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方式

2024-10-14

外科手术方式(精选11篇)

外科手术方式 篇1

脑室留置引流方式及时间对于神经外科开颅手术颅脑组织损伤感染具有重要影响,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具有高风险性、高致死率以及高继发感染性等特征,对患者术后病情康复、抑郁恐惧心理排除都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本研究结合我院开颅手术患者实际住院术后感染情况以及具体调查数据统计值对开颅术后感染率进行了论证分析,以便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住院部于2012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接受住院治疗的432例开颅患者,其中男311例,女121例;年龄≤60岁的364例,年龄大于60岁68例。

1.2 调查方法

统计分析实行开颅手术患者的具体病情、引流、手术方式,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将开颅术前与术后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按预先设计的表格内容,登记开颅手术患者具体资料信息及病症情况,对术后感染程度进行记录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432例开颅手术后患者颅内感染率为15.51%(67例),开颅手术术后感染危险因素中的性别(男311例中感染43例,占13.83%;女121例中感染24例,占19.83%)、年龄、手术方式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无引流、手术时间长短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引流(387例)感染率17.05%(66例),无引流(45例)感染率2.22%(1例);手术时间小于等于4h(174例)感染率6.90%(12例),大于4h(258例)感染率21.32%(55例);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引流与开颅手术时间长短是最主要感染因素。

2.2 脑室引流管留置持续时间的颅内感染率

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1~2 d(133例)感染率为10.53%(14例),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3~4 d(89例)感染率为30.34%(27例);脑室引流管留置时间大于等于5 d(29例)感染率为68.97%(20例),脑室引流不同留置时间的颅内感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部位置管的颅内感染率

脑室置管与切口、脑脊液引流置管是开颅手术的两种不同部位引流方式,其中,脑室置管(251例)感染率为24.30%(61例),切口及脑脊液置管(136例)感染率3.68%(5例),脑室置管引流和其他手术部位(切口及脑脊液置管)引流的颅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头皮、颅骨与脑膜是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受损,防止病菌入侵感染的三大保护结构,再加上血脑屏障组织的作用,颅内感染率相比其他器官而言则小很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开颅手术后则要将手术野腔置管插入颅内以用来开颅术后引流渗血或残留积血的作用,会对人体脑部外围组织中的头皮以及血脑屏障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极易使得细菌通过放置脑组织内部的引流管侵入颅内,继而发生术后感染。况且脑室组织系统是人体抵抗细菌感染、防御病毒入侵的功能薄弱区,细菌很容易在脑脊液及脑组织环境下滋生繁殖,尤其是脑脊液中缺乏相应的补体Ig M与吞噬细胞,为细菌繁衍创造了适宜环境。因此,如何有效减少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感染率,缩短颅内引流管的放置时间日渐成为专家学者以及临床医师的共同研讨课题,由本研究可得知,开颅手术后脑部引流管的放置时间与引流管在颅内的留置部位对于术后感染率具有重要影响。留置脑室引流管引起的感染显著高于留置创腔引流管引起的感染;引流管留置时间越长,颅内感染发生率也越高。相关专家研究称,开颅术后脑组织引流管时间宜为(4.32±0.66)d,非感染组的留置时间平均为(1.18±0.25)d,与本研究数据统计值相符。

因此,围手术期、术中及开颅术后感染的预防就显得极为必要。可在围手术期用抗菌药物来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防御能力;开颅术过程中应严格规范操作手术引流指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颅内异物刺激,放置引流管要确保位置恰当合适,使其位置略低于脑室水平,防止引流液反流入颅内引发感染;患者开颅手术后去掉引流管的时间要控制在24~48 h内,以最大程度减少感染发生率;将消毒隔离病房作为脑室外引流患者的治疗室,以减少交叉感染;可利用交换异侧脑室引流来达到减少感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伟,石春来.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全麻术后躁动发生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2):116-118.

[2]张海艳.手术室预防腹部手术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2):90-91.

[3]潘敏敏.神经外科长期气管切开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定植患者的集束化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3):85-86.

[4]包娜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静脉输液小组管理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157-158.

成功的外科手术 篇2

这次,我很为特里基担心。我看见它跟它的女主人走在街上,它的体形让我震惊。它变得很肥,像根膨胀的香肠,四个角落各有一条腿支撑着。它的眼睛充血且分泌粘液,呆滞地向前看,舌头无力地从牙齿间垂下来。

帕姆弗雷夫人赶紧说:“赫里奥特先生,你看,它没有一点精神,看起来一点力气也没有。我过去以为它肯定是营养不良,在一日三餐之外,晚上睡前还给它补麦芽糖、鱼肝油和好立克饮料——但不是很多。”

“你按我说的减少它的甜食了吗?”

“哦。我是减了一点点,但看到它那么虚弱,我不敢减得太厉害。它喜欢奶油蛋糕和巧克力,我不忍心拒绝它。”

我又一次看那条小狗。它确实是麻烦了,它唯一的缺点就是贪吃,从来不懂得拒绝食物,不管白天还是晚上,给它东西它就吃。我很擔心帕姆弗雷夫人还有没跟我说的东西。

“你让它锻炼足够的量了吗?”

