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业务

2024-10-04

血站业务(精选6篇)

血站业务 篇1

从献血者捐献血液, 到这份血液使用到患者身上, 需要经过血液采集、检验 (配型) 、成分分离、储存、发放、运输等多个工作流程。在这些工作中, 每个环节所形成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环节衍生的记录、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运行状况的定时检查、维护、校准记录都需要建立完整的档案, 纳入档案管理, 使业务档案可以快速、准确查阅。

一、维权的重要依据

1998年《献血法》颁布实施, 标志着我国的无偿献血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血站也成为对法制性要求较高的单位。随着人们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及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中举证倒置的实施, 血站业务档案必将成为分辨涉及血液质量各方责任的重要依据。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是不构成医疗事故的, 因此血站无过错, 必须提供证据来证明。作为证据, 应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 而完整的业务档案管理系统就是献血者、血液检测和血液质量情况的真实依据。血站的各项工作的原始记录, 是在采供血操作过程中产生的业务工作的真实原始记载, 既可反映献血者的个人情况及其所献血液的全部信息, 可从来源追溯到去向, 又提供每袋血液的经检测证实为安全及保存、制备过程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的证明。查阅血液从采集到提供临床使用过程的有关文件资料, 可以确定血液的质量是否适合使用。所以, 在涉及到采供血活动的医疗纠纷中, 血站的业务工作记录就是证实自己严格依法执业, 在采供血业务工作中无过错的重要证据。可见, 血站业务档案作为证据的严肃性和重要性毋庸置疑。

二、有利于无偿献血制度的推广和实施

根据《献血法》规定的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原则, 各地均制定了有关无偿献血者免费用血的具体规定, 以鼓励和调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采供血业务档案记载了献血者的姓名、年龄、性别、献血时间、献血量, 从而为《献血法》的顺利实施提供可靠的保证, 并可通过对业务档案资料的分析, 使有关部门对采血数量及献血者分布等情况有较客观的了解, 进而合理制定献血员招募工作目标, 推动辖区无偿献血工作的开展。

三、社会服务性

如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血源紧缺或当出现稀有血型患者时, 可立即从血源档案中找到合格供血者, 采取就近原则, 从而能在最短时间内提供血源, 为患者和社会服务提供有力保障。

四、便于开发利用

首先, 是信息资源的开发。血站的业务主要是围绕着采、供血以及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展开的。业务档案详实地记录着每一天的采、供血量及血液的合格及报废率。这些都为领导在业务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其次, 有利于保密。献血者的个人隐私是献血者的一项权利, 随着公民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对采供血机构的服务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献血者的个人信息、血液检测结果等作为个人隐私理当得到应有的保护, 否则一旦外泄, 就会引起献血者不满, 从而影响其再次献血, 甚至引发矛盾乃至法律纠纷, 因此任何情况下来供血机构都应确保献血者相关信息不被泄露。档案管理有利于献血者个人隐私的保护。

综上所述, 血站业务档案的建立具有必然性。随着社会的进步, 各行各业的管理都逐步走向了系统化、规范化、法制化, 档案在各行各业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 在将来血站业务档案建立的道路上, 我们应该做到, 进一步加强单位领导、档案管理人员和各业务科室兼职档案员对业务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规范行业标准, 正确划分归档范围, 使业务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健全档案管理网络, 加强档案专 (兼) 职人员的培训。

血站业务 篇2

为了让市民对无偿献血和用血安全以及血站公益性质等有更直观的认识和全面的了解,本站决定从2011年开始,定期开展“血站开放日”活动。届时,市民可深入血站现场参观,听取无偿献血和采供血情况介绍,了解关于血液的基本常识及血液采集、制备、检测、储存、发放、运输全过程,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现场提问,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定此方案。

一、时间:2011年12月30日上午9时至11时。

二、地点:市中心血站

三、内容:无偿献血和采供血情况介绍,现场参观。

四、接待参观人数:

