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2024-09-22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精选9篇)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1

从法学的观点看, 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一种信托关系:董事会是委托人, 其所聘请的高管是受托人, 所有者即公司股东是收益人, 通过公司治理的契约形式协调各方关系, 明确各自权利边界, 实现各方权利责任的协调与统一, 提高经营积极性, 降低代理成本。

公司治理机制的演进是一种适应性改变的过程, 是针对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断被现实接受并固化为制度的过程。不同国家在公司治理的进化程度上是不同的。它们在更好地适应巿场压力, 并且把巿场压力转化为企业行动方面存在差异。受各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道路、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 以及各个国家发展的独特性, 对于公司治理问题, 不同国家有一系列具有明显的国别差异的制度与手段, 并最终形成了各个国家各具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一、意大利模式

意大利公司治理模式一言以蔽之就是“家族化、垄断化”。意大利的公司处于一种等级制的金字塔结构中。处于最上层的是由家族控制的控股公司, 控制家族可能同其他企业集团之间进行交叉持股。像菲亚特、贝纳通、好利获得这样的大型公司概莫能外。家族控制模式是公司治理最原始的形式。企业创立的家族通过复杂的交叉持股取得对公司的绝对控制。其优点是, 基于家族共同的利益目标, 股东更容易就议题达成一致意见, 这一点在企业初创期尤为重要。这种模式的最大问题是, 家族作为控制股东通过控制公司的重要决策权, 可能会侵犯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另一方面, 在集团之间, 由于其交叉持股的情况比较多见, 极易产生利益输送的空间, 最终由于缺乏良性的制衡机制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有别于德国,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是单纯的存贷关系, 银行仅作为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而非企业的监督者。在意大利, 由银行控制的共同基金持有相当数量的公司股票。但被持股的公司往往属于某个联盟集团, 共同基金按照其母公司事先明确的战略进行投票表决, 银行不愿意参与到对企业的监督过程中去。

二、德国模式

也叫做“银行导向的模式”。股东主要通过一个值得信赖的中介组织, 通常是一家银行来代替他们控制与监督公司经理的行为, 从而达到参与公司控制的目的。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存贷关系, 银行不仅是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还是其监管者。其特点是股权集中在银行和相互持股的企业手中, 企业融资以银行系统为主, 主要通过公司内部的直接控制机制对管理层实施监督。

德国的银行没有实现证券业与银行业的分离, 银行有权收购或持有任何法律形式的公司的股份, 德国的银行也因此被称为“全能银行”。所谓“全能”的含义:一是作为商业银行, 进行存贷款业务;二是作为投资银行, 拥有企业的股权。银行如果发现企业存在问题, 则有权要求企业提出抵押担保或停止贷款, 并要求企业用产品销售收入归还银行贷款。银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和监督, 还可以通过向企业派驻监事等方式, 在充分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基础上, 有效地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对于上市企业, 银行通过持有股票、股票投票权和向董事会派出代表控制企业。监督委员会是银行和其他大股东对公司实施影响的机构, 作为监督企业的主要角色, 直接持股和拥有的代理投票权的份额, 决定了其在监事会中席位的多寡, 通过监督委员会控制着公司的经理阶层。贷款融资和长期持股相结合有助于克服利益冲突:一来它可以控制银企关系中的道德风险;二来可以减轻公司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

德国之所以形成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体制, 与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与历史传统紧密相关, 德国的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 是在容克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下实现的, 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国家的种种政策和制度当中, 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新兴工业的促进、向企业融资体系的建立, 对后来德国独特公司治理体系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今天的德国股份公司里, 银行代理投票制度非常多见。在很多情况下, 不是股东出席股东大会, 而是银行代表投资者进行投票, 参与表决。

三、日本模式

日本是典型的“关系导向模式”的代表。在日本的关系导向模式中, 如果股东们对公司经理不满意, 不像巿场导向国家那样只是“用脚投票”, 而是直接“用手发言”施加影响力。这与日本社会的其他演变密切相关, 即财阀控制体系与交叉持股制度。

财阀是明治政府中那些能够优先获得资源 (包括矿产资源) 的家族所拥有的公司。在日本国家垄断行业中, 凭借与政府之间良好的关系, 财阀通过私有化的方式迅速积累资本, 这些有资本保障的企业大量吞并其他破产的公司, 导致了集中的出现, 并形成财阀。

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 为了给工业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证, 日本建立了邮政储蓄系统, 以吸收家庭储蓄到政府的控制中, 然后, 国家将这些资金提供给那些资助工业发展的私人银行, 而这些银行大多是由不同的财阀创建的。财阀通过银行对其留存收益和事业的再投资进行控制, 在银行成为财阀控制中心环节的情况下, 当企业发展业务的时候, 银行具有是否向工业企业提供贷款的决策权利。财阀控制的银行通常要求贷款中必须要有一部分用于长期投资。由于财阀集团中企业与银行的特殊关系, 企业一般愿意采用而且能够维持较高的债务与股权比例。这种高比例的债务与较高的资金留用率结合在一起, 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

由于日本在二战之前不存在证券市场, 因此成功的财阀家族用在已有的工业中获得的收入进行新的工业投资。在财阀企业持续经营的资金中, 留存收益成为长期增长资金的主要来源。

二战以后, 盟军为了打破战争和军国主义赖以生存的财阀基础, 通过将股权分散到普通公众的手中, 解散了财阀。为了防止来自于日本之外的经济力量的侵入, 也为了稳定经营活动, 日本的主要工业公司和银行发起了一场交叉持股运动。交叉持股运动的核心是原财阀关联企业之间相互购买股份, 目的是保持股东的稳定。这些股东约定不出售股份, 也不要求提高分红比率。通过交叉持股运动, 日本商界实际上作出了一种集体保证:为了保证日本经济的长期增长, 停止传统的财产权概念。当股东之间相互投资, 以及在向企业提供资金保证时, 结合在一起的不是对股份可能产生收益的追求, 甚至不是这些股份所包含的产权, 而是企业集团内部的商业关系以及存在于日本经济持续增长中的共同利益。

四、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即市场控制模式。公司从资本市场需求融资, 公司股权被分散在个人和机构投资者手中, 通过富有流动性、生机勃勃的资本巿场对公司经理层进行监督, 通过对经理人的激励和有效监督有助于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企业运作高度透明, 并且有比较完善的立法和执法体系。

由于企业合并而带来的工业集中使得公司迫切需要在资本市场融资, 获得资金支持, 股票投资者越来越多, 股权也越来越分散。股票发行将股票所有权由直接投资者转移给证券投资者。通过这种转移, 所有者逐步退出工业舞台, 管理人员开始控制大公司的决策权。

由于美国社会中具有更加浓厚的民主和宪政思想, 所以和德国人不同, 美国人在20世纪初期立法限制了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并限制了银行的并购和跨州经营。几乎在同一时间, 美国人也通过立法规范了他们的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变得更加严格, 债券评估机构的审查也更加仔细, 政府对新证券问题中滥用职权的限制等也更加明晰。监管手段的逐步健全提涨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这就为资本市场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五、我国模式

在我国, 公司治理制度基本构造被称为“新三会”, 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分立的模式。

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形成的过程中, 基本上采取了混合的发展模式,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下, 一方面吸收了美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经验, 大力发展股票市场,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使公司的经营者们处于公众股东的监督之下;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德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经验, 在公司机关构造中强调了监事会的作用和地位。

西方国家公司治理模式虽然给我们的公司治理提供了极好的经验和借鉴, 但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只取其形, 没吸其神, 导致治理结构未能发挥应有的效力。究其原因, 是由于我国的公司制企业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国有股目前仍占据着主流地位, 股权结构不完善, 政企职责不明确。通常是由政府主导着企业改革的全过程。本来, 国有股作为大股东应从保障自身利益出积极参与公司治理, 监督经理人。然而, 作为“一股独大”的国有股却不能实施有效的治理。政府既是国家的宏观管理者, 又是企业的所有者, 多重身份决定了其多元化的目标。国有资产虽然归全体人民所有, 然而却没有一个真正的“人格化”的国有资产所有者的代表, 与法人股或个人股股东相比, 代表国有股的机构并不真正拥有剩余资产的索取权, 对经营者监督的内在动力不足也就成为必然。目前, 我国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很难对经理人实施有效的约束, 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掌握了事实上的控制权, 在公司决策中, 他们的自身利益得到了充分体现, 过分的在职消费、追求短期利益、信息披露不规范等现象比较普遍, 行使监督权的政府官员与经营者合谋侵蚀国有资产的案件也时有发生。

一是加强董事会独立性是我国公司治理的关键。

董事会的独立性是世界各国公司治理的关键, 美国模式是在董事会中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我国也借鉴了此种做法, 这体现在国资委在国有大型企业进行董事会工作试点的《指导意见》中。在我国目前体制下, 加强董事会独立性必须引进独立董事制度, 对现有公司董事会成员的结构进行结构式调整, 使独立董事有足以抗衡内部董事的力量, 从而真正达到制衡控股股东, 监督董事会健康运作的目的。

二是提高监事会监督的有效性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心。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 在我国公司机关中, 监事会的地位与董事会对等, 两者在组织结构上相互独立, 互不隶属。这种结构符合我国传统的权力制衡习惯, 颇似我国古代官制中纠查百官的“御史”。

公司运作实践表明, 不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就不能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董事、经理们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就得不到有效遏制。完善监事会制度, 应该从立法入手, 监事会制度的立法, 应确立提高监事会地位和加强监事会作用的指导思想。目前,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模式的经验, 我们还需要引进日本的经验。

三是明确职工参与是我国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

从国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 职工参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职工董事制度, 是人的“经济价值”提高和民主理念向公司内部延伸的结果。为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意识, 我国企业更应当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公司的治理结构, 而大力推行职工董事制度则是一种有效的选择。

合法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 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准则提供制度保障。要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 尚需逐渐出台一系列相互配套的制度规章,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 我国应在明确公司治理改革总体目标的基础上, 逐步完善《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制度, 并依据法律制定、修订有关公司治理的准则、制度;各利益主体则应充分认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 明确自身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认真行使权力、履行义务, 使我国公司治理改革朝着规范、健康的方向发展, 最终形成切合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结构。

参考文献

[1]高明华.公司治理:理论演进与实证分析——兼论中国公司治理改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1.

[2]Aoki, Masahi ko:Toward and Econom-ic Model of the Japanese Firm, Jour-nal of Economi Liter.

[3]徐向艺.公司经营目标与公司治理结构——日本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现代企业导刊.

[4]杨胜刚.西方公司治理理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国际比较[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1.6.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2

一、国外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一)美国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美国现行农产品价格制度的核心是政府的价格间接干预或价格支持政策。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在不破坏市场机制调节农产品供求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缓解由于农产品过剩所导致的经济和社会的动荡。具体包括:(1)以“平价率”作为支持的标准。(2)作为最低保证价格的农产品抵押贷款。(3)目标价格制。(4)无追索贷款。(5)储存或缓冲库存。(6)生产和销售限额。(7)扩大需求和粮食援助计划。(8)投入物和劳务补贴。(9)食品券计划。

美国现行农产品支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数量管理财政补贴相结合。政府对主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等都确定了目标价格,如果当年生产的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政府则向农民补贴二者的差额。类似的补贴方式还有无追索贷款。1990年农业法规定,小麦、饲料谷物的基本贷款率为最近5年市场平均价格的85%,稻米和棉花的基本贷款率为平均价的75%-85%。如果当年的市场价格低于贷款率,政府必须按贷款率收购农产品,从而农民不必还贷。但政府的补贴是有条件的,凡是享受直接补贴的农民必须参加政府的减耕计划和水土保持计划:要有7.5%的耕地休耕;另有15%的耕地不予补贴。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法从根本上推翻了60多年来逐步形成的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规定要在7年内完全取消政府对农场主提供的收入和价格补贴,使之完全面向世界市场。新法律也取消了对农作物耕种面积的限制,农场主可以根据世界市场对美国产品需求决定自己种植的品种和种植面积。新法律保留了基本的无追索贷款,但方法上有所修正。为了使美国的农业平稳地过渡到新法律规定的目标,该法律规定,在7年过渡期内,设立“生产灵活合同补贴”以替代价格支持补贴。

(二)英、法国家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1、英国。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干预主要取决于农产品供求的变化。供求平衡时实行自由价格,供不应求时实行法定价格,供过于求时实行保证价格。自由价格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法定价格由政府与农民协商而定;保证价格不影响农产品自由贸易,市场上的价格仍然由自由贸易状况所决定,因此,保证价格实质上是政府干预下的自由价格。英国的主要农产品实行保证价格,其中有一部分是欧盟范围内规定的谷物、牛肉价格,另一部分是英国自己规定的羊肉、酒、橄榄油价格。蔬菜、水果等实行自由价格。猪肉等则实行完全的自由价格,政府不加任何干预。英国主要是通过提高农产品进口关税、对进出口农产品提供补贴以及对若干农畜产品给予价格保证等办法,来保护和发展本国的农业。

2、法国。法国政府在二战后初期就对大部分农产品价格实行严格管理。一是建立农产品市场管理组织。根据不同种类的农产品,分别设立一个由政府官员、生产者、中间商和消费者的代表组成的农产品市场管理委员会。二是制定农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管理委员会在每个农业年度开始之际,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制定一组价格。主要有三种价格:(1)目标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者在国内或欧盟内农产品短缺地区渴望得到的最高价格,也称指导价格,一般是在农产品上市之前规定的。根据具体情况,各年度间的目标价格可以有变化,也可以维持数年不变。在一个农业年度内,目标价格一般高于市场价格,是农产品价格变动的上限,市场价格应低于它,而不能高于它。如果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政府就要在市场上抛售商品,加以平抑。(2)干预价格(收购价格)。这是农业生产者保证可以看到的最低价格。干预价格一般比目标价格低10%-15%左右,是一种保证价格,目的是要维持市场价格不致跌到这个限度以下,以保护生产者的最低利益。(3)门槛价格(闸门价格)。这是外来农产品到达口岸的最低进口价格,大约相当于目标价格减去外来农产品从口岸到国内或欧盟内农产品最短缺地区的运输费用的差额,一般在目标价格与干预价格之间。三是干预农产品市场。当农产品市场价格低于干预价格时,政府按干预价格收购全部过剩农产品,或对生产者主动储存、撤离市场等给予补贴,或通过变动进出口关税及补贴调节进出口,使市场价格维持在干预价格之上。当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政府按目标价格大量抛售其储存的农产品,或通过变动进出口关税及补贴调节进出口,使市场价格维持在目标价格之下。四是建立农产品干预基金。主要有两种基金:(1)欧盟的欧洲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2)法国国内的农产品市场干预和调节基金。目前,法国约有95%的农产品受到国内或欧盟某种形式或某种程度的价格干预。

