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广

2024-10-02

高效推广(共10篇)

高效推广 篇1

近几年, 国家加大高效电机的推广力度, 参照IEC标准制定电机能效等级标准, 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 支持高效电机的应用及推广, 但国内存量电机中高效电机占比仅为8%左右, 高效电机的占有率增长缓慢。

为提高我国高效电机生产和使用水平, 在全球环境基金 (GEF) 的支持下, 9月20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召开了“高效电机推广项目” (PREMCI) 启动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会上指出, 实施“高效电机推广项目”是加快高效节能电机系统推广应用, 推动企业能效提升和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有利于工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实现绿色发展。高云虎对项目实施提出了四点要求:一是加强电机能效提升政策研究, 创新高效节能电机推广模式;二是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作用, 推动高效电机生产和电机再制造能力提升;三是加强国际合作, 借助与UNDP的合作平台, 学习借鉴国外高效电机生产与应用的先进经验;四是做好项目管理, 切实管好用好全球环境基金赠款, 做好配套工作——这不是唯一的推广措施, 实际上, 我国推广高效电机已多年, 措施政策也不少, 但结果差强人意。

高效电机占比仅为8%左右

众所周知, 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作为风机、泵、压缩机、机床、传输带等各种机械设备的驱动装置, 是用电量最大的耗电设备。据统计测算, 2015年, 我国电机保有量约24亿千瓦, 总耗电量约3.5万亿千瓦时, 全社会用电量5.55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5%;其中工业领域电机总耗电量为2.9万亿千瓦时, 工业用电量为3.93万亿千瓦时, 占工业用电的74%, 工业电机耗电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52%。“近几年, 国家加大高效电机的推广力度, 参照IEC标准制定电机能效等级标准, 也陆续出台了许多政策, 支持高效电机的应用及推广, 但国内存量电机中高效电机占比仅为8%左右, 高效电机的占有率增长缓慢。”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泰豪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代放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难在何处?

记者简单梳理一下, 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其一, 补贴难题待解。国际铜业协会能源与电力业务总监赵凯认为, 国内高效电机的市场一直不是很好。其中原因之一就是补贴不到位。近几年, 国家对电机节能的要求很高, 同时实施补贴。补贴分为补贴到用户和补贴到制造商两种。补贴到用户的市场情况较好, 比如, 北京用户去买高效电机, 一定份额的价钱由政府负担, 直接补给用户。而补贴给制造商的市场情况不太理想。从国外经验看, 欧美等发达国家主要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来支持高效电机发展。例如, 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采用定额补贴或从节点费用中给予补贴的办法。现在美国已全面普及高效电机。

目前国内也有部分针对补贴难的情况出台了相应政策, 如上海市政府部门专门出台了针对燃煤 (重油) 锅炉清洁能源替代及高效电机推广的扶持政策, 对使用高效电机替换存量电机的项目在国家财政补贴每千瓦26~100元的基础上, 追加每千瓦20元的旧电机回购补贴;对于使用再制造高效电机的企业, 给予每千瓦45元的地方补贴。据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尚玉英介绍, 燃煤 (重油) 锅炉和电机系统是量大面广的重点用能设备, 节能减排潜力大。上海电机系统用电量占全市总用电量的75%左右, 大多为普通效率电机, 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 电机运行效率低3%~5%, 系统运行效率低10%~20%。

其二, 认知度待提高。高效电机的价格较高, 市场情况不理想, 使得生产厂家较少, 造成用户对高效电机的认知度不够。福建和盛节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瑞阳表示, 电机销售面向三类客户, 即终端用户, 代理商和设备配套商。其产品用量所占比例分别为, 终端用户占5%, 代理商约占15%, 下游产业的机械设备配套商占80%。由此可见, 高效电机能否最终被市场接受, 机械设备配套商的态度最为关键。受研发投入大制造成本高等因素影响, 高效节能电机价格居高不下、市场售价比普通电机一般高出20%, 部分甚至超过50%, 导致许多投资者产生“节能不省钱”的思想。电机一般作为中坚产品, 主要为风机、水泵、压缩机等主机配套, 而机械设备配套商中大多数主机企业和项目建设大部分不是最终使用者, 关注成本多于关注效率, 高效电机效益难以向下游环节传导, 因此市场呈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北京毕捷电机总厂总工程师周守廉表示, 虽然高效电机价格稍高, 但只要运行时间高于4000~5000小时, 就能收回成本。

其三, 受制于经济下行。黄代放说, 目前低效存量电机主要分布在高耗能的钢铁、水泥、冶金、造纸等企业, 这些企业面临过剩产能消化情况, 企业经营普遍不好, 靠自筹资金可能难以进行改造升级。这一点和补贴难搅在一起。

究竟如何推广才能达到目的?

中央相关部委有自己的体系和方法, 而人大代表黄代放则建议取消财政补贴, 强制要求使用高效电机。“工业电机耗电在全社会总用电量中的占比那么高, 如果所有的企业都使用高效电机, 那就能大大节约能耗, 企业也能节省成本。”黄代放表示, 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标准, 电机生产企业必须清晰标示电机能耗等级, 电机使用企业在采购电机及新建项目时, 强制使用高效电机, 政府相关部门取消财政补贴政策, 通过加强监督管理, 强化标准规范约束和电动机产品高效节能强制认证, 严格市场准入, 全面提升增量电机能效水平, 倒逼电动机生产企业转型升级。同时, 建立工业能耗在线监测体系, 实现为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诊断, 并为企业提供节能改造服务, 达到促进工业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黄代放还建议, 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推动工业电机系统节能改造。

“工业电机系统节能是涵盖淘汰低效电机、提高电机系统效率、改造被拖动装置、优化电机系统的传动和运行等节能措施, 工业电机系统节能注重运行系统效率的提高, 要求工业电机系统各设备与系统整体效率的最优化, 使整个系统或局域范围内的节能减排效果达到最佳。”黄代放表示, 淘汰下来的低效电机由具备高效再制造能力的企业实施高效再制造, 根据其现状及使用工况, 制定具体再制造方案并付诸实施;对经检测确无再制造必要的低效电机进行强制性报废处置, 杜绝其直接再次流入市场。电机高效再制造产业符合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和理念, 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 降低电机使用企业投入成本, 还解决了电机传统拆解资源利用层次低、环境风险大的问题。

高效推广 篇2

---招贤中心小学“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

教改实验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在这春意盎然的五彩时节,在这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伟大时期,我校又一次迎来了全县教研教改工作的研讨盛会。今天来自全县教育系统的各位领导、专家、精英骨干汇聚一堂,在此隆重举行全县“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实验观摩交流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招贤镇中心小学472名师生,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新时期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当中一项伟大的举措,而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法学法改革创新,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则是学校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我校秉承良好校风、教风、学风及教研教改之风,狠抓“有效教学”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模式应用于推广,实现了预订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更好的开展此项工作,下面我就我校“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工作从实验概况、做法呈现、问题困惑及愿景设想四个方面向各位予以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指正!

