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精选12篇)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 篇1
当今电视节目与网络节目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使电视节目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在竞争中寻求发展,电视制作人要不断创新、精益求精,制作也不仅局限在录制和构思方面,还有节目的内容等等,也更加需要后期对视音频的制作技术的深入探究。
1 音频制作
音频制作相对于视频素材来说,数据量要小得多,而常用的一般是windows下的WAV波形文件格式,而通常又是44Hz或48Hz/16bit/stereo,也是通常所说的CD音频格式,一张普通的CD光盘可以保存60分钟的高质量音频素材,这种音频素材的数据量大约是10MB/分钟,因此制作与保存音频素材时均可直接使用CD,然而光盘与硬盘的存储空间有限,这种情况下又要保证音频的质量,应该做到哪些呢?
1.1 音频的抓取
音轨抓取程序能将音乐数据从C D-D A音乐CD中抓取出来保存到硬盘上,目前,能够将C D唱片上的音轨转换成W A V格式素材文件的软件不下几百种,例如,其中备受推崇的是ExactAudioCopy (简称EAC) 。它运用一种安全读取方法,将所有的音乐扇区都要读两遍以上,它几乎能抓取任何光碟的音轨,不失真的转成W A V,但无法直接转成MP3,需外挂MP3Encoder.exe或其他编码软件才能转成M P 3,支援A T A P I及S C S I光驱,能播放C D唱片,也能连上Internet播放CDDB,尽管它仍有缺陷,但EAC可以说是目前精度最高的C D音频抓轨程序了。
1.2 高质量的APE音频素材
APE,一种无损压缩音频格式。经EAC等音轨抓取程序抓取的W A V格式的数据量比较大的音频素材,其数据量还是比较大的,10MB/分钟左右,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软件将其转换为目前流行的M P 3、W M A等格式,但这些格式采用的都是有损压缩,音质一定会有所降低,只是程度不同。而通过Monkey’sAudio这个软件将WAV格式的素材压缩为APE格式的素材就会得到原来数据的一半以下,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压缩后得到的APE文件通过Monkey’sAudio解压缩还原以后得到的W A V文件与压缩前的源文件完全一致,所以APE被称为“无损音频压缩格式”,压缩之后的APE音频文件可以直接呗播放,被称为音乐界的Winrar。
1.3 高质量的WMA音频素材
W M A格式的音质要强于M P 3格式的,它通常与V Q F格式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减少数据流量但仍保持一致的一种压缩方法制作音频数据的,W M A的压缩率一般可以达到1 8:1的效果。
W M A的另一个优点是内容提供商可以通过D R M方案加入防拷贝保护。这样可以抑制盗版。更方便的是不用像MP3那样需要安装额外的播放器,Windows操作系统和WindowsMediaPlayer的无缝捆绑让你只要安装了W i n d o w s操作系统就可以直接播放W M A音乐,7.0以上版本的WindowsMediaPlayer更是增加了直接把CD光盘转换为W M A声音格式的功能。
1.4 声音艺术处理
声音除了画面的关系外,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成为不可避免的经常存在的问题,因此,画面在解说、音响、音乐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如果我们孤立地去处理解说、音乐效果,那就很容易得不偿失,使得影片杂乱无章。这样的话,即不能反映现实,反而不能造成真实的感受。在影片中各种声音,要有目标有变化有重点的来运用,应当避免声音运用的盲目、单调和重复。当我们运用一种声音时,必须首先肯定用这声音来表现什么,必须了解这种声音表现力的范围,必须考虑声音的背景,必须消除声音的苍白无力、堆砌和不自然的转换,让声音和画面密切结合,发挥声画结合的表现力。
2 视频制作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是指按照节目剧本的要求,将前期采录的节目素材进行后期剪辑和包装,将拍摄的画面进行拼接和处理,用这种方法来达到传达节目理念完善节目内容,运用技术与创意的结合来谋求当代人对电视节目的不同要求,与时俱进。
2.1 视频素材质量
采用序列帧的方式:最传统、最有效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在一些C G素材创作软件中完成制作后,将C G素材输出成一系列大小、格式相同而以一组连续数字编号命名的图片,为了很好地在其他剪辑或合成软件中使用,一般采用支持Alpha通道的图片格式,如tga、tif等。现在几乎所有的后期剪辑软件、合成软件及专业视频板卡系统都具有将序列帧转换成单一素材的功能,由于输出时选用的一般是不压缩的图片格式,因此就实现了素材的无损传递,但其最大的缺陷是所得到的素材的数据量非常大。
2.2 图像的质量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摄录编播是互相关联的整体,有不同的格式与处理方法,而被广泛应用的压缩方法是m p e g-2, mjpeg和dv三种,他们均基于离散余弦变换,并对于变换系数做量化处理后进行游程编码,例如,Microcosm是世界上第一款性能优异的64-Bit RGBA格式的Quicktime无损编码器。可以在不损失信号质量的情况下可以达到6:1或更高的无损的压缩比。
2.3 后期剪辑中的节奏剪接点
后期剪辑中使用的镜头大多是没有人物语言的镜头,以事件内容发展进程的节奏为基调,根据要表达的情绪气氛以及画面特征来处理镜头的长度与剪切和拼接,它运用镜头的不同长度创造一种节奏,有舒缓自如也有紧张激烈,在画面剪接点选择时要考虑声音剪接点,由此达到画面与声音的有机统一。
3 结语
为了广大电视群众能够看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势必要在节目的拍摄和制作还有播出每个环节保证节目的质量,国家广电总局还制定了“金帆奖”,借此来评定电视制作领域的成就。由此可见,电视后期制作特别是音频制作技术的发展之势必然是要精益求精、稳中求胜、在发展中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思善.电视节目制作基础[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56-58.
[2]刘杰锋.ENG电视节目制作[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12-45.
[3]李宏虹.电视节目制作与非线性编辑[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6-15.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 篇2
1.非线性编辑技术概念
当前,电视的普及和发展,也带动了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发展,逐渐代替了传统的编辑方式,在专业硬件设备和编辑系统条件下,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对视频编辑的统一工作,按照时间先后开展非线性的编辑工作。和之前的磁带制作方式相比,该方法的效率很高,并且方便操作,大大提高了编辑工作效率。另外,在计算机辅助下,可以快速地进行视频的选择和调用,这样既简化了编辑的过程,又节省了时间,减少了乱用素材的现象。在计算机和编辑处理软件的辅助下,将非线性编辑方式应用到电视节目中,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视频的简化,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2.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工作原理
所谓非线性编辑技术,利用的是视频卡和计算机,辅助以各种相关的编辑软件,如此,就实现了对计算机中视频的处理,从而利用视频卡,实现了视频之间的输出和输入。该技术的利用,其基本的工作原理就是在各种设备中进行信号源的输入,将其输入到摄像机和录影机中,之后利用视频卡,实现对模拟信号的转化,使其生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处理这些数字信号,使其成为数据文件,在计算机中进行存储。然后,编辑人员利用编辑软件对视频进行处理。比如,在视频中加入特效和字幕等,再利用视频卡,将这些做好的视频进行转化,转化成模拟信号,从而实现了相互的转换。利用非线性进行编辑,不仅要靠硬件,还需要软件技术,只有实现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支持,才能实现整体的系统建设。因此,非线性编辑技术是将数字化和计算机相互结合的产物。硬件设备方面,其主要的设备就是计算机、网络存储设备和视频卡等;软件设备则包含了非线性编辑软件和各种图像和音频的处理软件。当前,不断利用和完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不断提高影视制作水平,使其更加方便操作,逐渐实现其大众化。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其优越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其编辑技术得到了广泛使用,受到了一致好评。
3.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工作特点
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节目制作时,主要是靠系统来完成,与传统的编辑技术比起来,它有着几个特点。
3.1较高的工作效率
对视频进行处理时,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使用的媒介多为光盘和硬盘。在硬盘的表面,有一圈圈的磁道,其中,对视频进行存储时,多以编码形式,记录在磁道上。利用激光磁头,对准硬盘,进行快速扫描,这样可以获得最初的数据和信息,并且,该方式简便容易操作。在过去的编辑技术中,是利用磁头完成扫描,该磁头位于摄像机上,该操作为连续性的`,在利用非线性编辑技术时,其操作为非连续性的,可以在同一时间,同时访问多个视频,这样不仅使得读取速度大大降低,而且可提高视频编辑的效率。
3.2可以实现长时间的视频信息保存
长久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对视频信息的保存,得到了内部的不断关注。众所周知,利用摄像机磁带,不能长时间对信息进行储存。非线性编辑技术弥补了其在这方面的不足,得到快速发展,并且脱颖而出,它可以把视频保存在光盘或者是硬盘中,从而可以长间的储存视频,进行数据读取时,磁头可以不需要直接接触磁盘,这样也就避免了对磁盘的损伤,完成了视频的信息保存,实现了对其长时间的存储。
3.3视频加工方式灵活简洁
非线性编辑技术和传统的技术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在视频的处理方面,非线性编辑技术利用的是时间线,将显示在计算机上的各个画面的顺序打乱,然后重新组合画面。因此,在处理视频时,对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画面进行各种操作,并且具有简便性,大大提高了视频编辑的效率。该技术的应用也确保了在视频制作中不同特效的使用和插入,如音乐和虚拟背景等。因此,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视频的真实性和感染性。
3.4确保画面的逼真效果
在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中,需要使用数字技术进行视频处理,而不是只对信息和数据进行重新排列,这样便使得在后期的操作中可以重新编排数据,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视频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利用该技术能够实现对视频的保存的完整,从而增强视频信号的质量。使用该技术利用这些编辑软件,能够对视频画面进行自由调整,改变色彩和亮度等因素,使得视频画面更加逼真和形象,从而提高画面的效果,保持其逼真度。
