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动力设备

2024-09-22

牵引动力设备(通用3篇)

牵引动力设备 篇1

3WP-1300型牵引式高压动力喷雾机, 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农机推广站, 针对近年来吐鲁番地区枣实蝇、葡萄斑叶禅等病虫害防治工作而研发的一种植保机械。该机是在广泛吸取国内同类型号喷雾机优点的基础上设计制造的, 其型式、主要技术参数及性能标准, 符合国标GB4330—84规定, 可对大田农作物如高粱、小麦及果园等喷施杀虫剂和液态肥料。3WP-1300型喷雾机具有结构简单、用途广泛、性能可靠、操作灵活和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 适用于9~11 k W (12~15 hp) 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使用。

1 结构与工作原理

3WP-1300型牵引式高压动力喷雾机主要由机架 (包括轮胎) 、柴油机、后喷架、喷杆、柱塞泵 (隔膜泵) 、药液箱、卷管器、喷枪喷头、输液管 (胶管) 、三通、球阀及传动装置等组成。动力通过传动装置, 带动柱塞泵工作, 柱塞泵将药液箱的液体吸入柱塞泵进行加压, 经过输液管 (胶管) 、三通、球阀及喷杆传至喷枪, 由喷头将液体雾化, 形成细小的雾滴喷洒于作物枝叶表面。药液箱容积为1 300 L。药液经加液口和滤网注入药液箱, 箱内设有出液口和回水管。通过调节回流阀的开度, 可以改变回液的流量, 达到正常工作压力, 喷雾机工作压力的大小可通过压力表读出。药液箱后安装有卷管器, 可避免输液管拖曳造成损坏。

2 使用

(1) 喷雾时打开第1、2、3个球阀, 关闭第4个球阀, 启动柴油机或电机, 使动力输出轴转动带动柱塞泵工作。将柱塞泵调节阀手柄按逆时针方向扳在加压位置, 然后放置调压轮, 调节所需柱塞泵压力 (按顺时针放置为加压, 反之为减压) , 即可进行喷雾作业。

(2) 喷雾量可根据农艺需要和植保人员计划进行调整柱塞泵 (或隔膜泵) 。柱塞泵 (或隔膜泵) 工作时, 不能超过最大压力30 MPa和最高转速650 r/min。

3 使用注意事项

作业前应先在药箱内灌入清水进行试喷, 校准喷雾机, 稳定发动机转速和喷雾压力, 以确保喷头雾化良好和均匀喷洒。根据病虫和作物种类, 确定使用农药的品种和所施药物的数量及稀释浓度, 并按农药的使用说明配药。注意要先加药, 后添水, 添加的药液必须干净, 避免堵塞喷嘴, 造成故障。

(1) 操作人员要穿长衣、长裤, 带口罩、手套和帽子。当风力过大时, 要停止喷药, 以免造成药物中毒。

(2) 夏季晴天中午前后 (常有较大上升气流) 和下雨或作物上有露水时不能进行喷药, 以免影响防治效果。

(3) 喷洒作业中, 要随时观察喷洒情况。

(4) 处理农药时, 应当遵守农药生产厂所提供的安全操作方法与安全指标, 防止人体及作物中毒。

(5) 发现作物出现药害时, 立即停止喷药。

(6) 作业时, 管路压力不可调得过高, 否则容易造成胶管爆裂。

(7) 作业中发现机器运转不正常或其他故障, 应立即停机检查, 待正常后继续工作。

4 保养

(1) 每次使用前, 应检查柱塞泵内润滑油是否在规定的油位线范围内, 油液不足, 要及时补充。

(2) 检查空气压力是否充足, 如果顶气门心时可听到强烈、急促的气流声, 说明空气压力充足, 否则应立刻补足。

(3) 工作后, 为防止机具被药液腐蚀, 应当关闭过滤器进水阀门, 打开过滤器水塞, 再打开过滤器进水阀门, 将未用完的药液排出后灌入清水运转数分钟后再排出。

(4) 泵内润滑油每季度或连续使用约100 h须更换。

(5) 机器长期不用时, 要排尽泵内残余积水, 尤其要放干净过滤器内残留的液体, 防止天气寒冷时, 冻裂机器部件。●

采矿设备牵引变频器的故障诊断 篇2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 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我国采矿业也由此可以购买到先进的采矿设备, 因而采矿业与过去相比, 安全性能有所提高, 但是在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采矿设备的情况下, 采矿设备出现了新的问题, 虽然采矿设备的变频器牵引性能尚佳, 但是一旦变频器出现故障, 维修同样成为很难解决的问题, 当变频器发生故障时,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现场维修, 但情况不允许时, 需要将变频器更换下来, 在维修间对其进行维修, 对变频器的系统进行测试。