一、实验概况

2009年下半年被县教研室确定为有效教学县级实验校后,我们本着“一科试点,逐科跟进”的原则,由五年级二班语文先期进行了有效教学模式改革,采用“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其余各科陆续跟进。今年学校被确定为市级实验校后,我们更加坚定了实验信心,以已有经验为依托,扩大覆盖面,到目前,全校四至六年级7个教学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品社五门学科、全部实现了跟进目标,全校实验教师18名,参与实验学生260名,分别占教师队伍、学生总数的51.4%和47.4%。

二、做法呈现 自2009年下半年市局、教研室项目引进及县局、教研室项目推介培训,到2010年项目的落户和全面普及推广,我校认识到位、目的明确、措施得力、组织有序、进展顺利,紧跟教改步伐,积极实践与探索。

一是理论为先导,首抓培训,解决认识问题。学校坚持校本教研制度不放松,以练兵月、观摩周、教研组、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对全体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理论培训,从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实施流程和操作规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分析指导和探讨交流,同时鼓励教师业余自学和课堂大胆实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整合;同时,学校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开展教师理论培训,先后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和西街小学推导员来校专题辅导和临床诊断,并积极组员参与市、县组织的观摩研讨活动和兄弟学校的成果展示活动。今年共组织三批次35人次赴西街小学和两亭小学进行参观学习。

二是管理为依托,主抓立制,解决组织问题。为了全力推进、有序开展 “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学校召开启动动员会、并多次召开班子会和全体教师会,进行广泛宣传与动员,并组织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组长,各实验班级班主任任成员的“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理论指导组、组织实施组、后勤保障组和考核考评四个小组,并及时制订了《招贤中小学 “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实施方案》、《招贤中心小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学期教研计划》,明确了实验的步骤及各阶段的任务,就实验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落实了包抓实验班人员及工作职责,对实验班级和学科进行全程跟踪、支持与指导,协助学校检查学生三单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议定措施,查偏纠错。

三是经费为支持,狠抓保障,解决硬件问题。

实验开展至今,学校已累计投入3万余元资金用于实验设备购臵,师资培训,先后购买打印机4台、一体机1台、学生学习资料柜8个、小黑板28面、制度牌35面、档案盒300个及纸张、油墨等实验用品。为了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学校投入部分资金对校园墙壁进行了粉刷,书写了标语,对教学主楼和学生公寓楼进行了室外美化布臵,布臵了以《有效教学理论》、《弟子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创先争优》等为内容的喷绘宣传标语。学校虽经费拮据,但在实施有效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上下定了决心,毫无动摇。

四是实践为根基,强抓监控,解决落实问题。为了激发实验教师和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他们积极地、创造性的投入到实验教学中,学校制定了《招贤中心小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管理考核办法》、《招贤中心小学“有效教学”教改实验评比奖励制度》,实行“三级管理”和考核,从实验教师的理论学习的深度、研讨交流次数、教学设计创新、“三单批阅”精细;从学生学习小组的构建、学生全景式分析、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之星的评比;从实验班级成绩监控等做到了全方位的监管,有效杜绝了搞形式、走过场的陋习。实验之开展以来,学校每天安排专人在操前早读时间或早读时间下到各班级,主要抽查学生的导读单、评价单及练习作业完成情况,详细记载,当日检查当日公布,对未完成的按制度在班级和科任教师名下分别扣分,检查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核和教师绩效考核,既检查了学生,又督促了班级和教师。

五是以成绩为动力,积累经验,解决浮躁问题。

实验开展至今,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也收到了一定效果:

1、实验基本进入轨道。通过有效教学实践,积累了一些开展有效教学的做法,对于如何科学设计教案、如何合理把握时间、如何有效调控小组活动、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性等积累了一些有效做法。

2、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可抄,要付诸实践,就必须认真学习理论,就必须在实践中摸索创新,就必须不断探索、不断交流,在学习、探索、交流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 提升。

3、学生主动学习成为现实。实施有效教学,课堂上教学的单位由学生个体变成了多名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响亮的组训、小组呼号激励组内全体成员勤学善思、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动学习变为现实。课前小组的交流评价促使学生在课前认真阅读文本,完成预习评价单;课堂上大量的时间都是小组内的探讨、交流,使原来开小差的、学习消极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参与其中,促使了学生全面发展。小组展示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展示本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机会,课堂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有了很大提升,学生参与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就得到了保证。成绩的取得固然可喜,但是我们将以此为动力,戒骄戒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继续深入有序的推进教改实验。

三、问题困惑

目前发现和认识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复习评价落实不够好。我校学生都来自农村,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特别是留守儿童较多,造成家庭对学生学习评价不能落实,影响了有效教学的效果。学习时间有限带来的学校复习评价也不能全部落实。有效教学实验班级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各学科的文本预习、三单、复习评价等,而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很难完成,造成学生的复习评价落实不到位。二是小组合作学习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难以整合。由于有效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问题、合作学习,而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教师围绕课件以讲授为主,如何使两者有效整合,充分应用优质教育资源,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解决。

四、愿景设想

今后我校将继续加强有效教学理论学习,让学习贯穿有效教学始终:一是结合学校实际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课改理念,促使教师解放思想,全身心的投入到教改实验中,消除思想上的顾虑;二是继续学习韩教授的有效教学理论,促使教师掌握正确的方法,用理论和方法去指导 自己的实践;三是派人外出学习,到兄弟学校去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推动我校教改实验走向深入。同时将着力点放在课堂上,是否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是否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功能、是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后巩固效果是否良好为标准,衡量一节课的优劣,通过经常开展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等活动加强相互听课、研讨,努力推动课堂教学由讲向导转变,真正做到转变教法,优化学法,提高质量。再就是抓好预习和复习的两头延伸。课前预习文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课后复习评价是有效教学的三部曲,没有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堂教学就是下无根基,上无结果。要真正使课堂教学“有效”,则必须抓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落实。认识到抓两头的重要性后,本期我们将把学生走入文本、完成导读评价单、完成复习评价单作为检查抓落实的重要内容,一是在学生预习和复习的方法上给予指导,二是加强检查,将定期统查和每周的抽查结合起来,督促预习和复习落到实处。最后就是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实现教学案一体化。也就是把有效教学中的一案三单加以整合,编写成教学案,教师和学生共使用,教师的备、上、导,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都围绕教学案进行。这样,就实现了课上和课下相结合,学案和教案相结合,教学就有了主轴,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到突出,并且大大减轻了教师印制三单、编写一案的工作量,也为学生积累整理了系统化的学习资料,真正实现了教和学的一体化。后面我校将在学习其他学校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争取在积累一定经验后研讨实施。

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篇3

关键词:高效节水灌溉;问题;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2-66-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运用先进、科学的设备和技术,配合有效的管理手段和工程措施,根据所灌溉作物的生理需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溉,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益,而且还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所以,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转变农业增长模式、缓解水资源紧缺、节约农业用水的最有效的途径,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节约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认识程度较低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村的科普、宣传工作相对薄弱,加上农民自身的文化程度也较低,所以很多农民对于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科学合理的管理后可以使农作物增产这种事实,一直存在怀疑的心理,缺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带来的现实利益和长期利益的认识,相比较更愿意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有些地区部分已经建成的节水灌溉工程闲置,无法发挥出自身作用和价值。另外,因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灌水理念为少量、多次的高频灌溉,灌水时地表不出现明流和积水,这相对于传统地面漫灌农户直观感觉灌水量不足,由于农民的守旧思想,所以对于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从心底里存在抵触情绪。

1.2 国家的优惠和补偿政策有待完善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所需要的投资相对较高,如果在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国家投入不足,那么即便是用水户从中看到了利益,也不愿意花相对较高成本采用节水灌溉技术,这时就需要国家和政府在建设节水灌溉工程中给予一定的补贴或优惠政策,以此来吸引和刺激农业灌溉用水户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现在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主要由县级政府来完成,所以,如果政府在财政方面缺乏支持,那么对于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补贴和优惠政策是不可能全面落实的。

1.3 水权制度不明确

基于我国水权市场建设的落后,造成用水户无法通过水权交易而获取节水灌溉技术的经济激励。目前大部分地区由于上游用水户缺少节水灌溉激励措施,所以用水户在建设节水设施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较多,即使这样节余的水还是不属于自己,这样用水户都选择了引水漫灌而放弃了节水。但是引水漫灌的成本是需要下游用水户承担的,如果水权可以明晰,水权制度可以完善,那么用水户是可以将节水灌溉技术中的节余水通过水权交易的方式,有偿地转让给紧缺水资源的用水户,因此完善水权制度,农业灌溉用水户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2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激励机制

