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集群

2024-08-04

新能源产业集群(精选12篇)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1

摘要: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活动主体和模式的分析,以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总结出目前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现状。

关键词:产业集群,新能源,协同创新,新余,现状

0 引言

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集群内某种成功的技术创新,经过普遍推广,必然导致集群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变化,刺激新的需求,并带动一轮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1]。事实上,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并非每个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果,而是在少部分企业技术创新的带动下,借助于企业间的协同作用,促进技术创新成果在潜在使用者之间传播、推广和应用来实现的。本文主要以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为例,研究该集群协同创新的现状。

1 基于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机制

1.1 产业集群企业定位的协同创新

协同理论属于非平衡系统理论三大流派之一,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HHaken)于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一门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横断学科。协同理论强调协调效应,特指在复杂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同行为所产生的作用超越各要素自身的单独作用,从而形成整个系统的联合行为。协同理论在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源自Ansoff首次提出“1+1>2”这一协同概念的解释,进而确立了协同的经济学含义[2]。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即: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是一个由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所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集群系统内企业的学习、调整与技术创新打破了产业集群的稳定性,使其结构和功能发生革命性变化,通过有序与无序的过程转换推动集群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一方面是特定部门、特定技术的个体活动,另一方面也是一种集体行动,不同部门、企业之间的互动学习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技术创新活动中,成员之间竞争协作产生的协同效应保证了产业集群的技术优势。其原因在于:第一,产业集群内部一些企业由于技术创新使得生产效率提高,起到创新示范效应。第二,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相互信任,存在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员工间各种非正式的、偶然的、面对面的以及口头的交流方式是非常常见的,促成了企业之间自发的、无意识的技术沟通[4]。第三,技术创新促进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使产业集群获得新的发展[5]。第四,由于知识活动的外溢效应,地缘上的接近使得相互竞争的企业或者具有互补性生产活动的企业可以彼此受益,提高集群组织获得创新资源和隐性知识的能力,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集群创新优势的发展[6]。

1.2 协同创新的活动主体

在分析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活动时,本文以“产学研”合作创新方式为依据,界定主体的范畴。一般意义中的“产”是指产业,考虑到企业研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成果真正市场化、产业化的关键,本文选取真正具有从事创新活动能力的企业研发机构作为“产”的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其定义为企业从事自然科学及其相关科技领域研究开发和实验(包括为研发活动服务的中间试验),或从事企业内部技术、工艺、产品开发和有关技术服务的机构[7]。企业研发机构的形式可以是依法设立的独立法人的研发中心(公司),可以是企业建立的非独立法人的以研发为主的分公司或分支机构,也可以是设在企业内部的技术开发部门;“学”是指学校,主要是大学或学院;“研”是指研究机构或科研院所。为了更好地度量协同定位对于合作创新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范围锁定为产业集群,从地域范围内将合作对象划分为集群内和集群外。

1.3 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模式

产业集群内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集群区域内的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共同的发展目标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机制或规则进行结合,形成某种联盟进行合作研发。可见,在产学研的合作创新平台上涉及合作制度和合作内容的问题。在合作制度建设中,产、学、研等各方实体以信用为基础,以法律合同为约束,合作内容则包括技术设备、技术知识的转移,研发人员的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企业依据不同对象将会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

2 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现状

2.1 协同创新规模

新余市是科技部命名的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于2010年1月22日正式挂牌。作为全国第一家以发展新能源产业为重点的科技城,一年来,新余市委、市政府始终围绕“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科技城”这一主线,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一号工程”,紧盯世界新能源发展前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大胆自主创新,举全市之力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如今,新余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光伏产业为核心,动力与储能电池产业、风电产业和节能减排设备制造业为补充的“一大三小”格局[8]。

新余市是全省重要的新能源科研生产基地,拥有大专院校所研究人员、大中型骨干企业家、各类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18万余人,在许多重要科技领域聚集着大量高层次人才。目前,新余市已注册新能源企业32家,投产企业22家,从业人员3万余人。全市新能源产业在建项目24个,总投资700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围绕新能源产业,去年,新余市大力推进了科技创新“543211”工程,即主攻5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抓好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新建3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实施20个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培育10个创新型企业,组建1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大中型企业与不同类型的创新伙伴协同合作,可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多样性,可以获得多样化的创新刺激。在协同创新体系中,创新活动的成效源于正确的知识发展过程,并且系统中知识溢出受到协同系统成员合作的影响,因此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意识到,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已成为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之路。我们选择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赣锋锂业有限公司、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华电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和力德风力发电(新余)有限责任公司、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5家新能源企业研发机构发放问卷。调查主题为2011年度企业对外产学研合作情况,调查内容为企业总体规模、合作对象、合作(项目)内容、合作方式、合作金额。此次调研回收有效问卷18份。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并非所有研发机构都属于生产型企业,故不能用以往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如企业职工数、净资产、总收入)对企业进行划分。本文采用企业人均产出强度(即企业总收入/企业职工数)为企业规模的衡量指标。此外,因为企业合作项目数并不能完全反映企业合作创新活动的强度,还需要考虑单位项目的规模,故本文选取平均单位项目金额(总金额/总合作项目数)作为合作强度的衡量指标。统计数据整理如表一所示。

按人均产出强度,企业规模可划分为5个级别,不同规模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显现出两个趋势。(1)规模较大企业合作项目数量较多,合作的强度也比较大,合作项目的金额在研发总体中占主导地位。大企业可以利用合作获取新技术以保持领先地位,但同时还坚持保留研发内部化战略以控制核心技术不外泄,它们并不会过多地选择合作伙伴,而是相对更为慎重地选择合作对象和合作项目。(2)中小企业(规模处于1、3级别的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比较频繁,合作项目多,但合作强度不是很大,项目的平均单位金额都不大。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规模小、运作灵活、信息流通快,可以与较多单位进行沟通洽谈,但它们受到资金限制,投入研发的项目规模不大。

2.2 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本文依据前述已界定的创新平台中产学研主体和地域范围来划分企业所选择的合作模式,并统计各模式下的合作项目数、合作总金额、合作项目的平均强度。从表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企业(处于1、2级别)在集群区域外的合作较频繁,强度也较大,区域内的合作关系却比较薄弱,而大中型企业(处于3~5级别)与集群内主体合作的频率与强度比较强。也就是说,在小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中,协同定位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大中型企业则较好地利用了地理临近的优势。值得强调的是,大企业的集群外交流频率和规模都绝对偏小甚至没有,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2)在合作对象选择方面,小企业则较少选择与企业合作,更多选择与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合作,企业与企业的合作只集中在少数几个大企业中。也就是说,虽然大中型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受到协同定位的影响,但协同定位对整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中“企业之间的技术流动”这个重要的竞争力评价指标的贡献并不大。还必须提出,表二所反映出的几个企业与企业合作项目中,只有两个是发生在集群内企业之间,这说明在整个集群内部并没有哪些企业可以在这个合作创新平台上扮演核心的角色,集群没有形成理论上所描述的知识源。企业在该新能源产业集群落户的行为只是受到了理论上的指导,并未从实际中获取协同定位的优势。(3)从总体来看,在同一合作对象下比较地域范畴,可以看出协同定位对企业之间的合作影响比企业与“学”、“研”的合作来得大。也就是说,在选择与企业合作创新时,大部分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地理临近的企业。

3 总结分析

尽管存在与总体趋势不一致的一两处数据,但本研究所收集的数据还是能从总体上反映新余国家新能源科技城内协同创新活动的现状。由以上数据分析可见,新余新能源集群内的企业研发机构已经意识到在集群范围内协同发展有利于合作创新,并采取协同创新定位形成了现存的产业集群。但是,在地理定位后,基于地理临近优势上的合作创新活动却在某些方面出现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 结构协同的不完善

在高科技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合作创新上的结构协同受到行业自身特点的挑战,出现了水平结构协同的不完善。高科技产品投入大,技术作为中间知识投入具有整体性、共享性,一项复杂的技术往往难以分割让渡,其效果和价值只能通过使用,在实践中加以判断。同时技术产品本身又要求严格保密,以免知识产权泄露,即使是在地理临近的集群内部,企业之间也尽可能地避免交叉。实证调查数据也显示企业往往倾向于选择并无重大利益冲突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进行合作,产学研平台出现倾斜,集群水平结构上的协同机制不完善。

3.2 环境协同的不完善

高科技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受到了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在协同机理上出现了环境协同的不完善。从理论上分析,协同定位于产业集群的企业享受共同的集群环境,但是从实证数据来看,小企业在集群区域外的合作较频繁,区域内的合作关系却比较薄弱,而大中型企业与集群内主体合作的频率与强度比较大。因为在实践中,每个企业入住园区或申报高科技企业,多是希望争取得到地区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大企业因为其资金和信用方面的优势,总是能获取更多的好处,而小企业因自身规模限制,却不能充分享受到协同定位的优惠。

3.3 方式协同的不完善

企业任何的技术创新都在一定的制度空间中进行,制度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由于制度缺陷引起了方式协同的不完善。我国高科技集群多是由政府规划形成,很少是因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知识密集和市场规律形成,企业之间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政府制度支配,这为技术创新的过程带来不确定性。企业的协同定位受到利好政策的影响,期望单独占有区位优势,企业之间并不能积极地形成理论上分析的契约关系。实证数据也证实了企业之间的联系比较弱,或者说没有联系,集群系统取得协同效应之艰难也使企业望而却步,甚至对协同效应产生质疑,整个集群缺乏核心的技术扩散源。

我国高科技产业集群中,由于企业协同定位的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导致了企业之间缺乏技术合作与知识流动。对于这样的矛盾,政府应该意识到产业集群是综合了市场和科层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自组织系统,系统内的主体依据市场规则进行演化,政府单一的手段对其发展并不奏效。政府更应该给企业自主能动的空间,通过相关措施,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技术创新的结合,使企业有更大的动力积极进行合作与交流,真正享受到协同定位的优惠。

参考文献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07):18-21.

[2]Edquist C,McKelvey M.Systems of innova tion:Growth,competitiveness and employment[M]Cheltenham:EdwarElgar,2000.

[3]AnsoffH I.Corporate strategy[M].London Penguin Books,1987.

[4]魏江,郭斌,许庆瑞.企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1995,(05):33-38.

[5]高建.技术创新能力的分解与评价[J].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6,(01):108-110.

[6]董岗,傅铅生.关于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研究[J].商业研究,2004,(09):33-36.

[7]王海威,朱建忠,许庆瑞.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测度指标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05):26-30.

[8]黎理,黎彦希.新余市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现状及其中长期发展目标[J].江西冶金,2007,(04):32-35.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2

产业集群市场竞争与路径选择--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

山东寿光蔬菜产业许多以中小企业集群的块状模式表现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但是又存在着部分过度竞争,甚至是恶性价格竞争的问题,造成区内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本文通过对山东寿光蔬菜集群市场竞争状况的具体分析,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其市场竞争的具体特征,提出相应的路径选择,促进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代表的蔬菜产业集群的发展.

