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新韵味(精选7篇)
语文教学新韵味 篇1
一、语文意识是语文教学的智慧选择
语文意识是一种语文行动的向导, 是一种自觉的、主动的心理倾向, 它往往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具体言行之中。在这种语文意识指导下, 以“语文味”为主线, 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引导学生凭自己的经历去体味、感悟作品, 让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 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 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文体美和语言美的认同与赞赏, 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创作欲。在语文教学中, 落实“语文味”可以从以下着手, 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语文味中, 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语文气息。
1. 解读文本, 重表达
王菘舟老师的语文味意识非常精辟而独到, 他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 “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 “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味道十足”的人, 自身散发出迷人的“读味”、“写味”、“品味”。
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经常读书的人;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个善于思考, 笔耕不辍的人;语文教师必须步入文学的殿堂, 具有独到的美学眼光。语文的“滋”与“味”交织了, 融合了, 语文课堂上, 师生就可尽情享受语文学习甜蜜浓郁的滋味, 获得语文真谛。
看起来, 虽是平实的“读读、讲讲、想想”, 在朗读中感悟, 读出文本缝隙中的声音, 其间蕴藏着巨大的“情感张力”。重语言表达与转换, 是对文本真正内涵的挖掘。
2. 课前进入语言系统, 了解情节内容
在教授新课时,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背景, 不能抛锚文本的大环境, 然后再去抓好的句子句型段落, 不要孤零零地让学生去学字、词。
《地震中的父与子》首先就是介绍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那就是有一年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大地震。在大地震中, 有一对父子演绎了一则感人的故事。儿子在父亲“不论发生什么, 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的鞭策下顽强求生, 父亲也凭着这句话, 以惊人的毅力经过36小时的艰难挖掘救出了儿子及14位孩子。了解了故事情节, 为进入文本体味语文味奠定了基础。
3. 课中, 加强对语言的理解与体味
在解读文本中, 我们要强化词句, 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 从而分析出文本中所蕴涵的语意。如在执教《桥》时, 把这个句子“桥窄!排成一队, 不要挤了!党员排在后边!”进行处理:就是去掉“!”, 变成了“桥窄, 排成一排, 不要挤了, 党员排在后边。”然后问学生有什么不同?进行语言的理解与体味。
通过对文本关键词的咀嚼体味, 对重点句段的反复诵读, 制造出一个又一个的阅读期待, 促使学生在强烈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读书, 学会思考, 并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
4. 课后, 加大对语言的记忆与巩固
福建特级教师林莘说, 在她执教的课中还是平时写作中, 她都喜欢使用“词语串串烧”。她一直注重学生课后对词语串串烧的积累运用, 一连串的动词看似简单, 肤浅, 但趣中有法, 蕴涵许多看法, 也可以用好地解读文本, 也可让作文更具体而生动, 好像看电影, 看动画片一样精彩。如此一来, 词汇积累大大丰富了对语言的理解、记忆与巩固。
5. 课外, 进行语言积累、运用
儿童的语文学习, 离不开对经典的书本文化的阅读, 离不开“生活灌木丛”, 要让课外学习融入生活的河流, 去激起生命个体的心灵涌动, 去开启对话与沟通的心灵之门, 让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积累。如在早自修, 每天可由一位同学在小黑板上写自己搜集的好句子、段落或诗词, 让全班同学去背, 时间为一天, 放学前必须会背才能走, 这样日积月累, 一学期下来, 一年下来, 不是收获颇丰吗?
二、简约是课堂精华的浓缩
在语文课堂上曾执着于热闹, 也经历过浮躁, 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让人迷醉, 更让人迷惑。如今, 终于回归了自然, 回归了语文本位, “简简单单教语文”专家如是说。简约指的是教学流程的清晰、有效, 在这个简约的教学活动中, 能让学生明明白白接收到文本的真谛、内含, 在这个简了的流程中, 享受语文味的魅力, 熏陶自己人文素养, 也能据此举一仿三创设想象, 到达那种自读、自悟、自明的极致境界。简约使教学目标明朗, 简约使学生吸收明晰, 简约更使教学效果显著。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提倡行简约之风, 走简约之路, 唱简约之曲, 让简约成为语文教学领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语文教学要简约但决不能简单了事, 追寻简约语文, 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把自己武装得“不简单”起来, 因为只有拥有了“不简单”底气, 才能游刃有余地营造简简单单的语文课堂, 也才能打造出极其“不简单”的新世纪接班人。我们期望, 通过钻研教材, 凭借简明的教学目标, 简便的教学方法, 简化的教学环节, 在语文教学上显示其所特有的独具匠心。
福建特级教师洪丽珍在执教《桥》这一课时, 把“简约”演绎得淋漓尽致, 她把文本肢解为四个版块:暴雨与山洪的肆虐;村民与老汉在洪水中截然不同的表现;揪儿子;尾声。这四个环节, 清晰地让学生感受到老汉高大伟岸的形象。另外, 《桥》的简约之处还体现在文章开头:“黎明的时候, 雨突然大了, 像泼、像倒。”短短的二个字构成一个句子, 表明下雨的突然, 雨水的凶猛。在文章结尾:“他来祭奠两个人。”“她丈夫和她儿子。”这两句独立成段, 语言高度凝练, 充满了悲剧色彩, 让人倍感沉痛。
这样, 抓住语言表达的简约特点进行潜心涵咏, 更为准确地体会到了语言不同表达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的抒情效果。简约让我们的课堂真实、朴实、扎实而灵活, 让我们努力实现“简简单单教语文, 完完全全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想。
三、聚焦是内涵的透射
注意是一种心理特征, 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选择性集中。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扇门, 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借助这一原理, 把文本的重点句段进行高度聚焦,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高学习效率, 使师、生与文本的情感充分融合。聚焦文章的中心句、中心段, 能让学生自悟文本内涵所在, 能明白所有的一切都为这个聚焦点服务。这个点是本课的落脚点, 是文本的闪光点, 是折射文本本质的所在,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 就有如一张“渔网”, 老师只要拉紧了这根收网线, 那么网中捕捞的都是收获。虽撒得开, 却也收得拢。聚焦有的就是这种功效。所以, 在教学中, 我们要善于拉好“聚焦”这个收网线, 让一切为其服务。让“聚焦”折射一切。可以说, 聚焦是辉煌、灿烂, 是喜悦、丰收, 让我们唱向聚焦之歌吧!