2.1 提高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的认识

要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宣传工作,使农民们清楚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带来间接和直接收益。节水灌溉设施的直接使用者就是农民,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应用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要明确农民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中的角色定位,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水平,以提高农民收益为目标,加大对农民的素质教育,使农民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激发农民对节水灌溉设施建设和技术应用的积极性。

2.2 加大高效节水灌溉的补偿力度

国家在高效节水灌溉补偿力度上还有待提高,应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提高对农民的补偿力度。上面所说的受益主体是单位和社会,农民通过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节约出的水资源,是可以为社会带来收益的,政府应在节水灌溉设施上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惠民工程从而补偿农民。另外受益单位也可以直接对用水户进行经济补偿,可将部分水资源由农业用水转化为工业用水,然后将所创造的收益拿出一部分返还给节水灌溉的农户,也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置换的方式补偿农户。

2.3 明晰水权制度

水权是指用水的转让权、使用权、管理权和收益权等。我国水法中明确规定水资源是国家所有的,但是对于水资源使用权却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导致水权模糊不清。在这种情况下,水资源具有公共属性,所以造成用水户在使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不懂得如何节约用水,无限制地使用。而且国家在对水权没有明确界定时,用水户通过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所节约出来的水的收益是完全不属于自己的,这就使得用水户对于建设节水灌溉设施、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没有很大的积极性,所以,明晰水权制度,更利于培养用水户的节水灌溉意识,从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传统灌溉技术向现代灌溉技术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广的重要保障就是有效的激励措施,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广的过程中开发出低成本的节水灌溉技术,并与政府的各项优惠补贴政策相结合,提高农户运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李晓梦,李彦彬,尹飞翔.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激励机制研究[J].山西建筑,2013,(30):240-242.

推广节水灌溉发展高效农业 篇4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缺水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 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居世界第110位,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农业用水约占我国每年总用水量的80%。我国的灌溉面积居世界首位,但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25%~40%,利用率低成为耗水量大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形势越来越严峻。为了加快科技创新,开拓农业未来,紧跟国际、国内农业科技发展主流趋势,大力推广节水灌溉,走节水农业之路。建立节水农业机制势在必行。发展农业不只是为了扩大灌溉面积,同时也是建设高效农业本身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用水,提高农田产量,降低农业成本。

从我国的现实看,单纯依靠开源的路子似乎已经走不下去了。人工降雨、海水淡化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困难很大。多少年来,我们还是用老祖宗留下来的办法,缺水就打井,现在已从十几米打到几十米甚至几百米,抽水机泵由离心泵换到第四代的潜水泵,耗油量大增,机井出水量锐减,一些地区已出现地面下沉现象,后果越来越严重。由于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水井也要越打越深。可每打一批深层新井,就要报废一批浅层旧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最后我们只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的问题———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国农业抽水问题的根本出路。

1 推广节水灌溉的必要性

我县是一个农业县,是吉林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近年来连续干旱造成粮食减产,对农作物玉米和水稻应进行节水灌溉。从我县现状看,节水的潜力很大。在农业方面,我县农业灌溉用水长期沿用旧的灌溉方式,用水浪费严重,水的有效利用率仅在40%左右。而改变大水漫灌为小畦或长畦分段灌溉,仅此一项措施就可节省水量的20%~25%。

从国内外先进的国家和地区,对于水资源的利用来看我们能借鉴许多先进经验,美国的耕地面积比我国大一倍,但我国农业灌溉面积和农业用水量要比美国大一倍,粮食产量仅略高于美国。这说明生产同样数量的粮食,我国要比美国多用一倍的水。换句话说,如果我国达到美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就可以节约一半的灌溉用水。

以色列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也是举世公认的用水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拿以色列与面积相近的北京市相比,更容易看出我们在农业用水方面的巨大差距。以色列和北京的耕地面积基本相等,北京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都是以色列的2.04倍,年降水量以及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均远较以色列优越,农业生产总值反低于以色列,农业万元产值的用水量是以色列的2.16倍。如果北京达到以色列的生产技术水平,同样的农业生产总产值只需10亿m3水,大致相当于目前用水量的1/3,可节水18亿m3。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我国农业节水的潜力相当大,促进农业增产,在近期主要不是依靠扩大灌溉用水或等待远距离调水,而是依造科技进步,建立高效节水农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才是正确途径。

2 如何使节水农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的关键在于推广农业节水的各种措施,首先是改进现有引水渠道的防渗与防蒸发措施,对所有引水渠道的渠底与侧壁均应进行防渗处理,蒸发量大的干旱地区,还应进行防蒸发措施。如明渠改暗渠,或明渠加盖板。其次改革灌溉方式,改变以往的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或微灌的节水灌溉方式。因为大水漫灌不但浪费水量,同时大水冲走肥料,还易加速土壤板结,并能促进地下水位升高,加速土壤盐碱化的产生,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必须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据专家介绍,节水农业的范围很广,修建防渗渠道,推广低压管道灌溉,甚至通过改造农田把长畦变短畦都是有效的节水形式。随着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以“三灌”(大田喷灌、果园微灌、大棚滴灌)为代表的先进节水灌溉技术逐步得到推广,据专家测算,“三灌”模式每投入约1200元,不仅可节水70%,还能增产10%~30%。

我县是农业县,主要的农作物就是玉米和水稻,由于近两年干旱,粮食减产,发展节水灌溉势在必行。镇赉县建平乡长发马场的农民马占元,大力推广玉米节水种植技术,受到当地农民的欢迎。在长发马场,他发现这里的玉米田采用大面积井水漫灌,他心里不是滋味,心想这辈子有地下水用就不管子孙后代,第二年他在自己承包的10 hm2地里,进行了玉米保护性耕作及节水灌溉示范田。秋后结算对比,产量7000多公斤,比其他普通耕作及漫灌的地块只多不少,玉米品质也好,而且化肥费降低近一半,柴油省了,用水更省,用水量仅为不漏水地块的20%。

1962年以色列农业偶然发现,在管道漏水处的庄稼长得格外好。当地技术员一起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在同一点上将水渗入土壤,是减少蒸发及控制水肥和农药最有效的灌溉办法。滴灌的原理非常简单,然而如何让水均衡滴渗到大田的每棵植株,实际应用非常复杂。经几代更新滴灌技术根本改变了传统农业的耕耘观念,使水肥利用率高达80%,全封闭的输水系统大大减少了水的渗漏、蒸发、损耗,减少了沟渠占地,可节约一半农用水,有效防止土壤盐碱化和土壤板结,增产达30%以上。

我国已摸索总结出以渗灌为主的节水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收到实效。有关专家认为这项节水技术是中国旱作农业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这项“渗灌技术”的要点是:按照农作物的需水要求,在地下30~40 cm处埋入一种约手指粗的塑料细管,细管中间隔一定距离钻直径1 mm的出水孔,通过出水孔直接将水送到农作物根部的土壤中,供作物吸收。

实践证明,该技术使大水漫灌时一亩地用70 m3下降到现在的15 m3,被水利专家称为目前节水效果最好的一项技术。试想我们镇赉县旱作占75%,大约有120万亩,其中有12万亩实行喷灌,如果实行渗灌技术,一年就可节水660万m3,可多灌溉44万亩耕地,也就是说原来一年用的水,改进技术后可用四年,由此可见,现在一代人用的水,改进技术后可供四代人享用。这值得我们深思啊!

