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教育模式(精选6篇)
教室教育模式 篇1
0引言
根据《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国家开放大学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1]。国家开放大学于2013年启动云教室项目系统建设工作,加快推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云教室作为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与分部之间互联互通、 内容共享、业务联系的技术纽带和桥梁,为远程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模式。但如何探索形成一套适应于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及办学的管理和应用模式,更好地提高学校办学效率,还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1云教室相关技术研究
云教室是将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融入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新型技术方案,其将高清的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与远程教育平台紧密结合,通过组建图像高清、音色悦耳清晰、设备稳定、操作方便的远程视频会议,为满足网络互通条件下的教学、研讨、交流等业务提供技术支撑环境,最终形成互联互通、内容共享、集中管理、分级维护的多终端应用模式。云教室以“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为基准和核心,融合了网络通信、高清视频、数据协作、高清分屏等多种技术。
(1)网络通信技术。云教室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应用,特别是高清视频效果对基础承载网络环境有着较高要求。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系统采用IP网络连接,通过网络链路共享发挥网络效能,不仅使系统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可管理性,而且可以 实现多种 应用网络 的共享与 互通[2]。云教室系统本身对网络带宽要求为64K~2M,但是为了保证高清、流畅的音视频效果,参与云教室互联的会议系统带宽不应低于4M线路。
(2)多点呼叫控制单元。云教室系统采用MCU(多点呼叫控制单元)为核心控制单元,为整个云教室系统提供接入、控制等服务,其中包括MC和MP两部分。MC负责处理终端间的视频压缩编码控制信息,决定视频和音频处理能力;MP对音视频或数据进行混合、切换、分屏等处理。为了避免出现因网络流量问题影响到视频会议效果的情况,将MCU连接于核心交换机,置于网络汇集点, 以方便所有终端与 多点控制 单元MCU建立连接,保证MCU到所有终端都有足够的带宽,从而确保视频效果达到720P帧高清质量,形成以MCU为中心的星型结构。
(3)高效编码技术。云教室在互动过程中必然产生巨大的数据量,其中数据量最大的是数字化的视频数据。 因此首先需要采 用高效率 的视频压 缩编码技 术H.261、 H.263、H.264等方式,压缩处理采集到的模拟视频信号, 并将其数字化。为了选择合适的编码技术处理数据,对几种压缩编码方式进行了比较和研究,如表1所示。
(4)高清音频质量。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系统采用高清吊顶麦克风,在云教室天花板4个方向分别垂直悬挂麦克风,具有360度全向麦克风技术。在云教室任何位置的与会者,发言者只要以日常音量讲话,远端都可以清楚地听到对方发言;同时麦克风采用屏蔽材料,独有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可以完全防止外接的手机电磁信号对音频的干扰;音频处理和传输过程采用高清立体声音频协议中高质量的音频算法G.722.lAnnex C,结合回音消除技术,可实现清澈透明的环绕立体声效果,使本地和远端的通话方尽享自然流畅的交流方式,而不会产生信号损失。
(5)高清视频效果。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从传统的标清视频过渡到高清视频图像,画面清晰度与质量发生了本质变化。传统的视频会议采用分辨率为352*288格式, 受到点阵数量的限制,在数字及线条的显示精细度方面用户体验较差;而云教室 高清图像 最低分辨 率为1280* 720P,其中P代表逐行扫描,1280、720代表垂直方向所能达到的分辨率,图像由隔行扫描变为逐行扫描,可减小图像显示的闪烁,使人眼在会议过程中没有疲劳感[3];云教室在视频显示中长边与短边的比例标准为16∶9,该标准是最适合人眼观看的比例,整体屏幕可增加20% 的显示空间输出,使人视觉上感觉显示比例为1∶1。
(6)数据协作共享。云教室系统通过发送和接收双流技术,通过呼叫带宽实现了视频、音频和数据的同步传送, 实现本地和远端间的数据协作与共享。通过云教室系统的DVI输出接口,实现将PC端显示的任何内容及本地音视频同步传输到远端,接收端可以通过显示器显示传送内容。因此,云教室系统实现了与会者在听到发言者声音的同时,还能实时观看到发言者计算机的活动图形,有效实现了会议中多媒体内容的传送共享。
(7)自动分屏技术。云教室高清系统实现了智能高清分屏模式,可在一个 屏幕中分 割观看多 个分会场。通过MLA软件为总部与分部间互通提供快速的分屏设置,目前设置有44种分屏模式,根据参会分部变化情况,MCU自动调用分屏模板,不需要人工进行任何干涉。如果与会分部数量太多,大于分屏的最多数量,则云教室系统自动采用轮训模式,自动切换显示。
2云教室应用实例分析
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在2013年建成后,多次使用云教室系统开展系列教学、业务及学生活动,覆盖到的应用场景包括双向互动教学、多地教学研讨、教学实时录播、多地高清视频会议、远程论文答辩与面试、学生考试视频监控、考前辅导、学生比赛等多种形式,同时根据应用场景的要求,接入云教室的设备也呈现多样化的融合模式。
2.1多终端融合接入
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系统的MCU和终端都采用国际标准的相关协议,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可以与其它分部云教室或标清会议系统等视频终端混用与互联。
(1)接入分部云教室系统。国家开放大学总部云教室可以与各分部云教室进行互联,总部作为总控制中心,集中管理分部云教室系统,分部云教室只需确保网络通畅、 接收信号即可。但是,分布在全 国各地的 分部云教 室终端,其使用的网络来源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教育网等多家运营商。经测试发现,不同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终端通信可能出现严重的丢包现象,严重影响视频会议的质量和效果。对比分析多种解决方案后,总部最终决定通过负载均衡技术解决此问题。总部MCU分别配置了电信、联通和教育网3个通信机制,让MCU始终都能用与终端相同的链路进行通信,解决了因为跨运营商而产生的丢包问题, 确保总部与分部之间的顺畅互通[4]。
