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活水源头

2024-10-16

幸福的活水源头(共12篇)

幸福的活水源头 篇1

十几年的语文教下来, 我深切地感受到一点, 生活才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 源于生活, 亲身经历过的事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情可抒, 这样的作文读来自显其质朴的真实美。那么如何关注生活, 挖掘作文的源头活水呢?

一.关注身边的生活

提及写作, 很多同学就愁眉苦脸地说:“我每天在家庭—学校—家庭这三点一线中奔忙, 难得有时间出去体验生活, 实在没有材料可写呀!”听听, 生活在哪儿?外面。怎样获得?出去体验。多么让人深思的一句话呀!而这恰恰是现在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共性认识, 殊不知, 他们每天都生活在“生活”中, 日日被无数的精彩故事所包围:母亲的声声叮咛, 老师的句句教诲, 同学的个个玩笑, 路人的种种言行, 有趣的课间游戏, 恼人的一次误解;草木荣枯, 花开花落……生活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 诗里聚散离合, 嬉笑怒骂, 应有尽有;生活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歌声起伏跌宕, 高低转承, 一应俱全, 而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不在别处, 就在我们身边。

认识到这一点后, 很多学生作文时顿感轻松, 为了加强训练, 结合教材编排和学生生活实际, 我特意在初一时设计了几个作文专题, 一月一个专题, 一个专题进行四次作文训练, 每周一次, 一个学期后就取得了明显成效, 学生作文不再千篇一律, 瞎编乱造, 而是关注自己的生活, 状写真实的经历。每次批阅作文, 好像在重温近期的旧事, 轻松愉快。例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根据新生入学的情境, 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而设计了多种活动方式, 进行口语和写作训练, 我依据这一情况设计了第一个主题“个性人物”, 并确定了四次作文训练的主题分别是“这就是我”、“我的新同桌 (朋友) ”、“我的良师”、“我家有个”, 每周一就把作文任务布置下去, 让学生用一周时间观察思考, 去抓人物最富个性的语言或动作, 思考最具代表性的性格特征, 到周末动笔写作时, 学生已观察积累了一周的素材如火山爆发般喷薄而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人过目不忘, 一句句经典的口头禅让人捧腹狂笑, 一个个招牌式的动作让人如见其人, 一段段惟妙惟肖的场面再现让人身临其境。不要叹息现实中难觅顶天立地的英雄, 就写自己熟悉的普通人吧;不要埋怨生活里缺少惊天动地的事迹, 就写自己熟悉的事情吧, 校园家庭不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库?亲朋好友不就是最渴望的“源头活水”吗?

二.有意识创造生活

家庭学校是学生生活的两个重要场所, 虽然斗转星移物象自会更新, 但毕竟常态居多, 插曲寥寥, 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抽取”后, “水”似乎不那么“活”了, 淙淙的流水似已变为微波荡漾的湖面, 如何“开源”成为以后作文训练中的一个新议题, 我的做法是有意识地创造生活, 引导学生在继续关注身边生活的同时, 把眼光更多地投向家庭以外、课堂以外, 给学生创造更多融入社会生活的机会, 走进社会, 挖掘更多的“源头活水”。

学校每年都有一些例行的集体活动, 如运动会、春 (秋) 游、演讲比赛、朗读比赛等, 有些是全员参与的, 有些是个别参与的, 但不管哪样, 都是学校的大事, 学生的大事, 几乎每个学生都会以欢呼来迎接活动的到来, 但真正到了活动中, 积极参与的却寥寥无几。大多数同学在活动之后兴奋劲儿还写在脸上, 烦恼已从心底悄悄升起, 有活动必有作文, 可活动没好好参加, 写什么?怎么写?为了改变为这种活动前热情高涨, 活动后笔下无“花”的状况, 我根据每次活动的具体情况, 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活动, 丰富“生活”内容, 如运动会前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参赛组、报道组、啦啦队、后勤组和联络组等不同组别, 要求每位同学都参与进去, 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仔细观察, 积累素材, 运动会结束后, 从不同角度写真事, 抒真情, 因为有了先前的生活经历和真情投入, 收获的自然是一份欣喜。一位同学以《千年之跑》来表现自己那艰难的长跑经历, 另一位同学在看完跳高比赛后有了独特的感悟:跳得最高的不一定是个子最高的, 跑得最快的不一定是腿长得最长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方法, 方法正确才能事半功倍。这些真实再现、真心感悟, 让我对作文训练活动越来越有信心了。

此外很多活动都有类似的情况, 都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创造机会, 给学生一份充实丰富的生活经历, 开出一条条新的“源头活水”。诸如节假日出门卖报发广告, 体会挣钱的辛苦;福利院中陪孤寡老人, 学会社会责任感;比赛拾垃圾, 营造优美的生活环境等。阅历丰富了, 生活精彩了, 作文轻松了, 真是一举多得!

幸福的活水源头 篇2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直接应用于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曾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如果让语文教学和生活牵手同行,把最真实的生活带到语文课堂教学中,那么生活的源泉将会赋予语文教学生命与活力,而语文的魅力将会让生活更加诗意盎然。

而当今我们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脱离社会生活的现象,许多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一门心思抠“知识点”,让学生整天挣扎于题海之中,不愿花精力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与观察社会,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结合起来。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往往被消磨殆尽,学起来耗时费力,效益低下。王丽在引发语文教育大讨论的《中学语文教学手记》中说“不关心广阔的社会生活就很难学好语文”。斯言信焉!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三个方面(即课前、课中、课后)将语文教学和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一、课前

