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的护理

2024-09-30

外科手术的护理(精选12篇)

外科手术的护理 篇1

外科手术是外科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 是患者的一种特殊的经历。外科手术本身对患者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 不管外科手术重要与否、大小如何, 患者在术前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焦虑和恐惧, 比如患者缺乏对于手术的积极配合知识, 担心意外, 对自身所患疾病往往会感到焦虑或忧伤, 有的患者悲观绝望。所有这些患者情绪上的剧烈波动,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循环系统往往会产生许多不好的影响, 也会造成患者自身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这些情况都可能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术前护理干预能维持血压、心率、呼吸的稳定, 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变化, 能有效减少患者术前的恐惧、焦虑心理, 使患者能以最佳的心身状态接受手术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300例。均没有精神障碍及聋哑, 能进行正常语言交流, 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年龄均20岁以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150例) 和对照组 (150例) 。实验组中, 男80例, 女70例;年龄20~68岁;其中甲状腺瘤25例, 直肠癌65例, 乳腺癌38例, 纤维瘤22例;初中文化程度55例,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5例。对照组中, 男77例, 女73例;年龄23~71岁。其中甲状腺瘤32例。直肠癌58例, 纤维瘤12例, 乳腺癌48例;初中文化程度25例。高中及以上125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职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如下干预: (1)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都是第一次接受外科手术, 对自己在手术时的情况以及医院手术室的环境都感到恐惧, 巡回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 采用亲切的称呼, 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对患者手术的顾虑、心理活动, 然后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回答, 给患者讲述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及术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通过这些手段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在必要的时候护士要制订科学详细的手术室护理计划。 (2) 术后护理。术后次日对患者进行探视, 了解患者术后饮食活动, 有无感染、切口疼痛、伤口愈合以及有无并发症, 了解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患者反馈指导今后的工作。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平均为120/80mmHg, 心率70次/min;对照组患者血压平均为140/100mmHg, 心率100次/min。

3 讨论

实践证明, 护士诚实友好的眼神, 温和的表情表达, 良好的举止行为, 关患者的态度, 都能有效促进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患者围术期血压及心率具有稳定作用,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 将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 把以患者为本的原理有效地运用于手术全过程。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融洽了患者与护士关系,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外科手术,手术室护理

外科手术的护理 篇2

一、概述: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治疗的重要环节,也是关系到手术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应高度重视。术前准备的目的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使患者生理、心理状态接近正常,以便更好的耐受手术打击;术后护理目的是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二、神经外手术的分类

1、择期手术

如颅骨修补术,头皮肉芽肿、骨瘤手术等。

2、限期手术

如颅内肿瘤手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或夹闭术。

3、急诊手术

如急性颅内血肿、颅内占位病变发生脑疝时的手术。

三、术前护理措施

(一)急诊手术术前准备

1、评估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对侧肢体活动以及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建立观察记录。

2、建立静脉通路留置静脉套针(18-20G),遵医嘱快速输入脱水剂、激素、止血药等。

3、立即更衣、剃头、配血、急查检验抽血、皮试、必要时进行导尿。

4、准备术中用药、CT、MRI片。

5、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吸痰。

6、如呼吸有暂停,应立即配合医生行气管插管,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的同时送往手术室。

(二)择期、限期手术前准备

1、术前练习

针对颅内动脉瘤拟行颈动脉结扎术或颈内动脉海绵窦漏的患者,术前进行Matas训练。

2、垂体瘤经鼻蝶入路者,术前3日开始用呋麻滴鼻液滴鼻,漱口液漱口,术前1日剪鼻毛。

3、对症治疗,提高手术耐受力:

1)营养不良者 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2)肺部感染

在病情许可下,须待感染控制,体温正常后才可施行手术。

3)颅内异物摘除或脑脊液漏修补术

应首先采用抗菌治疗,待脑膜炎治愈后手术。

4)急性脑炎期和化脓期的脑脓肿患者

待全身感染症状好转、脑炎局限、脓肿包膜形成后(感染后4—8周)再行手术治疗。

5)糖尿病患者 术前应控制空腹血糖在8.3mmol/L以下才能手术。

6)肝肾功能不全者

在病情允许下,待肝肾功能恢复后再手术,注意使用对肝肾无损害的药物。

7)垂体瘤或三脑室附近肿瘤已有垂体或丘脑下部功能障碍者

应在术前2—3天应用肾上腺激素药物。

4、术前一般常规准备

1)心理护理

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术方式及注意事项,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教会患者自我放松的方法。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

2)饮食护理

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易消化,少渣食物。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3)术前检查

协助完善相关术前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心肺功能、CT、MRI等。

4)排便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练习床上使用便器。

5)呼吸道准备

吸烟患者戒烟,减少对呼吸道刺激。加强生活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6)术前1日

交叉配血以备术中用血;行抗生素皮试,以备术中、术后用药;常规备皮、剪指甲、洗澡、更衣、检查头部是否有毛囊炎。头皮是否有损伤;术前8小时禁食禁饮,以免麻醉中误吸;术前睡眠差及心理紧张者,遵医嘱予镇静剂

7)术晨

术晨遵医嘱带入术中用药;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或患者发生其他情况(如女患者月经来潮),及时与医生联系;遵医嘱术前用药;术晨剃头,清水冲洗;更衣;准备好病历、CT、MRI片等以便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患者、药物核对后,送入手术室;昏迷患者或行气管切开者应吸净呼吸道分泌物;术前已行脑室引流者应夹闭引流管。

四、术后护理措施

(一)各种颅脑手术后体位

1、全麻未清醒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者抬高床头15—30°。

2、较大肿瘤术后 瘤腔保持高位。

3、经鼻蝶入路手术后 半坐卧位

4、脊柱手术 头颈和脊柱的轴线保持一致。

5、婴幼儿脑脊膜膨出修补术后

切口应保持高位。

6、慢性硬膜下血肿

头低脚高位

7、后组颅神经受损、吞咽功能障碍者

侧卧位

8、开颅术后

健侧卧位,幕下开颅术后的患者翻身时,应扶住头部,避免扭转脑干,影响呼吸。

(二)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1、按照全麻术后护理常规护理

了解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切口和引流情况,持续吸氧2-3L/min,持续心电监护,床档保护防坠床,必要时行四肢约束,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2、伤口观察及护理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若有应及时通知医生并更换敷料。保持头部胶管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脱出等,观察引流液色、量、性状并记录。

