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供应链(精选12篇)
全球化供应链 篇1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企业也越来越依赖于复杂的供应链网络。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供应链参与主体与节点多,区域分散,不确定性因素多,供应链风险显著增加。在众多的供应链风险中,供应链安全成为重要的议题。特别是美国2001年发生“9.11”事件后,供应链安全不仅引起企业关注,也成为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关注重点。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供应链安全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复杂,需要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企业多方的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加强协作,为供应链安全提供保障。本文从供应链安全的定义和内涵出发,分析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安全的特点,提出保障供应链安全的主要策略。
2 供应链安全的内涵及特点
供应链安全是供应链风险的一部分。国家标准GB/T24420-2009对供应链风险的定义是“有关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对目标实现的影响”。该定义主要侧重于关注供应链自身的各个节点、环节的风险,虽然对供应链外部环境的影响有所关注,但对那些蓄意的、人为的、有计划的破坏行为关注较少,而这正是供应链安全所关注的。ISO28000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对供应链安全的定义是:对于或利用供应链实施有计划的破坏或损害供应链的未经授权的蓄意行为。
学者们对供应链安全问题进行了大量探讨。Closs和McGarrell(2004)认为,供应链安全是利用政策、程序和技术来保护供应链财产(产品、设施、仪器设备、信息和人员)免于被偷、被损坏和恐怖主义的威胁;以及防止非法的走私品、人员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进入供应链[1]。供应链安全涉及非常广泛,不仅包括了供应链资产的安全,还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安全。Thibault等(2006)认为在9.11事件之前,供应链安全重点关注的是避免货物的丢失,如被盗、被破坏,9.11事件后,供应链安全关注的重点变成防止非法走私品进入供应链以及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供应链的破坏[2]。Donner和Krunk(2009)认为后911时期,供应链安全关注的重点是保护企业确保端对端的供应链安全[3]。Hintsa等(2009)认为供应链安全包括所有用来对抗节点和节点之间的供应链犯罪的系统地发挥作用的过程、技术和资源。每项供应链安全措施的最初目的是防止、侦查犯罪和最快地使供应链从犯罪的破坏结果中恢复。典型的供应链犯罪包括偷窃、走私、伪造、破坏、敲诈、恐怖主义和任何形式的腐败[4]。
一般而言,危及供应链安全的主要薄弱环节包括:自然灾害、人为的灾害与恐怖主义、盗窃、恶意行为(如投毒)、政治动荡、流行病、操作失误和事件等。其中,犯罪与恐怖活动是供应链安全的重点,其后果往往非常严重:破坏或摧毁供应链、物流系统、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损害人们自由及安康感。
在全球化背景下,特别是在9.11之后,人们对于供应链安全的认识不同于之前,供应链安全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首先,供应链安全更加关注政府、相关机构与企业之间的跨职能的协作;其次,除了传统的防盗、货物丢失、自然灾害等,更加关注犯罪及恐怖主义活动;第三,从供应链、企业内部安全关注到端对端的供应链安全的关注;第四,从垂直整合供应链一级供应商安全的关注延伸到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以及所有外包商安全的关注;第五,关键环节如运输、基础设施的重点关注到全方位的系统关注;第六,国家或区域关注到全球关注。
3 供应链安全应对策略
供应链安全可能导致企业财产损失、供应链中断,危及企业甚至整个供应链的生存安全。所以,提高供应链安全意识,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十分重要的。由于供应链安全的复杂性,需要依靠政府及相关机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的制定和完善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企业及其合作伙伴提高供应链安全认识,增加相关硬件软件技术投入,构建高效、柔性的供应链并加强供应链管理,实施供应链安全认证,建立供应链安全风险评价、预警与应急机制。
3.1 借鉴国际经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鉴于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协议,旨在保障供应链安全。美国2002年起陆续发布了《海上运输保安法》、海关-商业伙伴反恐计划(C-TPAT)、国际船舶和港口设施安全规则(ISPS)、《港口保安及责任法》、集装箱安全倡议(CSI)、24小时提前货物通报(ACD或ACI)、全球贸易安全与便捷标准构架(SAFE)。航空业也出台了类似的法规。其中,C-TPAT外国制造商安全标准,目的是为使外国制造商实施高效安全实务以优化供应链的绩效,从而减少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的实施行为通过丢失、盗窃和走私货物渗入全球供应链的危险,主要关注的是商业伙伴要求、集装箱及拖车的安全、进入控制、雇员个人安全、程序安全、物理安全、信息技术安全、安全培训及忧患意识。加入C-TPAT的企业需自我评估其供应链的安全程序,找出薄弱环节,加强安全措施;还需承诺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服务供应商共同努力来增强其在全球的安全程序与安全进程[5]。
为加强供应链安全管理和促进贸易便利,欧盟出台了授权经营者(AEO)政策。授权经营者指的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参与货物国际流通,并被海关当局认定符合世界海关组织或相应供应链安全标准的一方,包括生产商、进口商、出口商、报关行、承运商、理货人、中间商、口岸和机场、货站经营者、综合经营者、仓储业经营者和分销商。获得AEO资格的企业可以快速通关,降低转运时间和仓储费用。而海关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效率,更好地保障供应链安全,是企业和海关的双赢。
新加坡政府于2006年推出全国“供应链保安计划”(SCSP),协助自愿参加保安计划的企业作好保安工作,找出其中存在的保安漏洞并采取应对措施。此外,政府将通过教育与培训,协助企业了解全国供应链保安计划的内容、目标和相关准则。新加坡成立了由交通部领导的跨部门委员会,负责与相关业者磋商,共同制定供应链保安准则。
2002年4月,香港成立了供应链保安协会,主要目的是协助供应链中的工业企业及机构满足顾客要求,在生产、运输及分销过程中减少损失,提供物流和运输资讯及专业意见。协会将系统地建立一套供应链保安标准供物流及运输企业使用。协会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研讨会等,加深企业对供应链保安的认识,推动供应链保安的发展[6]。
各国各地区的经验表明,政府、行业协会等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对供应链安全的指导、协调、培训,对于供应链安全是必不可少的。
3.2 采用国际标准,完善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了系列有关供应链安全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ISO28000系列标准包括:ISO28000:2007-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规范,ISO28001:2007-实施供应链安全最佳实践,ISO28004:2007-ISO28000实施指南。该系列标准的提出,为企业建立完善的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规范和指南,能帮助各组织明确安全管理方针、评估安全风险,并通过实施控制、纠正、评审和持续改进来减少供应链潜在的安全威胁和影响。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实施,目的是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安全风险评估机制、持续改进机制、管理评审机制、应急机制等。在必要的情况下,企业申请供应链安全认证,有利于获得在供应链安全方面较好的声誉,赢得供应链合作伙伴和顾客的信任[7]。ISO组织还发布了ISO/PAS28002-2010供应链安全性管理系统,供应链弹性的开发使用要求导则,有助于企业开发具有弹性的供应链,防范供应链安全。
除了供应链安全管理标准外,ISO还提出了很多相关的技术标准,如:ISO/PAS 20858:2004-船舶与航运技术:海运港口设施安全评估与安全计划发展;ISO/PAS17712:2006-货运集装箱-机械密封;ISO 18185:2006-货运集装箱-电子密封系列标准;ISO17363:2007-RFID供应链应用货运集装箱;GB/T23678:2009-供应链监控用集装箱电子箱封应用技术规范;ISO/PAS 18186:2010--货物集装箱,射频识别设备(RFID)货船标记系统;等等。
3.3 企业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培育安全文化,增加投入
研究表明,加强员工供应链安全培训,培育供应链安全文化,有助于增强供应链安全。Rice和Spayd(2005)认为应该“社会化安全”,也就是通过对员工进行供应链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供应链安全意识[8]。Autry和Bobbitt(2008)通过调查员工对供应链安全的态度,发现拥有供应链安全意识的员工的企业在绩效方面更具优势[9]。Williams等(2009)还提出了评价供应链安全文化的五个维度,包括在员工心中树立供应链安全中心的意识,确保供应链安全成为员工意识中最重要的事,使供应链安全成为员工习惯,培养一批关注供应链安全的员工以及使员工对供应链安全始终保持警戒[10]。Voss(2009)认为供应链安全文化是区分企业在供应链中角色的重要因素之一,具有供应链安全文化的企业可能成为供应链安全的领导者,而其他的则是跟随者[11]。Lacey(2010)认为,组织和文化方面的措施是作用于员工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通过文化的改变和增加信任等,来增强供应链安全,并且通过改变人的态度、价值观念、行为等来增强供应链安全是非常重要的[12]。Gould等(2010)认为具有供应链安全意识能使员工更好地对灾难作出反应,并且使企业更好地从灾难中恢复[13]。
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是无容置疑的,但是,无论是对员工进行培训还是完善管理体系,都要以增加供应链安全的投入特别是在技术方面的投入作为保障。企业作为盈利性组织,会评估供应链安全成本与风险,权衡其投入产出比。有些企业认为供应链安全措施是一项不能带来收益的支出,所以不愿意在供应链安全方面投入;有些企业觉得对供应链的破环会影响到所有企业,因此采取供应链安全措施是没有用的[8];有的企业考虑到供应链安全投入成本难以估计,投资结果难以预计,所以很难下决定投资[15]。Sarathy等(2006)发现在供应链安全方面付出的努力能够降低总的系统成本、提高可见性、提高数据的可获得性、增加顾客满意度以及增加利润[14]。Williams等(2008)提供了一个现实的例子,美国玩具公司孩之宝通过C-TPAT认证后,由于更少的进口检查和更快通关的速度,每年节省将近550,000美元[15]。
这些研究都表明,也许从短期来看,供应链安全投入没有明确的回报,但是,长期的或间接的回报是没有问题的。更现实的是,虽然很多有关供应链安全的协议、标准都是企业自愿参加或使用的,但是,企业如果没有供应链安全的保障,没有参加某些协议或通过安全认证,就没有机会成为授权的安全供应商,失去更多地商业机会。
3.4 基于供应链安全“瓶颈”与“关键路径”,采用多层次的供应链安全策略
供应链是由节点和连线连接而成的复杂网络,供应链的每一个节点、路径都有可能成为安全的隐患,所以,供应链安全的系统防范依赖于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但是,供应链安全风险重点来自于其最薄弱或最重要的节点或路径,即存在供应链安全的“瓶颈”与“关键路径”。采用多层次的供应链安全策略是防范供应链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多层次的方法是指在供应链中的“瓶颈”与“关键路径”建立冗余和额外的保护措施,即使某一个层次被突破,供应链仍然是安全的。多层次方法包括:提前出示货物信息的监管要求;加强安全风险管理,建立预警与应急机制;使用非侵入式查验设备;实施经认证的经营者计划,等。在多层次供应链安全中,每一层都能应对其他执行层的潜在漏洞,从而使彼此的结合比任意单一层更能确保安全。
4 结束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犯罪与恐怖活动盛行,企业经营面临更为复杂的环境,确保供应链安全不仅是企业生存与竞争的需要,也是政府、海关、行业组织等的重要职责。需要多方、跨国跨地区协作与交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增加投入,加强供应链管理,实施安全认证。我国在供应链安全管理方面才刚刚起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全球化供应链 篇2
一套完整的供应链战略应该包括库存策略、运输策略、设施策略和信息策略。
具体地,你必须考虑下列问题:
1.库存
循环库存的部署策略?
