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思考

2024-09-24

语文教学的思考(精选12篇)

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1

学生把浅近的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运用, 再讲深的, 这不仅使学生有了兴趣, 而且学会了灵活运用, 为举一反三创造了条件。

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如何开辟这条渠道呢? (1) 整体设计单元教学, 注意教材处理, 力求重点突出。精讲、略讲、自读分明, 为学生的“放”腾出更多的时间。单元教学不是大锅抄, 教学上由小单元过渡到大单元。这种方法, 教者讲得少, 学者读得多、想得多、懂得多,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 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法, 主张一个活字。如:讨论式, 教师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 达到解决问题, 进而读懂课文的目的。这种方法, 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1) 利于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说出自己的看法。 (2) 利于学生读懂课文。原先不理解的问题, 通过相互探讨, 得到解决。 (3) 利于巩固所学知识。用学生的话说, 所学知识得到消化。 (4) 课堂活跃, 充满趣字。又如自读法, 教者根据不同课文, 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适合朗读就引导学生朗读, 适合培养分析能力就把问题出好, 让学生去实践, 培养独创能力。总之, “放”之目的, 是围绕叶老“教, 是为了不需要教”这一主张进行的。

有的放矢还得注意“收”字。收, 就是总结经验、教训。从两方面入手: (1) 教者自我反省, 就是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全面的回顾、总结, 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考查, 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点。 (2) 了解学生情况, 要求对试行的教学法提出看法。通过教学回顾、知识考查, 我发现了单元教学中忽视字词教学这一弊病, 使之在新单元教学中得到重视。通过座谈会, 了解学生最喜爱的课型———提问式、讨论式, 了解到教学中忽视的问题。

几年语文教学实验, “诱、放、收”教学法的实施, 经过实际考核, 还是经得起检验的。学生在“听、说、读、写”诸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就说字而言, 原先一部分不善言辞的学生, 经过几年的训练, 如今已成为开展各项活动的积极分子。语文学科成绩的提高, 也使得其他学科的成绩稳步上升, 学生思维活跃、反映灵敏、理解能力强。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 语文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 语文课是有潜力可挖的。当然, 就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 自己将进一步探讨、尝试, 以求得解决。

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2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

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

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

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又如在教学《让我们荡起双桨》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和风拂面,几位同学在公园内尽情游湖,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的春景图,伴着这如诗如画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旋律响起,学生一边表演,一边齐声欢唱,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台湾的蝴蝶谷》、《鸟岛》等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开展手拉手活动等。

另外,只要能留心,就会发现校外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家乡靖江的江阴长江大桥、岳王庙、刘国均故居、靖江籍驻联合国武器核查专家郁建兴烈士事迹……等,就是一种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又如到村里去出黑板报、帮商家设计广告词等都是一些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

3.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儿童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儿童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可以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水果方面的文章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创新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3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地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

但是,任何教材说到底仅仅是个例子,把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对教材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的人仍然是学生。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平时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以及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自己制定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收集资料,重组信息,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拿阅读报刊来说,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拜读、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通过看新闻通讯,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都能够受益良多。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也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有些学生所认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教材,跳不出语文课堂,学生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掌握不到更好的语文能力。

2 必须持之以恒地做好积累工作,练好语文基本功

一个人的语文修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首先,要努力学会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平时在听教师示范朗读,听电台的广播以及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早读时大声朗读课文,并请教师、同伴帮助纠正错误的发音。学习语文,既要重视书面语言,又要重视口头语言。朗读,可以锻炼口头语言,帮助学好语文。朗读不能简单地看成是控制声调的高低,最重要的要理解课文的词句,边读边思索,边读边体会它的思想感情。朗读得好,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其次,要努力使自己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日常生活和工作,人们写字的机会已大不如以往,但如果在别人已不太重视写字的时候,自己却勤奋临习,更能体现出胜人一筹的高素质。要写出一手好字并不困难,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临帖,3年下来,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再次,要努力使自己养成“我手写我心”的写作习惯。写作的过程,其实是创造的过程,创造出新的语言、新的形象、新的境界、新的观点,甚至于新的表现形式和全新的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中生的习作,与作家的作品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3 在互动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辩论,以便提高自己立足社会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4

关键词: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数学教学,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普遍固守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以教材为中心, 注重知识的灌输, 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探讨, 造成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强、创造能力较弱。这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育的需要, 不利于学生的个体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和实践中,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积累,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一、走进新课程的数学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教育教学改革的困难来自于旧观念的束缚。教育教学观念对教育活动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因此, 在新课程理念下, 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并适时进行调整。

1. 树立教育新观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体现: (1) 关注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人、有尊严的人、发展的人。在课堂教学中,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关注的对象。 (2) 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3) 关注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 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的一条基本规律。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而且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2. 树立教学新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