课前五分钟演讲,是学生每次语文课要做到的。我要求学生轮流上讲台评说自己了解到的与社会生活、与人生有关的话题,如醉酒驾车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等。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锻炼了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口语能力,还让其他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与社会生活有关的知识,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两点一线”的固定生活模式中仍然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课中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只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所以,让语文教学“生活化”成为必然。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时代的活水”,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到语文学习中来。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教学情境生活化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一开始,如果能合理地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的教学情境,就能最大限度地增强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想象,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常常利用音乐、网络、图片等来直观地展示课文所描述的情景。例如:在讲《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的大学梦,说说自己到目前为止所付出的努力,再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作者比比看。这堂课,学生的情绪高涨,学习的热情很高。在讲《巩乃斯的马》时,我借助多媒体平台,播放“万马奔腾”的视频,并配以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精心剪辑的雄壮配乐,音乐、画面、语言共同营造出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空距离,让学生感觉到平时生活中距离遥远的马群就好像在自己的眼前奔腾。所以说营造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知识的时空跨越,更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很大程度的发掘了学生情感、知识、智力的内在潜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内容生活化

从教材来看,教学内容多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是人们生活中一个个具体的实力、一条条宝贵的经验,是以文字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丰富多彩的事物构成的画卷。所以,要把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社会信息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的事例纳入教学内容,使教学“回归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领学生从生活化的角度去解读文本。

第一,走进生活,感悟文本。有的课文内容中的一些人和事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或自然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所以教学时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生活,通过观察生活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例如:在讲《黄山记》的时候,我会放有关黄山的图片、简短视频等,让学生先直观地了解黄山的三大主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拉近现实中黄山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其中。在讲到在黄山山顶看日出的时候,就要求学生自由组队在假日时到笔架山山顶或者到水东的海边观察日出,领略日出那壮观的美景。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在讲《月饼消费要讲文明》时,我让学生说说每年自己家里的月饼的包装以及出处,再让他们对照课文去理解课文的主旨。在讲《钱》这一课时,我先播放一个有关钱的说唱视频,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再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由“钱”引起的各种事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评价。最后让学生带着思考去学习、感悟课文的主旨。这样的做法,都最大限度的促使学生去观察、留意生活,扩大视野,将生活与语文有机结合起来。

第二,再现生活,活用文本。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对生活的描述,尤其是与学生紧密联系的生活。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很难激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但要是依托文本内容再现原有生活的情境,就能激发起学生对文本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例如:在讲《我的母亲》一课时,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几位学生上讲台分别扮演文中母亲打扫卫生、种花、帮人“洗三”、筹备巨款、送三姐出嫁、送我去返校等内容,让文字形象化,让学生在演绎中再现生活,在演绎中陶冶、感悟,使其对课文内容、作者情感的产生共鸣。

(3)教学方法生活化

教学方法生活化,就是要把课堂教学看作是一种社会生活实践。遇到合适的课,我就会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教学方法,把生活请进来,让课堂走出去。例如:在讲《论“雅而不高”》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从课堂里走出去,到学校的饭堂、操场、宿舍、甚至是街道上去寻找“雅而不高”的现象,从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班内总是存在着几个小团体,团体之间的摩擦也是存在的。我利用这样的现象,偶尔在班中举行小型的辩论赛,让他们把生活中的战争搬到课堂上,变“粗俗口水战”为“高雅争辩会”。这样,既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动手动脚”,又让学生的口才、思维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三、课后

体验生活,走出文本。如果不让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那么我们的教学仍然是教条式的、僵化的教学,这将不利于学生情操的陶冶。所以,一堂课结束后,学生应该从课堂中“走”出来,把所学到的、感悟到的在现实中再现。例如,在上完《我的母亲》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回家认真观察自己的母亲,体会她们的艰辛。然后尝试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让他们通过实践去验证母亲的辛劳,体会母亲对子女的爱。同时,要求他们为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以回报母亲。

语文从生命开始,与生活同行。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在生活中求知,在社会中成长。

参考资料:

1.《教育学》,张英彦著,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8月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3.周庆平《精彩生活,精彩语文》

4.朱小爱《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5.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向生活的源头取活水 篇3

一、实际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内容过于单一。例如,在组织教学《走进图书馆》这一综合性学习时,就让学生去图书室看书(学校还没有图书馆),活动目标仅定位在阅读上,这就不符合语文活动课的要求,也不可能整体提高语文能力。还有在《一次有意义的视听活动》这一综合性学习单元时,就让一些同学听广播、看电视,把活动目标定位在“视听”训练上,形式老套,没有深度,他们不感兴趣,随意说几句应付,效果不理想。

2、有时设计开放多样,一次搞了好几个活动,既有表演、讲解、还有演讲辩论,要求太多太高,学生时间不够,精力有限,只好应付,匆忙上阵,结果看起来活动的热热闹闹,其实学生没一项活动深入,收获不大,这样的活动,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3、忽略“语文”这个主角,让其他学科的一些“配角”喧宾夺主,如《物候专题》过多涉及地理知识,这样做违背了语文教学的宗旨。

综合性学习必须让学生唱主角,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主题,让学生真正走进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精彩世界。

二、怎样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的设计

首先,要利用好教材中的现成资源。现行的很多教材(如苏教版)每学期都安排三次左右的语文实践活动,教师要注意充分地利用好这些丰富的语文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学生的兴趣,精心选择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较为具体地设置了一些适于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和情境,给了我们必要的示范与引导,节省了我们设计主题的时间。如以“我爱文学”这一主题作为七年级的第一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全班同学在两周内读一本书,建议读冰心的《繁星·春水》,也可以自选其他作品,读后写一篇读书心得,与同学交流。还可以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分小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

