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铅水平测定

2024-11-04

血铅水平测定(精选7篇)

血铅水平测定 篇1

美国CDC于1991年将儿童铅中毒的标准规定为血铅水平≥10 μg/dl, 不管是否存在临床表现, 都有铅中毒存在。由于儿童时期的神经系统正处于快速生长和成熟时期, 对铅毒性尤为敏感, 铅的神经毒性作用在出现明显临床症状之前的亚临床阶段。血铅水平超过10 μg/ dl 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 环境铅污染越严重的地方产生毒性作用更明显。自2005 年6 月至2007年12月对212 例门诊多动症患儿, 进行了末梢血铅的监测, 并对其父母职业和儿童行为等做问卷调查, 旨在探讨多动症儿童与铅中毒的相关性, 对多动症儿童血铅水平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门诊多动症患儿共212例, 按不同年龄段分两组, 学龄前儿童组 (1~6.5岁) 96例;学龄期儿童组 (7~15岁) 116例。

1.2 方法

1.2.1 末梢血纸片法 选用S&S903滤纸, 首先测定滤纸的铅本底, 随后检测血滴在滤纸上的扩散度, 并进行纸片法血铅的重复性测定和重吸收试验。

1.2.2 对儿童行为和父母职业及居住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2 结果

2.1 两组铅中毒发生率学龄前儿童组

共96例, 男57 例, 其中血铅≥10 μg/dl 30例, 占52.6%;女39例, 血铅≥10 μg/dl 22例, 占56.4%;男女铅中毒总发生率54.2%, 男女之比1 ∶ 1.07。学龄期儿童组116例, 男65例, 血铅水平≥10 μg/dl 46例, 占70.8%;女51例, 血铅水平≥10 μg/dl 21例, 占41.2%, 男女铅中毒总发生率为57.8%, 男女之比1.7:1。学龄前与学龄期儿童铅中毒发生率经统计学处理:χ2=4.40, P<0.05, 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铅中毒发生率男性和女性χ2=5.12, P<0.05, 差异有显著性, 男性儿童高于女性儿童。

2.2 铅暴露的环境因素与儿童行为

2.2.1 两组儿童铅暴露的因素

①学龄前儿童组监测96例的父母中与铅职业密切接触史占65.6%, 居住环境污染明显 (靠马路) 占57.3%, 饮食及卫生习惯差占52%, 缺锌患儿占64.5%;②学龄期儿童组监测116 例中父母职业与铅密切接触史占50.9%, 环境污染明显占56%, 饮食卫生习惯差占62%, 缺锌占58.5%。

2.2.2 两组儿童行为方面影响

学龄前儿童组、学龄期儿童组学习成绩差、注意力分散分别占55.2%、56.9%;纪律性差 (冲动任性) 分别占58.3%、43.1%, 自控能力差 (多动) 分别占56.3%、43.1%, 行为受影响, 男性分别占62.1%、53.7%, 女性分别占42.3%、28.8%。

3 讨论

3.1 儿童多动症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多动症属儿童行为障碍的一种常见心理疾病之一, 这类儿童行为常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 其原因是心理发育年龄滞后, 临床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自控能力差、多动以致学习困难等。文献报道多动症在儿童发病率为3%左右, 男性约为女性的4~9倍。通过学龄前儿童和学龄期儿童末梢血铅监测结果分析, 铅中毒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3.2 铅中毒导致儿童多动的机理 (神经毒素作用) :

①脑神经递质数量不足, 信息不能及时传递而造成;②脑组织器质性损害, 约85%的患儿由于额叶或颡叶功能障碍所致;③与遗传因素相关;④其他因素:如食含铅饮食, 均可导致儿童多动。因铅的神经毒素作用, 引起细胞内自稳态机制紊乱、星形胶质细胞损害、微静脉内皮细胞损害, 造成血脑屏障上最主要的结构成分破坏。例如大脑额叶区损害可引起记忆功能减退、注意力进行性分散。铅神经毒在临床上造成持续言语 (或动作) 症, 不能控制自身行为的反应, 注意力分散日益加重, 导致儿童学习困难。

双鸭山市在全国城市冬季环保空气监测指数污染情况近几年内均排在前几名。通过此次212例多动症患儿末梢血铅监测结果表明, 儿童血铅水平值均高于内地其他几个大城市, 这与经济文化较内地大城市相比均有一定差距有关。作为从事儿科专业的医师应加强宣传力度, 从而使铅中毒治疗和预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这将关系到提高21 世纪一代人的智能素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郭迪.铅与儿童生长发育.国外医学儿科分册, 1991, 18:77.