3、日本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具体做法

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是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管理的主要目标。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管理比较严格,价格形式有统一价格、稳定价格(安定价格或稳定幅度价格)、最低保护价格和稳定价格基金等。管理的政策目标是确保农民的利益,保持消费者物价稳定。实行统一价格的主要是大米,由政府统一规定大米的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确定收购价的依据是大米生产费用、再生产费用,另外考虑消费者生活稳定因素。在大米短缺的时候,大米的收购价低于销售价、补贴也随之减少。牛肉、猪肉、一部分乳制品、蚕茧、生丝等实行“稳定带价格”,即价格虽然由市场决定,但政府要根据市场供求,确定一个价格上下浮动的幅度。对糖料(甘蔗和甜菜)、砂糖、麦类、土豆等则实行最低保护价格。对加工乳制品的鲜奶、大豆、油菜籽等实行基准价格。当市场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政府付给农民补贴。对蔬菜、加工用水果、肉用仔牛、鸡蛋等价格变化大的商品实行稳定基金制度。当市场价格低于基准价格时,差额部分由生产者与政府共同出资的“稳定基金”补齐。日本政府对农产品价格调整的周期为1年。价格调整决策由生产者、消费者代表组成的政府审议会作出。总的来说,日本农产品价格的形成依据是生产费用、供求因素等,同时参考历史价格和价格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国外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的主要措施与做法

1、美国的直接补贴

(1)生产灵活性合同补贴(ProductionFlexi―bilityContractPayment)。美国的这种直接补贴是最典型的脱钩收入补贴。生产灵活性是指采用了这种补贴方法之后,生产者无论生产什么,其所享受到的这种补贴都不受影响,因此具有充分的生产决策灵活性。

这种补贴的法律根据是19的联邦农业改进与改革法案(FAIR)。该法律对于种植小麦、玉米、高梁、大麦、燕麦、水稻和棉花的农民,按照基期的生产数量进行直接收入补贴。计算的方法是:按1991―1995年平均生产量(单产X面积)的85%,再乘以政府规定的单位重量补贴金额,由于1991―1995年的产量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农民所可能获得的直接补贴,只与在基期中(1991―1995年)所生产的产品类别和数量以及政府所规定的单位重量补贴

额有关,而与以后实际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没有关系。

以后,由于世界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能够按原来计划逐步减少直接补贴,反而大幅度地增加了补贴。原来预定的直接补贴支出总额每年为50亿美元左右,而到了,又在原定的基础上新增加了50多亿美元。8月13日,布什总统签署法案,美国政府向美国农民提供55亿美元的救济金,以补贴因玉米、大豆和其它谷物价格低迷而造成的损失。当然,这也是以美国中央财政出现巨额赢余为背景的。

具体的补贴幅度如何,以小麦和玉米的情况为例:经折算后可知,20小麦的补贴幅度为45.20美元/吨,玉米为27.56美元/吨。美国1990―1995年期间平均每公顷小麦单产约为3吨,玉米单产为7.5吨。按此计算,则基期种植小麦的农民每公顷土地的补贴额为115美元,基期种植玉米的农民每公顷土地的补贴额为176美元。

每个农民所获得的直接补贴总额每年最多不能超过4万美元。计算和操作过程很简单,因为并不需要调查农民的土地面积和单产,而只要知道农民的总生产量就行了,而每个农民在基期5年中的生产数量是有据可查的:在1991―1995年期间,实行的是差价补贴,农民必须出示生产数量的证明,一般是销售单据,包括粮食收购商的发票、粮食加工商和收储仓库的入库单据等。所有这些都已经是记录在案的。

上述办法是克林顿政府于年制定的农业法,其主要内容是自由种植和政府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需要特别关注的是于今年5月公布的有关美国新农业法规定,即在今后里,政府用于农业的拨款将达1900亿美元,比目前实行的农业法的开支增加了80%。除了对一直接受政府补贴的小麦、大豆和棉花等种植者增加补贴外,新农业法还将增加对其他农牧产品如花生、牛奶、峰蜜等生产者的补贴。农业法还决定将用于土地保护方面的费用增加80%,这也将使过去基本得不到政府拨款支持的畜牧产品、水果和蔬菜生产者等获得政府的支持。新农业法表明布什政府的农业政策发生重大转向。这项新农业法在国内遭到不少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将使美国的预算赤字大幅增加。与此同时,世界许多国家也纷纷批评美国增加农业补贴的行动。

(2)土地休耕保护计划(ConservationReserveProgram)。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最早是根据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案”,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耕地。1996年“联邦农业改进与改革法案”延长了这项计划,计划到,休耕保护土地3640万英亩。

按照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时间为10――。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鱼类和动物的栖息地,改善水体质量,保护土壤,改善农民景观等。进入计划的土地一是要休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植被绿化措施,包括种植多年生的草类、豆科草类、灌木或林木。

申请批准方式是:根据有关地区的农场服务局的通告,农民可以提出申请,申请也相当于投标,申请书中要提出农民对休耕保护每英亩土地的要价。当地农场服务局在收到申请的7――90天内给予答复。各县农场局要通告农民当地每英亩土地实行休耕保护计划所能够获得的补贴额。当地农场局和国家农场局对所有投标申请进行研究,研究其可行性和租金要价。对每个农民的补贴数额在50-50000美元之间,平均全国为5000美元。

1996年前,美国政府鼓励农民闲置部分耕地,借以减产保价。1996年,美国政府调整了其执行长达数十年的土地休耕轮作政策,转而对耕种面积放松了管制,实际上是支持了农民扩大耕作面积,并依靠其庞大的财政支持对农业继续给以各种相应补贴,以扩大生产,进而扩大出口,从而影响了世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自19美国“自由耕作法案”生效以来,农民自力更生的愿望反而越来越小,因为政府提供的一部分补贴在4年内竟翻了一番,据统计,美国政府共提供了总值高达305亿美元的补贴。对农业补贴持批评态度的人士认为,“自由耕作法案”和连续4年来对农业的巨额补贴,其初衷是让美国的农场主农步学会自己走路,特别是扶持那些家庭型的农场主。然而直到今天,人们仍然看不到美国农场主有任何自力更生的迹象。分析家认为,问题出在这些补贴的受益者并非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小农场主。据统计,每年70%的补贴都落入了所占比例为10%的最大农场主的腰包,补贴不但帮不了小农场主,反倒有利于大农场主吞并这些家庭型的小农场。

(3)农业灾害补贴。从政府支出的角度,美国农业风险管理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灾害救济政策:是根据每年的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情况确定的,属于一事一议性质的。各个年度之间变化很大。农民在播种时并不知道发生灾害后作用,被视为“绿箱”政策。(2)特大灾害保险政策:农民只需要对每种作物缴纳60美元的手续费,就可以参加。特大灾害保险的保险程度很低,只适用于实际产量低于正常产量的50%的情况。对于实际产量低于正常产量的部分的赔付率为55%,即农民得到的赔付金额为:(正常产量X50%―实际产量)x55%X价格。(3)多种灾害保险政策:从类别上看,可以细分为单个农场的产量保险、单个农场的作物收入保险、以县为单位的产量保险、以县为单位的作物收入保险等。由于不能充分满足WTO“绿箱”政策的标准,也由于美国的黄箱政策支出很少,因此美国主动地将此类保险政策支出列为黄箱政策。

(二)欧盟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

欧盟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主体是“蓝箱”(即介于WTO规定的绿箱与黄箱之间)政策补贴。其特点是按固定的面积和产量进行补贴,补贴的基本原理很简单,但是具体操作方法十分繁琐,对各种情况规定的十分详尽。

(1)按种植面积补贴。按照欧盟年农业政策改革计划,谷物的支持价格在两年之内共降低15%。而油料、蛋白作物则按照世界市场价格。为了部分地弥补价格降低对收入的影响,农民将按照面积和产量获得政策直接补贴(欧盟对谷物等的价格支持仍然存在,但是支持价格水平大大下降)。获得这种补贴的.条件是,规模较大的农场(谷物生产总量超过92吨),必须将土地休耕10%(休耕的土地获得休耕补贴);规模小于上述标准的小农场,不要求休耕义务但是可以选择自愿休耕一部分土地,并获得休耕补贴。大小农场自愿休耕的面积总量不限,但是享受休耕补贴的上限为耕地总面积的33%,超过的部分不给予补贴。

农民可以根据每年种植的各类作物面积的多少申请面积补贴。可享受面积补贴的作物包括:各种谷物,油料作物,豌豆、蚕豆等蛋白作物,麻类等纤维作物等。对其他饲草类作物、甜菜、饲料甜菜、马铃薯、草籽等,不给予面积补贴。每公

顷面积的补贴额,各种作物之间有所不同,不同地区也不同。这是因为,补贴标准是按照每吨补贴额与平均单产来确定的。不同产品的每吨补贴额不相同,例如,谷物为58.67欧元/吨,蛋白作物为72.50欧元/吨等。油料作物的方法更麻烦些,每年还不一样,2000年为81.74欧元/吨,20为72.37欧元/吨。计算单产时,不是象美国那样具体到某个农户,而是按一个地区的平均产量。在德国,基本上是以州为地区单位来计算平均单产。个别州的不同作物分为两个或更多的地区计算平均单产。按照德国的平均单产水平,2000年每公顷谷物和休耕地的补贴额经折算约为300―350美元。与此同时,有享受补贴权利的土地面积是按基础面积计算的。基础面积是1989、1990、1991年的三年平均值(分作物品种)。如果现在一个地区的实际面积大于基础面积,则单位面积实际补贴额按超过的比例减少。即面积补贴的总额是按照历史上三年的平均数确定后不变的,实际面积越大,超过基础面积的比例越大,每单位面积所能享受到的实际补贴额就越少。面积补贴的最小地块面积为0.3公顷,这也是休耕的最小地块面积,并且宽度至少在20米以上。休耕地上允许种植非食品原料,如用于化工的植物油、生物酒精、生物汽油、生物能源等。

此外,还有一些详细的操作上的规定。例如,农民必须书面申报种植情况和申请补贴,报至各个县的农业局。申报中要申明地块的位置、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和作物。并且如果农业主管部门要求,农民应当在万分之一的土地图上指明位置和证明。德国规定每年申报的截至日期是3月15日。对于申报中不遵守规定的,还实行惩罚措施。对于超报面积的,按超报面积的双倍削减补贴面积乃至取消补贴资格。

(2)休耕补贴。休耕补贴分为两种,一种是面积补贴中所涉及到的,每年同面积补贴一起申报,作为享受面积补贴的前提条件,大农场必须休耕10%;此外,大小农场均可以自由休耕。这种每年一次的休耕,享受与谷物同等的面积补贴标准。另一种是多年性休耕,至少休耕10年以上。100公顷以下的农场最多可以休耕5公顷,100公顷以上的农场最多10公顷。这种补贴的标准略高一些,德国每公顷为700马克。

休耕地的总体要求是:休耕地不能裸露,至少应当绿化,或者种草;休耕地不能施肥,不能施农药;休耕地除了可以生产非食品原料之外,如用于化工的植物油、生物酒精、生物汽油、生物能源等,不能生产别的农产品。

(3)环境保护补贴。对于在农业生产中采取了一定的方式,使得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则通过给予一定的补贴给予鼓励。环境保护补贴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至少5年,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具体又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1)生态农业。整个农场的生产活动必须全部按照生态农业的标准,也就是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畜牧业。所有产品要符合生态农业标准,并贴生态食品的标签。(2)粗放型草场使用,包括将耕地变为粗放使用型草场。要求的条件是:草场载畜量不超过每公顷1.4大牲畜单位,最少不少于0.3大牲畜单位;大幅度减少肥料和农药施用量;不转变为耕地。(3)对多年生作物放弃使用除草剂。多年生作物包括各种水果和葡萄等。(4)多年性休耕。如上述。多年性休耕补贴是列在环境保护补贴项目之下的。

(三)日本的直接补贴政策

日本对农民的直接补贴主要是2000年新出台的对山区、半山区的直接支付制度。这种措施应当归属于世贸组织规定的“绿箱”政策中的地区援助措施,因为符合两个基本条件:(1)受补贴的地区是有客观标准的条件不利地区;(2)补贴的额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超过地区由于条件不利所受到的损失。此项补贴的对象是处于根据有关法规划定的山区和半山区中的农田。对农田的条件要求包括:至少1公顷以上毗连成块,坡度大(水田1/20坡度,旱田8度以上),地块小而必须规整(大多数地块不满0.3公顷,同时地块平均面积小于0.2公顷),草地比例高(70%以上)的草地,有坡度的人工草地,其他特殊情况如农民老龄化比例高、撂荒比例高等。并不是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农田都可以享受补贴,对生产活动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包括:(1)其生产活动有助于减少或者避免撂荒(因为完全的撂荒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社会发展);(2)其农业生产活动要促进农村的综合发展,包括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等。

为确保直接补贴取得预期的效果,政府要求按村落签订协议,以村落为单位,全体村民参加,以求整体协调;对达不成村落协议的地方,也可以与单个农户签订协议。享受补贴的对象可以是农户,也可以是农户的合作组织。

补贴的理论标准是山区、半山区与平原地区的生产成本差异的80%。具体标准根据水田、旱地、草地和人工草地分别设定,并按陡坡地和非陡坡地设定两级标准。每个农户每年可以享受的补贴上限为100万日元。政府为此支付的财政总支出为700亿日元,其中中央政府330亿日元。可享受补贴的面积约为90万公顷,即平均每公顷约为8万日元(约折合为630美元)。这相当于欧盟普遍性的面积补贴的两倍多一点。最终的目标是将其生产力水平提高到邻近的非补贴对象区的水平,在时间上没有明确的限定,第一期为5年。

欧美国家实行直接补贴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补贴政策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来的价格支持和价格补贴的失败。价格支持措施效率很低,据经合组织测算,发达国家价格政策补贴的效率仅仅为25%左右,即政府通过价格支持措施每拿出1元钱,农民所能获得的仅仅是0.25元左右。与此同时,政府的财政支出包袱也因过剩库存产品的不断增加而日益沉重。欧美等国家从国内政策需求看,需要寻找补贴农民的更有效的方法。

2、世贸组织谈判要求在农业中采取更加自由化和市场化的政策。一方面,要减少国内支持政策对生产和贸易的扭曲影响作用,另一方面,又不能使得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因此,有必要改变对农民的补贴方法。

3、对农村社会和环境目标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无论是欧盟国家、日本还是美国,对农村环境问题、农村就业和农村社会发展其他有关问题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为了让农民不过度使用农村资源,或者为了使得农村地区不因农民的过度外流而荒芜,就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特殊的资助和补贴措施。考虑到欧美等发达国家财力雄厚,补得起,且农民群体在国内政治斗争中的巨大影响力,其对农业的补贴政策将长期存续。