3 结论

我们应当推广节水灌溉,发展我市高效农业。农业大型灌区骨干工程的完善和发展仍然以国家投资为主体,田间输水和节水灌溉技术设施的发展和投资,应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水资源利益调控,采取补偿政策,多方筹措资金共同扶持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应直接投资搞好干、支渠及其分水、配水建筑物的维护,完善和防渗建设,田间输水管道和节水灌溉技术发展投资也不应由农民全部负担,因为农民对节水意识还不是很强,让他们投入一定资金似乎有些不情愿。

农业灌溉节水器具及设备的研制和开发是实现农业灌溉节水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对农业节水器具及设备的研制开发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很大,进口这类器具设备价格贵,农民还买不起,这对发展节水农业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我国应对此类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实行政策上倾斜,加速实现农业节水灌溉,发展高效农业,造就一个具有光明前景的新兴产业。

摘要:人多地少水缺是我国基本国情,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也存在政策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标准不统一、重建轻管等问题,必须进一步强化规划约束、加强组织协调、增加建设投入、完善政策保障,促进高效节水灌溉的健康发展,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作情况汇报 篇5

各位领导:

根据《XXX绿色照明节能灯推广工作实施方案》文件

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经济方针,积极做好城镇居民及县直各部门节能灯推广工作。

一、XXX年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局长、经贸局局长、政府办公室主任任副组长,经贸局、财政局、教育局、建设局、卫生局、旅游局、林业局、农业局等部门为成员的XXX中央财政补贴节能灯推广领导小组。二是进行广泛宣传。通过电视、信息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财政补贴政策,节能灯具的节能效果,购买的程序等。三是分解落实任务。通过摸底调查,把任务层层分解到各部门和各乡镇镇各社区。四是严格把关。做好监督指导工作,严把财政补贴价格关。

二、XXX年任务完成情况

XXX年,XXX节能办下达2011年财政补贴高效照明产品推广任务为XXX万只紧凑型节能灯,XXX只双端直管荧光灯,XXX只高压钠灯,共计XXX只。目前我县共推广紧凑型节能灯XXX只,完成州下达任务的XX%,这次节能灯推广,财政补贴约107428.75万元,对我县节能降耗目标实现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2011年的节能灯推广工作中,按照《XXX绿色照明节能灯推广工作实施方案》的任务分配,县人民政府办、县林业局、县教育局、县住建局完成了推广任务,其他单位和乡镇未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推广。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 篇6

1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的意义

“脱毒种薯”是利用生物及物理技术等消除马铃薯体内的病毒, 获取含极少病毒或没有病毒的种薯。脱毒种薯生产过程较为严格规整, 需要按照严格的种薯技术, 对每块薯田严格把关, 保证脱毒种薯的质量。试验与推广研究结果表明, 脱毒种薯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种薯增产的效果显著, 表现为种薯的质量良好, 植株长势良好, 少有病毒侵染。在农业生产实践中, 马铃薯的种植常常伴随着马铃薯“退化”的现象, 退化致使产量降低、产品的商品性较差。为了改革这种退化现状, 不断提高马铃薯的产值与产量, 分析退化原因, 病毒侵染是最为主要的因素, 茎尖组织培养无病毒植株是培育良种马铃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最为有效的培植技术。“脱毒种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马铃薯种植的某种退化现象, 提高了马铃薯种植的产量, 为增加人民收入、稳定市场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其操作过程较为复杂, 需要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 不断保证马铃薯的品质与质量。

2 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为了提高冬季马铃薯的产量, 不仅需要从培育良种的角度进行考虑, 马铃薯种植的各个过程都需要严格按照科学的种植方法, 从各方面提升种植效率。马铃薯是一种生产周期长、产量丰富、品质优良的植物物种, 冬季马铃薯的种植能提升土地的复种指数, 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从马铃薯品种的选择看, 需要选择良种, 对于一些腐烂薯, 要选择通风干燥的地方摊开薯种, 切除马铃薯腐烂部位。种薯的保管过程中, 要及时清理腐烂的种薯。种薯进行切块时, 需从中部横切下块茎, 切块时刀口注意消毒, 避免病毒的感染, 切好的薯块平铺, 切口向上放置。催芽工作要将出芽的切块放置竹萝筐中, 用布袋围盖住, 盖上3~4cm厚的湿砂, 放置10d以上, 芽眼萌发后的薯块便可播种, 播种细致, 不宜损伤幼芽。脱毒种薯是有一种高效的种薯技术, 脱毒种薯是将质量为20~30g的小整薯作为种薯使用, 这样做可以有效减少病毒的感染, 同时起到提升产量的作用。为使马铃薯种植可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种植效果, 良好的种植土壤的选择也是十分必要的, 选择肥沃且疏松的土壤, 土地排灌方便且土壤呈现微酸性, 砂质土壤更有益于马铃薯种植。整地施肥时, 不宜进行粗种, 而要进行精细整地, 基肥充足, 提早施肥, 为了提升土地利用率, 需要清理畦沟, 覆土均匀。种植后, 需要对田间进行管理, 在马铃薯的块茎形成与膨大的时期, 需要利用疏松肥沃的土壤, 有效的减少杂草的覆盖率, 能有效的增强土壤的保湿性能, 促进土壤的疏松, 提高种植马铃薯的品质。适量保持土壤的持水量, 进行科学的灌溉, 能保持土壤的透水性, 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在马铃薯的生长过程中, 还需要注重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对于常见的病虫害, 需要寻求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常见的马铃薯病害有晚疫病和环腐病, 预防这两种病害需要采用无病种薯, 在植株种植过程中, 做好消毒工作, 选用抗病的品种。蚜虫和瓢虫是常见的马铃薯虫害, 对于虫害, 可用农药进行毒杀。

3 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集成与推广技术探究

3.1 马铃薯高产高效集成与推广的途径

3.1.1 大众传播

利用文字、视听传媒、静态陈列传播是有效的推广办法, 文字传播有效的利用报纸、教材、杂质等, 对农户进行讲解与宣传, 开办学习班, 传达农业研究的新成果与研究新观点, 对农业种植方面的施肥、栽培技术等进行相关的知识宣传, 这些传播方法都具备一定的号召性与权威性。信息传播最廉价的传播形式便是大众传播, 单项的沟通形式, 面向广大的信息接收者。视听传媒也是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视听传媒利用电视、广播、电影等, 传播视听信息, 视听传播给予接收者一种直观的感受。静态陈列则以图片、广告、模型的形式进行展示, 这种图文介绍便于农民直观了接, 且可信度较高, 能够在大范围内进行传播。

3.1.2 集体指导

集体指导是指在小范围内, 通过讲座、小组会议的形式集中传递信息, 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指导。集体指导能提升推广的效率, 信息传递较为集中, 且范围较大。以讲座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 便于信息的交流与讨论, 便于人们在交流的过程中, 产生一种直接统一的意见。参与集体指导的人, 是就某一个问题感兴趣的人。在集体指导的推广办法下, 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 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进行小组讨论、示范、短期培训、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 这些集中指导的办法便于信息的传递与分享, 能有效提高农业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推广能力。

