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通用12篇)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1
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综合高中语文教学全过程, 使综合高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较快提高, 能在综合高中对口单招中获得高分呢? 笔者在近三年综合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践行人本思想, 在综合高中一年级到三年级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松绑———再造自然常态的语文学习
学生进入综合高中, 目的是考取高等职业院校, 学习心态变得急功近利。他们在数学和外语的学习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对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学习需花费更多的精力, 留给语文阅读的时间已所剩无几。缺少阅读, 对语文教学犹如釜底抽薪;缺少阅读,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严重的打击。读文学作品, 不仅是为了弄懂词语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 更重要的是青少年通过阅读, 获得对真善美的把握和领悟, 这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 情感对情感的激发, 智慧对智慧的启迪, 绝不是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
基于这一点, 我在综合高中起始阶段要求学生读诗, 背诗, 读名著, 作书摘, 写书评。高一阶段每节语文课的第一件事就是由一名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一首诗, 然后全班同学用两三分钟把这首诗背下来, 日积月累, 成效可观。每月我向学生推荐两三本书, 学生选择其中一本读, 要求作书摘、点评, 每周交流一次, 由学生主持, 老师参与其中。大家畅谈看法, 互相启发, 共同受益。自然状态下的读书, 学生不会把读书看作负担, 从而激发潜在的读书兴趣, 回归读书乐、乐读书的自然状态。我对语文课堂教学作了相应的调整, 多阅读, 少分析;多感悟, 少说教。鼓励学生自我思考, 当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 就会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这是人本思想的唤醒阶段。
二、迁移———为传播人本思想架桥铺路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一方面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另一方面要求通过思想感情的熏陶让这种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从而提高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中人本思想的精髓所在。就语文作品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言, 先是接触表层意义的语言文字, 然后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接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表达, 掌握浸润思想感情且具有个性特征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这是一个“语言—思想—语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依循这个过程, 每堂语文课就不是各自孤立的, 而是整个语文教学网络中的一目, 是整个语文教学阶梯中的一级。教师的职责就是带动学生作知识的迁移, 与学生一起织网造梯。
综合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对文学的迁移训练已有了一定的积累, 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学科迁移的方法分析文学作品。如《红楼梦》浸透佛教思想;曹禺的作品中包含基督教思想; 陶渊明的作品蕴藏儒家思想……学会知识的纵向或横向迁移, 在迁移比较中, 人的观念、思想精神乃至思维方法才会不拘于俗, 多一种视角就多一分开放, 多一分开放就多一分文化视野。语文课教学通过交流、沟通、迁移, 谋求改善文化和人文环境, 为传播新的人文精神架桥铺路, 这是人本思想的深化。
三、回归———为写好作文正本清源
“作文、作文, 头急生疼”。作文是综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无话可说, 无情可诉。作文即做人, 人以诚为信, 文以诚为本, 失去了真情实感, 文就如枯枝败叶一般, 毫无生气。语文也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的, 语言的产生是为了交流协调, 解决实际问题。让作文贴近自然, 贴近真我, 就会“为有源头活水来”。综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很繁重, 不可能有整单元的时间参加社会实践, 走近自然, 贴近生活。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 应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身边的一景一物、一人一事, 体悟、积累深刻的思想, 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 教师及时给予点评, 这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
有了深厚的语言和生活积累, 作文的思维升格就变为可能, 如同拥有了“源头活水”, 使笔端不断流淌出新意, 清新之作扑面而来, 这是人本思想的内化。
四、运用———探索弹性灵活的教学机制
没有独特的教学模式, 怎能培养出具有个性特色的学生呢? 准确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及发展水平, 采取多种形式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训练,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必须找到一套灵活弹性的教学机制。笔者在综合高中语文教学中, 一方面对学生严格要求, 苦练语文基本功;写一篇好文章, 练一副好口才, 练一手好字。另一方面,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选择适合他们思维特点的论题, 通过举办辩论会、演讲会、朗诵会等, 培养他们的语文实际能力, 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主体。
实践证明, 当学生为某一问题争执不休时, 探求未知的冲动将如同潜流一样从他们心底升起。更重要的是,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 活跃的思维、雄辩的口才, 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博闻强记, 吸取知识的营养, 是成为强者的有效途径。因此, 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使教学活动与学生身心发展达到新的更高层次, 真正达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目的。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2
思想政治教材一般原理多、概念多,大多学生认为,只要考前突击背诵。弄个七八十分易如反掌。要改变这种“背多分”状况,必须在教学中注重事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现实生活中的“活水”引入教学“田园”,使政治教学充满时代感、新鲜感。其具体方法有三:
一、实例引路,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先列举一些典型实例,抛砖引玉,把学生引入教材中去。例如,在教“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节时,事先安排学生调查本地人们的贫富情况;上课时,首先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继而组织学生对贫富的原因以及贫富差异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因势利导把话题引到共同富裕的主题上来。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学生感到实用,学起来当然得心应手。
二、实例剖析,抓住本质。引进实例,加以剖析,能帮助学生抓住本质,形成知识体系。如要对“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进行区分,可结合两个同是生产资料私有,但一个主要是靠自己和家庭员劳动经营而另一个则主要依靠雇工经营的事例进行分析,学生就能径渭分明、很自然地明确两种经济成份各自的.特点,不容易造成错觉。列举实例,一般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处,在新旧知识联结处,在学生容易产生疑点处,在似是而非处。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形象化的讲解分析,避免概念化,寓道理于材料中,材料丰富了,说理形象了,道理也就明白了。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3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教育资源。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也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在此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职业中专语文教学中,加强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尝试语文教学生活化的一点做法和思考,以抛砖引玉。