作 者:张秀芳 史建民 韩晓翠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山东,泰安,271018;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北京,100872 刊 名:新疆农垦经济 英文刊名:XINJIANG STATE FARMS ECONOMY 年,卷(期):2005 “”(1) 分类号:F3 关键词:产业集群   市场竞争   蔬菜产业   路径选择  

秦栏产业集群研究 篇3

安徽秦栏镇地处皖苏交界处,自古就有“鸡叫两省晓,一步他乡人”说法,秦栏镇经商传统悠久,历史文化浓郁,享有“孝子之乡”的美誉。而今的秦栏大力发展个私经济,以“电子”为主打产品,发展成安徽最大的电子产品出口产业集群。秦栏镇个私经济的发展,先后经历了3个时期。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80年代中期当时流传着“东贩猪、西贩牛,南贩家禽北贩油,中贩元件跑码头,万元街上起高楼”的民谣,正是当时勤劳好强秦栏人原始积累的真实写照。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一批有远见的秦栏人看准了中国电视机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巨大的潜在市场,大胆地办起了“前店后厂式”的家庭作坊企业,开始小规模的生产。十五大以后至今,国家政策确立了个私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完成原始积累的私营业主纷纷投巨资,上规模,上水平,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拼搏。形成目前秦栏外向型个私经济为主的富民经济特色。目前全镇有60%以上的规模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年出口供货值达8亿元,有24家企业获得了进出口自营权,2003年出口创汇2500万美元,出口产品涉及到5大类7000多个品种,产品出口到美国、日本、印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电子产业驰名海内外。秦栏谚云:“高压包包揽天下,遥控器遥控东西”,秦栏的遥控器在国际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高压包三分天下有其二。

二、秦栏镇外贸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2001年开始,GDP每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财政收入每年以26%的速度增长,2005年,GDP已达10,5亿元,远远超过全省乡镇平均水平。秦栏镇电子产品出口集群发展在安徽是首屈一指的,在中部地区也很有代表性,秦栏镇的经济发展被称为“安徽的温州模式”,这与当地良好创业氛围,勤劳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地方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是分不开的。但是秦栏外贸发展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出口市场。秦栏主导产品以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为主,仅这两种产品的产值就占全镇工业产值的70%,其中回扫变压器占国际维修市场90%的市场份额,遥控器占国际市场40%的份额。而这两种产品只是打开了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国际市场上的二级市场,也就是维修市场,原因是由于其价格低廉,性能稳定。可以说在偌大的世界市场上,秦栏人聪明地找到了自己的市场。很少有企业能够进入一级市场,形成品牌出口或者成为一些品牌电器产品的配套生产企业。秦栏也面临着出口产品如何进入一级市场,开拓何种新的国际市场,如何开拓新的国际市场等值得探讨的问题。

2、产业链。秦栏企业专业化分工明确,以出口主打企业为产业核心,形成了原材料采购——中间产品加工——零部件供应——成品组装和出口的产业链条,产业配套完备。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产品95%的原材料和配套产品都可在秦栏直接配套生产和采购。企业之间互为厂房,互为车间,分工协作。如图所示:

在秦栏的企业按照这样的不规则金字塔式产业链寻找着自己的位置。第一层面出口主打企业处于金字塔的塔顶,拥有分工的主动权,所有的中间产品生产商都为它提供产品,它有选择中间供应商的权力,把一些环节交给其他厂商,而自己专注于核心竞争力。像这样的企业在秦栏数量很少,但是实力强、规模大。处于第二层面的企业,也就是零部件生产厂家。这类的厂家在秦栏不占少数,多为中小型企业,还有部分刚刚开始办厂投资的企业。为了规避风险,选择生产中间产品,竞争最激烈的就是这个层面的企业了,虽然市场已经饱和,但还是有一些企业进入,这就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了。第三层面原材料厂家,由于原材料的价格透明,这个层面的企业利润有限,市场比较狭小加之辛苦程度较高,这类型的企业不多,这个层面已经饱和,基本不会出现新企业进入这个层面。秦栏企业按照产业链合理安排自己的分工有利于共同发展,协作生产,但是稳定成熟的产业链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第二层面的激烈竞争,第一层面的垄断和难以突破,第三层面的微薄利润都是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

3、市场竞争。竞争在市场经济中是不可避免的。秦栏的第三层面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而且达到均衡点的市场出清价格。第二层面市场处于垄断竞争和完全竞争之间,这里有大量的卖家。买家的需求量也是很大,市场上的产品完全是同质的,资源具有完全流动性,信息相对完全,但是这里有很大人为操作因素。秦栏办企业的人大部分是以前的街坊邻居,彼此之间关系较好,虽然有外地人来秦栏办厂参与竞争,秦栏本地人选择供应商的时候会“情感人”代替“理性人”做出决策,而这种决策可能不是最优的。

4、家族企业的困境。秦栏的企业基本都是家族企业,而且一个家族中有一家办厂成功,在这个家族就会出现遍地开花的现象,“连带效应”明显。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外地人在秦栏创业艰难了。秦栏60%的企业属于小型的家族企业,一代创业成功,还没有延续到下一代,这时家族企业的困境就已经出现了,企业关键的环节都是自己人的现状导致入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合适位置没有合适的人,合适的人不在合适的位置”。目前,这些企业家们都积极教育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学习知识,然后回来协助自己办厂,把自己的家业传给下一代。传统的小农意识将企业限定在家族企业无法摆脱,这也是我国很多地方个私经济发展的一个共性问题。

5、产品低价格、低附加值。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在秦栏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科技附加值很低,核心技术诀窍更是没有,有生产设备有工人就可以生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采取低价策略,本地的第二层面市场也会相互压价。

6、外贸人才、民工荒。秦栏能出口的企业都出口,外贸人才是不可或缺的。由于企业的性质局限,外贸人才处于比较尴尬的位置,既需要又不敢用。不敢用“非自己人”的外贸人才,出现进退两难的局面。企业现在解决的办法就是培养自己的亲戚或孩子学习外贸。民工荒是这几年秦栏比较突出的问题,截至到2007年,秦栏镇外来务工人员已经3万多,可是依旧不能满足需求。随着“民工荒”的扩大。秦栏劳动力价格上涨明显,加大了生产厂家的成本。

7、环境和居民身体健康问题。秦栏大力发展企业办厂的同时,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该地区部分企业生产塑料产品等污染产业。据统计,秦栏城镇和农村居民近年来患肿瘤和癌症疾病的比例增大,这与环境的污染不无联系。

三、如何解决秦栏镇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秦栏镇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值得我国中部地区很多乡镇借鉴的,其在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是我国个私企业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继续发挥当地政府的积极作用。秦栏镇政府自身解放思想,创新发展观念,在全体创业中做好服务员、后勤员、宣传员、指导员。当地政府转变职能营造或引导营造了务实进取、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制定了“企业民营化、经济工业化、农村城镇化、产业科技化”的发展战略。在公共品提供上更是为企业发展开绿灯,提出了“五给”方针:给面子、给路子、给票子、给场子、给服务。秦栏镇2001和2003年先后建成了两个工业园。在未来秦栏经济发展中。企业还要做好把关员和引导员,扩大企业规模招商引资是必不可少的,要杜绝污染和高耗能投资的进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减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提升企业技术附加值;引导企业整合资源配置。将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放大;引导企业尤其是第二层面的企业合理寻找国际和国内市场,减少当地市场的压力,避免恶性竞争。

2、产业链升级。秦栏形成的稳定的产业链使当地企业有序的进行分工。但是饱和的企业和激烈的竞争使得产业链负担过重。首先可以扩大出口将产业链延伸,企业可以积极探寻国外市场,申请外贸经营权。这样可以带动很多当地的第二层面的市场;其次,加宽产业链。部分企业或者新建企业可以从事物流、包装等行业,发展成熟以后在产业链中占有重要的衔接作用。

3、企业用人问题,尤其外贸人才的缺失是个棘手的难题。行业的进入门槛低,国外市场资源紧张。外贸人才的流失对企业的打击是致命的。企业只有摒弃用人偏见。提升自己产品的竞争力,才能发展壮大。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4

陕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 蕴藏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铀矿和油页岩多种能源资源。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产业布局以三大产业链为核心:一是煤向电转化, 发展载能工业, 形成了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二是煤、煤电、煤制油、煤化工产品的一体化开发, 形成了煤电油化产业链;三是以煤油气盐化工产品综合开发, 形成了煤油气盐化工产业链。目前陕北初步形成了四大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一是石油天然气及化工产业集群;二是煤及煤化工产业集群;三是电力产业集群;四是盐化工产业集群。

二、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分析

本文运用钻石模型分析工具, 对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从能源化工产品和能源化工设备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并对其产业切入点和进入方式提出相应观点。

(一) 波特钻石模型

钻石模型指出一个国家 (或地区) 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四个基本因素:生产要素, 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 包括市场需求的质和量 (需求结构、消费者行为特点等) ;相关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

(二) 能源化工产品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分析

1、钻石模型分析

生产要素。在能源化工产业发展的初期, 基本要素, 如资源储存量、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供给对产业竞争力影响很大。从基本要素角度看, 陕北资源储量大、质量好, 人力资源丰富而且成本低, 在能源重化工的发展初期具有先天优势;从高级要素看, 陕北由于地处西部, 而且环境艰苦, 附近只有两所高等院校 (榆林学院和延安大学) , 因此高教要素的初期供给上略显不足。但是随着产业的发展, 可以通过联合省内外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高校、科研院所, 加大高科技投入的比例、通过联合培养或引进高科技人才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需求要素。化工产品的消费需求状况, 影响着该产业的竞争力和生存基础。目前, 世界有机化工原料几乎依赖于石油的炼制。但从长远来看, 石油价格提高不可避免, 以煤为原料的化学工业会逐步显示竞争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煤炭、石油、电力等能源需求迅速增加。煤化工产业前景广阔。

相关产业。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还会受到于能源化工产业相关的产业影响。如汽车工业、建筑业、石油等。由于汽车需求越来越大, 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 未来化工产业对煤为原料的化工产品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 医药、塑料、橡胶、纺织、食品、建材等产业随之发展。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产业的竞争力还来源于现有体制下, 集群中的企业能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由于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建设属于市场行为, 可以通过招商引资, 挑选最具实力的企业, 进入能源化工基地发展。并且随产业和区域差异而不同, 在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中, 各种差异条件的最佳组合可使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吸引的企业成为推动陕北当地产业发展的有机动力。

对陕北能源化工产品产业集群从生产要素, 需求条件, 相关产业和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能源化工产品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应该以此作为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进入方式。

2、能源化工产品产业进入点与进入方式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中的企业应该充分利用各种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 对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盐化工产品进行深加工, 开发新的化工产品和替代产品, 延长产品链条。深入开发煤油盐气综合化工, 首先打造以甲醇为起点的化工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根据陕北能源的性质, 建设完善的生态产业链, 循环利用, 物尽其用。立足于煤炭转化的资源条件和技术支撑, 陕北煤化工应将重点放在发展市场潜力大、有竞争力的三大产品链:一是甲醇-烯烃产业链。以煤制甲醇为原料, 重点发展丙烯、聚丙烯、丙烯酸及醋等下游加工产品, 形成甲醇-烯烃煤化工产品链;二是甲醇-碳化工产业链。重点发展醋酸、二甲醚、甲醛及下游深加工产品;三是煤焦化-焦油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煤焦油、烯烃深加工产品。

随着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及亚太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甲醇消费市场正在迅速扩大。同时, 国内对甲醇燃料汽油的提倡以及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制成功, 为我国甲醇产品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市场, 也为我国甲醇产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良好机遇。因此, 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看, 甲醇化工产品的需求旺盛, 发展潜力巨大, 应该以甲醇作为能源化工产品产业集群培育的切入点, 围绕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研制新的, 清洁能源化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以甲醇为龙头, 发展甲醛、醋酸、甲胺、磷酸甲酷、碳酸二甲酷、二甲醚、甲醇蛋白等产品, 采用新技术发展以甲醇制乙烯、丙烯及合成燃料等。

硝基苯主要用于合成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苯胺, 随着下游产品的开发, 近年来硝基苯的非苯胺用量不断在扩大, 如硝基苯替代硝基氯苯与苯胺缩合生产重要橡胶防老剂中间体对氨基二苯胺;开发先进的硝基苯催化加氢制备对氨基酚等, 这两大工艺均是绿色清洁技术, 值得开发与推广应用,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所以, 硝基苯也可以作为能源化工产品产业链延伸的产品对象之一。

(三) 能源化工设备产业集群钻石模型分析

1、钻石模型分析

化工生产是以流程性物料为原料, 以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为手段, 以获得设计规定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业生产。化工机械是化工生产得以进行的外部条件。如介质的化学反应, 由反应器提供符合反应条件要求的空间;质量传递通常在塔设备中完成;热量传递一般在换热器中进行;能量转换由泵、压缩机等装置承担。同时化工机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又能促进新工艺的诞生和实施, 如大型压缩机和超高压容器的研制成功, 使高压聚合反应得以实现。

生产要素。在能源化工设备方面,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了重大煤化工、石油化工及盐化工项目, 发展加氢反应器、精馏塔、闪馏罐、反应系统装置、结晶系统装置等大型化工设备。在高压厚壁设备、特种材料设备制造等方面, 承担大型成套加工装置生产和改造修理任务。从原始生产设备还是相关附属材料, 基本上具备了发展能源化工设备的生产要素条件。

需求要素。最近2年化工机械出现产销两旺的爆发行情, 国内外市场对石油及化工设备需求旺盛。因原油紧缺价格上涨, 为在炼油过程中获得更多轻质油 (液化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 , 炼油企业掀起建设或改造石油加氢装置的高潮。市场对化工设备的需求量放大, 为石化设备行业带来转机, 化工机械制造企业产品销售额大幅上升, 利润也开始大幅增长。

相关产业。陕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形成了以煤炭、石油、电力和盐化工的产业集群雏形, 而且与之配套、相关和辅助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聚集了大量能源化工设备技术研发机构和科技中介机构, 研发了许多核心技术, 为陕北能源化工设备工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陕北地区能源化工设备相关产业大量涌现, 油、烟、气净化设备、水处理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除尘设备、光固机辅助设备等设备产品的原材料和零配件供应中小型企业增多。其他产业, 如服务业、房地产业和金融业也得到快速发展。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进驻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各种能源化工设备生产企业, 科研实力雄厚, 技术创新领先, 在全国能源化工设备供应市场占有很大比例。神华、华电、大唐、华能、国电、长庆油田、延长石油、陕西煤化、陕西有色、兖矿、鲁能、榆天化、兴茂等14家大型企业集团都纷纷进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 形成了多元化的市场竞争格局。

