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历史(共12篇)
城市化历史 篇1
摘要:目前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 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也受到制约因素的挑战。本文回顾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历史, 认为经济增长水平、人口问题、户籍制度等是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城市化,历史,影响因素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和其他可移动要素逐步集聚到城市并最终实现社会结构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参照世界其他国家城市化的经验, 我国已经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但由于历史和国情的特殊原因, 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也落后于我国工业化水平, 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正确选择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必须弄清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 并较为全面地考察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各项主要因素。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简单回顾
1949年新中国成立, 是城市化迅速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期。全国城镇人口从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 城镇人口比例从10.6%提高到15.4%。与此相对应的, 则是经济建设的大步前进, 城镇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 生育率大大提高, 死亡率下降到很低的水平, 再加上大量的迁入, 造成了一次城市化的高潮。
1957年12月18日, 中央政府发出《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是城市化发展的一次起落的开始。1958-1960年的大跃进, 促进城镇人口以10.4%的年增长率增长, 到1960年末, 城镇人口比重达到19.7%, 但是, 随之而来的1960~1963年的经济困难带来了压缩城镇人口的调整方针, 城镇人口在三年内减少了10.9%, 1964年起到1966年, 城镇人口数才基本恢复到1960年水平。
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导致了城市化发展的一次倒退。随着经济建设的倒退, 同时也阻碍了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期, 几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大量的城镇人口流向农村, 一系列违反城市化客观规律的做法, 中断了城市化进程, 1978年城市化水平由1957年的15.4%, 下降到了12.5%。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是城市化新的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大发展, 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但城市化严重滞后的状态尚未根本改变。在80年代, 中国正处于人均GNP从300美元增至625美元区间, 按照国际经验, 当人均GNP美元增至645美元相应的城市化水平应从20%提高到33%, 而中国相应的城市化水平只从19%升至26%, 增加额仅为这一阶段的一般城市化趋势的一半稍多。198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的问题的通知》。2001年5月国务院批转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要求各地于2001年10月1日前全面部署开展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 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 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为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发展空间。反映在具体的指标上, 我们可以看到1978年城镇人口比重为17.9%, 1984年为23%, 2007年达到44.94%, 年均增长0.9个百分点。
二、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因素
(一) 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化进程的快慢, 最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各国城市化实践表明,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数据也表明,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城市化率大约提高0.12个百分点。那么, 经济增长的前景如何关系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水平。
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有助于我国完善市场经济体系, 建立一个合理有序的市场, 营造一个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但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 我国现行体制与国际惯例存在很多差距, 这决定了我国今后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充满坎坷, 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波动将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美国次贷危机已蔓延到实体经济, 美国经济下滑已成定局, 我国是美国重要的进口国, 这势必会对我国以出口为主的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 以美元为计价基础的大宗商品因美元的贬值而价格高涨, 对我国经济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今后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经济增长难度将加大。
中国在经历了连续四年两位数加速增长后, 2008年经济增长开始放缓。有观点认为, 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调整周期, 2007年可能是此轮经济增长的峰值, 到了2008年后会逐步回落。我们暂不讨论这一判断是否准确, 从今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主要数据来看, 汇率升值、通货膨胀、银根紧缩、成本疯狂上涨, 投资、出口、消费均出现下滑, CPI虽然有所回落, 但整体却处于高位。沿海一些依托出口的中小企业破产或停产, 大批农民工回到内地, 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 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总投资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 其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这对我国经济在当前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有较大的刺激作用, 但它究竟能解决多少持久性就业?还得依赖具体的投资领域和实施方案。
(二) 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占比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也是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一个障碍。建国后我国人口从5.4亿人增加到现在的超过13亿, 而增长潜能还需在今后的几十年内逐渐释放。根据人口预测, 到2010年全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达9.2亿, 到2020年该年龄段人口将增加到9.4亿人。国内外的预测都表明, 我国的人口大概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停止增长, 即使增长速度已经减慢。
由于经济、文化和习俗等方面的原因, 我国农村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特别是从1964年起, 农村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每年净增人口约1000万人, 其中80%的净增人口在农村。由于农村家庭养育孩子的成本不如城市家庭高, 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 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 这些都导致了农村人口较快的增长。
农村人口数量多、增长快, 而与之配套的教育资源配置却偏向了城市, 这导致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偏低。如何实现巨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迁移, 是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难题。
(三) 户籍制度
传统体制下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造成了人为的城乡分割, 形成了城乡人口之间长期以来的不平等。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 传统户籍制度已经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障碍。任何社会制度都是社会为规范人们在特定环境下的行为所制定的规则。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证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资料、发现和防范犯罪。但在计划经济时期, 户籍管理制度作为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制度之一, 它是实现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与其说户籍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还不如说是我国传统体制下特定工业化战略选择的结果。传统户籍制度是为传统经济发展战略服务的,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当经济发展的战略发生了改变, 作为服务于原来的发展战略的工具也应该加以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发展的战略得到了矫正, 非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 城乡隔离政策被修正, 户籍制度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一方面, 农民有进城就业的权利, 可以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增加, 附着于城镇非农户口和农业户口之上的权利差别明显缩小;另一方面,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进一步放宽。国家政策规定县以下小城镇按照有稳定住所、有稳定就业或收入来源的条件放开户籍。然而这一规定在发达地区的城镇, 只对本地农村人口开放进镇的户口限制, 而对符合上述条件的外来农民工到小城镇落户并未放开。目前户籍制度的改革还停顿少数人的投资移民、技术移民上, 阻碍进城农民工转为城市市民。
(四) 社会保障体系
户籍制度将全国人口分成农村人口和非农村人口, 但这一划分本身并不具有限制人口流动与迁移的作用, 实际发生作用的是与其相配套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对农民来说, 土地是他们的生活保障, 当他们选择进城失去土地后, 在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又得不到教育、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一些有进城愿望或已经进城工作的农民将或现在面临两难的境地。
对城市居民来说, 就业是他们生存发展的唯一手段。大量农民进城就业后, 必然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很大的冲击。前些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 很多国有大中型企业被迫走上减员增效之路, 形成了一大批下岗职工。截至2003年底,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今年一季度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4.3%, 维持在去年年底的水平。但我们必须注意到, 4.3%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即城镇失业人员来登记所形成的失业率。它不包括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下岗职工, 因为这些人员跟企业的劳动关系还存在, 而且有企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也不包括大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这些人构成了城市贫困人口的主体。一方面城市居民担心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涌入, 会让城市就业更加困难, 从而把进城农民视为竞争对手, 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没有能适应城市化发展的需要, 如保障资金少、覆盖面小等问题还亟待解决。
(五) 城市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无论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的经济、文化或政治中心,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主导作用。在回顾我国城市化进程历史中,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城市化进程在改革开放前一直处于缓滞状态, 个别年份甚至出现过不正常的“逆城市化”现象。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时间里, 我国城市化率上升了27个百分点, 比发达国家上升同样的幅度少用了大概2/3的时间。我们应该肯定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在这么快的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在城市建设方面, 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资金短缺;一些城市盲目扩大规模, 导致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和城市布局混乱, 不少大城市的中心区或旧城区超强度开发, 造成建筑与人口过度密集, 绿地被大量侵占, 居民居住环境质量严重下降;许多城市市区人流、车流集中, 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大量增加, 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这些“城市病”, 充分说明我国城市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承载人流、物流的能力还有限, 这客观上限制城市自身的发展并影响着城市在发展中对外来人口相对有限的吸纳能力。
结束语:城市化超前或滞后都不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城市化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我国地域辽阔,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 城市化的基础条件也有很大不同。因此, 城市化进程中应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本文的分析仅为相关政策决策者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忠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宏观调控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2]樊小钢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化进程的关联分析[J]财经论丛2004年9月
[3]扈立家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J]农业经济2006年4月
[4]《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城市化历史 篇2
01
墨城的深处,也是秋天的深处。霜杀以后,叶子的落落风舞无从消解,愈演愈烈,红色醺醉,赭色敦厚。至于那些昂举起来的金灿,恰巧分割了一空碧蓝,让我望到局限之上更高的辽阔。
天籁地籁,骤然而起又极致幽微的声响必定来自远古。新石器时代的生息,春秋战国的齐刀币,《史记》与《资治通鉴》里的即墨大夫,田单火牛阵破燕,五百义士田横殉节……一起构成了墨城的深处。橐橐的,萧萧的,喈喈的,喑喑的,分明是先祖说话。
02
山一直就在那里。究其真名倒成了多余的事情。可我还是要把多余的事情再多做几遍,四舍山,莲花山,寨山,峙山 ,钱谷山,天井山,菩家山,笔架山,f山,灵山……探问一次便敬畏一次,这份量身定制的物我关系,在墨城的深处,得来毫不费力。
环海绕山,情志与山海是平行的,生命的`状态因此虚实有度,取舍有则。东夼村到西夼村,东扭河头村往西扭河头村,北小峨村去南小峨村,南北行村至北北行村……一个个携带着基因密码的村名,一行行在时间的古词里形成了对偶和对仗。只一个下午,不,只是村东到村西的功夫,所有的冷漠都温存了,所有的纠结都宽容了。
03
一夜过后,气温降了下来,瘦草半成黄,更衬托出火棘的浆果红艳于青枝。
这是四舍山南麓。清同治《即墨县志》记载,“四舍山,县东四十里,四峰峻起,形如舍宇,惟一径可通。”
周遭气息清冽的早晨,我遇到了四舍山的火棘,其浆果深者丹,浅者胭脂,娇艳累累然,密匝挤挨,以点成面,成阵,成气势,成就了最直接的美学体系――我来不及画,也不敢轻易落笔,宁可在麓坡上发个长呆,与刚刚结束盛宴的候鸟一起,很显然,鸟喙四周还沾着火棘果浆。
火棘属灌木,在乱石挤压中生长,不提供俊朗参天之美,枝桠曲折,有一种磨砺的质感。墨城人告诉我,火棘的浆果能充饥,可作茶,入中药,战乱灾荒之年救了不少命。就军粮知道吗?当年诸葛亮行军路途中缺水少粮,这火棘果解了其燃眉之急,生津,解毒哩。
04
时间在潮汐之间消泯,从未停止。蚶子们闭上眼睛,藏栖于墨城的浅滩,倾听海的声音,多少个世纪就这样一涌而过。
墨城丁字湾。折而往西,向东偏南,便有了“丁”字的形态。湾内岸线兜转,岬与沙洲相间着,几进几出,便有了栲栳滩,芝坊滩,鲁岛滩,力岛滩,湾顶滩。蚶子与其他软体贝类一起共享着湾滩上柔软的沙泥,以硅藻类和有机碎屑为食。丁字湾的渔把式告诉我,蚶的外壳厚而坚硬,上有瓦垄状突起,是一味中药。泥蚶壳白,边缘呈波纹走势。毛蚶色深,有褐色绒毛,壳上的瓦垄更为紧密……
血蚶怎么回事?是叛逆者吗?
