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共12篇)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1
资产证券化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 它具有很强的资产流动性, 融资成本比较低, 投资风险比较分散。基于这样的优点而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普遍关注, 资产证券化在各个国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及政府的资产管理, 使资产管理走向创新型发展的道路。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问题在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主要是因为资产证券化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 体现在 :资产证券化在交易时的合约问题、对于企业的现金使用问题以及新的结构模式所带来的相关问题等。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一) 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资产证券化是企业运用特定的资产作为一种证券来进行交易的形式, 也就是以一种特定的物质来发行的可以交易的证券。在传统的证券市场, 企业主要是以自身为基础, 作为一种证券放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具体而言, 就是企业把一些固定资产作为证券放在市场上供人们进行自由交易。
(二) 资产证券化的主要特点
资产证券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
1. 利用资产证券化来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风险比率。
2. 利用资产证券化对其原有的资产增加流动性, 以此来改善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的失衡情况。
3. 利用金融资产证券化来降低银行固定利率资产的利率风险, 银行也可以利用资产证券化来降低筹资的成本。
4. 利用资产证券化让贷款人降低贷款资金的成本, 这样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产品收益会逐渐增大并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二、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
随着世界各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每个国家对于会计问题的处理不尽相同。
在资产证券化问题上, 要准确把握会计问题的处理, 也就是说发起人在转让资产给受托人时要注意资产的确认问题、报表合并问题等, 最主要的就是资产转让的会计确认问题。财务会计把各个单位提供的业务数据转化为财务信息, 在转化信息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记录、报告等进行确认, 确认这些信息是否符合相关的资产转让准则, 如果不符合, 就要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复查, 直到能够确认出会计信息。此外, 这些会计信息的确认必须根据相关的程序和政策来进行的。
资产转让问题是目前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处理的重要方面, 在具体的资产转让过程中, 协调好资产转让各个方面的内容, 但是在具体的过程中, 会计确认对于资产转让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制约作用。
在实现会计目标方面, 确认相关信息时出现了会计处理方面的复杂问题, 就会直接影响会计目标的实现, 使资产的转让处于一种极度混乱的状态。
在会计处理的程序中, 如果确认的某一步出现问题, 就会导致确认的最终结果出现纰漏, 这样的纰漏是不可逆转的, 在资产转让的过程中出现连锁反应, 从而影响会计处理的程序。
在会计政策上面也有制约, 主要是会计相关政策的出台、政策内容的变动, 使政策的实施方式也出现一定的改变, 会引起资产转让中改革方面的重大变动, 严重制约了资产转让相关信息的确认。
在会计确认上,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和普通会计确认是有区别的, 因为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最主要的就是资产转让的最终确认, 这个也就是在资产表中, 把部分资产或者负资产剔除出去, 将符合相关要求的资产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 然后将不符合的仍留在资产负债表里。这样来对相关资产进行计量, 从而对发起人的会计报表产生影响。
三、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方法
(一) 报酬分析方法
资产证券处理方法之一就是报酬分析方法。重视证券交易首先要了解这个交易到底是资产买卖还是用来做融资担保的, 发起人对证券交易要进行明确说明。在运用报酬分析方法时, 首先要对进行证券交易时发起人对证券是进行保留或者转让的情况予以了解, 这些证券在转让的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是否真实存在。如果在进行资产交易的时候, 对于交易的合约进行了相关安排, 就会对相关资产的风险和实际的利益进行有效区分。此外, 在资产的报酬分析方法上面, 资产自身所带的风险和实际的效益是相互联系的, 随着金融技术的发展, 能够有效地使这两者分离, 这样在持有不同资产的人们那里就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来获得相应的效益。通过分析, 报酬分析方法对于证券的交易来讲, 是不全面的, 存在一定的漏洞。
( 二 ) 金融合成分析方法
金融合成分析法是根据相关准则的要求得来的, 主要是用于反映合同中的后期经济利益。它与在市场上进行的资产处理方法是不一样的, 利用这样的方法判断这项资产交易能不能确认, 就要估算在资产控制权上面, 转让人与接让人之间的交易。估算转让人与接让人之间的交易能不能进行控制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 明确转让资产是不是已经彻底进行转让 ;其次, 要弄清资产接收人在接收资产后, 对资产是否拥有抵押或转让的权利 , 这就要求接让者是符合接让条件的, 所以要弄清接让人是否拥有这样的条件和权利 ;最后, 转让者在资产转让后不能对其资产进行控制。
四、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税务分析
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税务处理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法规进行保障。对印花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对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具体资产证券化的设立阶段中, 资产证券化的营业税与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缴纳的, 如果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有特殊的情况, 其印花税将获得全免。资产的转让人和接收人要签署相应的《资产买卖协议》。出现的那部分资产的转让人在向资产的接收人转移资产时要选择合适的税种和税率, 进行合法的资产证券化转让。
在资产证券化的发行阶段中, 资产的接收人如果同意认购该证券, 将会免除相应的印花税。如果资产的转让人认购相应的证券, 并向接收人转让, 那么, 转让人的所得税将会减免。
在资产证券化的支付阶段, 资产的转让人和接收人之间要达成一致, 选择合适的税种或税率进行具体的资产证券化交易。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税种都要在适合转让人和接收人双方利益的时候才能产生一定的支付能力。这样的税务规定有利于资产证券化的健康发展, 保护其资产的完整性。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资产证券化在会计方面的处理以及税务分析与资产证券业务的顺利开展是密切相关的。针对目前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出现的会计处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会计确认方法, 即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有效解决, 着力应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对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随着企业的资产证券化的实施方法及其结构设计的不断规范, 各种参与主体的法律责任和权利也将进一步明确并积极完善。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能投入到该课题研究中, 针对文中存在的不足, 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富彬.中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定价机制研究——“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化案例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2]辜红帆.资产证券化税制的探索[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3]黄莎莎.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10.
[4]包苏昱, 牛凌云, 张淑红等.企业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探讨[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06) .
[5]张蕾蕾.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09.
[6]徐函.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J].现代商贸工业, 2014 (12) .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2
摘要:随着我国与国际经济接轨,资产证券化逐渐融入到我国的金融市场中,给会计理论和事务带来了许多问题。其中,会计确认问题是资产证券化的核心问题,而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对此还没有相应的规定,因此,如何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会计确认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后续涉入法
资产证券化(Asset Securitization)是将缺乏流动性但能够产生可预见的稳定的现金流量的资产(基础资产)集中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资产中的风险与收益进行分离组合,进而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中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是一种结构性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发起人在进行融资方面可以从中获得很大的益处。首先,资产证券化能够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融资。通过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可以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转化为可流通的证券,提高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企业资产使用率,也扩大了融资渠道。其次,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当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表外融资时,资产需要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有利于企业再融资,起到了积极的财务作用。资产证券化还有利于降低融资风险,更好地进行风险管理。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还没有相应的会计准则和相关制度与其配套,因此在会计处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会计确认是其核心问题,而对会计确认进行规范是对外提供资产证券化信息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现状
5月16日财政部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重点规范了发起机构信贷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及其会计核算。财政部新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和第23号准则,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起到了指导作用。
我国对证券化资产转移终止确认的标准,《规定》与《准则》采取的方法是相同的,只是对某些细节部分做了相互补充。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进行判断:《规定》中第四条指出如果发起机构已将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通常指95%或者以上的情形)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应当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如果发起人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该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则再运用金融合成法判断。《规定》第六条指出,发起机构放弃了对该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终止确认该信贷资产。此外,《规定》也考虑了后续涉入的情况:发起机构仍保留对该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其继续涉入该信贷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存在的问题
从《规定》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证券化资产转移终止确认的方法充分借鉴了国际中的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法和后续涉入法。虽然如此,但其会计确认还存在如下问题。
1.在判断风险与报酬和控制权是否转移上存在难以确认的问题。虽然在规定中给出在风险与报酬分析中95%的定量标准,但如何界定所有权上的95%的风险和报酬,在规定中并没有明确说明,也没有统一的风险测量方法给予界定。《23号准则》说明,以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否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来判断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发生转移。然而,风险和报酬实质性转移如何判断,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主观判断性,不利于实际操作。在对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进行判断时,需要对证券业务的整体经济环境和合约条款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和辨别,这使得对控制权是否发生转移的判断更为困难,而且对于控制概念,不同方都有其自己的见解,这些都为控制权转移的确认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在这两方面的难以确认都会容易造成对相同性质的业务做不同会计处理的问题。
2.资产转移在做销售业务确认时存在很大的不准确性。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问题是将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资产转移作为销售业务处理还是将其作为担保融资业务处理。前者将转移的资产作为表外处理,即将证券化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剔除,所得的现金作为收入计入损益表;后者将转移的资产作为表内处理,即将证券化资产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发起人作为借款人,将募集的资金计入负债,交易成本作为融资成本资本化。大多数企业为了提高业绩水平,倾向于将资产转移做销售处理,由于做销售还是融资确认不同方法有不同的判断标准,导致其划分标准并不明确,存在很大程度的主观判断性。
3.三种确认方法供企业选择使信息缺乏可比性。就每一种确认方法而言,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的确认依据,如果采用不同的确认方法可能会产生相同业务不同处理的情况,使得存在相同业务选择不同确认方法的企业,在会计信息上无法可比。
二、资产证券化国际会计确认的方法
国际上主要有三种确认方法,即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金融合成法和后续涉入法。
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是1991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公布第40号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会计》首次明确提出的,以风险与报酬来作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标准。这种方法认为资产的风险和报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资产证券化发起人在把关于资产组合的风险和收益全部转移给受让方后,可以作为销售业务处理,将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消除,所获得的资金作为收入计入损益表中并同时确认相关损益。如果还保留部分风险和收益仍然要作为融资业务处理,证券化资产组合仍然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募集的资金作为负债处理。