“这个,你也见到了,它就是跟我一起散散步。可是,因为我们的园丁霍奇金最近腰痛,没能抛掷东西让它去捡。”

我尽可能以严峻的声音说:“现在,我要认真地跟你说。如果你不马上减少它的食物,多让它锻炼,它就会真的生病了。你要硬下心来,严格控制它的饮食。”

帕姆弗雷女士绞着她的双手,沉重地说:“我会的,赫里奥特先生。我确信你说的是对的,但真的太难做到了,太难了。”说完,她沿着大路继续向前走,好像马上要让小狗锻炼。

看着他们向前走,我的担心更重了。特里基摇摇晃晃地向前走着,它穿着小小的花外衣——它有整个衣柜的花外衣,下雨时还有雨衣。看它走路时那么无力,我想,帕姆弗雷夫人很快就会再次找我。

2

不出所料,几天后我接到了帕姆弗雷夫人打来的电话。她焦虑万分,因为特里基不吃东西了,就连它最喜爱的食物都吃不下,而且还呕吐。它不能出去散步,只能躺在小毯子上,不断地喘气,什么都不想做。我有了个计划,唯一的办法就是把特里基带离那个家庭一段时间。我建议,让它住院观察两个星期。那个可怜的女人差不多要昏了,她以为小狗不能有一天不见到她。但我坚决地说,这是救特里基的唯一方式,我得马上去接它。在帕姆弗雷夫人的泪光里,我把特里基用毯子包上,抱了出来。

他们全家都忙了起来,有的拿特里基白天睡觉的小床,有的拿它晚上睡觉的小床,它最喜欢的垫子、玩具、橡胶项圈、早餐碗、午餐碗、晚餐碗……想到我的车装不了那么多,我赶紧开走了。帕姆弗雷夫人哭着,把特里基的一件小外套从车窗扔进来。我在街角拐弯时,从后视镜里看到,那家人眼里都挂着泪。

一路上,可怜的特里基在我身边的座位上喘气,我拍拍它的头,它努力地摇了摇尾巴,表示回应。我说:“可怜的小子,你很虚弱,但我知道怎么医治你。”

在诊所里,一群狗围过来。特里基无神地看着那群沸腾的狗,当放下它时,它无神地躺在毯子上。其他的狗嗅了它几秒钟,确定它是个无趣的东西后,没再理它了。

我用一个箱子给特里基做了一个温暖的窝,靠近其他狗睡的地方。观察了两天,只给它喝水,没给它什么食物。在第二天结束时,它开始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第三天,听到其他的狗在院子里叫,它也哼哼起来。我打开门,它也摇摇摆摆地走出来,跟其他的狗在院子里走。

第三天的傍晚,给狗们喂食了,它们抢着吃,因为迟一点就没了。等其他狗吃完,特里基去那几个空碗前面这里舔几下那里舔几下。第四天,我们开始给特里基专门的碗,之后,它好转很快。没有对它进行什么治疗,只是让它整天跟那些狗一起玩,它发现了被撞倒、被踩和被挤压的快乐,它被另外几只狗接纳了。

3

帕姆弗雷夫人接连打电话来,问我是否按天气变化给特里基换衣服,是否经常给它换垫子,我都避而不答,但我告诉她小家伙脱离了危险,恢复得很快。听到“恢复”,帕姆弗雷夫人就送来了新鲜鸡蛋,每次12个,送了两次,说让特里基尽快恢复体力。也好,那段时间我和我的同伴每天早上吃两个鸡蛋。后来,帕姆弗雷夫人又送来红酒,说给特里基补血的,我和我的同伴午餐的时候就每个人喝两杯红酒。帕姆弗雷夫人接着又送来了白兰地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我真想把特里基当成我家永久的客人来养,但我知道帕姆弗雷夫人一定不肯的。

两周时间过去了,我不得不打电话告诉她:“小狗已经康复了,来接它回家吧。”几分钟后,帕姆弗雷夫人家的司机就把她送到了,她双手紧紧地在胸前相握着,嘴唇嗫嚅着,说:“哦,赫里奥特先生,你得跟我说真话,它真的好多了吗?”“是的,好了。你不用下车,我去把它抱来。”

我走进院里,一群狗正在草坪上跑,特里基在它们中间摇着尾巴,跑得正欢。两个星期过去,它的动作轻盈了,肌肉强健了。我抱着它出来,司机仍然为帕姆弗雷夫人扶着车门,特里基见了女主人,从我的臂弯里跳下来,飞快地跑过去。它跳上帕姆弗雷夫人的大腿,兴奋地叫着,还用舌头去舔她的脸。

在特里基和女主人亲热的时候,我帮司机把特里基的床、玩具、垫子、外衣、碗等东西搬上车,其实,这些东西都没用上。车子开动时,帕姆弗雷夫人朝我喊:“赫里奥特先生,我该怎样感谢你呢?这真是个成功的手术啊!”