其次,要从所教的课文中,挖掘出综合性学习的资源。让课堂与生活接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一举两得。如在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时,学生就文章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概括出两种相对观点:“人首先应当敬业”和“人首先应当乐业”。这时教师鼓励学生用丰富的材料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辩论的主题,学生积极地去查资料,去找科学老师援助,开展了一次辩论比赛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但听说能力得到锻炼,还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第三,要利用学生日常生活资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话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情感,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欲望。如在“保护动物的一次活动”这个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课,我们首先让学生在家中或邻居家找一找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观察它们的可爱之处,并用文字的“摄像机”把它们写下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写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第四,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综合性学习的资源。结合社会生活开展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更为丰富。当地的自然环境、民俗风情、传统文化都可以为我所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模拟市场贸易”“模拟市场调查”“走访当地名人”等活动。

灵感,写作的源头活水 篇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要求老师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而写作历来被多数师生认为难以创新,如果语文老师能动一点脑筋,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抓住学生的写作灵感,就可以让学生焕发出炫目的文采火花。在教学中,我尝试巧妙把握时机,让学生有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从而能在愉悦中进行写作。

一、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然的美,让习作呈现五彩斑斓

大自然本身就是课堂。四季的变化是动态的,是有生命的。这比任何讲解和指导都要生动、有趣。春、夏、秋、冬初临时,我们的老师要引导孩子们观察有代表性的事物,从颜色、状态、声音等特点去描述。像春天来了,不妨让孩子们自己去找春天,我们要引导他们观察地上的小草,树上的芽孢,听听天空中的鸟鸣,闻闻野花野草的清香,体验春风拂面。孩子们做得认真,说得清楚,写出来也一定真实。我们的目标应该是让孩子们笔下的春天有生机,夏天有内涵,秋天有满足,冬天有希望。另外,第一场雨,第一次看到日食,第一次经历沙尘暴,第一次看到小草钻出地面,第一次看见树叶落下来……都是很好的契机,孩子们会在惊喜中有意识的观察,只要我们的老师稍加引导,便会抓住观察重点,就会记下最有意义的情节,也会有很好的想象,还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这比老师在课堂上空说、孩子们强行回忆要好得多。记得有一次,当地出现了罕见的大雾,我上课前就问孩子们:“今天,你什么时候发现雾的?你怎么做的?你和家人说什么了吗?”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汇报着。我接着又问:“当你真正走进雾中,你有什么感觉?你是怎么想的?”孩子们又争先恐后地说起来。我看看窗外的雾好像不那么浓重了,临时决定:“孩子们,这节课咱们就观察雾散的情形,要注意光线的变化,周围事物的变化。”窗子打开着,孩子们一会说雾淡了,好像薄薄的一层牛奶;一会说,天好像亮一些了,空气不那么湿了;一会又说,我好像隐约地看见东西了……直到雾散日出,孩子们欢呼起来。整整一节课,他们互相交流着、分享着。于是我第二节课让他们动笔写,孩子们很自然地按时间顺序描写了雾的变化。观察是主动的,落笔是愉快的,写出的东西真切而有趣,孩子们很有成就感,实现了我们一直追求的——让孩子们自信地写作。

二、鼓励学生乐于记载生活的事,让习作酸甜苦辣俱全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喜闻乐见的现象,有许多触目惊心的场面,这个“时机”依然是可以激发孩子们用我笔写我见。不管多大的孩子,遇到那种现象,遇到那种场面,都会和家长滔滔不绝地讲一番,我们有经验的家长都会让孩子把它写在日记里,我们做孩子老师的是不是应该在孩子的兴趣制高点锦上添花呢?每天早上问问孩子们谁遇到了喜闻乐见的现象,谁发现了触目惊心的场面,然后引导孩子完成习作,让大家来分享。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时机”还包括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的时机,这也是写作的良机,孩子们吐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不亚于讲动画片,学生写作最怕无话可说,这语言泉涌的时刻我们怎么会错过呢?作为语文教师更应该有所意识,并且身体力行,引导学生随时随地与所处的“生活”进行亲密的接触。并且让学生做出身临其境的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再把所见所思所闻所想写下来,就能成为很好的写作素材。经过日积月累,写出像样的作文就不会成为难事。

例如有一次,我上完课忘了布置作业。等我到家时才想起来,我急忙给配班老师打电话,不巧她也离开学校了,上最后一节课的老师那天又没带手机。求救无门,我又骑着车风风火火地赶到学校。没料到在此之前我们班已经有人散布老师已离校,中午没语文作业的消息。学生们一见我来就哇哇大叫,抱怨声此起彼伏。我虽然生气但转念又想前阵子孩子再写《难忘的一件事》时,孩子不是写得很空洞吗?何不趁此机会,给她们来一次思想教育与习作双结合的美味大餐呢?

于是,我就假装很生气地训了他们几句,不布置作业,甩头就走。下午,我引导他们把今天惹老师生气的过程和感受写下来。因为每个同学都有亲身经历,都有自己内心深刻的感受,写出的作文真的有滋有味,有的写《一喜一怒都是爱》抓住老师在这事件过程的喜怒变化及自己的感想,赞美老师对学生的爱;有的同学写《情感体验作业》围绕情感作业写老师的用心良苦及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悟,有的写《有意义的一堂课》用插叙的方式来先写老师进教室那一刻的紧张气氛,再回忆中午惹老师气的事,紧接着记录课堂的过程,最后点明这节课的意义;还有的同学写《老师的“阴谋”》《我们“上当了”》《老师笑了》《告诉你一件新鲜事》等等,为这次的思想教育及习作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三、培养学生勤于关注重大新闻,让习作散发时代气息