金融合成分析法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布的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提出的。金融合成分析法的核心在于控制权决定资产证券化业务做销售处理还是融资处理,而并不像风险与报酬分析法那样强调资产所有权与风险。这种方法在金融资产出售过程中,应将已经确认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与金融资产转让合约的金融工具的确认问题区分开来,通过对转让后所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的各个组成部分来分析金融资产转让的本质。发起人所保留的部分风险和报酬可看做是转让合约的产物,应按新的工具予以确认。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篇3
摘要: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已逐渐得到应用。我国也已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金融资产转移》、《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相关的准则、规定。本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根据准则的相关规定,初步探讨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会计处理问题。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
0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但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通过对特定资产的控制权、收益、风险的分散和组合,连接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建元”和“开元”两只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的正式发行,中金公司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以及广发证券的“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逐步推出,资产证券化这个国际金融领域先进的创新金融工具,在我国正式揭开了面纱。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出发,结合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浅析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相关问题,初步探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1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
判断基础资产的转移是属于“真实销售”还是“担保融资”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通过实现“真实销售”,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破产隔离”制度,以及信用增级措施提高SPV的信用等级,实现发起人低成本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基础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终止确认,改善发起人的财务报表结构,增加发起人的流动性,以及提高资产收益率,降低其继续融资的融资成本。因此显然只有在“真实销售”会计处理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国际上对于“真实销售”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风险报酬分析法是以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确认真实销售的标准。而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确认风险报酬的实质性转让越来越困难,因此又提出了金融合成分析法,该方法以资产控制权是否实质转移作为确认真实销售的标准。我国早期的关于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规定,采用的是风险报酬分析法,而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规定的颁布,我国对于“真实销售”的会计处理原则进入了风险报酬分析法为基础,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补充的阶段。对于资产终止的确认标准既有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作为判断标准,也有以对金融资产的实际控制作为判断标准。对于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应该首先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根据其不同的转移程度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和尚未转移的,用风险报酬分析法进行确认;对于仍保留重大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确认。
在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实际转移时,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对于企业面临的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飞速发展,如提供担保、证券持有人保留追索权、发起人持有次级权益、看跌期权、看涨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在实践中已经很难推出风险和报酬几乎全部转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因此,我国会计准则对于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资产转移,即发起人保留了金融资产相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应通过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判断,即通过判断发起人是否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来确认是否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同时在判断控制权转移的标准时,不但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而且要考虑发起人对于该金融资产是否仍保留一定控制能力。
2資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问题
如何对发起人因资产证券化交易所获得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所保留的资产或负债以及损益进行计量,是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难题。
根据金融合成分析法,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以后,发起人新增的、且与资产证券化交易有直接关系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是发起人没有放弃控制权而保留下来的获利权或义务,则不用根据交换的概念进行新的计量。
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以及损益的确认,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均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我国也采纳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一金融资产转移》第十二条规定,“因金融资产转移获得了新金融资产或承担了新金融负债的,应当在转移目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因此,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对于发行人获得的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而对于资产转移中因为未放弃控制权等原因未终止确认的资产,由于该资产既没有发生所有权的转移,也没有发生控制权的转移,所以对于未终止确认的资产仍以账面价值予以计量。
3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披露问题
资产证券化交易中,需要通过设立SPV(特殊目的载体)来实现法律和会计上的“真实销售”;实现其法律上的“破产隔离“和会计上的“移表”的作用。而SPV是否属于发起人的合并报表范围,是能够实现会计上“移表”作用的关键。如果特别目的载体被视为发起人的子公司,那么,就应被纳入发起人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这时,分别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发起人和特别目的载体,将被视为一个经济实体:两者之间的交易将成为经济实体的内部交易,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作抵消处理。其结果是,不管发起人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真实销售处理,还是作为有担保的融资处理,对合并报表结果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将与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设计初衷相违背。
我国目前尚未对SPV合并问题制订特殊的规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规定的合并范围也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可见我国对于SPV的合并要求与其他子公司是没有区别。
由于SPV的设立、运行以及权益的分配方面与一般的公司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判断是否控制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在判断发起人是否控制SPV,不但要考虑发起人对SPV经营决策等的控制力还必须考虑发起人对于SPV净资产的获利能力以及相关的风险承担情况。因此,我国在判断SPV是否属于合并范围时,不但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去判断,还必须根据发起人在SPV中净资产的获利能力,以及是否保留SPV的风险进行综合的判断。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4
一、资产证券化的终止确认问题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对证券化资产的会计确认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将证券化资产的转让严格地视为销售, 相应地将证券化资产从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上注销, 即通常所说的表外处理;另一种方法则是将证券化资产仅仅作为发起人的融资抵押资产, 继续保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内, 即通常所说的表内处理。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是确认为销售资产, 还是确认为融资抵押资产, 对于资产证券化交易各参与方来说意义重大, 尤其对发起人而言更具有决定性影响, 决定其所构建的证券化形式能否达到预期的财务目标。发起人的意愿是将证券化基础资产确认为销售, 进行表外处理。对金融机构}而言, 能够提高资本充足率, 有利于资产负债管理, 优化财务状况;对非金融机构}而言, 则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相反, 如果证券化基础资产被作为表内会计处理, 则发起人试图通过资产证券化获得的上述利益便不复存在, 发起人参与资产证券化的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
二、金融合成分析法
资产证券化交易中资产转移的方式日趋复杂, 经常与衍生金融工具相结合, 产生新的合约, 如期权合约、远期合约、互换合约等等。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已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金融环境, 给金融交易的进一步创新与有效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的缺陷, 1996年6月, FASB颁布了FAS 125, 正式提出开始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来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2000年9月, FASB颁布FAS 140代替FAS 125, 但就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仍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IASC 1998年通过的IAS39也采用这一方法。
金融合成分析法的主要观点:金融合成分析法是现代金融工具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配合金融创新的需要而产生的, 它的核心是按“控制权”决定资产的归属。一项资产转让交易是否确认为销售不是取决于其交易的形式, 而是取决于转让方是否放弃了对该资产的控制权, 并且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割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特点是, 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在转让时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 同由金融资产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确认过程区分开来处理, 通过检查转让后产生的各组成部分的资产和负债, 来分析一项金融资产的转让本质。
金融合成分析法的评价:FAS140与IAS39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相关规定看, 金融合成分析法更偏向于将资产转让作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 同时, 及时确认新的金融资产和负债, 实现表外处理表内化, 改变了要等到合约实际履行时, 才进行会计确认的传统做法。金融合成分析法体现了三大优势:1) 顺应了资产定义中的核心要求。“金融合成分析法”以“控制权转移”作为被转让资产终止确认及所产生的新金融工具初始确认的标准, 符合资产的定义。应用“控制权的转移”作为资产终止确认的标准, 显然在观念上要优于风险与报酬分析法。2) 使具有相似经济实质的活动在会计处理上保持一致。例如, 由第三方提供和由发起人提供信用担保的问题。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下, 这两种经济性质相似的经济活动在会计处理上是不一致的;但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 发起人提供的信用担保被视为一项新增的负债, 以公允价值在发起人的报表中单独进行反映, 与由第三方提供担保在会计处理上是一致的。3) 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发起人对被转让资产的权利与义务。金融合成分析法下, 金融工具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是可分割的, 被转让资产上的风险与报酬作为新产生的金融工具与被转让资产的终止确认相区分。这部分新产生的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原则与通常的金融工具相一致。
金融合成分析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仍突显出以下问题:1) 控制权转移的标准较难认定。金融合成分析法使用控制权作为判断标准, 需对证券化业务的整体经济环境和合约条款进行更为细致地分析和辨别, 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采用“出售或抵押”对控制权进行判断并非十分完美, 在具体运用时难免出现逻辑上的不一致。2) 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对“相对数量”的判断。例如对清除期权的认定, 关键是要判断“何时未偿资产余额或受益人权益, 减少到服务这些资产或收益人的成本变得相对高昂”, “相对高昂”就隐含了“相对数量”的问题,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业判断。
参考文献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5
会计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核算,根据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财会[2006]3号)、《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办法》(财会[2005]12号)及本行相关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指本行作为发起机构将信贷资产信托给受托机构,成立特殊目的信托,由受托机构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受益证券,以该财产所产生的现金支付资产支持证券化收益,将发行金额作为对价偿付发起机构的结构性融资活动。在信贷资产证券化活动中,本行同时作为贷款服务机构接受受托机构委托,负责管理证券化信贷资产。
