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闻社区

2024-10-18

手机新闻社区(通用7篇)

手机新闻社区 篇1

巴赫金 (1895-1975) 是前苏联著名的文艺理论家, 是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狂欢化理论正是他文艺观的核心理论之一, 立足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社会文化现象思考, 形成狂欢节、狂欢式和狂欢化为中心范畴的涉及面极广的理论。狂欢化理论虽然早于后现代文化出现, 但并不意味着“狂欢”中就没有后现代文化的隐存基因。巴赫金以对民间文化的张扬来颠覆中世纪教会官方文化, 后现代主义则通过大众文化的宏扬来颠覆现代文化的精英模式和深度模式。1狂欢化体现了文化转型时期各语言、文化、价值体系的冲撞、对话、交流, 它的文化逻辑为我们打开了一条理解文化转型期错综复杂现象的新思路。20世纪后期至当下时代, 网络文化席卷中国, 其所推崇的颠覆性、去中心化、边缘化和追求的自由化, 与后现代文化相契合;网络文化参与人物的平民化, 也决定了其大众文化的属性。手机新闻社区因其为网友跟帖评论新闻提供了平台, 成为手机网络文化的典型案例。

一、手机新闻社区的狂欢式

巴赫金提出存在两种生活的概念, 巴赫金说:“中世纪的人似乎过着两种生活, 一种是常规的、十分严肃而紧蹙眉头的生活, 服从于严格的等级秩序的生活”, 即“第一种生活”。“另一种是狂欢广场式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充满了双重的笑, 充满了对一切人一切事的随意不拘的交往。”2

在手机新闻社区提供的跟帖区域里, 没有三六九等, 凡人可以说话, 弱者尽情狂欢。每个人平等地拥有充分的表达权利和表达自由, 网友们不用考虑现实中捆绑住言行的所谓规范, 言平日之不敢言, 所表达出的都是源于内心的真实想法。如一些政策的出台会引起上万人的跟帖, 讨论该政策的利弊;社会恶劣行为则被网友痛斥以致骂的狗血喷头。人们感到平等、欢乐、自由和坦率。很多网友留言“就是为了看帖子发帖子才来的”。这正是巴赫金提出的“第二种生活”, 如狂欢节的价值所言“颠覆等级制, 主张平等的对话精神, 坚持开放性, 强调未完成性、变异性、双重性, 崇尚交替和变更的精神。”3

二、作为狂欢广场的手机新闻社区

与狂欢节紧密相连的狂欢广场概念, 体现了巴赫金的政治理想。他始终关注着官方意识形态和文化霸权之外的公共空间的建立, 建立理性的“公共社会”。而狂欢广场则是文化意义得以延伸的符号场, 是提供给全民的、无所不包的。

手机新闻社区作为一个平台, 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场所享受平时压抑感受的宣泄。手机新闻社区会选择各种媒体发布的实时热点登出, 不会刻意掩盖事实。针对公众讨论的焦点, 手机新闻社区开辟专门的讨论帖, 供网友畅所欲言。总之, 作为“平民大众的象征”、文化的荟萃地, 手机新闻社区尽可能地提供给网友们更大的自我表达空间和话语权, 是网友们的狂欢广场。

三、“狂欢广场”手机新闻社区的话语

在狂欢广场上, “杂语现象大行其道, 而等级制和‘单一的真理语言’土崩瓦解”, 这种与官方和教会的权威话语相对立的狂欢广场的话语, “广场吹嘘和自我嘲讽结合, 赞美与辱骂结合、粪便形象与广场式的名称列举”等因素充斥其中, 具有两重性。狂欢广场的话语实际上是一声呐喊, 与大众一同开怀大笑, “这是一个完全快乐和无畏的话语, 是一个自由自在、坦白诚挚的话语。”

巴赫金在《拉伯雷和他的世界》一书中, 分析了狂欢节的语言, 将之概括为: (1) 公众广场上的大众语言; (2) 赞美与诅咒同时并举的双声语或复调; (3) 弘扬“肉体的低下部位”的亲昵、粗俗、“肮脏”和“卑贱化”的语言。手机新闻社区作为一种网络文化载体, 其语言在这三点上与之相符。

就形式上来说, 手机新闻社区发帖不循规蹈矩, 充满对规范的嘲弄, 扰乱了传统语言的秩序。网友将文字、图片、照片、数字、英文、拼音、图形、标点、运算符号任意组合与表意,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去年流行一时的用标点组合成的一只无节操的猫, 在各个跟帖中出现, 充满嘲讽和戏谑。

对于传统范式的突破, 也形成了独特的、属于手机新闻社区网友本身的约定俗成的话语体系, 正如狂欢节中国王和贵族只有放弃严苛的等级观念和刻板的表达方式, 才能融入狂欢。狂欢节笑话的暧昧性双重性在于, 既有赞美又有诅咒, 既褒又贬。手机新闻社区评论区语言中有许多的插科打诨、反讽、对骂互损, 又夹杂着许多民间高人作出的精致言论、独到见地。那些不堪入耳的粗话和笑骂, 在巴赫金看来具有“自然人性”在文化变迁和转移时期所造成的冲击力。

