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产业链

2024-07-30

食品产业链(精选12篇)

食品产业链 篇1

摘要:当前, 针对社会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的屡屡上演, 食品安全事件已经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探究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对策, 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食品产业链的特点, 指出食品产业链的分工与专业化导致厂商与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 运用信息不对称下的厂商与消费者间的利益博弈分析来找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机理, 在此基础上提出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食品产业链,特点,发生机理,对策

民以食为天,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工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人本应该在解决了温饱之后, 吃得更好、更有质量、更加健康。然而, 从“金华火腿”到“龙口粉丝”;从“苏丹红事件”到“红心鸭蛋”;从“大头娃娃”到“三鹿奶粉”, 一个接一个的食品安全事件接踵而来, 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前不久发生的“瘦肉精”、“地沟油”等系列食品安全事件, 更是将食品安全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其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 更是直接导致公众对食品安全产生信任危机。国内的食品黑窝点数量众多, 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这不仅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 也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食品安全事件为何屡禁不止, 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应对措施, 重建群众对食品安全的信任是本文讨论的重心。

1 食品产业链的内涵及特点

1.1 食品产业链的内涵

食品产业链是指食品经由生产、加工、流通, 直至消费的整个过程, 每个链条 (或环节) 都需要经过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者、流通者、餐饮业等的传递, 最终抵达消费者。这个过程也被形象地喻为从农场到餐桌的过程。显然, 食品产业链中涉及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服务等各个环节, 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到不安全因素的污染都将使最终抵达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1.2 食品产业链的特点

食品产业链有其特有的属性特点。第一, 食品产业链具有链条较长且复杂, 难以监管的特点。食品产业链覆盖种植、养殖、屠宰、生产加工、流通以及餐饮管理等环节。由于产业链条较长, 整个链条上所涉及的环节较多且复杂, 加上其专业性、技术性等特性需要, 使得发生食品安全的概率及被监管的难度加大。

第二, 食品本身具有生化性特点, 极易受到自然环境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质量问题, 这给食品安全的检测与评估带来了挑战。尤其在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 食品易受自然环境 (如大气、水体、土壤等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和人为因素 (如农药、化肥、化学添加剂等滥用或违法使用) 的影响。在食品产业链的源头, 食品生产环节中滥用化学药品、生物制剂等造成的食品污染往往在食物链中经历了长期的蓄积, 对人体的健康危害许久才会被发现。

第三, 食品具有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特性。搜寻品特性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前通过检查食品的颜色、构造以及外部的缺损就能准确掌握食品质量好坏的特性。经验品特性是指消费者只有在消费食品之后才能判断其质量好坏的特性。信任品特性是指消费者在即使在消费食品之后也无法掌握其质量好坏的特性。这三种特性的食品质量信息获取难度呈递增趋势, 即搜寻品特性的食品信息获取难度>经验品特性的食品信息获取难度>信任品特性的食品信息获取难度。

2 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

伴随现代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和专业化生产趋势的增强, 食品生产的产业链发生的概率也在加大。分工和专业化意味着许多人把他们日常生活的链条的一段, 割下来, 委托给了另外一些人。分工在一个特定环节上的个体, 其产品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概率, 首先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积累了足够的专业知识, 其次取决于其在多大程度上将其专业知识运用到那个特定工作上。

专业化意味着各个生产加工环节的技术性特征, 这种技术性特征在市场经济中必然意味着其技术信息在买卖双方之间高度的不对称。在这种技术信息不对称前提下, 如果消费者无法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相关食品的技术信息, 他们将无法正常分辨出食品质量的好坏。最终, 消费者将按照其以往的消费经验给出一个“平均价格” (Average Price) , 即按照优质食品和劣质食品的平均价格定价, 由此便产生了逆向选择 (Adverse Selection) , 即优质食品被劣质食品驱逐出市场, 整个市场只充斥着劣质食品。在食品产业链中, 由于现代社会分工和专业化使得食品生产加工链条过长, 食品质量信息随加工链的延长及时间的延伸而逐渐失真, 加上各个环节的技术信息不对称等使得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消费者无法直接对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而只能依赖于厂商的道德自律, 加上买卖双方的利益分歧 (厂商与消费者在食品价格上无法达成共识) , 这将不免导致厂商产生“道德风险” (Moral Hazard) , 即厂商有意隐瞒食品的真实信息而以次充好。

在食品产业链中, 假设厂商与消费者是理性“经济人”, 都追求利益最大化;食品分为优质品与劣质品两种类型;厂商对于食品提供有优质食品与劣质食品两种策略选择;厂商对于食品安全信息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而消费者处于信息劣势;消费者对于优质食品与劣质食品的预期效用不变。

通过博弈矩阵可以看出, 在食品安全信息不完全的条件下, 无论消费者支付怎样的价格, 无论食品供应成本如何, 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 食品供应厂商最终都会采取在市场上只供应劣质食品, 而消费者始终因采取低价格策略而购买到劣质食品, 最终整个食品市场将充斥着劣质食品。

3 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安全问题的对策

为有效解决食品产业链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市场失灵现象, 需要从食品安全的利益主体, 即政府、厂商与消费者三者的角度来提出应对食品产业链中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对策。

3.1 加强政府监管体制建设及政府间的协作, 实现食品产业链的全程管理

由食品产业链的分工与专业化特点导致的厂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严重信息不对称, 使得消费者无法直接对食品生产加工各个环节进行监督, 于是便出现了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市场失灵现象。为尽量规避市场失灵现象, 加上食品的公共性特点要求政府相关部门 (农业部门、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卫生部门等) 必须对食品生产加工等各个产业链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以保证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质量安全。

(1) 完善地方立法及配套监管办法, 明确各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法律保障, 但要切实有效解决食品安全质量问题还需要从地方具体实际出发, 加强地方立法工作, 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具体法规办法, 完善地方法制建设体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体, 在遵循国家法律的大框架下, 通过地方立法、制定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建立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通行惯例相衔接, 具有本市特色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法制体系, 形成由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多层次构成的法制建设体系。针对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管实际, 创新监管手段, 研究健全与地方法规相配套的管理办法, 使食品安全从源头到餐桌的整个供应环节都有相应的配套系统。

(2) 加强各监管部门的协作, 建立健全食品监管体系。从横向来看, 多部门分段管理食品安全的某一个环节, 缺乏必要的协调、沟通和协作, 导致部门间既有交叉、重复, 同时又存在许多监管真空的漏洞, 造成了各部门间“立法打架”、“机构打架”、“管理打架”。因此, 除了做好与地方法规配套的各项法规办法之外, 各政府监管单位还要依据有关要求尽快完善各自的具体监管制度, 减少各部门间的重复监管和交叉监管, 填补空白领域监管, 以切实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从纵向来看, 要实现食品安全有效监管, 形成监管合力, 除了要加强各监管部门间的协作, 还需要建立健全食品监管体系, 延长监管链条, 避免乡镇、城乡结合部、农村等广大片区的监管盲区。因此, 要实现对食品安全的联合有效监管, 我国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省、市、县、乡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组织领导体系, 从组织领导体制、各级部门监管责任体系、监管工作运作机制、信息网络系统等方面加以明确, 整合监管资源形成合力。

3.2 加强食品安全法制建设, 提高违法成本

食品造假违法成本过低, 违法收益又相当可观, 是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对违法食品企业处罚和惩治力度根本触及不到厂商的根本利益, 也就对厂商的违法行为没有任何的威慑作用, 使得部分厂商愿意铤而走险, 加之消费者的维权成本过高, 只能放弃维权, 这促使食品安全事件屡屡上演。因此, 需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综合整治力度, 加快完善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对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实行严刑峻法, 从而起到震慑效果, 以减少食品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3.3 加强宣传力度, 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在不对称信息的市场中, 厂商为获得超额利润, 具有强烈的“说假话”动机, 即隐瞒自己的真实信息, 向消费者传递对自己最有利的虚假信息, 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自己的信任程度。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 消费者只能根据价格和外观等主观想法来判断食品质量的好坏 (尤其是对于经验品、信任品食品) 。一般来说, 高价格和美观意味着该食品质量高, 低价格和不太美观意味着该食品质量差。厂商深知消费者这种心理, 因此会想方设法通过非法添加各种添加剂等手段来使得食品外观看起来好看、新鲜, 从而以优质品的价位向消费者出售。虽然食品外观得到了改善, 但食品质量却大大降低了。这样一来, 消费者难以获得任何关于食品真假的信息, 此时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伪劣食品成为消费者的购买对象。

为此, 一方面各监管部门需要联合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通过开办专栏、播放公益广告片等多种形式加强对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宣传, 让新闻媒体和网站全面客观地报道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动态, 及时公布监管部门的重要监管举措及抽查检测结果, 曝光抽检不合格产品和企业, 公布重大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发布消费预警, 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 引导消费者的选择, 使消费者避免消费不合格企业生产的食品。另一方面, 通过新闻媒体向消费者宣传与普及各种与食品相关的知识, 在加强正面宣传报道, 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增强公众消费信心的同时, 也要适时报道和披露不法厂商制售劣质食品的消息, 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从而使得消费者学会辨别食品质量的优劣, 有效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煜, 汪寿阳.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管理模式研究——三鹿奶粉事件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 2010 (10) .

[2]滕雪.破解食品安全困局[EB/OL].http://news.cntv.cn/china/20110619/103329.shtml, 2011-06-19.

[3]卿树涛.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研究——文献综述[J].理论前沿, 2011 (10) .