总的说来, 运用注意规律, 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处理好文本重点, 定能催化对知识的巩固与吸收, 避免不必要的思维耗散, 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有效导引下, 聚焦在一个个知识点上, 闪耀出智慧的火花。
四、增量是成效的外化
我常常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堂语文课, 其价值应该体现在语文知识或能力的增量上。精心钻研教材, 震撼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对文本有真正真实的感悟, 让课堂有增量。学生说错了, 老师纠正是增量。学生表达上不完整, 老师引导后表达完整了是增量。述说比较好了, 后来更好了是增量。观点不一致, 交流后变成一致是增量。只有学生在知识、情感、能力上有了增量, 我们的教学才体现其功能, 老师才算达到了教学成效, 做到了引领作用。而增量正是学生吸收知识、能力的外显所在。所以, 无论哪一堂课, 我们都要极其注意学生知识水平比原先是否有了增量?只有得以增量, 我们的教学才是成功的, 增量是评价教学成效的最好的标准, 让我们每位老师人人都能有“增量”这个标尺吧!
福建特级教师林莘在执教《鲸》这篇课文时, 把增量体现在读写上, 体现在数字上, 体现在方法上, 用动作加以强调、引领。难怪大师们都说, 语文教学要“下最大工夫去研究, 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表达”。
总之,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要力求让语文教学散发本香, 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有效启迪下, 走进简约课堂, 聚焦文本知识, 闪耀智慧的火花, 学到真正的知识。新的课改有待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性灵”的人:诚恳、率真、敏锐、高洁, 葆有自然天性, 不失赤子之心, 能把自己的人格、心志自然地融入自己的语文教学中, 在不经意间影响学生。为了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精神、高远目标的高素质人才, 让我们记住时时去涤荡那些美妙的纯洁的心灵领地吧!
摘要:“大道至简”, 语文教学亦是如此, 走过了太多的风风雨雨的语文教学, 终于期盼到“雨后见晴”的美好景象。但谁知蜂拥而至的却是对课程理念的曲解与泛化及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烦琐和无度。针对这些给语文创味、变味, 泛泛而谈的语文课, 我们有必要给其搭脉、会诊, 运用语文头脑去思考问题, 用语文手段解决语文问题, 用语文标准评价教学效果, 用语文味评价语文素养, 使语文课堂真正还原其精彩的、本质的有效课堂。那就是守住“语文味”, 让语文教学散发本香, 逐渐返璞归真回归语文的特点与功用的圆心上来!如果用具体手段表现的话, 可以归纳为:浓浓的语文味意识、简约的教风、聚焦文本重点、外显成效增量。
关键词:教学,新韵味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老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2]卢春花.加强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思考[J].小学教育科研论坛, 2004.
[3]李秉峰.语文学习的兴趣哪里来[J].教育时报, 2008.
[4]施汝香.人文教育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 2005.