渔把式说,泥蚶没有经过低盐度海水育肥之前,画风难免有杀气,不是人人都敢下口的。除了美食家沈爷宏非,脸胖世面大,称这种血腥是“生”与“熟”之间的美妙临界状态。育肥可以让血水自然淡去,蚶子肉质愈加肥嫩。丁字湾是个天然的育肥场,多条淡水河从这里入海,稀释了近海的盐度,也淘洗着血蚶的叛逆。
墨城人喜欢用蚶包饺子。霜降以后的白菜和泥蚶正值生命郁勃期,白菜剁碎,新鲜的蚶子肉揽几刀,加点肥肉膘,包之前把切碎的韭菜末撒在馅里,饺子煮出来有汤汁,鲜亮之味密而不漏。
遥想远古,墨城金口一带海域阔远,先民们仰仗海的鼻息而聚生繁衍,选择离海平面较高的地势居住,这就是考古发掘出的北阡大汶口文化遗址。同时发掘出来的还有大量捕鱼工具以及贝类外壳、鱼骨兽骨,说明当时的渔猎活动已经相当发达,海货是主要食物之一。贝类外壳里自然少不了蚶子壳,它是拼凑出半岛先民们劳作与生活图景的不可或缺的原始信息。
05
不敢想象一个没有酒的人间,更不敢想象一个没有老酒的墨城。
在墨城,老酒的酿造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即墨县志》里说,公元前722年,即墨已属人口众多、物产丰饶之地。高产的黍米,粒大,圆实,是酿造老酒的上乘原料。当时,老酒称“醪酒”,作为一种祭祀品和皇家贡品,酿造极为盛行。
墨城人至今以老酒为礼,以老酒为仪,以老酒祈福,以老酒为奠――这老酒的名字叫做妙府。妙府传自古法,借日月精华,与水米相处,纯手工酿造,秉承的是匠人精神。
黄酒北宗。妙府于氏两代掌门,用情怀和信仰,用技艺与灵感,为后工业时代预留了一方温润。不消说延用至今的古遗流程,从原料挑选开始,浸米、煮米、糊化、发酵、压榨和存储,哪一个环节都是寸步不让,分毫不差。也因此,静默恪守,坚持时序,崇尚自然,被老于当做了一生的修行。
机械酿酒一年可以四酿,古法酿酒则一年一酿。古法即天成,和老祖宗一样遵循万物生长的规律,春耕、夏生、秋收、冬酿,不到时间不酿酒。立冬是老酒开始投料发酵的日子,旧红的木榨,古朴的酒坛,酿酒的呼喝声伴随蒸桶的漫漫水汽打通了天与地……这一天,于氏父子要带领众匠徒祭祀酒神、祈求福祉,还要为来年的芳醇埋下热切的期盼。
同理――不到时间不开缸。陈酿装在陶坛里,陶坛以特制的黏土烧制而成,内外上釉,坛口取荷叶和麦秸土封锁。一坛坛,一列列,一排排,一纵纵,存于酒窖,像连续纹样,重复着素朴的美。时间携带着重量感,覆盖了一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老酒以自我的方式呼吸着,不断陈化老熟,越陈越香。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下雪天适合模拟白居易的意境,与友人围坐在火炉前,赏雪、饮酒、吟诗、作赋,英雄不论,哪管江湖谁人。酒,必是妙府老酒。喝酒吃肉,脸膛红灿,拉起了二胡……
城市化历史 篇3
关键词:共赢,因地制宜,互动性,可持续发展
新旧事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成就了事物存在的意义。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城市历史地段进行商业地产开发与古建筑保护之争往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仅仅把目光集中在矛盾的出处似乎并不能实质性的解决问题,到最终几乎无一例外的是两败俱伤――保护没有到位,新建设的项目不尽如人意。这中间就需要将矛盾冲突进行转化,找到契合点,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
项目位于泰州市五一路,位于城市历史地段核心区,在早期城市整体规划中拟将此处打造成城市商业和居住中心,给老城区注入新的活力。开发商在操作前期,本打算将该地段的老建筑推平,完全带之以新内容。但是随着整个社会对历史保护认识的不断深入,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对于这方面的要求。本文就如何在城市核心区保护历史性建筑,保留城市历史记忆以及达到各方面共赢做了一些探索。
1项目概况
基地位于泰州市五一路,城市商业区。基地东面是已在建设中的高层商业建筑,南面临五一路,北面为多层住宅,西面沿城市主干道为已建设的多层办公楼。开发商在对此地块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发现地块中尚存有明清时期的老建筑以及一些有价值的民国时期的民宅院落。基于文物保护的出发点,政府文管部门提出了对基地中现存的建筑进行调研保护的要求。
现状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在基地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块老建筑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东侧一区主要是李氏住宅和范家花园;西侧一区主要以夏家花园为主(现状见图1)。在基地的西南角发现了一栋明朝末年的民居,这也是在基地中发现的最早的建筑。其余部分的建筑均为近现代建筑,建筑质量较差,居住环境比较恶劣,值得保护的价值不高,将被整体拆除重新规划。(现状列表见图2)
关于这栋明朝末年的建筑的历史已经无从考证,建筑平面三开间,进深七檩。从现存的情况来看,建筑的梁架结构保存完整,屋顶也没有遭到损坏,仅檐柱有轻微倾斜的迹象。建筑的立面及门窗隔扇已经无存。室内地坪还有所保存,是当时的方砖铺地。建筑内部被三家住户分割,四周加建比较严重,现状环境较差。在这栋建筑的北侧,还有两栋民国时期的建筑,有一定的保留价值。
夏家花园的主体建筑原有七进,建筑的年代在清晚期到民国初期。现存的建筑中仅剩下原来的第二、三、四、五进,其余三进及后花园均无存。在遗留的几栋建筑中,第五进的房屋已经破坏严重,其它三进的建筑保留的状况相对良好。建筑为中心轴线对称形式。
这一片的建筑现在多为居住之用,院落保存情况比较差,住户条件简陋,人均使用面积偏低,建筑整体风貌亟待改善。
东边的李氏住宅基本是在清朝末年建造完成的,现在保存比较完好的是两组并联的三进建筑。范家花园建于清朝末年,原有的建筑大部分已经被毁,现存的质量比较好的就是最东面的一个入口门厅和东北角上的一座单体。在原范家花园的范围内还有一栋三层的民国时期建造的楼房,为三层院落式单廊建筑。建筑结构为砖结构。整体保存完好。除了上述的这些建筑以外,其它的建筑多为后期加建以及建筑风貌较差的单层建筑。这一片的建筑现大多被用作基础公共设施,是老年大学和粮食局所在地,处于历史原因得到了相对较好的保护,整体建筑风貌良好。
2保护方案
在对地块现状进行了充分调查后,明确了保护的主要方向:首先,要最大限度的保存现有的历史信息;再者,从地产开发商的利益角度出发,要做出最经济合理的选择;第三,要与现有的以及规划中的周边环境良好的契合。在这三点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保护方案。
方案主要选择东侧的建筑集中区作为基地,在这一片对现有的建筑进行一定的“优胜劣汰”,再将从西侧选择出的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迁至东侧,从而在东侧形成一个老建筑集中聚集的区域。放弃西侧地块选择以东侧地块作为基地,主要是从两点出发考虑的:一是因为东侧的建筑群长期以来被作为小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来使用,相对西边一片建筑保存比较完整,保护的也比较好,可保留的建筑面积也比较大,历史上形成的院落里弄可以得到保留;二是
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把建筑从西边移至东边的花费远低于从东边移至西边。
李氏住宅由一个四面围合的院子和一个半围合的院子组成,从现状上看,保存的比较完好,整体风貌较好,选择在原址地对其进行修复保护。范家花园的面积相对的会大一点,联排的两组三进式的建筑群保存完好,建筑群之间自然形成的巷道保留了最初的建筑风貌,所以,这两组建筑是在原址地进行修复保护。剩余的那部分建筑,有的建造年代比较迟,有的建筑被毁坏严重,总体上看,没有太大的保留价值,选择将其拆除,拆除后的空地用于西侧地块上被保留建筑的安置。
西侧地块中,有三组建筑是被选择保留下来的。一栋是基地中年代最久的建筑。规划将对这栋建筑的立面进行复原维修,并对檐柱的倾斜现象进行修正,再将其移至东侧地块的西南角安置。夏家花园中的两层楼房也是这片地块中的一个主要的保护建筑,夏家花园七进建筑群已经被毁坏,建筑群体保留不完整,围合院落风貌已经丧失,所以我们选择对其中有特点的建筑进行选择性保护。作为主宅的楼房由于保存的比较完整,而且是基地中比较少的楼房建筑形式,所以,将被移至东侧地块的北边紧靠李氏住宅,移建后的二层楼房将和南侧的范家花园的第三进建筑形成一个围合的建筑空间。第三组被保留的建筑是那两栋建筑形式和结构都完全相同的三开间建筑,从现存的情况看,它们两者之间有明确的院落联系,建筑结合围墙形成了一个围合空间。这三组建筑将被移至东侧地块的西侧,和范家花园原有的建筑之间将营建一个后花园。
经过重新规划过的基地,东侧地块形成完整的保护区,西侧地块上的建筑经过选择性移建后,成为了一片形状规整的空地,将作为商业用地进行开发。
将西面的建筑移到东面的过程中,楼房被移至北侧,与范家花园西侧的三进建筑在一条轴线上,并成为这条轴线的视觉终点。将剩余的三座建筑排列成三进院落摆放在西侧,成为西侧的一组建筑群,在其后的空地上建一个后花园,用以填补整块保护区域的形状,同时成为地块中的景观视觉的一个重点。总的组合方案保留了原有的建筑联系,创造了新的建筑关系,在前后建筑间形成了一条开放的景观带,联系了本被断开的建筑群,活跃了建筑间沉闷的气氛。(见图2)
3保护策略
建筑外形老旧并不意味着生命力的丧失,建筑的生命如同人生的轮回,不经意间诞生,发展成熟,获得各种赞誉,然后进入颓废的老年时代。但是时代变了,那些老建筑越来越不适应今天的生活,虽然有很多改造、利用的先例,但是目前成功的例子都是建立在改变原有老建筑功能的基础上的。上海新天地的成功正是基于此点。由此,建筑保护的意义就在于在最大限度上保留历史信息的基础上使古建筑重生,发挥新的活力,成为城市中的积极因素,促进城市的发展。
就像对人要“因材施教”一样,对古建筑的保护也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情况下存在的古建筑采取灵活的保护办法,视建筑存在的具体情况采用保护、整治、更新等多样化的方法。同时也要考虑到建筑保护与经济、社会、管理和文化环境的环节的融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在本项目中,规划后的东侧地块将形成一片完整的古建筑保护区,其中的建筑会按照所属年代进行复原修缮。整治后的区域将力求呈现出早期的风貌,营造传统聚居和里巷的氛围。
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尤其在城市核心区,要理清商业发展和文物保护的关系。商业开发会激发土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增长土地使用人气,也会给古建筑保护带来新的契机,从而赋予古建筑新的生命力。古建筑是一个地区历史的证明,是城市记忆的片断,它记载着城市的过去也应该见证城市的未来。商业区中的老建筑在某种意义上确实限制了城市商业开发,但是它作为城市商业区中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正印证了城市的历史。在一般情况下,它还会起到吸引人群的作用,也有助于该地块商业的发展。
在保护过程中,倾向于最大限度的保留现有建筑,有选择性的保留重要的和有价值的建筑。从调研中整理出建筑被选择的依据,并对现存的建筑进行梳理和筛选,找出需要保护的建筑。经过选择后我们发现,要保护的建筑地点分散,不利于成片保护,如果就地保护的话,将会降低土地利用率。我们选择以保护面积比较大的地块作为基地,将基地中不需要保留的建筑拆除,再将其他的保护建筑通过拆建的方法移到基地中合适的位置。从经济角度出发,将分散的建筑“化零为整”集中起来,这不仅充实了建筑群体,也提供良好的城市用地形状,从而提高剩余地块的土地使用率,增加经济效益。
在移建的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保留传统的建筑群体和空间形式。对于像范家花园和李氏住宅这样保留完整的群体,在原址地对其进行清理和修复,保持了建筑间的巷弄和院落最原始的样子。对新迁入基地的建筑的力求和原有建筑形成良好的有机联系,保留它们原有的院落、围墙,再添加一些辅助的院墙来组成新的围合空间,并在建筑间营造开放的景观空间。(图3)
古建筑的保护应该与城市有互动性,建筑只有参与到城市生活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规划维修后的新的建筑群体应该以新的姿态融入到商业街的氛围中去。中国的古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内向性,建筑四周用围墙或山墙围合起来,与周围的街道、建筑产生明显的界定,而把开窗开门等主要立面形式放到内部的院落空间。因为这个特点,这些古代的院落建筑组合似乎与现代城市的外向性发展格格不入,成为了古建筑融入城市的一中障碍。如何在保留这些内向性院落建筑组合的同时使它们更好的面向城市,这就需要弱化建筑的内向性,开放院落空间。总体规划后的建筑地块基本呈方形,主要建筑有三列,分别形成保护区域的三条轴线。在临街面,选择将三条轴线的尽端开放,形成一个小的开放广场,直接通向城市干道。在三列规整的三进建筑之后,有垂直方向的一条开阔的景观带,景观带的重点是保护区域的后花园,两面开放,虽然开敞,但它仍然是一种院落空间形式联系前后的建筑。在整个的保护区域,建筑间规律的分布着大小规模不等的开放或封闭空间,调节了整个区域的空间气氛。开放空间并没有切断整体区域的历史环境,反而成为了现代城市与历史意境的联系纽带。(见图4)
一栋建筑如果只是单纯的封闭的放在那里,即使它是在城市的繁华地带,那它也是“死”的。只有当人的活动参与到其中,它才有了生命。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这样商业氛围浓厚的区域,人的活动就显得更为的重要。选择在保护区域提供较大面积的开放空间,就是为了吸引人群的注意,鼓励人们的参与。良好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参与活动是互促互进的,环境会吸引人群活动,而人群活动同时也是赋予环境以活力,促进历史环境的保护发展,体现历史环境的保护价值。
4结语
传统的古建筑保护模式是机械的,它生硬的给古建筑确定保护程度,单纯的从建筑本身出发进行保护维修,没有结合环境,没有考虑发展。显然那种保护方式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包袱,真正的保护应该融入到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去,在各方面各种关系的协调下找到自身的位置与出路。在保护的操作过程中,应该以周围环境为主要导向,以更好的参与城市氛围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使历史建筑的保护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常青编著.建筑遗产的生存策略――保护与利用设计试验.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陈志华.意大利古建筑散记.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3]汤羽扬.不可移动文化遗产:科学与动态保护观.中国文化遗产.2004(3):84~93
[4]陈占祥译.马丘比丘宪章.《建筑师》总第4期
[5]郑利军.历史街区动态保护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4
[6][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城市化历史 篇4