(2)接入传统的标清双向视频会议系统。传统的标清设备和云教室高清设备虽在分辨率及图像处理技术方面有较大差距,但云教室高清系统可支持与标清系统协议混合使用,支持多种协议或多种速率同时接入召开会议。但是由于视频像素标准间的巨大差距,互联过程时常发生部分丢包现象,导致视频 效果发生 延时或显 示画面不 够清晰,这也是未来急需解决的问题。
(3)接入HDX桌面终端 系统。HDX桌面终端 系统是便捷的一体化终端设备,其通过固定的公网IP与MCU进行连接。通过HDX桌面终端系统可以参与由 云教室总部系统发起的高清双向视频会议,同时也可以召开桌面终端系统间的小型即时视频会议。
(4)接入个人软件终端。M100个人软终端为个人端远程呈现的应用程序,非常适合远程工作人员或远程站点在组织办公室内部的可视通讯,可随时随地接入云教室系统进行通话。其直观、简化的界面让用户能够实时输入会议的ID号码,通过视频桥接实现与云教室系统的互通,允许云教室无缝、在线地连接到全球的数百万会议室和融入式远程呈现系统。
2.2实际管理模式
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管理模式是将设备管理与会议使用分离,通过总部云教室系统集中控制所有设备系统, 其它分会场采用小型手持终端,以实现分会场及时应答主会场传送的请求信号。
总部作为主会场建立和组织视频会议,由总部统一的 “一键式操作”平台发起会 议、调度邀请 与会者或 结束会议,全网络各终端分会场对其响应并自动加入会议。总部控制平台可实时监控并预览所有正在参会的终端的实时场景状态,根据需求实时调整主会场和分会场显示画面, 而无需分会场进行任何操作。
2.3典型实例分析
2.3.1终端点对点会议
分部云教室系统、传统标清视频会议系统、HDX桌面终端系统、个人软件终端系统等任一终端设备都可以直接呼叫总部云教室系统,建立点对点的双向连接。
典型案例为总部云教室系统与西藏云教室互联,搭建点对点会议,开展远程实时教学,进行远程教学辅导与互动,同时以发送双流的形式将教师演示文档同步到西藏云教室,实现了让身处西藏云教室的同学参与课堂、同步观看授课内容、实时远程提问,以及总部教师实时进行远程指导;其他无法 到云教室 现场的同 学也可以 通过电脑Web端、移动端设备,学习和观看整个课堂的教学互动过程,使总部的优质教学 资源与边 远地区学 生进行实 时共享。本次教学形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与互动的积极性, 而且通过云教室拉近了总部教师与分部学生的亲近感,对促进课程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
2.3.2多点混合会议
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系统具有强大的一体化操作和控制平台,适应遍布全国各地的多种网络环境,总部MCU与各地终端混合互联。与点对点会议模式最大的不同是与会的分会场数量众多,要适应各种网络条件、分配网络带宽,总部操作平台还要为各地分配显示画面内容。
2014年4月,44所国家开 放大学分 部校领导 通过HDX桌面终端系统同时与会,会议将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设为主会场,44所分部作为分会场,同时在线参加国家开放大学质量保证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展开多方领导的在线发言及方案研讨。会议持续近3个小时,整个会场视频画面清晰稳定,互动效果流畅;44所分会场画面在总部屏幕自动轮训显示,且自动选择分屏模式,各分会场默认观看总部及其它所有分会场,个别可根据分会场需求, 由总部统一操作,为分会场分配所需的视频内容。
本次多方在线的云教室视频会议赢得了所有与会方的赞同,希望日后利用云教室开展更多类似的研讨会议。 本次同时在线的分会场数量之多,各分会场网络环境之复杂,使全会场呈现出多样化形态,通过实例证明了云教室系统可承载压力之强大、功能之完善。
2.3.3混合或双流会议
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系统支持高清与标清混合互通、 硬件系统与个人软件程序随时随地互联、多种协议及速率同时连接在线,以及多分屏模式及音视频与双流数据同步传输,为各种终端融合应用和各种数据同步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案例之一是通过软件M100实现印度尼西亚和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的互联。印度尼西亚与会方只需安装软件、输入会议ID号,即可在国家开放大学与印度尼西亚TRAMPIL基金会间建立连接。通过远程互联的形式,推进了中国与印尼教育文化的交流和研讨。
3云教室建设意义及未来发展
云教室的合理使用为全社会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与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随时随地可共享学习资源的大型平台。建设与应用云教室为实现国家开放大学“云、路、 端”三位一体化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为实现“六网融合”教学模式开拓了探索空间和思路,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另辟蹊径[6]。
云教室系统的应用为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内业务交流与研讨节省了大量开支,增强了总部与各分部间的交流学习和互通协作。云教室系统的应用还解决了西部边远地区的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在云教室背景下,可以及时将总部的优质教学资源传送到远端,构建通过云教室技术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为促进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国家开放大学云教室是一个全新概念,国内教育界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系统、大规模地推广云教室的应用案例。国家开放大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探索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不同标准云教室系统间的无障碍即时互通,逐渐提升师生使用云教室进行远程教学和互动学习的兴趣与系统内的业务沟通效率。
教室教育模式 篇2
一、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目的