第二章 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
第三条 信贷资产终止确认的信贷资产转移。本行已将证
-1-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应当终止确认该证券化资产,并将该证券化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转让而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终止确认是指将证券化资产从本行的账上和资产负债表内转出。
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主要情形包括:
(一)不附任何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二)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三)附重大价外期权的金融资产。
转让该证券化资产时如取得了某项新资产或者承担了某项新负债(如因提供保证承担的预计负债等,下同),应当在转让日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新资产或者新负债,并将该新资产扣除新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
第四条 信贷资产不得终止确认的信贷资产转移。本行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时,不应当终止确认该资产;转让该资产收到的对价,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相应的交易费用按融资费用记入当期损益或按收益期摊销。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应当继续确认该证券化资产的收益及其相关负债的费用。
主要情形包括:
(一)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二)将信贷资产整体出售,但同时保证对信贷资产购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等进行全额补偿。
(三)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固定或是原售价加合理回报。
(四)附总回报互换的金融资产出售,该项互换使市场风险又转回到金融资产出售方。
第五条 继续涉入条件下的信贷资产转移。本行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即不属于第三、四条所指情形),应当分以下两种情况处理:
(一)放弃了对该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终止确认该资产。并将该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因转让而收到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转让该资产时如取得了某项新资产或者承担了某项新负债,应当在转让日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新资产或者新负债,并将该新资产扣除新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
在判断是否已放弃对资产的控制时,应当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不存在关联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出售加以限制的,表明本行已放弃对该项资产的控制。
(二)未放弃对该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其继续
-3-涉入所转让资产的程度确认有关资产,并相应确认有关负债。继续涉入程度,是指该资产价值变动使本行面临的风险水平。通过对该资产提供保证的方式继续涉入的,其涉入程度为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保证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保证金额是指本行所收到的对价中,可能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
本行应当在转让日按上述较低金额确认继续涉入所产生的资产,同时按保证金额与保证合同的公允价值(通常为提供保证所收取的费用)之和确认有关负债。
仅继续涉入证券化资产一部分的,应当将该资产整体账面价值,在继续涉入仍确认的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转让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第六条 本行对特定目的信托具有控制权的,应当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
第七条 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的资产抵押债券、继续涉入资产、负债项目在总行统一核算。
第三章 具体会计处理
第八条 作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证券化资产所有
-4-权上的风险转移程度是会计确认的前提和基础,会计部门应根据相关部门出具的《证券化资产风险及控制权评估报告》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评估报告的要素主要有:贷款账面价值;转移风险比例;保留风险的形式及比例;控制权是否转移;保留控制权的形式;交易产生的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资产池的具体情况等。评估报告需经分管行领导审批同意。
第九条 金融市场部应于每季末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产生的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进行重估,总行金融同业管理部对估值进行复审,并将结果提供给会计部门进行账务处理。
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按市场报价确定该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没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比照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市场报价、或按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或按市场上普遍认同的计价模型计算的结果,确定新资产、新负债及继续涉入资产、继续涉入负债的公允价值。
第十条 本行应对证券化资产进行表外登记,单独核算,单独管理。
公司银行部或个人银行部应按照信贷系统业务台账格式建立基础资产台账。同时,应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的不同,逐笔登记其资产明细,保证所登记信息足以支持本行按
-5-合同约定履行贷款服务机构的相关责任。
第四章 科目设置
第十一条 资产类
增设“1330继续涉入资产”一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对所转让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继续涉入该信贷资产程序确认的有关资产。并按继续涉入方式设置二级科目,按证券化合同设置明细账户。
第十二条 负债类
(一)增设“2330继续涉入负债”一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对所转让信贷资产控制的,应当在转让日按继续涉入该信贷资产程度确认的相关负债。本科目按继续涉入方式设置二级科目,按证券化合同设置明细账户。
(二)在“250201应付债券面值”二级科目下增设“250201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成本”三级科目;在“250202应付债券应计利息”二级科目下增设“250102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计利息”三级科目;在“250203应付债券利息调整”二级科目下增设“250203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调整”三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三)在“2241其他应付款”一级科目下增设“224123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金”二级科目,核算本行收回的证券化信贷资产本息,并按协议应转付受托机构的资金。
第十三条 损益类
(一)在“6051其他业务收入”一级科目下增设“605104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二级科目,核算本行在证券化交易中由于转让信贷资产收到的对价大于其账面金额时所取得的收益。
(二)在“6402其他业务支出”一级科目下增设“640203信贷资产证券化支出”二级科目,核算本行在证券化交易中由于转让信贷资产收到的对价小于其账面金额时所发生的损失。
(三)在“641113应付债券利息支出”二级科目下增设“6411130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支出”三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发起机构仍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所发行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计的利息。
(四)在“602109委托业务手续费收入”二级科目下增设“6021090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手续费收入”三级科目,核算本行作为贷款机构向受托机构收取的贷款管理服务费或作为资金保管机构向受托机构收取的资金保管费。
第十四条 表外科目
增设“702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表外一级科目,在本科目下设“702101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金”二级科目,核算本
-7-行通过证券化转让的信贷资产,设“702102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应收利息”二级科目,核算本行通过证券化信贷资产应收未收利息。
第五章 一般账务处理
第十五条
信托设立时的会计处理
信托成立日,总行核算部门根据实际收到的受托机构资金,以及总行相关部门出具的证券化信贷资产风险及控制权评估报告结果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一)将信贷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时的会计处理。
1.总行将截至转让日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资产转让收取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损益,并将贷款资金划给相关分行。如果取得了某项新资产或者承担了某项新负债,应在转让日按公允价值确认该新资产或者新负债,并将该新资产扣除新负债后的净额作为上述对价的组成部分。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相关资产科目(新资产的公允价值)
其他业务支出—信贷资产证券化支出(当确认损失时)贷: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贷款帐面金额)
-8-相关负债科目(新负债的公允价值)其他业务收入—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当确认收益时)
2.机构收到总行下划的资金后,对证券化资产终止确认(通过备抵方式),并在表外进行登记。会计分录为:
借: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
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证券化终止确认××贷款内部户 收:受托管理贷款—信贷资产支持本金
表外登记时应注明依托设立日及信托名称及代码。3、转让日证券化信贷资产账面价值上有应收未收利息,分支行应继续挂账,待该笔贷款结计利息时,从收到的款项中扣收本行应收利息并进行账务处理。
(二)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的会计处理。
1.总行在收到受托机构实际汇入的发行资金后,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贷:应付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2.分支机构应对已设立信托的贷款进行表外登记,会计分录为:
-9-收:受托管理贷款—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金 3.按照直线法对承销费用在信托存续期内进行摊销
借:信贷资产证券化支出——发行资产支持证券承销费用
贷:应付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三)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时的会计处理。
1.未保留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比照上述
(一)执行。2.保留控制权的情况下,总行根据《证券化资产风险及控制权评估报告》,按继续涉入证券化资产的程度确认继续涉入资产,并相应确认负债;继续涉入该资产的程度,是指该信贷资产价值变动使本行面临的风险水平。
本行通过对该资产提供保证的方式继续涉入的,其涉入程度为该信贷资产的账面价值和保证金额两者之中的较低者。保证金额是指所收到的对价中,可能被要求偿还的最高金额。同时按保证金额与保证合同的公允价值(通常为提供保证所收取的费用)之和确认有关负债。本行通过剩余权益次级化的方式为信用损失提供保证的,应将因剩余权益次级化而不能收回的现金流量的最大值与收到非现金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之和确认为资产,将因剩余权益次级化而不能收回的现金流量最大值与次级化的公允价值之和确认为负债。同
-10-时,将该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未终止确认的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转让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
总行在实际收到受托机构划付的资金时,会计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继续涉入资产
其他业务支出—信贷资产证券支出(当确认损失时)贷: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终止确认的贷款金额)
继续涉入负债
其他业务收入—信贷资产证券化收益(当确认收益时)
分机构的会计处理同“风险和报酬全部转移”时的情况。第十六条 证券化存续期间的会计处理
(一)保留了证券化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时的会计处理。
1.分支机构仍应按自营贷款的核算要求对已设立信托的贷款进行核算。在贷款本金收回时销记表外科目,会计分录为:
付:受托管理贷款—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本金 2.总行计提、支付利息,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支出—资产支持债券利息支出
-11-贷:应付债券—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 借:应付债券—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利息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相关科目 3.到期时,归还本金,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相关科目 分支机构将表外登记的证券化资产全额冲销。
(二)继续涉入资产及负债的会计处理
1.在后续期间,本行应将因提供信用保证而收到的对价在担保合同期间内按时间比例摊销,确认为各期收入,使用实际利率法计提已确认资产的利息。
2.在确认资产减值损失时,本行应按照减值金额等额冲减继续涉入资产与继续涉入负债,同时将未终止确认资产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3.在持有次级证券的情况下,证券受偿时,减少继续涉入资产和负债。
第十七条 本行作为证券化资产服务机构的会计处理 1.分支机构对已终止确认的资产计收利息或收回本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金
-12-同时,销记表外:
付:受托管理贷款—证券化贷款本金
其中属于初始起算日前的利息确认为本行的利息收入,会计分录为:
借:××存款
贷:应收利息
如果结息日未能全额收取利息,则对应收未收利息进行表外登记,会计分录为:
收:受托管理贷款—证券化贷款应收利息 实际收到利息后做相反分录。
2.分支机构将收回资金按服务合同办法划给信托资产托管账户,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付款—应付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信托资金
贷:资金清算往来—辖内往来 3.总行收到服务费后,会计分录为: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或相关科目
贷:应收手续费收入—证券化服务收入
第六章 信息披露
第十八条 本行未终止确认所转让资产,或者按继续涉
-13-入资产程度确认某项资产的,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以下内容:
(一)资产的性质。
(二)仍保留的资产所有权上风险和报酬的性质(如信用风险等)。
(三)继续确认所转让资产整体的,应当披露所转让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四)继续涉入所转让资产的,应当披露所转让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继续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及负债的账面价值。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管理办法由总行财务部负责解释,未尽事宜由财务部根据业务情况予以补充。
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篇6