四、理性看待手机网络狂欢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迎合了中国后现代文化潮流下种种“中心”消解的现实, 满足了中国文化失语的饥渴需求, 为解读色彩斑斓的文化景象提供了一把神奇的钥匙。但狂欢化的风靡和受重视并不代表它的学术绝对完美, 而是它找到了适应其学说的社会环境基础。以手机新闻社区为例的网络文化狂欢的确消解了日常生活的种种禁锢, 摆脱了刻板、僵化和等级制的束缚, 主张平等对话, 赋予人创造性思维快乐的重生。但是, 这种狂欢只是相对的, 而非绝对的。当然, 这种“戴着镣铐跳舞”是必须的, 如果完全达到毫无顾忌地狂欢, 手机新闻社区将成为充斥着暴力反动色情的、极富煽动性的毒瘤。这种网络文化的狂欢的自由只能充饥, 无论如何也无法成为现实, 不能带来任何的物质抚慰。虚拟世界中的评论也提醒着这一切的虚幻。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中也指出, 这种狂欢是短暂有时间限制的, 否则终将无法构成狂欢。

虽然狂欢世界是暂时的、相对的、象征性的, 但其中乌托邦的意义并不因此而丧失, 它的意义正在于它与现实的距离, 它对现实的批判和超越。它同时也体现了人类追求至善至美的精神力量。明天, 还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打开手机新闻社区, 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狂欢。

参考文献

[1]巴赫金文论选/ (俄) 米·巴赫金 (Бахтин, М.) 著佟景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2]巴赫金:对话与狂欢/ (日) 北冈诚司著魏炫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2.1

[3]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 (美) 刘康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01

[4]巴赫金的文化诗学/程正民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0.

3G手机新闻直拍直播系统 篇2

1 主要技术特点和优势

3G,全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通信系统,能够满足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信技术。3G信号可以同时传送音频视频或数据信息,凭借3G移动数据通信平台,采用H.264编码,利用3G网络构建新闻直播系统,相比较传统媒介播报新闻的模式、领域、理念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和创新。随着媒体和观众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报道时效性要求的提高,广电行业以往的卫星信号输送、地面微波传输有着区域性和及时性的限制越发明显,3G网络弥补了传统传输模式的先天不足。3G网络技术提供了全新的现场直播方式,成为传统信号输送的补充部分,可进行直播,也可存储拍摄录像并转发,更可远程控制,实时获取新闻消息。

3G网络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

1)多渠道实时双向互动;

2)移动方便,操控简单;

3)低延时,高清画面;

4)多制式,多运营商;

5)安全性强。

2 直播解决方案

3G新闻直播系统由3G传输终端、3G媒体服务器和3G录/播服务器三大部分组成。

3G新闻直播系统的直播解决方案应用于重大新闻事件或社会话题、民生问题的直播报道,导播将最新消息的视频或者音频文件解码,转换为SDI信号进行新闻直播。

直播系统基本流程包括手机视频拍摄、压缩编码、RTP封装和数据传送;接收端接收数据、解封装、数据储存、视频信号以及电视和互联网的视频直播。

3G直播系统按功能划分为4个部分:

1)手机端视频采集和传输;

2)视频数据接收、保存和视频信号的生成;

3)视频直播;

4)系统管理。

系统关键因素:

1)网络选择;

2)编码格式;

3)视频直播协议。

3 3G直播系统设计

3.1 手机端设计

常用的操作系统有安卓、微软、苹果OS等,这些系统都提供了软件开发工具和开发包,但用不同的程序语言会有所区别。例如微软手机系统Windows Mobile,微软将视频开发称之为DireclShow的框架,其中包括Graph的对象管理器和Filter接口。视音频功能通过这些代码链路实现的。

手机端的功能是视频的生成和发送,主要包括:压缩封装、传输。

其中的视频采集模块提供视频数据信息,手机会采集视频信息;编码压缩模块利用H.264进行编码,实现压缩编码。RTP封装模块进行封装;传输模块进行数据传输和RTP控制。

3.2 接收端设计

接收端将RTP数据解包组装、储存、解码和视频信号生成。采用标准传输协议,接收来自手机端的3G数据信号,也可接收其他采用RTP协议的数据信号。

其中的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网络UDP数据包;RTP解包组装模块拆封RTP包和视频数据;解码模块对视频数据进行解码。

4 3G直播系统实现和调试

以微软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为例,采用H.264视频压缩编码,采用DeckLink的视频卡,DeckLink支持SDI输出,采用Media Server视频服务器。传输速度为300kbit/s,传输帧率为20帧/s,能够应用于网络直播的配置要求。

5 3G直播系统主要设备

5.1 3G流媒体直播终端

索贝DEAWA4000-WO/GPS具有多卡绑定,4卡方式高带宽、高画质,2+2方式多卡互备,高质量H。264编码,码率可调;支持全球卫星定位,提供新闻报道的准确地理信息;支持SD卡录制,提供原始信号的素材文件。将现场获取的实时画面通过3G网络传输到演播室的流媒体直播设备。