1 对变频器的系统进行测试

1.1 对变频器的系统进行静态测试

在对变频器的系统进行静态测试时, 首先, 需要测设整流模块的整流电路, 找到变频器整流模块电源的正负极, 将万能用电表调试到电阻档, 使红色表棒接触到整流模块直流电源的正极, 黑色表棒则分别接触到相应位置, 估约有几十欧的阻值, 并且基本平衡。将红色的表棒接触到整流模块直流电源的负极, 重复上述步骤, 都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 如果在完成上述的操作, 阻值三项不平衡, 则可以断定出整流桥出现了故障;若红色表棒接触到正极端, 电阻出现无限大的状况, 则可推断是整流桥或起动电阻出现故障[1]。

其次, 需要测试整流模块的二级管, 测试二极管时, 同样需要找到变频器整流模块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 将万能用电表调至直流电压档, 红色的表接触到整流模块直流电源的负极, 黑色表棒则分别接触到U、V、W, 若在直流电压中观察到有0.2到0.4的直流电压流过, 并且基本保持平衡, 可以证明二级管良好, 若没有其间的电流流过, 同时没有保持基本平衡, 则说明二级管损坏。

再次, 需要测试逆变器VFD, 测试逆变器时, 需要将红表棒接触到整流模块直流电源的正极, 将黑表棒依次接触U、V、W上, 若出现几十欧的阻值, 并且所出现的阻值保持基本相同, 如果将其反转调换, 则出现的阻值应该为无限大。若将黑表棒接触到整流模块直流电源的负极, 重复上述相同的步骤, 应该得到相同的结果, 如不是相同的结果, 则可以确定逆变模块出现故障[2]。

最后, 需要测试逆变器VFD二级管, 在找到变频器逆变器VFD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的情况下, 将万能用电表调至到变频器逆变器直流电压档, 黑色表棒接触到变频逆变器的负极, 红色表棒一次接触相应的位置, 如果出现0.2到0.4的直流电压, 并且保持基本平衡的状态下, 没有出现正常电压并且平衡性不稳定, 则证明逆变器二级管出现故障, 另外, 需要按程序检查VFD内部的保险。

1.2 对变频器的系统进行动态测试

对变频器的系统进行动态测试是需要条件的, 牵引变频器必须通过静态测试后, 才可以对系统进行动态测试, 动态测试就是经由通电对牵引部进行运转测试, 一般主要借由牵引部的显示屏对出现的故障进行一定的判断, 在采矿设备的显示器主页控制屏幕上, 用鼠标点击牵引系统部件的图标, 并打开牵引状态的大屏幕, 可以从此显示屏中观察到电缆涨紧开关、采矿机器实际运作速度及设定速度、左右牵引电机的电流、点击通电跳闸和堵转跳闸的次数以及电动机运行时间等关键信息。同时也可以通过遥控器对牵引过载、控制流程以及牵引变频器等几个状态显示屏进行切换和选择。在采矿机正常工作的情况下, 牵引变频器系统的状态左侧显示的是左右变频器系统的相关读数, 右侧显示的是左右变频器VFD各项监控状态信息, 换言之, 在采矿机工作时刻通过该监控系统实现对变频器的动态测试, 如果牵引变频器工作正常, 那么左右两侧的状态指示条的颜色应为绿色, 相反的状态, 指示条则将变成红色, 若有某项功能未被启用时, 则显示为白色。当机器最上端显示出绿色时, 说明通讯连接是正常的;若中间条是绿色的, 这说明电机整流桥输出的工作是正常的;若最下端显示的是绿色时, 说明系统在向各部门发出指令, 各部门将可以正常工作[3]。

2 采矿设备状态的检测与故障诊断规划及意义

2.1 采矿设备状态的检测与故障诊断规划

由于采矿设备的故障问题, 首先需要对采矿设备状态的检测与故障进行重新规划, 在采矿设备管理中心开创单独的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组织, 由设备管理中心具体负责全矿区铁谱分析及其采矿设备的点检工作, 并且需要配备专业的采矿人员, 和专业使用的现金检测设备仪器;其次, 需要对采矿设备点检系统进行不断升级, 除了是在线采矿设备的状态监控, 同时应该在现有设备点检系统的基础上, 尤其是针对矿井主运输系统动力传动设备、主排水、排风系统设备以及矿井主供电系统设备等采取在线设备状态监控, 要严格防范突发大事故并对矿井的生产造成大幅度的影响;最后, 要构造基层单位设备检测与故障诊断组织, 目前我国采矿产业单位极少有设立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组织, 因此, 采矿生产单位机电科或副总应成立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组, 成员由专业的机电技术人员组成, 定期邀请故障诊断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 采矿设备的检修与故障诊断将取得有益的成效[4]。