安全库存的部署策略?
季节库存的部署策略?
2.运输
运输方式的选择如何?
路径和网络选择如何?
自营与外包?
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
3.设施
工厂、配送中心如何布局?
设施能力(灵活性和盈利性)大小?
如何选择生产方式?是按订单生产还是按库存生产?
如何选择仓储方式?
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
4.信息
推动型抑或拉动型?
如何进行供应链协调与信息共享?
需求预测与整合计划的准确性如何提高?
技术工具如何选择?
反应能力和盈利水平的权衡?
5.在产品种类增多、产品生命周期缩短、顾客要求增加、供应链所有权分裂、全球化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供应链战略的变动灵活性?
如何才能保证供应链战略和竞争战略相匹配?
任何一家公司要想成功,其供应链战略与竞争战略必须相互匹配。竞争战略设计用来满足顾客的目标,与供应链战略旨在建立供应链能力的目标之间要相互协调一致。
竞争战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顾客需求的确定性。我们可以把竞争战略图谱分为四类:确定的需求、高需求确定性、一定的需求确定性、需求确定性低。产品生命周期和预测准确度对需求的确定程度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新产品上市时,需求确定性最低,随着产品销售逐步成熟,需求确定性会增加,销售预测的准确性也会相应地增加。
而对供应链战略而言,根据供应链的反应能力和盈利能力的平衡,其图谱也可以分为四类:高反应能力、一定反应能力、一定盈利水平、高盈利水平。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战略匹配带”,对于盈利性供应链和反应型供应链采取不同的策略。
选择合适的战略视角和广度
一条供应链可能由多个供应链阶段组成,供应链战略的视角和广度必须做到最优选择,以实现整个供应链的利润的最大化。全球供应链战略的视角和广度可以分为四类。
1.公司内、经营部门内范围:最小局部成本的观点。这是战略匹配的最小范围。在中国许多快速成长的企业中经常可见,典型表现是不同产品线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队伍和后勤系统,即使客户资源大部分是共享的。
2.公司内、职能部门内范围:职能部门成本最小化观点。战略匹配范围扩展到供应链某个阶段的所有职能部门。如销售经理能够不仅考虑运输成本,而且考虑仓储及其他供应链成本。尽管采用卡车运输每件产品可以节约4元,但仓储和库存成本要增加8元,而采用快递每件产品运费6元但无需额外的仓储成本,销售经理仍会选择快递。
3.公司间、职能部门间的范围:供应链剩余最大化的观点。供应链剩余即供应链中所有公司共享的总利润。与公司内范围相比,公司间范围引起的供应链剩余会更大。这个结果会使供应链或者通过共享额外剩余来增加利润,或者通过将部分剩余转移给顾客而降低价格,这使供应链更具竞争力。
4.公司间、职能部门间的战略范围。在今天看来,这是必须的,因为竞争领域从公司之间的竞争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公司在供应链的伙伴可能决定公司的成败。它要求公司以整条供应链为背景,来评价其每项行动,这个宽广的范围使供应链各个阶段共享的剩余规模更大。
总结:全球商业世界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战略之间的竞争
全球化供应链 篇3
6月29日上午,本届大会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达诺·唐纳德发来致辞视频,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副主席、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会长马增俊,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副会长纳绍平,农业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副秘书长吴秀媛,湖南省商务厅市场建设处副处长彭欣,长沙市人民政府代表秦勇忠,湖南红星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旭,墨西哥使馆公使参赞卡洛斯·阿尔德科,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总经理张月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商报》、《中外会展》等20多家媒体参会。
据马增俊介绍,本届大会旨在进一步加深世界批发市场对中国市场的了解,展示中国农产品流通发展成就,提升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国际影响力,促进更广更深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农产品流通产业的蓬勃发展。
本届大会将围绕“创新·融合——批发市场智慧化发展”的主题,搭建两个平台,一个是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与世界同行互联互通的信息沟通平台,另一个是全球优质农产品大流通的供应链贸易对接平台,让全世界农产品批发行业巨头在平台上交流思想、探索规律、凝聚共识,让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在全世界范围流通。
据悉,大会期间还将举办多场活动,包括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题论坛、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理事会会议、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大会主题论坛和专题讲座、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供应链交易洽谈会、2016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之星颁奖典礼等。
世界批发市场联合大会主题论坛
围绕“国际融合、城市供应、智慧市场”等行业热点主题,以主题演讲、论坛对话、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世界批发市场联合会主席、全球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顶级专家,以及各大洲最强市场管理者,将汇聚长沙论道,发布长沙宣言。
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供应链大会
改革背景下,首个聚焦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的国际性论坛。以“优化供应链、助力供给侧”为主题,探讨“供应链核心、供应链效率、供应链秩序、供应链优化”等话题,嘉宾阵容涵盖学术及实践权威,内容丰富务实,富有前瞻性、专业性及指导性。
2016中国农产品供应链之星颁奖典礼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领域最高规格颁奖盛典。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等国家级权威协会发起,评选出农产品供应链领域最高奖项,表彰中国首届供应链之星获奖单位。业内权威专业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保证评选结果的权威性、公正性。
首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供应链交易洽谈会(展览)
中国境内举办的唯一以供应链交易为主题的展览会,预计展览面积24000平方米,设国际展区、中国农批市场展区、中国农产品基地展区、农产品展区、供应链展区、特色展区、农业科技展区等七大展区。参展范围涵盖相关国际机构、商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商、进出口商、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农业机械、农产品加工、包装、物流、冷链、仓储、互联网、市场结算设施设备、度量衡等农产品流通第三方服务商。
大会代表还将参观长沙黄兴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两家有代表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从而实地了解批发市场的发展现状,重要功能以及在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发展优势。
据介绍,已有来自美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波兰、比利时、韩国、印度尼西亚、墨西哥、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的代表确定出席大会。法国伦吉斯市场、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场、荷兰阿斯米尔花卉拍卖市场、美国费城市场、意大利罗马市场、日本筑地水产市场、韩国可乐洞市场,以及北京新发地市场、深圳海吉星、上海蔬菜等全球农产品批发市场行业顶级专家和最强市场管理者出席大会发表演讲。预计将有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近200家市场、中国国内农产品批发行业前500强的市场,以及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农产品(食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批发市场设施设备供应商、农产品流通第三方服务商等共约800名代表参加会议。
供应链全球化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篇4
全球供应链是在科技不断进步,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 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一) 生产方式的改变
供应链属于流通环节, 它的作用范围的上游连接生产。因此当今生产方式的改变是供应链全球化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经济背景。
生产方式从手工作业到机器作业, 从作坊到形成工厂, 从单件生产方式到大量生产方式的发展, 无疑是供应链这种新型管理产生的背景条件。
本世纪初期, 美国人亨利·福特找到了克服单件生产方式所固有问题的方法, 福特的新生产方式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并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这种方法被福特称为“大量生产方式”低成本是大规模生产的前提。福特反复强调:“我们从不认为任何费用是固定的。因此, 我们先把价格降到我们认为可以大量销售的价位, 然后我们努力去做, 努力把价格降到这点。[1]”
这种倒逼成本的管理方式, 使得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职能部门都千方百计地为降低成本而努力。员工努力开展技术革新, 改进产品设计, 调整工艺规程, 以此实现技术上的先进性与财务上的合理性的有效统一。而且, 成本控制工作要渗透到原材料采购、生产组织、运输、库存、销售等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领域中去, 从成本形成的全过程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供应链便自然地顺应这种经济背景产生了。
(二) 贸易政策的转变
供应链的下游环节为销售, 当发展到全球化时便涉及国际间进出口贸易, 因此, 当今贸易政策的转变也是其发展的重要经济背景。
供应链全球化趋势涉及到产业结构的问题。各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催化和比较利益的诱导下, 正在变成为世界产业结构的一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 不仅考虑本国国情, 而且也充分考虑到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情况, 以便能及时抓住机遇, 更好地参加到世界分工的行列中, 以获取比较利益。在近来蓬勃发展的“外包”与加工贸易, 正是各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 其中, 各国政府对加工贸易的鼓励政策起了极大的作用[2]。
二、供应链全球化发展的条件
(一) 供应链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1.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是供应链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 根据产品的工序的不同或者零部件对资本、劳动、技术等生产要素比例的投入要求的差异, 将不同的零部件或工序在空间上分散到不同的区域或国家进行, 各个区域或国家按照工序的不同或零部件的不同进行专业化生产或供应。产品内分工是分工突破了产品的界限, 深入到了产品生产过程之中, 是国际分工的新形式, 是国际经济化的展开结构, 与经济国际化是紧密相连的。
产品内分工可以通过企业内部之间的分工来进行, 包括分布在不同国家的附属企业之间的分工, 也可以通过分布在不同国家的独立的厂商之间的分工来进行, 也就是同时包含企业内和企业间分工二种形式。企业内分工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或并购国外某些企业进行。企业间分工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实现, “如代工 (ODM) ”和“贴牌”生产 (OEM) 。
可以说, 没有产品内分工的出现和发展, 就不可能有供应链的出现。
2. 国际贸易理论对两者相互关系的分析。