[4]汪丁丁.我思考的经济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5]欧阳志政.关于整治和规范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思考[J].制度建设, 2008 (52) .

食品产业链 篇2

加快发展食品、医药产业,对培育和发展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产业集聚区坚持“四集一转”,多举措推进全省医药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支持食品、医药园区,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以国家新型工业产业化示范基地、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等为载体,实施“食品、医药产业振兴计划”,加快推进食品、医药产业园发展。积极引进以食品为基础原料的大型医药龙头企业,以“区中园”模式建设战略型新兴产业示范园,构建集医药工业、农业、科研、流通、医疗“五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发展格局,加快产业化步伐,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逐步搭建科技与产业对接信息平台,促进扁鹊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区内九州、创新、东泰等企业与国药集团等大型龙头的对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支持引导重点企业实行资源整合重组。努力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引进外资、民资在我县投资医药产业,并给予政策倾斜。

三是加大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帮扶科伦药业等6家企业进行技改扩建,扩大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科伦于3月份预计新增投资2.12亿元,新上颗粒袋、玻瓶、水针剂三条生产线,目前已完成部分备案;益海嘉里总投资6.5亿元,新上年加工2.5万吨挂面和年产6万吨谷-1-

朊粉项目;永达新增技改扩建投资3500万元;今麦郎新增仓储设备投资670万元;六和永达饲料新增196万元筹建车间仓库及附属设施;昌达与日方合作的技改工程已基本完成。

三是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加快推进阳光油脂、新东方食品、绿色中原芽菜、晶鑫农科、钟瑞食品等8家企业建设进度,力争9月份竣工投产。阳光油脂办公生活区、库房基本竣工,主生产车间框架设备同步进行,集团总部专门成立项目筹备处,随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诺利如一全年计划完成投资8000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100万元,占计划的51.3%;新东方食品、绿色中原芽菜、天利石化、东泰等项目近期内形象进度都比较快。对斌翔、健丰、科邦、孚鼎石化、扁鹊中药材、永新助剂等9个进展缓慢的项目强化督导,在强化督导的同时,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进银企对接融资,重点扶持九州、福鑫威尔、科邦等因资金问题未能全面投产的企业,促进企业尽快达产达效。

四是积极实施科学招商。产业集聚区组建医药、食品专业团队,健全完善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机制,建立健全县级重点项目库、企业库,和重要客商库、人才库、技术成果库,细分行业领域,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行业100强企业,分析其产品市场走势、投资动态,制订针对性强的招商方案,科学实施“跑部进厅”、会展

节会、网络推介、亲情联谊、项目嫁接等各类招商引资工作,全力以赴引进一批、储备一批、在谈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投产一批基地型、蜂王型项目。

食品产业链 篇3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是否有新的变化?保障食品安全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国内有机食品生产与消费市场前景如何?

这些问题不仅事关公众的日常生活,而且甚至涉及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从科技和食品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新鲜,但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大众的普遍关注。

“新的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吴文良对笔者表示,“公众天天吃,人人能感受,个个都能说两句,很难达成统一。就像教育一样,谁都可以说教育部该怎样、校长该怎样、家长该怎样……但问题却不能很好地解决。”

其次是复杂化。“说法很多,担心的人很多,不清楚的人很多。再加上转基因和有机食品等新技术、新概念和经济利益的作用,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演变成了产业安全问题、社会问题、政策问题甚至政治问题,进而上升到公共安全、国家安全问题的讨论。”

“但大家又坐不到一起来理性、坦诚而开放地交流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吴文良说,因此可能会忽视一些显而易见的严重问题,也可能“无故大惊小怪,甚至混淆视听,影响公众的正常判断与选择”。

食品安全问题引起普遍关注,总体来说是好事,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就社会舆论而言,从负面来说,食品安全问题曝光,可能使农业和食品行业面临信誉危机的严峻挑战。但从正面来说,实际上是公众意识的提高和转变:人人重视、关注食品安全,这正是澄清很多非科学的、乃至全盘否定的认识和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大好时机。”吴文良表示。

公众食品安全观念的进步还源于购买力和消费能力的整体提高。“特别是在城市,恩格尔系数下降非常明显,到一定程度普通食

品消费支出基本就稳定了,大家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一般也会更重视食品安全而不仅仅限于营养和口感。”吴文良说。

基于法制和诚信的全产业链体系保障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政府采取了多方面的、立体的措施。

“从行政管理、立法执法、机构建设,到整个保障体系的建立……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吴文良表示,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政府采取了自上而下的一系列措施,可谓“顶天立地”。

2013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特别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同时,2013年国办第106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调提高基层监管能力,促进食品安全方面的监管重心下移。

“基层的综合条件、能力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很多缺陷,达到预期要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吴文良说,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高发的转型、升级阶段,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逐步完善、尽量减少的过程,需要引起全社会重视,并从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不断完善。

发达国家和地区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近年欧洲、我国台湾也都有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但相比国内要好得多。“这些表现出来是食品安全问题,本质上是商业诚信和全产业链的整体监管问题。”吴文良表示。要真正保证食品安全,政府应当是主要力量,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广大公众、消费者也责无旁贷。

“处罚主要靠政府来做。对于明知故犯、突破底线的事件必须严处。特别是恶性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要竭尽全力避免。就像三聚氰胺事件,这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和生活质量问题,而是涉及到生命安全、社会诚信和道德问题。一旦发生务必严惩,从整体上遏制住频发的势头。”吴文良说。

“从土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体系

公众对食品安全的需要,对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各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吴文良介绍,由他主持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建立既环保又安全的种植和养殖体系。

主要是考虑如何对这两个大的体系实行系统控制。首先是生产资料,化肥、农药、地膜等投入品的控制,抓住源头监管和控制。

第二是基地的选择,这一点从一开始就必须要考虑。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业基地必须坚持“三个远离”,即远离城市、远离居民区、远离工业区。还要再加一个,即远离交通要道,选择相对僻静、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基地环境质量首先要达标。

第三是生产过程的控制。什么时候打药,该打多少,都要有一定的操作规范和规程。

“政府为什么要支持四大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吴文良指出,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经营,不仅经济上抗风险能力差,而且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更大。

第四是产出要安全,产品最后必须检测达标。

吴文良指出,国外比较强调过程,国内比较强调检测。“国人通常认为检测不出来就是安全的。其实也不一定,因为有些东西是检测不出来的。监管在明处,造假事件在暗处,而且通常会有一些防备和对策,不易被发现。”

“源头有问题,后面很难避免;源头没问题,后面也难保不出问题。源头和基地环境控制、过程控制与终端产品检测控制应该结合起来。”吴文良说,包括物流、流通等在内的“从土地到餐桌”一系列环节,都必须考虑进来。

吴文良指出,多年来,我国采取面源污染治理和重金属污染治理等措施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同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重视种养结合、循环增值,减少秸秆、畜禽粪便的污染和浪费,发展生物产业包括沼气工程、食用菌产业、有机肥料等,旨在让整个农业生态系统循环、“流动”起来,从更大规模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安全金字塔尖的有机食品知识普及待加强

随着食品安全问题曝光的增多,有机食品因为安全等级高、环境保护功能强日益受到关注。

“我国有机食品最早主要是出口,后来遭遇金融危机、经济不景气,出口受阻,国内市场明显好转,因为有机食品安全、环保,有比较强劲的消费需求拉动。”吴文良指出,出了这么多食品安全问题以后,也带来了正面的影响,让更多的人重视有机食品生产与消费。

相对其他食品,有机食品在安全水平上处于最高一级。“2001年我们研究团队第一次提出的我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的‘金字塔结构,即现在农业部门全面推进的‘三品一标里的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国外一般是两级,有机的和常规的,但常规的也比国内普通农产品安全标准高。”

吴文良说,当时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层次好像太多了。“但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以前的农业部门领导说,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就是‘吃了不倒,这很形象,但是要求相对较低。吃了不倒,就是说不能有明显的食物中毒问题,无公害是食品安全的底线。”

相比过去,目前公众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

“大家肯定是越来越惜命了,所以有不少人自己去郊区种菜,也有参与会员制直产直销的,全年20多块钱一斤购买有机蔬菜,贵一点也认了,关键要保证安全。”

然而,是不是贴了有机的牌子就好呢?