城市化不仅仅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机器轰鸣的厂房, 归根到底应该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的城市。城市不仅是一个空间的概念, 更是一个文化的概念。城市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也是地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集聚地。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创造,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民族文化的高地,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是文化的凝聚与驱动, 城市的活力也来源于文化的魅力。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社会变迁, 在最高层次上都要受文化思想的制衡。这里所指的制衡有二方面含义:一方面, 要合乎民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 文化思想是改变传统的先导。城市化建设要以优秀的文化思想为先导, 体现优秀文化思想。文化生成能力, 能力支持发展。用优秀文化思想和地域文化促进城市化建设, 使城市化建设获得长久的历史生命力。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 支配着民族精神的走向。体现着民族的特殊品性, 构成民族的文化记忆。文化特色把现代人们和本民族的久远历史连接起来, 使文化传统得以传承, 而文化传承之根在于言传身教和总体文化环境的熏陶。结构、布局、建筑等文化传统和符号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人们感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种环境。人类城市的演进史表明, 没有文化的城市如同没有灵魂, 也没有美好的未来。在城市发展的长河中, 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城市化建设必须突出和强化民族和地域的文化与传统。没有文化的城市谈不上是现代化城市, 也谈不上是健康发展的城市化。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每一个成功的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内涵。说到巴黎, 大家都会想到浪漫之都;说到纽约, 大家都会想到华尔街的金融大亨;提到周庄, 大家都会想到其传统的水乡建筑;提到香格里拉, 大家都会想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到北京, 就会想到皇宫文化。旅游城市如果失去了文化内涵就失去了吸引力, 一般的城市, 如果缺乏优秀的城市文化, 就会大大降低其居民的效用。如果说一个城市的硬件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如一个人的躯干和外貌, 那么其城市文化就有如这个人的风度和修养。一个人的外形无论如何悦目。但如果谈吐粗鄙, 行为粗鲁, 是不会有太大的吸引力的。总的说来, 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城市的经济状况, 历史传统是息息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是城市的魅力所在。从世界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 没有哪个单纯的经济城市会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永恒的魅力, 缺少文化品位和文化底蕴的城市, 不是一个健全的适宜于居民生存发展的城市。20世纪中叶, 一些西方国家城市衰落的重要原因, 就是这些城市的文化观念落后, 城市的文化内涵不足。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城市和文化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没有文化的城市是单调的、雷同的, 是缺乏活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对于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性表现在多个方面, 其中很重要的是能够保持和体现城市特色与个性。越是富有文化个性的城市, 就越能在世界城市之林中保持独特的魅力, 就越富有民族和世界城市的意义。缺乏文化内涵的城市成为没有灵魂的空壳。
历史是城市之根, 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更新的有机整体,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建立在城市历史发展基础之上的。城市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的印记就像是人的生命的足迹, 是生长的资源, 是财富, 是宝藏, 是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 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 也是一个城市成为文化名城的一种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构建城市形象的独有的资源, 是蕴育城市精神的母体和根基, 是塑造城市文化个性和独特文化身份的稀有珍品, 也是城市给人以丰富的文化想象和文化期待的重要载体。历史文化资源是一种难以复制的稀缺资源, 有着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城市, 往往会表现出文化的精致与厚重。一个城市是否有吸引力, 是否有竞争力, 取决于其文化资源、文化氛围和文化发展水平。健康的城市化要求城镇建设必须与保护当地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结合起来。世界上已有不少发达国家, 总结了历史经验, 不断提高对保护文物, 保护历史城市, 保护历史街区, 保护历史印迹的认识, 并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必须统一起来, 而且可以统一起来, 保护历史文化本身就是现代化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 对历史文化只是一味地保护而缺乏创新, 即不能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 那传统就会成为负担。城市文化不仅需要文化的传承, 更需要文化的创新, 二者的统一才是文化发展的现实动力。
我国很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和历史文化古迹。即使一些落后地区或历史文化积淀深厚, 或历史名人荟萃, 或地方特色突出, 或古朴民风显著。在近几年的迅速城市化过程中, 由于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了, 加上旅游事业的需要, 历史城市、历史街区和历史景观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但仍是局部性的, 在某些局部得到保护而总体格局上破坏不堪、难以补救的例子还不少。我国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范围和保护项目决不是多了, 而是少了, 太少了。目前, 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状况令人堪忧, 遗产遭到破坏的现象相当普遍。特别在旧城改造中, 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灭绝性的破坏。在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如何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成为许多城市的当务之急。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 正如温家宝副总理所讲,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 是城市文明的标志。现代化城市不仅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生态和高质量的生产生活环境, 还要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 越是现代化, 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越高。新建筑容易创造, 而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坏便不可再得。当今世界上, 许多著名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 都采取严格措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从而使城市现代化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既显示了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 又保留了历史文化的奇光异彩, 受到了世人的普遍称道。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要根据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对于“文物保护单位”, 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保存历史的原貌和真迹。对于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典型地段, 要保存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于历史文化名城, 不仅要保护城市中的文物古迹和历史地段, 还要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任何形式的现代化, 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根基。城市越是现代化, 历史文化越显得重要。
特色是城市文化的生命, 一个没有特色文化的城市, 只具有躯壳, 却不具有灵魂。城市特色是人类聚居活动不断适应和改造自然特征的反映。城市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等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前提和基础。每个城市都应根据自身特点, 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目前, 在城市化建设中存在一种误区, 认为城市化就是盖洋房、建工厂, 结果是走遍一乡又一乡, 乡乡都是一个样, 处处都是水泥房, 城市化建设结构、布局、建筑雷同, 使得城市化建设失去了民族特色。特别是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旧城改造”运动, 决定性地改变了众多历史性城市的原有面貌,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千城一面, 功能趋同, 城市历史记忆消失, 城市精神缺失, 城市文化特色出现危机。原有的地方特色几乎被统一模式的建筑所代替, 地方个性逐渐淡化, 这势必造成经济上过重投入, 必然影响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 有人戏称为“城市化”惹的祸。“特色危机”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共性问题。要么千篇一律的“景观大道”、“城市广场”, 毫无特色的街区、“方盒子”建筑。要么西洋化, 洋城、洋街、洋房, 地地道道的欧化建筑。规划手法抄袭趋同现象十分普遍, 建筑设计刮起“欧陆风”, 致使一些独具特色的历史性城市和历史文化街区, 正在被杂乱无章的新建筑群所淹没。这种城市雷同现象极快地蔓延, 局面已刻不容缓, 以至于许多有识之士振臂高呼“城市拒绝克隆”, 应该说只注重眼前利益, 一味发展经济而造成的城市雷同, 集中反映了许多城市仍然维持着一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 城市化的质量不高。其结果只能是低水平、低质量、低品位的“城市化”。城市化发展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城市量化的指标, 更应是追求一个具有城市特色的价值观。塑造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 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 尊重城市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城市面貌不应当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 城市建设应持之以恒地继承当地历史文脉, 创造全球化时代独树一帜的城市风貌。城市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 是城市发展的精神动力。
城市化历史 篇5
第101号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经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9年5月2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09年6月2日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
(2009年5月21日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为了全面清理、甄别处理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强化土地资源管理,推进城市化进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我市实际,作如下决定:
一、市、区政府应当认真贯彻实施处理违法建筑的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全面摸底、区别情况、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甄别主体、宽严相济、依法处理、逐步解决的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工作。
二、本决定所称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以下简称违法建筑)是指:
(一)原村民非商品住宅超批准面积的违法建筑
(二)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的符合《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违法私房若干规定》和《深圳经济特区处理历史遗留生产经营性违法建筑若干规定》(以下简称‚两规‛)处理条件,尚未接受处理的违法建筑;
(三)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不符合‚两规‛处理条件的违法建筑;
(四)1999年3月5日之后至2004年10月28日之前所建的各类违法建筑;
(五)2004年10月28日之后至本决定实施之前所建的除经区政府批准复工或者同意建设外的各类违法建筑。
三、市政府应当对全市违法建筑进行全面普查,建立违法建筑台账和数据库,逐项列明建设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区位坐标、用地属性、建筑面积、建设时间、类别和用途等内容。
违法建筑普查工作应当在本决定实施之日起一年内完成。
进行普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四、违法建筑建设当事人或者管理人应当在本决定实施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普查工作要求向违法建筑所在街道办事处申报。
逾期不申报的,由街道办事处在建筑物所处社区、辖区主要公共场所以及市、区政府网站公告三个月;公告期满仍不申报的,由街道办事处临时管理,并在普查工作结束时,依法予以拆除或者没收。
五、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市政府应当区别其违法程度,根据本决定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的要求,分别采用确认产权、依法拆除或者没收、临时使用等方式,分期分批处理。
六、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符合确认产权条件的,适当照顾原村民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利益,在区分违法建筑和当事人不同情况的基础上予以处罚和补收地价款后,按规定办理初始登记,依法核发房地产证。
确认产权的条件、处罚和补收地价款的标准与程序、办理初始登记的条件与程序等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七、市政府应当对基本生态控制线进行优化和合理调整,然后根据本决定的基本原则,对占用基本生态控制线内用地的违法建筑,另行制定处理办法。
八、1999年3月5日之前所建的违法建筑,符合‚两规‛处理条件的,继续按照‚两规‛处理。其他违法建筑依照本决定处理,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九、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违法建筑应当依法拆除:
(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又不能整改消除的;
(二)非法占用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的国有土地,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不能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的;
(三)占用基本农田的;
(四)占用一级水源保护区用地的;
(五)占用公共道路、广场、绿地、高压供电走廊、公共设施和公益项目用地,压占地下管线或者其他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又不能采取措施加以改正的;
(六)其他依法应当拆除的情形。
具有上述