2014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计划中提出经过三年努力,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我校作为自治州专业特教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我区特殊教育的发展做出贡献。设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目的是满足部分学校和有需要人群的资源需求,弥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课堂教学的不足,满足各类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发展,正常地参加社会活动,并能在普通中小学里与正常学生一起顺利学习,从而提高随班就读质量。
二、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功能
(一)为各类特殊儿童提供特殊教育需要的服务。进一步开发潜力,发展优势,培养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塑造健全人格。为各类随班就读学生提供最基本的康复设施与接受学业辅导、生活辅导、自修及休闲活动之场所。
(二)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支持性服务。为随班就读教师提供特殊教育需求的各类参考资料、理论与经验技术的支持,并为辅导人员(教师、义务工作者或社会工作者等)提供对各类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导、零距离谈心的场所。
(三)为家长提供对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的资料、方法及指导咨询服务。为老师与家长加强沟通、共同研究计划提供适当的场所,让家长成为随班就读工作的积极配合者。
三、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配置 资源中心的设施要求
资源中心一般设在学校图书室或心理咨询室旁边,方便资源共享,或设于教学楼一楼。资源教室的建设面积应有60—100平方米。教室应按无障碍设施设计,满足日照、采光、朝向、通风、防噪条件,设置有学习、游戏活动、康复训练的空间。(资源中心的资源应在保证随班就读学生需要的前提下,面向其它学困生开放,并辐射到周围其它学校有特殊需要的学生。)
ⅰ、按照不同的需求与功能,资源中心的面积可分为三个类别:
1.一类资源中心:面积100—120平方米,2—4间;
2.二类资源中心:面积60—100平方米,1—2间;
3.三类资源中心:面积60平方米以下,1间。
ⅱ、按照不同的需求与可能,资源中心的功能可分为三个类别:
1.一类资源中心功能区设置:
(1)办公区:用于资源教师办公的区域,包括档案管理、业务工作管理、处理日常事务等;
(2)接待区:接待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等来访,研究工作,咨询有关事宜及接待校长和上级领导的检查等;
(3)诊断/咨询区:用于对学生的初步教育诊断,教学评量,资源中心的设备:
(一)常规设备
1.桌椅:
(1)办公桌椅;
(2)接待桌椅;
(3)学生桌椅;
(4)会议桌椅;
(5)电脑桌椅;
(6)特制桌椅;
(7)黑板、手工工作台。
2.柜:
(1)资料柜;
(2)书柜;(3)教具柜;
(4)学具柜;
(5)档案柜;
(6)电视柜。
3.置物架:
(1)图书杂志架;
(2)玩具架;
(3)小型康复器材架;
(4)学生作品展示架;
(5)衣帽架。
(二)办公设备
1.文书用品;
(二)图书音像资源
1.特殊教育专业图书
(1)特殊教育学及相关书籍;
(2)特殊心理学及相关书籍;
(3)各级、各类特殊教育的规划、政策、规定等文件;
(4)特殊教育的教育、教学经验、论文集;
(5)特殊教育学校的教材及校本教材;
(6)其他有关书籍和刊物。
2.一般教育专业图书
(1)教育学以及教育理论图书;
(2)心理学理论与实际应用图书;
(3)教育部门制定的有关规划、政策、规定等文件;
(4)幼儿教材及低幼读物;
(5)儿童读物。
3.有关教师专业用书
(1)教师特殊教育培训用书;
(2)教师教育、教学用参考书;
(3)现代教育技术图书。
4.音像资源(包括CD、VCD、DVD、视频、音频等)
(1)教育类;
(2)康复类;
(3)人文类;
(4)特殊教育培训类;
(5)特殊教育教育、教学经验类;
(6)音乐治疗类;
全面提高素质。
3、趣味性原则:根据各类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利用多种手段,引起他们的兴趣,“寓教于乐”,努力创设一个和谐愉快的环境。
4、针对性原则:各类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存在很大差异,要针对各自的特点,区别对待,使每一个特殊儿童在语言发展、心智活动、情感意志及交往能力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满足个体需要。
5、社会化原则:结合生活实际对各类特殊儿童进行教育训练,有助于矫正和补偿他们的身心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6、充分练习原则:一些特殊儿童由于记忆慢、遗忘快、理解能力差,对所学知识掌握往往不深刻、不全面,因此在指导他们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强理解性的指导,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指导,反复练习,使这些特殊儿童记住、记牢,避免厌倦情绪,保持积极学习的情绪。
7、可持续发展性原则:资源中心建设要成为学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要逐渐补充设备、完善管理,要经常使用与维护,要逐渐提高资源中心的效益,对随班就读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起到重要作用及良好效果。
8、共享性原则:要解决资源中心资源投入大、利用率低和普通学校资源紧缺的矛盾,在资源中心的建设和使用中要充分做到资源共享。
(二)学习方法
教室教育模式 篇3
关键词: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1-0060-03
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多媒体教室的数量成倍增加,系统设备功能不断拓展,使用频率急剧提高,已成为高校主要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之一,在多媒体教学和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已成为高校教育技术中心的一项核心任务,本文对创新高校多媒体教室的管理运行模式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模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1.当前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当前,大多数高校一般都综合采用了集中管理运行和分散管理运行这两种模式,无论是集中管理还是分散管理,其共同之处都是封闭式的管理、运行,即多媒体教室有课的时候才开放、使用,没有课时则不开放。