2.2 采矿设备状态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意义

虽然采矿产业发展迅速, 但是依然有不少采矿产业的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水平严重滞后于现代先进采矿设备的管理发展, 虽然当今我国许多采矿设备由国外进口, 并且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工作能效, 但是由于我国采矿人员对先进的采矿设备了解的不够全面和透彻, 对设备的操作流程没有具体的掌握概念, 并且伴随着采矿设备的逐渐老化和采矿所在地质条件的恶劣, 采矿设备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必然逐年呈现故障率日渐升高的趋势, 采矿设备牵引变频器不断出现故障同样是必然的, 因此, 降低采矿设备的故障率、保障采矿设备的完整是当前采矿产业最为关键的步骤。将采矿设备状态的故障诊断做到最优质的地步, 不仅可以提高采矿设备的开机率, 降低采矿设备出现的故障率, 更加可以减少高成本的设备维修成本费用, 延长采矿设备的使用寿命, 对采矿产业无疑是有益的, 所以, 采矿设备状态的检测与故障诊断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采矿产业已经成为不可被忽视的优质产业。不过虽然采矿设备具有先进的国外进口设备, 但在对其设备牵引变频器的故障进行诊断时, 却仍成为故障诊断专员的难题, 所以, 为了提高设备开机率和降低设备故障率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要加强对采矿设备的检测与故障诊断, 加强对故障诊断人员或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使其对采矿设备的牵引变频器的系统有更详细的了解和认识, 为设备的故障诊断有充分的准备, 并能有效的解决故障诊断的问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采矿产业也在向前发展, 以往由于采矿设备样式和型号过于落后, 设备一旦出现问题, 维修便成为难题, 采矿工作对于多数人而言, 是一项十分危险的行业。伴随着近年来采矿设备的使用量增多, 虽然采矿设备的变频器牵引性能很好, 但当变频器出现问题时, 维修却成了难题, 文章将简要概述采矿设备牵引变频器的故障诊断。

关键词:采矿设备,变频器,故障诊断

参考文献

[1]王有仓.露天采矿设备状态与故障诊断[J].露天采矿技术, 2009, 3:56-58.

[2]朱玲利, 王听忠.采矿设备远程故障诊断系统设计[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5, 10 (5) :900-902.

[3]周久华.神东矿区采矿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J].陕西煤炭, 2012, 6:87-89.

牵引动力设备 篇3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三维立体牵引,定点旋转复位,颅内血流动力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根据临床症状通常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混合型和其他型六大类。有统计表明,颈椎病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约为20%[1],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arteriopathy,CSA)的典型症状为眩晕,而脑供血不足是其最直接原因。

牵引是针对颈椎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通常局限于沿脊柱纵轴方向的持续或间断的坐式牵引,以及推拿、针灸等。借鉴腰椎三维立体牵引思路,本院自行研制三维立体颈椎牵引床,可以对颈椎进行三维立体的卧式牵引。经过3年的临床实践,本法配合颈椎的定点旋转复位取得不错临床疗效,治疗前后颅内血管的血流动力变化,及眩晕症状的改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2013年本院门诊和住院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300例。所有患者进行编号,使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50例,采用三维立体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其中男63例,女87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5岁,平均(40.8±5.9)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15.3±6.8)个月;对照组150例,采用普通牵引加定点旋转和针灸疗法,其中男67例,女83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4岁,平均(41.2±6.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14.7±6.2)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

1.3 纳入标准

(1)具有典型CSA的症状,符合CSA的西医诊断,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检测,X正侧斜位片、CT或MRI确诊;(2)年龄18~65岁;(3)病程在3个月以上;(4)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5)签署知情者同意书。

1.4排除标准

1)合并有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2)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虽符合诊断标准但同时伴有明显的心、脑、肾等疾病,可能影响疗效的观察;(6)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7)不能坚持治疗,影响疗效观测者;(8)除外椎动脉第1段(进入第6颈椎横突孔以前之椎动脉)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9)除外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

1.5 检测方法

1.5.1 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TCD)检测

颈部血管B超检查采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彩色多普勒(CDFI)检测仪。操作由威海经济开发区医院彩超室完成。探查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前动脉(A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频谱多普勒血流参数,包括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Vmax)、舒张末期最小峰值流速(Vmin)、阻力指数(RI)。

1.5.2 颈椎侧位X线片

采用新一代柯达DR3000数字化X拍片机,拍摄标准中立位及侧位X线片。要求受检者双肩自然下垂,双眼平视,中心线对准C4,投照距离1.5 m,硬腭与X线片的上缘平行。

