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特征

2024-08-07

语文教学新特征(通用12篇)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1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研究, 我们发现高中物理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有这样四个新特征。

一、教师应由重授惑转向重发展

作为传统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是知识的唯一灌输者, 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教师掌握课堂的主宰权, 严格控制和监督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知识传授为宗旨, 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不太受教师的关注。然而,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传播者, 而应该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及较高的迁移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要真正担当起促进者的角色, 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是:1.做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潜能的“教练”。2.做学生心理的支持者。3.做课堂的促进者。

二、教师应由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向重培养过程

1.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使其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教师的角色很重要, 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拨?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 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教具;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 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物理学科与自然界紧密相连, 和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事物、现象出发, 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 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激励学生共同参与, 发挥想象, 积极思维来解决问题。

2.面对新课程, 教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课而言, 不能只是传授知识, 还要体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课堂上要学会关注学生的需要, 充分发扬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感受,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乐于探究, 勤于动手。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帮助学生, 把学习的过程真正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并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三、教师应由重威严独尊转向民主对等

在教学中, 要民主评价学生。把握评价的恰当性, 让学生真正感到自己的成功之处是值得肯定的, 不足之处是必须纠正的;注重评价的层次性, 物理教师要善于捕捉, 分析、运用反馈信息, 分别给不同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 使评价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运用评价的多样性, 综合运用鼓励的言语、眼神、微笑, 机会的提供、成绩的展示等方式, 使每个学生有成功感。

坚持课堂教学的民主化是对传统教育中“教师中心”“学生被动”的突破, 在民主教学、民主评价、师生平等的良好氛围下,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参与性得到激发,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四、教师应由重信息的单向传递转向多向互动

在信息交流上: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

新课程所展示的是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 课堂是开放的、民主的, 使师生都实实在在地体验到课程的“新”, 改变以往课堂是“知识的载体”这一观念, 使之成为师生相互作用的主体, 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这样的课程不再是文“本”的状态, 而是动态的、生长的, 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转化、新课程意义不断构建与提升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更要不断充实自己,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让已有的知识不断新陈代谢, 不断“充电”, 使教师的知识成为动态的、生长的, 以教导学, 以教促学, 这样才能切实完成教学方式的转变。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2

xiaoxue.xuekeedu.com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并体会运用特征解题的优越性,明白优化知识的便捷性。

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努力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首先利用“六一”儿童节学生表演三种集体舞这一教学资源,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又让学生利用百数表这一学具自主探究2、5倍数的特征,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中充满了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由于5的倍数的特征比较容易发现,我便把它调到2的倍数的特征前面来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独立写出100以内5的倍数,独立观察,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很容易发现“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而这只是猜测,结论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们不能满足于学生能够得到结论就够了,而应该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个结论仅仅适用于1—100这个小范围。是不是在所有不等于0的自然数中都适用呢?还需要研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开始认识到还要继续拓展范围,研究大于100的自然数中所有5的倍数是不是也是个位上的数字是5或0。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科学严谨的态度,知道了在进行一项数目巨大的研究过程中,可以从小范围入手,得到一定的猜想,然后逐渐扩范围大,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样,当下节课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时,学生就会大胆猜想,并有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3、精心选题,发挥习题的探索性和趣味性。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3

关键词:化学课堂;概念构建;策略研究

一、化学课堂的新课程概念构建特征

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预设,这样的课堂教学生硬死板,让学生没有课堂的主动性,对于新课程其比较重视化学教学的生成目的是让化学课堂成为学生们自主探索的地方,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化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化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强调老师要时刻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的需要去不断的进行调整,从而去努力构建成一个师生能互动的化学课堂。对于化学这种学科的课堂新课程的改革,讲究的就是动态式的教学,主要看重老师和学生之间养成沟通的关系,两者之间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化学课堂教学时不再是机械的执行预先设定好的教案而是比较注重学生在本课堂中其自身的创造性的真实性的发展进程,从而能在特定的环境中,去立足所有学生的现场性思路,灵活的机动的去组织教学,真正的满足学生们学习的需求。课堂对于老师和学生的生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本来应是丰富多彩的,只是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把教学的过程当作理想的状态去安排从不允许其出现一点点偏差,教学过程中,教学过于古板和枯燥。对于动态性的化学课堂,不追求省事以及形式化,而是去追求真实的自然,敢于去放手,在这种教学的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思想情感就可以彻底的表达,因此在课堂上再现的是老师和学生真实自然的情景。

二、化学新课程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要注意课堂上发生的所有细节,还要根据具体发生的情况,在学生还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做出一些相应的教学变动。对于这种动态式课堂,其教学主要强调:一定要注重过程中的体验,及时的生成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灵活的去处理信息,能够将课堂上各种信息有机地整合起来,快速地生成,促进所有学生的思维、生成新的知识和形成比较良好的品质。把握时机,捕捉有效的信息,让化学课堂变得有生命力。

1、“有效教学准备策略”研究。

(1)例:在课堂上讲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的时候,教师通常都是采用视频的形式通过课件向同学们展示钢铁腐蚀、炸药爆炸、中和反应速率有关的视频。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总结好这些变化是什么变化,他们反应所需要的时间一样吗,有什么共同性。