3、观察头部情况

有无头痛、呕吐等。评估患者头痛情况,注意头痛的部位、性质,结合生命体征等综合判断,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或非药物治疗,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4、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气管插管或口咽通气道的患者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和幅度、氧饱和度,若出现不耐管或咳嗽、吞咽反射等,应及时通知医生拔管。

5、各管道观察及护理

输液管保持通畅,留置针妥善固定,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尿管按照尿管护理常规进行护理,一般庆幸患者术后第1日可拔除,拔管后注意关注患者自行排尿情况。气管插管/切开按气管插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

6、营养和补液

清醒患者术后1日流质,昏迷患者48小时后留置胃管鼻饲流质。脑水肿颅内压高者补液速度不能过快,补液量不可过多。

7、止痛与镇静

颅脑手术后患者如诉头痛,应分析头痛的原因,然后对症处理;切口疼痛:发生在术后24小时内;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发生在脑水肿高潮期,即术后2—4天;术后血性脑脊液刺激脑膜引起的头痛:需行腰穿术引流血性脑脊液;炉内压低引起的头痛:脑脊液外漏或脑脊液引流过度,可给以缝合漏口、抬高引流瓶位置、鼓励饮水、取头低位;颅脑术后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都不宜使用吗啡和杜冷丁。

8、癫痫观察 注意有无癫痫发作,及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其观察和处理见癫痫的护理指引。

9、高颅内压的观察

注意有无颅内压增高的征象。其观察和处理见颅内压增高的护理指引。

10、基础护理

外科手术的护理 篇3

【关键词】外科护理;围手术期;初步探讨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86-01

1临床护理

临床护理学探讨疾病诊断,处理人类存在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学科,并从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护理。手术护理是为患者手术提供必要的准备以利于患者术后及时康复,从患者决定应采取手术治疗至患者手术前的分钟较短,复杂病人需数天才能将病情清楚,在术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使患者思想及机体条件都准备充分。手术时,要采取妥善的治疗方法,降低可能产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迅速恢复患者各项生理功能,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临床护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卫生护理,目的是为清除患者体内坏死组织、分泌物及其它污垢;对血液循环产生刺激,使肌肉放松,协助患者恢复体力,对患者病容进行改变,清除病理气味;防止发生褥疮及交叉感染。患者在入院前需在接诊室卫生进行认真清理。晨起后搞好个人卫生,进行洗脸刷牙漱口等,并采用50%浓度酒精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以免在温暖潮湿环境中使细菌得到滋生繁殖。夜间晚间应要晚餐后才可进行,如对患者洗脸漱口进行必要的协助等。使患者感觉舒适清洁,以利于迅速入睡。患者可由于疾病痛苦而整夜无眠,身体倍感疲劳,护理过程中应对病情密切观察。

结合护理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般可将患者分为四大类,大手术、器官移植患者由于需进行24小时监护的为特别护理患者,大手术后、昏迷、休克患者需绝对卧床,通常15-30分钟进行一次巡视的为一级护理病人,大部分是大手术后病情较为稳定的患者稳重者为二级护理病人,因患者病情不重,通常生活还能自理,通常都采取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每日进行两次巡视的为三级护理病人。

2外科手术护理

外科手术主要按照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手术范围,一般可分为急症、限性、择期手术。手术护理涉及术前及术后两部分护理。术前护理主要对患者心理及生理进行护理,患者手术前普遍存在恐惧、烦躁等等不良情绪,或顾虑手术预后,医务人员应该对患者加强关心鼓励,根据病情实施手术,手术危险性及产生的各种并发症,术后恢复及预后,清醒状态下实施手术由于体位导致不适等,采用友好语气对患者进行解释,使患者积极配合手术各阶段的治疗。调整患者生理状态就是生理护理,使患者在良好状态下顺利提高手术和术后治疗,为术后变化采取适宜的锻炼方法,实施手术前,进行血型及交叉配合实验才可输血输液,对患者酸碱失调纠正;避免发生感染,开放性创伤,已污染创面或软组织广泛损伤,至实施清创时具有较长时间间隔,或清创需较长时间及彻底清创难度较大患者,应采用预防性的抗生素进行应用;患者手术创伤及限制手术前后的饮食,缺乏各种营养物质,可对伤口愈合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术前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补充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术前患者应禁食8-12小时,术前4小时不可饮水以避免由于麻醉中的呕吐而引发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不仅要做好以上常规术前护理,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多方面做好特殊准备,以便于营养不良患者应采取肠内或肠外营养进行必要的体能支持;脑血管病患者,应进行深入治疗。如患者近期发生脑卒中,择期手术至少需要推迟半个月,一个半月最好;患者具有心血管疾病的应继续服用降压药,以免产生戒断综合征;如具有肺功能障碍则应在术前评估肺功能,术前患者应主动开展呼吸训练,使其功能残气量增加,明显降低产生的肺部并发症等。术后护理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连接术前、术中及术后康复。术后处理妥当,可明显胡降低手术应激反应。

术后大部分患者可返回病房,需监护患者可送入重症治疗室,对心率、体温、血压、呼吸频率或心肌梗死危险患者应进行生命体征的常规检测。患者应与无创或有创监测中心对其监测静脉压,肺动脉楔压及心电监护。因长时间手术过程中,会丢失大量隐性液体,术中解剖和组织创伤将使体液在第三间隙重新分布,所以术后对患者应进行接受静脉输液直至恢复饮食。如果对患者麻醉及处于舒适及利于活动姿势,全身麻醉没有禁忌及清醒的患者,都要采取平卧,向一侧转头姿势,易流出口腔内分泌呕吐物,避免向气管吸入,直到保持清醒为止。术后若具有良好镇痛效果,原则上鼓励患者早起,便于在短时间内活动,使肺活量明显增加,肺部并发症减少,全身血液循环得到有效改善,以利于切口快速愈合,进而减少腹胀和尿潴留。

3讨论

综上所述,还应针对术后并发症采取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手术护理作为一种临床护理方法,因手术护理在操作上需要较高要求,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随着不断提升的护理质量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将导致患者不满,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护理纠纷。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升法制观念,严格执行每一项操作要求,进而不断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发生护理纠纷的几率,使患者及家人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小寒.护理教育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廖维.舒适护理在手术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1.15