五、工作安排

(一)前期准备工作:

1、通过媒体和短信平台向电信、移动、联通在网用户发布信息,提前向社会广泛通知,欢迎市民来参观,并接受报名。(献血服务科)

2、联系做好电视台、电台以及网络的活动宣传声势;(献血服务科)

3、站内做好展板、插挂宣传条幅、横幅以及提前做好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办公室)

4、做好四楼多功能厅座谈会的布置工作。(办公室)

(二)活动流程:

1、8点30分开始接待参观者签到并发放宣传资料并引导到四楼多功能厅;(办公室)

2、9点正活动正式开始,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致欢迎词;

3、站长介绍血站简况及我市无偿献血情况;

4、交流答疑;

5、到工作现场参观,由各科室主任介绍本科室的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6、参观献血展板及献血活动;

血站业务 篇3

【关键词】血站;设备档案;业务;关联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e of blood in blood banks in China industry, the Ministry of health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supply of blood requirement also continues to improve, nucleic acid detection and automatic separation of blood components are imported and domestic equipment of the business operational. Equipment is the State-owned assets,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ensuring operational research work, the purchase of expensive equipment and strict management must be carried out to ensure blood bank blood collecting and supplying equipment to achieve a good technical state.

【Key words】Blood stations;Associated;Equipment;archives

完善設备档案并通过设备档案评比进一步加强血站在设备的购置、验收、确认、使用、维护、校准、维修和报废等环节上的管理,确保设备应有的性能,达到确保血液质量的目的。

随着血站采供血业务量大幅提高,核酸检测设备、全自动血细胞分离设备等的投入,无论是采供血业务档案,还是设备档案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和完善。这些直接影响血液质量和安全或在血液制备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设备按卫生部两个《规范》的要求必须具备操作规程、专人负责管理、有使用和维护记录及设备保养、维修记录,有设备应急预案等措施来保障设备故障时的工作和处理,关键设备还要进行定期校准。如:全自动检测系统、生化仪、核酸检测设备等。这些关键设备在设备档案初步建立时的验收合格、确认、报废和使用过程中的强检、维修和再确认是设备性能持续有效的保证,都要形成质量记录,保留在设备档案中。本文就设备档案的初步建立、持续完善,档案评比与业务工作的关联性分步骤做进一步的探讨。

1.设备档案的初步建立

设备档案初步建立时应包括的资料有:购置申请单、考察论证、订购合同、基础设施验收单、设施管理卡、监视和测量装置履历卡、维修保养记录、设施检修单及随机携带的装箱单、合格证、使用手册、原理图、保修卡等所有文字资料,另外设备供应商资质要在我站合格供方名录中记录并及时更新有效。这些档案记录的初步建立只是一个基础,在设备档案的建设过程中设备档案的持续完善才是该设备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

2.血站设备档案的持续完善

2.1强检设备检测合格证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定,需强制检定的检验与测量设备,由设备科按检定周期及时送技术监督部门检定,对其技术指标和性能进行有效性确认并由设备使用科室设备管理人员留档保存。定期强检合格证是设备性能溯源性的要求,可供检查人员查证,是设备的重要档案之一。

2.2确认报告

设备科、质控科和使用科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审确认,完成确认报告。确认报告应包括确认计划、数据和结论。确认主要为安装确认、运行确认和性能确认。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又可分为新设备的确认、维修后确认、重大变化后确认等。

2.2.1新设备的安装确认

在设备到站之后,设备科、质控科和使用科室科主任应依据确认方法及过程、技术参数进行确认,填写《设备确认报告》。

(1)安装确认要对设备安装清单进行核对。提供证据,证明交付的设备已经符合预期合同要求或供应商推荐要求。还要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2)运行确认要对设备每一个单独的部分性能进行测试运行,模拟最终的运行环境对设备进行试运行。通常测试包括常态运行,特殊情况运行。