教師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总结好:物质化学反应速率除了自身的原因外还有什么影响因素,是不是可以控制。比如说牛奶的包装袋说明,在不同的储藏温度下,牛奶的保质期不同这就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还有外界因素。可以采用一些实际当中的例子,比如说在讲原电池的时候,可以举类似这样的例子,一个富商在自己的游艇表面镀上了贵重的金属,但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腐蚀的现象;海上的航海灯,并没有人及时的去给它充电,但是它却昼夜亮着;自来水的水管表面为何要镀上一层锌呢?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探求真理的积极性,并且学生们可以很容易的记住,所以,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供一些丰富的事实,这样原本枯燥的化学理论就变得生动起来,对于化学理论的教学有促进作用。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带着同学们去实践,这样比枯燥的理论教学更容易叫学生接受。如乙醇的分子式C2H6O,它本身结构就有两种,现在我们来研究他与Na反应,这个时候我们怎么能确定是那种结构呢?这个时候我们用实验来探究,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将4.6g钠(足量)放入烧瓶,用分液漏斗逐滴加入无水乙醇,用排水法收集H2,测出收集到H2的体积,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乙醇的结构。又如学习原电池原理时,也可以用实物、实验来探究,把Zn、Cu片插到西红柿中,这个时候发生了电流,我们把Zn和Cu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不同。通过实践使学生明白任何理论的产生和结论都源于科学的实验。根据教材、学科特点及学情,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为实施有效教学作好前期准备。

2、“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研究。通过研究有效教学过程的实施策略,改善教师的管理、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总结、提炼出实现有效教学过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课堂结构的策略,改进师生课堂交流方式的策略。改善学习方式,改善管理行为,改善教学行为。

3、“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研究。教学的评价方式就是说课堂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和最后结果做出的具有价值性的判断的行为,这里主要是指过程性评价。通过有效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使教师的课堂评价体现激励性、导向性和科学性,呼唤真诚、个性化的评价,而不是过多是非不分的含混之语或是廉价的表扬,从而使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提出疑问既是学生们在主动的求知、主动的学习的生动体现,同时也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经常去鼓励学生,超越书本,超越老师,从而能标新立异,反常规地去思考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质疑,在学生的提问中去捕捉课堂的生成点。所以我们新课程的化学课堂的教学策略应该捕捉意外,感悟变式,创设情境。

参考文献

[1] 张羽.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之我见[J]河北学周刊.2013,(7):23.

[2] 项孟凌.高中化学教育教学资源库的建设[D].杭州师范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2012.12.

[3] 米荣.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有效课堂教学[J].陕西教育,2012,(9):58-59.

[4] 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6):76.

对当代教学方法特征的新认识 篇4

当代, 在教学理论研究深化和教学实践发展的牵引下, 教学方法本身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教学理论的演绎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 教学方法的种类越来越多, 以适应教学实践的多重需要;二是传统教学方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体现了教学方法的时代特征。我们主要就第二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概括起来, 教学方法在当代体现出以下几种新特征。

一、教学方法的“服务性”特征

这主要是就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中的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而言的。尽管当前人们对教学过程构成要素的认识有不同看法, 但无论什么形态的教学, 其过程都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构成, 对这一点大概没多少人提出异议。在教学过程的过程要素中, 教学方法具有“服从”和“服务”的特性。就教学方法与教师的关系来看, 在每一具体的教学情境中,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是基于教师自身教学风格、教学个性、教学优势和教学经验的;就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关系来看,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认知水平的;就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的关系来看,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更是服务于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而就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关系来看,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则是为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服务的。一句话,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基于教师、学生、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和教学内容的。在教学过程中, 教学方法主要发挥着桥梁、中介和工具等方面的作用。这就是教学方法的服务性和服从性特征。

二、教学方法的“二元性”特征

教学方法的“二元化”特征也可称为教学方法的“双要素”特征。这主要是对教学方法内部构成要素的认识而言的。在传统教育“教师中心论”和“重教轻学”等思想的影响下, 教学方法往往与教师的教法画上了等号。如“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措施。”[1]“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2]“教学方法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组织和使用教学技术、教材、教具和教学辅助材料的方法。”[3]在这种认识下, 教学方法主要就是由“教师教法”这一单一因素构成, 并由此表现出其内部结构的“一元性”和“单维性”特征。在当代, 随着对教师与学生以及教与学关系认识的深入,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逐渐确立, 学生学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出来。在这一背景下, 人们对教师与学生及教与学的关系形成了诸多新的看法。诸如“教师的教基于学生的学”,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学是教的目的、归宿和落脚点”, “教学的重心是学”, “没有学生的学也就无所谓教师的教”,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等等。[4]这些新认识的一个共同点是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学法及其在教学方法结构中的地位, 如此教学方法内部结构中的“二元性”特征愈益彰显。现在人们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在教学方法的结构中不仅包含了教师的教法, 还包含了学生的学法, 它是由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把教学方法简单归结为教师教法的传统观点已经很少见了, 这可谓是对教学方法结构认识中的一种进步和发展。

三、教学方法的“主体化”特征

这主要是就教学方法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而言的。在长期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发展的过程中, 人们总结和概括出来的教学方法的种类越来越多, 如讲授法、谈话法、实习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实验法、讨论法、实习作业法、研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合作教学法和暗示教学法等。但教学方法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物”的因素, 它只有与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 (教师和学生) 相结合, 才能发挥其作用。具体地讲, 在任何教学情境中, 某一具体的教学方法只有被教师和学生 (尤其是教师) 实际选择和运用, 并转化为师生内部主体性的东西及精神财富, 此时该教学方法才可能转化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现实力量;反之, 尽管现实中的教学方法的类型纷繁复杂, 但如果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没有被师生选用, 处于一种孤立和静止的状态, 这些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来讲就是无用的;或者说, 其价值尚处于潜在状态。这可谓教学方法“主体性”特征的首要含义。教学方法“主体化”特征的第二个方面的含义是: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上强调充分激发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 并通过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来达到培育学生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的目的等。

四、教学方法的“功能主导性取向”特征

这主要是就每一具体教学方法的主导功用而言的。如上所述, 通过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 人们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多, 但在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每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外延, 也都有自己的优势、局限和适用的边界范围。也就是说, 从来就没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如作为一种最基本和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的最大优势在于给学生传授系统的新知识, 但其缺陷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讨论法长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但它又不利于完成系统知识传授的任务;研究法、问题法和探究法等对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等有独特作用, 但却拙于知识的传授等;而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和实习作业法等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形成技能等, 但这些方法却难以普遍地用于系统知识的传授等。这实际上就涉及教学方法的选择性特征和比较特征。由此, 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也就成了教学方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般来讲, 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主要包括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和程序等问题。就选择教学方法的标准来讲, 主要有“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而选择教学方法的程序则主要包括以下环节:“首先是明确选择的标准;第二步尽可能广泛地提供有关的教学方法, 便于教师考虑和采择;第三步, 对各种供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比较, 一是比较各种具体教学方法的可能性, 二是比较各种供选择的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等。[6]

