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结核病的诊断论文

2024-10-20

奶牛结核病的诊断论文(精选8篇)

奶牛结核病的诊断论文 篇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其病理特点是在多种组织器官形成特异性结核结节, 继而结节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该病分布广泛, 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尤其在奶牛中流行严重。随着牛奶在大众餐桌上的普及和奶牛养殖数量的增加, 患结核病的人畜近年来呈上升趋势, 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奶牛结核病依据其流行病学特点, 临床特征, 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 而确诊则需进一步做病原学诊断或免疫学诊断。

1 流行特点

多为散发, 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舍饲的牛发生较多, 因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感染, 特别是飞沫, 所以畜舍拥挤、阴暗、潮湿、污秽不洁、过渡使役、挤乳, 以及饲养不良等, 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与传播。

2 临床特征

潜伏期长短不一, 短的十几天, 长的可达数月, 甚至数年。通常取慢性经过。由于患病器官不同, 症状不一, 常见的是肺结核, 有时可见乳房结核、淋巴结核、肠结核、生殖器官结核、脑结核、胸膜结核和全身性结核等。

2.1 肺结核

病初食欲、反刍无变化, 但易疲劳, 常发短而干的咳嗽。尤其当起立、运动、吸入冷空气或含尘埃的空气时易发咳。随后, 咳嗽加重, 频繁且表现痛苦, 呼吸次数增多或发生气喘, 胸部听诊有摩擦音, 粟粒性结核。胸膜、腹膜发生结核病灶时, 即所谓的“珍珠病”。

2.2 淋巴结核

受害淋巴结肿大, 常见于肩前、股前、腹股沟、颌下及颈部等淋巴结。

2.3 乳房结核

乳房淋巴结肿大, 常在后方乳房乳腺区发生结核。乳房表面呈现大小不等凹凸不平的硬结, 无热无痛, 泌乳量减少并伴有脓块, 严重时呈水样稀薄。

2.4 肠结核

多见于犊牛, 常继发于肺结核。表现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顽固性下痢, 迅速消瘦。发生部位多在空肠和回肠。

2.5 生殖器官结核

较少见。可见性机能紊乱, 发情频繁, 性欲亢进, 慕雄狂与不孕。孕畜流产, 公畜副睾及睾丸肿大, 阴茎前部可发生结节、糜烂等。

3 病理剖检变化

主要是在器官组织发生增生性或渗出性炎症, 或两者混合存在。机体抵抗力强时, 形成增生性结核结节, 即增生性炎;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机体的反应则以渗出性炎症为主, 发生干酪样坏死化脓或钙化, 这种变化常见于肺和淋巴结。

4 实验室诊断

4.1 病原学诊断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它分泌物样品, 作抹片或集菌处理后抹片, 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 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

4.2 免疫学诊断

利用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即结核菌素试验) 极具实际意义, 并且方法简便。具体操作如下:在牛颈部一侧中部选定一个部位, 剪毛, 用游标卡尺量皮厚, 记录, 消毒后皮内注射稀释后的结核菌素, 经72 h后观察结果。若注射部位红肿, 皮厚比原皮厚增加4 mm以上即为阳性;如局部红肿不显著, 皮厚增加2~3.9 mm, 判定为疑似;皮厚增加在2 mm以下, 则为阴性, 疑似反应的牛在42 d后进行复检, 若仍呈疑似反应, 则间隔42 d再复检一次, 如结果仍为可疑似反应, 则定为阳性;另外, 可在复检时, 同时用禽型结核菌素作对比试验, 若该牛对禽结核菌素的反应大于牛型菌素, 刚该牛为副结核病牛。

在做皮内变态反应时, 一定要固定测量皮厚的人员, 以避免卡尺掌握松紧不均而造成测量皮厚误差;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注射剂量要准确, 注射后, 局部起一黄豆大突起为正确, 否则说明剂量不够或注于皮下, 就再补注。吉

奶牛产后瘫痪的诊断与防治 篇2

1发病原因 低血钙是导致奶牛产后瘫痪的主要原因。日粮营养失衡,钙磷比例不当,在干奶期饲料中钙含量过多,磷含量不足或正常,血钙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娩前后由于血钙突然下降,甲状旁腺活动处于“静止”状态,不能大量分泌并动员骨钙人血。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舍饲不运动等也是产后瘫痪发生的原因。