(3)性能确认 证明设备运行过程是有效的和(或)可重复的,并能达到预期的所有功能和安全要求(如准确性、精密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2.2.2仪器设备发生重大变化、出现故障维修后的确认

与血液质量密切相关的关键设备,当有新的或者有变化时需进行确认,设备维修重新投入使用,设备超出实验室的直接控制范围时,重新投入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性能和必要的校准。由设备科协助使用科室根据主要技术参数对新的或者有变化设备,使用有证标准物质、比对(包括平行、线性、批内、批间、室间质评等实验)、存留样品、测试、检查、试运行,对人、机、料、法、环和过程作系统性评审等方式进行确认,保留原始数据和实验报告。设备《确认报告》的收集至关重要,它可以证实设备性能可靠,持续符合预期的使用要求,《确认报告》是设备档案持续完善及投入使用前的关键报告应是设备的重要档案,归档保存。

3.设备档案持续完善的管理要素

仪器设备档案由使用科室设备管理员负责收集、整理、保管、并建立设备档案目录。设备使用科室的科主任应对关键设备的确认有清醒的认识,能制定对于强检设备的强检周期和自校设备的自校周期及方法并明确掌握,完成确认报告。设备科及考核组定期对新进、维修、强检仪器要持续完善的设备档案进行检查。

4.设备档案评比

设备档案管理是设备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血站设备管理提供了信息、资料和数据,通过对设备档案的初步建立和建立后在校准、维修、确认、报废等档案资料方面的持续完善、整理、分析和每年一度的设备档案评比,可了解设备运行状态,为设备安全检查、检测、故障诊断、隐患消除、血站固定资产核查等提供了重要的监督手段。

设备档案评比要制定评比条款并设定参评人员,事前组织评比人员熟悉条款,由各科室主任及设备管理员全程参与,档案评比内容要包括上述1-3款内容,在评比过程中要重点关注由国家计量部门强检的设备,由设备投放公司年检的设备,由单位自行检定的设备,新设备及设备维修后的确认方法及性能确认,设备的固定资产编号、检定周期、状态标识等环节。评比情况要在总结会上进行经验交流和推广,对相关科室的密切配合及设备档案的持续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让设备档案的持续完善与设备日常维护、检定等工作、规范化管理成为一种正相关,最终达到促进采供血业务工作,保证血液质量的目的。 [科]

【参考文献】

[1]余晋林,朱业华,田兆嵩.血站质量管理培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25.

血站业务 篇4

一、规范血站业务档案管理的意义

现阶段,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医疗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随着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与输血相关的诉讼越来越多,部分医疗纠纷在全国范围内甚至引起了非常大的关注。例如,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传播等都是以往发生过的,并且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是社会的热点。在输血医疗纠纷案件中,血站必须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在整个采血和供血过程中没有过错。在这些证据中,血站的业务档案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维护献血者、采供机构等的权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规范血站业务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要做好档案工作,首先必须对其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更是应当发挥带头作用。领导应当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加强对血站业务档案的管理,将该项管理事务纳入日常工作,并且要重点对该项工作进行督促。血站领导必须将档案管理工作和血站的建设工作紧密联系在一起,要让全体干部充分支持档案管理工作。

2.强化专(兼)档案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借助现代化的管理体系来进行管理,建立完善的血站档案管理网络,并成立具体的档案管理工作小组,由专门的人负责这项工作,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档案收集、整理等都需要由专门的人负责,必须加强对兼职档案人员的培训,要让他们掌握完善的工作技能,要定期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这项工作。

3.提高法律意识,记录规范完整。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的工作人员对于专业操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人没有对相关数据进行及时的入档,没有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另外,部分工作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对于整个采血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没有足够的认识,导致自身对于相关的记录缺乏有效记录,没有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另外,有些工作人员还随意修改档案,或者事后对档案进行补充记录。这对发生事件后司法部门调查取证非常不利,因此应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强调工作责任心,逐项检查工作记录,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对修改记录内容应注明更改原因、日期并签名。

