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2024-10-08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共12篇)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篇1

刚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强调学与教两方面的改革。就学的方面来说,更强调通过体验和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来弥补被动接受学习的不足;就教学方面来说,更强调师生互动式和实践式教学方法,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亦师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他们升入高中后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扎实基础。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自主研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呢?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是学习活动的动力和催化剂。它可以使学生离开呆板,走向灵活;离开依赖,走向自主;离开被动,走向自我接受。教师如果忽视创设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情境,会压制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事实证明,要使学生积极采用研究性学习,必须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要体现自主开放性、时空开放性、活动多样性、交流多向性、探索深入性,具体可用音乐渲染情境、问题创设情境、图画再现情境、语言描述情境、扮演体会情境等方法。同时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结合教材内容调动学生的一切情感力量,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如《孔乙己》和《范进中举》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姐妹篇,在人物塑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学时,我将孔乙己和范进角色互换,设计了几道探究性强的思考题,如范进看了中举报帖,一时惊喜得疯了。如果孔乙己看了,他的表现会如何?张乡绅拜见范进,极力拉拢范进,送来了房子和银子,范进百般讨好,收下厚礼。假如孔乙己遇到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呢?……这几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各抒己见,大部分学生积极思考,敢于研究,乐于研究,认真参与到问题的争论中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争论,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充分发挥,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也大大提高。

二、传授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技能

要让学生摆脱依赖,学会研究,必须传授他们一定的学习方法技能以达到学习目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技能的核心是要求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形成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我的一般做法是先用问题设疑或提出学习目标,然后适时引导学生揣摩、归纳、类比、猜测、想象、推理及与他人交流合作等,在此基础上再启发他们进行思维撞击,对知识进行有机组合,激活各科知识储存,架起知识之间的桥梁,达到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在分析《春》语言特点时,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等方法,让学生把一些地方换词对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很多学生归纳出了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优美精彩、准确生动、极富于感染力。如果学生研究时没有正确方法的引导,一味苦思冥想,只能是事倍功半。

在教学生学的同时,还应特别提醒、指导或训练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譬如:当学到课文中的某个好词时,提醒和要求学生灵活地用到平时的说话和自己的作文中去,必要时可让学生当堂用这个词语进行造句练习。在教学活动中,还应坚持引导学生写一些课内读书体会和适当的课外练笔。材料不限,或生活学习日记,或观察思考,或读书感受和体会,写自己想写的;字数不限,或三五十字,或二三百字,或一个片段,或一整篇;时间不限,体裁不限,校内校外不限。教师还应随课文阅读有意地给学生提醒练笔范围。学生感受比较深,思维迁移及时,写起来也比较容易。这样既能巩固阅读内容,对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建立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机制

对于研究性学习,我们应有正确的评价机制,否则学生的研究热情就会逐步消失。传统的评价机制在评价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坏时,往往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帮助学生发挥潜能,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所以对于采用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应大力表扬,即使成绩一般也要进行鼓励性评价。平时练习应少用客观性题目,多用主观性题目。对于回答问题和写作时敢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的学生予以充分肯定。评定一个学生成绩好坏时,更注重看其学习过程和具体的思维方法。有位学生的语文成绩平时在班上居于中等,但他具有强烈的研究精神,思维活跃,平时敢于提出问题,写作构思时喜欢另辟蹊径,对于这位学生我通过多种形式予以表扬,他从我鼓励性的话语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学习成绩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也大大激发了其他学生的研究欲望。

综上所述,如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成为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全新课题。我们必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作用,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篇2

1、实际上,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在个性化阅读以及自由、有个性、有创意表达中离不开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造思维;研究问题、形成成果时离不开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交流汇报、讨论辩驳时离不开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的心智操作。

2、锻炼学生的言语能力。在心里学上,一般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大类。内部言语又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两大类。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小组合作研究、强调研究信息、创意和成果的经常交流和共同分享。这就需要口头言语—口语交际来完成;高中语文研究成果的表达主要应由书面言语来担任,当然,研究性学习成果表达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时,尤其不能离开内部言语。特别是阅读活动中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常常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必须借助内部言语—思考问题时对自己发出言语的活动才能完成。显而易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提高学生言语的水平的有效途径。

3、陶冶学生的情操。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自身优势,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

(1)培养学生的道德感。道德感是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会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评价社会现象的道德感。

(2)加强学生的理智感。理智感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学生通过语文研究性学习,其求知欲望、认知兴趣和解决问题的需要等会得到一定的满足感,产生一些积极的情感,发展其理智感。

(3)培养学生的美感。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中的美感是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又一重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组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鉴赏和创作活动是进行审美的重要渠道。阅读优秀作品,品位其语言,感受其思想及艺术的魅力,能较好地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需要意志努力的活动。要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研究并解决语文研究性学习问题,要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挥想象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要进行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自主探究是研究性学习的基础,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培养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等意志品质。

5、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生长期进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组于学生形成注重感悟、重视积累、善于质疑、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相互切磋、合作探究、乐于交流、共享资源创意成果、关注现实等习惯。

6、增强学生的能力。学生参加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一般能力,而且可以发展语文方面的特殊能力,如语文积累能力、语感能力、个性与创新表达的能力等等;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创造出一些文学作品等;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而且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7、形成学生良好的性格。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性格是他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篇3

教育,实际上是人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促使教育工作者思考自己的职业使命,长期的师者本位意识,让我们处在学生之上,课堂上的滔滔不绝是权威,是尊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博学多才”的炫耀,这其实是自己不能解放思想,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是压抑的,我们的教室是沉闷的。要改变语文课的现状,我们只能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声音,搭建一个师生对话的平台,营造一个开放、有序的教学氛围。我们该把说话权、阅读权归还学生,还学生独立的思维,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与他人交流和研讨,共同探究语文学习问题,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体现研究性活动的特点和语文课程的性质。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在语文教学内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

一、在常规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语文学科的研究式学习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实施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式学习的组织和指导。

(一)加强和改进教学过程的预习环节

预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它既可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进行理解,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准备,又可让学生学得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运用了“背景式预习”、“相关式预习”、“难点式预习”、“尝试解答式预习”等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增强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二)改进课堂教学

1.开放的和谐的课堂是当前应首要解决的问题。民主开放的课堂就是不搞“一言堂”,积极进行双边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相长,课堂没有固定的模式,甚至没有固定的教案,而是跟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思维变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完全是开放性的课堂。一个民主开放的课堂,是充满爱与和谐的,是一个人性化的集中点。它应该充满学生的灵性,充满人文的关怀。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思维才无拘无束,学生的情感体验才最丰富;而我们的课堂引导才最轻松,最有效果。以人文性的课堂来迎接人文性的语文课程,才能更好地激发人的创造力。

那么,如何建构民主开放的课堂呢?

首先,备好“教”与“学”是建构民主开放的课堂前提

一般来说,教师备课,向来是非常详细的,且不说内容的环环相扣,即使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出现的回答,所用的教学时间均在教案中有所体现,若是照着教案“教”下去,那应该是一堂较完美的课。但“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一堂课只有“教”的行为没有“学”的行为,那么学生的“学”就不是真正的“学”,学生的“发展”也谈不上真正的“发展”。所以我想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有“教”的设计,也要有“学”的设计;有“教”的行为,也有“学”的行为。如果遇到实际教学时间、环节与设计的时间、环节不一致时,应该忍痛割爱,将精彩留给学生,让“学”的环节充分发展。

其次,赏识学生是建立民主开放的课堂的基础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找到自我,尝试成功的喜悦,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在课堂上,老师设计问题注意要求和难易度的各不相同,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参加,有选择地完成,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学习活动。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尤其慎重地评价差生,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老师的信任鼓励,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动”的欲望和可能,使学生感到“我也要参加,我也能完成”,增强了自信心,从而也留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种赏识教育是建立民主开放课堂的基础。

2.拓展性的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可采用“精讲多议”的模式,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讨论,既可在讲的基础上议,也可在议的基础上讲。也可采取“筛选信息”的模式,要求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目的,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感受文章情感。

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选择好探究的内容;其次得设计好研究的课题,同时还要组织好研究的活动;最后还得评定探讨的结果。下面举例略谈一下研究性教学的设置。

对于讲读课文采取精讲和探究相结合的方式,教师精讲是引导、点拨,学生的探究是在占有文本(熟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认知能力,探讨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达到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是独立自主学习的体现。教经典名篇《荷塘月色》时,我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参考,以“走进荷塘,走近佩弦”为专题,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链接,如美文美读、语言品味等,但重点探讨作为一个自由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和该文主题的多义性。在进行《祝福》教学时,学生只完成两件事,一是给祥林嫂写个《人物小传》,二是研究小说的题目“祝福”的内涵。《人物小传》让学生反复阅读作品,训练他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和人物分析能力;研究文题就是对课文的深层分析,牵一发而动全身。凡是探究的课文必须反复阅读课文,而又拥有相关的背景资料,不能脱离文本架空去探究,那样就华而不实,与教学初衷背道而驰了

(三)改进课后作业环节

对课后的作业,既强调基础知识,又注意拓展。讲读课文,每篇布置“预习式作业”,对自读课文布置“自学式作业”,一般补充摘录要点,理清结构,赏析语句的练习,还布置“析疑式作业”,采取印发相关文章,用对比阅读的方式或读书笔记式的作业,由学生选作。课后作业既有基础练习,又有语句鉴赏,还有对比阅读,这些层次不同、难度不同的作业,前面两种作业一般采取个人独立完成,后面一种作业,以“小组式作业”或“自由组合式作业”布置,尽量调动全部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好地完成各种作业。如将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和舒婷的《致橡树》这两首诗进行比较,理解体会两首诗表露出诗人不同的爱情观,要求学生:(1)分组研究,六人组成一个小组。(2)查阅资料,整理作品的相关资料。(3)经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4)网上查询。