“‘有机看不见摸不着。有些有机食品,比如柴鸡蛋和普通鸡蛋,有机草莓和普通草莓都能吃出来。但有一些可能吃不出来,甚至没有普通产品好吃,也不如普通产品好看。”吴文良表示,这些都需要去辨别,需要独立的第三方认证,要有标识、编码、追溯体系等。

尽管有机食品也有假冒伪劣产品,但是随着前几年媒体不断曝光,国家主管部门采取严厉综合措施整治,修订了国家有机食品标准和管理条例、整治有机认证市场、严厉处罚假冒伪劣生产企业。

“比较而言,我国有机食品标准和监管力度,不比任何一个发达国家松,近几年也大见成效。”吴文良说,有机食品绝不像有的人所谓的大部分是假的,“大部分有机食品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只是由于发展速度快、生产投入大、价格过高,让广大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

近期调查统计表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71%的消费者愿意接受有机食品30%以下的溢价,只有6%的消费者愿意接受60%~100%的溢价,可接受100%以上溢价的消费者仅为2%。

食品产业链 篇4

速冻食品是指在 -25℃环境下将加工好的食品急速冷冻,而后在 -18℃环境下储存、运输、展示,并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速冻食品在20世纪20年代末,起源于美国。受当时技术水平限制,期初质量不高、售价高昂,因此,发展缓慢。直到二战期间,由于美军军需促进了速冻食品的发展。二战后,美国进行了系统的研发,从而奠定了速冻食品工业化的基础,并制定了《冷冻食品制造法规》。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受欧洲经济复苏影响,速冻食品在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迅速发展。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的沿海地区,当时主要是为满足出口需求,产品以冷冻蔬菜、海鲜和肉类为主。到了80年代,为处理大量的农副产品,出现了冷冻加工的面食、面点产品。而到90年代末,随着城市化进程、家用电器普及、冷链物流建设,迎来了速冻食品的大发展。速冻食品的加工生产中心也有沿海地带转移到了河南省,尤其是郑州市,出现了三全、思念、胖哥等大型速冻食品加工企业,并形成了速冻食品的产业聚集区。速冻食品,在我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是全球速冻食品的主产区,除满足国内需求外,还大量出口到日本、东南亚等国家。但近几年,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时有发生,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日益加深。由于,速冻食品产业链较长,取材于第一产业的养殖、种植业,制成于第二产业,通过第三产业的冷链物流、流通业,最终到达消费者餐桌。既存在产业链安全问题,又存在安全的产业链问题。因此,对速冻食品行业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是必要的。本文从产业链理论出发,在构建速冻食品产业链模型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河南速冻食品行业的发展情况,并给出打造速冻食品产业链安全的相关建议。

二、产业链相关理论

产业链的理论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的劳动分工理论;20世纪初期,马歇尔2提出了企业间分工合作的思想;到了20世纪后半叶,随着经济全球化,供应链、价值链研究的兴起,产业链的研究进入学者的视野。“产业链”一词首先有我国学者傅国华3提出。刘大可4采用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企业与供应商的内在联系,分为:供应商垄断、目标企业垄断、独立竞争型和相互依赖型供应链。李心芹等5根据连接产业链的要素,分为:资源导向型、产品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需求导向型供应链。吴金明等6把产业链分为内外两种模式,内模式包括: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决定着产业链的形成;外模式包括:企业内部调控、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结构调控、行业间调控,决定着产业链的发展。因此,产业链形成于社会分工,并在产业价值实现、增值的过程中不断深化,而且必须通过最终消费才能实现。因此,产业链具有完整性、层次性、指向性等特点。

基于产业链的应用研究相当广泛,涉及到三次产业,以及汽车、煤电、电子、文化、会展等诸多细分产业。在农业领域,王桂霞7分析了牛肉产业链的特征。李晓红8揭示了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的组织运营模式。杨加猛9研究了林业产业链的演进和拓展模型。杨伟民10研究了乳品产业链的组织模式、效率及关系。程燕11基于协作、交易成本理论研究了啤酒大麦的产业链主要环节及成本收益分析,杨树果12考察大豆生产、流通、加工、消费、贸易以及产业政策等产业链各环节,并做出产业链安全评价。

当前,在社会分工细化、产业链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无论是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还是从产业安全的角度,单个的产业或企业都难以独善其身。因此,目前时间和理论的研究更加关注产业链的安全。中粮集团提出“全产业链食品安全”,涵盖种养殖、运输、仓储、生产、加工、分装、销售七大环节保证食品安全13。张曼14基于供需平衡对我国棉花产业链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张志刚15构建了肉食品产业链的生产技术体系。王晓春等16分析了信任在水产品产业链安全中的作用机制。

基于上述研究基础,本文从产业链安全视角对我国速冻食品行业进行研究。并以郑州速冻食品行业为例,给出相关建议。

三、速冻食品产业链模型构建

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城镇化、生活节奏加快,无论是家庭消费,还是餐饮业都需要适应之一特点。速冻食品以其保鲜、健康、安全等特性抢占了传统的腌制、熏制、罐头等产品市场。就国际市场而言,速冻食品一般分为五类:果蔬食品、禽畜食品、水产食品、调理食品和即食餐。中国市场分为: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这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结构相关。但速冻食品工业出现较晚,与其依赖于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及社会分工日益深化密切相关。速冻食品产业链较长,涵盖了三次产业。基于供应链、价值链理论基础,速冻食品产业链模型如图1所示。

首先,作为第一产业的农、牧、渔产业是原材料供应商,也可以说是二级供应商。具体包括:农作物种植业、禽畜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以及水产捕捞业,这些行业提供初始的原材料。

其次,是位于第二产业中的部分制造业,包括三个模块:初加工产业、速冻食品行业和冷链设备制造产业,速冻食品行业控制食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核心制造商。农产品初加工行业,包括米、面、粮、油加工,蔬菜保鲜,禽、畜、水产屠宰等,是原料一级供应商。设备制造产业,为速冻食品产业链的制造环节,提供速冻设备、食品机械等。

最后,为第三产业,包括冷链物流产业和流通产业。冷链物流产业,有第二产业的设备制造业提供相关技术,建造冷库,负责速冻食品大容量储存。有冷藏汽车行业,提供运输设备,进而有运输企业提供食品冷链运输服务。流通产业,包括零售市场和业务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其中冷藏电器业,为其提供末端的冷藏设备,便于速冻食品的保鲜、保质。

四、河南速冻食品产业链分析

(一)河南速冻食品产业概况

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兴起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出口,快速发展于90年代的国内消费。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尤其是家用冰箱、商用冰柜、陈列冰柜的普及,流通和消费冷链物流的建设和完善,以及人民对饮食观念的转变,使得速冻食品成为城市居民的大众化消费品。伴随这一趋势,更由于人口优势、原材料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等因素,使得速冻食品产业有沿海发达地区逐渐聚集到河南,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速冻食品加工基地。截至2013年底,在速冻米面制品方面(含速冻鱼糜制品),河南产量365万多吨,同比增长13.71%,占全国总产量的64%。从业企业15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60多家,三全、思念两家上市公司及一线品牌。在速冻肉制品方面,河南产量411万多吨,同比增长6.28%,占全国总产量的12.14%。从业企业23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50多家。双汇、众品、汇通、大用等上市企及知名品牌,在速冻水产品、果蔬类制品占比相对较小。

河南速冻食品行业,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相关种植、养殖产业,农产品初加工业,冷链物流业的发展。为使速冻食品行业更健康地发展,仍需对产业链模式进行分析。

(二)河南速冻食品产业链模式分析

1.河南速冻食品供需链分析。供需链是指从最初的自然资源到成为最终消费品整个过程中所经历的所有生产环节和产业层级,重点考察生产环节上的各个节点,而非具体的企业组织。供需链包括需求连、供应链和技术链。速冻食品以第一产业农业种植、养殖业的产出为基础;以第二产业初等农产品加工后的米、面、油、肉、蔬菜、杂粮为原料;经第二产业深加工、速冻成为各类食品;经第三产业冷链物流、流通到达消费者手中,进一步经烹制后成为餐桌消费品。速冻食品供需链如图2所示。

河南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区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北、西、南部分别为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中、东部为黄淮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因此,生物资源异常丰富,是传统的农、牧大省。就种植方面而言,小麦、稻米、玉米、小米、大枣、红豆、绿豆、辣椒、萝卜、大葱、西红柿等农作物广泛栽培。就养殖方面而言,鸡、鸭、鱼、猪、牛、羊广泛养殖,尤其形成了固始鸡养殖基地、信阳土猪养殖基地、背阳牛养殖基地、南阳鸭养殖基地等。

2.河南速冻食品企业链分析。企业链是指产业链中基于供需关系的不同环节所有企业之间的连接,是具体的载体和体现。包括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在速冻食品产业链中,还包括企业与农业种植户、养殖户之间的连接。由于河南农业生产分散化经营的特点,还包括农业经纪、农业合作组织等形式的组织。速冻食品企业链如图3所示。

依托河南农作物、禽畜产品丰富,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强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如商丘柘城有“面粉之都”的称号。漯河是我国最大的肉食品加工基地,如:双汇、汇通、众品等知名企业。速冻食品加工企业仅郑州及周边郊县就有30家之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三全、思念两家上市公司。为上述企业进行配套的中小企业多大上千家。

3. 河南速冻食品空间链分析。空间链是指产业链各环节节点、企业在地域上的分布。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在地理上集中在某个区域,称为产业聚集或产业集群。空间链按空间大小可分为全球链、全国链和区域链。

从需求链看,河南速冻食品虽然有少量出口,但主要还是面向国内消费者。因此,其流通环节也主要是在国内。速冻食品的加工环节主要集中在郑州及周边地区,因此,形成了以郑州为中心产业聚集区。米、面、杂粮、蔬菜、油、肉原材料加工环节,也以河南为主,而作为基础材料的小麦、稻米、蔬菜、杂粮、鸡、鸭、鱼、猪、牛、羊也大都取自河南及周边地区。河南速冻食品空间链如图4所示。

4.河南速冻食品价值链分析。价值链是指产业链各环节通过研发、设计、加工、储运、营销、销售等活动所带来的产品增值过程。速冻食品从基础的原材料,到初始加工、屠宰之后的米、面、杂粮、蔬菜、肉,再到加工后的水饺、汤圆、粽子、面点、春卷、馅饼等十几个系列、数百种花色品种。经冷链储运、商超冷柜到达消费者手中。速冻食品方便、卫生、新鲜,极大程度地满足了不同地域、民族、人群的需求和口味。以2014年11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食品价格为例,小麦2.5元 / 千克,面粉4.57元 / 千克,稻米4元 / 千克,大米6.01元 / 千克,生猪13.5元 / 千克,猪肉25元 /千克,芹菜5.14元 / 千克,西红柿5.29元 / 千克,而水饺、汤圆、粽子的价格普遍分别在30~40元 / 千克、40~50元 / 千克、20~40元 / 千克。其价值增值,小麦到面粉增值1.8倍,稻米到大米增值增值1.5倍,生猪到猪肉增值1.85倍,面、菜、肉到饺子增值2.2倍,米到汤圆增值1.75倍,米到粽子增值3倍。这还不包括品牌导致的价值增值部分。