从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角度分析。比较优势理论是在传统的产业间分工的基础上产生的, 用以解释行业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发展, 分工已经深入到产品内部, 不再仅仅以产品作为分工的界限。发达国家以外包或合同分包等形式把很多产品内的工序分散到不同的国家, 特别是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进行, 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其供应链中的一环。作为基于国际分工深化的产品内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全球供应链现象, 其出现带来了大量的在供应链内部进行的跨国界贸易。我们在此分析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供应链产生基础的产品内分工的情况。
比较优势理论下全球供应链与国际分工的相互作用
(1) 分工贸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供应链是连接各个生产环节和消费者的一个一体化的系统, 包括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供应链既考虑生产成本的节约, 又考虑消费者的需求, 并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实现利益为目的。同时, 供应链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物流环节。供应链的运作不但考虑了资源禀赋等传统比较优势, 而且还充分考虑了物流等可能性条件, 把分工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结合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说, 供应链不仅是国际分工的必然结果, 并且促进了比较优势理论下国际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2) 企业是分工贸易的主体。比较优势理论以产品间分工为基础, 分工的主体是国家, 是产业。而供应链是以产品内分工为基础, 分工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企业。主体不同, 考虑的因素和重点也就不同。比较优势理论关注国家这个主体单元, 而忽视了企业这个主体单元或细胞。因此, 从供应链现象来说, 也就有不同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的地方。
参与分工的考虑因素不一样。国家作为参与分工的主体, 主要依据的是资源禀赋、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或相对优势, 需要考虑贸易互利, 对就业的影响, 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及对福利等的影响。而企业作为参与分工的主体, 参与国际贸易与参与国内贸易的机理是一样的, 作为“理性人”的企业, 其目的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对企业来说, 只有盈利的考虑, 不会因为有比较优势就一定要参与国际分工, 从事国际贸易。企业只有在国内市场比较饱和, 为求生存和发展空间必须拓展国外市场, 或者在国外市场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投资回报或利润的情况下才会参与国际分工。企业对比较利益并不十分关心, 只会对市场需求、生产成本以及竞争对手的情况做出反应, 而比较利益却是国家或政府必须考虑的事情。
(3) 比较优势的利用不再局限于本国国内。在全球供应链分工体系下, 构建全球供应链的发达国家的核心企业不再局限于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 可以通过把节点企业安排在不同国家来利用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都可以被其利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 劳动成本的优势或资源的优势不再是本国企业独享, 而是要被供应链, 尤其是被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所分享。劳动或资源优势国家成了构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安排的一部分, 是其全球生产、全球营销、全球采购战略的一个节点, 是核心企业根据比较利益原则把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转化为自己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这种分工交换和利益分配方式已经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分工贸易和利益分配有很大的差别。
2.从规模经济理论角度分析。从全球供应链视角看规模经济理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作为全球供应链出现的基础的产品内分工不同于行业内贸易的产品间分工, 而且作为利用产品内分工的一种组织形式, 供应链有着自己的一些特征。如下我们根据全球供应链的特点, 来分析规模经济理论对国际分工的影响。
(1) 对外部规模经济的再思考。供应链中, 各节点企业按照产品内分工的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生产, 各节点企业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和优势, 通过专业化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实现规模经济。对于最终产品规模经济的取得却不是完全通过自己的内部规模经济取得的, 而是也包含从自己本身外部的节点企业取得的规模经济, 从这个意义上说, 是“外部规模经济”。
我们在克鲁格曼模型下论述供应链的外部规模经济时, 主要从产业的地理集聚效应方面来展开的。但是, 供应链在构建过程中, 各节点企业的资源的互补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考虑因素。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有形资源、品牌、商标等无形资源以及商品供求、价格、技术、信息等资源都可以被整个供应链所共享, 突破了传统企业资源的限制, 使各节点企业能在短期内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同时,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紧密合作和相互交流信任的加强, 尤其是那些以经验和技能等形式存在的意会知识, 比单独的企业在产业集聚的情况下更能获得知识外溢的外部经济。另一方面, 供应链内部学习和交流的增多, 又能够比较有效地阻止、降低或延缓知识和技能等外部效益向供应链以外的其他企业的外溢, 供应链在各成员的资源优势互补中获得了整体规模经济优势。
(2) 公司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一个在使用上容易引起混乱的概念, 人们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这一词汇[3]。
克鲁格曼只论述了由于市场限制, 厂商不能达到最佳生产规模, 而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扩大市场, 使厂商扩大生产, 实现规模经济利益。因为仅具有生产上的规模经济, 如果被企业效率低下的管理所导致的高成本抵消掉的话, 企业仍然没有体现出利润。换言之, 生产规模经济是提高企业效率的条件, 但不是唯一的提高效率的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 还需要管理的规模经济[4]。
首先, 全球供应链采用的是全球供应链战略管理, 链条中各节点企业是在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共享的基础上进行运作, 而且专注于自己的核心业务, 具有专业化的优势;其次, 供应链影响决定产品市场包括销售量和销售价格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对供应链这种组织形式来说, 各成员或节点企业虽是服从供应链战略的统一安排, 但就各自的专业化生产和管理而言, 却是相对独立的, 比起原来包括了各种从供应到消费者全过程的经营管理来说, 管理范围反而缩小, 因此不会出现企业内部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报酬递减现象。在各成员企业管理报酬递增的条件下, 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报酬也就不会出现递减现象。综上所述, 供应链出现管理规模经济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也就清楚了。
(3) 供应链一体化规模经济。随着分工的深化, 尤其是产品内分工的出现, 通过供应链, 交易各方有效解决了目标冲突, 降低了单位交易成本。同时, 各节点企业从组织的角度形成了对整个链条资产的虚拟共同占有性, 使专用资产成为共同资产, 降低资产专用性的交易成本。供应链正是这样一种虚拟一体化的组织形式。这种类似于因产权配置效率上的考虑而导致企业之间的一体化, 就产生了另一种形态的规模经济, 即一体化规模经济 (ScaleEconomicsofInte r-firmInte gration) , 其特殊之处在于它与资产专用性及其产权配置密切相关[5]:当不同企业的不同业务所涉及的专用性资产之间存在着高度互补关系时, 企业的一体化就成为产权配置效率的客观要求;而企业间的一体化则导致单个企业组织的规模扩张, 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规模经济形态, 即一体化规模经济。
供应链通过企业间的分工与高度紧密合作, 构成了一体化组织。恰如前面论述的一样, 单个成员企业自身的生产规模得到扩大, 从而整个供应链的规模也相应扩大。单个企业的边界或许缩小, 但整个供应链的边界扩大了, 因而是一种新的规模经济形态, 以此来加强国际分工在各成员企业的推广。
摘要:经济、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供应链正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向全球化趋势发展。文章首先从经济视角出发, 对供应链全球化趋势的产生发展及内部成因进行分析, 进而运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理论阐述了供应链全球化与国际分工深化这一经济现象的互动作用, 并对这两个理论在全球供应链模式下提出新的补充。站在经济学的高度认识和理解供应链这一新型管理模式, 以期更好把握供应链全球化在物流乃至整个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全球化,供应链,比较优势,国际分工,规模经济
参考文献
[1]范爱军经济全球化利益风险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1
[2]王厚双等各国贸易政策比较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321-337
[3]林汉川研究规模经济发展国际贸易-评《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财贸研究2004 (6) :105
[4]保罗.克鲁格曼等著海闻等译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7
酷派全球供应商大会邀请函 篇5
手机行业从来就不会安静。11月28日酷派锋尚MAX全国首销到货全部售罄。现在有人曝光了30日酷派全球供应商大会的邀请函,显示酷派锋尚MAX产品销售过快,酷派要拉上全球供应商急剧加大产能。
近日亮相的锋尚MAX令大吃一惊。一向低调的.郭德英竟在发布会上骑着庞巴迪就出来了,还和嘉宾李小冉演舞台剧,发布会上除了旗舰机锋尚MAX发布,还告诉大家酷派要更换LOGO,新LOGO已经使用在这款旗舰新机上面。酷派这次的表现着实令人大吃一惊。
此前,酷派总裁李斌曾预测锋尚Max单款产品销量很快会超过100万台。但小编向渠道商了解后得知,锋尚系列产品订货量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酷派副总裁曹井升也在微信朋友圈里感叹,,“供应链们的兄弟们压力山大”。
而已曝光的酷派全球供应商大会的邀请函显示,本次酷派供应商大会邀请了酷派供应商嘉宾240位,参加研讨未来发展蓝图。
供应链一直是酷派的强项,由于手机销量大,酷派在供应链、销售、售后方面都具有强大实力,一旦产品供不应求,酷派可以立刻扩充产能。
血汗海鲜击中全球供应链死穴 篇6
你更可能未曾想过,在东南亚很多国家的沿海海域上,很多和你年龄相仿的、和你子女年龄相仿的年轻人,正遭受着惨无人道的虐待和奴役。
这些现象,被美联社记者Margie Mason、Robin McDowell、Martha Mendoza、Esther Htusan看在眼里,她们用一年多时间收集掌握了各种证据,照片、视频、行船记录…… 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采访到那些被奴役的工人,同时追踪并记录下了血汗海鲜由捕捉到运送至欧美市场的全过程。
最终,在4月18日揭晓的、有着新闻界最高荣誉之称的美国“普利策新闻奖”获奖名单中,这四名记者凭着《血汗海鲜》的报道,夺得该奖项的最高荣誉“公共服务奖”。
事实上,这篇报道自去年3月25日美联社发布以后,便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数据显示,该篇报道发布后不到半年,就已有超过2000名劳工被从各个岛屿和工厂里被解救……
现代奴隶岛
正如文前我们向读者友情提示的“可能从未想过”,即便已有多达2000名劳工获救,但这仍然只是东南亚黑暗海鲜业的冰山一角,而我们所了解到的这些片段,对于长期在此开展强迫劳动、非法运营的捕鱼业来说也不过历史一瞬。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供应链里,你无法知道端上餐桌的鱼是由谁捕捞的,很多时候这同时也掩盖了一个看起来会残酷的事实:你吃的可能是奴隶捕来的海鲜……