集中管理运行模式是指由教育技术中心统一归口管理多媒体教室,专职教育技术人员不仅负责多媒体教室设备、设施等的技术管理和维护,而且也负责教室的开关门、卫生、安全等日常管理。该管理运行模式的突出优点是,由专职教育技术人员对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进行专业化地管理和维护,并为学科教师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从课前到课后的全程服务,极大地提高了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效率和多媒体教学的质量。同时,由专业职能部门统一管理的体制,也有利于学校多媒体教室资源的调配和共享。主要不足是教育技术人员的管理职责太多,工作难度太大,不能集中精力从事设备的管理、维护等技术性工作。
分散管理运行模式是指多媒体教室分配到各个院、系或相关部门管理,教室的所有设备、设施都由各管理部门所有。该管理运行模式的突出优点是,有利于各院、系结合学科特点及多媒体教学实际,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效益。主要不足是各院、系缺乏管理多媒体教室的专职教育技术人员,多媒体教室设备得不到科学有效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多媒体教室部门所有的体制,不利于资源共享,因而使用效率偏低。
2.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模式不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的具体表现
首先,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不适应数量激增、分布分散这一高校多媒体教室发展状况的要求。近年来,多媒体教学迅速普及,多媒体教室的数量与日俱增,许多高校从最初的几间已扩展到上百间甚至数百间,除了部分新建教学大楼多媒体教室较集中外,其他由旧教室改建的多媒体教室大多分布在多个楼群的多个楼层,位置分散。
其次,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不适应设备配置高、使用频繁这一高校多媒体教室运行特点的要求。多媒体教室设备配置复杂、连线多,各种设备功能不断升级,更新换代快,液晶投影机和多媒体计算机等数字化设备发生故障的机率较高。同时,多媒体教室使用频繁,基本上是满负荷、超负荷运行,设备操作、维护和保养的难度加大,丢失、非正常损坏设备的事件时有发生。
再次,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不适应工作强度大、能力素质偏低这一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队伍现状的要求。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每天重复着开关机器、开关门窗、楼上楼下来回跑的繁琐而枯燥的劳动,工作强度大、时间长,消耗了他们大部分精力,使他们不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不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从事技术支持和服务,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提高专业能力素质等方面。
二、创新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
1.建立高校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的模式
传统的高校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的模式,使得高校在建设、改造多媒体教室时,往往是建一间就锁一间,多媒体教室的数量越多,普通教室的数量就相应减少,学生自习等教学活动场所越紧缺。随着多媒体教室数量的不断增加,设备配置复杂、分布分散、使用频繁等给多媒体教室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管理人员承担技术服务之外过多的粗放式工作,造成了管理人员队伍人手不够、能力素质提高缓慢及服务不到位等问题。随着设备技术更新的加快,负责多媒体教室专业管理的教育技术人员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果高校继续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室封闭式管理运行模式,就不能满足多媒体教学发展的要求,教室资源紧缺以及教育技术投资效益低下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进而影响到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我们应该建立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的模式,转变管理人员的职能,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以加强多媒体教室设备的经常性管理,保证多媒体教室的设备能够经常保持在最佳的使用状态。所谓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模式,是指在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中,不管是集中管理的公共多媒体教室还是分散管理的各院、系的多媒体教室,都实行全天候完全开放,改变以往多媒体教室上完课就锁起来的管理运行模式,即多媒体教室不仅是教学场所,而且也是学生自习、活动的场地,学生可以自由进入教室自修与活动,教室的使用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教室管理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则大大减轻。总之,开放式管理运行的模式是确保多媒体教室物尽其用、人尽其力的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2.提升高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