一、拓宽课堂,走近生活。
生活中无处不是语文,教师应该打破小语文的狭隘意识,树立大语文观念,学生的语文学习“场”是十分广大的,只要生活中做个有心人,那真可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以,教师就应该抓住生活,利用语文无处不在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随时随地的将语文实践活动开展起来,而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的几十分钟。
我在讲授古代诗文单元时,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课堂‘赏月”活动,让学生结合学过的有关描写“月亮”的古今诗文展开类比和联想。可提供一定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自由发挥,尽情想像,尝试一次“故事新编”。
课内外老师可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进行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如把假期看过的书籍、电影、电视写成读后感或简介,向同学介绍;到花园中、公园里、街头上摘抄文明警示语,然后自己也练写几句文明警示语,制作文明警示牌,插到校园的花园里。
二、扩展内容,丰富知识。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总和,它的外延极其广泛,内涵极其丰富,因而语文教学要走进教材,更要走出教材,只有走进教材,才能学到语用经验,而只有走出教材,才能内化经验,丰富经验。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学,就要使“学生脑子里建立内容丰富的材料库”。
我在教授《梦游天姥吟留别》一文时,在对诗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李白的《行路难》进行综合和扩展的课堂讨论。《梦游天姥吟留别》表现了李白不事权贵的反抗精神和避世思想。假如你是李白到底是继续做官呢,还是到世外桃园去纵情山水呢?这样的讨论题必然会把学生思维引到广阔的空间。学生会极易形成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是积极的入世,另一个抛弃功名过悠闲的生活。这样的讨论必然会使学生对主题理解上升到另一个境界。教师不失时机的给学生介绍朱光潜先生说的一句话,以入世的态度做事,以出世的态度做人。
三、学科渗透,注重整体。
从职业岗位能力的角度来看,目前社会对中职生在语文能力上的要求主要是要具备较强的听说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从近几年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能说会写的毕业生普遍容易找到工作,而说写能力差的学生就往往“滞销”。因此,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除了给学生多创造说话的机会外,还系统地进行说话能力的培养训练。
①要求在课堂、校园都讲发音基本标准的普通话,使学生能够摆脱方言影响,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
②开学初进行说话训练,向同学做自我介绍;以打电话的形式向自己的家人或朋友介绍自己学校的方位,环境、校容校貌、同学、老师、及所学专业。面对不同身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熟悉程度、不同目的的谈话对象有得体的提问、回答能力和应变能力。
③我在讲授第一册第三单元写人的记叙文时,课下让学生收集所学专业成功知名人士的资料,如:伏特、比尔盖茨、丁磊、皮尔卡丹、夏奈尔、张肇元等。在课堂上交流,一方面了解了本专业的最新动态,同时还能激励学生的创业精神。
四、注重立体化,突出综合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多方面多侧面综合性强的学科。从知识来说,有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等;从能力来说,有听、说、读、写;从大的体系来说又分语知、阅读、写作,从大的目标来看,语文教学中还须十分注重智力的开发,尤其是思维能力的开发。因此,进行语文教学必须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特点──综合性,课要上得立体化。
语文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4
一.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力求务实有效
在教学中, 我大胆取舍,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勿求面面俱到。根据文体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以全面把握文本为前提, 辐射该文体教学要达成的目标, 重点抓住哪怕一个着力点, 生发开去, 重点敲打,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素养, 力求务实有效。教学《散步》一课, 我先让学生复述全文, 理清两条线索及相应的事件, 把握敬老爱幼这一主题, 然后重点在以下四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这篇文章记叙了生活中散步这一件小事, 却表现了一个亘古的话题, 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作者行文中避免了平铺直叙, 设计了怎样的情节;文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安排恰到好处, 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课文中有不少语句是大致对称的, 请你找出来, 体会它们的作用。由于这四个问题启发引导到位, 可操作性强, 学生讨论兴趣浓厚, 很快就得出了答案: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行文注意波澜, 安排了祖孙二人发生分歧这一插曲;两处环境描写很好了烘托渲染了人物的情感;对称句形式整齐匀称, 和谐流畅, 强化了所表达的内容。课堂最后, 我因势利导:在我们与家人相处的日子里, 也会发生很多让你曾经感动的生活片段, 那么就让我们拿起笔, 结合本课的学习收获记下你的情感历程吧。这节课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结束了, 不仅圆满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而且还给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作文指导课。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力求活泼生动
在教学中, 除了常规的教学方法外, 对于一些课文, 也应根据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对于一些情节紧凑、人物鲜明的记叙类文章, 如《〈白毛女〉选场》、《皇帝的新装》等, 我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 编成课本剧, 在课堂上演一演, 评一评。学生既当导演又当演员, 在表演的过程中, 合作意识增强了, 表达能力提高了, 对所扮角色的心理体验也加深了。对于一些知识性强、操作性强的文章, 如果光凭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解, 学生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且不知所云。教学《人民英雄永垂不巧》时, 让学生课后自制人民英雄纪念碑模型, 学生对纪念碑的构造就有了直观的了解。教学《看云识天气》时, 把课堂搬到大自然里, 看看天上的云, 领悟天气的变化。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力求营造氛围
《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除了在文本中加以渗透外, 教师对课堂氛围的营造也不容忽视。
教学《甜甜的泥土》一课,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 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曾与我们的成长一路相伴, 歌中对妈妈的声声呼唤也曾让我们的心灵震颤, 这首歌其实是因一部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而传唱至今,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里面的一个片段, 重温这首不老的旋律, 感受一位单身母亲和儿子的短暂的快乐时光……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 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我国唐代诗人孟郊的一首《游子吟》至今还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今天我们来听听另一位单身母亲和儿子的故事。通过这样富有感染力的导语, 立刻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把他们领入到文本中。课堂结束, 我是这样设计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 就是母亲, 最美好的呼唤, 就是妈妈。今天, 我们沐浴在母亲温暖的爱的阳光中, 要珍惜这一份爱, 同时, 也要把爱的阳光播撒出去, 因为, 爱如泥土, 无所不在。让我们在这首深情的《爱的奉献》中结束这节课吧。这样的结束语不仅契合了开头营造的氛围, 更是突出了整堂课的主题, 从而加强了对学生情感的渗透。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5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剖析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并结合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尝试’活’练”的教学策略,呼唤职高语文教师为语文注入“生机与活力”而努力。