3.2 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推广的模式

农业集成推广模式在原有基础上不断继承发展, 逐步提供各项推广信息的基础上, 形成项目计划、企业牵动、集团承包、农贸结合等多种模式, 这些模式不断推动经济的发展, 促使农业发展形成新的模式。所谓项目计划型, 是指政府进行有计划的组织与引导, 开展农业推广活动, 这些项目计划需要经上级认证与批准, 经批准后的项目才可定位为推广项目, 推广项目是以3~4年为期限的, 在一定的期限下, 需要完成预定的效果, 然后再形成新的推广项目。企业牵动的农业推广模式, 是指利用农业加工企业, 对农产品进行加工与回收, 这些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的生产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有效的引导, 这些引导不断促进农民有规划的进行生产结构的调整, 不断引用新的生产技术进行生产,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 推动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企业牵动的推广模式, 有效地结合了科研、公司与农户, 不断达到提高农户经济效益的目的。集团承包是近年来逐渐新起的一种农业推广的办法, 这种集体是由多种部门形成的, 这类部门包括由商品供销、金融、财政、各种高新技术等内容组成, 为了达到提高质量、推广技术的目的, 集团承包内部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形成重点实施项目, 促进良好的农业服务项目的形成。集团承包型的推广模式有利于重点、大项目的推广, 产生良好的规模效益。技物结合的推广模式, 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推广模式, 这种以示范的办法来进行农业技术的推广, 是以物资为保证, 真正促使技术得以落实, 提供配套的物资设备, 不断的促使农业技术得到真正的推广落实, 技物结合是一种用于综合型推广的农业推广项目, 其能真正实现在技术物资上配套经营。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农业推广模式之外, 还有多种有效的农业集成与推广模式, 应用不同的推广模式, 需要有效结合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式, 进行有效推广。

4 结语

在农闲时间进行马铃薯冬季开发种植技术的推广, 能为农民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 同时也能平衡农产品市场, 对于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为了促使马铃薯高产高效, 需要采用有效的马铃薯栽培技术, 脱毒种薯是一种有效的马铃薯栽培技术, 为了推广这种技术, 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集成推广模式, 促使广大农民得以接受并应用此种技术。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用地的逐步扩大, 耕地面积在慢慢减少, 提高土地利用率, 利用区域地理环境优势推广高产高效的马铃薯种植技术, 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平衡冬春市场, 推动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马铃薯,高产高效,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1]金讯福, 姜成模, 玄春吉.脱毒试管薯工厂化生产技术及应用研究[M].云中国马铃薯研究与产业开发.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3.

[2]余显荣, 李艳, 余梦铷, 等.冬马铃薯经济收益分析及栽培技术要点[J].西昌农业科技, 2010 (1) :12-13.

[3]张家森, 黄有惠, 马海艳, 魏永侠, 龙厚明.滕州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马铃薯.2004 (04) .

高效推广 篇7

1 具体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 夯实工作责任

在合肥农科院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 按照试验示范实施方案, 及时安排部署, 强化责任, 合理制定实施方案细则, 将各项任务有效分解, 定目标、定任务、定职责, 任务具体落实到人, 试验、示范片的选点、落实、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1.2 科学规划布点, 择优稳步实施

按照任务的要求和工作安排, 县农技中心结合县域农业生产实际, 选择生产水平高、基础条件好、交通便利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 从而大力推进油菜轻简化、规模化、集成化、机械化、标准化等“五化”发展建设, 加快油菜生产机械化进程和综合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推动实现油菜生产的高产、高抗和高效, 稳步提升种植油菜的综合效益。

1.3 强化技术集成, 良种良法配套

一是在品种结构上, 着重推广高产优质并重, 因地制宜合理接茬。二是在生产环节上, 扎实推进农机农艺融合。逐步与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无缝对接, 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加快油菜“五化”生产应用水平。三是在服务指导上, 着重抓好关键技术培训与服务指导。四是在示范观摩上, 着重展示符合县情实际的科技成果。

1.4 培育创建主体, 加大补贴力度

按照方案要求, 充分调动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充分落实一系列补贴措施。一是实行油菜良种提供补贴;二是配方肥优惠供应;三是病虫防治关键时期, 核心区免费开展统防统治;四是油菜机收时, 秸秆全量粉碎还田所需腐熟剂免费发放。

1.5 整合优势力量, 落实关键技术

1.5.1 选用适宜品种, 推广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结合资源条件、种植制度和生产实际, 因地制宜选择较抗菌核病、耐渍、耐密植、抗倒伏、中熟的“双低三高”新品种如“秦优十号”和“沣油737”等, 配套育苗宽窄行移栽、翻耕人工撒直播、浅旋耕机条播等高产高效栽培等技术模式。

1.5.2 示范推广了高产集成栽培技术

一是适期播种, 培育标准壮苗。二是合理密植, 育苗移栽实行“宽窄行条栽”, 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三是科学施肥, 促进稳健生长。四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五是推进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1.6 开展宣传报道, 营造舆论氛围

先后在安徽省农技推广网、合肥市农业综合信息网、肥东政府网、合肥晚报、肥东晨刊等新闻网络媒体发表近20篇宣传报道, 大力宣传在开展油菜“五化”生产上的主要做法和技术指导等, 营造舆论宣传氛围。

1.7 开展“四情”监测, 做好调查记载

在示范片, 明确专人负责, 切实加强苗情、墒情、病虫情、灾情等“四情”系统监测, 规范做好各项调查记载并及时上报。分别在幼苗期、越冬期、蕾苔期、花期、角果期等关键时期进行苗情跟踪观察、记载, 通过“四情”监测数据汇总, 因地因苗适时指导, 效果显著。

通过连续4年的油菜试验示范基地的建设, 肥东县农技中心积极做好“五结合”:一是试验示范基地与部级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相结合, 并整合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肥示范工程、病虫害统防统治核心示范片等相关资源, 捆绑实施。二是科研与推广结合。以技术集成推广为载体, 进一步加强省、市农业科研及推广方面的资源, 推动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的应用, 促进高产、适用新技术的普及推广, 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 形成科技助农的合力。三是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油菜生产关键时节, 组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以及职业农民和示范户到田间地头, 采取面对面、手把手进行现场指导、培训, 增强指导的针对性。四是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服务相结合。通过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职业农民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 同时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 开展专业化服务, 由合作社组织实施种子统供、病虫害统防等;主动当“红娘”, 促使榨油作坊企业和油菜种植大户“联姻”, 实行订单生产, 优质优价, 合作双赢。五是示范观摩带动与媒体宣传相结合, 积极扩大舆论氛围。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传统油菜育苗移栽费工费时, 生产资料成本逐年加大, 油菜籽收购价格偏低, 与农户期望值相去甚远, 加之农村大量青壮农民外出打工, 农村劳动力紧缺, 留守农村的多为文化水平较低、体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家庭妇女, 对新技术的接受难, 传统守旧思想严重, 导致油菜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 农户种植油菜多为自产自消费。

2.2 油菜机械化生产推广步伐缓慢

受油菜品种、机械设备、土壤质地、传统种植习惯、生产规模、农村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 目前油菜机械化生产大面积推广难度较大。油菜机械化生产尤其是机播、机防、机收等有待于进一步示范和推广。

2.3 油菜种植关键技术应用和研究不够

一是农户对油菜喷施硼肥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生产关键技术的深入研究不够。三是对油菜菌核病防治认识不到位。

2.4 油菜生产并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地方上油料加工企业多为小型家庭作坊作业, 没有自主品牌, 很少有油料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 当前油菜生产没有形成真正的产业化。

3 几点建议

为促进油菜恢复性生产, 稳定油菜种植面积, 加快油菜产业发展步伐, 研究和应用与生产相适应的油菜生产技术已迫在眉睫, 推广油菜节本、高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是解决当前油菜生产中关键所在。除此以外, 国家应加大出台相关扶持油菜生产政策也是调动油菜种植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3.1 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出台相关扶持油菜生产政策

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以及相继出台的国家临时存储油菜籽收购政策等, 对促进我国油料生产迅速恢复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国家继续加大或出台如油菜种植补贴力度、油菜生产机械的农机购置补贴等多项惠农、优农政策, 切实提高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3.1.1 提高油菜收购保护价和其他补贴政策