(三)、(四)、(五)情形之一的违法建筑,其建设行为发生在土地用途依法确定前的,拆除时应当予以适当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违法建筑应当依法没收:
(一)非法占用已完成征、转地补偿手续的国有土地,建筑物使用功能不违反城市规划,或者违反城市规划但可以采取改正措施加以利用的;
(二)超过区政府批准复工用地范围的工业及配套类违法建筑;
(三)其他依法应当没收的情形。
十一、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尚未按照本决定和相关规定处理前,可以允许有条件临时使用。
违法建筑建设当事人或者管理人需要临时使用的,应当向有关部门申请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检验;经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检验合格并符合地质安全条件的,可以按规定办理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房屋租赁的相关手续。申请临时使用的办理程序、使用期限等具体规定,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十二、对违法建筑拆迁的补偿和补贴,应当遵循尊重历史、公平合理、区别对待的原则,适当照顾原村民和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体现向守法合规者倾斜的精神。具体补偿和补贴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经处理确认产权的违法建筑,因实施城市规划、旧城(村)改造、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利益需要拆迁时,依法予以补偿。
经普查记录的违法建筑,除经处理确认产权或者未申报的外,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内或者位于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外但建设行为发生于农村城市化之前且由原村民或者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建的,依法拆迁时,给予适当补贴。
十三、原村民所建非商品住宅未超过‚两规‛最低控制标准的,在实施相关改造、拆迁时,应当给予政策优惠。具体办法由市政府另行制定。
十四、市、区政府应当积极推进旧城(村)、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工作,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和提升旧城(村)、旧工业区环境;积极支持、引导股份合作公司、基层社区组织加强对原村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
经市政府批准的旧城(村)、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范围内且规划部门核发《规划用地方案图》的违法建筑,依本决定办理普查记录后,按照市政府旧城(村)、旧工业区改造的有关规定处理。
十五、市政府应当强化土地资源管理,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大闲臵土地和土地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力度,完善土地监察制度,与普查工作同步完成全部原农村非农建设用地红线划定工作和转地补偿工作,明确用地性质和土地权属。
十六、有关违法建筑的建设时间、清理和处理情况,应当在违法建筑所处社区和市、区政府网站予以公示三个月,接受投诉和监督。
十七、有关当事人或者管理人申报违法建筑有弄虚作假情形的,责令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关当事人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执法人员执行公务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八、市、区政府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巡查力度,建立并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各级相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切实履行对违法建筑的日常监管责任,不得推诿塞责。
市、区政府应当创新违法建筑查处工作机制,整合行政资源、充实执法力量、明确工作责任,切实提高执行力。对抢建的违法建筑及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坚决予以拆除。
十九、市政府应当建立违法建筑清理和处理情况定期通报制度,并将本决定执行情况列入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以及相关单位和部门年度考核项目。
二十、有关单位和部门及其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记录、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检验、拆除或者没收、补偿和补贴以及日常监管等工作不力或者存在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违法情形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一、市、区人大常委会应当加强对本决定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市、区政府应当定期向市、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处理违法建筑、拆除抢建的违法建筑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的情况。
二十二、市政府应当自本决定施行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制定实施办法和配套措施。实施办法应当试点后再全面实施。
二十三、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尊重历史宽严相济处理违法建筑
——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华楠就《决定》答记者问
《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农村城市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的处理决定》今天全文向社会公布,正式生效实施。
这是一项新政策,它将坚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甄别主体、宽严相济、依法处理、逐步解决的原则,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通过确权、拆除、没收、临时使用等方式处理历史遗留违法建筑。
这部法规性文件在出台前后广受关注。昨天,记者就《决定》制定的背景、制定过程和核心内容等方面采访了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华楠。
出台《决定》是深圳长远发展需要
问:请问《决定》是在什么背景下制定的?
城市化历史 篇6
现阶段对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多集中在建筑和空间属性上,对城市更新中遇到的问题从城市整体尺度和各个要素的有机联系研究较少,对城市更新中的整体保护和动态发展模式概念思考不多。城市历史景观(HUL,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是一种整体保护方法论,为城市更新提供了一种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可持续思路。
一、城市历史景观是城市更新中的可持续方法
(一) 城市历史景观内涵
2011年11月10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大会一致通过并采纳了《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建议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35年来第一次颁布关于历史环境的法律”。城市历史景观关注全球范围内快速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诸如环境质量恶化、社区活力丧失和城市宜居性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城市历史景观认为城市是文化和自然价值在历史上的层积(Historic Layering)。任何具有该城市特征和质量的地区都应该进行保护,而非局限于原有的“历史中心区”和“建筑群”的范畴。这种保护不是单一的保护,是在整体保护框架下的发展式保护,兼具保护和发展。
(二)城市历史景观在城市更新中的可持续体现
1.整体保护
传统的城市更新思路对老城区的保护也倾注了心血,但关注点常集中在已经贴上“权威标签”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上。建筑组群、历史街区或旧城往往被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城市历史文化遗存点联系被切断,城市肌理破碎化。城市历史景观非常强调更新前的保护,这种保护不仅针对那些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城市要素,而且任何能代表城市持续性发展的景观要素均被纳入被保护的范畴,强调点、线、面的联系,完整性成为根本出发点。这种整体保护模式强化了传统社区的有机联系,为城市更新尤其是老城区更新后的高效空间和强大城市活力奠定了基础,是高质量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战略。
2.多元素协调共生
城市历史景观认为城市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只强调建筑等物质要素是不足以进行生态协调发展的。对于保护的要素既包括传统关注的建筑实体,也包括与之相关联的地形地貌、水文植物等自然环境;既包括土地使用、空间肌理和建筑形制等有形的物质文化建构,也包括生活习俗、历史传统、文化氛围等无形的文化礼制和区域价值概括。这些已经存在的要素和即将新建的要素建立生态协调关系,共同存在于更新后的城市系统中,共同向着顺应系统动态的方向发展,共同维系着城市的原真性和完整性。
3.动态发展
城市历史景观把自然生态系统、非物质社会、经济和文化系统整体纳入城市发展,谋求城市发展中可持续的人地关系。城市历史景观立足于发展,追寻的是保护和发展共存的模式,城市的整体保护和多元素的协调发展是为了给更新后的城市带来更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种尊重城市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更新方法是一种非常智慧型的城市更新模式。
二、基于城市历史景观视角下的城市更新发展策略
本文重点研究较有城市代表性的区域,包括历史核心区、自然生态区、工业用地区和其他区域,保护和发展并重是城市历史景观概念提供的有效思路。
(一)历史核心区
该区域集中在老城区,是城市经济繁荣、衰落及创新的生动记录,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历史街道、典型城市肌理、地域特色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等,具有无可估量的可持续价值。我国多施行的方法是将原有居民迁出被保护的区域,使得该区域处于孤立的“博物馆”状态,或处于破败状态,或完全被拆除,或采用了复古建设,既增加了拆迁安置的难度又毁坏了地区特色。从城市历史景观的角度出发,该区域更新具体策略如下:
1.保护方式
对待“文物级”的历史遗产,可采用重点保护,形成历史景点,并和其他历史景点建立有效的联系通道,形成片区;对于历史街区,可鼓励原有居民继续生活在其中,对保持传统手工艺和商业活动的居民点进行鼓励和特色化经营引导,增加延续的城市公共空间和绿色场地,重新恢复居住功能和商业功能,重塑地区吸引力。
2.旅游与居住的平衡
随着全球文化旅游的盛行,城市的历史地区已成为人们体验地域特色生活和文化的目的地,旅游成为城市更新的新目标。但是若将旅游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更新目标,需要大量旅游维护资金,在旅游淡季时该地区会失去活力;重点应该放在对该地区居住和商业的文化恢复上,以此带动旅游产业,做到旅游和居住的平衡,是维系该地区活力的最佳方式。
(二)自然生态区
这里的自然生态区指的是包含水体、河岸、植被和地形地貌等在内的区域,包括自然存在或者人工营造的环境。如在我国多数历史文化名城保存完好的护城河及贯穿多个城市的京杭大运河等人工资源;自然资源如南京的紫金山、杭州的西湖等;还有一些逐渐演变成为富含多种生物群落的宗地;此外,城市中拥有较长生长年龄的单株植物也应予以重点保护。具体策略如下:
1.资源的保护模式
城市中的自然资源非常罕见,一旦毁坏即很难恢复。现阶段我国城市建设中对自然生态资源仍未普遍重视,仍大范围存在诸如填河建房、砍伐大树或河岸带硬质化等破坏原有自然环境的现象。对待这些资源应该首先进行整体保护,即不仅保护其自然要素本身,对要素所在的关联环境也要进行保护,形成生态要求下的能进行自然进程的生态区域。
2.人工控制下的动态进程
代表场地特征的自然要素要进行完全保护;附属或者处于损坏中的要素要加以修葺;对于自然生态区发生的事件、空间要加以保留和改造,使之融合在整个场地中,彰显场地特质。人工控制是为了场地向着目标方向发展,杭州西湖风景区的成功建设可为范例。
(三)旧工业和旧基础设施区
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改造。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北京的798艺术工厂、上海滨江创意园和上海老码头广场改造等。城市历史景观角度下的更新策略如下:
1.元素的保护
工业厂房、管道、烟囱、铁轨、船只、码头等这些遗留下来的建筑和设施是旧工业区和旧基础设施区的代表符号,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的繁华。保护具有地标意义的重要元素是进行该区域更新的首要考虑要素。工业建筑的结构、材料和布局方式较为灵活,可选择性地保留一些重要建筑的外在和主要结构,重新置换其内部使用功能,如北京798、上海滨江创意园、南京红山创意产业园中被完全或者部分保留下来加以改造利用的的工业建筑,充满了工业艺术气息;对于旧基础设施用地内诸如码头、铁轨等要素,也要进行多角度保护,使其成为场地内的文化设施,在此基础上完成新功能的更新,如广州中山岐江公园里被保留下来的铁轨和机械设施。
2.产业的引入
产业引入是完成功能置换的有效方式。对旧工业用地内功能置换,包括引入创意文化产业和举办大型文化项目。创意文化产业包括绘画、礼品、手工制作、餐饮等,以此为依托,融合休闲、办公和文化展览等,在激活经济的同时丰富了城市文化氛围,如北京798被改作展览空间和办公空间,上海滨江创意园被用作标志和入口空间,南京红山创意产业园现为艺术创作空间。营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旧基础设施用地实现功能置换的有效方式,城市公园、亲水环境、慢行系统等都是增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可持续性模式,如广州中山歧江公园中保留下来的设施作为城市公园的标志性元素,趣味性十足。相对于千篇一律的城市空间,这些具有场所文脉的空间更具有归属感和活力,既服务了城市居民,同时又能极大地吸引各地游客。
(四)区域间的融合
从城市整体尺度考虑,历史核心区、自然生态区、旧工业和旧基础设施用地区常有交叉,对于该综合区域的更新要采取综合的方法,找到文化、居住、产业、生态的结合点,提倡土地混合使用,实现地区的最优化更新。对于没有交叉的区域,在实现了各个特色区域的可持续更新后,建立区域联系通道,如在历史核心区和自然生态区建立历史自然通道,在旧工业、基础设施用地区和自然生态区建立工业历史连廊等,实现区域间的联系,充分激活整个老城区的活力,并形成能辐射新城区的能量。
城市历史景观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在详尽的调查基础上明确现有城市景观的“层积”价值,确定必须保留的城市景观,然后制定可持续的城市建设方法,将被保护的区域整体纳入城市的动态发展方向,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城市更新途径。国家政策和规范的大力支持非常重要,政策结合专业知识将会是非常强大的力量。此外,在城市更新中还应该发挥公众的力量,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这将极大提高城市更新进程和更新后的居住活力。尽管现状潜藏着危机,但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思考与改进,更新后的中国城市将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王澍.我们需要一种重新进入自然的哲学[J].世界建筑,2012(05):21.