4在电视节目制作中非线性编辑技术的应用
4.1保存和提取节目素材方面
在利用非线性技术进行编辑时,受到输入和输出的影响,视频的编辑工作人员在对视频进行编辑时,要选取合适的存取路径,从而提高素材的存取效率。然而,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素材编辑,这就会使很多没有意义的素材存在电脑中,占据硬盘位置。同时,在编辑过程中,会使得小视频的窗口占据整个电脑显示屏,这样就会导致在素材查找中无法实现精准查找。因此,进行素材管理时,要提高素材的存取效率,使其满足要求。需要在计算机中实现对不同素材的备注,加以分类,并且表明素材的种类,从而使得检索工作更加有效和实用。另外,进行素材的存取时,还要考虑到节目的时长,针对硬盘的容量选择合适素材,进行压缩和存取。
4.2镜头的组接
进行输入、编辑和输出这三项工作,是进行非线性编辑的基本步骤。其中,进行视频和音频的编辑,已经成为电视制作者的重要工作,制作节目时,编辑工作者要对内容有效地把控和掌握,从整体认知进行把控,充分了解节目的内容,灵活地进行各项操作,根据不同的节目需求,增强编辑的工作意识。对于编辑工作者而言,其业务技能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增强业务技能,才能镇定沉着地处理杂乱镜头,保持清晰的制作思路,确保选取的镜头有价值性。在非线性编辑工作中,镜头衔接和组合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便是处理零碎镜头,也需要经验和思考,才能实现事物规律的有效组合。通过对实物研究,形成规律感,然后将优秀编辑思维融入其中,从而实现镜头的有效组合。另外,做好镜头的筛选,可以促进对远景、近景和中景不同层次的利用,实现对镜头的有效掌握。
4.3字幕的添加
在电视节目当中,字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对视频的补充,起到延伸视音频作用。试听的过程中,字幕有着更为直接的表达能力,如果可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同期解说,就可以实现主题的有效突出,从而促进画声同步。其中,利用索贝编辑系统时,能够把字幕编辑窗口应用进来,在菜单当中进行字幕组件的编辑,拖动鼠标,可以实现对字幕长度和范围的调节,从而使字幕位置恰当,在出入时间上与视频和音频相互吻合,更加恰当。
4.4特技的使用
利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时,要兼顾到编辑工作者的特色创意和节目的需求,加强对于特技的使用,增强其使用效果,从而使得制作电视节目时,特效的使用更加方便和有效。如果要删除掉选择的特技,只需要点击左键,然后删除就行,该操作是十分简单的。在特技使用中,复制和粘贴也可以利用鼠标就能够完成,利用粘贴,加入有趣特效。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电视节目编辑已经无法适应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引入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实现在计算机平台的数据操作,大大降低编辑的成本,减少了编辑的时间,实现了视频之间的灵活转换,对于提高图像的质量也有着重要意义。当前,信息技术深入发展,必然带来非线性编辑软件技术的提高,将会带动数字化程度的发展,促进电视节目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杜雪蕊.非线性编辑对影视节目制作产生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13(27):95-96.
[2]刘洪波.基于非线性编辑软件EDIUS6.5的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应用探究[J].广播电视信息,(07):42-43.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技术 篇3
现阶段无论是影视制作或是新闻制作,都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母带”的翻版与磨损。以前线性的编辑方式,它的实质是将原始素材复制到另一盘磁带上的过程。由于是线性编辑系统,它的信号主要是模拟信号, 当编辑们在进行编辑或多带复制时, 信号在编辑和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的干扰,造成信号的损失。而磁带则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每编辑一版都会引起图像质量的下降, 或每做一次特技就会损失一部分的信号。如果录像机本身就已磨损,那么磁带更为容易受损。剪辑一部几十分钟的电视片,要选择几百个甚至上千个画面镜头,这样录像机就得反复搜索,反复编辑,致使录像机操作强度大,机械磨损严重、寿命减短。
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十分复杂, 可操作性相对来说就会降低。线性编辑系统接线复杂,设备的种类花样繁多,设备的性能参差不齐,图像的指标也都不一样,当不同性能的它们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对图像信号造成非常大的衰减。另外,大量的设备同时使用,需要很多操作人员才能完成,而且操作过程十分复杂,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非线性节目制作应用诞生
随着崭新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节目制作观念以及高标准的硬件设备——非线性编辑应运而生了。
1. 制作中“软”与“硬”的关系,顾名思义是软件与硬件的关系。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包含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中的艺术创作和后期技术的处理两个部分。前者被称作“软件”,后者被称为“硬件”。
那么在制作实践中,作为节目后期制作人员, 他就一定要具丰富的文学艺术修养与独特的艺术审美意识, 还能够熟练地掌握机器设备的各项性能与指标, 要把设备开发到最大限度,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节目。
2. 创作人员之间的关系。一部好的作品,一定有要最好的创作团队。而创作团队的好与坏指的并不全是专业技能的好坏,主要是团结协作关系。节目的主要创作人员只有相互配合默契,才能创作出“精品”。
3. 前线记者与后期制作之间的关系。在电视这个行业中,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而节目的播音员、主持人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明星”,一部作品的成功大多都是送给站在“前台”的他们,他们是“红花”。而终年为他们量体裁衣的后期制作人员却处于幕后,默默无闻地奉献着他们的青春与精力,这样就需要电视后期制作人员具备高度的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及爱岗敬业精神,并且要把全部的精力用在节目的创新、创优上,甘守寂寞,甘做“绿叶”。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几种方式
综上所述,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各有优劣势,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两者是缺一不可的。要想做好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必须根据节目的制作要求,两种编辑方式相互结合,选用一种相对合适的编辑方式。
1. 制作电视节目片头、广告及专题片、纪录片片头的时候,最好选用非线性编辑。因为,在影视节目片头和广告片中,需要大量使用画面的运动、相互叠加、透明与半透明,图像的快、慢动作,三维动画、各种颜色的特殊处理,字幕的特殊处理等效果。在专题片和纪录片中,除了应用这些效果以外,还大量的使用长镜头,这些要求只有采用非线性编辑系统才能实现。
2.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一般是使用传统的线性编辑。当制作电视新闻时,它要求每个镜头的长度一般都小于3秒,这样才能增加信息量,并且在电视新闻中很少使用一些特技效果,大部分的镜头都是直接组接。然后再把同期声、播音员的配音穿插在一起。因此,传统的线性编辑大多都采用分量连接,才能相对减少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失,以确保电视新闻节目的质量。
3. 制作现场直播、现场录制的娱乐性节目、访谈类节目、直播教学课堂时,经常使用以线性编辑设备为主,非线性编辑为辅。现场直播、现场录制的主要特点:录制设备的响应速度实时,特别是电视直播,一旦开始了就不能中间停下来,必须一次成功, 不能失败。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传统的线性编辑系统相对合适。但是,在体育比赛的直播中, 由于需要重复某些特殊的、精彩的镜头,应该以线性设备为主,再配合使用非线性设备,这样才能很好地满足观众的特殊需求。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 篇4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发展史
自1980年到1995年期间, 电视节目的技术上一般都是应用了模拟制作技术, 运用记录技术系统进行磁盘刻录, 在这个过程里, 数字技术逐步得到了应用, 各种处理技术、字幕技术、编辑技术等, 都被初步得到应用, 但因为还没有得到真正的开发, 因此在接口上都是模拟性质。
后来, 电视节目制作的设备由模拟式逐渐向数字式转变, 而且由于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逐渐出现了全数字化的编程系统, 动画制作、字幕编辑、非线性编程、实质性演播室和非实质性演播室系统, 而主要采用的记录是数字磁带录像机、专业数码摄录、专业数字广播摄录等格式的磁带录像机。数字磁带录像机可以进行反复复制, 而且非线性编辑设备的特技制作能力较强, 可以将节目的画面得到应有的提高。
21世纪初, 数字化技术在整个广播电视行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数字化技术就全球而言是一个发展趋势, 各国都在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建设。其次, 我国也正在尝试着将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三剑合一, 提高资源配置, 开创新技术行业。因为有线电视具有无法融合其他项目的模拟性、无法同电信行业进行竞争, 所以数字化建设成为了电视节目更新换代的必然基础、是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的重中之重, 是整个行业的关键所在。近几年来,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加大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 颁布了各项有利于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的具体措施, 重点说明在2005年底要实现国内整体电视数字化目标, 具体数据显示, 大部分省级以上电视台已经普遍完成数字化电视改造项目。
