2个P S/2接口、千兆RJ-45接口、1个串口。3台索尼17英寸监视器、d s r-1800a p录像机、M F S-2000特技机、1转4VGA视频分配器、VGA-AV转换器(留给网络直播机用)、雅马哈调音台。惠威M200MKIII监听音箱。云台控制器控制全景摄像。F M发射和接收设备用于导播和摄像联系。

(1) 实现实时采集和编辑,并可以通过校园千兆网直播课堂实况。不在现场的教师可以坐在自己的办公电脑前输入直播I E观看直播现场。每个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同样可以实现此功能。

(2) 利用云台控制和两架摄像机结合形式得到课上信息,教师上课用音视频直接接入编辑设备,可加上特技。现场编辑,还可以以后编辑,可以制作高质量视频,不低于DVD质量。可以制作1080i。

(3) 录制编辑的资源及时放到学校网络中心磁盘阵列,可以随时供教师通过点播系统点播观看、交流。并备份到光盘上。

(4) 开始录制或直播前,系统根据需要可输入授课教师姓名、课程名称、校标或者课标等内容,在直播或录制过程中自动或手动添加到输出画面中。

(5) 录制结果可自动同时保存到本机或服务器上,支持设备的灾难恢复。

(6) 提供笔记本和摄像机等外部设备的接口。

(7) 录播控制室和教室有瞭望口。可以观察教室上课情况。

(8) 5000W大功率交流稳压电源提供录播系统稳定的电力供应。

(5) 电力控制功能区

用来控制录播教室、观摩区、录制控制区、灯光、中央空调等的电力供应和控制,采用直接从学校电网单独供电。和教室之间有瞭望口,方便控制,和录播控制室相邻形成控制区。

整体教室具备完备的灭火设备和漏电保护设备。

走廊和控制室、教室采用8cm钢制骨架外附石膏板,隔音效果很好,能做到互不影响。

二、录播教室的使用

根据学校安排建设的录制和观摩教室,由于没有做全自动跟踪摄像,需要由两名专业教师使用两台索尼DVCAM摄像机分别录制教师和学生镜头,全景镜头由云台摄像机实现,摄像机根据需要还可以把信号同时录制在磁带上,品质较高,便于在非线编系统上后期编辑。在没有录制任务时还可以用摄像机录制其他视频。

实时加入字幕和特技,适应现场直播,观摩区投影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上课教师课件信号、上课视频信号、经过编辑的信号,观摩者最大程度观摩到现场情况。直播的信号只能是经过编辑的信号。将分路信号、混合信号实时录制在系统上,录像机也同时录制编辑后的音视频信号。

录播系统便于使用和控制。

小型演出直播,在学校多功能厅没有建设好之前,我们用录播教室对新年联欢进行现场直播,录播教室作为主会场,每个教室作为分会场。对需要上报的小型文艺节目也可以在这里录制,家长座谈会、校长劝学、专家讲学的现场直播等,效果还算可以的。

感受美国学校的教室文化 篇8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 因为任教学科的原因, 我更加仔细观察、详尽记录了一位在美国教汉语的教师——刘斌老师 (美籍华人) 个性化的家园。

还未进刘老师的教室, 也不用看写着“Bin Liu”的门牌, 单是教室外面走廊墙壁上张贴的42张学生绘制的龙凤图案作品, 以及书写并不算很美观的“龙”“凤”的汉字, 就告诉你这是学习汉语的地方了。况且, 教室正对的墙壁上还有一幅1.5米见方的作品, 上面是“德馨若兰”的隶书字幅和中国宋代宋太祖赵匡胤的画像。教室的木门上, 张贴着中、英文的“刘老师欢迎你”。还未进教室, 你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汉语氛围和授课老师的热情了。

走进教室, 会让你忘记这是在美国, 这是在康州。因为这是一个汉语的世界。我们就只看看教室的四面墙壁吧!