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陶行知说:“创造力量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 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事实证明, 只有在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中, 学生对教学活动才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 才敢于真实地表现自己, 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自由深入地思考问题, 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才能逐步培养起积极主动、自主独立、大胆求异、勇于创新等人格品质。因此, 教师要做到: (1) 转变自身的角色和行为。教师应明白自己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 而是学生创新学习的设计者、引路人;教师也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权威, 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平等参与者。 (2)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 对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行扶持和帮助。 (3) 给予每个学生以平等参与的机会, 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脑, 参与观察、思考和讨论。 (4) 进行心理换位, 以朋友之心来理解学生, 给学生创造宽松、安全、自主的教学环境。

(2)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负责教, 学生负责学, 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其直接后果是教支配、控制学, 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 教师越教, 学生越不会学, 越不爱学。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事实证明, 师生互动的教学格局一旦建立起来, 学生大胆地学、大胆地问的局面就会有效地形成。教师也会在“教”的同时, 积极主动地从学生那里或从教学时发现的新问题中, 得到充实与提高,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二、走进新课程的数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大力倡导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 让学生体验成功、走向成功的彼岸。

1. 自主学习。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自主学习概括地说, 就是“自主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 它针对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 相对的是“机械学习”和“被动学习”。我国学者余文森认为, 自主学习的重要含义就是主动学习,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 它在学生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的积极学习意愿。一方面, 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另一方面, 自主学习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在实践新的教学模式暨“五学模式”中的“自主探学”和“检测评学”环节就要求学生进行认真自主学习, 如,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1探索勾股定理 (1) 教学中, 其中第2页“做一做”要求学生自学, 让学生自学感受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从学习组织形式的角度对学习的分类, 相对于个别学习。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 在组内进行交流, 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 又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另一种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它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 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如,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1.1探索勾股定理 (1) 教学中, 其中第2页“做一做”要求学生自学后, 让各小组学生共同研究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也可以进行不同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3. 探究学习是从知识获得的途径与方式的角度对学习进行的分类, 它相对的是“接受学习”。

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与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与技能, 发展情感与态度, 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学习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 问题性。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和主线, 也是探究学习的归宿。 (2) 探索性。探究学习展开的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既是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又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 (3) 开放性。这包括目标的开放、过程的开放、结果的开放、评价的开放。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是体现学习的真正价值、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其实, 探究性学习, 就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参与下, 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 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 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能力发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 建构知识,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初中数学教材安排的关于“课题学习”内容, 就可以用探究学习。如, 教学中的“镶嵌”活动, 要求学生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 了解正多边形对镶嵌平面图形的研究和实践, 了解正多边形在镶嵌中所起的作用, 并运用多种平面图形进行镶嵌设计, 这些探究性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如今,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继承优秀传统的方面,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作为基本指导原则。数学教师既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又要引领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促进教学活动更加具体、生动、直观, 使学生爱学、乐学、勤学, 在数学的应用中感受数学的价值和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参考文献

[1]于向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08-01.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4.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篇5

王科瑛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高职语文对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有重要作用,高职语文应立足能力本位教学,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基于行动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以人文性为追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人生观。

关键词:高职语文;能力本位;信息化;行动导向;人文性

作者简介:王科瑛(1981-),女,湖南人,硕士学位,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语文作为一门公共课程,将理论知识、技能知识和人文知识相融合,是各学科课程的基础。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管理一线的高等人才,社会对其诸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颇为强调,需要的是招之能来、来之能用的人才。语文应用能力更是高职学生获得施展抱负机会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其他工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应将语文教学与高职专业学科的培养目标相结合,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突出高职语文的特色。如何更好地对高职语文教学进行定位,需要每一个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

一、立足能力本位教学,注重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立足能力本位展开教学,即以能力为中心设计和组织全部教学活动。高职教育作为技能养成教育,就是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围绕素质和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技术和技能。语文教育是其他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其作用虽然并不明显、直接,但它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从而对各专业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作用。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应用性、实践性,以切合高职人才培养的能力目标。为实现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体现语文的实用性,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市场需求,针对每个专业的特色,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学生将来的就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使学生真正能学以致用。作为高职语文教师除了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还要把握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搜集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信息,注意阅读材料选材的多角度,并用这些信息丰富语文教学,考虑大众化对象的生活、职业实际,将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结合。应用文体的写作更要面向现实生活,针对学生专业及职业需求,选择相应的具有职业特色的文种和范文,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写作实训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文字材料、组织语言的能力。例如:在给园林等相关专业学生上《大学语文》时,就可以将中国古代的山水田园诗与园林设计结合,引导学生从山水田园诗中寻找设计灵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给旅游专业学生讲授礼仪文书写作时,可以将迎送词与导游词相结合,使学生学即能用。