[2]俞倩仪, 白秀岑, 候淑春, 等.某市环境铅污染儿童影响的调查研究.中国环境科学, 1991, 11:314.

786名儿童血铅测定结果分析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86例儿童, 男405例, 女381例。均为东方公司职工子女, 其中0~3岁 (未上幼儿园) 369例, 3~6岁 (上幼儿园) 417例。受检儿童均填写问卷。

1.2 方法

血铅测定采用济南齐力医疗器材有限公司QL800微量元素分析仪及其检测试剂, 取末梢血20μl放入相应的专用稀释液中, 充分混均离心后按仪器说明操作测定。

1.3 铅中毒判断标准

根据199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儿童铅中毒指南, 将儿童血铅水平分五级:血铅<100μg/L为血铅Ⅰ级, 血铅<200μg/L为血铅Ⅱ级, 轻度铅中毒;血铅<450μg/L为血铅Ⅲ级, 中度铅中毒;血铅<700μg/L为血铅Ⅳ级, 重度铅中毒;血铅>700μg/L为血铅Ⅴ级, 极重度铅中毒。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核对无误后, 以SPSS 11.5软件系统统计分析, 对资料进行检验。

2 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测定值见表1。发生率为10.55%,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2。

3 讨论

儿童铅中毒是指体内的铅含量已处于有损儿童健康水平, 大多数铅中毒患儿没有明显和特异的临床表现, 多表现为行为异常, 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为主, 因此它的诊断主要依据体内铅含量的实验室测定。

本次调查中, 血铅平均水平为 (46.92±27.84) μg/L, 中毒率为8.78%, 与国内文献报道相比相对较低, 可能与儿童生活在独立的院区, 在院内上幼儿园、活动, 受外界环境污染机会少有关。

3~6岁组比0~3岁组的血铅水平高, 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铅的比重关系, 距离地面1米处的大气中铅水平含量较高, 因而容易被年龄较大的儿童吸入体内, 其次年龄越大的儿童活动范围越大, 接触铅污染的机会也增多。男孩血铅均值高于女孩, 可能与男孩好动、室外活动多, 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铅污染的环境有关。

由于铅中毒是一个慢性的发病过程, 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健康教育、环境干预和临床治疗是处理儿童铅中毒的三个原则。健康教育主要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要在交通繁忙和工业生产区域玩耍和逗留, 远离机动车。随着室内装修日益普遍, 各种装饰材料如油漆、涂料等均含有铅;儿童接触含铅的玩具、文具后, 直接进食、吸允手指等, 这都是血铅增高的原因。

轻度铅中毒不需要特殊治疗, 通过宣传教育、改善环境质量、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减少接触铅的机会, 大多数均能恢复到正常的范围, 对于驱铅药物, 一定要慎用。

摘要:目的:测查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 对不同性别、年龄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比较研究。方法:对78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含量测定, 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血铅平均值为 (46.92±27.84) μg/L, 铅中毒发生率为8.78%, 均为轻度铅中毒, 男女性别铅中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轻度铅中毒要引起重视, 早发现, 早干预。

关键词:儿童,血铅,铅中毒

参考文献

[1]韦祁山, 汪玉堂.2705例儿保门诊体检儿童血铅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杂志, 2007, 22 (16) :2214-2215.

[2]沈晓明.儿童铅中毒[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99-108.