外科手术方式 篇3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后腔镜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35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7.82±12.18)岁;并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其中A组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8.11±12.75)岁;B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7.82±12.18)岁;C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12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6.39±13.61)岁。通过对三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的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90例患者全部进行气管插管,并且对患者全身实施麻醉,患者选择侧卧位,在患者的患侧腋中线髂嵴上部经后腔镜经路作切口。对A组患者实施自制气囊法,将患者的皮下组织、肌肉和腱膜切开,在后腹膜腔进行充气为500ml的气囊,时间维持在4min左右,将液体通过导管吸出,并将导管拔出,将CO2注入气囊中。对B组患者实施手指分离法,将患者的皮下组织、肌肉和腱膜切开,将患者的侧腹膜用手使其形成扩张,将曲卡穿刺如10mm,将CO2进行注入[2]。将腹腔镜进行置入操作,并且将10mm、5mm曲卡置入助缘下水平线与腋前线以及腋后线的交点处。对C组患者实施IUPU法,将气腹针置入患者的腹膜后间隙,将套针管在充气压力达到14mmHg时置入,通过腹腔镜镜身进行扩张操作[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应用One-WayANOVA对三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建立后腔镜的时间比较,A组患者的建腔时间为(7.3±3.2) min,B组患者的建腔时间为(4.8±2.8) min,C组患者的建腔时间为(3.7±1.8) min,三组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进步,泌尿科传统手术不再满足于临床的需求,不能够更好地对患者的病情提供帮助,甚至是对患者带来更多的伤害。因此,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腹腔镜建腔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并且逐渐成熟,泌尿科临床传统的腹腔镜手术主要是通过患者的腹腔进行多次治疗,易对患者带来损伤,其术后患者的并发症较多,且手术切口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延长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4]。

近年来,后腹腔镜建腔方式在泌尿科临床中的应用逐渐广泛,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后腔镜建腔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其手术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越来越少,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减少术中的出血量,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的恢复,赢得了更多患者的信赖。自制气囊法、手指分离法以及IUPU法三种手术方式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广泛,其临床效果较佳,给患者带来的并发症较少,促进了患者的恢复[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建腔时间为(7.3±3.2) min,B组患者的建腔时间为(4.8±2.8) min,C组患者的建腔时间为(3.7±1.8) min,由此可知,IUPU法的手术建腔时间最短,能够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患者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IUPU法操作简便,建腔时间短且给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小,气囊法建腔时间最长,且易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损伤,对患者而言治疗不具有优势,手指分离法的建腔时间介于两者之间,因此,IUPU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兴隆.不同后腹腔镜建腔方式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22-23.

[2]吴兴宇,张珂,刘晓龙.3种后腹腔镜建腔方式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14,20(4):376-380.

[3]王延伟,白正钧,孙海青.后腹腔镜技术治疗上尿路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11,11(9):935-937.

[4]田开林,彭波,秦勤.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0(9):48-50.

手术外科治疗总结 篇4

一、情况背景介绍

1、一位女中学生,春游时,左手心扎进一个刺拔出后,创可贴包扎三天后发炎肿胀,校医换药,每周一次,到第四周,肿胀青紫上升到腕部以上,夜间疼痛较重,经局麻后沿脓创口切开,仔细寻找后发现残留的桔梗刺仍在里边,取出,双氧水去腐,碘酒消毒后,挤进部分红霉素软膏,嘱其每天中午放学后来换药,重复上述步骤,10天治愈。

2、一位男青工,感冒高烧时带病上岗,左手压着木槽前边,右手用利刃猛铲槽沟误伤左手大鱼肌,刀口长4厘米,深0.5厘米,给手局麻和清创缝合,10天后拆线,治愈。

3、一位中年女工清洗铁桶盖时,左手用力过猛,被铁盖边沿割伤左手拇指外侧,伤口长3厘米,宽0.4厘米,掀起一层皮,出血不止,给双氧水去腐,碘酒消毒后,撒三七止血粉,涂红霉素欤膏,敷油纱条,加压梱扎止血,十天治愈。

4.一中年男子劈柴,左手扶着竖起的木棍,右手将利刃劈下,用力过猛,将左手五个手指整齐砍下,紧急来院,经清创消毒,显微镜下缝合血管、肌腱、皮肤后,木板固定,口服消炎药,休息两个月后,治愈。

二、意义

手是劳动中最易受伤的,特别是左手,直接影响生活、学习、工作,加重右手负担,降低操作效率,导致患者烦躁易怒,影响大家情绪,破坏和谐团结的大好局面。所以防治手外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三、分析

迷迷糊糊、粗心大意、忘记危险,没戴手套是受伤的直接原因。医生清创不彻底,是加重伤情的主要原因。

四、措施

1、预防方面,当精力无法集中时,要放慢速度,慢慢干,特别是刚睡醒后,大脑昏昏沉沉,很易忙中出错。

2、常见的是右手常常伤左手,当条件允许时,左手要戴手套,可以减轻伤害,还可提醒自己,左手随时会受伤,要小心。

3、治疗主要是清除异物、坏死组织,消毒,止血,缝合血管、肌腱,特别是涂上红霉素软膏消炎,涂上氢化可的松软膏治疗疤痕,每天换药均能治愈。

外科手术麻醉知多少 篇5

外科手术可简单分为大、中、小三类。大手术要求的条件比较高,要等级较高的医院才能完成;对设备要求较高,要有资历的熟练的主任医生来完成。中手术一般由主治医生和住院医生来完成。小手术一般由住院医生来完成。