重大新闻或许不是孩子们关注的,孩子们打开电视更多的是看动画,看儿童电影、电视片,看一些趣味的少儿节目。但是作为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有义务引导孩子们关注国家大事、家乡大事,这是让他们从小和祖国的命运和家乡的命运连在一起,是必要的人文关怀,也是必须抓住的写作时机。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让孩子们天天看报道,但是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几个重要情节,然后及时写作。低年级的孩子可以做爱心卡,在卡上写一段慰问或是鼓励汶川人民的话。高年级的孩子可以写慰问信,也可以从爱心的角度,可以从敬仰民族精神的角度写写相关的习作。我们班的孩子平时就挺关注重大新闻,在“学雷锋”主题征文中有个孩子写道:“怒放高原的并蒂雪莲,烤羊肉串的爱心巴郎,托举生命的最美妈妈……雷锋精神无处不在,它在这里得到了彰显,在那里闪耀着光芒。其实只要心中有爱,每一天都将是3月15日。”由此可见抓住重大新闻这个“时机”引导写作会把孩子们的写作视角,写作思维,写作技能推向一个高度。

唯有源头活水来 篇5

王充有过“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痛也。”的体验感喟,庄子发表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的金玉良言,欧阳修则有“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的金石之谏。

历代多少多舛才子,名士骚客,无一不对读书情有独钟。于读书中品读生活,于读书中体味人生。 “胸无百家书,乃欲为诗,如贾人无资,终不能致奇货也”也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也罢,都是美的升华。锦秀荷花妙,烟雨濯清香。

生活是“煤”,作家用激情去点燃,那在燃烧中闪亮的便是文学。

于读书中品读生活,陶潜读出了“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忘我恬淡,柳永读出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悱恻缠绵,辛弃疾读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壮志凌云,陆游读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忧国之思。

于读书中品读生活。张籍读出了“居高身自远,非是籍秋风”的旷达狂傲,苏东坡读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情洒脱,范仲淹读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岳飞读出了“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精忠报国。

我读书多年,虽体会尚浅,然而觉得其乐无穷。沉浸书中,什么厚此薄彼,什么名利欲望,什么生离死别,什么阴晴圆缺,什么柴米油盐,什么人间三千烦恼丝,统统抛到脑后。读书就是疗忧治愁的妙药。夜深人静之际,将心灵寄托于墨香芳菲的书本,我一卷在握,忘了今夕何夕,人群中呲牙恶笑的虚伪,阿谀奉承的媚眼,我何必匿藏于心中,磨灭心志?读到会心之处,不禁莞尔,竟似吃了一桌好筵席,喝了一壶铁观音,神清气爽,精气十足,口齿噙香。

于读书中感悟生活,于读书中折射人生。让生活因读书的点缀而愈加馨香馥郁,云舞水歌,让读书于生活中孕育出无限丰富的内涵。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工匠精神的源头活水 篇6

果然,随着温度升高,产品像活物一样卷曲起来。在一旁屏息凝视的稻盛和夫多次产生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手伸进炉内,从上面将產品压住,校正它的翘曲。在经过多次这样的观察和冲动之后,终于,产品给稻盛和夫回应了。“从上面压住”这一刹那的冲动给了稻盛和夫解决问题的灵感——只要在产品上面用耐高温的重物压住,就能烧制出完全平整的合格品。

“工作现场有神灵,”稻盛和夫说:“用真诚的目光仔细观察现场,用眼睛去凝视,用耳朵去倾听,用心灵去贴近,这时我们就可能听到产品发出的声音,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工作充满责任感和热情,对产品质量的改进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追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工匠精神”。一个具备工匠精神的人,能够从他正在精雕细琢的产品中看出灵性,从而领悟到如何才能让产品的质量臻于完美。稻盛和夫先生的炉外凝视就是工匠精神的极好体现。

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 篇7

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沃土,是写作的源泉,因此,教师应该有计划地、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熟悉的环境,鼓励学生写出熟悉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有一双慧眼,为了让学生有一颗慧心,我常常引领学生观察生活,让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我时常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小事、家庭的琐事、班级的繁事等,并教育学生不人云亦云,不抄袭他人,而是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重新感受以前没有发现的,没有思考的。例如,我班的李梦毅(化名)在作文中写道:我家的小狗“汪汪”以前十分乖巧,晚上休息的时候,还会钻入我的被窝, 可是,昨天晚上却突然变了,正当我要入睡的时候,它不停地吵闹, 我以为它病了,给它东西吃,抱着它,训斥它,都无济于事。天快亮的时候,邻居家的大黑狗跑到我家,“汪汪”见到它,一下安静下来, 它们还非常亲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上网查找原因,明白了个中缘由,噢,也许我家的小狗快生小宝宝了吧?

二、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的随意性较强,观察时往往走马观花,不太注意细节,因此,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还要教会学生怎样观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只有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 才会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例如,秋天到了,校园里的菊花开得正盛,学生从菊花的形状、大小、颜色做观察,他们看到的是形态各异、绚丽多姿的菊花。因此,我这样对学生说:孩子们,这些菊花各有特点,我们除了观察它们的形状、颜色外,还可以观察它们的花瓣、花姿、花蕊的特色。在我的引导下,他们观察到花瓣有管状的、 有条状的……花姿有弯曲的、上伸的……正是这细致的观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一定丰富多彩,一定精彩纷呈。

三、给学生提供抒写生活的机会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将体验的过程进行表达,是与人交流的过程,是认识世界与认识自我的过程。”所以,我积极改革传统命题方式,探索一些“半命题” 或“开放性命题”,让学生有一种见题就想写的欲望。例如,春节刚过,我布置学生写《寒假中的一件事》,他们还沉浸在欢乐的假期中,很想回味春节的快乐,当然写出的文章形式多样、情感真挚;在清明节到来之际,我让学生写《____,我想对您说》;在父亲节来临时,我让学生写《爸爸,谢谢您》;在重阳节时,我让学生写 《____,您辛苦了》等。这样的作文命题,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这样的作文学生愿意写。

生活——作文的源头活水 篇8

一、记录生活

从学生进入学校后, 我就鼓励他们记录自己想要说的话, 哪怕是只言片语。刚开始, 学生不知道写什么, 怎么写。我告诉学生可以写这些话题:“今天上学路上看到的事”“今天我值日”“我种了一盆花”“我养了一种小动物”等等。时间长了学生就有内容可写了, 同时也养成了写日记的好习惯。随着学生年龄和知识的增长, 我对学生写日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抒发真情实感。