4、欧美国家的直接补贴政策,是与其特殊条件相适应的。这些条件包括:(1)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强,农民在社会中所占比例很小,数量相对很小;(2)每个农场的规模较大,在美国更大,土地连片,种植较为单一,易于准确统计,也有可能按个进行研究;(3)农民和有关农业部门的素质较高,制度严密,不大可能出现舞弊及

政策的变形走样。

三、我国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

(一)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革的方向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绝大部分人口分布在农村,农产品价格历来关系千家万户,无论处于哪一发展时期,做好农产品价格管理工作一直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农产品价格改革的显著特征以“调放”为主。1996年以后,主要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市场。由于国内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民增收困难以及受国家财力制约,上调价格困难或下调价格阻力较大,矛盾比较突出,近几年价格改革则主要以“放”为主。目前政府管理价格的农产品已寥寥无几,棉花、蔬菜、水果、茶叶、肉类、木材、羊毛等其他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已主要由市场决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近期颁布的《中央定价目录》规定,目前政府仅对以下几种农产品价格进行适当管理:(1)中央储备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储备作为保证粮食安全、调控市场的重要经济手段,其购销价格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2)烟叶属行政性垄断商品,其收购价格由国家计委会同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制定。(3)按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每年初中央对粮食收购保护价提出原则性指导意见,具体收购价格水平由继续实行保护价收购的省(区、市)人民政府确定。(4)按照蚕茧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蚕茧价格放由省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管理,每年初由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蚕茧收购的预测价格,参照中央提出的预测收购价格,各省级政府制定具体蚕茧价格政策。此外,为引导棉花市场价格合理形成,促进棉花供求平衡,政府还定期发布棉花价格预测信息。

可以说,经过20年的价格改革,目前我国对农产品价格管理范围、内容已很小,农产品价格形成中市场的决定作用已得到高度发挥(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目前仍然通过干预价格、目标价格、门槛价格等多种价格管理方式对粮食、棉花、奶制品、肉类等大多数农产品市场进行干预)。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比较,我国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市场化程度已相当高。

当前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面临的问题,已不是放得不够,而是管理不够,政府职能“不到位”和“缺位”,管理观念及方式还没有切实转变;不是市场没有发挥作用,而是对发育不成熟的农产品市场的过分依赖,因不成熟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周而往复地生产的盲目性及产品“卖难”。可以说,以“调放”为主的20年农产品价格单边改革已基本走到尽头,今后农产品价格改革应该有新思路、新办法。值此时刻,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世贸组织规则中对农产品价格管理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尽量降低国外农产品冲击的负面影响,尽可能地保护农民利益,保持国内农产品市场基本稳定,促进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稳定发展,当务之急是要根据世贸组织《农业协定》中允许的政策空间,针对当前农产品价格运行中价格管理“不到位”、“缺位”和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建立政府调控有力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机制为目标,尽快研究我国农产品价格管理的对策。比如,如何健全农产品价格监测分析及预警体系,提供优质的价格信息服务?如何完善农产品储备调控体系,发挥中央储备粮稳定国内粮食价格的作用?如何使用保障性条款,积极应对进口数量急增的“数量触发”和价格急剧下跌的“价格触发”等情况的发生?如何规范农产品流通企业的价格行为和农产品市场交易行为,解决农民市场谈判中的不利地位。其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在价格和补贴方面如何调整现行的政策,用足用好8.5%及WTO允许的其它相关的条款。

按照《农业协定》以及中国货物贸易承诺和减让表中的规定,我国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出了承诺:一是增加了农产品市场准入机会,将非关税措施全部关税化,农产品关税并不断削减,对一些重要农产品进口实行一段时间的关税配额制管理;二是承诺对农产品价格支持控制在减让基期农产品生产总值的8.5%以内(以综合支持量AMS衡量);三是中国不得对农产品维持或采取任何出口补贴;四是在动植物检疫方面,放宽对美国西北七个州TCK病麦、柑橘等农产品的进口。上述承诺会使今后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价格联动整合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国内外价格水平的一致性将使国内农产品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这主要由于:一是国外农产品具备固有资源优势。我国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相对来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而发达国家在生产率、资源、技术、市场营销管理和资金上都具有明显优势。二是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水平仍将维持较高水平。《农业协定》虽然对削减国内支持和农产品出口作了规定,但由于发达国家减让基期的农业保护水平很高,削减后农业补贴金额仍较大。如美国AMS削减20%后,仍有每年191亿美元用于国内农产品价格支持,欧盟削减后的国内综合支持总量仍可达796亿美元,日本削减后也还有283亿美元。而我国减让基期的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粮食等一些重要农产品的支持甚至为负数。三是出口补贴是增加产品出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农业协定》虽对其进行约束和消减,但由于部分成员有巨大的基数,削减后仍可使用大量的出口补贴。如美国减让后的每年出口补贴仍达近6亿美元,加拿大3.6亿美元,而我国今后对农产品将不再使用任何出口补贴。

近期的工作重点要集中利用8.5%的支持空间继续坚持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同时调整粮食保护价收购范围,重点支持北方小麦和南方大米生产,确保口粮安全,保护农民利益。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农产品供求及价格形势,合理制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水平。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粮食收购保护价水平的确定应逐步按以下方式确定:收购保护价水平应当逐步按照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加上8.5%的国内支持量(AMS)的原则测算确定。同时,把改进对小麦、大米等粮食产销补贴方式,尽可能减少国内粮食市场人为扭曲,同时又保障农民收入。初步设想:国有粮食购销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具有经营资格的企业按照市场价格经营粮食。为保护农民利益,每年政府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情况、生产成本、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支持价格),同时通过市场监测计算各品种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从而确定差价补贴标准。当粮价过低时,农民可以持有售粮数量凭证(粮食必须售给有经营资格的企业),向当地基层财政部门领取差价补贴。为将差价补贴切实补到农民手中,主产区尤其是农业税收较多的地区,差价补贴可考虑直接抵减农业税。

(二)关于粮食市场化问题

目前粮食收购保护价问题的症结,在于反映市场供求不够及时、灵敏、价格偏高,流通领域限制过严,对粮食企业管得过死。现行粮食收购保护价的运作方式不利于调动国有粮食企业购销的积极性,也弱化了农民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种植结构的作用,最后导致了实行粮食收购保护价的品种阶段性过剩。按目前体制运作,购多销少,许多主产省将出现“收不了、储不下、卖不出、补不起”的波动局面。

粮食购销政策和流通制度,是影响农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制度。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规制和农业国际化发展需要,国务院批准从年开始由浙江省率先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试点。同年8

;月开始将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扩大到整个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6省2市将广泛实行粮食市场化改革。目前,粮改步伐很快,不仅在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推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也迅速展开。我们估计,如果粮改工作顺利的话,这种态势将在1―2年内在全国全面展开。也就是说,如果粮改不出现大的意外,我国极有可能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粮食购销市场化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这种状况,无疑有助于全面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然而,过去的经验与教训证明,粮改涉及方方面面,尤其是面临国内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连续3年下降,既要重视粮食市场调节的一面,更要防止“市场失灵”重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一面,从市场和政府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保证粮食稳定供给,全面促进粮改顺利实施。根据国际市场经验,粮食供求关系的协调,市场因素、微观变量起基础性作用,而政府因素、宏观变量则是保障条件。越是粮食全球化,这种辩证关系就越明显。按照2001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粮食主销区应充分利用经济实力较强的条件,大力完善粮食储备体系,尤其是国家粮食储备体系,是有效实行粮食调控的重要保障,随着一批国有粮食储备库的建立和启用,它将对推进粮改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在流通过程中,针对粮食风险基金到位率不高、使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手段等问题,必须完善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办法。加强对粮食市场供求行情的分析和监测,建立粮食预警预报决策分析系统,建立预报体系,构建预警网络,重视期货市场,预测粮价走向,对粮食供求格局尽可能做到“早知道”,这是沿海发达地区,也是粮食主销区粮改过程中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当然,中国粮食市场化全面改革还只是处在区域性试点阶段,浙江等地的粮改也只是取得了初步成功,但能否在较短时期内向更大区域推进,或者用较短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放开,实行自由化生产和经营,还需要全方位改革。特别是在中国“入世”初期(底以前),面临着国外优质粮食进口冲击,必须大力改革中国粮食购销体制,建立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控制为辅的中国粮食购销体制框架。同时还必须注意到,在粮食总产量连续三年减产的情况下,如何在东部沿海粮食主销区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之间,在南方稻区与北方粮区之间,形成一个客观上各有分工的专业化和区域化粮食生产格局与营建中国国内统一粮食购销大市场,对新时期中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发展以及融入国际农业大市场都有着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改革粮食收购保护价的基本思路:坚持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取消粮食定购任务,放开粮食市场,实行粮食经营主体认证制度,放开粮食收购价格,使粮食购销价格在市场供求中形成,国家主要通过专项储备,掌握必要的、适量的粮源,确保粮食安全。通过“放价保量”的改革,把粮农和国有粮食企业推向市场,增强粮农应变市场的能力,根据市场导向来安排生产;使国有粮食企业随行就市购销粮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来发挥主渠道和储备调节作用,能购得进、销得出。具体还应包括以下内容:(1)完全放开粮食价格,把保护价与市场价的价差,直接补贴给农民。(2)完全放开粮食价格,并在一定条件、一定范围内保留收购保护价。这类似于国外的目标干预价格。美国、欧盟的粮食价格是放开的,可是长期执行干预价格。所以,对粮食收购保护价是按市场化原则来进一步改革,是完善而不是取消。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在政治上主动,在经济上确定了粮农“最低收入保障线”,给农民吃了“定心丸”。(3)遵循价值规律,制定合理的粮食收购保护价政策。粮食收购保护价作为国家保护农民利益的一项特殊政策,应在粮食供过于求,市价接近成本或低于成本的情况下加以运用。收购保护价水平应当逐步按照国际农产品价格水平加上8.5%的国内支持量(AMS)的原则测算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应能弥补粮食生产成本并使粮农获得一定的收益。但是,保护价不应以确保农民增加收入为目标,应以保护粮食生产成本和粮农一定的收益(如10%左右的成本盈利率)为主要目的。当市场粮价极度下跌,低于粮食生产成本和粮农一定的收益时,国家应以略高于成本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以确保农民不会因粮价的极度下跌而亏本。(4)粮食收购保护价要与其他农产品保持合理比价,必须充分考虑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保护价制度应逐步将普遍保护粮食品种转为重点保护优良品种,这既利于促进粮食品质结构的调整,又利于粮食经营结构的优化。

(三)关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问题

欧美等发达国家不仅补贴总量很大,分摊到具体品种上也很大,如美国,仅“休耕补贴”玉米每斤就在0.2元人民币以上,而且大部分农产品都享有补贴。我国长期以来对农业并没有多少补贴,事实上采取的是负保护政策。加入WTO后,反而可以在农产品协议框架内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考虑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价格支持措施并不是一个好办法。一方面,价格支持措施扭曲市场价格信号,造成市场不平衡,造成贸易和市场竞争的不公平,也造成对自然资源不合理使用、过度使用和浪费性使用;另一方面,在保障农收入方面,效率也很低;国家拿出了很多钱,只有一小部分真正能够流到农民手中,大部分都在中间环节流失了,或者由于库存费用和产品变质而浪费掉了。与价格支持措施相反,直接补贴措施直接了当,不需要借助产品和市场流通过程,直接发给农民。政府用于此目的财政支出,没有中间环节的跑冒滴漏,全部为农民所获得。并且,在世贸组织谈判中,直接补贴尤其是美国式的直接补贴,是没有争议的“绿箱”政策,无论补贴多少,都不受世贸组织的约束,也不会引起任何争议。

2、汲取和借鉴欧美等国的经验,尽早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转为“绿箱”政策范畴的支出。表现在政策思路上,从价格支持补贴转为农民直接补贴,也即我国农业宏观政策要从改革以来以调控价格为主转而实行“绿箱政策”。同时,通过政府的财政支出和税收减免,逐步构建我国对农业的绿箱政策支持体系,以适当补贴的形式支持农业生产。“绿箱政策”的内容以一般政府服务、粮食安全、农业环保等为主要内容。在支持方法和途径上,应减少对具体农产品价格保护及其对市场机制的扭曲,增加提供农村长期发展需要的公共产品。例如,改变农村基础教育主要由农民、社区和基层政府提供经费的现状,在幅度增加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比重,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具体来说,一是一般服务补贴(支出),包括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培训、推广和咨询、检验检疫、营销促销;二是基础设施补贴(支出),包括土地整治、水利设施、能源设施、交通运输设施、环保设施;三是结构调整补贴(支出),包括农民转产、转业、由于结构调整引起的损失;四是收入稳定补贴,包括一些农产品保护价收购、生产保险、合作组织、价格或收入的稳定基金、农民社保;五是粮食安全储备补贴(

支出),包括受国家委托、农业粮食储备、农民或合作组织粮食储备;六是国内食物援助补贴(支出),包括对农村贫困人口、城镇失业人口如鳏、寡、孤、独、残人口及中小学生的食物援助;七是贫困地区援助补贴(支出);八是环保补贴(支出),包括森林、草原、土壤、水资源、野生动物、濒危动物、珍稀动物、湿地等保护支出;九是农业投入补贴(支出),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农贷利率;十是农业限产补贴,包括为保护草原而限制牧民养畜补贴、对农业生产者固定种植面积的补贴等。补贴对象可以是农户,也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事业单位、农场、产业化经营组织及其他法人。

3、补贴方式方法。在考虑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时,按以下先后步骤进行:(1)取消现行的农业三税,即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屠宰税;中央政府按核定的基期数额对地方政府进行转移支付(对发达地区可以不进行这种转移支付)。(2)取消教育费附加和“五统筹”范围的收费,对地方政府因此而减少收入,由中央政府按有关指数重新核定之后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3)取消村提留,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按村庄数量和人口多少核定固定补贴额,列入财政预算支出。以上三项,国家每拿出一元钱,农民就实实在在地少缴一元钱,就相当于增收一元钱。换言之,国家用于以上项目的支出,都相当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如果在此基础上,国家还有补贴财力的话,可以参照美国的脱钩补贴的方式,对农民进行补贴,计算补贴的基础可以采用税费改革中采用的土地面积和常年产量之积。

近期补贴重点和补贴机制:把改进对小麦、大米等粮食产销补贴方式作为坚持完善粮食收购保护价制度的重要内容,研究改进对粮食产销的补贴方式,尽可能减少国内粮食市场人为扭曲,同时又保障农民收入。初步设想:国有粮食购销体制实行市场化运作,由具有经营资格的企业按照市场价格经营粮食。为保护农民利益,每年政府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情况、生产成本、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粮食收购保护价(支持价格),同时通过市场监测计算各种全国平均市场价格,从而确定差价补贴标准。当粮价过低时,农民可以持有售粮数量凭证(粮食必须售给有经营资格的企业),向当地基层财政部门领取差价补贴。为将差价补贴切实补到农民手中,主产区尤其是农业税收较多的地区,差价补贴可考虑直接抵减农业税。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3