基于以上分析, 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不断深入, 化工机械的需求不断扩大, 一个乃至数个能源化工设备产业集群有望形成。由此可见, 能源化工设备产业同样可以作为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口, 积极探寻发展能源化工设备产业集群的路径。

2、能源化工设备产业进入点与进入方式

化工机械设备是陕北能源化工制造业的重心, 可分三个阶段梯度发展。能源化工机械设备具体分类: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化工设备产业进入的起点:泵、阀、仪器仪表、塔器等常用的、更换频率比较高的零部件;环保设备如通风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油、烟、气净化设备、水处理设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除尘设备、光固机;辅助设备如管材管件、密封件、密封填料、滤布、滤网管道;储存 (运) 设备如储运容器、储罐 (贮罐) 等。

产业发展中期:逐步引入传热、分离、制冷、干燥、混合、反应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先进制造设备。可进入包装设备、橡胶专用设备、塑料专用设备、成型设备等的制造领域。

产业发展成熟期:结合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在建工程加大研发投入, 开发煤炭综合利用技术装备。重点发展煤炭气化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 煤炭液化技术及装备以及大型炼油厂成套装备 (包括催化裂化、再生器、循环氢压缩机、原油储罐等) 、大型乙烯成套装备 (包括大型裂解炉、冷箱、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大型球罐、急冷锅炉、反应釜、新型高效换热器、挤压造粒机等) 和合成原料加工成套装置 (包括立式螺旋卸料离心机, 脂化、缩聚、终缩聚反应器、氧化反应器、流程泵、挤压造粒机、挤压脱水膨胀干燥机、蒸发器以及化工单元设备等) 。

三、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和建议

第一, 进驻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的企业应分析其产品化学和物理构成元素, 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新的能源化工产品, 充分利用现有的原始矿产资源:石油、煤炭、盐、电力等, 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效率。

第二, 深入研究能源化工产品的产业链, 从能源化工产品的开采、生产、加工、运输、包装、销售等所有产业链出发, 寻求新的产业发展项目, 延长产品的产业链, 形成能源化工产品的全方位生产和销售模式。

第三, 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依托, 加快宝石机械、宝石钢管, 以及其他能化装备企业的相关项目向陕北地区转移和建设, 结合石油开采和炼化、煤矿开采及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烯烃等产业的发展, 集中力量发展石油钻采设备、煤炭采掘机械和设备、化工设备等, 开展设备检测、维修和保养等业务, 为陕北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和设备保障。

第四, 以西安石油大学为依托, 联合最具实力的能源化工教学基地, 针对能源化工专家或具有扎实的化工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理论基础的博士、硕士, 采取灵活的学制, 系统培养和建立陕北能源化工专家学者队伍。设立陕北能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平台———陕西省能源化工研究院, 走能源工业关键技术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

四、结论

本文通过采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工具, 陕北能源化工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势头已经形成, 在原有的产业规模和软环境制度下, 应该以能源化工产品和能源化工设备为产业切入点和进入方式, 促使企业大力进行科技创新, 延长能源化工产品生产链条, 研发能源化工设备生产技术, 快速形成能源化工产业集群。所以, 当地政府部门应该抓住机遇, 制定大量培育和扶持产业集群形成的方针政策, 大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集群, 进一步促进陕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 2005.

[2]、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

[3]、张连业.资源型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 2007.

[4]、于立, 姜春海.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J].改革, 2008 (6) .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提升 篇5

程丽霞杨洁

1(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 130012)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它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近年来引起了经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产业集群理论的主要流派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概念,重点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并论述了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竞争力集群效应

随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产业的竞争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由单纯追求成本领先,逐步转变为品种差异化和地域集中化战略。近年来,人们也发现,在全球市场上真正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往往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如意大利北部的制鞋业、美国加州的葡萄酒业、我国温州的制鞋、日本汽车产业、德国南部的汽车工业、好莱坞的娱乐影视业、硅谷的半导体和信息产业等,其竞争优势似乎都与所处区域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还能看到,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其企业往往是在同一区域内群居在一起。产业竞争力似乎于区位、与区域内产业集群因素有关。

一、产业集群理论的发展

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主要有三大流派:外部经济理论、集群经济理论和新竞争优势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A﹒Marshall)首先提出的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两个重要的概念“内部经济规模”和“外部经济规模”。他认为,内部经济规模是由单个企业内部的资源、组织和经营效率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经济是由众多相互联系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所产生的规模经济。他用外部规模经济说明中产业集群为什么存在,他认为生产和销售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存在产业关联的上中下游企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会使用专门人才、专门机构、原材料产生很高的使用效率,而这种使用效率是处于分散状态下的企业所不能达到的,这种高效率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从而促进企业集中在一起,形成了产业集群。他把专业化产业集群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industrydistrict)。

集群经济理论是由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Weber)首先提出的。继马歇尔从经济学角度对集群现象作出解释后,韦伯又从工业区位的角度对集群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首次提出了集群经济概念。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群因素。他认为,集群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群优势,这上初级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形成的地方工业化,这就是最重要的高级集群阶段。这种高级阶段的集群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集群。韦伯从集群因素造成的经济性---

(1)“一般经济开支成本”降低来研究集群产生的动因。

迈克尔·波特(M﹒E ﹒Porter)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他从组织变革、价值1程丽霞,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讲师、博士研究生

杨洁,女,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研究生,河北理工学院教授。

(1)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31~3

3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1990年他的一篇《论国家的竞争优势》(哈佛商业评论)1990年第2期,该论文是波特的一个庞大的研究成果中最核心的部分,同年波特以同样的题目出版了一本很厚的著作。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看,也许波特的这篇文献还不能算是纯理论的经济理论文章,但他提出的一些重要命题和判断是具有开创性的,如集群对规模经济的作用、对要素改变的影响,政府的作用与聚集经济的关系等。1998年发表了《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系统地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在波特看来,产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内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包括提供零部件等上游的中间商,下游的渠道与顾客,提供互补产品的制造商,以及具有相关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的属于其它产业的企业。此外,包括政府或非政府机构。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和特征

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是指在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1这里的相关的产业活动这一界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产业集群的核心内容。波特认为,产业集群具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其复杂性也不尽相同。但每一个集群都是由有产业关联的企业集群在一起而组成的。这些企业包括:最终产品或服务的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厂商。产业集群还包括下游产业的成员(如销售渠道、顾客),互补性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政府和其它提供专业化训练、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援的机构(如大学、思想库、职业训练机构),以及制定标准的机构。对产业集群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府机关,也是集群的组成部分。最后,产业集群还包括同业公会和其他支持产业集群成员的民间团体(2。

经济学家发现产业集群现象大量存在许多地区,不仅发达国家有,如美国存在的典型的制造业集群现象,而发展中国家也普遍存在着这种现象。另外不仅制造业有产业集群现象,服务业也有明显的集群现象,如金融业在某个城市的聚集。相比之下,制造业的集群更为典型,也更容易用经济学的语言和工具(计量模型)来解释和分析。因此,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制造业和工业的集群现象。

由此可知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

(1)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其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2)地理集群的特征。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群,是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往往代表着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

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对于该国或该地区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和市场环境的反映和调整能力。同一产业相关的企业群居在一起,相互竞争和协作,对提高产业的竞争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现代组织理论认为,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群和竞争能力的放大。(1)(2)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第210~221页

波特教授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散的。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一)产业集群提高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集群加剧了竞争,竞争是产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动力。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合作上。同居一地,同行业的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产业中各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业绩差的企业因此会感到压力。同时,由于地理位置接近,产业集群内部的竞争自强化机制将在集群内形成“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刺激企业创新和企业衍生。

首先,产业内的竞争迫使产业内的各企业不断降低成本,改进产品及服务,追赶技术变革的浪潮。企业群居一地,竞争对手就在眼前,企业永远不能满足,必须不断进去,产业内各个企业的不断创新,提高了整个产业的竞争能力;其次,产业内竞争能够使得产业内的其它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地位。表现在:竞争对手可以吸收周期性的需求波动,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充分地利用生产能力;竞争对手作为企业产品价值比较的标准,能够提高企业自身“标新立异”的能力;竞争对手优化了整个产业的结构。如增加了产业的需求,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提供第二或第三方货源;第三,企业接近员工和元件。企业坐落在产业集群内,更有机会接近优异的、低成本的最佳专业化元件,包括零部件、机器、企业服务与人力资源。因此当本地供应商竞争激烈时,产业集群代表一种先天上更有效、且更有效率分配资源的组织形式;第四,产业内各企业可以在新产品或新兴产业中协作开发市场,事实上是产业内各企业一起分担市场开发成本;竞争对手的存在降低了买方风险,还有助于推进技术标准化。

(二)产业集群加强了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

产业内部形成的专业分工和协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创造了外部经济和集体效率。首先,向产业集群内部成员寻求资源(当地采购),远比到远地采购的交易成本低。它会使库存需求降至最低、遏止供应尚哄抬价格、违约背信的投机行为,并使活动透明化;在集群内采购,使沟通更方便,也可减少修改成本,并使辅助性和支援性的合作更方便容易;降低了远距离元件输入成本,供应商会提供更好的价格,厂商也能使用更有效率的送货方式;其次,提高了协作效率。人们早就发现,许多工作只有在聚集一起的时候才能完成。如将一个重物搬到车上,需要4个人同时花费10分钟的劳动,从成本上来说,耗费劳动时间是40分钟,但决不是说一个人花费40分钟就能完成;第三,开拓合作竞争或协作竞争的新局面。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也是合作经济和协作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合作、没有协作就没有活力,但没有合作、没有协作,竞争也无从谈起。正因为如此,提出“合作竞争”是值得重视的。国外人写了一本书《合作竞争大未来》,书中说“真正的企业变革,指的是组织之间应以团结合作、合力创造价值的方法来产生变化;公司开发出新的合作经济方法,协助企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利益与竞争。” 企业集群在一起虽然加剧了竞争,但竞争并不排斥合作。竞争并不仅仅表现为市场上的争夺,而更多地表现为追求卓越的心理压力。在不断出现的技术创新过程中,没有一家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企业要应付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也必须与其它企业结成网络,共同解决问题。与竞争的同行交流合作,共同分享本行业的知识与信息,这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须的。现代组织理论语言,产业内企业联合的形式很可能是未来的潮流,它将取代公司之间一对一的竞争,供应商、客户,甚至竞争者将走到一起,共同分享技能、资源,共担成本。

(三)产业集群增加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

首先,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通常能够更清楚、更迅速地察觉到新客户的需求。这是因为企业得利于诸多集中的同业拥有的客户知识与关系、相关产业中平行发展的企业、集中而专业化的信息机构,以及精明的客户。由此使产业集群内的企业比单打独斗的竞争对手更能迅速认清顾客的要求和愿望;其次,在感受可能的新科技、经营或送货方式等方面,产业集群提供了优势。产业集群的成员会及早而持续地学到有关发展中的技术、零部件、机械设备可能性、服务与营销的概念等,这是因为与集群内其他实体持续的关系、互访的便利性、经常面对面接触,都有助于此种学习过程;第三,产业集群拥有感受创新需求与机会上的潜在优势。在产业集群内,企业能更快速地掌握到新元件、服务、机器和其他执行创新上所需要的元素。当地供应商和伙伴能够在创新过程中,紧密地合作,才能确保所提供的材料能满足企业的需要;第四,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如同行竞争、持续性比较竞争等,这些压力都会出现在地理上集中的集群内。基本环境的相似(如劳动和设备成本)以及多个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厂商必须以有创意的方式使自己有别于他人。创新压力节节生高,在产业集群内,个别企业很难长期保持领先,但是许多企业比其他地点的企业进步更快。

(四)产业集群发挥了资源共享效应

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因此,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相应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运用效率,而区域品牌共享大大增强了集群内企业的比较竞争优势。值得指出的是:集群效应产生的前提是集群内企业围绕关联产业和产业链形成有机的分工与协作关系,而这正是产业集群发展中应给予高度关注的地方。

四、产业集群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竞争力

在全球竞争的挑战下,成功的区域与成功企业一样,往往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地方特色产业集群上,这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群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气氛,它是其他区域最难以模仿的。

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正是靠产业集群取得了经济的极大成功。在广东,浙江等省企业集中的行业有玩具、食品、服装、电子、家电和陶瓷等。广东南海的盐步镇是内衣生产基地内衣生产企业6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沙溪镇是全国最大的休闲服生产基地,企业410家,从业人员3万人。还有宁波市的服装产业集群,绍兴县的纺织面料生产产业集群,海宁市的皮革皮件生产产业集群,温州的皮鞋、服装、低压电器、标牌标徽、纽扣、打火机和灯具等

