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动力

2024-11-14

消费动力(精选6篇)

消费动力 篇1

一、新消费引领形成新供给的战略意义

【意义一】:依靠消费升级引领发展符合发展规律

在现代化进程中, 一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和消费升级存在规律性对应关系。到工业化中后期, 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根据各国发展经验, 人均GDP超过1万国际元和人口比重最高年龄段在46岁左右时, 一国将进入消费快速升级期和消费支出高峰期;每一轮科技革命也均会催生新一轮消费升级。对照我国实际, 2014年我国人均GDP约合1.1万国际元, 未来十年还将迎来45岁-49岁人口高峰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在蓬勃兴起。多重因素叠加, 决定了我国将迎来消费快速增长、结构加快升级和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提升的重要机遇期。

【意义二】:适应消费升级培育新动力符合发展需要

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 以供给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 有利于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使发展成果更多体现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民福利的改善;有利于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提质增效, 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附加值;有利于畅通经济良性循环体系、构建稳定增长长效机制, 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 实现潜在需求向现实增长动力的有效转换。

【意义三】:消费需求升级趋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

近年来, 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强, 2011年-2014年,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4.8%, 高于投资贡献率7.8个百分点。以文化、旅游、信息等领域消费新热点、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消费升级及其牵引的产业发展新亮点层出不穷,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动力源。2015年“双十一”, 仅阿里巴巴旗下各平台单日交易额就达到912亿元, 电商消费增长速度非常迅速。

二、新消费引领形成新供给的发展路径

【路径一】:树立发展新思路

——不能脱离消费升级谈产业升级。生产的目的归根到底是消费, 只有围绕消费升级的方向进行投资、创新和生产, 协同推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和创新的有效性。

——必须把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优先位置。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看, 保护消费者就是保护生产者。只有消费者权益得到切实保护, 才能顺利释放消费需求, 激励企业降低成本、改善质量、推进创新。

——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推动供给创新。要通过制度环境的系统性优化, 引导供给侧的结构性调整, 从而更好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

【路径二】:把握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坚持消费引领, 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顺应消费升级规律, 以新消费为牵引, 催生新技术、新产业, 加快形成消费引领投资、激励创新、繁荣经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机制。

——坚持创新驱动, 以供给创新释放消费潜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推动科技创新和供给升级, 增加优质新型产品和生活服务供给, 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

——坚持市场主导, 以公平竞争激发社会活力。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市场建设, 完善市场监管,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实现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安全消费, 企业诚信守法、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坚持制度保障, 以体制创新培植持久动力。统筹推进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系统性优化, 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 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营造有利于畅通经济循环的制度环境。

【路径三】:明确重点领域和方向

消费升级的方向就是产业升级的方向, 也是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投资增长的重点领域。我国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 主要体现在“六大领域”。

——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相关的教育、健康、文化、养老、旅游等服务消费;

——基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信息消费;

——生态文明理念和绿色消费观念牵引的绿色消费;

——满足不同群体特别是年轻一代需要的时尚消费;

——适应居民更高质量需求的品质消费;

——梯度追赶型的农村消费。

这些领域消费及其催生的相关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新投资新供给, 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新消费引领形成新供给的重要措施

让新消费新供给成为推动发展的新动力, 需要推进制度创新、改善消费环境、扩大有效供给、优化政策体系, 营造有利于消费投资互动、供给需求对接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措施一】: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制度创新

培育发展新动力, 制度建设是基础。针对部分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有效供给不足、重要消费群体消费潜力释放不够的问题, 需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重点推动四方面制度创新。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系统清理地方保护和部门分割政策, 消除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地区销售商品、提供服务和发展产业的制度障碍。

加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力度, 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进一步推动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

加强助推新兴领域发展的制度保障, 调整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为新兴产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加快推进人口城镇化相关领域改革, 鼓励各地区放宽落户条件, 加快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释放农业转移人口消费潜力, 培育壮大城镇消费群体。

【措施二】:全面改善优化消费环境

全面提高标准化水平, 健全农产品、食品、药品、家政、养老等领域和新兴产业关键标准和规范, 夯实产品质量基础。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全面提升监管能力、效率和精准度, 在食品药品、儿童用品、日用品等领域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强化质量安全保障。

改善市场信用环境, 搭建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加快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维护市场秩序。

