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建筑群

2024-10-19

学院建筑群(精选10篇)

学院建筑群 篇1

项目基本信息

建设单位:南京审计学院

设计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建设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建筑面积:9.7ham2

建筑层数:群楼4-6层

设计/竣工时间:2004/2006

项目主持:何镜堂

图书馆设计人:蒋涛、伍尚锋

学院楼设计人:丘建发、陈浩楠、曾建晓

教学楼设计人:龙旭水

获奖情况:2007年广东省优秀工程勘查设计二等奖;2008年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

南京审计学院新校区位于南京浦口区,北面是起伏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教学区用地地处老山的余脉与南面长江岸边平地交接形成的脊状山丘地带。用地现状山青水秀,原有的脊状山体与湿地水体相间,在教学区用地上形成山水相融的优美景观。如何使建筑与生态环境融合,如何营造审计学院严谨、庄重的人文氛围与地域特色,成为建筑设计的关键。

在教学区建筑设计中,我们对建筑如何能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如何与原生山水景观结合、创造生态校园特色的问题反复考虑。在审计学院优美的山水景色前,我们感受到人工环境的美与其相比黯然失色。因此,与其强调某个单体建筑的标志性,不如强调环境与建筑形成的群体效果。山水环境是基地最大特色,建筑应植根于环境,谦逊地与山水相融,教学区最终的感染力应在于建筑融于山水的群体空间,不应在于某个建筑的特异造型。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教学区建筑设计在充分利用地形的基础上,从使用者出发将建筑空间和自然人文条件一同考虑,寻找三者的契合点,创造出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空间氛围。

■因借自然的地域化建筑

明南京城建筑布局不拘泥于方正的形制,而是将规整与自然两种传统结合起来,山、水、城融为一体,体现了“因天材,就地利”的设计思想,在中国建设史中别具一格。新校区规划借鉴这种地域化的设计手法,通过对自然条件的因借,营造校园特色。

指状的山脊结束于教学区用地,与其并行的几个跌级水塘在此处汇成放大的水面,形成水环山绕的自然景观。教学区建筑群体布局中,我们将用地内原生的山体与水面完全保留下来,建筑没有采用规整的大构图布局,而是采用自由灵活的散点式布局来创造校园的书院气息。各教学建筑分布在山水之间,实现建筑与生态空间的最大程度融合,最终形成了审计学院独有的山水相融的教学中心区空间特色。

■与环境相融的园林空间

中国园林强调建筑群体的尺度与机理,注重借景、对景等手法的运用。审计学院教学建筑设计采用了建筑与园林环境整体化设计的策略,通过尺度宜人的坡屋顶、错落有致的体量、高低起伏的天际轮廓,形成一种园林化的空间氛围。各教学楼空间向中央生态公园敞开,各建筑都可以引入中心公园优美风景,使建筑内的园林与外部园林空间有机融合。同时,建筑通过空间轴线、建筑空间的围合、视线通廊的设计使教学区形成处处有景、层次丰富的效果。

■理性严谨的人文氛围

教学区建筑以理性严谨、稳重大方的手法,注重与环境和使用者结合,形成尺度亲切、充满审计院校人文氛围的建筑空间。蓝灰瓦顶、浅色墙身、锈石基座的三段式造型,镶嵌于自然山水间的不同尺度的院落空间与灰瓦粉墙渗透出浓郁的江南书院气息。建筑以方正开敞的院落空间暗喻审计人公正、透明的事业追求,教学区、宿舍区建筑立面在统一中变化,整个建筑群形成风格统一、形式严谨、比例均衡的整体,它与江南书院空间、水乡情境等地域文化元素结合,有利于促成广大师生的心理与文化认同。

学院建筑群 篇2

[关键词] 科研管理系统 业务流程 安全机制

一、系统的环境

1、系统的网络结构

科研管理系统与我院中心机房的核心交换机相连,再经防火墙与外网相连。其网络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1 科研管理系统网络结构图

2、系统开发环境

通过开发语言、数据库软件、WWW服务工具的对比分析,根据软件运行的稳定性、扩展性和安全性等几方面综合考虑,科研管理系统使用Macromedia Dreamweaver 8.0进行开发,编程语言选择PHP语言,服务器端WWW服务工具软件选用Apache。

3、用户分类

通过网络向全院范围内从事科研活动和科研管理活动的人员提供服务,根据人员业务范畴的不同,本系统的用户可以分为教师、系(部)科研秘书、科研处管理人员(项目管理员、成果管理员、系统管理员)、专家用户、学院领导等7种类型的用户。

二、 科研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我院科研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2 科研管理系统业务流程

三、系统模块实现

本系统前端应用程序采用PHP语言实现,其中集成了大量的自定义组件,采用这些组建不仅可以保证软件系统的正确性,还大大提高了软件复用的可靠性[1]。

1、登陆模块

对于系统登录主页面,我们把用户分成几种类型的人员,比如高级管理员、科研管理人员、科研成果管理员、科研项目管理员等,通过function left()对所有系统操作进行定义,然后通过switch()判断用户的级别,并根据用户的级别其不同的主操作界面。同时,我们还通过function grid()对公用接口进行了统一定义。

2、科研人员信息添加和审核模块

科研人员信息添加模块用于系统管理员添加新的用户信息,审核模块用于科研处管理员审核系统用户信息的真实性,用户只有在通过审核后方可正常使用本系统。

在数据库中,用户的密码是以明码形式表示的,如果以此种方式执行数据库写入、修改等操作相对不安全。因此,我们使用php自带的md5()函数来加密以确保数据库和系统的安全。

3、用户权限管理

科研管理系统用户权限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一是科研处管理员直接对某一个单独的用户授权,授权后该用户登录系统就可拥有刚才授权部分的权限操作;二是新建一个用户组,科研处管理员直接对用户组进行授权,单个用户可通过加入用户组来继承用户组的系统权限。用户组即一类用户的集合,科研处系统管理员可根据系统用户类型进行划分。

用户权限是指用户对使用系统的具体数据进行的权限的控制[2],而如何控制好每个用户的权限是本系统实现的难点,同时也是保证数据完整、准确的关键。所以,权限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严格限制每个用户在系统中可以进行的操作。

为了实现用户的权限管理,我们在数据库设计时根据权限管理的需要建立了系统操作表、用户基本信息表、用户组表、用户组操作关系表、系统模块表和模块操作关系表,每个表的设计如下表所示:

在用户进行系统操作时,我们都要检查其是否有操作的权限,检查流程如下:

(1)利用用户登录时传递的session值从user_basic表得到用户对应的用户组id或模块id;

(2)从action表找到完成该操作对应的id;

(3)对于用户组成员,需检查该用户组 id 和该操作的id是否在groupprivillege表中, 如果在,则有权限进行操作;否则无权限进行操作,系统会转到报错页面。对于单独授权的用户,我们需检查该模块 id 和该操作的id是否在moduleprivillege表中,如果在,则有权限进行操作;否则无权限进行操作,系统会转到报错页面。

我们把用户取得的权限操作放在$_SESSION容器里进行管理,避免每次操作都要进行数据库的查询。

4、数据统计管理

自定义数据统计将屏蔽用户使用的复杂性,使得用户可以自定义查询和统计并保存数据结果,即以所见即所得方式定义查询或统计,其设计思路如下:

(1)屏蔽复杂性,我们采用单数据集(物理表或视图)进行查询,这样当数据量大时相对于连接查询更有优势;

(2)使用常见group by分组统计和case方式实现自定义统计入口途径;

(3)统计指标支持多种分组函数,枚举数据也支持自定义,以满足科研管理系统用户自定义查询的需求;

(4)自定义统计的关键数据以xml方式保存,如需查看则生成数据视图;

(5)用户可同时选择多个统计入口途径、多个统计指标。

前台的统计视图是根据统计数据生成指定样式的(查询)统计视图,并根据数据产生视图的过程让数据与视图实现解耦以适应数据的变化。另外,我们还可将此自定义数据统计功能设计成无侵入性组件,可任意集成到本系统软件或人以第三方软件中。

对于自定义数据导出,我们通过以下流程进行处理:

(1)从数据库中把导出对象的数据提取出来以供用户选择;

(2)对Excel文件的格式、数据格式和CSS进行定义;

(3)通过function Create_Excel_File($ExcelFile,$Data) 把用户自定义选择的数据创建成一个Excel文件输出,其具体的语句如下:

header ('Content-type: application/x-msexcel');

header (“Content-Disposition: attachment; filename=$ExcelFile” )。

四、安全机制

我院科研管理系统在不同的应用层面都采用了对应的安全机制。

1、系统中的各个功能模块都采用了权限设置功能,从模块到功能均可按科研处管理员的要求开放给指定的用户使用。

2、系统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采用了SSL规范的数据加密手段,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安全机制。

3、对于敏感数据的存储,系统都采用了专门的加、解密组件进行处理,保存到数据库中的数据都通过了加密处理,避免了数据库被偷窃的危险,用户读取数据时也需要通过解密组件处理后方可获得正常的数据。

4、由于用户全部的数据资料都可以保存在服务器上,因此,即使用户端的电脑完全损坏,也不会损失任何数据。

参考文献:

[1] 高丽萍,褚伟.基于B方法的组件开发.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7,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篇3

经过九十年的发展, 建筑学院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国家重点学科是同领域全国5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学院目前拥有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3个本科专业。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 并为全国首批通过国家专业评估的专业。目前, 是西北地区唯一有资格授予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的学院。

建筑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90余名, 其中, 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1名。学院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育基地) 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教育部建筑数字博物馆2个;国家甲级设计、规划研究院2个;西部建筑环境与能耗控制理论研究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 (我国建筑学学科第一个国家创新研究群体) 。国际建协 (UIA) 亚澳地区建筑遗产工作组 (国际建协在中国大陆地区设立的唯一工作组) 和国际现代建筑遗产委员会 (Dcumomo) 中国工作组设在建筑学院。经过多年地努力, 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居环境、弱势群体人居环境、文化遗产保护三大研究领域处于全国前列。

学院建筑群 篇4

2、2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湖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8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4678;

3、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江苏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9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107627;

4、2021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贵州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6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79603;

5、2021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上海综合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02分,对应的录取位次为35381;

年份 院校(招生方向)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 文科 本科二批 542 3422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海南 综合 本科批 542 20712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文科 本科二批 528 42273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 文科 本科二批 514 3494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天津 综合 本科批A段 507 32021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重庆 物理 本科批 507 56135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历史 本科批 497 3878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湖南 物理 本科批 497 84903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福建 物理 本科批 496 55191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 文科 本科二批A段 496 16193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湖北 物理 本科批 486 74678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四川 理科 本科二批 484 12187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江西 理科 本科二批 483 78995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山东 综合 普通类一段 483 188898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江苏 物理 本科批 479 107627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 理科 本科二批及预科 472 67601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山西 理科 本科二批A段 468 55860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辽宁 物理 本科批 462 58902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北 物理 本科批 450 13368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北京 综合 本科批 445 32161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安徽 理科 本科二批 431 143145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广西 理科 本科二批 428 78338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陕西 理科 本科二批 425 71385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甘肃 理科 本科二批K段 419 4506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贵州 理科 本科二批 416 79603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 综合 本科批 402 35381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河南 理科 本科二批 401 296564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新疆 理科 本科二批 383 -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黑龙江 理科 本科二批A段 381 49835
2021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内蒙古 理科 本科二批 352 46447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困难生资助办法如何

学院建筑群 篇5

城市建设也是如此。一味简单模仿,只能导致城市面貌的雷同、刻板与僵化。“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当城市的面貌被格式化,千城一面,不只是物质空间形式上的雷同,更说明了城市文化个性的贫乏。

在本土学院派建筑师、湖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魏春雨看来,没有个性的城市,只是一堆“钢筋混凝土的堆砌物”。而在新型城镇化的下一个关键节点小城镇的建设上,如何避免“被千城一面”的命运,魏春雨提供了一个探索的方向——让城市“自由生长”,并享受这种漫长而温馨的自然过程。

建筑设计

这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

建筑和城市之间有一种很亲密的关系,而建筑师在这种关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如今长沙这座城市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融城、建地铁、过江隧道”等大刀阔斧的改建,魏春雨这个省内建筑学院派人物成为了媒体访问的对象。

长沙是魏春雨的第二故乡,他出生于河南,在山东的一个海边小城长大,“走路几分钟就能到海边,是很美好的少年时期。”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一样,魏春雨小时候也非常喜欢画画,并且画得非常出色,在当地的少年宫得过很多绘画比赛的奖。也缘因于此,后来他选择来到当时非常著名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学习建筑设计,“学习建筑,算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果。”

谈到自己的建筑哲学,他说:在理性与内在逻辑的框囿中寻求突破——先在理性的框架里寻求一些内在的秩序,再去寻求场所与行为的关系、空间的组合变化,即所谓“制约下的游离”、镣铐上的舞蹈。譬如,他的获奖作品湖南大学法学院教学楼的设计就突出了强烈的受力关系,象征着法律的不可抗争性;又如湖南师范大学音乐楼,设计成“音乐盒子”的形状是种偶然亦是必然。被魏春雨称之为“非理性的设计”的长沙市国家综合档案馆,整体设计是一种不对称的拓扑转换,对立于周边的其他政府建筑,他调侃称这是一种“本能的反叛”。

魏春雨说:其实建筑并不深奥,建筑设计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发现美的过程,而这种美就来自大自然和人体本身。“建筑有着自己的语言,有自身的力量,我们不需要刻意去装饰它。城市建设要尊重自然——自然从来不接受‘改天换地,我们能做的,只是找到某种规律来梳理它的外形,使万物更和谐。”

历史古城

不应是“旧城改造”,而是“城市有机更新”

在阅读长沙这个城市的时候,魏春雨看到了这里很多不同于别的城 市的特点。很多人都曾质疑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可是魏春雨认为长沙确实是“历史文化名城”。经过细细的观察和考量,他发现“下河街就是长沙城市生活的源头,而岳麓书院就是长沙文化的源头。”

长沙是一个靠水路运输形成的城市,而这里最早的集市——下河街就临江形成,廉价的水路运输形成了长沙带状分布的特点。而把湖湘学派弘扬光大的岳麓书院就成为这座城市文化的源头。“所以长沙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文化名城。”