(产业集群。1浙江义乌,正是产业集群带来了义乌模式,它依靠劳动密集型的小商品,形成了三种专业化产业集群,分别是:小商品的生产产业集群、小商品贸易的产业集群以及区域外联系的联托运产业集群。在每一个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三个产业集群之间实际上形成了一个大的产业集群。

正是产业集群可以发挥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作用,所以,我们搞开发区或工业区,尽量搞特色产业,引导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集群在一起,实行分工协作,减少交易费用,发挥集群效应。对于产业集群的类型,既可以是高新技术方面的也可以是传统产业的,可以是农业,也可以上工业,小到纽扣,大到活动房,只要是人类需要,只要能够创造财富,都可以发展成为产业集群来获得区域竞争优势。

(二)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内生的前面的理论告诉我们,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的,因此,在缺乏产业经济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出产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也不能使产业集群健康地持续地发展。所以,我国各种形式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要遵循这个规律。

联想到我国的各种开发区,有一些开发区的确尊重了这种内生性,考虑了开发区周围的各种资源禀赋及原有的基础。但有一些开发区则没有尊重这种内在性,一味依赖政府的号召力与政策的作用,这样的开发区就算政府花钱建起了基础设施等配套设施,最后能否发挥作用就很难说了。

(三)发展产业集群,营造区域创新环境

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信息和知识的流动和新思想的创造。在这种情况下区域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知识不断积累和流通的场所。为了得到这种效应,政府要积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又称创新网络,它是由区域内的经济网络(行为主体间非正式的经济合同)共同构成的。要营造这种区域创新环境,产业集群需要具备产业发展所需要的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通讯、配套的生产服务设施等。软环境是指网络系统,即建立在区域内企业之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间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这种软环境包括三个层次:(1)介质环境,包括人们的文化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风气等内容。(2)机构环境。包括各种为区域内创新主体之间建立联系的机构和制度。例如,为资金服务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劳动力流动服务的人才交流中心,为加强同业人员交流合作而成立的行业协会等。(3)调控环境。指政府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多个相关创新主体发生协作效应。

主要参考资料

1.迈克尔·波特著:《竞争论》高登第 李明轩译,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2.德]杜能:《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文版,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3.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4.郑健,吴晓波:中小企业集群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因[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京)2002﹒3

﹒31~33(1 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5.石忆邵: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J],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1.4.41~46,62

6.张元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集群观点[J]人文杂志(西安),2001.4.72~77

产业集群运行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产业集群;运行模式;信息化;服务

1、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发展与之配套的中小型生产、服务企业以及维修、销售、咨询机构等,形成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模式[1]。产业集群以大中型企业为中心,横纵向拓展的垂直型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这种产业集群发展初期,企业先自发聚集,当集群进入成长阶段时,政府才开始介入主动承担责任,通过合理规划、政策引导和创造环境有利的条件,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政府应该退出主导模式,使产业集群回归市场机制,促进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2]。对于市場经济的调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产业集群运行模式

2.1建立统一的科技服务研发与应用信息平台

建立产业集群信息平台,向产业集群内企业提供一个容量大、公益性的信息平台十分重要,有助于企业对政策信息、产业发展信息、市场贸易信息、技术信息、人员信息、项目信息、生产检测设备信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等的获取,也有利于企业日常生产、检测过程中疑难问题咨询与解决,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3]。同时通过平台建设,有利于产业集群内各种科技资源、设备资源、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统一,提高仪器设备资源的利用率,发挥人力资源的创新思想优势,促进信息技术资源的及时性与流通性,最大程度的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2.2建立平台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

建立完善的制度与利益分配机制,有助于平台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其中制度建设是平台运行的保障,利益机制能够保护技术拥有者的利益,鼓励企业不断的创新。在平台运行方面,要积极创新管理和激励机制[4]。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形成有利于平台运行的制度导向。二是建立优化配置科技资源机制与市场秩序,提高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平台服务企业的联系交流机制,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四是完善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与培养机制,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创新人才,面向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能工人,开展技能、现代企业管理、创新发展、企业战略等培训,完善管理层的人员结构。五是建立平台运行的后勤保障机制,提高集群内创新要素的活跃度和集聚力。六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有利于知识产权方的创新权益得到保护;在知识产权交易时,确保利益的最大化,可有效的鼓励了技术人员知识创新积极性。

2.3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集群内部资源配制不均衡,核心企业在规模、技术层次、加工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中小企业与其有较大的差异,其测试设备和技术等基础条件严重不足,加上行业标准不统一等因素影响着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影响着产业的健康发展。由于集群内部信息沟通不畅等原因,产业集群内部出现大量生产、检测设备闲置、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各种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寻求外部资源的状况,出现了企业检测难、检测贵的现象,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减弱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针对集群出现的以上现象,可以依托实力单位,面向集群企业,整合优势资源,推动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在集群内部,建立公益性的集群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将集群内的检测设备、人员、技术信息等资源整合起来,直接面向集群内的所有企业提供各种技术服务,有效支撑集群内中小企业的生产与技术创新问题。在公共检测服务建设初期,依托宝钛集团实验中心和较大民企的实验室设备、人员、技术等优势,近距离向产业集群内企业进行各种检测服务,提升产业集群生产、技术创新效率。对于集群外部,以“需求引导、利益驱动、合理安排、合作共赢”的理念,通过技术联盟,制度和利益机制的建立,将集群发展需求的各种资源统筹起来,为产业集群内部发展生产、检测、技术创新过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从而不断完善、延伸产业链,促进集群产业快速升级。

2.4与技术联盟机构合作,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

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的需求,检测平台应及时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政府技术监督机构共同合作,开展服务,使检测平台逐步取得相关的资格认证。为了提升检测服务平台的地位,保证数据的公平、公正、可靠性,组织专人就检测服务平台资质认证开展相应的工作,如向社会出具公正性数据计量认证资质(CMA)、承接政府任务的政权资质(CAL),产品出口使用的实验室认可自制(CNAS)及国防军工行业实验室认可资质(DiLAC)。此外,随着国内大运行项目的运行,检测服务平台还应取得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开展的“国家航空航天和国防合同方授信项目”(英文简称“NADCAP”)资质、欧洲空客等公司的宇航资质,有效的确保平台具有为社会、或相关专业材料领域提供检测数据的资质,保证了平台出具数据的科学、准确、可靠性,也扩展了集群内企业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市场份额。在宝鸡检测平台发展的同时,不断根据集群需要,完善检测平台的各种质量体系,规范检测平台,使检测服务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检测平台发展规范化运行间接影响到产业集群企业走向正规化、规范化,从而提高产业集群总体的质量水平和全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2.5建立公益性检测服务平台

针对产业集群的特点,整合相关机构资源,建设检测公共服务平台;组建一支专业化技术队伍,储备和提供完备的技术人才。使检测平台具备产品检验、过程检测、认证机制功能,为中小企业和研发人员提供公共实验、样品检测、性能分析、产品评价和中试等服务。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平台运行机制,为产业集群的技术进步与创新提供社会化保障。第一,在国家推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积极响应的国家号召,以合资的形式打造了产业集群公共检测平台项目,为国内其他省份的产业集全做出了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国内其他产业集群的不断跟进。第二,积极响应国家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号召,从实践出发,积极主动的将钛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推进,并为之建立公益性的产业检测信息平台项目,为产业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第三,为了保障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产业集群建立了一系列的服务保障体系,为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创新提供了基础保障。第四,为了提高产业集群的认知度,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去基层等方式进行媒体宣传,提高公众对平台的了解,以便更好的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霞,陈建军.产业集群成长的组织间学习效应研究[J].科研管理,2012(04)

[2]周小虎,刘冰洁.社会网络、产业集群竞争力与中小企业国际化[J].经济管理,2012(04)

[3]史永隽.源企业成长障碍、社会网络结构特征与孵化型集群衍生——以浙江洛舍钢琴产业集群为案例[J].学术研究,2012(03)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7

一、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感知机会比较

所谓感知机会就是个体所感知的能够获得的替代性工作机会的多寡。感知机会对于企业和企业员工而言关系重大, 因为感知机会的高低通常代表了三方面内容。其一, 代表了员工本身的综合竞争力和自身的就业能力。其二, 代表了员工所在区域工作机会的多少。其三, 代表了职业信息的传递是否通畅。集群内外员工组织行为差异的重要原因就在于集群内外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的差异。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 集群内企业员工的感知机会高于非集群产业员工, 具体原因如下。首先, 产业集群内, 大量同类型企业或者一些上下游企业在一个相对集中且范围较小的区域内集中, 该区域内员工较之该区域以外的员工的就业机会明显要多。在产业集群内, 员工在经济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虽然也会面临较多竞争与挑战, 随时面临着失业危险, 但是这一区域内的人员同时也拥有着众多的工作机会, 当前工作失去以后, 他们能够充分利用企业众多和集中优势, 在短期内较快的找到新工作。而与产业集群相对的非产业集群中, 由于经济活动较为分散、企业布局不紧凑、各个企业互不联系、企业各行其是、各自为政使得工人一旦失去工作, 就很难在短期内找到一份适合自身的工作, 因而感知机会较低。其次, 产业集群内部的人员能够灵活、迅速的获取相关信息, 员工能够更加轻松的对周围企业的需求和空缺岗位进行了解, 因而能够增加自身就业机会。集群内企业由于地理位置相邻, 空间分布紧凑使得企业内的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加强, 各种信息能够快速在整个区域内流通, 各个企业能够有效减少信息收集的成本和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通过一些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能够促使双方的关系更加密切, 增加企业之间的信任程度, 从而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同时, 人员在集群内流动的风险较小。因此, 产业集群内不但就业机会多, 而且信息传递流畅、迅速, 因而人员的感知机会在产业集群比非产业集群高。

二、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成长比较

员工的职业成长是员工在当前企业内的职业进展速度, 包括多方面内容, 即员工在当前工作单位的职业目标进展速度、职业能力发展速度、员工报酬增长速度、员工在单位内部的晋升速度。在员工职业成长方面, 产业集群企业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 这是由上诉四个环境所决定的, 以下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首先, 由于产业集群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使得该区域经济增长迅速, 经济较为发达, 因而集群内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与待遇相对于非集群产业要高。吴离勤堂指出, 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产业集群内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集群所发挥的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强大的溢出效应。集群的迅速发展就使得集群内部企业给员工提供的工资水平比非产业集群企业高。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人才的集聚, 人才的集聚又会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集群的发展加大了对人才需求, 人才增加必然导致当地工资水平的提升, 而一些人才又会由于工资的诱惑而向产业集群地区集聚。例如:美国高新技术文化区域硅谷就由于这种良性循环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其次, 产业集群不仅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还可以促使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在产业集群范围内, 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创新, 为企业提高创新氛围。一方面由于集群内存在着竞争与挑战, 集群内企业要寻求进步和提升自身竞争力必须不断进行创新。另一方面, 由于集群内企业较多, 各个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模仿其他先进企业来进行创新。同时, 企业管理创新可促进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再次, 产业集群对技术和知识的转移扩散具有积极影响,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内员工职业能力的发展。由于产业集群中, 同类企业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 因而对信息和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而信息的传播又可促使员工掌握更加丰富的知识, 促进自身能力的提升。最后, 由于集群为员工提供了多重就业机会, 因而员工可通过跳槽来推进自身职业目标进展速度。因此, 产业集群内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促进了集群内人员的成长和发展。

三、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职业承诺比较

职业承诺也就是工作人员对于自身所从事的职业或者行业的态度。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员工的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如此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产业集群的自身特征要求员工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承诺, 只有较高的职业承诺才能保证员工在产业集群中生存和发展。产业集群内部, 各种高素质人才比比皆是, 因而员工发展面临严重挑战,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集群内企业发展的主要规律。员工必须对自身职业负责才能取得发展, 然后通过职业能力的提升来促进职业目标进展从而实现职业成长, 也就是说, 产业集群内员工更加忠于自身职业, 职业承诺较高。其次, 同类产业在集群内相对集聚, 环境基础好, 为员工形成高职业承诺提供了现实基础。由于集群内工作机会多, 同时集群内经济发达, 员工收入自然也高, 又会吸引人才向这里集中, 因而表明其成长环境良好。翁清雄认为员工从职业成长中获得了意义感、成就感、进步感等, 就会对职业产生积极兴趣和情感, 从而致使其职业承诺也相对提高。非产业集群内较之产业集群的环境要相对不足, 因此, 以上两点可证明集群内员工职业承诺相对较高。

四、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组织承诺比较

组织承诺是员工对自身所在组织的态度, 其中组织承诺包括情感承诺、规范承诺和持续承诺。情感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的情感, 规范承诺是员工对于组织内规范的遵守程度, 持续承诺是员工为了不失去已有工作, 不得不留继续留在组织内的承诺。经过比较发现, 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要明显高于非产业集群员工, 而持续承诺要相对低于非产业集群的工作人员。究其原因,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可获得较高职业成长, 因而直接导致他们对于组织的高情感和规范承诺。员工在产业集群内的工作环境和成长环境良好。就会促使其对集群组织产生依赖情感, 因而其情感承诺高。同时, 由于集群内各个企业集中分布使得其竞争相对较大, 因而组织就会在内部设定相关规范,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才能提高组织竞争力, 因而集群内组织的规范承诺就显著提高。但是, 由于员工在集群内转换工作的成本较低, 能够较为容易找到替换工作, 而非产业集群员工转换工作的成本较高, 而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满意工作, 因而其持续承诺比非产业集群相对较低。

结束语

根据以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企业发展趋势, 是企业之间为了加强合作交流, 实现信息共享, 促进共同进步而发展起来的,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对产业集群与非产业集群员工的组织行为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集群内员工的感知机会、职业成长、职业承诺要高于非产业集群企业员工, 而非产业集群内员工的持续承诺要相对高于产业集群员工。

摘要:近些年来, 企业为了更好的促进自身发展, 取得良好经济效益, 区域内各个具有一定联系的企业、机构、组织加大了合作交流, 促使出现了产业集群这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发展促使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与非集群内员工组织行为出现了一定差异。为了科学合理的对集群员工进行管理, 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促进集群企业发展, 提升我国国际地位, 必须了解员工的组织行为。因而本文主要分析了集群产业与非集群产业内员工组织行为的具体差异。

关键词:非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员工,组织行为,比较

参考文献

[1]林灵, 阎世平, 曾海舰.产业集聚与人力资本投资效益——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J].南方经济, 2015 (02) :70-89.