【论文关键词】职高语文教学“活”
1.“活”的必要
1.1令人担忧的教学现状。首先,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普高语文教改声势浩大,从理论到实践都取得很大的成绩,语文教育专家纷纷提出不同的教育理念,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相比之下,中等职业教育语文改革就显得冷冷清清。这样,一线的职高语文教师也就缺失了可指导自己教学行为的明确的理论依据。因此目前很多职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普高化、陈旧化的,严重地疏离了职高学生的生活实际。观念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的失误,职高语文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对普高语文教学的借鉴都达到了“借用”的地步,体现了不出职高语文教学的特色。陈旧的带有偏差的教学理念,疏离了职高学生的生活世界,导致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尴尬局面。其次,教学内容枯燥。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职高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内容就是教材的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要求的所有课文。课堂的教学内容就是讲解一篇篇选文。其实语文教学内容“从教的方面说,主要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它既包括在教学中现成教材内容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及增删、更换。”可见,语文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长期的局限于教教材,没有注入鲜活的教学因素,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语文课出现学生“集体昏睡”、“死气沉沉”的情形便不言而喻。再者,教学活动单调。相对于普高生,职高学生素质要差一些,课堂纪律意识淡薄、行为习惯差。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及精力进行组织管理,往往没有太多的心思去考虑教法。再加上有些教师担心上课一提问一讨论,学生趁机聊天、起哄,影响教学秩序,反正职高学生一问三不知,再讨论也讨论不出什么结果。因此,整个课堂就被教师的话语所霸占,学生形同虚设。这样,学生也就无法“介入自己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也就体验不到“语文有助于丰富生活自身的意义”。┆
1.2时代发展的要求。被誉为教育思想发展中一个里程碑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鲜明地提出了基础教育“为了生存”和“学会生存”这一主题;面向21世纪的“德洛尔报告”则更明确地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重大支柱。更重要的是基础教育被视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而职高语文学科恰恰是职高学生走向生活的基础学科,如何让职高学生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让职高学生更好地立足生活,立足社会,已是我们职高语文教师的重任,更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职责。
面对令人担忧的职高语文教学现状和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和“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让职高语文教学“活”起来。
2.“活”的策略
2.1更新教学理念,激活学生心灵。
作为职高语文教师,要淡化普高情结,真正去了解作为中考失败者职高学生的特点及心理需要,缩短师生之间心灵交流的距离,要勇于抛弃“权威”的意识,努力实现角色的转换,将自己成为学生学习中合作的伙伴,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这样教学才能切合学生实际,教师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说过:“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语文教育应该有两个指向:生活和心灵。具体地说,语文教育一方面要把学生引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教育是无源之水的死教育;另一方面语文教育又要深入学生的心灵,指向他们的人格――惟有语文教育的养料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积极反思曾经疏离学生生活的教学现状,积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激活职高学生的心灵。
这是一堂作文训练课,题为《我的母亲》。┆
2.1.1课间播放音乐(《真的爱你》)
2.1.2师:课间播放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生:《真的爱你》
师:爱谁?
生:妈妈。
师:现在请欣赏毛阿敏演唱的《烛光里的妈妈》,听完后谈谈感受。
生1:我听到了忧伤。
生2:我很感动。
生3:我感受到了***奉献精神。
师:请同学们齐声朗读《烛光里的妈妈》。
随后教师谈自己的感受。
2.1.3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反映父母之爱的文学作品,歌曲、名言、画作等,也可现场朗诵。
2.1.4学生分组交流,互谈体会,教师适当点评。
2.1.5个别学生朗诵舒婷作品《啊,母亲》,将学生心中的情感激活起来,随后学生齐背《游子吟》,感受母爱的温暖。
2.1.6教师巡回指导。
2.1.7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想方设法激活学生,让学生写作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2.2利用网络资源,引入“时代活水”。
语文课堂资源无处不在,网络资源博大精深,包罗生活万象,只要善于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捕捉课文的延伸点,网络将会源源不断地给课堂生活注入“时代的活水”,使课堂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发生意义的关联,充满时代的气息。记得在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聆听名家朗诵,又让学生欣赏蒋嘉铿的京剧版《念奴娇》,也让学生欣赏伊能静的通俗版《念奴娇》,目的是让学生领略不同的情感演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和情感演绎,学生觉得课堂充满活力,觉得活动较有趣。除此之外,利用网络让学生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及情感世界,从而去理解他的豪放与婉约。另外,让学生明白人生道理,我放弃一贯说教的`方法,而是让学生欣赏于丹讲《论语》中的“人生之道”相关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其中的道理,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针对男生对《三国演义》的爱好,特意安排学生看易中天《品三国》,体会“冷暖人生”,引发学生对“孙权”这个人物的探究性学习。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作为职高语文教师应善用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注入“时代的活水”,这样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3.改变学习方式,尝试“活”学
记得职校学生曾流行这样的口头禅: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毕业扔笔记。可见学生学习方法的陈旧与单一。在网络资源丰厚的今天,我们职高语文教师不妨引导学生积极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了解课本背景、熟悉人物生平、探究质疑课文、研究讨论问题等等。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时,对这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以及该诗主题的理解,让学生课前上网查询,网上阅读《志摩的生平》、《再别康桥赏析》,课堂中也可网上呈现《再别康桥寻梦意识》、《再别康桥三美》,加深学生对诗歌主旨以及诗歌艺术的把握,课后还可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志摩诗歌的鉴赏,网上阅读《再别康桥思想艺术赏析》、《志摩的爱情故事》、《志摩之死》等等。这样,网上的语文资源便被有选择地充实到了现实的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不断丰满和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而在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可培养学生获取、选择、加工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又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