关键词:投资率;消费率;比例;协调

中图分类号:F832.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4-0141-05

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近年来投资和消费已成为调节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一般来说,投资是总需求中最为动荡不定的因素,而消费是总需求中最为直接的作用因素,从本质上来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最终消费需求是否扩大,而投资和消费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质量。如何在经济增长的动态过程中实现投资率、消费率的比例协调,在消费、投资的双拉动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改革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及消费率情况

1.1我国投资率的变化趋势

所谓投资率,也就是一国投资在该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对于我国的投资率,根据我国统计口径的不同有三种计算方法。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按生产法计算的GDP数据以及“全社会固定资产形成额”统计口径来计算我国的投资率(即文中的投资1),这也是我国特有的统计口径。其次,我们也可以按照国际惯例,通过使用按支出法计算的GDP以及“资本形成总额”构成的相关数据,来计算其他两种标准的投资率。在支出法计算的GDP里面,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这两部分,因此,在下面的图1和表1中,我们分别列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形成率(即投资率2)和固定资本形成率(即投资率3)的计算结果。

表1和图1为我国1978-2007年间按三种不同统计口径计算的投资率及其变动趋势,我们可以看出,投资率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占GDP的比重)和投资率3(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 的数值及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而投资率2(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重)的数值总体来说要比前两者要大一些,这是因为资本形成总额包含着存货投资的增加部分。

从所计算出来的投资率的结果来看,我国投资率虽然时有波动,但总的说来呈持续上升的趋势。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投资率明显要高于80年代初期,尤其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投资率更是逐年攀升,2005到2007年,我国的资本形成率分别为42.7%、42.6%和42.3%,均高于从1978至2007年的37.3%的平均投资率水平。

1.2我国投资率的国际比较

从横向上看,我国投资率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3及2004这两年世界平均投资率分别为20.7%、21.4%,均远低于我国近年来的平均投资率水平。世界上不乏通过一定时期的高投资使本国经济迅速增长的例子,但其投资率都没有达到过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样高的程度和持续如此长的时间。

按国际经验,投资率变化的一般趋势是:当一国的人均GDP水平极低,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时,投资率是很低的;而当一国的人均GDP达到一定水平时,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实现工业化的任务就显得非常迫切,这时投资率就会上升,而且要维持一段时间。只有当一国的技术装备水平特别是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上升到相当的高度时,投资率才会下降或在较低的水平上维持基本不变,也就是说投资率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类似“马鞍形”的运行态势。比如日本1952年投资率为21%②,1961年则上升到了40%, 1961—1973年日本投资率一直保持在30%-40%之间,平均为37%,1971年日本人均GDP超过了2 000美元,达到了当时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当日本基本完成了工业化之后,其投资率逐渐下降,2000年下降到25.2%。同样,拉美和东南亚的许多新兴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都相继出现过很高的投资增长率。2000年之前,新加坡的投资率一直高达35%左右,但2000年以后,由于该国的国民经济和科技水平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投资率则下降到20%左右。

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21世纪以来,中国、印度和韩国的投资率都比较高,其中,中国的投资率最高,近5年内都高达40%以上。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来看,应该说目前中国的投资率还处于国际经验所说的上升并维持一段时期较高水平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也许还会继续经历一段时间,因为高速的经济增长的确需要高速的投资增长来支撑。但尽管这样,过高的投资率和过低的消费率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注:关于中国的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有一些误差,但为了统一比较口径,凡引用《国际统计年鉴》的数据,在这里均不做改动。空格为《国际统计年鉴》缺失数据。

1.3 我国消费率的变动趋势

表3和图2即为改革以来我国的消费率情况,我们可以看出:1978—2007年我国的消费率变化呈现以下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改革以来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例呈较稳定的下降趋势;第二,从2000年起我国消费率下降呈加速趋势。在1981至1995年间的15年时间里,我国消费率从67.5%下降到58.1%,相当于每年下降了0.63个百分点,而从2000—2007年间的8年时间里,我国的消费率从62.3%下降到48.8%,相当于每年下降了1.68个百分点。

1.4 我国消费率的国际比较

大量统计资料表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的消费率是不同的。霍利斯•钱纳里和莫伊斯•赛尔昆(Hollis B. Chenery & Moises Syrquin, 1975)在其《发展的型式1950—1970》一书中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与不同收入水平相对应的消费率的标准值[1]。

注:表中+表示大约70美元,根据样本的构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美元以下的国家的中值略有变化;#表示1500美元,根据样本的构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以上的国家的中值略有变化。人均收入按1964年美元计算。

2007年我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8 934元/人,折合为美元后约$2 769/人,即使折合成1964年的美元计算,与钱纳里的标准值相比,我国近年来的消费率还是明显低于钱纳里模型中的标准值。我国消费率与其他国家消费率在时间横截面上的差别也相当明显。在相同的年份,我国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也低于主要发达国家水平;即使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消费率也偏低,如表5所示。

注:关于中国的数据与《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有一些误差,但为了统一比较口径,凡引用《国际统计年鉴》的数据,在这里均不做改动。空格为《国际统计年鉴》缺失数据。

2.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比例关系的分析

2.1我国投资率与消费率比例的变化趋势

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投资率和消费率存在着内在的一般演变规律: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提升,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相应下降;在工业化结束或经济进入发达阶段之后,投资率和消费率将趋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

改革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加快工业化进程,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投资率与消费率的变化基本符合钱纳里等人提出的工业化时期发展中国家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的一般规律。即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投资率和消费率也呈现出投资率不断上升、消费率不断下降的发展趋势。改革以来,我国的投资率已由1978年的38.2%逐步上升到2007年的42.3%,而最终消费率从1978年的62.1%逐步降低到2007年的48.8%。 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我国 “六五”期间(1981—1985年),最终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平均为66.4∶33.9,“七五”期间(1986—1990年)这一比例平均为63.9∶36.5,“八五”期间(1991—1995年)该比例平均为60.1∶39,“九五”期间(1996—2000年)该比例的平均值则降至为60.2∶36.6,“十五”期间(2001—2005年)该比例的平均值已降至为56.8∶40.2。总之,我国消费率和投资率的比例关系在按照工业化进程的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波动幅度不断缩小,变化轨迹渐趋平稳,如图2所示。

从前文中对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国际比较我们还可看出,现阶段我国投资率明显偏高,而最终消费率则显著偏低。也就是说,相对于我国目前的工业化进程和国际经验比较而言,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投资拉动的,而作为一国最终需求的消费需求却明显不足。

2.2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失衡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首先,较高的投资率有其合理和积极的一面。因为投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在我国经济处于追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过程中,尤其目前在全球经济萧条,我国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高投资率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的一面。在短期内消费结构还难以明显升级的情况下,高投资是带动我国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就业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另一方面,长期的高投资、低消费将增加金融风险,危及我国经济可持续性和协调发展。

2.2.1 投资与消费比例的长期失衡可能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从经济学上来说,虽然投资和消费在短期内都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实际上,投资只是一种相对意义的“最终需求”,它具有“名为当期需求、实为下期供给”的两重性。本期增加的投资既会扩大当期的总需求,又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成资本存量,从而增加下一期的总供给能力。因此,目前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扩大投资来保持经济增长,实现短期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但如果消费率长期偏低,没有和投资率形成合理的比例关系,就会使投资增长失去最终需求的支撑,进一步加剧我国的生产过剩,进而引发新的通货紧缩,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2.2.2 我国投资率不断攀升而消费率持续走低将会加剧我国经济运行的金融风险。投资的过快增长不仅可能会导致部分行业的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也会导致投资效率的下降。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的行业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必然导致一些企业出现亏损甚至破产倒闭,从而形成新的银行呆坏账;而投资效率的下降会导致企业还债能力的下降,进一步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

2.2.3 投资与消费比例失衡还会导致我国的就业弹性下降,失业矛盾加剧。近年来我国的政府投资主要偏向于水利、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资金密集的产业,但这些产业的投资增长相应创造的就业岗位有限,而对创造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因此这就导致了我国就业弹性下降。从我国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的高投资率使我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逐步上升,而较低的消费率却导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而第三产业对新增就业岗位的贡献却远远大于第二产业的贡献。因此,投资消费比例的失衡将会加大我国城镇的就业压力,使城镇就业和再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增长。

3.我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过低的原因剖析

目前我国高投资、低消费现象除了前文中提到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点:

3.1 我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投资的快速增长,但对消费增长的带动效应不大

我国政府从1998年起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手段是通过增发国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来刺激经济。经过若干年不断的追加投资,国债投资的累积效应逐步显现出来,一些大的基础设施项目表现尤为突出。如总投资262亿元的青藏铁路、总投资超过1 400亿元的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总投资近5 000亿元的南水北调工程、10多万公里的县际和农村公路改造工程[4]。这不仅直接增大了全社会投资的总规模,同时也对民间投资产生了带动效应。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形成了对建筑材料以及施工机械等的巨大需求,但转化为居民收入的比例不高,且不能增加后续就业,因此这种政府投资带动后续消费需求扩张的乘数效应不大。

3.2居民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我国当前消费和投资比例关系的根本原因

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养老方式及住房制度改革等几个因素导致近几年来我国居民预期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强,对未来作出悲观预期,预防性储蓄增加,现期消费减少,导致了最终消费率的下降。

3.3我国收入差距的加大制约了我国消费率的增长

改革以来尽管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目前,我国最富裕的20%家庭的收入占有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50.2%,而最贫穷的20%家庭的收入仅占社会全部家庭收入的4.3%[5],因此,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和穷人的消费能力不足是严重制约当前我国消费增长和消费率提高的主要原因。

3.4 我国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也是我国投资率持续走高的原因所在

目前我国投融资体制的不健全以及投资微观机制的预算“软约束”,致使我国出现了地方投资过热。由于对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不科学,重增长、轻发展,以致许多地方政府把GDP增长率作为主要的追求目标,而投资上项目则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在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中脱离国情、国力和现实需要,存在普遍的投资冲动,却很少考虑投资效益。加上一些地方政府热衷于搞“形象工程”以及“政绩工程”,其结果必然是消费和投资的失衡。

4.关于调整我国投资与消费比例关系的建议

如上所述,投资和消费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质量。而投资率和消费率若能按照其本身应遵循的内在规律协调变动,则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实现经济的最优增长。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过渡的阶段,投资率的提升空间有限,依靠扩大投资总量、提高投资率的政策措施刺激经济增长的余地不大;而通过优化投资结构、刺激最终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对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显现。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4.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树立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从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转变为注重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不仅如此,我们还要改进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逐步改变将经济指标与政绩等同、挂钩,对官员政绩考核过分看重GDP指标的做法,避免为片面追求GDP增长而置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于不顾的现象产生。

4.2 健全投资宏观调控体系,引导投资方向和优化投资结构

首先,要加快我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各级政府、各类企业的投资行为,强化投资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其次,健全我国的投资调控体系,政府应该按照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升级的需要,引导产业发展和投资方向;最后,各类投资主体应当以市场导向为主要依据,优化投资资源的配置。在投资结构优化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投资率,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水平。

4.3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降低居民支出预期,促进居民购买力的实现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改善居民消费取向,提高其购买力实现程度的关键所在。为此,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三大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覆盖面,提高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的社会保险参保率,完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降低人们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促进居民购买力实现。

4.4 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

投资与消费的结构失衡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简单地压缩投资,而在于通过积极地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切实不断提高各阶层居民的收入水平,使不断扩大的消费建立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的基础上。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点则是提高消费需求潜力大的城镇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由于目前我国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尚未健全,改革过程中政府对国民收入一次分配及再分配能力偏弱,导致了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因此,要想提高我国的消费率,必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用国民收入再分配手段加大对个人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力度,规范收入分配行为,调整不同收入群体分配结构,缩小收入差距。

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要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逐步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长期的经济增长来看,我国应主要靠消费需求的扩张来引导投资需求的增长,以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和良性的稳定循环。因此,我们应努力协调好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确保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转换,真正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1] 吴忠群. 中国经济增长中消费和投资的确定[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3):49~62.

[2] 霍利斯•钱纳里, 莫伊斯•赛尔昆. 发展的型式, 1950-1970[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3] 李建伟. 投资率和消费率演变特征的国际比较 [J]. 中国金融, 2007,(8):49~51

[4] 国家统计局综合司课题组. 如何看待我国目前的高投资率[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7):139~144.

[5] 乔为国. 我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成因及对策[J]. 宏观经济研究, 2005,(8):22~28.

[作者简介]雷辉(1973—),女,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国际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 篇4

一、化学课程设置形式的主流趋势是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并存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是课程设置的两种重要呈现形式。分科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含义基本一致,主要是继承某一传统学科的特点,以比较简约的方式将学科发展的序列通过概念、原理的组合展现出来,形成知识体系。综合课程的学习内容往往不限于某一学科,而是横跨几门学科,将相邻学科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形成一门新的学科。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从课程呈现形式来看,主要有四种情况:其一,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这种形式的课程设置中,综合课程是基础,分科课程是拓展和深化;[11]其二,以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的形式开设,但综合课程不作为分科课程学习的基础;其三,完全以化学分科课程的形式开设;其四,完全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

(一)开设综合课程和化学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是分科课程的基础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下页图1 之①),综合课程是必修课程,作为选修的化学分科课程(和其他理科分科课程)在综合课程的基础之上设置。分析的9 个国家和地区中,采取这种课程设置形式的最多,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安大略省、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韩国,不同国家和地区其综合课程内容以及化学分科课程的修习要求均有所不同。

美国9~12 年级为高中阶段,其当前高中课程设置可以概括为“必修+ 选修+ 计划”的模式。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必要而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为终身发展和成为合格公民打好基础;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而独立的研究计划则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科学研究能力和创造才能。选修课程既有学术性课程,又有大量职业性、生活性课程。其中学术性课程又分为基本水平、一般水平、先进水平和高级水平(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课程)四个不同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某一等级的课程。[12]美国高中必修课程中,化学课程内容集中体现在综合课程———科学的物质科学部分,各类化学分科课程属于选修课程,包括化学1、化学1(H)、化学2 和AP化学。非科学取向的学生可以分别选择修习化学1 或化学1(H),科学取向的学生可以选择修习化学2 和AP化学。

英国高一年级学生全部必修“科学”综合课程,在高二和高三阶段,他们可以选择修习其他分科课程,其课程设置的选择性很大,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没有法定的核心学习内容。对于英国全日制普通高中生来说,比较重要的是A水平课程。A水平课程是一种学术性课程,主要培养传统的学习技能,由两部分组成:高级辅助水平(AS水平)和高级水平第二阶段(A2)。通常学生在第一年选择四门学科学习,学习结束后参加考试,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AS水平证书。这时,学生可以选择结束A水平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在第二年继续A2 阶段的学习。在A2 阶段,学生通常从所学四门AS科目中选择三门继续学习,并参加该阶段考试,最终拿到完整的A水平证书。需要指出的是,AS证书既是A水平证书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一种有独立价值的证书,而A2 阶段的学习则不具有独立性。同一门学科AS、A2 考试都合格才能拿到一个完整的A水平证书。学生最后凭这三门A水平考试成绩申请英国的任意一所大学。[13]