语文能力的内涵极其丰富,能力化是语文教学的系统工程。只有以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与与培养高技能职业人才保持一致,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突出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实训与能力培养,注重语文的实用价值,才能体现高职语文与职业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特色,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在这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现代网络信息化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学领域,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展开,微课、慕课、云空间等信息化手段与教学的结合,为职业教育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既是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也是探索改革教学新模式的过程,是将各种教学模式与信息化手段“整合”的过程。信息化技术手段为教学模式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给教学活动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高职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利用多种信息化手段,改革课程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结合,使学生主动地、有针对性地开展自主学习。

传统语文教学常常为了传授知识的需要而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很大影响。网络教学在传授知识方面具有强大的优势,许多本来课本传授的知识可以借助网络平台传授给学生,使课堂教学在知识讲授上缩减了时间,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到培养学生能力上。以大学城云空间为例,教师可以上传相关教学电子课件、视听资源、课后练习、电子书籍等内容,在课前布置教学任务,让学生进入大学城空间查找课程资料,自主学习。空间网络教学让学生课前对教学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将有限的课堂得以延伸。通过课前学习,解决语文课文理解的问题,让学生知人论世,更好地解读文本。教师还可以通过微信、QQ群等形式,了解学生的自学疑难,收集并筛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在教学中进行解答和引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课后,学生可以在校内图书馆、校外网吧或自己的寝室,通过网络平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补充学习。教师通过在空间建立学生联系表、超链接到学生的空间,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进行师生互动。在课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空间布置作业,并在网络上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并进行考核评价。

现代课堂教学讲究突出重点、精讲精练。网络教学让学生课前对教学内容有了整体把握,使课堂教学省时、省力、高效,学生也有了更为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且不受场地的约束。通过借助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学生与教师之间达到良好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基于行动导向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行动导向学习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新理念。在行动导向学习中,学习的行动主体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和协调人。在教学中以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能力为目标,通过师生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合作行动,在自己的“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传统教学中,课堂的主角是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提出问题,又提供问题的标准答案,遇到困难,学生更多依赖老师。现代教学中,“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1] 教师在高职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减少自导自演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增加自主讨论的环节,采用分组式、辩论式、设置情境式等方式,鼓励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即使学生观点与教师不同也应给予鼓励,通过师生共同研究,寻求正确结论。自主讨论既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在课堂上,还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即兴演讲或情境话剧表演。例如:学习戏剧,可由学生扮演角色,课堂剧的编写、表演等均以学生为主,教师可予以点评和鼓励。“只有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才能对个人的发展产生意义。”[2]通过调整教学方式,实现师生良性互动,使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教师只需把握教学重点进行引导启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

四、以人文性为追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健康人生

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高职语文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应把人文性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塑造学生的品格,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熏陶和感染。

以护理专业为例,专业护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包括具有人文关怀理念,能关心他人的利益和健康,能够尊重个人、群体的独特性和内在的价值。这些需要借助语文教学来提高的文化素质,使学生拥有健康的精神风貌,能够关爱他人,有责任心。因此,语文教学不仅是对人物的认知、知识的构建,更应带给学生生命的感悟、心灵的体验。例如,在分析“垓下之围”这一课时,就可以将越王勾践与楚霸王项羽在困境中的不同选择及结果进行比较,探讨“对困境是执着还是放弃”,使学生体味人生的成与败,引导学生以史为鉴,勇于面对生活困境,笑对人生坎坷。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了解人文知识,用人文思想来关注生命、反省自己,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此外,在高职语文课程中,还应融入相关文化素养的课程内容,特别是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及相关活动。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教育部在14号文件中明确地指出,我们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娴熟的职业能力,具有一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课中增设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也是培养学生人文性的一种重要方式。

教育学家陶行知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高职语文教学应顺应时代需求,立足能力本位,利用信息化手段,以行动导向学习,以人文性为目标,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健康人格融为一体,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独立见解,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实现文化与技能的对接、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08.

我的语文教学思考 篇6

【关键词】教师素养 大语文 教学思考

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语文承载着民族文化深厚的底蕴,承担着文以载道的重任。它实在是太重要了。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语文教学被边缘化了,它在不知不觉中让位于数学,让位于英语,中考成绩一直勉强及格,我们分析:

问题一:教师素养的停滞化

有些语文教师,从教几年,甚至十几年,不学习,不进修,不读书,不写作,不思考,知识得不到更新。六册教材,教了几十年都不能深刻地理解文本,背不下几篇课文,对经典不屑一顾,对流行嗤之以鼻,上课千篇一律,味同嚼蜡。无非是背景介绍,解释词语,分析段意,归纳中心。要不然就是思想教育,要不然就是死骂一通。把个行云流水、隽永深邃的文章讲得支离破碎、残破不堪。