前面的墙壁上精彩纷呈。墙壁中间是一个长2米、宽1.5米的白板和约1.5米见方的投影仪屏幕, 这是上课时师生书写和展示的园地。

白板和投影仪屏幕的左右各有上面有一张“福”字剪纸, 一幅钟馗画像, 一个画着中国山水画的圆形扇面;以两首唐诗为内容的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各一。右边的板子上面有三幅剪纸:一幅是年年有鱼, 一幅是喜鹊, 第三幅的内容是一个小孩和一只大公鸡;还有一幅国画, 画的是一只老虎;还有一柄圆扇, 上画中国古代侍女;钢笔书法和毛笔书法又各一。

这两块板子的外侧还各有点缀, 一端是一幅版画, 内容是三只熊猫;还有一幅书法作品。另一端是一幅国画, 内容是伯乐相马。这就是前面墙壁上的主体内容。

另外, 在所有这些内容的上面排列着12页中英文对译的纸张, 内容是:“我懂了”“我不懂”“你懂不懂”“我知道”“我不知道”“我有一个问题”“我要去洗手间”“中文怎么说”“请你再说一次”“谢谢”“不用谢”等。

后面的墙壁上简洁明快。后面墙壁的中间是紧挨着的三块1.5米见方的白板, 这也是上课时师生板书用的;白板的上方是一条中国书法的横幅, 行草字体, 内容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白板的一旁是幅中国地图。

左面的墙壁上蕴含着汉文化的传统。左面的墙壁上从下至上依次排列着三排长长的书架, 下面两层摆满了书籍或教师印制的材料;而上面的一层则摆着一把半径70厘米的纸扇, 纸扇上面是一幅中国画, 画的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还摆着三个中国式的拨浪鼓和一个地球仪。更有趣的是竟然还有两个泥塑作品——弥勒佛和姜太公钓鱼。

右面的墙壁上凸显着汉文化的特色。右面的墙壁上有两个窗户。除了这两个窗户外, 从前到后还依次悬挂着六幅中国山水画, 四幅学生的绘画作品, 还悬挂了一个“凤凰”风筝。其实, 这两个窗户的玻璃上也不寂寞, 也点缀着几个“福”字剪纸和老虎的贴画。

或许我的描述不够条理, 你可能感觉有些杂乱;或许我的语言不够生动, 本来生机盎然的教室显得有些堆砌之感。但是, 请您相信, 这就是我尽我所能观察、记录的一间普普通通的美国学校里的教室。我所参观的两所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是这样的个性化的家园:精彩纷呈而又异曲同工。每间教室里的张贴、摆放、组合等各不相同, 但都蕴含着浓浓的学科特点, 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还体现着每位教师的工作特点, 甚至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进入到这样的教室里, 真的就是进入了这个学科的海洋, 进入到了这个教师的世界, 也融入了一个无时不在、无时不有的“场”。

再看看我们的教室文化。前后各有两块黑板, 用于师生的学习和板书。前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班训, 后面黑板的上方一般是荣誉展览——这个班级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的奖状。在左右两面墙上的栏目和内容也相对固定和集中。一面墙上一般是《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另一面墙上一般是一个“学习园地”栏目, 专栏里经常张贴一些手抄报之类的学生作品, 也算是我们教室里最生动活泼的布置了。有些教室里也还在适当位置悬挂一些条幅或张贴一些标语, 其内容大多是励志、惜时、勤奋、加强修养等。

或许很多人对我的这番比较不满意。我也知道这样强拉硬拽有些牵强。因为, 按照我们现在的分类和称谓, 我描述的美国康州刘老师的教室是一间教学班的教室, 而描述的国内的教室是一间行政班的教室。但是, 我在国内所见到的实施走班制的教学班也很难有刘老师那间教室那样生动、丰富。以至于感觉“走班”就纯粹是地点的转换, 没有学科氛围的转换, 没有学科文化的建设, 更没有教师个性的体现, 也就无法吸引学生。

教室文化建设 篇9

2004年,我校和北京海洋馆建立了合作教育关系, 海洋馆市场部将海洋科普教育送进校园,组织讲座,培训海洋生物小组,举办海洋生物展览等。为了激发更多的学生对于海洋生物的兴趣,我校在2005年暑假期间建设了海洋科普活动教室。以舰船元素及海底科考船符号为核心装饰,以活体养殖、多媒体互动为主要元素力图打造一个神秘、趣味、科学的教学环境。