(三)河南速冻食品产业链安全分析

1.面向食品安全的速冻食品产业链分析。食品安全事件在我国现阶段层出不穷,染色馒头、毒大米、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猪肉等等,无不牵动每一位消费者神经。过去,由于作坊式小微速冻食品企业存在,设备落后、缺乏监管,出现的问题较多。但在“散装速冻食品”退市后,产业重新洗牌,速冻食品采用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冷链储运,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但仍然存在速冻食品中含有“绳头、铁屑、沙子”以及霉变、二次封口、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事件,导致消费者信任危机。

速冻食品产业链长,出现问题都归结给速冻食品制造商,显然有不合理之处。因此,应该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监管。在整个产业链中,速冻食品制造商相当于集成商。向前,对速冻食品的冷链储运、销售环节进行控制,避免速冻食品“二次冷冻”的情况出现,这是导致细菌过度繁殖的环节。向后,由米、面、粮、油、蔬菜、肉等加工企业对产品质量负责;再之后,由种植户、养殖户对粮食和禽畜负责。这样,每个环节出产的产品都不存在质量和安全问题,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餐品才是安全可靠的。

2. 面向产业安全的速冻食品产业链分析。产业安全是指特定行为体自主产业的生存和发展不受威胁的状态17。考察河南速冻食品产业,从产业环境、国际竞争力、对外依存度、产业控制力等各个指标来看,处于安全状态。但从产业链安全的视角来看,仍存在以下隐患:

(1)基础材料缺乏规模化。基于河南农业土地分配状况,种植业、养殖业过于分散,规模化的基础材料供应基地较少。这就导致质量、卫生、安全监管困难,以及质量追溯困难。

(2)冷链物流建设滞后。低温储运是速冻食品的命脉,是重要成本组成部分,而整个冷链物流系统建设滞后,缺乏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速冻食品企业往往自建冷链物流,各自为政,导致效率不能最大化。冷链运输、仓储二者分割,信息不能共享。

(3)流通渠道受制于人。由于我国流通领域对外资开放较早,大型商超外资控制比例已高达80%,而速冻食品作为相对高端的产品,大多在大型商超销售。

五、速冻食品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方面,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人们对食品新鲜、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电网、公路等基础建设以及工业化发展,冰箱、微波炉、冷柜等已在小城镇、较为发达的农村普及,速冻食品逐渐进入县级城市、甚至乡镇。因此,速冻食品在我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为使速冻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以下对策建议仅供参考。

1.政府引导、监督。基于河南产业、区位、人口优势,速冻食品行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政府应该在产业政策、资源配置、设施配套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同时,对食品质量、安全等进行监督。

2.行业协商、协作、协同。2011年12月28日,河南食品工业协会冷冻产业委员会在河南郑州成立。应加强行业信息共享、行业自律、服务企业,以大企业为龙头,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为做大做强速冻食品产业共同努力

3.培育原料供应基地。在政府引导、行业协作、企业自助、社会参与的背景下,建立若干原材料供应基地,尤其是蔬菜、杂粮等较为分散,还没有形成规模的原料品种。

4.冷链物流建设。促成规模化、储运一体化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的发展,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减少车辆空驶绿、提升冷库利用率。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调研 篇5

一、食品工业发展现状

食品工业在世界经济中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法国,它的产值甚至超过了汽车工业,居国民经济之首。我国食品工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历经坎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已拥有初具规模的食品企业18800余家,至2000年,全国产品销售收入就已经达到9000多亿元,且增长速度还在11%~13%的高位上运行。

中国食品工业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竞争性行业,这决定了中国食品工业产业结构亟待深刻调整。通过近数十年快速发展,市场新增如方便食品、冷冻食品等新的“朝阳产业”,加速了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这种变化符合食品工业发展规律,符合食品工业市场竞争需求。

目前,世界食品工业以约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居世界工业前列,而中国所占份额仅5%左右,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食品消费与需求将完成由追求数量向质量、营养、健康、安全、多样化、方便型转化。中国食品加工产业与消费总量占比到2000年为37.88%,而发达国家为80%。显而易见,差距即空间,我国食品加工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二、当前食品工业分部情况

我国食品工业已经运行了较长的一段时间,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与完善的产品体系,形成了与国际相适应的成为国民经济支柱

产业之一。按照2002年分类来看,以农副产品为主的食品加工业朱瑶包括谷物磨剂、饲料加工、植物油类、制糖、肉类、水产品类、蔬菜、水果坚果类等。2006年,我国食品加工企业约为15400余家,其中规模企业2040余家,站食品工业行业总数约13.22%。营业收入1000~5000万元的约有6700余家,站总数的43.57%,营业收入在500~5000万的约有10700余家,站总数的69.77%,依据此数据推断,企业规模数上升,经济指标比重却下降。可见我国食品(尤其是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度较低,数量虽然多,但规模普遍较小。

我国地源辽阔,物种丰富,农产品产量较大,如粮油、蔬菜、水果、肉类、水产品等都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农产品加工率较低,一方面是技术相对落后,另一方面是很多农产品不适合深加工。前面我们提到,我国食品加工与消费占比约为30%左右,二发达国家至少为60~80%左右,差距非常大。如我国蔬菜加工商品化处理仅占30%,而欧盟发达国家站到90%。我国农副产品食品深加工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还停留在“吃原料”时代

三、优劣分析

1、从行业结构上看,事食物源以粗加工为主,深加工无论是技术还是可加工品种相对较少;

2、从产业结构上看,产品品种花色少、档次低、产品更新换代慢,产品结构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3、从地区来看,西部省区食品工业较为落后,占比13.5%,而

在东部地区,如山东、广东、江苏等地食品工业较为发达,产值占全国食品工业产值的38.6%;

4、从规模来看,食品工业集中度不高,目前国内粮油加工企业合理经济规模为3280吨/天,远低于6000吨/天国际平均日处理量;

5、市场、加工企业与原料供应基地的产业链未形成。没有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不能控制价格成本和安全成本;

6、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加工技术储备不足。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技术成果中,食品工业初级加工比重过大,精、深加工明显不足,不能有效利用和综合开发,达到良性循环的产业链。由于规模受限,设备及技术力量跟不上发展节奏,制约产品更新升级,科技含量偏低,产品附加值小;

7、食品工业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我国有近500个食品卫生标准,基本涵盖了食品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但普遍存在标准滞后。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产业化程度不高,设备陈旧,质量安全管理意识淡薄,缺乏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条件。

四、销售网络的建立

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适合自己的经营网络,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讲,无外乎两种模式:一是“借网”;二是“织网”。

1、借网,即是借助别人现成的销售网络发展自己。它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迅速拥有属于自己的销售网络。一般情况是选择比较有实力、有能力、有信誉并且有一定营销网络基础的人或集体,通过一定的行业程序,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达成合作意向,类似于我们通俗所说的“借鸡下蛋”;

2、织网,此模式重在品牌确立、定位,市场定位。主要是人力铺市,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首先,对于产品相对应的市场进行充分调研,了解消费者喜好度、购买力等,分析市场定位的优劣形势,决定采取相适应的营销策略或营销模式。主要表现在促销为主、广为铺市、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和重点突破等。

安徽黄梅飘香食品是大桥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是一家于2009年9月才正式运营的民营食品企业。公司立足本土,以地方特色文化为理念,着力打造以“黄梅飘香”为品牌的系列休闲和速冻食品。通过近4年的运营,公司从一个年产值不到三千万的单纯生产单一产品的小公司逐渐发展成为年营收7707万,利税280余万元的规模化食品生产、销售企业,直接或间接带动近600人就业。公司在追求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放眼长远,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在“黄梅飘香”小红薯研发初期就制定了长远规划目标,与“安庆职业技术学院”联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思路,与学院领导、导师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县乡,联合农户,建立种植基地,指导种植,保护收购,有效带动农户共

同富裕。公司的举措有力的保障了公司产品供应源头的安全与可靠,促进企业效益的增加和发展。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嘉奖。

2011年,公司又斥资近2亿元,在合肥双凤工业园去兴建“合肥黄梅飘香”食品有限公司,继续扩大企业运营模式,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食品产业链 篇6

包装产业强势聚焦

正如展会一如既往推行的展演模式,现场除了行业技术、设备和应用程序外,更有如包装、原料及其他生产和包装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同台展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展会包揽产业全板块的联动效应。作为全球食品与饮料行业供应链体系专业展会,科隆国际食品技术和机械博览会将深入集合行业资源、产业板块和加工技术,呈现更为完善的展示效果。

上届展会,参展企业与专业观众数量较往届都有明显提升,特别是海外展位预定份额非常饱满,行业专业人士也都积极参与其中。本届科隆国际食品技术和机械博览会将吸纳来自40个国家的1300家企业参展,预计将接待来自131个国家的43000位行业专家同台交流。