新课改下的课堂应充满韵味和活力 篇2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精心备课:鲜活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的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 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教师独“霸”讲台、学生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把课讲活呢?不充分备课, 没有鲜活、丰富的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 那么面对新课程, 教师该如何备课呢?笔者认为, 备课内容应在活、近、新、趣上做文章。
首先要备整体、丰富内涵。即要认准在纵向与横向结构上本节课的位置。纵向位置是指本节课在本学科整体课程教材体系中的独特价值、地位及其与前后知识的联系, 横向位置是指本节课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认准了本节课在纵向和横向上的位置, 才能迁移知识, 转换思维, 丰富内容, 吸引学生, 避免照本宣科, 空洞无物, 毫无新意。其次是备学生, 尊重差异。教师在备课中除了备知识还要备学生, 我们虽不可能为每个学生写一个教案, 但写教案时又要做到“手中有书 (教材) , 心中有纲 (课标) , 目中有人 (学生) ”, 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方式的选择要面向全体学生, 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尽可能让学生全员参与, 防止千篇一律, 变成少数人的课堂。再次要备素材, 活用教本。如可以根据需要打破教材原来的编排顺序, 把有逻辑联系和知识关联的内容放在一起, 让学生比较、揣摩、融合、渗透, 进入积极主动的状态。同时关注本学科考试热点,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 引入源头活水。将课程内容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也是教材活用的重要表现, 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得更深刻、更准确, 而且由于需要解决的是实际问题, 新颖、真实、具体会容易激发学生的探求激情和学习兴趣, 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现了高中课程“教在书外, 学在书内”, “题在书外, 理在书内”的特点。最后还要备“可能”, 机智应变。教学如同一枚硬币, 正面是科学, 背面是艺术。其规律性的一面为备课提供了一般框架, 而学习情境的复杂多变又注定了教学是一门充满教育机智的艺术。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 往往在课前就对学生可能的种种质疑及学习情境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有一个基本的估计并作好充分准备,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驾驭课堂, 使课堂活而不乱。
二.多维互动:激活的教学主体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不应该是以教案为剧本, 以教师为导演兼主演, 以少数优秀学生为配角, 多数学生为群众演员的课堂剧的表演过程, 而应该是一个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表明, 人在轻松、自由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有丰富的想象, 才会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的、支持性的、接纳的、宽容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课堂中, 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敢于质疑, 敢于挑战权威, 教师也易于把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使师生、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 促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资源不断自动生成, 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断得以实现。
新课程倡导把学生看作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活动的主体, 弘扬学生主体精神的学生观。教师在课堂上不应仅仅着眼于教材, 更应在学生。新课程大力倡导先学后教, 以学定教的教学观。教师应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足够的时间与空间, 凡是学生能够独立解决的问题, 就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体验, 教师此时只是学习条件的创建者和引导者, 问题的激发者、讨论的组织者和平等的参与者。比如, 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学习研讨小组, 每组8-10人, 每组设小组长1名, 成员根据程度搭配开来。上课前, 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分解给各小组, 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备课讨论, 每个小组推选主讲人讲解, 其余同学补充, 形成各组的“最佳答案”。当课堂上出现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场面时, 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适时点拨。这样的自主式、探究式的课堂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 更重要的是学生唱主角, 人人参与, 个个主动, 课堂充满智慧、生机和活力。作为主体者的学生是凭借自身的主观努力去学会学习的, 同时又体现了“自主、独立、理解、协作”的学习要求,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课堂教学良性的互动方式应为学生是主体, 积极解决问题, 探求知识;教师是主导, 科学地引导课堂教学流程, 把握方向。当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互动局面后, 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就得以充分展现, 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和沟通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问题是课堂宝贵的教学资源,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这些问题也不一定个个都有价值, 有的问题可能流之于浅, 有的问题可能是学生钻牛角尖, 甚至有的问题会偏离教材的内容, 误导其他学生的思维。因此, 好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定要扮演好“导”这一角色, 也就是说, 不管学生思维活动这只风筝飞得多高多远, 都始终有一根线牵着。这根线, 就是课程标准, 教师应牢牢抓在手中, 使课堂教学既活泼生动, 又高效有序, 充满活力。