多媒体教室实行开放式管理运行,要求高校在建设和改造多媒体教室时,必须从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坚持方便教学与管理、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及可扩展的原则,不盲目追求设备高档次,设备配置做到少而精、高集成、功能全,智能化、自动化和人性化程度高,保证多媒体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使用简单便捷,便于管理和维护,设施的安全、防盗性能突出。其中,多媒体控制台和液晶投影机吊架的研制创新是实现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的关键设施。据笔者从网上查阅的资料介绍,现在市面上有采用优质钢板制造的外表精细美观、安全防盗、全封闭的智能全自动控制台[1],这种控制台既可钥匙控制,也可定制为非接触式射频ID智能卡刷卡,电控锁控制。用户使用时,只要将经授权的ID卡在读卡器上刷一下,电控锁就立即打开,键盘自动弹出,控制台所有门均自动打开,中控系统自动开启,然后就可自动控制电脑等所有多媒体设备的开启与关闭。刷卡即用,集美观、防盗、智能功能于一体,且功能、样式及尺寸都可按学校要求定制。投影机吊架也集成了防盗、防尘、散热等功能。在新建多媒体教室或改造老多媒体教室中,选用这样的多媒体控制台和投影机吊架,才使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成为可能。可见,高校加大多媒体教室设计及建设、改造研究的力度,自主开发设计更人性化的多媒体设施和工具,不断提升多媒体教室建设和管理中的科技含量,提高设备的易用与安全性能,是高校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管理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3.完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体制
高校教育技术中心作为全校教育技术管理的职能部门,要将多媒体教室的管理工作纳入到教育技术整体目标服务的轨道,制定全校发展的规划[2],要根据全校多媒体教室的位置分布、建设时间、设备配置、教学需求以及便于管理等因素,把一部分多媒体教室分配到相关院、系进行分散管理,其他的则进行集中管理。在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中,教育技术中心履行领导、协调和监督职能,并主要负责多媒体教室的技术管理。学校后勤部门主要负责多媒体教室开关门窗、环境卫生及安全防盗等日常管理。教务部门主要负责多媒体教室课程及其他教学相关活动的安排和调整。只有建立各有关部门及人员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各司其职、环环相扣、高效灵活的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体制,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的有效实施。具体的管理运行流程是,学校后勤部门的楼层管理人员每天上班时即打开多媒体教室的门锁,中途不需锁门,全天结束后才锁门。教育技术人员负责多媒体设备的技术支持和服务。上课教师通过刷卡即可打开多媒体控制台,使用所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下课只需关闭控制台。总之,完善多媒体教室管理体制是高校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管理运行的关键。
4.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管理水平
没有一支稳定的、技术精湛的管理维护人员团队,对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是一种潜在的危机,最终将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3] 高校多媒体教室技术维护人员大多不是科班出身,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技能不精且更换频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对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他们不再负责开关门、教室环境卫生等日常管理,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强度,给他们集中精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契机。教育技术中心要加强多媒体教室技术维护人员队伍建设,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和管理维护的技能,保持队伍的稳定。另外,提高学科教师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技能,对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总之,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及管理水平,是高校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管理运行的重要保证。
三、结束语
多媒体教学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标志。多媒体教室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支撑和保障,其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与维护好这些教学设备,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4] 因此,创新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运行模式,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技术的效益和多媒体教学质量,是当前高校教育技术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提高教育技术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多媒体教室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的重要环节。多媒体教室开放式管理运行模式是目前高校精简教室管理维护人员,减轻技术保障压力,走出多媒体教室越建越多、学生自习场所却越来越少困境的新模式。我们要结合各校多媒体教室建设及管理运行实际,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探讨并建立适合各校教学需求、方便教师教学,有利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的管理运行模式,以促进高校教育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浙江信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多媒体控制台[EB/OL].http://www.zjxydz.com/dmtkzt.htm,2007-11-15.