4.建立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就现有的情况来看,血站没有统一的业务档案管理标准,很多血站并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关系到献血者、受血者、采供血机构、医疗机构等有关单位、个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维护,因此需要根据档案及血站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来建立切实有效的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加强对档案的管理。第一,要将档案管理加入到整个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并且建立完善的符合血站工作实际的管理制度;第二,要对档案的具体管理流程进行规定,要对每一个部门、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规定;第三,要确保档案的收集、装订等工作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第四,档案利用必须有章可循,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

5.结合业务工作划分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血站管理办法》要求血源、采供血和检测的原始记录保存10年,但从证据学的角度和以往事件处理情况看,仅保存10年是不够的。根据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一般的诉讼最长不得超过20年。当然,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适当延长诉讼期限。对于血站来说,如果其档案管理时间不足20年,则可能导致诉讼过程中的举证不能。因此,凡反映采供血活动合法性、规范性、合理性、具有查考利用的文件都应保存,而且可根据档案标准划分为永久、30年、20年、10年、5年、3年期限。

6.建立和实施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管理程序。建立和实施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管理程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确保电子签名的真实性,对于保障电子签名过程的可靠性都将发挥重要作用。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管理程序使得相关数据文件的保存和提取更加的便捷,而且更容易保存。数据电文能够随时调取,能够永久性保存。数据电文一旦形成,就不能够被随意篡改。此外,电子签名和数据电文管理程序涉及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使相关工作人员具备上岗的素质。另外,还需要对电子签名的范围、形成等进行明确。

参考文献

[1].蔡新华、唐荣才、项汉城.从输血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看血站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年7月第13卷第3期.

血站业务 篇5

关键词:血站,业务档案,记录,规范

血站担负着为辖区内医疗机构提供临床用血的重要职责, 是保障辖区内人民用血安全和生命健康的一道坚实屏障。随着我国无偿献血事业的不断发展, 无偿献血相关的法律法规日臻完善, 国家对血站的各项业务工作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血站业务档案作为反映采供血全程服务流程的真实写照, 自然成为规范血站业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它不但真实地记录了血液采集和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能够对操作现场的还原和法律责任界定提供可靠依据, 而且能为采供血服务改善、技术提升、学术进展等提供直接的数据参考, 对于提升服务水平, 提高血液质量, 保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合法权益, 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现实意义。下面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并参考其它档案管理学方面的资料, 对血站业务档案的管理作一初步探讨。

一、血站业务档案的形成特点

血站业务档案需要记录的信息面宽量大、种类繁多, 包含内容极其广泛, 诸如献血者基本信息、血液检测数据结果以及各工作流程记录等都属于业务档案范畴。这些内容和数据并非集中产生在采供血流程的某一个阶段, 而是伴随着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血液采集、血液检测、血液成分分离、成品合格血储存、发放、运输、用血者临床用血费用报销等各个环节的逐步推进而同步产生。这种带有即时性、节点性的档案产生形式既保证了它所包含的海量信息、数据以及文本记录拥有明确清晰的时间和逻辑主线, 便于档案的存放、调取和管理, 更是确保档案记录真实、准确、可靠的必然要求。随着无偿献血工作的深入开展, 临床对血液数量要求更为庞大、对血液质量要求更加苛刻、对血液成分和血液品种的需求更加具有针对性, 血站所要担负的职责范围和所要达到的服务指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归根结底是对采供血业务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为严峻的考验。血站业务档案作为采供血业务工作的真实记录, 不仅在内容上需要更加详尽、细致, 在管理上也要更加规范、严格。