为了满足中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 教师还应努力做到课型常变, 手段常新。教师可把课分为讲授型、实践型、质疑型、讨论型、辩论型、讲座型、表演型、角色互换型等多种, 交叉穿插, 经常变换。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基于情景、基于案例、基于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十分重视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和现代化, 经常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图片、漫画、背景材料、社会热点、名人名言、音乐欣赏等, 创设教学情景, 让学生动手、动脑又动情, 这样大大增加课堂中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 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品位和容量, 优化了教学过程,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与此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还要做到心中有激情, 眼里有热情, 语言充满感情, 努力创造一种情意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情景, 激活学生情绪, 张扬学生个性, 课堂气氛才能真正活动起来。
三.创新思维:灵活的教学评价
教育界普通认为,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新课程改革以后, 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优质课竞赛, 笔者以为, 许多优质课追求形式上的热热闹闹, 一堂课下来学生脑中却空空如也, 知识、能力、觉悟、素质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 更有甚者, 有的老师为了在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刻意“做”课, 对学生进行反复排练, 课堂成为戏场, 更是背离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如何引导课堂真正“活”起来, 且活而有度, 活而有效, 教学评价机制也显得非常重要。首先, 评价对象要多元。积极提倡学生评价学生, 实现学生相互启发, 共同发展;鼓励学生评价教师, 主动向教师质疑, 实现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发展;倡导学生自我评价, 实现学生提高觉悟, 自我发展。其次评价重心转移。“活”的标准不仅在形式, 而且在内容, 尊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 教师要少讲精讲, 做到该讲必讲, 讲后必得, 得后必进。前苏联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就是信心的体现。评价学生既要关注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 更要关注学生作出答案的思维过程, 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过程的“错误”答案应该获得积极的评价, 这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再次, 评价时机要准确。及时评价, 利于反馈;延缓评价, 利于思考, 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境而异。
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使教学在形式和内容上突破方寸之地, 把课堂教学由“死”变“活”, 需要我们教师创新教学理念, 关注考试热点, 占有鲜活素材, 创设教学情景, 营造民主气氛, 调动师生激情, 放飞集体智慧。只要我们善于学习, 勤于思考, 乐于钻研, 把课堂教活, 教出味道来并非很难的事情。
语文的韵味及其他 篇3
一、语文韵味的解读
这里所说的语文韵味是指语文课堂教学所独有的风味, 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学科性质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科学地结合起来, 以充分体现语文的语言功用和语言的艺术美感, 充分体现语文的人文情感美, 进而使学习者获得语言的审美和运用能力的教学机智和状态。语文课要教得像语文课, 或者说语文课明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 主要靠的就是这种韵味。
二、语文韵味缺失的主要表现及主要成因
缺失语文韵味的语文课堂教学, 当今常见为以下几种表现。第一种是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或人物分析, 不恰当地扩大了其内容范围或深度, 把语文课当成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课;第二种是滥用对文章写作背景或作者的介绍内容, 把其扩展成历史讲解或作者生平介绍课;第三种是撇开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抓住文中某些语法现象, 扩大了对某个语法考点的讲解, 把对文本的解读引导当成语法分析课来教;第四种是忽视对主问题的预设和把握, 借合作、互动学习之由, 让学生分组就某个看似有趣的问题做空泛的讨论, 把语文课当成学生随便的讨论课;第五种是滥用多媒体课件, 让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声像元素, 取代了对文本的品味和感悟, 破坏了语文中的含蓄性、隐喻性、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再创造性。
造成语文课堂语文韵味缺失的原因诚然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原因还是教师对语文韵味还缺乏应有的理解或者还缺乏应有把握的能力。长期以来语文作为政治说教的附庸和工具的弊端, 为应对考试而片面“肢解”的语基教学模式, 片面或肤浅地理解新课改的某些要求等等也与语文课堂语文韵味缺失有着非常重要的关联。
三、体现语文韵味的重要途径
由于语文学科是内容综合性很强、教学复杂性很高的学科, 因此, 体现语文韵味无疑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但是, 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语文教师是可以把握和体现语文课的韵味的。
1. 深入学习, 加深理解和领会语文学科的特性, 理解语文韵味的真谛
语文的独有风味, 或者说其最大的滋力就在于它的语言审美, 也就是说, 感受语文的魅力的过程实质上是感受和体验语言的艺术美和语言的理性或情感美的过程。这种审美的特殊之处在于它必须以语言为载体, 通过对语言的解读去发现和把握文本中“文”和“道”这二者之间那“珠联璧合”的美。语言是丰富多彩而又富于变化的, 而不同的语言形式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内容, 可只有其中的一种方式是比较能或最能表达这恰如其分的内容的, 也就是最能体现“文”和“道”这二者之间那“珠联璧合”的美的。这样, 去寻找, 去琢磨, 去比较, 去发现和去创造这种“恰如其分”的美的活动, 就是语文的语言审美活动, 而这样的审美活动恰恰是最具魅力的。因此, 语文教学不应该是词语形式和内容硬性的识记, 不应该是语句或文段内容直接的告知, 更不应该是抛开语言的审美而去做其他与语文韵味无关的事。
2.提高语文素养, 提升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和对语言审美的指导水平
要使语文课堂充满语文韵味, 教师首先自身得有语文味。“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个自身语言贫乏干瘪, 安于就事论事, 只会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难以把课堂变得有滋有味的。反之, 如果一个教师语言准确生动, 出口成章, 甚至妙语连珠, 收放自如, 那么, 这课堂的语文情趣往往是少不了的。其次, 要在不断研读和品味名篇佳作及比较或借鉴他人高超的佳作赏析中, 努力提升对语言的审美能力。同时, 注重学习、借鉴并研究、总结成功的教学方法, 以提高对语言审美的指导水平。
3. 注重运用文本中的情感因素, 促使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内心体验, 激起情感的共鸣