[2]曹揆申.开创多媒体教室建设新局面[J].教育传播与技术,2005(4):55-56.
[3]李淑春.高校多媒体教室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6):88-90.
农村小班化教育教室布置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开展我校“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根据文成县教育局 关于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若干意见,并结合我校目前教学环境现实 状况,我校决定把“优化教学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全面加强教 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帮助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孩 子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主题:多彩教室、幸福小班
三、基本原则:
教室整体表现出小班化特有的“丰富、美观、精致”的特点,凸 显人本性、实用性及班级的个性,并体现出我校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理 念认识上的进一步提升。
四、具体措施
1、教室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教学区: 教学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 办公区: 原先的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有一段距离,特别是一、二、三、办公区: 六年级的教室没有和办公室同一层,楼层距离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道 障碍,它不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关注到班级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表现,对小班化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师办公室的其它一些功能也难以发挥出来。为了做到小班化的师生零距离接触,增加师生接触的 频率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亲情度,决定把教室的后角落设为教师办公 区,这样设臵:有利于实行学生作业面批、个别辅导和答疑。这是小 班化教学的一大特点,也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师生 间保持零距离接触,相互间做到“呼之即来”,才能真正做到作业面 批,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指出,并落实到位,也为及时为学生答疑解 惑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不同学科的上课表 现,以及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阅读区 学生阅读区:原先教室后面一大部分都是空的,没有合理利用空 阅读 间资源。为了配合小班化进程,我们专门将其设立成为一个学生阅读 区。在此区域,设立班级图书柜,通过对学校现有藏书进行整理,把 部分与教学相配套的的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参考的书、书柜搬进教室,还可以通过发动学生借、捐、订等办法,增加藏书量,这个做法填补 了学校图书馆“不能随时随地借阅”的弊端,每个学生可以在课余随 时查阅资料和阅读课外书,同时有利于教学和阅读结合,有利于课堂 教学的拓展,每学年(或学期)更换书籍(或学生),才能真正落实 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任务,在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 力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和习惯,有助于改变目前农村小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2、配臵相关硬件设施 配臵相关硬件设施: 相关硬件设施 多媒体(已有)、移动式的小黑板一枚,儿童书柜 1 个、多功能 储物柜或收纳柜 1 排(放学具、学生衣物、玩具、饮水用具等用)、教师办公桌椅 1 套、绿色植物 2 盆,另外装些小架子挂雨伞和抹布。
也谈教室的教育意义 篇5
一、关注教室的教育意义
长久以来,许多教师认为教室就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接受教育、学习知识的地方。在这里,教师就是主宰,教师到教室里教什么,学生就应该学什么;教师在课堂上怎么教,学生就该怎么学。而大多数学生也认为跨进教室就是来接受老师教育的,是来向老师学习知识的,在教室的空间里老师就是主人,老师叫干什么就要干什么。因此,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室里的卫生需要老师安排才会有人打扫,教室是否整洁成了老师的事情;教室座位的编排则更是老师的专利,致使一些学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教室里张贴什么、黑板上书写什么也都需要老师的批准认可;更有甚者,教室也成了少数教师发泄个人不良情绪、实行“唯我独尊”、呵斥辱骂学生、实施“语言暴力”的场所。
事实上,教室中不仅仅有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的听讲练习,还有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人际关系,更是一种人与人交往的文化存在。因此,教室里的欢乐与忧伤,其真正的教育资源意义更值得我们广泛关注。
二、关注教室的潜在教育资源
教室作为学校用于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场所,包含着“软”、“硬”两方面的因素。教室的建筑空间、设施设备等物质条件,是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不可或缺的条件,属于“硬”的因素,但是除了“硬”的物质因素外,教室还具有着常常被人们忽视的“软”因素,这就是对于学生成长发展更为重要的文化资源。所谓教室的文化资源,就是指所有在教室中活动的成员长期共同学习生活所形成的并为大家所共同遵守和享有的各种文化形态。它在学生的成长成熟过程中发挥着特有的潜移默化作用。教室的这种“软”因素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主要表现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习惯、道德情操、班级传统等方面。健康良好的教室“软”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
(一)着力打造优化的教室物理环境
教室的物理环境是教学活动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每一所学校以及教师都会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健康、安全、安静的学习环境。