五、教学方法的“边际性”特征

这主要是就教学方法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而言的。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 教学方法概念研究的完善取决于该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确定性, 其中一个关键就是要明确教学方法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界限与分野, 而且也正是通过该概念的边际界限, 我们可以把教学方法与其他相关概念区别开来。如在过去, 我们就经常认为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是一回事。其实, 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教学方法与教学方式概念的差别来看, 教学方式一般是指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的技术, 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具体动作, 它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和动作所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下位概念, 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均是由系列教学方式所组成;反过来讲, 每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可分解为一系列的教学方式。如在运用讲授法时, 教师即可以边板书、边讲授, 也可以以自己的口头讲授为主;学生既可以聚精会神地听讲, 也可以边记笔记边听讲等。就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概念的区别来看, 教学手段是指某种具体的物品和工具, 而教学方法不是某种具体的物品和工具, 主要是指对教学手段的操作和运用等。因此, 也不能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同起来, 教学方法的边界性也是当代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了解和掌握教学方法的“边界性”特征既是教学方法理论研究的基本要求, 也是教学方法实践应用所必需的。

六、教学方法的“组合性”特征

这主要是就发挥教学方法结构的综合效益而言的, 这一特征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性”特征密切相关。正是由于每种具体的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局限和适用范围等,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要求实现和达成多种教学目标与任务, 于是按一定标准把各种具体的教学方法“组合”起来, 形成一定的教学方法结构就非常必要了。这可谓教学方法“组合性”特征。把各种教学方法组合起来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每种具体方法的优势并避免其局限性, 并由此体现出教学方法结构的整体和综合效应。在教学理论和实践中, 常见的教学方法的“组合”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学方法的包容性组合。即以一种教学方法命名的教学方法体系中实际上包含了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例如, 自学辅导法就是一种教学方法的包容性组合。严格地讲, 自学辅导法并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而是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和结构。在自学辅导法中实际包含了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实验法和演示法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另一种则是教学方法的包容性组合。即“构成教学方法组合的各种具体教学方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平行排列在一起的, 其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学方法结构的综合效益。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把学习知识的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相结合, 不仅有助于学生知识学习的深化, 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7]教学方法的包容性组合也可称为教学方法的平行性组合。

七、教学方法的“双重性”特征

这主要是就教学方法本身的性质而言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一个理论问题, 它具有理论属性。教学方法作为课程与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方法的含义、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制约教学方法的因素、教学方法的分类及特点、中小学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以及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等;同时, 教学方法又是一个实践问题, 具有实践属性。教师和学生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及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完成及人才培养的规格等。如有人就认为教学方法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实践操作策略和实践体系等。提出了“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 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8]“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相互关联的动作体系 (包括内隐和外显的动作) 。”[9]“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所采取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程序”等观点。[10]如此, 教学方法“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特征显而易见。

八、教学方法的“启发性”特征

这主要是就使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而言的。根据使用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上的差异, 可以把教学方法分为“启发式”和“注入式”两大类。传统教育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及学生对教师教育和影响的全盘接受, 并且其教学重心在于知识的授受上, 这些导致传统教学方法中的“注入”、“灌输”和“强制”等成分较多, “注入式”教学方法的采用比较普遍。在当代, 现代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性的发展和独立人格的养成等。这种教学目标观是与注入式教学方法相悖的。这必然要求转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倡导“启发式”教学。提倡启发式, 废止注入式已成为当代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和普遍趋势。

九、教学方法的“动态性”特征

这主要是就教学方法的发展历史而言的。追溯教学方法产生和发展演变的整个历史, 它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首先, `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教学方法带有自己典型和鲜明的时代烙印。如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教学方法就带有呆读死记、机械训练、强制灌输和强迫纪律等性质和特点;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教学方法则体现出自由、放任和鼓励创造等倾向;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学方法强调的则是师生平等、双向互动、民主和谐和教学相长等。其次, 随着教学目标观重心的变迁, 教学方法体系中的侧重点也在发生改变。如在知识本位的教学目标观下, 接受性的教学方法体系受到了极大重视, 并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占据了绝对主导和支配地位;在能力本位的教学目标观下, 操作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体系则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关注;在创造性培养本位的教学目标观下, 发现性、研究性和探究性的教学方法体系的重要性开始显现出来;而在集体性和合作意识本位的教学目标观下, 合作性的教学方法体系开始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等。另外, 在当代, 教学方法体系显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如在我国,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非常强调教学方法中的自主性、研究性、探究性、合作性、实践性、亲历性和体验性等。即“任何一种现代教学方法都是在整个教学方法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继承关系。即使是现在的教学方法, 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常常会因学生、教师、教学情境与条件的变化而发展。”[11]

总之, 教学方法是课程与教学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 也是影响教育质量和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 在当代, 教学方法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特征和新动向。研究这些特征和动向, 有助于深化教学方法理论认识, 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方法的实际运用功效等。

摘要:教学方法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随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教学方法在当代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 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服务性、二元性、主体化、功能主导性取向、边际性、组合性、双重性、启发性、动态性等方面。研究这些新特点和新趋势有助于深化对教学方法的理论认识, 也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教学方法,特征,新认识

参考文献

[1]关苏霞.教学论教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7:196.

[2]北京师范大学, 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3]克拉克, 等.中学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15.

[5]教育部人事司, 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学考试大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27.

[6]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255-256.

[7]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16.

[8]田慧生, 李如密.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205.

[9]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0.199.