一是国家油菜籽的保护价 (临时存储菜籽油收购政策) 偏低。建议国家在加大油菜良种补贴政策的同时, 出台菜籽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 不低于5.5元/kg (与种植同季的小麦产值相当) ;二是根据黄箱绿箱政策, 增加油菜种植补贴, 享受与粮食作物同等待遇。农民种植油菜与同季种植小麦的相比, 其享受补贴较少。据了解, 一般种植小麦可以比种植油菜每亩多享受粮食补贴和粮食综合补贴70元左右;三是将油菜列入目标价格改革试点, 并对实施区域、实施价格、实施方法要认真研究。

3.1.2 加大农业保险的赔付力度

油菜种植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 存在较多的生产风险, 政府部门应积极宣传, 鼓励和引导农户给油菜种植投保, 提高油菜产量损失的赔付标准, 降低油菜生产风险, 稳定农民种植收益, 保障农民种植油菜不受更多的损失。

3.1.3加大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活动 加大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片补贴基金和个数, 集成组装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创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典型, 充分发挥示范片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建立以奖代补的工作机制, 监督补贴基金使用透明度, 确保大部分经费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等油菜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创建主体补贴, 充分调动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3.2 倡导建立油菜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等生产基地

针对目前油菜产业现状, 对其品种、种植方式及种植面积进行统筹规划, 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 建立一批优质、高产、标准化油菜生产基地, 实现油菜规模种植, 标准化、优质化生产, 切实提高油菜生产抗灾、减灾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效益、品质及其制品附加值, 实现优质优价。

3.3 大力推广“五化”生产技术

为切实解决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和秸秆还田等问题, 逐步实现油菜生产的“五化”生产, 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秸秆禁烧等的客观实际问题, 从而降低油菜生产成本, 减少劳动力投入, 提高油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强高产、高油、高抗以及适合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的“双低”油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 主要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 以优质为方向, 以高效为目标, 狠抓“双低”油菜的普及推广;二是加大油菜 (半) 免耕轻简化栽培、全程机械化配套生产试验示范, 大力推广油菜综合增产技术和适宜县情的油菜轻简化栽培技术, 降低劳动强度和种植成本, 提高种植效益;三是完善良种与良法配套, 推广先进适用栽培技术, 提高农民对油菜机种、机收、秸秆还田等的认识, 探讨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农机与农艺的结合点、切入点, 切实加强农机与农艺措施相融合、双适应、相配套, 探索适合县情的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种植模式, 切实解决油菜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生产成本高以及秸秆出路难等突出问题。

3.4 大力发展农业中介服务组织

进一步抓好油菜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等全程服务工作, 健全油菜营销队伍, 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为油菜种植者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培育专业合作组织, 积极引导创办油菜产业经济实体, 连接生产、加工和销售。

3.5 培育加工龙头企业, 促进油菜产业化经营

建议县里要积极扶持一批生产规模较大、起点高、效益较好的油籽加工龙头企业, 加强技术改造, 提高加工工艺水平, 以龙头企业带动油菜产业化发展, 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和发展优质、专用“订单油菜”生产基地, 实行优质优价, 推行“企业+农技体系 (专业协会) +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龙头企业带动油菜产业化发展, 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从整体上提升全县油菜产业的水平和效益, 加速优质油菜生产的产业化。

3.6 大力开发冬闲田, 向多途径利用和多功能方向发展

根据调查, 县内各乡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冬闲田”现象, 全县能种油菜的冬闲田大约15万亩, 约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3.2%, 主要为地势较低的水稻田和岗地。油菜种子价格较低, 产量高于红花草, 如不收油菜籽, 结合农家乐等旅游景点观花 (油菜是理想的与旅游产业相配套的观景作物, 30天左右的花期) , 花谢后可耕翻作绿肥;此外, 亦可选用“一菜两用”型油菜, 在抽薹约40cm左右, 割薹20cm作蔬菜上市, 割薹后及时追肥, 油菜籽产量并不减少, 只迟熟3~4天, 从而弥补合肥市冬季蔬菜不足的缺陷。利用好“冬闲田”发展冬油菜, 且不会影响翌年水稻种植, 在全县将大有可为。

3.7 开发利用油菜副产品

油菜是油料作物, 也是蛋白质作物。“双低”油菜的饼粕和秸秆中芥酸和硫甙含量低, 饲喂牲畜适口性好, 饼粕约有40%蛋白质和2%赖氨酸, 是优质饲料源, 还含有丰富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是良好的蛋白饲料源。此外饼粕中的多酚、植酸、生命活性特殊物质通过加工, 开发潜力很大, 可精深加工。

参考文献

[1]蒋和平, 崔凯.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 2010, 06 (1) :60-70.

[2]孙旭光.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推广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23 (2) :12-15.

高效节水的工业冷却塔的推广 篇8

随着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 如何建立节水型经济和社会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 节水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国策。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意见”的重要文件, 我国未来十年工业节水的总体目标是:

(1) 取水量的增长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的情况下控制在每年1%-1.2%;

(2) 水的重复利用率从现在的60%提高到80%;

(3) 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由目前的95m3左右降到50m3。

2 我国工业冷却塔的发展及现状

1949年到1978年这三十年里, 虽然我国已经应用工业冷却塔, 但是由于缺乏节水意识, 因此, 对此技术投入不够, 造成冷却塔使用规模不大, 并且技术陈旧。我国到了八十年代数以百计的冷却塔制造商涌现出来。随着国家对工业节水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从而推动了我国冷却塔技术的进步, 缩小了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虽然我国的冷却塔技术经过四十年的发展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的差距。尤其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缺乏以及未来十年工业节水的总体目标, 我们必须妥善解决存在的一些问题, 以促进我国工业节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笔者认为我国的工业冷却塔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1 现在运行的成千上万座工业冷却塔技术落后

我国石化行业大约有16000家大中小型企业, 拥有各种型号的冷却塔十几万座, 仅有小部分引进国外成套冷却设备的大型企业的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以上, 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外, 大部分利用国产冷却节水设备企业的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远远不能达标, 存在不同程度技术落后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工业节水长期不受到重视, 在我国石化行业实际运行的工业冷却塔中, 还存在很多五六十年代设计建造的产品, 由于建造年代久远, 其落后状况是十分惊人的。但是在很多企业仍旧使用这些耗能高、效率低的工业节水设备, 根本达不到工业节水的目的, 因此, 对这些冷却塔进行彻底的改造是十分必要的。

2.2 冷却塔的设计、制造、建设、安装的技术水平良莠不齐, 相差甚远

目前, 在我国工业节水市场上, 有“标准图”的设计产品, 也有流线性先进设计思想指导下设计的产品, 既有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已经国产化并且运行良好的大型工业成套冷却设备, 也有粗制滥造的一投产就无法使用的产品。但是无论技术水平如何, 只要努力就有提高的一天。但是最可怕的是很多不良商家打着××科学研究院、××设计院的牌子粗制滥造一些根本无法满足生产的设备, 造成了我国给排水界的混乱。

2.3 在冷却塔技术研究和开发上, 重局部不重全局

冷却塔的内在规律要求风、水、热交换介质三者性能必须很好的匹配以及关照, 由于冷却塔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三者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发挥冷却塔最大的效能。但是我国很多的企业单位往往只重视冷却塔的局部, 这种不重视全局的研究方法是阻碍我国冷却塔整体技术进步的根源。

2.4 冷却塔的科研、设计、制造相互脱节

在发达国家, 冷却塔的科研、设计以及制造等环节统一到一个专业公司, 他们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技术积累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开发优势。但是我国冷却塔的各个环节则是脱离的, 这种体制造成建成后如果冷却塔发生问题, 很难分清到底是设计还是制造的原因, 并且设计的缺陷也不容易反馈到设计者那里, 这样各个环节脱离的现象制约了冷却塔技术的发展。