任何手术都要在麻醉下进行,大中手术的麻醉都要由麻醉医师来完成,小手术的麻醉大多数是手术医生来做。麻醉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又称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麻醉药物也同其他药品一样发展很快,常用的是局麻药,主要用于椎管内麻醉和各种神经阻滞麻醉、局部麻醉、表面麻醉等。麻醉药使用的量不一样,作用的时间也不一样,医生会根据手术的大小、时间的长短给相应剂量的药物。局部麻药主要作用于相应的神经支配的区域,阻滞神经的传人起到暂时麻醉的作用,麻醉药时间一过,痛疼就会产生。全身麻醉需使用多种药物,包括镇静药、镇痛药、肌松药、吸入麻醉药等,这些药物会使病人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和痛觉,肌肉松弛,有利于手术医生操作。等手术结束,麻醉药停止使用,病人会慢慢地清醒。一般病人对术中的任何事都没有印象,术中也没有任何疼痛感。在实施麻醉时需要建立一条静脉通道,所有的药物都由静脉注射。麻醉药必须由麻醉医师使用,有严格的剂量限制,如果超剂量使用会带来生命危险。

麻醉医师在进行麻醉后还要全程监测术中病人的生命体征。主要包括血压、心电图、脉搏氧饱和度、尿量等。特殊的病人还有特殊的监测项目,例如心脏病手术的病人要做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监测,以便及时进行各种特殊情况的治疗和处理。麻醉医师是手术病人的保护神,麻醉医师的各种治疗都和病人的生命有直接的关系。一个好的麻醉医师不仅能及时发现问题,还能及时的处理各种问题,以让病人处在最佳的手术操作状态和最小生理干扰状态。

浅谈兽医外科医师外科手术及素养 篇6

微生物普遍存在于机体及周围环境, 一旦皮肤、粘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微生物就会侵入机体内, 生长繁殖而致病。为了避免术后感染, 必须在术前和术中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 即无菌技术。无菌素养就是把无菌操作作为一种养成来加以重视, 其主要包括手术用品的准备、手术室管理的基本要求, 以及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

1.1 手术用品的无菌准备

对手术用品常用的无菌处理方法有, 物理灭菌法、化学消毒法和气体熏蒸消毒法等。

1.1.1 物理灭菌法。

(1) 高压蒸气灭菌法。手术备用的包裹不要过大、过紧、排得太密, 一般包裹应小于55×33×22cm, 否则, 妨碍蒸气的透入, 影响灭菌效果。储槽内用高压蒸气灭菌法灭菌过的物品, 未打开储槽, 其有效期为7天, 过期需重新灭菌方能使用。 (2) 煮沸灭菌法。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橡胶类和丝线应在水煮沸后放入, 以缩短煮沸时间, 一般煮沸15分钟即可取出, 避免煮沸时间过长, 使橡胶变性, 丝线抗张能力减低。玻璃类物品应用纱布包好, 凉水时放入, 灭菌时间应从水煮沸后算起, 中途加入物品应重新计时。煮沸灭菌法灭菌过的物品, 有效期为12小时, 过期后应重新灭菌。

1.1.2 化学消毒法。

适用于锐利器械、内窥镜等不适于用热力灭菌的器械。常用的消毒液有70%酒精、0.1%新洁尔灭溶液、0.1%洗必泰溶液等。

1.2 手术室管理的基本要求

1.2.1 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的基本要求。

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穿手术室备好的衣、裤、鞋、帽子和戴口罩, 保持清洁安静。禁止吸烟或大声喧哗。有呼吸道感染及化脓性病灶者原则上不得进入无菌手术室。加强工作的计划性, 减少出入手术室的次数。1.2.2参观手术室的基本要求。参观者也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穿手术室备好的衣、裤、鞋、帽子和戴口罩。站在指定地点, 不能距手术台太近或站得过高, 不得随意走动。保持清洁安静, 禁止吸烟或大声喧哗。

1.2.3 术前手术室的消毒。

手术室内空气应定期和不定期进行消毒。通常采用乳酸消毒法, 100m2的空间可用80%乳酸12ml倒入锅内, 置于三脚架上, 用酒精灯加热, 待蒸发完后将火熄灭, 紧闭30分钟后通风。

1.2.4 术后手术室的消毒。

每次手术后应彻底清扫洗刷, 清除污染敷料和杂物, 用紫外线灯照射灭菌, 接台手术时需照射30分钟后方可再次施行手术, 所有手术用品按要求重新无菌处理。

1.3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在手术过程中, 尽管器械和物品都已灭菌、消毒过, 手术人员已洗手消毒, 穿戴无菌手术衣、帽、口罩和手套, 手术区也已消毒和铺盖无菌创巾, 为手术提供了一个无菌的操作环境, 但是, 还必须遵循无菌操作规则, 保证已灭菌、消毒过的物品、术者手臂及手术区免受污染,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包括:

1.3.1 大动物腹腔手术时, 术者不仅要消毒双手和小臂, 还要消毒大臂。

1.3.2 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后应避免受到污染, 手套破损或接触到有菌的地方, 应重新更换。

1.3.3 手术人员面对面, 面向消毒过的手术区域, 只能接触已消毒的物品。同侧手术人员需调换位置时, 先退一步, 转过身, 背对背地转到另一位置。不可在手术人员的背后传递器械及手术用品。如怀疑消毒过的物品受到污染, 应重新消毒后再使用。