问题二:课堂程式老套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是一个漂亮的口号。课堂上帮学生思考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堂外背老师标准答案者抬头便见。挂的是素质教育的羊头,卖的是应试教育的狗肉。急功近利,包办代替,满堂灌。实在不知道语文靠的是养啊,养精养血养吾浩然正气。语文靠的是耳濡目染,靠的是静心浸染,靠的是慢慢地读、慢慢地思、慢慢地品,慢慢地用心去靠近他。而不是撕烂了,嚼碎了,去喂他。

问题三:文本阅读浅显化

主要是文本阅读的极端淡化。阅读时间不够,阅读的书目不够丰富,阅读量严重短缺,强调的是快餐式阅读,读报看个题,读书看个皮,阅读的氛围没有,加上我们的教师疏于阅读指导,致使阅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问题四:写作训练形式化

最大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思想,教师常以相同的题目,相同的方式要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又以相同的方式写作相同的内容,然后教师以相同的评分标准进行统一的评价。再者,套用几十年不变的两周一次作文法,题目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作文主题表现出轻淡平庸为主要特征的庸俗化趋向,无病呻吟,脱离思想实际。不是以我手写我心,而是违心地写作以适应老师拔高了的要求。我们也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反思,究竟怎样才能提高我们语文教学水平?个人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构建大语文概念

生活处处皆语文。君不见,由于语文的问题,不少同学已经读不懂数理化的题干,不少同学写的字像鬼画符,不少学生提笔忘字,不少学生的文章语句狗屁不通,更不谈文采飞扬。因此,要从学校层面构建大语文概念,保证图书阅览硬件建设,软件制度的安排,如果有可能,建议语文再细分为现当代文学阅读、古代文学阅读,保障全员全科都重视语文教育。真的,语文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

二、开展大语文活动

中文是我们的母语,语文的素养就像血液一样慢慢滋养我们的身体,我们对语文的语句、意蕴、风格,乃至语音、语速、轻重音,包括情感的陶冶,是要通过感觉来慢慢实现的。如果没有语感,学生是不可能徜徉在优美文字的意蕴中的。建议课前三分钟演讲,学校、班级开展主题演讲、开展诗文诵读、读书故事会、课本剧的编辑与演练、编辑板报、班报、校报,邀请大师来校展示风采,让学生心动,有追星的冲动和氛围,让学生有梦想,有追求。

三、切实提高语文师资素养

四个方面:一要逼着教师读,是人都有惰性,学校要逼着教师建立自己事业规划,要多读书,读经典沉淀素养,读流行跟上潮流;二要逼着教师写,教师就是个示范,自己没有两下子,单凭吹牛耍嘴皮子,银样镴枪头,没用。你要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高手,是煽情的大师,是叙事的能手,是谋篇布局的巧手,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如果你把在某某报刊杂志上刊登的文章拿出来秀一秀,学生的感觉怎样。因此建议学校逼着老师写文章,拿出去发表,要定硬任务,要求教师每学期都要写至少两篇以上的下水作文;三要逼着教师思。思就是思考,写教学反思,不断真正提高自己的文本解读水平、课堂驾驭水平,理解每一节课在你所教的课文系列中的位置、作用,理解编辑意图,找到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东西,去好好把握他,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人云亦云,最后自己也不知所云。同时要讲究授课艺术,懂得设问,懂得追问,在问答的互动中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懂得等待,静听花开声音。读得精彩,写得漂亮,语言妙趣横生,充满睿智;四要语文教师要有语文味。语文教师讲话就是要文绉绉的,拽拽的。要有深度,要有哲理,要有意蕴。这样,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啊!

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7

以上的发言可以看出多数学生是站在自己的立场, 不能客观地分析问题, 在处理“亲情”与“友情”关系上, 有些偏颇。基于学生的这种只责怪他人的特点, 我就随机增设这一环节:“如果你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送给父母, 他们又转送别人, 你会怎么想?”学生表示强烈不满, 说是父母不尊重他们, 言辞间还是怪父母, 未意识自己的错误, 只有一部分学生安静地思考, 露出若有所悟的神情。于是, 我提示道:“父母把有价值的东西送你, 是爱你, 可你转送给别人, 想想父母的心情。”这样换位思考后, 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上普遍存在的一些缺点。学生理解父母的感受与做法后, 在解决“那如何避免冲突发生?”时他们的想法就比较公正与宽容。有说:小孩子做事应该先同父母商量;父亲送给女儿时也应讲清如何名贵, 要珍藏好不可随便送人;已送人了, 父母可以好好商量, 用别的东西把它交换回来。

在这种气氛下, 我因势利导问:为何会与父母发生这样的事呢?学生得出与父母沟通交流太少的结论。老师小结:以后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沟通, 要敞开心扉让父母理解自己, 自己也努力站在父母角度考虑, 尊重理解父母。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8