语文课的独有韵味, 往往在于所解读的文本中总是有着激动人心的美好情感。正所谓“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课文多是名篇佳作, 这些文章都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 甚至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乃至生命。对这些美好情感的把握, 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对文本的思想情感产生一种内心的体验, 产生情感的共鸣。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如果教师不能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 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感共鸣, 那么, 这教学活动就会显得干瘪空洞, 枯燥无味。即便是在对诸如科普说明文等非较强情感性的文章的把握, 也不能忽视从作者所选用的描述语言中去发现其中蕴涵的美的情感。
4. 提高对非语文韵味成分的辨别能力, 净化语文课堂
语文学科因其工具性的特性, 使其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密切的关联。许多诸如历史、天文、地理、德育、美育、创造思维等教育内容都容易堂而皇之地混成“主角”来取代语文课堂的内容。因此, 语文教师必须对课堂惜时如金, 区分出哪些内容才是属于语文韵味的内容, 哪些是必须作为重心把握的, 把那些看似语文韵味而非语文特性的“李鬼”清除出语文课堂。
从“字缝”中读出语文韵味 篇4
1 透过语言学语言
语文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矿藏, 其中的语言或简练准确、或生动形象、或含蓄幽默、或典雅俊逸、或质朴犀利。如果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抓语言的品味, 就能使教学过程更轻松, 更有趣味,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味是深藏在语言背后, 教师需要从语文教学中学习语言, 体用语言, 体悟语言, 真正咀嚼语文味。在教学曹文轩《孤独之旅》时, 感受出杜小康在经历各种磨练后, 学生找出“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 在嘴里嚼着, 望着异乡的天空……”中的“嚼”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 嚼出的味道是啥味呢, 学生品析到是甜味、辣味、苦味、甜中有苦味……是的, 此时的杜小康沉睡的感官复苏了, 味觉复苏了, 甜中有苦味。嗅觉复苏了,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触角复苏了, 他把头歪过, 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 他哭了起来, 但并不悲哀。视觉复苏了, 杜小康长这么大, 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通过语言中的“嚼”字,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了杜小康面对孤独、战胜孤独中长大了, 坚强了。在教学《羚羊木雕》中, 品读环节, 赏精彩句段, 读出文中人物的个性。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搭”字软硬兼施, 给人一种威慑之感。句中“不!”我哭着喊了起来。“不”字是内心情感的释放, 是紧张后的担心, 害怕后的恐惧, 恐惧后的绝望。
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就应该抓文章中的语言, 他像火种, 点燃学生心底的兴趣之火, 从而使课堂走出“死气”, 充满“生气”和“灵气”。
2 透过问题提问题
课堂中问题教学三境界。最低境界:没来没去。就是学生走进课堂时没带什么问题, 离开时也没带什么问题去, 一身轻松。次高境界:有来没去。就是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 经过教师的释疑解惑, 或者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问题彻底冰释了, 最后轻松地离开了课堂。最高境界:有来有去。就是说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的, 又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透过问题提问题, 透过现象看本质, 把问题引向深入, 透析问题, 质疑问题。在教学《羚羊木雕》时, 教师抓住“这能全怪我吗?”一是梳理了羚羊风波事件, 二是思考文章所要揭示和表达的人生意义。这到底怪谁呢?学生认为“怪父母, 怪自己, 怪文化”。怪文化, 这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学生谈到, 父母无理而理直气壮, 孩子有理而理屈词穷, 孩子对父母, 对师长必须惟命是听, 似乎成为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现象。“前喻”文化之所以能在我国延演数千年, 正是旧中国的封闭、落后。合理内容张扬得淋漓尽致, 其落后性、阻滞性被遮掩到了极小值。三是从此句读出了什么情感?表达出我内心的一种痛苦、无奈、伤心、孤单。有学生读出了“可悲中有庆幸”, 可悲的是我屈从了父母, 没有反抗。庆幸的是我觉醒了, 我希望做新时代的年轻人。因此,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 既要肯定, 又要引导多方面地去考虑问题。当学生回答后, 可追问学生, 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要鼓励学生敢于否定对方的意见, 摆出自己独特的意见, 造成互相争辩的气氛。也可以设置一些创造性议题, 让学求异发散, 进行正向、背向、逆向、纵向、横向、对比等思维活动。要鼓励学生质疑, 大胆提出问题, 教师积极引导解疑。这样通过多方面的求知心理要求, 从而唤起学生猎取新的认识的欲望。
3 透过文本出深意
目前, 总观学生的课堂回答, 其通病是“乱、浅、缺、和”四个字。“乱”就是说话吞吞吐吐, 语无伦次, 缺乏条理;“浅”就是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 缺乏深究;“缺”就是只会从问题到答案, 缺少分析过程;“和”就是人云亦云, 随声附和, 缺少主见。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讲课应只讲七分, 其余三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观念, 给课堂教学留一点空白, 给学生留一些思维的空间, 让他们自求其果。在教学《孤独之旅》时, 学生发现文中的句子“蛋!爸!鸭蛋!鸭下蛋了!”很有品味的价值, 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读, 从读中体会鸭下蛋的惊喜之情。这种惊喜之情是怎样表达的呢。学生讨论后得出, 作者通过四个短句, 四个感叹句, 增强了语势。一生发现这不是正常的语序, 正常的语序应是“爸!蛋!鸭蛋!鸭下蛋了!”这一发现犹如石破天惊, 不仅深入品味了语言, 体悟了语言。在教学《杨修之死》时, 从杨修之死中, 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呢。学生畅所欲言, 有学生谈到:是的杨修恃才放旷, 锋芒毕露, 从不设防中我们觉得这种人生活的个性飞鸣, 活的疏放潇洒、活的坦坦荡荡, 活的独步啸群雄。……有学生也学到, 斯人已逝, 作为生者, 以选择敛藏才智, 不使外露, 韬光养晦的人生哲学。这样的读就读出了文章的深意。在教学《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时, 学生抓住“可怜白发生”为什么用其“可怜”呢。学生讨论后发言摘录如下:生1:因为辛弃疾年老而壮志未酬的悲壮, “白发生”是时间的长, 是一种渴望、期盼、等待。陆游写到“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吗。