食品原配料重磅登陆

“在‘一个展会,包罗万象’的主题概念下,2014年的展会力求激发全球食品行业更多潜能,完整涵盖的全系列技术与加工体系将被赋予全新理念重磅推出。”科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展会管理部负责人Dietmar Eiden先生向记者如是表示。此外,食品原配料将作为新晋板块登陆本届展会,包装产业强势来袭,依托展会平台充分展示了其在产业链的重要性正逐日递增 。

随着食品与饮料行业持续发展,产品革新与升级换代成为大势所趋,不仅需要满足广大消费群体层出不穷的新诉求,更成为全球餐饮行业提升品质、推陈出新的生力军。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商业拓展的利器,同时更有效培养客户的忠诚度。完善的技术方案支持,为行业创新的道路成功解决各类实操的疑难杂症,并确保其过程中新的理念、产品的质感和口味、包装技术甚至市场战略方针得到最理想化的呈现。成套的解决方案体系必须与精良的技术理念相辅相成,以达到综合的处理效果,由此可见,仅依靠独立单一的解决方法实现多层次的技术革新将被逐步淘汰。

2015年科隆国际食品技术和机械博览会将由食品加工、食品包装、食品安全、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四大板块构成,致力于打造通透的信息化系统,服务于行业各领域以及产业链各层级资源,而行业专业观众也可在展会现场领略自原料到成品交付准备期间整条生产加工线的协同运作过程。

本届展会将全新开辟食品原配料专区,为来自食品原配料产业的参展企业推出“商务洽谈区”,意向客户将汇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趋势和研发技术。同时,本届展会将会为包装产业建立更丰富的展示平台,作为生产加工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包装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升华,正是其跨出产业链至关重要的一步。

行业决策者们齐聚,各类设备和技术演示盛况空前,绝佳的商务平台为迎接专业人士蓄势待发。2015年,科隆国际食品技术和机械博览会将再度成为探索产业新技术与未来发展新机遇的行业盛会,将奉上一场不容错过的产品和技术创新改革盛宴。

食品产业链 篇7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外部因素上[2], 比如:产业集群所处的空间、区域, 产业集群内的相关制度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在集群内施行的政策等, 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产业集群内部, 从集群内部探索影响因素, 侧重研究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及产品等如何创新, 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现状

河南食品产业链条较短, 部分企业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例如:漯河双汇、南街村等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由于本地相关食品产业链不完善, 上游产品生产基地不稳定, 仅仅食品类生产原料就有几十种需要从外地购进, 例如:生产火腿肠所需要的玉米淀粉、生产方便面的一些小麦粉等本地都无法保质保量供应, 需要从外地大量购入, 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

产品结构上, 粗加工产品多, 精深加工产品少, 能供出口的产品更少。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将不利于河南食品企业应对日臻激烈的市场竞争[3]。

二、影响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的因素

影响产业链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经济及供应、市场、要素、企业和企业家及政府政策。

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经济及供应, 反映产业的特点和国家产业基础。产业链不同环节关键要素, 比如:知识、资金、劳动及信息需求、规模经济性等均往往不同。产业的技术经济组织特点及各国的基础是影响产业链创新的基本因素[4]。

市场情况主要是指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成长性状况, 市场结构情况等。如果市场规模大、成长性好, 那么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和激励产业链创新。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状况, 如果某国某产业的上游零部件或者原材料供应被别国企业控制, 则本国企业发展和创新成功的难度就会加大。要素及资源禀赋状况包括人、资金、技术等市场的情况。各要素市场的问题往往不相同, 例如:一定时期市场资金供应能力与国家储蓄和供应方式都有关系, 有些产业需要较大的资本投资, 如果该国没有规模较大、获得信息成本相对较低的资本市场, 那么该产业链的创新就会比较困难。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以及其掌握的企业, 企业家进行创新相关的决策, 企业家控制的企业是实现创新的组织实体[5]。

政府的政策也可以促成产业及产业链创新, 当某一产业链基础较薄弱, 创新所需的协调靠市场机制信息成本过高, 规模经济显著, 存在资源和利益的冲突等市场失效或者部分失效问题的时候, 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显得很重要[6]。

三、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存在的问题

1. 集群内企业分工不科学, 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集群内企业的“外包意识”普遍较弱, 存在大量“小而全”的企业。

而且, 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的核心产业不完整、产业链条过短, 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 产业集中度较低, 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 金融、研发、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滞后, 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 行业协会不够发达, 缺乏为其培养专用性人才的完整培训体系, 导致河南食品产业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2. 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各环节关联度不高。

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企业众多, 但大多生产的产品雷同, 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 它们所生产的食品在种类、生产环节及生产工艺上都很相似, 集群内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 整条食品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关联度不高, 造成河南省部分食品产业集群不能算是典型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而仅能算做产业“群”, 即, 这些产业“集群”, 往往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企业在一起扎堆集聚起来。

3. 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发展滞后, 产业链不完整。

河南食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几乎有一条共同的发展轨迹, 即企业往往是虽小而全, 追求“独立自主”, 食品产业链分工合作不深入, 不够细致, 制约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导致企业生产效率较低, 相关技术创新滞后。而对于农民来说, 主要是“原料基地—食品工业—食品市场”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食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 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食品工业生产的要求。

四、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的措施

1. 集群内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拉长产业链条。

促使企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建立既有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 提高合作效率, 使企业获得双赢, 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产业集群通过整体运作, 可以大大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以有影响、有优势的大型食品企业为龙头, 吸纳配套关联企业, 依据个体优势, 合理分工, 使得河南省抱团儿发展的大中小食品企业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时候, 能够群策群力显身手, 借力发力谋发展。

2. 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应建立定期协商机制。

由于进入门槛较低, 造成了河南省食品行业大企业较强, 小企业过多, 缺乏有实力的中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今, 双汇、三全、思念等龙头企业, 通过做大做强占据了行业金字塔的塔尖位置。它们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努力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升品牌价值。同时, 大中小企业之间应该定期进行协商, 例如:商讨大企业在做大的同时, 产品结构如何转型, 如何主动把低端市场让给广大中小企业, 快速培育中型企业, 优化食品产业链等, 这对于做大河南食品行业的市场“蛋糕”具有重要意义。

3. 因地制宜, 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进行区域合理分工。

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分别完善肉制品加工产业链、粮食加工产业链、饮料生产产业链以及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产业链等, 与此同时, 带动与相关产业链紧密联系的第一、二、三产业迅速发展, 配套功能不断增强, 使得河南食品工业向原料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市场品牌化迈进。例如:对于肉类食品加工业, 要紧密结合各地的产业优势和特色, 按照突出重点, 主攻特色, 拉长链条, 完善体系的发展原则, 大力发展低温肉制品, 并以此为依托, 拉长速冻方便食品、传统肉制品产业链条, 着力打造集养殖、加工、精深加工为一体, 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保障的肉制品产业生产链。

而对于小麦粉及其制品加工业, 应该引导小麦等面制品加工业向专用化、功能化、营养化和保健化方向发展, 强化纯天然成分工艺, 满足人们对食用品质及营养方面的需要;积极开展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 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拉长小麦加工产业链条。

综上所述, 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创新来说, 第一, 企业之间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拉长食品产业链条;第二, 在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第三, 因地制宜, 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进行区域合理分工, 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完善相关食品产业链条。

摘要:河南食品产业需要通过集群创新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壮大河南食品产业, 为中国的食品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着重从产业链角度来研究如何创新发展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创新来说, 企业之间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拉长食品产业链条;在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因地制宜, 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进行区域合理分工, 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完善相关食品产业链条。

关键词: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发展,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刘永奇, 王彦武.2008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腾堂伟, 曾刚.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王德章, 赵大伟.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5) .

[4]罗辑, 张其春.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5]钱志新.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N].中国经济时报, 2003-10-28.

食品产业链 篇8

曾经成功地打造出国内首张有机食品“身份证”的瀛丰五斗有机米, 为了让消费者“眼见为实”, 不仅全程视频展示其生产“秘诀”, 还邀请市民实地参观感受——两年多来共组织消费者共1万名。不少参观者看到瀛丰五斗有机米是吃“有机肥”、喝“活性水”、住“空调房”……不禁直呼“大开眼界”。

记者在瀛丰五斗有机米的生产基地——光明食品集团长江农场的网页 (www.wanshifa.net) 上看到, 其十大生产环节都有全程视频的播放, 包括养地肥田、播种插秧、稻鸭共育、生态培肥、生物活性水、以虫治虫、收割摊晒、冰温贮藏、精细加工、真空包装, 点击任一环节便能随时随地清楚地了解优质有机米的“成长”经历, 就像是在观看一部科教大片, 让消费者真正尝到嘴里开心, 吃到肚里放心。

据了解, 为了让广大消费者看的明白、吃的放心, 瀛丰五斗有机米在有机生产历程中, 一直坚持采用区域内循环式的有机耕作建立内循环模式;独创首家水稻害虫天敌的保护、饲养、释放技术, 建立了有害生物的生态控制系统;探索了系统内的生态培肥技术, 满足了有机水稻生长的生理所需;引进了日本生物活性水和冰温保鲜技术, 通过生物活性水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植物的抗性和免疫力, 而冰温保鲜技术可保持有机米的常年新鲜, 让消费者四季都能吃上新米。而正是由于“瀛丰五斗”有机米具有与众不同的种植历史和独一无二的技术特点, 让消费者找到了品尝“远古米香”的感觉。

参观者在实地了解到, 有机水稻的生产与常规水稻的生产有所不同, 它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合成药, 并需采用国际化有机食品标准, 对水稻生产全过程进行监控与检测, 以生态化原理组建生产技术体系。因此, 有机水稻必须有一套特殊的“防虫体系”, 它虽然不用化学农药, 却同样保证产品质量。