4.开展实践活动,倡导“活”练
《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试行)》明确规定职业高中教学的任务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使他们是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在了解职高语文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本着“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职高语文教学需重视开展实践活动,如训练学生写好汉字。因为职高学生字写得不好,将会影响自身的形象,不利于求职。要开展读书看报活动,努力克服方言障碍,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求职面试时自如地介绍自己。这样,需要教师作“模拟教学”和“情境教学”,或者让学生走入企业作真实的尝试。职高语文教师在重视应用文写作时,还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训练学生写单据、便条、书信等,还要结合专业如旅游管理,应让学生学会如何写导游词,并选择旅游点,让学生作训练的尝试,只有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生活,训练才有定义。就如刘国正所说的:“语文训练,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指导诵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语文课程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在诵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获得最真实的审美体验,才能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是最本真、最具“语文味”的课堂。
一、提高教师范读质量,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心灵,形成师生心灵共鸣。
要想感动学生,必须先感动自己。比如在讲授《登高》、《项脊轩志》、《将进酒》等课时,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学生们呼出长长一口气时,我就明白,我的范读已经收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觉油然而生,教师的教学半功倍,教师不用多言然而学生就会自明,诵读的魅力,从而有了学的动力。
二、因地制宜,加强诵读指导和评价,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诵读技巧。
重视学生的诵读,不仅体现在诵读的频率和次数上,更为关键的是要体现在诵读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诵读指导,提高课堂诵读的有效性。
(一)教师要勤于探索诵读的指导方法,比如在教学《情真意切释猜嫌》一课时,我针对选文是小说《红楼梦》选段,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研读文本。除了诵读指导方法之外,教师还可以运用范读激趣、揣摩品读、竞赛激励、选读强化等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二)要形成诵读规范,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做到精神饱满、眼到心到、言为心声、读出韵味。
(三)要加强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技巧主要是指对朗读的停顿、语速、重音、语调的处理。朗读有音、意、情、美四个层次。音读是最基本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意读,要读懂作品的大致内容,写了什么,要点是什么;情读是读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美读是欣赏作品的较高层次,读出作品的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和意境美。
(四)引导学生有效地互相诵读评价。教师在学生诵读后,可以有意安排其他学生进行诵读评析,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不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设条件,营造氛围,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对象,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诵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诵读的条件。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又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诵读机会。
(二)为学生营造诵读氛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诵读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师可以借助于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媒介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比如我在讲公开课《登高》时,利用音乐《二泉映月》作配乐示范朗诵课文,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多读少讲,树立典型,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诵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当好幕后“导演”的作用,要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少一点滔滔不绝的贴片式的细节赏析,多一些学生的诵读体悟,大胆探索高中语文课程的新模式。
(一)多读少讲。
教师抓住重点讲解,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悟,要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教师在不违背诵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诵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鉴赏水平不同,对同样一个作品的文本体悟也会不同,所以读出来的语速、语气和节奏也会不同。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流露出作者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但有的学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高昂急促掷地有声,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再现了诗人狂放的个性;有的学生读“君不见”时较从容亲切,为下文蓄势,“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通,“天上来”达到语调最高处,“奔流到海”气势恢弘如排山倒海;“不复回”则如瀑布飞流直下,深惋悲叹。我觉得这些处理都是可行的, 没有充满个性色彩的诵读,学生就不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不可能养成独立的审美习惯。
(三)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诵读方法多样化,包括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例如学习曹禺的《雷雨》时,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理解人物,并进一步理解作品,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诵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重点放在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诵读训练,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有目的有重点地强化诵读教学,让学生真正在诵读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升文学素养,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掘来“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葛丰善.诵读品味突出方法指导[J].太原.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12).