二、研读生活

在发挥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的同时, 我把课文作为写作的例子来教。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 学生感受了文本的生活场景, 体验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

1. 课堂延伸。

二年级下学期教材第一单元是一组描写春天的课文。学完本组课文后, 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 让学生留心观察, 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春天的气息。我还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春景画出来, 向其他学生介绍, 并让学生进行写话训练。最后, 我在班级举办春天画展和“话”展, 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写话的兴趣。

2. 模仿、创新。

从表面上看, “模仿”与“创新”的距离似乎很远, 其实“模仿”是“创新”的起点。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模仿练习, 可以提高写话的训练效果。

3. 问题拓展。

新教材往往在课后安排了一些拓展性的问题, 这给学生留下了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提供了机会。

4. 词、句铺垫。

低年级学生由于积累的词、句还不多, 往往很难把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积累的词、句入手, 做好写话的准备。如描写春天时, 我先让学生说说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

5. 画中写话。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是古诗的一大特点。在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中,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画中写话”的训练。

6. 续编故事。

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故事情节的发展续编故事,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三、捕捉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水,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常教学中, 我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1. 无意观察或有意观察, 都

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还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如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与细微变化, 观察民警指挥交通, 观察医生为病人治病……观察激起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帮助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2. 教师组织活动, 能使学生积累较典型的写作材料。

如进行写人作文的训练时, 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夸XX”或“我佩服他 (她) ”“他真行”等演讲形式的主题活动。

3. 实践出真知。

教师从作文教学的需要出发, 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让学生种植花草树木,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饲养虫鱼鸟兽,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实践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

阅读,习作的源头活水 篇9

一、营造氛围, 诱导读书

一个好的氛围往往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一个爱读书的集体会带动不爱读书的加入进来, 一个爱读书的语文老师能激起全班学生读书的热情。因此, 营造阅读氛围非常重要。

1. 宣扬读书之乐

首先, 语文老师现身说法, 大谈特谈读书之乐以致废寝忘食, 让学生心中疑惑、心里痒痒:读书真有这么神、这么美?接着, 树立班级读书榜样, 为自己的宣扬摇旗呐喊。每个班级都不乏几个酷爱读书之人, 利用得好就能带动整体。另外, 讲名人小时候酷爱读书的小故事也是一种很好的榜样激励方式。

2. 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树立大语文观, 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要根据教材、学生的年龄特点、季节变化及时事等情况因势利导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在学生学习了书本上的课文后, 对相关知识感兴趣之时趁热打铁, 拓展其课外阅读面。如学完《林冲棒打洪教头》相机推荐学生读青少年版的《水浒传》;教学《三顾茅庐》之后, 学生对故事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历史故事很感兴趣, 老师就引导他们读《三国演义》;教学过萧红的《祖父的园子》这一课时, 学生都很羡慕、向往萧红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 于是因势利导让孩子们读《呼兰河传》……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读法, 能把学生带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3. 尽享买书、选书之乐

扭转家长观念, 让孩子尽享买书、选书之乐是很关键的一环。因为要想孩子无所顾忌地到书中畅游非得家长配合不可。教师通过各种渠道, 如家长会、校信通、电话、面谈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 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认识到读书比补课重要, 认识到读“无用”书的有用之处, 认识到让孩子自主选择的重要性……然后拿出行动:鼓励家长经常有意无意地带孩子到书店转一转, 乐意为孩子买一些孩子喜欢的“无用”的书;主动到图书馆为孩子办一张借书证……现在书店、图书馆的图书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那些包装精美的图书图文并茂, 新书层出不穷, 让爱书的人时常惊喜连连、流连忘返。孩子置身其间不愁他 (她) “不上钩”。纵观现实, 可以说没有哪个孩子不喜欢读书, 不喜欢读的只是你给他的书。当你把孩子经常带到充满墨香的书堆里, 进入挑书、买书、读书的氛围里, 孩子就会“近墨者黑”地不知不觉地拿起书本。当孩子被某个故事、某本书吸引时, 家长应毫不吝惜地买下来, 毫不犹豫地借回来, 而不是自以为是地加以阻拦。一旦孩子的自主性、积极性得以满足, 家长就不必担心浪费了时间、金钱。

4. 给予时间保证

现在的孩子忙, 现在的孩子累。忙作业, 忙考试, 忙补课, 忙兴趣。在孩子没有读书入迷之前, 如果没有时间保证, 孩子的读书就会成为可有可无的装饰品。因为口头的、无形的作业, 在被动的态度下是很难保质保量完成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在读和写作业之间孩子会选择哪一个。所以在布置作业时要尽可能压缩写的作业, 挤出时间确保每个孩子每天的最少阅读时间。

二、教给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生物学家达尔文认为:“世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良好的学习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阅读也要讲究方法, 若教会了学生阅读方法, 就等于给了学生“点金术”。

1. 教给阅读方法

阅读可根据体裁和题材的不同, 采用“浏览”、“博览”、“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方法。“浏览”即略读, 在读书时, 大略地了解其大概内容, 不需细嚼慢咽、品滋品味, 这样省出时间可在重点部分多下工夫;“博览”则指读的范围要广, 即博览群书, 不仅要读中国书, 还要读外国书;不仅要读文学书, 还要读科学书、名人传记等;而“速读”是指默读与思考同步进行的快速阅读, 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默读, 做到眼到、心到, 读与思相结合;“精读”则需对文中描写精彩、含义深刻的重点部分做到细读、深思, 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 即读有所思, 思有所悟, 悟有所得。