比如, 在水稻齐穗期之前, 将苗鸭赶放到水稻田里, 鸭子不但能捕食水稻害虫 (如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 , 还具有“施肥”、“除草”等功效。再如, 他们率先在国内进行了大田水稻的“天敌释放”。先通过人工繁蜂的手段, 制作赤眼蜂等天敌的“卵卡”;然后在稻田里每隔20米, 放置一张大约1/3张名片大小的“卵卡”;待赤眼蜂孵化后, 就会捕食区域内的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害虫。据悉, 有机稻田里的天敌群落一直比常规稻田高2倍以上, 因此在害虫一般发生年份, 完全可依靠天敌防治。

在我国大陆地区首个冰温粮库内, 消费者身临其境后发现, 瀛丰五斗有机米原来是在一种“冰温”环境下保存, 能保持收获时的新鲜度, 市民因此能一年四季吃上“新米”。得知自己吃的大米原来是住在“空调房”里的, 不少消费者啧啧称奇。

目前, 瀛丰五斗有机米的生产基地不足1万亩、年产量仅2000多吨, 是上海地区惟一同时通过香港、日本、欧盟、美国等相关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稻米, 还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有机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尽管深受市场青睐, 但由于土地种植有限, 产量一直供不应求, 今年销售还一度断档两个月。

为了保证品质不变, 瀛丰五斗并不是简单地增加产量, 而是坚持“宁缺勿滥”的理念。针对眼下问题奶制品引发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瀛丰五斗从自身做起, 实现了在种植、收割、运输、销售等全过程中“一条龙”, 真正构建从“田头到灶头”食品安全的产业链, 并让消费者通过实地参观和全程视频展示“眼见为实”。通过口口相传, 让瀛丰五斗的米香飘向更多的消费者餐桌。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前景广阔 篇9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重要意义

嫩绿的青菜, 鲜活的草鱼, 晶莹的大米, 熟透的水果, 使人唾涎欲滴的绿色食品, 在我们不经意时已摆上了餐桌。绿色食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

环境污染是人类面临最大生存危机之一。现代工业文明给现代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一百多年过去了, 当人类回首往事, 惊叹工业文明奇迹的同时, 发现地球已不再像以前, 蓝天、碧水正离我们远去, 工业污染, 环境问题, 能源危机等等, 正在困扰着“地球人”。空气污浊, 河流污浊, 我们的食物日渐爱到侵蚀;农药化肥, 虽然促进了蔬菜的生长, 但却使人吃了有些害怕;催化剂, 增长激素, 虽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却使食品丧失了原味。

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 对环境的污染与损害日益严重。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化学物质的积累, 不仅给环境本身而且也给食品生长带来不良影响。有些食品中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量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 如果长期食用, 日积月累将严重威胁和损害人们的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食品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保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量在安全标准以内的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的开发, 将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只要留心, 我们不难发现, 从肉类到蛋禽, 从奶制品到水果饮料, 城市居民已经有了新的爱好, 矿泉水流行, 野菜热兴起, 纯果汁畅销, 种种迹象表明:追求自然食品, 追求食品的自然风味, 已成为近几年来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趋势。因此, 绿色食品将成为居民餐桌上的“宠儿”;绿色食品的潜在市场难以估计。

“绿色食品”是安全、营养、无污染类食品的总称, 并非特指蔬菜等绿色食品。以其无公害、无污染、富有营养而独具魅力。它正是在人类加强环境保护、崇尚回归自然的潮流中应运而生。绿色食品20世纪70年代开始生产, 目前已形成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生产标准, 即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严禁使用化肥、农药, 贮存中禁止使用化学药剂, 饲养中禁止使用抗生素、激素。“绿色食品”的生产, 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到农药、化肥的使用, 从食品品质、卫生到包装储运, 都有高于普通食品中的标准, 即实行从田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这样做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食品污染问题,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促进生产企业保护环境。

广大消费者不会不注意到, 绿色食品并不是可以任意命名的。“绿色食品”具有自己统一标识图案——绿色食品标志。太阳下的两片绿叶轻托着一枚绿芽——这是我国绿色食品的象形标志。它的图案为正圆形, 由三部分构成, 即上方的太阳, 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 描绘一幅在明媚阳光照耀下, 作物茁壮生长的景象, 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正是出自纯净、优美环境的安全食品, 能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生命力。1992年, “绿色食品”标志已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 作为质量证明标志, 受到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农业部批准, 擅自己印刷, 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或经销假冒的“绿色食品”, 皆属侵犯商标专用权或假冒商品行为, 就会受到查处。绿色食品在国际上早已实行绿色标志制度。德国称“绿色天使”, 日本叫“生态标准”, 加拿大叫“环境的选择”。欧盟生态标志的图案像一朵鲜花、花瓣由12颗五星构成, 花芯是一个大写英文字母E, E是“环境保护”和“欧洲”的第一字母。

在国际上, 绿色食品也已被各国农业专家推为主导食品。目前, 国际上对“绿色食品”并无统一规定。我国农业部参照国际卫生组织和一些国家的食品标准, 制定了我国的“绿色食品”标准:

(1) 新产品原料产地必须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而且必须经过农业部农垦环境监测中心的审定;

(2) 原料作物的生长过程及生产操作过程必须符合无公害标准, 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

(3) 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包装、储运必须符合严格的卫生标准, 最终产品须由国家监测机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标准进行检测。面对这些严格的检测, 大多数食品只能望而兴叹。不过, 任何食品, 只要符合上述三条标准, 就会获得合格的“绿色食品”标志。

当今世界食品消费新潮

“绿色食品”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新潮。近些年, 国际绿色食品市场发展渐热, 美、英、德、日等发达国家, 日渐增多进口绿色食品;日本许多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都开辟了专售绿色食品的“生产柜”;英国约半数以上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总是关心和询问是否是绿色食品;德国许多企业积极生产绿色食品。随着绿色食品销量的增长, 英国、德国等国家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已大大超过本国的生产量, 需大量进口。国外绿色食品的消费量将会逐年增加。

近年, 在发达国家中兴起一股“重返大自然”热, 又为绿色食品的发展推波助澜。1992年“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注册, 于1993年初正式加入“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食品产业发展对“三农”的贡献 篇10

关键词:食品产业,兰州,现状,特点

食品产业作为农产品面向市场的主要后续加工产业, 在农产品加工业中占有较大比重,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食品工业的发展, 是带动农业产业化, 调整农业结构,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实现农民增收, 缓解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主要渠道,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就兰州市食品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1 发展食品产业有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1.1 食品产业的发展与壮大, 必须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基础

为了鼓励和推动食品工业积极向上、下游产业延伸和相互协作, 促进以原料生产到终端各个缓解在内的全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把食品工业和农业结合起来, 延伸其产业链, 带动区域优势产业、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使工业与农业融合形成大产业,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兰州的三县五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 也是发展食品加工业优质资源的供应基地。就如榆中县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产品多,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榆中是水烟种植加工发源地、双垄沟旱作农业技术首创地、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全省冷凉型蔬菜出口创汇基地、是西北最大的蔬菜交易集散中心。2014年农民种植蔬菜收入人均达1945.8元, 占人均家庭总收入的21.92%。药材、花卉、百合等特色产品, 因其较高经济效益的驱动, 近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张。截至年底, 全县共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1家, 其中, 洋芋、蔬菜药材, 农作物种植及销售专业合作社359家,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来了广阔前景。而高原夏菜产业园区的建设, 是集泡菜加工、蔬菜烘干、预包装食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项目, 不但处理尾菜加工还可把新鲜的蔬菜研发加工为高附加值的产品, 同时引进蔬菜加工企业、樱桃种植企业、肉羊养殖企业, 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完善布局, 逐步引导农户学会种、养殖及产品加工“多样化选择出路”。

1.2 食品产业的发展, 有利于推进农业经济转型升级, 是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催化剂

把优质农业产品转化成受消费者欢迎的食品, 把单一的食品发展成多系列, 大批量的食品, 就必须形成一定规模的食品产业;要形成一定规模的食品产业, 就需要有相适应的农业产业结构, 由此可以带动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这种调整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 生产、加工与市场相结合, 产量、质量与安全相结合, 如红古区实施的“331”产业提升工程—千亩新特菜、13.33hm2早熟葡萄基地、13.33hm2高架大棚建设与333.3hm2核桃基地;花庄乳业3000头奶牛、博壮5000头奶、5000头生猪等基地建设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2012年, 红古农业增加值增长9%, 达到6.5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 达到10035元;蔬菜总产量同比增长9.2%, 达到55.5万t, 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增长28.7%, 达到2.24万t。该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 以转型升级为目标, 加大农业科技改革创新, 壮大优势特色产业,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 加快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 发展食品产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瓶颈是“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的重点是农民问题, 农民的关键是增收问题, 食品产业链上各个环节吸纳农民就业必然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 而作为连结上下游两头的食品企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帮助农民致富增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对于兰州市农业密集的县区表现尤为突出。

2.1 红古建设“四大”基地带动农民致富

在推进农村致富农民增收的进程中, 红古区从抓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四大”基地建设入手, 以基地建设带动农村致富、农民增收。