【关键词】项目融资;资产证券化;运作程序;转让方法
项目融资中的项目可以是能源开发项目,也可以是基础设施项目。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大型投资项目中也引进了项目融资这种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作为一项金融创新产品和高效的制度安排,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具有生命力的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也是一种新兴的项目融资模式。
一、项目融资的内涵
所谓项目融资是指对大的经济机会融资,使主办人及其公司资产与其他目的债务分离开。项目的借款由资产给予特别担保,由项目现金流偿还,也可能得到发起公司和第三方的支持。它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其基本特点是:(1)项目独立于主办方实体。(2)贷款希望通过项目的现金流给予偿还,并且偿还计划和期望现金流相配合使项目独立于项目主办方的其他运作。(3)项目的风险可能部分或全部地转移给第三方(购买方、政府或贷款方)。
在实践中,项目融资包括两种类型:无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或有限追索权的项目融资。无追索权(No-recourse)的项目融资是指项目发起人除了正常承诺提供的资本金外,不需要对项目贷款人提供任何其他支持。有限追索权(Limited-recourse)的项目融资是指项目发起人在项目的出资额以外,承担有限的债务责任和义务。如提供从属贷款和出具履约保函,以承担已经识别和协调的建设和运营风险。
项目融资主要适用于需要大额资金、投资风险大、传统融资方式难以满足,并且一旦成功后现金流量较为稳定的工程项目,如天然气、煤炭、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开发,以及交通运输、电力、公用事业等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各个项目的融资活动千差万别,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项目融资过程。但是,其运作程序大致是一样的。
项目融资的优点在于:(1)银行资助的是一个具体的投资项目而不仅仅是消耗资金,通过增加国家的整体支付能力减少或免除经济风险。(2)减少贷款的政治风险。这是项目融资的又一原因。(3)风险容易界定。在发展中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项目融资的经济、政治风险相对不重要,也容易界定。
二、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的含义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ABS),简单地讲,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未来现金流量的资产汇集起来,通过结构性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此融通资金的过程。或者说,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资产的未来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高档证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
通常,证券化资产应符合一定条件才可以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融资。理解这一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资产证券化所发行的证券必须由特定资产支持的。资产指的是企业的部分资产,而非全部,即企业信用;并不是企业的任何资产均适合进行资产证券化,而是特指那些缺乏流动性,同时具有可预期未来收入的资产;资产既可指单笔资产,也可能指资产的集合。第二,资产证券化必须涉及资产转移,以使支持证券的资产与其原始权益者的风险隔离。第三,资产支持证券比其基础资产更具有流动性。
三、资产证券化的运作程序
项目融资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分为六个阶段:
1.构造证券化资产。决定项目贷款入选资产池的先决条件是长期性的项目贷款,具有稳定的现金收入,贷款发放期限到到期日不到两年的项目贷款都不能入选,有延期偿付记录在案的也不得入选。为了保证项目证券化的成功,要确保预期现金收入大于资产证券的预期还本付息;同时,为了便于资产证券化的开展,进行证券化的资产还应当具有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在法律上就体现为要求资产具有标准化的合约文件。在此应特别提到的是进行证券化的信贷资产应是数量多、经营历史较长,对现金流损失风险有充分数据统计的。
2.创立证券化的发行主体SPV。资产池一确定,就要创立一个特殊的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是处于发起人和投资者之间的机构,在法律上独立于出售贷款组合的商业银行,以使其不受银行信用下降或银行破产的影响。SPV用来处理资产组合并发行使各种投资者能够接受的证券,它的设立更多地按照市场法则进行。根据国际经验,可以选择投资公司组成SPV,也可以直接设立。SPV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在法律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SPV以经营资产证券化为唯一目的,这一实体是一家没有破产风险的实体,因此各国法律对其经营活动一般作如下限制:不能发生资产证券化以外的资产与负债、在对投资者付讫本息之前不能分配任何红利、不得进行破产、重组兼并、须设有维护投资者利益的独立董事等。
3.信用增级。为了项目资产证券化,要通过信用增级方式,提高项目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信用增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内部信用增级方式:(1)破产隔离,通过剔除掉原始权益人的信用风险对投资收益的影响,提高资产支撑证券信用等级;(2)只有当优先级证券持有人获得完全支付的情况下,次级证券才可能被支付,这样降低了优先证券的信用风险,提高了它的信用等级。次级证券的利息高于优先级证券利息,使其仍具有吸引力。外部信用增级手段主要是第三方提供担保,即以银行信用证或保险公司保单或其他专业公司提供担保等形式为证券提供担保。二是外部信用增级。这主要是指来自外部的信用担保。增级后要对证券进行发行评级,只有达到可投资等级之后,才能吸引投资者。
4.证券设计。项目融资过程中确定证券发行的种类和形式便是证券设计,设计应委托主承销商来进行。可以考虑设计两种类型的证券,一类是使投资者直接拥有贷款组合所有权、收益权的过手证券;另一類是带有优先|附属证券性质的CMO形式的债券。
5.证券发行
主承销商根据证券的数额、信用等级、流动性确定采用私募还是公募的方式来发行证券。如果是公募发行,SPV则申请在交易所挂牌上市;私募发行则有证券持有人持有,由SPV按照证券固定方式偿付本息,一直到期满为止。
6.对现金流管理和清算
SPV将委托出售项目贷款的银行继续负责贷款本金和利息的收集和管理工作,将收到的贷款本息及担保品处理的收入汇至SPV指定的受托人的专用账户上,如借款人违约,贷款银行将代理SPV处理担保品。
在现金流归集、支付之后,SPV对资产池进行清算,剩余资金将作为自己的利润,或按协议分享部分剩余资金。当得到完全的偿付,SPV的使命也告完结。
四、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证券化资产的转让方法
在将银行持有的资产证券化时,大概是按三种方法进行分类的:更新、让渡或让与和参与。
更新法(Novation)。更新法是欧美国家证券化的种类之一。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先终止发起人与资产债务人之间的债务合约,再由特别目的载体与债务人之间按原合约还款条款订立一份新合约来替换原来的债务合约。
让渡法。让渡法的特点是作为转让对象的资产要由有关法律认可具备可转让性质。这种方法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把通知债务人或把债务人的承诺作为让渡的必要条件,即资产权利的转让要以书面形式通知资产债务人。如无资产转让的书面通知,资产债务人享有终止债务支付的法定权利。二是不通知债务人,即默认方式(silent方式在英国被assignment),发起人通过资产的出售使资产的信用风险被完全隔断。
参与法。参与法的特点是参与实际上是不转移资产而只转移风险和相应现金流的契约。资产债务人不知道这种契约的存在,特别目的载体也不得使资产债务人得知契约的存在。参与形式不存在对抗条件具备的安排,,特别目的载体面临发起人和资产债务人双方的风险。在发生违约的情况下,,特别目的载体就会成为对于发起人的一般性无担保债权人。
五、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证券品种
资产证券化的证券品种从不同角度可以有多种分类。
1.过手证券
过手证券是最早出现的品种,也是证券化的最简单形式。过手证券(Pass-through Securities),是把具有相似到期日、利率和特点的资产组合起来,发行直接代表资产所有权的证券。对于银行信贷资产而言,过手证券的利率——过手利率低于基础抵押贷款利率,其差额等于服务费和担保费。过手证券的证券化结构具有以下特征:1.被证券化的贷款组合的所有权,在证券出售时转让给投资者,该贷款组合从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中移走,所发行的证券也不构成发行人的债务,不列入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
2.资产支持债券
资产支持债券(Asset-backed Bond,ABB)最初是以抵押贷款作为支持资产的,是以贷款组合为支撑发行的债权凭证。资产发行债券是发行人的负债,抵押贷款组合构成发行人财务报表上的资产。资产支持债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常会设定超额担保,而且会不断增加担保品价值。须注意的是,充当担保的资产不一定限于贷款、应收账款这些经常参与证券化的资产,还可以证券化本身的品种——过手证券。这是因为过手证券也具有与可证券化资产同样的特点:具有可预期的现金流量。担保债务契约(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CDO),又称担保债务证券,是资产支持证券的一种,是近年来的主流之一。
3.转付债券
转付债券(Pay-through Bonds,PTB) 是第三种类型的证券化产品,通常是一组债券。它是同时兼具部分过手证券和资产支持债券特征的一种债权凭证。被证券化的资产组合的所有权属于特别目的载体,作为特别目的载体的资产与债务保留在资产负债表中。而且,转付债券的投资者要承担证券化资产组合的债务人提前偿付而产生的再投资风险。因此,该类债券的现金流量不像过手证券那样仅“过手”而已。而是通过对现金流量的重新安排,具有支付的性质,因此,被称为“转付债券”。使用最广泛的转付债券品种是担保抵押债券。
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模式是重要的项目融资模式,作为一项创新和高效的制度安排,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还应注意特别目的载体的组建,信用增级等核心问题,选择合适的证券品种,科学地组织资产证券化项目融资。
参考文献:
蒋先玲.《项目融资》.中国金融出版社.2014.7
Willie Tan著 何川,杜静,李启明译.《项目融资原理与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11
浅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篇7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披露
0 引言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 但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 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 转换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通过对特定资产的控制权、收益、风险的分散和组合, 连接了资金需求者和资金提供者, 增强了资产的流动性。其核心在于对金融资产中风险与收益要素的分离与重组, 使其定价和重新配置更为有效, 从而使参与各方均受益。随着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建元”和“开元”两只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产品的正式发行, 中金公司的“中国联通CDMA网络租赁费收益计划”以及广发证券的“莞深高速公路收费收益权专项资产管理计划”的逐步推出, 资产证券化这个国际金融领域先进的创新金融工具, 在我国正式揭开了面纱。本文拟从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出发, 结合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 浅析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关于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相关问题, 初步探讨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
1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
判断基础资产的转移是属于“真实销售”还是“担保融资”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通过实现“真实销售”, 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一方面可以通过“破产隔离”制度, 以及信用增级措施提高SPV的信用等级, 实现发起人低成本融资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基础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终止确认, 改善发起人的财务报表结构, 增加发起人的流动性, 以及提高资产收益率, 降低其继续融资的融资成本。因此显然只有在“真实销售”会计处理下才能更好的发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国际上对于“真实销售”的会计处理分为: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风险报酬分析法是以风险和报酬是否转移作为确认真实销售的标准。而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 确认风险报酬的实质性转让越来越困难, 因此又提出了金融合成分析法, 该方法以资产控制权是否实质转移作为确认真实销售的标准。我国早期的关于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规定, 采用的是风险报酬分析法, 而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规定的颁布, 我国对于“真实销售”的会计处理原则进入了风险报酬分析法为基础, 金融合成分析法为补充的阶段。对于资产终止的确认标准既有以风险和报酬的转移作为判断标准, 也有以对金融资产的实际控制作为判断标准。对于资产转移是否终止确认, 应该首先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程度, 根据其不同的转移程度采取不同的确认方法。对于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和尚未转移的, 用风险报酬分析法进行确认;对于仍保留重大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 用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确认。
在判断资产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实际转移时,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 “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对于企业面临的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 表明该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企业面临的风险没有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的, 表明该企业仍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 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 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由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飞速发展, 如提供担保、证券持有人保留追索权、发起人持有次级权益、看跌期权、看涨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出现, 在实践中已经很难推出风险和报酬几乎全部转移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因此, 我国会计准则对于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资产转移, 即发起人保留了金融资产相关的重大风险和报酬, 应通过金融合成分析法进行判断, 即通过判断发起人是否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 来确认是否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同时在判断控制权转移的标准时, 不但注重转入方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 而且要考虑发起人对于该金融资产是否仍保留一定控制能力。
2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问题
如何对发起人因资产证券化交易所获得的新的资产和负债, 以及所保留的资产或负债以及损益进行计量, 是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难题。
根据金融合成分析法, 证券化资产真实销售以后, 发起人新增的、且与资产证券化交易有直接关系的资产和负债, 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初始计量。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是发起人没有放弃控制权而保留下来的获利权或义务, 则不用根据交换的概念进行新的计量。