2. 读记结合

大作家梁启超在《饮冰室文集》中说:“若问读书方法, 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 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 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抄录和笔记。”笔者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 可增强读书效果。同时教给学生记读书笔记的方法: (1) 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 以加强语言积累, 丰富写作素材。 (2) 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 各部分的大意, 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3) 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 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 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 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见解能力和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3. 教会选书

知识浩如烟海, 书多如沙砾, 灿如繁星。任何一个爱书的人想读完所有书是不可能的, 也是没有必要的。书有好坏之分, 读一本好书就像与很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小学生的辨别能力比较差, 因此, 对于小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 不该读什么书, 老师应该做精心的指导。笔者根据新课标要求的小学生各年龄段阅读书的篇目, 向学生推荐优秀书目, 向家长列举学年书目清单, 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地购买、阅读, 以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三、巧设读、写之间的桥梁

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阅读是内化, 写作是外化;阅读是积累, 写作是运用;阅读是延伸, 写作是提高;阅读与写作永远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就如一对比翼鸟, 如影随形。

1. 充分利用课内的“例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择的都是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文章, 可以看做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 我们要利用这个典范, 重视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 将写作长期植根于阅读的沃土中, 使学生从阅读中学写作以利于其写作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模仿为桥梁, 以片段训练为手段, 在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同时, 以读促写。这种读写不是铺天盖地, 而是“任你弱水三千, 我只取一瓢饮”。这一瓢, 可以是富于表现力的词句, 可以是构段方式典型的段落, 可以是值得揣摩写法的篇章……教师根据课文特点, 联系年度目标, 找准课文语言、形式和训练重点的结合点, 一课一得、两得, 切记不要贪多求全。如教学《庐山的云雾》 (第六册) 这一课时, 利用文中总分的段落结构特点进行训练。先出示:下课了, 操场上立刻热闹起来, 进行补充训练, 然后, 自己说一句总起句, 给别人补充下文。这样由扶到放、开放式、有层次的句段训练, 学生很容易掌握;在教学《荷花》时, 利用文中的空白, 引导学生想象补充;在学完《狼和鹿》后, 让学生讨论到底谁是真正的祸首。这时候, 作为狼会有何感想?作为鹿和人类呢?由于学生深入故事情境, 再加上集体智慧, 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自然深刻了许多, 并且有话可说。这样读中有写, 写中有读, 以读带写, 以写促读, 在读写的巧妙结合中, 学生的读写水平逐步提高, 认为写作文不再是学语文的难题, 课堂教学的语文味儿才会更浓。

2. 活用课外积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言文字的学习, 就理解方面说, 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 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 理解是必要的, 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 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 出发点在“知”, 而终极点在“行”, 到能够“行”的地步, 才算具有这种生活能力。”这段名言充分论证了学与用、知与行的关系。在学生阅读积累的基础上, 教师一定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运用。如学生积累很多有关春天的词语、佳句、古诗名句后, 就引导学生在写有关春天的习作时想方设法把它用进去。一旦运用了, 哪怕是一个好词, 就要大力表扬, 树立榜样。久而久之, 学生习作时就有了运用的意识。

教材是作文的源头活水 篇10

著名作家毛志成认为“中学生应写大气文章, 必须注意三大:眼大、心大、手大”。“眼大”是指阅读视野广, 涉猎信息量大;“手大”指写出的文章有厚实的文化积淀、浓郁的文学素养;“心大”是指立意高远, 能够站在历史、时代的高度观察生活, 思考社会、人生, 使文章充满天地之气。而“三大”如高楼, 积累能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厚积方可薄发。积累是每个学生提高感悟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从目前情况看, 学生写作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无话可说时, 干脆就乱说。究其原因:一是生活比较单一, 学习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二是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 很难带动他们对生活产生思考, 从而去进一步剖析。教师一再 给学生讲 , 作文要言 之有“物”, 这“物”是从何而来?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本。

语文书中有不少名句哲语、优美的诗词, 取其精华, 为己所用, 可把作文点缀出亮色, 也可显示作者的语言功底。当然, 课文中能用的还有人物故事、历史事件等, 把它们作为素材充实到文章中去, 可使之变得丰盈而厚实。当然, 运用这些材料不能像蚂蚁那样只对知识作简单的挪用, 而要像蜜蜂那样能够采花酿蜜。这样看来, 平时的阅读不能粗枝大叶、囫囵吞枣, 否则, 再好的材料也不会积淀在学生心里。作为教师, 可指导学生做以下功夫:

多读。“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吟诗也会吟。”诵读就是通过口与脑来积累素材, 典范的语言材料使学生接受的不仅是语言形式, 还有文字本身所传达的思想。行文过程中, 对作文有用的材料我们可以信手拈来, 在无形中也培养了语感。

积累。对于课本资源, 可从两方面来积累:一是美句妙言、名句哲语、修辞写法等的积累;二是阅读启示, 即上完课文后有所触动和启发, 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在积累中可以进行分类整理, 比如:美句及哲理名言收集:如《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 《赤壁赋》《故都的秋》《热爱生命》中就有很 多优美的句子值得积累。这是比较初级的积累方法, 通过对优美句子的欣赏、对哲理名言的理解, 充实自己, 为提高作文语言质量打下基础。

作文素材收集: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材料贫乏, 却又忽视教材中存在着的巨大材料宝库, 以至对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料视而不见, 就更不用说积累和运用了。司马迁受宫刑, 忍受身心的巨大痛苦, 发愤著成《史记》, 勾践卧薪尝胆, 终于灭吴, 都是忍辱负重、实现目标的材料;荀子的《劝学》, 韩愈的《师说》就富含学习求师的生动材料;诗词中的许多名句更洋溢着生命活力的撼人心魄的力量。曹雪芹面临抄家、举家食粥的困境, “批阅十载, 增删五次”, 写出了巨著《红楼梦》;陶渊明不改变士节, 《归园田居》就是他心志和生活的反映; 《赤壁赋》对于人生悲喜的思辨;毛泽东面临被追捕, 而胸中却是“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大气……我们学习的不仅是课文, 更是一种思想, 一种反思, 一种精神, 一种人生的收获。