血铅水平测定 篇3

关键词:铅作业,血铅,尿铅,红细胞锌原卟啉

铅(尘、烟)被列入卫生部颁布的《高毒物品目录》(2003版),铅造成的职业性损害成为我市最严重的职业病危害之一,其慢性毒性作用也越来越引起高度重视。为此,笔者对2011年度参加在岗健康体查的铅作业工人和非铅作业的某电子厂工人进行了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和血常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市蓄电池生产企业铅作业工人252名为接铅组,其中男156例,女96例;年龄 18~60岁。选择非铅作业的某电子厂工人为对照组,共205例,其中男125例,女80例;年龄 22~55岁。

1.2 方法

1.2.1 职业健康检查 对调查对象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询问病史、一般情况、职业史、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和红细胞锌原卟啉血铅、尿铅含量等。

1.2.2 样品采集 尿液采集:采集前1 d发放广口聚乙烯塑料瓶收集1次晨尿。静脉全血:采血前,局部皮肤依次经1%硝酸、去离子水、乙醇棉球消毒,按常规静脉采血法采静脉血。

1.2.3 样品测定 血铅、尿铅浓度用AA240 Z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血铅测定按WS/T 174-1999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1];尿铅测定按WS/T 18-1996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2];红细胞锌原卟啉的测定采用WS/T 92-1996血中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法[3],仪器是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血常规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测定。

1.2.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软件分析,采用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常规检测结果

见表1。

2.2 血铅、尿铅及红细胞锌原卟啉检测结果

见表2。

2.3 接铅组血铅、尿铅浓度、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

对252例观察组对象的血铅、尿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血铅浓度和红细胞锌原卟啉相关系数为0.406,相关函数为0.166,前者比后者相关性密切。

3 讨论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动物实验表明,铅对动物有致癌性,对人类是可能的致癌物[4]。慢性铅中毒是常见的职业病之一,因此,需加强对铅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本研究表明,长期接触铅对人体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基本无影响,但可导致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锌原卟啉升高。在血红素合成过程中,许多参与生化反应的酶活力可以受到铅的抑制。铅抑制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D)和血红素合成酶,ALAD受抑制后,δ-氨基γ-酮戊酸(ALA)形成胆色素原受阻,但血ALA增加。血红素合成酶受抑制后,二价铁不能和原卟啉结合,使血红素合成障碍,同时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加,使体内的锌离子被络合于原卟啉,形成锌原卟啉[5]。

血铅和尿铅均是慢性铅中毒的诊断指标,其中血铅浓度是最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中,以血铅或尿铅浓度结合细胞锌原卟啉,可诊断为职业中毒。铅主要随尿排出,尿铅浓度升高提示近期有铅接触,但尿铅波动较大,采样操作较麻烦,且影响因素较多,不能很精确地反映体内的铅蓄积状况。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红细胞锌原卟啉检测敏感性高,而且与血铅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若能用血铅指标代替尿铅进行分析,结合细胞锌原卟啉水平,能更好地反映铅对人体的生物学意义。

参考文献

[1]WS/T174-1999.血中铅、镉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S].

[2]WS/T18-1996.尿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S].

[3]WS/T92-1996.血中锌原卟啉血液荧光计法[S].

[4]陈婷婷.铅的遗传毒性研究近况[J].广西医学,2004,9(26):1337-1338.

孕妇血铅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篇4

关键词:孕妇,血铅,年龄

铅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有毒重金属, 可造成机体神经、血液、骨骼、肾脏等多系统多功能的损害[1]。孕妇及胎儿因特殊的生理时期, 是铅毒性损害的主要易感人群[2], 铅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对快速发育的胎儿造成一定的危害[3]。本研究对本院156例孕妇进行了血铅水平的评估和研究。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血标本采集选取2015年6~12月156例孕妇, 取得知情同意后, 采血者依次用0.2%硝酸棉球、去离子水棉球、75%酒精棉球消毒左手无名指皮肤, 共采集末梢血50μl, 放入肝素抗凝的微量采血管中, 送到实验室检测。

1.2血铅的检测采用博晖H210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铅的检测。采用血铅标准参照物对全程进行质量控制, 严格按照实验室操作规程操作。

1.3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表, 由孕妇根据实际情况回答记录。调查包括孕妇生活习惯、饮食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文化程度及职业等问题。