[3]张春英,张爱华,卢凯慧等.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19

外科手术病人的整体护理 篇4

1 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6年2月共实施整体护理病人200例, 普外70例, 骨科40例, 脑外科30例, 胸外科20例, 妇科35例, 五官科5例。

2 实施方法

外科手术的护理 篇5

1、资料与策略

1.1一般资料

通过选取我院203月-11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120例,其中男性为58例,女性为62例,年龄从4-12岁,平均年龄为8岁。

1.2策略

将选用的120例小儿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60例。并且,要对对照组的小儿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对患者的各项常规检查、生命特征等方面进行护理。而对观察组中的小儿患者采取无缝护理模式。由一名护理人员专门负责一名小儿患者,要在手术前一天到病房内对患儿进行巡视,与患儿建立起良好的朋友关系,并将这种护理行为耐心的告知给患儿和家属,以此来激发患者对手术室的好奇心,打消患儿内心的恐惧心理,其次,对于家属所提出的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后期护理工作等进行一一解答。

在患儿进入手术室之前,护士要对患儿的基本信息进行再次核对,同时要对手术室用品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安抚患儿家属不要过于紧张焦虑。其次,在手术过程中,护士要时刻陪伴在患儿旁边,轻声安慰患儿手术进程,并可以在手术室内,播放一些小儿喜欢的音乐歌曲,尽最大限度为患儿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手术环境,这样有利于安抚患者激动、无助的情绪,促使手术的顺利开展。另外,还要及时向手术室外焦急等待的家属告知手术进展,当手术即将完成时,给予患儿一定的夸奖和鼓励,并协助医生包扎好伤口,送出病房,此时还要与病房负责护士进行全面的交接工作,同时在手术后第二天到病房内询问患儿术后情况,对其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以此来提高患者对手术护理的满意度。

2、结果

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对照组中,满意度高55例,满意度低5例;而观察组中,满意度高60例,满意度低0例,两组患儿的家属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G0.05)。

3、讨论

由于小儿患者年龄尚轻,无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心理方面,都与成年人有着明显的差异,他们的心智还不算成熟,承受能力较差。手术本身就给小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手术室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全过程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消除患儿内心的恐惧和焦虑。而想要做好这种一对一的护理服务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对于护士的沟通能力提出了高的要求。所以,我院也重点加强了对护理人员沟通交流方面的培训。其次,医生也要与小儿患者之间建立好朋友的关系,积极主动的与患儿进行攀谈,充分了解到患者的实际想法,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拉近医患关系,带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以此来缓解最初的恐惧感,不仅充分保障了手术的顺利完成,也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心理素质,促使患儿更好的配合护理工作。

无缝护理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其自身存在的独特性、优越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并在当前临床实践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我院自从年实施无缝护理模式之后,加大了对巡回护士的培养,尤其是对护士沟通能力进行了严格的培训,使其能够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更好的与患儿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我院还加强了对护理人员无缝护理理念的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加强建设一支优秀的护理团队。

无缝护理是以实行优质护理为前提提出来的一个新的服务理念。无缝护理是指通过初级、2级、3级健康部门、福利机构、家庭和社区的各种卫生保健人员的密切合作,将医院的整体护理无缝提供持续性的、全人群的、全方位的和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无缝护理首先由美国福罗里达州的医疗中心提出,要求有临床相关连续性护理服务模式Izl。我院自2013年初引进无缝护理模式,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小儿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家属陪伴,由于对环境的陌生感,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甚至是恐惧的不良心理状态。这样的不良情绪除了仅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甚至有可能引发一些并发症,影响小儿手术过程以及康复过程,我院自2013年开始实行无缝护理以来,效果显著。

无缝护理是贯穿整个手术过程的。从前到后。与患儿的沟通和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培养了医患感情,巡回护士与患儿做朋友,巡回护士将患儿的情绪也是看的非常的重要。小到房间的温度,湿度。充分的给患儿以关怀。关注患儿的任何变化。让病者感觉到温暖。对于小孩子,巡回护士的每一个动作都必须细心。注意患儿的身体冷暖,进行输液注射时也该要快准稳,同时与小患者交流,转移其注意力。这样小孩子对环境熟悉了,对巡回护士亲近了,也会更配合。

浅谈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护理 篇6

【关键词】:外科手术 疼痛护理 意义 原因 术前询访 术后护理

外科手术会在接触患者病患的同时,使患者在术后短期内有疼痛感,这是不可避免的。医院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心身护理极其重要,做好可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注重患者术后疼痛心身护理是每位护理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1 疼痛的种类

疼痛随其性质不同,各具特征,不同特征反映了不同的病变本质,常见的疼痛特征,约有以下几种:

一是胀痛:痛有胀感,谓之胀痛。以胸、胁、脘、腹、腰、骶胀痛最为常见;

二是窜痛:疼痛部位游走不定,谓之窜痛;

三是重痛:疼痛兼有重感,谓之重痛。湿滞体表常见此证;

四是刺痛:痛如针刺谓之刺痛。有外伤病史、或痛程较长、或痛点固定不移,属于血瘀;

五是掣痛:经脉挛急而痛,谓之掣痛;

六是绞痛:疼痛剧烈犹如刀绞,谓之绞痛;

七是冷痛:痛处觉冷或遇冷即痛,谓之冷痛,病性属寒;

八是热痛:痛处灼热谓之热痛。是气郁化热,津凝成湿,血郁于络,阻滞不通的综合反映,病性属热;

九是隐痛:局部微痛不休,谓之隐痛。多由局部气血微结不通,或糜烂久不愈合,所致。见于多种慢性病中;

十是虚痛:经隧空虚而痛,谓之虚痛,病性属虚。

2 外科手术疼痛护理的意义

手术后疼痛是由于手术创伤所引起的一种严重不适的感觉。虽然疼痛的彻底解决有赖于病因的治疗,但良好的心理护理往往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觉。护士应当给与患者必要的解释。对患者要亲切和蔼,切记态度生硬,要重视患者的疼痛感觉,如果患者主诉疼痛,在排除异常情况下,应积极采取精神于心理方面的护理与指导,以避免加重疼痛刺激。作为医护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身体情况,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国内外调查表明,心理疾病更影响手术的效果和恢复情况。术前针对患者身心特点进行相应的身心准备,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手术后的疼痛程度,使患者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使患者坦然平静的接受手术;在术后给予患者不同的身心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的恐惧和焦虑不安的情绪,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疼痛的信心,积极的配合治疗,使疼痛减低到最低程度。