5.2 3G流媒体直播服务器

戴尔Power Edge R170型号NVE2000,搭载基于45nm架构的Intel四核E5620,4M三级缓存,频率2.4GHz,4条1GB内存,最大支持584GB容量。

5.3 MSV555EX视频服务器

MSV555EX设备实现2路SDI入,1路SDI出,支持录音播放同步进行,录制的素材可立刻编辑;存储量90h,支持主备同步播出。

6 3G直播系统运行不足及应对办法

6.1 信道带宽不稳定影响传输信号

3G直播的实现,关键在于3G网络的覆盖,没有覆盖3G网络,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保证上行带宽的平稳运行,需租用专线接入,在节目播出的的过程中用4张卡的信道带宽。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带宽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这是因为3G信号会受到基站覆盖范围的影响。

寻找靠近3G基站的位置,避开基站周围影响接收信号的障碍物,信号会保持稳定。

6.2 3G传输图像对拍摄技巧有一定的要求

在使用3G信号直播时,固定画面传输信号质量相对稳定,但对于浮动的画面或快镜头会造成画质下降或者静帧。这也意味着拍摄的画面必须要稳定,镜头挪动要缓慢。3G直播对镜头的运动和照明条件要求比较高。

7 结论

使用3G直播技术增加了新闻节目的实效性,满足了节目播出的需求,节约了开支,简化了直播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但3G直播技术受到网络带宽和设备稳定性的制约,以及码率问题、数据延时等等这些问题,进而影响到信号质量,其广泛性和普及性会受到制约。随着3G直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新闻节目当中,手机直播系统将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上的使用率会越来越高。

摘要:直播,是最能体现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也是当下电视媒体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传统的转播方式因维护和运营成本较高,跨地区、跨部门协调调度不便,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同步多点直播业务的需求。在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不断向三网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运用网络融合时代高速、双向的传输带宽节目信号,近年来一直是业内研讨的命题,稳定可靠的3G手机新闻直播系统为有效改善新闻转播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常态化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网络融合,3G直播,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殷世红.3G直播技术在新闻直播节目中应用探讨[J].中国有线电视,2013(3).

[2]张振华.3G新闻直播系统实际运用概述[J].媒介与技术,2012(3).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篇3

关键词:手机媒体,社会,影响

1 手机媒体的特征

1.1 开启全民媒体化时代

手机作为媒体, 与传统媒体不同的是, 社会的个体具有独立自主的传播权, 从以往的群体接收信息转变为差异化的个体接收, 由单向的传播变成互动传播。同时在时间上, 手机媒体拥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人们能够在第一时间迅速获得想要的讯息, 并及时反馈和互动。这样带来了社会价值观念和思想文化意识的变化。个体思想活跃, 能与其他个体自由评论探讨事件, 参与度空前提高, 可以说手机媒体开启了全民媒体化时代。

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 “传者”和“受者”是固定的传受关系, 前者主动进行传播, 后者被动接受, 传播着拥有垄断地位。手机媒体打破了这种固定模式, 使得获得和传播信息机会逐步向均衡方向发展的交互关系。近年来智能机逐渐发展, 应用功能大大提升, 除了基本的通信功能外, 各种基于系统平台的应用软件层出不穷, 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和参与各种信息。如今手机作为移动终端设备, 涵盖了包括手机即时通讯、手机社交、手机安全、手机支付、手机购物、手机出行、手机游戏、手机视频在内的诸多应用。在3G4G网络的平台下, 手机上网速度更快,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这同时也推动了高性能、高质量手机的制造。

麦克卢汉曾说:“媒介是人的延伸”。手机媒体证实了这句话的真实性。之前的媒介, 包括报刊、广播、电视, 实际上是与人分离的, 直到互联网的出现才让人感觉到获取信息的自由, 而手机更是能实现人与信息的无缝对接, 让人能有控制媒体的能力。人们依赖手机与外界沟通, 若是有一天缺了它, 必然会感到不习惯, 如同摘掉了自身的器官一样。

1.2“媒介融合”下的手机媒体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 1983年他在《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传播形态聚合”概念,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在功能上呈现出融合一体化趋势, 这种媒介融合主要针对的是传统媒体范畴。其后,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奇森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介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 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手机媒体基于网络平台, 融合进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其他媒介的信息。人们可以通过应用软件阅读报纸, 浏览最新杂志, 收听各地广播, 同时也能实时收看电视和最新的电影, 俨然就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电脑。人们可以边走路, 边和他人打电话, 边阅读新闻, 这是其他媒介难以达到的, 人和机器获得解放, 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快捷的媒介。

融合了多种媒介的手机媒体, 究其意义,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手机一体化的功能使得人们出行只用带手机就可以了, 可以照相、摄像、录音、记笔记、上网查阅新闻、看电影电视, 多种功能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娱乐的正常需要, 这也是手机媒体近些年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 可以这么说之前从未有哪种媒介如同手机媒介一样发展如此之快, 应用如此之广的。有人大胆预测, 手机媒体将击败其他媒体, 其他媒体会逐步消亡。这种担心大概是不会发生的, 但我们却不得不不承认“移动改变生活”, 人们已经离不开手机了。