对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资产和负债, 以及损益的确认, 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均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 我国也采纳了公允价值作为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的标准。《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第十二条规定, “因金融资产转移获得了新金融资产或承担了新金融负债的, 应当在转移日按照公允价值确认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因此,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关键是对于发行人获得的新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而对于资产转移中因为未放弃控制权等原因未终止确认的资产, 由于该资产既没有发生所有权的转移, 也没有发生控制权的转移, 所以对于未终止确认的资产仍以账面价值予以计量。
3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披露问题
资产证券化交易中, 需要通过设立SPV (特殊目的载体) 来实现法律和会计上的“真实销售”;实现其法律上的“破产隔离”和会计上的“移表”的作用。而SPV是否属于发起人的合并报表范围, 是能够实现会计上“移表”作用的关键。如果特别目的载体被视为发起人的子公司, 那么, 就应被纳入发起人的合并会计报表编制范围。这时, 分别作为独立法人实体的发起人和特别目的载体, 将被视为一个经济实体;两者之间的交易将成为经济实体的内部交易, 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必须作抵消处理。其结果是, 不管发起人将资产证券化业务作为真实销售处理, 还是作为有担保的融资处理, 对合并报表结果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将与资产证券化发起人的设计初衷相违背。
我国目前尚未对SPV合并问题制订特殊的规定,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中规定的合并范围也是以控制为基础予以确定, 可见我国对于SPV的合并要求与其他子公司是没有区别。
由于SPV的设立、运行以及权益的分配方面与一般的公司有明显的差别, 因此判断是否控制的标准也应有所不同。国际会计准则在判断发起人是否控制SPV, 不但要考虑发起人对SPV经营决策等的控制力还必须考虑发起人对于SPV净资产的获利能力以及相关的风险承担情况。因此, 我国在判断SPV是否属于合并范围时, 不但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去判断, 还必须根据发起人在SPV中净资产的获利能力, 以及是否保留SPV的风险进行综合的判断。
综上所述, 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相关会计准则的出台, 明确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相关会计处理的方法, 使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有章可循。同时, 资产证券化作为创新金融工具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 并且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和不断的创新性, 使得我们在会计实践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
[2]王开国.资产证券化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8
一、发起人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
(一) 国外发起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
一是传统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方法。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的核心就是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作为销售处理(即在资产负债表中终止确认证券化资产,从而达到改变发起人财务报表结构的目的)还是作为表外融资处理。对于传统会计确认方法来说,最典型的还是风险报酬分析法,这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4年1月颁布的E48号征求意见稿所规定的有关金融资产的确认问题。该规定为金融资产的转移与否的判断标准是与其相关的所有风险与报酬是否已经全部转移。
二是“金融合成分析法”下的会计确认。1996年FASB颁布了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No.125)《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此次正式提出了使用“金融合成分析法”(Financial Component Approach)对发起人证券化资产进行确认。2000年9月FASB又颁布了第140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No.140)《关于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的补充》,取代了FAS No.125的地位。但FAS No.140相关的会计确认问题仍沿用的是FAS No.125的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1998年颁布的第39号会计准则(IAS No.3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方法。“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对于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作为销售处理还是表外融资处理(即属于终止确认)主要取决于转让者是否放弃了对该资产的控制权,而不是取决于交易形式。而且还将金融资产与负债分割成不同的组成部分,它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与由金融资产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金融工具的确认问题区分开来,通过检查转让后产生的各组成部分的资产和负债来分析一项金融资产的转让。转让中的每一个实体都确认转让后它控制的资产和负债并且不再确认在转让中放弃和解除了的资产和负债。
三是“后续涉入法”下的会计确认。面对“金融合成分析法”存在的不足之处,IASC于2002年发布了关于IAS No.39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对资产证券化的终止确认问题作了很大修改。《修改意见IAS No.39》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终止确认采用的是“后续涉入法”,提出以“没有后续涉入”作为销售确认的标准。在后续涉入法下将被转让资产视为可以分割的单元,相当于对细分的每个单元考察其是否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因此,一项资产转让可能导致一部分资产被终止确认,而另一部分资产则未被终止确认。随着资产证券化实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风险报酬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的缺点都日益体现出来。后续涉入法采用部分销售的概念在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上有很多方面是优于传统的“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以及美国现行或是前IAS No.39的“金融合成分析法”。后续涉入法不仅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且在概念上更具内在一致性;它回避了对于“相对数量”的考虑;“后续涉入法”在会计处理上比较折衷,容易被实务界接受。后续涉入法的上述优点使其在实际运用中简便易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不同方式的后续涉入往往有着不同的性质。后续涉入法下,不区分后续涉入的性质都将其分配到账面价值入账,这样处理虽然简单,但是在报表上并不能很好地揭示这部分资产的性质,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理解。并且后续涉入法在实践中的应用状况有待于进一步用实践来检验。因此,对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我国可以吸取与改进国外研究的优缺点,探索适合我国的会计确认模式。
(二) 国内发起人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
一是我国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余坚(1998年)认为利用金融合成法对证券化业务是否涉及资产控制权的转让进行测试时,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证券化业务所带来的整个经济环境和合约安排体系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辨认,其中的三个关键性特征尤其值得关注:在合约期间,哪一方具有出售或抵押资产的权利;受让方是否具有向出让方追索的权力;合约中暗含着那些选择权(option)。基于这种认识,设计了一张简化的“金融资产交易确认分析表”(表1),来对各种类型的金融资产文易进行归纳和辨别,通过该表可以很显然的得出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更偏向于将转让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张欢、赵燕(2005)引入了后续涉入法。后续涉入法有两个关键问题:“如何判断是否存在后续涉入”和“如何计量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被转让资产和符合终止确认的那部分资产所产生的损益”。认为后续涉入法有如下优点:不仅符合资产的定义,而且在概念上更具内在一致性。巧妙的回避了对于“相对数量”的考虑;降低了对相关计量的不确定性;后续涉入法在会计处理上比较折衷,容易被实务界所接受。
二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和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规定。财政部于2005年5月颁布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我国首次正式以法规的形式对资产证券化会计进行规定。《规定》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它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做法,但也具其创新性,该《规定》结合了国外已经存在的三种会计确认模式,是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较为完备的确认方法之一。《规定》中对发起人会计确认问题的规定为:首先采用的“风险报酬分析法”,《规定》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其次采用的是“金融合成分析法”,《规定》中的第六条的(一);最后采用的是“后续涉入法”,《规定》中的第六条的(二)。新会计准则中第23号会计准则——金融资产转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方法和《规定》是一致的。
三是国内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研究的评价。从上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我国学者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研究存在如下特征:(1)国内的研究是建立在对国外研究的分析评价的基础之上的,并没有对国外会计确认进行突破性研究,也没有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国的会计确认模式。(2)《规定》和新会计准则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采用的是三种方法的结合使用,是对国内外研究的重大突破,但是并没有对其具体可行性操作提供依据。2006年2月的新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中关于金融资产的确认问题是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依据之一。但是新准则并没有具体给出金融资产转移的可行性操作,并且39项会计准则指南对此实践性操作的指导也是比较模糊,也没有将其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实务。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到的可证券化资产多样化,虽然都是金融资产,但证券化对象的金融资产组合与金融资产本身存在的差异性很大,在对证券化资产的确认采用新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时,是否会出现准则的规定不适于证券化资产的可能性,如若出现此问题后的解决办法又是什么,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规定》是专门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会计处理所作的规定,对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方法与新会计准则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确认是相同的,也并没有对其具体可行性操作作出指导,并且该《规定》适用范围只是信贷资产。资产证券化业务比较复杂,在我国还处于初期阶段,其会计处理有一定的难度,准则和《规定》只对其确认方法做出了规定,但是具体在实务中的操作还有很大的难度,因此进一步探索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的具体可行性操作也是必须的,这样才能找出理论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好地指导实践发展。
二、我国证券化实践现状对会计确认方法的影响
(一)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对投资者积极性的影响
尽管从目前形势来看,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级市场较为活跃,发起人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证券化产品日益增多,然而,二级市场的清淡也显示了投资者的消极态度。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要遵循“以需定供”的规则,资产证券化的成败也不仅仅取决于发起人的供应,同时更为重要的可能是投资者的需求。如果不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证券化发起人的热情也难以长久维持。因此,在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上,同样要应该注意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以促进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资产证券化仍属于新兴产品。因而,惧怕投资风险很可能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调动投资者的投资兴趣,首先要使其明确所选证券化产品的低风险性。这要依靠信用增级机构的信用增级,而更重要的则是要实现风险隔离,使证券化资产隔离于发起人的其他资产之外。要实现风险隔离原理,必然要做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因此,在我国现阶段,要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就要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相应地,其会计终止确认方法,也应该选择倾向于将转移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
(二) 金融合成分析法的采用与分析
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更偏向于将资产转让作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终止确认方法,本文将通过一张简化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类型分析表”(表2),进行详细分析。表1中,A为案例序号;B为案例;C为特征1:资产受让人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出售或抵押资产;D为特征2:受让人是否对转让人有追索权;E为特征3:转让人是否可以重新获得资产;F为会计处理方法;G为隐含期权。根据排列组合原理,三个特征栏,每栏有“是”与“否”两种选择,共有8种可能,但C栏与E栏同时为“否”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表1中只列示了6种交易类型。由表1可以得出,只要资产受让人有出售或抵押资产的权利,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就可以认定为真实出售,并进行表外处理。因此,可以说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倾向于将被转移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确认方法。因此,无论从提高发起人证券化热情,还是从激发投资者投资兴趣的角度看,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托的“控制权转移”标准,都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级市场的发展。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据的“控制权转移”判定标准,是建立在资产的定义之上,并且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基础具有内在一致性,符合金融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要求。我国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发展初期,二级市场的清淡表明投资者和发起人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无论从通过“真实出售”来达到风险隔离目标,以保障投资者利益,提高其投资积极性的角度,还是针对证券化发起人表外确认的偏好,选择更倾向于将证券化资产视为销售,进行表外确认的金融合成分析法,以其依托的“控制权转移”作为终止确认标准,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参考文献