二、在重点篇目的阅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应发挥阅读中的重点篇目的例子作用。顺应语文教学改革的潮流,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引入重点篇目的教学之中。如高一上学期第一单元的诗歌教学,首先让学生通读通背,然后以鉴赏诗歌的方法为突破口,从诗歌的意象、思想感情、内在节奏等方面对诗歌进行涵泳,从而达到提高鉴赏能力的目的。以意象见长的诗歌(《长沙》、《错误》、《我愿意是急流》)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主题近似的如《致橡树》和《我愿意是急流》可进行比较鉴赏;艺术技巧尤为突出的如《死水》《错误》《再别康桥》可放在一块。学生在研究后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他们尝试着借助意象,利用象征等表现技法来抒写胸臆,表现生活。学生在体验玩味中,感受其带来的精神愉悦。

三、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

作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环节:

1.作文批改环节。让学生参与批改点评,培养他们动脑、动手、判断、分析、鉴别、归纳、概括、点评等方面的能力。可采取集体批改,小组批改,同桌互改,本人自改等方式。根据每次作文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批改要求,一次批改重点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批改作文时,既写眉批,也写总批;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更重要的一步是,在批改时,要求批改与被批改的双方对点评进行争论,各抒己见,如果对批改互不服气,教师可作适当指点。还要将较为优秀的习作在班上传阅,让每一个学生从中学习别人的成功之处。最后要求原作者对自己的文章作进一步的修改或重写。

2.积累素材环节。开展研究性学习,体现的是学生自主原则,其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才是有价值的。在我从教的这十几年里,一直坚持开设每周至少一节的阅读课,在阅读课上,学生有时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之后每人把自己的收获跟同学进行交流、评价。这样的阅读课既让学生有成就感又能积累素材。

3.习作练习环节。坚持每周一篇随笔,随笔的选材不限,但强调一点,要真实,学生应该习惯随时记下自已的瞬间感受。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能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种感受来自于用心观察周围的社会生活,要把外物和内在感情连接起来,能触景生情,睹物生情。

这种重在过程,重在参与的争鸣式长期化的作文训练,使作文教学成为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富有探讨性的教学活动,能够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充分给予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研究,让我们坚守住自己的阵地;研究,让我们看到语文的生机。我希望开展研究性学习,真正的能够永远保持它的生命力!

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 篇4

一、有效培养思维方法, 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形成一种定势, 而一旦形成定势, 他们的思维就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 这是语文学习的最大障碍。因此, 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 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桎梏, 学习和运用逆向思维, 从相反的角度来进行思维, 用批判的思维来看待事物, 从中发现和反思问题。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和透彻, 而且还因此会对事物产生新的认识和观点。

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好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 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和多向性, 因为这种开放性、多向性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活他们的思维, 拓展他们的思路。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情境, 围绕问题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深入的研究, 由于问题是开放性的, 学生所运用的思维方式也是发散性思维, 他们能从多种角度形成自己的见解。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在于抓重点、破难点、释疑点,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 从而有效地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解决疑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学导学两翼齐飞, 纵深推进提高能力

作为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自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自己求索, 自己获得知识。实践证明, 上好高中语文课的前提条件是学生应有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 当学生有了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他们的语文学习就会高效率、高质量。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对文本字、词、句问题的解决, 对写作背景、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 对文章写作特点、主旨思想的基本把握, 对作者写作目的、思想情感的体会等, 学生都可以在自学中处理和解决, 而且在此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对教材中的一些难点和疑点问题能够发现并提出。强化问题意识是学生自学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在自学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这样的高中语文自主学习既有广度和跨度, 又有强度和难度, 更有精度和深度, 效果非常显著。

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 教师的导学对学生而言其核心作用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的“指点迷津”, 让学生经过研究探索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的“导”在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中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的“导”应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在自学中所反馈的情况多方设法来进行。一要导得有启发性, 促进学生思维拓展;二要导得精炼, 导出的效果是画龙点睛;三要导得有深入性,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研究向纵深推进;四要导得恰到好处, 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与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导学方法, 例如示范导学法、精讲导学法、讨论导学法、设疑导学法、个别辅导导学法等。这样的导学有利于学生学习视野更开阔, 因此而学得更深, 用得更活, 理解得更透, 收获得更多。

三、切合教学内容需要, 采取多种课型教学

建构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学需要有多种课型, 因为多种课型相对于单一的课型而言, 在教学和学习方法上能适应和满足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使学生学得更扎实, 更富有成效。教师应紧扣教材的内容, 根据教材的特点, 确定和运用课堂教学的类型, 体现针对性, 凸显有效性。一是导读式课型, 这是一种基本的课型, 这种课型就是对教材的篇目进行导读。导读具有很好的引领作用, 便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二是自学式课型, 这种课型就是学生对课文的自读自学,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讨论研究解决自学中的有关问题, 尤其是对重点、难点、疑点的分析研究。三是阅读式课型, 这种课型就是要求学生对教材文本和教材以外的相关材料进行深入的阅读, 要求学生做好阅读笔记, 写好阅读感受, 促进学生知识视野的放大与开阔, 获取更多更广更新的知识信息。四是欣赏式课型, 组织学生对教材中的名篇佳作进行赏析, 在赏析中感受作品魅力, 丰富语文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五是辩论式课型, 结合写作教学, 就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闪光点、某种现象, 社会上某种思潮, 媒体或课文中的某个观点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要求观点鲜明, 论据充分, 论证有力, 并形成文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还具有静态变动态、灵活生动的特点, 学生对此兴趣盎然。例如, 以苏教版《祝福》为原型, 要求学生把其中的某个片段改编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在学习议论文时, 对某个论题或观点, 把学生代表分为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在设计有关散文教学方案时, 可以有针对性地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进行野外考察……这种开放性的高中语文课堂, 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探索和想象空间, 他们会沉下去学习, 会从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这对活跃他们的思维, 深化课文学习, 提升语文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报告语文 篇5

语文研究性学习结 题报告

课题名称 :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班 级 : 高二(1)班 小组成员 :刘辰悦 王清宇 罗亚东 崔黎文 邓晓凡

陈天琦 王洛雨 张文韬 2012年6月15日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第一部分:有关情况说明及课题研究过程

一、课题名称:汉字的起源和发展

二、课题组成员:刘辰悦 王清宇 罗亚东 崔黎文 邓晓凡 陈天琦 王洛雨张文韬

三、立题的背景: 文字是记录语言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也是人们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之一。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知识才能记录下来,正确地传承下去;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的精神文明才能发展;正因为有了文字,科技才能不断进步;正因为有了文字,人类社会活动的痕迹才能被记载,减少了重复的研究等不必要的麻烦。文字记载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使无形的东西在有形的文字的记录下变的清晰而有意义,所以文字的产生,更快的推动了人类的社会文明,更快的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任何媒介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程的结晶,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的发展历史。随着时间的延伸,汉字也在改变着,更加的简洁,方便我们的使用。我们作为汉字的使用者,更应该深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汉字。故,我们小组决定将“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作为研究学习的课题!

四、课题目标与方案设计

1、课题目标

①培养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发表见解的能力。②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论文写作技巧等。

③拓展视野,培养创新意误解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④适应时代需求,培养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2、方案设计

⑴课题的确定及分工 ①制定计划及分工 ②实施计划

③结题报告、学习反思

⑵具体方案设计①查找资料; ②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③结题报告及撰写论文。

五、活动实施过程 见过成记录本

第二部分:课题研究成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一)汉字的发展

根据学者研究,它是起源于图画,经长时期演变,才形成文字。图画 文字 象形文字 1.汉字发展的原因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一种文字的发展变化,主要是出于完善地记录语言的需要,例如,中国的上占汉字反映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字量是3、4千个,反映在汉代《说文解字》这部书里就有9千多了,汉字字量的增加,和汉语词汇数量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世界上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数都来源于古代塞姆人。塞姆人大约在公元前2千多年居住在叙利亚、巴勒斯坦一带,他们在古埃及文字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拼音文字。古代地中海东岸的贸易很发达,塞姆人的字母随着海上贸易四处传播。后来许多民族都受到这种字母的影响,改造成自己的字母系统。

文字也是交际工具。人们对工具性的事物的要求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就是高效、便捷、易于掌握。对于文字这个书写工具,人们总是不断的追求它的“体系的完善化”、“结构的规律化”、“形体的简明化”。体系完善,则功能性好,能精确明晰丰富的传递信息。结构有规律,则符号的系统性强,便于提纲挚领地加以掌握。字形简明,则实用性大,易学、易写、易读,表记率高。这种多方面的需求,促成文字发展的动力,也是多方面的。除上述的语言原因外,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文化科技的进步、宗教生活的变迁、文字应用范围的扩大、不同类型文字的相互接触、书写工具的重大变革等等因素,都从不同的侧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文字的发展变化。例如,在汉字史上战国时代六国文字字形的大分化和秦代“书同文”的字形大统一,是由这两个时代政治、经济上的分化与统一促成的。2.汉字发展的几种趋向 ①体系完善化的趋向

一种文字记录语言的功能的强弱,取决于它体系的完善与否,是否有一套足够的符号系统和一套完备的正字法规则。文字发展变化的好些方面,都是围绕体系完善的目的进行的。原始的表意文字脱离记事的图画不久,不可能有足够的记录语言的符号数量,字和词的对应关系,不严整,不稳固。书写词语的顺序,往往不合语法序列。例如,我国纳西族使用的东巴文,就是一种原始形态的文字,字和词缺乏严整的对应关系,写一句话只把重要的词写出来,或者用字的形式来表现。

早期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量的增加,字的结构的定型,字和词的对应关系的确定,以及严格按语法顺序书写原则的形成等等。为实现这些目的,造字的方法和表记语词的方式,都需要相应地发展变化。当体系初具规模之后,体系的完善化的变化,即表现为适应语言的发展,对上述的几个方面不断加以巩固、补充和调整。就古汉字发展的情况看,可以想见,以象形字为主体的那个时期的上古汉字的字量是很有限的,因为,反映在汉许慎《说文解字》里的象形字,也不过260多个。几百个象形字再加上来自刻画符号的少量指事字,用来记录上古汉语,肯定是不够的。甲骨文时代的汉字已发展到既表形也表意,今天发现的甲骨文字量就有3千多了;造字方法除“象形法”外,又有了“会意法”和“形声法”;写词的方式,除按字意与词意对应的原则之外,又出现了同音假借的纯表音原则。词语的书写顺序,大都合乎语序,只是字的结构尚不大定型。可见,汉字发展到甲骨文时期,是经过体系完善的变化过程的。到了汉代,从收录在《说文解字》中的字量看,已增加到9千多个,其中形声字占80%以上。字的结构基本定型了,形声造字法,上升为主要造字法。至此,汉字的体系又进一步完善了。表音文字体系的完善化,主要表现在字母表和拼写法的完备上。例如,塞姆字母只拼写辅音,不表示元音,体系原始,不够完善。塞姆字母演变为希腊字母之后,希腊人增加了元音字母,修订了辅音字母,调整了书写顺序,字母的形式也进一步定型。字体上也出现了“大写”和“小写”,“楷体”和“草体”的区别。这就给音索文字体系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②构形符号化的趋向。