[2]李亚亮.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呼和浩特.语文学刊,2012(2):106,144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7
一、提高教师范读质量, 用教师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心 灵, 形成师生心灵共鸣。
要想感动学生, 必须先感动自己。比如在讲授《登高》、《项脊轩志》、《将进酒》等课时, 我的感情随课文内容而波澜起伏, 忽而低沉悲愤、恬静柔美、忽而震撼有力, 而学生也听得如痴如醉。每当读完课文, 学生们呼出长长一口气时, 我就明白, 我的范读已经收到了预期效果。学生对文本的第一感觉油然而生, 教师的教学半功倍, 教师不用多言然而学生就会自明, 诵读的魅力, 从而有了学的动力。
二、因地制宜, 加强诵读指导和评价, 让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各种诵读技巧。
重视学生的诵读, 不仅体现在诵读的频率和次数上, 更为关键的是要体现在诵读质量的提高,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诵读指导, 提高课堂诵读的有效性。
(一) 教师要勤于探索诵读的指导方法, 比如在教学《情真意切释猜嫌》一课时, 我针对选文是小说《红楼梦》选段, 篇幅较长的特点, 指导学生以表演课本剧的形式研读文本。除了诵读指导方法之外, 教师还可以运用范读激趣、揣摩品读、竞赛激励、选读强化等方法指导学生诵读。
(二) 要形成诵读规范, 要求学生在诵读时要做到精神 饱满、眼到心到、言为心声、读出韵味。
(三) 要加强诵读技巧和诵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技巧主要是指对朗读的停顿、语速、重音、语调的处理。朗读有音、意、情、美四个层次。音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读准字音, 读顺语句;意读, 要读懂作品的大致内容, 写了什么, 要点是什么;情读是读出作品所表现的情感;美读是欣赏作品的较高层次, 读出作品的语言美、内容美、生活美和意境美。
(四) 引导学生有效地互相诵读评价。教师在学生诵读后, 可以有意安排其他学生进行诵读评析, 在读中悟, 在悟中读, 不断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
三、创设条件, 营造氛围, 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诵读的 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对象, 更为重要的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因而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兴趣, 诵读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诵读的条件。教师既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指导学生诵读课文, 又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诵读机会。
(二) 为学生营造诵读氛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诵读本身就是一门综合艺术, 教师可以借助于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通过歌曲、图片、视频等媒介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读的兴趣。比如我在讲公开课《登高》时, 利用音乐《二泉映月》作配乐示范朗诵课文, 就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多读少讲, 树立典型, 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充分 发挥学生在诵读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充当好幕后“导演”的作用, 要敢于有所为有所不为, 要敢于将课堂还给学生, 少一点滔滔不绝的贴片式的细节赏析, 多一些学生的诵读体悟, 大胆探索高中语文课程的新模式。
(一) 多读少讲。
教师抓住重点讲解, 学生在课堂中多读多悟, 要把课堂上诵读的时间还给学生。
(二) 教师在不违背诵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诵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和鉴赏水平不同, 对同样一个作品的文本体悟也会不同, 所以读出来的语速、语气和节奏也会不同。如李白的《将进酒》一诗的前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一句流露出作者时光易逝的感伤、怀才不遇的悲愤, 但有的学生读“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时高昂急促掷地有声, 如挟天风海雨扑面而来, 再现了诗人狂放的个性;有的学生读“君不见”时较从容亲切, 为下文蓄势, “黄河之水天上来”一气贯通, “天上来”达到语调最高处, “奔流到海”气势恢弘如排山倒海;“不复回”则如瀑布飞流直下, 深惋悲叹。我觉得这些处理都是可行的, 没有充满个性色彩的诵读, 学生就不会产生和作者的共鸣, 不会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不可能养成独立的审美习惯。
(三) 综合运用多种诵读方法。
诵读方法多样化, 包括教师范读、师生共同朗读、学生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小组朗读、男女生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例如学习曹禺的《雷雨》时, 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 注意揣摩人物的语言, 通过语言理解人物, 并进一步理解作品, 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诵读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 但又有新的内容。这种“新”就是要将教师的示范性的读与学生的高质量的读结合起来, 重点放在对学生诵读能力的培养上。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诵读训练, 充分发挥诵读的作用, 有目的有重点地强化诵读教学, 让学生真正在诵读中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文学素养, 从而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掘来“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葛丰善.诵读品味突出方法指导[J].太原.新课程学习 (综合) , 2010 (12) .
生活, 化学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8
一、结合生活开展教学, 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课本中的化学知识是对生活中各种化学现象的抽象概括, 如果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直接学习新内容, 那对学生来说可能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有时候当时听懂了, 课后还是一头雾水。这说明学生在理解程度上还不够。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在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系起一根纽带, 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运用这些经验来学习书本中的理论知识。那么, 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也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体验化学学科的实用价值。例如, 可以用“弹簧现象”来阐述化学反应中的平衡移动原理, 这样的例子很多。教学中发现, 有很多化学现象中学生不能理解, 这并不是他们没有生活体验, 而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学生的生活体验需要我们去唤醒。
二、结合生活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是教学的艺术。为了有效地建构新课内容, 教师应该利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来导入新课。这样, 学生才会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兴趣, 才会对新的概念与化学反应规律进行有效地记忆。例如, 在教学“铝的性质”时, 因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讲铝的还原性。分别讨论了铝与氧气、酸以及某些金属氧化物等的反应, 讨论这些都离不开铝的性质。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用一篇新闻报道导入:某化工厂的一块铝塑板上长出了“白花”, 于是有人认为这“花”是三千年一开的“婆罗花”。全班学生被这篇报道吸引住了。于是, 就利用这个现象提问导入新课: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释此“花”中可能含有什么样的化学成分?应该说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 教师已经给出了具体的情境, 那就是“铝塑板上长出的花”, 学生推测可能是氧化铝、氢氧化铝或者是碳酸铝等物质。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导入, 学生的回答还是涉及了铝的性质: (1) 铝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 生成的氧化铝不全都是致密的。这样的生活化导入, 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三、结合生活开展实验, 提高对化学反应的认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实验中, 学生对化学反应不能深刻地理解。所以, 我们不妨把化学反应中的实验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有关现象有机地联系到一起, 从而使学生增强对化学反应的印象。例如, 在进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这个实验时, 不少学生往往会忘记金属铝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 从而不知道生成什么物质。因此, 就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教学。大街上常常看到卖氢气球的人, 他们是怎样制备氢气的呢?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候已经学过了利用活泼金属和酸溶液反应可以制取氢气这一原理, 所以他们很快就想到了可能是利用铁容器来制取氢气。但是, 为什么这些生有锈迹的容器没有被酸腐蚀呢?针对这样的疑问, 就进一步的启发学生, 铁容器中如果不是酸溶液, 那应该是什么呢?其实, 这些小贩们制取的氢气是利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基本原理, 并不是通过活泼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因此, 他们的铁容器并没有被腐蚀。通过这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同学们对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