加拿大安大略省从小学到高中的学制为12年制,其中包括小学6 年,中学6 年。安大略省的1~8 年级相当于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9~12 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中阶段。学生对化学的系统了解开始于9 年级,9~10 年级开设综合课程———科学,为必修课程,有学术科学课程和应用科学课程两种类别供学生选择。11~12 年级开设各类分科的科学课程(化学、物理、生物、环境科学等),均为选修课程。11~12 年级普通高中生有四种类型的化学课程可以选择修习:大学预科、学院预科、大学/ 学院预科、职业预科。不同类型的课程有不同的学业内容和要求。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的高中生也都要必修“科学”课程,之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各类相关的化学分科课程,包括化学1、化学2、化学3 和化学4。其中化学1 和化学2 是各自独立的选修课程,而化学3 和化学4 则属于相互联系的选修课程,即学生如果选修化学3,则必须进一步选修化学4。

韩国的高中阶段为10~12 年级。10 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修“科学”综合课程。11~12 年级学生可以选择修习包括化学在内的各类分科的科学课程。科学领域的一般选修科目有“生活和科学”,深化选修科目有物理Ⅰ、物理Ⅱ、化学Ⅰ、化学Ⅱ、生命科学Ⅰ、生命科学Ⅱ、地球科学Ⅰ、地球科学Ⅱ。

(二)开设综合课程和化学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不作为分科课程的基础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图1 之②),综合课程与化学分科课程(和其他理科分科课程)是并列设置关系,综合课程与化学分科课程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容水平层级关系。在所见的材料中,采取这种模式的是日本。

日本的高中理科均设置了综合课程,包括:理科基础、理科综合A(包含物理和化学相关内容)和理科综合B(包括生物和地理相关内容),同时还设置了各理科的分科课程,包括:一水平分科课程(物理1、化学1、生物1、地理1)和二水平分科课程(物理2、化学2、生物2、地理2)。日本高中生必须要在各类综合课程和一水平分科课程中共选两科修习,其中从这三类综合课程中至少选择一科进行学习。即,学生可以选择修习两科理科综合课程,而不选择任何理科分科课程,也可以选择一科综合课程,加一科分科课程。之后,学生还可以从物理2、化学2、生物2、地理2 四门分科课程中自由选修。因此,如果学生选择理科综合B学习,再从物理1、生物1、地理1 三门分科课程中选择一门修习,则整个高中阶段都不需要修习化学内容。如果学生对化学非常感兴趣,对化学学习还有更高的追求,则在其选修完化学2 后,还有数理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数理课程的化学主要面向以化学专业为志向的学生。这种课程设置形式既保障了一定的基础性,也体现了一定的水平梯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需要和水平的学生的发展要求。

(三)只设置分科的化学课程,不开设化学相关的综合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上页图1 之③),没有与化学有关的综合课程,化学以化学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置。在所见的材料中,芬兰和中国台湾地区在高中阶段只开设分科的化学课程。

芬兰高中课程设置为三个课程层次与三种课程类型。三个课程层次是学习领域(如环境与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学科(如化学)与学程(如化学的微观世界)。三种课程类型是必修课程、专业课程和应用课程。2003 年修订颁布的《普通高级中学国家核心课程方案》中,化学学科属于“环境与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共包括5 个学程(相当于我国的模块)。就课程类型来说,化学学科的“人类及生存(生命)环境的化学(KE1)”学程属于必修课程,其余4 个学程属于专业课程,包括:化学的微观世界(KE2)、反应与能量(KE3)、金属与材料(KE4)、反应与平衡(KE5)。这四门化学专业课程,学生可以选择多门修习,也可以一门都不选,学生只需要在所有的高中学科核心课程中选择的专业课程的数量达到最低限———十门即可。

台湾地区高中化学也是以分科课程的形式设置的。高中化学课程包含两种类型:基础化学课程和选修化学课程。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分布在五个学期,共14 学分。基础化学课程(含实验)又分为基础化学(一)、(二)、(三),各2 学分,总共在三个学期内完成,每学期至少2 学分,基础化学(一)、(二)要求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基础化学(三)则是仅理科倾向的学生必须修习。选修化学(上)和选修化学(下)分别设置在高三两个学期,各3 学分,同时高三还开设选修化学实验,也分在上下两个学期,各1 学分。高三一学年完成化学四门相关课程的学习,共可以获得8 学分。选修化学和选修化学实验都是仅理科倾向的学生修习。

(四)完全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不开设化学分科课程

这种课程设置形式(见上页图1 之④),高中阶段化学不开设分科课程,完全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呈现。在分析的样本中,只有法国属于这种课程设置形式。

法国高中教育从纵向来说分为两个阶段,即决定阶段(高一年级)和终结阶段(高二和高三年级)。以普通教育轨道为例,高一年级不分专业,学生从高二年级开始进行专业定向,分别进入文学专业、经济和社会专业以及理科专业。[14]在法国,化学学科在高中阶段一直是以综合理科———“物理—化学”的形式开设,属于公共必修课,高中一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面向法国高中阶段所有的学生,相当于我国的必修课程;而高中二年级和高中三年级的“物理—化学”课程则仅面向法国高中阶段所有理科专业的学生,相当于我国的选修课程。

基于分析可以看出,与初中阶段相同,高中阶段仍然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随着学科之间不断综合,世界上很多国家在高中阶段(主要是高一年级)开设化学综合课程(科学或综合理科),在高中阶段开设综合课程就如同初中阶段设置综合课程一样,正在逐步成为高中理科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然而,与初中阶段不同的是,高中阶段既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阶段,同时也是分流阶段,高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应该满足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因此高中阶段的综合课程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替代分科的化学课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高中学习的更高阶段,同时会开设分科的化学课程。

二、化学课程类型以并列式和分水平递进式设计相结合

综观国际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与化学相关的综合课程和化学分科课程均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这些化学课程类型的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递进式,其二是并列式。递进式设计的不同化学课程类型的水平上存在递进或进阶关系(如图2所示)。水平较低的C1 课程是水平较高的C2 课程的基础,C2 是C1 的进一步延伸或深化,即学生必须修完较低水平的C1 课程之后才能再修较高水平的C2 课程,进而可以继续深入修习其他更高水平的课程。递进式设计的化学课程对学生的修习时间一般都会涉及到年段的划分问题,即不同水平的C1 课程和C2 课程往往是在不同的年级或不同的学期分别开设的。

所谓并列式设计,即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组建相对独立的化学课程类目,各类化学课程之间没有水平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要等任意选择修习科目及修习顺序(如图3所示)。学生可以先选择修习C2,再选择修习C1 或其他,或者先选择修习C1 再修习C2 或其他,或者仅选择修习其中的任一课程C1 或C2。

从国际上来看,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化学课程类型都有分水平递进式设计,如美国的AP化学以化学2 为基础;英国的化学(A2)以化学(AS)为基础;韩国的化学Ⅱ需要在化学Ⅰ的基础上才能修习;日本的化学2 需要修习完化学1 的基础上进一步修习。

同时,在同一课程水平内容,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也对课程类型进行了并列式设计,即使不是在每一个学段内都设计多种类型并列的化学课程,也至少在高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学段内设计了可供学生并列选择的不同的化学课程。并列式设计的化学课程由于面对的学生对象不同,不同的课程之间一般也体现了水平上的差异,这有益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修习。从国际上各国化学课程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并列式设计的课程的选择一般是排他性的,即选择了C1 课程一般不会再选择C2 课程,除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了兴趣的转移或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变化。如美国的化学1、化学1(H)和化学2,其在美国高中化学课程体系中处于水平2(水平1 是全体学生必修的科学综合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任一课程进行修习。但是化学1、化学1(H)均没有设计更进一步的与之相关的递进式课程,如果学生想要进一步修习AP化学,则必须要选择修习化学2。加拿大安大略省根据学生学习轨道不同,在相同的课程水平内也设计了不同类型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修习。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根据学段分为三个水平,10 年级化学相关的课程为水平1,11 年级为水平2,12 年级为水平3。三个水平内部,均设计了并列关系的不同类型的化学相关课程。如,10年级化学以综合课程的形式开设,分为:学术型科学(SNC2D)和应用型科学(SNC2P);11 年级的化学课程分为:大学预科化学课程(SCH3U),大学/学院预科的科学课程;12 年级的化学课程则包括大学预科化学课程(SCH4U),学院预科化学课程(SCH4C),大学/ 学院科学课程(SNC4M),职业预科科学课(SNC4E)。9 个国家和地区高中化学课程类型和水平如下页表所示。

当前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的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之间是存在水平递进关系的,即选修模块的修习要以必修模块的修习为基础。然而根据现行设计,6 个选修课程模块之间是平行的并列式设计,即6 个选修课程模块之间不存在水平递进关系,这种设计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多样化,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修习顺序和选择组合的方式,有效保障了课程的多样化选择性,从而迎合个性多样化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由于各模块课程之间的并列关系,导致各选修模块课程内容深度拓展有限,理科9 个国家和地区高中化学课程类型与水平表化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受到较大限制,很多有深入学习化学意愿的学生没有机会进一步选择更高水平的化学课程。因此,我国高中化学选修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考虑进行并列式与递进式相结合的设计,以保证既有可供不同需要的学生并列选择的选修化学课程模块,同时增加部分化学课程模块的水平梯度设计,增设高水平化学选修模块课程,这对于学生提前了解将来从事的专业领域,判断自己的真实特长和需要极有帮助。

三、化学课程设置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基础

化学是科学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国际科学课程设计的指导理念是科学素养,因此中学化学课程设计重视基础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国际高中化学课程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基础,即学生学习的化学课程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完全不同,但都符合高中毕业水平要求。

综观现有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化学学科的基础性的设计并不完全相同,但其必修课程设置中都安排有化学学科基础内容的学习。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将科学或综合理科等综合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获得化学学科的基础性学习,而将化学分科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不同的发展需求,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这与我国当前高中阶段完全的化学分科课程设置并不相同。

进一步分析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础性化学课程类型,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化学课程,满足学生的基础学习,即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化学内容学习,从而具备个性化基础。这种个性化基础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是课程选择性的重要体现,也体现了“学生发展为本”和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教育理念。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性”的内涵大大扩展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的内容才叫基础,基础也可以有个性差异,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可以具备不同的化学基础。如日本高中生化学基础有六种类型:其一,不修习任何相关化学的课程(选择修习理科综合B,再选择物理1或生物1 或地理1);其二,修习理科基础和化学1;其三,修习理科基础和一门其他理科分科课程(物理1 或生物1 或地理1);其四,修习综合理科A(含化学)和一门其他理科分科课程(物理1 或生物1或地理1);其五,修习综合理科A(含化学)和化学1;其六,修习理科综合B和化学1。加拿大安大略省,即使是学生必修的科学综合课程也分为学术型科学和应用型科学供学生选择作为基础性学习,其他阶段则设置了大学预科化学、学院预科化学和职业预科化学,供不同发展轨道的学生选择修习。

我国当前高中化学课程也已经开始重视塑造学生的“个性化”基础。课程实施首先要求学生必修两个模块的化学课程建立共同基础,之后允许学生从6 个选修模块中任选1 个模块修习,达到高中化学毕业水平,从而满足塑造学生“个性化”基础。我国当前高中化学课程对满足学生“个性化”基础发展的的追求与国际趋势是一致的,但是与当前国际上这种更彻底的“个性化”基础还有一定差距。

四、高中化学分科课程多属于选修课程,且以轨道式选择为主流

经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高中化学课程结构设计具有选择性,是国际化学课程设计的一种趋势,即从掌握的材料来看,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化学课程都设置了可供不同学生选择学习的化学课程类型。同时化学分科课程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高中课程中一般不是必修课程,而是完成理科(或科学)综合课程的学习后,供学生自由选择修习的选修课程。一般来说,高中化学课程开始允许学生选择修习的时间点是11 年级(相当于我国的高二年级)。

关于国际上化学课程选择修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轨道式选择,其二是学生兴趣选择。

所谓学生兴趣选择,就是根据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化学的初步了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化学课程门类进行深入学习,芬兰、日本等国家化学课程的选修方式为兴趣选择。

所谓轨道式选择,主要是依据学生将来的发展轨道和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修习相应的化学课程。一旦学生确定了将来发展的轨道,如就业或者升入理科方向的大学,其需要学习的化学课程也就确定了。事实上,这种选择方式让学生选择的不是要学习哪一门化学课程,而是选择将来发展的方向或从事的职业。这种选择方式中,学生学习的有关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对学生的发展和前途更加负责。很多国家的化学课程的选择性已经与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建立了密切关系,即采取轨道式选择,如法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以加拿大安大略省为例,学生可以选择以下任一轨道,选择修习不同类型的化学课程,均可达到高中化学毕业水平:(1)10 年级科学课学术型→12 年级化学大学预科→11 年级化学大学预科;(2)10 年级科学课学术型→11年级化学大学预科→12 年级科学大学/ 学院预科;(3)10 年级科学课学术型→12 年级化学学院预科;(4)10 年级科学课应用型→12 年级化学学院预科;(5)10 年级科学课应用型→12 年级职业预科。

目前我国高中化学课程共设计了8 个模块,其中允许学生任意选修的模块有6 个,我国高中化学课程类型数量之多,可谓是世界之最。并且,我国化学课程的选择模式确实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我国当前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设置已经实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的目标。然而化学模块课程的数量,特别是选修模块的数量相对较多,对现行的学校管理制度、教学设备和资源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冲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很难拥有自主选择权,而通常是以一个学校为单位选择学习,甚至有的以一个城市、省为单位选择特定的模块学习,这实际上是与模块设置的初衷相违背的。另外,不同模块之间的价值和水平并非完全等值的,甚至差别非常大。因此,通过学生选择学习的模块数量来确定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就必然引起不合理的质疑。

教师教育改革国际比较与启示 篇5

一、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比较

教育改革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教师教育的革新则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发达国家间的教育的竞争实质上是师资的竞争, 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师资队伍建设。

1.美国。美国的教师教育分为两个重要阶段:一是大学的教师培养;二是在职培训。两者是相互连续的, 即使你修完了大学的全部课程, 也不能说你已经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要想成为终生优秀的教师, 必须要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技术,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度专业化的教师。1994年, 克林顿政府颁布了两项有关教育改革方面的联邦教育法, 其中, 明确指出要重视教师教育和教师专业智能的开发, 提出:到2000年, 全国教师必须改善他们的专业技能并能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 以及面向21世纪, 教育所有的美国学生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加强未来教师的专业技能训练, 特别是要掌握运用计算机从事教学的技能。