2结果

2.1孕妇的血铅水平156例孕妇血铅含量为7.30~60.70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40.04±10.08) μg/L。按照孕妇年龄分为四组:1组为≤25岁 (24例) , 2组为26~30岁 (94例) , 3组为31~35岁 (27例) , 4组为≥36岁 (11例) 。1组血铅含量为7.7~55.1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39.62±2.23) μg/L;2组血铅含量为7.3~60.7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38.87±9.87) μg/L;3组血铅含量为22.2~58.6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41.15±9.17) μg/L;4组血铅含量为33.0~58.7μg/L, 平均血铅含量为 (49.84±6.97) μg/L。1组与4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534, P=0.017) , 其他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孕妇血铅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孕妇的问卷调查各项指标及孕妇的年龄等指标为应变量, 以血铅水平为自变量, 孕妇的年龄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 (r=0.164, P=0.041) 。

3讨论

孕妇血铅暴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胎儿的发育健康。目前, 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交通的迅猛发展, 许多城市的雾霾问题, 随之而来的各种潜在的环境铅污染问题, 这对人类尤其是母婴的健康危害具有广泛性和严重性。许多的研究显示[4], 孕妇的高铅暴露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因此, 孕妇的铅暴露问题应引起关注和重视, 孕妇应从孕前准备到分娩都有必要进行健康的干预, 远离有毒有害物质, 保证健康的饮食,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障胎儿的健康发育。

本研究中, 孕妇的血铅平均水平为40.04μg/L, 按照1991年美国疫病控制中心 (CDC) 的诊断标准[5]和2006年2月我国卫生部 (现卫计委) 有关儿童血铅水平判断标准相关公报内容[6], 血铅值≥100μg/L者为铅中毒, 本研究中的血铅结果处于正常范围, 孕妇的血铅水平相对较低。近年来的研究提示, 既是较低水平的铅暴露仍然会对幼儿的发育产生负面作用, 血铅对幼儿的危害几乎是没有下限的[7]。铅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进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孕妇作为特殊的人群, 若从胎儿的角度来考虑, 孕妇体内的血铅暴露是不应有下限的。本研究中, 按照孕妇的年龄分组, 结果发现, 总体上随着孕妇年龄的增大, 血铅水平有升高的趋势;年龄≥35岁孕妇与年龄≤25岁孕妇血铅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孕妇的年龄与血铅水平呈正相关 (P<0.05) 。年龄≤30岁孕妇血铅水平相对较低, 年龄≥36岁孕妇血铅水平相对较高, 可能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 铅在体内蓄积的量不断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 从胎儿的健康考虑, 年龄≥35岁孕妇, 胎儿的血铅暴露水平相对高于年龄较小的孕妇的胎儿, 高铅暴露将危害胎儿的健康。因此, 为了优生优育, 孕妇的年龄相对较小, 胎儿的血铅暴露危害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Fewtrell LJ, Pruss-Ustun A, Landrigan P, et al.Estimating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of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from environmental lead exposure.Environ Res, 2004, 94 (2) :120-133.

[2]Singh NP, Mc Coy MT, Tice RR, et al.A simple technique for quantitation of low levels of DNA damage in dividual cells.Exp Cell Res, 1988, 175 (1) :184-191.

[3]Selevan SG, Rice DC, Hogan KA, et al.Blood lead concentration and delayed puberty in grils.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3, 348 (2) :1527-1536.

[4]Liu K, Gu P, Chen W, et al.Effect of Pregnancy on the levels of blood cadmium and lead:analysis of 2006-2011 Nanjing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survey data.Iran J Public Health, 2013, 42 (7) :691-699.

[5]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Preventing lead poisoning in young children.Atlanta: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1991:1-10.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分级和处理原则.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6, 17 (4) :197-198.

血铅水平测定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体检的0~10岁儿童, 对其进行血铅检测。其中男67例, 女33例;0~3岁儿童32例, 3~7岁儿童40例, 7岁以上儿童28例。

1.2 方法

1.2.1 血铅检测

用碘伏方式消毒以后静脉血抽取100μL, 将其放入检测试剂中进行测定。应用3010B型血铅分析仪, 依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儿童的血铅水平进行测定[2], 根据仪器说明书上的相关要求进行具体的仪器操作。

1.2.2 质量控制

根据国际认证的质量监控液进行治疗控制[3], 质量控制液包括3种不同的浓度类型, 分别是 (83±30) 、 (263±40) 、 (562±50) μg/L, 取这3个测量值在有效范围内对儿童血铅的样品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其符合率达到了100%。