生2:我不同意辛弃疾已老, 他老的老当益壮, 曾写到“凭谁问,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可怜”一词也正体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生3:“可怜”也正表达了他前面的写到了内容都是梦中事, 此时辛弃疾只能闲居家中,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想了却却未了, 想赢得却未赢的英雄壮志未酬的悲壮。生4:这“可”字饱含了诗人的情感, 是可恨、可悲、可叹、可耻、可惜。可怜遗民泪, 可悲江河破碎, 可恨权贵奸, 可叹壮志未酬……因此, 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语文教学的“深”, 指导的深入透彻, 学生思维的深刻全面, 决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深化, 那种深不在点子上;语文教学的“浅”是指教学过程中条理清晰, 语言通俗, 决不是简单地将知识浅化, 那种浅不利教学。语文教学就要正确理解“深”与“浅”, 就要处理好深与浅的关系, 挖掘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深意, 用浅显的方式表达出来。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总之, 一堂好的语文课就需从“字缝”中读出语文韵味。选好切入口, 抓大放小, 理出一条讲课思路;精心安排问题设计, 注意问题间的逻辑关系, 就能读出语文味。
摘要:当今语文课堂存在一是繁琐、“八股”, 二是单调、僵化, 三是忽略“主体”, 语文教学讲析太多太抽象,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语文课堂需透过语言学语言、透过问题提问题、透过文本出深意。
关键词:字缝,语文味
参考文献
[1]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9、10、期
[2]2012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2、3期
让英语教学更有生活韵味 篇5
一、提出问题
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互动、体现开放性的过程,也是学生积极表现、彰显生活乐趣的过程。过于枯燥、缺少活力的课堂定然不会受学生的欢迎。实际教学中,为了教学进度和成绩而采取强制性和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教师仍不在少数。究其原因是英语教学割裂了生活,远离了生活,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和关注的,生活体验无法应用于英语学习,课堂变得愈发枯燥乏味,最终打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无法满足学习发展需求。
二、英语教学中生活化元素的运用策略
1. 围绕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活学
尊重学生生活认知体验,让英语学习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帮助他们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增强理解和识记。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在活学活用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策略方法,能使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认知得到共振。而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鼓励他们将生活认知感悟主动融入课堂学习,则能在帮助他们增强识记长期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加倍激活他们的学习思维感知。
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一方面,为学生搭建自由表达的平台,引导他们在自我尝试和主动交流的过程中大胆说出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强化理解;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学习内容,从现实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在生活中学习英语,在英语中感受生活,更好地增强学习信心。
教学实践证明,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活化教学过程,利于学生从中发现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例如教学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2 Neighbours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环节时,因教学内容主要讨论“people and places”,可引导学生在课本所提供职业的基础上,谈论更多职业(如soldier、farmer、fireman、driver等)及其工作地点。并在熟练操练“—What’s his job? —He is ... ”和“—Where does he work? —He works in / at...”对话的基础上,设置要求明确的句型,拓展讨论“What’s your favourite job?”从而进一步激活、升华他们的认知思维情感。
2. 关注学生生活情感,鼓励深思
从学生最为关注的生活情感入手,突出感悟深思,能使他们的认知思维情感更具理性。围绕激活情感,引导他们在自我研读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把握教材重点和难点,能帮助学生在形成主动学习这一良好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认知感悟思维方法。
创设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在充分流露自身情感的过程中主动显现思维感知,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实践中,一方面,多为学生创设与教材相似的情境,鼓励他们在主动尝试和积极探究的过程中找到思维情感和学习内容的结合点,帮助他们开阔思维;另一方面,鼓励学生通过互动交流、合作探究等方式集思广益,引导他们将认知体验的情感主动通过适当的语言表达予以呈现,进一步激活他们的思维情感。从学生的生活情感中捕捉教学内容,能使学生获得更宽广的自由遐想空间。
通过激活学生情感来丰富认知感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情趣。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2 Neighbours中的Reading: Good neighbours部分时,不妨建议学生以“What are your neighbours like?”和“What community centredo you have in your neighbourhood?”为主题主动陈述,自然地表达对邻里关系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针对本课内容,就“What are Simon’neighbours like?”和“What kind of help can Simon’neighbours get from thecommunity centre?”这两个话题主动合作探究,深化理解感知,并进一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呈现“What makes agood neighbour?”最后由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内容,并升华至“A distant relative is not as good as a nearneighbour.”以及“The roses in her hand, the flavor in mine.”