1.3.4 切开和缝合皮肤之前, 需用70%酒精或2.5%~3%碘酊涂擦消毒皮肤一次。

1.3.5 创巾若被浸湿, 应及时更换或盖上新的创巾, 否则可将细菌从有菌区域带到无菌区域。

1.3.6 分清手术的有菌阶段和无菌阶段。如切开脏器之前, 先用纱布铺垫保护周围组织, 以防止或减少污染。

1.4 缺乏无菌素养的常见情况

1.4.1 洗手过快, 消毒时间不够, 洗手后不用清水冲净肥皂泡未就用消毒液浸泡。

1.4.2 缝合线不消毒就使用, 个别医师手臂不消毒就戴手套, 认为戴手套就不用洗手消毒, 还自诩手艺高超, 不会中途出现意外而弄破手套。

1.4.3 中、小无菌手术时不戴口罩, 更有甚者正患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也参加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不及时擦汗, 头部汗液滴入术部而污染手术区。

1.4.4 无菌手术和污染手术分不清, 不能合理的把无菌手术安排在污染手术之前进行, 同样的手术连台做时, 不重新洗手、不更换衣服、帽子、口罩和手套, 不更换消毒液重新消毒。

2 操作技术素养

2.1 操作技术素养的养成

组织的分离、缝合、止血、打结及器械的使用等, 都包括在手术的基本操作技术素养的范畴内, 是做好手术的必要条件, 必须牢固掌握, 熟练地运用。

2.1.1 分离。

总的分离原则是“显露充分损伤少, 愈合有利机能好”。显露充分, 切口位置尽量接近最好直达患部。损伤少, 尽量与神经、血管、腺体输出管、肌纤维的走向平行或接近平行进行分离。愈合有利机能好, 切口边缘要平整, 不造成死腔, 保证创液及分泌物的引流畅通, 操作简单迅速,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二次手术时避开疤痕组织切开。

2.1.2 缝合。

缝合的目的是使切开或离断的组织创缘相互对合, 消灭死腔, 促进创口早期愈合。另外缝合还可起到止血、重建器官或整形的作用, 吻合和钉合也属于缝合的范畴。

2.1.3 止血。

手术过程中的止血方法主要有压迫止血、钳夹止血、结扎止血、填充止血、电凝止血、烧烙止血、明胶海绵止血等;术中要随时止血, 以保证术野的清晰, 避免误伤。

2.1.4 打结。

打结是结扎止血和缝合的最基本环节, 正确而熟练地打结不仅可以防止结扎线松脱而造成继发性出血和创口哆开, 而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打结可在台下练熟。

2.2 缺乏操作技术素养的常见情况

2.2.1 术者在操作过程中, 一是情绪不稳定, 不能保持沉着、冷静, 反应迟钝, 一遇到特殊情况就忙乱无序;

二是动作不够稳妥, 不能按操作规程有序地进行。

2.2.2 基本功不扎实。

切开时反复运刀, 不能一次切开;止血方法运用不当, 应该是用纱布按压止血;缝合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最佳的缝合方法;个别动作不能一次完成而反复操作;腹腔脏器在体外暴露时间较长, 送回前不用生理盐水湿润, 而造成腹腔脏器粘连。

2.2.3 操作动作粗暴, 对脆弱组织、重要组织不能轻巧地操作, 不能合理地运用器械。

2.2.4 参加手术人员分工不明确, 术者不能统观手术全局, 缺乏配合, 而使手术和麻醉时间延长, 对机体造成不必要危险。

3 爱护活组织素养

3.1 爱护活组织素养的养成

爱护活组织素养就是在对机体正常生理机能干扰最小情况下, 以最小的创伤为机体去除疾病的一种技术养成。

3.1.1 选择适当的术式。

宠物腹部手术时常取腹底壁切口, 损伤小, 出血少, 有利于缝合。大动物腹部手术常取腹侧壁切口, 若取腹底壁切口, 术后易污染术部, 不便于护理。

3.1.2 精细地分离组织。

分离时尽量按解剖结构和组织层次进行, 这样既容易且组织损伤又少。分离神经和血管时, 应使用无齿镊或无损伤血管钳。

3.1.3 随时保护切口。

避免术后切口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保护好切口, 防止污染。无菌打开切口后, 要用大的无菌纱布保护好创缘。关闭切口前, 要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掉脂肪碎片、血凝块等。

3.1.4 保持术野的清晰。

创口局部积聚的血液、血清, 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 不彻底的止血和异物残留是切口感染和延期愈合的重要原因, 术中随时彻底地止血, 既能减少失血量, 又可保持术野的清晰, 避免误伤组织。

3.1.5 分层缝合组织。

创口缝合时, 应按解剖结构逐层缝合, 避免错层而影响愈合。缝合不能留死腔, 否则血液或体液积聚在里面, 有利于细菌的生长, 导致切口感染。

3.2 缺乏爱护活组织的常见情况

3.2.1 采用术式不当。

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术式, 如犬、猫剖腹术, 一般不采用肋弓下斜切口, 因为此切口损伤组织较多, 且不利于愈合。

3.2.2 止血方法运用不当。

毛细血管出血, 用纱布按压片刻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可是有人喜欢用电凝止血, 反而给局部造成大面积损伤, 引起不良后果。

3.2.3 不能合理地选用器械。

如在大动物剖腹取胎术中, 羊水或血液进入腹腔而不用吸引器或大注射器吸出而用纱布沾取, 耗时且损伤大。

3.2.4 缝合材料的选用不当。

主要是内脏的缝合, 大都要求要用可吸收缝线, 尤其子宫、膀胱及肠胃的粘膜层, 而有人常用丝线缝合。

3.2.5 缝合方法运用不当。

该减张缝合的不采取减张缝合, 张力过高, 引起术后组织哆开或破坏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造成组织压榨坏死。