人类的文字脱胎于图画,所以原始字形往往带有图画性或象形性。文字的本质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所以,文字产生以后,在构形上的发展趋势,就是符号化的程度逐渐加深。

汉字从诞生到今天,一直是保持者表意体制,即使这样,字形发展的符号化趋向也很明显。如“马”字在古汉字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具有相当的形象性,演变为大篆、小篆后,象形的意味已经不多了。③笔画简便化的趋向

文字的应用,是为了能把语言“写”下未、“读”出来。笔画简单就便于书写,也便于记忆,便于阅读,所以,笔画简化,是文字发展的又一趋向。表意文字字量大,字与字间构形上的区别性要求或理据上要求,往往使笔画不易简化,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删繁就简的调整。所以,表意文字笔画简化的发展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汉字自始至终贯穿着笔员简化的规律。不仅是笔画数目的简省,也包括笔画形式的简易。如“车”宇在甲骨文金文里像车形,笔画繁多。到了大篆、小篆,笔画已有所省省,到了楷书又省简,今天又写作“车”。和篆书相比,不仅笔数大大减少了,笔形也由圆转简化为直折。④体制的表音化趋向

这里说的“体制”主要指的是造字的方法。按照通常的说法,造字的方法不外表意和表音两种。表意率的造法主要是象形。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说拿汉字与西洋文字比较,汉字是表意的,西洋文字是表音的。这个篇二:语文研究性学习对语文课程研究性学习的认识

摘要:语文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形态, 本文从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类型、展示方式、教师的作用、影响几方面对其进行概述,对语文研究性学习做了一个基本的研究。

关键词:语文研究性学习;特点;类型;影响

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之一是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结构调整力图通过改变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课程结构现状,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需求,最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根据这一精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专门设置了“研究性学习”,并规定研究性学习是“每一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学分”。研究性学习学随之成为这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一、如何理解语文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就语文学科而言,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问题研究为主要内容呈现方式的一种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它不是独立的教学活动,而是服务于语文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教学形态的一种学习活动,并且它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是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核心,信息的处理能力,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基本观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

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研究性学习关心的是学习过程

也讲方法,但它较少强调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更关注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换句话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因此,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1)自主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学习什么内容,采用什么方式,哪些人在一起学习,提看法,完全不受老师的兴趣、爱好、视野的限制。有些学生想研究《红楼梦》中的人物,他们就可以组成一组,开展研究。对本地方言感兴趣的同学,又可组成一组,到各地收集素材,积累资料。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就在于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研究学习的内容,可以自由组合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研究方式。可以说整个研究小课题的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对,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 关键是学生能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全由学生自己做主,老师只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给学生做指导、15 ,而不是结果;研究性学习判断、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突出特征就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内容、方式、进度、实施地点、表现形式等都取决于学生个人的努力。(2)过程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重在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一个方案设计,一个广告创意,提出一种新见解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了解具体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否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学习过程的本身就是所追求的结果。(3)应用性: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a、概念学习:通过概念了解事物的性质;b、规则学习:懂得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

解决问题。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主要目的是发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它与一般性学习的主要区别。(4)开放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呈开放学习态势。由于研究性学习形式的改变,学生必然会突破原有的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学生是在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这种开放性改变的不仅仅是学习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学生可以到社会中去搜集民间故事,可以到街头去搜集广告牌的错别字,可以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研究自己喜欢探讨的问题。可以到网络上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总之,未来的学习方式将会有重大的变化。(5)问题性: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可以说,“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6)渗透性: 语文研究性学习由于语文学科所独具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可以渗透于其他一切学科的学习当中。当研究成果需要呈现时,常用形式一般为调查报告、小论文、实验报告的总结、书写。而写论文、写报告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语文能力的一种训练。所以说,语文研究性学习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类型(1)单篇课文文本研究:

语文课程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

法上下功夫, 其中关键一环就是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作学习研究的对象。语文课本中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很值得学生进行深人钻研 如《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研究

“婚姻生活的不幸者”等等有关人物形象分析的研究课题。(2)教材中不同课文之间的文本比较研究:

围绕作者、思想内容、文体写作特色等不同方面c、问题解决学习:运用概念和规则来 决定了语文研究性学习, 选用的,、“封建家长式人物”、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出版语文教材的。: , 语文教师应在开掘教材本身的研究价值和变革教学方, 以获得文学欣赏带来的种种精神上的愉悦, 学生可以得出“奸诈的资本家” ,具有可比性的文本进行比较研究, 来探索其中的异同, 找出各自规律性的东西, 借此提高鉴赏能力和读写能力。在此类研究性学习中, 比较典型的探究方法还是将教材中不同的课文就某一方面的异同进行比较阅读。例如: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中, 有古诗歌, 也有现代诗歌,可将王维的《山居秋螟》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进行比较阅读, 如两者景物描写有哪些异同? 两者诗歌的风格有何异同?由此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得出“ 写景诗中的情景交融”、“古代写景诗对现代写景诗的影响”等课题。(3)课文拓展研究:

为了把课文中的作家、作品的研究引向深人,由点到面,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教师可以引入背景介绍、文学史知识、文学创作规律、文学欣赏、比较阅读等方面的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 由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研究,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拓展阅读视野,去阅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文学原著、作家创作谈、文学评价、文学史、文学常识等课外读物, 努力将课文内容向纵向和横向拓展。例《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红楼梦》原著, 阅读红学家的评论等, 全面领会人物语言的个性化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课外广泛地搜集资料,从作者阅历、性格爱好、风格演变、时代背景等方面的动态变化中探究各种原因。(4)课外文本研究:

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不同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课外文本进行研究,如课文中从未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世界名著、唐诗宋词元曲等等。如“ 鲁迅文学作品研究”、“李白与杜甫比较研究” 等等,都可成为学生在课外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课外文本的研究,促使学生在课外有目的地去广泛收集信息,去博览群书,拓展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5)课外非文本语文类研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非文本语文类专题研究,例如:流行歌曲对写作的积极影响、广告创意中的语文现象、网络文学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新概念作文对中学写作教学的影响等等。通过课外非文本语文类专题研究,有利于学生树立“大语文”的语文学习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

四、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示形式通常有如下几种: 1,专题论文,比如《韩愈的论辩艺术》等。

2,文学作品比如《鸿门宴》的学习,学生可以写“戏说项羽”等,学生学《屈原》可进行剧本的再创作,这同样是文学作品。

3,专题卡片, 知识积累性的课题通常可以采用这种展示形式,比如“ 词类活用”的分类整理。4,课文评注, 文言文学习可以采用这种形式。5,调查报告。

五、新教材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 新教材研究性学习,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该成为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建议者, 教师关注的是如何促进学习,如何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方便。在组织安排学习活动中, 教师不应该把大量的时间放在组织教案和讲解上, 而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种种资源上, 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 从学习内容的确定上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 比如课文选文的提供, 教师应给予明确的建议; 其次,在课题选择上,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的价值评判, 从课题的确定到表述, 教师均应给予恰当的帮助;

最后,在成果评价上, 并不能简单了事打个分数或不关痛痒地作个简单结论, 而应该组织安排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使之产生碰撞共振的效果。

六、语文研究性学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完全不同。在传统的学习方式中,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宰,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对学习内容无从选择,不管喜不喜欢,都得去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拥有绝对的自主权。通常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探究。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教学相比,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新颖、开放,它一改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形式,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在调查研究、问卷访问、上网冲浪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学习主题的研究。这种新颖的学习形式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充分体会到在“做中学”的乐趣。研究性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能够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研究性学习中,不仅学习主题是自己确定的,采取何种形式进行研究也由学生自己选择,不同的研究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可以说每一次的研究性学习对学生来说都是全新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形式本身就能提高学生研究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都有一定难度。因此,在一般采用小组合作研究模式,即学生可以根据研究主题自愿选择合作伙伴。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都是“单兵作战”,即使偶尔有与其他同学交流的机会,也略显形式化。通常是在分析课文时,针对某一问题,教师会允许前后桌的同学“暂时”回过头去,讨论交流几分钟,尽此而已。其实学生间较有共同语言,他们的讨论交流往往能生发出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可是教师却视而不见,只是一心“传授”知识。而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小组的成员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关注同一研究主题,在一起热烈地讨论交流,进行思想的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共同合作完成研究,这些都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探索过程中虽充满艰辛,但“痛并快乐着”。因为它能满足学生探索新知的愿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随着研究的深入,学生可能会不断发现新问题,而这些新问题也能进一步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会转变为自主学习的持久推动力。(2)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