[1]高保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9
一、金融合成分析法
随着金融创新工程的发展, 资产证券化交易中资产转移的方式日趋复杂, 经常与衍生金融工具相结合, 产生新的合约, 如期权合约、远期合约、互换合约等等。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已难以适应越来越复杂的金融环境, 给金融交易的进一步创新与有效管理带来了诸多不便。针对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的缺陷, 1996年6月,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颁布了FAS125, 正式提出开始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来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2000年9月, FASB颁布FAS140代替了FAS125, 但就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仍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 在1998年通过的IAS39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
(一) 金融合成分析法的主要观点
一项资产转让交易是否确认为销售不是取决于其交易的形式, 而是取决于转让方是否放弃了对该资产的控制权, 并且承认金融资产和负债能分割成不同的组成部分。金融合成分析法的特点是, 将已确认的金融资产在转让时的再确认和终止确认问题, 同由金融资产转让合约所产生的新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确认过程分开来处理, 通过检查转让后产生的各组成部分资产和负债, 来分析一项金融资产的转让本质。发起人将已放弃控制权的资产部分终止确认, 未放弃控制权的资产部分以分摊到的账面价值继续在资产负债表中进行确认。
(二) 金融合成分析法的评价
就FAS140与IAS39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相关规定看, 金融合成分析法更偏向于将资产转让作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同时, 及时确认新的金融资产和负债, 实现表外处理表内化, 改变了要等到合约实际履行时, 才进行会计确认的传统做法。跟传统的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相比, 金融合成分析法体现了三大优势:一是顺应了资产定义中的核心要求。“金融合成分析法”以“控制权转移”作为被转让资产终止确认及所产生的新金融工具初始确认的标准, 符合资产的定义。“控制”是现代财务会计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它不仅在资产定义中处于核心地位, 而且也是合并报表范围或编制条件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因此, 应用“控制权的转移”作为资产终止确认的标准, 显然在观念上要优于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二是使具有相似经济实质的活动在会计处理上保持一致。例如, 由第三方提供和由发起人提供信用担保的问题。在风险与报酬分析法下, 这两种经济性质相似的经济活动在会计处理上是不一致的。但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 发起人提供的信用担保被视为一项新增的负债, 以公允价值在发起人的报表中单独进行反映, 与由第三方提供担保在会计处理上是一致的。三是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发起人对被转让资产的权利与义务。金融合成分析法下, 金融工具及其所附属的风险与报酬是可分割的, 被转让资产的风险与报酬作为新产生的金融工具与被转让资产的终止确认相区分。这部分新产生的金融工具, 其确认计量原则与通常的金融工具相一致。
尽管和风险与报酬分析法相比, 金融合成分析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但面对不断创新、日益复杂的资产证券化实践, 金融合成分析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仍突显出以下问题:1.控制权转移的标准较难认定。金融合成分析法使用控制权作为判断标准, 需对证券化业务的整体经济环境和合约条款进行更为细致地分析和辨别, 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且采用“出售或抵押”对控制权进行判断并非十分完美, 在具体运用时难免出现逻辑上的不一致。2.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对“相对数量”的判断。例如对清除期权的认定, 关键是要判断“何时未偿资产余额或受益人权益, 减少到服务这些资产或收益人的成本变得相对高昂”, “相对高昂”就隐含了“相对数量”的问题, 在很大程度下依赖于专业判断。
二、后续涉入法
后续涉入法是IASB的创新观点。为了弥补金融合成分析法中存在的缺陷, IASB于2002年发布了关于IAS39修改意见的征求意见稿 (IAS39RED) 该意见稿中对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标准作了重大修改, 提出了以“没有后续涉入”作为销售确认标准的后续涉入法。它放弃了基于“控制权转移” (surrender of control) 的终止确认标准, 为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提供了全新的方法。
(一) 后续涉入法的主要观点
根据后续涉入法, 只要转让者对被转让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存在任何的后续涉入, 不考虑后续涉入的程度, 与后续涉入有关的这部分被转让资产不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 作为担保融资处理;而不涉及后续涉入的那部分资产则终止确认, 作为销售处理。后续涉入法下的被转让资产被视为可分割的单元, 相对于每个细分的单元考察其是否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因此, 一项资产转让可能导致一部分资产被终止确认, 另一部分资产未被终止确认。
根据IAS39RED提出的判定标准, 在FAS140的规定中不影响销售确认的合约权利和义务, 在后续涉入法中将很可能构成一项后续涉入, 而不符合销售确认的条件。例如:转让者签发的看跌期权、清除期权、回购违约资产的协议、附条件期权、持有的基于市场公允价值的看涨期权以及很可能不会执行的看涨期权等, 都属于后续涉入。因此, 与这部分有关的资产不能被终止确认, 而在FAS140采用的金融合成分析法中, 这些合约义务并不影响证券化资产转让的销售确认。
(二) 后续涉入法的评价
跟金融合成分析法相比, 后续涉入法具有如下优势:1.巧妙地回避了“相对数量”的问题。后续涉入法以“没有任何后续涉入”作为一项交易进行终止确认的标准, 因而在具体应用中只需要考察“有没有”的问题, 而不需要关注“有多少”的问题。2.在会计处理上比较折中, 容易被实务界接受。从资产证券化的交易实际来看, 所有的交易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发起人对基础资产的后续涉入。因此, 后续涉入法通常会导致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被确认为部分销售和部分融资, 与“金融合成分析法”相比, 是一种较折中的会计处理方法。3.避免了可能存在的法律与会计规定上的矛盾。后续涉入法中不需要满足任何类似于“被转让资产假定置于转让方及其他债权人的控制范围之外”的要求, 来符合终止确认的条件。应用这一方法对交易进行判断时, 将法律因素排除在销售确认的判断标准之外, 有利于消除由于各国的法律差异引起的会计处理上的不协调。
但是, 后续涉入法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局限性:一是后续涉入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理论上的支撑点, 它在放弃控制权基础、风险与报酬基础的同时, 却没有为其所规定的后续涉入标准寻找一块新的“奠基石”, 没有告诉我们这项原则与会计概念基础之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后续涉入法可能存在因交易顺序不同, 对实质相同的经济活动产生不一致会计处理的问题。例如, 同样使用在评价风险与报酬分析法时所举的例子, 实体A直接获得的一项未分割从属利益, 会作为一项新资产进行确认;而实体B出售金融资产组合中的优先级利益后, 继续持有与实体A相同的未分割从属利益, 由于实体B很可能被认定为对已转让资产存在后续涉入, 则不能将该利益确认为一项资产, 而应该确认一项因不满足终止确认而产生的负债。三是后续涉入法不能很好地揭示由不同的后续涉入方式所引起的不同资产的性质。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 不同方式的后续涉入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 但后续涉入法不区分后续涉入的性质, 都将其分配到账面价值入账, 会导致在报表上不能很好地揭示这部分资产的性质, 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理解。
三、我国证券化实践现状对会计确认方法的影响
尽管从目前形势来看, 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一级市场较为活跃, 发起人的积极性也相对较高, 证券化产品日益增多, 然而二级市场的清淡也显示了投资者的消极态度。市场的健康发展应该要遵循“以需定供”的规则, 资产证券化的成败也不仅仅取决于发起人的供应, 更重要的是投资者需求。如果不充分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相信证券化发起人的热情也难以长久维持。因此, 在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标准的选择上, 同样应该注意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 以促进证券化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对于多数投资者而言, 资产证券化仍属于新兴产品。因而, 惧怕投资风险很可能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调动投资者的投资兴趣, 首先要使其明确所选证券化产品的低风险性。这一方面要依靠信用增级机构的信用增级, 还要实现风险隔离, 使证券化资产隔离于发起人的其他资产之外。要实现风险隔离原理, 必然要做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因此, 在我国现阶段, 要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就要在较大程度上实现证券化资产的真实出售, 相应地其会计终止确认方法, 也应该选择倾向于将转移资产视为销售, 进行表外处理的。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更偏向于将资产转让作为销售进行表外处理的终止确认方法, 本文将通过一张简化的“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类型分析表” (表1) , 进行详细分析。
上表中, A为案例序号;B为案例;C为特征1:资产受让人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出售或抵押资产;D为特征2:受让人是否对转让人有追索权;E为特征3:转让人是否可以重新获得资产;F为会计处理方法;G为隐含期权。根据排列组合原理, 三个特征栏, 每栏有“是”与“否”两种选择, 共有8种可能, 但C栏与E栏同时为“否”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所以在表1中只列示了6种交易类型。由表1可以得出, 只要资产受让人有出售或抵押资产的权利, 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就可以认定为真实出售, 进行表外处理。因此, 可以说金融合成分析法是一种倾向于把被转移资产视为销售, 进行表外处理的确认方法。
因此, 无论从提高发起人证券化热情, 还是从激发投资者投资兴趣的角度看, 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托的“控制权转移”标准, 都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级市场的发展。
四、结论
金融合成分析法所依据的“控制权转移”判定标准, 是建立在资产的定义之上, 并且与合并财务报表的概念基础具有内在一致性, 符合金融及会计基本理论的要求。我国资产证券化尚处于发展初期, 二级市场的清淡表明投资者和发起人的积极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 无论从通过“真实出售”来达到风险隔离目标, 以保障投资者利益以提高其投资积极性的角度, 还是针对证券化发起人表外确认的偏好, 选择更倾向于将证券化资产视为销售, 进行表外确认的金融合成分析法, 以其依托的“控制权转移”作为终止确认标准, 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
参考文献
[1]高保中.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分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2]Marty Rosenblatt, Jim Johnson.Securitization Account-ing under FASB140:the Standard Formerly Know as FASB125.Deloitte&LLP.2001.
[3]陆秀芬.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4]李勃, 陈虹.资产证券化及其会计问题研究[J].四川会计, 2002 (9) :18-19.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10
我国资产证券化从上世纪末起步, 针对资产证券化涉及的会计问题, 财政部从1995年起先后颁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金融机构金融资产转让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征求意见稿) 》,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等一系列政策性规定, 以此对我国资产证券化运作进行调节和指导。但是, 这只能说明我国在资产证券化和该领域的会计理论规范不再是一片空白, 却不能说已与证券化市场发展相适应。这就需要我们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 根据我国国情, 从理论上研究并在实践中规范我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 同时尽快完善有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准则。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指把缺乏流动性的, 但能在未来产生稳定的、可预见的现金流的资产, 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 转换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
1. 资产证券化流程。
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 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转让给SPE (Special Purpose Entity, 特设目的实体) , SPE将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担保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并且以发行收入购买证券化资产, 最终以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收入偿还投资者。SPE是由发起人建立, 接受发起人的资产组合, 并发行以此为支持证券的特殊实体, 其职能是购买、包装证券化资产和以此为基础发行资产化证券。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步骤为:资产的出售、购买及信用的提高, 资产证券的评级等。
2. 资产证券化的优点。
(1) 破产隔离。SPE购买资产组合是一种真实销售, 在法律上不再与发起人的信用相联系, 是一种有限或无追索权的销售活动。
(2) 规避风险。证券化可以汇集大量的权益分散的资产, 从而降低资产组合中的系统风险;通过资产的真实销售, 证券化将集中对发起人的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分散并转移到资本市场;通过划分优先证券和次级证券, 将不同信用等级的证券分配给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
(3) 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作为一种表外筹资方式, 业内通常将资产证券化视为转让, 资产可以不必列入资产负债表, 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杠杆率, 还可以提高企业的权益报酬率和资产报酬率。
(4) 提高信用。这种方法使得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状况与发起人、SPE的信用状况分离开来, 从而使本身信用等级不高的组织也有可能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资产证券化通常会使用各种信用增级手段, 使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水平提高。
二、我国资产证券化中存在的会计问题
1. 会计确认存在主观因素, 导致会计报表差异大。