谈到对于长沙城的感情,他说自己有一种很矛盾困惑的心情。读大学的时候,他去了北京,“天啦,我当时觉得北京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那么宽的马路,那么森严的建筑,根本不适合人居住嘛。”后来他碰到一个在长沙教书的外教,这个外教很直白地告诉他,相比起北京,他还是更爱长沙。这件事让魏春雨感触挺深,“这个小城的随意亲切是它吸引人的难得的特质。”

魏春雨说得比较绝对,“文化几乎是一个城市的全部!”在他看来,城市的功能中,应该蕴含着城市的文化,所以如果抽离了文化,城市就是行尸走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在中国城镇化如火如荼的今天,他建议,应该废弃“旧城改造”提法,改为“城市有机更新”,保留历史街区、风貌区的城市肌理,让城市文脉得以保护。

中国有着很悠久的城市历史,有很多的著名古城,如长沙、西安、北京、南京、杭州、洛阳、开封,不过这些城市都没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享有这一称号的古城有山西的平遥古城和云南的丽江古城。“大的文化古城都被现代工业文明毁坏了,这与人们对于历史名城的藐视与不珍惜是有关系的。”

再一个重要原因,在魏春雨看来,是城市建设缺少科学规划。“一些地方对于现代化的理解也有偏差,认为摩天大楼、‘方盒子就代表了现代化。建筑的尺度体系崩溃了,干什么事都很浮夸,要超大,要气派。”

城市规划

城市就应该自然生长、公众参与

作为建筑学界的专家,魏春雨去过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城市交流和考察。

在他看来,美国和欧洲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城市规划模式。美国只有两百年历史,是在没有任何传统和空间束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不追求密度,以汽车和高度自由的私人空间作为规划的第一考虑因素;但是欧洲,却有着千年的城市发展的历史延续,比如巴黎,曾经就有一些人骑车在街上抗议,说汽车驾驶过快,自行车像老鼠一样到处躲,使骑车者感到很没有尊严,而步行者也一直在呼吁步行的尊严。所以在巴黎,行人的基本尊严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自行车和汽车。人们在欧洲的城市里漫游,往往行人在过马路时,汽车都会在很远的距离停住,行人优先,这已经成为驾驶者的基本素质。

不过,他发现,近期中国的城市规划是以汽车为尺度作为城市规划的前提。事实上,在魏春雨的理念中,规划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反规划”——在城市建设中,首先进行不建设区域的规划,把一些需要生态保护、传统历史文化遗存等区域先控制保护起来,在此基础上,再对保护范围以外的区域进行城市规划,是两者有机共存。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说,城市就应该自然生长、公众参与,无论是城市的建筑也好,还是城市的功能也好,都应该顺其自然。

“城市当中的不同群体,和它的发展形成一个自然关系,而不是规定性关系。”

在历史上,有些城市是因为一个产业而形成,有些是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兴起……不同的城市因为它的区域不同、气候不同、地形地貌不同、文化民俗不同,受各种综合因素的影响而自然形成了千差万别的形态:苗家的吊脚楼,徽派的马头墙、小青瓦,侗族的风雨桥,客家的土楼,上海的石库门,北京的四合院……“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

魏春雨说,城市的“自然生长”是明显的“反规划”思维,虽然现在这样提显得不是很客观和现实,但是像巴西利亚那样的现代主义的悲壮的都市规划已经证明,理性的思维难以驾驭和规划城市,或者说,难以建成好的城市。

魏春雨认为,让城市“自然生长”,这是一种漫长而温馨的自然过程。虽然中国的城镇化热潮不可逆转,而“千城一面”的现象一时之间也无法避免,但是也许,会通过很多人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得到改善。

学院建筑群 篇6

随着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入,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改革上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造就出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高端技能应用型人才, 形成了专业特色, 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运行模式探讨, 以期为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探索与发展提供借鉴。

1“零距离”就业的“411”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对企业的职业岗位进行调研分析, 经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 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结合专业实际情况, 在传统“2+1”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 针对专业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缩短毕业生就业之后培训阶段, 采用“411”人才培养方案, 学生在学校有一学期综合实训, 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 建立了一个以“零距离上岗”为教育目标、教育与岗位“零距离”为接口、校企合作教育、工学结合的“411”人才培养模式。

“411”人才培养模式, 4指前两学年4学期传授知识, 培养基本能力, 第一个1是第五学期通过典型工程进行综合能力训练, 使其在顶岗实习前具备履行顶岗实习岗位职责的能力, 第二个1指第六学期顶岗实习, 形成职业能力。与传统“2+1”的培养模式相比, “411”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 以能力为本位, 循序渐进

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 贯彻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 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以能力为主线, 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合理设计能力培养顺序, 以学生的单 (专) 项专业能力培养为基础, 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 以学生顶岗能力培养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 循序渐进”是“411”人才培养模式三阶段的核心理念, 它体现了“411”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2) 模拟实训, 超越情境

通过对工程实际项目的有效设计, 在将要建立的建筑工程技术实训室, 采用实务模拟实训教学, 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学习, 可以达到超越情境、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高学习的效率。“模拟实训, 超越情境”是“411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理念, 它体现了建筑行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的特殊性。

3) 能力本位, 既是出发点, 又是终结点

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培养目标, 它既是培养方案的出发点, 又是培养方案的终结点。整个培养过程贯穿“项目教学法”理念, 以培养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职业岗位 (群) 人才为目标。

2 三位一体教育体系互融

专业坚持“以行业为依托、职业为特色、能力为本位、质量为准则”的先进教育理念,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主动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求, 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就业为目标适时地进行课程体系的重构。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 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 参照建造师、造价师、监理工程师相关职业资格标准, 按照“理论教学模块化, 实践教学项目化, 素质教育经常化”的思路, 重构课程体系, 建立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素质教育体系三体系互交互融的特色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构建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内容要求层次清晰、相互配合、主干突出、个性拓展。内容可由不同的模块组成:如基础理论知识模块、专业技术知识模块及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适当开设的一些人文、社科等方面的选修课模块等。

实践教学板块体系构建要求内容完整, 形式多样, 结构合理, 可操作性强。专业围绕培养目标的要求, 以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主, 构建了基本技能、专业实训、综合技能素质提高三大实践教学模块, 让学生通过循序渐进、单项技能到综合技能培养, 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即基本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综合实践。在实际教学中, 要求根据岗位要求确定毕业生明确的实践能力要素和结构, 将各要素分解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 构成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目标和实践能力素质结构要求设置实践课程模块, 形成了专业操作训练、基本专业技能实训、顶岗实践的循序渐进的实践环节。实践教学要充分体现应用性和适度性, 强化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以强化实践, 突出实训、注重实效为原则, 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 建立与理论教学体系相互渗透, 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中本专业注重适应工程环境、培养工程意识、工程思维的训练, 使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完成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近年来我院实训项目不断地改革与创新, 有如下表现:

1) 在传统的实训项目基础上, 突出了计算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如计算机绘图, 广联达造价软件, 工程管理软件等, 适应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

2) 施工技术实训中尝试以校内模拟实训和现场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方式;

3) 毕业设计课题与顶岗实习工程项目相结合, 真题实做, 确保了学生设计质量, 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设计的过程控制;