1.2.3 铅中毒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疾病控制中心对儿童铅中毒标准的相关内容[4], 血铅水平分成5个等级:I级:血铅比100μg/L要小;Ⅱ级:血铅在100~199μg/L之间, 属于轻度的铅中毒;Ⅲ级, 血铅在200~499μg/L之间, 属于中度铅中毒;Ⅳ级, 血铅在450~699μg/L之间, 属于重度铅中毒;V级, 血铅在700μg/L以上, 属于极重度铅中毒。

1.3 统计方法

该研究采用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在该次研究当中, 100例儿童的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铅中毒的比较情况见表1、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 在100例儿童体检血铅检查中, 有7例儿童血铅超过100μg/L, 血铅超标达到7%, 当中有Ⅱ级4例, Ⅱ级以上的3例。男童的5例血铅超标, 血铅超标率达到7.46%, 女童2例超标, 超标率为6.06%, 男童和女童的铅中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调查的100名儿童中轻度铅中毒和中、重度重度的比例比较接近, 在所分的3个年龄阶段中, 0~3岁和8~10岁年龄阶段的儿童较低, 3~7岁年龄阶段的较高。根据相关资料的调查研究[5], 也出现3~7岁年龄儿童铅中毒较高的情况。

3 讨论

综上所述, 根据2013年6月来该院体检的100例0~10岁患者分析, 男童铅中毒率的7.46%高于女童的6.06%, 原因有可能是男童普遍好玩调皮, 活泼捣蛋, 因此活动的范围更大, 接触到铅元素的机会更多, 造成生活习惯的不卫生等。3~7岁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高于0~3岁和8~10岁的儿童铅中毒检出率, 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大, 相比于0~3岁的儿童, 3~7岁的儿童自主行为增多, 生活习惯不卫生导致的铅中毒几率增大, 而8~10岁的儿童年龄上的优势更加懂事听话, 在家人的监督下对卫生和清洁的习惯加以改正。该研究中的两个特点和很多的报道分析结果相一致。

以下对上述研究得出的各种数据情况进行分析, 总结不同年龄的儿童血铅含量和儿童铅中毒的原因。

(1) 母源性。通过分析, 0~3岁年龄的儿童血铅水平不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孕妇本身体内的铅含量过高, 铅元素通过胎盘将铅含量转移到胎儿体内, 另外, 婴儿在吮吸母乳的过程中也会将产妇体内的铅元素吸入体内。所以, 为准备怀孕的妇女检测铅元素应该作为一种产前的常规检查。

(2) 外源性。在该研究中发现, 选取的100例儿童中有4例轻度铅中毒, 这会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例如有些儿童喜欢使用油画棒, 勤于动手体验操作, 接触各种含有铅元素的玩具等。而相关的报道也显示了我国一些儿童的铅中毒与其各种活动有关, 不合格玩具、文具的铅污染是儿童感染铅中毒的主要源头。因此, 家长要监督小孩必须养成勤洗手、常剪指甲的好习惯, 避免手经常放在口中的坏习惯, 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种玩具的监管, 淘汰铅含量过多的不合格玩具、文具的使用。儿童还必须要减少被迫吸烟, 每支烟的含铅量有3~12μg, 而抽烟过程中排入空气的占2%, 排出烟雾的含铅量是空气含量的60倍。目前我国儿童被迫吸烟的数量逐渐增多也是导致儿童铅中毒数量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家长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责任, 避免可操控因素的增多致使儿童消化道铅元素中毒的发生。

(3) 生理原因。由于儿童正处在身体的发育时期, 很多的器官发育没有成熟, 器官排毒解毒的功能也并不完善, 对于铅元素具有吸收多、排泄率低的特点, 而且儿童骨骼中铅元素的流动性也较大, 容易引发铅中毒。据相关资料统计, 儿童对铅的吸收能力是成人对铅吸收能力的5~6倍, 成人消化道对铅的吸收率为5%~10%, 儿童更是达到了42%~53%。