当今电视节目制作在数字化编程下, 改进了传统录像机和特效为主的线性编程以及信息设备为主的非线性编辑。而其中非线性编辑不仅对电视节目素材顺序进行任意调整、加长或剪短, 是电视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革新。以危险性编程的作用来讲, 不仅可以集合录像机、切换系统、数字特级系统、编程系统、录音机、调音台等设备, 还将传统的后期制作系统集合一体, 降低了制作成本, 节约了费用。并且, 各种精益求精的新型特技组合方式的推出, 使电视节目制作上更加有新意, 让制作技术又提高了一个程度。
可是非线性编程到了真正的使用过程中, 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比如说上传下载所占的时间过长, 上传下载无法同录像机达成共享, 素材在工作站中无法得到交换, 无法形成多人共同工作的方式, 经过不断的实验, 电视台与厂家达成协议, 开始进行利用联网的方式来补偿以上工作中的不足之处。2000年以来, 国家和地方采取各种方式加大了电视节目制作的力度。全国电视台都在进行网络化探索的建设。福建电视台作为代表利用当地新闻频道制作了网络一体化建设, 并且得到了国家的大力嘉奖, 这也预示着网络的非线性编程更上一步台阶。紧接着电视台内部的网络化也得到了快速的提高。我国电视台数字化系统建设的研究表明, 大部分省市电视台都已经设立了非线性编程和新闻编程的单独性网络编程系统, 极个别市级电视台还创办了制作播放一体化的新型创办方式。2006年开始, 国家总局利用三年的时间集合专业人员进行了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的白皮书编著, 这标志着电视台网络化的进一步发展, 对电视台网络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导和规范的作用, 更加推进了台内网络化的建设发展。
目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的情况
这几年来, 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 我国的电视台节目制作的数字化实现了飞跃的进步, 省级电视台的技术水平已经全面达标, 于此同时电视台内内部的网络应用也逐渐稳定, 技术上得到了有效发展, 在电视总局的策划方案的技术领导政策下, 国内电视台的台内网络建设不断得到发展, 具体的表现如下:
1. 通过流水线工作方式使生产作业化而提高节目的直播效果。
从新闻到制作及数字化内容的管理、播出来看, 单独业务板块再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逐步出现了高制作、高播出的现象, 开创了资源整合及流程改造, 经过大的规模和集约化的改变, 网络模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成本得到了有效节约。比如从新闻共享系统的建设来看, 开创了新形势, 放弃了过去的传统采集新闻、制造新闻的方法, 让新闻生产的程序更为畅通、更为迅速, 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工作水准。
2. 解决台内信息孤立问题。
现在有些电视台的业务方面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 因此很难实现节目资源无法达到共享的目的, 无法加快节目的制作播放能力, 很大程度降低了网络化的优点。在这样的情况下, 全台的网络化业务制作播出上的建设方面、应用方面已经逐渐向整合发展。因此现在许多电视台都将各个业务部门进行了重新组合, 实行信息共享原则, 完成全台资源服务一体化的网络建设标准, 省级的电视台通过全新的业务规划、旧方式改造的形式, 来解决各个业务方面的沟通合作工作, 让台内信息不再处于孤立化。比如江苏省电视台在资源整合方面, 就做出了优先创举作用。在全台的网络建设过程中采用总线构架, 将两个总线达到合理统一, 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协调合作、互相联系、资源共享的原则, 而且只有这样才会将电视节目制作达到更好的安全、灵活、扩展的作用。
3.合理加强控制整合网络化节目的生产体系及资源管理分配
在当今这个竞争无比激烈的社会中, 电视台只有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 才能节约成本, 加大效率。电视节目从生产管理方面以提高网络化生产为主, 加强信息化网络生产管理建设, 控制并合理分配整个网络化节目制作。比如我国组织新台址的节目生产建设, 对节目生产进行有效地调配管理, 合理的对节目的相关人员、资金、技术方面进行统一规划, 合理管理, 正确调度。为了电视台的整体竞争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建立适应现代化多媒体的管理制度。并且, 随着我国高清电视技术的有效发展、建设项目资金的有效降低, 省级电视台合理利用资金加大建设, 建立了转播车、活动演播室等高清系统的投入, 很多电视台还值班了高清电视制作的后期编程设备, 有效地加大了高清电视节目的推动工作。
展望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
当今社会的发展, 也带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发展也在前进中求发展。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有效发展下, 数字化建设、网络建设都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建设,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融入了新的资源后, 得到了优势发展。
1.台内网络建设以全台的网络建设为基准进行有效发展。电视节目数字化的播放方式和网络制作的环境都极大的加速了现有节目的发展, 信息网络化的节目创作手段、数字化节目的播放流程管理, 取缔了固有的节目模式, 形成了新的社会主流。构建完成的全台网模式会更加优越的进行网络化制作播出的环境, 更加优化的体现全台内容资源的整合、流程改造、模式控制、模式配置、创新模式及扩展商业化模式的发展前景。
2. 向高清、立体化电视节目制作方向发展。
当今电视节目的制作已逐步向高清集成化发展, 大量的高新技术的涌入, 使我们在建设高清技术方面更加顺畅, 比如移动数字演播厅的建设, 极大地提高了外景节目的高清制作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大力进步, 高清电视制作得到了有效提高, 传输通道得到有效的扩展, 存储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终端消费市场得到有效的利用。国内高清电视的发展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条件。目前, 中央一套、北京卫视等众多节目电视台都开设了高清频道, 更大的满足了百姓对电视效果的高要求。由此可见, 高清节目很快就会普及到千家万户中去, 电视节目从制作方面也会朝着高清、立体化方向发展, 所以, 国家电视总局提出了建立项目要求, 对高清节目的制作工艺、技术流程进行了重点探讨、加大研究力度。
3. 朝着多媒体业务融合方向发展
当今社会的数字化建设、网络信息建设都具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电视也以多种形式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网络形式、手机形式、移动多媒体广播等形式, 随着这些新型媒体的发展, 广电产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固有的电视节目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追求, 现在的老百姓对业余生活的追求已远远不是过去的一部老电影、几个电视台重复播放的电视剧就可以满足的, 所以, 如果依据当今新媒体的优势, 可以建立新型媒体的节目框架, 面向更多的终端建设、多媒体建设的采集、制作、合成、管理、推广的方式, 提升舆论的引导性, 加大水平的提升和市场的竞争力, 让电视节目的执着技术可以融入多媒体的发展、集中销售的新时代。
4. 通过广域网的发展实现台际联网
当今多媒体技术的开发运用, 全球广播在电视节目制作方面形成了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媒体更加趋向平台化、多样化的发展, 并且不断提高新媒体的形成和发展。由于电视产业的不断加大, 三网融合的不断推广, 电视台与电视台之间、电视台与互联网之间、电视台与其他运营商之间出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台内节目的发展也正向广域网、台际联网方向逐步发展, 最终实现资源合理化共享、节目合理化制作的交易平台。
结束语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 篇5
从相关资料可知,数字音频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嵌入技术。目前,现代化电视广播在进行制作时,都是采用数字化来实现对节目的制作、传输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用到数字分量串行接口和数字音频嵌入技术。所以,要有效提高电视节目的制作效率,就必须对数字分量串行接口进行深入了解,并有效利用数字音频嵌入技术,其能为数字化电视节目的制作、设计和播出等提供直接作用。例如,在转换电视视频信号模数方面,其会因为不同的模拟信号而产生一定差异,在数字获得以后,传输数据的方式也具有相应的差别,其主要有两种:第一是并行;第二是串行。同时,他们还具有一定的相似度,比如视频数字信号的消音阶段,携带数字信息只能在空余的空间实现。在这个空间中,由于方式的`不同,可以携带传输数字音频及其相关数据。在数字音频的信号方面,辅助数据和数字音频的镶嵌位置都是根据规定来进行的,即音频嵌入。
2.2数字调音台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系统中,数字音频技术对数字调音台的应用,其主要就是通过对调音台的处理,让其在原有基础条件上,更加完善自身功能,并有效提高失真噪音、串音和功能质量。与此同时,在实践应用中,如果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不同的选择方面,对整个播放局面进行有效控制。另外,在环境差异和工作不同的情况下,数字音频技术的合理运用,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解决其当期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完成新闻编辑和制作等相应工作。
2.3推动广播电视工程事业的发展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数字音频广播的标准化,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制定的,其是以将高质量数字音频无线电传输给广大听众为主要目的。目前,英国广播公司正在紧密筹备全球传输网络的建立,为广大听众打造数字无线电各种广播业务。因此,在我国广播电视工程中,注重数字音频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广播电视的播放质量。由此可以说明,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全球化广播电视工程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结论
总之,广播电视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对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与传统模拟音频比较,数字音频技术具有更为显著的优势,特别是在音频的编辑处理和特效上有着更大程度的进步。通过数字化技术带来的音质能够更加真实悦耳,以提高听众的听觉享受。所以,广播电视工程与数字音频技术的完美结合,是我国广播电视数字化进一步发展的主要表现,对完善和拓展我国广播电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辉.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7):43.