相信任何一位看过《为奴十二载》的人,一定不会忘记帕茜被鞭打的那个长镜头,实在太令人震撼了,摇晃冗长的镜头给人心理上不可放松的折磨,可谓是全片的亮点所在。而对于这些长期被奴役、被监禁的捕鱼工来说,他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每天都要承受的巨大的痛苦和恐慌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从美联社记者一年多调查的记录中,可以发现:被迫每天工作20-22个小时、如有抱怨就会遭到有毒的鱼尾鞭打、深入零下39℃的冷藏室工作、长期的忍饥挨饿……
其目的也再明显不过:让他们夜以继日地出海捕鱼,然后将捕获的海鲜运到全球市场。不管这些海鲜最终是出现在各国的大型零售商店里供顾客选用,还是出现在一些高级的餐厅里供食客品尝,这些拥有多艘捕鱼船的捕鱼公司都能获得相当可观的收入,甚至前面提到那些专门负责殴打监督的监工也能分得一杯羹。
《为奴十二载》里另一个笔者最喜欢的部分则是肖夫人跟帕西说的一段话,只有忍耐才能看到希望。的确如此,只有能忍的人才能成为胜利者,而对于在东南亚从事黑暗海鲜业的捕鱼工来说,能像上述被营救的2000人一样逃出去的,毕竟都是少数。
更多人需要等待的命运是:可能在船上致残,也可能被丢进大海丧命。对于死去的劳工,海岛上的雨林往往就是他们生命的归属。
而那些被营救出来的,回家时一身伤病、身无分文,这也意味着经历长久的身心创伤后,面对依然贫穷的家庭,他们仍要去寻找新的工作。
孕育着文明和希望的海岛,对于他们而言,也不过只是一座漂浮的监狱。
全球供应链的补丁
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海鲜最终是流向餐桌、还是走上超市,捕鱼业的全球价值链在东南亚沿海的渔船上悄然完成了最关键的一环。
在美联社记者通过卫星全程追踪本吉纳血汗海鲜的运输过程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海鲜被捞上船以后就被集中到一艘冷藏货船上。半个月后,这艘船抵达泰国最大的渔业中心并分销到不同的渔业公司,最终流向全球市场。
尽管在对外发布的各项声明中,在公司的价值使命中,很多渔业公司都宣称不会购买血汗海鲜,但谁能说得清是否就有血汗海鲜通过一些不合规、不合法的手段越过一些审核和监管流向市场。
血汗海鲜堂而皇之走上餐厅、走上零售超市、走入千家万户,是谁在幕后隐身和失位?谁又能站出来去补位……
应该说,首先失位的是畸形的竞争机制和不合理的成本压力传导机制。
伴随着跨国公司范围的延伸,企业的研发、采购、生产机销售等各个部分都分布在不同国家。疯狂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资本的逐利嗜利的本性进一步放大,导致许多企业将较多不合理的成本压力转移给上游供应链,而供应链末端在利益的驱使下也更加容易铤而走险,通过非法措施削减成本、增加收入。
以东南亚血汗海鲜为例,众所周知,随着东南亚出口业的增长,包括缅甸、柬埔寨和泰国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不愿意从事危险工作。这种情况下,专门寻找、招募非法移民劳工的人开始采用更为残酷的手段,不光雇佣儿童与残疾人,甚至谎报工资、绑架移民也时有发生。
与此同时,随着近岸渔业资源的枯竭,很多渔船也不得不行驶到更远的水域进行捕捞,对于捕鱼公司来说,长途捕鱼无疑意味着成本的增加,这种情况下,使用奴隶劳工就成为降低成本的一种选择。
其次失位的是:缺乏监管的全球供应链和不负责任的消费方式。利益可以跨越合规、超越法律。在实打实的好处面前,一个健康、可持续的供应链所必需的一些认证、质检等监督手段荡然无存,可追溯、可问责的机制形同虚设,直接导致法律的权威和社会秩序轰然坍塌。
而同时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伤害的,还在于终端的消费市场。俗语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于这些已列入黑名单的产业和企业,选择用脚投票,让它生存还是死亡是我们可以为这些奴役的工人所能做的最实在的事。
事实上,无论是前期爆出的雀巢公司支持奴役劳动和人口贩卖体系以制造其Fancy Feast(珍致)猫粮罐头,还是为沃尔玛和家乐福提供成衣的孟加拉国服装厂火灾致使近百位女工死亡,抑或是国内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抑或是近期谈的纷纷扰扰的无冲突矿产法令等,都将问题和答案指向了同一个问题:
全球供应链都在出问题,谁能出来打个补丁补位?
以笔者之见,首先能打个大补丁的就是国家贸易的手段,例如针对血汗海鲜中打击人口贩卖不力问题,泰国被美国列入2014 年人口贩卖报告黑名单,这可能导致美国取消对泰国的国际援助。2015年4月,欧盟将泰国定为“不合作”国家,因为泰国对自己的渔业监管十分不力。endprint
此外,鼓励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其供应链管理也是当务之急。这不仅包括了强化市场良币驱逐劣币的机制和作用,同时还应建立起可追溯、可问责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指标。在这方面,2010年11月1日发布ISO 26000可以说是标志性事件。其中就对企业开展供应链管理从组织实践、信息披露等维度提出了方法和路径。
近两年,国际范围内包括供应链、劳工等社会责任问题频发,全球也都在寻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补丁,从这个角度来看,反思国内近期引发热议的CSR已死的话题,可以说“CSR不仅没死,还会活得好得很”!
媒体戴上皇冠
打开朋友圈看看,搜索栏中输入“血汗海鲜”,除了对于东南亚黑暗捕鱼业的起底,最为人津津乐道和值得点赞的就是对美联社四位记者的一些描述了。
需要在爆炸性大新闻和劳工安危之间,在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之间,在个人荣誉和社会公德之间做出选择,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也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遇到的事。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小概率,所以才更能体现和彰显人性的伟大和不凡。
上面的四道选择题,美联社的四位记者给出的答案可以说都打了满分。这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媒体行业、媒体从业者社会责任更多的思考。
社会责任,即为社会组织对自己(决策、实践)行为带来的影响负责。公众对于媒体行业及其从业者社会责任存在更多一致、取得较多共识的说法无外乎两点:其一,要发挥好弘扬正能量、引导新风尚的作用,对共建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民族和气、国家生气贡献力量;其二,要发挥好社会监督的作用,对于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中立的报道,发挥好媒体协同共治的建设性作用。
而这无论与普利策穷极一生追求“调查、校验”的原则,还是与普利策新闻奖背后“客观、公正、正义”的内涵都是不谋而合的。
但要在职业的道路上划对自己的选项,要一生都能坚持这样的操守,何其不易,尤其是在新媒体、新通讯手段、新传播技术、新传统规律的条件下,笔者认为,媒体的社会责任还应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其一,处理好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应该说很多时候媒体从业人员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并没有什么冲突,做一个好的选题创意,推崇一种向上的精神风貌、反映可能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社会得到及时提醒,个人收获成就感,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近年来,同样也出现了记者虚假报道对企业进行敲诈勒索、做出失实报道对个人造成中伤的现象,这无疑就是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最起码的社会责任(无论是职业赋予的,还是社会赋予的)。
其二,处理好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关系
同前一种情况类似,这二者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较强的职业技能有利于提升职业道德。但很多时候新闻从业人员也都会遇到美联社四个记者遇到的情况:从职业技能来说,关于血汗海鲜的报道应该及早发,而且可以保证会取得轰动性的效应,但从职业道德来说,可能因此让2000多劳工置身危险的处境。
这多少有些类似社会责任理论中时常提到的一个现象:我只要做到合规合法,就没什么问题,但却不一定是负责任的。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观点就是,对于任何职业而言,人性和人道是最大的职业素养,而责任、情怀则是最大的职业操守。
其三,处理好传承媒体精神和善用新媒体平台的关系
新媒体洪流滚滚而来,极大地释放着新闻资讯和意见观点的价值。但同时正如我们此前所讲的互联网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样,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媒体)在内容真实性、基调方向性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取证难、监管难等现实的掣肘,这些问题不引起警觉、不加以监管,往往还会形成重大的社会问题。
这就需要新媒体在善用新工具、新平台的同时,坚持好传统媒体务实求真的精神,重拾传统媒体的工匠精神,方能大有作为。
全球化供应链 篇7
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消费者偏好个性化以及市场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也同时加剧了竞争的国际化。两方面的因素使供应链管理快速发展,并使供应链的范围扩展的全球。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也应在全球化背景下扩展到国际范围以寻求供应链稳定发展之路。
1 国际供应链
1.1 全球化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
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控制,从制造原材料开始到制成半成品和最终产品,最后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将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经营活动扩大到具有合作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通过合作协议、契约保证以最小的投入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价值最大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使企业面临不断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具体讲,经济全球化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各国在经济体制上的趋同,消除了商品、生产要素、资本以及技术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障碍,使供应链管理的内容更复杂;其次,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全球性扩张,扩大了供应链管理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最后,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信息技术进一步快速发展,又使信息技术反过来刺激全球化的发展,降低供应链管理的成本。
1.2 国际供应链的概念
国际供应链又称为全球供应链,它根据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理念、模式,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在许多方面,国际供应链的管理与本土化供应链的管理原理基本上一样,只是涉及了海外的国际业务,地域覆盖更为广泛。
1.3 国际供应链的特点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能够使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有效结合,创造更大的时间和经济效益。国际供应链除具备一般的供应链所具有的复杂性、面向客户需求以及动态性等特点,还具有以下特征:(1)风险大,由于国际供应链至少涉及两国或两国以上的企业联盟,企业之间的联系以及关系也受到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常常对企业联盟之间的合作带来意想不到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供应链内部往往无法解决而导致供应链管理的失败。(2)对市场变化反应更快,市场策略更具备多样性。国际供应链上的企业所处的空间范围更大更广泛,能及时获得不同国家相关市场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转化为有效的市场策略,在不同的市场赢得竞争优势。(3)资源整合效率更高,国际供应链必须实现以更低的成本给客户带来优质的高附加值服务,而国际供应链上企业在空间上的距离和文化、经济等差异到导致较高的运营成本,因此,更高效的资源整合才能降低整个供应链运行总成本。