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只要稍稍提醒同学们留意一下, 摘抄一些, 教材中很多的内容均可纳入自己写作的素材之中, 举一反三, 学以致用, 同学们的作文写作就有了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汩汩清泉。另外, 知道别人曾亲历过的事, 别人亲历且由此而总结出的经验, 值得我们今天拿来借鉴, 可作为写作中的导引或材料, 甚至可作为人生经验的警戒。因此, 应注意积累。

修辞、写作方法的收集:如《荷塘月色》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 的运用以及情景交融的特点; 《记念刘和珍君》叙议抒情相结合, 不仅有完整的事件, 还有作者的评论和悲愤的感情; 《六国论》中议论的气势, 开门见山的方法, 整齐的论证结构, 举例、对比、引论、反面假设等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这些都是我们在写作文时可学可仿可用的, 加以收集归纳整理, 那将会在自己的写作中享用不尽。

观察,开启写作的源头活水 篇11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离开对生活素材的自觉捕捉和观察积累,文章内容当然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和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叶老的意思是,即使暂时没有写作的任务,这样的习惯也要养成。因此,要提高作文的能力,就必须从观察着手,开启写作的“源头活水”。

1.集中目力,细致入微

观察宜“细”不宜“粗”。只有把视线集中在某一“点”上,把“目力”运用在某个人物、某一景物或某一具体事物上,才能发现其特征,发掘出生动而典型的细节。比如下面这段文字:

横竿升到了一米六十,我坐在草坪上远远望去,横竿仿佛挂在半空中。前三个运动员都没跳过去,大家都为他们可惜。第四个运动员出场了。只见他活动了一下身子,习惯地压了压左腿,又压了压右腿,再弹跳几下。然后迈开轻快有力的步伐,直冲横竿。快要接近横竿时,只见他左腿在地上猛地一蹬,两手由后向前在身旁划出一道长长的弧形,身子随之高高腾起,凌空在黑白交错的横竿上,右腿协调自如地向左侧翻……刹那间,他轻松地越过了横竿。

一个几秒钟就完成的连续动作,这名同学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从横竿到运动员,从准备动作到突然发力,从助跑到起跳、跨越,无一遗漏。目力所及,一个真实具体的运动会比赛场景就这样被小作者捕捉到了。

2.多角度观察,多感官体验

宋代大诗人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说明,对于同一个事物,同一处景物,由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观察的角度不同,获得的对事物、景物的印象也会不同,如俯瞰、仰视、平视、远看、近观等。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瀑布”的描写,就体现了这样的观察方法。

“走到山边,便听到“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走到山边”,首先听到瀑布的声响,抬头看到的是瀑布的远景;来到“亭边”,近观、仰视,观察到瀑布的形状、奔流的气势、溅起的水花,并感受到水花给予人们的奇趣。正是作者这样多角度的观察,才领悟了梅雨潭雄奇壮观的景象,才描绘出一幅“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山水画卷。

观察以视觉活动为主,但并不仅限于视觉。为了把握观察对象多种多样的属性,往往需要多种器官联合行动。也就是说,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去看外界事物,同时还须用其他感觉器官去接触外界事物,如用鼻子去闻、用耳朵去听、用舌头去尝、用皮肤去接触等等。现代作家鲁彦对“海潮”的观察和描写,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每天潮来的时候,听见海浪冲击岩石的音响,看见空际细雨似的,朝雾似的,暮烟似的飞沫升落;有时它带着腥气,带着咸味,一直冲进我们的窗棂,粘在我们的身上,润湿房中的一切。”

“听见”“看见”“腥气”“咸味”“粘在”,分别从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五个方面突出了普陀山每天海潮来时的美妙景象。作者全面调动和发挥了五官的功能,多感官的观察和描写令人赞叹。

3.由此及彼,展开联想

观察与联想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观察的同时,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才能使材料丰富,使内容充实,使特征突出。请看朱自清先生对“春花”的观察: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由春花联想到秋实,由花香联想到蜜蜂、蝴蝶,由遍地野花联想到星星,芬芳、艳丽的春花图便生动具体的呈现在读者眼前了。

观察景物是如此,观察人物也一样。要能够通过察言观色,听话听音等来联想到人物的内心活动,要通过肖像语言、表情神态、动作行为来窥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比如下面这段描写人物的文字: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一下最后的姿势送了他的命。”

这是世界文学名著《守财奴》中描写葛朗台临死前抓金子的情景。复活的眼神、目不转睛的神情、抓十字架的骇人姿势,透过这一系列的神态、动作,读者深刻地认识了葛朗台这一贪婪、吝啬的守财奴形象。

4.由表及里,思考发掘

在生活中,有一些平常现象、平凡小事,它不像独立鸡群的白鹤,让人一眼就看出它的高和美,如果不加思考和分析,就难以发掘其中深刻的道理和意义。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就是一个例子,作者通过对“一件小事”的深入分析,发掘出“小事”不“小”的道理。

注重观察,善于观察,注意由表及里地思考、发掘,即使平常现象、平凡小事也可以写出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来。

5.随手采撷,及时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注重观察的同时还要养成勤于动笔,随时记录的习惯。

著名小说家契诃夫一生坚持写观察笔记。在他的“手记”中记下了各种各样的生活素材。他曾拍着“手记”本子对别人说:“还没利用的材料,足足可以写五年。”