2 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优势

2.1 信息传播方式的自由化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对信息获取方式有了巨大改变, 对信息的需求也远远超过以往, 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已是人们的生活常态, 但因为硬件过于庞大, 无论是台式电脑还是笔记本, 都无法完成随时随地对信息进行获取与处理的需求。而3G手机媒体的出现, 将这一问题完美解决, 并依靠手机自身的摄像、文字录入功能, 使用户能对任何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以E-mail、微博、网站等方式实现信息共享, 及时掌握信息动态, 自由表达意见建议, 参与到国家和政府工作当中。

2.2 传播功能的全面性

手机因为便携性和信息化, 使其具有往多功能全方位方向拓展的可能, 在当前已有手机扫描条码的使用, 只要在有条码的物品或地方, 用手机扫一扫, 即可连上产品网页, 对其信息进行浏览, 实现了解、购买的需求。另外还有手机钱包、手机证件等功能, 前者通过在手机中植入特定芯片, 将银行账户与芯片进行同步绑定, 让用户在购买商品付款时, 把手机一刷, 即可完成支付功能;后者通过将身份证、学生证、驾驶证等证件信息编码录入手机中, 实现手机证件功能, 省去忘记携带证件的后顾之忧。

2.3 界面沟通的互动性强

与传统媒体相比, 手机媒体最大特色便是具有良好互动性。传统媒体虽也有交流沟通, 但往往具有滞后性和不充分性, 而手机媒体因为3G4G等强大技术支持和更低的技术门槛, 只需接入无线信号, 不用网线连接, 即可实现集多种媒体于一身, 在线对新闻消息、突发事件及电视电影等发表评论, 与相关人员实时进行沟通交流, 极大提高用户参与度和反馈效果。

3 手机媒体新闻传播的创新策略

3.1 打造语言风格审美新范式

当前, 由于传统媒体对传播报道形式还较为单一, 未能全方位调动起受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形态的一种, 更应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 构建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范式的多重有效宣传渠道。

3.2 融入当前流行的“微元素”

以往, 传统媒体在报道新闻时, 行文大都篇幅冗长、文风平淡。而今, 各种“微元素”广泛流行于新媒体网络平台, 具有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等特性。在手机媒体方面, “微元素”的流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从具体方面来看, “微元素”可以是单幅图片 (包括摄影图片或漫画图片、动态图片) 、单个音视频等等。

当前, 无论是在手机微博平台, 还是手机音乐、手机报等平台, 皆可支持图片、视音频链接。以手机微博平台的图片博文为例, 无需过多修饰, 仅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图片, 配上少许解释性文字, 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各方关注。如果,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 “裁剪”为更适应当前受众喜爱的“微文本”, 更容易吸引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

3.3 增强受众的互动交流和反馈

借助手机媒体, 提升新闻传播的高效宣传, 还需做到增强手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尤其还需开展调研受众对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反馈的调查。如此, 有利于手机媒体在今后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时, 满足受众媒介内容期待和需求。具体开展措施, 如在手机报板块中增添“读者留言”互动板块, 增大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

参考文献

[1]丁士, 真才基.应对手机媒体的挑战[J].理论前沿, 2013 (01) .

[2]别林娟.手机报现状及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 2012.

浅析手机报新闻推送服务演变 篇4

关键词:手机报,新闻客户端,新闻推送,推送服务

学界对“手机报”的研究已有十年,而“新闻客户端”的研究更是这两年的热点。本文将对手机报“推送”服务的发展脉络进行分析,从时间截面分析手机报新闻推送服务的一个纵向的发展过程。

1 推送方式:从单向到双向

手机报的推送方式从单向内容推送逐渐转变为今日的双向互动,逐渐满足受众对互动性、社交化的需求。

1.1 单向:定时内容推送

手机报的早期推送方式为单向推送,媒体扮演着传者的身份,每天将手机报内容定时推送,受众仅为受者角色。早期手机报如手机短信、手机彩信的推送服务中,手机报的内容都是由编辑提前设计编排,进行定时发送。单向推送造成传者无法与受众进行沟通,受众也因为缺乏参与性而兴趣点较低。

1.2 双向:互动性、社交性

随着技术发展,新媒体的传者与受者角色呈现多样化。自媒体的发展,让受众也可以充分参与新闻生产,新型手机报在推送方式上具有双向性。

1.2.1 反馈评论

推送方式的双向性,使得受众可以参与其中。不论是WAP手机报后期,还是新闻客户端,都为受众提供了评论交流的功能,同时,用户还可以进行互动点评,从而扩大互动范围,满足受众的社交性需求。

1.2.2 UGC:用户参与生产

UGC即用户参与内容生产,表现为用户直接创造新闻,用户也可以使用新闻的社交分享功能,在传播过程中扮演传者角色。分享功能既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要,也使得新闻推送内容进一步扩大传播范围。