2.5 企业不重视冷却塔的使用和管理

经过发达国家一百多年不断的对冷却塔进行完善、改进以及提高, 证明冷却塔是工业节水唯一可行的有效途径。但是在我国, 由于受到水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思想的误导, 很多企业并不重视工业节水的问题, 并且用补充新鲜水的方式应对水重复利用率低以及冷却效果不佳的情况。

3 建议与对策

工业节水技术的进步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 这需要长期的积累。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 我们要经历一个艰苦漫长的技术积累过程, 不过, 我们目前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3.1 从投资角度看, 相对新建塔而言, 分期分批的对现有落后的工业冷却塔进行技术改造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统计表明, 改造后冷却塔的冷却能力可以提高20~100%, 降低能耗20~50%, 工业水重复利用率从10~30%提高到60%以上。

3.2 逐步解决工业节水技术领域体制不合理问题。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在工业节水技术领域长期存在的科研、设计以及设计脱节的现象, 应当使现有的冷却塔制造商逐步具有综合的科技能力, 彻底扫除阻碍我国工业冷却塔技术发展的障碍。而发达国家的专业冷却塔公司都是集科工贸一体的综合公司, 因此, 这种一体化有助于冷却塔技术的发展以及积累。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冷却塔技术水平, 我们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3.3 严把冷却塔设计、制造质量关。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 工业节水技术领域同样存在着打假的问题。目前在我国的工业节水市场上, 大部分的冷却塔制造商是私营或乡镇企业, 这些企业往往不具备一定的科研以及设计综合能力。但是这些企业却掏空心思想尽办法占领市场, 导致假冒伪劣产品或淘汰产品充斥着市场, 不仅严重影响了我国工业节水发展, 更给企业和国家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为了规范工业节水市场以及严把冷却塔设计以及制造的质量关,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通过监督或抽查等手段进行监管, 并定期公布抽查情况。

3.4 提高企业对工业节水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水平。

我国目前从事冷却塔管理以及使用的工程人员多存在专业不对口的现象, 此外,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长期以来在设置工业节水专业课程的时候, 与实践相比, 无论是范围还是深度都相差甚远, 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因此, 为了提高工业节水技术人员的综合水平, 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高等院校关于节水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紧密结合生产实践的需要;

(2) 加强对现有工业节水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要想提高企业对工业节水设备的管理水平, 必须建立一支具有高水平工业节水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我们应当学习国际冷却塔协会专家和学者刻苦钻研工业节水新产品、新技术的精神, 并形成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 只有这样, 我国的工业节水技术才能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才能将工业节水这项千秋大业落到实处, 造福子孙万代。

摘要:工业节水作为一项千秋大业, 不仅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更能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如果把工业节水比喻成一条河, 那么高效的节水设备即工业冷却塔就是渡过这条河的船和桥。除非生产工艺上不用水, 只要用水, 冷却就必须用冷却塔才能实现工业水的重复利用。因此, 冷却塔是工业节水最重要乃至唯一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我国未来十年的节水目标, 并针对我国目前冷却塔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冷却塔,节水,新技术

参考文献

[1]胡三季.300MW机组湿式冷却塔节能改造技术研究[Z].国家科技成果.

[2]何勇.冷却塔导风装置工程应用技术与评价[Z].国家科技成果.

常熟市水稻插秧机高效推广措施 篇9

1. 落实政策, 责任到人

(1) 根据发展规划, 以各镇、村基本水稻种植面积为依据, 结合实际情况, 制定2009—2012年插秧机量化发展指标和实际作业量指标。作为对镇、村、农业服务中心一把手及分管领导的主要考核内容之一, 忙时忙后组织检查。既要争取铺散式发展, 又要考虑以点带面地发展。不片面追求数量, 但必须保证机插成功率。

(2) 市农林局应尽快组织各镇农业服务中心, 特别是机插秧未形成气候乡镇的农艺、农机服务人员, 通过理论培训或VCD光盘播放等形式, 让他们详细了解育秧操作工艺流程和插秧机操作要领等。并让他们认真听取本市机插秧大户关于常规稻、杂交稻、双膜河泥、双膜沟泥育秧的成功经验, 虚心学习, 共同提高。并开展1~2次反季育秧或忙前育秧操作演练, 要求农艺服务人员人人过关, 农机服务人员争取过关。各镇也应召开相应会议, 组织分管农业的村干部和意向插秧机用户参加。2009年开始, 由村干部配合农艺服务人员指导插秧机新用户育秧, 教学结合, 努力提高育秧水平。以一个农艺服务人员带1~6个机插新手为宜。农户育秧好坏直接与农艺服务人员奖金挂钩。落实责任, 明确到人。

2. 政策引导, 资金扶持

(1) 政府应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 重点宣传机插秧技术, 宣传其通风透气抗病强, 稳产高产效果好等优点。

(2) 保证农户在购买插秧机时, 单机自付金额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对补贴数量不作限制, 并保证补贴资金足额并及时到位, 以免影响农户提货使用。

3. 明确承包期限, 协调田间灌溉

(1) 不论是本地的还是外地的承包大户, 必须尽可能签定6年以上, 甚至10年以上的长期土地承包合同。未到期限政府征收的, 机具购置费用扣除折旧足额返还, 并赔偿合理损失。现在好多大户购买农机时犹豫不决, 原因就在此。

(2) 由于手工插秧、旱直播、水直播、机插秧的上水灌溉时间不一, 要求不一, 必须有村委预先出面, 统一协调, 防止造成农户间矛盾, 影响插秧机推广。

4. 土地流转承包, 集中管理

常熟市的农户户均面积不足0.2 hm2, 且田块偏小, 务农劳力少, 种植水稻的农业纯收入较低, 散户种田意愿不强。只要每667 m2给予适当的粮食补贴或现金补贴, 把土地流转承包给大户。既可降低灌溉管理的难度, 又可免去散户种田的烦恼, 更可方便大户规模种植, 提高大户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5. 实施补贴, 鼓励流水线作业, 规模化种植

针对机插秧推广落后的镇和村, 由镇财政根据财力和大致机插秧面积, 实施补贴。机插秧的田块给予20元/667 m2左右的补贴, 这将极大地调动农户机插秧的积极性。另外, 由于软盘和双膜育秧相对于硬盘育秧而言, 机插适应性差一些。因此, 对于农户购买硬盘育秧的, 对新购硬盘实施补贴, 补贴额在硬盘价格的一半左右。并鼓励采用硬盘育秧流水线作业, 流水线补贴后自付金额在1万~2万元之间。尽快让大户实现规模种植, 出效见利增信心, 树起典型促后劲。

6. 开好现场会, 扩大影响

在机插秧比例较低的乡镇, 必须全力开好一年一次的插秧机现场会。由镇农业服务中心组织, 农林局协办, 邀请镇、村分管农业领导及种田大户、意向用户参加, 向他们介绍机插大户的典型事例、机插成本情况、盈利能力、育秧流程、各种插秧机主要技术参数、机插要领等。发放宣传资料, 备查备用。并由农艺、农机行家现场答疑, 加大宣传, 扩大影响。

7. 服务水平推动, 农艺农机保成功

(1) 除搞好育秧培训之外, 农艺服务人员须在育秧阶段会同村农业干部从选种、浸种、播种直至成苗, 对农户育秧全程, 进行规范细致的技术指导, 手把手言传身教, 让农户充分掌握育秧的操作步骤和要领, 消除顾虑。

(2) 由各镇农业服务中心协同农机推广部门, 做好农忙前的插秧机操作、驾驶培训工作。明确告知各类插秧机的保养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等, 踏实做好操作实践。

(3) 市、镇两级农机技术人员必须做好每个新插秧机用户的初次下田指导工作。用户操作或驾驶基本熟练之后, 签字确认方能离开。

(4) 农机部门应向全市公示插秧机维修、调度值班电话及各区域维修人员联系电话。忙间实行24 h值班制度, 尽快地排除各类插秧机故障。接受社会监督, 避免耽搁农时, 造成农户损失。