动机是人行动的内驱力,它能够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在研究性学习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主题的研究。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差的同学经常坐在“被遗忘的角落”,独自品尝孤独,他们得不到学习乐趣,自然没有学习的动力。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就不同了,由于自己的一技之长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他们第一次有了受人重视的感觉,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心,产生了“我要学,我要好好学”的强烈愿望。实践证明,有很多差生通过研究性学习重拾学习的信心。所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既是探究问题的学习过程,也是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成长过程。(3)有助于磨砺学生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保持学习持久性的动力。研究性学习是由浅至深进行探索的过程,研究课题通常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进行大量研究。对于早己习惯接受现成知识的学生来说,想要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并不易。在研究性学习中,有很多学生尝到了研究的艰辛,要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整理、调查取证,有时可能一无所获;也可能在研究深入到一定程度时,发现此路不通;总之,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体会到了研究的不易。许多学生都经历过这样的情感变化:开始兴致勃勃,中间可能打退堂鼓,最后又重新振作。但也正是在这个不断求索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力才能得到空前的磨砺。(4)有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个性: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的中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很多一线教师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了,越来越难教。”的确,较强的自我意识使现在的中学生大多个性张扬、外露,善于表现自我,有主见。但过强的自我意识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即一些学生做事时容易独断专行,不善与人合作。比如,在研究性学习的选题阶段,小组成员就容易产生分歧。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主题需要小组成员协商确定。学生针对某一选题进行讨论,往往会产生一些意见上的分歧,因为很多问题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小组成员因为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本是一件好事,俗话说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才最容易找到“真理”。但有些学生却心胸狭隘,听到有人反驳自己的观点,心里就不舒服,好像人家瞧不起他,因此同学之间有了隔阂。又如,在研究性学习的实践阶段,小组成员也较容易产生矛盾。研究性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研究任务,都各有分工,只有个人做好了自己份内的事情,才能最终解决问题。但有些学生却不善于与人配合,只习惯于“发号施令”,不习惯“服从指挥”。致使研究进程拖沓,研究结果没有着落。在这些时候通常需要教师从中调解,化解学生之间的矛盾。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久而久之,在一次次矛盾冲突被化解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懂得:在现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没有哪个人可以独立完成一项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与人通力合作,具有一种合作精神,要善于接受不同意见,善于倾听和交流,为了共同目标的实现,应求大同存小异,这样才能实现“双赢”。从这个角度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渐养成良好品性的过程。

总之, 语文研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生通过亲身的实践活动获取直篇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报告 高中研究性学习报告

从鲁迅小说看民族的劣根性 课题组员: 组长:武昭 意义:你猜

摘要:所谓“民族劣根性”,系指旧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在其反动本质下刻意培养起来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关键词:鲁迅 小说 民族 劣根性 研究方法:度娘

1.问题的研究:对鲁迅来说,“国民性剖析”既是个思想概念,又是他反思、批判传统的武器与手段。这促使鲁迅的“国民性剖析”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思想的尖锐性。鲁迅披露“瞒和骗”、“卑与怯”等国民性的外在表现,探究其得以孕育的深层结构,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特别注重对其中间层次一一社会心理进行分析,并由此展开反省、剖析与批判。作为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将文学艺术与哲学思想融为一体。“艺术作品如果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逻辑,提供现实生活发展的趋势、可能性,那么这种作品就是富于智慧的,有助于真理的认识。在大作家的作品中,艺术境界和哲理境界可以达到统一。”

鲁迅正是通过揭露和批判我们中国人的劣根性,找出民族衰败的病根,为中国文化的转型寻找出路。而鲁迅批判国民性的主要特色,则在于在批判的同时又总是深沉地思考着民族的处境和命运。他本质上是一位思想家,热切而不懈地关注人,思考人类、人生、人性等普遍性问题。在他那里,人生探索与哲学思考一致,文学典型塑造与国民的共性反思并存。那么,我们一同走进鲁迅的小说,去看看中华民族的劣根性。

2.研究过程与分析:我们通过网络、图书、长辈们了解到所谓“民族劣根性”,系指旧中国封建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在其反动本质下刻意培养起来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劣根性是传统文明的堕落,是千百年来封建理学和礼教遗留下来的疽痈。我们的祖先创造过许多灿烂的文化,但很不幸,我们在秉承这些历史文明和优秀传统的同时,那些封建遗毒也被承袭了下来,并且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的子孙。

中国现代史上,率先摘指于民族劣根性,并敢于剖析和批判的,当属文化智者鲁迅先生。鲁迅先生也是诞生于旧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思想上并没有摆脱传统儒教的影响。也是由于深谙中国封建礼教的黑暗,并且受西方文化思潮的熏陶,他才敢于冷眼社会,以时代先锋的前卫姿态,率先撼动封建礼教的基石。鲁迅的文章主旨始终萦绕在暴露旧社会最残酷、最丑恶的一面,他以犀利的笔触揭露封建礼教对人的摧残和压迫,由此,也促使他成为封建时代的“叛臣逆子”。

鲁迅毕生致力于国民性的批判和改造,他对国人劣根性的剖析,可谓一针见血,深入髓骨。尤其对于民族卑怯、中庸、奴性和专制的弊病,更是揭露的淋漓尽致。他的文章当中,总是充斥着对弱者的同情和悲悯。他惯于在“愚妄的欢呼”声中,倾听“弱者的呼号”,在社会风雨极度飘摇的年代里,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他一直在努力反抗和挣脱旧文化的桎梏,树立并且维护着“民族魂魄”的大旗。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是不难解读其用意的。他对于民族“劣根性”的精准定位和透析,使我们很容易从作者的角度出发,去感受那个时代晦涩的一面,以史鉴的尺子去衡量特定时期的道德标准。譬如,他对于国人“奴性”的分析,借用了臣民对于皇帝“不必会做事,只要会磕头”的“道士哲学”,从而抨击了民族劣根性的虚伪,在反省和批判传统儒学的基础上,倾力灌输他的“启民”思想。鲁迅是时代的产物,他的小说和杂文也是应运时代而诞生的。由于他的文章基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内容充满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现实意义,以至在当代我们仍然在效仿和借用。这不仅仅是出于对一代文坛巨匠的敬重,更是因为他的文笔真正是一个撬挖社会诟病的利器。就“劣根性”之说,鲁迅在他的小说和杂文当中,以尖锐的笔锋直指那些国民痼疾的核心,把个道貌岸然却又到处充斥着虚伪、狡诈、贪婪的病态社会剖析的鲜血淋漓。

当我们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鲁迅,来对待民族“劣根性”的时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总是有人对鲁迅恨之入骨了。细分析起来,一是因为鲁迅的笔真正戳到病态社会的痛处,让那些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龌龊不堪的“病人”发出难忍的哀叫;二是因为一些自称“写家”的痞子,不甘于笔头的“寂寞”,总想摆出一幅“文化新人”姿态却又自愧不如,到头来,还是无奈的承认“这年头想当个思想家什么的很有些难度,因为这道上站着一位叫鲁迅的冷面杀手”。鲁迅先生一贯推崇历史文明和社会进步,他之所以对民族劣根性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揭露,是缘自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意在唤醒民族觉悟,对封建渣滓进行荡涤和冲击。同时,也是在提醒着我们应该正视现实,看清自身存在的“劣根”。时间的长河已经跨越了世纪,我们却不敢在现代的熏风下陶醉,在吸吮着民族精髓的同时,尤其不能忽视封建的糟粕。那些民族的“劣根”极容易生存,有时候甚至还会发生“异化”,产生“变种”。君不见,眼下不是时兴阿谀奉承、人云亦云吗?这便是鲁迅先生描述的“做戏”和“无特操”。这是在私利底下衍生出来的乖巧和圆滑,进而论之,则应归结为由“专制”派生出来的“奴性”。

再就是我们不能对“中庸”充而不闻。鲁迅先生对于国人分析的很透彻,他认为“中国人向来是喜欢折中、调和的,一间屋子太暗,你提出来开个窗户,他们便来阻止。你说要把房顶拆掉,他便出来调和,同意开窗了。”这个比喻很贴切,也切中了某些惯于恪守消极生存法度的国民的要害。当然,这不是本质,按鲁迅先生的分析,“中庸”的态度一般是被“逼迫”出来的,“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于在畸形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需要。” 3.研究结论:“鲁迅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世纪的风雨却将这个伟大的名字深深地印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所要继承和发扬的,是鲁迅的那种精神,是那种“怒向刀丛”、“横眉冷对”的伟丈夫气概。这却不是要你去做鲁迅,鲁迅是“做”不出来的。再说了,时下是一种“繁荣、稳定”的背景,这种情况下需要的是“褒扬”和“歌颂”,如果背其道而反之,别说一个鲁迅,即便出来十个鲁迅,也难免“六路碰壁,外加钉子,呜呼唉哉。①私欲较多、地域观念太强。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无疑是各自为战,形同散沙。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打算,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最后是有相同利益的人抱在一处,使力量分散,被人一一击破。其实,我们也有万众一心之时,开国之处,全国人们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虽然穷,但充满了斗志。难道是现在的人们太有钱了?韩国人比我们有钱吧?为国家度过经济风暴,他们捐金捐血,与国家一起共渡危机,我们的国人行吗?这恐怕还是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培养出良好的社会风气。再说世界杯时,整个韩国球迷群体,你无法分清哪是汉城的、哪是水原的,而中国球迷一看便知他们的家乡在哪,因为他们早把籍贯写上了横幅,一省一市,连一县一乡都有,试问,在外国为何不能统一称自己为中国人? ②有柔弱性和妥协性。我们自称中华民族是善良的民族、爱好和平的民族,谁想过我们的敌人正喜欢我们民族的这个特征。打你时,你会忍、打疼了,你不声不响的敲下牙齿往肚子里咽,凶手事后还特别容易得到宽恕,这样的民族不被人欺侮才怪!说英吉利,我们会想起坚船利炮的大航海时代、说德意志,我们会想起铁血征服的历史,而我们呢?除了成吉思汗的短暂辉煌,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只有万里长城,那是什么?防御之物,说难听些――不思进取。③文过饰非、言喜不言忧。我们的传媒里,老是说今年经济长几个点、哪里又超额完成目标,似乎全国形式有好无坏。不好的一面呢?为何不说?今年又有多少人下岗?失业率有多少?产品有多少囤积?沉醉于喜讯的民族一旦发现事实不如想象的完美,会丧失民族的斗志,领导人沉醉于喜讯,会趋于昏聩。历史上多少明君就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故步自封。鲁迅说的拿来主义看来并没有深入人心,我们有时还沉醉于我们民族辉煌的过去。历史书上不还拿四大发明沾沾自喜吗?语文书上不还提着地大物博、长江黄河?什么年代了,我们远远落后于世界,应该有忧患意识。一直被我们痛骂的日本,忧患意识多么强烈,深怕有朝一日醒来已经被人超越,以至于写下不少科幻小说,说若干年后被中国占领,大家觉得可笑?我觉得可怕,因为他们想到了,以后就要坚决避免让这发生,我们呢?除了空想,干什么了吗?值得思考和学习啊!