传统教学理论的体系是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传授为中心。走进新课程, 新的教学理念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把握, 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如, 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探究学习相结合;拓展开发语文课程新资源而不是只局限于教科书;提出不要把师生紧紧束缚在课堂上, 语文教学要从封闭形式转变为开放形式。新课程改革的观念对于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在贯彻执行新课程理念时, 要用辩证的思维而不能形而上学。提倡三维度学习形式, 但也要防止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出现走过场而流于形式;不以教师为中心, 但要保持教师正确的教学主导;不以课本为中心, 但要保持教科书是课改的重要资源, 文本是教学的重要依据, 要用好教科书, 落实教材的基本要求, 不能远离文本另搞一套。语文教学从封闭形式转变为开放形式, 课堂教学仍然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 是课程改革的原点, 班级授课制还是教学的根本组织方式。课堂教学的改革不能是功利的, 不能是浮躁的, 不能是形式主义的。

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实验中存在如下问题

1.“一刀切”的小组讨论

课堂上教师先板书课题, 然后是学生自己阅读一遍课文, 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 组织学生针对问题分组进行讨论, 然后是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情况。当学生汇报的时候, 教师不断地插话, 使学生的回答不断地趋于正确。最后教师作出小结。教师认为这样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甚至成了目前语文各类评优课、公开课的“时髦”。这种课同样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脱离文本进行分析讨论, 实际上是游离于“根本”, 学生脱离了语言文字的熟练掌握, 任何讨论都没有效果。

2. 陈旧式

这种教学方法是教师单向灌输知识, 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教师通过对课文认真细致的分析, 得出关于课文内容的一些结论。这种课往往教师讲得头头是道,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但实际上教师是在演戏, 学生是在看戏, 戏一演完, 得到的是抽象的结论。因为它以教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学, 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学的最大弊病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还有, 我们有些教师总是试图通过讲析让学生理解一些东西, 其实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解, 语文教学中还含有大量的形象思维, 并伴随着浓重的感情因素, 课文的特点应该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 感受的唯一途径只有让学生读 (自主学习) , 除此以外的任何人和物都无法代替。

3. 修补式

修补式教学模式只是把陈旧式教学模式做了一个改头换面的修补。只是把陈旧式教学模式里学生讨论部分, 或者师生问答谈话部分, 或者课堂练习部分, 或者其他学习活动部分改换修补一下。如果修补的是学生讨论, 教师就用百分之八十的时间“满堂灌”, 其余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老师灌输为主, 学生参与教学为辅, 实质上是陈旧式教学模式的变种。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传统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

有的教师受陈旧教育观念影响太深, 虽然经过了新课程改革的洗礼, 却只是走了一个形式, 其实是对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教学规律以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要求没有完全理解, 传统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得到彻底的转变。这些教师的教学活动仍然被陈旧的教育观念所控制, 指导教学活动的依旧是传统的教学理论。

2. 实施新课程教学的步骤没有完全弄清楚

虽然学校领导、教师都参加过新课程改革的培训, 但只是了解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而没有完全弄清楚怎样去实施新课程的教学;只是了解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学习形式、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而没有弄清楚如何去改革。

3. 一些认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指出,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做到“先立后破, 先实验后推广”, “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 因为培训不合格, 有的教师带着一些认识问题工作, 就会上不好新课程的课。例如, 一些教师感到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 学生的合作学习办法只有小组合作学习一种。实际上除了合作学习形式, 还有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作业、做实验、上网学习、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写学习小结等。这两种学习方法, 独立学习是根本, 是学生参与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的主要方法。合作学习其实是为学生的独立学习服务的。如果学生在独立学习中产生了困难, 可以借助合作学习加以帮助克服, 但他人的帮助只是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 运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 不一定多多益善。做到适时适度, 恰到好处。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也要互补。比如, 低年级学生学习汉字, 主要还是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向教师模仿, 靠训练而得。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认为, 近年来在改革与发展中的形式主义与浮躁现象相当严重, 吕型伟先生称之为“浮肿病”和“多动症”, 新理念层出不穷, 口号不断翻新, 模式不计其数。他甚至尖锐指出, 如果这一场教育改革最终失败的话, 原因大概就出自上面讲的两种病。课文教学花样翻新, 令人眼花缭乱, 热烈、快乐、热闹之后到底留下些什么呢?只剩下好玩、好看。

总之, 语文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进行语言练习, 经过师训生练来提高语文能力。学习语文要着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学习, 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读书兴趣的养成, 能够让学生终身受益, 这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在主动识字习惯, 查阅工具书习惯, 读书习惯,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 动脑、动笔、积累习惯, 乐与他人进行交际的习惯等方面。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9