4 结语

(1) 手术操作不当是影响手术创伤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手术中大量地不必要地分离组织, 粗暴地牵拉组织, 止血不彻底, 感染病灶对正常组织的污染, 使用的缝合材料及缝合方法不当, 创内留有异物及死腔等, 轻者影响愈合, 重者可导致不良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2) 同时, 在医疗工作中, 还要求广大兽医师们要以德育为核心, 以实践能力为重点, 学医先学德, 认真对待每一例手术。不能只顾自己练手, 不管患病动物的死活。实践能力差, 相关的知识面窄, 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不可能发挥出良好的医疗风德。医德和实践能力是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医师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不断提高。

摘要:在兽医临床医疗中, 外科手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统计可占临床病例的6%左右。目前, 在部分兽医外科医师中, 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 认为手术就是一种技术, 只要技术熟练、速度快, 就能显示出水平, 而忽视无菌观念, 造成不必要的术后感染;忽视基本操作原则, 导致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忽视爱护活组织观念, 使术后组织器官失去正常的功能。外科医师具备良好的素养,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同时也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外科手术,素养

参考文献

[1]《云南畜牧兽医》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云南省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1、2、3、4期.

[2]《国外畜牧学》 (猪与禽) 上海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10年3、4、5期.

[3]《动物外科与产科》, 中国农业出版社, 吴敏秋, 李国江主编.

[4]《家畜外科学》 (第三版) , 汪世昌等,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5]《兽医外科学》 (第一版) , 汪世昌等,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0.

[6]《兽医产科学》 (第二版)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室的护理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300例。均没有精神障碍及聋哑, 能进行正常语言交流, 有足够的理解能力。年龄均20岁以上。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150例) 和对照组 (150例) 。实验组中, 男80例, 女70例;年龄20~68岁;其中甲状腺瘤25例, 直肠癌65例, 乳腺癌38例, 纤维瘤22例;初中文化程度55例, 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95例。对照组中, 男77例, 女73例;年龄23~71岁。其中甲状腺瘤32例。直肠癌58例, 纤维瘤12例, 乳腺癌48例;初中文化程度25例。高中及以上125例。两组患者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病情、职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如下干预: (1) 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都是第一次接受外科手术, 对自己在手术时的情况以及医院手术室的环境都感到恐惧, 巡回护士要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年龄, 采用亲切的称呼, 及时了解患者最担心的问题、对患者手术的顾虑、心理活动, 然后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回答, 给患者讲述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以及术前应该做哪些准备, 通过这些手段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在必要的时候护士要制订科学详细的手术室护理计划。 (2) 术后护理。术后次日对患者进行探视, 了解患者术后饮食活动, 有无感染、切口疼痛、伤口愈合以及有无并发症, 了解患者对手术室工作的满意度, 通过患者反馈指导今后的工作。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血压平均为120/80mmHg, 心率70次/min;对照组患者血压平均为140/100mmHg, 心率100次/min。

3 讨论

实践证明, 护士诚实友好的眼神, 温和的表情表达, 良好的举止行为, 关患者的态度, 都能有效促进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室整体护理对患者围术期血压及心率具有稳定作用, 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手术室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 将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 把以患者为本的原理有效地运用于手术全过程。满足了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 融洽了患者与护士关系, 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足踝外科手术学》简介 篇8

本书展示了作者们长年在临床科研第一线, 潜心钻研足踝外科所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 在此基础上又广泛吸纳了国外新技术、新的科研成果。

本书共分19章, 约90万字, 1 000幅插图。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1~2章为第一部分, 介绍了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知识, 包括足踝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足踝外科医师素质与培养和足踝外科手术有关的基本问题;第3~19章为第二部分, 是本书的主体内容, 为临床手术部分, 共17章。第二部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紧密结合足踝外科的临床实践, 全面详细介绍了足踝外科所涉及的足踝部创伤、骨病、肿瘤、先天与后天畸形的治疗, 各种瘫痪、神经麻痹性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步骤与经验。写作中以常见病为主, 同时注意了对少见病、疑难病的介绍。此外, 本书还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足踝外科新的研究成果, 如跖内收的手术治疗、足踝部微创外科技术等。许多内容如拇外翻、跖内收 (翻) 、足踝部先天与后天畸形、微创技术等内容新颖, 独具特色。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 是从事骨科专业尤其是从事足踝外科专业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 也是骨科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参考书。精装, 定价:109元。

《足踝外科手术学》简介 篇9

本书展示了作者们长年在临床科研第一线, 潜心钻研足踝外科所积累的丰富临床经验, 在此基础上又广泛吸纳了国外新技术、新的科研成果。

本书共分19章, 约90万字, 1 000幅插图。全书分为两部分, 第1~2章为第一部分, 介绍了足踝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知识, 包括足踝疾病诊断与治疗原则、足踝外科医师素质与培养和足踝外科手术有关的基本问题;第3~19章为第二部分, 是本书的主体内容, 为临床手术部分, 共17章。第二部分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紧密结合足踝外科的临床实践, 全面详细介绍了足踝外科所涉及的足踝部创伤、骨病、肿瘤、先天与后天畸形的治疗, 各种瘫痪、神经麻痹性疾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步骤与经验。写作中以常见病为主, 同时注意了对少见病、疑难病的介绍。此外, 本书还介绍了近年来国外足踝外科新的研究成果, 如跖内收的手术治疗、足踝部微创外科技术等。许多内容如拇外翻、跖内收 (翻) 、足踝部先天与后天畸形、微创技术等内容新颖, 独具特色。