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 有效维护消费者权益。

强化基础设施网络支撑, 特别是完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要通过消费环境的优化, 使我国不仅是制造大国, 也成为消费大国。

【措施三】:创新并扩大有效供给

推动供给结构优化。既要瞄准国际标准和细分市场需求,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服务升级;也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 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还要大力发展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和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需求潜力大、带动力强的生活性服务业。

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加强政策系统集成, 构建产业链、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发展支持体系, 打造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业创新中心。

适度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和日用消费品进口, 更好发挥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带动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措施四】:优化政策支撑体系

强化财税支持政策, 加大相关领域财税支持力度, 更好发挥财税政策对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行为的导向作用, 激励地方政府更加重视改善生活消费环境、重视服务业发展。

推动金融服务和产品创新, 鼓励发展适应新消费新供给需要的金融产品, 促进金融服务与消费升级、产业升级融合创新。

优化政府投资结构, 聚焦提供适应新消费新供给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创新投资方式,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的引领、撬动和催化作用。

完善土地、人才和环境政策, 更好满足市场主体用地需求, 强化消费升级、产业升级、创新发展的人才保障, 引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化。通过各项政策的协调配合, 形成有利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

消费动力 篇2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根据国务院《意见》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农机系统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的产业来谋划,为推动我省服务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山东农机服务业的发展说明,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努力培育农机服务市场,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业,即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又能够吸纳和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还能够开拓农村市场,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农机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吸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兴产业

近几年来,我省农机管理部门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策扶持、部门指导”的思路,坚持用现代工业的管理理念改革和创新农机服务组织,全省初步形成了以新型农机站、农机协会、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合作社为龙头,以农机大户为骨干,以农机户为主体的新的农机服务体系,推动了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从农业田间作业、农产品运销到农机维修等,农机服务已渗透到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农机服务方式,在加快农业生产进度,提高农机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引导农民实现了由买机自用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目前,我省以田间作业、农业物流和维修为主的农机服务市场已初具规模,农机服务业已成为一个吸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兴产业。

农机服务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减轻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2006年,我省农机从业人员已达671万人,占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的33.4%,从事农机田间作业服务、物流服务和维修服务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和个体农机户达515.2万户,约占乡村农户数的1/4。据测算,在农忙高峰季节,山东省从事农机服务的人员可达1100多万人,占山东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四分之一强。据统计,农机服务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已达521亿元,户均资产1万元;全省农用拖拉机已达209万台,平均每10个农户拥有1台;全省2006年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350亿元、增加值222亿元。

随着农机服务业的发展,我省农作物耕地、播种、收获等机械化程度已超过了60%,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械化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稳定转移创造了条件。我省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有1000多万人,但在夏秋农忙季节,看到的不是务工农民返乡的“民工潮”,而是浩浩荡荡的跨区作业的农业机械。

二、发展农机服务业不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拉动农村消费,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央的重大决策。综观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均以农业机械化为前提,而农机服务,则是农业机械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实践证明,通过农机服务业的发展,可以推动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节本增效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广泛应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的资源利用率,增强农业的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节约能耗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关调查显示,我省农业机械化在农业增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为25%。农业机械化在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由于农机服务业的主要装备是各种农业机械,而农业机械的生产不仅直接与机械制造行业有关,而且与钢铁业、橡胶业、电器业、仪表业等若干行业有关,因此,农机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仅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建设,而且也拉动了农村消费,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尽管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居全国前列,但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日本平均每千公顷耕地上联合收割机使用量为248.7台、韩国为49.4台,而我省只有1.6台。据测算,山东农业机械化目前的总体水平大体在70%左右,今后每增加1个百分点,大约需要净增15个亿的农业机械。到2020年我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将达到90%,仅净增的农业机械就需要300个亿,平均每年净增21.4亿。加上每年需要更新的52个亿,我省平均每年需要新增农业机械近75个亿,再加上每年40-50亿的维修配件,整个山东每年的农业机械销售额可达120个亿左右,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很可观的大市场。据了解,我省主要农机产品大都在全国占据半壁江山,但中小型机械居多,而外省的农用拖拉机、谷物联合收获机等大型农业机械在我省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何首先满足本省农民对大型农业机械的需要,同时又积极发展省外乃至海外市场,有关方面应该认真加以研究。