2 推送内容:从媒体选择到受众选择

手机报发展过程中,推动由媒体作为“把关人”将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变化为媒体根据受众需要或受众自己独立定制内容。

2.1 媒体选择

手机报的早期阶段,手机报的内容是由媒体所掌握,媒体作为所有信息的发布者,具有绝对的控制力。媒体每天选择所要发布的新闻信息提供给运营商,再形成短信、彩信或者网页等形式供受众阅读。早期手机报的很多内容都是报纸的重现,这也导致内容方面毫无创新,十分呆板。

随着手机报的发展,媒体开始考虑受众的需求,不再是对已有报纸内容的复制粘贴,而是开始进行筛选,在内容选择上开始考虑手机信息的特点。但这一阶段手机报的内容选择掌控权依旧在媒体手中。

2.2 受众选择

随着新媒体与自媒体的出现,受众需要什么样的新闻成为媒体考虑的问题,手机报在推送内容上注重满足受众需求。

2.2.1 受众自己定制

目前新闻客户端基本都有定制栏目,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自己的个性栏目,而新闻客户端就只会推送所关注栏目的新闻。例如ZAKER除了首行栏目中,供用户选择的“今日看点”、“头条热点”等栏目,用户订阅栏目后,就会收到相关栏目的新闻推送。

2.2.2 根据受众需求自动推送

2.2.2.1 阅读习惯

随着大数据的发展,通过对用户阅读习惯的记录,可以进行针对受众的智能化预测推送。如网易建立了网易产品的用户数据库资源,用户使用的产品特征都保留在数据库中。随后,“网易新闻客户端”通过用户的特点,推送符合用户阅读习惯、贴近用户需求的内容。

2.2.2.2 DNA兴趣图谱

新闻客户端自动推送第二种方式是依据用户的兴趣爱好点,分析出推送新闻内容。以“今日头条”为例,通过对用户建立DNA兴趣图谱,记录用户的阅读情况,不断摸索用户的兴趣,推送用户需要的新闻。

2.2.2.3 基于LBS

LBS技术可以实现读者地理信息的精确定位,推荐地域新闻。如“搜狐”新闻客户端可以根据手机系统中的“定位”,自动识别地理位置,在“本地”栏目中给用户推送当地的新闻信息。

3 推送成本:从收费分割到免费增值

手机报推送成本的转变,从收费形式变为免费手机新闻,受众的使用成本大大下降。

3.1 收费分割

3.1.1 受众订阅收费

在手机报的早期阶段,都是采用受众订阅收费这一方法实现盈利。早期的手机报往往会分为按月、按季度、按年这一的收费方式,费用一般在3 元—30元之间,这一阶段推送成本较高,用户需要支付费用才能获取推送内容。

3.1.2 媒体、运营商利润分成

媒体作为内容提供商还要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利润分割,媒体往往受制于运营商,收入规模较少。用户的订阅费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媒体为了实现盈利,往往会将压力转接到受众身上,受众除了内容费用,还需支付运营商的服务费用。

3.2 免费增值

作为手机报的新形态,目前新闻客户端基本都实现了订阅免费。一方面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媒体不需要依赖运营商,可以直接与服务商合作进行平台搭建,自行推送;另一方面是网络版电子报纸基本实现免费阅读,手机报在市场背景下实行免费不可避免。

3.2.1 受众订阅免费

目前各大软件平台上,新闻客户端都属于免费软件,可以免费下载。受众可以根据自己对新闻客户端的需求直接进行下载,无需付费,用户的使用成本降低,用户对手机新闻客户端这一渠道的使用度也就越高。

3.2.2 媒体开拓增值服务

在实现受众订阅免费后,手机报的盈利模式也发生了改变,媒体将用户资源作为盈利要点,与商家进行合作以增加收入,实现增值服务的开拓。

3.2.2.1 广告植入

目前广告是获取盈利的核心业务,主要为硬性广告和软性广告。硬广告形式如新闻客户端的启动界面动态广告等,而软性广告更为隐蔽,主要是在推送内容中进行一些隐性的新闻广告推送。

3.2.2.2 基于LBS

部分新闻客户端也基于LBS技术开始实现地理区域的服务产品推送,与用户所处地位置的商家进行合作,在推送内容中推送当地的一些商家活动,吸引用户关注与参与。

3.2.2.3 平台利润分成

平台利润分成的一种为新闻客户端在下载平台下的分成。如App Store中“今日头条”的无广告特别版本,为收费软件,新闻客户端与App Store进行收费分成。另一种为新闻客户端平台下其他软件植入的分成。如“网易新闻客户端”依赖其影响力与所拥有的用户资源,吸引第三方软件植入,从中获取提成。