根据实践的总结于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身心护理对减轻手术后疼痛至关重要。

3 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

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切口的疼痛 这种疼痛多发生于麻醉清醒后24小时内,麻醉作用消失后,组织的损伤仍在持续的释放产生疼痛的物质,特别是上腹部、胸部、肛门等部位的手术,出现严重的术后疼痛最为频繁;②切口张力引起的疼痛 往往是由于咳嗽、翻身等原因引起和导致的,多发生在术后2-3天;③肠蠕动引起的疼痛 通常此类疼痛发生在术后3-4天,这是胃肠功能恢复的重要标志之一;④心理因素引发的疼痛 情绪、文化水平和环境因素是影响术后疼痛程度的重要因素。总之,各种心理因素都可以影响患者对疼痛的刺激反应。

4 术前访问与术前准备得当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疼痛

术前访问的目的是预测患者将怎样对待手术引起的疼痛。如对做过手术或有过创伤经历的患者询问如下问题:“您从前的手术或创伤后疼痛是怎么样的?用过止痛药吗?您是怎么对待的?”而对未经过手术或创伤的患者则询问其他疼痛相关的问题,以不同的方式指导患者,给予安慰、鼓励和指导。对吸烟患者要劝其戒烟,防止术后因痰多咳嗽而加重疼痛。要热情、和蔼、深入浅出的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使患者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护士应给与患者以高度的同情和关怀,耐心向患者解释、强调手术的必要性,使患者能坦然平静地接受手术。

外科术前要对胃肠道进行必要的准备和护理。针对不同病种患者,护士必须给患者做好各种生理准备,以适应手术的变化。锻炼患者适应术后卧床,切口疼痛等变化,指导患者如何在床上大小便,教会其正确咳嗽、咳痰。吸烟患者术前2周必须停止吸烟。术前充分的胃肠道准备,也是提高手术成功、减少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疼痛的重要环节。此外,输液与补液对特殊情况患者,如脱水、贫血患者必须在纠正后手术,估计术中失血量多少,做好血型检查和交叉配血试验,备好一定数量的全血。

5疼痛的护理措施

1非药物性止痛方法:①松弛疗法 ②心理护理 ③促进舒适 ④中医止痛。

2药物性止痛方法:①麻醉性镇痛药:吗啡、可待因、芬太尼、哌替啶 ②非麻醉性镇痛药:曲马松、保泰松 ③镇静催眠药:安定、苯巴比妥。

6术后疼痛控制的具体方法

早期疼痛分3期,即麻醉清醒至24小时内、术后2-3天以及术后3-4天。第一期疼痛一般为切口疼,腹部手术患者有30%-40%在此期间经受剧烈的疼痛,精神承受着极大地痛苦,患者感到沮丧、烦躁。此时,护士除了尽早给予止痛药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予精神鼓励,向患者说明肌肉松弛是自己缓减疼痛的方法,并解释止痛药可使肠蠕动恢复减慢。为消除患者的焦躁情绪和对止痛剂的依赖性,在进行指导时,应使用安慰性语言。第二期疼痛一般为增加切口张力引起的,如翻身、咳嗽等;第三期疼痛是肠蠕动引起的。护理人员要教会患者一些简单的自我控制方法,如调节呼吸、变换体位等方法放松身心和局部咳嗽或活动时保护伤口的方法等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还可以教患者一些辅助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如音乐疗法,音乐不仅使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还可以用于治疗,如治疗孤独症、忧郁症和躁狂症,从而减轻疼痛,消除各种紧张等。

7 结语

外科患者术后疼痛控制日益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作为医护人员,我们要把疼痛的控制作为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制定相应的、有效的方案,分别应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这对于做好手术后患者护理,减少手术的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治愈率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华。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09,(16)。

[2]王荟芬。外科病人手术后疼痛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08,(7)

腹部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外科腹部手术后患者62例, 男38例, 女24例, 年龄12~71岁, 中位年龄41.5岁。其中胆道手术2例, 肠道手术15例, 阑尾炎切除术38例, 胃大部分切除术5例, 脾脏切除术2例。

1.2 方法

引起术后疼痛的诱因很多, 将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1) 切口处疼痛, 这种疼痛一般在麻醉清醒后24h内出现; (2) 切口处缝合张力引起的疼痛; (3) 胃肠道功能的恢复, 也就是肠管的蠕动导致的疼痛, 常出现在手术后3~4d; (4) 心理因素造成的疼痛:患者紧张、焦虑、疲倦、认知能力低等都会引起疼痛加重。

2 护理措施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护士要不断更新知识, 掌握疼痛管理的有关知识与技能, 改变对疼痛的观念, 更新对止痛药的认识, 学习一些心理学、公共关系学、语言学、人文医学等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 以便更好的和患者沟通。

2.2 患者疼痛的认知

在术前进行宣教, 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该手术的相关知识, 比如简单介绍手术步骤, 术后产生疼痛的原因、持续时间, 疼痛的程度和相关的止痛措施等, 提高患者对疼痛及止痛药的认识, 了解疼痛的评估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教育, 让患者对术后疼痛有控制感, 以消除对疼痛的恐惧、焦虑、无助感。