我认为中华民族劣根性是奴性、官僚主义、贪便宜、耍小聪明、不守秩序、窝里斗、嗓门大、急功近利、虚荣。“任何一个名族的文化,都像长江大河,滔滔不绝的流下去,但是因为时间久了,长江大河里的许多污秽肮脏的东西,像死鱼、死猫、死耗子,开始沉淀,使这个水不能流动,变成一潭死水,愈沉愈多,愈久俞腐,就成了一个酱缸,一个污泥缸,发酸发臭。”柏杨先生如是说„„

中国的文化也就是一个酱缸的文化,我们或浅或深沉浸在酱缸底层,浑浑噩噩活着,滋润着,陶醉着,沉睡着,享受着。偶尔外来优秀文化的一点侵扰,一点搅动,打破了我们自我陶醉的阴沉,我们便不安了,躁动了,甚至抵触了,于是各种假话,虚话,大话,脏话,毒话全部放出来,煞有介事地守护这个酱缸„„一个随处可见脱口而出的词语“崇洋媚外”我想很多人都不陌生的,外国确实比我们优秀的地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崇拜,不能敬仰,不能学习?难道死守着酱缸,死守着一成不变就是爱国,就是维护了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清醒认知?冷静下来想想,这种顽固的自我崇拜大抵也源于中国文化的本源。中国是个泱泱大国,却全然没有泱泱大国的胸襟,我们见不得人家好,不懂得真正尊重别人,如果觉得自己的是好的,那么在你眼中其他的就都是劣等的了。我记得上初中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有两个朋友,一个喜欢科比,一个喜欢麦蒂,两个人在课间争论攀比的不可开交,谁都认为自己喜欢的是最好的,于是到了最后,一方说“死臭死臭的科比”,另一方不甘示弱,也跟着讲“死臭死臭的麦蒂”,虽然也许只是带着一种玩笑的意味,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不容纳的心里,这里我并不能说自己做的如何如何好,只是很纯粹的探讨一些东西,虽然从小我们一直都会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但是我自信我们做的没那么好。

中国人向来喜欢互相猜忌,明争暗斗的,我不相信所有的人都是那么诚心赞赏别人,由衷的敬佩别人,即使看到别人优点的同时也要故意加上个“但是”以提醒自己别人还是有缺点的,看到别人幸福得不得了,羡慕之余总有点暗含走着瞧的心理,就像柏杨先生所说,“我们名族心理上长期受到压制,只好用这种情绪,使自己平衡。” 打开自己的心胸,宽厚的接纳别人,坚守着自己的优势,做一个有主见又懂得欣赏他人的人,才是华夏儿女应有的素质,才是一个泱泱大国应有的情怀,我们需要每个人都成为鉴赏家,明智的对待自己,更加正确的对待别人,很多时候,都因为自己的主见太强,以自己眼见的表象认定一个结果,然后自己成了“主”,别人都成了“贱”,然后集体混杂在一个酱缸中,于是倒戈相向,明争暗斗的悲剧接连上演„„在参观了印第安人的废墟和他们的保留地之后,柏杨先生说到“一个名族的覆亡,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但不是不可能。每当我看到印第安人废墟,和他们文化的停滞,就感到心如刀割,不由得想到,会不会有一天中华民族也和印第安人一样?”我想此刻的我们都会认为不可能,因为我们历史这么悠久,人口又那么多,可是柏杨先生却说“宇宙茫茫,五千年只是霎那之间的事,人类还要生存五千亿年呢,和五千亿年相比,五千年所占的是个很小的比例。人口的多寡,也不足以决定一个名族的兴亡。当初欧洲人第一次登录美洲的时候,印第安人也非常多,远超过白人。这种情绪上的懵懂,使我非常难过,觉得我们中国人是不是遇到一些问题了。一个很突出的困惑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中国还不够强大?我们具备了各种强大的条件,那么,一定是促使我们不强大的条件,远超过了各种强大的条件。”有时候我不由得去想,的确是这样,中国人口太多了,多到如果每个人张着口,那么整个喜马拉雅山都能被吞下去,那么中国要强大,就必须让我们大家力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必须每个人都是有质量,有素质的。然而有时候却很不如人意,打个比喻,就像有人说,“每个日本人都是一头猪,然而三个日本人加起来就是一条龙;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然而三个中国人相加反而成了一头猪。”中国人适合窝里斗,适合挑拨,不适合合作,不懂得磨合,喜欢狂妄自大,不喜欢礼贤下士,互相争,互相斗,坚决不合作,是一种很散很乱的风气,然而其实谁都清楚的知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那是怎样一股强大的力量(有例为证不一一列举),是的,危险时刻,我们终究会站在一起,然而只要是风平浪静,酱缸的那种酸臭味就又会开始泛滥。

解读“语文研究性学习” 篇6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能动性,即指促使学生能动地学习。研究性学习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它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能动性表现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根据自己存在的疑问,自主地选择研究,能动地学习,从被动吸收发展成为主动探究。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习过程不是对新信息的直接吸收和积累,而是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这种作用中,包括了主体对知识客体的选择、批判和创造。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文的意义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生成的。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由此看来,在语文研究性学习中,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

2.问题性,即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意识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会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语文学科在问题意识培养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阅读文本是信息丰富的问题源,阅读文本的过程是问题诞生的载体。语文研究性学习通常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展开。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并进行成果交流,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放性,即指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研究性学习的前提是必须搜集、占有大量的资料。由于当前语文教学中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的人文学科,其最高鉴赏境界就是共鸣。语文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独立研究、互相探究、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必然发生思想上的碰撞,只有集中于相关问题的研究,学生才可以自由地走动,相互参阅资料,以实现资源共享。

4.整合性,即指实现多种语文能力的整合。传统的语文教学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整篇课文被肢解,毫无美感可言。而研究性学习是针对某个问题而动,它通常包括三个环节:信息吸收,分析归纳,成果表达。它较好地实现了多种语文能力的整合。

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原则

1.教师指导学习与学生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自主地探究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是它的课程价值所在。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但并不排除老师的学习指导,相反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还认为,教学“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学生逐步摆脱老师的过程。研究性学习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尤其是开始实施时,老师更需要提供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指导学生去研究,“扶”着学生走一程,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学习方法。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要“少而精”,“指导要得法”。

2.独立研究与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自选课题,自我探究,自我解决,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积极培养学生的个性,完整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个人独立研究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但是由于学校图书的数量、学生个人的文化积累程度等因素的制约,依靠学生个人的力量往往难以解决复杂的问题。因此,学生之间必须充分交流和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占有资料,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3.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研究性学习力图弥补原有教材的不足,改革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创造课堂教学独特的意趣。但是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每一个问题和课题的研究与解决都会涉及很多知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很自然地在各学科之间架起桥梁,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来探寻未知的知识,使自己原有的知识向着更深更广的方面拓展。语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语文学科拓展到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了自然、历史、社会,真正注重了学生视野的开拓,语言文字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4.广泛阅读与专题研讨相结合的原则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研究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书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研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思维相对活跃,他们总是对答案提出疑问,希望另辟蹊径,提出更新的见解,这就必然促使学生主动去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或从事其他研究性活动,为他们所思考的问题提供足够的证据。而他们经历了信息的选择、分析、综合、表述等一系列研究过程后,便以更深刻、更透彻的眼光解读课本中的文本。语文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教育,必须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继承民族文化传统,汲取现代文化精髓,形成文化底蕴。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也提出了课外自读文学名著(10部以上),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300万字的要求。因此,语文研究性学习应当以教材为纲,以整理、积累知识为目的,重在知识的收集、归类、辨析,使知识条理化、集约化,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增加语文“内存”,夯实语文功底。

三、语文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过程

1.通读课文

这是研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以后研究学习时能否选择主题和选一个怎样的主题。通读课文时可以依据体裁采取不同的通读法:诗歌可以采用吟诵的形式,散文可以采用配乐朗诵的形式,戏剧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小说可以采用播放电影的形式等。总之,首先要让学生对文本留下深刻印象。

2.确立课题

这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它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成果的水平、价值和境界。就确立课题的角度来说,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研究方向,甚至同一文本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但每一个问题的研究价值却并不是一样的。这取决于教师的指导,取决于学生占有资料的多少,取决于学生个体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如小说,我们可以扣住人物形象、环境、语言、主题作研究,通过发掘作品的典型性来理解作品,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再如议论文,我们可以扣住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作专题研究,把论点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发掘出来,把论点与论据之间的统一关系凸现出来,把议论文的语言风格体现出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某一个方面作为研究方向,确立学习课题。

3.探讨研究

这一环节是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它要求学生以个人研究或合作研究的方式就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制定出一个学习方案,即制定出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及方法途径,这时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地搜索相关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些工具书或提示查找范围,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商讨,最终的学习成果是以文学评论、考察报告、调研报告的形式出现,还是以课件、卡片的形式出现,以便学生对研究的目标、内容、方式、进程等有一个充分的理解。其次,每个学生进行个体的自主学习活动,或观察、调查,或阅读、查询,或归纳、整理,尽可能掌握第一手资料,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如对《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研究其诗文史料引用的学生,就会去查阅相关诗词选集或作家研究集;研究荔枝本身结构的学生,就会去查阅生物学书;有的学生还能用Authorware制作课件,将荔枝介绍得明白无误。这一环节中,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共同研讨,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

4.成果展示

这一环节是学生实现自身的研究价值,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别人共享的过程。它具有强化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再研究的作用。在展示过程中,赞同者和反对者都会拿出自己的依据,进行分析、归纳、整理,以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学生的资源开始共享,各种语文能力得到培养。无论是采取小组会晤、班级交流或是其他方式,目的都是提供一次思想碰撞、资源交流的机会,从而共同提高。

5.总结评价

这是进一步对本次研究成果的肯定,把学生个体的研究成果上升为理性认识,把学生的零星所得整理成具有逻辑性的成果。

6.课后延伸

这一环节让课内未能完成任务的学生继续研究学习,并且提高要求,进一步激发学生再学习、再研究的欲望,使语文学习更为深入。

四、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应处理的几个关系

1.新与旧的关系

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虽然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模式,但任何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都有其理论背景,绝不会凭空产生。《中庸》就明确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学生个人能动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很有研究性学习的味道。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五步问题教学法就是研究性学习模式的雏形。问题教学法注重问题研究、联系实际、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于20世纪初在欧美风靡一时并传入中国和苏联,但后来由于未能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遭到尖锐批评而衰落。然而,“当代各国对培养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的迫切要求,又使人们重新考虑问题教学的合理性……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法就代表了这种趋势。”现在美、法等国,研究性学习都很流行,如美国“在课内,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研究性课程’,老师很重视指导高年级学生自己找题目,查找资料,撰写报告”。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叶圣陶先生也说“尝谓老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老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所以研究性学习模式绝不能算“新”,相反较“旧”,但“旧”并非坏事,我们可以从研究性学习模式发展的曲折道路上获得大量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及重复无效劳动。