4 手机报推送服务未来趋势

新闻客户端作为手机报的新形式,未来新闻客户端的推送服务有更多新的发展方向。

4.1 坚持“受众本位”原则

根据“受众本位”原则,未来手机报应在推送方式、推送内容上进一步发展。

4.1.1 推送方式:UGC模块升级,丰富社交元素

推送方式上应实现UGC即用户生产内容的进一步升级,对目前新闻客户端社交元素进行丰富,满足用户在使用中的互动需求,还可以借鉴SNS的经验进行社交化的进一步开发。

4.1.2 推送内容:精确质优

未来新闻客户端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智能推送优化。目前新闻客户端的推送内容仍有同质化等问题,因此手机新闻客户端未来的发展方向不仅要保持推送快速及时优势,信息概括简练,同时需提高信息的准确度和质量,实现“精准推送”。

4.1.3 推送成本:免费新闻

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未来趋势中必须实现提供免费新闻信息。新闻客户端在与微博微信、搜索引擎浏览器抢占新闻受众资源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免费订阅,否则用户则会选择另外的渠道进行新闻信息获取。

4.2 增值产业链深度开发

新闻客户端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进一步实现盈利模式的优化,继续深度开发增值服务产业链,才能保证自身的存活,实现新闻客户端的进一步优化。

4.2.1 感兴趣的广告

未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客户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行为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实现用户人口统计学和背景新的推断,从而推送用户感兴趣的产品广告。

4.2.2 OTO模式

在LBS技术的发展基础上, O2O模式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可扩展媒体在用户生活中切入的广度和深度。

4.2.3 平台间开放合作

未来新闻客户端应积极谋求与APP运营商、手机厂商、第三方平台等加大合作,实现多方位合作模式,以获得更多盈利。

5 结语

新的生产与传播技术对媒体和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信息的传播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手机报是手机媒体的产品之一,而手机报形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变。

作为手机报的新形式,手机新闻客户端目前发展迅速,但仍存在部分问题。手机新闻客户端可以通过手机报发展趋向,考虑未来发展方向。新闻客户端只有不断完善,才能在多层次的产品结构中脱颖而出,拥有更多受众。

参考文献

[1]陆云红.手机报的传播特点[J].当代传播,2005(2).

[2]田中初.手机报纸:传统报纸的新路径[J].中国出版,2006(3).

[3]郭学文.手机报:值得重视的新媒体[J].青年记者,2006(3).

[4]李立家.浅谈手机报的发展趋势[J].活力,2010(8).

[5]丁秋萍.论手机报的媒介分析和发展方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

[6]汤小俊.移动客户端时代手机报空间何在?[J].中国记者,2013(6).

[7]王棋.新闻客户端发展现状分析[J].青年记者,2014(9).

[8]狄萌.传统纸媒的手机新闻客户端如何深入人心——以《人民日报》和《网易新闻》的对比为例[J].学理论,2014(19).

[9]宫承波,王欢,栾天天.新闻客户端受众媒介使用习惯探究——基于以北京地区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调查[J].青年记者,2014(9).

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探析 篇5

一、手机媒体的优势

1、使用效率高、适用范围广。

手机媒体是基于通讯设备之上开展的信息共享活动, 报纸等媒体在传递信息时受多种因素影响, 由于携带不方便阅读人群也正在减少。手机媒体使用人群众多, 涉及范围广, 利用这一途径来传播新闻更高效便捷, 可借助现有网络来搭建媒体平台, 减少基础建设产生的费用。借助手机来阅读新闻信息时可充分利用空闲时间, 并不需要特定安排, 例如上班族等车时间, 大学生课余时间等。大部分公共场所已经普及了无线网络, 连接后阅读新闻不会产生网络费用, 速度也可达到使用需求, 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有力平台。

2、小巧、便捷、费用低。

手机制作工艺的不断进步为使用阶段提供了更多便捷, 外观也更加轻薄, 外出活动时可代替数码相机等设备。除此之外手机还具备交易功能, 一些网站更是针对手机用户推出了免费订阅服务, 将个人关注的专栏信息添加到订阅并绑定手机, 当内容更新时会以短信或者推送的形式提醒客户。由此可见手机媒体拥有众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 在此基础上开展新闻服务更高效便捷, 用户完全可以自定义新闻的类型, 节省阅读时间。

二、手机媒体对新闻传播活动的影响

1、对新闻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由于手机成为新闻传播的主力军, 从而对新闻传播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为人人都可以通过手机传播新闻, 从而为假新闻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并且使用手机的有许多是青少年, 他们对真假的辨别能力较弱, 因此受到假新闻的误导会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困扰。并且新闻传播有其固定的格式和要求, 但是由于目前手机媒体的许多功能都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所以在功能的运用上还不成熟, 从而为新闻的编辑制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在媒体整合的前提下, 新闻记者不但要会运用传统的提问、现察等手段进行采访, 还要使用摄像机、录音机等进行视觉素材与听觉素材的纪录, 从而使得新闻制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对新闻传播受体产生的影响。

手机终端新闻传播受体往往具备一定的现代知识水平, 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接受性, 对于广泛的新闻信息、焦点事件都存在较强的关注心理, 并且能够通过手机工具进行积极主动的回应, 继而形成强烈的舆论效应。手机终端的不断发展固然带动了新闻传播的发展, 但从新闻传播的传播效应来看, 手机终端对新闻传播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例如, 对网络新闻内容审核不严, 导致虚假新闻泛滥;为博观众眼球, 普遍存在新闻炒作等现象, 削弱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权威性、正面性和客观性。