(4) 疾病原因。由于儿童本身的营养不良、体内缺乏铁、钙、锌等微量元素致使儿童血铅增高。充分地为儿童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元素, 才有利于儿童身体健康。

因此, 作为家长, 对儿童的铅元素中毒症状的照看必须本着“防大于治”的原则, 尽量让孩子远离铅危害, 减少儿童在汽车站、加油站等地方的逗留时间, 远离印刷厂、蓄电池厂等含有大量铅危害的工厂, 少吃膨化食品, 少碰废旧电池, 勤洗手, 勤剪指甲, 注意个人卫生。还要多吃能够补充微量元素的食品, 多喝牛奶。总之, 要高度重视铅中毒对人体, 尤其是对儿童造成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1]沈彤, 朱中平, 俞翠莲.婴幼儿血铅水平与出生前后铅暴露关系的队列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2, 23 (3) :214-215.

[2]樊朝阳, 戴耀华, 郑艺霞.中国15城市0~6岁儿童铅中毒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0, 14 (4) :361.

[3]黄柏青, 郑艺霞.儿童铅中毒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2010, 35 (2) :4160-4161.

[4]吴官群, 颜崇淮.儿童铅中毒防治80问[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 2010, 12 (11) :127-228.

血铅水平测定 篇6

关键词:基体改进剂,石墨炉原子吸收,血铅,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工业污染特别是铅污染企业逐步向中西部转移,造成当地铅污染日益严重。铅对神经、造血、消化等系统均产生不良影响[1]。血铅浓度是体内铅含量的重要指标,是判断铅中毒的主要依据。血铅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其中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快捷简便,灵敏度高,是血铅测定的常用方法,但由于血的黏度高和基体复杂,也为其测定带来较大的难度。故在测定时选用何种稀释剂来降低血样黏度而又不会降低测定的灵敏度,选用何种基体改进剂使血样中有机成分得到充分破坏,而又不会导致血样中铅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进行了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方式剂

仪器:德国耶拿公司ZEEnit 700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试剂:①肝素钠溶液(2%);②铅标准溶液:将铅标准储备液1 mg/ml(购于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用0.2%HNO溶液配成0、5、10、20、40、80 μg/L标准工作溶液;③0.25%钯溶液:称取0.25g单质钯,经少量逆王水溶解后,加纯水定容至100 ml;④基体改进剂1:磷酸二氢铵溶液(2%)[2],基体改进剂2:混合基体改进剂(含2%磷酸二氢铵溶液,1%抗坏血酸,1%硝酸)[3],基体改进剂3:混合基体改进剂(含0.02%钯,1%Triton X-100,0.1%硝酸)[4];⑤冻干牛血铅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为(51±11)μg/L[GBW(E)090033]、标准值为(104±19)μg/L[GBW(E)090034]、标准值为(203±20)μg/L[GBW(E)090035];⑥30%H2O2。

1.2 样品的采集

采集静脉血2 ml置于经特殊处理的含2%肝素钠的采血管中,混匀,于4 ℃冰箱中可保存2周。

1.3 分析步骤

1.3.1 仪器工作条件

波长283.3 nm,灯电流4.0 mA,狭缝0.8 nm,载气为氩气,取用塞曼背景校正。石墨炉升温程序见表1。

1.3.2 样品测定

准确吸取20 μl血样,加到装有100 μl0.5%HNO3溶液的2.0 ml具塞比色管中,混匀,再加100 μl 30%H2O2混匀,放置2 h后进行测定,测定前摇匀。同时做空白试验。

2 结果

2.1 基体改进剂的选择

取不同浓度(高、中、低)3种血样,分别测定其在下列4种情况下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①不加基体改进剂;②加基体改进剂1:8 μl;③加基体改进剂2:8 μl;④加基体改进剂3:8 μl。结果见表2。不加基体改进剂,精密度为23%,回收率72%;加入基体改进剂1后,精密度为12%,回收率达到87%;加入基体改进剂2和3后,试验的精密度和回收率提高。见表2。

由于基体改进剂3的试剂比较贵,所以选用基体改进剂2,以石墨炉升温程序测定标准样品物质,GBW(E)090033、标准物质GBW(E)090034和标准物质GBW(E)090035均值均在规定范围内,结果见表3。