3. 了解学生生活认知,倡导互动
从学生的生活认知中发现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英语学习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生活认知的基础上,多鼓励他们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来强化感知,促进英语学习和使用。
在教学中,将教学任务要求和学生生活认知相结合,多让他们在课堂上挑大梁、唱主角,更利于他们丰富认知思维情感。按照课程教学内容要求丰富形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指导中,一方面,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引导他们针对学习内容主动质疑和筛选出相关知识信息点,有的放矢地学习;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按照英语交际性的本质要求,多鼓励他们针对教学任务,有重点地找出自己的理解难点,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合作探究,加深理解感知。通过互动来活化学习过程,能帮助学生转变思考方式,学会相互交流和取长补短。
按照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能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更多学习内容。例如教学八年级上册Unit 8 Nat-ural disasters中的Reading A: An earthquake部分时,不妨根据学生对地震知之甚少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围绕“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earthquake?”和“What should we do in the earthquake?”等话题进行互动交流,使他们在讨论中获得更为深刻的认知体验。
4. 紧扣学生生活感受,尝试拓展
紧扣学生的生活感受,让他们在主动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气息,更能帮助他们在实践运用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围绕学生的生活感受,注重拓展延伸,更利于学生在开放化的教学引导中获得深层次的感受。
将学生的生活感受融入到教材内容中,能使课程资源更具人文性和多样性,起到活化资源和过程的作用。指导运用的关键是找准学生的认知感受生成点。按照教材的丰富要求,鼓励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改编学习内容,从而通过自我表达和多元互动的方式来呈现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全面的认知感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思维,结合生活认知感受,积极总结和反思学习过程及方法,帮助他们有效调整学习思维。
三、英语教学中生活化元素运用的反思
英语教学中,生活化元素的运用体现了英语课程源于生活的价值理念,能使学生在丰富学习思维感知的基础上主动拓展延伸和灵活运用。在实践运用中,围绕学生的生活体验查找与教材资源相关的素材,使学生带着新鲜感主动参与学习,更利于激活他们的认知潜能。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他们在模拟活动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主动探究问题,更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全面接收和灵活运用。多为学生创设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情境氛围,能使学生的认知感悟更加丰富、深刻,满足他全面发展的需要。
语文教学新韵味 篇6
一、朗读词语, 了解大意
1.分组出示词语并朗读。
(1) 赵小艺 陈丹 宋涛
(2) 旗子飘 风车转 小树弯
雨丝斜
重点指导“赵”“陈”“宋”的读音, 前两个字是翘舌音, “宋”是平舌音。
2.你们能用上这两组词语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意思吗?
要求: (1) 每个人用什么画风说一句。
(2) 把三个人分别用什么画风合起来说一句。
二、紧扣标点, 朗读对话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呢?
结合“?”指导读好问句的语气。
2.接下来就是事情的经过, 谁第一个想出了办法?
结合赵小艺的两次语言:“我能!”和“我还能画!”中的“能”“还能”以及标点符号“!”体会其高兴自豪的心情, 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3.为什么陈丹、宋涛说的话后不用感叹号呢?
(指导读好句号的语气)
4.总结。不同的标点符号表现了他们说话时不同的想法、心情或情感以及人物的性格。
(点评:有感情朗读课文, 这是各个年段教学的重点, 本环节引导学生从“?”“!”“。”入手, 体会人物的所思所想。利用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还原自己的生活情境, 入乎其里自然能出乎其外。)
三、巧用叠词, 品悟词语
1.事情结果是他们互相启发, 画出了风, 那么他们画出的是什么样的风呢? (在学生勾、画、读的基础上, 出示课件)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陈丹)
她把画上的太阳擦去, 画了几片乌云, 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宋涛)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 风车在呼呼地转。 (赵小艺)
2.这三个句子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去掉重叠的词行吗?不重叠, 只要一个词意思有什么不同呢?试着读一读, 比一比, 想一想。
3.指导朗读。评价语可以采用情境式的, 比如“你吹的是狂风吧?”“风啊, 小点吧!”“你这风吹得怎么让人感觉不到?”
(点评:在对“叠词”进行“删”“减”的玩味过程中, 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微风的含义和表达的方法, 为下一环节“说风写风”作好了铺垫。)
四、联系生活, 说风写风
1.是呀!这三个孩子的悄悄话被风听见了, 于是风来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要求读得和缓、轻柔。
2.孩子们, 你们也想画风吧?想怎样画呢?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用上叠词说说呢?
3.交流、评价。标准有两个, 画的是什么风?用上叠词了吗?
语文教学新韵味 篇7
通过多种阅读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习方式以阅读、感受、分析、联想为主导, 以诗歌特有的音律美引导学生感受、理解、升华对太阳的热爱, 并初步掌握诗歌的创作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三个生字, 会写四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 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理解诗歌的含义。
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 导入新课
在欢快的动画歌曲《七色光》中开始学习。
师:同学们, 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一个谜语, 大家要认真听, 动脑筋猜。有位长寿老公公, 天亮从东来出工。他把光明给世界, 还把温暖洒人间。要问公公在哪里, 请你仔细看画面。 (课件展示:太阳的笑脸) 这是谁?
生:太阳。
师:是啊, 今天太阳也走进了我们的课堂, 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咱们热情地和太阳打声招呼吧!
师: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美丽、可爱的世界, 太阳把她的金光洒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带给我们光明和温暖, 太阳是属于这个世界的, 是属于我们大家的,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 题目是—— (课件展示课题《太阳是大家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知太阳, 又用趣味谜语敲开学生想象的大门。丰富的多媒体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读诗歌, 注意把字读准, 诗句读通顺, 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诗歌。
师:老师先来检查同学们的认字情况。 (课件展示生字、组词、帮助解词的部分图片)
设计意图:枯燥的认字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多媒体认字环节将生字以字宝宝的形式出现, 学生会自告奋勇地为字宝宝找朋友组词, 对难以理解的词如“红彤彤”, 以多媒体图片来引导学生理解, 效果比较理想。
3.指导精读, 积淀感悟
第一节
师:听了同学们的朗读,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了, 可以吗? (课件展示:第一小节。配以动画及音乐)
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看样子你们对老师的朗读很满意, 那你觉得老师哪儿读得美?