[2]韩峰.探索前行中的文化景观[J].中国园林,2012,28(05):6.
[3]UNESCO.Recommendation on the Historic Urban Landscape.http://whc.unesco.org/en/activities/638/,2011.11.
[4]郑颖、杨昌鸣.城市历史景观的启示——从“历史城区保护”到“城市发展框架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华中建筑,2012,12(8):41.
[5]张松、镇雪锋.历史性城市景观——一条通向城市保护的新路径[J].同济大学学报,2011,22(3):32.
[6]罗·范·奥尔斯、韩锋、王溪.《城市历史景观的概念及其与文化景观的联系》[J].中国园林,2012(05):17.
城市化历史 篇7
1 珠三角区域城市化的历史特征
1.1 区域城市化的两个阶段
珠三角是传统农业发达地区, 但是改革开放之前, 依靠农业发展的乡村城市化发展十分缓慢, 因为传统农业依赖农民个人经验积累的发展模式十分局限, 而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城市的技术和科技人才的支持。珠三角地区大规模城市化始于改革开放后, 从区域城市化的空间发展特征和人口转移特征分析,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至今, 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乡村城市化阶段和中心城市的扩张阶段。乡村城市化阶段是国家政策和区域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 时间划分大致从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香港产业基本转移完毕为止, 这个阶段是珠三角地区充分利用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 在深圳改革开放的示范引领下, 充分利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要求, 对外吸纳香港和国际市场的产业和资本, 对内吸引低价劳工和技术人才, 形成外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化发展, 走出一条乡村工业化的城市化路径, 典型的城市是东莞、中山、顺德和南海, 在90年代被称为广东四小虎。到90年代中期, 珠三角乡村城市化的方式是依靠外部推动力而达到城市化的, 这个阶段城市化的空间特征是乡村空间形态的城市化, 表现为农村耕地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 形成村庄与工业商业的混合区, 但是城乡二元社会的结构关系没有改变, 行政体制和管理机制没有改变, 农民的身份也没有改变。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 利用土地制度的缺陷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许多农村经济由种粮食和经济作物, 改为“种房子”, 农民成为以收租为主要收入的食利阶层, 比较同时期城市居民社会福利的消减和市场化, 本地农民身份拥有更好的经济保障水平, 加之在计划生育政策上农村户口更具吸引力, 农民更愿意保留农村户口而不愿意转移为城市户口。概括而言, 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乡村是经济城市化与农民身份的强化、非城市化而产生矛盾, 在物质形态上突出的表现为空间形态与社会形态的不协调, 即“非城非乡”的空间特征。
尽管广州是1984年以来内地14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城市的其中之一, 但直到1992年春天邓小平南巡之前, 城市的改革开放始终是在计划经济框架下的改良, 资金、技术和人口都在政府的计划管制范围。直到1993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战略方向之后, 才真正激发城市的潜力。深圳特区政策的普适化后, 区域城市进入以广州、深圳、佛山为核心的大城市扩张阶段, 在空间形态上表现为城市蔓延和郊区化进程加速, 由于大城市的迅速发展扩张, 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被大城市吞并, 成为城中村, 比如90年代广州向东发展与珠江新城建设导致猎德、冼村、石牌等村庄变成著名的城中村。城市郊区的发展带动周边农村的城市化, 比如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设、花都中国汽车城的建立等, 大量村庄被拆除, 使花都迅速完成城市化的过程。这个时期珠三角乡村城市化是城市扩张的结果, 表现为城市对乡村的侵蚀。同时21世纪初房地产业的发展加剧了大城市扩张的趋势, 在区域经济的带动下, 大城市的扩张不是重复乡村城市化的工业扩张方式, 而是利用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医疗教育资源, 通过市场化的提供住房的方式吸纳区域富裕人群, 形成房地产推动的城市化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一方面是资本裹挟不平等的征地拆迁政策, 强行剥夺郊区农民的土地权益, 导致失地农民增多并引起一系列城市社会问题;另一方面富裕人群在城市的快速聚集导致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短缺和城市贫富分化的加剧。大城市扩张的“征农地留村庄”的发展方式遗留大量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
1.2 乡村规划工具的失效
纵观历史发展, 珠三角城市化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乡村城市化问题, 就规划引导和干预乡村发展的效力而言, 第一阶段的区域城市化是由于乡村规划的缺失导致乡村无序发展的状态;第二阶段的区域城市化是基于城市本位的规划思想, 误用了规划工具, 用城市规划工具解决乡村问题。乡村规划的工具在应对城市化中明显出现不足, 乡村没有一套有效的规划工具及策略能很好的应对乡村城市化的问题。珠三角的乡村城市化过程中呈现三个阶段和三种类型, 第一是处于偏远地带的村庄呈现整体性衰退的现象:农村呈现空巢化, 住宅与农村公共设施、基础设施残破不堪, 缺乏公共组织、没有经济基础, 乡村的卫生环境和社会环境无人治理。第二是城市近郊的乡村繁荣与衰落并存:一方面农地被征用, 农业种植经济衰落, 土地与物业出租, 商业与服务业的繁荣;另一方面是村民住宅扩建、改建为出租屋, 部分村民迁出村庄而导致地域性的乡村社会的解体, 外来低收入人群、临时居住人群的迁入形成类似贫民窟式的城市贫民社区。第三是城市化的乡村演变成“城中村”, 杂乱无章的建筑空间形态和非常恶劣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城市的疮疤和社会的毒瘤;虽然有历史与文化延续层面的价值, 但并不意味着“城中村”是乡村发展的理想目标。乡村发展的这三种状态和发展类型均不是乡村发展的理想状态。
2 新型城市化与乡村城市化的策略
2011年, 珠三角城市化水平超过80%, 广州城市化水平超过70%, 珠三角已经成为城市化地区, 就区域城市化的空间维度而言, 展望珠三角城市化的终极状态, 珠三角广袤的地区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没有农业和乡村的彻底的城市化地区, 即发展成为一个类似香港、新加坡的城市地区?显然, 目前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依据广州市总体规划, 可以预见和肯定的是至少未来20年在广州市域仍然规划保留有8.57万公顷的农田;就番禺区而言, 现状总用地为7.87万公顷, 其中城市建设用地1.89万公顷, 占24.06%;耕地2.11万公顷, 占26.86%, 农村人口45.45万人;城乡并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局面。新型城市化无法脱离现状条件, 无法割裂历史发展的惯性和摆脱发展路径的依赖, 在这个意义上,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区别于历史发展的模式, 基于乡村发展的历史问题, 可以将城市化的视野焦点从城市转向乡村, 探索乡村城市化的新途径。
2.1 城市化区域乡村的价值与乡村规划的目标
传统的乡村地区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空间单元, 突出的特征是维持农业发展的经济价值;而城市化区域的乡村则具有多重价值, 乡村的绿色开敞空间对城市而言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娱乐的双重价值, 村庄的历史建筑和聚落形态凝聚几百年的历史与文化, 对于乡土中国的城市而言, 乡村是城市文化的根源。城市化地区乡村发展的主要威胁是城市扩张对乡村的侵蚀, 是乡村消亡的威胁, 出于区域整体利益的考虑, 乡村规划的目标不是乡村城市化问题, 而是乡村保护问题, 应当显现乡村的多重价值。
城市化区域的乡村规划实质不是发展规划, 而是保护规划, 是挖掘和显现乡村的生态环境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不是乡村和村民的内在需求, 而是城市的需求, 是城市利益的反映, 因而, 城市化地区的乡村应当纳入城市规划统筹考虑, 将乡村等同于城市公园和生态基础设施, 或城市历史文化的公共设施, 乡村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2.2 乡村规划的策略
2.2.1 保留乡村自然环境
村庄广袤的自然环境是乡村最独特也是区别于城市的特征, 保留这些乡村原有的资源, 就是保留人与自然生物之间紧密不可分的共生共存关系, 乡村规划提倡尊重自然, 和谐共生的价值, 因此在乡村逐渐城市化的过程中, 应当有效保留乡村自然特征, 并在规划中使之成为城市绿化系统的一部分, 增加城市绿地的多样性。同时, 根据这些自然山水的特性, 适当的加以改造, 合理增加可达性和观赏性, 乡村将来完全城市化后, 这些景观也会融入城市, 不仅仅是为一个乡村社区提供服务, 还要成为城市居民共同享受的资源。足够的绿地开敞空间, 避免乡村社区的用地完全转化为建设用地, 而出现“城中村”的社区环境恶化、建筑密度过高等不良现象。
2.2.2 保存乡村农田环境
农田是乡村社区最重要的物质形式, 珠三角内有大量的农业田地, 是否要将所有的乡村用地完全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是很值得思考的。农田不仅有农业生产的功能, 还提供了生态绿地、休闲等功能, 这是城市所缺乏和提倡保护的, 乡村发展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转化为建设用地还是保留生态用地的问题, 具有生态价值的用地如农田等环境应该保存, 同时通过其他城市区域的经济价值对农地进行补贴, 不是作为农业生产用途, 也不是开发建设, 而是作为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存在, 对农民进行的生态补偿应能达到使其不依赖农田而维持生活, 从而将农田作为生态功能保存下来, 达到维护环境与生态的目的。
2.2.3 保持和强化乡村文化
因为缺乏对文化保护的认识, 乡村文化的流失成为了乡村问题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同时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了“同质化”趋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并非不能相融, 城市化大背景促进了两者交流与融合。一方面, 乡村文化进入城市, 与城市文化汇流, 乡村文化会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增加新的内容、新的内涵;另一方面, 城市文化是多种文化互相吸收、融化、调和的结果, 具有多元化的特性, 乡村文化的特征融入城市也让城市文化更加多样化。乡村规划是促进文化相融的媒介, 可以缓慢的促使传统乡村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有机的结合。
3 结语
在过去30年中, 珠三角的城市化既是一个乡村城市化的过程, 如东莞和中山的发展;也是城市发展不断侵蚀乡村的扩张过程, 如广州等大城市的扩张。乡村规划的工具失效导致珠三角乡村呈现三种发展状态, 都不是乡村发展的理想状态。城市化区域的乡村规划目标应该是保护而非发展, 保护乡村生态、农业用地和乡村文化, 城市区域的乡村必然要与城市发展融合, 但是存在多种发展和融合的途径, 以保护的方式使乡村以小尺度更新的方式逐步城市化, 在城市中保留乡村的特征与痕迹, 而不是被消灭;通过将乡村的自然山水、田园土地转化为城市公园的方式保留村落的自然格局;通过对农地补贴的方式, 保留农田的生态作用;通过保留历史场所, 延续文化特征。我们希望给城市化区域的乡村提供更多发展目标、途径以及手段, 使乡村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选择更可持续的方式, 走出一条新型城市化之路。
参考文献
[1]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2.