2.3 加强心理护理

(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探视次数, 使用安慰性语言, 主动和患者交谈, 热情、温和, 生活上关心体贴, 特别是老年人具有孤独、寂寞、抑郁心理, 要耐心细致的开导, 重视患者的意见和要求, 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在严格控制交叉感染的原则下, 多让家属探视, 给予安慰鼓励, 以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 树立自信心, 使其感到温暖、有安全感和依赖感, 从而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2) 通过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试验证明, 人的大脑能够产生吗啡样物质已有几十种。它们与外源性吗啡一样能够控制疼痛的传导, 抑制疼痛。情绪、心理因素可影响吗啡类物质的产生, 因此做好心理护理, 可激发机体产生释放内源性吗啡物质, 减轻疼痛, 减少临床止痛药物的应用。 (3) 心理治疗首先分散患者注意力, 可把注意力集中于阅读、看有趣的电视节目或与来访者谈话等活动上。其次可以通过播放一些轻松的音乐、调节呼吸、变换体位等方法放松身心, 以达到减轻疼痛的目的。 (4) 提供缓解疼痛的环境:安静、舒适的环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病室内需保持空气新鲜和流通, 温湿度适宜, 好的睡眠可减轻疼痛。另外, 减轻疼痛的刺激, 护士在操作治疗过程中动作应准确、轻柔, 如更换床单、尿道口的护理等技术操作而必须移动患者时, 应给予支托, 帮助其保持舒适的体位, 减少疼痛刺激。 (5) 体位护理, 患者可采取半卧位, 可减少腹部刀口的张力, 减轻疼痛, 以利于伤口愈合。当患者咳嗽、咯痰引起疼痛时, 可用手按压刀口减轻疼痛, 当肠蠕动引起腹部牵拉痛时, 不要使用强烈的镇痛剂, 可给予肠蠕动剂促进排气。 (6) 引流管的护理, 固定好引流管、引流瓶, 长度适宜, 利于翻身, 给患者翻身时避免拖、拽现象。各种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对可能引起疼痛的操作, 告知患者让其有思想准备。

2.4 使用PCA镇痛技术

PCA是通过使用计数电子仪控制镇痛泵, 目前来说PCA是外科术后镇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给药准确, 镇痛确切, 并可维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通过采用该技术, 患者休息质量明显提高, 疼痛导致的不良反应也相应减少, 有利于手术后早日康复[2]。

3 结果

通过对外科腹部手术后疼痛的综合性护理, 使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有效的缓解, 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4 讨论

疼痛已成为继T、P、R、BP 4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5生命体征[3], 严重的术后疼痛可导致患者睡眠不足, 造成情绪低落, 组织修复慢, 住院时间延长。作为一名医护人员, 要把疼痛的控制作为一门科学来深入研究, 制定相应的有效方案, 分别应对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 因此, 有效地消除疼痛已成为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

关键词:腹部外科,手术,疼痛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霞.浅谈普外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医学信息, 2010, 23 (6) :1883-1884.

[2] 李柳芬.疼痛管理在术后疼痛控制中的应用[J].护理进修杂志, 2008, 23:565-566.

外科手术后尿潴留的护理 篇8

1 尿潴留的病因

通常临床上将尿潴留分为以下两大类[3,4,5], 一是机械性梗阻性尿潴留:膀胱颈部和尿道任何部位的梗阻都可以引起尿潴留, 如小儿包茎、后尿道结石或先天性后尿道瓣膜, 青壮年尿道狭窄、尿道损伤, 老年人前列腺增生肥大、膀胱肿瘤等, 以及膀胱、尿道的异物、尿道部及盆底、直肠部的肿物等。二是排尿反射机能障碍性尿潴留 (也称为神经性尿潴留) :即膀胱、尿道没有器质性梗阻, 而是由于排尿功能障碍而发生的尿潴留, 如颅脑 (高级中枢) 的损伤、炎症、肿瘤以及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药物等, 脊椎、脊髓、骨盆的损伤、会阴、肛门部的手术、腰麻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低钾血症如:醛固酮症、腹泻、长期使用利尿药物等引起膀胱逼尿肌无力, 造成排尿困难, 而导致的尿潴留。

2 尿潴留的护理

2.1

首先要仔细观察, 判断是否有尿潴留存在, 有时尿潴留的表面现象是无尿, 但要注意与膀胱以上的尿路病变、休克等所致的无尿鉴别。尿潴留患者膀胱膨胀隆起, 难以忍受, 触之能摸到隆起的包块, 一般呈半球型, 扣诊为浊音或实音, 若尿潴留的时间较长, 还可以出现尿漏, 即尿失禁。

2.2

作好心理护理工作, 因为尿潴留的患者都比较痛苦, 心理压力较大, 羞愧、紧张、焦虑、痛疼等, 面对此类患者, 要有耐心, 爱心和细心, 一方面要劝慰患者不要紧张, 另一方面要关心体贴患者, 当患者有尿意要排尿时, 要立即给予帮助, 将便盆或尿壶送给患者, 决不可有任何不耐烦的表现, 否则会使患者更加着急、羞愧和自则。

2.3

分析判断尿潴留的原因, 做到有的放矢, 对症处理, 如为药物引起者, 则应立即停用或逐渐减少 (如:麻醉性止痛药) 。

2.4

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和单独的环境, 或者用屏风遮挡, 以达到视觉的隐蔽, 注意让其有充足的独立的时间, 避免小便时有人在场, 造成精神紧张。

2.5

对于能配合护理的患者, 可将热水袋置于患者小腹部, 使局部肌肉松弛, 促进排尿。也可以帮助或鼓励患者用手轻轻的按摩下腹部, 以促进排尿, 但膀胱高度膨胀者禁止用手按摩。

2.6

利用条件反射诱导排尿, 或采用针灸中极、曲骨、三阴交等穴。

2.7

若患者膀胱膨胀明显或经以上措施处理无效, 则应立即采取导尿。

3 导尿措施的护理

3.1

导尿管的选择, 应选择对组织刺激小的导尿管, 小儿用8号为宜, 成年人以16-18号为宜, 导尿管过细可能引流不畅, 过粗则增加损伤尿道的机会, 不宜用橡胶导尿管, 而用硅胶或塑料导尿管。

3.2

一般无需保留导尿管, 但前列腺增生、神经性膀胱机能障碍、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截瘫、会阴及肛门手术和低血钾患者引起的尿潴留, 应保留导尿管。

3.3

严格无菌操作, 手法轻柔, 尿液应缓缓流出, 第一次放尿不应超过1000 ml, 以免膀胱内迅速减压而引起膀胱黏膜急剧充血而发生血尿。

3.4

熟悉掌握导尿管的固定方法, 防止导尿管的滑脱, 但要注意, 不要让胶布贴在阴毛上, 以避免更换胶布时给患者造成痛苦。

3.5

及时倒掉贮尿袋或贮尿瓶里的尿液, 同时注意尿液的颜色和尿量, 并做好记录。

3.6

保持尿道口的清洁, 尤其是女性患者, 应每天用0.5%新洁尔灭溶、液擦洗外阴、尿道口的分泌物和污垢。

3.7

导尿管、贮尿袋 (或瓶) 要放置妥当, 固定好, 避免受压、扭曲、堵塞等造成引流不畅, 导尿管要折叠后用夹子夹好, 每3~4 h放开一次, 防止持续导尿后膀胱变得空虚, 有挛缩感。

3.8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减少尿路感染的机会和防止尿路结石的形成。

3.9

若导尿期间患者有尿道痛疼、发热或尿道出现脓性分泌物, 应及时报告医生, 查明原因, 做相应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郭爱香, 冯爱兰, 宋慧霞.320例尿潴留产妇护理体会.齐鲁护理杂志, 2005, 20 (2) :26-27.