四、结合生活布置作业, 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
高中化学这门学科中能揭示物质本质及化学反应规律的概念与符号体系, 在课堂教学中也越来越重视理性逻辑的训练。但是, 学生学习的抽象概念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都是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的理论知识。因此, 学生的作业不应是为了做题而做题, 为了考试而做题, 而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我们传统的作业总是强调题目与答案的“统一”, 强调通过大量的习题练习, 而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应该给学生设计出“生活化作业”。因为大千世界才是我们生活的海洋, 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知识的真正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习化学知识和技能的信心与动力。例如, 在教学“糖类、油脂与蛋白质”这些概念时, 就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进行归类, 网上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成分的资料, 给全家人制订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怎样给肥胖者制订饮食计划, 肥胖者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哪些方面?高血压、糖尿病病人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地方?患有脂肪肝的人饮食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有效教学——数学课堂的源头活水 篇9
一、精心创设耳濡目染的生活情境,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物中选取学习素材,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也易于他们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到数学的作用。”然而,我们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关注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而忽视感知、想象、情感、灵感等感性因素的培养。人为割断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割断了学数学和用数学的联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能运用到实践中去,从心灵深处激起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植树问题》教学中,我设计了如下生活情境:先课件出示植树的情境,然后问:“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呢?”接着出示:学校要在这条长20米小路的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师:你认为学校要买多少棵树苗?
生1:4棵。
生2:5棵。
师:究竟谁的答案是对的呢?先想一想,再以棋子为树苗在白板上画一画、摆一摆,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孩子们经过激烈的讨论、不断的改进,最后得出:如果两端都栽就要栽5棵树,但如果两端都不栽就只要栽4棵树。
熟悉的校园环境,开放性的数学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反思,自己发现其中的规律,突破了难点,找到了植树问题的解题策略。
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没有直接教学圆的知识,而是请同学们观看比赛:小动物们要举行一场骑自行车比赛,它们的车轱辘的形状各式各样,有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椭圆形……比赛时小动物们滑稽的表现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这时我让同学们猜:“谁将会是这轮比赛的金牌获得者呢?说说你的理由。”“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们各抒己见。有趣的活动、巧妙的设疑,使学生带着追根溯源的强烈好奇心进入了新知识的探索阶段。
二、精心预设富有弹性的探索历程,深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建构主义学认为:“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但‘做数学’并不只是单纯的计算或演绎,而应该是让孩子们在好玩的数学活动中,自主地去观察、去实验、去操作、去猜测、去验证、去推理。从中发现数学规律,取得数学知识。”
鉴于此,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自己探索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索过程如下:我先让学生小组合作量一量课前准备的各种圆形物体的周长,自主寻找测量圆周长的方法,然后汇报交流。孩子们有的先用绳子绕圆一周剪掉多余的部分,绳子的长度也就是圆的周长;有的则直接把圆在刻度尺上滚动一周。待他们回答完毕,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你能测量出这个圆的周长吗?”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用滚动法、测绳法可以测量一些圆的周长,但黑板上的这个圆却不能用这两个方法。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适合求所有圆的周长呢?”同学们先是挠头思考,不一会儿就与小组同学窃窃私语起来。经过小组讨论,孩子们欣喜地发现: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直径有关。这时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直径是怎样的关系呢?小组合作测量一下学习袋里的圆的直径和周长,并将数据填在表格上。”
本节课老师抓住了学生思维过程的焦点,先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思考、大胆猜想,然后加以验证。把知识和方法还原为最初的面目。引导孩子们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己研究、比较,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孩子们流畅的思维来自于有趣的活动,“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不是在教师说教中获得,而是在孩子们亲自操作实践中产生的。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化,也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同时也使课堂充满活力。
三、精心营造意犹未尽的实践延伸,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最后环节,我们不应每节课都是千篇一律地布置一些机械性的练习题或是流于形式地问一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等等。此时如果我们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感兴趣的练习;或是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或是进行一些能引发学生思考的谈话,那么将会为课堂教学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使学生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持续探究的态势。
比如,福州市乌山小学的黄老师在教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后,运用多媒体出示自己的人像,并问:“这是谁?”学生一看是自己的老师可高兴了。接着黄老师介绍自己的身高是1.72米,又出示了他宝宝的图像及宝宝的身高,问:“你们想知道我们俩身高相差多少吗?”孩子们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
然而黄老师并没有就此满足,而是接着说:“我的宝宝很调皮,我带他去公园玩时,他要骑在我肩上。”这时课件出示宝宝骑在黄老师肩上的图片,孩子们哈哈大笑。“我们要过一个公园大门,它高2.2米。可我的宝宝不想下来,你们能帮我算算如果宝宝不下来的话,我们能直的走进去吗?”