2临床症状 病牛前期反刍停止,食欲减退,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后肢僵硬,站着时频繁倒腿,走路步态不稳,甚至跌倒,有的患牛两后肢向后移位而呈现出犬坐姿势,中期精神沉郁,卧地不起,轻症的头能抬起而颈呈特有的S状弯曲。重症的侧身躺下,头伏在胸壁上或歪向臀部。体温下降到38~35℃,皮温下降,肢端发凉,鼻镜干燥。瞳孔散大,眼睑反射微弱或缺失,前胃弛缓。心音减弱,心率多达80~100次/分钟:后期进入昏迷状态,食欲废绝,长时间卧地不起,体温下降。心音几乎听不到,心率可达120次/分钟。脉搏微弱,有的并发瘤胃臌气和褥疮。

3诊断 根据临床特有的症状,对钙剂治疗反应迅速且良好,以及血清钙的测定(8毫克1100毫升以下)即可确诊。同时还应检查肝、肾和心肌的功能,尤其应检查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看是否有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等,与产后毒血症、难产性瘫痪、卧倒不起综合征、外伤性瘫痪等区別开来。

4治疗方法 发十本病后必须立即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使治疗更加困难,甚至可能死亡:若能及时治疗且方法得当,一般都可治愈。

(1)静脉大剂量注射钙剂。10%氯化钙200~300毫升,10%葡萄糖溶液1000毫升,生理盐水500毫升,20%安钠咖10毫升,维生素B、注射液10毫升,混合静注,静注钙剂速度应缓慢,多次使用钙剂效果仍不明显时,可用50%葡萄糖400毫升、15%磷酸氢钠200毫升、15%硫酸镁400毫升静脉注射,输液时出现不安等异常反应时应停止补钙。用0.1%的硝酸上的宁注射液5毫升百会穴内注射,每天一次,连用两天。根据病情用药物调理胃肠功能,如果发生瘤胃臌气应穿刺放气,并灌服止酵剂。

(2)乳房送风法。让牛侧卧,洗净乳房,挤出浮汁,用酒精棉球消毒乳头,然后将消毒好的乳导管插入乳头内,外接乳房送风器,向内缓缓送风。送风后用纱布将乳头扎住约30分钟后解除、适当按摩乳房。防止气体回流。注入空气数量以乳房皮肤膨胀紧张、乳区界限明显、轻轻按压感觉有弹性为度。冲气量过多会引起腺泡损伤,冲气量不足影响疗效。对单用钙剂治疗效果不佳的,用此法或与钙剂治疗并用效果较好。

奶牛结核病的诊断与防治 篇3

一、传播途径

病畜尤其是开放性结核病牛是主要传染源, 常因病畜的鼻液、唾液、痰液、粪尿、乳汁、气管及生殖道分泌物排出的结核杆菌污染周围环境而散播传染。主要经过被污染的空气经呼吸道感染或通过被污染的饲草、饲料、饮水和乳汁经消化道感染, 有时可通过胎盘或生殖道传染, 经皮肤创伤感染很少见。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 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养环境差是造成该病的主要原因。

二、临床征状

临床特征表现;潜伏期长短不一, 短者十几天, 长者数月甚至数年, 通常呈慢性经过, 渐进性消瘦、咳嗽、呼吸加快、衰竭, 产奶量减少。病初征状不明显, 病久征状显露, 由于患病器官不同, 征状不一。以肺结核、淋巴结核、乳房结核和肠结核最为常见, 生殖器官结核也时有发生,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脑与脑膜发生结核病变, 常引起神经征状如癫间样发作, 运动障碍等) 。

1. 肺结核

病牛病初有短促干咳, 清晨时征状最为明显, 随病程发展为湿咳, 咳嗽加重、频繁, 并有淡黄色黏液或脓性鼻液流出、呼吸次数增加、甚至呼吸困难、体温一般正常或稍升高, 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2. 淋巴结核

常见于肩前、股前、腹股沟、下颌、咽及颈淋巴结等, 体表部位可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变硬、变形。有时有破溃, 形成不易愈合的溃疡。

3. 乳房结核

病牛乳房淋巴结肿大, 常在后方乳腺区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硬结。乳房表面凹凸不平, 硬结无热无痛, 乳房硬肿、乳量减少、乳汁稀薄、混有脓块, 严重者泌乳停止。