[2]兰瑞鲜.37例尿潴留病人尿管置入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家庭护士, 2006, 15 (2) :30-31.

[3]谢春芳.产后尿潴留原因分析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8 (3) :113.

[4]王宗战, 叶永吉, 秦培森.拇指按压法治疗尿潴留.山东医药, 2003, 22 (1) :4.

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9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观察患者186例, 其中男性105例, 女性81例;年龄在65~97岁, 平均73岁;行胃癌胃溃疡手术者38例, 结直肠手术者47例, 胆囊炎胆石症手术者31例, 疝气手术者42例, 阑尾炎手术者13例, 其他疾病10例;接受全麻者87例, 硬膜外麻醉着74例, 局麻者25例。

2 术前护理

2.1 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纠正机体营养不良

老年人因脾胃运化吸收能力下降, 加之疾病的消耗,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 这对于耐受手术、术后伤口愈合、功能恢复是极为不利的。我们通过监测患者的体质量、三头肌皮皱厚度、有无水肿、血标本的化验, 全面评估患者有无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根据患者病情及身体状况, 制定饮食护理计划。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鼓励患者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如牛奶、蛋羹、鸡汤、鱼汤等, 并补充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 必要时遵医嘱经静脉输注血细胞、白蛋白、脂肪乳等, 以纠正贫血或低蛋白血症等营养不良,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 积极治疗合并症,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老年腹部外科患者, 机体常合并其他病症。这就要求医护人员, 不能只考虑外科疾病, 盲目采取手术而忽视其他合并症。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 树立整体观念, 实施整体护理, 从而保证手术的进行及术后的康复。在笔者统计的186例患者中, 合并高血压者57例, 冠心病及心功能异常者15例, 慢性肺部疾患者24例, 糖尿病者17例, 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疾患者12例, 其中合并2种以上基础病者11例。合并有高血压者, 在密切监测血压的同时, 根据医嘱严格使用降压药物, 同时注意休息、调畅情志,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稍偏高的水平最佳;合并冠心病及心功能异常者, 根据医嘱正确使用强心、扩冠、保护心肌等药物治疗, 通过静脉用药时, 要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严格控制输液滴速, 一般每分钟不超过40~50滴为宜, 同时做好患者的健康指导, 保持心情舒畅、充足休息、合理膳食、排便通畅;合并慢性肺部疾患者, 吸烟者术前2周戒烟, 鼓励患者多饮水, 保持气道湿润, 指导患者有效地咳嗽、咳痰、深呼吸, 保持呼吸道通畅;合并糖尿病者, 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 强调膳食调养, 指导患者多食蔬菜、适量水果、限制米饭、馒头等碳水化合物, 适量补充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富含蛋白的食物, 既保证营养的摄入, 又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护士可指导患者多做有氧运动, 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 每周2~3次, 每次30min, 以强身健体, 激发机体潜能。一般认为, 将空腹血糖控制在每升9毫摩尔左右接受手术比较安全。糖尿患者手术最大的威胁是低血糖, 因老年人对激素的调节能力差, 腹部手术大多需限制进食, 易致低血糖的发生, 手术前后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对糖尿患者至关重要。

2.3 给予情感支持, 合力战胜疾病

老年患者因生活自理能力差, 生活起居、饮食、排泄、服药等常需要家属、子女、护理人员的协助。作为护士, 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通过和蔼可亲的举止, 朴素亲切的语言, 取得患者的信任, 了解患者的需求, 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健康需要。同时动员家属及子女, 多给患者情感的支持, 让老人身心愉快的接受手术治疗。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老人, 千万不要当面谈论治疗费用的问题, 以免让老人感觉自己拖累了家人而拒绝治疗。要让老人感觉自己并不孤单, 有家人、子女、医护人员的关心支持与陪伴, 一定能战胜病魔的侵袭。

3 术后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 发现潜在并发症

手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 准确记录出入量, 为治疗护理提供第一手资料。老年人因对疼痛及其他身体不适的反应性差, 无法正确表达自己身体的痛苦, 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巡视, 仔细观察, 耐心询问才能发现病情变化的蛛丝马迹, 特别是对于全麻后的患者, 要重视各种引流管道的护理, 给予妥善固定,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数量等, 确保引流通畅。对于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应严密观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尿比重、血糖、血生化的变化, 积极处理并存疾病, 发现异常情况, 立即通知医师, 确保患者安全。经外周静脉输液时, 要及时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 严防液体渗漏, 造成静脉炎及皮肤坏死。

3.2 加强基础护理, 注重细节管理

基础护理, 对于腹部大手术后, 全身插满管子, 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因老年人皮肤薄脆、干燥、弹性差, 极易出现皮肤破损、压疮等意外损伤。护理人员应每日两次用温水为老人擦洗头面部及四肢, 既加强了护患沟通, 让老人感觉温暖舒适, 又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同时协助患者每2h翻身拍背一次, 并鼓励患者咳嗽、咳痰, 预防压疮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全麻术后的患者, 因气管插管损伤气道粘膜, 更易出现咳嗽、痰多、咳痰困难的问题,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咳痰时, 一名护士双手按住患者的刀口两侧向中间用力, 预防刀口裂开, 另一名护士以拇指按压患者的胸骨上切迹刺激咳嗽, 用力咳嗽几声后即可将痰液咳出;为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会阴护理时, 应特别注意消毒尿道口后及时将包皮还纳, 因为老年人感觉迟钝, 如包皮嵌顿, 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增加患者的痛苦;麻醉恢复后, 即应鼓励患者做双下肢的主动及被动活动, 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