二、血站业务档案的重要作用

(一) 血站业务档案能够有效维护献血者合法权益, 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明确规定, 我国符合条件的无偿献血者均可享受“无偿献血、免费用血”待遇。然而我国人口众多, 献血者不仅数量庞大、身份、地位各异而且献血种类、献血次数、献血量各不相同。在对用血者进行用血费用偿还时, 要想履行好“无偿献血、免费用血”的服务承诺, 使献血者享受到高效、便捷的血费报销服务, 要求血站能够快速、准确地调取业务档案中记载的关于献血者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献血时间、累积献血量等详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 业务档案的准确记录、规范管理都会对献血者合法权益的有效兑现起到决定性作用。

(二) 为社会应急服务提供血源保障

近年来, 随着交通发达、城市人口增多以及伴随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发展带来的各类潜在危险的增加, 各种突发性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血源紧张、血型偏型、供应紧张等问题屡见不鲜。血站规范的业务档案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血源问题, 通过档案对献血者和志愿者的详细信息记录有针对性的寻找献血者。比如去年被媒体广泛报道的京沪鲁血站系统爱心大接力, 挽救北京一位血型是RH阳性-D-型, 比俗称“熊猫血”的“RH阴性”血还要稀缺的危重患者事件中, 我站接到求助电话后, 立即从血源档案中查找符合条件的献血者基本信息并取得联系, 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采血和检测后送往北京, 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这其中规范完备的献血者业务档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三) 对血站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血液的采集和使用本身就带有潜在的危险性, 而随着临床输血案例的不断增加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 甚至一些不合理用血观念和临床用血现象的不断出现, 各类涉及输血方面的医疗纠纷也越来越多。法律在处理此类纠纷中的举证倒置责任规定, 无过错输血行为造成的后果不构成医疗事故, 血站不承担责任。而血站需要提供具有真实性、原始性、唯一性和不可更改性的证据来证明血液采集、储存、供应过程无过错。血站业务档案作为反映采供血全程服务流程的真实写照, 无疑是证明血站无过错的最直接有效的证据。也就是说, 只要完备规范的业务档案记录显示血站整个采供血流程和操作程序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的, 即使血站被牵扯到输血医疗纠纷中, 也可以通过这些档案证明自己的“清白”, 证实在采供血业务中无过错, 从而保障血站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 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缺乏

从血站角度来说, 目前的采供血机构基本都很重视依法执业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程序开展工作, 也对相关业务人员应遵循的记录流程提出了相关要求。但是, 由于医疗事故纠纷所牵涉的必需调用业务档案的事例并不多见, 导致个别工作人员, 对相关记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认为记录只是形式, 最主要的作用是应付检查。这些人的业务工作记录往往不够及时或缺乏系统性, 漏填漏记、随意涂改的现象较为多见, 个别人甚至在工作开展以前就已提前“编”好。

(二) 目前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

血站业务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血站业务档案的独特性。但是目前, 血站仍缺少一套专门针对此项工作的具有权威性、独特性的参考标准和制度规范, 这也使得血站的档案管理工作尤其是档案的范围界定、书写规范、收集整理、归档存放等工作缺乏统一的指标和借鉴, 很难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

一是思想高度重视, 加强组织领导。通过召开专题会议、科务会议等形式, 通过具体案例阐释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使职工能够明确预见档案管理对保护献血者、血站以及职工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意义;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抽调精干人员专门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督导;制定并完善档案管理的有关制度和管理举措, 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血站质量管理议程和年终考核评价机制。二是健全管理网络, 规范工作细节。对职工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和考核, 对各部门、各科室、职工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在保证业务工作正常开展的同时, 缩短记录形成周期, 及时集中归档保存, 规避记录丢失风险, 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实行业务科室记录管理责任人监督制, 每个科室至少指定一人专门负责本科室的档案收集、整理、移交等工作。三是创新管理模式, 提升管理水平。投入必要资金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及时搭建并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 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优势, 注重电子档案的利用和管理, 最大限度避免人工管理潜在的风险和谬误, 确保信息存放安全和高效调用, 使档案信息能够更好地为血站管理和采供血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春萍.采供血业务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初探[J].办公室业务, 2011 (09) .