2.主与辅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中,即使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研究和解决问题,但学生活动在教学中仍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辅导地位,教师不可越俎代庖,必要时才适当给予启发引导。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就是这个道理。但是学生靠自己探索获取知识费时过多,难度较大,若无高水平老师的及时指导,学生的独立研究也易产生盲目性,失去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辅导作用是很关键的一环,缺少这一环,学生的主体地位虽说似乎更突出,实际上,如果学生的学习是盲目的,学生学到的知识将是零散的,甚至什么也学不到。

3.精与泛的关系

“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学习资源从语文学科拓展到数、理、化、天文、地理等,从课堂、书本延伸到自然、历史、社会,甚至注重了学生视野的开拓,语言文字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固然是好事,但这毕竟是语文教育,是教学生掌握好语文这“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吕叔湘先生在谈到“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时说:“第一,我认为每一个做教学工作的人必须首先认清他教的是什么。”语文课绝不同于其他课程,而且语文课时有限,学生的精力有限,语文课也不可能包罗万象。如果把数、理、化、天文、地理、自然、历史、社会等东西都往语文课堂里塞,势必会导致语文课宽泛无边,以致淹没了语文的本来面目。这就需要教师对研究性题目进行精选,但同时要注意题目的延伸性及对课文的深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主要是学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以及文中精美的词语。如果研究性题目是“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深层动机是什么”、“这种精神与他的人格气质相符吗”能够深化课文主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如“岳阳楼的历史变迁”、“岳阳楼的历代名人”等题目就显得非常宽泛了。

4.深与浅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如果稍深一点,在相关的知识结构、能力范围及资料都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达到使学生“跳起来摘果子”的目的,但如果题目很深或很浅都难以达到这个目的。如学习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赤壁怀古》,我们可以列出这样的题目:“苏轼怀的是什么古”,“豪放词的风格特点”,但如果列出诸如“豪放词与婉约词的比较”,“词在文学史上的流变”此类题目,对高中学生而言则太难;而如“文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苏轼生平简述”对高中学生而言则太易,都不能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开启语文教学新途径 篇7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好的语言文学素养、一定品味的审美情趣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研究的角度去进行教学。新《课标》同时指出:“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研究性的学习方式。”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方式?其意义何在?基本特征怎样?研究性课题如何筛选?又如何实施?

1. 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对学习材料、学习问题的探索研究,探寻追究。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意义呢?首先,研究性学习突出了主体性原则,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求知。而传统的学习方式,多半是学生被动地学习和接受,被动地训练和作业,其主动性受到压抑和限制,创造精神受到禁锢和扼杀。研究性学习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其二,研究性学习突出学生语文实践的学习。语文学习,归根结底是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好语言。语文的人文精神,既体现在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上,又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上;语文学习,重要的是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实践中,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能力。第三,研究性学习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教育部规定中学生一年要有80万字的阅读量,这对一天有8小时左右在学校的学生而言,难度非常大。目前,中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第四,研究性学习是合作探讨、共同提高的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指出:21世纪的学生应当“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求知”,而研究性学习,对初中生而言,就意味着一种群体合作的精神。初中生由于阅历、视野、经验、方法等方面的不足,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共同搜集信息,查阅资料,互相讨论,各抒己见,往往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因此,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养成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养成尊重他人、虚心好学的品质,养成帮助他人、共同进步的精神。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发现问题,互相质疑,不断否定,不断创新。研究性学习还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如推断式研究,能够使学生由已知到未知、由现象到本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批判式探索,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盲从,有独到见解,独立思考的习惯。想象式探索,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跨越时空,驰骋思维,无拘无束地放飞想象和创造。想象之鸟一旦高翔,学生心中就会跳跃着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意象。

2. 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其一,重视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维水平的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不一定是“具体”而“有利”的制作成品。学习者是否掌握某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能否对新知识有所选择并能够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新发现、新创造。

其二,强调学以致用。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又一基本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应用,而不是重在掌握知识的量。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上,侧重于问题的解决。

其三,重视学习体验。研究性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理性知识,如方法的掌握、能力的提高等,还十分重视感性认识,即学习的体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是间接经验,而现代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需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包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学习者直接参与体验。

其四,力求全体参与。研究性学习主张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从理论上说,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习者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个性特点,拟定恰当的研究计划,实现个人的研究目标。同时,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必须依靠伙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才能完成,这也培养了他们的群体合作精神。

3. 做好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定

要使研究性学习顺利进行,首要的工作是课题筛选,笔者认为方法有二:其一,从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语文学习生活,是激发和启迪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产生的唯一源泉,缺乏这一源泉,研究性学习只能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必须要让学生直面自己的语文学习生活,选题范围要小,角度要新,让学生易操作,树立信心。如教学《纪念白求恩》,笔者要求学生从图书馆查找、从网络上检索关于白求恩投身中国革命事业的光辉事迹,然后在班里出一期主题为“为人民服务”的墙报,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其二,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出发。研究性课题的筛选,需估计到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若所选的课题大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就会给研究性学习增加一定的难度,给学生造成“难以下手”的困惑,继而失去信心。因此,研究性学习必须以教学为依托,在内容上应是课堂内容的拓宽、加深和运用。遵循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是课题不可忽视的原则。如教学《凡尔赛宫》时,与《巍巍中山陵》进行比较阅读,进而比较中法建筑美学的异同,深刻理解中法建筑文化的内涵,既新颖,又能达到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4.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施过程

研究性学习具有其独特的基本结构:问题——探索——质疑——练习。教学程序:提出问题,激发诱趣——师生共同参与探讨——引导学习,归纳概括——质疑问题,答疑解惑——分层练习,反馈矫正。这种教学程序,一般来说可按如下步骤实施:

第一,铺设背景知识。在研究性课题的实践中,应力求形式多样,尝试建立多维、互动的创新教学模式,避免教师独占讲台,一统天下,或者学生散兵游勇,各自为阵。因此,不应是教师就某个材料让学生理解、识记,也不应是教师撒手不管,任其自由。在提出课题之前,教师的职责是就某一问题创设情境,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索动机,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积累,为确定研究性学习的范围、角度做准备。如教授专题《鸟》时,可以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将活动分为几个板块:“咏鸟诗”“与鸟相关的散文”“濒临灭绝的鸟”和“鸟濒临灭绝的原因”。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任选一项作为自己的研究专题,同一专题的同学组成一个活动小组,并自主选出组长。在组长的组织和领导下,制定本组的活动方案。接下来搜集材料,处理材料,要求同学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在活动中,每个人既要展开独立的研究,又要与本组其他同学及时交流,互相合作,共同探讨,形成本小组的研究成果,然后全班交流,最后进行知识竞赛。

第二,学生提出课题。在创设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课题,这一步骤是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筛选的关键。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要加以指导,如指导课题的范围和角度等,可以将课题剖析成几个小角度,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选择符合学生个性的研究性课题。在思考和拟定课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尊重其个性,发挥其自主性。同时,教师还应解决课题中隐含的争议性,以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圆满筛选出研究性课题。

第三,教师归类反馈、撰写教学反思。学生完成了研究性课题后,教师必须一一过目,仔细研究,认真推敲,进行整理工作,如范围太大的课题,应缩小视角;缺乏创意的课题,应转换视角;空泛浮夸的课题,应果断删除。最后,教师将审视过的课题落实反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研究的乐趣。教学反思能及时检查,总结教学中的得失。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篇8

口语交际即口头言语交际, 指的是人们运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强调指出, 口语交际要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 在各种交际活动中, 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发展合作精神”, 并且把“口语交际”作为语文课程五方面内容之一, 这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明天、为学生将来的发展着想的指导思想, 这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是没有如此明确的。

综合性学习, 2001年,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提出“综合性学习”这一概念, 首次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 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 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突破, 也是语文课程内容的一个亮点。

语文综合性学习总目标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本文研究涉及阶段目标第四学段 (7~9年级) , 具体目标为:“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 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 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 共同讨论, 选出研究主题, 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 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 讨论分析问题, 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 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搜集资料, 调查访问, 相互讨论, 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分清原始资料和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援引资料的出处。”该目标强调获得亲自参与的积极体验;强调学会合作和探究;强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强调学科知识与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二基于现实的有效性教学路径

1. 要消除一个误解

笔者在本论文中把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合并并不是对这两项教学内容的忽视。一方面是因为苏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教材编写上采用“合成单元”的设计思路, 围绕主题词把读写口语交际 (或综合实践活动) 加以优化整合, 使之彼此渗透、互相联系, 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和语文学习效率;另一方面, 笔者认为2001年, 新一轮课程改革首次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相并列, 是强调了这五项内容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平等, 在培养学生上作用相当, 而不是要求在课时分配上均等, 在教学容量上一致。

2. 要正视一个现实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实施和落实, 并非像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那么美好。理论上的美好前景并没有为改变现实起到实质性的作用。从笔者教学调研的情况来看, 很多学校把它当作教学的附庸、课堂的点缀, 甚至眼光从未顾及并正视过它, 它成了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项内容。走进课堂, 依然只有基础知识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 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最多只在考前作些应试方面的指导。审视中学语文教学现状, 我们发现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教学虽然在《语文标准》中具有与读写教学相等的一席之位, 但实践操作中却已成为一纸空文。

3. 要探求一种方法

笔者在初中从事一线教学, 加之考查调研后发现: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效教学的可行路径之一。

第一, 明确研究性学习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 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这个定义充分显示, 研究性学习虽然首先是以课程形态进入中学的, 但它更是一种学习方式, 这一点首先可以从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的中得到验证。

第二, 我们要把握“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追求, 它是指“在语文学习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研读语文现象, 获取知识, 掌握规律, 了解社会, 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