三、发展农机服务业的制约因素

我省农机服务业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现阶段除土地经营规模小、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民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外,从山东省的实际情况看,今后一个时期制约农机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是农机产品品种少,科技含量低,农机装备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科技储备,农民所需要的机械和售后服务还不能得到满足。山东虽是农机生产大省,也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但大多数仍停留在手工作坊式阶段,像福田这样的现代农机企业还数量太少。另外,山东农机制造工业缺少统一的发展规划和布局,据了解,仅潍坊市就有30多家小四轮拖拉机厂,仅兖州就有三家玉米联合收获机厂,这些企业在低层次上重复生产,恶性竞争,一直形不成较大的规模。

二是农机推广体系、教育培训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基础薄弱,还制约着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我省农机新技术推广步履艰辛、农机安全缺乏管理措施和手段,农机作业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任务繁重、农机修理配件市场秩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整顿规范。

三是基层农业机械化服务组织还比较薄弱,农机服务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市场化、社会化服务规模比较小,能力不强,效益不高,还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何更好地配置农机资源,组织引导农机户进入市场和扩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机的共同利用和农民增收,是农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四是农用柴油和原材料价格上涨,至使农机产品价格和作业成本大幅度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四、建议

根据我省农机服务业现状和发展需求,建议出台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机服务业又好又快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进一步拉动农村消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1、加大农机服务业发展资金的支持力度。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农机服务业做为弱势产业,更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扶持。根据山东省农机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建议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农机购置补贴、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农机创新示范工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机服务业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2、加大对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目前我省的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基础设施薄弱、设备落后,建议各级财政部门加大对农机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扶持力度,扶持农机新技术推广、农机教育培训、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农机修理配件市场秩序的监管等体系建设,依法保护农民和农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建立农机合作组织扶持政策。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要从政策、资金、税收等方面对农机合作组织进行扶持,最大限度地把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向市场,提高农机服务的社会化程度,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

4、对农机制造业和农机供销业的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和布局。根据现代企业发展的规律和市场原则,对山东农机制造业和农机供销企业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引导企业横向联合或重组,走现代化大生产的路子,增加山东农机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档次和质量,加大农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科技储备。

5、针对柴油涨价,对农机作业实行直接补贴。因为在农机作业价格主要取决于农机市场供求关系的情况下,柴油涨价的负担主要由农机户承担,因此,国家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机作业的燃油补贴,一方面要把补给种地农民改为直接补给农机户,谁作业补给谁。

消费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 篇3

西方经济学虽然认识到消费是经济生活的基本领域之一,但不认为消费会对生产构成障碍。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学界始终强调生产占先,个人消费居后,以致造成产品过剩、经济危机爆发的严重后果。“消费为本”或者说“回到消费本身”,重建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这是一项大胆的具有创新意义的构想,是炎黄子孙对传统经济学的重大突破,具有促进世界经济和谐发展的重大意义。

消费,是经济学中永恒的核心话题,历来为经济学界和经济理论家所关注,更为国家实际部门和决策者所重视。消费的机理表明,消费运行的良莠,对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功效,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首先,消费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增长的动力源,俗称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我国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出口率已拉升至35%的上限,不断的外贸摩擦日益凸显,且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扩展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难有作为,拉动效应唯有依靠扩大内需。毫无疑问,投资是扩大内需的有效手段,但从长久来看,投资如果得不到消费导向和支持,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经济效益就得不到保障和提高,资源配置就谈不上有效率。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之上,才能有效拉动内需的扩大。消费的需求效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我国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也充分证明,消费历来就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通常占60%左右,国外这一比率更高达70%以上),消费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拉动GDP0.6%的增长点。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特别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其次,消费具有独特的检测机制和反馈功能,它是度量经济运行效率和效益的“测量器”,又是引导经济运行不断改善的“指示器”。从一次循环看,生产是“起点”,分配与流通是“中介”,消费是经济运行“终点”。前三个环节的功效评价,显示在终点环节之上。消费显示和检验看经济运行的总效果,但从动态的循环看,消费又是下一循环的“起点”和“先导”,它引导着下一循环的投资方向,发展的结构和规模,通过“看不见的手”(市场),传达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并通过“看得见的手”(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运行功效,为下一次运行的优化提供依据。