2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将自身核心竞争力融入供应链的结果:是来自于供应链企业群对供应链系统价值的认同,当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都将产品性能或服务直接面向终端需求时,该供应链的整体价值才能得到有效体现,因此,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供应链核心企业围绕最终用户的需求、由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共同提供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效仿的,能为系统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而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则是作为跨国公司的核心企业,为在终端市场迅速满足用户需求,与全球范围内各节点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效仿的,能为系统带来超额利润的能力。
2.2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特征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能使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盟的竞争力得以迅速提升,主要表现在:(1)价值性。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能使产品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使用户得到独特的、更好的价值和利益;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的全球资源整合,实现节点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2)积累性。国际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支撑供应链长期发展的主动力,在长期运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并最终会使供应链更加成熟稳固,不断提升延展,使竞争者越来越难以超越。(3)异质性。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是跨国公司在整合和提升资源能力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它是在特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下克服了地域、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在长期的企业经营活动中沉淀下来的、个性化的东西。因此,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其他组织便无法拥有,并且在短期内往往难以模仿。
3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构成
3.1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供应链上,企业往往依靠来自世界各国的代理商来经销产品,进行市场拓展,同时通过不断开发新市场,提高顾客满意度、培养顾客忠诚度。因此,相比一般的供应链,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主要有:(1)成本优势。成本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生产成本、库存成本和供应链上的交易成本。(2)质量优势。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能够使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处于同行领先水平,制造出质量近乎完美的产品成为可能。(3)聚焦优势。比较一般供应链,国际供应链管理更有利于企业联盟实现顾客导向,更恰当地满足顾客群体的需求。(4)资金优势。据了解,全球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在分销渠道中的库存费用比同行业未实施该种模式的企业低50%,从而能够使资金周转更快、更灵活。
3.2 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构成分析
3.2.1 创造成本优势能力解构
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能够拥有别的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是因为这些企业能够通过掌握全球最经济的原材料,在最经济的国家生产,通过获取最经济的生产资源,保证较低的生产成本。企业在这方面的能力可认为是一种优质的资源获取能力。另外,国际供应链通过整体合作和协调,在加快物流速度的同时,也较少了各个环节的库存量,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库存成本的消耗。因此,合作和协调能力也成为创造成本优势的一种能力。而合作和协调能力还能有效消除供应链合作关系中上下游之间的成本转嫁,从整体意义上降低各自的成本,使核心企业将更多的周转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制和市场开发中,以保证供应链中各企业获得长期发展。
3.2.2 创造质量优势能力解构
国际供应链中通常有一个核心企业起到领导者的作用,核心企业会在全球范围内选择对某项技术或产品有用的企业作为其合作伙伴,这样国际供应链中的产品设计、生产工艺、产品质量都将处于同行领先水平,由于产品从设计到被消费者使用的各个阶段都由世界各区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国际供应链必须具备在较大区域范围内进行集成制造或系统集成以制造出质量近乎完美的产品。通过系统集成,国际供应链打破了企业间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人为分割,恢复企业间、企业内部系统的原貌,形成内部链与外部链完美结合。
3.2.3 创造聚焦优势能力解构
在国际供应链实现顾客导向方面,由于国际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与零售商已形成密切的整体,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制造商可通过信息系统从零售商那里获得更加真实具体的市场信息,并可以根据这些信息适当加以调整产品的设计与生产,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此外,作为利益共同体的供应商、销售商还会从各自角度为制造商提供合理化建议,而供应商、销售商的任何创新活动将会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获利。而保证这种聚焦优势的正是良好的信息沟通能力。
3.2.4 创造资金优势的能力
国际供应链扩展了组织的边界,供应链上的企业通过高度的信息共享提供产品和服务。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及时补充使得制造商没有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水平。而且,较高程度的信息共享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据了解,全球实施国际供应链管理的企业在分销渠道中的库存费用比同行业未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手低50%,从而能够保持最少的库存,使资金周转能够更快、更灵活、降低风险。但是,信息共享也会带来像企业商业机密泄露这样的风险。国际供应链管理必须在能够实现高度信息共享同时保证相应的风险不要发生,否则,信息共享程度越高,供应链风险越大。因此,信息共享能力并不仅仅指共享信息,更多的是保证在信息共享的同时防止风险的发生。
根据上述观点,国际供应链竞争优势形成于其在满足终端客户不断提高和强化核心竞争力过程中,这样,国际供应链的竞争优势才是动态的和可持续的,才能成为国际供应链长期卓越经营绩效的保障。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通过以竞争优势为基础分析并构建国际供应链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框架(如图1)。
参考文献
[1]荣长玲.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企业创新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
[2]王乐乐.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5).
全球化供应链 篇8
而以上潮流的发生以及深层次的原因, 在给中国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即“走向全球”, 通过主动全球化将自身置身于全球供应链的主角地位, 从而提高自己在全球的竞争能力。但主动“走出去”与被动“引进来”, 虽然同属全球供应链的一分子, 但所付出的努力不同, 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同, 能够从全球竞争中分得“一杯羹”的数量不同, 所带来的利益也不同。基于此, 中国企业必须对全球供应链的形式与内涵具有充分的认识, 了解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动因和决策基础, 才能为其走向全球提供充分的理论指导。
全球供应链的形式与内涵
自2005年以来, 全球化在供应链领域的影响日趋明显。全球化的影响, 从主要发达国家, 到南美、非洲、中东、亚洲等新兴经济主体, 遍布全球。hishleifer (1956) 是最早使用全球供应链 (Global Supply Chain) 一词的学者。全球供应链是实现一系列分散在全球各地的相互关联的商业活动, 从采购原料和零件到处理以及最终产品的配送, 多家企业参与合作以降低成本扩大收益。全球供应链是指在世界范围内构建供应链, 寻求合作伙伴, 满足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需求。随着国际化分工的加剧, 尤其是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不同的区域或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或供应的产品内分工的出现, 全球供应链应运而生。
当前的竞争, 要求企业间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已经不再是企业与企业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的竞争 (Ketchen和Hult, 2007) 。而IT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 则为企业的全球经营提供了基础, 因此全球供应链的形成是大势所趋。基于此, 全球供应链的特征是:第一, 全球化供应链的实现必须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 是各种网络信息数据和各种专业管理系统的合理结合。第二, 全球化供应链的目的在于达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协调通畅, 以满足全球消费者需求, 提升企业的全球竞争力。第三, 全球化供应链的核心是链上各个节点企业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合作。
全球供应链的形成动因
全球供应链与一般供应链的根本不同在于:全球供应链跨越了国界的限制, 面临着不同的制度与文化, 将其管理行为置身于全球情境之下。因此, 第一, 文化与制度的差异决定了组建何种形式的全球供应链。第二, 产品特性、产业的不确定程度和竞争程度等产业特征的不同, 也同样会影响到全球供应链的形成。由于不同的产业在不同的国家所考量的因素不同, 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链战略侧重点明显不同。例如, 当跨国公司考虑供应链流程外包的时候, 如果外包到中国常常考虑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政府的政策和规则以及中国企业外包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因素。而印度在承接完整的供应链外包、承接IT外包和离岸业务外包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第三, 是公司层面的影响因素, 主要有公司的能力、规模、在供应链中的地位和公司历史等, 也决定了其是否需要或是否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求资源。因此, 国家和产业、企业的不同是最能寻找到支持不同全球供应链模式的理由。
对全球供应链的形成与运作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是:
1.垄断优势
海默 (1960) 提出了以垄断优势来解释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即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可以将不同企业的垄断优势和区位优势结合起来,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实现帕累托改善。MOXON (1975) 就通过实证研究, 认为海外采购的发生来源于本国的竞争压力, 而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特性则决定了海外采购主要发生在人力资本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姚琼 (2005) 研究了跨国零售企业在中国市场发展的动因认为, 跨国零售企业具有的战略管理优势、流程管理优势和商业业态优势, 是其在中国零售市场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同样属于依托优势地位组建全球供应链的动因理论还有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VERNON, 1966) 和国际生产折衷论 (Dunning, 1981) 。