学生评价。
师:老师在朗读的时候, 眼前仿佛就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谁也看到了? (学生纷纷举手)
师:你看到的图画居然和老师看到的一样, 你是从诗句中的什么地方体会到的呢? (教师点击突出“朵朵白云”、“红彤彤的晚霞”)
师:跟老师一起去看看那洁白的云朵吧! (点击出课件“朵朵白云”)
师:太阳让白云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看! (点击出“红彤彤的晚霞”图)
师:夕阳多美啊, 你们也像老师刚才那样美美地读读第一小节好吗?在座位上先练一练。
(学生练读, 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一名学生朗读。
师:想听听你的小伙伴是怎么说的吧?你自己点名, 听听同学的建议。
师: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有很大进步, 你再读一读。
师:原来美丽的图画就是优美的诗句, 优美的诗句也能变成美丽的图画, 让我们把这一切美好都记在心中, 看大屏幕的优美画面, 试着背背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简短的诗歌描绘了太阳由白云变为晚霞的景色, 学生在多媒体课件配乐动画的衬托下, 很容易理解诗歌的意境, 并能在老师的配乐范读下掌握诵读诗歌的节奏, 从而走进文本, 与文本进行对话。
第二节
师:太阳落山的景色真美, 太阳也是大家的朋友, 为我们做了许多好事, 请同学们读第二小节, 想想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学生回答。 (师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
师:太阳把金光往鲜花上洒, 谁能用动作来表现一下“洒”的感觉。 (一名学生边读边做动作)
师:有这样的金光, 鲜花才开得艳丽。让我们来听听花朵的心声。 (课件展示:阳光洒在鲜花上) 她还把小树往高处拔呢,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拔”的?
学生回答。
师:原来是阳光使小树茁壮成长的意思。
师:最有意思的就是太阳陪着咱们玩了, 谁去过海边?你去海边都干什么了?
学生回答。
师:那你就把这种快乐的心情读出来吧, 读读后两行。 (课件展示:配乐动画)
师:你们喜欢这样的太阳吗?
生:喜欢。
师:那就把你对这位好朋友的喜爱之情表达出来, 看谁更能读出对太阳的喜爱之情。 (课件展示第二小节, 并配乐朗诵)
设计意图:太阳为我们做的三件好事并不容易直观理解。我通过鲜活的儿童动画, 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太阳怎样“洒阳光、拔小树、陪玩耍”, 并通过系列的配乐, 引导学生整节朗诵, 体会对太阳的热爱之情, 引领学生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学生通过展开想像, 把仿佛看到和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
师:同学们, 我们注意到这节最后一句诗有一个省略号, 省略号在这里表示什么?
师:聪明的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
学生进行交流。
师: (课件展示:小诗) 同学们, 太阳把金光洒向了人间, 普照大地, 她让小树更绿了, 那么小草呢?森林呢?你也来试试做个小诗人愿意吗? (课件出示练习题, 配音乐)
学生写诗练习, 播放音乐。
设计意图:儿童喜欢幻想, 幻想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的奇思妙想, 是纯洁心灵的一种大胆的无拘无束的表露。借助课文中一个小小的省略号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引导学生尝试做小诗人, 展开丰富的想象, 也像诗人一样用凝练的语言写写太阳照在其他景物上时的美景, 并读给大家听。使学生感受诗歌语言魅力的同时, 学会表达, 学会创新。
第三、四节
师:太阳忙碌了一天, 她会和我们一样也进入甜美的梦乡吗?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小声读读诗歌的三、四小节。边读边想, 她又去哪儿了, 去干什么了? (课件出示三、四小节)
请一名学生读第三小节。
师:太阳趁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去哪了?
生:去别的国家, 为别的国家的小朋友带去快乐。
师:太阳就要落山了, 天就要黑下来了, 你还能看得见她吗?她就要走了, 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真是舍不得, 我不想让她走。
师:那你们告诉老师, 太阳到了别的国家, 你猜她会忙些什么呢?
生:她会把金光洒在鲜花上, 把小树拔高, 陪那里的小朋友在海边戏水。
师:真的吗?继续学课文, 谁愿意读读第四小节?
指一名学生读。
师:那里的孩子都还在睡梦中等着太阳, 我们可不能把他们吵醒了, 所以最后一句要读得——
生:轻一些。
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你们看, 在同一个太阳的照耀下, 全世界的小朋友欢聚一堂, 手中捧起雪白的鸽子。你猜他们可能来自哪些国家呢?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 (课件展示:书中插图)
师:是啊,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共同拥有一个太阳, 也共同拥有一个愿望, 那就是世界和平。让我们一起放飞手中的和平鸽, 让她飞遍世界的每个角落, 让和平永驻人间。 (板书: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