再次,消费也决定着财政金融政策的实践效果和转移支付的实现力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通过财政金融手段,缩小地区发展上的差距和贫富收入上的差距,借助税收和信贷,强化落后和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大这一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和边际消费倾向,从“不愿消费(高收入者群体)”、“不敢消费(中收入者群体)”、“不能消费(低收入者群体)”变为“乐于消费”、“敢于消费”、“能够消费”,从而收到投资与消费“双拉动”的政策效应,实现经济运行高速、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以应光荣为首的年轻经济学者的研究课题,必将对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继、健康的发展,提高消费者素质和维权意识,保证消费者的应得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消费动力 篇4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新趋势

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空间转移和产业转移两种含义,对应的就业方式即是外出就业和本地(乡镇)非农就业,目前统称为农民工。2006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最近1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进入大规模转移阶段,已有近40%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且呈现出常年外出打工、远距离跨省流动的新趋势。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正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长期以来,农村劳动力流动主要表现为“候鸟式”和‘兼业式”,即农村劳动力利用农闲时间季节性地外出打工,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亦工亦农、亦城亦乡”。新世纪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民外出就业的政策,加大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如表1所示:2006年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约为5.6亿,转移到本地非农产业的约0.88亿,占全部从业人员的15.8%;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3亿,所占比重为23.7%。两者合计,即全国约2.2亿,39%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从外出劳动力的就业时间看,外出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为1.1亿,占83.8%,即绝大多数外出劳动力完全脱离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常年在外打工。目前,这种趋势仍在进一步强化。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按打工时间在6个月以上统计,2008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3亿,其中,外出农民工1.4亿,与2006年相比,外出农民工又增加了3000万人。这表明,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正在由‘亦工亦农”向“全职非农”转变,就业兼业性减弱;由“候鸟式”流动向“迁徙式”流动转变,转移稳定性增强,常年在外打工的农民工增多。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以远距离跨省流动为主。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看,2006年外出劳动力中流向省外的达0.7亿人,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一半左右(49.3%),居各类流向之首;省内县外流动就业的劳动力比例为31.5%,而乡外县内就业的只占19.2%。纵向来看,近10年来跨省流动就业趋势明显增强。1996年流向省外的劳动力比例为32.8%,2006年该比例增加了16.5个百分点。这表明区域经济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省际间的外出务工净收益大大超过了省内,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愿意去外省打工。另一方面也说明,中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在显著增加,因为跨省流动的劳动力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速率与经济增长周期波动密切相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1998~2002年GDP增长率连续5年小于10%。之后,国民经济进入了平稳较快增长阶段,2003~2007年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农民在本地或外出打工所获得的劳动报酬,被视为工资性收入。

单位:万人

(一)工资性收入已取代农业收入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过去10年里(1986~1996年),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份额只有24.8%,家庭经营农业收入的贡献份额为57.8%,农业收入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如表3所示:近10年来,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逐年提高,由1997年1%,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增长0.866%,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前提,经济增长加快时期,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增强;反之,则弱。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就业增收的主渠道

农民收入在统计上被划分为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和GDP增长率连续5年大于10%。受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如表2所示:近10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3%,其中,前5年年均增长速率为4.1%,后5年年均增长速率达到6.6%,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近10年累计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前5年增加4.8个百分点,后5年增加10.2个百分点。从回归结果看,GDP增长24.6%上升到2007年的38.6%。10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共增加了2050元,共中有1080元是由工资性收入贡献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份额达到52.7%,已取代农业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体。农业收入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从2000年开始下降到50%以下。

(二)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撑。如表3所示:受宏观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近10年农民收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前5年,主要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特别是1998~2000年,农业收入连续3年绝对减少。正是由于工资性收入保持了年均10.3%的较快增长速度,使得这一时期农民人均纯收入仍然维持了3.4%的名义增长率,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到84.2%。2003~2007年,农产品价格形势好转,家庭经营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0.8%,其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了13.7%,家庭经营收入年均增长8.1%,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达到了45.2%,仍高于家庭经营收入的贡献。可以说近10年来,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一方面弥补了前几年农产品价格下跌给农民收入带来的损失,另一方面也支撑了后几年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