习作的“源头活水”从哪来 篇12

一、让作文与科学整合, 用科学实验引路, 指导学生作文, 培养作文兴趣

我刚接上三年级时, 第一篇作文布置下去, 交上来的作文有百分之九十是抄袭拼凑而成的, 我看过之后, 向学生了解他们一二年级作文起步时的状况, 经过冷静的思考, 我决定从兴趣入手, 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知道:抄作文的人永远也学不会写作文, 今后要摒弃这种作文畏难情绪, 就必须让他们真切感受写作文并不难。于是我指导学生做一些科学小实验, 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做实验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感写下来, 这种教学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比如有一次, 我指导学生做一个“烧鱼”的实验, 让学生把一条小鱼放到试管里装上水, 用酒精灯烧试管的上半部分, 小鱼在试管的下半部分。上半段的水烧开了, 下半段的小鱼还在水中悠闲自在地游着。孩子们面对这个实验, 感到十分新鲜和惊奇, 显得兴致勃勃。实验做完后, 我要求学生叙述实验的过程和自己的感想, 谈一谈自己从这个实验中得到的启示:因为水的传热方式是自下而上的, 只烧上半段的水, 热量不往下传, 鱼儿就不会被烧死。学生按自己所做所说所想写下来, 丝毫不觉得作文难写, 一篇篇作文写得鲜活有趣, 充满了灵性。这次作文与科学整合在一起, 解决了“无话可说”的问题, “我手写我心”写出你心所思, 这就是作文。

二、巧设儿童游戏, 从游戏中引导学生学会习作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利用儿童游戏来引导学生学习习作也是一种好方法。在一次作文课上, 我拿着一瓶蓝墨水, 几十张白纸走进了教室, 学生们都很好奇, 这节作文课要上什么呀?我给每个人发了一张白纸, 宣布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这节课我和大家做一个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点墨成‘?’。”边说边板书题目《点墨成“?”》。学生一听要做游戏, 立刻欢呼雀跃, 情绪十分高涨, 但是看看题目后又满腹疑惑, 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我趁此机会说出了游戏规则:“在白纸上随意滴三滴蓝墨水, 然后把白纸对折起来, 用手抹一下, 然后打开白纸看一看, 你们看到了什么?”我边说边做示范, 学生立刻模仿做起来。等学生做完了这个游戏, 我说:“现在请你们打开白纸, 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打开白纸一看, 白纸上出现了不同的图画:有蓝色的花儿在生机勃勃地绽放, 有茁壮的小树在努力地抽放着枝条, 有美丽的蝴蝶在翩翩地起舞飞扬, 有展翅的雄鹰在蓝天下翱翔, 有宇宙战士奥特曼在勇斗怪兽, 有月光下静静流淌的小河, 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图案。学生把白纸拿起来, 从不同角度观察纸上的图画, 揣摩不同的事物、搜索记忆中的画面, 还有的不尽兴, 又拿出白纸, 重新做一遍。这节作文课在游戏中上的趣味盎然。随后我让学生叙述这堂课游戏的全过程, 重点描绘自己看到的游戏成果:“点墨成‘?’”的“?”的样子, 以及自己在游戏过程中的感悟。最后让学生把叙述的内容用简明精炼的语言写下来。学生学到了作文的方法, 感悟到作文其实就是生动再现此情此景, 写出真实的感受, 也体会到了作文的乐趣, 一会儿工夫就完成了习作内容。

三、善用教材每一组的情感教育主题, 拓展作文素材, 描绘自己的生活场景,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我们发现, 每一篇优美的课文都散发着语言文字的魅力, 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 我尝试从课文入手,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 走进课文, 学会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体验, 体会语言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从而有效地提高习作水平。

语文教材每一组课文都有一个情感教育主题, 有关于春景, 就让学生写自己眼中的春光, 描写玉门春天的特点。有“爱的教育”主题的, 就让学生写围绕自己身边的爱, 感恩父母, 感恩社会, 表达自己的爱与感动。学习了童话寓言后, 让学生自编自演童话, 展开奇妙的想象, 表达自己天马行空的创造性思维。学习了时光流逝, 斯人易逝, 青春不再主题的课文后, 让学生写自己对他人的关爱, 对时间的珍惜, 对微小生命的善待之情。针对课堂上每一组课文的主题思想, 拓展作文空间, 让学生写自己对生活的积累。有些课文, 故事性强, 富有情趣, 结尾又常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孩子们常常会被故事的情节所深深吸引, 他们会为文中的不幸小羊抱不平, 会为小木偶的不公正遭遇鸣不平, 会为消失的树木和村庄而伤心落泪。此时, 孩子们的思维特别活跃, 想象力异常丰富, 可以为学生架起一个支点, 让学生进行续写, 续写可以是给课文补充一个适当的段落, 或插进一个合理的情节, 也可以根据文章的结尾, 写出故事的延续和可能的结局。

四、挖掘生活素材, 找寻习作内容, 创造习作机会

一切创作都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 产生许多情感矛盾与困惑, 比如:学习上的困难与压力, 家庭中的诸多矛盾, 父母的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同学之间的友情与摩擦, 面对意外时的无助与惶惑等等, 怎样挖掘出这些生活素材为习作所用呢?这时, 教师要善于和学生进行朋友间的亲切交流, 和他们谈父母, 聊家常, 议友情, 说时事, 然后从中提炼出习作的素材, 在《我的爸爸妈妈》中写一写父母的性格, 他们的工作。在《父母的爱》中抒发天下父母心的无私, 在《家有趣事》中表达家庭其乐融融的亲情, 在《我学会了做家务》中体会家务活的琐碎以及父母操持家庭的不易, 在《学会感恩》中写出他们在面对压力, 挫折时的心态, 感谢生命, 感谢父母, 感谢老师, 勇敢面对生活的压力与挑战。在《谈网瘾的害处》中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的不利影响。引导他们关注环境问题, 就写一写有关水污染, 大气污染, 森林资源破坏等问题, 唤起他们“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

上一篇:教师层面下一篇:全身麻醉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