一、海洋文化主题教室的设计理念

1. 走廊设计

走廊设计为水下舰船内风格,在上楼的第二层台阶处设置船舱门框造型,两侧的墙壁上有玄窗造型、天花板为拱形,绘制水纹给人一种进入水下科考船的感觉。 走廊延续这种感觉但在两侧墙壁上配有超薄鱼缸、触摸屏和展窗,为课下活动增添内容同时使得学生有机会将课堂所学在走廊里延伸。

2. 教室设计

两间海洋教室分别为海洋科普实验室和海洋信息教室。

海洋科普实验室是一个教学舱的概念。这里安装了逆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和负压鱼缸。增添了学生动手和互动的机会。教学显微镜下的海洋生物被清晰的投射到大型银屏上,在趣味的基础上平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负压鱼缸原理:要了解负压首先要了解正压。什么是正压?正压就是通常指的大气压力。大气压力是大气层中的物体受大气层自身重力产生的作用于物体上的压力。所谓负压,通常指某处的气压低于大气压力。 把装满水的瓶子口向下,水就会流出来,如果瓶子里装半瓶水,把瓶子口向下堵住瓶口并且把瓶子里的空气抽掉,再把瓶口打开,水是不会流出来的。这是因为瓶子里水面的压力低于正常的大气压力,产生了负压力把水托了起来。负压鱼缸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鱼缸上部空间中的空气被抽走了,产生了负压,所以缸内的水就不会从鱼缸下方开口处流出来。它被由下向上的空气托住了。

逆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原理:小型海水淡化设备是利用了反渗透膜材料进行海水淡化的。 它使用的薄膜叫“半透膜”。半透膜的性能是只让淡水通过,不让盐分通过。 如果不施加压力,用这种膜隔开咸水和淡水,淡水就自动地往咸水那边渗透。我们通过高压泵,对海水施加压力, 海水中的淡水就透过膜到淡水那边去了,因此叫作反渗透,或逆渗透。

海洋信息教室设计为拱形舱室。其特点是打破了学生的听课座位习惯:学生座位被安排到教室两侧和后部。 3台投影机安装在天花里面,地面是荧幕:多媒体互动教学内容投影在地面上和学生产生互动,使得教学更生动更具有活力。在学生的背后安放有小笔记本电脑,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室内的无线网络交流和查看资料。投射灯照着摆放在舱室墙壁上的各种海洋标本增添了海洋教学的气氛。

二、学校海洋教育的开展

2005年9月23日与海洋馆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 海洋科普教育的师资配备采取校内外结合,聘请了海洋馆总经理担任海洋科普实验学校名誉校长,聘请了海洋馆专业人员担任顾问、专家、教师,给学生讲授海洋科普知识、指导课题研究。海洋科普实验学校的命名,为德育、科技教育搭设了特色建设与发展的平台,标志着北京海洋馆与向东小学科普教育资源整合的成功,标志着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又有了新的突破。

2006年,学校自主开发,编写了校本教材《走进海洋》, 正式开设海洋教育校本课程。

2008年,学校开发出新的校本教材《认识海洋》, 进一步扩大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

2009年,学校编辑出版海洋教育文集《蔚蓝色的呼唤》,系统地总结了海洋教育的成功经验,国家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同志作序。同年,学校被中国海洋学会命名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同年年底,学校承办了海淀区校本课程建设研讨会。

2010年,学校编写出第三套校本教材《探索海洋》, 将普及海洋知识上升到探索海洋奥秘创新海洋科学的高度。至此,校本教材《走进海洋》《认识海洋》《探索海洋》 基本满足了低、中、高年级开展海洋教育校本课程的系统需要。2010年,海洋教育不断深化,学校被评为“北京市首届课程建设先进单位”。