[2]刘容志, 翁清雄, 黄天蔚.产业集群对创业人才孵化的协调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 2014 (11) :44-50.

[3]刘国宜, 胡振华, 易经章, 阳志梅.集群社会资本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 2014 (09) :105-111.

[4]梁琦, 陆剑宝.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生产性服务需求——广东、山西两地4个制造业集群样本的考察[J].管理评论, 2014 (11) :169-181.

[5]郭京京.产业集群中知识存储惯例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知识管理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06) :76-82.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8

一、现实意义

虽然在多年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过程中, 我们已经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形成了一些有效的评价制度和方法, 但是从总体上看, 评价指标体系还不够健全, 还需要站在全行业的角度, 结合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 重新审视我们的工作, 总结成功经验, 吸收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最新成果, 完善和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 使之更好地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

全面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关键词是提升。“提升”的核心不是规模的扩张, 而是质量的跨越, 体现的是综合实力的加强。就目前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现状而言, 全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重点已经从培育转向提升, 而我们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还基本停留在培育的阶段, 在评价指标中体现提升内在要求的内容还不多, 也不够具体。根据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工作规则, 目前已被命名的轻工产业集群将陆续进入复审期, 处在前后两个发展周期中的总结和规划的阶段, 如何把验收复审作为新的发展契机, 在全面总结工作的基础上, 组织制定好新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确定好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 对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此时, 加强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就显得更加重要, 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管理思想

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 需要根据轻工业联合会与各行业协会的工作分工, 综合考虑不同轻工行业之间、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发展差异, 明确管理思想, 首先要确定产业集群评价体系的总体框架, 从提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设计评价指标。既要保证评价指标总体要求的一致性, 也要充分考虑不同行业的特点和不同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 做到一般普遍要求、行业共性要求与产业集群个性特点相结合、相互促进。基于上述考虑, 轻工业产业集群评价指标体系建设应贯彻以下基本管理思想:

1、注重产业集群的成长性

提升轻工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落脚点是发展。发展既是我们追求的工作目标, 也是产业集群成长的过程, 可以理解为点和线的关系。虽然轻工行业多、关联度差、发展水平差异大, 但成长性是其共同的特征。抓住了这个共同特征, 也就找到了科学合理制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思路。

要注意从以下三个层面对轻工产业集群成长性进行评价:一是从产业集群自身发展变化中看成长性, 也就是在自身发展变化的对比中看自身的成长;二是从行业的地位看成长性, 也就是与本行业其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对比中看自身的成长;三是从与国际水平的对比中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三者的关系是, 看自身的成长性是基础, 看行业中的地位是关键, 减小与国际水平差距是目标。

对于某个产业集群成长性的评价, 要充分考虑产业集群自身所处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明确重点。处在发展初期的产业集群, 无论是产业规模、市场占有率, 还是行业影响力, 都还比较弱小, 评价时特别要注重自身的成长性, 看发展的活力和潜能;对于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产业集群, 要注重从行业的地位中看成长性, 看对行业的引领作用。这样的评价方法能够真实地反映产业集群的现状, 容易收到更好的效果。

2、注重发展过程中的提升

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轻工行业形成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非常值得总结。一个基本思想是, 将产业集群建设看作是一个螺旋式发展提升的过程, 每一次验收复审就是前一个周期的终点和后一个周期的始点, 一个完整的周期就是一个发展提升的阶段。以此为管理单元, 制定发展目标, 落实工作责任, 检查提升成果, 把管理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之中。

3、发挥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在开展产业集群创建工作中,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产业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和产业集群内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是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的管理创新。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也要发挥三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方面要集中各方的意见, 突出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评价指标要注意体现三方面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中的责任, 使指标体系更加贴近实际, 更具有操作性。

三、评价体系建设

(一) 评价体系建设现状

在轻工产业集群建设中, 各地结合本地区情况制定了考核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指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各轻工行业协会在开展产业集群培育和命名工作中, 也形成了各自评价办法。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 从整体上看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于产业集群发展, 对产业集群建设的引领作用不够突出, 特别是对已取得命名的产业集群的提升缺乏指导;二是考核指标缺乏完整性, 特别是反映提升水平的内容偏少, 且多采用描述性方法, 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需要量化;三是评价指标还缺乏统一的设计, 缺少比较规范的文本, 需要分出层次, 从提升发展水平的一般普遍要求、各轻工行业的共性要求和产业集群发展的个性要求三个层面进行设计, 兼顾全行业和各轻工行业的要求, 形成较为完整的指标体系。

(二) 评价体系建设建议

加强产业集群指标体系建设, 是全面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需要与提升轻工行业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指导性文件同步进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评价指标的制定, 也是工作的难点。结合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 提出以下思路。

1、产业集群评价要素

评价指标要实用、便于操作, 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南方现代市场经济研究院的研究成果,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的设计可以在产业规模、产业环境、市场表现、产业配套功能、创新能力、产业文化等六个基本要素下, 设定若干个评价内容。考虑到指标的不同用途, 可以分为必备标准和对比标准两个层面。必备标准集中体现的是对轻工产业集群的一般普遍要求, 是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后的准入门槛;对比标准主要是考察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力与水平。

2、产业集群评价指标构成

综合上述观点, 轻工产业集群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见表) 。主要评价指标构成中有一些是描述性指标, 内容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9

一、产业集群升级的相关理论

产业升级,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本文认为海宁皮革产业集群升级属于产业内结构升级, 即通过技术创新对皮革产业进行改造, 提高其竞争力, 发挥其优势, 保持持续的增长态势, 通过对皮革产业内结构的调整达到升级的目的。

有关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的研究, 从研究的侧重点上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分析框架, 一种是集群相关理论的研究;另一种是全球价值链理论。而综观国内外研究, 更多的是基于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集群的升级问题。从价值链角度, Gereffi (2001) 较早系统地提出了产业集群的四种升级形式:工艺流程升级 (Process Upgrading) 、产品升级 (Production Upgrading) 、功能升级 (Functional Upgrading) 和价值链升级 (Chain Upgrading) 。Kaplinsky&Morris (2001) 进一步研究认为, 在一般情况下,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沿着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的路径, 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方向发展。

这些理论对我们进一步探讨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有很好的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 产业附加值在价值链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 而产业集群升级的目的在于追逐产品的高附加值。

二、传统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案例分析

我国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发展迅速, 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由于地理因素或者是产业链的缘故集聚起来, 自发形成产业集群, 并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海宁市的皮革产业集群就是其中之一。

(一) 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从1990年到2000年短短10年间, 海宁市规模以上皮革业产值增加了10.8倍, 所占比重从10.2%上升至30.0%, 实现增加值6.38亿元, 利税3.40亿元, 成为海宁市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但近3年来, 皮革产业产值增速明显放缓, 比重也逐年下降, 产值总量落后于纺织业19.67亿元。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 对世界经济的波及面逐步扩大, 对我国经济影响也开始加剧, 以出口为导向的海宁市皮革业也受到较大的冲击, 皮革产业在2009年前8个月产值一直呈负增长, 直至9月份随着旺季的到来, 皮革行业才止跌回升, 实现工业总产值86.68亿元, 同比增长1.2%, 但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1.6个百分点;实现出口交货值71.04亿元, 同比下降6.8%;实现利税2.77亿元, 利润1.21亿元, 均呈负增长态势。这直接导致了近几年皮革区位商的下降。

资料来源:海宁市统计局

(二) 海宁皮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 海宁市皮革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全国一个具有较高集中度的皮革产业集群, 对全市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但近年来由于市场、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产值、效益增速下滑, 区位商也在下降。因此, 从总体上看还没有构建起完善的创新体系, 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不高, 缺乏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1.发展模式未根本改变, 总体产业层次偏低。

低成本、低附加值仍是海宁市皮革业参与竞争的主要策略。低成本竞争的缺陷就是其所依赖的劳动力、原材料及交易成本的廉价状况是会改变的;在全球竞争空前激烈、焦点日益转向技术和创新竞争的形势下, 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难以长期维持。贴牌生产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 对海宁市许多外向型企业来说几乎是生命线。然而OEM的地位往往意味着话语权的丧失。为其他知名品牌贴牌生产只是处于低附加值环节。研发、营销和品牌等主要增值环节不为自己掌控, 产业链延伸不够。

2.创新系统薄弱, 产品同质现象严重。

首先, 海宁市的皮革企业大多缺乏优秀人才和自主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不够, 较多依赖技术模仿和装备更新;其次, 缺乏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和知识交流, 更多的是依靠有实力的单个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进行技术合作, 经济带动力不强;再次, 法治环境尚不完善, 产品仿制、侵害知识产权的现象较多。创新能力的低下导致了设计能力的不足, 进而使得产品缺乏差异化, 产品同质现象严重。加之缺乏差异化的品牌和营销手段, 这导致不少企业经营困难, 出现尽管市场占有率较高但产业处于低利润率状态, 影响市场经济秩序和区域后续发展能力。

(三) 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

1.皮革业产品升级。

产品多样化和高档化是产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表现。海宁市皮革业应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扩大产品宽度, 增加产品功能, 提高单位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 这样才能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海宁市皮革业也曾有过“一件皮衣打天下”的时期, 那时候很多企业产品单一, 专注于皮衣的生产。在20世纪90年代, 海宁市皮衣鼎盛时期, 当地80%的皮革产品凭借量大价廉的优势, 大量出口俄罗斯。但是皮衣“一业独大”的格局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低成本、低价格的比较优势不能长期维持。当时在国际上皮革的应用已经从服装为主向家具、汽车用革、皮革包袋方向拓展, 不调整结构就无法抓住未来的市场。当时, 出口导向型的海宁市皮革业经历了第一次转型, 出口市场从俄罗斯转向北美、欧洲等, 告别了在俄罗斯的量贩式销售模式。以前靠“一件皮衣打天下”的海宁市皮革产业, 不断开拓创新, 集皮革沙发、皮革服装、制革、皮革制品于一身。

皮革沙发产业的崛起引领海宁市皮革产业完成了第一次转型。现在,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 海宁市皮革业增速明显放缓, 在总产值中的比重也不断下降, 海宁市皮革业又将选择什么作为二次转型的突破点呢?一些大企业已经锁定将汽车制革、皮革箱包作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但是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海宁市兴建皮革箱包加工区在政府规划之内, 为以皮革箱包作为产业新的增长点, 带动海宁市皮革产业新的发展提供了必要保证。

产品升级除了产品种类上的升级还包括产品的优化。海宁市皮革业应以建立高中档产品结构为目标。通过限制、淘汰低水平及环境污染大的生产能力, 降低低档产品比重, 加强产品开发能力, 重点实施一批产业带动力强, 质量高的项目, 提高中高档产品比重。积极引导企业从事皮革产品的开发和生产, 通过引进关键设备, 加强技术创新等手段, 推动皮革制品生产。

2.皮革业功能性提升。

海宁市皮革业已经进入多样化与整合阶段。产业结构开始垂直和水平合并, 不仅需要提高产品品质, 以中高档品替代原有低档产品, 更需要向原创设计及自有品牌发展, 提高市场细分程度, 实行持续升级和产品多样化。因此皮革业需要在功能上升级, 从贴牌生产到自创品牌, 为获得更多的附加值, 提高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能力。