4) 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 增加《建筑力学与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实训, 进一步增强识图能力;

5) 《建筑材料与检验》、《建筑构造》、《建筑施工技术》等课程加大现场教学的比重, 结合实际工程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感性认识;

6) 将毕业设计修改为综合实训, 使学生“零距离”定岗实习。

3“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职业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和实际工作过程, 以任务或项目的形式设置教学单元 (即学习情境) , 每一个教学单元就是一项真实完整的工作任务或项目, 如以项目施工过程为主线, 以实际工程任务为导向、按技能项目进行构建课程体系, 分解从“阅读图纸→工程开工→基础工程→主体结构→装饰工程→工程竣工验收交付使用”各个施工阶段的岗位技能, 将职业岗位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 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践与职业岗位标准有机融合, 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保持一致性。

4 结束语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面向经济需求和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 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备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是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保证。

摘要:新时期的发展对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新的教育模式下, 顺应了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要求。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高职高专教学模式, 结合教学实践, 专业实际, 对专业运行模式进行探讨, 为高职教育的探索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周文生.浅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J].中等职业教育.2007 (23) :44-46.

[2]黄波.“六双”人才培养模式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教学平台.2011 (8) :57-58.

[3]杨卫国, 王京.浅谈高职院校建筑施工课程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9 (14) :15-16.

[4]卓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2009 (9) :58-61.

学院建筑群 篇7

山河集团是湖北省首家同时获得国家房屋建筑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和建筑专业设计甲级资质的企业,具备市政施工总承包等八项一级资质和装饰装修设计施工一体化资质,拥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格和一家省级技术中心,承建了湖北省肿瘤医院等代表工程,在湖北等地投资开发了山河大厦等房地产项目,曾荣获鲁班奖2项,施工质量金奖等国家级奖项10余项和“楚天杯”等省市级各种奖项1000余项,并主编住建部行业标准1部,获得国家级工法3项,省级工法25项,取得技术专利29项,取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

2参与办学

2.1学院运作模式

2011年12月30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以黄冈的国家特级资质建筑企业———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依托,共同组建了一所校企合作专业性学院———山河鲁班学院。是一所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资金、基地设备、技术人员,学校提供场地、固定资产、师资等,组建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母体,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双主体”教育实体。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依据共建协议,按照董事会章程,组织实施教师企业锻炼、订单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等一系列工作,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高素质建筑专业人才。

2.2建设成效

山河鲁班学院成立5年来,共计培养订单班人数166人,全部就职于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近五年来,山河鲁班学院共计培训员工1 000余人次。

3参与教学情况

3.1专业建设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副总经理程秋明高工为专家主任评委,参与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论证工作,严格遵循修订程序,研究人才市场和教学规律,提高了科学性和预见性。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依托山河鲁班学院平台,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开发、共同调研、共建精品课程(见图1)。2010年《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被批准为国家精品建设课程;2011年《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课程被批准为湖北省省级精品建设课程;2012年《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被评为湖北省省级标准建设课程;《钢结构工程施工》等7门课程被批准为校级精品课程;合作开发编写了《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材料与检测技术》《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等7种工学结合特色教材。授牌见图1。

3.2师资队伍建设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工、副总经理程秋明高工被聘请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湖北楚天技能名师及校外专业带头人,在山河鲁班学院内专门设置了名师工作室。在校内外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山河鲁班学院实施了教师企业锻炼计划,山河鲁班学院的教师主要由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和学校教师组成,企业工程师在工程建设淡季来校参加教育培训,学校教师在暑假期间赴企业开展顶岗实践(见图2),通过这种角色互换的方式提高山河鲁班学院的师资力量。山河鲁班学院提供了多种教师交流平台,如QQ群交流、定期开展教师交流会议等,通过角色互换的机制和使学校教师去当企业工程师的学生,也可让企业工程师称为学校教师的学生。

3.3学生培养

1)订单培养。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订单人才培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共同进行考核,考核实行动态淘汰制。

2)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后,必须进行的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山河订单班学生的顶岗实习校外指导老师均为本集团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如以副总程秋明高工为代表的指导老师带领下,为学生在武汉联系实习工地,每周通过电话、QQ、邮件联系一次。在现场指导老师的传、帮、带以及耐心指导下,让学生学到了在课堂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清楚各自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不足。

3)就业创业。

2010~2015年度,每年开设订单班一届,每届至少一个班,人数最少为30人。企业每年来学校组织“山河订单班”人才培养企业考核测试,召开现场招聘会(见图3),订单班学生毕业时的就业率均达到100%,专业对口率也达到100%,工资待遇普遍高于一般学生50%。

4)技能竞赛。

继2011年住建部印发《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发展BIM技术等新技术之后,2015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推进建筑信息模型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末,建筑行业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一体化进程应用。

山河鲁班学院打造了以本集团技术部工程师和学院骨干老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从2014建工山河订单班中初选20名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录取的方式,打造2个参赛学生团队,组织参加了2016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BIM应用技能网络大赛和鲁班BIM毕业设计(学业作品)2个大赛。鼓励创新实践,紧跟国家“互联网+”的信息化战略,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推进BIM普及应用,加速集团公司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也是推动企业学习BIM技术,应用BIM技术的实践平台。

4助推企业发展

4.1企业职工队伍建设

山河鲁班学院充分利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国家实训基地和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等资源,为在职员工提供继续教育、提升学历教育,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注册执业资格考前培训,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培训。近五年来,山河鲁班学院共计培训员工1000余人次。

4.2企业研发能力

山河鲁班学院除设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研室外,还设有山河集团研发中心、建设职业技能鉴定与培训部、大别山地区建设人才研究室等,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专业教师合作完成4项企业工法,其中的《劲性钢构件局部变形火焰矫正施工工法》(工法编号HBGF226-2012)获2012年度湖北省工程建设工法。在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力协助下,多个项目建设中实施了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

4.3效益提高

山河鲁班学院经过四年的运行,使企业在合作中发展,学校在合作中前进,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同时也实现了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四方联动,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每年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订单培养学生人数均在30人以上,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山河集团分公司项目部,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5年11月17日,中国建筑业协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2014~2015年度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表彰大会,山河集团凭借万科城四期L栋及地下室项目登上鲁班奖的领奖台,拿下又一个“小金人”(见图4)。

5保障体系建设

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汇编:《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企合作管理办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双方人才互聘及考核办法》《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校企共同评价办法》《山河鲁班学院董事会章程》《山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共建“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山河鲁班学院”的协议》等,按照董事会章程,组织实施教师企业锻炼、教书育人(包括订单培养)、企业员工培训、技能鉴定、科技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等一系列工作。

6问题与展望

瑞典于默奥建筑学院 篇8

总面积:5,000平方米

施工时间:2007年—2010年

摄影:Åke E:son Lindman

项目团队:White Architects A/S,Rambøll SwedenAB,TM-Konsult AB,LPS Konstruktörer AB

Location:Umeå,Sweden

Gross Floor Area:5,000 sq.m.Year of Construction:2007-2010

Year of Construction:2007-2010

Photos:Åke E:son Lindman

Team:White Architects A/S,Rambøll Sweden

AB,TM-Konsult AB,LPS Konstruktörer AB

于默奥大学建筑学院楼紧邻于默奥河,地理位置独特。其内部开放式的层级设计以及形如雕塑一般的阶梯等景观都为这座建筑平添了浓厚的艺术气息。

作为未来建筑的创生之地,该学院楼为建筑设计灵感的挖掘与创新创建了一个理想的平台。从外面看,这个大楼呈现出很多方形的结构,落叶松的表皮和方形的窗户在四面形成节凑感。室内楼梯在开放空间层面分散而置,宛如一个个从屋顶悬垂向下的白色箱体,在自然光的映衬下倍加灵动飘逸。