3、改变传统新闻摄影与摄像。

手机作为摄像设备使用更便捷, 在开展新闻纪录活动时, 可使用高清手机来完成, 并随时通过网络将其传输至总部。有效缩短了新闻制作所需的时间。手机媒体还可将新闻以视频的形式传递, 群众在查看过程中可更直观了解现场情况。手机媒体可以图文并茂的将文字与图片相结合, 从而更加吸引人注意。并且传统新闻摄影与摄像都是专业记者通过跟踪踩点拍摄出来的, 而现代手机的拍照功能非常强大,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的记录真实的画面, 可能画面拍摄角度和拍摄手法上缺乏专业性, 但是可以提高纪实性和时效性。

4、手机媒体提升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当前新媒体时代完全颠覆了这一模式, 信息传播载体更加多元化, 公众可以积极参与到信息传播过程中, 并在平等的传播关系中享有充分的舆论话语表达权。人们通过手机媒体可以自由发表看法, 实现彼此交流、影响、融合, 最终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在手机媒体的作用下, 新闻不再以单向传播的形式出现, 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使新闻传播更加客观、真实。

虽然说, 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但是, 相较于传统的媒体而言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也是不容置疑的。可以说, 具有时代特征的手机媒体实际上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员, 而且还发挥着其它媒体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兰.社会化媒体、移动终端、大数据:影响新闻生产的新技术因素[J].新闻界, 2012 (16) :3-8.

[2]陆指南.数字时代媒体编辑的基本素质探析[J].出版广角 (下半月) , 2013 (04) .

手机新闻社区 篇6

1 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的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智能手机拥有率大幅度提升,移动互联网用户超过6亿人。人们对手机越来越依赖,93%的手机用户通过手机网络获取信息资源,手机媒体逐渐作为主流媒体形式深深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传统新闻与移动媒体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1]。当今网络新闻传播中,手机新闻用户超过4亿,说明了我国新闻用户正逐步由传统互联网向移动媒体转移。推出手机新闻客户端成为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的重要举措之一。在传统媒体与移动媒体融合之初,受制于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低、网速慢、成本高等因素,传统媒体的移动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2]。随着科技的进一步突破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许多网络媒体纷纷试水,推出手机新闻客户端,如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在这种大趋势下,传统新闻也意识到了手机新闻客户端蕴含的巨大市场价值,2014年,上海报业推出手机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并应用了订阅与分享机制,很快便吸引了大量手机用户,取得了良好的业绩[3]。同年,新闻社与人民日报也纷纷推出了旗下新闻客户端,上线一周内便突破了300万次下载量。可以说,传统新闻在移动媒体领域的试水,充分验证了媒介融合为传统媒体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和新内涵。

2 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传播优势

当下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用户群体仍然呈现增长趋势,且随着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传播质量和速度大大提升,手机媒体已成为一个成熟媒体市场。基于手机新闻客户端进行的信息传播模式,不仅传播速度快,而且传播效率高,传播成本低,便于携带、受众群体庞大。另外,手机新闻客户端具有互动、参与、信息提示功能。传统新闻传播的单向传播缺乏了受众与媒体的交流反馈,而通过手机新闻客户端传播信息,受众可对新闻内容进行转发和评论,进一步扩大了新闻辐射范围,有效提升了传播效果。

根据网易新闻统计数据显示,移动阅读用户中,阅读报纸类内容的用户占到52.5%,仅次于资讯类,这说明当下通过手机来阅读新闻、报纸、获取新闻,已成为新的新闻阅读方式。以信息推送形式进行的新闻提醒功能可以主动提醒受众查阅信息,实现了一种全新的互动式新闻传播,远比传统传播模式中受众被动接受新闻的效果好。倪宁教授曾指出,新媒体形式的出现必然对传统媒体造成冲击,而想要应对冲击,就应积极走新旧融合路线,这是时代发展需求,也是市场发展需要,作为传统媒体应积极顺应这种趋势,勇敢面对挑战,把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载体来增强自身竞争实力,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目前,搜狐新闻客户端刊物订阅量已超过4亿,78%的手机用户将手机新闻客户端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且搜狐已在计划开发付费阅读模式。手机新闻客户端已对传统新闻收益分布进行了优化,增强了广告收入与订阅收益。另外,手机新闻客户端的新闻内容更丰富多彩,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字图片,更加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满足不同受众群体对信息的需求,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手机客户端定制服务推动了新闻业进入到良性循环环境中。因此,传统新闻更应紧跟潮流,抓住机遇,重视移动媒体市场的巨大潜力,与手机客户端联手打造传统媒体品牌的移动新闻客户端业务。

我国手机媒体用户已经超过6亿且仍以大幅上涨态势发展,移动媒体市场具有强大的活力和潜力有待挖掘。传统媒体应积极拓宽与新媒体的合作机会,加深媒介融合,利用新媒体、移动媒体的技术和渠道优势进行新闻传播,从而在应对新媒体形式带来的冲击时,能够保持自身的品牌优势和新闻内容优势,谋求长远发展。

摘要:新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加剧了媒体市场竞争,传统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新媒体冲击。传统媒体在探索自身发展路线时,应转变发展思路,主动接纳新媒体,适应新媒体环境,加强媒介融合程度,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文章针对传统媒体手机新闻客户端展开研究,分析传统新闻与移动媒体的有机融合,通探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在提升传播效果,扩大传播范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闻客户端,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1]张小玢.手机新闻客户端的传播模式与发展空间研究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5.