(三)工资性收入的高低显著影响农户家庭收入的相对地位。从横截面数据看,工资性收入水平愈高的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愈高,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贡献比率愈大。如表4所示,按照人口五等份分组,2006年高收入组农户人均纯收入水平比低收入组农户高出6倍,而工资性收入则高出8倍。工资性收入对纯收入的贡献率随收入等级的上升依次提高,高收入组达到41.2%,比低收入组高出8.6个百分点。外出打工带来的工资性收入,显著改善了农户家庭在农村收入分布中的相对地位,使他们进入了收入分布的高端。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显著提升和改善了农民消费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改变了农民的收入构成,也显著提升了农民的消费水平。同时,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经历城市文明的洗礼,其消费观念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对家庭和周围群体的消费模式产生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助于农民消费结构的改善。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可以从质量上衡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程度,比重越高,转移程度越高;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消费支出占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用以衡量居民消费结构优劣程度,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消费结构越合理。以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因变量,以工资性收入比重为自变量,根据散点图形,建立如下回归模型:y=a+bx。根据近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工资性收入比重和恩格尔系数进行回归拟合,得如下回归结果。

从回归拟合结果来看,恩格尔系数与工资性收入比重的拟合结果非常理想,R平方值达到0.977,且方程不存在自相关现象。从回归方程的意义看,工资性收入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将下降0.904个百分点。这说明,随着工资性收入的提高,农民消费结构趋于优化。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直接影响农民的消费行为。消费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价格不变条件下,收入变动1%,消费需求变动的百分比,它反映了消费需求对于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以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自变量,不同收入组别农户对各类消费品的入均生活消费支出为因变量,建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模型,得到不同收入组别农户对各类消费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如表5所示:2007年与2006年相比,各组别对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均表现出较高的弹性(弹性大于1),说明当前农村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意愿都比较强。同时,高收入组别农户对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交通及通讯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不仅都大于1,而且显著高于其他组别,说明随着转移就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增多,农民消费需求升级换代意愿强烈,对住、行的消费需求正呈现上升趋势,对衣、食等一般性的消费需求已相对饱和。

四、几点启示和判断

第一,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可能进入低速增长期。10年前,由于亚洲金融风波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步入调整时期,GDP增速连续5年低于10%,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速率开始放慢。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明显下滑。2008年GDP增长速度只有9%,经济增长开始步入周期波动的下行通道,就业问题比较突出。而经济的复苏需要一个过程,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有可能步入一个低速增长期或徘徊波动期。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无疑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第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加大。在当前就业岗位减少、工资率面临下降的情况下,构成农民增收主体的工资性收入增幅将呈下降态势,这势必影响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工资性收入增速大幅回落。从全年形势看,如果没有大的政策措施,今年有可能成为农民收入徘徊波动的起点。这势必影响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千方百计防止农民收入增速下滑的趋势,努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第三,扩大农村消费必须瞄准农民消费需求转型特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就业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也直接改善了农户的消费结构,影响了农户的消费行为。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在其转型过程中不仅具有共性,而且还具有很大差异性。因此我们在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时,必须瞄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当前农村居民对改善居住和家庭设备的意愿非常强烈,这表明农村新一轮建房高峰期已经到来,抓紧农村住房改造和建设正当其时。对于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来说,工资收入提高的同时,交通和通讯的消费支出也显著的增加。因此,一方面要为他们的出行和信息获取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开发一些具有刺激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五、政策建议

(一)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岗位,抑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率的大幅下滑。中小企业是农民工就业的主要领域。在当前经济减速的形势下,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最根本的是要保住企业。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已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取消了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并对困难企业实行“五缓四减三补两协商”,产生了积极的效果。从实施情况看,这方面还有空间,要继续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减轻企业负担的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构建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趋势看,农村劳动力常年外出将成为常态,“候鸟式”的打工方式将向“迁徙式”转变。特别是二代农民工,他们既不愿意回乡,更不愿意务农。在大中城市难以大规模接纳农民工的情况下,小城镇兼具就业创业的便利和心理归属、文化认同上的优势,将成为新一代农民工置业、居住、生活的重要选择。从长远看,要富裕农民就必须减少农民。小城镇量大面广,是吸纳人口和就业的蓄水池。同时,小城镇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建设投资需求巨大,特别是房地产业前景广阔,发展小城镇既可以释放出强大的投资需求,又具有较好的地区普惠性,有利于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因此,应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大战略,同时配之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带动小城镇及其房地产业大发展。

(三)多措并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外出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必须多管齐下、多措并举。不仅要努力稳定和开拓农民外出就业渠道,还要稳定和提升农产品价格,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空间,同时,也要进一步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增加转移性收入,减少农民的生活负担和后顾之忧。