目前海宁大部分的中小企业都以贴牌生产为主, 但是一些大企业已经通过自己设计制造拥有自己的品牌, 并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卡森、蒙努、白领氏等, 都有自己自创的品牌。从基本加工到“贴牌生产” (OEM) , 到自己设计制造 (ODM) , 再到自有品牌制造 (OBM) 的转换就是一步步从价值链低端到高端的过程。虽然功能升级不是在短期内、在企业层面就可以轻松实现的, 它往往取决于产业集群整体的核心竞争能力和战略选择, 但是依然可以看到海宁市一些优势企业在价值链中从贴牌走向自创品牌的过程。

因此, 为了实现更高的附加价值应该鼓励企业在低端制造的基础上, 努力研发创新, 创立自己的品牌, 这样才能在不断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四) 对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为使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进一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以下从政府角度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1.切实提高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能力。

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还较低, 技术创新的外部示范作用不明显。皮革企业的成长一方面要重视从知识结构等方面考虑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对企业现有技术队伍的充分利用。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成果和技改项目奖励力度, 形成鼓励企业积极从事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氛围。

2.努力优化集群企业竞争秩序。

皮革产业集群中产品的同质化程度依然较高, 一些企业想方设法降低生产成本, 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也屡见不鲜, 极大影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为此, 政府应加大规范市场竞争秩序,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 鼓励企业提供技术创新, 实现产品差异化, 保护技术创新行为, 强化知识产权的法律意识, 从而形成良性和谐的区域竞争秩序。

3.继续推进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海宁市产业集群中的大部分企业规模仍较小, 研发能力很弱。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让广大中小企业受益, 从而弥补其资源不足和研发条件较差的弱点, 包括继续积极筹建工业园区, 在园区形成完善的产业链, 尽可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

4.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尽管海宁市政府对皮革产业发展极为重视, 在财力、物力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 但是无论皮革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等建设, 还是培育地方知名品牌、加大对皮革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等各项政策措施主要以地方龙头企业为扶持和鼓励对象, 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尚未纳入这种政策体系中。受皮革产业生产链较短的影响, 企业之间的业务和研发合作比较少, 所以龙头企业对中小型企业集群化成长的带动力度很小。因此, 应改变那种政府把稀缺政策资源集中于大企业的现状, 让更多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也能够享受一定的政策支持, 针对在发展中面临的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 可以通过较优惠的土地和税收政策来弥补。

参考文献

[1]Bair, J and Gereffi, G.Local clusters in global chains:the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export dynamismin Torreon’s blue jeans industry[J].World Development, 2001, 29 (11) :1885-1903.

[2]Kaplinsky R, Morris M.Ahandbookfor value chainre-search[EB/OL].www.ids.ac.uk/ids/global/pdfs/vchnov01, 2005-03-12.

[3]毛加强.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方式与升级路径[J].现代经济探讨, 2008 (10) .

[4]邬爱其, 张学华.产业集群升级中的匹配性地方政府行为——以浙江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为例[J].科学学研究.2006 (12) .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10

一、漳州家具产业集群发展状况

1、产业发展历程

上世纪80年代漳州家具产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 民营家具企业规模、数量较小, 企业无自营进出口权, 产品出口主要依靠传统的贸易商代理。此阶段产业发展速度缓慢, 仅有1家国有企业、4家集体企业。20世纪开始, 在国际市场的有力推动下, 以民营企业为主的漳州家具走上了发展的高峰期。众多企业都能充分利用漳州有利的区域产业集聚优势和比较优势, 加快技术改造步伐,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降低生产成本, 抢占出口份额, 企业迅速壮大, 行业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无论是企业数、投资规模、生产总值, 民营企业均占据漳州家具业的“半壁江山”。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 大多数企业通过参加广交会及境外的相关展会, 拓展企业的自有销售渠道, 自营出口获得快速发展。现今漳州有家具企业上千家, 其中规模以上家具企业117家。2009年工业总产值60.5亿元, 同比增长20.7%;销售产值58.4亿元, 同比增长18.6%;出口交货值29.9亿元, 同比增长3.2%。目前福建省家具产业产值全国排名第四, 而漳州家具是福建家具生产、出口主要集中地, 占福建家具产业的60%。其中钢管家具已迅速发展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

2、地域分布和企业性质

由于地处海峡西岸重要区域, 漳州家具行业出现了台资民营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目前, 漳州市已形成较大规模的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产业基地, 全市家具制造企业八成以上集中分布在芗城区、龙文区、龙海市, 部分在长泰县、漳浦县。行业配套企业基本分布在芗城区和龙海市, 其中电镀企业集中于漳浦县 (漳浦县规划了1000亩土地用于建设电镀厂) 。龙头企业有国辉工贸、红梅家具、玉致家具、福建永嘉家具、尧富家具、百乐家具、永生利家具、福建攀达实业、喜盈门家具、丰笙实业等。这些企业大都拥有规范而宽敞的厂房, 管理已基本完善, 多数企业都通过了IS0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取得自营进出口权。

3、产品的特点和出口地域

漳州家具制造业一起步就另辟蹊径, 采取“放开大路、占领两厢”的办法:市场, 定位在出口上;产品, 则定位在广东相对薄弱的金属家具 (俗称钢管家具) 和高档木家具上。因此, 漳州市目前生产的家具主要分为木制家具和钢管家具两大类。其中, 木制家具以市场高档西式仿古和整体橱柜为主, 产品95%出口;钢管家具以中、低档为主, 数量大、品种多, 产品90%出口。出口地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中东、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属外向型产业集群。

4、市场竞争优势

(1) 漳州地处海峡西岸重要区域, 既是台胞重要祖籍地, 又是台商投资密集区。《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漳州是一个重要契机, 借此东风, 漳州将不断加快发展漳州特色优势产业。家具行业是近年来漳州市成长较快、外向度较高的特色产业, 必将发挥优势, 融入海西发展。

(2) 漳州家具产业目前已形成木制家具和金属家具两大系列, 并带动木料加工、贴面、装饰、包装、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逐步涌现了一批家具制造专业村、产业镇和特色区, 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生产家具所需要的相关产业链企业应有尽有。如生产钢管家具表面涂层的热固性粉末涂料企业, 漳州万安实业有限公司和漳州万顺粉末有限公司均已在全省同行业名列前茅, 两家企业产值均达亿元以上。而与钢管家具厂配套的钢制品企业, 如三川钢业、林奇钢管、华福钢铁、昌盛钢制品、三宝钢铁, 也均增长迅速。小五金配件、人造革、海绵、包装等相关企业数量也相当多。目前家具所需的配件、配套产品在漳州市基本上都有企业生产, 完整产业链已基本形成。企业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以及基础设施、支撑机构共享, 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形成集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

(3) 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漳州家具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创新力度, 加快产品开发速度。分别在“国辉工贸”和“红梅家具”成立了漳州市家具技术研发中心和漳州市钢管家具研发中心, 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进一步抢占了市场。漳州木制家具企业通过引进先进专用设备, 对小木材进行拼接再利用, 使木材的利用率达到96%以上, 企业综合效益大大提高。而钢管家具企业通过采用静电粉末喷涂回收新工艺, 使之循环再利用, 提高了产品档次和喷涂效率, 也降低了污染、节约了资源。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原料损耗、提高产品质量, 漳州家具企业效益保持着较高增长。

(4) 拥有长达13公里深水岸线的漳州港, 资源得天独厚, 后发优势突出。现已成为东南亚重要的木材进口集散地和交易地, 满足了整个漳州市, 乃至福建省的木材需求。2010年漳州市委、市政府仍将继续围绕依港立市战略的实施, 加快建设一批与港口发展相配套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二、漳州家具产业面临的挑战

1、漳州家具产业虽高速发展, 但绝大部分企业采取贴牌生产模式, 没有自己的品牌, 在国内市场几乎看不到“漳州家具”。

2、木制家具广东是老大, 其产业链网络健全, 专业化生产程度高, 已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产业群规模。此外, 青岛的木制家具历史悠久, 这几年也发展迅速, 从内销转为内外销兼顾;上海、浙江、北京、东北木家具业形势也看好, 但仍内销为主。而漳州家具产业在创办之初, 就是瞄着国际市场的, 几乎就没有想过内销, 其产品以外销为主, 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张是出口订单“逼”出来的, 主要靠外力推动。一旦国际市场风云突变, 内动力不足将使企业风险增大。

3、钢管家具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生产钢材的天津、河北等地利用原材料的优势, 也开始对钢管进行深加工, 生产钢管家具;浙江的宁波、盐城等沿海一带, 充分利用其资金和纺织品上的优势, 发展钢布为主的钢管家具, 企业投资均为4000-5000万元以上, 起点高, 潜在竞争力非常强。漳州钢管家具虽然已成为华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之一。但其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 风格单一, 产品附加值不高, 竞争同质化严重, 这两年来价格下落、利润减少便是有力的佐证。长期以往, 其市场竞争力将被大大削弱。

4、随着家具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 吸引了一大批民间资金投入这个行业, 使企业数迅速扩张。但企业不注重高素质人才培养, 不少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主要还是启用经验丰富的工人, 员工的知识结构还较低。而且, 行业自律、行业保护意识较差, 各个企业基本上都还是各自为政, 各扫门前雪, 无序竞争时有发生, 尤其是在钢管家具企业更为突出。漳州大多数钢管家具企业都是依赖厦门、漳州外贸接订单、下订单, 市场营销普遍受制于人, 从而造成企业不能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预测国际市场走向能力差。为争夺订单, 企业间竞争非常激烈, 由于竟相压价, 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种状况, 很容易被国外竞争对手实施反倾销。

5、近年来, 家具产品的质量安全日益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关注, 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 (地区) 对家具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日趋严格, 成为制约漳州市家具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壁垒因素。

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从2003年开始, 漳州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家具产业, 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鼓励发展家具产业集群。2004年初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口号, 在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中, 把家具行业列为漳州市发展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特色集群产业, 予以重点扶持。2004年6月漳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家具产业发展促进办公室, 专门负责指导、协调、服务家具产业集群的发展, 并帮助家具企业争取到广交会的固定摊位, 同时成立家具研发中心。2004年12月漳州市委、市政府颁发《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培育的工作意见》, 从战略高度上进一步提出培育家具等一批具有漳州特色产业集群的发展。为加大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力度,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台商投资与扶持台资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此外, 漳州市委、市政府还把家具业列为漳州市政府“4+3”重点行业, 支持家具企业走出国门参展, 如德国科隆展、迪拜展等, 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重点扶持下, 漳州家具产业迅速崛起, 国辉、红梅、尧富、丰笙等为主的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了关联企业的发展, 形成木材、钢铁制造、五金、塑料、包装等配套齐全的产业集群。

四、发展产业集群的成功经验

1、2003年底, 漳州有4家木制家具企业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 漳州市有关部门积极引导企业应诉。尧富、国辉、申荣、丰笙等主要出口企业分别参加广东的台资应诉团和福建律师团积极应诉。结果, 美国商务部初裁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征收4.9%-198.08%的反倾销税, 漳州4家应诉企业取得被裁以征收10.92%反倾销税的较好结果。经历美国反倾销后, 漳州的家具业吸取教训, 开始走市场多元化道路, 避免市场过分集中化、单一化。针对欧洲国家对木材产品的环境要求, 许多企业开展FSC森林认证, 开发绿色环保家具, 实行标准化生产, 从而巩固了欧美市场。

2、参加国际性会展是一条通向国际市场的捷径。这两年来, 漳州家具企业纷纷走出国门, 先后参加日本东京国际家具展览会、新加坡家具展、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日用品展等一些国际性的博览会和专业展览会, 广泛宣传和推介漳州家具产品, 扩大产业对外影响力。

3、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大幅萎缩, 中国家具行业受到强力冲击。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漳州家具企业没有惊慌失措。首先是花大力气进行内部挖潜、技术改造,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其次是努力在危机中寻找蕴藏的商机, 特别是抓住广东一带家具企业倒闭订单外流的机遇, 利用自身优势和各种关系, 主动出击, 承接了广东转移过来的部分订单, 进一步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推行大小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模式, 也为提升漳州家具产业整体竞争力产生了良好作用。

4、为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漳州市成立了家具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家具研发中心, 加大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力度。目前, 漳州家具全行业已经累计完成新产品开发上千项。

五、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几点建议

1、巨大的国际市场固然是漳州家具业能有超常规发展的原因之一, 但是要实现“把漳州钢管家具业培育成为全国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 木制家具业培育成为华东最大的生产出口基地”的目标, 惟有拿出实实在在的动作, 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企业生存环境、创造比周边地区更良好的外部软环境, 政府和各职能部门都责无旁贷。应该出台一些进一步鼓励产业集群发展的优惠政策, 使之快速发展。同时, 加快产业链网络的建设, 做到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 相互协作, 共同发展的格局。