由此可见,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开放式、综合性的大语文。它是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外而内, 即研究的方向由课外、校外向校内、学科回归;另一种是由内而外, 即研究的方向由文本、课内向课外、校外拓展。二者都强调需要确定研究的主题 (或专题) , 强调学习要保持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强调要注重学习的全过程, 而这一全过程必将为学生提供实际有效的交际任务, 也只有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交流合作方能达到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的目的。因此, 笔者认为这对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来讲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三语文研究性可行性分析

1. 与时俱进

语文研究性学习和作为独立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不同, 它是对原有课程进行改造, 把新时代要求融进原有的语文课程中, 不是另外增加一门课程。这正符合现在的初中语文教学实际, 解决了时间不足、精力有限的问题。

2. 尊重唤醒激情

要使学生主体“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 教师必须切实转变观念, 树立服务意识, 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刺激学生的发现欲, 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具体教学中, 教师可以多种方式营造“研究性学习”氛围, 如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 以课堂讨论、辩论为形式, 促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以小论文、小作文为依托,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结果等。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 能使他们精神振奋, 思维活跃, 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常州市实验中学语文组在这一方面先行一步, 其中“桥文化”“胡同文化”等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功开展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实践证明, 学生对语文研究性

传统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变迁,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 在教学中已明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中学语文学科的新课标指出,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各项设计已越来越多样化, 这些设计已越来越需要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穿插辩论模式教学, 是一种通过教师设定一个命题, 然后布置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收集相关论据, 然后在教师引导下进行辩论, 最后综合归纳成条理性的知识板块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初步研究了辩论模式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学生学习的过程性。

一中学语文采用辩论模式教学的意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语文学科中议论文较不易被学生所接受, 枯燥乏味常使他们望而生畏, 新课标内容的构建已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 使教学内容有了可辩论性, 因此构建辩论模式教学, 可使学科内容更具条理化、信息化、口述化, 也更生活化, 因而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口才、合作与交流能力, 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也使单纯的学科知识与语言表达、信息处理、逻辑推理、思维方式等各种技能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新的时代, 知识大爆炸, 信息满天飞, 人与人的合作与交流显得更为重要。怎样处理信息, 从何种角度思考问题, 怎样表达, 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辩论中去体会、去提升。因此, 在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穿插辩论模式教学, 促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使学生能善于从正、反两方面去思索问题, 并使学生在学以致用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让学生终生受益, 对培养新型的现代化人才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二辩论模式教学具有可行性

第一, 现代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适合辩论模式教学。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喜欢自我表现, 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渴望自我探索, 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不知所措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这些正好说明了他们更喜欢一种能让他们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 而且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去获取体验与知识。辩论模式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与同伴合作与交流的心理体验;同时辩论教学方式又让他们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体在辩论过程中的乐趣, 并有时会体会到挫折和失败感, 能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

第二, 新课标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适合辩论模式教学。在传统的授课方式中, 教师与学生角色在新课标下已发生了转化, 新课标下,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

学习——这种不仅以获取知识为目的, 而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有极大兴趣的, 在活动中同学们焕发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在教师的引导下, 深入挖掘教材、质疑解疑, 尝到了语文学习的快乐, 主体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然学生的热情参与也感染和激发了老师们的教学热情, 如此良性循环。

可喜的是, 我市上上下下都很重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体,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探索学习的苦与乐、得与失。这种角色的体现在辩论模式教学中再明显不过, 教师通过设置论题来达到引导学生的目的, 学生确定正、反方后, 围绕论题而展开搜集相关信息的活动, 并从中汲取知识, 成为学习的主人, 并在辩论中不断地疏理知识点, 提升能力。

第三, 从教学指导思想来看, 义务教育的中学阶段适合穿插辩论模式教学。教学指导思想中, 要求在教学中要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变换思考的思想、收集与统计的思想、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集思广益的能力, 所有这些需要渗透的思想方法和需要培养的能力, 都可以在辩论模式的教学中去体现, 这也是教师实施辩论模式教学核心的指导思想。

三辩论模式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精心制作一个命题, 在辩论模式教学课堂中, 教师根据教学紧密相连的内容, 精心制作一个内涵或外延都能让学生有论可辩的命题, 以便让学生能力所能及地去收集相关的论据。命题设立后把学生分成正反两方, 让他们分别收集各自的证据材料。

在辩论模式教学课堂中, 通过学生的群体发言、个体发言, 正反两方互相辩论来完成辩论教学的主要过程。辩论中, 要求学生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 鼓励说理;辩论中, 教师可随时注意辩论的方向, 对有理有据的论述应予支持, 对偏离主要方向的言论可适当纠偏;在辩论的最后可由学生进行口述总结, 也可用布置书面作业的形式进行书面总结, 或在教师的帮助下把辩论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具体化, 从而达到辩论教学的目的。

四辩论模式教学具有学习的过程性

辩论模式教学中的主要对象——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无时不在学习, 为论点寻找论据的过程就已经是一个自主的学习与积累过程, 在辩论过程中更是学习的过程, 有辩驳, 也有汲取, 更可以从对方的观点中去探索知识点, 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正所谓辩论胜利学到了东西, 辩论失败同样也学到了东西。

辩论模式教学中每一刻都可以拓展自己的学识界面, 不论是正方人还是反方人的一个观点或一句话, 都有可能点燃自己的智慧之光, 启迪自己的思维方式, 使知识得到不断的补充, 头脑不断地清晰, 愈辩愈明。所以说, 整个辩论教学也是一个不间断的学习过程。

[责任编辑:李锦雯]

笔者所在学校已把这一活动变为常规性活动, 组织学生全年开展, 每年都会给学生专题辅导。因此笔者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要借助这股东风, 积极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 让它成为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途径, 以切实解决现实教学中忽视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问题, 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篇9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 学生从自身生活、社会生活及其未知领域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 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考察、实验和访问等一系列实践活动, 用科学的语言将课题研究活动中的体验表达出来, 达到增强社会实践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独立的观察、思考、推理和判断能力, 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并为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研究性学习, 改变传统接受语文教学方式, 培养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索能力, 明确研究性学习的要求、组织形成、一般程序、学习评价, 有利于教和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研究性学习

1.通过研究性学习, 改变传统接受式语文教学方式有利于教和学,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能。

传统学习语文的方式, 教学质量不高, 经常有少、慢、差、费的现象,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在那里?这是原有的语文教育、教学条件下, 许多学生偏重于语文知识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 他们只立足于被动的接受语文教师的知识传授。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针对这种情况, 当前初中语文教改的重点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探索、调整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帮助学生改变简单的接受语文的方式, 开展有效的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 形成了对语文知识的主动探索, 并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学习方式, 这就是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原因。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老师照着教材、教参讲授, 学生在下面听, 它限制了语文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研究性学习则不同, 它强调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作用, 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探索、学习语文知识, 在实践中促进教师的发展。面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师更要不断的学习, 这就是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原因。

2.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每个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以前的语文教师在授课之余, 也进行一些文学社团活动, 培养了不少语文尖子。但那些文学社团只吸收少数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那些后进生看到别人有活动, 羡慕得很, 希望自己也能参加。我们能否让全体学生都来参加这种开放性研究、实践的活动, 让更多的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已有实践表明, 每个初中学生可塑性很强, 都具有发展的潜能。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见得比别人差。例如我在讲《那树》这篇课文时, 开展了一个名为“发展与环保”的研究课题, 目的是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几个平时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组合在一起, 我曾经不放心, 但在研究性活动中他们积极开动脑筋, 分工合作, 广泛收集资料, 访问专家 (他们都很大胆) , 实地考察, 最后取得很好的研究成果。这给他们很大鼓励, 也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自学和探索能力。

有人认为初中生年纪太小, 不适宜开展研究性学习。我认为这是片面的, 美国的小学生都可以做到, 我们的初中生难道不可以。又有人会说那是在美国。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国情: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方针。每年大约有50%初中学生升上高一级学校深造, 其中约半数的学生将成为社会劳动的后备军, 要分级分批走上工作岗位。如果我们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不能在初中阶段完成培养他们自学语文的能力, 那么他们日后的生活与工作实践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不懂得自学语文, 那很难成为一个有文化的劳动者, 他们不具备继续深造的能力, 久而久之回到文盲的境地。因此, 这是很有必要的。

众所周知, 教育部所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中学生语文教学大纲》将研究性学习纳入必修课, 但是如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 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索, 高中语文教学会很被动, 许多学生要补修语文这一课。因此必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二.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和实施研究性学习

1.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要求。

初中生刚刚从小学毕业, 只掌握读写的基础知识, 好奇心强, 可塑性强。他们既需要学习大量语文知识打基础, 也需要研究性学习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与其他类型学习方式相比, 首先它更注重语文知识技能的运用, 而非掌握语文知识数量, 重在亲身参与语文探索性活动获得感悟和体验, 因此教师们不要只注意学习的结果, 学生写了多少篇文章获奖, 而应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语文学习与研究方法。其次它面向全体学生而非个别尖子学生。教师们眼睛别只盯着作文写得好的学生, 而应重视每个学生的各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再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要把研究性学习和讲授式学习对立化。因为初中学生年纪小, 知识能力弱于高中生, 为了让学生真有收获, 最好能放慢推进的速度, 把每个环节设置得更具体些, 教师是要多些“导讲”, 不要放任自流。要允许学生提问, 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2.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是怎样的?它采用组成课组以小组合作方式展开学习探究的较多。本文以鲁迅的《孔乙己》为例加以说明: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确立研究课题。预先准备做个课题供学生选择: (1) 谈我最喜欢的一部鲁迅作品; (2) 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源; (3) 孔乙己和范进的性格有何异同; (4) 联系现实, 谈谈当今有无孔乙己式的读书人。接着组成3-6人的课题小组, 学生自选研究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为组长, 可以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 (教师、家长、校外人士等) 为指导教师, 研究过程中, 组员们要分工协作, 各展所长, 协助互补。有时, 为了了解学生个人的研究能力也可采用个人研究的方法, 但这要在大多数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的基础上才可实施。为了节省时间, 全班集体讨论结合的方法有时也可以在语文课堂运用, 但这需要学生预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指导初中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