2.2 标准曲线和回归方程

根据1.4.1仪器条件,按1.2.2配制标准系列,加入基体改进剂2,制作标准曲线。样品和标准在同一基体溶液中消除基体干扰造成的影响。标准曲线回归方程Y=0.0027X+0.0093,相关系数r=0.9992。

2.3 方法的检出限

取一正常人血液加入基体改进剂,连续测定11次,用3倍空白溶液的吸光度值的标准偏差除以工作曲线斜率,得出检出限为2.1 μg/L。

3 讨论

血铅是反映近期接触铅的一个敏感指标,对职业卫生监测有重要的意义。血样基体成分比较复杂,采用消化后检测可减少基体的干扰。用0.5%HNO3和30%H2O2消解,相对引入的干扰物质较少。基体改进剂可改变铅对温度的稳定性,促进基体成分的挥发,排除体干扰物质。铅的灰化温度低,不加基本改进剂时,灰化温度超过500 ℃,血样中的铅便有损失,而血样复杂的基体在此温度下却不能被完全挥发。加入磷酸二氢铵+硝酸+抗坏血酸混合液作基体改进剂后,灰化温度升到了900 ℃时未见铅损失,增加了铅的稳定性,基本消除了基体干扰。血样中含有NaCl的成分,HNO3可降低NaCl对Pb的干扰,同时HNO3可以使Pb转变为PbO,避免样品中Pb的生成PbCl2产生挥发损失;抗坏血酸是一种还原剂,可以降低Pb表面温度,抗坏血酸同时还是良好的表面活性剂,可降低液滴表面张力,避免干燥和灰化阶段发生“喷跳”现象,使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选择基体改进剂,通过对石墨炉升温模式、温度和时间的设定,减少原子化过程中的干扰,提高灵敏度和精密度,有较高的回收率,消除了基体干扰,增加了铅的稳定性,使分析数据更加可靠。本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试剂成本低廉等优点,适用于实际工作中大量样品的测定。

参考文献

[1]Clark CS,Grote S,Wislon J,et al.Occurrence and Determinants of In-creases in Blood Lead Levels in Children shortly After Lead Hazard cont-rat Ativites[J].Environ Res,2004,96:196-205.

[2]徐伯洪,闫慧芳.工作场所有害物质监测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321-322.

[3]李芳,杨晓峰,谢宏斌.改良基体改进剂用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血铅的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227-1228.

天津市和平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和平区托幼园所2926例2~7岁儿童,其中男1507人,女1419人。

1.2 方法

1.2.1 标本来集与测定

选用一次性采血针、吸管、乙醇,经检测证实均不含铅,采用末梢微量血40μg,应用北京博晖创新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BH 2100钨舟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血铅。采血时尽量避免外环境污染,采血前清洁桌面、地面。采样者洗手、戴口罩、帽子。幼儿则在流水下用肥皂清洗手后方可采血。在血铅测定过程中,做“质控样分析结果评价”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1.2.2 诊断标准

按199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定的儿童铅中毒诊断标准,血铅≥0.48μmol/L(100μg/L)。

1.2.3 问卷调查和综合干预

对血铅值≥0.48μmol/L儿童由儿保门诊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家庭环境、儿童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22项。并给予宣传指导、行为干预和非药物性驱铅治疗。

2 结果

2.1 儿童血铅水平及分析

此次调查托幼园所的2926例儿童,血铅总体均值为0.24μmol/L,其中2岁~组,4岁~组与6岁~组,3组儿童平均水平分别为0.23μmol/L(n=819),0.24μmol/L(n=1763),0.25μmol/L(n=344),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童与女童血铅水平比较,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注:u=2.727,P<0.01。

2.2 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

2926例儿童血铅水平在0.005~0.94μmol/L之间,其中≥0.48μmol/L的有414例,占14.15%。我们进行了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81例,男105人,女76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1)有不良习惯的儿童如饭前不洗手,啃咬铅笔玩具,吮指等,男童占调查者46.7%,女童占40.8%。(2)经常在马路上玩耍及接近污染源,如经常使用蜡笔、涂料及蓄电池,男童占50.5%,女童占42.1%。(3)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儿童,如偏食、爱吃高脂肪食品,不能保证每日钙摄入量(牛奶),男童占38.1%,女童占31.6%。