[10]靳玉乐, 等.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1:413.

数学新课程的课堂特征 篇5

刘昕

新课程的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前瞻性无可质疑,但在使用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许多传统课堂所没有的“新现象”,如课堂“乱哄哄”,学生高谈阔论,情绪高扬;数学课象物理、化学课一样,做起了实验;学生常制作一些工艺品、小制作等。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在学习上出现“问题”,如计算能力差、易出错,表达能力不强,思维不严密等等。这些与传统课堂情景和“效果”形成鲜明对照,让许多学生家长忧心忡忡:学生到底学到些什么?其实,新与;日的分歧,最根本的还是体现在基本理念上。新课程突出数学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推崇“数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的‘大众化数学’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一理想,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较传统教学应有根本的变革。结合使用新课程的实际,本人认为其课堂上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

1.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J市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②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

2.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立足社会需求,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把学生带到操场,让两个同学演示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全过程。学生亲自经历在静态中研究动态问题、在动态中找出静态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明确了行程问题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到很好效果,当学到“百分数”一节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对洋快餐与盒饭价格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98%的学生参加了社会调查的全过程,88%的学生写出小论文。学生论文的触角之广,内容之深,是老师远远没想到的,其中涉及到物价问题、环境问题、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了各种资料,积极交流,互帮互助,百分数的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得到有效强化,而最主要的是,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许多学生事后说自己有“长大了”的感受。

3.数学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

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商讨、分工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

4.数学课堂是承认差异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数学。这就是以往所说的“上课昏昏昏,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定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能力大小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

5.数学课堂是德育教育的课堂

数学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讲数学史,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宏扬爱国主义精神;讲数学思想、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料。学习数学所体现的意志品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欲望,培养数学的审美观等诸多方面,一起构成一个立体的德育渗透体系。

6.数学课堂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

新聪明人特征 篇6

Scott McNealy是sun公司董事会主席和CEO,他曾经专门写文章描述他身边的聪明人。

“现如今,聪明人们不用再扮成小丑的样子了。他们中的很多人以前都在前额穿洞或者在颈部刺上Elvis的文身,而其他的则看上去像GriZzlyAdms(《灰熊亚当斯》中的男主人公,他留着粗犷的胡须,在深山中独自生活),你能够看到他们在走廊打太极拳,或是试图将巨大的太阳能板安装在自行车的停车场。他们不怕被别人觉得古怪。”这位CEO说,“每当我路过会议室时,都非常希望能够看到这样的人在里面,而他们创造的新的经营理念和计算概念使外面的人感到惊讶。”

亚里士多德时代,聪明人一定不是McNealy所描述的这个样子的,聪明人的特征一直以来都在变化,他们的一个特点就在于能够不断调整以适应这个时代,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在不远的未来,新聪明人有哪些新特征吧:

1从显性智商发展为隐性智商

之前,我们说一个人聪明,多数是从他的表现去说的,比如他是否“耳聪目明”,反应快速,他是否掌握了大量知识(通过记忆而非推理的方法得来)。而今后的聪明人拥有的多半是隐性技能,即并非可用文字记录下来并广泛交流的标准化技能。这些聪明人若非专业人士慧眼识珠,很难区分出来。而且因为隐性知识很难传达,所以这意味着你没有办法培训别人成为他,你只有雇用,而且是永久雇用,如果他乐意的话。

2圆桌式的层级观

圆桌式的层级观就是没有层级。看看门萨就知道,一旦他们确定了我们是一个团体的,那么他们便要求极端民主。在这些未来聪明人的世界里,没有CEO和下属,哪儿对于他们都一样。这也意味着,如果你想用职位头衔和升迁来激励他们,你多半会碰一鼻子灰。但也不要以为他们对身份满不在乎(不然怎么会加入门萨呢),在这一点上他们的喜好或许非常独特,也许他喜欢你叫他“博士”或者“怪才”。要取得这些人的信任,你就必须经常和他们面对面地交流,甚至唇枪舌战,否则他们就会觉得你对他们的工作不重视。他们不会感谢领导,记住,聪明人从来不认为自己应该被谁领导。不过这样的层级观还有一个影响,就是让他们形成很好的关系网。这些聪明人不再是孤僻的,上世纪70年代看重洞察内心和自我认知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聪明人观察世界的角度是外放的,他们认为认识别人比认识自己更有趣,他们认识的人和他们的学识一样重要。

3更加动态

这个动态包括物理上的动态和心理上的动态。在之前,聪明人的角色定义更多为沉静的思考者,那个时候的聪明人优势就在于逻辑推理高人一等。但逻辑推理是假设外在环境不变的基础上的,在现在社会加速发展的今天,什么是不变的呢?因此,体验者成为现在聪明人的新角色,他们掌握事物往往需要通过点点滴滴的观察与经验累积而成,体现在工作上,就是未来聪明人的流动性会增加,而且他们渴望更多的自由时间让他们能够充分体验这个世界。休假时间长、提供多种经验机会的公司备受他们青睐。

4故意暴露差错

我曾在美国《Vogue》中读到一些新时尚趋势:绝不在出席华丽场合时完美,而是要显得稍微蓬乱一些,让自己自然、本色一点,甚至故意出点儿差错,我觉得门萨一定认同这个品位。除了通过差错来表现高度自信外我觉得这还跟他们的自我保护系统进化有关。作为最容易被针对的一小撮人,不断地敲打让他们不再清高,未来聪明人会比以往更加入世,只要他们愿意,他们能善于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工作环境,从而使自己的兴趣得到最充分的资金支持,他们甚至开始不惜卷入复杂的政治斗争,不过他们的目的也不是声望,而是推进自己喜欢的项目