然而教室的物质空间,还只是教育教学的基础,要使它成为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资源,还要重视教室的布置。布置好每一间教室,并使之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教育作用,不仅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种艺术。
第一,教室环境的布置主题要鲜明,注重与人的心理相协调。教室主题的确定,不是教师个人意志的表现,而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具有本班学生构成的特征,选择学生成长发展中最需要的内容,切忌成人化和空泛化。使本班教室布置的主题成为每一个成员的真实心理需求,从而让每一位成员从中获取精神的力量。班级教室布置内容与色彩上要协调美观。不同的色调会激起师生不同的心理意识水平、不同的情感和态度,从而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教室的色调宜采用柔和明亮、淡雅清新的颜色,如淡绿色、淡蓝色等,能给人柔和、亲切、舒适之感。
第二,教室的布置要能够使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使其成为学生展示才能、体现主体价值的过程。教室不仅是学生度过大部分学习生活时间的所在,更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学生们亲自动手设计和布置教室,其实就是打扮自己的家园,也是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培养正确审美观和理想追求的教育时机,与此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一种难得的信任感和主人翁感。这样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凝聚了学生才智和情感的作品,他们看得懂、能理解、易接受,也就会更加珍惜和爱护所处环境;而学生们的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对其审美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班级向心力的培养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资源。
第三,教室布置的主题、内容要与时俱进,切合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和班级情况变化的需要。教室是教育场所,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处在不断成长变化的过程。因此,教室的布置也就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心理、思想和行为中发生的各种变化,适时捕捉学生的成长需要,动态性地组织学生根据需要变换教室环境的主题,使学生保持一种对教室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关注身处的教室,使教室资源处在不断地动态生成之中,让学生从中不断地获取进步的动力和养分。
总之,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室的物质环境能够对人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我们应因地制宜地创设出最佳的教室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教育价值。
(二)构建教室中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室的人际关系,是教室中最重要的文化因素,它是指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及教室中的空间行为模式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现代教育强调平等、理解、互助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不应是课堂和教室的唯一主宰,而应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参与者和合作者,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促进和谐、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只有教室中的师与生不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才能让学生真正有回家的感觉。
首先,教师要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室学习环境,让教室、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劳动和创造的乐园。每一天、每一节课教师都应该用热情期待和由衷鼓励、赏识的眼光与笑脸迎接每一位学生,目光相交处能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亲切、温暖、关爱的情感,获得鼓励和赞赏,用教师的爱心和行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情感,唤醒学生全部的非智力因素参与课堂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更大释放。
其次,以理解的姿态和包容的心胸对待学生的不同意见和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每一个讲析内容和结论,应该允许和鼓励师生相互讨论,甚至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学生对教师观点的商榷和批判,正是他们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的表现,是创造的基础,为人师者对此要格外珍惜和大力褒扬。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缺点和错误,教师更应该以理解和宽容之心待之,学生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不仅是成长道路上的必然,更是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一个良好的教育时机。有人曾说,“宽容比惩罚更有收获。”学生犯错后往往会内疚和不安,恐惧老师的批评和惩罚,如果此时教师能够宽容其过失,对学生给予真诚地帮助和指引,当会使他们刻骨铭心,自觉修正错误,从而获得更大的教育效果,也就使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乐于到教室、乐于向学的积极情感。
其实,教师每一次来到教室,对学生而言都是一种期待,教师在教室中的每一个神态表情、言行举止就是一种文化的营造,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对此,每一位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
(三)整合各种资源,扩展教室的教育空间