(四)推进农村住房改造和建设,拉动农村消费转型升级。农民有了钱,首先要建房,特别是那些在外面打工挣到钱的农民,对居住的消费意愿强烈。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兴起的“建房热”成功地拉动了消费,按20年的建房周期看,当前也正值新一轮住房升级换代高峰。农民改善居住条件,既可以拉动钢材、水泥等建材消费,也可以拉动家用电器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目前国家正在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和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但支持力度小、步子慢。建议将农民改善住房条件作为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制定和完善县域村镇规划,加大小城镇和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引导有建房意愿的农民集中建房;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民建房、购房贷款业务,允许农民以新建住房作为贷款抵押;应允许农民利用农村的宅基地到小城镇置换廉租住房。

(五)积极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加强农村通讯设施建设。农民工外出打工不仅增加了家庭收入,也增强了城乡之间人员和商品的流动,改善了农村消费结构。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建制村通达率只有77%,通畅率只有53%,农民出行还不是很方便。应适应农村消费结构改善的需求,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建立农村客运政策性补贴制度,提高公共客车通达率。进一步加强农村电网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消费动力 篇5

杨伟强,现任TCL集团副总裁、TCL电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伟强1995年加盟TCL集团,历任TCL电器销售公司华东区域总监、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TCL电器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2006年营销创新

杨伟强习惯用F1赛车的弯道效应解释TCL电脑近年来的一路飙升:弯道意味着超车的机会,也意味着出局,只有依靠自身运营和研发能力的跨越才能带来市场竞争力的飞跃。

2006年,TCL电脑除了不断推出花样翻新的SHE、海盗电脑力求在女性市场和游戏市场大辟疆土之外,签约海豚公主张靓颖,也在销量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双核先锋”到“酷睿首发”,从“有梦想就有可能”到“敢梦敢想新一代”,TCL电脑完成了目标消费群的聚焦;从“丽屏”到“本色”,TCL电脑找到了产品符合消费型市场的战略定位。TCL电脑品牌主张从内心深处激发年轻人的梦想潜能,强化他们对TCL电脑品牌的认同感。TCL电脑以完整的产品线和价格策略构筑新的性价比标杆,为不断崛起的新锐消费者重新定义高性格比产品,同时通过行之有效的营销攻势掌控市场节奏,令产品直达消费者,以实现消费价值的方式引导市场消费。

2006年,TCL电脑连续跨越了运营能力、产品更新以及消费转向的“三重门”。据CCID、IDC两大权威调研机构发布的报告,TCL笔记本电脑第二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高达489.3%,在所有笔记本电脑品牌中增长率名列第一。在“十一黄金周”期间,TCL笔记本电脑更是以376.9%的惊人增长率独占鳌头,杀入国产品牌前两位,进一步凸现了其作为成长速度最快品牌的黑马本色。

专家点评

消费动力 篇6

建立因果关系图

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建立起企业社会责任与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 其中一个环(左边)来表示企业社会责任缺失产生的原因,另一个环(右边)来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后产生的结果。

图一说明,有些企业之所以不承担社会责任,与成本有着密切的关系。成本上升,所以一些企业家就开始一些投机倒把的行为,比如反映在食品行业,就是用一些劣质原材料来加工产品,也就导致了后续问题食品的产生。

建立流图

根据以上的因果关系图可以建立起流图,如图二:这里,用消费者非满意度来反映消费者信心,用问题企业个数来反映企业社会责任。

消费者非满意度与问题企业个数之间的关系研究

根据以上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流图,再建立相应的方程,可模拟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系统10年之后的结果,消费者非满意度与问题企业个数的关系如图三所示。

通过图二可以看出,随着消费者非满意度的增加,问题企业个数会相应增加,但长期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不仅仅限于增加的关系,而是随着问题企业个数的逐渐增加,消费者非满意度的增加会更加明显。可见,问题企业个数是对消费者权益有着长久的影响关系的,换言之,就是短期内,若一个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那么消费者对其的满意度不会即时下降,然而,时间久了,影响效果就会逐渐凸显出来。这一问题是最值得企业深思的。

所以,企业要追求长远发展,必须清醒看待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问题。

消费者非满意度与销售减少额之间的关系研究

上面研究了消费者非满意度与问题企业个数之间的关系,那么消费者非满意度与销售减少额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们还是通过建立流图等来模拟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图四。

上一篇:二次规划下一篇:钢琴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