一、让阅读习惯成为学生的一种修养

阅读对人生的影响不可一概而论, 过分强调读的用处, 强调它的功利性, 会降低阅读的乐趣, 所以还是以平常心看待学生的阅读, 能够养成阅读的习惯, 即是一种难得的修养。

真正的阅读是严肃和娱乐并存的, 这里的严肃, 不是一本正经地学, 而是愿意放下心中固有的判断, 去深入剖析, 并有自己的思考。同一本书、同一句话对人的启悟也不一样。所谓娱乐, 不是一味的媚俗的恶趣味, 而是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点, 从中获得长久乐趣, 即使是枯燥的东西, 如果能挖掘出不一样的东西, 那么这样阅读的过程将是有趣的。

我们过去的教育是填鸭式的, 总是把过深的东西交到学生手里, 又设下了很多限制, 要如何如何才能正确, 不允许这个、那个。实质上, 阅读最重要是从中获得快乐, 有所体悟, 不要给学生设限, 否定那些与考试无关的阅读。其实, 知识是相通的, 学生看似无关的阅读却能推进整体的学习素质。

理想的阅读境界就是阅读的个性化。对于学生来说, 这种阅读的个性, 主要体现在对文章的理解上。他们往往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 虽然这些理解很可能不同于教材、教师的解释, 但却表明了学生的独立思考, 这就是一种很典型的个性化阅读现象。语文学习的全过程应该包括两个方面, 除了课内还有课外。从内容上来说, 课内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起点, 也是主阵地。课外阅读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延伸。我们要通过课堂阅读习惯的养成与方法引导, 逐步建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从而达到能自主有效地进行课外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二、实行道德情感的教育策略

1.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要以情育情。

教师首先要以真挚爱心和感情感染学生, 使学生感受到关爱和温暖, 这种情况下教师关于道德情感的教育和渗透才会引起学生的共鸣, 起到应有的作用。此外, 教师还要在讲课时、与人相处时以及对人、事、物做出评价时, 表现出符合道德要求的情感表达, 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榜样引导、熏陶下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的能力, 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要设法及时引导和消除。例如, 为自己取得了好成绩而高兴是正常的, 但高兴之余同时贬低他人, 就不合适甚至是不道德的。对后一种表现, 教师要予以教育和引导, 使其道德情感健康发展。

2. 教师要以知育情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以道德认识为基础, 并且随着道德认识的发展由直觉性发展到形象性, 再发展到理论性, 即道德情感的水平和道德认识的水平有密切联系。因此, 培养道德情感可以采取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然后激发出他们的情感体验, 接着再引导其情感体验不断概括和深化的策略。例如, 教师在分析道德范例时, 对好的行为明确表示赞扬, 从而使学生在领会道德要求的同时, 产生肯定、愉快的情感体验;对不良行为明确表示反对, 从而使学生相应地产生否定、愤慨的情感体验。这是一个由知到情、以知育情的过程。

3. 通过以境育情培养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的表现往往具有情境性, 所以, 道德情感的培养也要注意情境性。这里说的是后一种情况, 在培养时要创造某些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 组织学生活动时, 从活动内容到现场气氛都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共鸣程度, 尽量让学生在情境交融中受到情感教育和熏陶。

4. 舆论强化, 以群促情。

在班级生活中, 良好的舆论环境无疑有利于健康道德情感的培养, 而不良的舆论环境其作用无疑是消极的。所以, 教育者应培育、营造健康的学校和班级舆论环境, 让学生在集体中通过集体受到积极健康的道德情感教育。

5. 形象激发, 促情共鸣。

语文教材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 富有文化内涵与时代气息, 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教材中的名家名篇, 不仅充满艺术性, 而且极富思想性、人文性、德育性。因此, 教师应该重视对教材文化底蕴的挖掘, 通过讲解和对课文带有艺术化的情境设计, 让学生在情感和情绪上产生某种刺激, 真正情有所钟, 从而达到文道统一。利用语文教材中具体生动的形象引发起学生的情感的共鸣, 即是文以载道。例如, 讲《藤野先生》时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鲁迅先生的爱国精神;用古诗词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即以学生为本,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学生是课堂学习中的主人,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实践过程, 教师的作用则是隐性的, 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是中国教育转型时期对教育模式的一种探索, 它以引导学生主体逐步按照社会方向学会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发展自已为核心。它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成为马克思所说的具有人的类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 它将建立起把服务祖国人民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统一的教育机制。当前教学的主流是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 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 求知欲强, 能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 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是能思考、能活动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学得好坏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努力和能动作用。教育者的种种努力, 都是为使受教育者知道应该怎么学, 都是为了使学生愿意学、喜欢学、主动学。

总之,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 摆脱旧的束缚, 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提高, 学生才能走近语文。