[2]廖毅.解析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J].信息通信,(2):278,279.
[3]金妍,苗阳.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分析[J].科技视界,(3):83,76.
[4]曹长俊.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优势和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5(15):186-187.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 篇6
【关键词】广播电台;技术与节目制作;大庆
1.新闻中心系统
1.1新闻中心概述
大庆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节目是以新闻节目为主体的。通过新闻节目,可以向国内、外听众提供尽可能多的最新信息,宣传党的政策和对各项重大问题的观点。政治是新闻的生命线;新闻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汇集国际、国内新闻稿件,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编辑发稿、储存、录制及播出等任务。目前,已能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完成对稿件的收集、传输、交换和发稿了,进而利用国际互联网还能完成网上广播任务。网上广播是一种开放的媒体,可参与的媒体,先进的媒体和市场化的媒体,前景十分广阔。它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1.2新闻中心的技术设施
新闻中心技术系统的组成是由新闻采访、收集、编辑、节目制作及播出系统构成。它要有一个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及通讯系统。
新闻采访设备要求可靠、轻巧、灵活和操作简便。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年来大部分采访设备已经完成了由模拟向数字设备的过渡。采访已进入数字化固态录音机时代,体积只有一支钢笔大小,用起来极为方便、可靠。
2.播出节目主控系统
播出节目主控系统是广播中心采访、编辑、录制及播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其担负着播出节目的切换、调度及传输的职能。
2.1主控系统主要职能
广播中心播出节目的分配(切换)、放大并通过传输设备将播出节目送往目的地,如发射中心、调度中心及转播场所和网上广播;广播中心外来信号、实况转播信号的分配、调度、返送到相关的播音室工作;广播中心传输节目的调度工作;广播中心节目的实时监测、监视、监听、监录工作;向广播中心各播出机房、节目自动播出网络及相关技术系统及相关部门的部位提供标准时间信号;广播中心集团电话;广播中心播出节目的应急处理工作。
2.2主控系统播出节目流程
由播出系统送至主控系统的信号首先到达的是跳线架、内线塞孔盘,然后再将播出的信号送至切换系统(模拟或数字矩阵)再把节目信号按预先安排好的播出节目单,分配到线路放大器。这个播出节目信号再通过跳线架、外线塞孔盘经传输设备(光缆或数字微波)送至发射中心。由此可见,主控系统是连接节目源和发射中心的必经之路,是播出系统中的咽喉要塞。
2.3播出节目切换(矩阵)系统
切换系统的任务是将多路节目源按着播出节目单分配到播出母线上,进行播出。即任何一条输出母线上,可选用任一条节目源母线,也可多条输出母线同时选用一切节目源母线。
切换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人工控制的;另一种是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的。早期大部分都采用人工控制的,现在切换系统均已更换成自动控制系统,切换设备也开始由模拟向数字化过渡。
目前多数先进的广播中心切换系统都已采用两台互为热备份的工作站控制矩阵进行切换。切换用工作站的主要功能是:节目切换运行界面,是以播出节目运行表方式完成全天切换任务,并可监视全天各套节目的切换;播出节目监听界面,即可随意选择监听各套节目的播出质量; 提前预制周期性的切换命令及每天自动执行固定的切换命令;可对播出节目信号进行紧急或强制切入或切出;根据播出需要,可设置自动或手动节目切换方式;也可对正在执行或将要招待的命令进行修定或删除;根据播出需要可将某些命令设置成固定不变方式。
2.4现代切换设备
现代切换设备有两种:一种是模拟设备;一种是数字设备。它们是由继电器或电子开关、放大器等部件组成,大部分采用模块式结构,通过工作站进行自动或手动控制。矩阵规格可根据广播中心的需要选择,大型中心可选用数字矩阵(即64×64)或(48×48)路,另外数字矩阵与模拟矩阵之间通过数/模转换进行互通联系。形成主备(模拟、数字)两套独立运行的矩阵系统。从而确保矩阵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
3.节目传输系统
广播中心节目传输系统是将其所有播出节目经过传输系统送往发射中心和其它目的地。传输设备有电缆、光缆、微波及卫星等。
3.1电缆传输节目
传音电缆是为传输广播节目专门制作的音频电缆。其传输节目信号的幅频特性,一般规定为从50Hz~8kHz之间。这种专用音频电缆通常所用19对中,有4对为音频电缆和15对电话线。因此,这种传音电缆衰耗大,容量小,铺设备困难,现已基本不新建,已有的只作備用了。
3.2光缆节目传输系统
光缆传输是综合现代科技领域中先进成果而形成的一种信息传输技术。它具有传输频宽、容量大,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无串扰、重量轻、受温度影响小、抗化学腐蚀强、柔软可绕等优点。光缆传输将逐渐替代传音电缆及同轴电缆,有着广阔的前景。
3.3微波传输节目系统
微波传输节目是一种较先进的技术,与短波比,它具有传输容量大,质量高,抗干扰性强,投资较少,建设速度快等特点。可用远距离传输节目,多路电话、传真等多种信息,因而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尤其是近年来数字微波的出现,更加快其发展。
数字微波节目传输系统是由节目源、节目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节目解码器及节目传输目的地构成。
4.节目存储与交换
在广播中心已有的音频节目资料库中,音频节目的存贮方式主要是模拟录音磁带为主体,它的交换手段主要是直接向使用者提供复制版节目磁带,这种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过复制后的节目质量明显下降,复制速度又慢。因此,建立数字节目存储与交换系统是广播中心当务之急的任务。
在这个现代化数字资料库中,应包括音频资料、视频资料、图文资料及历史资料及现代资料。这个资料库的管理是一项十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将涉及到音频技术、视频技术、传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档案管理等多个软、硬件的科学管理内容。
建立数字节目存储与交换系统,首先是选择经济实用的记录数字信号的载体,同时也要考虑到已有的大量模拟节目复制到新的记录数字信号载体上,数字音频磁带(DAT)和可录激光唱盘(CD-R)应是首选的载体。在以往音频资料库保存的大量历史资料一般保存时间都已很长了,模拟磁带、脱落磁粉、粘结、受潮等现象,会引起已存节目的失真。在以数字信号存贮这些资料前,应对这些已受损的资料,进行筛选和技术处理,使部分受损节目得到修复,尽量还原成原来不失真信号,或去掉噪声、干扰、交流声等。这项工作做起来既费时,又需要大量资金,这些音频档案资料修复系统已在一些国家建立、使用。
在数字音频节目资料库中,资料的内容丰富多彩,采集手段多种多样。为保证存贮节目高质量,在广播中心长期保存的数字节目一律采用原码不压缩技术记录。在现阶段,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建议需要永久保留的节目,采用激光唱盘(CD)保存。
刍议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及流程 篇7
关键词: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制作流程
电视制作技术已经随着科技和数字化的发展走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以往的模拟摄像机、录像机这种线性编辑系统已经被时代所淘汰了,数字摄像机和录像机等非线性编辑系统取代了它们的地位,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1 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术
1.1 ENG制作方式
ENG又称电子新闻采集,是最常用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就是使用便携摄像和录像设备来制作电视新闻,一台摄像机和一条编辑线就可以采集电子新闻了。在ENG制作方式中常见的配置就是便携式摄录机,有需要的时候再配备一名记者,就构成了一个流动新闻采访小组,可以去任何地方,包括街头巷尾、村庄、山区等进行拍摄和采访。
1.2 EFP制作方式
EFP即为电子现场制作,它是利用一整套设备连接而成的一个配设和编辑的系统,来实现现场拍摄和现场编辑的节目制作方式。利用EFP制作方式我们可以在大型活动的现场制作电视节目,同时进行直播或录播,活动内容与电视节目同时播出就是现场直播,而电视节目是在对活动进行录制后再剪辑播出的,就是实况转播(现场录播)。
EFP的优点是不论是现场直播还是现场录像,它的摄录过程和活动现场事件的发展都是同步进行的,所以现场感非常强烈,EFP制作方式也因此被称为即时制作方式,EFP制作方式作为最能发挥电视的独特优势的制作方式,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每一个成熟的电视台都应该具备EFP制作的能力。但是EFP制作需要两台以上摄像机、一台以上视频信号/图像切换台,一套字幕叠加系统、一个音响操作台及其他灯光、话筒等各类辅助设备,组成一整套设备系统的支持。
1.3 ESP制作方式
ESP即为电子演播室制作,主要是指在演播室内进行录像制作。演播室应该具有高保真的音响效果;良好的录制设备、控制设备;布景中心;灯光照明系统以及自动化调光系统,演播室内部的设计要以符合节目录制和播出的要求为前提,使用高清晰度、数字化的广播级摄影系统等高质量的固定式摄像系统,同时保证摄像机的体积和重量可以不受特殊条件的限制,通过拥有移动轮的液压装置辅助来保证摄像机移动操作平稳;并且可以通过高级多功能特技切换系统来应用特效功能。
2 电视节目制作流程
2.1 构思创作阶段
在电视节目的构思创作阶段,首先应该确立的是节目的主题,然后根据主题去搜集相关资料,初步拟定节目脚本,然后通过主创人员分工制作出分镜头方案。节目的构思越完善,那么相应的对于拍摄中遇到的困难、拍摄所需的条件也就考虑的越全面,自然节目制作也会越顺利。详细的拍摄计划是保证节目顺利进行的基础,这个阶段要求每个部门及负责人明确自己的任务并细化自己的计划。
2.2 现场录制阶段
不同的节目录像采用的制作方式也是不同的,例如演播室的拍摄,是按照排演剧本→分镜头剧本→演播室准备→走场→带机排练→正式开始→导演处理→协调运用→录像→录制这个顺序进行的,在拍摄中进行适当的镜头穿插和备份镜头的拍摄。