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大多都仅限于自己固定的教室,而校园生活除了班级的固定教室外,还有各种实验室、阅览室、图书馆、陈列室以及阶梯教室等场所,此外每个地方也还有自身独特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因此,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闲置资源,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开展的各种活动,扩展教室的固有空间,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
由此可见,教室对学生抑或教师而言都不仅仅是单纯的物理存在,蕴含着诸多的无形教育教学资源,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会嗅到它的特有气息,感受到它的冷暖,在这个特定的空间里师生每天都在共同创造和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因此,每一个身处校园中的人都应该高度关注教室这个文化和资源的存在,用心去培育和养护它,使之真正成为师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教室教育模式 篇6
关键词:任职教育;机械基础;专业教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029-01
机械基础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和技术基础课程。我院机械基础课程体系包含机械制图、机械识图、机械基础三门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机械基础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操作技能。具体来讲,就是使具备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建立完整、清晰的机械概念,具备一定的认识、分析机械的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影响相关专业课的学习,也影响到未来岗位的履职能力。要解决这个矛盾,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说说,文章中写写,而是要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直观认知平台
职业院校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理解能力相对较差,要想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应设法将教学内容直观化。此外,他们属于技能型人才,其教学重点不在于深入的理论分析,而重在直观的认知和实际应用,在于实际操作、使用以及维护管理机械。再者,学生虽大多来自于部队,对装备外观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内部结构仍缺乏感性认识,仅仅靠在理论课教学中演示一些实物模型、录像、动画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这样不便于课后复习掌握,往往是课上听懂了,下课又忘了。为帮助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加对所讲内容的感性认识,并便于课后自主学习,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建设中,首先搭建一个机械基础知识直观展示的认知平台:将包括形体或零件的图物对照、常用机构、通用零件的语音多功能控制陈列柜放置在教室的两侧和后面,使其置身其中,可以随时随地由物想图、右图构物、图物对照,以培养学生识读机械图样的能力;还可以从中直观地看到常用机构的组成及运动演示,通用零件的结构、材料及其失效形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种教学手段结合,可以将以前费尽口舌也难以使学生理解的内容,通过直观的展演,一目了然。在多媒体技术早已普及的今天,对录像、动画出现了“审美疲劳”,对这种实物模型却充满了兴趣,因为它看得见、摸得着,真实感更强。
二、动手实践平台
任职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工程实践技能,是未来岗位操作使用及维护维修装备必备的能力。该能力是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培养出来的。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建设中,设置动手绘制大作业的实践环节,为满足操作要求,绘图室配备了绘图桌、丁字尺、图板等各种绘图工具以及多媒体设施,可根据课程或专业需要完成三视图、剖视图的绘制以及零件的测绘等任务。通过动手实践,也会使理论上抽象模糊的东西变得具体而清晰。对机械零部件进行解剖、分析、测绘,做到操作与装备结合,可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正确使用、维护机械设备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拓展创新平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能力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也是任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创新。创新并非神秘莫测、高不可攀,在机械领域,合理利用基础知识,对构件大胆拼接、对传动系统创意组合,巧妙实现别人不曾实现的功能,就是一种创新。
1、在学生掌握常用机构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搭建实验台,组合出其他多种机构,实现不同的功能。该实验台提供组成机构的各种构件、运动副的连接零件以及一个多层、多维的框架,能够拼接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等。通过不同构件和运动副的创新组合,可以实现多种机构运动方案,改变运动尺寸,也可实现特定的运动规律。通过这样的拼接实验,并使其运动,立马可以检验机构运动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在机械传动、通用零件学习之后,通过机械传动创新组合实验台,将不同的传动方案组合,改变其传动方向或传动比,满足不同的传动要求。创新实作属于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完善虚拟教学系统
硬件可以直观展示教学内容,但由于教学班次多,并受场地和经费限制,只能保证主要班次在机械基础专业教室上课,不能满足所有班次均在里面上课的要求,其余班次只能错时参观、实作和课后学习。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需在原有课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补充和完善虚拟展示系统,如增加一些虚拟零件模型、习题对应的虚拟模型、机构运动演示动画等,以满足多班次、多教室上课的需求。构成一个硬件软件结合、互为补充的教学保障系统。
【教室教育模式】推荐阅读:
教室,教师,教育作文650字10-16
教育局电教室工作计划07-06
多媒体教室与录播教室的区别08-10
三年级关于教室的作文:“洪水”来到教室09-26
中庆公司网络多媒体教室及录播教室建设构想06-14
教室06-03
未来教室06-11
教室教学06-29
录播教室08-11
实验教室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