4 总结

老年腹部外科手术患者, 因身体生理机能减退, 对手术的耐受力下降, 机体既要承受手术的巨大创伤, 又要克服并存疾病的折磨。作为外科护士, 对待老年患者, 只有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以娴熟的技术、精准的操作, 细心呵护, 严密观察, 才能让每一位接受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顺利康复。

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 老年腹部外科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通过前后的精心护理、机体的全面评估、病情的严密观察等, 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预防并发症, 促进身体顺利康复, 起到不可小视的作用。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护理 篇10

1 手术前的护理

手术前护理主要是为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是预防与SSI的重要环节之一。手术前护理包括: (1) 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 告知麻醉方式、手术体位等, 使患者对手术过程大致了解, 减缓其紧张、恐惧心理。认真查看手术区域及全身皮肤有无破溃, 疖肿及感染等情况, 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 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睡眠, 改善全身营养状况或纠正善养不良;术前注意保暖,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嘱无禁忌证患者术前使用抗菌药皂洗澡, 上手术前取下发夹、戒指、项链、活动的假牙等带有金属的物品。 (3) 要求患者停止抽烟。相关研究证明抽烟会延缓伤口愈合, 增加组织缺氧使局部血管收缩, 建议接受常规手术患者手术前至少戒烟2~6周, 有利于伤口愈合。 (4) 关于术前是否备皮存在不同的观点。依据美国CDC (1999年) 建议, 除非毛发会影响手术, 否则手术前不需准备皮肤。另有研究报道, 开颅手术患者手术前剃除毛发, 手术部位感染率1.2%, 与没有剃除毛发手术部位感染率相同, 显示是否剃除毛发对手术部位感染并无显著相关[2]。在Segal的报道中更是指出, 手术前剃除毛发反而容易增加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但对于确实需要备皮的, 首选不损伤皮肤的方法如专用的脱毛器、化学性脱毛剂。如使用常规普通脱毛方法, 必须采用电动剃发剪。脱毛须在手术当天进行。

2 手术中的护理

手术室中的护理主要是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承担完成, 是预防SSI的关键点之一, 包括手术护士的术前准备和手术中的护理两方面。 (1) 手术室护士的术前准备:a.手术室护士进入手术室前应修剪指甲, 除去各类手饰, 不可涂指甲油;b.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洗手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干净的手是防止细菌传播和减少抗药性唯一最重要的因素, 也是减少医疗照护相关感染、及加强患者安全的主要手段。c.准备手术所需物品, 认真检查一次性物品、药品及其他无菌物品包装是否完整, 消毒是否达到标准, 是否过有效期。 (2) 手术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并监督每一位手术人员的各项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b.巡回护士要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数量, 保持手术室出入门关闭状态、减少人员出入、避免不必要的走动和交谈, 不准许观看感染手术人员再进入其他手术间参观, 避免各成交叉感染[4]。c.洗手护士保管好无菌台面上物品不被污染, 摆放及传递手术器械符合无菌技术操作要求。用过的器械及时擦净血迹, 以减少细菌感染及增生。切除感染病灶或空腔脏器如胃肠的刀剪应视为污染而与其他器械分开放置。d.尽量缩短手术前器械包暴露时间, 有文献报道, 无菌物品的污染率与其暴露时间呈正相关。若暂时不用物品已经打开, 可用无菌巾遮盖, 这样可减少污染。e.需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者, 必须术前半小时开始静脉点滴, 手术时间超过所用药物半衰期的2倍以上 (通常为3 h) , 术中应该追加一次, 术后原则不用, 最长不得超过48 h[5]。f.维持手术患者正常体温, 手术期间患者体温降低, 易增加SSI的风险。g.增加手术患者氧气供给。临床实证显示, 保证充足的氧气, 血液循环很好的患者手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明显减少。

3 手术后的护理

术后的护理工作对预防SSI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手术结束后, 护理人员要认真按各种感染手术要求做好术后处理。如用过的手术器械, 染污的敷料, 物表及手术间地面等的处理。监查手术人员脱去手套, 手术衣, 鞋套。严禁将污染物品带出手术间, 控制感染源散, 防止院内感染。此外, 手术患者重回病房后, 护理人员应严密监视切口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在护理患者时, 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同时加强对患者进行预防感染措施的宣教, 如不用手触ā切口, 对无敷料的开放性伤口不可用水冲洗等。

总之, 良好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相反, 可能导致SSI等并发症的发生。只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等制度及护理常规, 就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 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Setiawan B.The rol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in preventing perioperative infection[J].Acta Med Indones, 2011, 43 (4) :262-266.

[2]刘玉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的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8 (8) :1-4.

[3]甄宝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J].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10 (4) :252-252.

[4]刘冬.庞永红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的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19) :2712-2713.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篇11

[关键词] 外科;全麻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32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466-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对健康要求普遍提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与日俱增,急症的手术越来越多。如何提高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水平,降低手術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

1 术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 因手术危险性大,术后并发症多,故绝大多数患者对手术感到紧张,甚至恐惧,严重影响饮食和休息。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无论大小,对每一个患者来说都是较强的精神刺激,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在其心理、生理上都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即将手术的短时间内,这种心理恐惧将达到极致[1]。同时,加上手术室的陌生

1.2 术前指导做好全麻常规准备 如为全麻患者通知患者术前禁烟酒、禁食、禁水;术前1d静脉滴注广谱抗生素。[2]若行组织瓣修复手术,则同时做好手术区和供区的皮肤准备,皮肤应无感染病灶,遵医嘱术前给药。

1.3 接入手术室前护理 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注意有无异常,胃肠道准备:①禁食禁饮:术前12小时禁食,术前6小时开始禁止饮水。肠道手术前3天起进少渣饮食,术前1天改流食。②灌肠:除急诊手术病人严禁灌肠外,普通病人于术前晚常规用0.1%-0.2%肥皂水灌肠一次或使用开塞露,肠道手术时需清洁肠腔。③放置胃管或肠管,一般在术日晨放置。④排便练习。增加机体抵抗力,加强营养,促进休息和睡眠。

2 术后护理

2.1 一般护理 全麻手术患者术后按全麻常规护理,患者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后改为斜坡位,床头抬高15°-30°,以利于分泌物引流,降低颅内压,减轻头部充血及局部水肿;持续低流量吸氧,常规超声雾化吸入;保持引流管通畅,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观察伤口渗血情况,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做好基础护理[4]。