2.国际化阶段理论
Johanson和Wiedersheim paul (1975) 等建立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发生经常的出口活动;通过独立的代理商出口;建立境外销售子公司;在境外直接从事生产和制造。这四个阶段是企业在面对本身和外部环境变化时进行逐步调整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 国内学者鲁桐 (1998) 提出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向联系模型。其内向路径指通过引进外国企业的产品、技术等要素, 使企业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组成部分;其外向路径指依托中国企业的优势要素走向国际市场, 通过知识和经验的学习与累积, 实现企业的国际化。内向国际化是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陈功玉、王洁 (2007) 以宝钢和海尔为例, 对我国全球供应链管理从出口和贴牌制造的初级形式, 到作为跨国公司全球供应链的重要节点和地区中心的形式, 以及中国企业构建以本企业为核心的全球供应链形式的发展历程。周英、刘树林 (2011) 认为, 中国企业国际采购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是追求海外供应的高质量和高技术, 随着国际采购阶段的深入, 将追求更为多样化的战略利益。
3.发展中国家技术理论
其中有小规模技术理论 (Wells, 1983) 、技术地方化理论 (LALL, 1983) 以及后发优势和产业升级理论 (Cartwell, 1990) 。其中小规模技术理论, 解释了低成本和满足细分市场是发展中国家一些技术不够先进的企业参与对外投资的原因。其他均以技术的扩散和创新为基础, 进行产业与地区的转移。
宛天巍 (2006) 发现, 发展中国家企业由于国际化的“后发优势”和被动国际化造成的急于求成心理, 在实力雄厚或有特殊背景条件下会“跳跃”发展。
此外, 既然是全球供应链的建立, 面临着不同的制度和文化, 制度的力量必然是全球供应链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海外从事商务活动的企业, 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的强制力主要来自母国和东道国, 国际性和区域性组织, 如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等, 也可能影响到企业的行为。基于制度的观点认为, 企业的成功和失败都受限于不同的游戏的规则。游戏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 也就是制度, 是决定全球环境下企业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 因此也决定了企业的战略行为, 即采用何种全球供应链形式。
Toulan (2002) 以实证研究证明经济的开放度和市场的自由度, 都影响和决定了公司是采取纵向一体化还是外包的资源获取方式。Arndt (1997) 认为, 优惠贸易协定消除了某些贸易壁垒, 并导致了两国的“零散化”生产。
全球供应链的决策研究
关于全球供应链的决策研究分两类:一类是关于全球供应链模式的决策, 另一类是关于全球供应链国家与地区的定位决策。
外包的首要动因是节约成本, 但外包节约的是要素成本,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节约的是交易成本, 而外包则有可能会使交易成本增加。Deardorff (1998、2001) 的研究表明外包决策取决于外包要素成本节省以及外包交易成本增加之间的权衡。Davidson (1982) 则通过文献综述建立了全球采购战略的概念基础, 并指出了全球采购战略决策包括海外市场的服务模式、制造技术、内部和外部供应商的选择, 采购研究中验证了对战略决策造成影响的因素。Cavusgil等构造了一个包括定位、生产规划和自制或采购选择的决策架构。因此, Helpman (2006) 指出在全球供应链的决策研究中, 主要是跨国企业在自己生产、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外包、离岸外包四种生产方式之间的权衡和抉择。有研究认为, 企业是选择国内外包还是跨国外包取决于自身的劳动生产率和外包国家的经营成本 (Grossman和Helpman, 2006) , 也有研究认为, 美国跨国企业选择公司内贸易还是离岸外包贸易取决于与其开展贸易的国家是资本富裕国家还是资本稀缺国家 (Antràs, 2003) 。
何玉梅、孙艳青 (2011) 在Grossman and Helpman (2004) 模型的基础上, 基于2003—2007年中国工业数据分析发现, 由于生产环节的难以监督和契约制度环境不完善产生的代理成本使国际外包水平显著下降, 而技术密集型行业, 相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其国际外包水平受到代理成本的影响较小。景瑞琴 (2008) 则提到国际外包由于其灵活性与成本优势逐渐取代FDI成为主流。徐姝 (2004) 对市场、外包与企业这三种制度安排就资源配置方式、交易机制等作了比较, 基于此提出了市场贸易、离岸外包和对外直接投资选择决策的内在机理。
在定位决策研究上面, Pearce (1979) 通过实证研究, 发现生产采购的模式受到公司规模、产业因素和公司国别的影响。Casson针对中间产品的贸易建立了定位决策模型。
张会清、唐海燕 (2010) 的研究指出,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成本和交易成本对发包方的区位选择都具有显著的影响, 但低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更偏好选择低工资国家以节约劳动成本, 而高技术含量的外包业务则更偏好选择高质量服务的国家以节约交易成本。
走向全球的建议
当前, 部分发达国家企业由于技术外溢和本国就业率的问题在逐步收缩外包的步伐, 这对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组成部分的企业造成了严重挑战, 但同时也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转型的契机, 那就是根据国际化阶段理论, 以长期以来在内向国际化中获取的知识、经验为基础, 走上外向国际化的途径, 以外包、兼并、直接投资等积极姿态融入国际竞争, 改变在全球供应链中一向从属于其他企业的地位, 主动“走出去”, 在完全迥异与国内情境下更加快速、更加直接地获取知识等资源, 以取得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在此过程中, 提出几点建议:
1.抓住机会, 目标导向
当前, 在经济一体化的全球经营环境下, 竞争主体繁多, 任何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 只有抓住机会, 敢于决策, 才能在主动构建全球供应链的过程中不落于世界先进企业之后。全球供应链的建立尤其是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导向, 不管是为了获取技术、专利等知识资源, 还是交易成本或经营成本的降低, 不同的目标决定着不同的方向。
2.全面分析, 迅速决策
无论是以何种模式组建全球供应链的决策, 还是全球供应链所涉及国家与地区的定位决策, 都需要全面分析对比母国和东道国的制度文化差异、竞争状态的差异, 对比不同模式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的差异, 对比现有企业与目标企业技术与创新能力的差异。全面分析对比是保证方向的正确性, 可更有效地达到目的。
3.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同时, 发展与合作伙伴的信任关系
一直以来, 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获取资源的同时, 也增多了国际投机, 增加了国际风险。而在当前“走出去”的过程中, 中国企业面临着完全不同的国家和产业情境, 这其中可能有贸易保护, 可能有文化冲突。因此在构建全球供应链时加强风险管理尤其重要。但是, 加强风险管理绝不是以怀疑的眼光对待合作伙伴。只有以全球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对整个链条进行持续改进, 使链条内众多合作伙伴建立信息共享的合作关系, 才能在供应链竞争的时代获取持续性竞争优势。
摘要:当前, 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潮流为中国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提供了以自身对技术与创新、成本与效益的需求打造全球供应链的发展契机。本文对全球供应链进行了充分的定义, 综述了全球供应链形成的动因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决策研究, 为我国企业走向全球寻求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几点参考与建议。
全球视角的供应链优化 篇9
举个很典型的例子。一般来说我们主要做品牌服装物流, 有很多不同的工厂, 中央仓用来存货和配货, 向地方仓延伸下来, 有一些直接配送到大的商超, 有一些直接到二级、三级的经销商, 基本上都是这样大同小异的流程。
我们把它按照进货和出货的方式稍微整理一下, 并分成进口的、国内的。通常我们国内的服装, 如果是进口的, 大多数的顾客都是按照不同款式、码数来订购一订就是一整箱, 因此预先装箱时都是按照比例的, 主要是为了让它简单。国内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混包的, 一种是同码数、同款的, 通常是打开包来配货。大家知道, 服装销售的每个门店都只是某一款几件, 还要某个颜色、某个尺码。如果设计生产需要30天, 接着通关、海关5天, 大概平均一个半月在仓库的时间, 应该是不算短也不算很长的时间。大家都想把库存压低, 但是实际上每一个企业把库存时间控制在40天以下其实本身不是很容易的。在当地配送3天, 如果有批发商大概拖延15天, 再到零售商, 消费者, 这样150天就过去了。如果做一点点改变, 比如把这个在本土来做, 再找货源, 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也就没有海关的问题了。当然还有一些直销到零售店, 更减少时间。
还有另外一种, 就是把仓储时间再缩短。当然能缩短的话可能需要一些仓库, 以及很多相配合的东西。
接下来讲信息流。如果大家做服装、鞋帽这些, 平常的箱子会标注很多信息, 比如款式、尺寸、颜色种种, 要经过很多次的手写。又有一些为了运输的节省, 比如使包装大一点, 因为铁路运输的话通常不按重量来算, 而是按箱算钱。因此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很多信息, 有些顾客的信息是比较清晰的, 但是一般来说, 有些顾客为了节省一些小的东西, 让整个信息流变得很复杂, 没有统一的规划。
我们通常都遇到一个问题, 这个品牌在中国做一个仓库好, 还是10个仓库好, 大家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每个选择都有好的和负面的影响, 通常来说, 我们看它的成本。如果配送中心的数量越多了, 通常运输成本会越低, 因为我们可以集中一下, 让尽量多的干线靠近顾客, 所以我们就用很优化的工具来运到很近的顾客那里。但是仓库的费用又会更高。通常来说就是一个数学题的问题, 这个数学题也可以很简单, 但是要做好, 最难的是收集资料。一旦做好了, 实实在在可以为顾客带来价值的提升, 成本的下降, 我们也会得到更高的利润。
利用贸易融资规避全球供应链风险 篇10
贸易融资及其特点
传统的做法是对整个企业进行授信, 关注企业的规模、净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及担保方式等基本面情况, 而自偿性贸易融资使银行关注的是每笔真实的业务交投, 对单笔业务进行授信, 通过资金的封闭式运作, 确保每笔真实的业务发生后资金的回笼, 以控制风险。这一业务的审贷理念与传统的理念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由额度风险控制和长期贷款思维转化为单笔授信和贸易短流程的风险判断和控制;将贷前风险控制延伸到对贷款操作环节及单据的控制和判断;由主体准入为基础的风险控制理念转变为基于流程控制或在把握主体的同时控制资金流、物流的风险控制理念。对于一些因资产规模等基本面难于获得融资贷款的中小企业来说, 这项业务的推出意味着他们可以通过真实交投的单笔业务来获得贷款, 通过不断地滚动循环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融资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就解决了。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 我国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不断发展, 从最初的信用证、保函, 到保理、福费廷, 再到今天的供应链金融, 贸易金融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产品不断丰富。目前我国贸易金融已形成数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服务手段从传统的贸易结算与融资, 进入到了对采购、生产、销售等贸易链全过程的综合服务阶段, 贸易金融的功能也进一步扩展至结算、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与财务管理等方面。
贸易融资在全球供应链风险控制中的作用
首先, 可以盘活企业动产和应收账款, 改善企业资金流, 提升企业竞争力, 扩大企业进出口规模;对于一些公司客户而言, 如果能够方便地管理分散在多个国家的不同账户, 实现不同账户之间的资金调配, 这不仅有利于CFO和决策层掌握企业的资金状况, 也能有效地缓解同一个公司内资金闲置和资金紧缺并存的问题。