审美:关于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10

一、在独特的叙述角度中审美

读文学作品我们都知道,文学有个明显的特点是叙述角度各个不同。叙述角度的不同,抒发的情感也不同。语文作为文学教育的一门学科,要把学生从被动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就应该注意各篇课文中叙述角度的不同,把学生引入到不同的叙述角度创设出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情境的美。例如《再别康桥》中的一段: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一段主要表达作者想到今晚要和康桥别离,情绪低落下来“不能放歌”。但作者没有就此作罢,接下来写“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在别离之际,作者面对康桥有脉脉的依恋之情。情到深处人孤独,作者沉默着。然而作者没有直写自己沉默,而是转换叙述角度,以夏虫的沉默和康桥的沉默来写作者的沉默,把作者静思默想的心境推向了极致。

叶圣陶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实际上作品中的境就是作者的“胸境”。学生也只有“入境”,才能“始与亲”。在《再别康桥》中(以上举例一段),教师可以让学生转换自己的角度,假如自己就是作者本人,面对自己依恋的地方,在离别之际会产生怎样的情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体验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对课文内容的真实感受,获得审美的享受———情境美。以此来培养思维品质,丰富思想感情。

二、从奇特的抒情意象中审美

语文是由一篇篇的文章组成的,每篇文章都有不同的特点,但总的来说有一个共性就是:通过奇特的意象来抒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到这一点,并且要注意从抒情意象中引导学生获得意象美的享受,同时达到理解主题的目的。例如孙犁的《黄鹂》,作者通过黄鹂这个具体意象的四次出现,每一次出现的境遇不同,最终顺理成章地点出主题:“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黄鹂是达到极致的一个意象。其他的呢?在文章里,作者为了证明各种事物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又举了四个意象:“虎啸深山、鱼游潭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就是它们的极致”。在这些意象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又理解了课文内容。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课文的一种美———意象美。

三、从语言组合方式中审美

我们所用的语文课本,每一篇目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不仅在内容上,还在遣词造句上。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讲文字所表达的主题,还应斟酌文字的种种组合方式,体会语言美。

例如《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祥林嫂的文字:“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文章从祥林嫂是一个乞丐的角度来刻画,句子用了很多的停顿符号,使乞丐的形象一步一步地呈现在了读者面前。这是审美的过程,也是这段文字组合的效果。

课文后面还就这句话设计了练习,即:“能不能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这个题设计得很好,提示了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语言组合的魅力。语文中的课文都是由文字组合而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琢磨、玩味语言,引导学生在语言的琢磨、玩味过程中得到审美的结果———语言美的熏陶,增强对语言的亲和力。

由一道思考题教学引发的思考 篇11

你能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

教学时,我以此题为契机,帮助学生完整地经历了“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的全过程。

一、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清晰完整地表达规律

教学实录1:

教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每一组的结果都一样!”

教师:“他发现了计算的结果都一样,谁还有发现?”(教师强调“结果”一词。)

学生:“每组中计算的分数也一样。”

教师:“参与计算的两个分数相同,什么不同?”

学生:“运算符号不一样,一个是减法,一个是乘法。”

教师:“概括你们的发现,可以怎么说?”

学生:“两个相同的分数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师:“任意两个分数都可以吗?”

学生:“不是,两个分数应该是相邻的。”

教师:“解释一下,你说的相邻是什么意思?”

学生:“它们的分母是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子都是1。”

教师:“也就是说这两个分数是相邻的两个——”学生齐答:“分数单位。”

教师:“完整地说一说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

学生:“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相减和相乘的结果相等。”

教学意图:

在找规律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实际上,找规律教学的关键不是运用似懂非懂的规律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获得一些解题的技法。而是将教学的着力点放在“找”上,规律是根,技法是在规律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方法,教师致力于引领学生深入发现规律的内涵,并完整准确地表达规律,是建构数学模型的关键。学生对规律的认识越清晰,表述越严谨,才能越准确地用规律解决问题。

二、引领学生证明规律,深入感受规律的可靠性

教学实录2:

教师:“仅靠课本上的两组算式,就得出这样的结论,感觉怎么样?”

学生:“不可靠。”“可能是巧合。”

教师:“那我们该怎么办?”

学生:“再举些例子。”

教师:“请同学们每人举出一组例子,验证一下你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举例验证……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都证明了这个猜想是正确的。进一步反思相减和相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相邻的两个分数单位,相减和相乘的结果为什么会相等呢?”