在素材的拍摄中我们要注重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设备的选用,这种前期音视频拍摄录制所用的主要设备是以CCD、COMS为成像装置的数字摄像机,数字摄像机可以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种。其中广播级数字摄像机价格昂贵,适合大型电视台或者节目制作公司使用,拍摄出的图像质量很高,色彩还原度也很好。
其次在拍摄过程中的摄像技术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摄影师要熟悉手中的数字摄像机,熟练掌握其具体使用方法,在拍摄过程中要保持画面平稳;取景、曝光、调焦要准确;保持焦点清晰;在拍摄运动画面的时候要匀速前进,镜头的摇动要保持匀速,起落不能太快,否则容易造成画面虚化;而且拍摄中要注重白平衡和光圈等的调整,保证其准确性。
在摄影中还要注意镜头语言的应用,一个好的摄影师对于镜头语言的把控非常到位,不管是固定镜头拍摄,还是运用了推、拉、摇、移的运动镜头拍摄,都要注重画面的清晰、平稳,通过将各种拍摄方式相结合形成复杂多变的综合运动方式,可以形成独特的镜头语言,有助于电视节目效果的增强。
最后是音频素材的收集,不论是视频素材还是音频素材都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音频采集之前要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认真检查话筒能否正常使用,可以在正式进行音频采集前进行尝试性的音频录制,然后回放检查有无问题。
2.3 后期剪辑工作
在素材拍摄完毕后,要将各种素材上载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去,并且将音频、视频、特效和字幕等多种元素叠加在一起,最后把电视节目输出成播放所需要的格式,通过网络、数字有线电视等途径播放出去,还原成光信号呈献给观众,就完成了整个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了。
3 结语
我们要不断地提高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完善制作流程,来为观众呈现更好的节目。
参考文献
浅析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技术 篇8
在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工作中,后期的编辑工作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后期编辑主要是指将琐碎的视频素材进行一个整合和二次再创作的过程。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网络媒体的发展对电视节目这种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介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技术更加丰富多样。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和编辑工作大体上可以分为素材的剪辑、艺术再次加工、镜头剪辑的选择等内容,这些都是影响电视节目质量的重要内容。后期制作的流程可以大体确定为以下步骤,首先,素材组合,确定组合方式。其次,字幕整理,实现对片头和片尾的文字编辑。再次,也是就是画面提色的部分,画面特效的叠加处理或是模拟光效的运用等一系特技处理,严格点的可能最后为整体片子定一个大体的色调。最后,初审,对于画面的连贯性进行检查,审核无误后方可进行节目的播出。在目前一些收视率较好的节目上,除了其自身在选题上更加的新颖之外,最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水准相当高,前期制作人员对于现场的音响、灯光以及镜头的把控上,都做得很完美,后期制作在此基础上进行更为艺术的视频特效处理和字幕的深加工,如:转场、屏点字幕、特效音效、特技镜头等为广大电视观众提供了很大视觉享受。可以看出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
2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的编辑技术
2.1 线性编辑技术
线性编辑技术是电视节目最为传统的编辑方式,主要是通过电子信号手段,将电视节目的素材进行顺序的编辑形成一个连续的画面。线性编辑具有不可逆性,如果在编辑过程中,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那就需要重新开始编辑,浪费时间进行重复工作可以看出这种编辑方式存在很大的缺点。首先,采用线性编辑技术,导致节目的制作粗糙。线性编辑技术其素材的录制,大多是通过编录机和编放机来实现的,其编辑的方法和操作相对简单,导致其无法对实现对电视节目进行调整,节目质量略显粗糙。其次,后期制作过程过于繁琐。由于线性编辑技术具有不可逆性,导致其对于素材的录入有着严格的先后顺序,这就导致在进行后期制作中,必须对电视节目的素材进行反复查找和剪辑,这不仅会降低节目原始素材的信号(过版次数过多)还会对编辑机器造成很大磨损,也会导致工作量的提升(反复重复相同编辑),降低工作效率。最后,系统运行容易出现故障设备体积往往过大笨重无法轻易挪动并且占地广配套设备多。线性编辑技术过多的依赖于电视节目的录制器材,再加上在后期的节目编辑中,对器材的重复使用,这就导致线性编辑存在很高的故障率,同时也无形之中增加了设备维修的费用。
2.2 非线性编辑技术
非线性编辑技术主要是将传统的设备同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进行结合,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对文件的存储和编辑,可以实现对电视节目素材的片段选取和任意修改等。相较于传统的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其自身存在很多的优点并集合了字幕机、特技台、调音台、调色台等多种专业设备。
2.2.1 节目的质量提升
同线性编辑技术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非线性编辑技术对于电视节目的质量是一个很大提升。由于非线性编辑技术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节目素材以计算机硬盘的方式加以存储,这样在进行后期的节目编辑中,可以很方便实现对节目素材的选取和编辑工作,按镜头语言按景别顺序任意调整改变方向不会受到素材的时间和长短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后期的电视节目制作效率。此外,由于非线性编辑技术采用数字信号的方式,在电视节目的上传中就会减少不必要的流失,声音和影像等方面保持在一个较高的质量水平。非线性编辑技术针对那些节目素材质量较差的情况,通过非线性的编辑技术,可以将那些质量偏低的声音和图像进行二次加工构图,使其到达一个最佳的播出效果。
2.2.2 编辑功能更加完善
非线性编辑技术有着更加完善的编辑功能,从素材的录制和编辑到字幕和特效的运用,从素材内容的灵活选取到素材编辑的使用,这些都可以通过非线性的编辑技术实现灵活的选取和实时的编辑,对于节目的编辑更为快捷和高效,相较于传统的线性编辑,非线性编辑技术更为灵活和便捷。此外,非线性编辑技术还具备一个很高的编辑精度,在进行节目素材的编辑中,可以做到不失帧,保持节目的较高质量。
2.2.3 运行成本和费用较低
传统的线性编辑技术对于设备的要求很多,需要大量的辅助设备作为技术支持及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很大,加上线性编辑技术对编录设备的损耗较大(视频磁鼓、音频磁鼓等核心部件),这就导致了传统的线性编辑技术存在运行成本高的特点。然而非线性编辑技术就很好地弥补了线性编辑技术的不足,非线性编辑技术其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加上镜头语言与剪辑技巧就可以完成对节目的创作与剪辑,非线性编辑技术可以通过电脑安装一个完整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软件和一个高质量的视频卡就可以实现对电视节目的素材编辑工作,相较于传统的线性技术需要依赖大量的辅助设备,非线性编辑技术省下了大量的传统设备资金。线性编辑技术由于需要对编录设备的重复使用,设备磨损较大,就这需要专门的设备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这样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节目的编辑效率和质量。而非线性编辑技术需要依赖的设备仅仅为电脑,不需要其他设备,如果编辑系统出现故障,大多可以通过编辑软件的重新安装或维修计算机的硬件来实现系统的维修,基于编辑软件的操作系统一般不会出现问题,维修人员只要懂得电脑知识,就可以很快对设备进行维修,并且编辑软件的版本更新速度非常快,其配套的相关软件或是周边软件也非常的多,大量的视频素材及特技特效插件都可以拿来使用这样就可以为节目后期制作提供了大量的可选性,可以看出非线性编辑技术在运行成本和费用上都低于线性编辑技术。
3 结语
通过对线性编辑技术和非线性编辑技术进行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线性编辑技术作为传统的电视节目编辑其本身存在着对设备的依赖和损耗,效率和质量偏低的特点。而相较于传统的线性编辑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就展现出了很大优势,通过互联网技术,将节目素材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存储和编辑,实现了对任意时间结点的随意编辑,不仅提升了电视节目的编辑效率,还提升了电视节目的编辑效果,在提升电视节目质量的同时还降低了编辑的费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该,非线性编辑技术必然会成为主要的电视节目后期编辑技术,被广泛应用开来。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对于电视节目也有了更高要求,要求电视节目的质量提升,包括节目的内容和画质等。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电视节目的水平得到很大提升。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制作,不仅需要前期的影像采集,最为重要的是对电视节目进行的后期制作和编辑工作,这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质量。该文主要介绍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需要应用到的编辑技术,并对其优劣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编辑技术
参考文献
[1]杨锐刚.做好非线性编辑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133-137.