1.6 治疗方法

1.6.1 治疗组

采用三维立体牵引治疗仪加定点旋转复位法。三维立体颈椎牵引仪可沿患者脊柱纵轴方向、人体的冠状位、矢状位的不同角度牵引,而且在颈后设有顶板与水平牵引力形成立体的合力,从而纠正各种不同角度的曲度异常。三维立体牵引床为本科自行研制的卧式牵引床。本技术已申请专利。患者取仰卧位,采用三维立体牵引治疗仪。根据患者颈椎正侧位X线平片示的曲度、以及患者体重、体质的不同,采用不同角度、力度牵引20 min。继而患者取坐位,颈部自然放松,医者采用按法、揉法等放松手法放松颈部软组织3~5 min,嘱患者身体后依在术者胸前,头部(以患者颈椎左侧弯为例)向右侧旋转至最大限度,术者以左手拇指抵住患者颈椎凸点或压痛点,右手及前臂经患者下颌伸至患者左侧面颊,固定头部,嘱患者放松,左手拇指及右前臂同时用力,此时可听到一声或多声弹响。复位后,嘱患者静卧10 min。根据患者体质及病情轻重采用1次/d或隔日1次进行治疗,10 d为一疗程,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

1.6.2 对照组

传统坐式牵引加定点旋转复位加针灸的方法。患者首先进行传统坐式牵引20 min,然后行定位旋转复位法,再行针灸,留针20 min。10 d为一疗程,休息2 d后进行下一疗程。最多不超过3个疗程。

1.7 评价标准及观察指标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复查。

1.7.1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3],患者分别与治疗前、治疗后填写。观察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度、眩晕持续时间、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情况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变化。满分30分;0分症状最严重。对治疗前后的积分情况进行比较。

1.7.2 总体疗效标准

总体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明显改善,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治疗后,症状基本消失,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及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无改善。总有效=显效+有效。

1.7.3 影像学评价标准

通过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颈曲值以观察颈曲的改变。测量方法采用Borden测量法,即自枢椎齿突后上缘到C7椎体后下缘画一直线,从此线至C4椎体后缘画一垂直横交线,测量此横交线的数值即为颈曲值,其正常值为(12±5)mm,>17 mm为曲度变大,<7 mm为曲度变直,0 mm为曲度消失,负值为反弓。以颈椎侧位片上齿状突处于水平方向为颈椎中间位。为缩小误差,由两位医师按同样方法测量,取两者均值。

1.7.4 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

包括MCA、PCA、ACA;颈动脉包括VA、BA的收缩期Vmax、舒张末期Vmin及RI。

1.8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后症状与功能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见表2。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

两组治疗后颅内动脉收缩期Vmax、RI均降低;舒张末期Vmin均升高,见表3~表7。

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cm/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两组颈椎曲度变化情况

两组治疗后颈椎曲度平均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mm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3 讨论

CSA主要是由于颈椎的退行性改变,引起椎骨内外平衡失调,直接压迫或刺激椎动脉,或者引起血管管径和走行改变,导致大脑基底动脉血流障碍,供血不足。据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的消息,我国颈椎病的发病率为7%~10%,50~60岁人群中发病率为20%~30%,60~70岁人群发病率为50%。有统计表明,颈椎病中CSA的发病率约为40%~50%,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

CSA发病机理至今仍存在争议,概括起来有:颈椎节段失稳;机械压迫椎动脉;交感神经受刺激;血管硬化及痉挛等。颈椎节段失稳,主要体现为寰枢关节失稳或者第3、4、5颈椎的水平角度位移;机械压迫椎动脉则常常出现于第1、2、5颈椎附近,这与椎动脉走行与横突孔、椎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在解剖学上毗邻密切相关;交感神经受刺激则主要由于支配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血管收缩,这些交感神经业分布于颈部,颈部软组织的劳损与退行性病变时引起这些交感神经兴奋的主要原因;椎动脉血管本身的硬化、痉挛和闭塞往往源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等[5,6,7]。

通常的坐位牵引有助于拉伸椎间距离,但是由于其牵拉方向固定,在拉开椎间隙,松解痉挛的同时,又可能造成新的损伤与痉挛。在卧位下,通过三维立体牵引,结合定点旋转复位,可以使患者的颈部在保持最大程度放松的前提下,依照正常的解剖结构关系进行椎体间的牵拉,纠正寰枢椎错位,有效地松解横突间肌、横突间韧带;消除局部粘连、硬结与肌肉痉挛状态[7,8];其治疗过程中包含着针对上述所有发病机理的应对手段,因而可以有效缓解椎动脉受压,改善颅内动脉供血不足。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其治疗效果:运用三维牵引的治疗组,治疗前后颅内血流动力具有显著性差异,Vmax、RI均降低;Vmin均升高;治疗组总体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提示,患者内血管紧张度降低,脑动脉血液供应治疗后明显改善。此外两组在症状评分与颈椎曲度变化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颈部三维立体牵引能够提高CSA的临床疗效,是一种不错的临床治疗手段。

上一篇:水产企业下一篇:改革高职院校语文教学