发起人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目的是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降低融资成本, 通过表外融资从而优化财务报表。这一目的使得资产证券化交易结构中, 发起人向SPE转让资产成为一个关键环节。转让的资产究竟应确认为一项销售业务在发起人的报表中终止确认 (表外处理) , 还是应确认为一项担保融资保留在发起人的资产负债表中 (表内处理) , 将对发起人的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 进而直接影响发起人是否能够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达到预期的财务目的。
2. 会计计量中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导致报表披露差异大。
《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标准采用公允价值, 但却未对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的会计处理作出说明。公允价值难以确定是资产证券化会计计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单纯对资产证券化业务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 要求使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而对其他无法确定公允价值的金融业务沿用历史成本法, 则会造成会计报表披露信息不一致。
3. SPE合并范围不明确, 导致无法实现既定的财务目标。
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 由于发起人与SPE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 SPE是否应该合并至发起人财务报表当中, 也成为资产证券化会计中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SPE设立的目的就是剥离发起人的资产组合, 实现法律、会计意义上的“真实销售”, 以达到发起人特定的财务目标。如果SPE被视为发起人的子公司而合并至发起人的财务报表, 那么两个独立法人实体也就成为一个经济实体, 两者之间的交易就成为同一经济实体内部的交易,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必须作抵消处理。这样恰恰违反了证券化资产的初衷, 不能达到真实销售的目的, 因为一旦合并, 则无论发起人和SPE各自的报表原先如何确认, 作为融资或销售对合并报表而言结果都不产生任何影响。
4. 不重视表外披露, 导致金融风险增加。
会计信息披露是通过财务会计报告进行的, 即向外界提供合乎要求的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说明。财务会计报告是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核心组成的会计报表体系, 会计报表附注只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由此便形成了通常所讲的两个概念, 即“表内反映”和“表外披露”。由于表内信息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直接结果, 所以普遍观点认为表内信息比表外信息更重要。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 金融工具的出现表明表外披露也具有一定重要性, 因为表外融资业务的风险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较难预测和评估, 而且随时有可能转化为表内风险。而我国目前资产证券化披露中并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 导致披露资产不全面, 加大了金融风险。
三、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出现原因分析
1.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原则不明确。
发展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是必须允许发起人将证券化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中移除, 把资产证券化真正构造成表外融资。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原则直接决定资产证券化能否真正构造成表外融资方式。但是我国的资产证券化相关准则对此问题尚未作出明确规定, 使得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具有不确定性。
2. 会计人员的判断影响了会计确认。
在对金融资产的转移确认过程中, 强调的是对交易中经济实质的理解而不是对会计准则的生搬硬套, 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财会人员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其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处理。金融资产转移是作销售处理还是作融资担保处理, 会计准则只是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实务中要由财会人员进行判断, 是否同意以表外方式处理资产证券化, 是否认为特设信托机构具备交易主体 (资产买方及证券发行人) 的资格, 是否承认证券化资产的过户是真实出售。会计人员如果对此认定, 就会把资产证券化过程看成“销售资产获取收入”的过程, 就会把证券化资产从资产负债表上剔除, 并把融通的资金确认为卖方的会计收入;反之, 则进行表内处理。这样, 具有相同经济性质的交易由不同的财务人员进行处理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从而导致财务信息相关性的弱化, 甚至可能通过资产证券化会计操纵企业利润。
3. 金融工具基本计量属性未变。
目前, 我国整体金融工具的基本计量属性仍然是历史成本或修正的历史成本, 所以, 金融负债的计量只能反映债务发生时债务人对债权人的付款义务。虽然传统会计准则利用稳健性原则来弥补历史成本的缺陷, 允许对债务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的存续期间进行摊销, 对应收账款允许计提坏账准备,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仍不能反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现行价值, 从而造成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不协调, 结果有可能演变成管理者操纵利润的工具, 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 不利于管理者根据融资环境的变化管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4. 会计报表合并以母公司控制程度作为判断依据。
现行合并理论与实务是以母公司对关联公司活动的实际控制程度作为判断合并与否的依据, 而不是注重于法定持股比例的多少, 降低了承担者的风险报酬, 凡是对关联公司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有重大控制权的都被列入合并范围。目前, 在我国现有的法律框架下, 有可能成为SPE的有两类:一类是经过中国银监会批准的机构, 另一类是信托投资公司。显然, 问题的实质在于判断以信托形式存在的SPE是否属于发起人的一个准子公司。通常有以下三个判断标准:一是SPE为发起人带来收益与发起人真实子公司无实质性差异;二是发起人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SPE, 并从SPE的净资产中获利;三是发起人承担与这些利益相关的风险。三者只要符合其一, 就可判断为准子公司。这就意味着, 如果发起人拥有相当比例的剩余权益, 把SPE纳入合并范围更符合会计惯例。因此, 如果发起人实际控制着SPE, 则两者的财务报表就将合并, 从而无法实现资产证券化的初衷。
5. 会计披露缺乏监管。
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发起人定期向投资者和信用评级机构发布项目运行报告, 二是信用评级机构发布资产证券化产品的信用评级报告。这两种方式贯穿于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和交易阶段。由于相关部门对其未加强引导和监管, 而《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也只是针对发起机构未终止确认所转让信贷资产的情况作出了规定, 因此就发起人的会计揭示角度, 还有必要对证券化资产的收益和控制权进行合理披露, 即对证券化相关信息在报表附注中作进一步说明。
四、解决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问题的对策
1. 尽快出台有关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的法律规范。
(1) 降低资产证券化确认方法的选择弹性, 制定相关的初始确认标准和终止确认标准。由于我国资产证券化处于起步阶段, 资产上的控制权和与其对应的风险、报酬发生分离的情况暂时还未出现, 因此建议采用以风险和报酬分析法为主的判断标准进行会计确认。风险和报酬分析法是根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经全部实质性地被一个企业所放弃或由另一个企业所承受作为判断标准, 对销售进行会计处理。当资产证券化发展到相对复杂阶段时再逐步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及后续涉入法。金融合成分析法是把已经确认的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与金融资产的转移所产生的新的确认问题区分开来, 对于已经确认过的金融资产, 按照发起人是否放弃控制权来判断资产证券化交易是销售行为还是融资行为。后续涉入法是指只要转移方对被转移资产的全部或部分进行后续涉入, 那么与此相关的资产就作为担保融资处理, 不涉及后续涉入的部分作为销售处理。
(2) 我国应该对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的会计处理进行明确规定。可以借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IASB) 的做法:当新增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无法确定时, 这些资产价值记为零, 转让方不确认利得。
(3) 从风险和报酬方面确定SPE的合并范围。借鉴FASB于2003年发布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解释第46号 (Fl N46) 规定的合并范围标准, 确定SPE的合并范围, 在强调控制权的同时, 从SPE对资产证券化相关主体预期风险和报酬的影响来考虑是否对SPE进行合并。SPE应由承担大多数预期风险、享有大多数预期报酬的实体进行会计合并。此外, 当出现某一企业承担SPE大多数预期风险, 而另一企业享有SPE大多数预期报酬的情况时, 应该由承担大多数预期风险的企业作为母公司对SPE进行会计合并。
2. 加强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提高对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认识。
首先, 企业管理层应注重并加强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如定期安排培训课程、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等。其次, 会计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和领会会计准则的精神实质, 积极思考, 注重实践, 不断强化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最后,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 对需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判断和表达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3. 重视表外披露, 加强资本监管。
(1) 证监会应该加强对表外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 提高表外披露信息的质量。企业所披露的表外信息应该是真实、可靠的。为了防止虚假信息、误导性信息及隐瞒对企业不利的信息, 应按以下原则进行披露: (1) 披露的资产证券化的信息应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 (2) 披露的资产证券化信息应具有可理解性; (3) 所有证券化资产均应依据重要性原则予以分类披露。
(2) 为了明确表外披露的具体内容, 金融机构还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就每类资产作如下披露: (1) 资产的性质。 (2) 该金融机构保留的所转让金融资产在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的性质。 (3) 资产的账面价值和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4) 当该金融机构继续确认所转让金融资产整体时, 所转让金融资产的总额应继续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而如果金融机构将金融资产用作质押时, 则该金融机构应披露质押合同主要条款、被质押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被质押金融资产的处置情况等。
(3) 对资产证券化进行专门立法, 确立统一的发行、上市、交易规则, 建立资产证券化业务统一的法律体系。面对混业经营的格局, 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形成发展资产证券化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本文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计量、报表合并和披露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其原因并且提出相应对策, 以期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扫除障碍。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计量,报表合并,披露
参考文献
[1].姜明.资产证券化会计处理研究.国有资产管理, 2006;6
[2].王瑞.资产证券化会计:基础问题研究.财政监督, 2008;8
[3].李小友, 陈晖.论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方法.商场现代化, 2006;1
[4].史玉光.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会计处理的思考.金融会计, 2005;5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11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内涵;外延;运作模式
一、资产证券化的内涵
资产证券化是指创始机构将各种对未来现金流量的求偿权予以包装、架构、信用评级和承销后,销售给投资人的过程。任何企业只要拥有可预测的未来现金流即可,例如企业的应收账款、应收租赁费、金融机构各种债权如信贷资产等。以资产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就是资产证券化融资。与传统的融资方式相比,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崭新之处在于:
1.它是一种资产融资。资产证券化是一种不同于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的新型融资方式。传统的证券融资是以企业自身产权为清偿基础,企业对债券本息及股票权益的偿付以公司全部法定财产为界。资产证券化虽然也采取证券形式,但证券的发行依据不是公司全部法定财产而是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某一部分资产;证券权益的偿还不是以公司全部产权为基础,而是仅以被证券化的资产为限。如果担保资产违约拒付,资产支持证券的清偿也仅限于被证券化的资产数额,而资产组合的发起人或购买人无超过该资产限额的清偿义务。因此,资产证券化本质上是一种资产融资。
2.它是一种表外融资。迄今为止的所有融资方式从性质上都可以归纳为三种,债权融资、股权融资和资产融资。债权融资是从银行取得贷款、发行公司债券或商业票据等债权性融资工具融通资金,它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上角——“负债”中;股权融资是通过发行新股、配股、优先股等股权性融资工具融通资金,它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右下角——“所有者权益”中;而资产证券化融资是通过变更资产换取资金,它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左边——“资产”中。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都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属于表内融资;而资产证券化融资不增加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只是对资产类科目中的不同项目进行转换,因而它属于表外融资。
3.它是一种证券信用等级与融资者信用等级分离的融资。在证券化过程中,发起人将其某些资产出售或作为抵押,而不是以其全部的资产和信用抵押和担保。所以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仅取决于相关的金融资产的风险程度和附加的信用担保,而与发起人自身的信用无关,这样就实现了信用隔离。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可以低于或高于被证券化资产原所有人的信用等级。资产证券化的这一特点对于本身信用级别不高的发起人具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它可以以远高于其本身信用评级甚至高于其国家主权级别的信用级别进行融资。