[2]王丽杰.血站业务档案建立的必然性[J].办公室业务, 2012 (05) .

血站业务 篇6

一、采供血业务档案是医疗责任鉴定的依据

血站业务档案对血液采集以及输注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载, 它能够作为献血者献血过程的一个重要依据, 其次它还能够作为血液采集工作跟踪以及医疗责任的重要查阅依据, 对血液检测、保存以及制作的真实性进行了真实的反映, 具有极强的法律效益。因此对采供血档案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仅是法律上的要求, 也对医院以及供血者的切身利益具有直接的影响, 我们必须不断加大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献血者或者受血者的真实情况是医院进行临床输血选择的基础, 与此同时, 它也属于献血者与受血者进行医疗责任纠纷诉讼的重要原始材料。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采血过程中的失误, 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采供血管理制度, 对血液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认真完成相关的监控工作与统计工作, 对医院临床输血与用血行为进行规范, 以此来提升医院采血与供血的整体管理水平, 对献血者与受血者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进行有效保障, 避免用血与采血的过程中出现医疗纠纷, 努力构建起和谐友好的医患关系。

二、血站业务档案的法律效益为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 采血与供血的原始档案资料可以作为献血与受血过程中产生医疗纠纷的第一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了解到, 如果患者因为血液输入体内而对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损伤便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定索取赔偿, 根据法律医院可以对相关的机构进行追究。血站业务档案能够对医疗机构、受血者以及献血者三方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直接证明, 能够将其作为医疗纠纷的重要法律凭证, 是查明事故过程以及明确纠纷责任人的指定法律依据。换句话说, 科学有效的血站业务档案具有一定的法律效益, 能够作为维护血站利益的重要武器。

三、血站业务档案信息决定医疗事故诉讼的效用度

对于血液以及血液成分制品的质量, 国家的法律以及法规中都有明确具体的要求。从献血者的血液采集过程到受血者的受血都有严格的标准操作规格与完整的过程记录, 每一袋血都拥有完整的记录, 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献血者和受血者的切身利益。因为档案信息属于人事行为以及业务过程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它受到法律的保护, 并且具有唯一真实性与不可更改性等特点。血站业务档案中真实记录了采血与供血的整个过程, 采血与供血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属于献血者学业质量检测付出的过程, 可以将其作为受血者获得健康血液的重要依据。只有一个完善的档案管理机制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它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法律诉讼的效用度。

四、血站业务档案信息对医疗纠纷产生的不良影响

血站的业务档案应该尽量做到完善, 记录的过程也应该完整, 内容必须真实, 这样才能够保障有章可循。档案记录对医院以及受血者与献血者的切身利益造成了直接的影响。随着民众素质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 越来越多的民众投身到献血事业中, 如果献血的过程记录不严谨, 则会对档案信息的真实性造成影响, 会大幅度降低档案的可信度, 使其失去司法判决的可能性。其次, 部分机构为了能够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 因此导致档案出现流失以及缺损的现象, 这明显降低了档案的准确性、科学性以及真实性, 再加上档案本身的内容就十分复杂, 因此管理上也具有一定的难度, 不完善的档案管理会导致档案无法得到正常合理的应用, 受血与供血机构也失去了有利的法律保障,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便也只能有理说不清了, 相关机构也不能完成因果关系过错责任推定的原则, 在医疗诉讼倒置中的举证也会失去说服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血站的业务档案管理对血站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套规范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有利于医疗机构对档案资料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做好血站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对相关管理人员的业务要求, 也属于时代发展的要求。总而言之, 规范科学的血站档案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减少医疗纠纷, 推动血站的良好、长久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新华, 唐荣才, 项汉城, 等.从输血医疗纠纷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倒置看血站业务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3, 13 (3) :279-281.

上一篇:化工溶液下一篇:校友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