2011年,学校编辑出版海洋教育文集《蔚蓝色的行动》,为教师海洋教育提供了辅助教材,同时也固化了学校海洋教育的成果。学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12年初,学校少先队大队启动学雷锋红领巾志愿者行动,结合践行北京精神、组织同学们走进海洋馆为游客讲述海洋故事、普及海洋知识、宣传保护海洋动物, 倡导环保低碳生活,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2012年8月1日~ 5日,开展第一届“拥抱海洋,快乐成长”夏令营活动。同年8月,第一批海洋中队队员,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回到母校,感怀海洋教育对自己的熏陶。 回忆起海洋教育充满深情,无不认为对自己成长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他们说在认识海洋生物和海洋环境互相影响的基础上,体会到人应该与海洋和谐相处,人应该像大海一样充满进取精神和拥有博大胸怀。10月,学校成功举办“2012全国少年儿童海洋教育北京论坛”, 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授予我校“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 称号。来自全国各地的16所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和对海洋教育关注的学校及多家单位积极参加了此次论坛,最后12所海洋特色学校共同成立“少年儿童海洋教育促进会” 并通过章程,促进会确定我校为会长学校,每年举办一次论坛,确定了2013年论坛在青岛举行。

2014年9月,学校与北京海洋馆合作的课后一小时探究活动计划正式启动。本活动以海洋馆为平台,海洋科普实验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解海洋知识的实践场地,提高学生对海洋知识的兴趣和认知,并且通过课题探究使学生对海洋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学生在显微镜的帮助下了解了中华鲟和鲫鱼的血液组成、分类、作用以及各种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这次实践活动对于本校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活动以《中华鲟与鲫鱼血细胞对比》论文结题,总结此次的血液细胞探究活动。

三、取得的成果与发展

经过十年的发展,海洋教育特色初步形成,取得了很好的育人成效。近年来,基础教育发展的重心正在从以外延扩张为主转移到以内涵发展为主;由学校规模的扩展,转移到注重学校内涵,提高育人质量上。向东小学作为一所普通学校,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服务学生多元发展需求,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

开展“海洋教育”就是为了在学生中普及海洋科普知识,树立海洋意识,掌握海洋环保智能的启蒙教育,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提高生态质量、涵养生命质量。 每一名学生都有机会在教师和校外辅导员的带领下,在课堂上或走进社会大课堂,通过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形式, 把课内外所学知识融合在一起,锻炼提高了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科学文化素养。“中华鲟回家”“走进海洋馆玩中学”“携手北极精灵,共倡低碳生活”“中国海岛”“关爱水生动物,我们在行动”等丰富的社会实践给学生们提供了生动的学习体验。

海洋文化也要沉淀为人格,学校师生的人格里也应该有海洋文化的影子。开展海洋特色教育,就是要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营造一个蓝色海洋教育的氛围,在教育教学的细节渗透海洋教育教研的特色,培养具备拥有海洋情怀、气质的师生,搭建一个实现海洋梦想的舞台,让师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去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四、结束语

高校录播教室的建设与探讨 篇10

1 录播系统的基本特征

首先, 录播系统使用灵活。从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 我们可以使用录播系统所提供的多路信号进行录播, 使得它能够在同一个屏幕上同时展现教师教学活动、学生学习活动和投影的计算机信号, 这不仅能够极大的提高录播的效率, 同时也便于后期编辑与使用。

其次, 录播系统操作简易。不需要专业人员就可以进行课程录播, 完全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操作。同时, 录播系统能够将所摄录的视频资料自动转换成网络常见的视频格式, 并且上传到网络, 实现资源共享。

最后, 录播系统成像清晰。录播系统所采用的是先进的数字化成像技术, 其比传统的设备具有更高的清晰度。当对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时, 图像之间可以进行实时无缝切换。并且采取硬件采集、编码方式, 令画面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成本是传统设备的几十分之一, 极大的降低了摄录的成本。