5忍受无聊的能力继续退化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7

在美术新课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教师的一招一式应该成为捕捉孩子艺术潜质与灵性的契机, 同时要以最受孩子关注的话题作为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以形式多样的技法为前提, 善于从孩子们的课堂发言和作业中发现有意义的造型、技法和构思并予以肯定、表扬和赞赏。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而且要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和发展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自主性学习。在教学时, 教师也可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利用图、形、声、像等多媒体演示, 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 使之变得新奇有趣。

二、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新标准”明确指出:“美术课程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一门很独特的课程, 它可以用独特的线条、精美的画面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心灵, 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因此教美术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和文化品位的提高。美术教学要以学生的审美素养为重点, 以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应具备的素质作为要求。一方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地反映美术新课程的特点。

中国画是中学美术课程的组成部分, 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技能技巧, 让学生掌握有别于西方绘画的用笔用墨, 更重要的是应该把中国画的精髓———中国文化融进教学之中。在中国画中, 诗文、书法、篆刻是图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的独特审美意识、思维方式、美学观念体现的是民族精神。让学生在学习美术中了解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认知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和历史, 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这才是学生所需要的, 也是“新标准”所要求的。

三、重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新标准”在确定目标时, 没有制订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的发展标准, 也没有用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 以便留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没有具体的目标高度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学生的高要求,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在于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面向全体学生, 强调学生自主性”的教学观, 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与愉悦。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8

判别和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 是否高效, 考察的维度可能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 应将视点聚焦于“课堂”这个“动态定格”, 依据建构性理论, 按照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要求, 提出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五大特征。

一、发展性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有效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发展是什么?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 发展不是外界强加的, 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有效课堂教学应实现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转变。传统的知识性教学以学科为本位, 旨在传授知识, 而发展性教学则以人为本, 旨在促进人的发展。

发展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社会化, 通过人才培养, 最终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弄清和把握发展的核心对象问题, 首先要有对象意识, 即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次, 要求教师要有“全面发展”的意识, 即牢记学生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 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在现阶段,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过去那种选拔性的教育已经为大众教育所代替, 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学生的充分发展成为了教育的终极目的。因此, 基础教育不仅是为了升学, 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他们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走向社会的能力。

二、自主性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显著特征。课堂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 即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是实现自主性的最主要指标。参与是每个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基本权利, 而不是几个或少数学生的“专利”。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不是没有思考、没有感情的“应声虫”, 而是思维的同步、情感的共鸣。教师应指导他们参与、引导他们参与、努力让学生学会参与、敢于参与、乐于参与。考察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性, 主要从“四个参与”进行, 即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真实参与。实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面达到100%, 学生全程介入学习活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学生的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动口、动脑、动手, 真切地感受知识的获得、体验能力的操练。

三、开放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教学活动应当是一个开放的过程, 开放是为了融合, 在融合中求得最佳结果。通常来说, 开放性课堂教学从三个维度上进行:即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到融合, 教材的知识空间与学生的经验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到融合, 课堂的学习空间与学生课外的生活空间由封闭到开放到融合。主要表现为:

1. 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 资源分享的同学型师生关系得以确立。

孔子强调“教学相长”, 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只是与学生的学习内容有所不同而已。对于学生而言, 教师又是众多同学中唯一一个不一样的“同学”, 必然衍生出心理的“向师性”, 这种“向师性”正是教师实现教学影响力的心理基础。

3. 活动成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

4. 课堂成为学习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不再刻意追求课堂结构的完整, 而是把一堂课的学习作为学生整个学习生活或某个阶段的一个点, 这个点立足于前一个点, 同时又是下一个点的基础。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需要灵活调整教学各环节的安排。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堂课的不完整, 正是为了求得一个学习过程的完整, 求得学生真正有效地学习。

四、生成性

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 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 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 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 是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生成性, 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心理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是有效实施生成性课堂教学的前提。要把学生当成重要的生成性课程资源来对待, 课堂上要尊重和善待这种资源, 使教学活动都能从学生的现实情况出发, 从学生的已知起航。教师在重视教学设计、备教材的同时, 更应该备学生。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 具有预设和生成的双重属性,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 生成是对预设的超越和发展, 预设和生成是辩证统一的。为了更好地生成, 课前的教学设计要从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及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多样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开放性, 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预留更大的空间。预设是静态的, 带有教师较多的主观性, 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却是动态的, 是难以完全预测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火花”, 从而动态地生成新的学习活动。

生成性课堂要求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 由“说话的强者”转变为“积极的倾听者”, 倾听不只是学生的义务, 教师更应该学会倾听, 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 敏锐地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置疑, 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师是否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是教师能否组织好动态生成的课堂的重要条件。

五、反思性

新课标十分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做好教学反思, 既能帮助教师迅速整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 又能找出教学程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 从而使课堂教学不断从优化走向成熟。对有效教学的反思就会引导教师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后续预设的高效性, 强化自己的有效意识, 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

有位教育学家说过,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 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 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 只有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 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不断丰富自我素养,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从而逐步完善教学艺术。

能自如地应对动态的课堂教学, 随时调控课堂教学的程序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但是这种能力仅靠教育理论的学习是不够的, 它是在教师经过学习和内在的体验以及对自己的教育行为的反思基础上自发形成的, 是一种自觉的、不假思索的教育行为, 而不是强制性的教育行为。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说到底这是一个课堂教学评价或诊断问题。从以上所述的五大特征来看, 以新课程理念为比照, 不难看出, 当今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 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因此, 应该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 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换句话说,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 应是动态生成师生教与学的智慧的教学, 应是关注师生双方生命健康发展的教学。

摘要:有效课堂教学就其内涵来说, 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 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本文依据建构性理论, 按照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要求, 提出衡量一堂课是否有效的“五要素”:发展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反思性。应该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解构, 重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9

一、活用与巧用双基知识

【例1】设f (x)=4x-2x+1,求f-1 (0).