4. 肠结核

多见于犊牛, 表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下痢与便秘交替, 继而发展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呈粥样, 混杂脓汁和黏液。当波及肝肠系膜淋巴结等腹腔器官组织时, 直肠检查可以辨认。

5. 生殖器官结核

可见机能紊乱, 母牛发情频繁, 性欲亢进、流产、不孕, 从阴道、子宫内流出脓性分泌物。公牛附睾, 睾丸肿大, 引颈前部出现结节, 发生糜烂等。

6. 中枢神经系统

主要是脑与脑膜发生结核病变, 常引起神经征状, 如癫间样发作, 运动障碍等。

三、病理变化

在组织器官发生增生性或渗出性炎症, 或两者混合存在。当抵抗力强时, 机体对结核菌的反应以细胞增生为主, 形成增生性结核结节, 有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集结在结核菌周围, 构成特异性肉芽肿。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 机体的反应则以渗出性炎为主, 即在组织中有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弥蔓性沉积, 后发生干酪样坏死、化脓或钙化, 这种变化主要见于肺和淋巴结。

四、诊断方法

本病常呈慢性经过, 临诊征状多不明显, 往往不易确诊。当发现奶牛有不明原因的上述征状, 可怀疑为本病, 通过病理剖检, 可做出诊断, 要确诊就需要做结核菌素变态反应。

临诊上, 结核菌素试验是诊断牛结核的标准方法, 每次检疫各作2回, 以结核菌素皮内注射法和点眼法同时进行, 任何一种呈阳性反应者, 即为阳性。

五、防治措施

对奶牛结核病的防制, 无理想菌苗。对动物结核病不采取免疫预防, 对病牛也不治疗, 予以淘汰, 病牛肉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预防本病最好的对策是加强检疫, 防止疫病传入和疫情扩大。一般采取检疫、隔离、消毒等策略淘汰阳性牛, 同时采取综合措施, 从牛群中净化本病, 培育健康牛群。结核病人不能担任易感动物饲养员。

奶牛结核病的诊断论文 篇4

本研究采用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牛干扰素 (IFN-) 释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免疫胶体金方法, 来探寻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 提高牛结核的阳性检出率。

1 材料与实验动物

1.1 材料

1.1.1 国产牛PPD:购自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

1.1.2 欧盟PPD:购自北京瑞翔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3 BOVIGAMR牛结核分枝杆菌干扰素检测试剂盒:购自北京瑞翔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4 牛结核分枝杆菌Rv3872/CFP-10/ESAT-6融合蛋白检测试剂盒:由本实验室自行制备。

1.1.5 牛结核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分别购自上海快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1.2 实验动物

吉林省某奶牛场100头奶牛。

2 方法

2.1 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参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一动物结核病诊断技术 (GB/T18645-2002) 进行。

2.2 欧盟皮内变态反应比较试验

与牛PPD变态反应试验相同, 在注射牛PPD同时, 在牛的颈部另一侧对应部位 (或在颈部同一侧, 但两次注射的位置间隔大约为12~15 cm) , 72 h后观察结果。注射前和试验结果测量应由同一个人完成。

2.3 牛结核病干扰素检测试验

采集5~10 m L全血样品置肝素抗凝管, 轻轻颠倒几次混合血液, 使肝素溶解。将抗凝血加入24孔组织培养板, 每头动物加四个孔, 每孔加1.5 m L分装的抗凝血。无菌加入100 m LPBS (阴性抗原对照) , 禽PPD、牛PPD、牛结核分枝杆菌Rv3872/CFP-10/ESAT-6融合蛋白至相对应孔, 并充分混匀。将含有血液和抗原的组织培养板在37℃湿温培养箱中孵育16~24 h, 用可调移液器小心吸取约400 L的上层血浆, 转入独立的1.5 m L离心管中。

2.4 牛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胶体金试验

被检血清按照说明书操作, 分别滴入2~3滴血清至检测孔内, 规定时间内观察结果。

2.5 判定标准

2.5.1 中国国家标准:

阳性反应, 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皮厚差大于或等于4 mm。可疑反应, 局部炎性反应不明显:皮厚差大于或等于2.0 mm, 小于4.0 mm。阴性反应, 无炎性反应, 皮厚差在2.0 mm以下。凡判定为疑似反应的牛只与第一次检验60 d后进行复检, 其结果仍为疑似反应时, 经60 d再复检, 如仍为疑似反应, 应判为阳性。2.5.2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判定标准:如果牛PPD反应阳性, 且比禽PPD反应大4 mm以上, 则认为是阳性反应。如果牛型PPD反应是阳性, 并且牛型PPD反应仅比禽型PPD反应多1~4 mm, 则判为可疑。如果牛型PPD反应是阳性或阴性, 但其反应等于或小于禽反应, 则认为该反应是阴性。2.5.3牛干扰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判定标准:在判定结果前必须检查对照样品结果, 确定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的平均OD值。可接受的平均OD值范围:牛干扰素阴性对照<0.130 (注:各阴性对照重复孔差值不能大于0.040) ;牛干扰素阳性对照>0.700 (注:阳性对照重复孔OD值的变化幅度不超过其平均OD值的30%) 若有一项不符合, 试验无效, 须重新检测。

阳性=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阴性抗原的OD≥0.1且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禽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0.1

阴性=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阴性抗原的OD<0.1或牛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禽型提纯结核菌素的OD<0.1

2.5.4 牛结核分枝杆菌免疫胶体金试验判定标准:

对照线和检测线均显示紫红色线为阳性, 仅有一条紫红色对照线为阴性。

3 结果

3.1 在被检100头牛中, 采用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国家标准判定牛结核病阳性数为36头, 采用欧盟判定标准判定牛结核病阳性数为13头。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检测阳性牛只全部在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国家标准判定的阳性牛只中。

3.2 在被检100头牛的抗凝全血培养上清中, BOVIGAMR干扰素检测试剂盒检测阳性数12头, 自制Rv3872/CFP-10/ESAT-6融合蛋白试剂盒检测阳性数10头。两种干扰素检测阳性牛只全部在牛结核变态反应阳性牛只中, 而禽结核干扰素检测阳性牛只全部在禽结核变态反应阳性牛只中。

3.3 在被检100头牛的血清中, 两种牛结核抗体快速检测试纸条检测阳性分别为11头和9头。其中各有1头既不在干扰素检测阳性牛只中, 也不在皮内变态反应检测阳性牛只中。

4 讨论

4.1 传统的牛型PPD法由于结核菌素含有与卡介苗及与环境分枝杆菌相同的非特异性抗原组分, 检测时容易出现假阳性, 且对感染后期的开放性结核及全身性结核不敏感, 容易造成漏检。本试验中国标方法和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检测法结果之间的差异就可能是环境分枝杆菌造成的。

4.2 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检测法是对传统的牛型PPD法的改进, 主要是能够区别被检动物是由牛型分枝杆菌感染还是由其它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从而排除由禽结核分枝杆菌干扰所致的非特异性反应, 避免使许多非结核牛被误判为结核牛,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4.3 干扰素检测法固有的描述灵活性是其检测性能适应根除结核这一必须任务的最大优点, 其灵敏性和特异性还可以调整到更高。干扰素检测特有的高灵敏性意味着该方法在肺结核肆虐时或肺结核传播非常快且大量动物需要检测时是最理想的方法。

4.4 免疫胶体金法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免疫学检测技术, 该技术不仅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而且不需昂贵仪器设备, 操作简单快速, 适合基层兽医对牛结核病进行普查和检疫, 也可以作为皮内变态反应的辅助诊断方法,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摘要:应用γ干扰素试验、胶体金试纸条对100头奶牛进行试验, 采集这100头奶牛的肝素抗凝全血及血清, 经全血培养、抗原刺激, 用 γ干扰素试剂盒检测上清, 用胶体金试纸条检测血清。同时应用传统皮内变态反应、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 对这100头奶牛进行检测, 3d后观察结果。在100头被检测的奶牛中, 传统皮内变态反应检出结核阳性36头, 欧盟比较皮内变态反应检测出结核阳性13头, 两种 γ干扰素试验试剂盒分别检出结核阳性12头和10头, 两种胶体金试纸条分别检出结核阳性11头和9头。