设计的一项重要目标是力图营造一个明亮开放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身处其中的人能够获得一种如同身处一间大型教室中的体验——只是周围的分层和玻璃幕墙等将他们划分在了单独的小型教室。整体的设计起到了激发学生灵感的作用,同时也为推动学生之间的知识与思想交流提供了契机。

与这些大胆突出的动感设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沿立面分布的绘图室,内部布局连续而富有规律,体量严谨一致,体现了简约而富于理性的设计特点。各式窗体的设计不仅别具视觉冲击力,而且充分满足了室内采光需要,同时体现了优美的滨水景观视野。

于默奥大学新校除建筑学院外,还将囊括全新的艺术学院楼及美术馆,各楼体的设计均出自Henning Larsen事务所建筑师之手。

建筑学院楼的建造选用了本地持续性建材,外立面采用落叶松木包层覆盖,内部的桦木装饰则同玻璃幕墙形成反差,同时兼顾了良好的声学特性。混凝土地板赋予了内部一种工业和粗犷气息。

初期的设计过程中,能量计算和日光模拟帮助设计师意识到,建筑的立面应该由穿孔的木材装饰,而不仅仅是玻璃材料。这是实现能源使用率降低50%的关键参数。建筑的承重结构设计巧妙地实现了通风、照明和采暖功能。空气通过联通整栋建筑的横梁等从地下通向屋顶。

于默奥艺术学院是眼下不断崛起的新活力中心的代名词,该中心前身是一个紧邻于默奥北海岸的工业小区。目标是要为建筑、设计、艺术和数字文化创建一个教育、科研和创业的舞台。艺术、研究与社会学相结合,将突出于默奥全球化的超凡创意中心的地位。美术学院与美术馆预期将在2014年投入使用,于默奥也将就此成为欧洲文化之都。

UmeåSchool of Architecture has a unique location by UmeåRiver.With its interior landscape of open floor levels and sculpturally shaped stairs,the building resonates with creativity and artistic experimenting.

As a growth centre for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future,UmeåSchool of Architecture will provide the framework for inspiration and innovation.From the outside,the building has a cubic expression with its larch facades and square windows placed in a vibrant,rhythmic sequence on all sides.The interior space of the building is designed as a dynamic sequence of stairs and split,open floor levels where abstract,white boxes hang freely from the ceiling filtering the light coming in through the high skylights.

One of the key objectives has been to create a bright and open study environment where everyone is part of the same room-only separated by the split levels and glass walls of the teaching rooms.The design supports the opportunity for mutual inspiration and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nd ideas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contrast to the dynamic atrium,the drawing rooms placed along the facades of the building in a strict and regular sequence of columns and beams have a simple and rational design.The varied pattern of windows not only creates a strong visual effect-it also generously lets the light flow into the building and offers a breathtaking view of the river.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will form part of the new Arts Campus at UmeåUniversity,which will also comprise the new Academy of Fine Arts and Art Museum-both designed by 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Local,sustainable materials have been used for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The exterior facing is larch wood and,on the inside,local birch wood creates a contrast to the light walls and contributes to achieving good acoustics.The concrete floor gives an industrial and robust expression.

Early on in the design process,energy calculations and daylight simulations helped to establish that the facade should consis of wood with window holes instead of only glass.This has been a key parameter in achieving an energy reduction of 50%.

Ventilation,lighting and heating functions are ingeniously integrated in the bearing structure The air comes in under the floor and is transported to the roof of the building via the columns and beams where it is circulated round the building via perforated pipes.

学院建筑群 篇9

关键词:建筑,历史模型,材料,空间

0 引言

从1984年到1996年的十多年间,设计并建造的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是西扎最为重要和复杂的项目之一。对于建筑学院的最初构思开始于一个简单的形制——一个围绕内院组织的单一体量。它是从波尔图许多重要建筑(像离杜罗河畔有数公里的古老的巴洛克的司教馆等)的结构中提取出来的。西扎说:会考虑将学校的校舍做成像古老的馆那样的风格,但是司教馆太远了。西扎将这个封闭的内院在朝向杜罗河的一侧进行了分解,建立了建筑与周围景观的视线联系(见图1)。

在设计的过程中,西扎将围合成方形内院的一翼去掉,形成了其惯用的U形平面。可以看出设计的构思从封闭的单一主体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综合体,并将更大范围的场地引入设计之中。

最后的方案集中体现了各种因素的综合。通过运用控制线进行拓扑变形,主体建筑分为南北两翼,众多分散的按照两条主要的控制线来排布,形成了两翼汇聚的近似于三角形的几何形式。朝向杜罗河较低的一翼被彻底分段为四个独立的研究室。而在另一侧翼,从阿尔托的赫尔辛基奥坦尼米技术学校中提取的半圆形构成经过转折。早先的模式通过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延续和变换,这实际上是先前构思中的空间模式变异性的延续(见图2)。

西扎以阿尔托为自己的出发点,把他的建筑奠基在每一特殊地形轮廓和地方肌理的精细质感之中,为此他的作品都紧密地反映了波尔图地区的城市、土地和海景。另一重要因素是他对地方材料、手工艺品和当地阳光的微妙特征的偏爱,但是这种偏爱并没有使他放弃理性形式和现代技术而感情用事。正如阿尔托的赛纳特萨洛市政厅那样,西扎的所有建筑都是精心地放置在其场地的地形之中[1]。

1 历史模型的启示及利用

当西扎提出新的构思时,他往往漫游于历史上的范例之中,并从中找寻可借鉴的元素。对于西扎而言,创作的过程部分是致力于在承袭的观念中找到联系。波尔图建筑学院与阿尔托的赫尔辛基奥坦尼米技术学校中大报告厅有某些片段相似(见图3)。很明显,在创作的过程中,西扎确实吸收了他早期发现的元素,并结合特定场所引发的直觉将其合成为一个构思。不难发现,这种对于历史原型的利用与通过变革原型以创造城市微观缩影的新理性主义观念和类型学处理方式存在某些关联。波尔图建筑学院U形平面的内院组织形式反复出现,这种来自于阿尔托的斯堪的纳维亚的成功类型随着环境及功能的变化采取了灵活的变形。

对于原形,西扎是慎重的。在波尔图建筑学院对U形平面变形,最终演化为由具有不同空间分布的两冀汇聚而成的近似于三角形的空间布局。

2 材料的有限性

在战后,阿尔托所做的工作受到材料,生产方式和运输方式的强烈制约,混凝土和钢铁的缺乏导致了地方材料的广泛运用(砖、木、铜)及手工艺的继续延续。

赛纳特萨洛有各种砖瓦建筑物。这是北欧的传统,被认为是时代的退步,但是阿尔托很喜欢,有个性,而且有味道。

西扎承认,对于建筑中所运用的材料,葡萄牙的建筑实践为他提供了一个谦虚而朴素的方式。特别是从整个一代手工艺都移民之后,他的建筑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混凝土、白色石灰粉刷、玻璃、陶质面砖、木材、石材等一系列相对低廉的建筑材料。