[2]袁中友, 杜继丰.珠江三角洲地区2008-2020年耕地资源供需态势及对策分析[J].特区经济, 2012 (1) :30-33.
[3]江彩霞.广州城乡差距及主要城市比较[J].社会科学家, 2012 (S1) :55-57.
城市化历史 篇8
1.1 城市化的定义
城市化, 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是指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起一系列经济社会变化的过程, 其实质是经济、社会和空间结构的变迁。从经济结构变迁看, 城市化过程是农业活动逐步向非农业活动转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从社会结构变迁看, 城市化是农村人口逐步转变为城镇人口以及城镇文化与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向农村扩散的过程;从空间结构变迁看, 城市化是各种生产要素和产业活动向城镇地区聚集以及聚集后的再分散过程。
1.2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提出和不断发展, 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呈现“井喷式”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 截止2013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3.7%。
2 历史街区的概念与发展现状
2.1 历史街区的概念
“历史街区”自1933年8月《雅典宪章》首次提出以来, 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研究。
1987年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华盛顿通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 (又称《华盛顿宪章》) 提出“历史城区” (historic urban areas) 的概念, 并将其定义为:“不论大小, 包括城市、镇、历史中心区和居住区, 也包括其自然和人造的环境。……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 而且体现了城镇传统文化的价值”。历史街区中应该保护的内容是: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 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格、材料、建筑装饰等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地段的历史功能和作用。
1986年, 我国正式提“历史街区”的概念:“作为历史文化名城, 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 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 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 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其基础是建设部于1985年提出的“历史性传统街区”。2002年10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正式将历史街区列入不可移动文物范畴, 在第十四条中具体规定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 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街区、村镇, 并报国务院备案。
2.2 我国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现状
中华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孕育出大批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人类活动聚居点。这些聚居点的规模有大有小, 却都凝聚了中华民族精湛的建筑技艺和难忘的历史记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这些历史文化符号正逐渐淡出现代人的视野。
从历代对古建筑的恢复重建案例中不难看出, 中国历史文物保护的理念由来已久。而现代历史建筑和街区保护思想的开拓者首推梁思成先生。其思想的集中体现便是1951年初提出的“梁成方案”这是我国近现代历史街区保护思想萌芽的代表。
1982年2月, 为保护那些曾经是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运动和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迹免受破坏, “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从行政区划看, 历史文化名城并非一定是“市”, 也可能是“县”或“区”。
2008年国家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而各省市也先后制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 逐步开展了对具有历史文化的地区的保护与开发。至此, 我国的历史地区保护实现全国范围的覆盖与实施。
3 三台县南城门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3.1 三台县南城门历史街区概况
3.1.1 区位关系
三台县隶属绵阳市,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涪江中游地区、绵阳市东南部。南城门历史街区位于三台县潼川府城中南部边缘、紧邻涪江, 核心保护区面积约为3.92公顷。
3.1.2 现状空间格局
三台潼川古城以“一横 (方家街、皂角城巷) 、一纵 (下南街、南外街) 、一环 (环城路) ”的道路为主要骨架。除下南街已拓宽改造外, 其余四街基本保留原貌。
3.1.3 历史文化
三台至今已有2200年历史。潼川即目前县城所在地, 春秋战国时为郪王国辖地, 自南朝刘宋置北伍城县为新城郡治所以来, 一直是州、府、路治所, 是古蜀第二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因唐宋时此地为蚕丝织造中心, 与长安、汴梁等大都会商贾往来频繁, 街巷两旁的民居院落受北方建筑营造法式影响较多, 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工艺精湛。
3.2 历史街区保护现状
在《历史文化名城三台传统建筑保护现状调研》中调查统计了该地区143件建筑。对屋顶形式、建筑结构形式、建筑层数进行分析, 该地区的传统建筑都占到了总建筑数量的80%以上, 较好保留传统传统空间肌理。
同时调查中还对建筑质量和风貌作了客观专业的统计评价, 70%以上的建筑保留较完好, 其具体统计数据如下:
总体来看, 历史街区内建筑保存情况较为完好, 且因其紧邻三台县南城门, 保护和开发价值相对较高。
数据来源:《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传统建筑保护现状调研》
4 三台县南门历史街区保护现状与更新建议
4.1 现状问题分析
经过对三台县城南城门历史街区的调查与分析, 发现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居住人群影响保护。该地区居住人群以中老人为主, 年轻人和其他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群都已搬离, 致使传统建筑得不到日常应有的维护, 影响其保存。 (2) 建筑风貌遭到破坏。该地区多为传统木构造建筑, 易受自然环境影响, 有效保存年限较短, 加之其他多种因素影响, 多数建筑的各部分构件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破损。 (3) 街区内部环境较差。该地区基本保留原有格局, 部分地段建筑密度较大, 内部日照、采光和通风不足, 加之使用者对建筑的改、扩建, 导致整体内部环境较差。 (4) 基础设施有待完善。该地区年代久远, 建筑密度较大、通道狭长且消防设施配备不足, 存在极大火灾隐患;街区内部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等配备不足, 卫生条件较差;街道基本无绿化, 整体环境质量偏低。
4.2 更新建议
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 笔者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对于年久失修的传统历史建筑单体, 首先要对建筑的糟朽建筑进行维修加固, 保证其安全性。 (2) 对已用现代材料加固的建筑, 应统一进行风貌改造, 尽可能与历史建筑整体风格协调统一。 (3) 完善消防、环卫等基础配套设施, 增加空间绿化, 提升环境品质, 使之满足现代生活需要, 吸引人群聚集。 (4) 政府制定改造标准和鼓励政策, 拓宽融资渠道, 实现“政府鼓励-社会参与-群众监督”三方合作的保护开发模式, 支持居民改善居住环境。 (5) 应在现有规划的指导下, 制订相应修建性保护规划, 从专业角度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开发。
5 总结
三台县南城门历史街区可视为我国大部分传统历史街区保护现状的一个缩影。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台的南城门历史街区中的建筑历史悠久、结构完整、风貌协调, 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 在自然与社会多重因素的作用下, 街区历史特色和文化氛围正逐渐消失, 对其的保护与开发工作迫在眉睫。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历史街区在空间风貌和功能使用上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城市生活的需要, 但因其保留了传统的城市肌理、建筑技艺和城市生产生活文化, 故对历史街区实行有效的保护与更新以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显得日益重要和迫切。本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角度阐述城市化、历史街区的定义与发展现状, 并以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南城门历史街区现状调研资料为基础, 探讨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出路。
关键词:城市化,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
参考文献
[1]西南科技大学.历史文化名城三台县传统建筑保护现状调研.绵阳:西南科技大学, 2015.4.
[2]宋盈.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3.5.
[3]王耀兴.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探索[D].重庆:重庆大学, 2007.4.
城市化历史 篇9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设计,城市文脉
城市综合体的不断发展为建筑师带来新的挑战。城市综合体设计应具备合理的功能配比、优化的交通体系、舒适的空间尺度以及良好的景观设计等因素。简言之,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需要全面考虑, 共同协调。综合体位于城市之中, 需要与城市文脉相协同作用, 共同营造城市建筑文化。
1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要点
1.1 合理的功能配比
城市综合体可以结合商业、商务、酒店等功能于一体, 在设计前期需结合场地周围的实际调研来综合考虑场地周围的人群分布情况、交通车流量、城市商业文化中心分布来进行功能的合理配比。
(1) 商业。城市综合体中的商业部分需要结合周围的实际人群进行设计, 按照周围的生活的居民数量进行商业部分的面积分配。商业部分适当的对外开设出入口有利于建筑消防, 同时也能增加建筑的使用率。
(2) 办公。在城市综合体中, 商业功能需要结合所在城市进行设计, 商业功能与城市开放程度相关, 需要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进行合理的功能分配。
(3) 酒店。这一大功能区主要针对的是城市中的流动人口, 为其提供住宿的方便。在城市综合体设计中, 酒店的设计需要特殊考虑, 因为其服务的特殊性, 需要24小时提供服务,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需要精心布局。
1.2 优化的交通体系
交通体系作为城市综合体的骨架部分, 是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交通有两个层面的设计内涵。
(1) 内部交通。首先是针对于建筑内部的交通来说, 在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 经常会涉及到地下空间, 半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三部分, 竖向交通空间就此形成。然后通过内部具体的功能空间来设计交通, 保障建筑内部的流线不交叉, 以及建筑内部的防火疏散安全。
(2) 辅助城市交通。针对城市交通来说, 可以在城市综合体的交通设计部分引入城市交通, 这样对于缓解城市道路压力与保障行人安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也更加完善了城市综合体的辅助交通功能。很多城市综合体都联系着城市交通, 例如地铁等。
1.3 合理的空间形态与空间尺度
城市综合体的空间形态受平面设计影响, 在平面设计当中, 城市综合体需要解决竖向功能分布的这样一个问题, 综合体中所有的矛盾不仅仅需要调整平面功能来解决, 更需要与空间形态相结合, 二者协同解决一定的问题。
城市综合体应该彰显城市的特性, 突出其核心地位。但就空间尺度而言也应该结合基地周围的环境与建筑进行设计, 要符合周围的环境特点, 不能过分的夸大。
1.4 景观配置
环境心理学影响着建筑环境设计。综合体周围的一草一木, 一椅一凳都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 为建设舒服的城市环境做出一定的努力。景观配置应该结合当地的植物资源, 尽量将更多的绿地“还给”自然。
1.5 科学技术手段
城市综合体的设计应该结合当下流行的一些节能策略进行设计, 同时也要注意在设计时不能一味的追求绿色技术手段, 应该在设计之初加大对绿色的思考, 不能单纯的通过技术去实现节能减排。
2 城市文脉与城市综合体设计
城市中的建筑蕴藏着城市建筑文化与城市特点, 国外的很多城市中, 建筑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城市印象, 或古老, 或新奇。城市综合体设计应该演绎城市特质。
例如, 近代以来, 辽宁先后被沙俄、日本等国家占领, 在建筑文化上存留很多遗迹, 有的特点已然成为当地建筑文化的基本特点。据2011年一项普查显示, 辽宁省内14个城市现存有2900余处近现代建筑, 他们记录了辽宁省近代以来的建筑文化。以鞍山为例, 鞍山现存很多近代建筑, 伴随时代的发展, 设计师不应该只顾一味的向前发展, 更应该结合历史去分析建筑。随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鞍山建筑文化的发展, 鞍山市内近代建筑研究的问题正逐步被提上日程, 这将会给城市建筑文化传承带来一次改变与整合。我们在发展当下的同时, 也要时刻注意当下的建筑设计千篇一律, 而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 从近代建筑中提炼鞍山特有的建筑文化, 用于之后的建筑设计之中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旨在打造每个城市的的特点与风格, 人类技术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理念不断发展、施工技术在不断变得更先进, 做到真正的返璞归真, 永久传承。
2.1 提取古老建筑经典元素, 重构现代商业综合体
城市中的历史建筑, 存在着明显的特点, 很多都是古典建筑时期留下的经典建筑语言, 在当今的设计中应该抓住历史建筑的经典元素, 合理的运用到商业综合体的设计中, 这样能够更好的做出符合城市文脉的建筑。这并不意味着建筑中的折衷主义, 设计师在提取元素的时候应该符合建筑性格, 而不是千篇一律、不经过思考的运用到设计当中。城市综合体的设计中, 更加注重的是整体与协调, 在权衡之后保留原有经典的建筑语言, 能更好的彰显城市魅力。
2.2 简化古老建筑结构构件, 整合现代商业综合体
历史遗留建筑值得我们采纳的不仅仅是建筑造型语言, 更多的是结构构件方面的经验。例如中国古建筑中的结构构件就很值得被转化利用, 当下的综合体结构多数采用现代的结构形式, 从古建筑中截取某一部分构件, 加以设计简化并且运用到设计当中去, 这样可以更好的塑造建筑结构。
3 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整合多种因素, 并且加以运用。在设计当中应该不仅仅体现着综合体设计的先进性, 更应该体现着城市文脉特质。城市综合体正如城市的缩影, 所以设计时应该更加加以重视, 多考虑, 多研究, 多方面作用协同完成设计。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 陈朝晖, 邓华译.城市形态[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3.