目前, 全区已建成了青土坡千亩设施农业基地, 面积达到73.33hm2;新发展水车湾新特菜示范基地34.33hm2;完成优质核桃基地定植546.67hm2, 累计达到1.6万hm2;新建兆丰、聚光等果蔬储运企业4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5个, 花庄乳业、平安台博壮千头奶牛养殖小区、亨华万头生猪养殖基地、伊利乳品加工二期等项目进展良好。在此基础上, 红古区又加快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四大”基地建设进程。加快建设省级千亩高原夏菜标准园、以水车湾为重点的千亩新特菜、格楞台千亩优质牧草基地、川区千亩设施西甜瓜、平安千亩大枣园、花庄13.33hm2设施早熟葡萄和6.67hm2优质草莓基地、山台地33.33hm2的优质核桃、新庄千亩果品等基地建设。扶持花庄乳业、亨华万头生猪基地等养殖龙头扩大养殖规模, 并丰富高效养殖种类, 全区年内新增1个万只特禽养殖基地、1个万只肉鸡养殖基、1个5000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基地、1个千头奶牛养殖基地。此外, 充分发挥全区区位优势和湟水河滩地资源优势, 以旋子村为核心, 重点扶持旋子民族风情农家乐、西荷港二期建设, 扶持10家基础条件较好的农家乐, 打响红古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2.2 特色养殖带动农民致富

以红古区花庄镇的甘肃荷斯坦奶牛繁育示范中心为例, 该示范中心集奶牛繁殖、良种培育、牛奶生产、科研等为一体, 目前, 奶牛存栏有5000头, 生产原奶主要向兰州伊利乳业公司输送。其每年要收购大量的玉米杆、牧草等作为饲料, 可以带动2万多农户发展, 实现户均增收近1000元。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 带动农户发展

目前, 七里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8家, 社员1390户, 带动农户4100户, 实现了产业全覆盖、乡镇全覆盖。范围涵盖百合、韭黄、蛇果、奶牛等优势主导产业, 涌现出兰州振兴百合种植专业合作社、兰州家栋稀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引领全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示范合作社。2013年, 其合作社实施现代设施农业基地建设, 新增精细特菜种植面积133.33hm2。建设多层覆膜钢结构连栋大棚333.7hm2。新增百合种植面积333.7hm2, 抓好6.67hm2百合鳞片繁育基地和33.3hm2百合种植新技术推广建设, 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 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兰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0个以上。据调查, 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比不入社的农户收入普遍增加20%以上, 如蔬菜提高20%, 果品提高30%。特别是通过典型带动、项目拉动, 涌现出了一批拥有自己商标的市场开拓能力强、市场竞争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为七里河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 食品工业是与“三农”关联度最高的产业, 其发展可以促进就业

2013年, 兰州市规模以上从事食品行业的44家企业, 解决就业人数达11800人, 其中饮料制造业就业数达4700人, 烟草制造业达3300人, 分别占食品就业企业人数的40%和28% (见表1) 。就乳制品:红古区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2013、2014年产量分别产11.56、10.8万t,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为420人;榆中县2012、2013、2014年产量分别是49764、50195、47364万t,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520人, 其中, 从原料供应到加工, 多数为农民。

在2013年的兰州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效益指标中看 (见表2)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资产贡献率为19.15%, 继烟草行业 (28.13%) 之后的第二大工支柱行业。

参考文献

[1]贾惠惠.沁水县食品工业现状及其发展措施[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11 (9) .

[2]成富山.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促进甘肃经济社会稳健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 2008 (10) .

[3]黄建军.基于SWOT模型的河南省食品工业发展路径分析[J].经济师, 2008 (10) .

食品产业链 篇11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生产控制模式;食品安全

一、研究综述

农业产业链的研究是一个新兴领域。近年来,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和农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在国内,对于农业产业链近年来虽有一些研究,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注重的是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研究。2004年国务院汇集全国150位专家完成的《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指明了我国食品安全战略总体目标和原则要求。同时根据发达国家安全食品产业发展经验及我国农产品供应体系运行和管理的现状,明确指出当前农产品供应体系的优化和供应链管理提升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极为关键和迫切。

李晓红(2005年)著有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系统地分析了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的构建及运行过程,并从投资进入方式、产业链规模、资金筹措及政府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策略研究。卫龙宝(2005)通过对无公害生产基地农户和相关职能部门公务员的调查研从市场意识、质量安全意识、技术能力以及风险意识等方面实证分析了农户的生产行为。王桂霞(2005)著有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中国牛肉产业链研究》,分析了新型牛肉产业链中肉牛生产、屠宰加工、流通销售三个主要环节的联结方式与内在机制。三者之中,大中型屠宰加工企业居于核心地位,它在牛肉产业链的协调中起着关键作用。周洁红(2006)以蔬菜为对象系统地对其质量安全问题及相关政策体系进行研究。目前这些研究都是针对个别农副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进行的。而对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如何构建的应用性研究还很少,这与从宏观层面研究的热闹景象相比反差很大。袁界平,肖玫(2006)将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划分为硬件因素(技术性因素)和软件因素(制度性因素),并对其中的软件因素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探讨,认为我国食品质量监控体系和食品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律法规、标准缺乏完整性,食品质量的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不完善。食品质量管理机构分散。缺少知识全面的监督管理队伍等等。程言清(2006)用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指出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是由于现行制度不适应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食品信息不对称、外部性、交易成本等的结果。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农业产业链、食品安全、食品生产者的行为选择和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努力,但研究重点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信息管理、价值链分析、农产品质量控制和农业产业化理论的研究等方面。对于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政策的介绍,这一研究有利于我们借鉴发达国家先进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另外。也有一些学者利用博弈论对食品生产者在即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可能的均衡结果的分析,指出食品安全的症结所在。而从在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对食品安全保障方面的研究不够。

以上综述可以看出,本论文从经济研究方法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角度,以农业企业产业链延伸为主题,对农副产品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和食品安全两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并以陕西杨凌本香集团“有机型安全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为例。利用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相结合方法,探讨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从而得出正确的研究理论和符合地方特点的政策建议。

二、问题提出

近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事件频频暴发。食品安全问题时时困扰着人们的生活和政府的威信。对其问题的症结在理论界说法不一,归结原因多为:政出多门、执法尺度不一,部门之间缺乏协作,造成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等。

中国有一句谚语,“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食品安全都是政府和企业对社会最基本的责任和必须做出的承诺。农副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根本和源头,没有农副产品的安全就没有食品安全的保障。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食品行业基础水平的提高以及食品行业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4月农业部提出,通过对农产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安全监控,用8年~10年时间基本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而且还是经济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农副产品产业链的复杂性造成的。农副产品产业链链中环节多。互相依赖,而一旦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食品不安全,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纵观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可以发现。不安全食品有的出现在加工环节,有的出现在运输环节。有的出现在生产环节:有的发生在养殖业,有的发生在种植业。有的发生在加工业;有的是生产者故意,有的是经销商故意;有的是普遍现象、有的是偶然现象;有的能够被发现,有的不能被发现:有的发生在一国之内。有的是跨国发生的。如此复杂的食品安全问题。有众多问题急待解决。

农副产品产业中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市场导向的。把大量的钱用来做广告宣传,委托加工,这样做见效快。但是原料供给体系的问题会带来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与否在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是不是可控。比如:三鹿的牛奶原料是从市场收购的,不是自己的产业链体系直接生产的。生产过程就很容易出问题。另一种模式是基地型模式。是以生产为导向。重视农业产业链延伸和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的建设模式。就是从源头控制开始,从原材料、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抓起。这种模式最核心是用什么样的产品供应市场,整个产业链拉长了,抗风险的能力也就强了。更重要的是每个环节都可追踪,对食品安全有根本保证,而它的缺点是投资很大,周期很长,但好处是食品安全得到了解决。所以在政府加强监管的同时,企业都要静下心来踏实地把产业链做好做实。做有良心、有道德的企业,从源头抓起。这样我们的食品安全才能得到最终的保证。

目前,我国农副产品生产小而分散,流通市场混乱,缺乏启动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企业。农业产业缺乏科学的、严格的、合乎实际而又高效的管理。而且我国相关农业产业链和食品安全研究与管理理论及实践很不对称,与国外相比差距更大。随着经济组织的壮大,一些学者和经营者已开始关注与进行农业产业链和食品安全研究实践,但目前仍然处于“技术上学习国外,管理上自我摸索”的阶段,相

匹配的人才储备和制度环境严重缺失。更是缺乏科学的、严格的、合乎实际而又高效的管理和完整的配套实用技术支撑。我国农业产业链和食品安全研究实践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均处于初级起步阶段。发展比较落后。

三、研究的基础

本项目的研究是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化和系统化。并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思考。中国农业改革三十年成绩斐然。激活了农民劳动积极性,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改革的方式是家庭联产承包。也就形成了小规模。分散化的生产方式。但纵观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优化农业产业链。但是,认清优化农业产业链的结果。并不必然导致农产品的生产的最优发展。强调农业产业链升级主要集中在下游环节的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的追加,在农业产业链整合中农副产品生产往往居于从属地位。但是。封闭的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农副产品安全生产控制模式构建,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控制事关重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农业产业链优化中还要强调在工农商之间协调平衡基础上,注重保护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农业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农业企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的优化和提升对保障食品安全极为关键和迫切,相对落后的农副产品产业链模式已成为当前农副产品质量问题解决中不可忽视的一大“瓶颈”。农业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的优化整合,需要对农业企业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对农业产业链各功能主体运行承上启下的核心企业进行启动。由于目前我国在农业产业链对食品安全影响的理论研究为数不多,多数研究围绕农业产业链和食品安全各自独立部分进行。而本论文是从微观和实践角度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系统上各个功能主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面临的技术、管理及组织制度等具体问题,并针对其问题开展综合分析及制定系统解决方案。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安全生产控制模式的构建来解决食品安全这一敏感问题,为我国各级政府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具体操作层面进行有效指导和建议。