【解析】易知f (x)在(-∞,+∞)上没有反函数,为使该题可解,不妨增设条件x∈[0,+∞)或(-∞,0),此时姑且按x∈[0,+∞)去探讨.若按正常思路,在x∈[0,+∞)上,求出f-1 (x).其解法如下:由原函数式推出f (x)=4x-2x+1=(2x) 2-2×2x+1-1=(2x-1) 2-1,即(2x-1) 2=f (x)+1.因为x≥0,所以,所以,所以f-1 (0)=1.若我们能灵活地巧用双基,问题就会变得较简便,即方程问题转化为函数问题去处理,该题可变为求函数的y=f (x)零点.方法如下:4x-2x+1=f (x)=0圯(2x-1) 2=1圯2x=2,所以x=1,即f-1 (0)=1,显得精简.

【例2】已知直线L1和L2的夹角的平分线为y=x,如果L1的方程是:ax+by+c=0 (ab>0),那么L2的方程是()

【解析】按一般的方法就是求L1关于y=x的对称方程,但运算过程较繁琐,若活用所学知识发现L1和L2的夹角的平分线为y=x,说明L1和L2直线所分别表示的方程互为反函数,故本题只需求出L1所表示函数y=f (x)的反函数即为L2的方程.方法如下:由,所以L2的方程为,故选择(A).

以上两例给我们的教学以下启示:

(1)教师必须要有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由重教授向重发展转变,要以“学”定教,对概念在实质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把概念用活、用熟.

(2)教师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要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除教给学生方法外,还应重视应用的灵活性,多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并应用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不要把学生限制在一成不变的规格化方法中,妨碍学生智能的正常发挥.

二、特殊与一般有机结合

【例3】已知数列Sn为前n项和,计算得:,观察上述结果,猜想计算Sn的公式,并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

【解析】猜想, 用数学归纳法易证明该猜想.而以上猜想结果是在特殊结论的启示下获得的,这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以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能力.

【例4】证明不等式 (n∈N)(新课程实验教材选修4—5, P29).

【解析】用数学归纳法易证明此题.若我们先从一般性结论入手转入特殊,巧用放缩法,最后整合到一般,也可证明.其方法如下:先证明.

因为, 又, 所以, 即有, 即当k=1, 2, 3, …, n (n∈N) , 我们有把上述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以上两例给我们的教学以下启示:

(1)教师在教学中应教会学生灵活地运用特殊与一般有机结合的能力及思维方法,练就敏锐的观察能力,并在总结复习中加强训练.

(2)在解题教学中,如果对一般性结论难于下手,不妨先寻找特殊性结论去研究,反之,如果被某个具体问题所困惑,那么应把问题即时转化为一般性问题,而排除特殊状态中非本质现象的干扰,突出问题的本质,以利于问题的解决.

三、随机应变的逆向思维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对而言的,而所谓正向是以通常出现的思维习惯为准,产生逆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本身都有一定的难度,通常是当逆向优于正向时才选用逆向思维.数学中的逆正向思维方法的模型就是“分析法与综合法”.应当看到:在解决较复杂的综合题时,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两者往往兼而有之,一般采用逆向思维分析问题,正向思维来书写,有时逆正向思维交替使用.

【例5】已知:函数,证明:对于不小于3的自然数n都有

【解析】按常规思路可用数学归纳法加以证明,但较繁.若变通思考方式,采用逆向思维从结论入手,寻求结论成立需具备的充分条件, 化生为熟, 方法如下 (n∈N且n≥3) , 只需证明:当n≥3时, 2n>2n+1成立即可, 事实上2n= (1+1) n=C0n+C1n+C2n+…+C nn>C0n+C1n+C n-1n=2n+1, 所以

以上例题给我们的教学以下启示:

(1)教师在讲解需用逆向思维来解的问题时,应鼓励学生善于形成逆向思维,启发学生勇于去发现逆向思维的思路与证题规律,以达到逐步发展学生这种双向思维能力的目的.同时,应不失时机地纠正学生在逻辑上所犯的错误,积极鼓励学生从问题的实际出发进行推理论证、探讨研究的良好学风.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形成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构造性思维技巧的合理运用

构造性思维是数学解题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通过联想将题设中的题干与结论联系起来,构造成一个恰当的数学模型,以达到简捷、明快地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利用构造解题的方法很多,如:构造集合、构造函数、构造方程、构造数列、构造图形、构造向量、构造几何体、构造二项式、构造对偶式、构造复数等.

【例6】设,求证:

【解析】按一般思考方法,即直接证或用数学归纳法可证明,但运算量较大,若采用构造函数模型的方法,不但新颖、别具特色,而且美感十足,方法如下:

构造函数, 则由得f (n+1) n, 故f (x) 是减函数, 于是有, 所以, 同理可证

【例7】已知, 求cotβ.

【解析】构造复数,利用复数有关运算性质可求得.方法如下:由已知得:为锐角,α+β为钝角,不妨设,则.因为, 所以

以上例题给我们的教学以下启示:

(1)培养学生较强的构造意识和构造能力应贯穿于平时新课堂教学的解题教学与专题讲座教学中去,最大限度地发散学生思维.

(2)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动脑、动手、善于思辨,培养构造意识,形成构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数形巧结合

【例8】如果实数x, y满足 (x+2) 2+y2=3, 那么的最大值为 ()

【解析】数形结合,作圆c: (x+2) 2+y2=3,则表示圆c上任意点与原点(x, y)连线的斜率, 易知:, 故选择 (D) .

以上例题给我们的教学以下启示:

(1)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数形结合”思维的训练,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结合有关章节教学内容大胆让学生配合教师进行“数形结合”互动实验,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2)在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数形结合”思维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与创造能力,所以平时教学中教师更应关注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化,展示数学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试题的多解性思维

有许多试题解法并非唯一,即试题的多解性思维是客观存在的.

如:求函数x的最小值.此题源于课本,解题关键是化简sin3x·sin3x+cos3x·cos3x,可正逆用三倍角公式,降幂公式,拆角公式等方法去解.又如:求sin10°·sin30°·sin50°·sin70°的值.此题可利用构造对偶式,连续使用积化和差,直接或间接使用倍角变换及三倍角公式等解法去求解.