正如西扎在其文中所述:阿尔托的建筑在1950年代后期才在葡萄牙具有影响力……这种影响并非偶然,它不仅仅是保留了形式,而且是意义重大……他的影响力首先在我们建筑学院的改革中得到体现,促使他们对现今实际问题的思考采取开放的态度。学习阿尔托,使我们能够找到一条前进的道路,我们无需将自己的信念建立在战后的现代主义之上,而在葡萄牙,我们从未拥有过现代主义[2]。

3 光作为虚质材料

光从来都是作为一种建筑材料被西扎加以运用,这不仅在于光对建筑形式的表达、光对空间的塑造、光对流线的引导,还包括光与建筑、自然之间的对话。对于西扎,葡萄牙当地强烈的阳光绝对是其建筑形式表达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波尔图建筑学院展示厅是倾斜的,有间接的阳光入射。没有意图性的窗户和现代建筑相违背。设计的玻璃屋顶谁也看不见,新月形的光从窗户隐隐射进来,通过假天花板隐藏面反射出来,通过弯曲的墙面柔和地照射。图书馆向下的天窗像刀一样,斜线和锐角造出惊人的效果。天窗同时穿入相邻的空间,以光的一致性建立起两个空间的联系。

而在赛纳特萨洛市政厅中,同样,阿尔托为营造会议厅的庄严气氛和走廊的温室感觉不同的光影效果而煞费苦心。

4 外部空间的组织方式

阿尔托对于如何处理建筑与环境、建筑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关系具有独到的理解,而西扎也从中获益匪浅。他曾经这样说道:他对阿尔托的某些建筑中的组织方式极感兴趣。这些在一端使视线收缩,以此方式捕捉到湖面及周围环境的景观。西扎将这种斯堪的纳维亚的成功类型加以转换,对地中海建筑风格进行了重新思考并赋予其新的活力,使地中海建筑风格能够为该地区的建筑师重新加以利用。西扎设计的建筑学院就是U字形的反复和主张,从原来有的墙壁U形平面,做成用几何学的原形的建筑。

在阿尔托的赛纳特萨洛市政厅,建筑形式的节拍取决于窗子排列所形成的空间节奏和砌体微妙的模式化。然而所有这些差别却出自相同的概念,即将建筑分为围绕着天井布置的两部分。一个U形的行政办公建筑和一个独立式图书馆,这两种形式包围了一个高于街道面的庭院。它好像出自卡累利传统的村舍和村庄组合[1]。

不仅仅是在场地内,风景和场地也是设计的一环。1942年赛纳特萨洛都市规划,阿尔托在三角形的土地上把公园作为中心设计了住宅。1949年在三角形的顶点规划了新的政府大楼。在新市政府大楼和工场之间设计了绿化带。绿色的三角地里有小路,周围的树木间隐藏着建筑物。西扎在其波尔图建筑学院的设计中包括沿南面边界的道路设计和整个场地范围内的景观设计。

5 基本几何性与有机形态的结合

基本的几何形体和基本的形式组合方式的再利用是西扎建筑的基础,但对于西扎的大多数建筑,往往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有机形态。由于复杂的地形环境和城市肌理的影响,在平面上往往不是矩形、圆形、三角形等简单的几何形,而是这些简单的几何形和连续的折线、有机曲线的综合,这与阿尔托的建筑密切相关。

“建筑是关于构造几何学的。[4]”几何形式是建筑的基本属性,对于一位以乡土建筑的传统作为基点的建筑师,由于乡土环境中多变的地形和城市空间的复杂肌理,加之乡土建筑建造的偶然性的影响,几何形态完全规则的建筑是极为少见的,因此西扎很自然地表现出对强制性的几何形式的排斥,而倾心于基本的几何性与部分有机形态的结合。

6 结语

西扎曾经多次表示他的建筑与阿尔托的建筑具有天然的联系,不论在建筑观念还是在具体的建筑处理手法上,阿尔托的建筑对西扎一生的建筑实践和建筑作品具有决定性和持续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Kenneth Frampton.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4:221,359.

[2]Alvaro Siza,Kenneth Frampton.Alvaro siza Complete Works[J].Phaidon Press Limited,2005(3):572.

[3]邢海霞.论现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J].山西建筑,2007,33(31):52-53.

[4]Kenneth Frampton.Alvaro siza Complete Works[J].PhaidonPress Limited,2000(1):34.

学院建筑群 篇10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是1932年创建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1938年勷勤大学建工系并入国立中山大学工学院,抗战时期学校辗转迁移粤北,抗战胜利后迁回广州石牌。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建筑工程系调整入新成立的华南工学院,之后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广东工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1998年,建筑学院成立。现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下文中在语境无歧义时简称为学院)自勷勤大学创立至今已历76周年,是我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院系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建筑学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岭南现代建筑教育传统,对这一历史的整理和回顾,有助于今日我们明确学术传统、承传教育精神、继续创新发展。

根据不同的时代现实和主持教授们对建筑教育、学术研究、岭南建筑创作的思考和实践,本文将学院的学科发展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932年勷勤大学创立至1945年中山大学粤北时期结束为华南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中大复归石牌,建筑教学体系开始全面完善的1945年至恢复高考和正常本科招生的1977年,为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期,这里包含了文革期间的停滞阶段;1977年以来为华南建筑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岭南建筑学派的成长期。

1. 华南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1932-1945)

陈济棠主粤时期,广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伴随有大量的建设活动,产生了对建设人才的需求。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应时而生,为纪念广东国民党元老古应芬(字勷勤,1873-1931),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的基础上于1932年创立,建筑工程系同时创办,为中国南方诸省工科大学之首。毕业于法国里昂建筑学院、曾随Tony Garnier工作的林克明为首任系主任、教授。1)1938年因日本侵华战争,勷勤大学裁撤,曾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建筑史的胡德元受命于国难之际,将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完整带入中山大学并任系主任。自林克明和胡德元始,华南大地上实现了真正的建筑学教育,是为华南建筑学科的发端。

在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中,也有提倡新建筑和遵循巴黎艺术学院体系(Beaux-Art)两种思潮的并存,从主要教师的受教育背景中,可以看到这两种倾向的来源。勷勤大学本来以土木系为基础,从开系之初便有了技术主导的教学班底。除林克明、胡德元外,勷勤大学和中山大学前期的主要教师还包括获得MIT硕士的过元熙教授和罗明勷教授、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的陈荣枝教授、先后就读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的谭天宋教授、毕业于巴黎土木工程大学的金泽光教授、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的杨金、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李卓、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林荣润、曾协助美国建筑师茂飞(H.K.Murphy)制定南京“首都计划”的黄玉瑜教授等。2)