2、要积极引导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把争创品牌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下大力气抓好品牌建设, 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 创造具有影响力的“漳州家具”区域整体品牌。

3、福建省家具出口稳步增长得益于相关企业积极应诉美国反倾销, 促使税率降低。在中国家具出口增长的形势下, 美国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反倾销的范围, 对其他类型的家具也采取措施。此外, 欧盟、加拿大等地亦可能效仿美国, 对中国家具采取反倾销措施。对此, 我们不仅要加强家具出口企业的行业自律, 建立预警机制, 避免某一品种或对某一市场在短期内大量集中出口。还要引导家具企业“两条腿”走路, 在巩固传统欧美市场、拓展东盟和中东新兴市场的同时, 眼光向内, 多研究国内家具市场, 扩大国内市场份额。

4、漳州市的钢管家具在产品研发、设计上仍然具有向更高目标拓展的空间, 走高档金属家具品牌之路。龙头企业的高端化路线, 需要在产品造型、风格上进行档次提升。要善于开发应用新材料、新技术。

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篇11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产业集群;大金融;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1)03-0064-05

金融产业集群是一个客观存在但理论上缺乏规范研究和实证分析,实践上也少有清醒自觉的系统谋划。本文试图在构建金融产业集群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针对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提出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金融产业集群是重要的高端产业体系

(一)金融产业集群的概念

集群一词源于生态学,原指以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息处的生物族群。“产业集群”概念由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于1990年正式提出,意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由众多业务上关联、地域上集中的企业和机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国内外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和实践主要局限于工业领域,产业集群的英文Industrial Cluster实际上应该译作“工业集群”。金融业往往被当作构成产业集群的“配套服务行业”,而不被当作独立的产业集群。本文认为,金融产业集群也可以称作广义金融业或“大金融”,它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其他金融业紧密相关,金融业与相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有机结合的高端产业体系。

(二)金融产业集群的构成

金融产业集群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可称为狭义金融业、“小金融”,即金融业本体,包括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其他金融业,这是金融产业集群的核心,也是第二、第三层次的基础。第二层次为金融业提供硬件支持的有形产业,包括金融专用机具、设备、车辆制造和票证印制等。第三层次为金融业提供软件支持的无形产业,包括征信、担保、典当、会计师、律师、债项评级、投资咨询、财务顾问、保险代理、资产评估与拍卖、客服中心、灾备中心、后台基地、金库守押、金融安保、金融协会、金融IT研发、金融科研、金融教育培训、金融媒体、金融会展、金融监管,等等。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第一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创造的GDP表现为金融业增加值。2008年全国金融业增加值为14 240亿元,河北省为419亿元,占全国的2.9%①。第二、三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创造的GDP直接表现为各相关企事业单位因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而创造的增加值(统计难度极大,第三层次占主要部分),一般间接表现为金融企业的采购开支即业务管理费用。2008年全国19家政策性银行、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总资产占全国银行业的74.2%)的业务管理费总计4 838亿元②,推算全国银行业业务管理费6 520亿元;加上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企业的业务管理费1 600亿元[2],当年全国金融企业业务管理费共8 120亿元,相当于当年金融业增加值的57%。根据以上推算,我国三个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2008年共创造GDP为22 360亿元(其中第一层次占64%,第二、第三层次共占36%),相当于当年GDP的7.4%,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

(三)金融产业集群的特征

(1)核心性。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展金融产业集群对其他产业集群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2)知识性。金融产业集群实际上也是现代财会、风险控制、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精算、法律等方面的“知识集群”,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集群。(3)高端性。第一、第三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大体上居于第三产业的先进服务业一端,其从业者往往被称为“金领”;第二层次基本上居于第二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一端,技术水平高,产品附加值高。(4)低碳性。三个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均属典型的无烟产业,能源原材料消耗极少,碳排放极低。银行业还可以通过绿色信贷政策推进整个经济体的节能减排。(5)高效性。金融产业集群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成本较低,利润较高,经济效益较好。以银行业为例,2009年中国银行业净资产收益率达16.2%③,远高于2010年世界和中国500强企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2%、9.4%的水平④。

(四)金融产业集群的实践

基于上述特性,金融产业集群理所当然地成为各国、各地区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方向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美国2008年金融业就业人口达5.0%,创造了8.3%的GDP⑤;美国同时还是国际先进金融设备(以IBM为代表)、信用评级(以穆迪、标普、惠誉为代表)、会计师(以普华永道、毕马威、德勤、安永为代表)、金融科研教育(以一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代表)以致储备货币的“供应国”,金融产业集群发育充分,规模庞大。

目前,国内许多地区提出了发展金融产业的规划和建设金融后台基地的目标,展开了金融信息技术外包(ITO)和金融业务流程外包(BPO)的“接包”竞争。北京市政府2007年出台了《关于加快首都金融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意见》,规划建设四个金融后台服务区;天津市在开发区服务外包园区形成了金融后台营运基地;上海市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建设了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银行卡产业园);广东省在佛山南海千灯湖建设金融高新区,作为金融后台基地;深圳市正在积极承接香港金融后台转移,建设“深圳市金融服务技术创新基地”;铁岭市正在兴建“中国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大连市在甘井子建设金融服务外包基地;合肥市已吸引农行客服中心和工行、中行、建行、邮储行、浦发行、中信达后台基地;西安市提出了打造数据灾备中心基地。但是,国内尚未看到有关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官方文件,也未见有关广义金融产业集群的规范性理论阐释。厦门市2009年出台了《厦门市金融服务产业集群2009—2015发展规划》,虽然是目前所见唯一明确提出发展“金融服务产业集群”的官方规划,但规划内容基本上仍是传统金融业。

二、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建设进步较快,差距仍大

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近几年来金融产业集群发展较快,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从第一层次来看: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诞生于石家庄市,可以说河北省是新中国金融产业的原点。经过60多年尤其是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河北省金融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是金融环境明显优化。省委、省政府把发展金融业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出台了《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3》、《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将金融业既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又作为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二是金融市场主体建设取得突破。近两年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入驻河北省,外资银行和股权投资基金实现了零的突破,地方银行走出了河北,浦发、兴业等股份制银行先后落户,金融服务实现了乡级全覆盖。渤海股权交易中心正式开业,省级法人财险公司正在积极组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河北分公司和信诚人寿、阳光寿险获批筹建。河北省金融产业发展“有没有”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三是金融市场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7月末河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4 853亿元,居全国第8位;贷款余额为14 922亿元,居全国第10位。境内上市公司数量(40家)和融资额均居全国第14位。1-7月实现原保费收入422亿元,居全国第8位。

从第二层次来看:河北省在印钞和保险柜制造方面较有优势,钱币票证印制和金融专用机具设备产业较为发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赵两国即在今河北省保定、邯郸境内分别铸造其“中央银行”货币——著名的燕明刀、赵直刀、赵大布等,通行全国。抗战时期,晋察冀银行、冀南银行几乎就在燕、赵两国都城故地印制两行纸币。目前,河北拥有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21个直属企业中的2家,河北省也是除北京以外唯一拥有其2家企业的省份。河北省保险柜产业优势明显,全国十大保险柜品牌中,武邑“虎牌”保险柜居其首,衡水“蓝盾”保险柜列其中。

从第三层次来看:目前,河北省在金融后台基地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在廊坊、石家庄分别建立了中国北方金融产业后台服务基地A区、B区。中国银监会“五大中心”(培训中心、党校、干部学校、灾备中心、金融论坛)落户廊坊,中国工商银行客服中心、电子银行中心落户石家庄,安邦财险后援中心落户燕郊。中国人民银行旧址纪念馆暨河北钱币博物馆在石家庄开馆;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北金融学院,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学科被评为河北省首个金融学省级重点学科;河北日报专门开办了《金融周刊》,《河北金融》杂志成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河北金融网、银企对接网分别开通。

2009年河北省金融业创造的增加值达526亿元,按现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5.5%;如果按照全国第二、三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增加值相当于金融业增加值57%的比例推算,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2009年创造的GDP应为826亿元,占全省GDP的4.8%,接近成为支柱产业的水平。

(二)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对金融产业集群问题认识不深,“大金融”意识不强。长期以来,主要把金融业当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的“配套服务行业”,没有明确提出“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课题,没有将为金融业提供软硬件支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纳入“大金融”产业,没有明确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和经济增长点进行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省政府在考核金融机构和市级政府时,主要考核信贷、融资方面的情况,没有考核金融机构对税收、就业的直接贡献和区域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情况。

2. 金融产业集群总体发展水平低,在全国位次靠后。2009年河北省金融业(第一层次)增加值仅占GDP的3.05%,经济增长贡献度不高,远低于全国5.2%、东部9个沿海省市6.1%的水平;人均金融业增加值仅为748元,仅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6%、东部9省市的30%;河北省金融业增加值绝对额居东部9省市的第8位,金融业增加值比重居第9位(见表1),金融产业发展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资本市场看,河北省2009年末境内上市公司数量仅占全国的2%,总市值仅占1.3%,远低于河北省GDP占全国6%的比例。相对于第一层次的金融产业来说,河北省第二、第三层次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尤其滞后,其创造的GDP应该低于本文推算的全国57%水平。

3. 大金融体系不健全,产业空白较多。在第一层次,河北省法人尤其是省属法人金融机构数量较少,规模不大,财税贡献度低。法人机构是所得税的直接纳税人,是地方的重要税源。2009年末全国共有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239家,河北省仅3家;全国村镇银行148家,河北省仅3家;全国信托公司58家、企业财务公司91家,河北省各仅有1家⑥;2008年末全国共有证券公司107家,期货公司171家,2009年末河北省各仅有1家⑦。河北省在省级法人银行、全国性金融类交易所、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法人保险公司、外资法人金融机构方面尚属空白。就省级银行来看,国家层面有全国性法人银行,河北省11个设区市各有1家法人城市商业银行,县级基本上都有1家法人农信社、部分还有法人村镇银行,唯有在省级没有法人银行,造成河北省法人银行业体系在省级断档,既不利于实施省级调控,也不利于增加省级财税收入。在第二层次,河北省专、兼营金融设备制造的企业较少,个别所谓“金融设备企业”也只能提供点钞机、票据箱之类低档产品。对于银行中心机房设备及系统集成,电子银行、集中监控设备及系统,ATM(自动柜员机)、POS(销售点终端)、CRS(存取款一体机)等高端金融设备和运钞车辆,尚不能生产。金融机构大量远距离购买外地金融设备,成本增加,维修不便。在第三层次,河北省缺乏具有国际认证资质的征信、会计、债项评级、投资咨询、财务顾问专业机构,国际著名的评级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在河北省没有分支机构,不仅不便于就近合作,还流失了税源;河北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没有金融学国家重点学科和大师,缺乏有国内外影响的金融报刊;河北省不仅没有定期自办全国乃至国际性金融会展,多年来也没有承办过中国国际金融展、中国银行家论坛、全国地方金融论坛等全国性金融会展活动,全省的金融氛围还不活跃。

4. 金融产业集群内部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较低。具体表现为金融产业集群内部的第一层次比重较大,第二、第三层次比重较小;各层次内部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端产业比重较小;总体上低效产业比重较大,高效产业比重较小。2009年末河北省城镇单位金融业就业人数23.4万人,人均仅创造金融业增加值22万元,远低于全国39万元、东部9省市55万元的水平(见表1),表明河北省金融业者从事的大多是低效业务。

三、对河北省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集群的政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金融产业集群问题,把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集群作为河北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

1. 充分认识金融产业集群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率先发展。河北金融产业集群发育长期滞后,必须充分认识金融产业集群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突破口,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重点,迅速“补课”,率先发展。

2. 正确处理金融“服务”与“产业”两个功能的关系,强化其产业功能。金融业既可以通过授信、融资、保险等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也可以直接创造GDP,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业”。金融业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依赖其产业功能的强化,必须首先把金融业当作实业、把金融企业当作市场主体做强做大——“渡人先渡己”,滞后的金融业是不可能服务好现代经济发展的。

3. 正确处理“大”、“小”金融的关系,强化“大金融”意识。小金融是大金融的核心,大金融是小金融的扩展和外化,大金融环境是小金融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要深化对金融问题的认识,拓展对大金融问题的研究,由注重单体金融机构、项目向注重产业集群转变,强化对大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宏观指导。

(二)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坚定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集群的信心

按照SWOT分析法,河北省发展金融产业集群既有核心主业不发达、产业集群基础差、缺乏总体规划和支持政策等劣势,又面临着起步晚、起点低、市场已被占领等挑战,但河北省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优势更大,机遇更多。要发挥好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政治优势,加强领导,出台政策,提供保证;发挥好唯一环京津省份的区位优势,落实好省政府分别与北京、天津市政府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承接经济辐射;发挥好地域辽阔多样、人口众多、产业基础较为雄厚的基础优势,不断优化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市场、资源、产业和环境条件;发挥好在地价、房价、物价、工资等投资、商务和生活方面成本优势,进一步落实优惠政策,降低金融产业集群的发展成本;发挥好金融产业集群的后发优势,增强动力,弯道超车。