一听要帮老师解决问题,孩子们兴奋极了。没等老师说完,就纷纷动笔计算了。不一会儿,就有答案了。
生1:1.72+0.76=2.48(米)2.48米>2.2米,所以过不去。
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此时黄老师并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耐住寂寞,静听花开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孩子们似乎发现了什么,几个孩子举起手来。
生2:2.48米重复计算了老师的头顶到肩的距离,要想知道能否过得去,还得减去老师的头顶到肩的距离。
好家伙,一下子就点中了要点。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时,课件出示黄老师的头顶到肩的距离。铃声响了,可是孩子们还沉浸在解决问题的快乐中。
总之,“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只要我们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那么,就会时常出现激情的课堂、个性的课堂、灵性的课堂。学生所获得的感悟就会更丰盈,就会创造出更多的有新价值的东西。
摘要:“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随着课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能更客观、更理性地看待数学课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数学课堂已经渐渐淘汰,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获得的感悟才会深刻,才能创造出更多有价值的东西;老师才能从繁忙、机械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
关键词:有效教学,生活情境,探索历程,实践延伸
参考文献
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源头活水 篇10
一、走进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要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运用。教师要让语文教学走进生活,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这是语文教学由“知”到“行”的必经之路, 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方法。
1. 在歌词、广告、春联中学习生动鲜活的语言
有不少的流行歌曲歌词优美、生动。学习歌词无疑会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还可以学到一些语法知识。如, 苏芮的《牵手》中的歌词“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就含有词类活用的现象, 前一个“悲伤”和“幸福”均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张学友的《夕阳醉了》中的歌词“夕阳醉了, 落霞醉了, 任谁也掩饰不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传神地再现了热恋中的人心醉的情态。
广告随处有, 天天见, 穿插在电视、广播中往往令人生厌。其实好的广告语言精炼, 词汇丰富、鲜活, 是学习语文的好材料。如, 理发店的广告语“虽然毫发技艺, 却是顶上功夫”, 时装广告语“件件皆新颖, 款款见深情”等, 用语都很形象、生动。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春联。其实从春联中学生也可以学到许多优美的语言, 如“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金鸡振翅劲舞, 银犬引吭高歌”等。
2. 在旅游中学习语文
有时学生在节假日或假期会去旅游, 这是很好的学习机会。因为每一处风景名胜、每一个文物古迹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身处其中会受到文化的熏陶。通过名胜古迹学生可以了解到许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能够提高语文素养。比如去敦煌, 看到莫高窟时学生既可以领略到洞中壁画的美妙, 又可以了解到关于石窟和壁画的历史知识和神话传说;去泰山, 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杜甫的《望岳》, 姚鼐的《登泰山记》等诗作;游“关帝庙”会很自然地联想起关羽的有关故事及传说, 也会很自然地想起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3. 在与人交谈中学习语文
放学回家, 把一天的所见所闻有条理地讲给父母听, 是学习语文;班级管理中遇到了难题, 征求父母的意见, 记下他们话语的要点, 是学习语文;与同学发生矛盾时, 向老师讲清来龙去脉, 是学习语文;针对某个话题与同学争得面红耳赤, 是学习语文;在老人的絮絮讲述中, 整理民间故事、了解风土人情, 是学习语文。“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 便道出了与人交谈的重要性。与人交谈, 不仅仅是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 而且还可以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
二、留心观察, 用心感悟, 在生活中学习写作
平时写作文, 学生常常觉得无东西可写, 勉强写成文章, 也是空洞无物。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写作素材, 缺乏对社会生活的留心观察和用心感悟。其实, 每天都有无数的故事在发生, 景物每天都在变化, 只要学生留心观察, 用心感悟, 就一定会拥有写作素材, 就一定会有感而发, 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例如, 冬天下了大雪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雪景, 回想有关雪的成语、诗词, 如“玉树琼枝”、“冰天雪地”、“风雪交加”, 《沁园春·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等, 然后引导学生畅谈观察雪景之后的感受, 之后让他们去写有关雪的作文。这样, 学生一定会有话可说, 而且写得惟妙惟肖。
寻找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 篇11
开展语文小课题研究,指导学生选择可研究的小课题是首要任务。“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主动利用文本和生活资源,让学生在与文本、作者及自我对话后,对历史、或现实事物产生兴趣,让学生们亲自走进生活,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中,通过关注与观察,引导学生多问“是什么”,分析“为什么”,让学生们在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中,寻找“小课题”。
一、立足文本,开掘研究性小课题
语文小课题研究我们首先要立足于语文,立足于文本和教学,向大阅读延伸,向自然,社会生活,人类历史拓展。主题可以是教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可以是纯思辨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的,可以是已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关键是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探究主题。
1.立足文本向历史延伸,开掘小课题。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各时代的历史故事寓含事理,充满智慧,引人入胜。小学语文教材中选有许多经典故事,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2.立足文本向人物延伸,开掘小课题。古今中外,无数人物选入课文。或是历史的,或是现代的,或是国外的。借助人物学习,向文本人物本身或同类人物身上延伸,是开掘小课题研究的又一途径。在学习《鞋匠的儿子》一文后,学生的研究的小课题有《你想认识总统吗?》、《小三毛流浪到国外》等许多课题,反映着学生们对社会根本的思考。
3.立足文本向乡土文化延伸,开掘小课题。不同地区的文化,应成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地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体现着一个地区人们的精神风貌,我们把课题研究引进来,更能让学生体验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4.立足文本向自然科学延伸,开掘小课题。教材关注自然科学,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篇目同样不少。学习课文中学生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形成探究的兴趣,关注周边的自然与科学,形成研究的小课题。
5.立足文本向环境保护延伸,开掘小课题。对环境保护的研究是一种真实的研究体验。学完《意想不到的灾害》后,我让学生发现身边的环境问题,学生研究的小课题有《疯狂的水葫芦》、《可怕的酸雨》、《造纸厂对水质污染的调查》……学生个个充满人类的忧患意识。
二、立足社会,开掘语文研究性小课题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空间,使得小课题研究的内容呈现为动态式的“活水”。学生接触社会现实,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过程,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产生问题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对所列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列出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
1.观察百姓生活,开掘小课题。人总是生活在真实的社会中,关注百姓的生活,让学生通过交往,观察记录,研究百姓的思想和行为。学生根据生活情况,产生了小课题。有《农民农闲文娱活动调查》、《家乡农民的节日》等,在小课研究时学生进行采访录音、社会调查问卷,形式丰富,受到启发和教育。
2.关注热点问题,开掘小课题。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事态或事件,引起大家聚焦式的关心,各种观点议论随之而来。引导学生通过热点研究,树立正确的观点,科学的看待热点问题,一举多得。如禽流感来临,社会上有恐惧的,有无所谓的,有趁机捞一把的等。学生发现了问题,我引导学生整理归类,进行研究,学生的研究小课题五花八门,有《禽流感我们需要害怕吗?》、《学生如何面对禽流感?》、《让经商者在灾害面前经历良心的考验》……