[2]陈冠男.手机客户端与PC端门户网站新闻主题的差异性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3.

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篇7

如今社会信息高速发展, 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手机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 较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其他媒体, 具有互动性强、信息源内容多样、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传播形式多样等特征。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时间观念的增强, 手机媒体的便携性打破了地域、时间的限制, 使人们能随时随地接收具有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新闻, 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手机媒体的广泛使用给体育新闻传播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下面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二、手机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

(一) 手机媒体化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到2010年12月底, 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另据中国经济新闻网报道, 截至2014年, 全国移动电话用户达12.8亿, 普及率为94.5%, 手机用户的增加大大促进了手机媒体的发展。例如, 就当代大学生而言, 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一天有70%的时间都在使用手机。大学生基本都通过手机来获取外界信息, 每天在手机上浏览新闻、看视频、收看直播、关注微博等, 一步一步地成为“手机党”、“低头族”, 这些调查研究表明手机已经高度媒体化。

(二) 手机媒体与体育新闻传播特性相契合

手机媒体打破了时间、地域的限制, 有着传播与更新速度快的优点, 并且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正好与手机媒体的特征相契合。由于体育具有竞技性质, 人们往往希望能在第一时间观看到体育比赛。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 人们往往不能守在电视、电脑前观看体育比赛。手机媒体的发展打破了这一限制, 现在一个NBA球迷如果要选择观看一场NBA篮球常规比赛, 更多地会选择打开手机, 登录新浪、风云直播等网络平台观看比赛, 真正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比赛的观众已经不多了。手机媒体的便携、可移动性正好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欣赏比赛的需求, 手机媒体的时效性与体育新闻的时效性正好完美契合。

三、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 体育新闻语言的改变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专业性、竞技性等特征, 对部分观众而言比较抽象, 不容易理解。但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普遍关注, 直接促进了体育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体育新闻播报正逐渐以准确、简练、具体、快速、通俗易懂的方式来报道, 更多地使用大家熟悉的语言来进行体育新闻传播。据笔者了解, 在80年代, 篮球赛的播报更多地存在于各个体育院校中, 直到后来, 各种篮球比赛正式进入电视直播, 才慢慢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最开始, 人们并不怎么了解篮球比赛的过程以及篮球比赛的规则。如今, 由于手机媒体简洁易懂的播报方式和体育语言的通俗化, 使篮球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可见, 这种新闻语言的改变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二) 手机媒体提升舆论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手机媒体是一种开放的互动式传播, 传播者与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互动。用户在收看体育节目的同时, 可向平台发送自己的观点, 与体育爱好者进行交流, 特别是当下QQ、微信、博客、微博的发展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笔者作为一名资深的体育迷, 经常在微博上与广大体育迷进行交流互动。每逢较大的体育赛事, 微博首页会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赛事情况, 广大体育爱好者便能在第一时间与大家分享观赛体验。在激动的时刻表露喜悦, 在沮丧的时刻发泄不满, 在喜欢的运动员或球队输了的时刻吐槽, 和大家分析失败原因, 在支持的球队不负众望获得冠军的时刻分享欣慰和无比激动的心情。再加上如今体育直播、转播中, 直播员为增加收视率, 也会以有奖竞猜、上墙等形式, 或者发表一些自己幽默的观点来达到互动效果, 从而促进体育新闻的传播。

(三) 手机媒体使新闻进入融合及整合式传播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传统新闻媒体与新兴媒体正在逐渐融合。中国手机网民的不断增加、新兴媒体的不断发展, 使得很大一部分“手机党”、“低头党”通过手机媒体来获取新闻资讯。传统媒体在这一状况下, 为了谋求发展不得不与手机媒体进行融合。例如, 报纸行业。新兴媒体的发展给传统报纸行业带来的冲击是最大的, 用户能在各大手机新闻媒体上获取报纸上的各种信息, 这就使人们购买报纸的需求减少。为了寻求报纸业与手机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整合式传播道路, 手机报应运而生。

四、结语

手机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以传播速度快、方式灵活、内容丰富、更新速度快、互动性强的特点, 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家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 也更加注重体育锻炼和身体健康状况, 体育新闻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是必然趋势。在这一条件下, 新兴媒体以自身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 逐渐成为体育新闻传播的主流, 在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 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谭秀湖.手机媒体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编辑学刊, 2014 (01) :83-86.

[2]朱志锋.移动终端对体育新闻传播的影响[J].新闻战线, 2015 (05) :203-204.

上一篇:治疗糖尿病眼病下一篇:加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