(5) 做好新插秧机的季后保养培训及上门保养工作, 争取做到台台过堂, 确保来年使用。

8. 奖惩分明, 表彰先进

以后几年, 将是插秧机推广的攻艰阶段。切实有效的奖惩措施, 将有力地鞭策农业方面的工作人员端正态度, 踏实工作, 增强责任感。建议召开一年一度的年终表彰会, 对插秧机推广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 既能使他们产生荣誉感, 增强上进心, 又能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效推广 篇10

关键词: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

0 引言

降低变压器的损耗, 提高电力系统效率, 是目前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在整个供电系统中, 配电变压器所占比重最大, 改进其性能、降低损耗, 对电力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存量配电变压器有大部分为低能效的S7和S9等级, 能源耗费严重, 不利用落实国家提出的节能降耗政策, 与目前的国际大环境极为不符[1,2]。

我国电网的线损率高达8.7%, 而德国仅为4.6%, 落后之因是:一是我国电网结构落后, 网架薄弱, 如电网中中小型老旧高能耗变压器拥有量太大, 缺乏调节能力, 造成事故率高, 线损率高;二是电网运行管理落后, 强调安全运行, 忽视运行;三是陈旧的观念和粗放性管理促成线损率过高[3]。总之, 造成我国电网损耗大的主要原因是, 我国城乡电网结构和电网结构中及电网运行管理中含量太低[4]。变压器是输变电设备中的能耗大户。其总损耗占系统总发电量的3%~4%, 所以降低变压器运行损耗、提高运行能效是节能工作的当务之急。国外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配电变压器的节能降耗, 以国际能源署 (IEA) 一台400 k VA配电变压器为例, 在其使用寿命期内, 损失的总电能的价格高于变压器自身成本约3倍, 造成的排放量相当于125~184 t的CO2[5]。而一台节能型的变压器可以减少约56 t CO2的排放。我国也在积极推进节能型配电变压器的推广应用, 于2006年出台了GB20052-2006《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标准, 其对推动社会节能工作、实现“十一五”规划中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了积极作用[6]。

1 国家高能效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推广政策

我国配电变压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多部相关标准, 比如:JB 500—64、JB 1300—73、JB1301—73、JB 1302—73、JB 1303—73、JB 1304—73、GB 6451—86、GB/T 6451—99《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 10228—88、GB/T10228—1997《干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JB/T10318—2002《油浸式非晶合金铁心配电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20052—2005《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和DL/T 985—2005《配电变压器及技术经济评价导则》来指导生产和选用[7]。根据不同技术标准设计的变压器, 其损耗水平有明显差异。同时各制造厂商又不断推出高于现行标准的变压器, 如S11和SC10系列的配电变压器。以目前情况来看, 按GB/T 6451—99之前的标准来设计与生产的设备属于高损耗变压器, 按GB/T 6451—99标准来设计与生产的设备属于低损耗变压器[8]。在变压器标准更新和发展过程中, 国家也相继颁发了淘汰技术落后和高损耗变压器等文件。原水利电力部于1983年颁发了 (83) 水电物资第16号文《关于停止装用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通知》, 文件明确规定:禁止购置和有计划地逐步更新JB 500—64标准的配电变压器[9]。继而于1998年底原国家机械工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联合发布了机械科[1998]272号文《关于公布机械工业第18批节能机电产品推广项目及第17批淘汰落后机电产品项目通知》, 文件明确淘汰生产S7系列的配电变压器, 取而代之的是S9系列。后来国家又颁发GB 20052—2005《配电变压器的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的标准, 该标准要求更高的目标能效值标准于2010年7月1日实施, 也就是说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能耗要降低到S11水平, 而干式变压器能耗要降至SC10水平[10]。

为了大力推广高效节能型配电变压器, 2012年11月20日, 财政部发布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节能配电变压器推广实施细则》, 符合条件的高效节能变压器补贴幅度在3.8%~28.5%不等, 补贴力度超过预期。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能效等级及高效节能变压器推广财政补贴标准分别如表1、表2所示。

2 高能效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推广性价比分析

(1) 配电变压器年运行成本计算公式

目前公认较为准确的配电变压器运行成本计算公式为南网公司公式, 其中考虑了变压器的空载损耗、负载损耗、空载电流、短路阻抗、额定容量、空载运行小时数及负载运行小时数等几乎所有变压器参数, 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

Cp———年运行成本 (元)

8760———变压器全年运行空载小时数 (h)

5519———变压器全年运行负载小时数 (h) (供电企业)

0.05———无功当量

0.6———电费 (元/k W·h)

(2) S13型 (新能效2级) 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年节约资金

以315k VA/10k V配电变压器为例, 按照国家标准, 采用YY型接法的315k VA/10k V配电变压器S13型和S7型配电变压器相关参数如下表3所示:

根据前面计算公式 (1) , 可计算出S13型配电变压器每年运行成本为16742元, S7型配电变压器每年运行成本为23754元, 以S13型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每年节约成本7012元。

(3) S13型 (新能效2级) 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增加成本

对S7型315k VA/10k V配电变压器进行回收后, 可分拆为铜、铁芯、油及钢材, 每台可分拆材料见下表4所示:

2013年1月份中国废品网铜、铁芯、油及钢材的回收价格如下表5所示:

按照2013年1月份中国废品网铜、铁芯、油及钢材的回收价格, 可计算出S7型315k VA/10k V配电变压器回收价格为12396元, 而海鸿变压器厂S13-M·RL-315k VA/10k V出厂价为36500元, 故以S13型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增加成本为24104元。

(4) S13型 (新能效2级) 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回收年限

如前所述, 以S13型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 每年节约成本7012元, 增加成本为24104元, 不考虑补贴情况下, 成本回收年限为3.4年;如果考虑补贴10元/k VA, 则315k VA容量变压器补贴额为3150元, 成本回收年限为3.0年, 具体如下表6所示

鉴于利用S13型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成本回收年限较短, 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EMC) , 由节能公司先期垫付变压器更换成本, 在后续的节能量上采用与节能公司进行分成的方式偿付先期投入资本, 无需更换单位自行出资。

(5) S13型 (新能效2级) 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降低CO2排放量

根据前面计算公式 (1) , 分别对S13型及S7型配电变压器年耗电量进行计算, 针对变压器实际情况建立LCA模型, 得出S13型及S7型配电变压器CO2排放结果, 以S13型替换S7型配电变压器, 年降低CO2排放9174kg, 降幅约30%, 具体如图1所示:

3 结论

(1) 从成本角度考虑, 利用S13型高效节能型配变替换S7型配变, 大致需要3-4年时间回收成本, 在目前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成本回收年限则更短, 可以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EMC) 进行推广;

(2) 从环境方面考虑, 利用S13型高效节能型配变替换S7型配变, 可以降低约30%的CO2排放量, 对缓解全球变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并有利于我国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的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何忠治.电工钢[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7.

[2]周佃民.宝钢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淘汰更新[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9 (9) 11.

[3]刘军.新型节能变压器应用推广的意义[J].甘肃科技, 2008 (24) 17.

[4]周晓虹.配电变压器的节能[J].华东电力, 2010 (9) 38.

[5]姜益民.浅谈配电变压器能效[J].变压器, 2008 (44) 17.

[6]王磊.铁路10k V电力变压器故障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11 (20) .

[7]饶栋敏.对10k V配电变压器选择与安装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1 (19) .

[8]邢智辉, 孟祥慧.浅析电力变压器的保护措施[J].民营科技, 2011 (11) .

[9]刘春娟.电力变压器运行维护与故障分析[J].科技风, 2010 (23) .

上一篇: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下一篇:农业推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