3.参与生产劳动,开掘小课题。我们地处杭嘉湖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迅速,随着产业化、科技化发展,涌现了一大批种养殖大户。引导学生围绕一个“农”字,从社会现象、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农业技术等多角度去观照农业农村、发现问题,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课题有《养殖与环保的探讨》、《小甲鱼互咬原因的探究》、《一亩地经济效益的比较》等等。小课题研究从生产中来,融入现代农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表现发展成就,开掘小课题。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生活水平明显改善。这些巨大的变化就在发生在学生身边,让学生从小处着手,用小课题的形式进行研究,课题内容无限广泛。我们是城郊结合处的小学,学生从身边发现了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从镰刀到收割机看农村的发展》、《爷爷爸爸我的饮食比较》、《让我设计今后的新农村》……学生调查、分析、研究、讨论写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小论文,我还利用班会开展了“小乡村大变化——农村发展成就演讲”活动。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篇12
我所从事的教育是中等师范职业教育,我们的学生都是女生,而且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的知识水平较高中生来说相对较低,这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不能象中学教育一样。中学教育目的是升学,中等职业教育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技能,完善人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想就我们的实际来谈谈面对这个特别的群体,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现在的教育可以用狄更斯《双城记》里的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是职业教育,绝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参加工作,这决定了我们不必为升学而绞尽脑汁。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学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工具性知识,它还负载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以及“人”的培养与形成,它更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水平。为了避免学生厌恶自己的母语学习,避免老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不融洽和“学生学得很苦很累很厌倦,教师也教得很苦很累很厌倦”的现象,全国各地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新课程为教师角色的转换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程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究的精神“,对此,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它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课改后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并提高怎样的素质,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呢?——一句话,课改之后,应该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呢?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以前的教会学生知识,转变为教会学生怎样去学知识。要想让学生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教师不再是一条知识的河,而是一个带领自己的士兵去挖井的“掘井人”,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但也是被宠坏的一代,她们自律性比较差,因此教师要适时引导,让她们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开发潜能,教她们喜欢的,教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只要她们有兴趣了,自然就会热爱这门学科了。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塑造有创造力,有自主力,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记忆的工具。学生能够自己掘井,挖到属于自己的活水,那将是不一样人生。学习不是简单的学校获取知识,它贯穿于人的一生,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也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说,知识的获得不如学习品质的完善,因为总有一天学生要离开校园,自己去获得知识,生活的,工作的,人生的。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获取过程,同时也是“人”的教育,即培养一个高品质,高素质的人。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大多数要到幼儿园工作,幼教工作是基础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生,祖国的未来,所以幼教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审美教育,以及价值观的培养。我们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公认的正确的价值观。而形成审美和价值观的最好途径就是阅读优秀的作品和伟大的人物。美的文学作品是心灵的净化剂,它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烦恼,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一切功名利禄,追求至高至善;“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别一样的自信与孤傲。读《离骚》我们可以感受屈原的爱国之情,无罪被逐的悲愤,读《史记》又激励我们不怕逆境,为梦想的那份坚持。情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人的灵魂,没有感情的作品是苍白无力的作品。优秀文学作品是艺术家们用心灵雕刻而成的,凝聚着艺术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关注,是他们独特而深刻的人生体验。我们曾为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感动;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也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贾宝玉、林黛玉惋惜。艺术家们通过他们的作品架起了一座座桥梁,使无数的孤寂、迷茫、脆弱的心灵受到启迪,不管是“断肠”的“天涯沦落人”,还是意气风发的“风流人物”,都能通过这情感的共鸣,引发审美体验,领略人生的真谛,扬起生活的风帆。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美感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从文学作品、文学形象中得到这样的体验和感受,并能够将之表现在自己的写作中,印刻在自己的脑海中,彰显在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在教《卫风氓》中,一方面我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不幸遭遇,一方面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学习《项链》时,一方面让学生看到马蒂尔德的虚荣与不幸,一方面又启发学生思考怎样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从中打开了思维的大闸,开阔了视野,我的教学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完善的人格,开阔的视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认真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就能找到源源不断的“活水之源”,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学生的人生。
摘要: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学习能力,完善的人格,开阔的视野。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认真思考,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就能找到源源不断的“活水之源”,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学生的人生。
【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推荐阅读:
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05-27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名师现场考核心得体会05-08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农村普通高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探索05-31
小学语文教学的语文味07-25
语文的情感教学07-01
语文的教学过程07-20
语文语感教学的教学论文07-25
语文教学的研究10-16
语文教学的使命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