奶牛结核病的防制 篇5

1 发病情况

该病县内流传, 在人畜间存在已久, 但无具体记载。据近期编篡《庄浪县畜牧志》记载:1988年, 县内11头奶牛检疫, 检出结核病奶牛2头, 做扑杀处理, 检出率18.18%。1993年, 县内奶牛“两病”检疫, 检出结核奶牛1头, 做扑杀处理, 检出率7.69%。至2007年, 经检疫未发现结核病奶牛。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长短不一, 短者十几天, 长者数月甚至数年。奶牛常发生肺结核, 病初常发短而干的咳嗽。病畜日渐消瘦、贫血。有的牛肩前、股前、腹股沟、颌下、咽及颈淋巴等体表淋巴结肿大。胸膜、腹膜发生“珍珠病”, 胸部听诊有摩擦音。多数病牛乳房上淋巴结肿大无热无痛, 泌乳量减少, 严重时呈水样稀薄。犊牛发生肠道结核表现消化不良, 食欲不振, 顽固性下痢, 迅速消瘦。生殖器官结核表现性机能紊乱, 孕畜流产, 公畜副睾丸肿大, 阴茎前部发生结节、糜烂等。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脑与脑膜发生结核病变, 常引起癫痫样发作、运动障碍等神经症状。

3 病理变化

奶牛结核肉眼病灶:最常见于肺、肺门淋巴结、纵膈淋巴结, 其次为肠系膜淋巴结和头颈部淋巴结, 在肺脏或其它器官常有很多突起的白色或黄色结节, 切开后有干酪样坏死, 有的见有钙化。有的坏死组织溶解和软化, 排出后形成空洞。胸腔至腹腔浆膜发生粟粒至豌豆大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灰白色、坚硬密集的结核结节, 即所谓的“珍珠病”。胃肠道粘膜有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或溃疡。乳房结核多发生于进行性病例。

4 诊断

当奶牛发生不明原因的渐进性消瘦、咳嗽、肺部异常、慢性乳腺炎、顽固性下痢、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等, 可作为疑似本病的依据。病畜死后可根据特异性结核病变作出诊断。用牛型结核菌素稀释后经皮内注射0.1 mL 72 h判定反应, 局部有明显的炎性反应, 皮厚差在4 mm以上者即判为阳性牛。对奶牛进行检疫, 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但在不同情况下要结合流行病学、临诊、病理变化和微生物学等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5 防制

主要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 防止疾病传入, 净化污染群, 培育健康畜群。

健康牛群, 主要用结核菌素在每年春秋两季定期进行结核病检疫, 发现阳性病畜作扑杀处理。当畜群出现阳性病例后, 定期用1∶800强力消毒灵液喷洒消毒, 每年用卡介苗预防接种。病牛所产犊牛出生后只吃3 d初乳, 以后则由检疫无病的母牛供养或吃消毒乳。小牛应在出生1个月、6个月、7个半月时进行三次检疫, 凡呈阳性者必须淘汰处理。病牛一般不治疗, 有特殊价值的, 用链霉素、异烟肼治疗。

假定健康牛, 第一年每隔3个月检疫1次, 直到无阳性为止, 然后再经1~1.5 a内连续检疫3次, 均为阴性者, 改为健康畜群。

奶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篇6

1 流行病学

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为结核病病牛。奶牛最易感染, 其次是牦牛、黄牛和水牛;传播途径主要是病牛通过乳汁、粪尿、气管、痰液以及生殖道分泌物将所携带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排出体外, 散播于周围环境空气污染, 奶牛经呼吸道感染或者经被污染的乳汁、饮水、饲草等消化道感染, 亦能够经生殖道或胎盘传染。本病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牛舍 (场) 阴暗环境差、饲料营养不均衡、饲养密度大、拥挤、通风不良以及饲喂管理欠佳等。本病流行无显著季节性,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2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结核病的潜伏期通常为2~6周, 长达数月甚至数年, 一般呈慢性经过, 奶牛病初症状不显著, 随着诱发因素的产生以及病情加重, 症状逐渐表现出来。鉴于病因差异, 临床症状也不同, 主要表现为淋巴结核、肠结核、乳房结核以及肺结核等。

2.1 淋巴结核

通常发生于该病的各个时期, 症状主要集中于病牛腹股沟、股前、肩前以及颌下淋巴结等部位, 淋巴结肿大且突出于体表。

2.2 肠结核

奶牛患病初期有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 消瘦, 后期转为拉粥样带脓汁或血色的腥臭味粪便。其胃肠道粘膜有结核结节, 大小不等。