以上例题给我们的教学以下启示:

(1)教师在组织学生复习阶段一定要坚持试题多解性的探索与培养,以促进学生多解性思维的形成.

(2)试题的多解性思维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及探索精神为目的,从消除学生对试题的惧怕心理为出发点,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参赛心理.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提倡一题多解的同时,绝不能忘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再提高.

总之,数学新课程实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引导和帮助教师反思课堂教学实践,继承过去经验中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和行为方式,逐步实现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与训练,从平时抓起,教给学生基本的思维方法,并对一些较特殊的解题思维进行经常性地辅导,使学生形成扎实、灵活的解题思维综合系统.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多总结,教学才能取得不断进步.

摘要:解题思维是人类在解题实践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借助于它, 可以得出一个又一个的新结论, 解决一个又一个的新问题.在历年高考试题中, 数学解题思维考查题型多样, 常考常新.本文结合课本内容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 探讨数学解题思维特征, 并反思新课改中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数学解题,思维特征,反思,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薛金星.怎样解题——高中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4.

[2]薛金星.2011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试题全解.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

[3]2011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解析.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11, (7-8、9) .

语文教学新特征 篇10

1 中职德育变革方向———信息化教学

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 为中职德育课程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作为现代教育工作者, 必须掌握信息技术并实现多媒体等手法对德育教学领域的渗透, 这无疑是大势所趋。特别是运用教学信息系统和校园网络德教专题栏目, 有助于进一步开展教学, 敦促教师探索教改路径, 帮助学生把握德育教材知识, 以新颖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讨论和协作教学, 成功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就目前来看, 不少中职教师按照德育课程目标大胆进行信息教学创新, 他们设计的网络课程和自己制作的小课件, 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 提高课堂自主学习的效果。可以肯定, 基于信息资源的德育教学模式和互动学习模式, 比起传统教学模式而言, 更拥有教学策略结合学习资源的独特优势。学校要依托于教学改革的态势, 进一步为中职德育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和个性学习空间, 体现在教学管理体制与德育结果评价体系中, 用以推动中职德育教学向信息化方向坚定地迈进。

2 新时期中职德育教学特征分析

2. 1 注重平等和谐, 倡导信息交流。德育课程目的在于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从业素质和道德品行, 特别是新形势下更需要注重德育教学的实效。由于时代前进, 传统方式讲究 “师道尊严”的说教手段, 已经不再为大多数中职学生所接受。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形成良好沟通, 帮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 进行多向交流。教师要通过思考、对话、讨论和领悟的教学方式, 唤醒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沟通的意愿。

2. 2 摒弃传统方法, 分享信息资源。德育课程必须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和时代需求, 应当果断破除那种传统的 “填鸭式”教学方法和陈旧的教学观念。现代德育教学应当运用信息资源和多媒体技术, 将教学活动变为分享式艺术。特别是关注学生未来成长, 多做实践教育和体验教育, 让学生投入创新课堂活动, 浸润在丰富的信息资源中, 实现 “学中做”、“做中思”的有效结合。未来职业人才需要良好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中职学校德育课堂要渗透信息素养的工作理念。教师要致力于帮助学生明辨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 在讨论和协作中, 促进学生共享教学资源, 正确面对并深层思考社会实际问题。

2. 3 强化德育体验, 推行开放模式。俗话说得好: “话说千次, 不如做上一遍。”不同的德育教师, 拥有不同的施教风格, 但所有课堂教学都必须重视实践性, 即通过有效课堂教学, 形成 “化学为用”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着眼于学生现有品德状况, 通过信息技术, 运用情境模拟、角色体验、互动表演等多种方式, 以典型的社会德育案例, 强化学生的道德感知, 教会学生明心见性, 在参与和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和品质提升。教师应当起好组织和导向者导的作用, 帮助学生与企业、社会之间实现正向信息传递, 形成开放的教学模式和信息教学的新格局。

3 中职德育信息教学价值意蕴研究

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 强调主体作用的德育信息教学, 更能体现学习者与课堂环境的交互性和融合性。信息教学方式, 更能彰显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重大价值意蕴。

3. 1 创新德育教法, 凸显学生本位。现代教育强调注重人的自由发展与主体独创的有机统一。课程教学的主体是学生, 要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德育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学习能力和人格需求。力求通过德育信息教育, 进一步发掘学生潜能、提高职业素质, 实现推动中职德育教学的社会化和个体化功能目标。唯有重视主体性发展的中职信息教育, 才真正拥有德育依托和教学生命力。

3. 2 立体传递信息, 德育化难为易。传统德育课程, 受到条件限制, 大多数教学活动枯燥乏味, 呈单一性传递的僵化模式。不能体现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把握和实践运用能力。而信息化在教学中的运用, 使德育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

3. 3 开发职业品质, 形成实践能力。 《中职德育课程意见》 强调: 遵从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顺应中职培养的实际需求, 讲究教学实际效果。德育教学须结合专业需求, 增加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内容, 特别是应摒弃机械的单纯理论教育模式, 以学生职业发展为本, 推行结合社会实践的信息教学新模式。教育者应帮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 学会搜集分析信息, 主动判断和思考, 且能在自主发现中体验并成长。特别是不断开发职业特质, 使德育信息教学具有针对性和社会性, 在多元化社会实际活动中不断强化德育教学质量。

4 结论

基于信息技术的德育教学模式, 为中职教学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通过分析其基本特征, 力求在教学中探索和印证其价值意蕴, 不但能够转变教学模式, 而且培养主体协作学习的好习惯。创新的德育信息教学, 促使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信息能力, 也学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修养。希望中职教育者形成共识, 使信息教学成为学生德育学习与实践运用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不断成长且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纪荣.初探信息化教学在中职德育课中的运用和实践[J].新课程 (上旬) , 2013, 09.