4.它是一种结构性融资。资产证券运作成败的关键在于交易结构设计与安排的成功与否。资产证券化的结构相当复杂,往往涉及难度较高的金融资产的技术处理,成为一种“工程设计”性的复杂金融过程。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设计出一种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这一交易结构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其目的要实现一系列的资产管理。如真实出售、资产定价、现金流重组、信用增级、享受政府提供的税收优惠、获取剩余现金流量权益等,为达到这些特定目标往往依据需要广泛采用各种资产定价技术、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合成资产、确定优先、次级证券结构等金融手段。这主要体现在两个环节上:一是资产环节。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部门等,在实施资产证券化之前,首先要对从其资产负债表上剥离的资产组合按照信用等级、期限、偿还方式等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和结构化,以便在发起人总体资产质量和信用等级不变的情况下,提倡证券化资产的质量和信用等级。二是证券环节。在证券设计环节,一般要对来自资产的收入流和风险要素进行重新组合和合理操作,以便设计出具有不同收入流和风险收益特征的证券,供具有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选择购买。通过对证券环节进行结构性安排,不仅可以提供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征的投资工具,而且能够有效降低包含在原资产中的提前偿付风险,进一步提高融资效率。
二、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模式
资产证券化,英文是Asset-Backed Securitization(简称ABS),意指背后有资产支持的证券化。也就是说,资产证券化是把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汇集起来,形成一个资产池,通过结构性重组,使之成为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据以融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要的参与者有:发起人(原始权益人) 、特殊目的载体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信用提高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承销商、资金保管机构、托管行、投资者等。如下图所示,资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如下:
1 . 确定要证券化的资产,组成资产池。资产的原始权益人是发起人,根据融资需求确定证券化的目标;适合证券化的资产应该是能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稳定现金流的资产,并且有着良好的信用记录。
2 . 组建特殊目的载体SPV,实现真实出售(True Sale)。SPV 是一个专门为实现资产证券化而设立的信用级别较高的机构,SPV 与资产的原始权益人签订合同,将拟证券化的资产转移到SPV 的名下,实现“真实出售”。它可以确保发起人一旦发生破产,证券化了的资产将不会遭到清算,起到破产隔离的目的,从而保障了投资者的权益。
3.完善交易结构,进行信用增级(Credit Enhancement)。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改善发行条件,特殊目的载体SPV 必须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使投资者的利益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实现。因为资产债务人的违约、拖欠或债务偿还期与S P V 安排的资产证券偿付期不相配合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所以信用提高技术代表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水平,成为资产证券化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
4 . 资产证券化的评级。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信用敏感的固定收益产品,评级为投资者提供了证券选择的依据,较好地保证了证券的安全度,这是资产证券化比较有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这些资产都经过了信用增级,一般地,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级别会高于资产原始权益人的信用级别。
5 . 安排证券销售, 向发起人支付购买价格。在信用提高和评级结果向投资者公布之后,由证券承销商负责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销售的方式可采用包销或代销。特殊目的载体SPV 从承销商处获取证券发行收入,再按资产买卖合同中规定的购买价格,把发行收入的大部分支付给发起人。
6 . 证券发行后的资产管理和服务。证券发行上市后,资产证券化的工作并没有全部完成。发起人要指定一个资金保管机构或亲自对资产池进行管理,负责收取、记录由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收入,并将这些收款全部存入托管行的收款专户。托管行按约定建立积累金,交给特殊目的载体S P V,由其对积累金进行资产管理,以便到期时对投资者还本付息,向聘用的各类机构支付专业服务费。如有剩余,按协议规定在发起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整个资产证券化过程即告结束。在上述过程中,SPV 作为发起人与投资者间的中介,是证券化交易结构的核心,是实现破产隔离的重要机构,给予了交易安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根据SPV 设立方式的不同,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信托型和公司型两类。信托型SPV 又称为特殊目的信托(SPT,Special Purpose Trust),在这种形式下,资产转移是通过信托实现,即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信托给作为受托人的SPT,成立信托关系,由SPT 作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人发行代表对基础资产享有权利的信托收益凭证。公司型SPV又称为特殊目的公司(SPC, Special Purpose Company),在这种形式下,资产转移是通过原始权益人将基础资产真实销售给SPC 实现,SPC 向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募集的资金作为购买基础资产的对价。两种方式都要保证破产隔离,即在原始权益人破产时,被证券化的资产不被清算,这是对投资者权益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黄晓东,资产证券化的制度创新剖析,商场现代化,2006(5)
[2]杨琴,资产证券化概念之再解析,法制与社会,2006(8)
[3]杨瑞建,浅析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方式及其意义,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 (6)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 篇12
资产证券化是指资产采取证券这一价值形态的过程和技术,资产证券化会计则是指资产被证券化后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目前我们所指的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即将己经存在的信贷资产和应收账款集中起来,将资产的现金流重新包装组合或者分割后,以一种新的证券出售给市场投资者。国际上一般将资产证券化分为:消费信贷资产证券化、商业抵押贷款证券化、租赁应收款证券化、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和基础设施未来服务收入证券化等。
一、国际资产证券化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资产证券化会计是指资产被证券化后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计量。会计要素确认是指将某一项目作为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或诸如此类的项目正式列入某一主体财务报表的过程,包括用文字或数字描述某一项目。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发起人保留利益以及新增权利和义务的公允价值确定,以及资产的终止计量是资产证券化计量问题的重点。
(一)资产证券化会计的确认
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主要有三种方法:1.风险报酬分析法。风险报酬分析法是目前最典型的资产证券化传统会计确认方法。它是以金融资产的转移与否来判断和其相关的所有风险与报酬是否已经全部转移。如果与某项金融资产相关的风险与报酬实质上全部转移给了受让方,出让方就应该终止确认该资产。一方面,它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财务报表质量特征,即会计处理不仅要依据其法律形式,更重要的是必须反映交易的实质和经济现实。另一方面,它把被转让资产组合视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则资产的转让也成为买卖双方非此即彼的归属关系。如果是销售业务,则卖方(如资产证券化中的发起人)与被转让资产组合不能发生后续涉及。显然,风险报酬分析法适用于简单的交易形式。然而,当资产证券化的发起人与被转让资产组合有着多种后续涉及关系,例如追索权、担保义务、服务和保留部分资产等时,风险报酬分析法就较难区分交易性质并对其进行会计处理。2.金融合成分析法。金融合成分析法是比较现代会计的确认方法。它认为:对于一项资产证券化交易是作为销售处理还是表外融资处理(即属于终止确认),主要取决于转让者是否放弃了对该资产的控制权,而不是取决于交易形式。其缺点是:运用金融合成法对证券化业务是否涉及资产控制权的转让进行测试仍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对证券化业务所带来的整个经济环境和合约安排体系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辨认,3.后续涉入分析法。它是IASB提出的最新观点。它以“没有后续涉入”为销售确认的标准,抛弃了原始的金融合成分析法的以控制权的转移为判断标准。
(二)资产证券化会计的计量
FASB颁布的第125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No.125)《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提出了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下对发起人证券化资产进行计量的方法。2000年9月FASB又颁布了第140号财务会计准则(FAS No.140)《关于金融资产转让与服务以及债务解除的会计处理的补充》,取代了FAS No.125的地位。但是FAS No.140的会计计量问题仍基本沿用FAS No.125的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颁布的第39号会计准则(IAS N o.3 9)《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也对资产证券化的会计计量做出了规定。当资产转让被作为担保融资时,发起人无需确认、计量资产转让的损益;资产转让被作为销售处理时,发起人需在当期确认出售产生的任何收益或损失,此时涉及到损益的计量问题,即选择恰当的计量基础和分配方法,确定所发生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的货币金额。我国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对信贷资产的计量进行了明确:信贷资产部分转让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该信贷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之间,按转让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因该转让取得的新资产扣除承担的新负债后的净额包括在内)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发起机构仅继续涉入信贷资产一部分的,应当将该信贷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继续涉入时按转让日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并将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终止确认部分的对价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损益。《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的转移》具体规定了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三)资产证券化会计的信息披露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关于披露的部分是建立在金融合成分析法上的。根据规定,如果企业进行了证券化或签订了回购协议,则应就发生在当前财务报告期的这些交易和发生在以前财务报告期的交易形成的剩余留存利息,单独披露以下信息:一是交易的性质和范围,包括相关担保的说明、用于计算新利息和留存利息公允价值的关键假设的数量信息;二是金融资产是否已终止确认。此外,巴塞尔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2004年公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明确规定了银行作为发起人的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要求,分为定性披露和定量披露。其中定性披露的内容包括:有关资产证券化的总体情况的定性披露要求;发起人进行资产证券化的目标,包括证券化交易把基础资产信用风险从发起人转移到其他实体的程度;发起人在证券化过程中扮演的各种角色等。定量披露的内容则包括:已经被证券化的风险暴露总额,并且根据证券化框架按照风险暴露的类型进行分类披露,披露的内容包括己经被证券化的被损害资产或逾期资产的数量,以及当期内被确认的损失;发起人保留的或购买的证券化风险暴露的数额,并且按风险暴露的类型分类;当年资产证券化活动的总结,包括已经证券化的风险暴露的数额(按照风险暴露的类型进行披露)以及按资产类型划分的销售中确认的收益或损失。
二、对我国的启示
(一)关于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方法
我国《规定》首次正式以法规的形式对资产证券化会计进行了规范,并对发起人会计确认方法做出如下规定:首先采用风险报酬分析法,其次采用金融合成分析法,最后采用后续涉入法。《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中有关金融工具的终止确认方法和《规定》中的方法相同。可见我国借鉴了FASB和IASC的做法。但是随着资产证券化会计实务的不断发展与创新,风险报酬分析法和金融合成分析法这两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日益显现出来。而后续涉入法采用部分销售的概念在解决资产证券化的会计确认和计量问题上,优于以上二者。可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不同方式的后续涉入往往有着不同的性质。比如,转让者持有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与其相应的那部分资产的未来现金流上的风险和报酬就截然不同。然而在后续涉入法下,不区分后续涉入的性质都将其分配到账面价值入账,这样处理虽然简单,但是在报表上并不能很好的揭示这部分资产的性质,不利于报表使用者的理解。并且后续涉入法有待于进一步来检验。因此,对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确认问题,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克服各种会计确认方法存在的缺点,继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确认模式。
(二)关于资产证券化会计的计量
资产证券化会计的计量,国外主要是将金融工具的准则用于资产证券化相关业务的计量。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了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属性,真实反映了该业务,也与资产负债表中其他业务的反映相一致,给我国资产证券化会计的计量提供了具体的依据,但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没有规定对金融资产部分转移中未终止确认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中是按公允价值计量,还是按照原账面价值计量;二是新会计准则也没有规定在按公允价值分配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无法取得时的计量问题。三是没有对理论的可行性及在实务中的可操作性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对资产证券化非发起人主体的会计处理的研究还未涉足。
(三)资产证券化会计的信息披露
《规定》只是针对发起机构未终止确认所转让信贷资产的情况下做出的规定,新会计准则中的有关金融工具的列报比较系统地规定了有关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内容。但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业务,应将有关金融工具信息披露的准则具体到资产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内容,因此,应进一步探讨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的内容;在资产证券化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很多,除了发起人还有SPV、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资产证券的持有者和资产管理公司等,其他相关主体的会计处理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法律和机构建设
【资产证券化会计分析】推荐阅读:
资产证券化分析06-29
资产证券化再分析05-12
证券化资产的定价分析11-13
资产证券会计问题探讨11-01
资产证券化研究05-17
林业资产证券化10-23
资产证券化意义08-23
飞机租赁资产证券化07-19
资产证券化发展探讨07-20
信贷资产证券化信托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