在充分发挥发展金融产业集群“五大优势”的同时,还要牢牢抓住“五大机遇”:一是经济发展机遇。河北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环渤海经济区的崛起又为河北发展现代产业包括金融产业集群提供了动力,创造了条件。二是新兴产业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已被国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而金融业往往是IT和高端装备业的产业助推者,这为金融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三是产业转移机遇。国内外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实施新一轮产业转移,金融业也正在推进流程再造、前后台分离、离行式后台,而河北省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市市通高速铁路的省份、纳入“一小时京津圈”,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现实条件。四是结构调整机遇。在淘汰传统落后产能的同时,河北会释放出大量的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为发展金融产业集群提供了可能。五是五年规划机遇。“十二五”规划使河北发展金融产业集群变得可操作。

(三)制定发展金融产业集群的激励政策,综合运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支持其做大做强

1. 搞好科学规划。要认真制定河北省“十二五”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划,并与河北省工业服务业等行业规划、各地区规划、各金融机构规划搞好对接,争取“十二五”末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特色鲜明、运营安全、效益良好的金融产业集群。

2. 给予优惠政策。建议设立金融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对重点金融产业集群项目,在审批、占地、税费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来河北投资办厂或设立总分支机构、后台基地的金融产业集群项目给予入驻奖励、房租补贴、税费优惠等。

3. 严防金融风险。不良贷款具有事关金融业生存的重大风险,如果金融业自身的生存都受到威胁,发展金融产业集群便是一句空话。要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若干规定》,禁止银行不良贷款债务人购车买房、乘坐飞机、旅游出境、高档娱乐等高消费活动,企业不得列支有关费用,形成逃债可耻、守信光荣的大气候。

4. 支持金融倾斜。鼓励金融业利用授信和采购等手段,对有关金融产业集群项目、企业给予信贷、融资等支持。还可开发针对金融产业集群产品和服务的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业务,支持集群发展,降低信贷风险。

5. 鼓励民营参与。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不仅主要依靠民营资本发展第二、第三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项目,还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入股城市商业银行、农业银行、村镇银行等第一层次的金融产业集群。这是比单纯的税费优惠更深层次的激励政策。

6. 加强行政考核。建议省政府在考核、评比、奖励金融机构时,增加纳税、用工和增加值等指标;在考评市、县级政府时,加强对当地金融产业集群发展情况的考核。

(四)调整优化大金融产业结构,谋划建设一批金融产业集群重点项目

积极调整河北省金融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有产业,开发引进空白产业,通过一批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全面提升河北省金融产业集群的规模和水平。

1. 以增设法人总部机构为重点,做强金融产业集群的第一层次。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区)建成了省级法人银行,建议河北省统一思想,加快组建。同时,加快省级保险公司和一批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财务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的筹建,积极引进外资法人金融机构。

2. 以金融装备制造为重点,做大金融产业集群的第二层次。要加强省内金融机构与装备制造、IT产业的衔接沟通,共同研发先进适用的金融设备;积极吸引境内外金融电子设备制造商来冀投资,可从加工组装起步,逐步延长产业链;积极引导印钞造纸企业开发非钞产品,支持保险柜企业向高端产品延伸,跨行业发展金融产业集群项目。

3. 以建设“两个基地(后台+中介服务)”为目标,做优金融产业集群的第三层次。一是“十二五”末要基本建成全国性金融后台基地。金融后台基地已成为河北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要搞好后续服务,确保中国北方金融后台基地等项目顺利实施;乘势而上,瞄准各金融机构总部,了解其后台基地规划安排,再吸引一批金融机构设立客服、研发、培训、灾备等中心。二是“十二五”末要初具区域性金融中介服务基地的雏形。要借鉴建设金融后台基地的成功经验,适应金融中介员工数量少、素质高、建设规模小、工作环境要求高的特点,谋划建设智能型、高档次的金融中介大厦,吸引著名金融中介入驻。三是全面提升河北省金融影响力和软实力。大力宣传“新中国金融原点”的历史地位,充分发挥央行旧址纪念馆的作用,主动承办全国性金融展会,积极推进京津冀金融一体化,办好金融学科和媒体,邀请境内外金融专家来河北工作、讲学、受聘硕导博导、出任独立董事,促进金融机构与地方干部交流,加强各级党委、政府对金融工作的领导,为金融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做大做强金融产业集群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也是河北省经济工作的崭新课题。“其作始也简,其将毕必巨。”河北省近年来金融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践表明,只要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金融产业集群就一定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2009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10年版。

②中国金融年鉴杂志社:《中国金融年鉴》,2009,2010年版。

③中国银行业协会:《2009年度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0年版。

④孙韶华,葛如江:《中国500强绩效再超世界500强》,《经济参考报》,2010年9月6日。

⑤国家统计局:《2010国际统计年鉴》,2010年版。

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监会2009年报》,2010年版。

⑦中国证监会:《中国证监会年报2008》,2010年版。

(课题组成员:郑乙歌、郑九歌 执笔人:郑乙歌)

责任编辑:关 华

责任校对:张增强

On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Clusters:A Case Study of Hebei Province

Project Team

Abstract:Financial industry clusters include the finance itself and the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industries that offer hardware support for finance, with five features: nuclear, knowledge-based, high-end, low-carbon and high efficiency. The construction of financial industry cluster in Hebei Province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ough much progress has been made, the gap is still large. Therefore, the province shall stress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design stimulation polic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dustry clusters, and plan a series of key projects.

新能源产业集群 篇12

2009年盛亚军等集群产业优势包括集群成本优势、产品优势、营销优势、创新优势在内的四个关键维度。2009年张会新提出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系统动力机制包括八大要素,即产业、企业、政府,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市场环境、政策环境、生态环境。2014年赵祥等从利润率、新产品率、人均固定资产、人均总产值你、企业平均规模、出口率、集群规模、流动比率和销售比率9个指标对粤苏浙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2013年宋歌提出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概念,并构建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产要素、企业战略、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外部投资、需求条件、政府6各指标。从以上研究综述来看,关于产业集群的定量化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地区、行业的产业集群竞争力测评。

二、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

本文选用区位商作为衡量产业集群集中度的指标。区位商,是衡量地区产业结构专业化和集中程度的指标。运用区位商可以判别产业集群存在的可能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产业区或集群的联系。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指标;LQ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区位商。LQij>1表示i地区j产业属于优势产业,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本文利用区位商对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程度进行测量的公式为:

从2004年到2015年近十年的数据进行测量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表现如表1。可以看出回郭镇从2004年开始,其区位商水平均大于1.5,表明回郭镇的第二产业(主要是铝制品相关产业)在该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河南统计年鉴、巩义统计年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等数据库)

三、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影响因素指标确立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专家意见,结合数据和调查的实际情况,本研究选择了以下几个指标。构建了产业集群集中度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1. 交通密度。

大体反映一个地区交通线路发展水平及其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保证程度的指标。交通便利度=交通线路长度(公里)/区域面积(平方千米)。

2. 政府扶持。

一些学者发现政府扶持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例如刘伟(2011)等。本文在考虑政府因素时,从政府扶持=政府财政支出(万元)占其区域GDP(万元)的比重。

3. 大学科研院所支持力度。

大学和科研院所能够为集群网络提供相关创新成果和服务(张连业,2009)。本文用巩义市当年三种授权专利总数占巩义所属行政区域郑州当年三种专利授权总数的比,来衡量大学科研院所支持力度。

4. 集群企业之间信息传播水平。

同一区域内相同或相关联产业的互通合作使产业链条良性循环发展。本文以集群内的公共信息平台数量来衡量其信息传播水平。

5. 集群文化成熟程度。

集群整体文化实际上与集群内部各企业文化的建设息息相关(张连业,2009),而企业文化的建设又离不开企业长久发展和积累,所以采用当年集群内各企业成立平均年限来衡量集群文化成熟程度。

6. 辅助产业,产业链条的完善发展是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宋歌,2013)。

本文采用当年集群内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集群总产值比例进行衡量。

7. 人口资源。

人口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到人口具有一定的可用性和不可用性,本问采用从业人数占常住人口总数比重来衡量。

四、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分析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构建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与影响因素之间模型。

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相关性系数一般用r表示。当r=0时,表示不存在线性相关;|r|≤0.5时,为低相关;当0.5<|r|≤0.8时,为显著相关;当0.8<|r|<1时,为高度相关;当|r|=1时,为完全线性相关。

如表2所示,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与7个因素之间相关性结果,大学科研院所支持力度与集中度之间的相关性的显著性sig=0.08>0.05,二者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其他六个因素与集中度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6,且sig均小于0.05,说明六个因素与集中度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2. 回归分析。

构建回郭镇产业集群集中度与6个因素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在构建模型前,将对因素之间是否能够建立线性关系进行一系列检验,分析如下。

(1)拟合优度检验。回归方程拟合优度检验是判断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代表程度,一般用调整判定系数R方实现。R2越接近1,说明回归方程越能够解释的方差占因变量方差的百分比越高。对相关数据做了R方检验后发现,R=0.989,R2=0.978,R2=0.952,R2更改=0.978,sig.F更改=0.001。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占97.8%,线性回归方程具有良好的拟合优度。

(2)显著性检验(F检验)。F检验是对因变量与所有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地线性关系进行的一种假设检验。结果发现,回归模型的平方和=0.134,df=6,均方=0.022,F=37.039,sig=0.001<0.05,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显著性线性关系,适合做线性模型。

(3)回归模型及其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T检验对系数进行检验。T统计检验分析结果如表3,可以看出自变量系数显著性检验p均小于0.05,认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线性关系。

线性模型:

五、结论

由线性模型可以看出区位商和交通密度、政府扶持、集群企业之间信息传播、集群文化成熟程度、辅助产业、人口资源6个因素均存在正向线性关系。

其中与辅助产业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863,说明辅助产业与区位商之间的正向线性关系较为强烈。究其原因与产业集群的协作统筹的本质相关。回郭镇第三产业产值占集群总产值的24.7%。不断完善的第三产业和配套设施,在集群集聚效果下,为集群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其次为政府扶持,相关系数为0.784。作为省级和国家级百强县,巩义产业集群的发展和长远规划受到政府的强烈关注,巩义市政府历年来对回郭镇的财政支出占区域GDP的7%,为回郭镇的成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人口资源与集聚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49,并不十分显著。历年来巩义从业人员占常住人口约55%,这主要与巩义地处偏僻,加上当地对从业人口的吸收能力有限,导致当地居民大量流出,常住人口基数小,从业人员占比较高。但是由于缺少教育资源和高素质人才,产业集群所需人力资源水平一直得不到提高,急需招贤纳新,提高人才水平及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集聚度与交通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0.107,巩义市交通密度达到1.63公里/平方千米,市政建设发展较为缓慢,加上巩义与省会城市郑州之间山区阻隔,导致其公路的修建和扩张受到限制,交通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血脉,市政建设的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集群的发展。集聚度与企业间的信息传播度之间的关系系数为0.041,相关程度较小。通过调查发展,回郭镇对集群内部的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企业间信息和技术传播力度关注较少,整个集群只有1个公共信息平台,缺乏相关技术、信息交流的专业性平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集群集聚效果为企业发展带来的协同效应。集聚度与企业文化成熟度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仅为0.01,回郭镇产业集群企文化成熟度较低,整个产业集群企业的平均成立年限为5年,以中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龙头企业的发展初具规模,但火候欠佳。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以大带小,凝结聚力。龙头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对于产业集群整体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同时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高低和战略眼光是否长远也直接决定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对产业集群相关研究成果众多,包括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绩效实证、战略、影响因素等。2007年王炳才、田怡谦认为产业集群在成长过程中,决定其成长的内在机制是自身的竞争力,并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产业集群竞争力受外围层、嵌入层、网络层和节点层四个层面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集群,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炳才,田怡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2007,(05):29~38.

[2]盛亚军,张沈清.基于集群视角的区域名牌形成影响因素探究——集群产业优势测量量表的开发及检验[J].管理评论,2009,(03):73~80.

[3]任春红,孙丽辉.基于区域品牌的产业优势维度研究及其深度访谈——兼论集群产业优势对区域品牌形成的作用机理[J].市场营销导刊,2009,(01):55~63.

[4]张会新.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

[5]马文静.宁夏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6]孙丽辉,盛亚军,许天舒.区域品牌形成中的簇群效应——以温州为例的研究[J].经济管理,2010,(12):96~103.

[7]范允奇,周方召.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及区域联动效应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1-4+21.

上一篇:文化舞蹈下一篇:生物学教学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