[2]刘岩.浅析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1):38.
广播节目音频制作技术及合成探究 篇9
1 广播节目音频制作流程
1.1 声音的拾取
一般来说, 声音的拾取是利用声音传感器来实现的, 一般包含了耳麦、麦克风以及话筒等, 是将所采集到的声音信号转化成为电信号。为了满足声音采集到的效果, 在广播节目的录制过程当中, 就应该选择频率响应、灵敏度、指向性以及信噪比偏高的声音传感器, 并且还需要做好响应参数的精确设置, 做好不同声音传感器的相互协调。
1.2 声音的传输
声音的传输主要是在广播节目的录制过程当中, 将已经采集到的声音信号传输到处理器之中。不过这样也要求了在开始之前需要针对传输信号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布置好相应的数据传输线路, 确保声音信号本身的传输精度得到保障。另外, 为了将信号处理之中存在的难度降低, 还可以在传输线路的选择上增强抗干扰能力以及抗噪能力。
1.3 节目的录制
在广播节目录制过程当中, 所采集到的声音信号会有大量噪声信号的存在, 为了确保广播节目本身的效果, 还需要做好相应的处理, 比如声音频率的截取、背景噪声的调整、尖锐度的调整等方面[1]。
2 广播节目所需要的录音设施分析
2.1 话筒
在进行广播节目的采访过程中, 会使用到话筒以及录音设备等。在实际的采访之中, 应该加倍的重视原始的音源, 这是因为一个好的广播节目质量离不开原始音源的支持。一切的质量要求都是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之上的。这样的要求就使得采访人员应该能够对话筒的使用技巧加以掌握, 能够了解其实际的用途, 这样才能确保声音录制效果不受影响。因此, 对于各类型的话筒都要有所了解, 同时也能够从其特征中了解其方向性和灵敏度, 确保效果达到最佳。第一, 从采访录制经验角度出发, 对其原始音源的录制效果加以判断。第二, 把握好话筒与采访者之间的相互距离, 根据不同的性能以及场地等因素来做好相应的调整处理。如, 在使用话筒的过程中, 有时候会有“喷口”现象的存在, 这样就会影响到广播节目本身的声音质量, 但是由于使用话筒进行发声的时候, 话筒的声轴与气流之间会有垂直线此乃工程, 这样会对话筒的振膜造成冲击。为了避免再一次出现这样的现象, 就需要保持话筒与口部之间有14cm到20cm的距离, 并且还要与口部之间稍微的偏离一点, 最好能在10°到16°之间, 这样就能够发挥出最佳的效果。
2.2 其余设备
采访节目的不同、场地的不同, 所使用的辅助性设备也需要根据客观的条件以及实际的广播节目音频制作要求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如, 解说人员与被采访者、对于采访者的语言需要进行修饰来增强其带感性, 或者是需要将其美化, 就需要均衡器的合理使用, 来加工处理其声音素材, 这样才能够提高广播节目的采访效果, 增强其影响力。当然, 在采访节目的录制过程中, 还有很多设备需要与之配合使用, 所以, 在不同的场合就应该考虑到各种声音本身的特性, 并且做好相应的观察, 才能够避免出现声音失真的现象, 也只有如此, 才能最大化设备的利用率, 让广播节目本身的质量不受到任何的影响。
3 广播节目录音制作与合成技术的应用
3.1 应用复接技术
在广播节目的制作与合成当中, 复接技术是最基本的技术要求, 同时也是广播制作工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的体验。一部优良的广播节目往往需要几十项的复接操作才能够顺利完成。随着最近几年广播节目当中录音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 声音的制作与合成也拥有了更多的便捷之处。复接技术本身的要求在于录音电平本身的合理性。如果原本采访的音频母带电平高, 那么其信噪比也会相应的偏高, 就很容易出现信号失真的现象, 对于这一类声源, 就可以选择复接的操作, 就会让节目的音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 针对这一问题, 就应该将母带音频的切入点找准, 然后做好原始音频素材的加工处理, 才能够确保原始声音素材的电平与其他的音频保持相互的一致, 这样才有利于确保广播节目本身的音频质量不受任何的影响[2]。
总而言之, 在音频素材的后期加工与处理中, 需要保证电平与其余的音频保持相互之间的相合性, 这样才能满足广播节目本身任务的质量。同时, 也能够将其音频的质量提高, 为听众奉献出一档高质量、高水平的广播节目。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广播节目中所使用的录音技术也逐渐的广泛, 这样也将声音制作与合成的渠道进一步拓宽, 同样, 也让后期对于音频素材的处理过程进行更进一步的简化, 当然, 这样的方式也将运用的便捷性提升到最高。所以, 在原有的技术基础上, 广播节目的音频制作相关人员就应该从新技术与新理论两个方式入手, 并且尽可能地引入高端的设备, 注重新技术的融入, 做好尝试性的应用, 才能让技术应用更加完善。
3.2 合理的利用音频工作站
在初步完成广播节目音频的制作与合成之后, 相关音频制作人员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 将所采访的音频素材直接输入到音频工作站之中, 然后做好相应的加工处理。对于音频素材通过了剪接、复制、修改以及相应的粘贴等处理之后, 可以由音频的制作者先进行试听, 根据自身的感受来对合成音频做好更进一步的调整处理, 并且不断地利用混合合成、淡入淡出等无损的操作方式, 这样才能够确保音频作品本身能够满足试听的基本要求。也只有如此的方式, 才能确保整个广播节目的完整性与连贯性, 这样才能够让听众享受到最优质的听觉体验。
3.3 做好审核工作
对于广播节目而言, 开展音频的处理工作是为了制作出一部能够让听众感觉到享受的广播节目。所以, 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员以及相关的音频处理技术人员就能够确保每一项工作的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作为广播节目作品的最终审核人员, 还需要拥有良好的把关意识, 能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检查并审核合成节目, 确保节目的质量不受任何的影响。在输出节目的过程中, 也需要做好设备参数指标的选择, 这样才能避免在音频输出的过程当中发生信息缺失的现象, 这样也有利于广播节目整体质量的提升[3]。
4 结论
综上所述, 广播节目的音频制作技术与合成的研究实际上是理论与实践两者相互结合的产物。作为广播节目的制作人员, 就应该考虑到各个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录音设施、录音过程当中所使用的以及后期的加工处理等方面入手, 全面提高广播节目整体的质量。所以, 在音频素材的制作与合成的过程之中, 就应该确保音频本身的流畅性与完整性, 这样才能够为听众提供最优质的听觉感受。
参考文献
[1]陈元, 黄峥.浅议广播电台节目音频品质保证体系[J].数字化用户, 2013 (1) :80-82.