2.3 乳房结核

病初奶牛乳房淋巴结肿大、乳汁量减少且稀薄, 个别病例含有凝乳絮片;后期将出现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硬结, 严重情况下将产生乳腺萎缩, 终止泌乳。病牛伴有咳嗽、低热且随病情发展逐渐消瘦, 直至衰竭而亡。对病死牛剖检可见乳房有病灶, 大小不一, 且内含坏死物, 呈干酪样。

2.4 肺结核

临床主症为病牛长期伴有顽固性干咳, 尤以早晨干咳显著。病牛初期精神萎靡、间歇性干咳, 后期食欲降低, 咳嗽频繁加重, 体温可达41℃, 呼吸困难, 特别是在饮水和运动后症状显著, 部分病牛可见有脓性鼻汁流出。病牛贫血、渐瘦, 最终衰竭而亡。剖检病死奶牛可见其肺脏和多种组织器官有结节, 呈黄色或白色, 且切开后有干酪样坏死物;在腹腔与胸腔可见有密集性结节, 坚硬, 呈灰白色。

3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奶牛结核病。进一步确诊则应做病原分离鉴定和免疫学试验。 (1) 病原分离鉴定。采集患病奶牛的乳、粪尿和病灶以及其他分泌物, 集菌处理后抹片, 通过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 进行病原分离培养以及动物接种试验。 (2) 采用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 若分离出牛结核分枝杆菌则能够确诊为结核病牛。

4 防治措施

4.1 预防

奶牛结核病的预防需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易言之, 奶牛养殖户需要按照实际疫病状况, 采取监测、检疫、隔离扑杀以及消毒综合防控措施。 (1) 定期进行奶牛结核病监测, 完善疫情监测预警机制。每个月监测一次, 连续3次监测为阴性的即为健康牛群;若监测出有一例是阳性则牛群视为被结核病污染, 病牛所产犊牛应分别在30d、120d和180d监测3次, 监测无阳性则列为将定健康牛饲喂;假定健康牛群需每隔90d监测一次, 连续3次, 结果无阳性牛则为健康牛群。 (2) 加强检疫, 防止疫情传入。兽医部门应在每年春秋时节进行结核病检疫, 检测出病牛和带菌牛需及时淘汰和净化处理;同时奶牛养殖户最好自繁自养, 一般不建议从疫区引进奶牛, 确有必要则一定要根据相关规定做好检疫隔离工作, 通过检测无结核病后才能够混群饲喂, 最大程度上避免疫病传入。 (3) 做好隔离和扑杀工作。牛群中出现有持续性干咳和渐进性消瘦的奶牛时, 应及时隔离, 确诊为结核病后应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控制传染源, 进行无害化处理, 防止疫情扩散。 (4) 采取严格的消毒制度, 做好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对牛舍 (场) 每月消毒一次, 周围可设置消毒设备, 对牛舍 (场) 地面、牛栏、饲喂用具采用20%石灰水或3%苛性钠溶液进行消毒, 3h后清水冲洗方可使用。进出牛舍 (场) 的车辆和人员也应进行严格的消毒;对于牛粪可堆放在同牛舍 (场) 距离较远处, 作发酵处理利用。严格的消毒制度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切断病原传播途径。

4.2 治疗

结核病牛可内服利福平, 按成年病牛剂量7~9g/d, 2次服用;肌肉注射卡那霉素, 按成年病牛剂量9~16g/d, 分2次肌注或者肌肉注射链霉素, 成年病牛剂量9~16g/d, 分2次肌注, 对奶牛结核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奶牛,结核病,诊断,预防,治疗

参考文献

[1]蔡宝祥.家畜传染病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要重视奶牛结核病的防制 篇7

奶牛结核病的防制, 主要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防止疫病传入, 净化污染牛群。

防止结核病传入:无结核病健康牛群, 每年春秋各进行一次变态反应检疫。补充家畜时, 先就地检疫, 确认阴性方可引进, 运回隔离观察1个月以上再行检疫, 阴性者才能合群。结核病人不能饲养牲畜。加强饲养管理, 确保环境卫生。