[2]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J].建筑学报, 2007.6.
[3]吴明伟.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4]陈钢, 原伟.城市综合体的设计模式探讨[J].建筑学报, 2006.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重绘 篇10
城市的扩张, 更新和重构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在城市扩张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个我们必须挣脱的障碍, 那就是城市的边界。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进程中, 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城市边界与城市发展严重脱节, 本是城市魅力所在城市空间退变为城市发展的束缚。传统的边界空间, 如工业区、铁路高架桥、码头、江堤水岸等城市交通或者功能节点, 成为失落的空间。
城市边界空间对于每一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意义, 是一个城市历史的纪念, 亦是城市发展的空间轨迹。
2.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概念和意义
2.1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概念
“边界”在《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这本书中的解释为:“用以限定每个面或区域的性质和范围, 显示其明确的意象的一种线性成分, 如海岸、江边、铁路、城墙、围墙等, 有时也用来区分两个不同的面或区域。”
在凯文·林奇 (Kevin Lynch) 的《城市意象》中, 边界可把一区域和其他区域相隔离, 也可把沿线两边有关地区连接起来。因此边界并非单一的隔绝功能, 他更强调边界空间的连接作用。
边界是认识空间的起点。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 当其无, 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 当其无, 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 当其无, 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我们日常生活所处的空间, 都是中空的。我们所感知的, 只是空间的界限或者边界。
空间的边界有很多种形式, 墙作为边界是最常见的形式, 无论中外, 古代的城市都有一圈高高的城墙, 有的甚至还不止一圈城墙, 形成内城和外城。墙作为边界, 一方面给内部的人以心理层面的安慰, 另一方面对外人而言, 也形成阻吓的效果, 例如柏林墙。但随着战争手段的发展, 城墙的防御功能逐渐消失, 人们已经不再考虑以城墙来实现防守目的, 新兴城市都告别了城墙, 甚至一些老城因为交通的原因把城墙拆除。但墙始终作为一座城市一种文化符号和空间认知的存在。
2.2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意义
城市的边界形式多样。古时候中国的城市都有护城河和城墙作为其边界。而当代中国的城市这些历史边界都已经面目全非甚至完全消失了。新形式的城市边界的出现和更替更为迅速。铁路、高速公路、工业产业区等城市系统, 在建设初期都是选择在城市外围。然而, 由于城市的极速扩张, 铁路和高速公路以及工业产业区慢慢地被纳入到了城市市区之中, 这就带来了城市发展的阵痛, 具有特殊意义。
(1) 历史意义。城市历史边界是一个城市在特定阶段的发展范围或者行政区划范围。在封建社会是由护城河或者城墙所组成。在当代社会则由铁轨, 高速公路或者工业区组成。不论是在封建社会或者当代社会, 城市边界都代表着特定历史时期城市的记忆。城市边界不仅仅是回忆的载体, 更多的是我们研究和考察一个时代的人文风貌, 技术工艺, 宗教思想等的最佳途径。
(2) 艺术价值。城市历史边界空间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封建社会时期, 城墙往往是一个城市建筑风格的体现。而在当代社会,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也被破坏无几, 最终剩下的建筑也大部分存在于城市边界。因为这些地方都是情况复杂, 所以抵抗性比较强, 物质结构稳定性高。城市边界空间成为了特殊时期的艺术风格的活化石。
(3) 文化价值。城市历史边界空间是整个城市不同阶层的大熔炉。在这里能找到流浪者, 能找到小商贩, 能找到艺术家。城市边界空间的街巷、建筑、市场等都是城市文化的积淀。研究一个城市的文化, 最主要的是研究一个完整的群体, 而城市边界空间就是这个完整群体聚居的空间。
3.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形成内因及特点
3.1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特点
在人们的感官条件下, 对城市边界的感知常常停留在那些具象的、有实体形态的边界之上, 也就是前面说到的狭义的城市边界。但是城市历史边界空间并不仅是简单的线性要素, 城市历史边界具有与城市空间在空间认知方面有显著的区别。
(1) 形态特征。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具有整体是环形, 局部断裂的特征。从城市整体范围来看, 城市边界空间是类似环形的线状空间, 这个空间体现了城市的辐射范围或者城市在一定时间区域内将要发展覆盖的空间范围。从城市片区来看, 城市边界历史空间又是局部断裂的。一座城市的发展, 在整体上是一个摊大饼的不断扩张的模式, 在局部又是一种多核心辐射的趋势。这一特征同城市的发展特征相契合。
(2) 空间特点。城市历史边界空间同城中村有一定的类似。城中村的空间特点一般为建筑密度高, 城市路网凌乱, 建筑呈现不同程度的衰败甚至可能发生危险和事故。然而城市边界空间的路网却是十分清晰的。这是因为在历史时期城市边界空间起到了城市外围路网的作用。城市边界空间具有较高的密度, 但是城市肌理却清晰可辨。
(3) 社会特点。城市边界空间是一种边界空间, 也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空间相交汇的区域。就必然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经济上的不同阶层, 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职业、教育等各方面都具有差别的人可能聚居于此。在城市更新中, 原住民的迁出和新住民的迁入频繁发生, 城市边界空间权属模糊也给城市生活带来了巨大问题。
3.2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形成内因
城市历史边界的形成是一个由模糊到明显再到模糊的循环。在城市形成初期, 城市边界并不存在, 但是由于城市居民聚居对于自然环境的选择, 加上其他思想影响因素的干预, 人类聚居变为有一定规律的选择行为, 最后在漫长的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 形成了城市边界。
具体来说城市边界的形成有以下几种推动力。
(1) 自然环境因素。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最初形式往往是自然地域的阻隔。如山川、河流、湖泊和沙漠等不适合人类聚居的地方, 或者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人类无法逾越和战胜的自然环境。
(2) 人文传统因素。传统文化对于城市边界巨大的影响力。周礼《考工记》有记载古人对于城市规划的理解:“匠人营国。方九里, 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 经涂九轨。左祖右社, 面朝后市, 市朝一夫。”中国城市多象天法地, 中国古城多见龟城等。对于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地区, 城市营造有极强的宗教性质。
(3) 历史事件因素。历史事件的发生会改变城市边界。例如冷战时期德国的柏林墙, 就是在战争中两种势力对峙所形成的城市边界;而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城则是一种巨型的城市边界。
4 .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重绘策略
4.1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是一个城市最为活跃的地方, 同时也是一座城市最为敏感的部分。在这一个区域内, 两边总是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一方面体现了城市边界区域的特点, 但是这种空间差异变异为一种生活品质差异。在城市历史边界空间, 区域缺少基础设施, 区域环境较差。但是该区域却是一个低价便宜, 同时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密集的区域, 换言之是一个开发成本较低, 但是开发门槛较高的区域。随着城市发展的加快,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与城市的脱节越来越大,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成为亟须规划引导和更新借入的区域。城市历史边界空间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 环境恶化。城市历史边界空间在城市发展初期是由自然环境的阻隔而形成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历史边界空间成为一座城市生活成本较低的区域, 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员的入住, 城市边界空间担负起解决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的责任, 然而这带来了更大的矛盾。城市边界空间的各种社会基础设施的配置上是远远落后的。这加剧了城市边界区域环境的恶化, 成为了城市更新的主要问题。
(2) 隔绝问题。城市边界往往由于某种原因形成了两个区域的隔绝。不论是山川河流或者铁路公路, 这种隔绝必然导致某种程度上人群的隔绝和城市的隔绝。当局部同城市联系不畅时, 局部会缺失城市功能, 带来人口的大量流出, 缺乏城市活力。
(3) 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城市边界空间往往存在着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和工业遗产。这些历史建筑的保护与整个区域的发展存在巨大的矛盾。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的分布往往将开发地段割裂, 使得城市边界区域的更新受到不同程度的牵制。对于城市边界空间的更新和保护, 我们既要考虑历史建筑的保护问题, 又要考虑整个区域的协调。
4.2 基于空间认知理论的历史边界空间重绘策略
在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研究中, 对于城市历史边界空间的重绘, 应注重形成具有特色的空间形态。 “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 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所谓的空间认知其实是人们通过在环境中的移动而获得, 人们首先在实质环境中学习, 在此基础上经过实地经验的空间移动, 产生空间认知的活动, 再通过感觉及视觉历程就获得了空间知识。建筑、环境的可识别性, 线索的形状、色彩、排列、突显度、形象与背景等因素都影响空间认知的结果。
空间认知理论中, 认知距离是衡量空间意向的重要因素。认知距离分为直线距离、道路距离和时间距离, 前二者统称为物理距离, 时间距离称为功能距离。Freundschuh (1998) 的研究表明, 随着认知对象空间尺度的增大, 距离由过大认知向过小认知转换。转换点因城市规模而异, 比如, 敦提为5.5km、悉尼为1km、广州为4km。根据霍婷婷对北京城市认知结构的实证研究, 居民对于城区的认知形式为多核心+ 边缘结构。基于认知距离和空间认知形式, 可以提出历史边界空间重绘策略。
核心植入——公共空间。边界空间的空间意向模糊是导致区域问题的重要原因。根据空间认知理论, 多核心的空间植入有助于提高空间意向。同时, 对于城市边界, 公共空间的引入也是激活区域的重要手段, 对加强边界空间同时空间的联系, 提高空间丰富性有重要作用。
边界生长——街道空间。城市边界空间由于历史原因, 往往道路狭窄, 步行系统不完善。为了营造城市边界空间意向, 需要恢复城市道路系统, 创造良好的街道空间, 以适应商住功能的植入。良好的街道空间不仅能带来城市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 同时也能塑造线性的城市空间意向。
以线串点——链状生长。通过公共空间作为核心植入, 街道空间作为线状连接, 城市边界空间意向具备多核心+ 边缘结构, 具有较高的空间意向。对于核心和边界空间的串联, 以功能连接, 形式统一, 进而形成空间的巧妙转化和城市形象的和谐。
5. 总结
人文·城市,惊艳历史的时光 篇11
博物馆珍藏了太多关于城市的秘密,历史的真相驱动着人们永无止境的好奇心——这便是博物馆的魅力与魔力吧。这种探索像是一个探秘游戏,也是一次没有终点的旅游;博物馆收藏了城市的辉煌,也记载了城市的哀伤。城市的诞生、城市的相貌、城市人的生活习惯都静静地躺在各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里。博物馆是城市的窗口,走进博物馆,不仅仅是为了欣赏一件藏品,更多的是为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人文城市系列中的《博物馆之眼》从公元前的博物馆现象开始,收录了世界上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最终揭开每座博物馆所在城市的面纱,展示世界各地异彩纷呈的民族历史文化。