四、陕西杨凌本香集团“有机型安全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产业链生产控制模式的研究

2008年10月我们在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公司”策划了“有机型安全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其策划理念和构思主要是通过研究和介绍杨凌本香集团,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平台。经过长期实践和潜心培育,繁育出瘦肉型光明猪配套系种猪;又通过来自本公司建立的无公害生猪基地,自身扩繁、育肥生产无公害商品猪:再经过来自本系统的中游工序深加工基地,进行猪肉深加工,生产无公害冷却肉、分割肉、精加工小包装肉等肉制品精制调理肉、无公害熟食制品;最后通过公司多年建立的销售网络和本香大厨房进行自产自销。实现全封闭、自循环的“有机型安全猪肉产业化”生产链。这一思路和集团公司的管理层达成了共识。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并受到陕西、杨凌当地政府和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企业的关注。

本香集团猪肉产业链生产控制模式如下:

1、紧密的组织连接模式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本香集团在杨陵农业示范区由隔离布局建设存栏2.5万头母猪的扩繁核心场(子猪保种、杂交、繁育);在杨陵农业示范区、宝鸡市风县、咸阳市永寿县、延安市洛川县建成四个全封闭的环保型工厂化养猪体系,建设年出栏50万头商品猪的农民养猪创业示范园和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

作为产业链的源头,本香集团以“安全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为载体,发挥龙头企业优势。采用“公司+养猪合作社+农户”、“公司+创业示范园+农户”的组织形式,通过全面推广优良种猪和无公害生产技术,建设无公害养殖基地,按照“统一种猪,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技术培训服务,统一标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七统一”原则,与农民建立饲养收购合同关系。最大限度降低农民养猪风险,在实现生猪产业化的同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促进企业发展。这种紧密的组织形式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内化监督成本,增强对生猪养殖的全程控制,从源头上较好地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2、准确、快速、灵活的信息沟通机制提高企业绩效。本香集团的猪肉产业链包括了从饲料、兽药的生产经营,到种猪、仔猪、育肥猪的喂养,再到生猪屠宰加工、猪肉产品销售的全过程,猪肉质量安全信息可以快速地在上下游环节之间传递,猪肉产业链中质量安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几乎不存在。另外,此种组织连接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交易成本,减少周转环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企业绩效,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本香整个猪肉产业链上,零售商在掌握较多的市场、价格和消费者需求信息的同时迫切地需求猪肉安全信息,养殖户在掌握较多的猪肉质量安全信息的同时迫切地需求价格需求信息:整个产业链成员间有信息交换的需求和利益驱动力。加强成员间合作。建立通畅而准确的信息共享机制将大大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进而从信息的层面为保障猪肉质量安全打下基础,使整个产业链成员达到共赢;另一方面,使用高效、灵活的信息交流工具也可以更好地保障猪肉质量安全。

3、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提高猪肉质量。猪肉冷链物流是指猪肉的屠宰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处于低温环境中以保证猪肉质量的安全,减少猪肉的损耗,防止猪肉的变质和污染。本香集团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建立的高效安全的冷链物流体系是保障猪肉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

4、自养规模提高、结构改善带动生猪毛利率提升。本香集团猪肉产业化示范工程大大提高自养规模和产量。由于自养生猪毛利率要明显高于外购生猪,由此导致的生猪供应结构的调整将会带来毛利率的提升。

5、原材料供应自产自销、自给自足。本香集团猪肉产业链生产控制模式原材料从饲料、种猪、仔猪到猪肉加工都来自本香集团公司自产自销、自给自足。

(1)饲料来源于本香集团自产自销、自给自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准》和生产操作规程研发、生产无公害安全猪专用饲料。

(2)种猪:来自本香集团公司培育繁殖的被誉为“中国瘦肉型猪王”的“光明配套系”种猪。

(3)仔猪:来自本公司建立的无公害生猪基地。

(4)猪肉:来自本系统的中游工序深加工基地。

6,自建先进的规模化猪场和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目前先进的规模化猪场,生产线均实行均衡流水作业式的生产方式,采用先进饲养工艺和技术,其设计的生产性能参数一般选择为:平均每头母猪年生产2.2窝,提供20.0头以上肉猪,母猪利用期平均为三年,年淘汰更新率30%左右。肉猪达90公斤~100公斤体重的日龄为161天左右(23周)。肉猪屠宰率75%,胴体瘦肉率85%。

本香集团的规模化猪场以万头生产线为例,以“周”为生产节律,采用工厂化流水作业均衡生产方式,全过程分为四个生产环节。

7、保护知识产权、商标、专利。树立品牌形象。本香集团从公司创建之日起。就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公司的管理日程,本香安全猪肉已逐渐在市场上树立起“高品质、高技术、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

8、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保证公司的研发和食品安全。公司遵循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依托重大农业科研项目、重点学科、科研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育农业科技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稳定和壮大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的精神。以西北农业科技大学畜牧兽医学院为研发基地。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进步。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为宗旨。公司研发部人员由大多来自畜牧、兽医专业的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组成。经验丰富。工作严谨。科研能力强。为了壮大公司的科研实力。在提高科研人员业务素质方面。公司加强培训。通过老师授课、现场指导、派外学习等方式,使员工的科研能力适应公司的发展要求。多年来,公司一直注重科研经费的投人。每年公司投入总产值的5%左右作为科研经费。提高了公司的技术储备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红.中高档猪肉产业链组织模式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5:56-88.

2.高阳,杨薇,王佳江,侯长希,王海岩.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23-26.

3.刘文军.中国食品安全控制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6,(10):79-107.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 篇12

1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现状

我国自1990年获得第1个有机食品认证以来, 经过20多年的努力, 有机食品获得了长足发展。截至2010年底, 仅由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总数已达到1 202家, 产品总数达到5 598个, 产品实物总量333.73万t, 认证面积248.71万hm2。但是与有机食品强国相比, 我国有机食品无论是规模还是发育程度都很低, 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1,2]。

1.1 生产规模小, 产品结构不合理

虽然有机食品的数量逐年增加, 但与农产品和食品总量相比, 其发展规模、生产总量和开发面积所占比重仍然较小。此外, 有机食品的品种单一, 产品结构不合理。资料显示, 我国有机食品产品中, 70%以上的产品是蔬菜、水果、原粮、野生采集物等初级产品, 只有不足20%的为畜禽肉类产品, 深加工产品更是少之又少, 有机食品市场多样化程度低, 无法满足需求。

1.2 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 我国有机食品生产的技术措施还不完善, 配套服务体系未形成。一方面, 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人员严重缺乏, 产品开发及技术推广能力弱, 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 病虫害防治能力较弱, 生物防治产业化程度低;肥料施用量及方式仍不科学。另一方面, 有机食品的市场组织管理体系和标准尚不健全, 科学规范的生产流程和销售体系还未真正建立。

1.3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各级政府对开发有机食品生产的政策支持不到位, 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较少, 有机食品生产者和加工者积极性受挫, 严重阻碍了有机食品产业的壮大。二是缺乏财政扶持, 迄今为止, 中央政策上并无针对有机农业的专门补贴;有关有机食品项目建设的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入也较少。

1.4 公共认知与诚信体系缺乏

一些认证机构对获证企业重认证、轻监督, 导致一些有机食品获证单位的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纠正。在现有的20余家从事有机认证的机构中, 其执行标准的差异较大, 认证标准混乱、不统一。某些认证机构为争取客户, 人为降低认证标准。还有部分认证的有机食品达不到国家基本标准的要求, 质量不合格, 诸如此类事件引起社会对有机食品公信度的质疑, 严重影响有机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

2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优势

我国有机食品产业虽面临着一些问题, 但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将会为国内有机食品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1 具有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

一方面, 国际上对我国有机食品的需求逐年增加, 我国的有机稻米、蔬菜、茶叶、杂粮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据统计, 2006年, 我国有机食品出口额为3.50亿美元, 仅占国际有机市场份额的0.7%, 但是近几年来, 我国有机食品的出口额一直呈逐年增加的态势。据专家预测, 到2015年, 中国的有机食品出口额将达到10亿~20亿美元, 占全球有机食品国际贸易的份额则有望达到3.0%, 甚至更高。

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 国内居民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据统计, 2006年, 国内有机食品销售额为56亿元, 占常规食品的0.1%, 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2%相差20倍。尽管有机食品目前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还很低, 但综合分析有机食品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国内市场仍具有很大潜力。

2.2 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有机食品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 且劳动力相对低廉, 能够满足有机食品生产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3]。

2.3 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

我国幅员辽阔, 自然环境多样, 生物种类繁多, 品种资源丰富, 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多样的自然资源和生物资源为开展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天然条件。

2.4 具备有机农业思想基础

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机农业思想, 这为有机食品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4]。

3 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有机食品的发展空间将会逐年增大, 中央及各级政府应因势利导, 充分挖掘自身优势, 争取将我国建成有机食品强国。

参考文献

[1]阎凤娥, 赵丽芹, 白洁, 等.我国有机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3 (3) :13-15.

[2]常璟宇.解读中国有机食品的发展[J].中国食品, 2011 (3) :24-27.

[3]王国成, 曹娴.有机农业及其生态环境保护功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3) :77-79.

上一篇:广电视频网站建设下一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