降低融资成本。它强调操作控制, 相应淡化企业财务分析和准入控制, 非常适合中小企业主体资质偏低的特点。进出口供应链融资, 尤其针对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财务实力不强、缺少抵押和担保、无法提供信用担保而难以获得银行授信额度的融资困境, 以控制物流及应收账款为风险控制手段, 解决中小企业进出口融资难题。
银行可以通过提供量身定做的各类新型产品和一揽子服务, 降低企业供应链平均融资成本。贸易融资可以区别进出口企业在采购、仓储、运输、报关、交货等不同环节的需求, 分别解决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款、出口采购、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例如, 中国银行为进口客户设计并推出由进口贸易融资、人民币定期存款和远期售汇三项业务相组合而成的“进口汇利达”;为满足出口企业在应收账款变现、风险防范以及财务报表优化管理等方面对银行贸易服务提出的迫切需求, 设计推出了贸易融资综合解决方案一“出口全益达”。中信银行设计推出了针对台资企业的集结算、融资和政策咨询等服务为一体的“台信通”, 推出将贸易融资与资金产品和人民币业务联系在一起的产品“二合一”、“三合一”,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汇业务全流程服务的理念。招商银行针对不同规模的国际结算和贸易融资客户, 分别设计推出了大型企业服务方案和中小企业服务方案。民生银行将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结合起来推出了进口物流融资。深圳发展银行更是将其定位于一家物流银行, 希望通过力推供应链融资业务, 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形成比较优势。
贸易融资可以通过延迟支付进口款项或者提前收回出口货款, 帮助企业防范人民币升值的汇率风险。人民币汇改后, 贸易融资成为企业采用最多的规避汇率风险的方式。通过出口押汇等短期贸易融资等方式, 出口企业可事先从银行获得资金, 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 同时也规避了汇率波动的风险。而且, 由于美元的贷款利率比人民币贷款同期利率低, 贸易融资贷款成本低于人民币贷款。
企业开展贸易融资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要想获得银行支持,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 因为银行不会相信一个经营业绩不好的企业能够履行及时偿还债务的义务。因此, 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首先要练好内功, 弥补自身的先天不足, 努力创造良好的经营业绩。
外贸企业决策者、财务人员和业务员都要树立出口的风险成本意识, 将出口风险成本纳入财务核算的范畴, 建立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 从而真正将出口风险防范纳入外贸出口企业经营管理之中。同时, 加强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与管理, 逐步完善客户档案, 建立客户数据库, 努力防范和化解国际贸易融资风险。
目前, 大多数出口企业还沿用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交易方式, 对出口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控制非信用证业务的层次上, 忽视对进口方资信的调查, 加剧了出口企业的收款风险。据商务部一项研究报告统计, 中国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中只有11%建立了自己的信用监管体系, 而这其中又有93%是具有外资背景的跨国企业。很多国内公司没有认识到海外欠账的风险和成本, 随着时间的拖延, 这些拖欠款的追讨将越来越难。同时利用外部保险机构, 如出口信用保险来避免风险的企业还不多。
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票据贴现、货押业务、金融供应链、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 (电子产品、网络支付等电子结算手段) 。随着国际贸易供应链的不断成熟, 国际性大银行已经不仅仅只对客户在国际贸易某个环节和阶段进行局部的融资, 而是在整个贸易周期都一直关注客户的需求, 从买卖双方签订合同开始到买方最后销售货物为止, 追踪整个供应链中货物及资金的走向。例如2011年7月20日渣打银行与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 作为中集集团的核心银行, 渣打银行将为中集集团及其成员企业提供总金额折合人民币30亿元的全球多币种综合授信额度, 并凭借广泛的海外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为其提供包括贸易融资、银团贷款、项目融资、外汇业务、资本和投资服务在内的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对于我国多数企业, 近几年在供应链管理上有所推进。但是, 绝大多数企业并未对整体供应链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和整合, 仅限于基本的产、供、销, 并未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随着国际化环境的形成, 借助于这种协同合作模式的企业才能在参与全球供应链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全球化供应链 篇11
进入供应链管理时代之后,各大跨国零售企业纷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通过跨国公司全球采购系统进入国际市场的主渠道,对国内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全球采购商对供应商的要求非常严格,我国企业想要真正融入,必须全面分析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特点,以及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电子商务建设,为融入跨国零售企业全球采购供应链打好基础。
一、跨国零售企业全球采购带来的机遇
所谓零售业,是指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要,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经营形态。而跨国零售企业是适应现代市场流通的新型组织形式,它拥有全球一体化的采购和销售网络,由于其订单的购买数量大,因而往往被称为“金子订单”。可以说,跨国零售企业带动了制造企业开拓全球市场的能力。
全球采购是指充分利用全球生产要素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最佳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最优的产品。近年来,全球采购市场每年以7%至8%的速度增长,采购量每年高达4500亿美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跨国零售企业在世界市场的影响力也必将进一步增强。因此,能否争取到跨国零售企业的订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国生产企业如果能够争取到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订单,就可避免或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减少广告费用和市场推广费用,从而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我国生产企业还可以从跨国零售企业获取全球市场需求变动的信息,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计划,并带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通过跨国零售企业的销售网还可以有效地宣传我国企业的品牌,树立国际形象和市场声誉,提高国际竞争力。
总而言之,在目前国内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如果搭上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车”,就可以使自己的产品持续不断地销往全球市场,为我国产品开辟全球市场打通了新的渠道,有利于我国产品的进一步出口,这对充分发挥国内生产能力,增加就业、繁荣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融入跨国零售企业全球采购的门槛很高
(一)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特点
1.实施标准化和程序化的采购。为避免买卖双方对于需求的误解,避免采购管理出现不必要的麻烦,跨国零售企业对与供应商打交道的流程进行了严格的标准化和程序化的管理。采购品的规格是必须严格加以保证的,采购品的技术指标、包装尺寸、储存条件等也都被详细地规定在规格文件中,一目了然。 跨国零售企业对与供应商打交道的流程也有严格的规定,其基本原则是保持反馈的及时通畅,并保证立场的一致性。
2.专业人员采购与直接重购。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人员大都经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清楚地了解产品的性能、质量、规格和有关技术要求;跨国零售企业一般采取“无库存采购计划”,即根据以往和供应商打交道的经验,当库存量低于规定水平时,便按照以往的订货目录和基本要求继续向原先的供应商购买产品。
3.半数比例原则。半数比例原则是对供应商的产量来说的。如果仅由一家供应商负责100%的供货和100%成本分摊,则采购商风险较大,因为一旦该供应商出现问题,按照“蝴蝶效应”的连锁反应,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所以,跨国零售企业从供应商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购买数量一般不超过该供应商产能的50%,而不愿意接受100%全额供货的供应商。
4.谈判过程中使用竞争策略。跨国零售企业总是会避免来源单一的采购,他们在供应商发展计划中都强调“替补”供应商的发展。在选择供应商的谈判中,采购经理经常上午参加一个谈判,下午参加另外一个相同项目的谈判,只不过谈判对手变成了上午那个供应商的竞争对手。这种做法不仅可以使跨国零售企业最大限度地了解市场行情,而且可以调整谈判立场和改变谈判技巧。精明的采购经理经常在谈判中“无意间”把另外一家潜在供应商的优惠条款“透露”给谈判对手,期待获得更加优惠的条件。无论采购品处于买方市场还是卖方市场,鼓励供应商之间竞争的方法都是适用的。
5.集中采购原则。集中采购原则是对采购区域来说的。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跨国零售企业一般会集中在某一区域进行采购,例如,当前跨国零售企业在我国的采购量50%至60%是在华南地区完成的,尤其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因为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是我国经济总量最大、发展最快的地区,目前已经形成电子信息、电子机械、石油化工、服装、食品、饮料等九大支柱产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采购环境。此外,广东省港口众多、货位充足,可以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多个港口通航,这为跨国零售企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物流条件。
6.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商务采购。1999年以来,跨国零售企业陆续把发展采购电子商务列入了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现在欧美企业60%的产品都是通过网上采购获得。现代信息技术在跨国零售采购业务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精简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压缩辅助设施、加速供应链节点间的信息流动、拓展贸易机会和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统计资料显示,信息技术的运用可缩短25%的采购周期,降低50%-80%的通信成本,减少90%的采购订单成本,提高100%的采购人员的生产率。
(二)跨国零售企业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
对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这已经成为跨国零售企业生存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尽管每个跨国零售企业的采购要求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注重的不仅仅是具体的产品,更是供应商本身。一般而言,要成为全球采购商的供应商,都需接受七个方面的考察:品质保障体系、交货供应体系、采购价格体系、外贸流通体系、环保认证体系、电子商务应用体系、安全品质体系等。要进入全球采购商的供应链,这些项目必须符合其评估标准。以沃尔玛为例,它对合作伙伴有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物美价廉,产品价格要有竞争力,质量要好,要能够准时交货;(2)供应商要遵纪守法,沃尔玛非常重视社会责任,要求供应商按照法律的要求向工人提供加班费、福利等应有的保障;(3)有市场营销和推广能力;(4)有创新研发能力,能提供系列产品;(5)有品质观念,在生产过程中能从事自我质检;(6)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沃尔玛采购就采用半数比例原则,一般不超过50%;逐步使用现代化、集约化的电子采购手段进行配套服务是其对供应商的最新要求。