本书内容新颖、实用性强, 是从事骨科专业尤其是从事足踝外科专业工作者的重要工具书, 也是骨科教学与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走近无血外科手术 篇10

输血是一把双刃剑

输血应用于临床已有百年历史,它在抢救急、重、危患者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挽救了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然而,输血是一把双刃剑,如能正确使用,输血可以挽救生命,应用不恰当则可威胁生命安全并有传播疾病的风险。

血液毕竟是一种异体蛋白,可能发生排异反应,也有感染多种疾病的风险。例如,一个3000克的婴儿,体内全部的血液大约是300毫升。为这样的婴儿进行心脏手术,一般需要备用800毫升左右的异体血,几乎将孩子的血液全部换一次。而如果采用无血外科手术,异体血的使用量会降低到400毫升以下。不要小看减少了几百毫升血液,它大大降低了术后肾功能不全、肺炎的发生率。目前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毒,其检测都有窗口期,即使应用世界上最好的试剂、最科学的方法、最灵敏的仪器、最顶尖的人员去检验,还是有一段危险期检查不出来,所以严格来说,输血带来的风险无法完全避免。

无血外科手术避免输血隐患

无血外科手术,是一种外科医学的技术,其主要目的,是使手术时病人的出血量减至最低,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伤口过大,令病人失血过多而需要输血。此技术更可完全避免因输血而产生的感染和并发症。临床中实现无血手术的措施有:术前自采血,术中回输,血液稀释,术中控制性降压,自体血液回输等。

过去,西方医学界都对手术中引起病人失血的情形不太重视,因为病人可以通过输血而得到血液供应。但一些患者基于个人信仰理由,采取不输血的宗教立场,并要求院方使用输血疗法以外的医疗方法。这一度使院方尴尬,因为,他们不能因为手术令病人失血过多而致死,又不能无视病人的宗教信仰。事实上,当时医学界除了输血以外,仍未有其他更好的医疗方法。此后,因宗教带来的输血问题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便出现了无血外科手术技术。由于血源紧张、输血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和医疗成本等因素,无血外科手术的需求便日益增加。人们也开始研究尝试寻找一些取代血液的代替品,其中有盐水和人造血。不过,人造血的造价高昂,不是所有病人都能负担。医学界同时尝试让身体自行产生血液,例如有红细胞生成素、含铁质的补充剂等等,这都为日后无血外科手术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

无血手术的技术改进

其实,随着医疗技术不断的创新和改良,有不少工具都可以使手术过程简化,以及使手术的伤口变得更少,如:内窥镜、微创手术、低温医疗器械等,这些技术可减少手术导致的出血现象,使手术伤口痛感更小,避免血肿和各种输血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病人住院期比输血手术更短,身体恢复迅速,可以更快康复。如“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就是在右乳房下作6厘米~8厘米的切口进行心脏手术,这种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占总心脏手术量近40%,输血量仅占20%,且实施此类手术只有29%的病人输血,远低于传统切口心脏手术。术后,小切口手术病人往往提前一个星期出院。

如今的无血手术技术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血液回收装置更使医生们如虎添翼,血液回收技术方式多样,日臻精进。如医生在术前先提前为病人储血,存在专用冰箱里,手术后再回输给病人,这种技术医学上称之为“稀释式自体血回输”。另一种方式是,手术过程中,血液从手术切口一流出来就被血液回收装置吸入,送进一个高悬的大透明罐子中,然后送入一个如传真机大小的仪器中离心、旋转、灌入血袋。透明罐子是自体血储存罐,手术中,将血液吸入其中,通过内置的黑色海绵进行初步过滤:然后通过自体血回输机离心、过滤、清洗,在需要的时候输回病人体内,以减少血液流失。

相对一般手术来说,医生们还要对无血外科手术加倍细心。从切开皮肤的第一刀开始,到手术结束缝完最后一针,时时刻刻,点点滴滴都要注意血液保护,仔细止血。不输血的背后是对所有手术参与人员提出了“更精确,更小心”,“多快好省”的要求。从医生到护士到体外循环的管理,要眼里“见不得血的浪费”,要把病人出的每一滴血都当成“第一滴血”……对于拥有大量现代高新技术支撑的医生们来说,无血手术可谓“无他,唯用心”。

外科手术方式 篇1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入选研究对象选自2014 年8 月—2015 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74 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 现将所有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实验组 (37 例) 和对照组 (37 例) , 实验组中男28 例, 女9 例;患者年龄平均 (52.3±5.1) 岁;对照组中男27 例, 女10 例;患者年龄平均 (52.1±4.9) 岁。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通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很大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比价值较高。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进行如下报道。

1.2.1 心理干预很多患者因为担心疾病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常常会出现紧张、 焦虑、 恐惧等一系列不良情绪, 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多和患者交流、沟通, 并且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方法、手术流程、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状况、手术注意事项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等, 使患者可以很好地了解手术治疗方案, 尽可能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使患者可以积极、主动的配合手术[3]。