十八大代表选举新特征 篇11

差额比例扩大凸显党内民主

差额选举比例提高是十八大代表选举的一个重要特征。2011年11月中组部下发通知明确指出:“选举产生出席党的十八大代表,差额选举的比例应多于15%。”十七大时,这一规定则是“不少于15%的差额比例”。从“不少于”到“应多于”的变化,扩大了党内民主选举范围。

以广东省为例。按照中央规定,广东有67名十八大代表名额。确定的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有85人,另有两人由中央直接提名。在这份名单的基础上,省委全委会差额掉6人,之后广东第十一次党代会再差额掉12人,总共以21.2%的差额比例选出十八大代表。

代表结构更包容、更多样

此次党代表选举的另一个特色是,代表结构的多样化和包容性。

各省、区、市的党员领导干部数在党代表中出现了明显下降。以江苏为例,其十八大代表的名额为70人,比十七大時多出1人,但其党员领导干部的名额却从原来的48人减少为44人。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有关要求,中央给北京市增加两名十八大代表名额,而新增的这两名十八大代表均为学者身份。统计发现,在全国40个选举单位,具有学者身份的代表人数在2270名十八大代表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已超过5%。

新媒体传播特征研究 篇12

一、新媒体的定义

21世纪以来, 使用“新媒体”这个词汇的频率变得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 如今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媒体界的一种习惯用语, 人们普遍地把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工具统称为“新媒体”。但是, 关于新媒体, 业界比较权威的定义认为其是一种将数字信号实时传递作为技术基础, 通过传统的媒体和信息技术产品嫁接所衍生的, 以人际和群体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类型的媒体群。互联网的蓬勃发展, 使得新媒体高速运转起来, 以互联网为主, 如数字媒体、移动媒体、触摸媒体、博客、微博、微信、播客等新媒体层出不穷, 成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征

(一) 媒体嫁接的技术特征

互联网出现颠覆了电视、广播、杂志、报纸传统四大媒体线性的传播方式。借助通讯和数字技术的提升, 互联网、通讯工具和传统媒体间开始出现媒介功能的相互嫁接现象。2005年的“两会”期间, 中央电视台的《小丫信箱》打破了常规, 首次与全国的31家报纸进行合作, 读者在《大河报》、《重庆商报》、《深圳商报》等报纸上也可以看到《小丫信箱》的内容, 《小丫信箱》的内容开始从电视媒体转接到平面媒体中。

新闻传播的领域, 将B媒体或者C媒体或者B+C功能互补到A媒体, 使信息产品媒体优势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强大。目前最具典型性和时代性的就是基于四大传统媒体与无线互联网信息传输之间的媒体嫁接, 如手机电视、手机播客、手机杂志、手机报纸、手机博客等。媒体嫁接使媒体功能更完备和多元, 方便了人们对于工作、娱乐等各种信息的需求。

(二) 平民化特征

美国《时代》周刊在2006年年度人物的评选时, 将“YOU”评选为“年度人物”, 《时代》周刊的封面上是一个写着大大“YOU”的电脑屏幕。“是你——互联网的使用者, 掌握了信息,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时代》周刊解释说, 你突然从被动受众的个体转变成拥有话语权的社会公民, 有能力生产和传播并且控制媒介的主角。新媒体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包容性、参与性和平等性, 使普通的人随时随地地利用新媒体来打造自己的传播平台, 交流自己的观点并发布自己的声音。新媒体使得大众有了话语权, 人们利用新媒体作为传播平台, 发表想法和意见, 很多人用“草根文化”来形容新媒体的传播对文化带来的改变。以汶川地震为例, 地震发生之后, 人们无法得知震中伤亡情况, 率先拍摄与传递照片正是通过手机, 各种灾情信息通过QQ群的转发, 发动社会每个传播的环节, 得到最快速、最广泛的传播。

(三) 舆论导向特征

形成、反映及引导社会的舆论是传统传媒的基本功能, 新媒体也不例外。作为更便捷、更开放的个体媒介, 新媒体发布信息更自由, 为社会舆论形成及传播提供了人人参与的一个平台, 人们可以利用微信、微博、论坛等进行自由的信息传播活动。新媒体用户可以主动传播和接收信息, 而不受传统媒体的控制,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新媒体用户积极地参与网络舆论传播的讨论。从“小悦悦”事件到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件, 新媒体都发挥着其巨大的舆论导向作用。

(四) 民意监督特征

传统媒体引导的政治舆论传播模式, 受众所接收的都是同质化信息, 听不到不同意见。这种传统媒体传播方式极易传播群体的极端化信息, 对社会民众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新媒体能助力国家政治的传播, 不仅能促使国家政治更加透明化, 而且也能使民众真实地看到政府工作开展情况和社会的发展动向, 借助多元的表达而传达更多的观点和话题, 人们了解经济及社会问题的同时, 更加有效监督公共行为。例如市长E-mail, 尽管能够信息通畅, 准确传达, 但是对于市长到底看没看、什么时候能看到等, 公众都不知道。但是政治微博里, 若委员们对网友的提问没有应答, 这种无应答也是一种回应。民众可以通过媒体第一时间了解政府工作进展, 新媒体可以唤醒公众政治意识, 使其更主动参与社会决策中。

三、结语

新媒体传播对当今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层面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除了本文所述的这四种新媒体传播的典型特征之外, 新媒体还有很多其他的特征, 当然, 我们在看到新媒体对社会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不能否认其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如网络微博引发的网络暴力事件、政治博客的鱼龙混杂、人肉搜索侵犯个人隐私等弊端也是真实存在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怎样合理有效地引导新媒体传播的发展,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其更好地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发挥其强大的积极影响力, 避免其对当今政治、文化、经济秩序造成消极的影响, 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原阳.新媒体与传播分众化[J].编辑之友, 2008 (l) .

[2]邹广文, 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 2001 (5) .

[3]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从教育随笔到教育下一篇: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