以“鲁迅专题研究” (其作品在初中语文课本有十几篇) 活动课进行的研究性学习为例, 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是:

(1) 开设鲁迅作品文学讲座, 在资料中 (有条件的在网上查询) 查询中山大学, 寻找他在中大的足迹。目的是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 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存, 诱发探究的动机。

(2) 指导选题。研究性课题可以由老师提出,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而定。也可以师生合作, 确定题目。与学生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较小的课题受欢迎并容易实施。如“鲁迅精神还有用吗?”“少年闰土和我的童年”等。

(3) 制定研究计划。课题组可由学生自由组合, 共同制订计划, 教师适当调节。研究计划要有目标、有方法、有过程的设计, 教师可整体来指导, 学生修改, 避免走弯路。

(4) 实施研究。学校、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保证, 创造必要的条件, 并对研究过程中的问题给予指导。例如组织参观鲁迅博物馆, 介绍图书资料的查找方法和渠道。学生也要随时记下自己的感想体会。

(5) 写论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整理鲁迅的有关资料, 根据自己课题的需要来进行取舍。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写论文的基本方法, 提供一些范例让学生模仿、学习。论文交上来后, 要指导学生修改。

(6) 论文交流研讨。通过交流研讨, 思维碰撞, 大家对鲁迅其人、其文有更深入的了解, 丰富了自己的知识, 因此这是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必要部分。以上只是我在实施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索中一种常规做法, 在实际操作中语文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截取其中的某一环节, 或者着重做资料收集工作, 或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讨论结论等等。

4.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

(1) 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评价要重视过程、重体验、重全员参与, 不要只看结果。教师要边指导边评价, 随时激励学生。

(2) 要重视三个环节的评价:一是开题评价与指导。不要讥笑学生的选题, 打击其积极性。二是定期评价与指导。表扬做得好的小组, 鼓励遇到困难的小组, 给予帮助。三是结题时的评价。不要求过高, 更重视每个小组的闪光点。可多在团结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学生参与评价。可以组织学生评判团给论文评分、论文答辩, 还可以让学生在墙报栏搞论文展览。

(4) 评价学生成绩要多层次, 每次活动有评价、有表彰, 还有小奖品。尤其多鼓励能力较弱的学生, 让他们尽快赶上。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指导, 逐步放手。由于初中生年纪小, 教师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教学时, 一定要主动介入, 要加强指导力度, 逐步放手。在每个阶段, 教师要自己尝试一下, 预见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例如:课题启动阶段, 要教会学生怎样上网寻找资料, 也要防止学生上网游离课程内容做其他事情。课题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指导, 例如得用中午时间, 轮流值日接待求救学生, 及时解答学生问题。

2.形式活泼, 力求多样化。初中学生对新事物好奇、有兴趣, 但维持时间较短, 为让学生始终对语文研究性学习保持一种兴趣和热情, 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选题”阶段, 教师可安排图书馆查找资料、上网收集资料、问调查、就近访谈、口头演讲、听家乡老人讲故事……这样一来, 学生表现得积极、活跃。

3.合理利用校内外家长资源。与高中学生相比, 初中学生阅历更少, 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能力更低, 因此教师在实施研究性学习时, 应立足本校。同时, 争取家长的支持, 遇到必要的集体外出活动教师亲自带队, 做好安全教育。开展研究性学习, 也不要把所有工作交给家长 (特别是农村孩子一般有一方外出打工) , 时间长了易引起家长厌烦, 并给家庭带来一定困难。家长的任务应是参与学习课题讨论, 为孩子出谋划策, 利用自己专业和职业给孩子提供建议和帮助, 这种形式许多家长力所能及, 也愿意去做, 它不仅使课程开设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而且成为语文学科课题研究的宝贵资源库。

论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篇10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践性学习的原因

1、用研究性学习来代替传统接受式初中语文教学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能够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对教和学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对于“少, 慢、差、费”的传统初中语文教育来说, 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究其原因, 在于传统语文教育观念的偏差, 教师只是“填鸭式”的向学生灌输知识, 学生也只是通过机械式的记忆来对语文的相关知识进行记忆, 理解相对肤浅, 应用的能力也不高, 只是被动地在接受老师所讲的知识。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 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没有任何的帮助, 还会造成学生遇到问题时采取逃避行为的发生。而探究性的教学方式作为初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 来对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目标、内容、方法进行调整, 从而改变学生只是通过初中语文教学获得语文表面知识的现状进行解决。通过以快速接受语文知识的教学方式, 来让学生们从爱上语文的状态, 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研究, 并能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够增加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式。一改传统教育中老师在讲台上依照教参死板讲课, 学生毫无兴趣地在下面听课的形式, 探究性的教学则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 以探索的方式, 师生共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 对教师全面素质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处在初中的学生来说, 正是从童年向青年转换的过渡阶段, 学生们在探究式教学的方式下, 能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教师应该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认真且耐心的解答。所以在教课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 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来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

2、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虽然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开展一些社团活动, 在丰富语文教学的同时, 也培养了一批语文尖子。但这些所谓的社团活动, 都是针对语文素养本身就很优秀的学生来开展的。后进生看到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想要参加的时候, 却被拒之于门外。而研究性学习就是要让全体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来, 学习成绩差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能力也差。所以, 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挖掘每一位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在讲一篇关于环境的文章的时候, 就能够将“发展与环保”作为研究的一个课题, 来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大家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来广泛地搜集资料, 而在分组时不按照惯例的分组方式 (每一组中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都含有的) , 而是在一组中, 要是优秀生都是优秀生, 要是后进生都是后进生, 按照理论的基础, 调查在过程中和结果上优等生都应该远远的比后进生做得好, 但是通过实践得知, 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 后进生对于问题的探索能力一点都不落后于优等生, 所以说探究性的学习能够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3、探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和探索的能力

在发展探究性学习教学的时候, 有些人会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会因为初中学生年龄还比较小, 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实施, 都能够被接受, 那么, 初中就更不用说了。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 将会有50%的学生升入到高中进行学习。那么, 在初中对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 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都有着很多的帮助。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处在初中阶段的初中生, 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可塑性, 在通过小学语文教学塑造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需要在初中通过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为语文的学习, 打下一个牢固的底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技能, 从而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习惯, 为学生自学打下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展开的。通过对相关课文的课题设置, 来让小组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方法, 能够使得教师充分了解到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篇11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学习方法;高中语文

理解、欣赏、研讨、分析、评价这五种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能力是研究性学习所培养的重要方向。高中语文的研究性学习主要追求的是语文素养,而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语文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知识的积累均已有一定的基底,因此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研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一、研究性学习方法

1.教学观念的转变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却忽略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分析以及解决的能力。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语文研究性学习不应该以局限的眼光。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并且经常出现时间不够用的状况。而研究性学习不仅可以改进这些弊端,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和教师的语文水平。

2.教材的改进

语文教材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的内容,还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厚积薄发,大量的阅读有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教材方面,学校可以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整合,将同一作者的课文放在一起,鼓励学生阅读,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鼓励其进行探索,培养他们科学的学习态度。

3.改革测试方法

传统的考试方法往往是发给学生一份语文试卷,很多测试还是学生的应试能力。学校可以适当改进测试方法,例如,可以将语文分数分为开卷和闭卷,开卷主要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例如寫作,文言文的阅读。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此过程培养的学习态度以及积累的语文能力,而不应仅仅重视结论,陷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中。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创造能力都会得到发展。

三、与信息技术的结合

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能够找到方向感,而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学会信息的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因此研究性学习应该能够与信息技术教育相互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服务,例如建立相关信息的资料库。

研究性学习会给高中语文的学习,带来挑战,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研究性学习也会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让人们接受。

参考文献:

[1]郑炳欣.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下旬刊,2012(2):148-149.

[2]缪爱明.高中语文专题类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困惑及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7(6):46-48.

[3]张东河.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设计刍议[J].江西教育科研,2003(5):42-43.

语文教学研究性学习 篇12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其意义

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 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 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2.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实践的机会, 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关于研究性学习在小学阶段我认为要求不能过高,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我们主要是培养和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为学生以后进入中学阶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基础。

小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黄金阶段, 这个时期学生的可塑性空间大, 属于养成教育时期, 为此在这个阶段渗透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非常重要。国外对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的教学研究相对比较非常重视。

所谓研究性学习理念的渗透, 并不是多么神秘和深奥, 我们布置学生查字典解决某一个生字的读音和字义的过程, 相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对于某一句诗词的意思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拿不准的情况下, 通过查找文献或网络资源给予解决的过程就是一种研究性的学习。

三、对开展学生语文学习一些研究性课题的思考

1. 关于诗词的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 在网上查找收集资料, 上课时以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展示研究成果。

例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罗衾不耐五更寒”, 为什么作者身上盖着古代最好的御寒的“罗衾”这样的丝绸被褥, 还会感到寒冷?

学生在查找资料后会发现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 国破家亡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 在被俘北上的路上, 生死未卜。作者之所以冷, 并不是自然气候的冷, 而是作者的心冷, 心冷是无法御寒的。这样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而提高对古诗词的欣赏水平, 此外还能积累文学常识及历史知识。

例如, 理解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小组为单位, 查找资料课上派代表进行交流展示成果。

学生在查找资料时会理解作者以“问君KK”发问, 以“恰似......”句作答, 一呼一应。这一句词用高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具体化, 形愁之长, 愁之多, 愁之沛然莫御。这样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达成教学目标。

2. 对一些词条的理解, 以小组为单位, 查阅文献资料和网络资源进行解答, 课上派代表进行交流展示研究成果。

例如, 对大理的四景“风花雪月”的理解。

学生查阅资料会知道大理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在诸多风景之中, 以风、花、雪、月四景最为著名, 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这样就不仅达成语文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掌握了地理知识, 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实现了德育目标。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布置适当的课题, 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就能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为以后中学或更高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奠宙宋乃庆主编《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71页。

(2) 李永元:《.登攀的见证.小学语文教学改进实践探索》, 上海:三联书店, 2011.05.

(3) 周晓波:《当代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研究》, 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04.

(4) 杨再隋:《试论小学语文教学的审美性》,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89年第2期。

(5) 闫建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 《教法研究》, 2013年第22期。

上一篇:森林公园环境下一篇:交通数据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