[2]雒仲楠.基于数字音频技术的广播音频编辑软件构建研究[J].艺术科技, 2013 (2) :8.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技术的研究 篇10
1 电视节目的后期录音
录音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它是利用电声原理,运用电声设备进行信号处理、记录和重放,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艺术效果。录音不仅与录音机的性能、话筒的特性有关,还与录音环境的声障效应及回声等有关[1]。下面分析了一下电视节目的后期录音技术。
后期录音也称为配音,是一种常规的制作方法。配音是在已经完成画面剪辑的磁带的声道上,根据口型分别配上对白、独白和旁白,并根据预先设计,配上音乐和效果声。配音完成后,再对画面进行编辑,使声画配合更为理想。然后将各声道的声音通过调音台混合,录制出伴音。
电视节目后期录音中的话筒选择是比较讲究的,超指向性话筒是比较合适的,录制的音质较好。它将话筒元件装入一个中间铣进声槽,声波通过管子进声槽直接进入话筒,而其它方向声音除了通过进声槽进入话筒外,还通过边上的孔隙进入话筒。由于声音传输距离不同,到达话筒膜片时,声波的相位也不同,因此抵消了部分声波。如果在室外进行后期录音时,还可以装上防风罩,以减轻风声。
2 电视节目的后期特技——色键制作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特技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视图像进行的技术处理。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视特技制作也有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比如香港电影“火龙”的片头部分,就是利用电视拍摄后,再进行电视特技制作,然后将电视转换成电影的。由此可见,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特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很有发展前途的部分。
色键制作是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重要的特技之一,相当于电影中的活动MASK。外键特技借助于黑白摄像机的运动和其它特技处理后,能制作出一些活动的字幕[2]。但是,这类活动字幕一般都是机械的平面的运动,而色键特技则是在被摄体任意运动的情况下,利用其与背景的色彩差异来完成两个画面的叠加。
下面以一个演员跑步的运动镜头叠在另一幅画面上为例分析色键特技的工作。在拍摄时,要使背景天幕的颜色与演员的服饰及演员本身的肤色有尽可能大的差别,以便使色键特技控制器能从彩色信号上区别出背景与演员来,通常背景选用蓝色。这样,当色键控制信号为蓝信号时,色键控制器输出背景信号;当色键控制信号为蓝色以外的其他彩色信号时,色键控制器就输出前景信号,开成一幅前景运动员在另一背景里跑步的合成特技图像。对每一帧画面来讲,都是一个固定画面嵌入另一固定画面,而连续看就是嵌入一个活动图像了。
上述色键特技是平面色键,作为前景的活动图像部分总感觉到是叠在背景前面。如果对色键特技的功能进一步开发,可以制作出富有层次的立体色键特技来。当然这就要求前景与背景的主光源应一致,或者前景的主光应在背景中找到一定的依据。如果背景是一个俯拍镜头而前景是一个平视镜头,合成后的镜头一定会很别扭。
3 电视节目的后期编辑
电视节目的编辑是指将前期的录像素材的画面进行编辑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电视编辑分为组合编辑和插入编辑两种。组合编辑就是整段地按顺序编辑,只需确定一个编辑进点而毋需考虑编辑出点。插入编辑是在记录信号完整的磁带上插入视频或者音频信号[3]。
针对单机逐个镜头拍摄的电视片中,为寻找正确的剪辑点,以便有创造性地重新组合、剪辑镜头,技术人员必须掌握如下的技术。
(1)保持影调一致。在整个电视节目中,一定存在几大色块,但是在每段画面内,应该使其色彩、光线和影调保持一致。如果无法校正,则应该在两个不同的镜头之间插入一个特写镜头来过滤,以减少对观众感官不应有的刺激。
(2)总摄像方向的确定。编辑过程实际上是将已摄镜头作为素材,进行一次再创作。根据创作需要,可能会将一个已摄镜头分割成几个使用,甚至还可能借用其它场景中的个别镜头。在这种情况下,原定的总摄像方向和方向轴线就有可能不再适合了。所以在剪辑时,要确立一个总摄像方向,选用的其他镜头向它靠,再依据方向轴线原理和越轴方法,逐个镜头细心地理顺镜头关系和人物关系。
(3)动接动和静接静的剪辑。比如,在剪辑电视节目中的山水风景时,在一个固定画面的镜头后面要接一个运动镜头。这个运动镜头应该从静到动。在一个运动的摇镜头后面接一个运动的推镜头,可以是上一个镜头摇定,再接下一个镜头,从定画开始然后再推;也可以在上一镜头还未摇定时就接下一个已开始运动的镜头。但是,针对每一个角色的动作,允许动作不连贯和不完整,也不必考虑双方的动与静。
4 电视节目的后期录制
电视节目的后期录制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定的内容进行录制。
首先,磁带引领处预留10秒空白带,在预留的10秒空白带后录制100�75�的图象标准彩条信号60秒,彩条信号中录制1000hz的正弦波,用于质量监测。
其次,声音信号、图象信号要达到技术质量指标。一方面,图像要求节目全信号峰值不大于0.8伏,亮度信号峰值不大于0.77伏,字幕峰值不大于0.8伏,时码连续并且在引带彩条信号开始点置零;另一方面,声音信号必须按照有关录制和交换规范中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声音磁迹上。除新闻节目外副声迹必须录有国际声,综合文体类节目允许副声迹记录与主声迹相同的混合声,声迹1(对应CH1)记录单声道节目混合声,声迹2(CH2)记录国际声。解说、效果声、音乐,应全部记录在电视轨道的2声轨上。音频信号平均值不应超过0VU电平。此外,还要注意白平衡、黑平衡的调整,视频幅度的调整。
5 结语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画面、音乐、字幕、特技、转录等组成元素的设计与运用,任何一方面的疏漏、任意两个元素的搭配不协调都会极大地影响节目的质量。所以,作为一名后期制作人员,应具有导演意识,象一名导演一样站在节目的总角度根据电视节目的特点,进行精心设计,使各部分协调统一、相辅相成,这也正是本文作者所期望的。
参考文献
[1]罗曼.视频后期制作常见问题及解决技巧[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2]王卫东,王强,王玉洁.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简述[J].甘肃气象,2002(3).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 篇11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数字音频技术;优势;应用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国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水平逐渐走向成熟。与此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广播电视领域人士的关注。因而,对于数字音频技术优势及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广播电视工程领域虽然对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有了一定的研究,并且在实际的数字音频技术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随着广播电视领域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对数字音频技术的研究已经不能满足广播电视领域发展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数字音频技术的重视和研究,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提高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水平。
一、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优势
广播电视工程中的数字音频技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其应用更加完善,同时也以其自身多个方面的优势而被广泛的应用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其优势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该技术能够运用多轨数字硬盘进行录音。在当下的广播电视领域,就音频方面的补录等工作都是在该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第二,数字音频技术具有精密性极高的数字编辑能力。这一点主要是由于该技术运用图像波形的方法来进行电视节目的剪辑,进而精确性十分高。第三,数字音频技术较之于其他的技术而言,信号接收以及处理的能力要更强,并且存储能力也比较高。第四,也是笔者认为最为重要的一个优势,即数字音频广播系统。该系统对于当下广播电视工程的有效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系统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重要技术。首先就是数字音频信号进行压缩解码的技术,该技术相比于广播电视系统的其他技术而言其研究更富有人性化的设计,这主要是由于该技术是根据人类耳朵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因而其声音更适合于人类的听觉。另外两个技术分别为高速数据信号传输技术和运用组网技术,同样这两个技术几科学性、合理性以精确性为一体,因而也是广播电视工程中十分重要的两种技术。
二、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无论是在数字编辑能力上,还是在存储能力上都有很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广播电视工程领域要想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要加强对数字音频技术应用的研究,进而充分的利用该技术的优势,来促进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和进步。笔者在此对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仅供参考。
(一)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
1.数字调音台的应用
数字音频在广播电视系统中应用的方面很多,数字调音台就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技术应用。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数字调音台不仅具备了以往应该具备的一些功能,同时还新添加了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数字切换矩阵功能。也就是说,数字调音台可以充分的利用不同的形式来对节目进行制作和编辑。
2.数字音频嵌入技术的应用
在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的嵌入技术也是十分重要的。其嵌入技术主要体现在对电视的信号进行转换的时候。而这一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广播电视中模拟信号的构成是不同的,因而在转换后其传输方式也会发生改变。而利用数字音频嵌入技术能够在公共部位的相同点的基础上,来完成数据与音频的转换。与此同时,该技术的运用还能够有效的减少矩阵层面、提高接受信号的清晰度。
3. 音频AES/EBU的接口协议在广播电视领域中的应用
音频接口AES/EBU是美国和欧洲录音师协会制定的一种高级的专业数字音频数据格式,插口硬件主要为卡侬口,目前用于一些高级专业器材,如专业DAT、大型数字调音台、专业音频工作站等。从其运行原理来看,AES/EBU传输数字音频的数据的传送协议是使用单根的绞合线来传送的。
(二)数字音频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数字音频技术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所以,在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方面也就比较复杂。因而,在其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其比较重要、容易出错的地方加以注意。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系统信号地与其他接地之间在顺序上的链接。其顺序的连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数字音频技术应用的效果。其次,要对机房的数字设备接地的规范加以重视,接地规范是经过长期经验与研究的基础之上而确立的规范,对于接地方面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三)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的发展
数字音频技术是广播电视工程中的重要技术,虽然至今为止,该技术已经为广播电视的编制、制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数字音频技术的应用绝不仅仅与此。与此同时,在数字音频技术等技术的支撑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且也已经实现了数字化。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数字化技术中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因而,我们相信,通过广播电视领域人士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使得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优势以及应用的研究涉及的方面很多,所以,对于数字音频技术的研究就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而以上仅仅只是笔者对于数字音频技术的几个主要方面的研究,再加之笔者在该技术方面的研究能力有限,所以仅仅凭借这些研究来提高数字音频技术应用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对于数字音频技术优势以及应用的研究还需要广播电视工程领域的相关人士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工程中数字音频技术优势与应用的研究对于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以及壮大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然而,数字音频技术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研究,再加之我国广播电视领域对于数字音频技术的研究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入程度,因而不利于实际数字音频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因此,在今后的广播电视领域的发展中,要加强对数字音频技术优势以及应用的重视和研究,并且要从广播电视工程的多个角度,从数字音频技术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更有效的数字音频技术应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佟壮.浅析数字音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的应用[J].科技风,2012,07:82.