跨国零售企业认为,如果供应商所处的市场处于竞争状态,那么就可以利用供应商之间的竞争得到利益。跨国零售采购商还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来反映供应商的质量、价格及支持与配合等方面的状况,此外,越来越多的跨国零售企业已经开始建立供应商数据库,数据库中不仅包括供应商的基本情况(如地址、银行账号等)、历次付款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等,甚至包括历次的谈判记录和针对重要的采购品行业所做的基础研究报告。跨国零售企业通常每半年便要根据这个指标体系和数据库与主要的供应商进行定期交流,回顾合作关系,制定改进计划,并配有详细的改进时间表。
三、融入跨国零售企业全球采购供应链的对策
全球采购纵然有多种好处,但生产企业要想跨过其门槛,成为采购商的“宠儿”,也绝非易事。中国企业要真正融入跨国零售企业全球采购系统,成为全球制造基地,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改进。
第一, 打造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企业必须十分清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在哪些方面可以使企业获得更大的赢利空间,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能力去与其他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集中精力去巩固和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核心业务,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与其他企业合作竞争的过程中,共生出更强的整体核心竞争力与竞争优势。
第二, 熟悉零售营销惯例。跨国零售企业采购的产品将直接进入终端市场,相应的营销方式、产品包装等都有特殊要求。以包装为例,仓储超市为主的采购商,如麦德龙、万客隆等可能需要大包装;而以综合超市为主的采购商,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可能需要小包装,而且包装大小不同,采购价格也可能会有差异。再如促销,国外零售商通常喜欢采用促销手册的方式进行产品宣传,每星期都要印刷几百万份的宣传材料。这部分成本,许多采购商要求供应商分担,这是国际惯例,而非额外要求。
第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改变了企业的竞争方式,企业的竞争变成了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把供应链管理看作企业之间资源整合的桥梁。在美国,沃尔玛和宝洁的联盟被视为买家和供应商建立伙伴关系的典范。通过双方良好的合作,作为供应商的宝洁和作为买家的沃尔玛都能实现产品存货几乎为零的同时,保证沃尔玛的货架上始终有货品销售的良好状态。沃尔玛的做法是对自己的销售量做出准确的预测,然后把准确的预测量和宝洁的生产捆绑在一起,宝洁就不会生产过多的产品而堆积起来。
第四,了解跨国采购知识和法律。全世界公认的有四大采购法则《联合国采购示范法》、《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欧盟采购指令》和《世界银行采购指南》,企业应当弄懂弄通。其次是企业要多参加国际采购说明会,加深对采购程序、条件和要求的了解,提出疑惑问题现场求解。中国企业还可以采取有效的方式规避国际市场流通领域各式各样的技术壁垒。例如要拓展美国市场,就无法绕开美方设置的《公平包装和标签法》;产品要销往欧洲,就必须关注欧盟制定的《技术协调与标准新方法》。
第五,加强电子商务建设。现代化、集约化的电子采购,正成为跨国企业经营运作的重要流程。目前,许多跨国公司已经开始使用电子商务系统,通过建立B2B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采购,从而改变原有的采购模式和采购范围,获得互联网时代的新竞争优势。Iresearch(艾瑞咨询公司)预测,未来10年,国际贸易额的1/3将通过互联网进行。可以预见,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采购未来的主要商业模式。
第六,利用政府支持政策。中国政府目前已经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和促进全球采购商加大采购力度,其中包括按照入世承诺,有序对外开放批发、零售、物流配送等商业流通领域;不断改善商业流通领域的经营环境,为全球采购出口创造更加公平、透明和可预见的市场环境;鼓励全球采购商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并给予多方面的政策支持;通过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推动出口企业提高商品档次,使出口商品质量、服务等更加符合全球采购商的需要等。另外,国家商务部也建立了“中国商品网”等商务网站,为中国的供应商和全球的采购商搭建了沟通的平台。我国的企业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提供的支持和服务才能有利于企业产品直接进入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系统。
全球化供应链 篇12
全球供应链管理就是要以全球化的观念,将供应链的系统延伸至整个世界范围,在全面、迅速地了解世界各地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同时,对其进行计划、协调、操作、控制和优化。本文所研究的全球供应链模型是在单一国内模型的基础上,加上转移价格、关税、汇率、法人税率、提前期、以及各种危险性的因素而衍生出来的[1,2]。因此,全球供应链网络的设计问题考虑的不仅仅是生产设施和物流设施的选址及产品的配送路径问题,而是在此基础上,还需考虑在多个国家内的转移价格、关税、汇率、法人税率等各种因素。也因此,其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国内模型。
本文以全球化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为对象,研究其网络设计问题,主要以总成本最小的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和总利润最大的转移价格决定问题两种模型为对象来研究。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是以总成本最小化为前提,从研究生产设施、物流设施的选址入手来决定合适的配送路径。一方面,转移价格的决定问题是从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所得出的总成本最小的供应链网络上,以追求全体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转移价格和配送路径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两个模型来求解全球供应链网络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导出近似解法。
1 假定
由于全球供应链网络的不确定性,为了便于计算,主要作如下假定:(1)假定所选择的生产设施、物流设施位于复数国家。(2)假定复数的产品在复数的生产设施内进行生产。(3)假定在生产设施所能容纳的生产范围内,设置生产线。(4)假定产品需满足复数国家内的顾客需求。(5)假定产品的配送路径是生产设施———顾客、生产设施———物流设施、物流设施———顾客之间,同时假定若干能够满足这样配送需求的配送方法。(6)假定各国的法人税率与进口税率一定。
2 物流网络的设计问题
物流网络的设计公式如下:
式中的字母含义如下:
PN——生产设施基本事件空间
WN——物流设施基本事件空间
DN——顾客数量的集合
PR——产品数量的集合
Tjl——生产设施j与顾客l之间的配送手段的集合
——生产设施j内产品p的制造成本
——产品p采用设施j与顾客l之间的配送手段m所花费的配送成本
——产品p设施j与顾客l之间的配送手段m所产生的库存成本
——产品p在物流设施k处的实际处理成本
PFCj——选择生产设施j所产生的固定成本
——产品p的生产线设置在生产设施j时所产生的固定成本
WFCk——物流k的固定成本
——顾客l对产品p的需求量
——产品p的生产线在生产设施j处的生产能力
PCPj——生产设施j的生产能力
WCPk——物流设施k的实际处理能力
——设施j与顾客l之间的配送方法m的配送能力
——表示产品p在生产设施j-顾客l之间采用配送手段m所产生的输送量的变数
——表示产品p在生产设施j-物流设施k之间采用配送手段m所产生的输送量的变数rjkm p
——表示产品p在物流设施k-顾客l之间采用配送手段m所产生的输送量的变数
yj——如果选择生产设施j的情况是1,否则为0的变数
uk——如果选择物流设施k的情况是1,否则为0的变数
——表示产品p在生产设施j处生产线数量的变数
——表示产品p在物流设施k处处理能力数量的变数
(1)式是求导产品的制造成本、在物流设施处的产生实际处理成本、库存成本、设施与顾客之间的配送成本,以及生产、制造、物流设施等的固定成本的总和的最小化;(2)~(3)式是与各种产品有关的生产设施与物流设施之间,生产设施与顾客之间,物流设施与顾客之间的流通量的制约条件;(4)式表示生产线的生产能力;(5)、(7)式表示物流设施的实际处理能力;(6)表示生产设施与生产线之间数量的关系;(8)~(10)式表示配送手段的配送能力。
3 转移价格的决定问题
解决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换言之,也就是在解决生产设施、生产线以及物流设施的选址后,要在此网络上进行合适的转移价格以及配送路径的求导。转移价格建立如下模型:
CN——对象国的集合
RNC——C国内的生产设施的基本事件空间
WNC——C国内的物流设施的基本事件空间
DNC——C国内顾客的集合
TAXC——C国的法人税率
MPRlp——顾客l所在国的产品p的销售价格
DUTpjl——在j国所生产出的p商品出口顾客l的所在国时存在的关税税率
——从设施j∈k∈所在国向顾客l∈k∈所在国出口产品p的转移价格
prC+——C国所获得的利益
prC-——C国所损失的利益
——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所求导的解
(11)式是在扣除按法人税率计算后所得税金的利益和损失的和,也就是总利益并求导此总利益的最大化;(12)式是按各国的损益,由本国的销售价格以及向其他国家转移时的转移价格得出的总收入,减去从其他国家转移出的转移价格、制造成本、库存成本以及配送成本的总支出的差额;(13)~(14)式表示物流网络上的生产能力和实际运作能力;(15)~(16)式表示在本国销售产品时其转移价格就是销售价格。
4 解法说明
最早,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是为了解决生产设施、生产线以及物流设施的选址问题。后来,发展成求解转移价格的价格决定问题,从而演变为转移价格以及配送路径的求解。
物流网络设计问题是包含很多0-1的变数和整数变数的最优化问题。其中,0-1变数的数是指“生产设施基本事件数量+物流设施基本事件数量”,一般而言都是这样的。一方面,整数变数的数是指“生产设施基本事件数量×产品基本事件数量”,因此,产品数量越多,最优化问题的求解也就越困难。如果产品数量较少,利用类似像CPLEX的数理计算软件可以直接进行求导。但是,在产品数量比较多的情况下,近似解法的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了。物流网络设计问题也可视为是在设定设施容量上限变数的容量制约下的物流网络设计问题。为此,利用lagrange缓和方法求导出目的函数———成本的下限之后,可以利用capacity scaling algorithm来求导出成本的上限,从而得出范围集合。
一方面,转移价格决定问题是将转移价格和配送数量的乘积的二次项作为公式,如此直接求解的话难度较大。因此,转移价格的决定问题可以分解为,一是求解在转移价格一定情况下的配送数量的问题,二是在设定转移价格的上下限之后的转移价格问题。这样,分解开之后,分别用CPLEX等解法就可以很容易求导出结论。这两个问题求导出来之后,再进行二者的交集,就很容易推导出近似解[3]。
5 结论
本文是以全球化企业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为对象来研究网络设计的问题。揭示总成本最小化的物流网络设计问题和总利润最大化的转移价格决定问题两个阶段的模型,并将这些模型公式化。更进一步,将物流网络设计问题的近似解法与转移价格的近似解法相结合,据此推导出全球供应链网络设计问题的近似解法。
今后的研究课题是将实际事例当中的数据以及电脑的数值实验出发,检验上述的模型以及此近似解法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久保幹雄.グローバルサプライチェーン最適化モデル[J].経営システム,2006,16(2):56-61.
[2]M.Goetschalckx and C.K.Dogan.Modeling and design of global logistics systems:A review of integrated strategic and tactical models and design algorithms[J].Eur.J.Oper.Res.,2002,143:1-18.
[3]C.J.Vidal and M.Goetschalckx.A global supply chain model with transfer pricing and transportation cost allocation[J].Eur.J.Oper.Res.,2001,129:134-158.
【全球化供应链】推荐阅读: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电信解决方案供应商08-11
从经济全球化到文化全球化论文09-10
全球化07-09
管理全球化07-20
教育全球化05-13
贸易全球化05-18
媒介全球化05-20
法律全球化06-06
全球化意义06-14
全球化公民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