2 录播教室建设的总体要求

录播教室是一个具有实用性的多媒体全自动录播平台, 能够提供多种课程的制作与管理。录播教室的建设是高校多媒体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录播教室的建设, 首先应该从设计上把关, 其应该具有全自动跟踪功能, 支持人工导播和自动导播两种录制模式, 并允许自由切换使用。作为一个具有系统性, 智能性以及稳定性的录播教室系统, 应该具备以下几点功能:首先是课程制作功能;其次是课程的自动录播功能再者是多媒体应用功能;最后是网络化、数字化的传播功能。

3 录播教室系统的基本结构

3.1 信号实时采集

(1) 系统能够采集多路视频信号, 从而实现实时采集。一个标准的录播教室可以同时支持3个全自动跟踪摄像机, 以及其他视频信号的采集系统。录播系统在录制的过程中, 应该可以独立生成3个以上的视频文件, 并进行自动保存, 从而作为以后编辑的原始素材。

(2) 系统可以采用VGA信号传输模式, 将PPT等电子讲义以及教师在计算机上操作情况以视频方式采集压缩, 并且输出到屏幕上。这能够极大的缩短视频制作的周期, 提高工作效率。

(3) 系统可以采用抑制回声啸叫的设备, 对周围环境进行降噪处理, 从而获取有效的声音信号。这样也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教室中其他因素的干扰, 同时也能够不影响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呈现最为完美的音质, 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3.2 多媒体教学实录

录播系统可以根据课时进行科学的安排, 真实完整的将整个教学活动记录下来。录播系统能够支持同步摄录与传播, 从而实现跨区域的教学活动。录播系统能够将教师的讲稿以及现场活动完整的录制下来, 并且不受其他人员的干扰。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从录播的实际情况来看, 主系统控制界面应该具备同时监控3个摄像系统的功能, 其中应该包括VGA视频系统、画面静止系统以及视频输出系统等。输出系统应该能够进行智能选择, 并且能够进行多画面输出, 同时系统应该能够支持多摄像系统的手动操作, 这样可以有效地弥补自动摄像系统的角度不足。此外还要根据教室的光线不同, 还要求支持手动方式的聚焦和曝光控制。

3.3 课程非线性编辑系统

课程非线性编辑系统能对录制好的课件进行编辑, 包括创建索引、掐头、去尾、去掉中间录坏画面、分割成多个段落课件、增加旁白、字幕及交互功能, 并具有课件网络发布功能。可独立编辑每个通道的音频 (麦克风、计算机音频) 、视频 (教师和学生两个摄像头) 和VGA (计算机屏幕) 。此外, 还可以通过编辑系统工具, 对生成的课件进行各种格式转换, 比如, 将生成课件的VGA部分可以转换为Flash或AVI等格式。

4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建设好更多更好的精品资源库, 让更多的人来共享这些精品资源而从中获益。而共享这些资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精品课程资源播放中心, 根据时效性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场直播, 即授课教师在讲课的同时, 网络上的用户即可以方便地登录到直播服务器上, 观看授课教师的直播课堂内容;另一种是点播, 即在授课教师授课的同时, 通过上述摄像采集、课件录制系统把课堂内容录制成图文并茂的精品课件, 放在点播服务器上供网络上的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点播观看。

课件点播发布系统, 可以将实时录制软件生成的精品课件方便地发布到学校流媒体服务器上, 并自动生成播放列表, 供网络上的用户进行点播观看, 同时还能与各类管理学习平台无缝结合。搭建的流媒体服务器符合国际标准, 并遵循MMS、RTSP及HTTP等流媒体协议, 只要客户端安装有Windows Media Player媒体播放器, 用IE就可以直接选择和播放课件, 用户还可以交互地对流媒体课件实现播放、暂停、停止、跳跃等功能。

5 结语

总体来说, 录播教室的建设应该以录播系统的设计为基础, 而录播系统的设计应该遵循科学化、合理化、系统化、以及智能化的标准。录播教室应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 让师生能够以最为放松的心情进行教学活动, 也只有这样才能录制出具有高水平的精品课程。

摘要:校园录播技术是多媒体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但是其应用存在着各种问题, 因此加强录播教室建设, 设计完善的智能录播系统, 对于现代化高校教育建设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录播教室,建设,探讨

参考文献

[1]龚进明.学校智能录播教室系统方案设计[J].技术在线, 2010 (12) .