[2]鲁琦.数字音频处理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3,15:85.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 篇12
一、非线性编辑技术简介
现代化的非线性编辑是指在硬盘中存储转换后各种模拟量素材, 接着是通过相关软件, 进行后期注入音频, 后期视频编辑一层合成等工序流程, 最终在计算机硬盘上或磁带等相关记录上录入结果, 这样具有一整套完整的过程才被称为非线性编辑技术流程。因此, 非线性编辑的优点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非线性编辑图像信号质量较好, 如果节目素材编辑使用的传统方式, 就会出现信号减弱等问题, 且这种衰弱无法弥补。但是在节目素材编辑中使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 而且不管经历多少次的编辑, 它的信号质量都能保持在预期的良好状态;第二, 编辑制作的效率高, 非线性编辑是以硬盘为存储载体的, 大量的材料和资源都可以储存在材料上, 这样搜索材料时就可以不用来回倒带, 同时由于存储信息的方式是并列平行的, 因此对非线性的访问可以随意的排列顺序, 以便快捷的修改和剪切, 这样能大幅度的提升编辑效率;第三, 非线性编辑还可达到音画完美同步的要求, 非线性编辑, 由于带有平衡和非平衡的立体声音的输入, 这就不要后期操作人员再对音频信号, 进行均衡处理并兼容数字音频的输入输出, 因此这样能显而易见的提高音画水平, 以便达到完美的境界;第四, 可使后期节目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因为一套非线性编辑系统只需要加上一台下载机, 就可以组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后期制作系统结构, 这样会减少很多硬件软件的利用率, 从而使后期节目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二、非线性编辑技术的优势和组成部分
计算机硬件性能技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 视频编辑处理对硬件的依赖度大大降低, 从而突出软件的作用。所以, 关键就是要牢牢的掌握好非线性编辑技术的软件部分, 其主要内容是应用计算机图像技术, 在计算机中编辑操作各种原始素材, 最终将结果输出到所需的硬盘中, 从而使这一系列的制作过程更为完整。在实际中还可以运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它独特的特征, 对存储上的数字化音、视频素材进行随意排列组合, 这样更有利于方便修改, 节约成本, 发挥有效的优势。
三、非线性编辑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
目前, 非线性编辑技术从电视节目制作的角度来说, 是非常先进以及方便的。非线性编辑技术不仅表现在可对硬盘上上的数字化视频资料进行随意的排列组合, 还表现在可以方便修改等方面, 其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1、素材的编辑
当操作人员对素材进行浏览的时候, 可以任意进行;同时由于这种技术还具有灵活操作这一主要特点, 使得操作人员在快速浏览时可以采取多种播放方式进行。可以进行素材长度的调整, 这样的方式要通过时间编辑来实现精确编辑 , 同时, 还可对其具有的简便直接等特点加以利用, 具体是直接编辑所选中的素材;此外,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编辑点的前后画面等特征;手工剪辑所选中的素材, 这样便于素材长度的调整和变换。素材的重复使用, 非线性编辑中用的素材, 在储存时所用的均是数字格式。因此, 在拷贝时不会出现画面质量下降的情况, 这样同一个材料就能够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反复运用, 而且不会增加它的储存空间。
2、镜头的组接
在实际操作中, 操作人员可以它具有时间线等功能进行充分利用, 具体是进行不同镜头进行不同的时间安排, 同时还可随意调整电视节目编辑过程中不同素材的位置, 这样形式的素材编辑可以在电视节目播放的任意的位置插入或者删除某个素材或节目镜头, 这样就很容易的使得画面更加的有逻辑、有构思、有意识、有创新。
3、字幕制作
运用非线性编辑技术, 这能实现滚动底行以及动画等多形式字母的直接制作, 而且, 对制作优秀的字幕, 可以直接添加到版面上直接播出, 同时这种技术还能保存在字幕文档中, 或者系统素材库中, 以供将来调用。
4、音效和音乐
如果需要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过程中, 假如合适的音效, 例如自然音效, 背景音效, 环绕音效等等, 这就需要添加非线性编辑, 在引入音效的编辑功能的前提下, 在对这种技术加以控制的基础上, 同时对多音频轨道的合成技术进行充分利用, 在为观众营造播片的良好气氛的同时, 还能使影人情感的较好艺术效果得到充分激发。
5、生成特技
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时还能对原始的素材加以特效处理, 这样的特效效果能赋予画面生命力、增强感染力, 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能大大提升电视节目播出后的收视率。
四、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编辑中易出现的三个常见问题
1、监视器和字幕安全框使用不当
由于大部分非线性编辑软件, 都提供了安全框, 这样就使观众看到不是很完整的电视画面。因此, 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使用专业监视器, 对输出的视频信号进行实时监视, 这样可避免因扫描而造成的画面缺失的同时, 还可把损失降到最小。
2、画面的场序兼容性差
另外, 在用采集电视画面过程中, 如果是在逐行扫描的电脑中将隔行扫描的电视信号输入其中, 就会带来许多问题, 比如画面会呈现锯齿或者抖动。
3、声音电平大小问题
在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中, 视音频和声卡的结合是承担音频处理的硬件。如果只是讲一段解说输出, 这会使声卡和音频表现很明显, 就会显示出一个高音调和声道和一个低音调的声道。因此, 需要在调音台上接入声卡的左右声道, 同时将其混合成一个声道送入录像机中, 这样可达到声音不失真的目标。
五、结语
通过对非线性编辑技术与电视节目制作的研究得出, 非线性编辑技术将在将在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因为它效率高、效果好。因此采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制作节目, 将是现在以及未来电视制作的方向和趋势 , 这更需要进一步革新非线性编辑技术 , 不断提升电视节目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耿媛香.浅述非线性编辑视频节目制作[J].科协论坛 (下半月) , 2009 (6) .
[2]李晓亮.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21) .
[3]丁有霞.非线性编辑系统在电视节目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24) .
【电视节目音频制作技术】推荐阅读:
广播电视制作技术10-13
数字音频技术广播电视05-26
《电视制作技术》实验教学教案08-19
电视节目制作06-12
电视节目的制作05-26
电视节目声音制作06-09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06-04
电视声音制作论文07-09
3D电视节目后期制作11-04
电视节目制作实习报告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