在当时中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较强的正统性意识形态影响下,广州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传统样式的新建筑,例如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等。但岭南地区素有开放、开明的商埠文化氛围,讲求建设实效、建造速度和技术质量,在客观上鼓励了对建筑新技术的运用,同时也呼唤建筑的新风格。社会发展的动力对建筑形式、速度和经济性的要求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教育中得到了响应。勷勤大学的建筑教育具有注重技术和实践等鲜明特点,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强烈兴趣和积极主动的追求,重视实用性技术课程,开始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建筑教育探索之路。3)在当时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追求(图1,2)。

1933年,林克明在《什么是摩登建筑》一文中系统介绍了他称之为“摩登建筑”的现代建筑运动的原因,以及现代建筑的本质和特点,他本人在创作实践中也一直尝试新建筑技术与传统建筑形式的结合。1936年10月,勷勤大学学生郑祖良、黎抡杰等创办《新建筑》,介绍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对传播现代建筑精神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刊物的外文以德文的“Neue Baukunst”为标题,体现了对当时席卷全球的德国现代主义建筑精神的向往。《新建筑》在创刊词中明确提出“反抗现存因袭地建筑样式,创造适合于机能性、目的性的新建筑”的现代建筑信念。4)(图3)

系中多位教授都有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或曾参与当时广州市工务局的事务,保持着高水平的实践,林克明教授是中山纪念堂的合作设计师和中山图书馆、勷勤大学校园建筑等一系列重要建筑的设计师,陈荣枝是爱群大厦的建筑师,过元熙后来应孙立人将军之邀设计了新一军公墓。

由一批留学法国、日本、美国的教授们创立的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事业,迅速与广东开放的文化风气结合,培养出了第一批学生投入到当时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中。惜逢战乱,漂泊不定,但留下的现代建筑教育“火种”随着二战后教育环境的相对稳定,带来了华南建筑教育的新发展。

2. 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期(1945-1977)

1945年,中山大学从粤北迁回广州,教学归于稳定,随着夏昌世、龙庆忠、陈伯齐三位教授的先后到来,中山大学建筑工程系进入了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时期。在以三位教授为主的教学团队的带领下,坚持现代建筑的教育思想,坚持建筑创作中的技术理性态度和对现代性的追求,强调对地方历史文化和地域气候的关注,面对社会现实,探究经济、实用、美观、具有岭南地方特色的创作策略。为华南教育开拓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亚热带建筑科学研究、华南建筑史学研究等整体发展的学科建设道路。这一时期也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六十年代,华南开现代建筑创作风气之先,创作了一批具有现代主义精神的先锋作品: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建筑群、中山医学院教学楼群、华南工学院教学楼群等等。其中,1952年的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是教师的一次集体创作实践,(图4-7)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建筑现代性的理解,为当时的中国建筑学界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华南建筑教育的重要人物龙庆忠先生、陈伯齐先生、夏昌世先生及其教育、研究和创作活动对华南建筑学科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将此精神永远铭记,发扬创新。

龙庆忠(非了)先生(1903-1996)1931年毕业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系,先后任教于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等高校,与中国营造学社诸君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紧密的联系,学术上与梁思成、刘敦桢等人的研究互为补充。他是华南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开创者,创立了建筑防灾学和建筑文化学。龙先生治学严谨、博览群书,编写了《建筑制图》、《中外建筑史》、《建筑图解力学》和《中国建筑结构》等许多教科书,三十年代在《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上发表了《开封之铁塔》(三卷四期,1933年)和《穴居杂考》(五卷一期,1934年),他的主要论文辑录于《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一书。龙先生提倡建筑学要有中国的建筑理论,提倡建筑师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以天下为己任。他提出应把我国传统建筑的防火、防洪、防震、防台风与城镇规划、园林、古建筑的三保(保护、保管和保修)等方面的经验继承下来,主张建立由防灾学、建筑、城镇、园林规划设计及建筑修缮保护构成的学科体系。龙先生以非凡的气魄和执着的精神,躬耕学术田野,在文革后成为我国第一批建筑史博士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建筑历史和理论人才。(图8)

陈伯齐先生(1903-1973)于1930年留日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1934年转德国柏林工业大学,1939年毕业,1940年回国。历任重庆大学首届系主任、同济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和华南工学院教授、系主任,1962年起任全国建筑学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他是亚热带建筑研究和创作的开创者,倡导以亚热带地区建筑理论与建筑设计为中心的办学宗旨,强调在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陈先生创建亚热带建筑研究室,进行住宅热工和通风测试,奠定了亚热带建筑研究的基础。正是在他的主持和倡导之下,华南工学院的建筑热工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1978年曾获中国科学大会奖。陈伯齐先生将其在国外的阅历,运用到教学制度,学科设置和培养方式上。高年级开设建筑与经济、特种结构和形式等课程,设计课程高低年级混班学习,注重年轻教师参与设计实践,强调学术研究和设计实践的结合。由他主持设计的主要作品包括重庆浮图关体育场、广州女子师范学校规划及设计、华中工学院、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和武汉测绘学校的校园总体规划、中山医学院校区总体规划、华南工学院总体规划及一号楼、化工楼设计等,他还参加过北京人民大会堂和广西桂林风景城市规划的设计。

夏昌世先生(1905-1996)于1928年毕业于德国卡斯鲁厄大学,1932年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艺术史博士。曾先后任教国立艺专、中央大学、重庆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是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开拓者。

夏昌世先生大力提倡现代建筑思想,推行现代教育方法。重视建筑教育中的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强调设计动手能力。夏昌世先生自己绘制的教学楼施工图,图面美仑美奂,布局匀称,线条流畅,字体端正,交待详尽,堪称绝好的教学样图。另一方面,在战后重建中,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建筑实践,针对岭南地区的气候特点,从遮阳、通风、隔热等建筑的基本问题入手,完成了一定数量的建筑作品,对其后岭南现代建筑的探索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的建筑创作集中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代表作品有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水产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改建、行政办公楼、三号和四号教学楼,中山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山医学院生理生化楼、基础科楼、药物教学楼、病理学教研室,以及鼎湖山教工疗养所、广州华侨医院等。他还参加了桂林市风景城市-规划、漓江风景区设计和兴安灵渠风景区规划、带着研究生何镜堂设计了南海大会堂、广西医学院门诊部,1981年至1982年从侨居的德国回国指导设计广州华侨医院。(图11-14)

夏昌世先生还一直注重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1953年他和陈伯齐、龙庆忠、杜汝俭、陆元鼎等开展民居建筑研究,其后还成立民居研究所(夏昌世任所长,陈伯齐任副所长),研究岭南民居建筑的合理性,指导建筑创作。60年代开始,夏昌世先生研究重心转向园林建筑传统,并发表了《漫谈岭南庭院》(《建筑学报》1963年第3期)和《粤中庭院水石及其构图》(《园艺学报》1964.3卷2期)等文。而《园林述要》则是一部晚了三十年的著作,因为政治上的牵连,到1995才在学生们的努力之下得以出版。