2.日本。进入90年代后, 日本把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作为教师教育的关键。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能力, 文部省把教师的培养培训分为三个阶段:培养、任用和进修。近年来, 日本教师教育 (培养、任用、进修) 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 从以前的“学校体系”转化为对教师素质能力的重视。从2000年起, 要求未来教师要具有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素质, 要擅长于教学方法的运用, 能很好的理解孩子的心灵烦恼, 富有人际交往经验, 熟悉现代课题和国外的情况, 善于进行综合性学习指导。

3.英国。英国1995年的《竞争力白皮书》中就明确指出要对现行的教育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将教育部和雇佣职业训练部门合并, 并设立了“教育与就业部”。

二、发达国家的教师进修制度比较

(一) 发达国家教师进修的内容和方法比较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发达国家教师进修形式日益多样化, 有短期的和长期的, 有脱产的和非脱产的, 有函授的和面授的, 有正规的和非正规的, 有校内的和校外的, 有公费的和自费的等。各国的在职教育进修大致分为两种:一是为了获取资格和学位;二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1. 英国。

英国的教师进修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取得教师身份、获取教师学士学位;一种是为在职教师进修, 可以获取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通常是进修者通过一年的学习可以获得一般教育学士学位, 如果要想取得高级教师教育学士学位还需要一年的在职进修。教师进修的种类很多, 包括函授、个别讲习、专题研讨会、短期的夜大、短期的周末课程、一学期的进修课程、广播电视课程、假期进修课程、一年以上的进修课程、非正式的研究和集体活动等。

2. 法国。

法国教师进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师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取得更高一级的教师资格;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教师进修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其中, 小学教师的长期进修通常为一个学期, 中期进修为六周;新任教师必须在师范大学或教育学院实习一年, 督学也要参加短期实习;初中教师的进修分为:短期进修 (2~3天) 、综合进修 (4~16周) 、派往企业进修 (6周) 、大学的不定期进修、专门学科的再教育等;高中教师的进修分为短期进修 (2~10天) 、派往企业6周的中期进修、在国立数学研究所平均每月1~2天的进修;中等职业教育教师的进修包括派往企业为期1年的进修、派往企业3~15天的短期进修、单日进修、参加教育研讨会等。

3. 德国。

德国的教师进修大多是在州立教师进修机构进行, 主要以教授教育方法、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技术为主, 也有环境教育、情报技术教育、外国人子弟教育。教师进修的方式多种多样, 包括义务参加政府教育团体、各个学校举办的各种研讨会、观摩课、讲习会和各州教师进修中心举办的各种继续教育活动;教师为了获取更高一级的资格可以请长假到大学或教育学院深造;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商谈、训育活动、新情报技术、通讯媒介教育、特殊教育、环境教育、和平教育等。

(二) 发达国家鼓励教师进修的主要措施比较

1. 更新教师资格证书。

美国规定所有的教师资格证书都有有效的适用年限, 超过有效期限的必须进行证书更新, 否则证书就会作废, 同时也就丧失了教师资格。教师资格证书的更新是以专业发展为依据的, 一般教师资格证书5年更新一次。如果只是为了保持目前的资格证书, 必须在有效期内参加学习获得所有的学分。

2. 资助教师进修。

为了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方法鼓励教师进修。如美国的短期教师进修免费;英国的教师长期进修费用由教育科学部承担, 进修的教师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津贴;德国的教师可以享受公假, 教师的进修费用由学校负担;日本的教师进修可以向学校或者教育委员会申请费用, 也可以带薪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

3. 带薪休假进修。

美国有些学校规定任教6年后, 可以申请休假1年从事进修活动;英国的教师任教7年可以获得1年的带薪进修的机会;德国优秀的教师可以获得带薪去大学或研究机构进修1年;日本的教师通过申请可以去大学、理科教育中心或者教育研究中心进修深造;俄罗斯的教师可以带薪脱产攻读博士学位。

三、启示

(一) 严格控制教师“入职”门槛

目前, 虽然各个国家对教师的入职门槛要求各有不同, 但都离不开“高学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国外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为:学士、硕士以上学历, 企业工作经验, 甚至有些学校还要求博士学历和工作经验。而我国主要看学历, 对企业工作经验没有太多要求, 至使我国大部分教师均是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二) 重视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 国外许多高校都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并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德国把教师的进修写进了法律, 规定职业教师每年至少有5天时间可以带薪参加各种在职继续教育, 可以教师自己申请, 也可以学校组织。英国特别重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个提高, 自2001年10月起就建立了“高校教师发展局”, 组织教师进修和各种培训, 同时, 为了帮助高校教师解决其在专业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还专门建立了教学网络。美国社区学院每年均为教师参加进修和培训提供经费支持, 同时还为教师寻求长期或者短期去国外访学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群.教师教育创新的政策与实践-2007年国际教师教育研讨会综述[J].国际学术动态, 2008, (4) :5-6.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6

1 文献综述

Beasley研究发现,未发生财务报告舞弊的公司比发生舞弊的公司有更大比例的外部董事;董事会规模越大,公司越可能发生财务报告舞弊。Gelb和Zarowin的研究显示公司信息披露的决策影响了公司有关信息体现在该公司股票价格上的速度。Eng和Mka的研究显示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与管理者持股比例负相关,与政府持股比例正相关,而与大股东持股比例不相关;外部董事增加会减少公司信息披露;而且发现大公司以及负债率低的公司披露更多信息。何顺文、黄家信对香港企业的调查表明,董事会中家庭成员的比例与公司自愿披露程度负相关,公司规模、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与公司的自愿披露程度成显著正相关。薛祖云、黄彤的研究认为监事会规模较小,以及灰色监事和名义监事的独立性差可能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控的原因之一。杨克泉、卢益群认为,公司治理结构下的董事会结构与会计信息透明度有重要关系。

Ho s s a i n和Ad a m s的研究显示,马来西亚上市公司所有权集中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成负相关关系。Raffoumier的研究表明瑞士上市公司所有权分散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成负相关关系。Chau和Gary的研究认为中国香港和新加坡上市公司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Fa n和Won g的研究表明大股东控制了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报告政策,常利用对会计行为的控制影响中小投资者的决策。林钟高、吴利娟研究认为,在现实中绝大多数激励合同满足单调性,管理人员的报酬随企业利润的增加而增加,使得代理人应承担的风险大于当激励合同同时依赖于利润和外生变量时代理人应该承担的风险,也降低了管理层造假来获取其他收益的机会成本,从而使管理层产生编制虚假信息的动机。

2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关系的比较

2.1 股权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Mitchell研究美国股权结构发现,股权越分散,信息披露水平越高。Schadewitz和Blevins认为股权集中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显著负相关。La Porta等发现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报告质量负相关。Chau和Gary的研究显示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显示了由内部人或家族控制的公司披露的信息会更少。Hos sain和Ad a ms通过对马来西亚吉隆坡股票市场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所有权集中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成负相关关系。En g和Ma k考察了在新加坡的158家上市公司不同所有权结构和董事会构成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影响,研究显示公司治理程度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明显正向关系。

美国的股权持有者主要集中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并参与公司的治理,其股权分散程度比较高。总体来说德国、中国、新加坡的股权相对来说比较集中,特别是中国的香港地区,大部分为家族式企业,股权非常集中,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公司股权分散程度比较高。

2.2 董事会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2.2.1 董事会规模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董事会规模被认为是董事会特征中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Jenson认为,规模大的董事会效率更低且更容易被管理层所控制。Kor n和Fer r y对全美200家最大公司的董事会规模进行了调查,结果是13~14人之间。国外的很多研究也表明董事会规模在7~12人之间是比较合适的。据最近关于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的调查显示,董事会的平均规模是11人。赵选民的研究表明,董事会规模过大和执行董事比例过高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更大,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之间可能也存在负相关关系。Jenson提出,一个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更容易发挥监控职能,而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更容易被总经理控制。Alexander指出,相对于规模较小的董事会而言,规模较大的董事会通常更是多样化,更容易没有凝聚力和发生争论。Beasley也发现董事会规模与财务报告舞弊正相关,即董事会规模越大,财务报告舞弊发生的可能性亦越大。

2.2.2 监事会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薛祖云、黄彤认为监事会规模较小,以及灰色监事和名义监事的独立性差可能是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失控的原因之一;董事会、监事会会议更大程度上起灭火作用;持股董事、监事人数较多的董事会、监事会在监督会计信息质量方面会更有效。Simon和Kar发现存在监管委员会的上市公司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具有显著正相关。德国公司的监事会是凌驾于董事会的上位机构,董事会是下位机关。日本的监事会地位则比较低,监事会是一个与董事会平行的机构,监事会的监督是一种平行监督。美国公司虽然不设监事会,但在董事会中有一个高级主管委员会,负责日常的监督事务。我国公司监事会成员多数为内部人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对股东大会负责。德国监事会的权力非常大,居于大陆法系各国公司监事会之首,而我国和日本监事会的监督权力相对较弱,监事会与董事会的权力界限清晰,监督权局限于业务监督和财务监督。

2.3 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蔡宁、赵选民等的研究也表明,独立董事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没有显著的关系。据科恩—费瑞国际公司2000年5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美国公司1000强中,董事会的平均规模是11人,独立董事高达9人。可见美国独立董事的比例相对比较高。而新加坡独立董事占董事会1/3的比例。日本独立董事比例占董事会1/2的比例。相比来说,美国、新加坡、日本独立董事的比例较高,澳大利亚、中国的独立董事的比例最低。

2.4 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卡伯瑞(Cadbury)报告总结了关于审计委员会的研究成果和美国的经验,指出审计委员会证明了其自身价值,并成为董事会的一个必要委员会。杨忠莲和殷姿的研究认为,舞弊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比非舞弊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的可能性要小,即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有可能减少财务舞弊。

美国的审计委员会大多由独立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的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较好地保持了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并且审计委员会直接代表董事会行使职权,提高了工作效率。德国的审计委员会是监事董事会下的一个专门委员会,并直接对监督董事会负责,审计委员会对相对管理董事独立,与管理董事会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能较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对公司管理当局的监督作用,但审计委员会易受大股东的操纵。日本设置审计委员会但没有要求审计委员会必须设置专职审计委员, 即审计委员会可以全部由兼职的独立董事担任。总的来说,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审计委员会容易被大股东所控制,更多地代表了大股东的利益。

2.5 董事长和CEO两职合一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

Dechow等对美国董事会进行研究发现,内部董事比例越高,或者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同一人,公司越可能因为违规而受到处罚。在欧洲,到1995年,董事长和CE O这两个职能的分立已经出现在78%的企业中。只有在日本,CE O依然在继续升任董事长,董事会几乎全部由支薪经理即内部人组成。

德国采用双层董事会制度,董事和管理层是完全分离的,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两个职位也完全是分设的。澳大利亚的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是由两人分任的。但在美国80%的上市公司董事长与CE O一人兼任,分离领导权的做法则不常见。据吴际莲2004年对我国2001年沪、深两市301家上市公司进行的统计,两职完全合一的上市公司有45家,两职部分分离的上市公司有97家,两职完全分离的上市公司有159家,到2001年两职完全分离的上市公司有52.8%,虽然比1998年改善了许多,但是两职合一的情况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出现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现今很多公司意识到两职合一的弊端,所以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实行两职分开。

参考文献

[1]薛祖云, 黄彤.董事会、监事会制度特征与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6 (15) :84-89.

[2]杨克泉.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机制内生研究[J].财会通讯, 2007 (3) :83-87.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7

一、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改革发展

(一)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 (1982-1993年)

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成立, 并在1984年2月颁布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这个时期的会计制度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特色, 以简单的资金平衡理论作为会计恒等式, 记账方法以资金收付记账法为主, 也可以选用借贷记账法。

(二) 《保险企业会计制度》时期 (1993-1998年)

1993年, 财政部结合保险行业经营特点及管理要求, 在《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颁布了《保险企业会计制度》, 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 其重点主要体现在确立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会计要素体系, 实行了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原则, 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借贷记账法和国际通行的会计报表体系。

(三) 《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时期 (1998-2001年)

随着《保险法》实施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国内保险市场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在客观上要求会计制度与之相适应, 做出新的规范。因此, 1998年12月8日, 财政部对原制度进行了修改, 颁布了《保险公司会计制度》, 于1999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有:重新定义保险业务分类、分险核算;对各类损益类科目的会计处理进行了确认原则和处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会计报表体系。

(四)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时期 (2001-2006年)

200l年11月27日, 财政部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于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改革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 主要体现在实现了会计要素的重新界定以及相关的确认和计量;采用国际上普遍遵循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某些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增加了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 完善了会计信息披露, 等等。

(五) 《企业会计准则》时期 (2006至今年)

2006年2月15日, 财政部颁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于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实行。新准则第一次确认了有关保险行业的会计准则, 包括《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意味着我国保险会计制度向准则导向的方向发展。新准则重新严格界定和明确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确认条件;改变了投资的分类方法和计量原则;有条件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规范了资产减值的提取;提出了更严格的披露要求。

至此, 保险会计制度实现了国际惯例的趋同性与中国特色的创新性相结合, 有助于提升我国保险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促进经济发展。

二、保险会计制度的国际比较

(一)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于2002年5月决定分两个阶段对与保险相关的会计问题建立相应的会计框架。第一阶段包括国际财务报告标准4 (IFRS 4) , 以及广义上的国际会计准则32 (IAS 32) 与国际会计准则39 (IAS 39) , 分别给予财务工具的披露与引进它们的认可与测定以一定的指导。第二阶段将会注重于测量保险负债这个具有高度争议性的问题。

根据IASB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 IASB所制定的准则是为编报通用目的财务报表 (general purpose statements) 服务的。因此, 保险会计准则同样应限定于通用目的的财务报告, 而不是法定的财务报告, 以确保保险行业会计和其他行业会计处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 美国

美国保险会计准则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6月以前, 保险企业主要遵守法定保险会计准则;第二阶段是从1982年6月至今, 保险法定会计SAP与保险公认会计准则GAAP并存的双重规范双重财务报告的阶段。

1982年6月,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发布了第60号财务会计准则 (SFAS, No60) “保险企业会计核算与财务报告”, 从而诞生了保险业的公认会计准则。从此以后, 保险公司一方面要遵循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所制定的一般会计准则 (GAAP) , 编制基于通常目的的财务报告, 以提供给企业的外部财务信息用户;另一方面还要按法定会计准则编制法定会计报表, 以提供给保险监管当局用以评价企业的偿付能力。

(三) 英国

英国并无专门的保险会计准则, 因而其财务报告主要遵循由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会计实务公告 (Statement o Standard Accounting Practice, SSAP) 的相关规定, 并参考英国保险协会 (Association of British Insurers, ABI) 推荐的会计处理公告 (Statement of Recommended Practice, SORP) , 同时其对外信息披露还必须遵循英国1985年颁布实施的《公司法》。