[2]刘建树.浅谈精品课程录播系统[J].科教导刊, 2011 (28) .

浅议小学语文兴趣教室的建设 篇11

【关 键 词】 自由平等;唤醒创造;教育生活化;兴趣教室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建立理想的教学环境,使得教室尽可能地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地方,进而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因而,现代化的学校就应该是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而理想的教室,书本不应该是教学最重要的部分,学生还应该拥有必要的工具、游戏、实验、辩论和自由。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应该利用新媒体技术、生活化的场景和自由快乐的教学氛围来填补课堂使得语文课堂紧跟时代发展,满足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带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四维创新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新课程改革在主体多元的教改理念的引领下,摒弃“灌输”思维,着眼唤醒“火焰”。因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兴趣教室建设,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相对的自由平等、新媒体技术的适当运用和生活化的教育情境。

一、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相对自由平等的教育空间

小学时期是培养孩子基础的时期,而小学语文课在其中又是重中之重。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还不能完全达成对学生全方位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后,对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有了极大的要求。尼尔说:“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传统课堂对学生的行为强调了顺从、从众、利他等行为,教室有限的空间无法满足学生展示丰富独特的生命表现形式,尤其是在专制文化的教导下,学生生活过程变得模式化,使学生在校时感到孤独。在这样的固态教学模式下,教师疲于应付课堂知识,而学生则不可避免地被日渐束缚。

新课程改革重点着眼于转变“教与学”的关系,强调了“在引导下的发现”和“在发现中的引导”。因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勇于打破传统观念,提升教室的文化容纳性。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相对平等自由的教育空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节奏,选择适合个人兴趣和能力的活动,自由自在地学习和探索。通过合作、互教互学、鼓励等途径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使教室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生态空间。如我们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能让学生个性放飞的作品展示角。这个展示角,让学生把自己满意的作文、钢笔字和毛笔字作品,以及对某一篇课文根据情境所做的绘画插图等,都拿出来展示。在这样的教室里,每一位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彰显,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打破审美疲劳,适当运用新媒体技术,构建丰富的色彩世界

儿童天然地生活在精神中,每个孩子都会对色彩、音乐、绘画、书籍有极高的敏感度。真正的教育,不过是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只要给儿童感觉,他就能创造自己。所以,我们要给孩子准备一个自由的环境来配合儿童生命的发展阶段,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打破他们的审美疲劳,让他们不断地处在一种色彩斑斓的、全新的环境当中,打通他们精神深处的秘密通道,让他们爱上学校,爱上教室,爱上学习。

曾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教室设置一般是桌椅整齐排列,学生排排坐,面对站在前方讲台上的教师。而相比之下,美国的课堂设置就更多样化,学生一般分成小组彼此面对面围坐一桌,每位学生都能清楚地看见位于前方的教师。显而易见,我们的教室格局过于死板,缺乏活力,虽然新课改后,教师都在尽力改变教室布置格局,但往往只是流于形式,尽管学生的座位和排列发生了物理意义上的变化,而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化教学。师生关系就像演员和观众,演员天天板着同一副面孔,观众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审美疲劳。所以,教育要给教师松绑,还教学权给教师,让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首先,教师应扩充课内的信息容量,有效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又广阔的知识,现在的小学生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及生活学习中都受到现代高科技的影响和熏陶,他们对教学的要求更高,过去传统的教师讲解、图片欣赏、技法练习等教学方式已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而且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将新媒体新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语文知识和技能,更好地认识语文,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给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示范,展现演示过程和方法。可以插入演示视频、幻灯片、实物投影、与课文对应的音乐作品等展现教学、演示过程和方法,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教师可以改善教师布局,打破学生的审美疲劳。如教室的颜色不再是耀眼的白色,而是柔和的麦芽黄,以麦芽黄或象牙黄为主色调,有助于儿童稳定情绪。教室的天花板是天蓝色,墙壁的四面是白色,黑板是磁性的,讲台应是多功能的,学生的课桌椅应是能调整高低的。各种设备齐全,冬暖夏凉,让学生坐在这样的教室里,感到清新舒适。