夏昌世带领莫伯治、何镜堂(当时是夏先生的研究生)进行岭南庭园建筑的研究。夏先生对岭南庭园建筑的热爱、高超的设计水平以及务实节约的态度,给了后辈深刻影响。在莫伯治初踏入建筑设计领域时,有幸接受到夏昌世的言传身教。夏昌世对岭南园林建筑的研究对后期岭南现代建筑的进一步发展意义重大。岭南现代建筑的主要创作团队“旅游设计组”5)在当时林西副市长的带领下,在1964-1983年间创作了白云山庄旅舍、广州新爱群大厦、广州宾馆、矿泉别墅、白云宾馆、中山温泉宾馆、白天鹅宾馆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优秀建筑作品,该小组的主要成员包括:莫伯治、佘畯南、林兆璋、陈伟廉、蔡德道、吴威亮、陈立言等,他们都受到华南教育传统深刻的影响。“旅游设计组”的重要成员莫伯治、吴威亮分别为中山大学土木建筑工程系36年、50年毕业生,蔡德道、陈伟廉和林兆璋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工学院建筑系48年、59年和62年的毕业生。(图15-19)

而何镜堂院士——当年是夏昌世先生唯一的研究生,也是文革前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唯一毕业的研究生,在就学期间深得师传。80年代后,回归华工的何镜堂院士带领建筑学院通过建筑创作和理论思考,延续了华南建筑教育的发展脉络,学院教育与设计创作的结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

龙庆忠、陈伯齐、夏昌世等教师们一道,将所接受的现代主义思想与南方的社会现实相结合,以技术理性、务实致用、问题分析为教学主导思想,形成了统一而清晰的教育方法和氛围,培养出了一代优秀的建筑专才和教学团队。这一时期的部分杰出毕业生包括杜汝俭、贺陈词、蔡德道、金振声、陆元鼎、罗宝钿、李允鉌、袁培煌、邓其生、饶维纯、陈伟廉、何镜堂、蔡健中、彭继文、黎佗芬、林兆彰、石安海等等。

文革期间教育事业停顿,老一辈教授皆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华南建筑教育亦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能以估量的损失。当时,只有建筑热工和剧院设计方面的研究还能继续进行。所幸的是,文革后活跃在华南建筑教育领域的著名教授皆是他们的学生,这使得现代建筑的教育传统得以延续,也为新时期岭南现代建筑创作和学科的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了新一批优秀人才。

3.华南建筑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岭南建筑学派的成长期。(1977年以来)

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随着人才培养和教育学术平台的重新起步,华南的建筑学教育和研究逐步回复了元气,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凭着开放创新的精神,在原有学科基础上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迅速发展。

龙庆忠先生开拓的建筑史和理论方面,建筑与城市防灾研究、民居研究和地域传统建筑研究得到发扬光大(以陆元鼎教授、邓其生教授等为代表),龙先生文革后培养的博士硕士如吴庆洲教授、程建军教授等逐步成为了华南建筑史研究的主力。华南在建筑与城市防灾、建筑文化、民居研究和历史遗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突破,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培养了三十余位博士,主持的古建筑修缮两度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为广东的遗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伯齐先生创立的亚热带建筑研究得到继续发展,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系统的亚热带地域建筑学科架构。气候性建筑问题和建筑物理技术方面发展迅速(以林其标教授、孟庆林教授的研究为代表),吴硕贤院士带领的建筑技术科学在建筑声学、热工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和教学成果。岭南园林及庭院建筑研究硕果累累(以杜汝俭教授、刘管平教授、叶荣贵教授等代表),还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罗宝钿教授、张锡麟教授等)、居住建筑(金振声教授)及公共建筑(赵伯仁教授、林永祥教授、陶郅教授、孙一民教授等)诸方面都作出了具有影响力的成绩,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因为亚热带建筑研究的长期努力,2007年,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科技部批准进入建设阶段,成为国内建筑学科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由夏昌世先生开创的岭南现代建筑创作也呈现了多元化和繁荣发展的景象。1979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以一个系设计室的班底起步,逐步建成一个综合甲级资质的设计院。在创院之初以“研究”命名,强调“产、学、研”的结合,与学院的教学和学术研究互动、融合。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创作研究,经历林克明、陈开庆两任院长的开创、夏昌世先生的顾问(指导广州华侨医院设计),又迎进了莫伯治、佘畯南教授,以及1983年何镜堂先生回归及至后来任院长主持工作,岭南建筑界的创作力量在80年代初得到汇聚,这是一个跨越两代岭南建筑人的汇聚,也是接近半个世纪对现代建筑探索力量的汇聚,更是一个时代机遇的整体氛围的汇聚。这种汇聚,重新带动了岭南现代建筑创作的整体发展。(图20)

一方面,以当年“旅游设计小组”成员为主体的的广州建筑创作力量,继续发挥着作用。值得一提的是英年早逝的陈伟廉先生(1935-1985),当年“旅游设计小组”的主力建筑师,后任珠江外资设计院副院长,其80年代创作的广州世贸大厦和金融大厦堪称难得的现代建筑佳作(图21,22)。也要看到,一些逐步远离华南学术主体的建筑师的作品,逐步丧失了其发展更新的精神根源,难免走入了“表现主义”、“手法主义”的“样式探索”道路。企图以岭南建筑的“风格”或“样式”作为地域建筑创作的出路,严重偏离了现代建筑精神,也恰恰是当年《新建筑》杂志创刊词所要反对的方向。

另一方面,以学院为依托,传承岭南现代建筑思想,强调与建筑教育和学术研究相结合来实现综合发展的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教授的带领下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了岭南当代建筑创作的主体力量,形成了理性、实干的创新理念与团队工作模式,完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和摔跤馆等众多大型工程,高水平完成了200多个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一系列遍布大江南北的建筑作品引起了建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何镜堂院士在总结岭南现代建筑创作思想和学科精神的基础上,提出了“两观三性”(即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的建筑创作思想。正如当年三老创立的学科基础和整体发展模式一样,华南的建筑学科的整体发展为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动力。(图23-24)

建筑学派的形成,须有其传统之承传、共同而独特之思想精神、高素质的建筑师群落和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纵观当代岭南建筑的发展: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起步;五、六十年代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系统形成并付诸实践,开拓了清晰的学术研究架构和建筑创作方向;七、八十年代延续和发展了这一方向,取得了杰出的成绩;九十年代学院以来整体发展,继续了对地域性建筑创作、改革建筑教育和扩展学术研究的探求,地域现代建筑创作精神得到了提升,并逐步形成了全国性的影响,一大批中青年建筑师和教师得到了锻炼和成长,各方面建筑创作和研究成绩突出,岭南建筑学派正处在成长时期。

中国建筑的发展需要超越流派,而发展出自己的学派,形成异彩纷呈的多个学派是实现中国建筑腾飞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岭南建筑学派进行积极探索的意义之所在。

摘要:本文综述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七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对其现代建筑教育和创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背景、动力和过程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岭南现代建筑思想的来源及其对岭南当代地域建筑创作的深刻影响。文章分阶段讨论了该学院建筑教育、创作和学术研究的特点,并提出了岭南建筑学派正处于成长期的观点。

关键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

参考文献

[1].杜汝俭等编.中国著名建筑师林克明.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2].冯江.龙非了:一个建筑历史学者的学术历史.[J]建筑师,125期

[3].赖德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赖德霖主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5].刘源.中国(大陆地区)建筑期刊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彭长歆.岭南建筑的近代化历程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7].土建通讯.第三卷第一期.1948

[8].钱锋、伍江.中国现代建筑教育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上一篇: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下一篇:跨学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