2.3 综合干预效果好

52名血铅水平≥0.48μmol/L的儿童经服用力德希(以钙、维生素C为主要成分)每日2次,每次2片,连服1个月,2周后复查血铅值,自身对照血铅平均值由0.56μmol/L,下降至0.32μmol/L。

3 讨论

铅是有毒金属,它能引起人体所有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尤其是血液和神经系统。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的铅污染对儿童健康构成极大危胁。由于生理方面的原因,儿童对铅的毒性特别敏感,儿童长期受铅污染,极易损害神经系统,导致智力和行为异常。如引起学习困难、运动失调、注意力下降、智力低下[1]。我区位于市中心,人口稠密,交通发达。调查结果发现儿童铅中毒达14.15%,血铅总体均值为0.24μmol/L,低于福建省宁德市和哈尔滨市报道结果[2,3]。

铅对儿童智能、体格及心理行为发育的危害早已有了明确的定论,并已引起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美国1991—1994年调查893例儿童血铅均值为0.13μmol/L,铅中毒的发生率由1976—1978年的88.2%下降到1991—1994年的4.4%。哈尔滨市在2000—2001年调查0~6岁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46.09%,均值为0.47μmol/L。儿童血铅水平较高与其是工业城市及调查期间未全部实行无铅汽油有重要的关系。福建省宁德市2001—2002年调查儿童铅中毒发生率为19.5%,血铅均值为0.32μmol/L。分析我区2~7岁儿童血铅水平低于上述2市的原因可能为:(1)我市多年来创建环保模范城已初见成效。(2)近年来使用无铅汽油减少了铅对大气的污染。(3)我区地处市中心,人口素质偏高,不良卫生习惯相对较少。宁德市发现儿童血铅水平随年龄增加明显升高,与儿童活动范围明显增大,接触外界环境铅污染机会明显增多等有关。我区此次调查均值为0.24μmol/L,各年龄组儿童血铅水平差别不大,与文献[3]报道不同。但在男童与女童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男童较女童活泼好动、贪玩及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根据对181例血铅值≥0.48μmol/L的儿童问卷调查,发现儿童不良卫生及饮食习惯和环境污染是导致儿童血铅升高的原因。

由于血铅在体内无任何生理作用,理想的血铅浓度应该为零[4]。当铅在体内的量超过一定水平就会引起对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儿童由于代谢和发育的特点,对铅毒很敏感,所以开展健康教育,使每位家长认识到铅毒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最大限度地避免铅损伤,是减轻铅污染的重要措施。另外,补充钙剂能显著地抑制铅与肠道结合蛋白的结合,从而减少肠道对铅的吸收,使铅中毒的儿童血铅水平明显下降。调查也发现,通过我们对儿童家长宣传、咨询、行为干预和非药物驱铅治疗,有52名血铅水平高的儿童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因此,对高血铅和高危儿童广泛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让儿童及家长掌握预防铅中毒的知识,并给予补充钙剂是安全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市和平区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区2926例托幼园所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并对血铅水平≥0.48μmol/L(100μg/L)的儿童进行个人状况,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和干预。结果儿童血铅水平总体均值为0.24μmol/L,其中≥0.48μmol/L的占14.15%。血铅水平各年龄组之间无差别,但男童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良的卫生和饮食习惯及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儿童血铅水平高的主要危险因素。

关键词:血铅,儿童,干预

参考文献

[1]Prion M.Child temperament.J Child Psychiatry,1992,33:247-249.

[2]刘丽,孙冬韋,张晓红,等.哈尔滨市0~6岁儿童血铅水平及防治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3):172-174.

[3]郑明平,魏寿忠,隋华,等.970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分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3,20(2):19.

【血铅水平测定】推荐阅读:

儿童血铅水平10-25

药物测定07-14

杂质测定10-20

品质测定05-13

熔点测定05-16

子代测定05-29

测定温度05-30

硬度测定05-31

卤素测定06-06

土壤测定06-14

上一篇:直线型缝合器下一篇:发散的思维灵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