1.2.2 术前护理干预糖尿病患者术前一定要采取相应的血糖控制措施, 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患者提出的各种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控制方案, 精确计算每天需要补充的蛋白质、 糖类以及脂肪等, 1 d的热量摄入可以根据1/5、2/5、2/5 的比例来分配早餐、中餐、晚餐[4]。 千万不能进食含糖量太高的水果。 如果患者血糖升高, 应该采用相应的降血糖措施, 一般都是在每餐前30 min给予适量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 患者术前血糖水平最好控制在7.25~8.34 mmol/L左右, 而且确保患者并没有合并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同时, 应该结合患者的尿糖值、 血糖值适当调整患者胰岛素用量, 如果患者需要进行急诊手术, 术前一定要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控制血糖等症状, 静脉滴注20U胰岛素 (加入500 m L浓度为0.9%生理盐水) , 刚开始静脉滴注速度为20 滴/min, 并且应该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变化, 适时调整滴速, 患者血糖水平控制在7~10 mmol/L左右再实施手术。

1.2.3 术中护理干预措施手术室应该配置一台血糖监测仪,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 适时准确调节患者的血糖水平, 确保患者手术过程中可以保持血糖的稳定, 防止由于全身麻醉使患者血糖水平出现剧烈波动。 手术过程中应该每间隔30 min监测1 次患者血糖, 尽可能缩短患者手术时间, 不用导尿。 假如患者一定要导尿, 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根据无菌原则操作[5]。 假如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而昏迷, 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

1.2.4 术后护理术后也应该做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1) 密切监测患者血糖、尿糖变化。 术后患者因为禁食常常会出现多汗、心悸、嗜睡、头晕、昏迷、乏力等一系列低血糖反应, 应该定时监测患者血糖、尿糖水平, 严格掌握患者血糖变化情况, 进而及时调整患者胰岛素用量。 而且应该及时告知责任医师检测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 可以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 m L, 适当减少胰岛素用量。 患者可以进食后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适当口服药物治疗。 (2) 病情观察。 术后一定要持续监测患者血糖饱和度、心电变化、血压等变化情况, 每间隔30~60 min记录一次, 等到患者病情稳定后就可以每间隔4~6 h记录一次。而且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呼吸等状况, 防止患者出现高渗综合征昏迷、酮症酸重度等症状, 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告知医师[6]。 (3) 基础护理。 术后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明显下降, 极易出现相关并发症, 因此, 一定要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预防措施。 病房内一定要保持空气流通, 适当限制家属的探视次数, 防止出现交叉感染。 而且应该指导患者正确的深呼吸、咳嗽技巧, 促进患者排痰。 而且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患者休息时最好取半卧位, 为了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肺部感染, 应该加强口腔清洁、卫生。 术后, 护理人员还应该加强伤口护理干预措施, 定时协助患者更换敷料, 并且密切观察切口有没有出现红肿、压痛等相关感染症状。 (4) 加强引流管护理。 一般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会留置腹腔引流管、胃管或者尿管, 护理人员一定要妥善固定引流管, 确保引流管保持畅通, 每天详细记录引流液性质、颜色以及量等情况。

1.2.5 活动指导术后患者适量进行运动有利于帮助机体功能尽快恢复, 加快伤口愈合速度, 但是一定要把握活动程度、活动时间, 防止由于过度劳累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 术后早期可以协助患者在床上做深呼吸练习以及四肢屈伸训练, 护理人员也应该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 术后中期可以结合患者耐受力、手术方法以及手术部位等情况鼓励患者下床活动, 慢慢增加活动范围以及活动量, 最好是不要产生劳累感。 到了康复期, 患者可以结合自身习惯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但是一定要按照由慢到快的方式进行活动, 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 一般餐后30 min活动, 而且每次活动时间应该控制在1 h以内。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 术后血糖值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情况, 同时应该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 统计学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一汇总, 并作统计分析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率n (%) 表示, 组件比较以 χ2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术后血糖值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术后血糖值、 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等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患者切口感染1 例, 泌尿系统感染1 例;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3 例, 泌尿系统感染2 例, 切口难以愈合1 例, 呼吸道感染1 例, 实验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5.4%) 明显低于对照组 (18.9%)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根据相关学者表明[7], 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手术风险因素, 会大大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以及感染风险, 可能也会增加患者病死率, 为此一定要加强糖尿病患者腹部外部手术的护理干预措施。 该研究表明, 实验组患者加强腹部外科手术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后, 患者术后血糖值、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患者住院时间等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而且患者出现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切口难以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3.5%, 这和以往大多数学者研究报道基本相符[8]。笔者认为术前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严格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待患者血糖达标后再手术。 术中应该密切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术后一定要以改善患者预后为护理服务目标, 积极预防并发症, 帮助患者尽早康复。

综上所述, 糖尿病患者进行腹部外科手术过程中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 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翠霞.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江苏医药, 2013, 39 (3) :367-368.

[2]王彤, 肖新华.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管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10, 26 (6) :527-528.

[3]徐素彬, 杨晓枫.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 2012, 16 (1) :122-123.

[4]王慧娜.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28) :125-126.

[5]郭柒莲.围术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26) :146-147, 149.

[6]韩勤.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腹部手术围术期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 (30) :3400-3401.

[7]余水秀.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 2013, 32 (2) :168-170.

上一篇:高校管理现代化下一篇:农民工劳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