三、创新教学思维,引入情境教学,促使语文教育进入生活化

孙瑞雪说:“孩子生活在万事万物中,但这些事物只是一种存在,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孩子成长的根本在于这些事物引发的内在感觉上升为内在的精神。”理想的教室应该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目标、班级口号、班歌、班训等,这些是指引孩子们前行的航标灯。特色里浸润着文化,文化丰富着特色,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心灵家园。理想的教室是记录孩子们成长足迹的地方。心语本中,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喜怒哀伤,记录着孩子们身上发生的点点滴滴;快乐的六一节、记录着孩子们的喜悦与分享;生日会、联谊会记录着孩子们由稚嫩走向成熟的变迁等。

所以,我们的兴趣教室,应该是学生自我展示的灵活场所,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前讲故事、说见闻,班会中进行主题演讲,课堂教学中做小组合作交流、辩论、集体展示等。教室也应该是学生交心的快乐园地,教室要像家庭,人人互帮互助互惠,人人都是交际、合作、创新、实践的主人。教室还应该是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中心,在教室里,人人都是导师,个个都是受益者。成长的困难说说,生活的烦恼拉拉,学习中的聊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分彼此,教学相长,享有家的温馨、友情的温暖。在教室里学习,就像在家里生活一样简单而多彩,这样,他们的创新力才能得到彻底激发。

总之,建设全新的兴趣生态教室,把快乐融进语文课堂,学生的自由空间将明显增大,其自主学习与探究的时间也会增多,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无疑能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 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

[2] 叶凤岚. 兴趣是最好的教育[M].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3.

教室文化建设 篇12

三代“班班通”

第一代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这个阶段强调的是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 包括计算机、投影机、幕布 (硬软) 、视频展台、中控, 为放置设备而必须有的铁制讲台及校园的网络部署。实现的功能是利用班级内的计算机调用服务器课件, 实现了多媒体教学。此阶段的特征是:以设备为主导, 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率及设备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第二代人机互动“班班通”。这个阶段聚焦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触控大屏上, 在多点触控技术以及一系列教学工具类软件研发上有所突破, 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和很好的感受。此阶段的特征是人机交互, 较好地避免了第一代设备用户体验生冷的缺陷。

第三代智慧课堂“班班通”。此时的“班班通”已经完全脱离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 而是从应用的角度对“班班通”进行重新定义。“多维度”, 其服务范围既有宏观的均衡教育, 也有微观的个性化学习, 涵盖课前、课中、课后的全过程。“深应用”, 即资源的深度挖掘, 可实时生成微课程, 既可供教师教研、反思, 又可向学生个性化推送。“转主体”, 以学生为设计主体, 增加学生教学过程的参与度, 甚至由学生完成教学主导。“巧分析”, 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进行分析跟踪, 为提高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学习能力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未来教室的4大关键性趋势

第三代“班班通”时代的到来, 为未来教室建设指明了方向。以下是未来教室的4大关键性趋势。

个性化。个性化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但是在传统教育模式下, 由于人力和教学设备的限制, 教师无法为每位学生定制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未来教育将在大数据的支持下, 使得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

协作化。受空间的限制,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导, 以单向传输为主要形式, 师生和生生之间鲜有协作。网络的出现, 完全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学习也由个人的、机械的记忆转变为社会的、互动的过程。未来教育的协作, 不仅发生在教室内部, 也发生在教室与外部、教室与教室之间。

开放教育。开放教育是教育与外部的互动, 一方面, 新型课程资源不断涌现, 慕课风起云涌;另一方面, 教育也需要更多的人——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参与、互动。未来教育必然会引入更多外部因素, 使得教育更加多元化。

泛在教育。无处不在的网络和触手可及的移动终端, 改变了人们学习和交流的方式, 为未来教育增加了泛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

未来教室的整体解决方案——“智慧课堂”

上一篇:中药玫瑰花的药理研究下一篇:怎样提高农药使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