净化污染牛群:对污染牛群, 每年进行4次以上检疫, 检出的阳性牛及可疑牛立即分群隔离为阳性牛群与可疑牛群。剔除阳性牛及可疑牛后的牛群, 应间隔1-1.5个月检疫1次, 连检3次均为阴性者, 认为是健康牛的可放入假定健康牛群。对阳性牛, 一般不作治疗, 应及时扑杀, 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发现的可疑病牛, 要加强监控, 进行隔离饲养观察, 同时复检确诊, 并严格按国家有关规程无害化处理可疑病牛在隔离饲养期间生产的乳;假定健康群为向健康群过渡的畜群, 当无阳性牛出现时, 在1-1.5年的时间内3次检疫, 全是阴性时, 即改称为健康群。

培养健康犊牛群:病牛群更新为健牛群的方法是, 设置分娩室, 分娩前消毒乳房及后躯, 产犊后立即与乳牛分开, 用2-5%来苏儿消毒犊牛全身, 擦干后送预防室, 喂健康牛乳或消毒乳。犊牛应在6个月隔离饲养中检疫3次, 阳性牛淘汰, 阴性牛且无任何临床症状, 放入假定健康牛群。

奶牛结核病的诊断论文 篇8

1 结核病难以净化的原因

1.1 监测时操作技术不过关

(1) 注射技术不熟练

结核病监测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变态反应,即结核菌素皮内注射,必须由技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将结核病菌素注射到皮内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但因牛的年龄不同,皮肤厚度有很大差异,操作人员注射时不能灵活掌握注射角度,皮薄的牛极易注射到皮下。有时遇到监测量大、人手不够时,请非专业人员代为注射,大大影响了监测的准确性,致使阳性牛、疑似牛漏检,等再次监测时病情已经发展,且造成新的感染和传播。

(2)注射剂量不准确

正确注射后注射部位应当有一个红豆大的小包,皮薄者明显突起,皮厚者略呈丘状。但在注射时注射器旋钮容易松动漏液,加之奶牛监测都是利用上槽饲喂时进行,时间紧,畜主为了减少对牛群的惊扰,要求速度要快,即便注射失败也难以进行第二次补注。当监测量很大时,重速度、轻质量,极易造成漏注。

1.2 检出的阳性牛扑杀困难

(1)奶牛的经济价值较高,每头在万元以上,优质高产奶牛达到2-3万元,养殖户难以承受扑杀造成的经济损失,政府虽有扑杀补偿,只是论头补偿,不是论质补偿,补偿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使检出的阳性牛难以及时扑杀。

(2)乳品收购企业不查看“奶牛健康合格证”,政府部门对检测出的阳性牛又不敢向社会公开,缺乏公开、透明的原则,使阳性牛牛奶不愁销路,所以饲养者不愿处理结核病牛。

(3)缺乏有效的动物防疫监督手段,防疫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能严格限制结核病牛的流通买卖,有些养殖户为了一己私利,把结核病牛转移或卖掉,致使传染源长期存在,造成新的扩散和传播。

1.3 新的疫源不断传入

有些养殖(场)户从外地引进奶牛不报检,不查看有无“奶牛健康合格证”,未经检疫就随意引入,并与其他奶牛混群饲养,不断造成新的疫源传入。

1.4 监测安排不科学,感染发病不同步

因奶牛是多头大圈饲养,而结核病检测隔年才进行一次,检出的阳性牛由于补偿费等因素不一定能及时扑杀,仍存在感染其他牛的隐患。而其他可能被感染的牛,本次监测尚不能检出,等到再次监测时已发展为阳性牛,如此循环,致使结核病难以净化。

2 今后应采取的防治措施

(1)动物防控中心要制定科学的监测规划,严格按操作规程对辖区内的奶牛进行监测。

(2)结核菌素的注射工作由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操作,注射角度要根据牛的大小及皮厚的不同而变化,尽最大可能提高检出率,避免阳性牛的漏检。

(3)经监测合格的奶牛发“奶牛健康合格证”,一牛一证,凭证售奶、出售和运输。

(4)政府应采取强制措施,及时扑杀阳性牛,并给予经济价值相当的经济补偿,坚决杜绝阳性牛、疑似牛的流通和买卖,违者重罚。

(5)要强制性地要求乳制品收购企业凭“奶牛健康合格证”收购鲜奶,违者给予处罚。

(6)检疫人员在奶牛调入调出时,必须严格按乳用、种用动物的规定进行操作,必须凭“奶牛健康合格证”出具检疫证明。动检防疫监督机构对调入的奶牛要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疫病后方可混养。

上一篇:经世致用思想下一篇:财富增值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