(四) 德国

德国没有单独的会计准则, 其对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存在于《商法》, 而对保险行业的规范皆出于《保险业监督法》。

德国会计规范的一大重要特点就是税务会计对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深远影响, 法律规定了财务会计对税务会计的决定性原则, 也就是税务会计要尽量顺从财务会计的方法, 同时又规定了税务会计对财务会计的反作用原则, 以保持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在处理上的一致性。

三、启示与建议

通过上述对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改革发展以及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保险会计制度的现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 本文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保险会计制度规范建议如下:

(一) 与国际惯例接轨, 实现保险会计制度规范的系统性

国际上, 主要发达国家对保险会计规范的系统性要求非常高。而我国保险业多年来依据的是行业会计制度和中国保监会制定的行业文件。我国保险业在会计规范方面, 于1993年颁布《保险企业会计制度》、1995年颁布并实施《保险法》、1999年颁布了《保险公司会计制度》、2001年实施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2006年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6号———再保险合同》, 这些会计规范都是针对政府部门对保险业的监督而制定的, 在部门规章和法律条文中存在重叠, 没有系统性实施细则。因此必须加快保险会计制度向准则导向的发展步伐, 尽快根据保险业行业特点进一步完善保险会计制度规范。

(二) 区别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 实现保险会计规定与监管规定分离

会计目标是企业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本出发点, 我国会计准则规范的目标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实现了有机结合, 并且与IASB以及美国等主要市场经济主体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 其核心是真实、公允, 满足投资者等决策需要。而监管目标与会计目标并不一致, 其主要是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会计目标与监管目标之间存在差异, 势必影响到相关会计规定或者监管规定。例如我国保险公司过去一直是按照保险监管部门的法定精算规定计提保险合同准备金的, 由于法定精算规定是根据保险审慎监管要求设计的, 因此保险公司据此计提的准备金一般都远远超出其实际应承担的保险负债。正如美国FASB主席罗伯特·赫兹等人指出:会计准则制定应当保持独立性, 不应逢迎准则规定可能带来的政策影响, 那种希望修改会计准则以美化企业财务报告结果进而促进金融稳定的想法, 只会干扰会计准则制定, 并导致投资者无法获得投资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反而有损于金融稳定和有效监管。由此可见, 只有会计规定与监管规定分离, 才能同时兼顾会计目标和监管目标, 才能既维护投资者利益, 又实现监管目标。

(三) 以具体规则而不是以原则为基础, 提高保险会计制度规范的可操作性

从会计准则的结构来看, IAS、SFAS、SSAP都是按每个专题分别制定, 不分层次结构的, 制度的设计以具体规则为基础, 具较强的可操作性。而我国会计准则从纵向上分为两个层次, 即基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和应用准则 (具体会计准则) , 具体会计准则又分为通用业务会计准则、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特殊业务会计准则和特殊行业会计准则, 制度设计以基本原则为基础, 可操作性不强, 难以掌握尺度。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在不违反本制度的前提下, 可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 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事实上, 保险业有其特殊性, 其相当多的确认计量 (如保险负债) 依赖会计假设, 若不制定具体的操作规范, 极易成为盈余管理的手段。

因此, 要实现准则和制度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的互动关系。以准则确立原则, 以制度规定具体操作;准则要相对稳定, 制度及其补充规定要相对灵活;准则和制度中相同内容的规定必须一致。

摘要:进一步完善保险会计制度已成为行业发展和市场监管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对我国保险会计制度的改革发展以及国外主要发达国家保险会计制度的现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 提出完善我国保险会计制度规范的建议。

关键词:保险会计,会计准则,保险监管

参考文献

[1]厉文世, 顾兆峰.保险国际会计准则追踪[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 (11) :41-42.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8

一、我国铁矿企业资源税费基本情况

(一 )税费负担呈上升态势

近年来, 我国铁矿行业税费政策主要经历了两次调整:一是实行增值税转型,上调矿产品税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新购进设备所含的进项税额允许抵扣,但矿产品增值税税率由13%上调至17%。二是降低铁矿石资源税减征比例。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 调整锡矿 石等资源 税适用税 率标准的 通知》(财税〔2012〕2号 ), 自2012年2月1日起 , 铁矿石资源税由减按规定税率的60%征收,调整为减按规定税率的80%征收。

受政策调整、矿产品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我国铁矿山企业税负呈持续上升态势。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31家重点矿山企业平均销售税费负担率从2009年的约18.3%增加到2013年的25.2%。

(二 )增值税占企业税费总支出近一半

长期以来,我国铁矿行业税费种类较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铁矿山企业除了要缴纳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等15种税收外 ,还需承担矿产资源补偿费、排污费、水土保持费等十余项非税支出,其中有些非税支出属于地方政府自行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或政府性基金。

从支出结构来看,税收支出在我国铁矿山企业税费总额中占主导地位。从支出科目来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资源税占企业税负总额比重较大。根据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31家重点矿山企业税收支出占企业税费支出总额的约81.2%,其中,增值税占46.8%,资源税占15.9%,企业所得税占10.7%。

二、我国铁矿企业资源税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资源性税费存在重复计征问题

现阶段,中央和地方关于矿产资源、水资源、环境等资源环境类税费存在重复计征的现象。对于矿产资源,国家除了征收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探矿权采矿权价款等,个别地方还自行设置征收一些行政性事业性收费。例如,甘肃省某县对铁矿企业征收矿山管理费,仅此一项收费就超过了资源税征收标准。综合计算,企业生产一吨铁精粉的税费成本竟然高达300元。这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企业不得不经常性停产。

(二 )增值税抵扣范围有限

对于铁矿山企业,一般基建期较长,且进行大量设备采购,但却不能产生销售收入,导致企业在建设期存有大量的留抵进项税;当企业进入生产期后,又面临可抵扣的进项税很少的尴尬地位。因此,相比一般制造业企业,矿山企业的增值税负担偏高。

(三 )资源税政策有待调整

铁矿石资源税自1994年开始征收, 根据矿山类型和等级,标准为每吨2元至30元。自征收以后,铁矿石资源税政策根据矿山企业情况不断进行调整。2002年,铁矿石资源税按规定税额标准的40%征收,2006年调整至60%,2012年又上调至80%。现阶段,由于铁矿石价格持续下跌,2013年,31家重点铁矿山企业资源税占企业税负总额从2011年的11.8%增加到2013年的15.9%。因此 ,资源税减征标准亟待调整。

与此同时,经过20多年的连续开采,我国铁矿企业的资源状况及采矿条件均发生很大变化,现行资源税等级标准已无法体现资源本身价值; 从量计征未考虑资源品质差异,不利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

(四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抵扣制度需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规定提取的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的专项资金,准予扣除。但是,目前我国的法律、行政法规中,还没有明确有关矿山企业提取专项用于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等方面资金的相关税收规定。例如,财政部《关于逐步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的指导意见》(财建〔2006〕215号)中提及,“由矿山企业分年预提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并列入成本”。然而,“列入成本”只是财务处理方法,并非税法规定,不能作为税前扣除的依据。

(五 )燃油消费税改革前后政策不统一

2009年 ,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 , 取消公路养路费、航道养护费、公路运输管理费等六项收费,同时提高价内征收的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在费改税之前,矿山自行承担道路建设以及维护费用。矿山的大型柴油车及工程机械类设备均在矿山和厂区内运行,不上牌照,不上路行驶,企业实际免缴公路养路费等六项费用。改革后,企业不仅要继续自己投资修建和维护道路, 还要缴纳车辆用油的价内消费税,形成重复支出。另外,对于运输矿山生产所需要炸药使用的柴油,成品油税费改革后,也许缴纳燃油消费税。由于冶金矿山生产使用的汽车和装载机都是消耗柴油的大型 设备 ,2009年实施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实际增加了铁矿山企业的生产成本。例如,本钢矿山每年增加成本3亿元;太钢矿山0.35亿元;鞍钢矿山0.86亿元。

三、国外铁矿石行业税费概况

根据TEX研究报告,2013年,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量超过进口总量的一半,从巴西进口的铁矿石量接近进口总量的20%。因此,研究澳大利亚、巴西等国铁矿行业税费情况,对我国铁矿行业税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 )国外主要国家铁矿资源税费制度

在国外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矿业企业除了缴纳一般性企业税费外,还要缴纳矿产资源特有税费。例如,申请矿业权和获得政府许可要缴纳申请费(Fee),竞争性取得矿业权要支付竞标费(Bonus),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必须满足最低勘查支出要求,占有和使用矿业权要按面积缴纳租金(Rent),开采矿产资源要缴纳权利金(Royalty),等等。但是,对于企业出口矿产品,几乎所有国家都免缴增值税(或商品与服务税)。

总体来看, 国外矿产资源特有税费主要以权利金为主。权利金是国家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的重要体现。在国外油气和非油气领域,征收权利金相当是一种国际惯例。在油气领域,根据安永2014年对79个产油国统计,征收权利金的国家约占50%,例如发达国家中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金砖国家”中的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印度;“欧佩克”中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和卡塔尔。在非油气领域,也有许多国家针对矿产资源征收权利金。例如,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南美洲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智利、秘鲁和委内瑞拉;非洲的博茨瓦纳、刚果、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加纳、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亚洲的印度、印度尼西亚、蒙古、菲律宾,以及澳大利亚等等。

然而,对于铁矿资源,各个国家权利金征收方式和费率各不相同。

1. 加拿大权利金制度。在加拿大 ,开采铁矿资源必须缴纳权利金或开采税。各省和地区开采税(或权利金)制度各不相同。例如,纽芬兰及拉布拉多省(Newfoundland & Labrador)是加拿大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区,其采用双重权利金率,其中第一层权利金率为15%;第二层权利金率为20%。

2.澳大利亚权利金制度。在澳大利亚 ,开采铁矿资源必须缴纳权利金,但各州(或领地)铁矿权利金计征方法和计征标准都有所差异。

3.巴西权利金制度。在巴西 ,开采铁矿资源需要缴纳矿产资源勘查补偿金 (Financial Compensation for the Explorationof Mineral Resources,简称CFEM),相当权利金。矿产资源勘查补偿金对矿产销售的净价值征收,不包括商业性税收及运输保险费。联邦政府权利金费率不超过矿产销售净收益的3%,其中铁矿资源为2%。

(二 )税收优惠及减免措施

制定权利金减免措施,鼓励企业投资。例如,针对铁矿石,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利亚州规定,新建矿山前五年权利金率2%;北方领地针对矿产品产值的前5万澳元免征权利金;为帮助含钒钛的低品位磁铁矿项目开发, 西澳大利亚政府规定,从2013年4月9日至2016年4月8日,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实施为期三年财政援助计划,符合条件的申请者可以向州矿山石油部申请一年权利金减缴,至多可以减缴50%。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矿山企业延长产业链,推动矿产品深加工产业。例如,加拿大通过设立折旧补贴、选冶补贴等,降低企业缴纳的权利金数额;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和塔斯马尼亚州对在本地采选或采选冶企业免征20%权利金。

(三 )主要矿业企业税负情况

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和FMG是国际四大铁矿石生产企业,根据2013年年度报告统计,力拓向政府缴纳的税费约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6%, 向私人缴纳的权利金 (特许使用费)约占销售收入的1%;必和必拓向政府缴纳的税费约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4%; 淡水河谷向政府缴纳的税费约占销售收入总额的15.3%;FMG缴纳的权利金和所得税约占销售收入的16.6%。

四、对策建议

(一 )完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

以煤炭资源税改革为契机,在清理整合国土资源基金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基础上,改革和完善矿产资源特有税费制度。一是现阶段,政府应考虑将铁矿石资源税按规定税额标准的40%-60%征收。未来,在综合考虑矿山企业税负基础上,加快铁矿石资源税从价计征。在国土部门根据矿床规模、地质特点、开采条件、矿石类型、矿石品位、可选性等制定不同矿山等级的技术标准基础上,对低品位铁矿石不再征收资源税或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对老矿区残采矿石回收利用给予财政补贴的基础上, 对不同资源禀赋的矿产品实行差别税率,并将减征比例与矿产品价格挂钩。二是明确矿业权使用费的矿产地租金性质,适当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费率标准,建立使用费标准动态调节机制。三是提高矿产资源勘查最低勘查投入标准,遏制“圈而不探、占而不采”、过度占用资源等突出问题。四是探索建立矿产资源权利金制度,体现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权益。

(二 )减轻企业增值税负担

建议考虑以下三种方式减轻铁矿山企业增值税负担:一是降低矿山的增值税率。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矿山税负,但对于下游企业来说,抵扣增值税减少,税负必定增加。二是扩大增值税可抵扣项目范围。对于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采矿权价款、安全生产费等支出,可以直接抵减应缴纳的增值税,或者按照一定抵扣率计算抵缴增值税。三是参考化肥或农产品方式,免征增值税或先征后返。

(三 )完善所得税抵扣制度

完善企业所得税抵扣制度,一是建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允许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矿山维检费等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二是缴纳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允许在缴纳当期税前扣除。企业为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而发生的通过验收的治理费用,允许在当期据实税前扣除,但应将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返还的保证金(含利息)冲减当期费用。

(四 )制定消费税返还措施

为减轻矿山经济压力,体现税赋公平原则,支持国内矿山建设的发展, 建议对不上路的非公路车用油所征的消费税,应采用免税、先征后退或征后补贴等多种办法予以解决。对矿山用油,一种方法是先征后退。在购油时先缴纳税款,事后可以通过证明油料的用途,提出退税申请,税务部门随机抽查,确认其真实性后,予以退税;另一种是采取财政补贴办法,根据核定的单位用油量确定补贴额。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考虑,铁矿企业税费改革有利于减轻企业税负负担,增强企业竞争力。然而,单纯税费改革,无法解决资源开采成本高,铁矿石定价机制不合理,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深层次的核心或关键问题。因此,国家应统筹铁矿行业和钢铁行业,协同运用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两个行业共同发展。在改革完善税费制度基础上,建议一是鼓励铁矿资源勘查投入,提高资源保障程度;二是加快矿山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三是盘活废钢资源,提高资源再利用水平;四是淘汰钢铁落后产能,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参考文献

[1]PWC,Canadian mining taxation[R].Ontario,PWC,2013.

[2]李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管理与财税制度研究[J].财会月刊,2014(4).

[3]李刚.澳大利亚矿产资源租税制度研究-以西澳为例[J].地方财政研究,2014(9).