2.2 病情观察 术后72h内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神经系统体征,重点是瞳孔变化、眼球运动、角膜反射及肢体活动状况[5]。观察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及颅内出血症状,如出现意识障碍、头痛、呕吐、烦躁不安、瞳孔的改变,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同时监测患者体温、血压、呼吸、脉搏、颅内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等,术后联合使用抗生素、止血药、脱水剂。应用止血药时,进行血常规检测。应用脱水剂时,密切观察水、电解质情况,适当补充钾、钠。

2.3 观察切口情况 切口感染和切口裂开。切口感染在手术后3-4天内最明显,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及切口局部变化。术后初期病人低于38℃的发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破坏组织的分解产物及局部渗液、渗血吸收后出现的反应,称为外科热或吸收热,不需处理。若术后3-4天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次出现的发热,应及时检查切口部位有无红、肿、热、痛和硬结或波动感。切口裂开发生于手术后6-9天,腹部切口裂开较常见,多发生于体质差、营养不良或是过度肥胖。切口感染、切口缝合不佳也是切口裂开的主要原因。切口并发症的预防:①严格无菌操作。②增加病人的抵御能力。③避免和及时处理术后腹胀、呕吐等导致腹内压增高因素。④肥胖病人可用张力缝线或延长拆线时间,拆线后继续腹带加压包扎伤口。⑤观察体温等生命体征的改变及伤口局部变化,化脓的切口需及早间隔拆除部分缝线,引流脓液,防止切口裂开[6]。

3 出院指导

3.1 注意休息,不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3.2 保暖,勿受凉,间歇性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3.3 按时服用出院药物。

3.4 定期复查,出院后与患者保持联系,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3.5 摄入富有营养的食物,戒烟忌酒,以减少疾病的诱发因素,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

4 小 结

术前有效地沟通是让患者主动配合围手术期治疗、护理及功能康复,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而手术的成功与术前完善准备训练。术后早期有效、科学的功能锻炼,把握锻炼的时机、强度、幅度、循序渐进及个体化指导锻炼的原则,以预防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出院指导及跟踪随访,及时指导调整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通过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熟练的操作技术、热情周到的服务,使病人感受到医护人员可亲、可信,感到医院安全,有效的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焦虑及悲观失望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使患者能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尽早恢复到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董慰慈,张桢光.护理学基础.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3.

[2] 颜霞.沟通技巧对护理质量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社,2008,33(6):366.

[3] 包家明,霍杰.整体护理临床问答.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9.9.

[4] 于登瀛,关雪莹.心理护理应在实施上下功夫.中华护理杂志,2006,(9):531.

[5] 陈莉,邵春燕.开展病人术前教育的做法及体会.中华护理杂志,2008,10:593.

外科手术的护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大庆油田总医院2011年度心血管手术患者40例, 男患24例, 女患16例。于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及二尖瓣人工瓣膜置换术。心肺转流 (CPB) 时间50~73min, 平均59.2min, 阻断时间35~77min, 平均46min。3例心脏复跳需除颤, 其余都自动复跳。

1.2 方法

麻醉和手术护理方法:A组患者采用快通道麻醉, 配合麻醉师进行麻醉, 麻醉诱导用丙泊酚1~2 mg/kg, 哌库溴铵0.1~0.12mg/kg, 咪唑安定0.2~0.3mg/kg, 芬太尼6~10μg/kg。术中气管插管后用七氟醚吸入, 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静吸复合麻醉, 术中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手术结束后回麻醉复苏室, 给予充分的镇静、镇痛、呼吸道管理等措施, 达到拔除气管导管 (拔管) 指征即拔管, 后送回病房;运用FTS护理理念进行围术期心理护理、禁食禁饮宣教、限制液体输入、体温保护等。B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麻醉方法和护理措施, 麻醉诱导同A组, 麻醉维持用七氟醚吸入及芬太尼分次静脉注射 (总量80~100μg/kg) , 手术结束带气管插管回ICU监护治疗, 根据病情由ICU医师决定拔管时间, 再转回病房。

1.3 统计学资料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χ—±s) 表示, 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住院时间为偏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2 结果

见表1。拔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2个指标在A组、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组优于B组。见表1。

3 讨论

FTS源起于心脏外科手术, 现在已经扩张到各类手术, 其中心理护理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据报道[1], 术前严重的紧张、恐惧、焦虑导致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手术, 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因此, 术前护士应到病房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和恐惧感。

为防止误吸综合征发生, 择期手术前12h起禁食, 术前4~6h起禁水。早在1999年, 美国ASA提出了缩短成人和儿童禁食、禁饮时间的新指南, 特别是缩短限制透明液体的摄入时间, 避免低血糖、脱水等, 让患者在舒适而又不增加误吸的环境下接受手术。FTS理念认为, 术前2h进水或碳水化合物有利于患者的康复[2]。

快通道心脏麻醉是指心脏手术后早期拔出气管内导管 (<6h) , 缩短患者在ICU和病房的滞留时间[3], 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预后和降低医疗费用。对不能耐受气管插管者应用镇静剂, 采用异丙酚静脉泵入, 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剂量。A组患者术后采用1%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 (PCIA) 。

通过一系列的护理, 统计资料显示A组患者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应用快速康复理念明显减轻患者痛苦,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轻患者负担。让患者安全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避免患者紧张所引起的循环不稳定, 有利于手术和麻醉的进行。

摘要:目的 讨论快速康复外科 (FTS) 理念在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40例心血管患者分为两组, 20例A组运用FTS理念, 将患者实施快通道麻醉, 手术结束后送麻醉恢复室, 使患者早拔除气管导管, 返回病房;运用FTS理念进行术前、术中、麻醉苏醒期积极的护理措施, 使患者得到最佳护理。另20例为B组, 采取传统的心脏手术麻醉方法和传统的手术护理措施, 手术结束后送ICU。结果 两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有统计学差异 (P<0.01) , 术后住院天数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FTS理念的运用能促进患者早期拔除气管导管, 减少术后住院天数, 积极的护理措施是FTS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心脏外科,手术护理

参考文献

[1]朱桂玲, 孙丽波, 王江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围术期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3) :264.

[2]刘多辉, 韩曙君, 雷志礼, 等.快通道麻醉方法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25例临床应用[J].武警医学, 2003, 14 (3) :176.

上一篇:毕业专题实习论文下一篇: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