咖啡馆里應有尽有的是真实的表达,是奔放的想象,是对束缚的突破,是灵动的文思,是巧妙的笔触。《咖啡馆之歌》从咖啡馆的起源谈起,透过在咖啡馆里文人政客观念的交锋和立场迥异的学术流派的思想碰撞,将咖啡与咖啡馆文化展现在社会历史的生活场景当中。萨特、毕加索、王尔德、波德莱尔……这些在历史的星空中闪闪发光的名字交织着咖啡的醇香、才思的灵动、豪言的激进、理想的灿烂,与咖啡馆一起成为传说,谱写出一曲曲咖啡馆之歌。它不仅重新描绘了咖啡馆地图,更从新的角度阐述了咖啡馆对于现代文明的推动和影响。
美术馆已经渗透进人们的文化生活点滴,在那些艺术场所鳞次栉比的城市里俯仰皆拾。各个国家历史上最雄伟的建筑、最杰出的艺术家、价值连城的艺术珍品都在美术馆那些无声的陈列中一一呈现。人们只要走进美术馆,就能轻而易举地穿越历史时空,静享一段好时光。《美术馆的好时光》梳理了世界各地美术馆的起源、发展,同时挑选了世界上最有特色的美术馆,从建筑、馆藏、展品等多个角度解析美术馆与城市的关系,引导读者领略风情万种的异国城市文化。
没有哪个地方能比书店更感性地更敏锐地感受着一个文化街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所给予人们的一切。书业昌盛时,它海纳百川,既做图书交易,又作为文化沙龙,俨然成为了城市的时尚地标;书业凋零时,它又马上收拢起来,挪个地方,换个小空间,继续低调地顽强生存。它是活生生的文化,充满生命力。《在书店》从欧洲开始,开启了一段生动的书店漫游,追溯世界上最早的书店的诞生,介绍世界各地书店的发展,结合深入人心的的传说,着重描绘那些别具一格的书店。
阿根廷诗人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样子。于是我们见识了矗立在人间的天堂,比宫殿还要辉煌;只有在这样的图书馆里,才有读书人与图书馆永恒的关系。《芳香图书馆》是一幅地图,它告诉读者应该如何去亲睹世界各地大大小小图书馆中的书籍。作者从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一路追寻到最小的图书馆——为图书馆作奠基的永远是读书人对它的挚爱。图书馆的生命在读书人的手上不断延伸,在时间刻度上散发着诗意的芳香。
广场的意义不是我们途经某座城市时休憩的场所,也不是令人难忘的某个景点,它承载着人们对于那些遥远而亲近、陌生而熟悉的时代的特殊记忆。《自由广场》里没有精确的坐标,写下的全都是对广场的印象,以及旅人放任心旌在广场间飞驰时留下的足迹。广场,从不在意时间的流逝,它们数百年如一日,坦然而沉静地见证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我们从未奢望仅用一套书的内容就能包揽寰宇的万种风情;但是对于那些渴望周游世界的心灵,这套书是一份有分量的鼓励——它们是最敏锐而精确的引导图,它们会一直陪伴着你走下去,让你不断探索,不断惊喜,直到你对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理解更多。当然,本书决不泛泛空谈,绝不似历史教科书和旅游指南——人文城市系列的作者们突破了建筑和历史的拘囿,是在用生命去感受、去体验、去经历,他们的这种创新精神加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翻开书卷,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个年轻的身影穿梭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更多的是感受到他们对城市的热爱,对人文精神的推崇。他们笔下的城市光彩夺目、熠熠生辉,每个角落都有一段令人回味的时光。一览穿越历史而来的传奇和旅人在路上的奇妙经历,何不跟随书中的指引,走进这些被历史眷顾的人文城市。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特征研究 篇12
针对历史空间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 需要采用不同的保护更新措施。在保护更新过程中, 要将保护与更新工作协调进行, 才能使城市更加健康地发展, 更加具有文化魅力。本文, 笔者深入研究了城市历史空间文化表象与特征, 为进一步协调更新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一、关于城市历史空间
所谓城市历史空间, 是指经过不断积累而形成的物质环境特色被社会认同的、带有某种精神意义的人类生活空间。城市历史空间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空间形式, 它是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的载体, 也最能直观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
城市历史空间是以物质环境为基础, 涵盖更高层次精神意义的空间氛围。城市历史空间的形成,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岁月的变迁中, 环境不断变化、发展, 记录和承载着人们生活的各种痕迹。久而久之, 逐渐整合成为人类记忆中的某种特定情感因素, 并对人类群体的行为产生着微妙的影响。从而使整个空间地段具有了鲜明的历史色彩和历史烙印。
二、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
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 所以, 城市的历史空间也会显示出强烈的文化特征, 城市历史空间的文化表象与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在空间中的反映息息相关。根据不同的历史文化类型, 城市历史空间主要表现为自然文化空间、民俗文化空间、历史街区空间、文物古迹地段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传统商业空间等6种空间形式。
1. 自然文化空间。
自然文化空间是一种与城市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空间形态。也就是说这种空间形态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自然环境。如山城重庆市内有长江、嘉陵江奔流而过, 又有大小梁山与真武山纵贯南北, 城市布局结合当地自然地形特点, 依山而建, 傍水而居, 形成滨江山城独特的魅力。
2. 民俗文化空间。
民俗文化空间是指民俗文化的承载空间, 根据不同的民俗文化形式, 民俗文化空间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形态。同时, 这种空间形式具有历史久远性和功能的多重性。如, 城隍庙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既扮演着承载开办庙会的功能, 同时在非庙会期间也承载着参观祭拜的功能。
3. 历史街区空间。
历史街区空间是指保存着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历史建筑物、构筑物且风貌相对完善, 目前还作为城市的重要生活的片区空间。历史街区空间多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具有强烈的文化韵味, 并成为世代相传的精神象征, 这类空间依然是重要的生活空间, 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园等。
4.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
文物古迹地段空间是指由国家或地方的文物保护单位所鉴定的, 确定为文物古迹的建筑物、构筑物及所附属的园林、绿地等周边环境相对集中的地区。文物古迹地段空间包容着民族的兴衰和社会的演变, 因此其许多环境地段和建筑类型成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并经年累月地迎接着游客对于一种历史情结的拜谒。这类历史空间的重要性更多的显示在其史学上的价值。因此, 常常用作博物馆、旅游景点, 而不作为当代生活的重要场所, 如北京的故宫、颐和园等。
5. 特色文化空间。
特色文化空间是指现存于城市中, 反映城市近代或当代文化, 体现某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传递地方特色信息, 或者是城市某种产业的遗存, 在城市纹理上具有特征的城市空间。特色文化空间中不一定存在大量的历史建筑, 它的形成也许仅有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但因其在物质空间上具有特色, 而被生活于其中的这代人和上代人所认同, 空间环境因此也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这种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值, 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 成为使用者的共同记忆。这种记忆便是一种传统和环境的特征, 也是人文价值的重要呈现, 如北京大山子艺术文化区、北京的旧有胡同区、上海老里弄区等。
6. 传统商业空间。
之所以将传统商业空间单列为一种历史空间形式, 是因为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悠久历史及重要价值。从总体上讲, 商业文化是伴随着商业产生和发展的。
我国传统商业是一种行为模式, 常常以街道或者街区的形式存在于城市中, 因此形成了中国各个城市的商业名街。如, 北京的王府井、郑州的德化街、南京的夫子庙均是由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街道演变而来的, 至今仍散发着古老的商业气息。作为城市历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商业空间往往具有复杂的社会与经济结构, 并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 反映了城市历史发展的脉络。
三、城市历史空间的特点
1. 具有特色的空间结构。
历史空间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历史风貌, 并且历史文化要素数量较多, 分布较集中, 保存较好,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传统景观风貌区。这些城市结构具有完整性、整体性, 能够体现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有较为明显的城市肌理、轴线文脉等城市空间结构关系。如古城苏州水路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相间的双棋盘城市格局。
2.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
由于城市的自然条件、生活方式、建筑形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历史空间在不同城市往往形成地方特有的空间类型, 成为城市的特色, 具有特色的空间类型会给人以最直接的空间景观意象。如, 提及水乡便想到“水巷空间”这一我国江浙地区特有的空间类型。“水巷空间”是指两侧建筑与水面所围合的城市空间, 因其空间形状、两侧建筑界面及水界面延续状态的不同, 又存在各自的特征。这种特色空间类型是否依然存在, 能否持续使用, 对城市特色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3. 具有特色的城市片段。
历史空间所形成的特色的“城市片断”主要指人们通过一些特殊的、细微的空间细部来体验城市空间特色, 这些“城市片段”不具有空间结构的逻辑性, 也不具有空间类型的直观性, 它通过细部特征的强烈影响来打动空间的体验者。它可以是一幢标志性建筑、一个雕塑、一组建筑细部甚至一个标识性的景观小品。如, 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 故宫之于北京, 二七塔之于郑州。这样的“片断”是通过“点”来标识城市空间的特色, 不同的人对“点”的体验不尽相同, 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与不定性。
四、城市历史空间的保护更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不断地新陈代谢, 作为城市的主人, 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让我们的城市更加成熟、更加健康、更加完美。城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不能只停留在更新层面, 同时还要进行适当的保护, 这就需要我们对城市的历史空间进行保护性更新。
【城市化历史】推荐阅读:
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论文09-05
一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状况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09-04
现代城市中的历史保护09-14
发掘历史文化,寻找城市特色——历史文化资源规划调研报告07-05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05-25
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06-26
城市化中的城市文化08-10
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化11-04
城市化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