结构性改革国际比较 篇9

一、关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基础的国际比较。

(一) 我国的现行规定

199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制度, 基本奠定了目前的政府会计基本框架。总的来说, 相关制度皆规定预算会计主要是从事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因而基本上是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此外, 财政部规定自2001年11月19日起, 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对以下五类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 (1) 预算已经安排, 由于政策性因素, 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 (2) 预算己经安排, 由于用款进度等原因, 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 (3) 动支中央预备费安排, 因国务院审批较晚, 当年未能及时拨付的支出; (4) 为平衡预算需要, 当年未能实现的支出; (5) 其他。财政部同时规定:中央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仅限于上述事项, 除此之外其他事项均不得采用权责发生制。财政总预算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上述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 平时不作账务处理, 待年终结账, 经确认当年确实无法实现财政拨款, 需结转下一年度支出时, 应借记“一般预算支出”等科目, 贷记“暂存款”科目:下年度实际支付时, 借记“暂存款”科目, 贷记“国库存款”等科目。

按照财政部的解释, 在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上述五类事项中, 第一项指国债投资项目的支出, 年初中央财政预算盘子已经安排, 执行中由于国家计委未能按预算足额下达投资计划等原因, 需要作结转处理:第二项指参加国库单一账户试点单位, 由于用款进度的原因, 年终有一部分资金留在财政总会计账上拔不出来, 为了不虚增财政结余, 需要作结转处理:第三项指动支中央预备费安排, 因国务院审批较晚, 当年未能及时拨付的支出:第四项指补充偿债基金支出, 该项支出需要根据当年赤字规模和债务收支情况, 确定补充偿债基金的具体数额, 作当年支出处理:第五项是指除上述情况之外, 根据国务院领导批示精神, 需作结转处理的事项。

(二) 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在国外的实施情况

20世纪80年代以前, 各个国家的政府会计环境尽管不同、国情各异, 但就政府会计采用的核算基础而言, 都实行收付实现制。20世纪80年代末期, 新西兰率先对政府会计进行改革, 将权责发生制全面引入政府会计, 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政府会计中实施权责发生制基础的国家。澳大利亚紧随其后, 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也在政府会计中全面实施权责发生制。随后, 一场政府会计改革的浪潮在全世界迅速掀起, 到目前为止, 包括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美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已开始在政府会计中不同程度的引入权责发生制。

概括来讲, 从国外经验来看, 预算会计中的权责发生制主要应用在政府预算和财务报告上。

(1) 以产出为基础的预算编制代表了当今国际上政府改革的潮流, 而权责发生制是实现产出预算的重要基础。权责发生制政府预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政府预算, 它可以全面、真实、准确反映为政府预算的权责发生制改革牵涉的内容很多, 受到的争议也不小, 因此仅仅有少数国家在政府预算上实现了权责发生制。

(2) 收付实现制下的政府财务报告不能全面反映政府资金运动, 会计报告信息不够完整, 而权责发生制可以提供收人支出方面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能够对政府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反映, 还可以使管理者清楚地了解财政成本以及其在时空上的变化。例如可以对目前已发生的负债, 将来才产生支出的项目, 如直接贷款、贷款担保等进行成本核算。因此, 超过一半的OECD国家在政府财务报告上应用了权责发生制。

根据权责发生制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情况:完全采用权责发生制, 即所有发生的会计事项都依照权责发生制进行确认;局部采用权责发生制, 即除不进行资产资本化和折旧外其余都实行权责发生制;特定权责发生制, 即总体上实行收付实现制, 但对如雇员养老金收益、公债利息以及第三国家的贷款或担保等特定会计事项采用权责发生制;补充性权责发生制就是在实行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对公债、养老金及其它不动产等事项按权责发生制做出了补充性规定。

二、国际经验的比较借鉴

比较而言, 中国预算会计同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政府会计就核算基础来说, 主要不同是美国政府会计明确不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 而我国则明确除某一部分业务外采用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笔者认为,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来自各国国情的不同:我国财政总预算会计要同政府预算基础相一致, 故采用收付实现制;行政单位预算收支要纳入政府财政决算报告, 故行政单位的核算基础应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一致。

从历史上看, 各国政府会计的传统基础是收付实现制, 因为现金易于跟踪和监督, 很符合政府单位强调控制和确保不超支的传统做法。但是收付实现制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不能如实反映报告主体的真实负债和财务风险, 不能准确核算政府单位的服务成本, 也难以提供评价政府绩效的足够信息。因此, 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的政府会计开始从收付实现制基础向权责发生制转变。国外政府会计核算基础对我国的借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权责发生制会计和预算是加强政府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改革的正确方向

在政府会计和预算方面实行权责发生制, 难度非常大, 数据要求也很高, 但尽管如此, 如前所述世界各国仍然不遗余力地推行这项改革, 是因为这项制度在加强政府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不管是以上哪一种类型的改革, 进程快慢不一, 但丝毫不影响改革的趋趋势势。。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在在加加强强政政府府的的资资产产与与负负债债管管理理, , 控控制制财财政政风风险险, , 提提高高政政府府预预算算的的透透明明度度方方面面都都比比收收付付实实现现制制具具有有明明显显的的优优势势。。正正因因为为如如此此, , 这这项项制制度度的的改改革革成成为为目目前前国国际际上上政政府府预预算算制制度度改改革革的的一一个个绝绝对对趋趋势势, , 中中国国要要实实行行社社会会主主义义市市场场经经济济条条件件下下的的公公共共财财政政制制度度, , 加加强强预预算算管管理理, , 引引入入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的的计计量量基基础础是是十十分分必必要要的的。。

( (二二) ) 国国情情不不同同, , 政政府府会会计计与与预预算算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改改革革进进展展的的深深度度和和范范围围也也应应不不同同

尽尽管管国国际际上上各各国国政政府府都都走走上上了了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改改革革的的道道路路, , 但但是是在在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改改革革进进展展的的深深度度和和范范围围上上却却没没有有完完全全一一样样的的国国家家。。但但总总体体来来说说各各国国改改革革的的进进程程有有两两大大特特征征值值得得借借鉴鉴:: (1) (1) 从从深深度度上上看看, , 改改革革的的进进程程一一般般是是从从预预算算执执行行的的会会计计处处理理采采用用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开开始始, , 进进而而到到政政府府财财务务报报告告的的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应应用用, , 最最终终在在政政府府预预算算编编制制中中实实现现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的的全全面面应应用用;; (2) (2) 从从范范围围上上来来看看, , 一一般般从从小小范范围围应应用用到到局局部部应应用用最最后后到到完完全全应应用用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计计量量 ( (也也就就是是修修正正的的收收付付实实现现制制到到修修正正的的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最最后后到到完完全全的的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 ) 。。

( (三三) ) 改改革革要要从从实实际际需需要要出出发发, , 要要立立足足于于解解决决中中国国政政府府预预算算改改革革中中的的突突出出问问题题, , 稳稳步步推推进进

政政府府会会计计的的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改改革革是是一一个个长长期期而而艰艰难难的的任任务务, , 对对于于中中国国来来说说, , 还还有有很很长长的的路路要要走走, , 从从现现阶阶段段来来看看, , 虽虽然然全全面面引引入入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的的时时机机和和条条件件还还不不成成熟熟, , 但但局局部部的的引引入入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还还是是可可行行的的。。目目前前, , 中中国国在在进进行行深深化化预预算算改改革革过过程程中中面面临临着着很很多多矛矛盾盾和和问问题题, , 如如预预算算会会计计制制度度和和预预算算管管理理制制度度不不相相适适应应、、财财政政年年度度结结余余反反映映不不准准确确、、政政府府债债务务确确认认不不清清、、财财政政风风险险难难以以控控制制, , 以以及及实实行行国国库库集集中中支支付付制制度度后后的的支支出出确确定定问问题题等等, , 在在现现行行的的以以收收付付实实现现制制为为基基础础的的会会计计处处理理过过程程中中都都难难以以得得到到妥妥善善解解决决, , 因因此此, , 有有必必要要研研究究政政府府会会计计和和预预算算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在在这这些些领领域域的的应应用用方方法法, , 通通过过在在这这些些方方面面有有选选择择地地实实行行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 , 解解决决现现实实中中的的紧紧迫迫问问题题, , 同同时时又又为为将将来来全全面面引引进进权权责责发发生生制制创创造造条条件件。。

》接199页

制制, , 扰扰乱乱了了代代理理记记帐帐市市场场, , 干干扰扰了了法法律律的的严严肃肃性性。。他他们们业业务务素素质质的的参参差差不不齐齐, , 也也不不能能保保证证会会计计行行业业的的水水准准符符合合法法律律规规定定。。

22、、代代理理记记帐帐委委托托过过程程中中, , 代代理理记记帐帐对对象象提提供供的的会会计计原原始始单单据据的的真真实实性性得得不不到到验验证证, , 导导致致了了财财务务和和报报表表的的失失真真, , 给给信信息息使使用用者者造造成成一一定定的的判判断断失失误误, , 给给国国家家造造成成巨巨大大损损失失。。比比如如::个个别别企企业业提提供供的的成成本本费费用用等等发发票票不不实实::有有发发票票而而无无实实物物, , 填填开开数数量量、、金金额额不不实实的的发发票票, , 有有销销售售原原材材料料而而不不开开发发票票;;伪伪造造银银行行单单据据, , 轻轻则则造造成成报报表表使使用用者者的的数数据据不不准准确确, , 监监督督不不到到位位, , 重重则则帮帮助助了了企企业业偷偷税税漏漏税税给给国国家家税税收收造造成成重重大大损损失失。。

33、、代代理理记记账账机机构构接接受受委委托托, , 在在毫毫无无原原始始单单据据的的情情况况下下提提供供假假帐帐假假表表, , 供供客客户户办办理理银银行行贷贷款款或或者者贷贷款款卡卡及及各各种种年年检检使使用用, , 只只为为利利益益的的驱驱使使, , 丧丧失失了了会会计计人人员员所所承承担担的的法法律律责责任任。。

44、、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接接受受委委托托办办理理超超出出代代理理范范围围的的业业务务事事项项。。由由于于存存在在的的为为数数过过多多的的合合法法和和不不合合法法中中介介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和和个个人人, , 面面对对收收取取越越来来越越低低廉廉的的服服务务费费的的恶恶性性竞竞争争, , 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不不得得不不接接受受超超出出法法律律规规定定代代理理会会计计业业务务范范围围的的事事项项, , 诸诸如如管管理理发发票票、、出出纳纳业业务务, , 设设帐帐外外账账等等, , 导导致致责责权权不不分分, , 企企业业内内控控失失衡衡, , 过过多多依依赖赖代代理理机机构构, , 造造成成管管理理上上的的漏漏洞洞, , 容容易易出出现现法法律律纠纠纷纷。。

55、、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人人员员的的不不稳稳定定性性和和业业务务素素质质参参差差不不齐齐, , 导导致致代代理理记记帐帐信信誉誉低低下下。。由由于于业业务务量量大大, , 处处理理会会计计工工作作往往往往只只求求效效率率不不看看质质量量, , 甚甚至至会会计计处处理理程程序序上上出出现现明明显显的的过过错错, , 无无监监督督复复核核人人员员复复核核, , 造造成成许许多多诸诸如如原原材材料料负负数数, , 累累计计折折旧旧和和应应付付工工资资等等核核算算不不实实现现象象, , 致致使使委委托托单单位位信信息息失失真真, , 在在社社会会上上引引起起不不良良影影响响。。

针针对对上上述述现现状状和和问问题题, , 笔笔者者建建议议::

(1) (1) 针针对对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是是否否合合法法问问题题, , 工工商商局局和和财财政政局局需需要要加加大大监监管管力力度度, , 查查处处一一切切非非法法机机构构和和个个人人, , 建建立立建建全全监监督督体体制制, , 采采取取有有效效措措施施为为合合法法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创创造造良良好好的的会会计计监监督督环环境境, , 提提高高会会计计人人员员素素质质, , 把把好好人人员员关关, , 督督促促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加加强强岗岗位位培培训训, , 不不断断开开展展会会计计人人员员职职业业道道德德教教育育, , 会会计计行行为为教教育育和和法法规规教教育育, , 并并随随时时根根据据工工作作岗岗位位和和业业务务程程序序进进行行专专业业知知识识培培训训。。

(2) (2) 代代理理记记帐帐加加强强人人员员管管理理, , 建建立立促促使使会会计计人人员员提提高高自自身身素素质质的的激激励励机机制制。。通通过过责责权权明明确确、、奖奖惩惩分分明明的的考考核核评评价价办办法法, , 切切实实把把会会计计管管理理绩绩效效与与物物质质利利益益紧紧密密结结合合起起来来, , 以以保保证证会会计计人人员员在在一一定定时时期期内内保保持持相相对对的的固固定定性性和和衔衔接接性性, , 提提高高社社会会信信誉誉和和知知名名度度。。

(3) (3) 对对知知假假造造假假, , 违违法法违违规规现现象象的的, , 根根据据提提供供虚虚假假会会计计资资料料的的主主要要单单位位负负责责人人和和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 , 要要依依法法进进行行处处罚罚, , 要要真真正正做做到到有有法法必必依依, , 执执法法必必严严, , 违违法法必必究究, , 执执法法部部门门要要加加大大执执法法力力度度, , 杜杜绝绝会会计计犯犯罪罪现现象象。。对对法法律律意意识识淡淡薄薄, , 对对会会计计法法规规的的认认识识不不足足、、重重视视不不够够的的单单位位要要加加强强法法律律学学习习, , 送送达达法法律律文文件件, , 时时刻刻敲敲响响警警钟钟, , 增增强强代代理理机机构构人人员员的的法法制制观观念念和和自自律律意意识识, , 使使其其做做到到知知法法、、懂懂法法, , 严严格格依依法法办办事事。。

(4) (4) 要要完完善善会会计计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的的内内部部监监督督、、国国家家和和社社会会的的外外部部监监督督, , 监监督督体体制制, , 做做到到事事前前、、事事中中和和事事后后监监督督全全部部到到位位, , 严严格格遵遵守守法法定定的的代代理理记记帐帐业业务务范范围围, , 内内部部配配备备专专职职监监督督复复核核人人员员, , 以以保保证证业业务务质质量量, , 避避免免掺掺假假、、造造假假事事件件发发生生, , 财财政政局局等等国国家家职职能能部部门门要要定定期期对对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进进行行法法律律监监督督, , 以以促促进进代代理理记记帐帐机机构构通通过过借借助助外外部部监监督督的的作作用用, , 促促使使内内部部监监督督机机制制的的完完善善, , 对对存存在在的的问问题题和和不不足足之之处处加加以以改改进进和和纠纠正正。。

【【参参考考文文献献】】

11、、《《税税务务代代理理试试行行办办法法》》。。

22、、《《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民民法法通通则则》》第第六六十十三三条条。。

摘要:本文分析比较了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国内外差异, 指出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是预算会计改革的正确方向。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预算会计,权责发生制,国际比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试行)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2]、刘玉廷.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若干问题[J].会计研究, 2004 (9)

[3]、王雍君.政府预算会计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4]、陈少强.让政府预算会计管理规范起来[J].会计师, 2005 (8)

[5]、“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美国的政府会计规范及其借鉴[J].会计研究.2001 (4)

上一篇:党报微博下一篇:控制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