教学意图:

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满足于学生能否发现规律,对于规律的证明不够重视,大多数情况下只是让学生举几个例子简单验证一下即可。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容易使学生养成不求甚解的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水平的提升。上述教学中,笔者试图让学生借助对“相减”“相乘”过程的反思来证明(或者说是说明)结果相等的内在缘由。实践证明,学生是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的。更重要的是学生能够在这个“求证”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分数减法和乘法的计算法则,有利于沟通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帮助学生养成深入探究的思维习惯。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深入体验规律的价值

教学实录3:

教师:“这个规律的存在,可以帮助我们将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转化,从而使计算简便。同学们来看我们练习册上的一道题目。”

教师:“你能利用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学生尝试计算,并巧妙正确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学意图:

一些数学练习册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在教材基础上进行适当延伸的题目(如上述问题),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并没有事先去了解学生的练习册,没有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往往割裂了新授和练习的联系,致使学生在新授课上不理解规律的价值,在练习课上不明白算法的根据。如果我们能够在发现规律之后,趁热打铁及时训练相关的拓展习题,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算法,也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数学规律的价值。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学生的思维肤浅,不会思考。与成人相比,小学生的思维确实显得肤浅、琐碎、直观。但是数学教学的价值就在于将学生琐碎的认识变得系统,将具体的认识变得抽象,将肤浅的认识引向深入。学生不会思考,不是学生的错误,而是我们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思维训练的土壤。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就不应该仅仅成为数学知识的加工厂,而应该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充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录1中,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对于规律的认知起初是片面的、零散的、不准确的,没有教师的深度追问,就不可能有学生对规律的深入探究;在教学实录2中,学生对于规律的证明仅仅局限于直观的例证,没有教师的点拨,学生的思维也难以深入到计算过程中进行比较证明;在教学实录3中,没有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练习内容的有效融合,学生也很难如此深刻地认知规律的价值,并轻而易举地将繁琐的计算转化成简便的分数减法。由此可见,学生的思维能否深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教的数学教师。一个思维细腻的教师,会教出一群细心的学生,一个严谨的教师会教出一群追求完美的学生,一个喜欢追问的教师,会教出一群喜欢深入思考的学生……可见,教师的深度决定学生的深度,教师能够洞悉地表下涌动的泉水,学生才可能在那里钻出一眼井来;教师能够俯下身来,体察学生的思维,才能领着学生向思维的更深处漫溯。有人说: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他站在讲台上就是数学。我想道理就在于此。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思考 篇12

一、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注重形式, 忽略效果。目前, 笔者听了许多教师设计的小学语文课, 大都让人感觉华而不实, 没有注重实际效果, 片面追求新奇的形式, 表面上热热闹闹, 但实际效果却不容乐观。不少教师片面追求新奇的形式, 这些片面追求形式的状况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很普遍。他们大多认为, 在课堂中加入一些有创意的设计, 就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了。其实, 这种做法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2) 阅读兴趣的淡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才会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笔者认为, 学生有阅读兴趣才会有阅读的欲望, 目前不少学生阅读兴趣淡薄, 归其原因是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让学生被迫接受知识, 不注重文章情感的培养, 学生与文章情感产生不了共鸣所致。教师对学生阅读兴趣不加以引导、理解, 学生在阅读中也就不能表现出对文章的情感, 读起来平铺直叙, 干巴巴。这样就极大地降低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长久以来,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日益淡化。

二、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1) 继续学习, 提高自己。面对新的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 如果我们不积极进取, 还固守原来的知识体系, 只会失去方向, 无所适从。在教学实践中只会“新瓶装旧酒”, 或是“换汤不换药”, 结果只能是被迫出局。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们就有必要重新学习, 提高自己, 甘当一名小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学习不能形而上学, 不能断章取义, 更不能歪曲曲解。首先, 要认真领悟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吃透教材的特点, 重构新的教学体系。其次, 继续学习, 提高自己, 边教学, 边研究, 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在实践中尝试, 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学新模式。笔者认为, 教师要善于学习, 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 因为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也应该有创新意识, 教学有新意;思想要超前, 方法要创新;教师要善钻教材, 善钻教材不是死记硬背, 而是将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 力求做到师生的和谐统一, 教法与学法统一, 知识与能力统一, 认识的构建与情感教学的统一。教师要善研教法, 在教学中应扬长补短, 吸取别人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带有个人特色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行之有效。

(2) 激发和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才会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才会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 小学生中学习语文无兴趣的占1/3, 且年龄越大年级越高,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 语文课没有自然科学课那么好奇, 不少学生对语文课学习缺乏兴趣, 我们应采用多种形式, 利用多种渠道,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 让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如优美的童话故事、寓言、小说、儿歌等等, 让他们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 感悟言语世界的奥妙, 倾听伟大心灵的搏动, 从而引起学生极大的阅读兴趣。其次, 熏陶情感, 激发和培养兴趣。学校要利用多种渠道, 采用多种形式, 丰富学生们的校园生活, 让他们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 升华他们的情感, 从而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上一篇:诊断指标下一篇:媒体是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